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高考
>
一轮复习
>
2023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论语》 文文言文阅读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解析译文)
2023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论语》 文文言文阅读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解析译文)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82
2
/82
剩余80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2023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论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题汇编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1.请填写出原文空白处正确的语句:。2.请翻译加点的词的意义。巧言令()色 诲女()知之乎 当()仁3.成语大都来自古文,成语的意义也因此与古文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下列各项中,每项都例举了一个原文的语句和一个成语,其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巧言令色,鲜矣仁 数见不鲜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是古非今C.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不为已甚D.当仁,不让于师 让枣推梨4.请翻译划横线的语句。第82页共82页\n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①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②,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选自《论语·季氏第十六》,有删改)注①东蒙:山名,蒙山,在今山东蒙阴南。②费(bì):季氏的私邑,在今山东费县。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B.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C.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D.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蒙主,指的是祭祀东蒙山的主持者。B.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这里代指国家。C.各诸侯封地称为“国”,卿、士大夫的封地称为“家”。D.萧墙,古代宫门内的屏风,这里代指国家。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第82页共82页\nA.本文是一篇典型的驳论文,围绕“季氏将伐颛臾是错误的”这一观点展开反驳,通过孔子与他的学生冉有、季路之间的对话,批驳了季氏兼并颛臾的企图,阐明了“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B.第一段孔子对弟子的批驳,语势跌宕起伏,说理层层深入,表达非常丰富,令人叹为观止。C.第三段语言的主要特点是形式整齐,音调和谐,气势贯通,层次性极强,给人以深刻的印象。D.本文通过对心态、表情、动作的刻画,使人物的形貌和个性心理如在眼前。例如,孔子在大是大非面前的当仁不让、直面邪恶,充分地显示出来。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2)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9.结合全文,说说孔子治国安邦的政治主张是什么。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各题。材料一 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已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哉!末之难矣。”(《论语·宪问》)材料二 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论语·微子》)材料三 宋殇公立,十年十一战,民不堪命。孔父嘉为司马,督为大宰,故因民之不堪命,先宣言曰:“司马则然。”已杀孔父而弑殇公,召庄公于郑而立之,以亲郑。以郜大鼎赂公,齐、陈、郑皆有赂,故遂相宋公。(《左传·桓公》)10.“深则厉,浅则揭”比喻做事情要,请举一例说说孔子的哪些言行在论语中体现了这一思想。11.结合上述材料,试分析孔子“道不行”的原因。第82页共82页\n12.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子罕》)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①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季氏》)注:①壮:《礼记·曲礼》:“三十曰壮。”(1)请解释“后生可畏”的含义。(2)综合以上材料,简述孔子认为怎样才能成为可畏的后生。13.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论语·卫灵公》)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论语·子张》)子游曰:“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论语·子张》)(1)下列对以上语录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第82页共82页\nA.孔子把向贤大夫和仁士学习比喻为“善其事”。B.孔子不提倡跟没有真诚、不走正道的人交朋友。C.“友”在语境中或表“结交”,或指“朋友”。D.子游认为子张已经做得不错了,但还未具仁德。(2)请简述子夏和子张的交友之道,并结合《论语》与自己的经验,谈谈你对交友的看法。14.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子罕》)(1)请解释“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2)结合上述材料,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对“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的看法。完成与《论语》相关的各题。【材料一】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①,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②。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材料二】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材料三】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③,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④。”15.材料一横线处应补出的句子分别是_______、______;材料三横线处应补出的句子是___、_____。16.综合以上三则材料的内容,概括孔子的为政理念。17.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注】。”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宪问》)第82页共82页\n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宪问》)【注】齐桓公与公子纠争位,公子纠被杀,他的师傅召忽自杀殉主,另一个师傅管仲却做了桓公的宰相。子路和子贡对“仁”的理解,与孔子有何不同?结合以上材料中他们对管仲的评价,简要分析。18.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子张》)(1)解释这则语录。(2)《论语》中的比喻手法运用得非常巧妙,请简要分析这则语录中比喻的妙处。19.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完成小题。①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宪问》②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日:“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宪问》③子夏曰:“大德不逾闲[注],小德出入可也。”《子张》【注】闲:界限对于子夏的观点,你是否认同?请结合前两则内容谈谈你的思考。20.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里仁》)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①,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述而》)子曰:“饭疏食②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第82页共82页\n注释:①执鞭之士:市场的守门卒。②疏食:粗粮。(1)请解释: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2)以上材料都反映了孔子怎样的思想?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并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对这一思想的认识。21.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子罕》)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卫灵公》)(1)请解释“小人穷斯滥矣”。(2)综合以上材料,请概括孔子面对困苦环境的态度,选择其中一点谈谈对你的启示。22.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子华【1】使于齐,冉子【2】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3】。”请益。曰:“与之庾【4】。”冉子与之粟五秉【5】。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6】急不继富。”(《雍也》)注释:【1】子华:孔子的学生,姓公西,名赤,字子华。【2】冉子:姓冉,名求,字子有。【3】釜:古代量器,六斗四升为一釜。【4】庾(yǔ):古代量器,二斗四升为一庾。【5】秉:古代量器,十六斛为一秉;一斛为十斗。【6】周:救济。(1)请解释选文中加点词“适”和“衣”的意思。(2)此则材料反映了孔子怎样的思想?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对这一思想的认识。23.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①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篇》②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篇》请概括上述两则材料中孔子所讲述的道理,并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的认识与思考。第82页共82页\n24.重视礼,是孔子思想中特别引人关注的方面之一。请结合《论语》中的具体语句,选择一个角度,谈一谈你对《论语》中“礼”的理解和认识。参考例句: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根据《<论语>选读》所学,结合材料,完成下面小题。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论语·子路》)25.(1)从行事的风格来看,《论语·先进》材料中的求与由分别对应《论语·子路》中的与;(2)上述材料都体现了中庸思想,试从《论语》中再找一个能体现中庸思想的语句。26.作为儒家重要思想的中庸,其实也是一种道德观念。请依据上述材料,简述该如何做到中庸?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论语·为政》)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论语·公冶长》)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论语·雍也》)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论语·先进》)27.材料一和材料二,孔子对颜回的评价,分别体现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教学原则。28.(1)结合前三则材料,概括颜回学习的特点。第82页共82页\n(2)第四则材料,有人认为对颜回是似贬实褒,有人认为是明褒暗贬,请简要阐述你的理解。29.阅读《论语》中的两则语录,然后回答问题。(1)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2)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孔子和曾子的交友之道有什么不同?30.阅读《论语》中的两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材料一:“然则管仲知礼乎?”(子)曰:“邦君树塞门,管仲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仲亦有反坫。管仲而知礼,孰不知礼?”材料二: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1)从这两段文字看,孔子是如何评价管仲这个人物的?(2)从孔子对管仲的评价中可以看出孔子具有怎样的仁爱观?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①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②子曰:“事父母,几谏,谏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③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盂子·梁惠王上》)31.在对待父母过错的问题上,孔子提出了_______(不超过4个字)的原则,可见他反对________(不超过4个字)。32.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儒家所提倡的“孝”的含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第82页共82页\n(1)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论语·八佾》(2)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论语·八佾》)(3)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注释】《韶》:舜时古乐曲名。《武》:相传是歌颂周武王的一种乐舞。倩:笑得好看。盼:眼睛黑白分明。绚,有文采。素:白底。商:子夏名商。33.下列各项中,对上面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认为:乐舞不单是娱乐问题,这是有明显政治标准的,应注意形式美和内容的善。B.孔子说能够启发我的人是子夏啊!体现了教学相长的思想。C.孔子认为:外表礼节仪式同内心情操应是统一的,如同绘画一样,质地不洁白,不会画出丰富多彩的图案。D.孔子认为:一个人质朴多了,就会像个粗俗品质低下的人,文采多了,就像个虚伪浮夸的人。34.简要分析“尽善尽美”、“绘事后素”、“文质彬彬”分别阐述了怎样的观点?阅读下面《论语》章句,完成下面小题。①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为政》)②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曰:“然则从之者与?”子曰:“弑父与君,亦不从也。”(《先进》)③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颜渊》)35.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行”,与“先行其言”的“行”意思相同的是( )A.言寡尤,行寡悔B.父没,观其行C.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第82页共82页\nD.多见阙殆,慎行其余36.根据选文,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听到季子然询问仲由、冉求的任职情况,孔子感到吃惊。B.“具臣”不能做到“以道事君”,但是也不会弑父与君。C.孔子认为仲由与冉求有底线,他们的境界高于“大臣”。D.从选文可以认识到,孔子在为人处事方面主张适可而止。37.根据语境,简要谈谈你对选文中两处“不可则止”的理解。38.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完成小题。(1)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述而》)(2)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述而》)(3)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泰伯》)从上面语录中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子与人歌而善①,必使反之②,而后和之。(《论语·述而》)【注】①善:唱得好。②反之:再唱一遍。39.概括说明第一则材料、第二则材料内涵的共性。40.(1)在《论语》的记载中,孔子爱好音乐,音乐修养很高,如第三则材料。另举一个有关孔子与音乐的例子。(2)对第三则材料中孔子的做法进行多方面解读。41.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第82页共82页\n材料一: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材料二: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阳货》)材料三: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材料四:“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宪问》)(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子夏和孔子分别从什么角度来阐述“仁”。(2)从以上语录中任选三则,根据其内容,谈一谈你对“仁”的理解和认识。结合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论语·先进》)材料二 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论语·子张》)42.材料一中提到的“商”即材料二中的______。孔予以“过犹不及”的评论教育学生应该______。43.有观点认为,第二则材料中两人交友观看似不同,实则都直接受教于孔子。结合两则材料,简析这样说的依据。第82页共82页\n根据《<论语>选读》所学,结合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孟子·公孙丑章句上》44.概括孟子的中心论点。45.根据材料谈谈孟子的思想与孔子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有何不同。46.阅读《论语》中的三则,回答问题。①子曰:“君子不器。”(《为政》)②子贡问曰:“赐也如何?”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注】”(《公治长》)③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子路》)【注】瑚琏:古代宗庙中祭祀用的盛粮食的器皿,竹制,上面用玉装饰,是祭器中贵重而华美的一种。(1)根据①②两则,说明孔子对子贡的评价。(2)孔子说“君子不器”,又说“及其使人也,器之”,这两句话是否矛盾?请谈谈你的理解。47.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第82页共82页\n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学而》)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为政》)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公冶长》)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尧曰》)综合以上四则,请概括孔子主张统治者应该怎样对待人民?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材料一: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材料二: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材料三:子曰:“以德报德,则民有所劝;以怨报怨,则民有所惩①。”(《礼记·表记》)【注】①对人们有所惩戒。48.“报”意为_______,它所规范的伦理形态有以下几种:以德报德、以德报怨、_______、以直报怨、以怨报怨。49.诸多儒者认为《礼记》中“以怨报怨”的主张并非出自孔子,请结合材料一、二分析其依据。50.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目。①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第82页共82页\n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论语·宪问》)②子曰:“君子之于天下,无适也,无莫也,义与之比。”(《论语·里仁》)③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论语·子罕》)(1)材料①中,子贡质疑管仲“非仁者”,孔子的回答表明他对“仁者”有怎样的认识?(2)孟子曾评价孔子为“圣之时者也”,意谓孔子是很知变通,很具灵活性的人。请结合上述三则材料,对孟子这一评价做简要分析。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论语·子路》)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论语·为政》)51.“友善柔”的意思是。“举直错诸枉”中的“枉”解释为。52.结合以上材料,谈谈孔子“正直”观念的意义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论语·颜渊》)材料二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第82页共82页\n材料三礼为情貌者也,文为质饰者也。夫君子取情而去貌,好质而恶饰。夫恃貌而论情者,其情恶也;须饰而论质者,其质衰也。(《韩非子·解老》)53.(1)材料一中,“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中“鞟”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里是用了比喻手法,强调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重要性。(2)儒家认为处理好文与质的关系才能称为君子,请写出一条类似的语录。54.子贡和韩非子对于“文”和“质”关系的认识有何差异?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赞同哪种“文质观”并简述理由。55.根据章句①②概括“忠信”的本质,根据章句③④概括“义”“勇”的关系。①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子罕》)②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颜渊》)③子曰:见义不为,无勇也。(《为政》)④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阳货》)⑤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论语·为政》)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56.(1)第一则材料中,“廋”的意思是_____。(2)从第一则材料中可以看出,孔子认为交友要想做到不失误,首先需要学会_______。在第二则材料中孔子强调群居时谈论内容要符合_______的原则。57.第三则材料中的“无友不如己者”,杨伯峻先生译为“不要跟比不上自己的人交朋友”,李泽厚先生译为“没有不如自己的朋友”。你认同哪一种?试分析。第82页共82页\n《论语》阅读,完成下面小题。①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篇12.1)②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子路篇13.19)③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宪问篇14.4)④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卫灵公篇15.10)58.翻译下面的句子。(1)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59.请根据上述材料,用自己的话,分点概括孔子认为怎样才能实行“仁”。60.阅读《论语》中的语录,回答问题。(一)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论语·子罕》)(1)根据语录内容,下列对加点“文”字意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周文王B.文章典籍C.礼乐制度D.礼节仪式(2)一些大学、书院立有“斯文在兹”的石刻,请解说“斯文在兹”的寓意。(3)“斯文”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了一些语义与之相关的词语,如“斯文扫地”“有辱斯文”“斯文一脉”“斯斯文文”。请从中任选一个词语,解释其意思。(二)①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第82页共82页\n②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论语·雍也》)③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颜渊》)④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4)从以上语录中任选三则,根据其内容,围绕一个中心,概述你的思考领悟。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子曰:唯上智与下愚不移。《论语.阳货》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论语.公冶长》61.材料一中“上智”的意思是________;材料二中有一个成语______。62.结合上述材料,阐述孔子的“愚智”观。63.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材料一: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公冶长》)材料二: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述而》)(1)有很多成语源于《论语》,请写出一个出自以上材料的成语,并加以解释。(2)以上两则材料体现了孔子怎样的观点,并简要说明。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第82页共82页\n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材料二: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论语·宪问》)材料三:子张问崇德①,子曰:“主忠信,徙义②,崇德也。”(《论语·颜渊》)【注】①崇德:提高道德修养的水平。②包咸注:“徙义,见义则徙意而从之。”64.材料一中的“文”意指______,材料二中的“被发左衽”意味着________。65.根据以上材料,概括孔子关于“信”的论述,并作简要评价。66.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第11题。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为政》)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公冶长》)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子罕》)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先进》)(1)颜回从师学习有哪些特点?请综合以上材料,简要概括。(2)关于“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有人认为孔子表达了对颜回的遗憾,有人说“其辞若有憾焉,其实乃深喜之”,也有人说是“遗憾而又深喜之”。对于此句中孔子的态度,你是怎样理解的?请结合以上材料谈谈看法。67.根据要求,回答问题。材料一:子曰:“道之以政第82页共82页\n,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材料二: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材料三:子夏为莒父①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材料四:季康子②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注释:①莒(jǔ)父:鲁国的一个城邑,在今山东省莒县境内。②季康子,即季孙肥,春秋时期鲁国的正卿。(1)翻译划线句。道之以政:________(2)以上几则论语阐释哪些治理国家的道理和方法,试概括至少三个方面。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子曰:“辞达而已矣。”(《论语·卫灵公》)材料二:孔子闻之,谓子贡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之不远。”(《孔子家语》节选)材料三: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 (《论语·颜渊》)68.材料二中“文”指_________,材料三中“文”指__________。69.概括上述材料中儒家对于“文”与“质”关系的论述并简要评析。阅读《论语》选段,完成下面小题。①子畏于匡,曰:“第82页共82页\n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论语·子罕》②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③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论语·八佾》④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哉!末之难矣。”《论语·宪问》⑤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论语·宪问》70.“深则厉,浅则揭”意思是水深就穿着衣服涉水,水浅就提起衣襟涉水。这两句出自《诗经·邶风·匏有苦叶》,请分析荷蒉者引用该诗句有何深意?71.结合上面几则材料,概述孔子是如何“知其不可而为之”的。72.阅读下列《论语》中的语录,回答问题。①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②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人小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③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子路》)④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论语·颜渊》⑤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1)在古文阅读中,结合语境,合理推断很关键。语录③中“富之”意思是“使百姓富足”,“教之”意思是“使百姓受到教化”,由此可推断加点的“庶”的意思是______;语录④中“二”意思是“收十分之二的税”,由此可推断加点“彻”的意思是______。(2)以上五则内容包含了孔子的哪些为民思想?请分条概括。第82页共82页\n根据《<论语>选读》所学,结合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材料二:孟子曰:“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尧舜之知而不遍物,急先务也;尧舜之仁不遍爱人,急亲贤也。《孟子·尽心上》73.材料一中“道”通“导”,解释为_______,“无耻”解释为_________。74.综合两则材料,分析儒家的“治理观”。75.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宪问》)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宪问》)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卫灵公》)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卫灵公》)(1)结合语境,谈谈你对“君子固穷”的理解。(2)请结合以上材料解说君子能“固穷”的原因,并简要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76.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①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②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③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论语•八佾》)④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第82页共82页\n(1)解释第二则《论语》中的画线句子。(2)在《论语》中,孔子多次提到君子,请你结合以上材料,简要概括“君子”有哪些特点?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1)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2)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3)“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4)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77.翻译划线句子。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78.孔子认为“无礼”行为有哪些表现?请结合四则材料分别加以概括。79.《论语·公冶长》载:宰予昼寝。子曰:“,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宰予字子我,名列孔门四科“言语”门下,自是孔子高足,不虞有此差评。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宰予的判词是“利口辩辞”,也就是不仅话说得好,而且反应还快,所谓雄辩是也。一众弟子中能入“言语”门,这本是自然。不过,话说得好云云,往往会有场景语气褒贬之歧义。于是,能说会道的人,不免会在道德的某些层面遭际负面。所以,夫子“又说”的那段话,即便不出自他老人家金口,也不妨有广泛的认同度。(选自《论语》“粪土之强”新解 有删改)(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杇:可译为“粉刷” 诛:谴责,责问 是:指上文听其言而信其行。B.文中“不仅”“而且”不能删除,若删除会改变文章原意。C.文中“遭际”一词可由“遭遇”替换。D.“所以,夫子‘又说’的那段话,即便不出自他老人家金口,也不妨有广泛的认同度。”这句话标点使用均正确。第82页共82页\n(2)请在_________处补写一个句子,要求与后面一句结构一致,形象地表达孔子对宰予的评价。参考答案:1.任重而道远2. 令:美好的 女:通“汝”,你 当:面对/遇到3.D4.士人不能不刚强勇毅,(因为)责任重大而路途遥远。把(实现)仁当作自己的责任,不重大吗?【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容易写错的字:“任”。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第一句句意:满口花言巧语,满脸堆起讨好的笑。令:美好的。第二句句意:我来告诉你什么是智慧吧!女:通“汝”,你。第三句句意:遇到行仁的事。当:面对/遇到。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A.前句,少。句意:满口花言巧语,满脸堆起讨好的笑,(这种人)讲仁德的实在少了!后句,新宰的禽畜。句意:原指经常来就不用新鲜味美的菜肴招待。引申为常到人家去使人讨厌。后用来指经常见到,并不新奇。B.前句,指示代词,这。句意: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后句,认为……是正确的。句意:肯定古代,否定现在。C.前句,停止。句意:直到死才可停歇,不遥远吗?后句,厉害,过分。句意: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不过分。D.都是谦让的意思。前句句意:遇到行仁的事,也不向老师谦让。后句句意:谦让、推辞枣子和梨子,比喻兄弟友爱。故选D。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弘”,刚强;“任重”,责任重大;“以为”,把……当作。参考译文孔子说:“满口花言巧语,满脸堆起讨好的笑,(这种人)讲仁德的实在少了!”孔子说:“子路,我来告诉你什么是智慧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曾子说:“士人不能不刚强勇毅,(因为)责任重大而路途遥远。把(实现))仁当作自己的责任,不重大吗?直到死才可停歇,不遥远吗?”第82页共82页\n孔子说:“遇到行仁的事,也不向老师谦让。”5.A6.D7.D8.(1)君子厌恶那种不说自己想去做却偏要编造借口(来搪塞态度)的人。(2)所以远方的人还不归服,就再修仁义礼乐的政教来招待他们。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9.体现了孔子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解析】5.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为:盲人摇晃着要倒下却不去扶持,颤颤巍巍将要跌倒却不去搀扶,那么何必要用那个搀扶的人呢?况且你的话错了,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跑出,(占卜用的)龟甲和(祭祀用的)玉器在匣子里被毁坏,这是谁的过错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句意:盲人摇晃着要倒下却不去扶持,颤颤巍巍将要跌倒却不去搀扶。“危而不持”和“颠而不扶”句式对称,应在“危而不持”后停顿,这样就排除D。“则将焉用彼相矣”,句意:那么何必要用那个搀扶的人呢。“用”作谓语,“彼相”作宾语,故句中不能停顿,这样就排除B。“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句意: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跑出,(占卜用的)龟甲和(祭祀用的)玉器在匣子里被毁坏。“龟玉毁于椟中”的“椟中”是指“匣子里”,故“椟中”中间不能停顿,排除C。故选A。6.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D.“这里代指国家”错。这里代指宫廷。故选D。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相关内容的能力。第82页共82页\nD.“本文通过对心态、表情、动作的刻画”错误,没有“心态、表情”刻画。孔子在大是大非面前的当仁不让、直面邪恶,是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来刻画的,如“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①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故选D。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第(1)句得分点为:“疾”,厌恶;“舍”,回避;“辞”,借口。第(2)句得分点为:“服”,归服;“来”,使……来;“安”,使……安心。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相关内容的能力。根据孔子“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的政治主张,以及“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的治国策略,体现了孔子反对强行霸道,提出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参考译文:季孙氏将要讨伐颛臾。冉有、季路拜见孔子说:“季孙氏要对颛臾用兵。”孔子说:“冉有!恐怕应该责备你们吧。那颛臾,先王曾把它的国君当作主管东蒙山祭祀的人,而且它地处鲁国境内,是鲁国的藩属国,为什么要讨伐它呢?”冉有说:“季孙要这么干,我们两个做臣下的都不愿意。”孔子说:“冉有!周任有句话说:‘能施展才能就担任那职位,不能胜任就该辞去。’如果盲人摇晃着要倒下却不去扶持,颤颤巍巍将要跌倒却不去搀扶,那么何必要用那个搀扶的人呢?况且你的话错了,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跑出,(占卜用的)龟甲和(祭祀用的)玉器在匣子里被毁坏,这是谁的过错呢?”冉有说:“如今颛臾城墙坚固而且靠近季孙氏的封地,现在不夺取,后世一定会成为子孙们的忧虑。”孔子说:“冉有!君子厌恶那些不肯说(自己)想要那样而偏要找借口的人。我听说无论是有国的诸侯或是有封地的大夫,不担忧人(东西)少而担忧社会不安定,不担忧贫困而担忧分配不均。若是财富平均,便无所谓贫穷;境内和平团结,便不会觉得人少;境内平安,国家便不会倾危。所以远方的人还不归服,就再修仁义礼乐的政教来招待他们。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如今由与求两人辅佐季孙氏,远方的人不归服,却不能使他们来归顺;国家四分五裂却不能保持它的稳定统一;反而策划在境内兴起干戈。我恐怕季孙氏的忧虑,不在颛臾,而是在鲁国内部。”10.通权达变;用行舍藏、对管仲的评价、“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第82页共82页\n11.①从荷蒉者和子路的话中可以看出,孔子的政治思想主张并没有得到一些人,特别是隐士的理解与支持。②从“十年十一战”“杀孔父而弑殇公”可以看出当时是一个战乱频仍、礼崩乐坏的时代,孔子的“仁”“礼”思想很明显不能适应当时的社会,特别是不能满足欲争霸天下的诸侯的需要。【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语句含义,识记名著相关情节的能力。“深则厉,浅则揭”出自《诗经·邶风·匏有苦叶》,讲的是一位女子在济水边等待住在河的另一边的未婚夫的事情。整句诗为:匏有苦叶,济有深涉。深则厉,浅则揭。匏,说白了就是葫芦;苦,通“枯”。葫芦是古人重要的旅行工具。葫芦系在腰上,可以作为游泳圈使用,让人不至于沉底儿。葫芦叶子干枯了,葫芦也可以摘取作为“腰舟”,以便渡河了。深涉,意思是河水涨起来。涨起来了怎么办呢?未婚夫怎么过来见我呢?河水深了,你可以“厉”,就是连衣徒步渡水。要是水变得浅了,你就可以“揭(qì)”,就是把下衣撩起来淌水。总之你要来见我的。从这里看得出来,“深则厉,浅则揭”,表达的意思很简单:河水深就沾湿衣服(穿着)渡河,河水浅就撩起衣服淌水过河。言外之意就是怎么样都要过河见我,而采取的方法要根据河水涨落而定。后来意为要随着形势的变化改变自己的做法,学会变通。《论语》中,能体现孔子变通的语句有用行舍藏、对管仲的评价、“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等。“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意思是指受到聘用就出任,不受聘用就隐居。这说明孔子能灵活处理好入世和出世的关系。而根据孔子所说的:“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可知,孔子对没有去赞美“为主死节”的召忽,而是对“背主求荣”的管仲大加赞赏,不仅因为管仲有大才,还因为管仲使用和平崛起的策略辅佐齐桓公成就了霸业,没有让百姓受战争之苦。而根据孔夫子“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的言论可知,孔子认为在找不到奉行中庸之道的人与之交往的情况下,就和狂妄自大的人或者是清高的人打交道。因为他认为狂者虽然冒进,志大才疏,但至少他有进取心。一个人不怕他狂妄,就怕他没有志向,没有志气。有了进取心,就可以加以教导,毕竟他还有高的价值趣向。这说明孔子并没有固执于中庸之道,而是在无法取得的情况也能变通。1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名著思想内涵的能力。材料一中,隐者以水深水浅为喻,建议孔子应当知其不可为而不为。材料二中,子路之所以说这样的话,是因为前文中子路遇见荷蓧丈人,老者批评他们“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第82页共82页\n荷蓧丈人与孔子不同,他在乡村中做个隐士,面对自己的理想与现实的差距,选择了平淡地过完一生,而不是明知尘世如此,仍然用自己的力量,尝试改变这一切。孔子一生不得志的原因,与他维护礼制,以及他对其“仁”的思想之推广有关。毕竟孔子所处的时期,周王室衰微,各诸侯王对于周天子来说属臣子,但是臣子却并未把周天子放在眼里,上下秩序混乱。上行下效,人类社会的上下秩序发生混乱,继而出现让孔子叹惋的礼崩乐坏的情况。于是孔子究其一生周游列国去呼吁恢复礼制,但却并未得到响应,一生郁郁不得志。同时乱世之中权谋争斗多,人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争得头破血流,而孔子之“仁”的思想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不能让人在人人相争的战乱环境中获得实在性的好处,因此,孔子虽努力为恢复“礼”而努力,却一直“道不行”。12.(1)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或年轻人是可怕的)。(2)①要及早立志学业。②能自立(或自己能够自觉地按照礼的要求处事,或在社会上站稳脚跟,或遇事能有把握)。③敢于超越今人(或锐意进取)。④有所成就。⑤不能沉迷声色、放纵自己,要意志坚定。⑥不能盲目争强好胜,要克制情绪。【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后生可畏”,后生:后辈,指青年人。畏:敬畏。青年人是值得敬畏的。指年轻人是新生力量,很有可能超过前人,值得敬畏。赞扬少年聪明努力,有光明的前途。(2)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的价值、意义的感悟和评价能力。《为政》篇中,“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一句,孔子用自己的人生经历来证明,要及早立志学业,这样才能成为令人敬畏的人。《子罕》篇中,通过“后生可畏”与“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的对比,同样说明的是青年要有所成就,要敢于超越今人,不要等到四五十岁了还不为人知,这样才能成为令人敬畏的人。《季氏》篇中,“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则表达了作者认为少年血气尚未固定,要告诫自己不要迷恋女色;年轻时,正值血气旺盛,要告诫自己不要好斗。综合以上的分析可知,孔子认为,要早立志学业,能自立;少年时不要迷恋女色,而要将精力用在学习上,同时,年轻时要懂得克制自己的冲动,不要好斗,这样才能成为令人敬畏的人。参考译文:第82页共82页\n孔子说:“我十五岁就立志学习,三十岁能够有所成就,四十岁遇到事情不再感到困惑,五十岁就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支配的事情而乐知天命,六十岁时能听得进各种不同的意见,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收放自如)却又不超出规矩。”——《为政》。孔子说:“年轻人是可敬畏的,怎么知道他们将来赶不上现在的人呢?一个人如果到了四五十岁的时候还没有什么名望,这样的人也就不值得敬畏了。”——《子罕》孔子说:“君子有三件事应该警惕戒备:年少的时候,血气还没有发展稳定,要警戒迷恋女色;壮年的时候,血气正旺盛,要警戒争强好斗;到了老年的时候,血气已经衰弱,要警戒贪得无厌。”——《季氏》13.(1)A(2)第一问答案要点:①子夏的交友之道是依据对方的为人决定结交或拒交。②子张的交友之道是基于个人的修养决定容人或被拒。第二问答案示例:①我认为交友要有所选择。孔子指出,结交正直、诚信而多闻的朋友,于己有益。生活中,和好学上进的人交朋友,可以促使自己进步。②我认为交友的前提是自己要具备优秀的品德与较强的能力。正如子张所说,如果自己不够“贤”,别人会拒绝跟你交往。生活中,那些品行和才能都很优秀的人,总能吸引他人和自己成为朋友。【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思想内涵艺术手法的把握能力。A.“比喻为‘善其事’”错,“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孔子把向贤大夫和仁士学习比喻为“利其器”。故选A。(2)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思想内容、观点态度的理解和比较分析能力。子夏说可以交往的跟他结交,不可以交往的就要拒绝他。子张的看法不同于子夏,他认为君子尊敬贤人而又容纳众人。众人中当然真正的贤人很少,一般大众他也能容纳。嘉是嘉美、褒奖的意思,对于善者能够力行善事,善人我们嘉美他、表扬他。矜就是同情,不能行善这样的人我们也要同情他,或者是没有什么能力的,像贫苦的人我们也要同情他。子张说如果我是大贤者,对于人又有何不能容纳的?如果我自己不贤,人家就会拒绝我,不用等我去拒绝别人,所以怎么会说我去拒别人?第82页共82页\n子夏认为交友要谨慎、要有选择,要选益友,不要交损友。子张是以宽容来讲交往。可见①子夏的交友之道是依据对方的为人决定结交或拒交。②子张的交友之道是基于个人的修养决定容人或被拒。子夏和子张同为孔子的学生,他们的观点并不完全一样。子夏为人太宽厚,容易被人利用,所以孔子劝导要会拒绝,因此子夏得到的示意是“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而子张为人太苛责,因而孔子劝导他为人要宽容,多看别人的优点,这样就能扩大交友圈子,因此子张从孔子处得到的示意是“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子夏和子张对交友问题的看法有冲突,是孔子因材施教的结果。两种观点并不能分出谁对谁错来,都有其合理性。所以第二问可以综合子夏和子张的交友之道而论:交友,就是与真正志同道合共学的人为朋友,应该像子夏那样的慎重选择,可以交的才交,不可以交的那我们就敬而远之。子张说的是泛交,就是一般的交往,一般交往不可以把人拒之于门外,这个跟交志同道合的朋友是不一样的交往。对于贤者要尊重,当然要亲近他、学习他。对于一般不贤者,一般的德行学问平平的人,所谓不如己者,毋友,就是不要跟他们一起共学,但是还是要包容,他们有事来求教,我们也应该做相应的接待。这都是泛交,不是特指同参道友。所以两者我们可以兼取。也可以取其一:比如站在子张的立场上而言:不如自己的,这是讲道德学问跟自己不是一类的,不是志同道合者,不要跟他们在一起共学,也不向他们学习。对他的不如法的行为,我们不赞叹,但是也不要批评,所谓有容,可以包容,但是远之,不跟他为伍。也不是拒之于门外,做普通这种接待,客气礼貌不可以缺,但是不可以深交。不如自己的一脚把他踢出去,断绝一切来往,这样做也是不对的。子夏所秉持的交友之道是“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非常简单,就是说可以交往的就交往,不可以交往的就不交往。这句话听起来很有道理,并且,古往今来,秉持着这种交友之道的人并不在少数。合得来就交往,合不来就不理,是大多数人与人交往的态度。我们不能说这种态度不正确,但是总是显得缺乏能动性。交友是一种互动,而且是一种长期的行为,不能因为与他人有差异就放弃结交朋友的努力。或者,合不来的根本原因在自己身上,如果我们自己稍加改变,赢得的可能并不止是这一个朋友。对这种态度的坚持,是在无形中给自己画圈子,这就局限了交友范围,使很多本应成为朋友的人失之交臂。第82页共82页\n现在看来,子张所持的交友之道可能更实用。子张的观点继承了孔子“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的思想,强调应该苛求自己,而不是别人。就算与人不合,也应该从自身找原因。也就是说,子张的交友之道重视宽容。“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子张的这个观点把与自己交往的所有人分三类,简单概括就是好的、普通的、不好的。对贤者、善者,要尊重,要表示赞赏之情,这样的人当然要交。“见贤思齐”,“择其善者而从之”,才能提高自己的修养。对普通人要有包容之心,毕竟大多数人都只是普通。因此,普通人要交,这是生活与交际的需要。而且普通人往往并不普通,而是在某些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与他们交往的技巧就是宽容,宽容地看待他们的不足,对他们的优点则要放大来看,这样交往就会在更加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变得更加容易一些。对不好的、不如自己的,甚至在某些方面很差劲的人,要怀有同情之心。要抱着这样的想法:他不是不想完善自己,只是还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如果能得到正确的指点,就会日渐完善。人是在不断发展的,我们不能一眼将某个人“看死”,为其定性,谁能说子张所说的“众”与“不能”不会变成“贤”和“善”呢?人生在世,要交朋友,要多交朋友,要多交真朋友,要实现这些目的,就必须从自身做起,先将自己的心胸打开,以宽容和开放的心接纳各种各样的人成为自己的朋友。参考译文:子贡问怎样培养仁德,孔子说:“工匠要想做好工,必须先把器具打磨锋利。住在这个国家,就要侍奉大夫中的贤人,结交士中的仁人。”(《论语·卫灵公》)孔子说:“有益的交友有三种,有害的交友有三种。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诚信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这是有益的。同惯于走邪道的人交朋友,同善于阿谀奉承的人交朋友,同惯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这是有害的。”(《论语·季氏》)子夏的门人向子张请教怎样交朋友。子张说:“子夏说了什么呢?”子夏的学生回答说:“子夏说:‘可以交往的就和他交往,不可以交往的就拒绝他。’”子张说:“这和我所听到的不一样!君子尊敬贤人,也能够容纳众人,称赞好人,怜悯无能的人。如果我是个很贤明的人,对别人有什么不能容纳的呢?如果我不贤明,别人将会拒绝我,我怎么能去拒绝别人呢?”(《论语·子张》)子游曰:“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论语·子张》)14.(1)这本是上天想让他成为圣人,又让他多才多艺。第82页共82页\n(2)现实生活充满磨难,磨难对年轻人人是一种考验,将磨难当作自己的垫脚石,让自己在磨难中成长,以更加接近成功。【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重点词:“固”,本来是;“纵之将圣”,想让他成为圣人;“多能”,使多才多艺。(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点句子含义的能力。“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我小时候贫贱,所以学会了不少鄙贱的技艺。孔子年轻时经历了磨难,结果让自己百炼成钢,多才多艺。现在也是一样,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磨难对人本是一种考验,我们将磨难当作自己的垫脚石,会让自己更加接近成功。所以不要怕困难,让它成为成全美好人生的推力吧。参考译文: 太宰向子贡问道:“夫子是圣人吗?为什么他这样多才多艺呢?”子贡说:“这本是上天想让他成为圣人,又让他多才多艺。” 孔子听了这些话,说:“太宰知道我呀!我小时候贫贱,所以学会了不少鄙贱的技艺。君子会有很多技艺吗?不会有很多的。”15. 名不正 则民无所措手足 君子之德风 必偃16.正名,敬信,节财,爱民,修身以加强德治【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背诵并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注意以下字形:措、德、偃。背诵时可以结合对称结构加强记忆,比如“名不正”对应“言不顺”,“小人之德草”与“君子之德风”对应。16.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第82页共82页\n【材料一】这一章孔子强调“正名”的重要,为什么必须正名的道理。“名不正,则言不顺”,如果名跟事实不相符合,这个言语就有错误,就不能顺理成章,所言的不顺理,所以名要正言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讲都讲不顺,当然事情就做不了,不能成功。“事不成,则礼乐不兴”,做事情不能成功,办政治办不好,那你推行礼乐教化这样的事情,更加就不能成功,礼乐不兴了。要知道孔子崇尚礼乐之治,用礼乐治国,以礼治身,以乐养心。礼就是行为规范,一个国家不能没有行为规范,法律规章制度这都是礼的部分。如果名不正、言不顺、事不成,这礼乐教化之事也就更不谈了。“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礼乐兴不起来,整个国家也就杂乱无章,人民是无所适从,刑罚也就用之不当。“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这个措是举措,就是刑罚要是用之不当,人民就感觉到好像手脚都不知在哪放了,也就是说不知如何是好,这就是天下大乱了。所以首先要正名。【材料二】这章是讲治国之道。主要有五个关键点。第一是处理国事要恭敬、要谨慎,这是敬事。第二个是诚信。治国者,这是讲到国家的领导人,除了对国事要恭敬、谨慎以外,对人民要诚信,使老百姓对领导人、对政府有信心。民无信则不立,所以信是立国之根本。因此这是要反求诸己,自己能够修身、敬事,自然别人就对我们有信心。第三讲就是节约,对财物的节约。为了自己的享受,浪费奢侈,给人民百姓增加了很大的负担,所以节用很重要第四说就是爱民,在上位的人知民之疾苦,爱护老百姓,将老百姓看作自己的儿女一样的爱护关怀。人民百姓需要什么、爱好什么,你能够满足他们,对老百姓不利的,你帮助去除掉。最后第五个就是使人民去工作。要按照时节领导人民去从事生产,不能够不按照季节,那是违天时而作,是很难丰收的。【材料三】这一段还是季康子问的,他还是问政,怎么样为政,向孔子请教。孔子回答他,“子为政,焉用杀”,为政以德,自己好好的修养道德,用道德来感化人民,这是真正为政。那“焉用杀”,就是何必要用杀人这种刑罚?杀人,虽然是说杀恶人,但也并不是说为政的良方。如果想使人民百姓都向善,你看,“子欲善而民善矣”,你怎么样使人民百姓不做无道恶人,而做有道的善人,首先你自己从自身做起,你自己得“欲善”。能够行仁、守义、克己复礼,人民自然就善了。孔子说这一套理论之后,底下又举个比喻,“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在上位的君子,他的德就像风一样,“必偃”,比喻在上位的人,必能够感化和带动底下的人民,从而得出为政理念在于爱民、修身以加强德治。参考译文:【材料一】子路(对孔子)说:“卫国国君要您去治理国家,您打算先从哪些事情做起呢?”孔子说:“首先必须正名分。”子路说:“有这样做的吗?您想得太不合时宜了。这名怎么正呢?”孔子说:“仲由,真粗野啊。君子对于他所不知道的事情,总是采取存疑的态度。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合理,说话不顺当合理,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礼乐也就不能兴盛。礼乐不能兴盛,刑罚的执行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百姓就不知怎么办好。所以,君子一定要定下一个名分,必须能够说得明白,说出来一定能够行得通。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行,是从不马马虎虎对待的。”第82页共82页\n【材料二】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材料三】季康子问孔子如何治理政事,说:“如果杀掉无道的人来成全有道的人,怎么样?”孔子说:“您治理政事,哪里用得着杀戮的手段呢?您只要想行善,老百姓也会跟着行善。在位者的品德好比风,在下的人的品德好比草,风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着倒。”17.答案要点:①子路和子贡对“仁”的理解侧重“尽忠”“守礼”。他们认为管仲不死君难,忘主事仇,疑其不仁。②孔子对“仁”的理解侧重于安定天下,泽被百姓,以利民为原则,舍小节取大义。他认为管仲辅佐桓公,不以武力称霸诸侯,匡正天下秩序,百姓至今都享受好处,堪称为仁。【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分析概括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结合“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未仁乎”分析,子路因为管仲没有自杀以殉公子纠而认为管仲没有仁德。结合“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分析,子贡认为,管仲不能算仁者,甚至连忠臣也算不上。他们认为管仲不死君难,没有仁德。结合“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分析,孔子肯定管仲的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匡正天下,使老百姓得到好处的作为,赞赏他为“仁者”。结合“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分析,孔子说管仲虽然没有为国君而死,但他帮助齐桓公建立霸业,让社会战乱稍安,百姓安居乐业,对历史、对国家、对人民贡献巨大。不仅如此,管仲的恩德还泽被后世。如果管仲当时追随公子纠死掉了,历史将会是另一个样子。在与子路的谈话中,孔子对召忽的死并未加以贬斥,当然也没有说死于君难就值得赞赏。对此,孔子解释说,管仲帮助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息兵戈而解纷争,使天下由此而安,为维护和平作出了贡献,这就是他的“仁德”。参考译文:子路说:“齐桓公杀了公子纠,召忽自杀以殉,但管仲却没有死。”接着又说:“管仲是不仁吧?”孔子说:“桓公多次召集各诸侯国盟会,不用武力,都是管仲出的力。这就是他的仁德!这就是他的仁德!”子贡说:“管仲不是仁人吧?齐桓公杀了公子纠,他不能以死相殉,反又去辅佐齐桓公。”孔子说:“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匡正天下一切,人民到现在还受到他的好处。如果没有管仲,我们大概都会披散着头发,衣襟向左边开了。难道他要像普通男女那样守着小节小信,在山沟中上吊自杀而没有人知道吗?”第82页共82页\n18.(1)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如同日食月食。他犯了过错,所有人都看得见;他改正了错误,所有人都仰望着他。”(2)这则语录中本体是君子的过错,喻体是日食月食,二者差异极大,却有鲜明可见的共性,可谓新颖、别致。以日食月食为喻,无论是亏蚀而失去光明,还是亏蚀过后恢复明亮,都鲜明可见,生动形象地写出无论是君子的过错,还是改正错误,都人人可见,无法掩饰,警示君子知错能改,仍受人敬仰。【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主旨或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在这句话中,作者强调君子的过错是无法隐藏的,就如日食和月食一般,人们抬头就可以看见,而他改正错误也是每个人都可以看见的。所以君子有了错误不要忌惮改正,而是要勇于改正,这样才能让人敬仰。为什么君子犯错人们都看得见呢?因为君子德高位尊,本来就是人们瞩目的对象,而且君子光明磊落,犯错之后不会像小人那样文过饰非,所以他一旦有过错,所有的人就都会看到。但是,君子之所以能够成为君子,不是因为他永远不会犯错,而是因为他从来不回避错误,而且还能主动及时地纠正错误。一旦他纠正了自己的错误,也就如同太阳和月亮恢复了光明一样,照样被人景仰。赞扬了君子不像文过饰非的小人,不隐瞒和掩盖过错,又能公开改正过错的光明磊落的态度和胸襟。(2)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艺术特色的理解、分析能力。这则语录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其中本体是君子的过错,喻体是日食月食,二者在人人可见这一方面体现出共性,所以可以构成比喻。但这一比喻句非常新颖、别致,因为本体和喻体的差异极大,一个是人的过错,一个天文学上的日食月食,表面上二者风马牛不相及,但作者却找到了二者在人人可见这一方面的共性,从而构成了比喻句。日食和月食作为天文现象是每个人都可以看到的,众目睽睽,瞒不过人的。孔子认为君子身上的过错也是每个人都可以看见的。而且无论是君子的过错,还是改正错误,都人人可见,无法掩饰。这就强调了君子不要抱残守缺,而要知错能改的重要性。也在于警示君子知错能改,仍受人敬仰。19.【答案示例】我认同子夏的观点:“人的德行,大处不可逾越界限,小处有一些出入是可以的。”子路、子贡怀疑管仲不为公子纠而死,反而辅佐齐桓公有违仁德,而孔子认为管仲辅佐桓公称霸,不凭借武力安定天下,造福百姓,泽被后世,这才是大仁德。如果为公子纠而死只是守小节小信。正所谓大节不亏,小节不拘。因此,我们在评判一个人的时候,要观其大德。第82页共82页\n【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思想内容的分析评价的能力。首先理解子夏的观点,然后明确观点,再结合前两则内容谈谈自己的认识与思考。子夏曰:“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子夏认为:大的道德节操上不能逾越界限,在小节上有些出入是可以的。前两则材料针对管仲,子路与孔子有不同的看法,“未仁”“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路认为管仲不能为公子纠殉死,反而做了齐桓公的宰相,有违仁德;“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如其仁,如其仁”孔子认为,管仲辅佐桓公,称霸诸侯,匡正了天下,是大仁德。“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可见,孔子评价一个人仁德不仁德,主要看他是守小节还是守大节。由此我们可以认为,评价一个人主要看他对社会的价值和贡献大小,这就是观其大德。所以子夏的观点是正确的。参考译文:子路说:“齐桓公杀了公子纠,召忽自杀以殉,但管仲却没有死。”接着又说:“管仲是不仁吧?”孔子说:“桓公多次召集各诸侯国盟会,不用武力,都是管仲出的力。这就是他的仁德!这就是他的仁德!”子贡问:“管仲不能算是仁人了吧?桓公杀了公子纠,他不能为公子纠殉死,反而做了齐桓公的宰相。”孔子说:“管仲辅佐桓公,称霸诸侯,匡正了天下,老百姓到了今天还享受到他的好处。如果没有管仲,恐怕我们也要披散着头发,衣襟向左开了。哪能像普通百姓那样恪守小节,自杀在小山沟里,而谁也不知道呀。”子夏说:“大的道德节操上不能逾越界限,在小节上有些出入是可以的。”20.(1)孔子说:“财富如果可以合理求得的话,即使是做市场的守门卒,我也愿意。”第82页共82页\n(2)以上材料都在讨论富贵和道的关系。孔子认为只要是合乎于道,富贵就可以去追求,不合乎于道,富贵就不能去追求。富贵是人人都想得到的,但这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这样才符合仁德;否则,宁守清贫而不去享受富贵。现代社会,每个人都面临着生存的压力,人们都渴望得到财富,但是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获取。比如商人想挣钱就得保证商品的质量,而不能以次充好,弄虚作假。【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得分点有:“求”,(合理)求取;“虽”,即使;“执鞭之士”,市场的守门卒;“亦”,也。(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本信息并进行个性化解读的能力。第一句话孔子讲富贵是每个人都向往的,“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但是必须通过正当的途径去获取。第二句话孔子讲财富如果合于道就可以去追求,否则的话就“从吾所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第三句话孔子讲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了。“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是说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三则材料都是在讲富贵与道之间的关系,即富贵可以求取,但必须是通过正当的手段获得。孔子的观点在现代具有积极的意义。生活中的每一个人为了生存都会追求财富或者富贵,但是一定要看正当的手段获取,即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一个人无论何时、何地、何种处境,都必须坚守仁德,这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人者,仁也,人一旦失去了仁德,也就不成为人了。学生可结合这个角度作答。参考译文:孔子说:“金钱和地位,是每个人都向往的,但是以不正当的手段得到它们,君子不享受。”孔子说:“财富如果可以合理求得的话,即使是做市场的守门卒,我也愿意。如果不能合理求得,我还是做自己所爱好的事。”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21.(1)小人一困窘就会胡作非为。第82页共82页\n(2)孔子态度:无论处于多恶劣的环境,君子都应以道自处。启示:逆境也能出人才。逆境中,许多磨难都是我们无法预知的。有弱者也许会因磨难过大、压力过重而无法继续前行,败在成才的路上。而经受住这些磨难的强者却因此而变得更强。他们征服着每一个困难,在自己的成才之路上披荆斩棘。【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经典名著中重点句子意思的能力。穷:穷困;斯:就会;滥:胡作非为。句意:小人一困窘就会胡作非为。(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名著中的信息和对名著观点的理解能力。第一则故事中孔子认为一个人有了良好的仁德修养,是不怕外部环境的艰苦的,强调了修养过程中人的主体作用。中国古代,中原地区的人把居住在东面的人们称为夷人,认为那里闭塞落后,当地人也愚昧不开化。孔子在回答某人的问题时说,只要有君子去这些地方居住,传播文化知识,改变其陋风旧俗,开化人们的心智,教以文明礼仪,那么这些地方就不会闭塞落后了。君子可以改善环境的固陋,而不会因为环境的恶劣而改变品德的高尚的。第二则故事是孔子告诉人们怎样渡过困难的一段名言。人生总难免有窘困的时候,面对困窘的境遇,孔子认为重要的是要坚持理想和操守。子路的愤怒并非没有道理,自己一心秉持德行和操守,却陷入窘困的境地,无所通达,而作恶多端的人反而过着锦衣玉食的优裕生活,故开始质疑自己一直所坚守的信念。孔子回答他说,君子固然也有困窘的时候,但还是能以道自处,不同于小人一到窘困之时就乱了心性,胡作非为。可以从环境对人的作用的角度谈启示。参考译文: 孔子想到边远地区去居庄。有人说:“那地方非常鄙陋,怎么能居住呢?”孔子说:“有君子住在那儿,怎么会鄙陋呢?” 孔子在陈国断绝了粮食,跟从的人都饿病了,躺着不能起来。子路生气地来见孔子说:“君子也有困窘没有办法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在困窘时还能固守正道,小人一困窘就会胡作非为。”22.(1)到 穿(2)孔子认为“君子周急不继富”,第82页共82页\n君子只是周济急需救济的人,而不是周济富人。我认为,对于个人来说,再有同情心,再有救济财,也难广泛救济别人。过于“继富”与“救穷”会滋长被救助人的惰性,甚至让被救助人迷失本性。对人对己都不利。可见,孔子是有大智慧的,是深通人性的。【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公西赤到齐国去,乘坐着肥马驾的车子,穿着又暖和又轻便的皮袍。适:到。衣:穿。(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分析评价文中观点的能力。文中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可知孔子的观点是“君子周急不继富”,君子只是周济急需救济的人,而不是周济富人。即在别人处于危急之时,能够伸出援助之手,以帮助别人渡过难关。但是,君子周急是有原则的,那就是“不继富”、“不救穷”。孔子没有反对对子华之母之“济”,指责的是冉子无原则的加粟,这实质上属于以公济私。“君子周急不继富”与“救急不救穷”是有相同之处的。公西华在出使齐国的时候,“乘肥马,衣轻裘”,挺阔气的,而他的老母亲却在家里告急,孔子是看不惯的。在孔子看来,公西华是有能力照顾好母亲的,但是他没有尽到赡养母亲的责任,居然使老母亲在家里告急。这就像现在开着宝马奔驰车,穿着名牌衣服,很好的、很值钱的衣服到齐国去,这就说明他本身就有钱,“不济富”就是不能让有钱的人更加有钱。这样对人对己都不利。所以,孔子并没有阻止冉有的行为,但却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可见,孔子是有大智慧的,是深通人性的。参考译文: 子华出使齐国,冉求替子华的母亲向孔子请求补助一些谷米。孔子说:“给她六斗四升。”冉求请求再增加一些。孔子说:“再给她二斗四升。”冉求却要给她八百斗。孔子说:“公西赤到齐国去,乘坐着肥马驾的车子,穿着又暖和又轻便的皮袍。我听说过,君子只是周济急需救济的人,而不是周济富人。”23.(1)为政者要严于律己,要治理好国家,必须先端正自己本身,严格要求自己;为政者要身体力行,凡事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先正己而后才能正人。第82页共82页\n(2)正气赋予人格魅力。在上下级管理中,人格魅力起到引领作用。上级做得正,下级自然产生敬畏之心,就是不去命令也会效仿;相反上级自身不正,下级看在眼里就失去敬畏之情,即便命令他们去做也不会真正听从。结合当前现实,作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应加强自我约束、努力自我净化、实现自我完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先正己而后才能正人,发挥好自身的模范带头作用。【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观点主张以及个性化阅读的能力。首先要理解两段话的意思。“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意思是“自我品行端正了,即使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去实行;若自身不端正,即使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苟正其身类,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的意思是“如果自己作风正派,治理百姓有什么难的呢?如果自己行事不端,怎么让别人行事端正呢?”然后根据两段话的意思概括出孔子所要讲述的道理。两段材料都是强调为政者要严于律己,要治理好国家,必须先端正自己本身,严格要求自己。根据材料二“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可以看出,本材料还强调了为政者要身体力行,凡事率先垂范,要先正己,后正人。结合现实生活谈谈认识与思考时,先要明确自己的认识,两段文字都强调管理者自身行为端正,一身正气,当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随心所欲,为所欲为,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么,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再联系社会现实,当前,中共中央把“正衣冠”作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要求之一,意在强调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应加强自我约束、努力自我净化、实现自我完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先正己而后正人,发挥好自身的模范带头作用。参考译文:①孔子说:“自我品行端正了,即使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去实行;若自身不端正,即使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②孔子说:“如果自己作风正派,治理百姓有什么难的呢?如果自己行事不端,怎么让别人行事端正呢?”24.所给例句是说君子广泛地学习文化知识,再用礼来加以约束,这样也就不会离经叛道了。这句话清楚地表明了孔子的教育目的。他认为应当广泛地学习古代典籍,而且要用“礼”来约束自己。说到底,他是要培养懂得“礼”的君子。由此可知,孔子所谓的“礼”,不仅是君臣、父子、夫妻等应该秉承的礼仪,而且是君子对一切事物所采取的一种不折不扣、不受外界影响的心智和处理事物的态度。【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的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第82页共82页\n解答本题时,考生可用参考例句,也可以另有选择或补充。思考角度可以是礼的表现、礼的作用、礼的实践等等。有其他合理角度亦可。但要选定一个角度,结合具体语句作分析,能够自圆其说。如用参考例句,可以这样分析:首先解释例句意思。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文化知识,再用礼来加以约束,这样也就不会离经叛道了。”这句话鲜明的表达了孔子的教育目的。他当然不主张离经叛道,那么该怎么做呢?他认为应当广泛地学习古代典籍,而且要用“礼”来约束自己。说到底,他是要培养懂得“礼”的君子。后来孟子亦说过:“动容周旋中礼者,盛德之至也。”孔子所谓的“礼”,不仅仅是君臣、父子、夫妻、兄弟、师生等应该秉承的礼仪,而且是君子应该通过“仁”来辨别是非之后,而对一切事物所采用的一种不折不扣、不受外界影响亦不受内心迷惑的一种心智和处理事物的态度。“礼”要求每个社会成员恪守即定的社会关系,也赋予了每个社会成员一定的道德责任。如果人们都恪守这些关系,履行其道德责任,社会就稳定,反之,秩序受到破坏,社会便动荡不安。日常生活中的礼是颇为细致浩繁的,然而正是这个礼在规范人们言行的同时,构成了稳定的社会秩序的广泛基础。25.(1)狷者,狂者(2)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26.首先是要做到适度,把握合理的“度”。无过无不及,反对极端的行为,做到恰如其分。子路是过,冉求是不及,两者都需要调整一一同归于中道;“狂”与“狷”也是相对的两个极端,一是极极进取,敢作敢为,一是耿直刚正,洁身自好,皆不若持守中庸。其次,要遵循礼的规范。是否听闻而行,父兄在,当听取他们的意见,表面上讲的是意见征求,实则包含着孝道,也即“礼”,不以礼节之,不可行也。第三,不可执着,应灵活处事,通权达变。孔子对同一问题不同作答,给出不同答案,择友时,“不得中行”就“狂狷”,这就是不执着,体现出灵活性。【解析】25.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主旨或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1)根据“求也退,故进之”可知求的行事风格是习惯退缩,这和《论语•子路》中“狷者有所不为也”的“狷者”对应。根据“由也兼人,故退之”中的“兼人”及孔子对他的态度可知,由的行事风格是胆大的,这与《论语•子路》中的“狂者进取”的“狂者”对应。(2)这是道开放性较强的题目,只要是《论语》中能体现中庸思想的语句即可。如:“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等。第82页共82页\n26.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的价值、意义的感悟和评价能力。“中庸”强调讲究“中”与“和”,追求适度,不偏执,所以要做到适度,把握合理的“度”。例如文中“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孔子认为子路是过,冉求是不及,两者都需要调整;“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也是相对的,都应该持守中庸。“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子路为人刚强鲁莽,故孔子教他行事要考虑到父兄尚在,不要勇猛过了头。父兄在,要听取他们的意见,这是一种孝道,也即“礼”。由此可见,要遵循礼的规范。根据“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可知,孔子对同一问题不同作答,给出不同答案,择友时,“不得中行”就“狂狷”。可见,应灵活处事,通权达变。参考译文:子路问:“是否听到了就应该行动起来呢?”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就行动起来呢?”冉有问:“是听到了就应该行动起来呢?”孔子说:“听到了当然就应该行动起来!”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你回答说‘有父兄健在’,冉求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你回答‘听到了就行动起来’。我被弄糊涂了,敢再问个明白。”孔子说:“冉求作事总是退缩,所以我鼓励他前进;仲由好勇过人,所以我劝谏他作事要慎重。”孔子说:“找不到行为合乎中庸的人而和他们交往,一定只能和勇于向前及洁身自好的人交往!勇于向前的人努力进取,洁身自好的人不会去做坏事。”27. 启发式 闻一知十28.(1)①颜回整天听孔子讲学,从不提反对意见和疑问,说明他谦逊沉静,善于倾听;②颜回能够对老师讲解的内容有发挥,说明他自己进行了思考,吸收了老师教给的知识,说明他默默思考,独自钻研;③颜回听到一件事就可以推知十件事,连子贡和孔子在这方面都自叹不如,说明他能够触类旁通,付诸实践;④颜回爱好学习,而且拥有不迁怒、不贰过的心性修养。(2)答案示例一:明褒暗贬。第82页共82页\n学问之道,贵在问,多问才能教学相长,并获得真知。颜渊终日“不违”,就缺少了在对话碰撞中深化思考、师生共同进步的可能性,因此孔子明褒暗贬,“非助我者”清楚表明了态度。答案示例二:似贬实褒。颜渊听讲“不惰”,闻一知十,言行“足以发”,可见他对孔子的教诲闻语即解,心解力行,无所不悦。因此,孔子此语实为赞颂其聪慧颖悟,深喜其“不愚”,似贬实褒。【解析】27.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中思想观点的能力。(1)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意思是:孔子说:“我整天对颜回讲学,他从不提出什么反对意见,像个蠢人。等他退下,我观察他私下里同别人讨论时,却能发挥我所讲的,可见颜回他并不愚笨呀!”孔子不满意颜回的“终日不违”,也就是从来不提相反意见和问题的学生;他希望学生在接受教育的时候,能够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对老师所讲的问题应当有所发挥。所以,他认为不思考问题、不提不同意见的人,是愚人,提倡学生也要有主动发明和创造精神。体现了“启发式”的教学原则。(2)子贡是孔子最喜欢的学生之一。有一天孔子问子贡:“你与颜回相比,谁更强一些?”子贡的回答“我怎能和他比”,孔子也认为子贡比不上颜回。说明做学问要以颜回为榜样,学会闻一知十,举一反三。这一则简短的对话,揭示了教育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即“闻一知十”。即就是学会了一个知识点,可以由此散发开来,通过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思考,掌握与此相关的更多知识,并能灵活运用这一知识综合解决许多现实问题。28.(1)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归纳要点的能力。结合“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可知颜回整天听孔子讲学,从不提反对意见和疑问,说明他谦逊沉静,善于倾听;结合“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可知颜回能够对老师讲解的内容有发挥,说明他自己进行了思考,吸收了老师教给的知识,说明他默默思考,独自钻研;结合“回也闻一以知十”可知颜回听到一件事就可以推知十件事,连子贡和孔子在这方面都自叹不如,说明他能够触类旁通,付诸实践;结合“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可知,颜回爱好学习,而且拥有不迁怒、不贰过的心性修养。(2)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观点态度的评价能力及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第82页共82页\n如果认为孔子表达了对明褒暗贬,可结合“吾与回言终日,不违”来分析。颜回对于孔子的讲解从来不提反对意见和疑问,这与孔子的教学思想相违背。孔子提倡启发式的教学,提倡学生也要有主动发明和创造精神,不满意那种“终日不违”、从来不提相反意见和问题的学生,希望学生在接受教育的时候,能够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对老师所讲的问题应当有所发挥。所以,他认为不思考问题、不提不同意见的人,是愚人。如果学生不提意见和疑问,师生之间的交流和碰撞就会缺少,不利于教学相长。因此孔子感到遗憾,“非助我者”清楚表明了态度。如果认为孔子“似贬实褒”,可结合“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回也闻一以知十”理解。颜回大概是个大智若愚的人,他在孔子讲学的时候,不轻易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急于去表现自己的敏捷和锐思,显得很沉默,所以他给孔子的初始印象是个迟滞愚钝的人。然而孔子又发现颜回能在回去之后对所讲学问进行细细地琢磨而不懈怠,做到洞明之后,还能有所发挥。从“愚”到“不愚”,是孔子对颜回的一个认识过程。颜回是孔子最为器重的学生,他不仅勤于学习,而且善于融会贯通,对一个道理领悟透彻,触类旁通,无所遗漏。就连素日以机敏聪慧著称的子贡都坦陈自己赶不上颜回。因此,孔子此语实为赞颂其聪慧颖悟,深喜其“不愚”。如果认为孔子“似贬实褒”,可结合以上两方面来分析。参考译文:孔子说:“我整天对颜回讲学,他从不提出什么反对意见,像个蠢人。等他退下,我观察他私下里同别人讨论时,却能发挥我所讲的,可见颜回他并不愚笨呀!”孔子对子贡说:“你和颜回比,谁强些?”子贡说:“我怎能和他比!他能闻一知十,我只能闻一知二。”孔子说:“你是不如他,我同意你的看法。”鲁哀公问:“你的学生中谁最爱好学习?”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最爱学习。他从不迁怒于别人,也不犯同样的过错。只是他不幸短命死了。现在没有这样的人了,再也没听到谁爱好学习的了。”孔子说:“颜回不是对我有所助益的人,他对我说的话没有不喜欢的。”29.孔子的交友之道包括忠告、善导、不可则止三个方面。强调自主真诚的独立人格。曾子从交友的意义出发,强调文章、学问在交友中的作用;交友的目的是培养仁德。【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的把握能力。第82页共82页\n第一段文字中,孔子的交友之道包括忠告、善导、不可则止三方面,就是:作为朋友,要尽到朋友的职责,应该要尽心地劝告,善意地引导。同时,如果他不停劝告,那么就要适可而止,以免自讨无趣。这是孔子中庸思想的体现,强调自主平等真诚的独立人格。第二段中曾子的交友之道则更注重共同的兴趣爱好,即所谓“以文会友”,同时,交友还有利于自己道德的提高,所以曾子提出“以友辅仁”,即交友要以辅助自身仁德的培养为目的。两人从不同角度提出交友的态度和方法,孔子从仁德出发,强调交友需要平等真诚;曾子侧重交友的方法。两人追求的要义是一致的。参考译文:(1)子贡问与朋友的相处之道。孔子说:“忠心地劝告他并好好地开导他,如果不听从也就罢了,不要自取侮辱。”(2)曾子说:“君子用文章学问来结交、聚合朋友,用朋友来帮助自己培养仁德。”30.(1)认为管仲不知礼,肯定管仲有仁德。(2)参考:一方面,孔子认为,要治国平天下必须德才兼备;另一方面,孔子认为,“仁”的标准是能维护王权、爱护百姓,而不必拘于小信。【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材料一体现了孔子对管仲的批判。“邦君树塞门,管仲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仲亦有反坫。管仲而知礼,孰不知礼?”是认为管仲不遵礼制。材料二体现了孔子对管仲的褒扬。“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孔子认为管仲帮助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息兵戈而解纷争,使天下由此而安,为维护和平作出了贡献;“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孔子认为管仲辅佐齐桓公成就了霸业,给人民带来了利益,促进了社会文明和发展。这就是他的“仁德”。孔子既批评管仲,认为他“不遵礼制”,又褒扬管仲,认为他“仁”。(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该题,应当通过材料来表述,可以从辨证的角度来分析,从第二则材料中可以总结出孔子“仁”的观点应是辅助君主,造福百姓。从第一则材料可以看出他对管仲的指责,说明孔子思想的矛盾之处。第82页共82页\n孔子认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内外兼修、德才兼备之人才符合他的要求。但是,在孔子对管仲的评价中,“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玷,管氏亦有反玷。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一方面,孔子认为管仲不遵礼制;另一方面,“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孔子认为管仲帮助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息兵戈而解纷争,使天下由此而安,为维护和平作出了贡献,这就是他的“仁德”,且“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孔子认为管仲辅佐齐桓公成就了霸业,给人民带来了利益,促进了社会文明和发展。孔子既批评管仲,认为他“不知礼”,又褒扬管仲,认为他“仁”,表明了孔子的仁和礼之间存在着矛盾。从孔子对待仁的观点可以看出孔子通达知变,做到了具体人物具体分析地客观评价,在看待人和事时,辩证地、一分为二地分析对待问题,遵循“两点论”原则。孔子也没有像普通人那样要求他拘于小节小信,而是肯定了他的大信大节,遵循“重点论”原则。参考译文:“那么管仲懂礼仪吗?”孔子说:“国君在宫门前立了一道影壁,管仲也在自家门口立了影壁;国君设宴招待别国君主、举行友好会见时,在堂上设有放置空酒杯的土台,管仲宴客也就有这样的土台。如果说管仲知礼,那还有谁不知礼呢?”子贡说:“管仲不是仁人吧?齐桓公杀了公子纠,他不能以死相殉,反又去辅佐齐桓公。”孔子说:“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匡正天下一切,人民到现在还受到他的好处。如果没有管仲,我们大概都会披散着头发,衣襟向左边开了。难道他要像普通男女那样守着小节小信,在山沟中上吊自杀而没有人知道吗?”31. 几谏 愚孝32.①首先是养亲,赡养父母是子女最基本最基础的责任和义务。②无违但反对愚孝,孔子主张不违逆父母,但可以用委婉的语气进行劝谏,以免陷父母于不义。③尊敬,子女对待父母应真诚并发自内心的尊敬,使父母在精神上、心理上获得欣慰达到心情愉悦。和颜悦色地对待父母,并怀有一颗慈爱仁孝之心。④孝道的最高层次,推已及人上升到孝敬自己父母之外的老人。【解析】3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第82页共82页\n材料②论及父母过错的问题,孔子说“事父母,几谏”,即“侍奉父母,对他们的缺点应该委婉地劝止”,可见孔子提出了“几谏”的原则。在孔子看来,做子女的侍奉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不过,做子女的对于父母的要求也不能一味地服从,否则就是愚孝。即孔子反对“愚孝”。3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思想内涵,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结合“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分析可知,孔子认为“现在所说的孝,指的是养活父母便行了。即使狗和马,也都有人饲养;对父母如果不恭敬顺从,那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即“孝”首先是养亲,赡养父母是子女最基本最基础的责任和义务。结合“事父母,几谏,谏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分析可知,侍奉父母,对他们的缺点应该委婉地劝止,如果自己的意见没有被采纳,仍然要对他们恭敬,不加违抗,只在心里忧愁而不怨恨。“孝”要对父母无违但反对愚孝,孔子主张不违逆父母,但可以用委婉的语气进行劝谏,以免陷父母于不义。结合“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分析可知,孔子认为行孝应当在表情上做到和颜悦色,“色难”,其意思是指在侍奉父母的时候,想要长期保持着和颜悦色的状态很难。大家都知道,凡事都可以勉强,唯有面色不大容易伪装,因为人的神情是由心理决定的。只有对自己父母有着深切笃定的孝心,才会由衷地表现出愉悦和婉的神色。所以说,若能在父母面前一直保持着和悦的神色,就能算作真孝顺了。所以,“孝”就是尊敬父母,并怀有一颗慈爱仁孝之心。结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分析可知,尊重自己的长辈,由此而推及尊重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幼辈,由此而推及爱护别人的幼辈。“孝”最高层次,推已及人上升到孝敬自己父母之外的老人。参考译文:①子游请教孝道,孔子说:“现在所说的孝,指的是养活父母便行了。即使狗和马,也都有人饲养;对父母如果不恭敬顺从,那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②孔子说:“侍奉父母,对他们的缺点应该委婉地劝止,如果自己的意见没有被采纳,仍然要对他们恭敬,不加违抗,只在心里忧愁而不怨恨。”③子夏问什么是孝道,孔子说:“侍奉父母经常保持和颜悦色最难。遇到事情,由年轻人去做;有好吃好喝的,让老年人享受,难道这样就是孝吗?”④尊重自己的长辈,由此而推及尊重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幼辈,由此而推及爱护别人的幼辈。第82页共82页\n33.D34.“尽善尽美”阐述艺术(或音乐)形式和内容的美善统一(或完美统一)“绘事后素”阐述了礼乐产生在仁义之后,仁义是礼乐的底子。(或礼乐与仁义的完美统一)“文质彬彬”阐述了君子内在品质和外在外表礼仪配合恰当(或完美统一)的人格模式。【解析】3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品质低下”错,曲解文意,“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意思是:“质朴多于文采就难免显得粗野,文采超过了质朴又难免流于虚浮,文采和质朴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才能成为君子。”孔子强调的是质朴与文采的关系,质朴与文采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是同样重要的,只有文、质双修,才能成为合格的君子。并非是“一个人质朴多了,就会像个粗俗品质低下的人”故选D。3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观点的能力。(1)尽善尽美:孔子在这里谈到对艺术的评价问题。他很重视艺术的形式美,更注意艺术内容的善。他强调形式和内容的美善统一,这是有明显政治标准的,不单是娱乐问题。(2)绘事后素:子夏从孔子所讲的“绘事后素”中,领悟到仁先礼后的道理,受到孔子的称赞。就伦理学说,这里的礼指对行为起约束作用的外在形——礼节仪式;素指行礼的内心情操。礼后于什么情操?孔子没有直说,但一般认为是后于仁的道德情操。孔子认为,外表的礼节仪式同内心的情操应是统一的,如同绘画一样,质地不洁白,不会画出丰富多采的图案。(3)文质彬彬:孔子此言“文”,指合乎礼的外在表现;“质”,指内在的仁德,只有具备“仁”的内在品格,同时又能合乎“礼”地表现出来,方能成为“君子”。文与质的关系,亦即礼与仁的关系。于此一则体现了孔子所竭力推崇的“君子”之理想人格;另一则反映了其一以贯之的中庸思想:即不主张偏胜于文,亦不主张偏胜于质;当不偏不倚,执两用中,而做到过点且属不易。译文:(1)孔子讲到《韶》这一乐舞时说:“艺术形式美极了,内容也很好。”谈到《武》这一乐舞时说:“艺术形式很美,但内容却差一些。”(《论语·八佾》(2)第82页共82页\n子夏问孔子:“‘笑得真好看啊,美丽的眼睛真明亮啊,用素粉来打扮啊。’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这是说先有白底然后画画。”子夏又问:“那么,是不是说礼也是后起的事呢?”孔子说:“商,你真是能启发我的人,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论语·八佾》)(3)孔子说:“一个人的质朴要是超过他的文采,就未免有些粗野;文采要是超过他的质朴,又未免有些虚浮。只有文采和质朴结合的匀称均衡,那才称得上大雅君子。”(《论语·雍也》)35.D36.C37.第1处“不可则止”是针对“事君”而言的,意思是,如果君主不能听从自己的谏言,循道行事,就离开君主,不再执意劝谏。第2处“不可则止”是针对交友而言的,意思是,如果自己以忠言劝告并引导朋友改正过错,但他依然背道而行,就不再继续劝导,以免自取其辱。【解析】3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的能力。文中“先行其言”,“行”,实行。句意:对于你要说的话,先实行了。A.“行”,行为。句意:言语上减少过失,行为上减少悔恨。B.“行”,行为。句意: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C.“行”,行走。句意:(就像)大车没有车辕与轭相连接的木销子,小车没有车杠与横木相衔接的销钉,它靠什么行走呢?D.“行”,实行。句意:多看,避开危险,慎重地实行其余的,就会减少悔恨。故选D。3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他们的境界高于‘大臣’”理解错误。从选文可知,孔子认为“大臣”“以道事君,不可则止”,是很难达到的一种境界;虽然他认为仲由与冉求有底线,但并不认为他们的境界高于“大臣”。故选C。3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不可则止”表明了孔子的中庸思想。第82页共82页\n第一个“不可则止”,孔子认为,做事情要有度,超过或不及都是不好的。比如作为大臣,应该能以合于仁道的方式去侍奉君主,如果行不通,那么就可以辞官不干。此处孔子是强调侍奉君主是危险的事情,做官当然应该坚守道义,但如果君主不行仁义,也没有必要冒生命危险去劝谏。孔子还说过“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其实也是同样的意思。第二个“不可则止”,孔子认为与朋友的相处之道就是忠心地劝告他并好好地开导他,如果不听从也就罢了,不要自取侮辱。这也是他中庸思想的体现。劝告朋友是责任,如果朋友不听也就罢了,因为责任已经尽到,如果还要勉强劝告,两人间的友谊就有可能破裂。参考译文:①子贡问怎样才能做一个君子。孔子说:对于你要说的话,先实行了,然后说出来。(《为政》)②季子然问:“仲由和冉求是否称得上大臣?”孔子说:“我以为你要问别的事,哪知道竟是问仲由和冉求呀。我们所说的大臣,应该能以合于仁道的方式去侍奉君主,如果行不通,便宁可不干。现在由和求这两个人呀,只算得上是备位充数的臣罢了。”季子然又问:“那么,他们肯听话吗?”孔子说:“如果是杀父亲杀君主,他们也是不会听从的。”(《先进》)③子贡问与朋友的相处之道。孔子说:“忠心地劝告他并好好地开导他,如果不听从也就罢了,不要自取侮辱。”(《颜渊》)38.①有教无类;②诲人不倦;③谦逊;④好学。【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人物以及思想的分析能力。“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意思是,只要自愿拿着十余干肉为礼来见我的人,我从来没有不给他教诲的。“束脩”是过去学生拜老师,给老师的礼物。“诲”就是教诲。夫子对于学生承诺,只要你能够带着恭敬心来学习,我就一定会好好教。可见其有教无类。“为之不厌,诲人不倦”意思是,向圣与仁的方向努力而不感厌烦地做,教诲别人也从不感觉疲倦。夫子诲人不倦,这个不倦正显示出他的仁爱心、他的慈悲心。他自己一生都在学习、改过、教人,可见其诲人不倦。“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意思是,学习知识就像追赶不上那样,又会担心丢掉什么。第一句是讲开始求学的时候,学如不及,那种奋然、那种迫切感,发愤图强的样子。下一句是讲在勤学之后已有所得,那么有得之后要常常温习,就好像我们有了一件东西怕失去,常常看管,这是“犹恐失之”的意思。可见孔子谦逊、好学。参考译文:第82页共82页\n(1)孔子说:“只要自愿拿着十余干肉为礼来见我的人,我从来没有不给他教诲的。”(《述而》)(2)孔子说:“如果说到圣与仁,那我怎么敢当!不过(向圣与仁的方向)努力而不感厌烦地做,教诲别人也从不感觉疲倦,则可以这样说的。”(《述而》)(3)孔子说:“学习知识就像追赶不上那样,又会担心丢掉什么。”(《泰伯》)39.①这两则材料都反映出实质与形式的关系。②仁是礼乐的核心,礼乐只是仁的外在表现,没有仁的礼乐徒具形式;礼乐的真正意义,不在于玉帛钟鼓等外在形式,而在于内在的根本精神。40.(1)示例:①击磬(于卫)②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③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2)①修身。“歌而善”,孔子不掩人之善,择善而从,体现“唯仁者能好人”。②善学。“反之”,唱得好就请对方再唱一遍,切磋琢磨,增进技艺。学无常师。③遵礼。“和之”体现了孔子对他人的尊重,“礼以行之”,“依于仁,游于艺”。④君子风范。唱歌这件小事再现了孔子虚心谦恭的仁者形象,展现出孔子气象从容的君子风范。【解析】39.本题考查学生名著阅读的能力。第一则材料的意思是:礼呀礼呀,仅仅说的是玉器和丝帛吗?乐呀乐呀,仅仅说的是钟鼓等乐器吗?孔子针对春秋时期权贵奢侈成风,礼乐流于玉帛钟鼓等形式而失去了原有的实质内容等现象,发出了深深地慨叹。孔子教导人们不要专注于这些外在的形式而忽略了其实质。在那样一个天下无道、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孔子希冀用礼乐教化重建良好的社会秩序,但缺少了这样的认识,以玉帛钟鼓为表现的礼乐教化就会成空洞的形式,没有了内涵蕴义,就不是孔子心中的礼乐了。第二则材料的意思是:做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礼仪制度呢?做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音乐呢?第82页共82页\n礼与乐都是制度文明,而仁则是人们内心的道德规范,是人文的基础。所以,乐必须反映人们的仁德。乐是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一种形式,在古代,它也是礼的一部分。礼与乐都是外在的表现。这里,孔子指出礼、乐的核心与根本是仁,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什么礼、乐的问题。仁是孔子学说的中心,它来自固有的道德,是礼乐所由之本。礼讲谦让敬人,乐须八音和谐,无相夺伦。一个人没有仁的本质,则无谦让敬人、和谐无夺等美德,即便行礼奏乐,也不具有实质意义。所以,人而不仁,礼对他有什么用?人而不仁,乐对他有什么用?这里即是说不仁之人,是用不了礼乐的。可见第一、二则材料的共性是:都反映出实质与形式的关系。40.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经典名著内容,并对其进行多方面解读的能力。(1)《论语》中记载孔子与音乐的例子有很多。比如击磬(于卫):孔子在卫国,一次正在敲击磬,有一位背扛草筐的人从门前走过说:“这个击磬的人有心思啊!”一会儿又说:“声音硁硁的,真可鄙呀,没有人了解自己,就只为自己就是了。(好像涉水一样)水深就穿着衣服趟过去,水浅就撩起衣服趟过去。”孔子说:“说得真干脆,没有什么可以责问他了。”比如“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意思是“孔子到武城,听见弹琴唱歌的声音。孔子微笑着说:‘杀鸡何必用宰牛的刀呢?’”。比如“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意思是“孔子说:‘我从卫国回到鲁国,才把音乐进行了整理,《雅》和《颂》都有了适当的位置。’”等等。(2)第三则材料的意思是:孔子与别人一起唱歌,如果唱得好,一定请他再唱一遍,然后自己又和他一起唱。孔子在和人一起唱歌的时侯,总是充满善意,让人先唱,尽量让人家开心。他唱了后鼓掌再让他唱一遍,这时,孔子才和着人家合唱。“歌而善”,孔子不掩人之善,择善而从,体现“唯仁者能好人”,这是其“修身”的体现。“必使反之”,请他再唱一遍是想细致学习,切磋琢磨,增进技艺。这是孔子谦虚、善学的体现。孔子主张“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依靠,而游憩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中”,“和之”体现了孔子对他人的尊重、鼓励。孔子行善,融于平常,唱歌这件小事再现了孔子虚心谦恭的仁者形象,展现出孔子气象从容的君子风范。第82页共82页\n41.(1)⼦夏是从自身学识修养角度在阐述“仁”,而孔子是从道德修养角度在阐述“仁”。(2)“仁”并非表面功夫,而是需要长期的自我修炼,达到美德内化于心的境界;“仁”需要约束自我,但不仅仅是克制自我,而是主动修炼,要达到拥有五种道德修养的境界。【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的整体把握能力。材料一,⼦夏告诉我们涵养仁德和如何求仁的四种具体⽅法,就是要做到“博学”、“笃志”、“切问”、“近思”,这样就是“仁在其中矣”。这是从自身学识修养角度在阐述“仁”。材料二,针对子张问仁,孔子的回答是,必须要做到恭、宽、信、敏、惠这五点,才能算作仁者。恭、宽、信、敏、惠,现在我们理解起来就是恭敬、宽容、诚信、勤敏、慈惠。这五点代表着道德修养的五个方面,如果能切实要求自己行此五者,就可以成为仁者。可见孔子是从道德修养角度在阐述“仁”。(2)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主旨或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材料三,要在生活中行“仁”,按孔子的说法,就要克己复礼,加强自我约束。而材料四中孔子认为仅仅做到“克、伐、怨、欲”,算不上“仁”。由此可知,“仁”,从本质上讲是一个内心修养的真功夫,是实实在在的境界。想要做到这一点,非要下苦工夫长期修炼不可,需要耐得住寂寞。可见,“仁”并非表面功夫,而是需要长期的自我修炼,达到美德内化于心的境界。材料四中原宪所言的“克、伐、怨、欲”其实就是指人的言行和情感,一个人如果能够克制好胜、自夸、怨恨和贪欲等各种言行和情感,那么他就算具备良好的美德了。而在孔子眼中,“仁”显然不能等同于这些具体的品行。孔子将“仁”和原宪所言的人的美德区别开来,他认为“仁”应该是人们积极的、主动的情感,而“克、伐、怨、欲”只不过是对感情的克制和化解,是一种消极的情感。由此可见,孔子“仁”的标准之高。而材料二中针对子张问仁,孔子的回答是,必须要做到恭、宽、信、敏、惠这五点,才能算作仁者。恭、宽、信、敏、惠,现在我们理解起来就是恭敬、宽容、诚信、勤敏、慈惠。这五点代表着道德修养的五个方面,如果能切实要求自己行此五者,就可以成为仁者。这才是孔子认为的“仁”的标准。由此可见,“仁”需要约束自我,但不仅仅是克制自我,而是主动修炼,要达到拥有五种道德修养的境界。参考译文:第82页共82页\n材料一: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并且笃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并且常常思考眼前的事,仁就在这中间了。”材料二:子张向孔子问仁。孔子说:“能够在天下实行五种美德,就是仁了。”子张问:“请问是哪五种?”孔子说:“恭敬,宽厚,诚信,勤敏,慈惠。恭敬就不会招致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会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则会取得功绩,慈惠就能够使唤人。”材料三: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抑制自己,使言语和行动都走到礼上来,就是仁。一旦做到了这些,天下的人都会称许你有仁德。实行仁德要靠自己,难道是靠别人吗?”材料四:“好胜、自夸、怨恨和贪婪这四种毛病都没有,可以称得上仁吗?”孔子说:“可以说是难能可贵,至于是否是仁,我就不能断定了。”42.子夏 中道而行,不走极端43.①孔子认为子张行事偏激,容易做得过头;而子夏性情谦和,行事常常不够;②同是交友之道,因为子张行事偏激,所以孔子劝导他要尊敬贤人,宽容待人,广纳好友;③而子夏性情谦和,孔子忠告他要注意区别对象,懂得拒绝。④子夏的区别交友与子张的以仁交友、来者不拒,看似冲突,实则是孔子因材施教的结果。【解析】42.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的理解能力。子夏,姓卜名商,春秋时晋国人,孔子的学生,“孔门十哲”之一,“七十二贤”之一。所以“商”指的是子夏。孔子的“过犹不及”,是说做事过头和行事不够都是一样的,都是不好的。指做事要恰如其分。说明孔子对这两种情况都不赞成,因此可得出孔子教育学生应该做事中道而行,不走极端。43.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主旨或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依据材料二“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的内容可知子夏的交友观为:可以交往的就和他交往,不可以交往的就拒绝他。依据材料二“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可知子张的交友观是宽容待人,广纳好友。两者观点看似不同,实则都直接受教于孔子。第82页共82页\n根据材料一可知,孔子认为“师也过,商也不及”,也就是孔子认为子夏行事往往欠缺一些火候,程度不够,就是说他性情谦和,于是孔子在对子夏教学时,则忠告他要注意区别对象,懂得拒绝。子夏从孔子处学到了一种交友之道,就将这种思想传授给自己的学生。再看子张,孔子认为子张办事往往是办过了头,行事偏激。因此针对子张的这种性格和做事风格,孔子就劝导他在交友时要尊敬贤人,宽容待人,广纳好友。于是出现了“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这样的情节。很显然同样是孔子的学生,从他那里学到的交友之道是不一样的,从中可以看出,孔子讲究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手段。而子夏和子张两个人办事风格的改变,子夏的区别交友与子张的以仁交友、来者不拒,看似冲突,实则是孔子因材施教的结果。参考译文:材料一:子贡问孔子:“子张和子夏二人谁更好一些呢?”孔子回答说:“子张过分,子夏不足。”子贡说:“那么是子张好一些吗?”孔子说:“过分和不足是一样的。”材料二:子夏的学生问子张应该怎么交朋友。子张说:“子夏是怎么说的?”答道:“子夏说:‘可以交往的就和他交朋友,可以交往的就不和他交朋友。’”子张说:“这和我所听到的不一样!君子尊敬贤人,也能够容纳众人,称赞好人,怜悯无能的人。如果我是个很贤明的人,对别人有什么不能容纳的呢?如果我不贤明,别人将会拒绝我,我怎么能去拒绝别人呢?44.人人都有仁义礼智四个发端,如果扩充它们,足以拥有天下。45.孟子强调人性本善,强调天赋道德;孔子强调后天影响的重要,要注重后天教育。【解析】44.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本段文字先围绕“不忍人之心”分析,然后“由是观之”引申出“仁、义、礼、智”四端,最后总结出观点。结合“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概括出:人人都有仁义礼智四个发端,如果扩充它们,足以拥有天下。第82页共82页\n45.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的思想内涵理解、分析能力。本章是孟子阐述“性善”基本理论的一章,孟子认为“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仁义礼智四端和四肢一样,都是与生俱来的,固有的。孟子所提出的“仁义礼智”都是发端于这种“不忍人之心”的看法。“不忍人之心”更是成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性善论”的理论基础和支柱。也就是说,孟子强调的是人的本性是善的,强调天赋道德,这是推行仁爱政治的基础。孔子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意思是,人的本性是相近的,由于习染不同才相互有了差别。强调的是后天外界环境对人的影响的重要,表述了孔子注重后天教育的思想。参考译文:孟子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先王由于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所以才有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用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施行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面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了。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的原因,是因为,如果今天有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面去了,必然会产生惊惧同情的心理——这不是因为要想去和这孩子的父母拉关系,不是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也不是因为厌恶这孩子的哭叫声才产生这种惊惧同情心理的。由此看来,没有同情心,简直不是人;没有羞耻心,简直不是人;没有谦让心,简直不是人;没有是非心,简直不是人。同情心是仁的发端;羞耻心是义的发端;谦让心是礼的发端;是非心是智的发端。人有这四种发端,就像有四肢一样。有了这四种发端却自认为不行的,是自暴自弃的人;认为他的君主不行的,是暴弃君主的人。凡是有这四种发端的人,知道都要扩大充实它们,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泉水刚刚开始流淌。如果能够扩充它们,便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能够扩充它们,就连赡养父母都成问题。”46.(1)子贡已经是国家可用的栋梁之才,但在某些方面还有欠缺,仍未达到君子的标准。(2)两种表达并不矛盾。孔子说“君子不器”是说强调君子应当博学多识,具有多方面才干,因此,他可以不拘泥于人与事的,有容纳百川的大胸襟、大气度,能够通观全局、领导全局,担负起治国安邦平天下的重任。而“及其使人也,器之”是说君子应以大胸襟、大气度去包容人才,会量才适用,而不是求全责备。第82页共82页\n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君子,但人人各有所长,所以君子要求自己时力求博学多能,而要求他人时要大度包容。【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概括名著观点的能力。孔子说“君子不器”是说君子不能像器皿一样只有一种用途,而应为通才,博学多能。君子是孔子心目中具有理想人格的人,但是并不是人人都能成为君子。瑚琏:夏代称“瑚”,商代称“琏”,周代称为簠簋,乃是古代宗庙祭祀时盛放黍稷的尊贵器皿。夫子说子贡是可堪重用的瑚琏之器,认可子贡是有专长的奇才,却非君子的全才,说明他在某些方面他还有所欠缺。(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概括名著观点,并对其进行个性化解读的能力。“君子不器”,孔子认为君子在这个世界上不是作为一个只有一种功用的器具而存在的,而是要不拘泥于人与事的,要有容纳百川的大胸襟、大气度,善于发现他人之善而加以吸取借鉴,善于反省自己而能加以变通,这就是孔子的“不器”思想。而“及其使人也,器之”恰恰是君子的体现,对于他人,不求全责备,不百般挑剔,而是以包容之心来量才而用,按各人的才德去分配任务。所以这两句话并不矛盾矛盾。参考译文:①孔子说:“君子不能像器皿一样(只有一种用途)。”②子贡问:“您觉得我端木赐怎么样呢?”孔子说:“你就好比是一个器皿。”子贡又问:“是什么样的器皿呢?”孔子说:“宗庙祭祀时所用的瑚琏。”③孔子说:“君子易于共事而难以取悦于他,用不正当的方式去取悦于他,他不会高兴;等到用人的时候,他会量才适用。小人难以共事却容易取悦,用不正当的方式去取悦他,他也会高兴的;等到用人的时候,他却会对人求全责备。”47.①注重百姓利益,以恩惠仁爱养民,利民之所利。②合理役使百姓,科学安排劳动的时间、情况和人。③严肃认真地对待人民的事情。④统治者以德垂范,以身作则。⑤提拔好人以引领社会风气,并教导百姓中技能不够的人,让百姓自我激励。第82页共82页\n【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思想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其养民也惠”养护百姓有恩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引导民众按照他们要获得的利益去做。概括出:注重百姓利益,以恩惠仁爱养民,利民之所利。“使民以时”征用民力要尊重农时,不要耽误耕种、收获的时间;“择可劳而劳之”选择民众能做的事让他们做。概括出:合理役使百姓,科学安排劳动的时间、情况和人。“临之以庄”意思是,用庄重的态度对待他们。概括出:严肃认真地对待人民的事情。“孝慈,则忠”意思是,果你能孝顺父母、爱护幼小,他们就会忠诚。概括出:统治者以德垂范,以身作则。“举善而教不能”意思是,任用贤能之士,教育能力低下的人。概括出:提拔好人以引领社会风气,并教导百姓中技能不够的人,让百姓自我激励。参考译文:孔子说:“治理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应该恭敬谨慎地对待政事,并且讲究信用;节省费用,并且爱护人民;征用民力要尊重农时,不要耽误耕种、收获的时间。”(《学而》)季康子问:“要使百姓恭敬、忠诚并互相勉励,该怎么做?”孔子说:“如果你用庄重的态度对待他们,他们就会恭敬;如果你能孝顺父母、爱护幼小,他们就会忠诚;如果你能任用贤能之士,教育能力低下的人,他们就会互相勉励。”(《为政》)孔子评论子产说:“他有四个方面符合君子的标准:他待人处世很谦恭,侍奉国君很负责认真,养护百姓有恩惠,役使百姓合乎情理。”(《公冶长》)孔子说:“引导民众按照他们要获得的利益去做,这不就是给民众恩惠而自己不耗费吗?选择民众能做的事让他们做,他们还会怨谁呢?”(《尧曰》)48. 回报 以怨报德49.①孔子认为只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就可以远离怨恨。别人的怨与自己的做法和德行有关,以怨报怨不合情理。②孔子反对以德报怨,但也不提倡以怨报怨,而是主张以正直来面对怨恨。【解析】48.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名著理解词语含义并筛选整合的能力。第82页共82页\n“报”,回报。相关句意:“用恩德来回报怨恨;“那用什么来回报恩德呢?用正直来回报怨恨,用恩德来回报恩德”“以善意,来回报善意”“以恶意,来回报善意”。相关句子为“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以怨报怨”,可见“报”所规范的伦理形态有以下几种:以德报德、以德报怨、以怨报德、以直报怨、以怨报怨。49.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名著理解句子含义并进行创新性解读的能力。“以怨报怨”,是指用怨恨回报别人的怨恨,也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是指用怨恨回报别人的怨恨,也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材料一孔子说:“严厉地责备自己而宽容地对待别人,就可以远离别人的怨恨了。”材料二中孔子说:“那用什么来回报恩德呢?用正直来回报怨恨,用恩德来回报恩德”。可见关于如何报怨,有三种选择:以怨报怨、以德报怨、以直报怨,孔子不赞成“以怨报怨”,也不赞成“以德报怨”,而要“以直报怨”。参考译文:材料一:孔子说:“严厉地责备自己而宽容地对待别人,就可以远离别人的怨恨了。”材料二:有人说:“用恩德来回报怨恨,怎么样?”孔子说:“那用什么来回报恩德呢?用正直来回报怨恨,用恩德来回报恩德。”材料三:孔子说:“以善意,来回报善意,会指引民众向善,以恶意,来回报善意,则是引导民众互相伤害,甚至杀戮。”50.(1)孔子认为“仁者”能从大的方面稳定国家,安定百姓,造福民众,而不是拘于为君主而死的小诚小信。(2)孟子认为孔子能够顺应时势的发展,审时度势。材料一中孔子对管仲的评价,遵循了舍小节取大义的原则,肯定了管仲对社会发展的贡献,表现了孔子知变通、评价人物的灵活性。材料二中孔子认为君子做事不需考虑规定的要求,只要方式恰当就可以,体现了孔子看待问题的灵活性。材料三中孔子认为学、道、立、权四个境界中,其中以推行大道而能通权达变为最高层次与境界,体现孔子知变通。【解析】(1)第82页共82页\n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主旨或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孔子认为管仲的这种行为成就了大义,是仁德的,虽然他没有殉主,却辅佐齐桓公成就了霸业,给人民带来了利益,促进了社会文明和发展,是比自杀更好的选择,这是一种大爱的表现。(2)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的价值、意义的感悟和评价能力。首先,抓住“圣之时者也”加以理解,即孟子认为孔子知变通,具有灵活性。然后,从三则材料中找出相关内容来分析。材料一的关键是“不能死,又相之”,如果管仲固守死理,不知变化,哪里来的齐国的国泰民安。材料二的关键是“义与之比”,即只要怎样干合理恰当,便怎样干。材料三的关键是“可与立,未可与权”,权,权衡的意思,权者,就可以知轻重,可以通变化,能够坚守道,却不一定能够权衡变化,随机应变,而这一点是孔子很认同的。以上三则材料共同体现出孔子知变通,看待问题很灵活,能够顺应时势的发展,审时度势,是孟子所谓的“圣之时者也”。参考译文:①子贡说:“管仲不是仁人吧?齐桓公杀了公子纠,他不能以死相殉,反又去辅佐齐桓公。”孔子说:“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匡正天下一切,人民到现在还受到他的好处。如果没有管仲,我们大概都会披散着头发,衣襟向左边开了。难道他要像普通男女那样守着小节小信,在山沟中上吊自杀而没有人知道吗?”②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没有规定一定要怎样做,也没有规定一定不要怎样做,而只考虑怎样做才合适恰当,就行了。”③孔子说:“可以一起学习的人,未必都能学到道;能够学到道的人,未必能够坚守道;能够坚守道的人,未必能够随机应变。”51.跟态度伪善的人交朋友;不正直。52.①交友方面,坚持跟正直的人交朋友。不跟谄媚逢迎、态度伪善、巧言善辩的人交友。②对待亲人方面,孔子提倡“亲亲相隐”,认为“大义灭亲”并不是正直的表现。他认为孝道为德行的根本。做到了孝和忠,“正直”也就包蕴在其中。③为政方面,要举正黜恶。选拔正直贤能的人并任用他,将邪恶不正的人置于一旁,百姓也就会归顺服从。【解析】5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第82页共82页\n“善柔”,意思是态度伪善,这里活用作名词,态度伪善的人;“友”,名词作动词,与……交友。“友善柔”,跟态度伪善的人交朋友。“举直错诸枉”意思是,提拔忠直的人,置于奸佞的人之上。“枉”与“直”相反,指不正直。52.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和思想观念的整体把握能力。结合“友直,友谅……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可知,孔子认为,跟正直、诚信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跟谄媚逢迎、态度伪善、巧言善辩的人交友是有害的。可见,交友方面,要坚持跟正直的人交朋友,不跟谄媚逢迎、态度伪善、巧言善辩的人交友。结合“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可知,孔子认为孝道为德行的根本,儿子告发父亲,是为不孝,对父亲不孝者就难以对君主做到忠,所以孔子不赞成儿子去告发父亲偷羊。对待亲人方面,孔子提倡“亲亲相隐”,做到了孝和忠,“正直”也就包蕴在其中。“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意思是,提拔忠直的人,置于奸佞的人之上,人民就会服从;任用奸佞的人,置于忠直的人之上,人民就会不服从。可见,为政方面,孔子主张要举正黜恶。选拔正直贤能的人并任用他,将邪恶不正的人置于一旁,百姓也就会归顺服从。参考译文:孔子说:“有益的交友有三种,有害的交友有三种。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诚信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这是有益的。同惯于走邪道的人交朋友,同态度伪善的人交朋友,同惯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这是有害的。”(《论语·季氏》叶公告诉孔子说:“我家乡有个正直的人,他父亲偷了别人的羊,他便出来告发。”孔子说:“我家乡正直的人与这不同:父亲替儿子隐瞒,儿子替父亲隐瞒,正直就在这里面了。”《论语·子路》)鲁哀公问孔子:“怎样做才能使人民服从呢?孔子回答道:“提拔忠直的人,置于奸佞的人之上,人民就会服从;任用奸佞的人,置于忠直的人之上,人民就会不服从。(《论语·为政》)第82页共82页\n53.(1)去毛的皮,即革 文或修饰或礼节仪式等(2)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子曰:“文质彬彬,然后君子。”)54.①子贡认为文和质同样重要;韩非认为文与质是对立的,本质很美的物品(包括人)根本不需要加以修饰。②示例一,我赞同子贡的观点。人有了好的本质,还要注重仪容、举止、礼节等外在的修养,当代人更要注重内外兼修,不然纵有满腹才情,也可能会在人际沟通等方面出现问题,很难完全实现人生价值。示例二,我赞同韩非子的观点。过多外在的追求使人惑乱纠结,反而会妨碍内心的纯朴,比如一个学生过分注重自己的仪容,就可能会破坏自己内在的宁静,影响其人生成长。【解析】5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含义及对经典名著艺术特色的理解、分析能力。“鞟”,去毛的兽皮。句意:假如去掉虎豹和犬羊的有文采的皮毛,那这两样皮革就没有多大的区别了。这句话使用比喻手法,子贡把“文”比作兽毛,认为去掉兽毛,虎豹之皮和羊犬之皮就没有区别了,也就是说强调“文”的重要性。这则材料谈的是“文”与“质”的关系,联系教材《论语》十二章中“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可知,“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说的是处理好文与质的关系才能称为君子。54.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的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第一问:根据“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可知,子贡认为应文质兼备,表里一致,文和质同样重要;根据“文为质饰者也”“好质而恶饰”“须饰而论质者,其质衰也”可知,韩非认为文与质是对立的,本质很美的物品(包括人)根本不需要加以修饰。第二问:第82页共82页\n如果支持子贡的观点,就要分析“文质并重”理由。这一思想源于孔子。文采和本质同样重要,文采是以本质为基础的,离开了本质,那么文采就没有载体和方法得以彰显;而本质亦须文采来具体表现,离开了文采,本质也就无所依托。两者一内一外,互为表里,密不可分。而韩非子将文与质截然对立,互不共存,那是错误的。如果支持韩非子的观点,就要分析“质胜文”理由。首先强调质的重要性。因为质,是万事万物之根本,无需外饰。如果不求质而一味追求文,那就是舍本逐末,这是不对的。而子贡的文质并重,没有主次,那是错误的。参考译文:棘子成说:“君子有好本质就行啦,要文采做什么呢?”子贡说:“可惜呀!夫子您这样谈论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文采如同本质,本质也如同文采,二者是同等重要的。假如去掉虎豹和犬羊的有文采的皮毛,那这两样皮革就没有多大的区别了。”孔子说:“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依靠,而游憩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中。”礼是人内在情感的外在表现,文采是人内在本质的修饰。君子注重的是真实情感,而抛弃情感的外在表现,注重内在本质而不喜欢外表的刻意修饰。那些企图通过外在表现来掩饰内在情感的人,他的真实情感是丑陋不堪的;那些试图通过一番刻意修饰来掩饰内在本质的人,他的内在本质是肮脏不堪的。55.“忠信”的本质:把忠信跟交友、改过放在一起说,并认为以忠信为主就可以提高品德,可见,这里的“忠信”是一种道德品格。“义”“勇”关系:不为义挺身而出,那是没有勇的;不管什么人,若不讲“义”而逞“勇”都会带来祸害。可见,“义”是“勇”要追求的目标,“勇”要建立在“义”的基础上。【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主旨或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从“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可知,孔子是把讲求“忠信”和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交友和改正错误联系起来阐述,可见,“忠信”对人们的生活有指导、引领价值;从“主忠信,徙义,崇德也”可知,孔子认为“忠信”对人们的思想品德有提升作用。可见,章句①②揭示了“忠信”的本质是一种道德品格。从“见义不为,无勇也”可知,不能见“义”勇为,就是怯懦,就不是真正的“勇敢”;从“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可知,不管是“君子”还是“小人”,都要把“义”作为最高尚的品德,否则就会做错事。可见,“义”是“勇”要追求的目标,而“勇”要建立在追求“义”的基础之上。参考译文:第82页共82页\n①孔子说:“君子应该亲近忠诚和讲信义的人,不要结交不如自己的朋友,有错误不要怕改正。”(《子罕》)②孔子说:“以忠信为主,使自己的思想合于义,这就是提高道德修养水平了。”(《颜渊》)③孔子说:“见到合乎正义的事而不做,那是没有勇气。”(《为政》)④孔子说:“君子以义作为最高尚的品德,君子有勇无义就会作乱,小人有勇无义就会偷盗。”(《阳货》)⑤孔子说:“一个军队的主帅可能被夺去,但一个普通人的志向却不能被夺去。”(《子罕》)56. 隐藏 识人(察人) 义(道义、仁义,意思相近即可)57.(1)认同杨伯峻“不要跟比不上自己的人交朋友”。①孔子交友强调以“仁(义)”为标准,交友应选择志同道合之人,看重朋友的德行。②“不要跟比不上自己的人交朋友”强调不去结交道义(德行)还不如自己的朋友,这是对君子自身道义上的要求。(2)认同李泽厚“没有不如自己的朋友”。①孔子认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不要看不起任何一个人,要看到朋友的长处。②表明朋友各有长处,要取长补短,才能有所增益,这是一种友善的交友观。【解析】5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名著中心思想的能力。(1)“人焉廋哉?人焉廋哉”意思是“这样,这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这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廋”,意为隐藏,藏匿。(2)根据“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可见,要学会观察这个人的言行举止以判断他的心理动机,即要“察人”。第二空,根据“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可见,孔子反对“言不及义”,认为这样的人很难教导,那么言谈内容就必须要符合“义”。57.本题考查学生个性化有创意阅读的能力。这是一道开放式问答,学生可以选择自己认同的观点,结合学过的《论语》中的相关句子进行论证。第82页共82页\n如认同“不要跟比不上自己的人交朋友”,可以根据孔子择友的方式,从三则材料来看,孔子在选择朋友时会“察人”,选择符合自己要求的人做朋友,要求“群居”之人要符合“义”,在道义上没有达到要求的人便不应与之相处;认为君子必须“重”“忠信”,如果在这些方面比不上自己,那就不要和这类人做朋友,是从“道义”“道德”方面来作出的要求,故而“不要跟比不上自己的人交朋友”。如认同“没有不如自己的朋友”,可结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见贤思齐焉”等句子分析,他认为“无友不如己者”是指自己应看到朋友的长处,即别人总有优于自己的地方,要怀着取长补短,看到别人优点的态度去交友,才能有所增益。参考译文:孔子说:“看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应看他言行的动机,观察他所走的道路,了解他心安于什么事情。这样,这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这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孔子说:“整天聚在一起,言语都和义理不相关,喜欢卖弄小聪明,这种人很难教导。”孔子说:“一个君子,如果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即使读书,所学也不会牢固。行事应当以忠和信这两种道德为主。不要和不忠不信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要不怕改正。”58.(1)有仁德的人必然勇敢,但勇敢的人不一定有仁德。(2)工匠想要做好自己的工作,一定要磨好锋利的工具。59.(1)克己复礼,加强自我约束。(2)保持恭肃之心,与人相交忠诚以待。(3)修养其他各种道德。(4)与贤者仁人相交。【解析】5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仁者”,仁爱的人;“不必”,不一定。(2)“善”,做好;“利”,使……利,磨好;“器”,工具。5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由“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可知,孔子认为抑制自己,使言语和行动都走到礼上来,就是仁,一旦做到了这些,天下的人都会称许你有仁德。可见要实行“仁”需要加强自我的约束。由“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可知,孔子认为平时的生活起居要端庄恭敬,办事情的时候严肃认真,对待他人要忠诚。可见要实行“仁”需要随时保持恭肃之心,与人交往要忠诚。由“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可知,要实行“仁”需要修养各方面的道德。第82页共82页\n由“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可知,要实行“仁”需要和贤者和仁人交往。参考译文: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抑制自己,使言语和行动都走到礼上来,就是仁。一旦做到了这些,天下的人都会称许你有仁德。实行仁德要靠自己,难道是靠别人吗?”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平时的生活起居要端庄恭敬,办事情的时候严肃认真,对待他人要忠诚。就是去边远的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也是不能废弃这些原则的。”孔子说:“有德的人一定有好的言论,但有好言论的人不一定有德。仁人一定勇敢,但勇敢的人不一定有仁德。”子贡问怎样培养仁德,孔子说:“工匠要想做好工,必须先把器具打磨锋利。住在这个国家,就要侍奉大夫中的贤人,结交士中的仁人。”60.(1)C(2)示例一:指有着丰厚内蕴和不朽价值的中华优秀文化在这里传承。示例二:指担负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责任的文人雅士聚集于此。示例三:指文明儒雅之风传承于此。(3)斯文扫地:指文人或文化不受尊重或文人自甘堕落。有辱斯文:说了不符合读书人身份的话,或是做了不符合读书人身份的事情。斯文一脉:指文人学者或学问归属同一流派。斯斯文文:形容举止文雅有礼。(4)【示例1】①②③:君子兼具贤与仁:君子见到贤德之人会学习他的优点,见到不贤之人会反思自己是否同他有共同缺点,以此改正自我;仁者,自己想要成功也要他人成功,是君子应具有的仁德之道;君子成全他人的好处,不成全他人的恶处:由此领悟君子应是贤仁兼备的人才,若不贤仁则算不上君子,仍需不断反省,改正自我。【示例2】根据②③④围绕“在成全帮助他人中成就提升自己”:②中写想要使自己功成通达则促进他人功成通达,学习他人的优点。③中写君子成全他人的好事,不成全人的坏事。④中写要推己及人,不将自己不欲之事施于他人。我领悟到要在帮助他人“立”与“达”中成就自己。要推动成全他人的好事,做事前要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把握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第82页共82页\n【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句中含义的能力。“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的意思是:周文王死了以后,周代的礼乐文化不都体现在我的身上吗?“文”,礼乐制度。故选C。(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意并进行个性化解读的能力。“斯文”在选文中的意思是“这种文化”,即“着丰厚内蕴和不朽价值的中华优秀文化”。“兹”的意思是“这”,可以指人,也可以指大学、书院。所以一些大学、书院立“斯文在兹”的石刻实际是要表达学校或个人要担负传承中华传统古文化重任的意思。(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斯文扫地:指文人或文化不受尊重或文人自甘堕落。其中的“斯文”指文化或文人。有辱斯文:说了不符合读书人身份的话,或是做了不符合读书人身份的事情。其中的“斯文”指读书人。斯文一脉:指文人学者或学问归属同一流派。其中的“斯文”指文人或儒者。斯斯文文:形容举止文雅有礼。(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名句意思,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①孔子说:“看见贤人就应该想着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有没有类似的毛病。”这是让人省心向善去恶。②可以称之为仁的人,一定是自己要站稳,也要让别人站稳,自己要腾达,也要让别人腾达。只有从自己身边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乐于助人,这才是可能通往仁的路。③孔子说:“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则与此相反。”④子贡问道:“有一个可以终身奉行的字吗?”孔子说:“大概是‘恕’吧!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给别人。”第82页共82页\n考生作答时首先要明白各句话的意思,然后任选三则,建立有机的联系,形成统一的中心进行阐述,观点明确、言之成理即可。比如选择②③④,围绕“君子应善于成人之美”进行阐述。“成人之美”也具有两种境界,一是在成全别人的同时也成全自己,二是牺牲自己而成全他人。参考译文:孔子被匡地的人们所围困时,他说:“周文王死了以后,周代的礼乐文化不都体现在我的身上吗?上天如果想要消灭这种文化,那我就不可能掌握这种文化了;上天如果不消灭这种文化,那么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61. 最上等的有智慧的人 大智若愚62.①承认人有智愚之别,肯定智愚具有一定的先天性;②根据时代的变化择机而行,灵活选择个人的进退,突出智慧在于通达权变。【解析】61.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中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材料一,句意:上等的智者和最下等的愚笨之人,不容易改变。所谓“上智”,就是最上等的有智慧的人;所谓“下愚”,就是最最愚笨的人;所谓“移”,就是转移,改变。材料二,句意:宁武子这个人,当国家有道时,他就显得聪明,当国家无道时,他就装傻。他的那种聪明别人可以做得到,他的那种装傻别人就做不到了。宁武子外露的智慧很多人都能做到。可在政治昏暗之时,能够做到明哲保身,不为功名利禄而装糊涂的人却少之又少。这是一种“大智若愚”的智慧。由此得出成语是“大智若愚”。6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①根据材料一可知,孔子认为最有智慧的人,都已经觉悟,明了自性,明白了世间万事万物的规律,他有自己的主张,不会违背规律去自讨苦吃,更不会违背自己的自性,别人想转移他,想影响他,当然就不容易了。人要是笨到极点,他的自性,也就是本性,保持的就比较完美,受到外界所影响的就少。可见孔子认为人有智愚之别,肯定智愚具有一定的先天性。②根据材料二“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可知,孔子认为人觉得在政治开明的时候,宁武子外露的智慧很多人都能做到,可在政治昏暗之时,能够做到明哲保身,不为功名利禄而装糊涂的人却少之又少。所以人要根据时代的变化择机而行,灵活选择个人的进退,突出智慧在于通达权变。参考译文:第82页共82页\n 孔子说:上等的智者和最下等的愚笨之人,不容易改变。 孔子说:宁武子这个人,当国家有道时,他就显得聪明,当国家无道时,他就装傻。他的那种聪明别人可以做得到,他的那种装傻别人就做不到了。63.(1)“用行舍藏”,任用就出来做事,不得任用就退隐。(2)体现了孔子关于“勇”的看法,在他看来,有勇无谋,不能成就大事。“勇”不是蛮干,而是智勇双全,能睿智地选择进退。【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名著内容并把握成语的能力。“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用:任用;行:做,实行;舍:不用;藏:退隐。任用就出来做事,不得任用就退隐。也就是成语所说的“用行舍藏”或“用舍行藏”,它最为精炼地表达了儒者对于出仕与退隐,入世与出世,进与退的政治选择与人生态度。这里面所蕴含的,一方面是进退之间深刻的内在矛盾,另一方面也显示了儒学通权达变的思想方法和精神气度。“暴虎冯河”,该成语意思是空手打虎,徒步过河;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蛮干,也比喻勇猛果敢。“临事而惧,好谋而成”,意思是遇到事情小心谨慎,善于谋划才能成功。惧,畏惧,谨慎。(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第82页共82页\n材料一:孔子在评价子路时说其“好勇”。当然,这并不是说他好勇斗狠,而是说他凡事全凭血气之勇,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说白了就是遇事比较冲动,处事急躁,不懂得约束自己的行为。这种行为方式是很危险的,一个不小心,就会陷自己于不利。为人处世有时虽然需要果断和勇敢,但却不能因此而鲁莽行事,将自己置于危险之中。子路是一个急躁冲动的人。从上述言谈中不难看出孔子对子路的批评之严厉。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孔子深知其中的危害。这番批评,目的是让子路在平时多收敛些,行为上不要过于偏激,否则于己于人都不利。当然,作为一个教育家,孔子对子路的勇敢并不是一味否定,而是中肯客观。在严厉批评的同时,也有所褒扬。褒扬的目的则是告诉子路,鲁莽冲动固然不对,但英勇果断却是优点,危难之际挺身而出,是值得表彰的英雄气概。只是勇猛不要过头,要注意把握其中分寸。因此,我们不难看出,孔子在批评子路“好勇”的时候,也是在提醒子路“好勇”不是不可以,但却不能一时脑热,徒逞匹夫之勇。真正值得提倡的“勇”不仅是有法可依,而且还应合乎社会的道德规范。材料二:生动地描绘出了夫子与性格迥异的两个弟子的一段谈话。前面一部分夫子和颜渊的谈话,恬然自在,注重谈道,他对颜渊也是满心赞赏,谈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心性之学时,更是云卷云舒,锋颖全无,没有丝毫的意气。可是到了子路的行三军之问,就色相炽然,起了烟火气儿,夫子对于子路的谈话也似父相子,意短韵长,谈话的内容也骤然变成了行军之道,军事之学。颜子是可以做到行藏无碍,子路呢,有志于行道,但是不见得无固无必之心,但他们呢,都算得上是有道的人。夫子是如此的赞美颜渊,一是赞叹有可行可藏的道在身,二是赞他有可藏可行的心性,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孔子在本章提出不与“暴虎冯河,死而无悔”的人在一起去统帅军队。因为在他看来,这种人虽然视死如归,但有勇无谋,是不能成就大事的。“勇”是孔子道德范畴中的一个德目,但勇不是蛮干,而是“临事而惧,好谋而成”的人,这种人智勇兼有,符合“勇”的规定。参考译文:材料一:孔子说:“如果主张的确无法推行了,我想乘着木排漂流海外。但跟随我的,恐怕只有仲由吧?”子路听了这话很高兴。孔子说:“仲由这个人好勇的精神大大超过我,但不善于裁夺事理。”材料二:孔子对颜渊说:“用我呢,我就去干;不用我,我就隐藏起来,只有我和你才能做到这样吧!”子路问孔子说:“老师您如果统帅三军,那么您和谁在一起共事呢?”孔子说:“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徒步涉水过河,死了都不会后悔的人,我是不会和他在一起共事的。我要找的,一定要是遇事小心谨慎,善于谋划而能完成任务的人。”64. 文化典籍或文献 沦为蛮夷或沦为不开化的民族65.(1)概括:①做子弟的年轻人应当恪守信用;②当小信和大义发生矛盾时,应选择遵从大义,而不应拘于小信;③“信”应当以“义”为前提,灵活变通。(2)评价:孔子对“信”的论述堪称至理名言,至今仍有践行价值。【解析】6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名著文本内容和词语含义的能力。“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文:文化典籍或文献。第82页共82页\n“被发左衽”意思是:披散着头发,衣襟向左开。这句话指古代中原地区以外少数民族的装束。也指沦为蛮夷或沦为不开化的民族。65.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本思想观点的能力。由“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可知,孔子认为作为弟子,应当做到言行要谨慎,诚实可信。由材料二可知,子贡认为管仲没有诚信,因为桓公杀了管仲辅佐的公子纠,管仲不但不能为公子纠殉死,反而做了齐桓公的宰相。而孔子认为管仲辅佐桓公,称霸诸侯,匡正了天下,这是遵从了天下大义,放弃了小的诚信。由材料三“主忠信,徙义,崇德也”可知,孔子认为诚信要以义为前提。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孔子认为人要有诚信,但是当诚信与“义”矛盾时,要遵行大义。这一理论指点人们如何为人处世,在今天仍然有巨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参考译文:材料一: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材料二:子贡问:“管仲不能算是仁人了吧?桓公杀了公子纠,他不能为公子纠殉死,反而做了齐桓公的宰相。”孔子说:“管仲辅佐桓公,称霸诸侯,匡正了天下,老百姓到了今天还享受到他的好处。如果没有管仲,恐怕我们也要披散着头发,衣襟向左开了。哪能像普通百姓那样恪守小节,自杀在小山沟里,而谁也不知道呀。”材料三:子张向孔子请教怎样去提高品德修养和辨别是非。孔子说:“以忠厚诚实为主,行为总是遵循道义,这就可以提高品德。”66.(1)谦逊沉静,善于倾听;默默思考,独自钻研;触类旁通,付诸实践;学而不厌,坚持不懈。(2)答案示例一:学问之道,贵在问,多问才能教学相长,并获得真知。颜渊终日“不违”,就缺少了在对话碰撞中深化思考、师生共同进步的可能性,因此孔子感到遗憾,“非助我者”清楚表明了态度。第82页共82页\n答案示例二:颜渊听讲“不惰”,闻一知十,言行“足以发”,可见他对孔子的教诲闻语即解,心解力行,无所不悦。因此,孔子此语实为赞颂其聪慧颖悟,深喜其“不愚”。答案示例三:学问之道,贵在问,颜渊终日“不违”,就缺少了在对话碰撞中深化思考、师生共同进步的可能性,因此孔子说“非助我者”,感到遗憾;但颜渊对孔子的教诲无所不悦,因其听讲“不惰”,闻一知十,言行“足以发”,孔子亦喜其“不愚”。【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人物形象及相关内容的概括能力。结合“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可知颜回整天听孔子讲学,从不提反对意见和疑问,说明他谦逊沉静,善于倾听;结合“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可知颜回能够对老师讲解的内容有发挥,说明他自己进行了思考,吸收了老师教给的知识,说明他默默思考,独自钻研;结合“回也闻一以知十”可知颜回听到一件事就可以推知十件事,连子贡和孔子在这方面都自叹不如,说明他能够触类旁通,付诸实践;结合“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可知颜回听孔子说话从不懈怠,说明他学而不厌,坚持不懈。(2)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观点态度的评价能力及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如果认为孔子表达了对颜回的遗憾,可结合“吾与回言终日,不违”来分析。颜回对于孔子的讲解从来不提反对意见和疑问,这与孔子的教学思想相违背。孔子提倡启发式的教学,提倡学生也要有主动发明和创造精神,不满意那种“终日不违”、从来不提相反意见和问题的学生,希望学生在接受教育的时候,能够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对老师所讲的问题应当有所发挥。所以,他认为不思考问题、不提不同意见的人,是愚人。如果学生不提意见和疑问,师生之间的交流和碰撞就会缺少,不利于教学相长。因此孔子感到遗憾,“非助我者”清楚表明了态度。第82页共82页\n如果认为孔子“其辞若有憾焉,其实乃深喜之”,可结合“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回也闻一以知十”理解。颜回大概是个大智若愚的人,他在孔子讲学的时候,不轻易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急于去表现自己的敏捷和锐思,显得很沉默,所以他给孔子的初始印象是个迟滞愚钝的人。然而孔子又发现颜回能在回去之后对所讲学问进行细细地琢磨而不懈怠,做到洞明之后,还能有所发挥。从“愚”到“不愚”,是孔子对颜回的一个认识过程。颜回是孔子最为器重的学生,他不仅勤于学习,而且善于融会贯通,对一个道理领悟透彻,触类旁通,无所遗漏。就连素日以机敏聪慧著称的子贡都坦陈自己赶不上颜回。因此,孔子此语实为赞颂其聪慧颖悟,深喜其“不愚”。如果认为孔子“遗憾而又深喜之”,可结合以上两方面来分析。参考译文: 孔子说:“我整天给颜回讲学,他从来不提反对意见和疑问,像个蠢人。等他退下之后,我考察他私下的言论,发现他对我所讲授的内容有所发挥,可见颜回其实并不蠢。”(《为政》) 孔子对子贡说:“你和颜回相比,哪个强一些?”子贡回答说:“我怎么敢和颜回相比呢?颜回他听到一件事就可以推知十件事;我呢,听到一件事,只能推知两件事。”孔子说:“赶不上他,我和你都赶不上他。”(《论语•公冶长》) 孔子说:“听我说话而能始终不懈怠的,大概只有颜回吧!”(《子罕》) 孔子说:“颜回不是对我有所助益的人,他对我说的话没有不喜欢的。”(《论语•先进》)67.(1)用政令来治理(引导)百姓。(2)(1)为政要注重道德教化的作用;(2)唯贤是举,远离小人;(3)做事不能急于求成,要有长远的目光;(4)以身作则,重视身教。【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道之以政”中的“道”指“引导”或“治理”,“政”指“政令”。正常语序为:以政道之。句意:用政令来治理(引导)百姓。(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名著内容及观点主旨的能力。(1)材料一中,孔子的观点十分明确的:若是统治者以德和礼治国,就能得到百姓的认同和亲近,整个国家的凝聚力也会提升不少;倘若利用刑罚和政令治理国家,虽然也能相安无事,但是民众对国家的感情却很淡,缺少相应的凝聚力。第82页共82页\n可见孔子主张礼制,反对刑罚,体现出了其以德治国的政治主张。(2)材料二中,孔子认为,为政者,尤其是君主,在选拔人才时应唯贤是举,远离小人,树立起良好的道德标准,让老百姓真心顺服。孔子提出的这种治国思想,也为后世挑选官员确立了新的标准,即任人唯才与德。孔子在此处论政,其中心是用人的问题。(3)材料三中,孔子告诉我们,作为一个管理者做事情应该有的心态:首先,做事情不要想到很快就能收到效果,不可急于求成;其次,做事不能只盯着眼前的小利益,要有长远的目光。(4)材料四中,在孔子的眼中,为政者若想让百姓对自己恭敬、忠诚和勤勉,为政者必须把握三大要诀,并从自身做起。也就是说,若想让老百姓对你恭敬,你必须有可敬之处才行;若想让老百姓对你尽忠,你得先是忠孝之人才可;若是想让老百姓勤勉互助,你得先营造出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才行。倘若做领导失职缺德,下面的人也会跟着做些坏事。正所谓,“上不正,下参差”,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参考译文:材料一:孔子说:“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罚来制约百姓,百姓可暂时免于罪过,但不会感到不服从统治是可耻的;如果用道德来统治百姓,用礼教来约束百姓,百姓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会纠正自己的错误。”材料二:鲁哀公问道:“我怎么做才能使百姓服从呢?”孔子答道:“把正直的人提拔上来,使他们位居不正直的人之上,则百姓就服从了;如果把不正直的人提拔上来,使他们位居正直的人之上,百姓就会不服从。”材料三:子夏做了莒父地方的长官,问怎样治理政事。孔子说:“不要急于求成,不要贪图小利。急于求成,反而达不到目的;贪小利则办不成大事。”材料四:季康子问:“要使百姓恭敬、忠诚并互相勉励,该怎么做?”孔子说:“如果你用庄重的态度对待他们,他们就会恭敬;如果你能孝顺父母、爱护幼小,他们就会忠诚;如果你能任用贤能之士,教育能力低下的人,他们就会互相勉励。”68. 文采 修饰(对外在形式的修饰和讲求)69.材料一认为言辞只要达意就可以了,反对过度追求文采的花言巧语;材料二文采可以用来完备语言,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久远;材料三子贡针对棘子成认为文饰没有必要的说法,提出文饰和本质同等重要。“文”和“质”应该配合适当,其中“质”是第一位的,更为重要。【解析】68.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中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材料二“言以足志,文以足言”意思是:语言是用来充分表达作者心志的,文采是用来充分发挥语言功能的;“言之无文”意思是:说话没有文采。因此,“文”指文采。材料三“何以文为”意思是:要外在修饰干什么?“文犹质也,质犹文也”意思是:修饰如同本质,本质也如同修饰。因此,“文”指修饰(对外在形式的修饰和讲求)。6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第82页共82页\n材料一“辞达而已矣”是孔子关于文辞与意义关系的论述,他认为言辞不过达意罢了,反对过度追求文采的花言巧语;材料二“言以足志,文以足言”认为语言是用来充分表达心志的,文采是用来充分发挥语言功能的,“言之无文,行之不远”可知文章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于世,强调了文采可以完备语言,指出文采的重要性;材料三“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可知棘子成认为文饰没有必要,依据“文犹质也,质犹文也”可知子贡认为外在修饰如同本质,本质也如同外在修饰,二者一样重要,“文”和“质”也应该配合适当,并强调“质”的重要性,反对“文”胜“质”。参考译文:材料一:孔子说:“言辞表达清楚就行了。”材料二:孔子听了,对子贡说:“《志》上有这样的话:‘语言是用来充分表达心志的,文采是用来充分发挥语言功能的。’不说话,谁知道他的志向?文章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于世。”材料三:棘子成说:“君子有好本质就行啦,要外在修饰做什么呢?”子贡说:“可惜呀!夫子您这样谈论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外在修饰如同本质,本质也如同外在修饰。假如去掉虎豹和犬羊的有文采修饰的皮毛,那这两样皮革就没有多大的区别了。”70.深厉浅揭是个比喻句,以按照水的深浅采用不同的涉水方式来比喻不同社会的处世方式。水深比喻社会十分黑暗,只得听之任之,如涉水索性放下衣裳直接走过去;水浅比喻黑暗的程度不深,可以使自己不受污染,便如涉水时撩起衣服,免得濡湿。这里是荷蒉者对孔子的讥笑与潮讽。这句话也是一语双关,提示孔了:不必太固执,现在天下无道,应该去归隐,不要强行出来,出来就不能成功。71.面对“天下无道久矣”、大道不行、礼乐难兴的状况,孔子对季孙氏用八佾舞于庭院这种无形的破坏周礼的行为表示极大愤慨,孔子在周游列国、恢复周礼、推行仁道的过程中,虽然被拘于匡,仍坚守礼乐文化;哪怕造到荷蒉者这类人的不解与嘲讽,仍坚守信念,知其不可却坚决为之。这充分表现了孔子在困境中执着追求、坚强不屈的献身精神。【解析】70.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的思想内涵的理解、分析能力。第82页共82页\n“深则厉,浅则揭”意思是,水深就索性穿着衣服趟过去,水浅就撩起衣服走过去。这里的“深”与“浅”指的是社会的黑暗程度。结合前句“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没有人知道自己,就自己作罢好了,可知,隐者以水深水浅为喻,建议孔子应当知其不可为而不为。71.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的思想内涵的理解、分析能力。所谓“知其不可而为之”说明了孔子知难而进,在困境中执着追求、坚强不屈的献身精神。孔子不是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只是为了理想,明知不可为也要去奋斗。结合“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可知,孔子虽然被拘于匡,仍坚守礼乐文化;结合“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可知,孔子对季孙氏用八佾舞于庭院这种无形的破坏周礼的行为表示极大愤慨;结合“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可知,面对“天下无道久矣”的状况,孔子依然周游列国,致力于恢复周礼;结合“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可知,孔子造到荷蒉者这类人的不解与嘲讽,他为了理想,明知不可为也要去奋斗。参考译文:①孔子在匡地被拘围,他说:“周文王死后,文明礼乐不是保存在我这里吗?上天如果要消灭这种文明礼乐,那我这个后死之人也就不会掌握这种文明礼乐了;上天如果不想灭除这种文明礼乐,匡地的人能把我怎么样呢?”《论语·子罕》②孔子谈到季孙氏说:“他用天子才能用的八佾在庭院中奏乐舞蹈,这样的事都狠心做得出来,还有什么事不能狠心做出来呢?”《论语·八佾》③仪地的一个小官请求会见孔子,说:“凡是到这个地方的君子,我没有不求见的。”孔子的学生们领他去见孔子。出来以后,他说:“你们几位为什么担心失去官位呢?天下无道已经很久了,因此上天将以孔夫子为圣人来教化天下。”《论语·八佾》第82页共82页\n④孔子在卫国,一次正在击磬,有一个挑着草筐的人经过孔子门前,说:“这个磬击打得有深意啊!”过了一会儿他又说:“真可鄙呀,磬声硁硁的,没有人知道自己,就自己作罢好了。水深就索性穿着衣服趟过去,水浅就撩起衣服走过去。”孔子说:“说得真果断啊!真这样的话,就没有什么可责问他的了。”《论语·宪问》⑤子路在石门住宿了一夜。早上守城门的人说:“从哪儿来?”子路说:“从孔子家来。”门人说:“就是那位知道做不成却还要做的人吗?”《论语·宪问》72.(1) 人口众多 收十分之一的税(2)①以仁德之心爱民;②用减轻赋税富民;③仁德礼教民。【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①由后文“富之”“教之”可知是让人民的富裕,对人民的教育,“之”指代百姓;先秦生产力落后,所以人口的多寡与当时的经济相关,使人民富,对人民进行教育,前提都是要有足够多的人民,所以在这里推之“庶”的意思是“人口众多”。②“二”是十分之二的税,“二,吾犹不足”意思是:哀公认为十分之二的税尚且还不足够。可知有若说的“彻”表更少的比例,所以“彻”译作“十分之一的税”。(2)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中思想观点的能力。由“为政以德”“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可知,孔子主张用道德的力量去治理国家,不能用杀戮来治理;好好治国,百姓也就会好起来。概括为:以仁德之心爱民。由“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可知,孔子认为遭了饥荒,用度不足的情况要减少赋税,百姓富足,君主就不会不足呢,百姓不足,君主就会不足。概括为:用减轻赋税富民由“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可知,孔子主张用道德来统治百姓,用礼教来约束百姓,百姓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会纠正自己的错误。概括为:仁德礼教民的思想主张。参考译文:第82页共82页\n①孔子说:“用道德的力量去治理国家,自己就会像北极星那样,安然处在自己的位置上,别的星辰都环绕着它。”②季康子向孔子问政事,说:“假如杀掉坏人,以此来亲近好人,怎么样?”孔子说:“您治理国家,怎么想到用杀戮的方法呢?您要是好好治国,百姓也就会好起来。君子的品如风,小人的品如草。草上刮起风,草一定会倒。”③孔子到卫国去,冉有为他驾车子。孔子说:“人口真是众多啊!”冉有说:“人口已经是如此众多了,又该再做什么呢?”孔子说:“使他们富裕起来。”冉有说:“已经富裕了,还该怎么做?”孔子说:“教育他们。”④鲁哀公问有若说:“今年遭了饥荒,用度不足,怎么办?”有若回答说:“何不实行彻法,收十分之一的田税呢?”哀公说:“现在收十分之二的税,我还不足,怎能实行十分之一的税法呢?”有若说:“百姓富足,君主怎么会不足呢?百姓不足,君主跟谁去取得富足呢?”⑤孔子说: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罚来制约百姓,百姓可暂时免于罪过,但不会感到不服从统治是可耻的;如果用道德来统治百姓,用礼教来约束百姓,百姓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会纠正自己的错误。73. 领导、治理 不会感到可耻74.两则材料都强调用“德”“礼”来治理国家,体现了“仁政”思想。材料一孔子举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治国方针。孔子认为,刑罚只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耻的道理,而道德教化比刑罚要高明得多,既能使百姓守规蹈矩,又能使百姓有知耻之心。对民众要重视用道德与礼教来教化人民,这样才能使人民归服。材料二孟子认为“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运用尧舜的例子,阐述了圣王的仁者之心与仁政之制与治国的关系问题【解析】7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根据语境,“道”通“导”,解释为领导、治理,“无耻”解释为不会感到可耻。7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分析相关观点的能力。材料一出自《论语》,“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说明道德教化比刑罚要高明得多,既能使百姓守规蹈矩,又能使百姓有知耻之心。材料二出自《孟子》,“尧舜之知而不遍物,急先务也;尧舜之仁不遍爱人,急亲贤也。”爱亲人和贤者师治理的首要任务。第82页共82页\n孔子和孟子是儒家的代表,结合这两段材料可知,儒家都强调用“礼”“德”来治理国家。75.(1)君子固穷是讲君子即便身处逆境,也会固守内心的操守。君子的人格不会因为环境的恶劣而改变。(2)原因:(1)君子不追求名利,不趋炎附势;(2)君子遭遇困境时,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提升自己。启示:(1)无论何时都应该像君子一样保持内心的纯净。(2)逆境也能出人才。逆境中,许多磨难都是我们无法预知的。有弱者也许会因磨难过大、压力过重而无法继续前行,败在成才的路上。而经受住这些磨难的强者却因此而变得更强,他们征服着每一个困难,在自己的成才之路上披荆斩棘。【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思想内涵的理解能力。“君子固穷”意思是,君子即便身处逆境,也会固守内心的操守。“穷”指困境、困窘。君子可以改善环境的固陋,而不会因为环境的恶劣而改变品德的高尚。指君子能够贫贱不移,不失节操。(2)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的价值、意义的感悟和评价能力。原因:“君子谋道不谋食”意思是,君子只谋求行道,不谋求衣食;“君子忧道不忧贫”意思是,君子只担心道不能行,不担心贫穷。强调君子不追求名利,不趋炎附势。“君子上达,小人下达”意思是君子追求积极向上,小人沉沦向下;“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意思是,君子求之于自己,小人求之于别人。由此可知君子遭遇困境时,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提升自己。启示:要结合孔子对“固穷”的理解,孔子认为应该有良好仁德修养的人,是不怕外部环境的艰苦的,强调了修养过程中人的主体作用。君子可以改善环境的固陋,而不会因为环境的恶劣而改变品德的高尚。再结合现实探讨,可以谈修养自身:孔子告诉人们怎样渡过困难。人生总难免有窘困的时候,面对窘困的境遇,孔子认为重要的是坚持理想和操守。君子困窘的时候,还能以道自处,不同于小人一到窘困之时就乱了心性,胡作非为,所以应该像君子一样保持内心的纯净。也可以从环境对人的作用的角度谈启示。第82页共82页\n参考译文:孔子说:“君子向上去通达仁义,小人向下去通达财利。”(《宪问》)孔子说:“君子之道有三个方面,我都未能做到:仁德的人不忧愁,聪明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子贡说:“这正是老师的自我表述啊!”(《宪问》)孔子在陈国断了粮,跟随的人都饿病了,不能起身,子路愤愤不平地对孔子说:“难道君子也有穷困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安守穷困,小人穷困便会胡作非为。”(《卫灵公》)孔子说:“君子求之于自己,小人求之于别人。”(《卫灵公》)孔子说:“君子只谋求行道,不谋求衣食。耕田,也常要饿肚子;学习,可以得到俸禄。君子只担心道不能行,不担心贫穷。”(《卫灵公》)76.(1)孔子说:“德行高尚的人团结多数人但不互相勾结。”(2)孔子认为,君子安贫乐道,做事勤劳敏捷,说话谨慎,匡正言行;团结他人,但不互相勾结;为人宽怀礼让,不与人争夺(或:不以力与人相争);重义轻利。【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名著阅读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重点词语:“君子”,德行高尚;“周”,团结;“比”,互相勾结。(2)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的思想内涵的理解、分析能力。结合“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概括出“君子安贫乐道,做事勤劳敏捷,说话谨慎,匡正言行”。结合“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可概括出“团结他人,但不互相勾结”。结合“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可概括出“为人宽怀礼让,不与人争夺”。结合“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可概括出“重义轻利”。参考译文:第82页共82页\n孔子说:“做一个君子,应当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求舒适,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孔子说:“德行高尚的人团结多数人但不互相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团结。”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与别人争的事情。如果有的话,那就是射箭比赛了。比赛时,先相互作揖谦让,然后上场。射完后,又相互作揖再退下来,然后登堂喝酒。这就是君子之争。”孔子说:“君子懂得的是道义,小人懂得的是利益。”77.他用天子才能用的八佾在庭院中奏乐舞蹈,这样的事都狠心做得出来,还有什么事不能狠心做出来呢?78.①不遵礼制;②僭越礼制;③居上不宽容,行礼不敬,遇丧不哀痛。【解析】7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舞于庭”,于庭舞,在庭院中起舞;“是”,这;“忍”,忍心,狠心;“孰”,什么。78.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的思想内涵理解、分析能力。从(1)中可见,孔子对于季氏使用天子才能用的“八佾”的行为作出批评,(2)中,季氏要去祭祀泰山,这也是天子或诸侯才能做的事,季氏前去祭祀是僭越,孔子认为泰山之神不应接受他的祭祀,否则在“懂礼”方面还比不上林放。所以“无礼”指不遵守礼制,僭越礼制;(3)中,孔子认为管仲不懂礼仪,是因为他和国君用了同样规格的礼仪,其无礼体现在不遵守上下尊卑的礼制。(4)中,孔子对于居于上位者的“礼”作出要求,他认为居于上位的领导者,为政宜宽,执事宜敬,临丧宜哀,不能做到这些就是无礼。参考译文:(1)孔子谈到季孙氏说:“他用天子才能用的八佾在庭院中奏乐舞蹈,这样的事都狠心做得出来,还有什么事不能狠心做出来呢?”(2)季氏要去祭祀泰山,孔子对冉有说:“你不能阻止吗?”冉有回答说:“不能。”孔子说:“唉!难道说泰山之神还不如林放懂礼吗?”(3)“那么管仲懂礼仪吗?”孔子说:“国君在宫门前立了一道影壁,管仲也在自家门口立了影壁;国君设宴招待别国君主、举行友好会见时,在堂上设有放置空酒杯的土台,管仲宴客也就有这样的土台。如果说管仲知礼,那还有谁不知礼呢?”第82页共82页\n(4)孔子说:“居于统治地位的人,不能宽宏大量,行礼的时候不恭敬,遇丧事时不悲伤哀痛,这个样子,我怎么看得下去呢?”79.(1)C(2)枯朽之木不可雕也【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和用法,判断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的能力。C.“遭际”的意思是:①经历;②际遇;③遇到;碰到。“遭遇”的意思是:①碰上,遇到;②经受的事情;生活经历。“遭际”与“遭遇”的区别在于:遭际的对象可以是幸运的事情(经历),也可指不幸的事情(经历);而遭遇的对象则多指不幸的事情(经历)。材料中,“遭际”这一句前面还有“不过,话说得好云云,往往会有场景语气褒贬之歧义”。这说明,这里的“遭际负面”并不一定仅仅是指负面、不好的,也可能是是蕴含褒贬歧义,实际是指好的。因此,此处用既可用褒义又可用贬义的“遭际”,比只能用贬义的“遭遇”要合适。因此,不能替换。故选C。(2)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原文中,孔子对宰予的评价是“,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挖空处后句的意思是沾满粪土的墙面不堪涂抹!对于宰予这样的人,还有什么好责备的呢?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的内在本质不佳,那再修补也无济于事。其实际含义是说一个人内心观念不佳,那么他用再多的语言修饰也是没办法修饰、改变的。原句中,“粪土之墙不可杇也”是用生活中的现象来比喻孔子对宰予的评价,因此,仿写时,抓住自然界中或生活现象中内在不佳无法通过外在修补这样子的例子来补写即可,就如《论语》原文中的“朽木不可雕也”,以及“鱼目不可混珠”等。仿写时,还要注意题目中“与后面一句结构一致”的格式要求,以“XX之X不可X也”的句式来写,而不能直接用《论语》原句“朽木不可雕也”来填写第82页共82页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2023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国语》 文文言文阅读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解析译文)
2023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过秦论》 文文言文阅读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解析译文)
2023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汉书》 文文言文阅读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解析译文)
2023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老子》 文文言文阅读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解析译文)
2023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离骚》 文文言文阅读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解析译文)
2023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列子》 文文言文阅读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解析译文)
2023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左传》 文文言文阅读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解析译文)
2023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孟子》 文文言文阅读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解析译文)
2023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庄子》 文文言文阅读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解析译文)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姚思廉 文言文阅读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译文)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考 - 一轮复习
发布时间:2022-08-31 23:19:11
页数:82
价格:¥18.88
大小:124.15 KB
文章作者:未来可期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