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3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后汉书》 文文言文阅读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解析译文)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01

2/101

剩余99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3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后汉书》文文言文阅读练习题汇编文言文阅读。班固字孟坚。年九岁,能属文诵诗赋,及长,遂博贯载籍,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性宽和容众,不以才能高人,诸儒以此慕之。永平初,东平王苍以至威为骠骑将军辅政,开东阁,延英雄。时固始弱冠,奏记说苍,荐桓梁、晋冯诸人,苍纳之。父彪卒,归乡里。固以彪所续前史未详,乃潜精研思,欲就其业。既而有人上书显宗,告固私改作国史者,有诏下郡,收固系京兆狱,尽取其家书。先是扶风人苏朗伪言图谶事,下狱死。固弟超恐固为郡所核考,不能自明,乃驰诣阙上书,得召见,具言固所著述意,而郡亦上其书。显宗甚奇之,除兰台令史,帝乃复使终成前所著书。时北单于遗使贡献,求欲和亲,诏问群僚。议者或以为“匈奴变诈之国,无内向之心,不可”。固议曰:“汉兴已来,旷世历年,兵缠夷狄,尤事匈奴。绥御之方,其途不一,或修文以和之,或用武以征之,或卑下以就之,或臣服而致之。虽屈申无常所因时异然未有拒绝弃放不与交接者也虏使再来然后一往既明中国主在忠信具知圣朝礼义有常,绝之未知其利,通之不闻其害。设后北虏稍强,方复求为交通,将何所及?不若因今施惠,为上策。”固后以母丧去官。永元初,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以固为中护军,与参议。北单于闻汉军出,遣使款居延塞,欲朝见天子,宪上遣固将数百骑出居延塞迎之。会南匈奴掩破北庭,固至私渠海①,闻虏中乱,引还。及窦宪败,固先坐免官。固不教学诸子,诸子多不遵法度,吏人苦之。初,洛阳令种兢尝行,固奴阻其车骑,吏棰呼之,奴醉骂,兢大怒,畏窦完不敢发,心衔之。及窦氏宾客皆逮考,兢因此捕系固,遂死狱中。(节选自《后汉书·班固传》,有删改)【注】①私渠海:地名,今蒙古共和国稽落山西北。1.下列对文中划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虽屈申无常所/因时异然/未有拒绝/弃放不与交接者也/虏使再来然后一往/既明中国/主在忠信/且知圣朝礼义有常B.虽屈申无常/所因时异/然未有拒绝弃放/不与交接者也/虏使再来/然后一往/既明中国主在忠信/且知圣朝礼义有常第101页共101页\nC.虽屈申无常/所因时异然/未有拒绝弃放不与交接者也/虏使再来然后一往/既明中国主在忠信/且知圣朝礼义有常D.虽屈申无常/所因时异/然未有拒绝弃放/不与交接者也/虏使再来/然后一往/既明中国主在忠信/且知圣朝礼义有常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班固文才出众,善于识人。他年轻时给东平王举荐贤士,所荐之人都得到了东平王的青睐重用。B.班固颇有政见,深谋远虑。对于汉匈关系,他具有前瞻性的眼光,认为应抓住时机,维护双方和平关系。C.班固胸怀大志,投身军事。他在伐匈之战中,辅佐窦宪,随军出征。后来窦宪落败,班固受牵连而被免官职。D.班固疏于教育,遭致灾祸。其子不守法度,家奴也缺乏教养,获罪于地方官员,后致班固下狱而死。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固弟超恐固郡所核考,不能自明,乃驰诣阙上书。②会南匈奴掩破北庭,固至私渠海,闻虏中乱,引还。4.对于匈奴的和亲请求,班固力排众议,认为应该与匈奴建立友好往来。他的理由有几点?请简要分析。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桓谭字君山,沛国相人也。谭以父任为郎,因好音律,善鼓琴。博学多通,能文章,简易不修威仪,而憙非毁俗儒,由是多见排抵。哀、平间,位不过郎。傅皇后父孔乡侯晏深善于谭。是时高安侯董贤宠幸,女弟为昭仪,皇后日已疏,晏嘿嘿不得意。谭进说曰:“昔武帝欲立卫子夫①,阴求陈皇后之过,而陈后终废,子夫竟立。今董贤至爱而女弟尤幸,殆将有子夫之变,可不忧哉!”晏惊动,曰:“然,为之奈何?”谭曰:“刑罚不能加无罪,邪枉不能胜正人。夫士以才智要君,女以媚道求主。皇后年少,希更艰难,或驱使医巫,外求方技,此不可不备。又君侯以后父尊重而多通宾客,必贻致讥议,不如谢遣门徒,务执谦悫②,此修己正家避祸之道也第101页共101页\n。”晏曰:“善。”遂罢遣常客,入白皇后,如谭所戒。后贤果风太医令真钦,使求傅氏罪过。遂逮后弟侍中喜,诏狱无所得,乃解,故傅氏终全于哀帝之时。及董贤为大司马,闻谭名,欲与之交。谭先奏书于贤,说以辅国保身之术,贤不能用,遂不与通。世祖即位,征待诏。后大司空宋弘荐谭,拜议郎给事中,因上疏陈时政所宜,曰:“臣闻国之废兴在于政事政事得失由乎辅佐辅佐贤明则俊士充朝而理合世务辅佐不明则论失时宜而举多过事夫有国之君俱欲兴化建善然而政道未理者其所谓贤者异也。”书奏,不省。是时帝方信谶,多以决定嫌疑。有诏会议灵台所处,帝谓谭曰:“吾欲以谶决之,何如?”谭默然良久,曰:“臣不读谶。”帝问其故,谭复极言谶之非经。帝大怒曰:“桓谭非圣无法,将下斩之!”谭叩头流血,良久乃得解。出为六安郡丞,意忽忽不乐,道病卒,时年七十余。初,谭著书言当世行事二十九篇,号曰《新论》,上书献之,世祖善焉。《琴道》一篇未成,肃宗使班固续成之。元和中,肃宗行东巡狩,至沛,使使者祠谭冢,乡里以为荣。(选自《后汉书·桓谭传》,有删改)【注】①卫子夫:汉武帝的皇后。②悫:诚实,谨慎。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臣闻国之废兴在于政事/政事得失由乎辅佐/辅佐贤明则俊士充朝/而理合世务/辅佐不明则论失时宜/而举多过事夫有国之君/俱欲兴化建善/然而政道未理者/其所谓贤者异也B.臣闻国之废兴在于政事/政事得失由乎辅佐/辅佐贤明则俊士充朝而理合世务/辅佐不明则论失时宜而举多过事/夫有国之君/俱欲兴化建善然而政道未理者/其所谓贤者异也C.臣闻国之废兴在于政事/政事得失由乎辅佐/辅佐贤明则俊士充朝而理合世务/辅佐不明则论失时宜而举多过事/夫有国之君俱欲兴化建善/然而政道未理者/其所谓贤者异也D.臣闻国之废兴在于政事/政事得失由乎辅佐/辅佐贤明则俊士充朝而理合世务/辅佐不明则论失时宜/而举多过事夫有国之君/俱欲兴化建善/然而政道未理者/其所谓贤者异也6.下列对文中加粗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A.昭仪,为中国古代后宫妃嫔的一种。昭仪始置于西汉元帝时期,当时为仅次于皇后的位号,位同丞相,爵比诸侯,魏、晋至明均设置。B.世祖,古代帝王的庙号。开国的帝王,子孙以其功最高,称之为世祖。C.诏,作为古代的文体名称,是以皇帝的名义所发布的各种命令、文告的总称。第101页共101页\nD.谶,指秦汉间巫师、方士编造的预示吉凶的隐语,也指将要应验的预言、预兆。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桓谭博学多才,擅长写文章,著有《新论》,但由于生活中作风随便,平易近人,不注重举止威严,所以常受排挤攻击。B.桓谭为人正直,劝诫傅皇后的父亲傅晏遣散门客,谦虚谨慎,多加提防董贤。傅氏一家在哀帝时期终于能保全性命。C.桓谭不善谄媚,在董贤想要与他结交之前,他曾上书给董贤,陈述辅佐国家保全自身的办法,但董贤并未采纳他的意见,桓谭于是不与他往来。D.桓谭敢于批评时政得失,因极力反对皇帝迷信谶语,险遭杀身之祸,经苦苦哀求才幸免于难,最后被贬出京城。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刑罚不能加无罪,邪枉不能胜正人。夫士以才智要君,女以媚道求主。(2)君侯以后父尊重而多通宾客,必贻致讥议,不如谢遣门徒,务执谦悫,此修己正家避祸之道也。盖勋字元固,敦煌广至人也。初举孝廉,为汉阳长史。时武威太守倚恃权势,恣行贪横,从事苏正和案致其罪。凉州刺史梁鹄畏惧贵戚,欲杀正和以免其负,乃访之于勋。勋素与正和有仇,或劝勋可因此报隙。勋曰:“不可。谋事杀良,非忠也;乘人之危,非仁也。”乃谏鹄曰:“夫绁食鹰鸢欲其鸷,鸷而烹之,将何用哉?”鹄从其言。中平元年,北地羌胡与边章等寇乱陇右,刺史左昌因军兴断盗数千万。勋固谏,昌怒,乃使勋别屯阿阳以拒贼锋,欲因军事罪之,而勋数有战功。边章等遂攻金城,杀郡守陈懿,勋劝昌救之,不从。边章等进围昌于冀,昌惧而召勋。勋初与从事辛曾、孔常俱屯阿阳,及昌檄到,曾等疑不肯赴。勋怒曰昔庄贾后期穰苴奋剑今之从事岂重于古之监军哉曾等惧而从之。勋即率兵救昌。到乃诮让章等,责以背叛之罪。皆曰:“左使君若早从君言,以兵临我,庶可自改。今罪已重,不得降也。”乃解围而去。第101页共101页\n时叛羌围护羌校尉夏育于畜官,勋与州郡合兵救育,至狐粲,为羌所破。勋收余众百余人,为鱼丽之陈。羌精骑夹攻之急,士卒多死。勋被三创,坚不动,乃指木表曰:“必尸我于此。”句就种羌滇吾素为勋所厚,乃以兵扦众曰:“盖长史贤人,汝曹杀之者为负天。”勋仰骂曰:“死反虏,汝何知,促来杀我!”众相视而惊。滇吾下马与勋,勋不肯上,遂为贼所执。羌戎服其义勇,不敢加害,送还汉阳。后刺史杨雍即表勋领汉阳太守。时人饥,相渔食,勋调谷廪之,先出家粮以率众,存活者千余人。遂拜京兆尹。时,长安令杨党,父为中常侍,恃势贪放,勋案得其臧千余万。贵戚咸为之请,勋不听,具以事闻,并连党父,有诏穷案,威震京师。时小黄门京兆高望为尚药监,幸于皇太子,太子因蹇硕属望子进为孝廉,勋不肯用。或曰:“皇太子副主,望其所爱,硕帝之宠臣,而子违之,所谓三怨成府者也。”勋曰:“选贤所以报国也,非贤不举,死亦何悔!”(节选自《后汉书·列传第四十八》)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勋怒/曰/昔庄贾后期/穰苴奋/剑今之从/事岂重于古之监军哉/曾等惧/而从之B.勋怒/曰/昔庄贾后/期穰苴奋剑/今之从事/岂重于古之监军哉/曾等惧而从之C.勋怒曰/昔庄贾后期/穰苴奋剑/今之从事/岂重于古之监军哉/曾等惧而从之D.勋怒曰/昔庄贾后/期穰苴奋/剑今之从/事岂重于古之监军哉/曾等惧/而从之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孝廉是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廉能正直”的意思,后来也变成明清两朝对举人的雅称。B.羌戎,泛指我国古代西北部的少数民族。我国古代对东南西北的少数民族通常称呼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C.表是我国封建时代臣子写给君主表达忠诚和愿望的一种公文文体,可叙事可议论,且常带有抒情色彩。D.皇太子也称太子,通常被授予的对象是皇帝的长子,通常也是封建社会皇帝的第一顺位继承人。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盖勋劝告左昌不要发国难财,反遭到左昌的打击报复;当左昌处在危急之中时,盖勋反而率兵救他。B.羌人滇吾平时受盖勋厚待,因此他把马给盖勋。盖勋不肯上马,于是被敌人捉住。第101页共101页\nC.在羌族叛乱围攻护羌校尉夏育时,盖勋率兵救助,身受多处创伤,仍然坚守不动,誓死不降。D.盖勋联合州郡的军队去救夏育,结果被羌人打败,自己也被俘虏,后被放回,又被杨雍推举为京兆尹。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勋素与正和有仇,或劝勋可因此报隙。(2)选贤所以报国也,非贤不举,死亦何悔!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①郑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人也。少为乡啬夫,得休归,常诣学官,不乐为吏,父数怒之,不能禁。遂造太学受业,师事京兆第五元先,又从东郡张恭祖受《周官》、《礼记》、《左氏春秋》、《韩诗》、《古文尚书》。以山东无足问者,乃西入关,因涿郡卢植,事扶风马融。②玄自游学,十余年乃归乡里。家贫,客耕东莱,学徒相随已数百千人。及党事起,乃与同郡孙嵩等四十余人俱被禁锢,遂隐修经业,杜门不出。时任城何休好公羊学,遂著《公羊墨守》《左氏膏肓》《谷梁废疾》;玄乃发《墨守》,针《膏肓》,起《废疾》。休见而叹曰:“康成入吾室,操吾矛,以伐我乎!”初,中兴之后,范升、陈元、李育、贾逵之徒争论古今学,后马融答北地太守刘绬及玄答何休,义据通深,由是古学遂明。③灵帝末,党禁解,大将军何进闻而辟之。州郡以进权戚,不敢违意,遂迫胁玄,不得已而诣之。进为设几杖,礼待甚优。玄不受朝服,而以幅巾见。一宿逃去。④时大将军袁绍总兵冀州,遣使要玄,大会宾客,玄最后至,乃延升上坐。绍客多豪俊,并有才说,见玄儒者,未以通人许之,竞设异端,百家互起。玄依方辩对,咸出问表,皆得所未闻,莫不嗟服。绍乃举玄茂才,表为左中郎将,皆不就。公车征为大司农,给安车一乘,所过长吏送迎。玄乃以病自乞还家。⑤时袁绍与曹操相拒于官渡,令其子谭遣使逼玄随军。不得已,载病到元城县,疾笃不进,其年六月卒,年七十四。遗令薄葬。自郡守以下尝受业者,縗绖赴会千余人。(节选自《后汉书·郑玄传》)13.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1)杜门不出()   (2)表为左中郎将()14.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第101页共101页\n玄乃发《墨守》,针《膏肓》(       )A.打开B.揭发C.批驳D.表达15.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乃延升上坐(       )A.迎接B.邀请C.延续D.引见16.选择下列加点词用法与意义相同的一项(       )A.以山东无足问者   玄乃以病自乞还家B.因涿郡卢植   穰还,以闻,因劾奏吉C.陈元、李育、贾逵之徒   清居市不为市之道D.绍乃举玄茂才     乃多受其货而不加治17.把第④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玄依方辩对,咸出问表,皆得所未闻,莫不嗟服。18.分析第②段画线句何休之叹对于塑造人物的作用。19.结合全文,推测郑玄屡拒征辟的原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超有三子。长子雄,累迁屯骑校尉。超少子勇。勇字宜僚,少有父风。永初元年,西域反叛,以勇为军司马。与兄雄俱出敦煌,迎都护及西域甲卒而还。因罢都护。后西域绝无汉吏十余年。元初六年,敦煌太守曹宗遣长史索班将千余人屯伊吾,车师前王及鄯善王皆来降班。后数月,北单于与车师后部遂共攻没班,进击走前王,略有北道。鄯善王急,求救于曹宗,宗因此请出兵五千人击匈奴,报索班之耻,因复取西域。邓太后召勇诣朝堂会议。先是公卿多以为宜闭玉门关,遂弃西域。勇上议曰:“今曹宗徒耻于前负,欲报雪匈奴,而不寻出兵故事,未度当时之宜也。夫要功荒外,万无一成,若兵连祸结,悔无及已。第101页共101页\n况今府藏未充师无后继是示弱于远夷暴短于海内臣愚以为不可许也。旧敦煌郡有营兵三百人,今宜复之,复置护西域副校尉,居于敦煌,如永元故事。又宜遣西域长史将五百人屯楼兰,西当焉耆、龟兹径路,南强鄯善、于阗心胆,北扦匈奴,东近敦煌。如此诚便。”尚书问勇曰:“今立副校尉,何以为便?又置长史屯楼兰,利害云何?”勇对曰:“昔永平之末,始通西域,初遣中郎将居敦煌,后置副校尉于车师,既为胡虏节度,又禁汉人不得有所侵扰。故外夷归心,匈奴畏威。今鄯善王尤还,汉人外孙,若匈奴得志,则尤还必死。若出屯楼兰,足以招附其心,愚以为便。”于是从勇议,复敦煌郡营兵三百人,置西域副校尉居敦煌。虽复羁縻西域,然亦未能出屯。其后匈奴果数与车师共入寇抄,河西大被其害。延光二年夏,复以勇为西域长史,将兵五百人出屯柳中。明年正月,勇至楼兰,以鄯善归附,特加三绶。而龟兹王白英犹自疑未下,勇开以恩信,白英乃率姑墨、温宿自缚诣勇降。勇因发其兵步骑万余人到车师前王庭,击走匈奴伊蠡王于伊和谷,收得前部五千余人,于是前部始复开通。还,屯田柳中。四年秋,勇发敦煌、张掖、酒泉六千骑及鄯善、疏勒、车师前部兵击后部王军就,大破之。首虏八千余人,马畜五万余头。(节选自《后汉书·班梁列传》,有删改)2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况今府藏/未充师无后继/是示弱于远夷/暴短于海内/臣愚以为不可许也B.况今府藏未充/师无后继/是示弱于远夷/暴短于海内/臣愚以为不可许也C.况今府藏未充/师无后继/是示弱/于远夷暴短/于海内臣愚/以为不可许也D.况今府藏/未充/师无后继/是示弱于远夷/暴短于海内/臣愚/以为不可许也2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校尉,是两汉时期次于将军的官职。与《赤壁之战》中“以鲁肃为赞军校尉”的“校尉”官职相同。B.西域,汉代后称玉门关、阳关以西地区。与《雁荡山》中“按西域书,阿罗汉诺矩罗居……龙湫”中“西域”所指地区相同。C.故事,文中作“先例”理解,与《六国论》中“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的“故事”词义相同。第101页共101页\nD.河西,指塔里木河以西地区。西汉武帝时,它就是古丝绸之路的咽喉之地和铁马金戈的古战场。2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班勇是班超的小儿子,同他父亲一样,为人有大志,品行孝顺,是一个勤劳而又喜爱读书,有辩才的人。B.班勇的兄长班雄多次贬官后担任屯骑校尉。永元初年,班勇与班雄一同出兵敦煌,迎接都护和西域甲兵回朝。C.班勇处事有勇有谋,恩威和信义并用。龟兹王白英在他的感召下自缚投降,匈奴伊蠡王被他打败赶跑。D.班勇有战略眼光,敢于维护西域地区的安定。在他的建议下,朝廷恢复设置了敦煌郡营兵和西域副校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郭太字林宗,太原介休人也。家世贫贱。早孤,母欲使给事县廷。林宗曰:“大丈夫焉能处斗筲之役乎?”遂辞。就成皋屈伯彦学,三年业毕,博通坟籍。善谈论,美音制。乃游于洛阳。始见河南尹李膺,膺大奇之,遂相友善,于是名震京师。后归乡里,衣冠诸儒送至河上,车数千两。林宗唯与李膺同舟而济,众宾望之,以为神仙焉。司徒黄琼辟,太常赵典举有道。或劝林宗仕进者,对曰:“吾夜观乾象,昼察人事,天之所废,不可支也。”遂并不应。性明知人,好奖训士类。身长八尺,容貌魁伟,褒衣博带,周游郡国。尝于陈梁闲行遇雨,巾一角垫,时人乃故折巾一角,以为“林宗巾”。其见慕皆如此。或问汝南范滂曰郭林宗何如人滂曰隐不违亲贞不绝俗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吾不知其它后遭母忧,有至孝称。林宗虽善人伦,而不为危言核论,故宦官擅政而不能伤也。及党事起,知名之士多被其害,唯林宗及汝南袁闳得免焉。遂闭门教授,弟子以千数。建宁元年,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为阉人所害,林宗哭之于野,恸。既而叹曰:“‘人之云亡,邦国殄瘁’。‘瞻乌爰止,不知于谁之屋’耳。”明年春,卒于家,时年四十二。四方之士千馀人,皆来会葬。同志者乃共刻石立碑,蔡邕为其文,既而谓涿郡卢植曰:“吾为碑铭多矣,皆有惭德,唯郭有道无愧色耳。”其奖拔士人,皆如所鉴。后之好事,或附益增张,故多华辞不经,又类卜相之书。今录其章章效于事者,著之篇末。第101页共101页\n(节选自《后汉书·郭太传》)2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或问汝南范滂曰/郭林宗何如人/滂曰/隐不违亲贞/不绝俗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吾/不知其它/B.或问汝南范滂曰/郭林宗何如人/滂曰/隐不违亲/贞不绝俗/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吾/不知其它/C.或问汝南范滂曰/郭林宗何如人/滂曰/隐不违亲/贞不绝俗/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吾不知其它/D.或问汝南范滂曰/郭林宗何如人/滂曰/隐不违亲/贞不绝俗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吾/不知其它/2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母忧,又叫丁母忧、丁内忧,是指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B.宦官,是中国古代专供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宦官在先秦和西汉时期并非全是阉人,自东汉开始,宦官则全由阉人担任。C.元年,帝王即位的第一年或帝王改元的第一年,如汉武帝刘彻即位在建元元年,建元七年改换年号为元光,这一年就是元光元年。D.太傅,官名,春秋时晋国设置,为辅佐国君的高官。战国后废,汉又设置,位次高于太师和太保。历代沿置,多为大官加衔,并无实职。2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郭林宗素有大志。父亲去世后,母亲让他在县衙里做事。他嫌工作低贱,就辞掉不去。跟成皋的屈伯彦学习,学了三年,博通经典书籍,后名闻京师。B.郭林宗被人敬慕。他曾经在陈、梁间闲行,遇雨,把头巾一角折叠起来戴在头上,当时人们也学着他故意折巾一角,叫作“林宗巾”。C.郭林宗善于识人。他所奖励选拔的士人,都如他所鉴定的。林宗不会附会增加夸张之,不会运用华而不实和怪诞不稽之辞来夸奖人。第101页共101页\nD.郭林宗为人至孝。他隐居不违反母亲的意旨,出仕贞忠而不矫情绝俗。后来母亲去世,郭林宗在野外号哭,极为悲痛。2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始见河南尹李膺,膺大奇之,遂相友善,于是名震京师。后归乡里,衣冠诸儒送至河上,车数千两。(2)明年春,卒于家,时年四十二。四方之士千馀人,皆来会葬。27.碑文的主要内容是介绍死者主要生平经历和其主要的成就业绩及其社会价值。蔡邕为郭林宗写好碑文后说,自己写了许多碑文,都有些惭愧,只有写郭林宗的碑文无愧色。这说明了文符其名。请结合郭林宗的生平事迹,概括其主要品质。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许劭,字子将,汝南平舆人也。少峻名节,好人伦,多所赏识。初为郡功曹,太守徐璆甚敬之。府中闻子将为吏,莫不改操饰行。同郡袁绍,公族豪侠,去濮阳令归,车徒甚盛,将入郡界,乃谢遣宾客,曰:“吾舆服岂可使许子将见?”遂以单车归家。劭尝至颍川,多长者之游,唯不候陈定。又陈蕃丧妻还葬,乡人毕至,而劭独不往。或问其故,劭曰:“太丘道广,广则难周;仲举性峻,峻则少通。故不造也。”其多所栽量若此。曹操微时,常卑辞厚礼,求为己目,劭鄙其人而不肯对,操乃伺隙胁劭,劭不得已,曰:“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操大悦而去。劭从祖敬,敬子训,训子相,并为三公,相以能谄事宦官,故自致台司封侯,数遣请劭。劭恶其薄行,终不候之。劭邑人李逵,壮直有高气,劭初善之,而后为隙,又与从兄靖不睦,时议以此少之。初,劭与靖俱有高名,好共核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故汝南俗有“月旦评”焉。司空杨彪辟,举方正、敦朴,征,皆不就。或劝劭仕,对曰:“方今小人道长,王室将乱,吾欲避地淮海,以全老幼。”乃南到广陵。徐州刺史陶谦礼之甚厚。劭不自安,告其徒曰:“陶恭祖外慕声名,内非真正。待吾虽厚,其势必薄。不如去之。”遂复投扬州刺史刘繇于曲阿。其后陶谦果捕诸寓士。及孙策平吴,勖与繇南奔豫章而卒。时年四十六。兄虔亦知名,汝南人称平舆渊有二龙焉。(节选自《后汉书·许劭传》)【注】①陈建:字仲躬,颍川许昌人,桓帝时曾任太丘县令,以平正闻名乡里。②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为人刚正,以气节名世。2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功曹,官名,汉代郡、县均设此职位,除掌人事外,得以参与一郡或县的政务。第101页共101页\nB.公族,指诸侯或君王的同族,地位尊贵。这里指袁绍出身官宦世家,权势很大。C.“少峻名节”和“诏书切峻”(《陈情表》)中的“峻”含义相同。D.“乃谢遣宾客”和“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中的“写”含义相同。2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多长者之游”和“秦时与臣游”(《鸿门宴》)中的“游”含义相同。B.“乡人毕至”和“六王毕,四海一”(《阿房宫赋》)中的“毕”含义不同。C.乡党,指乡里、家乡或邻里、乡亲。文中“乡党”指的是乡里那些志同道合的人。D.避地,指因避乱而迁居他乡,也指避世隐居。从“王室将乱”看,此处应指前者。3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丘,陈建因在桓帝时曾任太丘县令,所以称其为“太丘”,同理称韩愈为韩昌黎。B.“曹操微时”和“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中的“为”含义不同。C.“劭鄙其人而不肯对”和“越国以鄙远”(《烛之武退秦师》)中的“鄙”含义不同。D.三公,今文经学家以为三公指司马、司徒、司空,古文经学家以为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3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劭初善之”和“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中的“善”含义不同。B.“劭恶其薄行”和“日薄西山”(《陈情表》)中的“薄”含义不同。C.“举方正、敦朴”和“举之予人”(《六国论》)中的“举”含义不同。D.卒,对去世的不同说法,天子死悦崩,诸侯死曰薨,士死为卒,大夫死曰不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超有三子。长子雄,累迁屯骑校尉。超少子勇。勇字宜僚,少有父风。永初元年,西域反叛,以勇为军司马。与兄雄俱出敦煌,迎都护及西域甲卒而还。因罢都护。后西域绝无汉史十余年。第101页共101页\n元初六年,敦煌太守曹宗遣长史索班将千余人屯伊吾,车师前王及鄯善王皆来降班。后数月,北单于与车师后部遂共攻没班,进击走前王,略有北道。鄯善王急,求救于曹宗,宗因此请出兵五千人击匈奴,报索班之耻,因复取西域。邓太后召勇诣朝堂会议。先是公卿多以为宜闭玉门关,遂弃西域,勇上议曰“今曹宗徒耻于前负,欲报雪匈奴,而不寻出兵故事,未度当时之宜也。夫要功荒外,万无一成,若兵连祸结,悔无及已。况今府藏未充师无后继是示弱于远夷暴短于海内臣愚以为不可许也。旧敦煌郡有营兵三百人,今宜复之,复置护西域副校尉,居于敦煌,如永元故事。又宜遣西域长史将五百人屯楼兰,西当焉耆、龟兹径路,南强鄯善、于阗心胆,北扞匈奴,东近敦煌。如此诚便。”尚书问勇曰:“今立副校尉,何以为便?又置长史屯楼兰,利害云何?”勇对曰:“昔永平之末,始通西域,初遣中郎将居敦煌,后置副校尉于车师,既为胡虏节度,又禁汉人不得有所侵扰。故外夷归心,匈奴畏威。今部善王尤还,汉人外孙,若匈奴得志,则尤还必死。若出屯楼兰,足以招附其心,愚以为便。”于是从勇议,复敦煌郡营兵三百人,置西域副校尉居敦煌。虽复羁縻西域,然亦未能出屯。其后匈奴果数与车师共入寇抄,河西大被其害。延光二年夏,复以勇为西域长史,将兵五百人出屯柳中。明年正月,勇至楼兰,以鄯善归附,特加三绶。而龟兹王白英犹自疑未下,勇开以恩信,白英乃率姑墨、温宿自缚诣勇降。勇因发其兵步骑万余人到车师前王庭,击走匈奴伊蠹王于伊和谷,收得前部五千余人,于是前部始复开通。还,屯田柳中。四年秋,勇发敦煌、张掖、酒泉六千骑及鄯善、疏勒、车师前部兵击后部王军,大破之。首虏八千余人,马畜五万余头。(节选自《后汉书•班梁列传》,有删改)3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况今府藏/末充师无后继/是示弱于远夷/暴短于海内/臣愚以为不可许也B.况今府藏未充/师无后继/是示弱于远夷/暴短于海内/臣愚以为不可许也C.况今府藏未充/师无后继/是示弱/于远夷暴短/于海内臣愚/以为不可许也D.况今府藏/未充/师无后继/是示弱于远夷/暴短于海内/臣愚/以为不可许也3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校尉,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武官官职,汉朝时其地位仅次于各将军。第101页共101页\nB.西域,汉代后称玉门关、阳关以西地区。“不破楼兰终不还”中的“楼兰”就是西域的一个古国。C.匈奴,古代蒙古大漠和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曾建立国家,其首领被称为单于。如《苏武传》中“且鞮侯单于初立”。D.河西,指塔里木河以西地区。西汉武帝时,它就是古丝绸之路的咽喉之地和铁马金戈的古战场。3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班勇是班超的小儿子,年轻时就有大将风范,而且在朝堂能言善辩,敢于提出自己的建议。B.班勇的兄长班雄多次贬官后担任屯骑校尉。永元初年,班勇与班雄一同出兵敦煌,迎接都护和西域甲兵回朝。C.班勇处事有勇有谋,恩威和信义并用。龟兹王白英在他的感召下自缚投降,匈奴伊蠡王被他打败赶跑。D.班勇有战略眼光,敢于维护西域地区的安定。在他的建议下,朝廷恢复设置了敦煌郡营兵和西域副校尉。3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后数月,北单于与车师后部遂共攻没班,进击走前王,略有北道。(2)延光二年夏,复以勇为西域长史,将兵五百人出屯柳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固字孟坚。年九岁,能属文诵诗赋。及长,遂博贯载籍,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所学无常师,不为章句,举大义而已。性宽和容众,不以才能高人,诸儒以此慕之。父彪卒,归乡里。固以彪所续前史未详,乃潜精研思,欲就其业。既而有人上书显宗,告固私改作国史者,有诏下郡,收固系京兆狱,尽取其家书。先是扶风人苏朗伪言图谶事,下狱死。固弟超恐固为郡所核考,不能自明,乃驰诣阙上书,得召见,具言固所著述意,而郡亦上其书。显宗甚奇之,召诣校书部,除兰台令史,与前睢阳令陈宗、长陵令尹敏、司隶从事孟异共成《世祖本纪》。迁为郎,典校秘书。固以为汉绍尧运,以建帝业,至于六世,史臣乃追述功德,私作本纪,编于百王之末,第101页共101页\n厕于秦项之列,大初以后,阙而不录,探撰前记,缀集所闻,以为《汉书》。潜精积思二十余年,至建初中乃成。当世甚重其书,学者莫不讽诵焉。及肃宗雅好文章,固愈得幸,数入读书禁中,或连日继夜。每行巡狩,辄献上赋颂,朝廷有大议,使难问公卿,辩论于前,赏赐恩宠甚渥。固后以母丧去官。永元初,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以固为中护军,与参议。北单于闻汉军出,遣使款居延塞,欲修呼韩邪故事,朝见天子,请大使。宪上遣固行中郎将事,将数百骑与虏使俱出居延塞迎之。会南匈奴掩破北庭,固至私渠海,闻虏中乱,引还。及窦宪败,固先坐免官。固不教学诸子,诸子多不遵法度,吏人苦之。初,洛阳令种兢尝行,固奴干其车骑,吏椎呼之,奴醉骂,兢大怒,畏宪不敢发,心衔之。及窦氏宾客皆逮考,兢因此捕系固,遂死狱中。时年六十一。诏以谴责兢,抵主者吏罪。(选自《后汉书•班固传》,有删节)3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及长”与“其贤不及孔子”(《师说》)两句中的“及”字含义不同。B.“九流百家之言”与“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琵琶行》)两句中的“言”字含义不同。C.“无不穷究”与“穷且益坚”(《滕王阁序》)两句中的“穷”字含义相同。D.“举大义而已”与“举类迩而见义远”(《屈原列传》)两句中的“举”字含义相同。3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以才能高人”与“而高其直”(《促织》)两句中的“高”字含义不同。B.“收固系京兆狱”与“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伶官传序》)两句中的“系”字含义不同。C.“欲就其业”与“金就砺则利”(《劝学》)两句中的“就”字含义相同。D.“具言固所著述意”与“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两句中的“具”字含义相同。3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至于六世”与“至于成立”(《陈情表》)两句中的“至于”字含义相同。B.“厕于秦项之列”与“沛公起如厕”(《鸿门宴》)两句中的“厕”字含义相同。第101页共101页\nC.“阙而不录”与“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烛之武退秦师》)两句中的“阙”字含义不同。D.“探撰前记”与“异乎三子者之撰”(《侍坐》)两句中的“撰”字含义不同。3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固愈得幸”与“妇女无所幸”(《鸿门宴》)两句中的“食”字含义相同。B.“欲修呼韩邪故事”与“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六国论》)两句中的“食”字含义相同。C.“将数百骑与虏使俱出居延塞迎之”与“最难将息”(《声声慢》)两句中的“将”字含义不同。D.“诸子多不遵法度”与“内立法度”(《过秦论》)两句中的“法度”字含义不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班)固字孟坚。年九岁,能属文诵诗赋。及长,遂博贯载籍,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所学无常师,不为章句,举大义而已。性宽和容众,不以才能高人,诸儒以此慕之。父彪卒,归乡里。固以彪所续前史未详,乃潜精研思,欲就其业。既而有人上书显宗,告固私改作国史者,有诏下郡,收固系京兆狱,尽取其家书。先是扶风人苏朗伪言图谶事,下狱死。固弟超恐固为郡所核考,不能自明,乃驰诣阙上书,得召见,具言固所著述意,而郡亦上其书。显宗甚奇之,召诣校书部,除兰台令史,与前睢阳令陈宗、长陵令尹敏、司隶从事孟异共成《世祖本纪》。迁为郎,典校秘书。固以为汉绍尧运以建帝业至于六世史臣乃追述功德私作本纪编于百王之末厕于秦项之列大初以后阙而不录探撰前记,缀集所闻,以为《汉书》。潜精积思二十余年,至建初中乃成。当世甚重其书,学者莫不讽诵焉。及肃宗雅好文章,固愈得幸,数入读书禁中,或连日继夜。每行巡狩,辄献上赋颂,朝廷有大议,使难问公卿,辩论于前,赏赐恩宠甚渥。固后以母丧去官。永元初,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以固为中护军,与参议。北单于闻汉军出,遣使款居延塞,欲修呼韩邪故事,朝见天子,请大使。宪上遣固行中郎将事,将数百骑与虏使俱出居延塞迎之。会南匈奴掩破北庭,固至私渠海,闻虏中乱,引还。及窦宪败,固先坐免官。固不教学诸子,诸子多不遵法度,吏人苦之。初,洛阳令种兢尝行,固奴干其车骑,吏椎呼之,奴醉骂,兢大怒,畏宪不敢发,心衔之。及窦氏宾客皆逮考,兢因此捕系固,遂死狱中。时年六十一。诏以谴责兢,抵主者吏罪。第101页共101页\n(选自《后汉书·班固传》,有删节)4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固以为汉绍尧运以建/帝业至于六世/史臣乃追述功德/私作本纪/编于百王之末/厕于秦项之列/大初以后/阙而不录/B.固以为汉绍尧运/以建帝业/至于六世/史臣乃追述功德/私作本纪/编于百王之末厕/于秦项之列大初以后/阙而不录/C.固以为汉绍尧运/以建帝业/至于六世/史臣乃追述功德/私作本纪/编于百王之末/厕于秦项之列/大初以后/阙而不录/D.固以为汉绍尧运/以建帝业/至于六世史/臣乃追述功德/私作本纪/编于百王之末/厕于秦项之列/大初以后/阙而不录/41.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九流:古代对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等九个学术流派的总称。B.图谶:“谶”是一种神秘预言,是神预示人间吉凶祸福的启示和隐语,常附有图,故又称为“图谶”。C.禁中:也作“禁内”,是封建帝王所居的宫苑。因宫中禁卫森严,不许人随便进出,故称“禁中”。D.巡狩:指中国古代皇帝去各诸侯国巡游打猎的活动,在这篇文章中指的是肃宗皇帝外出游玩打猎。4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班固早慧博学,为人谦和。他少年时便显露才华,随着年龄增长,学识日益广博,性情宽容,和儒生们关系和谐。B.班固继承父志,因书获罪。他在父亲去世后潜心研究历史,想要完成父亲未完成的事业,却被人举报遭遇了牢狱之灾。C.班固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出征匈奴时窦宪派班固迎接北单于使臣,恰逢匈奴内乱,班固无功而返,后因窦宪败亡而受牵连免官。第101页共101页\nD.班固恃宠而骄,终受其害。他因文章受到肃宗皇帝宠爱,和大将军窦宪关系密切,因骄横跋扈而树敌过多,最终去官遇害。4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所学无常师,不为章句,举大义而已。(2)固奴干其车骑,吏椎呼之,奴醉骂,兢大怒,畏宪不敢发,心衔之。44.班固因续前史而被抓入狱,为什么得以释放?简要概括。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李膺字元礼,颍川襄城人也。举孝廉,为司徒胡广所辟,迁青州刺史。守令畏威明,多望风弃官。以公事免官,还居纶氏,教授常千人。荀爽尝就谒膺,因为其御,曰:“今日乃得御李君矣。”其见慕如此。永寿二年,鲜卑寇云中,征为度辽将军。先是羌虏数出攻钞张掖、云中诸郡,百姓屡被其害。自膺到边,皆望风惧服,先所掠男女,悉送还塞下。延熹二年,迁河南尹。时羊元群罢北海郡,臧罪狼藉,郡舍溷轩有奇巧,乃载之以归。膺表欲按其罪,元群行赂宦竖,膺反坐输作左校。司隶校尉应奉上疏理膺曰:“夫忠贤武将,国之心膂。窃见李膺执法不挠,诛举邪臣,肆之以法,众庶称宜。膺著威幽、并,今三垂蠢动,王旅未振。乞原膺,以备不虞。”书奏,乃免其刑。拜司隶校尉。时张让弟朔为野王令,贪残无道,闻膺厉威严,惧罪逃还京师,藏于合柱中。膺知其状,率吏卒破柱取朔,付洛阳狱。受辞毕,即杀之。让诉冤于帝,诏膺入殿,诘以不先请便加诛辟之意。膺对曰:“昔仲尼为鲁司寇,七日而诛少正卯。今臣到官已积一旬私惧以稽留为愆不意获速疾之罪诚自知衅责死不旋踵特乞留五日克殄元恶退就鼎镬始生之愿也”帝顾谓让曰:“此汝弟之罪,司隶何愆?”乃遣出之。及遭党事,帝怒,下膺等于黄门北寺狱。膺等颇引宦官子弟,宦官惧,请帝大赦天下。膺免归乡里。后收捕钩党,乡人谓膺曰:“可去矣。”对曰:“吾年已六十,死生有命,去将安之?”乃诣诏狱。考死。时侍御史景毅子顾为膺门徒,而未有录牒,故不及于谴。毅乃曰:“本谓膺贤,遣子师之,岂可以漏夺名籍,苟安而已!”遂自表免归。(节选自《后汉书·党锢列传第五十七》)4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臣到官已积一旬/私惧以稽留/为愆不意获速疾之罪/诚自知衅责/死不旋踵/特乞留/五日克殄元恶/退就鼎镬/始生之愿也/B.今臣到官已积一旬/私惧以稽留为愆/不意获速疾之罪/诚自知衅/责死不旋踵/特乞留/五日克殄元恶/退就鼎镬/始生之愿也/第101页共101页\nC.今臣到官已积一旬/私惧以稽留为愆/不意获速疾之罪/诚自知衅责/死不旋踵/特乞留五日/克殄元恶/退就鼎镬/始生之愿也/D.今臣到官已积一旬/私惧以稽留/为愆不意获速疾之罪/诚自知衅/责死不旋踵/特乞留五日/克殄元恶/退就鼎镬/始生之愿也/46.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迁青州刺史”和“迁客骚人”(《岳阳楼记》)两句中的“迁”字含义不同。B.“其见慕如此”和“君既若见录”(《孔雀东南飞》)中的两个“见”字含义不同。C.“司隶何愆”和“匪我愆期”(《诗经·氓》)两句中的“愆”字含义相同。D.“去将安之”和“而今安在哉”(《赤壁赋》)两句中的“安”字含义相同。4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膺严厉明察,做官疾恶如仇,发现违法犯纪者严惩不贷,当他将担任青州刺史时,那些贪官污吏一听到消息就吓得心惊胆战、弃官而去。B.鲜卑、羌虏最初肆意进犯,劫掠汉朝百姓,但听到李膺将镇守边境的消息后,无不震惊恐慌,立刻就归服了朝廷,把抓走的人全都送了回来。C.张朔被处死,其兄长张让在皇帝面前诉冤,皇帝就召李膺入宫予以责备,但听了李膺的辩解后,认为他说的有理,说他无罪,放他出了宫。D.李膺等人被抓进黄门北寺狱之后,在受审时供出许多宦官子弟,宦官们因此感到害怕,就请求皇帝大赦天下,于是李膺被放回了老家。4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窃见李膺执法不挠,诛举邪臣,肆之以法,众庶称宜。(2)膺免归乡里。后收捕钩党,乡人谓膺曰:“可去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人也。少厉清节,为州里所服,举孝廉第101页共101页\n。时冀州饥荒,盗贼群起,乃以滂为清诏使,使案察之。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迁光禄勋主事。时陈蕃为光禄勋,滂执公仪诣蕃,蕃不止之,滂怀恨,投版弃官而去。郭林宗闻而让蕃曰:“若范孟博者,岂宜以公礼格之?今成其去就之名,得无自取不优之议也?”蕃乃谢焉。复为太尉黄琼所辟。后诏三府掾属举谣言,滂奏刺吏、二千石权豪之党二十余人。尚书责滂所劾猥多,疑有私故。滂对曰:“臣之所举,深为民害,岂以污简札哉!间以会日迫促,故先举所急,其未审者,方更参实。臣闻农夫去草,嘉谷必茂;忠臣除奸,王道以清。若臣言有贰,甘受显戮。”滂睹时方艰,知意不行,因辞官去。太守宗资闻其名,请署功曹,委任政事。滂在职,严整疾恶。其有行违孝悌,不轨仁义者,皆扫迹斥逐,不与共朝。显荐异节,抽拔幽陋。滂外甥西平李颂,公族子孙,而为乡曲所弃,中常侍唐衡以颂请资,资用为吏。滂以非其人寝而不召资迁怒捶书佐朱零零仰曰范滂清裁犹以利刃齿腐朽今日宁受笞死而滂不可违。资乃止。郡中中人以下,莫不归怨,乃指滂之所用以为“范党”。建宁二年,遂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吴导至县,抱诏书,闭传舍,伏床而泣。滂闻之,曰:“必为我也。”即自诣狱。县令郭揖大惊,出解印绶,引与俱亡,曰:“天下大矣,子何为在此?”滂曰:“滂死则祸塞,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离乎!”其母就与之诀。滂白母曰:“弟仲博孝敬,足以供养,滂从家父归黄泉,存亡各得其所。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勿增感戚。”母曰:“汝今得与李、杜齐名,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滂跪受教,再拜而辞。顾谓其子曰:“吾欲使汝为恶,则恶不可为;使汝为善,则我不为恶。”行路闻之,莫不流涕。时年三十三。(选自《后汉书》,有删改)4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滂以非其人/寝而不召/资迁怒/捶书佐朱零/零仰曰/范滂清裁/犹以利刃齿腐朽/今日宁受笞死/而滂不可违B.滂以非其人/寝而不召资/迁怒/捶书佐朱零/零仰曰/范滂清裁/犹以利刃齿腐朽/今日宁受笞死/而滂不可违C.滂以非其人/寝而不召资/迁怒/捶书佐朱零/零仰曰/范滂/清裁犹以利刃齿腐朽/今日宁受笞死/而滂不可违D.滂以非其人/寝而不召/资迁怒/捶书佐朱零/零仰曰/范滂/清裁犹以利刃齿腐朽/今日宁受笞死/而滂不可违5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举孝廉,汉朝的一种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孝廉是察举制的主要科目之一。被举人大多为州郡属吏或儒生。B.会日,指三公会议的日子。三公,即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最早在周朝就有了,汉代改名为三司。第101页共101页\nC.孝悌,也作孝弟。儒家的一种伦理思想。孝:敬事父母。悌:善养子女。同《寡人之于国也》中的意思一样。D.建宁二年,是年号纪年法,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一个皇帝可有多个年号。5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滂从小就磨砺出高洁的节操,去翼州赴任时,那些贪污受贿的官吏都自动辞官而去。B.范滂以属下之礼拜访陈蕃,陈蕃没有阻止,范滂扔下笏板弃官而去,后来陈蕃向其道歉。C.都督吴导奉命缉拿范滂,内心悲痛,范滂听说后赶到县狱,县令想和他一起逃跑。范滂拒绝了。D.范滂死前告诫儿子既不可为恶也不要为善,行为要中庸,才是立身处世保全自身的方法。5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臣闻农夫去草,嘉谷必茂;忠臣除奸,王道以清。若臣言有贰,甘受显戮。(2)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也。初仕郡,太尉李固表荐,迁为乐安太守。时李膺为青州刺史,名有威政,属城闻风,皆自引去,蕃独以清绩留。郡人周璆,高洁之士。前后郡守招命莫肯至,唯蕃能致焉。字而不名,特为置一榻,去则县之。大将军梁冀威震天下时遗书诣蕃有所请托不得通拜尚书时零陵桂阳山贼为害公卿议遣讨之蕃上疏曰:“二郡之民,亦陛下赤子也。致令赤子为害,岂非所在贪虐,使其然乎?宜严敕三府,隐核牧守令长,更选清贤之人能班宣法令情在爱惠者,可不劳王师,而群贼弭息矣。”以此忤左右,故出为豫章太守。后征拜议郎,迁光禄勋。延熹九年,李膺等以党事下狱考实。蕃因上疏极谏曰:“伏见前司隶校尉李膺、太仆杜密、太尉掾范滂等,正身无玷,死心社稷。以忠忤旨,横加考案。臣位列台司,忧责深重,不敢尸禄惜生,坐观成败。如蒙采录,使身首分裂,异门而出,所不恨也!”帝讳其言切,托以蕃辟召非其人,遂策免之。永康元年,帝崩。窦后临朝,以蕃为太傅,录尚书事。时国嗣未立,诸尚书畏惧权官,托病不朝。蕃以书责之曰:“古人立节,事亡如存。今帝祚未立,政事日蹙,诸君奈何息偃在床?第101页共101页\n于义不足,焉得仁乎!”诸尚书惶怖,皆起视事。灵帝即位,窦太后复优诏蕃,封蕃高阳乡侯,食邑三百户,蕃上疏力辞。中常侍曹节、王甫等共交构,谄事太后。蕃常疾之,志诛中官。会窦武亦有谋,蕃因与窦武谋之,用事泄,曹节等矫诏诛武等。蕃时年七十余,闻难作,将官属诸生八十余人,并拔刃突入承明门。王甫时出,遂令收蕃,即日害之。(选自《后汉书·陈蕃传》)5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大将军梁冀威震天下/时遣书诣蕃/有所请托/不得通/拜尚书/时零陵/桂阳山贼为害公卿/议遣讨之B.大将军梁冀威震天下时/遣书诣蕃/有所请托/不得通/拜尚书/时零陵/桂阳山贼为害/公卿议遣讨之C.大将军梁冀威震天下时/遣书诣蕃/有所请托/不得通/拜尚书/时零陵/桂阳山贼为害公卿/议遣讨之D.大将军梁冀威震天下/时遣书诣蕃/有所请托/不得通/拜尚书/时零陵/桂阳山贼为害/公卿议遣讨之5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尉李固表荐”和“谨拜表以闻”(《陈情表》)中的“表”含义不同。B.“字而不名”和“字而幼孩”(《种树郭橐驼传》)中的“字”含义不同。C.“所不恨也”和“恨晨光之熹微”(《归去来兮辞》)中的“恨”含义相同。D.“曹节等矫诏诛武等”和“时矫首而遐观”(《归去来兮辞》)中的“矫”含义相同。5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蕃颇有政绩,深受敬重。乐安太守任上,他政绩清明,为刺史李膺留用;高士周璆,不愿接受其他长官的召见,却愿意接受他的邀请。B.陈蕃敢于直言,遭受排挤。面对山贼为害,他不同意讨伐,而主张从官府入手,整顿吏治,调整官员,遭到了其他官员的反对和排挤。C.陈蕃一心为公,不计得失。他为李膺等人辩护,主动承认过失;在诸位同事畏惧权贵而不敢作为时,勉励诸君要坚守仁义,勇担职责。D.陈蕃嫉恶如仇,至死方休。他憎恶谄事太后的佞臣宦官,谋划除掉他们,志愿未遂;同伴遭难后,亲自带人入宫救助,不幸被捕牺牲。第101页共101页\n5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正身无玷,死心社稷。以忠忤旨,横加考案。(2)今帝祚未立,政事日蹙,诸君奈何息偃在床?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①郑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人也。少为乡啬夫①,得休归,常诣学官,不乐为吏,父数怒之,不能禁。遂造太学受业,师事京兆第五元先,又从东郡张恭祖受《周官》、《礼记》、《左氏春秋》、《韩诗》、《古文尚书》。以山东无足问者,乃西入关,因涿郡卢植,事扶风马融。玄自游学,十余年乃归乡里。家贫,客耕东莱,学徒相随已数百千人。②及党事起,乃与同郡孙嵩等四十余人俱被禁锢,遂隐修经业,杜门不出。时任城何休好公羊学,遂著《公羊墨守》《左氏膏肓》《谷梁废疾》;玄乃发《墨守》,针《膏肓》,起《废疾》。休见而叹曰:“康成入吾室,操吾矛,以伐我乎!”初,中兴之后,范升、陈元、李育、贾逵之徒争论古今学,后马融答北地太守刘绬及玄答何休,义据通深,由是古学遂明。③灵帝末,党禁解,大将军何进闻而辟之。州郡以进权戚,不敢违意,遂迫胁玄,不得已而诣之。进为设几杖礼待甚优玄不受朝服而以幅巾见。一宿逃去。④时大将军袁绍总兵冀州,遣使要玄,大会宾客,玄最后至,乃延升上坐。绍客多豪俊,并有才说,见玄儒者,未以通人许之,竞设异端,百家互起。玄依方辩对,咸出问表,皆得所未闻,莫不嗟服。时汝南应劭亦归于绍。因自赞曰:“故泰山太守应中远,北面称弟子何如?”玄笑曰:“仲尼之门考以四科②,回赐③之徒不称官阀。”绍乃举玄茂才,表为左中郎将,皆不就。公车征为大司农,给安车一乘,所过长吏送迎。玄乃以病自乞还家。(节选自《后汉书·郑玄传》)[注]①乡啬夫:乡里掌听讼及赋税的官员。②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③回、赐:指孔子学生颜回和子贡。子贡原名端木赐。5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1)遂造太学受业()(2)遣使要玄()58.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1)玄乃发《墨守》()A.发展                  B.阐发                  C.揭露                      D.公布第101页共101页\n(2)针《膏育》()A.针灸               B.缝补                  C.针对                       D.针砭59.为第③段画横线部分用“/”断句。进为设几杖礼待甚优玄不受朝服而以幅巾见。60.把第④段画横线句译成现代汉语。绍客多豪俊,并有才说,见玄儒者,未以通人许之,竞设异端,百家互起。61.分析第④段画浪线句的作用。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初,光武长于民间,颇达情伪,见稼穑艰难,百姓病害,至天下已定,务用安静,解王莽之繁密,还汉世之轻法。身衣大练,色无重采,耳不听郑卫之音,手不持珠玉之玩,宫房无私爱,左右无偏恩。建武十三年异国有献名马者日行千里又进宝剑贾兼百金诏以马驾鼓车剑赐骑士损上林池篽之官,废骋望弋猎之事。其以手迹赐方国者,皆一札十行,细书成文。勤约之风,行于上下。数引公卿郎将,列于禁坐。广求民瘼,观纳风谣。故能内外匪懈,百姓宽息。自临宰邦邑者,竞能其官。若杜诗守南阳,号为“杜母”,杜诗字君公,河内汲人也,少有才能,仕郡功曹,有公平称。更始时,辟大司马府。建武元年,岁中三迁为侍御史,安集洛阳。时将军萧广放纵兵士,暴横民间,百姓惶扰。诗敕晓不改,遂格杀广,还以状闻。世祖召见,赐以棨戟,复使之河东,诛降逆贼杨异等。七年,迁南阳太守。性节俭而政治清平,以诛暴立威,善于计略,省爱民役。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又修治陂(bēi)池,广拓土田,郡内比室殷足。时人方于召信臣,故南阳为之语曰:“前有召父,后有杜母”。初,禁网尚简,但以玺书发兵,未有虎符之信,诗上疏曰:“臣闻兵者国之凶器,圣人所慎。旧制发兵,皆以虎符,其余征调,竹使而已。符第合会,取为大信,所以明著国令,敛持威重也。间者发兵,但用玺书,或以诏令;如有奸人诈伪,无由知觉。愚以为军旅尚兴,贼虏未殄,征兵郡国,宜有慎重,可立虎符,以绝奸端。”书奏,从之。(节选自《后汉书》)6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建武十三年/异国有献名马者/日行千里/又进宝剑贾兼百金/诏以马驾/鼓车剑赐骑士/B.建武/十三年异国有献名马者/日行千里/又进/宝剑贾兼百金/诏以马驾鼓车/剑赐骑士/第101页共101页\nC.建武十三年/异国有献名马者/日行千里/又进宝剑/贾兼百金/诏以马驾鼓车/剑赐骑士/D.建武十三年/异国有献/名马者日行千里/又进宝剑/贾兼百金/诏以马驾鼓车/剑赐骑士/6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郑卫之音,原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儒家认为郑、卫的音乐非正统雅乐。后泛指淫靡音乐或靡丽文风。B.河内,广义指河南境内黄河以北地区,与“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中的“河内”相同。狭义则专指河内郡。C.棨戟,是有套的戟,古时官吏出行时用做前导的一种仪仗。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中的含义一样。D.虎符,是将军调兵遣将用的兵符,用青铜或黄金做成伏虎形状的令牌,劈为两半,其中左半交给部将,右半由主帅保存。6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光武帝生长于民间,了解百姓疾苦,他当皇帝后,废除了王莽时期繁杂的法令,在生活上很节俭。B.光武帝赐给地方和诸侯国的手书,全部一个简上书写十行,并用小字书写,是为了让地方和诸侯国重视。C.建武初期,将军萧广放纵士兵,为害百姓,杜诗劝诫他,他仍不悔改,于是杜诗杀了他,回朝后汇报给皇帝。D.杜诗在南阳期间,爱惜民力,率领大家修治池塘,开拓田地,百姓富足,因此南阳百姓称他为“杜母”。6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广求民瘼,观纳风谣。故能内外匪懈,百姓宽息。(2)间者发兵,但用玺书,或以诏令,如有奸人诈伪,无由知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第101页共101页\n郭丹,字少卿,南阳穰人也。父稚,成帝时为庐江太守,有清名。丹七岁而孤,小心孝顺,后母哀怜之,为鬻衣装,买产业。后从师长安,买符入函谷关,乃慨然叹曰:“丹不乘使者车,终不出关。”既至京师,常为都讲,诸儒咸敬重之。大司马严尤请丹,辞病不就。王莽又征之,遂与诸生逃于北地。更始二年三公举丹贤能征为谏议大夫持节使归南阳安集①受降丹自去家十有二年果乘高车出关如其志焉。更始败,诸将悉归光武,并获封爵;丹独保平氏不下,为更始发丧,衰绖②尽哀。建武二年,遂潜逃去,敝衣间行,涉历险阻,求谒更始妻子,奉还节传,因归乡里。太守杜诗请为功曹,丹荐乡人长者自代而去。诗乃叹曰:“昔明王兴化,卿士让位,今功曹推贤,可谓至德。敕以丹事编署黄堂③,以为后法。”十三年,大司马吴汉辟举高第,再迁并州牧,有清平称。转使匈奴中郎将,迁左冯翊。永平三年,代李沂为司徒。在朝廉直公正,与侯霸、杜林、张湛、郭伋齐名相善。明年,坐考陇西太守邓融事无所据,策免。五年,卒于家,时年八十七。以河南尹范迁有清行,代为司徒。迁字子庐,沛国人,初为渔阳太守,以智略安边,匈奴不敢入界。及在公辅,有宅数亩,田不过一顷,复推与兄子。其妻尝谓曰;“君有四子而无立锥之地,可余奉禄,以为后世业。”迁曰:“吾备位大臣而蓄财求利,何以示后世!”在位四年薨,家无担石焉。后显宗因朝会问群臣:“郭丹家今何如?”宗正刘匡对曰:“昔孙叔敖相楚,马不秣粟,妻不衣帛,子孙竟蒙寝丘之封。丹出典州郡,入为三公,而家无遗产,子孙困匮。”帝乃下南阳访求其嗣。长子宇,官至常山太守。少子济,赵相。(节选自《后汉书·郭丹传》)【注】①安集:安定。②衰绖:穿丧服。③黄堂:指古代太守衙门中的正堂。6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更始二年/三公举丹/贤能征为谏议大夫/持节使归南阳/安集受降/丹自去家十有二年/果乘高车出关/如其志焉B.更始二年/三公举丹贤能/征为谏议大夫/持节使归南阳/安集受降/丹自去家十有二年/果乘高车出关如其志焉C.更始二年/三公举丹贤能/征为谏议大夫/持节使归南阳/安集受降/丹自去家十有二年/果乘高车出关/如其志焉D.更始二年/三公举丹/贤能征为谏议大夫/持节使归南阳/安集受降/丹自去家十有二年/果乘高车出关如其志焉6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郭丹少有大志,学有所成。他进入京城前曾发出不坐上使者的车,誓不出关的激昂之语;他协助博士讲经,受到儒生们的敬重。第101页共101页\nB.郭丹忠于旧主,不事新君。他对更始帝一片忠心,为更始发丧,穿丧服以尽哀思;诸将都归附光武帝,郭丹独保平氏县城不下。C.郭丹推荐贤才,为官清平。他推荐乡里的长者替代自己为官,被朝廷赞为美德;大司马吴汉征他做官,他为官有清平的美称。D.郭丹贵为高官,家无遗产。汉显宗在朝会的时候问群臣,郭丹死后家境如何,刘匡的回答道出了实情,郭丹的后代得到了照顾。6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今功曹推贤,可谓至德。敕以丹事编署黄堂,以为后法。(2)迁曰:“吾备位大臣而蓄财求利,何以示后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陈寔字仲弓,颍川许人也。出于单微,少作县吏,常给事厮役。而有志好学,坐立诵读。县令邓邵试与语,奇之,听受业太学。后令复召为吏,乃避隐阳城山中。时有杀人者,同县杨吏以疑寔,县遂逮系,考掠无实,而后得出。及为督邮,乃密托许令,礼召杨吏。远近闻者,咸叹服之。复再迁除太丘长。修德清静,百姓以安。邻县人户归附者,寔辄训导譬解,发遣各令还本司官行部。吏虑有讼者,白欲禁之。寔曰:“讼以求直,禁之理将何申?其勿有所拘。”司官闻而叹息曰:“陈君所言若是,岂有怨于人乎?”亦竟无讼者。及后逮捕党人事亦连寔余人多逃避求免寔曰吾不就狱众无所恃乃请囚焉遇赦得出灵帝初,大将军窦武辟以为掾属。时中常侍张让权倾天下。让父死,归葬颍川,虽一郡毕至,而名士无往者,让甚耻之,寔乃独吊焉。乃后复诛党人,让感寔,故多所全宥。寔在乡间,平心率物。其有争讼,辄求判正,晓譬曲直,退无怨者。至乃叹曰:“宁为刑罚所加,不为陈君所短。”时岁荒民俭,有盗夜入其室,止于梁上。寔阴见,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矣!”盗大惊,自投于地,稽颡归罪。寔徐譬之曰:“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深克己反善。然此当由贫困。”令遗绢二匹。自是一县无复盗窃。太尉杨赐、司徒陈耽,每拜公卿,群僚毕贺,赐等常叹寔大位未登,愧于先之。及党禁始解,大将军何进、司徒袁隗遣人敦寔,欲特表以不次之位。寔乃谢使者曰:“寔久绝人事,饰巾待终而已。”时三公每缺,议者归之,累见征命,遂不起,闭门悬车,栖迟养老。中平四年,年八十四,卒于家,谥为文范先生。(节选自《后汉书·陈寔传》)6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第101页共101页\nA.及后逮捕党人事/亦连寔/余人多逃避/求免寔/曰/吾不就狱/众无所恃/乃请囚焉/遇赦得出/B.及后逮捕党人事/亦连寔/余人多逃避求免/寔曰/吾不就狱/众无所恃/乃请/囚焉/遇赦得出/C.及后逮捕党人/事亦连寔/余人多逃避/求免寔/曰/吾不就狱/众无所恃/乃请/囚焉/遇赦得出/D.及后逮捕党人/事亦连寔/余人多逃避求免/寔曰/吾不就狱/众无所恃/乃请囚焉/遇赦得出/7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学,指中国古代的最高学府,与《张衡传》“因入京师,观太学”的“太学”含义相同。B.归葬,运尸体回故乡埋葬,“归”与《廉颇蔺相如列传》“毕礼而归之”的“归”含义不同。C.“寔乃谢使者”的“谢”字是推辞之意,与《苏武传》“谢汉使曰”的“谢”含义相同。D.悬车,即致仕,文中指隐居不仕,与《张衡传》“上书乞骸骨”中的“乞骸骨”含义不同。7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寔年轻时虽然任办理杂事的小吏,但是勤奋好学,整天诵读不倦,后受到县令邓邵的赏识,被送到太学学习。B.陈寔曾经遭人怀疑被抓进监狱拷打审讯,但做了督邮后,不仅没有挟私报复,反而亲自礼遇之前怀疑他的官吏。C.陈寔担任太丘长时,百姓安居乐业,邻县的百姓多前来归附,他进行宽慰劝导并遣送百姓回到原籍,受到称赞。D.早年县令召陈寔为吏,他避隐阳城山中;后来朝廷屡次征召,想破格提拔他,但他推托,不肯被召,居家养老。7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讼以求直,禁之理将何申?其勿有所拘。(2)及党禁始解,大将军何进、司徒袁隗遣人敦寔,欲特表以不次之位。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班固字孟坚,年九岁,能属文诵诗赋。及长,遂博贯载籍。所学无常师,不为章句,举大义而已。百家之言,无不穷究。性宽和容众,不以才能高人,诸儒以此慕之。永平初,东平王苍以至戚为骠骑将军辅政,开东阁,延英雄。时固始弱冠第101页共101页\n,奏记说苍,荐桓梁、晋冯诸人,苍纳之。父彪卒,归乡里。固以彪所续前史未详,乃潜精研思,欲就其业。既而有人上书显宗,告固私改作国史者,有诏下郡,收固系京兆狱,尽取其家书。固弟超恐固为郡所核考,不能自明,乃驰诣阙上书,具言固著述意。显宗甚奇之。召诣校书部,与前睢阳令陈宗、长陵令尹敏、司隶从事孟异共成世祖本纪,迁为郎。固又作列传、载记二十八篇,奏之。帝乃复使终成前所著书。固以为汉绍尧运,以建帝业,至于六世,史臣乃追述功德,私作本纪,编于百王之末,厕于秦、项之列,太初以后,阙而不录,故探撰前记,缀集所闻,以为《汉书》。固自永平中始受诏潜精积思二十余年至建初中乃成当世甚重其书学者莫不讽诵焉肃宗雅好文章,固愈得幸,数入读书禁中,或连日继夜。每行巡狩,辄献上赋颂,朝廷有大议,使难问公卿,辩论于前,赏赐恩宠甚渥。永元初,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以固为中护军,与参议。北单于闻汉军出,遣使款居延塞,欲修呼韩邪故事,朝见天子,请大使。宪上遣固行中郎将事,将数百骑与虏使俱出居延塞迎之。会南匈奴掩破北庭,固至私渠海,闻虏中乱,引还,及窦宪败,固先坐免官。固不教学诸子,诸子多不遵法度,吏人苦之。初,洛阳令种兢尝行,固奴干其车骑,吏椎呼之,奴醉骂,兢大怒,畏宪不敢发,心衔之。及窦氏宾客皆逮考,兢因此系固。遂死狱中,时年六十一。诏以谴责兢,抵主者吏罪。(选自《后汉书·班固传》,有删改)7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固自永平中始受诏/潜精积思二十余年/至建初中/乃成当世/甚重其书/学者莫不讽诵焉B.固自永平中/始受诏/潜精积思二十余年/至建初中乃成/当世甚重其书/学者莫不讽诵焉C.固自永平中始受诏/潜精积思二十余年/至建初中乃成/当世甚重其书/学者莫不讽诵焉D.固自永平中/始受诏/潜精积思二十余年/至建初中/乃成/当世甚重其书/学者莫不讽诵焉74.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结发带冠,以示成人。因体犹未壮,故称“弱冠”。B.尧,上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传说中的五帝之一,与舜一起被称为最早的圣贤君主。C.颂,原指各诸侯国采集献给周天子的本地民间歌谣,这里指以颂扬为主的文章。D.单于,匈奴首领的称号。东汉三国之际,乌丸、鲜卑的部落也使用单于这个称号。7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班固聪颖多才,年轻有为。他九岁时就能写诗作文,刚成年,就写了陈述意见的文书劝说刘苍,向刘苍推荐了几位贤士,刘苍采纳了他的建议。第101页共101页\nB.班固经历磨难,精心修史。他被人举报私修官史而遭遇了牢狱之灾;在班超营救并助其澄清冤情后,被皇帝召到校书部继续著书。C.班固能文善辩,倍受恩宠。他曾多次被召入宫中陪皇上读书;在朝堂议事时,他受命向公卿们提出疑问,深得皇帝嘉赏。D.班固命途不顺。他以中护军的身份跟随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窦宪派遣班固迎接北单于使臣,班固因未到达迎接地点完成任务而免职。7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固弟超恐固为郡所核考,不能自明,乃驰诣阙上书,具言固著述意。(2)兢大怒,畏宪不敢发,心衔之。及窦氏宾客皆逮考,兢因此系固。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耿恭字伯宗,扶风茂陵人。少孤。慷慨多大略,有将帅才。永平十七年冬,骑都尉刘张出击车师,请恭为司马,与奉车都尉窦固及从弟驸马都尉秉破降之。始置西域都护、戊己校尉,乃以恭为戊己校尉,屯后王部金蒲城。恭至部,移檄乌孙,示汉威德,大昆弥以下皆欢喜,遣使献名马,愿遣子入侍。恭乃发使赍金帛,迎其侍子。明年三月,北单于遣左鹿蠡王二万骑击车师。恭遣司马将兵三百人救之,道逢匈奴骑多,皆为所殁。匈奴遂破杀后王安得,而攻金蒲城。恭乘城搏战,以毒药傅矢。传语匈奴曰:“汉家箭神,其中疮者必有异。”因发强弩射之。虏中矢者,视创皆沸,遂大惊。会天暴风雨,随雨击之,杀伤甚众。匈奴震怖,相谓曰:“汉兵神,真可畏也!”遂解去。恭以疏勒城傍有涧水可固,五月,乃引兵据之。七月,匈奴复来攻恭,恭募先登数千人直驰之,胡骑散走。时焉耆、龟兹攻殁都护陈睦,北虏亦围关宠于柳中。会显宗崩,救兵不至,车师复畔,与匈奴共攻恭,恭厉士众击走之。后王夫人先世汉人,常私以虏情告恭,又给以粮饷。数月,食尽穷困,乃煮铠弩,食其筋革。恭与士推诚同死生,故皆无二心,而稍稍死亡,余数十人。单于知恭已困,欲必降之,复遣使招恭曰:“若降者,当封为白屋王,妻以女子。”恭乃诱其使上城,手击杀之,炙诸城上。虏官属望见,号哭而去。单于大怒,更益兵围恭,不能下。……先是,恭遣军吏范羌至敦煌迎兵士寒服,羌因随王蒙军俱出塞。羌固请迎恭,诸将不敢前,乃分兵二千人与羌,从山北迎恭,遇大雪丈馀,军仅能至。城中夜闻兵马声,以为虏来,大惊。羌乃遥呼曰:“我范羌也,汉遣军迎校尉耳。”城中皆称万岁。开门,共相持涕泣。明日,遂相随俱归。虏兵追之,且战且行。吏士素饥困,发疏勒时尚有二十六人,随路死殁,至玉门唯馀十三人。衣屦穿决,形容枯槁第101页共101页\n。中郎将邓众为恭已下洗沐易衣冠。及恭至洛阳,鲍昱奏恭节过苏武,宜蒙爵赏。于是拜为骑都尉。论曰:余初读《苏武传》,感其茹毛穷海,不为大汉羞。后览耿恭疏勒之事,喟然不觉涕之无从。嗟哉,义重于生,以至是乎!(取材于《后汉书·耿恭传》)7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恭乃发使赍金帛,迎其侍子               赍:赠送B.恭乘城搏战,以毒药傅矢                  乘:登上C.恭以疏勒城傍有涧水可固                  固:坚固D.恭乃诱其使上城,手击杀之               手:亲手78.下列加点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匈奴震怖,相谓曰:汉兵神,真可畏也                    便可白公姥,即时相遣归B.羌因随王蒙军俱出塞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C.常私以虏情告恭                                                今以钟罄置水中D.虏兵追之,且战且行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79.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道逢匈奴骑多,皆为所殁                  路上遭遇匈奴大军,全歼敌军B.车师复畔,与匈奴共攻恭                  车师国又背叛汉朝,与匈奴合兵进攻耿恭C.羌固请迎恭,诸将不敢前                  范羌坚决请求返回迎接耿恭,诸将不敢前进D.衣屦穿决,形容枯槁                       衣服鞋子都穿破了,形体容颜憔悴不堪80.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耿恭军事才能的一项是(       )①恭乃发使赍金帛,迎其侍子第101页共101页\n②传语匈奴曰:“汉家箭神,其中疮者必有异。”③恭募先登数千人直驰之,胡骑散走④以疏勒城傍有涧水可固,五月,乃引兵据之⑤车师复畔,与匈奴共攻恭,恭励士众击走之⑥遣军吏范羌至敦煌迎兵士寒服A.①③④B.②③⑤C.②④⑥D.①⑤⑥81.文末作者将耿恭与苏武并列,结合文章分条解说耿恭“义重于生”的体现。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①钟离意字子阿,会稽山阴人也。少为郡督邮。时部县亭长有受人酒礼者,府下记案考之。意封还记,入言于太守曰:“《春秋》先内后外,《诗》云‘刑于寡妻,以御于家邦’,明政化之本,由近及远。今宜先清府内,且阔略远县细微之愆。”太守甚贤之,遂任以县事。建武十四年,会稽大疫,死者万数,意独身自隐亲,经给医药,所部多蒙全济。②举孝廉,再迁,辟大司徒侯霸府。诏部送徒诣河内,时冬寒,徒病不能行。路过弘农意辄移属县使作徒衣县不得已与之而上书言状意亦具以闻。光武得奏,以视霸,曰:“君所使掾何乃仁于用心?诚良吏也!”意遂于道解徒桎梏,恣所欲过,与克期俱至,无或违者。还,以病免。③后除瑕丘令。吏有檀建者,盗窃县内,意屏人问状,建叩头服罪,不忍加刑,遣令长休。建父闻之,为建设酒,谓曰:“吾闻无道之君以刃残人,有道之君以义行诛。子罪,命也。”遂令建进药而死。二十五年,迁堂邑令。县人防广为父报仇,系狱,其母病死,广哭泣不食。意怜伤之,乃听广归家,使得殡敛。丞掾皆争,意曰:“罪自我归,义不累下。”遂遣之。广敛母讫,果还入狱。意密以状闻,广竟得以减死论。④显宗即位,征为尚书。时交阯太守张恢,坐臧千金,征还伏法,以资物簿入大司农,诏班赐群臣。意得珠玑,悉以委地而不拜赐。帝怪而问其故。对曰:“臣闻孔子忍渴于盗泉之水,曾参回车于胜母之闾,恶其名也。此臧秽之宝,诚不敢拜。”帝嗟叹曰:“清乎尚书之言!”乃更以库钱三十万赐意。转为尚书仆射。⑤意视事五年,以爱利为化,人多殷富。以久病卒官。遗言上书陈升平之世,难以急化,宜少宽假。帝感伤其意,下诏嗟叹,赐钱二十万。(节选自《后汉书》卷四十一)第101页共101页\n82.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1)且阔略远县细微之愆()     (2)所部多蒙全济()83.为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选择正确的义项(     )经给医药A.经常B.筹集C.治理D.经营84.为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选择正确的义项(     )辟大司徒侯霸府A.开辟B.设置C.征召D.驱逐85.请用“/”为第②段画线部分断句路过弘农意辄移属县使作徒衣县不得已与之而上书言状意亦具以闻。86.把第③段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意怜伤之,乃听广归家,使得殡敛。丞掾皆争,意曰:“罪自我归,义不累下。”87.第⑤段写钟离意“上书陈升平之世,难以急化,宜少宽假。”结合本文举例(至少两例)分析钟离意如何践行“难以急化,宜少宽假”的主张,其主张收到了怎样的效果。88.学校文学社要编辑一期简报,其中有“史传钩沉”专栏,本期要求选择两位中国古代历史人物传记进行“对读”,作为编辑,你会选择哪位历史人物的传记和钟离意作“对读”呢,请简要说明原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任延字长孙,南阳宛人也。年十二,为诸生,学于长安,明《诗》《易》《春秋》,显名太学,学中号为“任圣童”。更始元年,拜会稽都尉。时年十九,迎官惊其壮。及到,静泊无为,唯先遣馈礼祠延陵季子。时,天下新定,道路未通,避乱江南者皆未还中土,会稽颇称多士。延到,皆聘请高行如董子仪、严子陵等,敬待以师友之礼。掾吏贫者,辄分奉禄以赈给之。省诸卒,令耕公田,以周穷急。吴有龙丘苌者,隐居太末。王莽时,四辅三公连辟,不到。掾史白请召之。第101页共101页\n延曰龙丘先生躬德履义有原宪伯夷之节都尉埽洒其门犹惧辱焉召之不可遣功曹奉谒,修书记,致医药,吏使相望于道。积一岁,苌乃乘辇诣府门,愿得先死备录。延遂署议曹祭酒。苌寻病卒,延自临殡,不朝三日。是以郡中贤士大夫争往宦焉。建武初,延上书愿乞骸骨,诏征为九真太守。光武引见,赐马杂缯,令妻子留洛阳。九真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每致困乏。延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又骆越之民无嫁娶礼法,不识父子之性,夫妇之道。延乃移书属县,各使男年二十至五十,女年十五至四十,皆以年齿相配。同时相娶者二千余人。是岁风雨顺节,谷稼丰衍。其产子者咸曰:“使我有是子者,任君也。”多名子为“任”。延视事四年,征诣洛阳,以病稽留,左转睢阳令,九真吏人生为立祠。拜武威太守,帝亲见,戒之曰:“善事上官,无失名誉。”延对曰:“臣闻忠臣不私,私臣不忠。履正奉公,臣子之节。上下雷同,非陛下之福。善事上官,臣不敢奉诏。”帝叹息曰:“卿言是也。”(节选自《后汉书》)8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延曰/龙丘先生躬德履义/有原宪/伯夷之节/都尉埽洒其门/犹惧辱焉/召之/不可/B.延曰/龙丘先生躬德履义/有原宪伯夷之节/都尉埽/洒其门/犹惧辱焉/召之不可/C.延曰/龙丘先生躬德履义/有原宪/伯夷之节/都尉埽洒其门/犹惧辱焉/召之不可/D.延曰/龙丘先生躬德履义/有原宪伯夷之节/都尉埽/洒其门/犹惧辱焉/召之/不可/90.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惊的意思是感到惊奇,“惊”与《阿房宫赋》“雷霆乍惊”的“惊”含义不同。B.周的意思是指救济,“周”与《张衡传》“复盖周密无际”的“周”含义不同。C.宦指代官场,“宦”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是宦游人”的“宦”含义相同。D.诣的意思是到……去,前往;“诣”与《促织》“执图诣寺后”的“诣”含义相同。9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任延年少时好学,通晓经典书籍,被太学中人称为“任圣童”,刚刚成年,就担任会稽都尉之职。B.任延特别礼敬名士,以师友之礼对待董子仪、严子陵等人,并打动了一直不愿意出仕的龙丘先生。第101页共101页\nC.任延担任九真太守期间,重视改变民风,他命令百姓铸作田器,教他们开垦荒地,解决生计问题。D.任延蒙皇帝亲自召见,敢于表达内心真实想法,他觉得为了自己的声誉迎合上官的做法是错误的。9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及到,静泊无为,唯先遣馈礼祠延陵季子。(2)臣闻忠臣不私,私臣不忠。履正奉公,臣子之节。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桓荣字春卿,沛郡龙亢人也。少学长安,习《欧阳尚书》,事博士九江朱普。贫窭无资,常客佣以自给,精力不倦,十五年不窥家园。至王莽篡位乃归。建武十九年,年六十余,始辟大司徒府。时显宗始立为皇太子选求明经及擢荣弟子豫章何汤为虎贵中郎将以《尚书》授太子。世祖从容问汤本师为谁,汤对曰:“事沛国桓荣。”帝即召荣,令说《尚书》,甚善之。拜为议郎,赐钱十万,入使授太子。每朝会,辄令荣于公卿前敷奏经书,帝称善,曰:“得生几晚!”会欧阳博士缺,帝欲用荣,荣叩头让曰:“臣经术浅薄,不如同门生郎中彭闳,扬州从事皋弘。”帝曰:“俞①,往,女谐。”因拜荣为博士,引闳、弘为议郎。车驾幸大学,会诸博士论难于前。荣被服儒衣,温恭有蕴藉,辩明经义,每以礼让相厌,不以辞长胜人,儒者莫之及。后荣入会庭中,诏赐奇果,受者皆怀之,荣独举手捧之以拜,帝笑指之曰:“此真儒生也。”以是愈见敬厚,常令止宿太子宫。二十八年,大会百官,诏问谁可傅太子者,群臣承望上意,皆言太子舅执金吾原鹿侯阴识可。博士张佚正色曰:“今陛下立太子,为阴氏乎?为天下乎?即为阴氏,则阴侯可;为天下,则固宜用天下之贤才。”帝称善,即拜佚为太子太傅,而以荣为少傅,赐以辎车、乘马。荣大会诸生,陈其车马、印绶,曰:“今日所蒙,稽古之力也,可不勉哉!”三十年,拜为太常。显宗即位,尊以师礼,甚见亲重,拜二子为郎。荣每疾病,帝辄遣使者存问,太官、太医相望于道。荣卒,帝亲自变服,临丧送葬,赐冢茔于首山之阳。(节选自《后汉书·桓荣丁鸿列传》)【注】①俞:叹词,表示允许。9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第101页共101页\nA.时/显宗始立为皇太子/选求明经/乃擢荣弟子豫章何汤为虎贲中郎/将以《尚书》授太子B.时/显宗始立为皇太子/选求明经/乃擢荣弟子豫章何汤为虎贲中郎将/以《尚书》授太子C.时/显宗始立/为皇太子选求明经/乃擢荣弟子豫章何汤为虎贲中郎/将以《尚书》授太子D.时/显宗始立/为皇太子选求明经/乃擢荣弟子豫章何汤为虎贲中郎将/以《尚书》授太子9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尚书》:又称《书》《书经》,是我国最早的历史文献汇编,以记言为主。B.朝会:古代称臣见君为朝,君见臣为会,合称朝会,分大朝和常朝两种。C.太常:官名,位列九卿之首,主管祭祀社稷、宗庙和朝会、丧葬等礼仪。D.阳:古代称呼“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为阳,反之“山南水北”为阴。9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桓荣家境贫寒,刻苦自励。桓荣很小就到长安求学,学习古学;因家境困厄,常给人做佣人养活自己,在外十五年,直到王莽篡权才回到故乡。B.桓荣通晓经籍,深受器重。世祖召见桓荣,授官议郎,入宫教授太子;每次朝会,让桓荣在公卿面前讲述经书:任用他做博士以补空缺。C.桓荣熟谙古事,被委以重任。皇帝为太子选拔太傅、少傅的时候,在博士张佚的力荐下,桓荣因熟习古事,被选为少傅,并得到丰厚的赏赐。。D.桓荣被待以师礼,深受尊崇。显宗继位后,拜桓荣的儿子为郎:每次生病,皇上就派使者慰问,派太医诊治:死后,皇帝亲自为他送葬。96.翻译文中画横线句子。(1)因拜荣为博士,引闳、弘为议郎。(2)每以礼让相厌,不以辞长胜人,儒者莫之及。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蔡文姬求情》,完成下面小题。董祀为屯田都尉①,犯法当②死。文姬③诣曹操请之。时公卿、名士及远方使驿④坐者满堂。操谓宾客曰:“蔡伯喈女在外,今为诸君见之。”及文姬进,蓬首徒行,叩头请罪,音辞清辩,旨甚酸哀,众皆为改容。操曰:“诚实相矜,然文状⑤已去,奈何?”文姬曰:“明公⑥第101页共101页\n厩马万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骑,而济垂死之命乎!”操感其言,乃追原祀罪。(选自《后汉书•董祀妻传》)【注释】:①屯田都尉:职官名称。②当:判决。③文姬:蔡文姬。④使驿:使者。⑤文状:文书。⑥明公:对曹操的敬称。9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姬诣曹操请之          诣:拜访B.蓬首徒行                    徒:徒步C.明公厩马万匹             厩:马厩D.乃追原祀罪                 原:原谅,此处指赦免98.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蔡伯喈女在外,今为诸君见之。译文:蔡伯喈的女儿就在外面,今天让她来拜见诸君。B.旨甚酸哀,众皆为改容。译文:主旨充满辛酸、悲伤之意,众人都因此而动容。C.诚实相矜,然文状已去,奈何?译文:(我)确实很同情你和董祀,但判决的文卷已经送出去了,又怎么办呢?D.何惜疾足一骑,而济垂死之命乎!译文:为什么要吝惜派出一匹跑不快的马,去救助一个判定死罪的人呢!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张衡传范晔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第101页共101页\n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节选自《后汉书》)99.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衡少善属文                 属:连缀,引申为写作B.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奇:以……为奇C.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雅:高雅D.衡常思图身之事                      图:图谋,谋划10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衡因上疏陈事                              因宾客至蔺相如们谢罪B.遂乃研核阴阳                              使牧羝,羝乳乃得归第101页共101页\nC.妙尽璇机之正                              空自苦亡人之地D.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            秦强而赵弱10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衡从容淡静,不慕当世。他多次被官府征召,都不去上任,大将军邓骘多次召他做官,他也不去应召。后担任官职多年,也未有提升。B.张衡具有卓越的科学才能。他尽心钻研天文、阴阳、历算等,制作了浑天仪,写成了《灵宪》《算罔论》,后来又制造了候风地动仪。C.张衡心思细密,小心谨慎。顺帝问“天下所疾恶者”时,他“诡对而出”。在遭到朝廷所有官员群起毁谤时,作《思玄赋》来宣寄情志。D.张衡审时度势,正直果断。他担任河间相期间,整顿法令,治理严厉,做出了令乱臣贼子心惊胆寒的壮举,受到了百姓的敬畏和赞叹。102.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2)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固字孟坚。年九岁,能属文诵诗赋。及长,遂博贯载籍,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所学无常师,不为章句,举大义而已。性宽和容众,不以才能高人,诸儒以此慕之。父彪卒,归乡里。固以彪所续前史未详,乃潜精研思,欲就其业。既而有人上书显宗,告固私改作国史者,有诏下郡,收固系京兆狱,尽取其家书。先是扶风人苏朗伪言图谶事,下狱死。固弟超恐固为郡所核考,不能自明,乃驰诣阙上书,得召见,具言固所著述意,而郡亦上其书。显宗甚奇之,召诣校书部,除兰台令史,与前睢阳令陈宗、长陵令尹敏、司隶从事孟异共成《世祖本纪》。迁为郎,典校秘书。固以为汉绍尧运以建帝业至于六世史臣乃追述功德私作本纪编于百王之末厕于秦项之列大初以后阙而不录探撰前记,缀集所闻,以为《汉书》。潜精积思二十余年,至建初中乃成。当世甚重其书,学者莫不讽诵焉。及肃宗雅好文章,固愈得幸,数入读书禁中,或连日继夜。每行巡狩,辄献上赋颂,朝廷有大议,使难问公卿,辩论于前,赏赐恩宠甚渥。第101页共101页\n固后以母丧去官。永元初,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以固为中护军,与参议。北单于闻汉军出,遣使款居延塞,欲修呼韩邪故事,朝见天子,请大使。宪上遣固行中郎将事,将数百骑与虏使俱出居延塞迎之。会南匈奴掩破北庭,固至私渠海,闻虏中乱,引还。及窦宪败,固先坐免官。固不教学诸子,诸子多不遵法度,吏人苦之。初,洛阳令种兢尝行,固奴干其车骑,吏椎呼之,奴醉骂,兢大怒,畏宪不敢发,心衔之。及窦氏宾客皆逮考,兢因此捕系固,遂死狱中。时年六十一。诏以谴责兢,抵主者吏罪。(选自《后汉书•班固传》,有删节)10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固以为汉绍尧运以建/帝业至于六世/史臣乃追述功德/私作本纪/编于百王之末/厕于秦项之列/大初以后/阙而不录/B.固以为汉绍尧运/以建帝业/至于六世/史臣乃追述功德/私作本纪/编于百王之末/厕于秦项之列/大初以后/阙而不录/C.固以为汉绍尧运/以建帝业/至于六世/史臣乃追述功德/私作本纪/编于百王之末厕/于秦项之列大初以后/阙而不录/D.固以为汉绍尧运/以建帝业/至于六世史/臣乃追述功德/私作本纪/编于百王之末/厕于秦项之列/大初以后/阙而不录/104.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九流:古代对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等九个学术流派的总称。B.图谶:“谶”是一种神秘预言,是神预示人间吉凶祸福的启示和隐语,常附有图,故又称为“图谶”。C.禁中:也作“禁内”,是封建帝王所居的宫苑。因宫中禁卫森严,不许人随便进出,故称“禁中”。D.巡狩:指中国古代皇帝去各诸侯国巡游打猎的活动,在这篇文章中指的是肃宗皇帝外出游玩打猎。10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第101页共101页\nA.班固早慧博学,为人谦和。他少年时便显露才华,随着年龄增长,学识日益广博,却不拘泥词句,性情宽容,和儒生们关系和谐。B.班固继承父志,因书获罪。他在父亲去世后潜心研究历史,想要完成父亲未完成的事业,却被人举报遭遇了牢狱之灾。C.班固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出征匈奴时窦宪派班固迎接北单于使臣,恰逢匈奴内乱,班固无功而返,后因窦宪败亡而受牵连免官。D.班固恃宠而骄,终受其害。他因文章受到肃宗皇帝宠爱,和大将军窦宪关系密切,因骄横跋扈而树敌过多,最终去官遇害。10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固奴干其车骑,吏椎呼之,奴醉骂,兢大怒,畏宪不敢发,心衔之。(2)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邓禹字仲华,南阳新野人也。年十三,能诵《诗》,受业长安。时光武亦游学京师,禹年虽幼,而见光武,知非常人,遂相亲附。数年归家。及汉兵起,更始立,豪杰多荐举禹,禹不肯从。及闻光武安集河北,即杖策北渡,追及于邺。光武见之甚欢,谓曰:“我得专封拜,生远来,宁欲仕乎?”禹曰:“不愿也。”光武曰:“即如是。何欲为?”禹曰:“但愿明公盛德加于四海,禹得效其尺寸,垂功名于竹帛耳。”光武笑,因留宿闲语。建武元年正月,禹自箕关将入河东,河东都尉守关不开,禹攻十日,破之,获辎重千余乘。进围安邑,数月未能下。更始大将军樊参将数万人,度大阳欲攻禹,禹遣诸将逆击于解南,大破之,斩参首。于是王匡、成丹、刘均等合军十余万,复共击禹,禹军不利,樊崇战死。会日暮,战罢,军师韩歆及诸将见兵势已摧,皆劝禹夜去,禹不听。明日癸亥,匡等以六甲穷日不出,禹因得更理兵勒众。明旦,匡悉军出攻禹,禹令军中无得妄动;既至营下,因传发诸将鼓而并进,大破之。匡等皆弃军亡走禹率轻骑急追获刘均及河东太守杨宝持节中郎将弭强皆斩之收得节六印绶五百兵器不可胜数遂定河东。是月,光武即位于鄗,使使者持节拜禹为大司徒,禹时年二十四。十三年,天下平定,诸功臣皆增户邑,定封禹为高密侯。帝以禹功高,封弟宽为明亲侯。其后左右将军官罢,以特进奉朝请。禹内文明,笃行淳备,事母至孝。天下既定,常欲远名势。有子十三人,各使守一艺。修整闺门,教养子孙,皆可以为后世法。资用国邑,不修产利。帝益重之。中元元年,复行司徒事。从东巡狩,封岱宗。显宗即位,以禹先帝元功,拜为太傅,进见东向,甚见尊宠。居岁余,寝疾。帝数自临问,以子男二人为郎。永平元年,年五十七薨,谥曰元侯。第101页共101页\n(节选自《后汉书·邓禹传》)10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匡等皆弃军亡走/禹率轻骑急追/获刘均及河东太守杨宝/持节中郎将/弭强皆斩之/收得节/六印绶/五百兵器/不可胜数/B.匡等皆弃军亡走/禹率轻骑急追/获刘均及河东太守杨宝/持节中郎将弭强/皆斩之/收得节六/印绶五百/兵器不可胜数/C.匡等皆弃军亡走/禹率轻骑急追/获刘均及河东太守杨宝/持节中郎将弭强/皆斩之/收得节/六印绶/五百兵器/不可胜数/D.匡等皆弃军亡走/禹率轻骑急追/获刘均及河东太守杨宝/持节中郎将/弭强皆斩之/收得节六/印绶五百/兵器不可胜数/10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癸亥,属干支纪日法,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组合为六十个单位,称为六十甲子。B.奉朝请,是古代给予闲散大官的优惠待遇,春季的朝见为“朝”,秋季的朝见为“请”。C.封,指“祭地”,是中国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时,祭祀地神的大型典礼。D.薨,指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或者封王的贵族。10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邓禹年少时就能诵读《诗经》,具有辨人之才,在长安学习时初见光武,就知道他不是普通的人,与光武结下了较深厚的交情。B.邓禹起初受到豪杰的举荐,但他不肯相从;后来他追随光武,光武有权力授予他官职,他却表示不愿做官,不重功名。C.邓禹在与王国作战时起初不利,后整理兵器、调整部队,在癸亥日后一天等(王匡军队)到了营下,命将领鼓噪进攻,大破敌军。D.邓禹屡建功勋,深受光武帝信任,显宗即位后,依然得到特别的尊崇,得病后,显宗亲自探望,并让他的两个儿子请郎中治疗。1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及课内原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但愿明公威德加于四海,禹得效其尺寸,垂功名于竹帛耳。第101页共101页\n(2)修整闺门,教养子孙,皆可以为后世法。(3)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张衡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陈寔(shí),字仲弓,颖川许人也。出于单微,少作县吏,后为都亭刺史佐。而有志好学,坐立诵读。县令邓邵试与语,奇之,听受业太学。后令复召为吏,乃避隐阳城山中。时有杀人者,同县杨吏以疑寔,县遂逮系,考掠无实,而后得出。及为督邮,乃密托许令,礼召杨吏。远近闻者,咸叹服之。后复为郡西门亭长,寻转功曹。时中常侍侯览托太守高伦用吏,伦教署为文学掾。寔知非其人,怀檄请见。言曰:“此人不宜用,而侯常侍不可违。寔乞从外署,不足以尘明德。”伦从之。于是乡论怪其非举,寔终无所言。伦后被征为尚书,郡中士大夫送至轮氏传舍,伦谓众人曰:“吾前为侯常侍用吏,陈君密持檄还,而于外自署,比闻议者以此少之。此咎由吾畏惮强御,陈君可谓善则称君,过则称己者也。”寔固自引愆,闻者方叹息,由是天下服其德。司空黄琼辟选理剧,补闻喜长,旬月,以期丧去。官复,再迁除太丘长。修德清静,百姓以安。邻县人户归附者,定辄训导譬解发遣,各令还本同官行部。吏虑有讼者,白欲禁之。寔曰:“讼以求直,禁之,理将何申?其勿有所拘。”司官闻而叹息曰:“陈君所言若自,岂有怨于人乎?”亦竟无讼者。以沛相赋敛违法,乃解印绶去,吏人追思之。时中常侍张让权倾天下让父死归葬颍川虽一郡毕至而名士无往者让甚耻之。寔乃独吊焉。及后复诛党人,让感定,故多所全宥。太尉杨赐、司徒陈耽每拜公卿,群僚毕贺。赐等常叹:“寔大位未登,愧于先之。”及党禁始解,大将军何进、司徒袁隗遣人敦寔,欲特表以不次之位,寔乃谢使者曰:“寔久绝人事,饰巾待终而已。”时三公每缺,议者归之。累见征命,遂不起,闭门悬车,栖迟养老。中平四年,年八十四,卒于家。何进遣使吊祭,海内赴者三万余人,制衰麻者以百数。共刊石立碑,谥为文范先生。(节选自《后汉书·列传第五十二》)1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中常侍张让权倾天下/让父死归葬/颍川虽一郡毕至/而名士无/往者让其耻之B.时中常侍张让权/倾天下让/父死归葬颍川/虽一郡毕至/而名士无往者/让甚耻之第101页共101页\nC.时中常侍张让权倾天下/让父死/归葬颍川/虽一郡毕至/而名士无往者/让甚耻之D.时中常侍张让权/倾天下让/父死归葬/颍川虽一郡毕至/而名士无/往者让甚耻之1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学,汉代出现的设在京师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始设于汉武帝时期。B.传舍,是古代专供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的场所。C.期,服丧一年为期。服丧九月称“大功”。服丧五月为“小功”。D.悬车,表示告老退居故乡之意,类似的词有“致仕”“乞骸骨”“告老”等。1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寔有志于学问,身居都亭刺史副官,却是有空就坐着或站着诵读诗书。B.高伦曾录用一人为文学掾,陈寔认为那人不宜用,就对外说是自己私自推荐的。C.因为沛相乱收赋税,目无法纪,陈定明哲保身,便自己解职回乡,之后多次被沛相征召,他都推托没有去。D.大将军何进、司徒袁院很赏识陈寔,在解除党禁之后,他们准备特奏让陈寔越级入任。1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时有杀人者,同县杨吏以疑寔,县遂建系,考掠无实,而后得出。(2)寔固自引愆,闻者方叹息,由是天下服其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许劭,字子将,汝南平舆人也。少峻名节,好人伦,多所赏识。初为郡功曹,太守徐璆甚敬之。府中闻子将为吏,莫不改操饰行。同郡袁绍,公族豪侠,去濮阳令归,车徒甚盛,将入郡界,乃谢遣宾客,曰:“吾舆服岂可使许子将见?”遂以单车归家。劭尝至颍川,多长者之游,唯不候陈定。又陈蕃丧妻还葬,乡人毕至,而劭独不往。或问其故,劭曰:“太丘道广,广则难周;仲举性峻,峻则少通。故不造也。”其多所栽量若此。曹操微时常卑辞厚礼求为己目劭鄙其人而不肯对操乃伺隙胁劭劭不得已曰君清乎之奸贼乱世之英雄操大悦而去。劭从祖敬,敬子训,训子相,并为三公,相以能谄事宦官,故自致台司封侯,数遣请劭。劭恶其薄行,终不候之。劭邑人李逵,壮直有高气,劭初善之,而后为隙,又与从兄靖不睦,时议以此少之。初,劭与靖俱有高名,好共核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故汝南俗有“第101页共101页\n月旦评”焉。司空杨彪辟,举方正、敦朴,征,皆不就。或劝劭仕,对曰:“方今小人道长,王室将乱,吾欲避地淮海,以全老幼。”乃南到广陵。徐州刺史陶谦礼之甚厚。劭不自安,告其徒曰:“陶恭祖外慕声名,内非真正。待吾虽厚,其势必薄。不如去之。”遂复投扬州刺史刘繇于曲阿。其后陶谦果捕诸寓士。及孙策平吴,勖与繇南奔豫章而卒。时年四十六。兄虔亦知名,汝南人称平舆渊有二龙焉。(节选自《后汉书·许劭传》)【注】①陈建:字仲躬,颍川许昌人,桓帝时曾任太丘县令,以平正闻名乡里。②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为人刚正,以气节名世。11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曹操微时/常卑辞厚礼求/为己目/劭鄙其人而不肯对/操乃伺隙胁劭/劭不得已/曰/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B.曹操微时/常卑辞厚礼/求为己目/劭鄙其人而不肯对/操乃伺隙胁劭/劭不得已/曰/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C.曹操微时/常卑辞厚礼求/为己目/劭鄙其人而不肯对操/乃伺隙胁劭/劭不得已/曰/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D.曹操微时/常卑辞厚礼/求为己目/劭鄙其人而不肯对操/乃伺隙胁劭/劭不得已/曰/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1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功曹,官名,汉代郡、县均设此职位,除掌人事外,得以参与一郡或县的政务。B.公族,指诸侯或君王的同族,地位尊贵。这里指袁绍出身官宦世家,权势很大。C.乡党,指乡里、家乡或邻里、乡亲。文中“乡党”指的是乡里那些志同道合的人。D.避地,指因避乱而迁居他乡,也指避世隐居。从“王室将乱”看,此处应指前者。1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许劭重视节操,喜欢品评人物。他年轻时严守名誉节操,对当时的人物作过许多赞赏的评定,袁绍归乡时就曾因为他而轻车简从。B.许劭坚持原则,交友很有主见。他经常和德高望重的人交往,却拒绝拜访因道广而难以周全的陈太丘、因严厉而少有通融的陈仲举。第101页共101页\nC.许劭不事谄媚,始终坚守品行。他看不起靠谄媚宦官而封侯的族兄弟许相,也与邑人李逵、堂兄许靖等品行不端之人明确划清了界限。D.许劭遇事果断,颇有长远眼光。避乱途经广陵时,徐州刺史陶谦以礼相待,但他选择离开,投奔扬州刺史刘繇,从而避免了被陶谦迫害。11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将入郡界,乃谢遣宾客,曰:“吾舆服岂可使许子将见?”(2)陶恭祖外慕声名,内非真正。待吾虽厚,其势必薄。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①朱晖字文季,南阳宛人也。晖早孤,年十三,王莽败,天下乱,与外氏家属从田间奔入宛城。道遇群贼,白刃劫诸妇女,略夺衣物。昆弟宾客皆惶迫,伏地莫敢动。晖拔剑前曰:“财物皆可取耳诸母衣不可得今日朱晖死日也!”贼见其小,壮其志,笑曰:“童子内刀。”遂舍之而去。②永平初,显宗舅新阳侯阴就慕晖贤,自往候之,晖避不见。复遣家丞致礼,晖遂闭门不受。就闻,叹曰:“志士也,勿夺其节。”后为郡吏,太守阮况尝欲市晖婢,晖不从。及况卒,晖乃厚赠送其家。人或讥焉,晖曰:“前阮府君有求于我,所以不敢闻命,诚恐污君令名。今而相送,明吾非有爱也。”骠骑将军东平王苍闻而辟之,甚礼敬焉。正月朔旦,苍当入贺。故事,少府给璧。是时阴就为府卿,贵骄,吏慠不奉法。苍坐朝堂,漏且尽,而求璧不可得,顾谓掾属①曰:“若之何?”晖望见少府主簿持璧,即往绐之曰:“我数闻璧而未尝见,试请观之。”主簿以授晖,晖顾召令史奉之。主簿大惊,遽以白就。就曰:“朱掾义士,勿复求。”苍既罢,召晖谓曰:“属者掾自视孰与蔺相如?”帝闻壮之,以晖为卫士令。再迁临淮太守。数年,坐法免。③晖刚于为吏,见忌于上,所在多被劾。自去临淮,屏居野泽,布衣蔬食,不与邑里通,乡党讥其介。建初中,南阳大饥,米石千余,晖尽散其家资,以分宗里故旧之贫羸者,乡族皆归焉。后迁为尚书令,以老病乞身。(选自《后汉书•朱晖传》,有改动)【注】①掾属:佐治的官吏。119.与“晖尽散具家资,以分宗里故旧之贫羸者”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又因厚币用事者靳尚B.凡随武还者九人第101页共101页\nC.庄宗之所以得大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D.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120.《后汉书》沿袭了《史记》的体例,是_______体史书。121.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1)童内刀()       (2)勿夺其节()(3)正月朔旦()   (4)即往绐之曰()122.用“/”给第①段画线部分断句。财物皆可取耳诸母衣不可得今日朱晖死日也123.简析第①段作者是如何刻画朱晖形象的。参考答案:1.B2.A3.①班固弟弟班超担心班固会被郡守审核拷问,无法自己申明(实情),于是便急忙赶赴京城向皇帝上书。②正碰上南匈奴突击攻破了北匈奴,班固到达私渠海后,听说北匈奴内部叛乱,便带兵返回了。4.①历史上每一代都重视和匈奴关系建立或修复;②可以向匈奴展示汉朝注重忠信和礼义;③跟匈奴断交没有好处,跟匈奴建交没有害处;④趁匈奴势弱时结交,比等它强大起来再去结交更好、更容易。【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虽然屈伸没有定规,所凭借的只是时势不同,但是从来没有拒绝放弃,不和他们打交道的。匈奴使者来两次,然后我们派使者去一次,(这样)既向他们表明了我汉朝持旨在于忠信,而且又让他们知道圣朝礼义是有常规的。“无常”是指没有定规,作“屈伸”的谓语宾语,在其后断开,排除AC;“然后”一般放在下句开头,在其前断开,排除D。第101页共101页\n故选B。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筛选重要信息的能力。A.“所荐之人都得到了东平王的青睐重用”错误。根据原文“时固始弱冠,奏记说苍,荐桓梁、晋冯诸人。苍纳之”可知,班固的举荐意见被采纳,但原文中没有体现东平王对那些人的“重用”。故选A。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核考”,审核拷问;“自明”,自己申明;“诣阙”,赶赴京城。(2)“会”,适逢,碰上;“掩破”,突击攻破;“引”,率领、带领。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他的理由主要集中在第三自然段,可以分为四层意思:“汉兴已来,旷世历年,兵缠夷狄,尤事匈奴。绥御之方,其途不一,或修文以和之,或用武以征之,或卑下以就之,或臣服而致之。虽屈申无常所,因时异然,未有拒绝,弃放不与交接者也”,主要是历数汉朝以来与匈奴的关系以及所采取的政策,但有一点,不管采取何种政策,都没有放弃过,所以班固在强调“历史上每一代都重视和匈奴关系的建立或修复”。“虏使再来,然后一往,既明中国主在忠信,且知圣朝礼义有常”是说匈奴使节来两次,汉朝派使者去一次,可以向匈奴证明汉朝注重忠信和礼义。“绝之未知其利,通之不闻其害”是说拒绝他们,不知道这样做的利(在哪里),和他们打交道也未听说它有什么害处。阐明利害关系,强调断没好处,交没有害处,不如结交。“设后北虏稍强,方复求为交通,将何所及?不若因今施惠,为上策。”这是从长远角度考虑,一旦匈奴强大,再想结交就不容易了,还不如此时趁匈奴势弱时结交,施以恩惠。参考译文:班固字孟坚。九岁时能著文诵诗,等到长大后,便能博观古今书籍,九流百家的学说,没有不深入探讨研究的。(班固)生性宽容,并不会因为自己的才能而凌驾于他人之上,诸位儒者也因此敬慕他。永平初年,东平王刘苍因是皇帝的至亲而被任命为骠骑将军,辅佐朝中政事,开东阁(以招贤人),招揽各地英雄。当时班固二十岁,便向刘苍上书陈述自己的建议,推荐桓梁、晋冯等人。他的建议被刘苍采纳。       第101页共101页\n班固的父亲班彪去世,(班固)回到故乡。班固认为父亲班彪所著的国史中有关前代历史的描述并不详细,于是便潜心钻研思考,想要成就父亲的业绩。不久便有人上书显宗,告班固私自修改国史,于是皇帝向郡里下达诏令,将班固押入京兆狱,并将他家里的书全部没收。此前就有扶风人苏朗因为伪造言论宣扬迷信的事情,而被下狱处死。班固的弟弟班超担心班固会被郡守审核拷问,无法自己申明(实情),于是便急忙赶赴京城向皇帝上书,得以召见,(班超)全面细致地说明了班固所著书的内容意义,而(这时)郡府也把班固所写之书呈上。显宗(阅后)感到很惊奇,任命(班固)为兰台令史,皇帝于是又命令他继续往下写,完成先前所著之书。       当时北单于派遣使者来纳贡,要求与汉和亲,皇帝下诏讯问众官。参与议论的人中有人认为“匈奴是多变善诈之国,没有归向汉朝之心,不能答应匈奴的要求”。班固发表议论说:“汉朝建立以来,历经数世,经历多年,总是和夷狄有兵戈纠缠,尤其在对匈奴的事情上。安抚抵御的途径也不一样,或者行文道来与他们和好,或者用武力来征伐他们,或者以谦卑的态度来迁就他们,或者使他们臣服后招徕他们。虽然屈申没有定规,所凭借的只是时势不同,但是从来没有拒绝放弃,不和他们打交道的。匈奴使者来两次,然后我们派使者去一次,(这样)既向他们表明了我汉朝持旨在于忠信,而且又让他们知道圣朝礼义是有常规的。拒绝他们,(我)不知道这样做的利(在哪里),和他们打交道,(我)也未听说它有什么害处。假设匈奴以后逐渐强大,在那时再想同他们交好来往,将怎么来得及呢?不如趁现在就对他们施以恩惠,这才是高明的计策。”       后来班固因为母亲离世而辞去官职。永元初年,大将军窦宪带兵攻打匈奴,任命班固为中护军,参与谋议军事。北单于听说汉军出征的消息,便派人前往居延塞(议和),想要朝见汉朝天子。窦宪上书(请求)让班固带领几百骑兵前往居延塞迎接他们。正碰上南匈奴突击攻破了北匈奴,班固到达私渠海后,听说北匈奴内部叛乱,便带兵返回了。等到窦宪失败后,班固也受牵连而被免官。       班固不教育他的儿子们,他的儿子们也大多不遵守法度,让当时的官员百姓都很苦恼。当初,洛阳令种兢曾经出行,班固的家奴冲犯了他的车骑,种兢的手下责打并呵斥他,家奴因为醉酒而破口大骂,种兢大为恼怒,但又畏惧窦宪而不敢发作,心中对班固产生了怨恨。等到窦氏一族、宾客全部被逮捕拷问的时候,种兢便因此逮捕了班固,班固最后死在狱中。5.C6.B7.A第101页共101页\n8.(1)刑罚不能施于无罪之人,邪曲不正的人不能战胜正直之士。士人凭借才智求取君恩,女子凭借谄媚之术求取主人欢心。(2)君侯您凭借皇后父亲的尊贵地位而广泛结交宾客,一定会招致讥评非议,不如辞谢遣散门客,务必坚持谦虚谨慎,这是自我修养端正家风躲避灾祸的办法。【解析】5.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我听说的兴衰在于政(处理);而政事处理得当是否得当在于辅佐大臣的作用。辅佐大臣贤明,才智杰出的人就会充满朝廷,而(对政事的)处理能合乎时务;辅佐大臣不贤明,议论就不合时宜,而举措多有失误。(所以)执政国家的君主都想兴教化立善德,然而政事不能治理好的原因,就在于所说的辅佐大臣是否贤明。“臣闻国之废兴在于政事”“政事得失由乎辅佐”“辅佐贤明则俊士充朝而理合世务”,三句间形成顶真修辞;“辅佐贤明则俊士充朝而理合世务”“辅佐不明则论失时宜而举多过事”之间形成鲜明的对照关系,结构上词性、字数相对应,所以各自独立断开,据此排除AD。“夫”作为句首发语词,之前应该停顿;“有国之君”是“俱欲兴化建善”的主语,二者之间不宜断开;“然而”引领下文,与上文形成转折关系,之前应该断开,故排除B。故选C。6.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B.“开国的帝王,子孙以其功最高,称之为‘世祖’”错误,“世祖”是中国皇帝的庙号之一,一般是开国之君或王朝承上启下的有为君主的特定庙号。他们有的虽不是王朝的最初建立者,却往往开辟了该王朝的一个全新历史时期。故选B。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A.“但由于生活中作风随便,平易近人,不注重举止威严,所以常受排挤攻击”原因分析不当,原文“而熹非毁俗儒,由是多见排抵”,意思是“却喜欢诋毁那些平庸而迂腐的儒生,因此多次被人排挤攻击”,可知受排挤的原因是“喜欢诋毁那些平庸而迂腐的儒生”。故选A。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加”,施加;“无罪”,无罪之人;“邪枉”,邪曲不正的人;“正人”,正直之士;“以”,凭借;“要”“求”,求取。(2)“以”,凭借;“后父”,皇后父亲;“多通”,广泛结交;“贻致”,招致;“谢遣”,辞谢遣散;“谦悫”,谦虚谨慎;“此……也”,判断句。参考译文:桓谭字君山,是沛国相县人。桓谭因为父亲的关系被任命为郎官,喜好音律,善于弹琴。(他)博学多才,擅长写文章,作风随便,平易近人,不注重举止威严,却喜欢诋毁那些平庸而迂腐的儒生,因此多次被人排挤攻击。第101页共101页\n哀帝、平帝年间,(他的)职位没有超过郎官。傅皇后的父亲孔乡侯傅晏对桓谭很友好。这时高安侯董贤受到宠幸,他的妹妹做了昭仪,皇后一天天被疏远,傅晏沉默寡言,很不得志。桓谭进言道:“先前武帝要册立卫子夫做皇后,暗中寻求陈皇后的过错,而陈皇后最终被废黜,子夫最终被册立。现在董贤最受宠,而他的妹妹又特别受到宠幸,恐怕会出现当年卫子夫那样的变故,能不担忧吗!”傅晏大惊,说:“你说得对,但是该怎么办呢?”桓谭说:“刑罚不能施于无罪之人,邪曲不正的人不能战胜正直之士。士人凭借才智求取君恩,女子凭借谄媚之术求取主人欢心。皇后年轻,很少经历艰难,有人驱使医巫,在外寻求方术,这不可不防备。另外,君侯您凭借皇后父亲的尊贵地位而广泛结交宾客,一定会招致讥评非议,不如辞谢遣散门客,务必坚持谦虚谨慎,这是自我修养端正家风躲避灾祸的办法。”傅晏说:“好。”于是遣散府中常住的宾客,入宫禀报皇后,如同桓谭所告诫的那样。后来董贤果然暗中指使太医令真钦,让他寻求傅氏的罪过。于是朝廷逮捕了皇后的弟弟侍中傅喜,关在诏狱时一无所获,才释放了他,所以傅氏在哀帝时期最终保全了性命。等到董贤做大司马,听说桓谭的名声,想和他结交。桓谭先前上书给董贤,陈说辅佐国家保全自身的办法,董贤没有采纳,(桓谭)于是不与他往来。世祖即位,征召桓谭等待任命。后来大司空宋弘举荐桓谭,(桓谭被)授任议郎给事中,他就上书陈述当时政事利弊,说:“我听说国家的废兴在于政事,而政事的得失在于辅政大臣的作用。辅佐大臣贤明,才智杰出的人就会充满朝廷,而治理能合乎时务;辅佐大臣不贤明,议论就不合时宜,而举措多有失误。作为国家的君主都想兴教化建善政,然而政事不能治理好,是由于贤者意见不一。”奏章呈上后,皇上没有看。这时皇上正迷信谶语,常用来决定疑惑难明之事。皇上下诏令聚会商议灵台的位置,皇上对桓谭说:“我想用谶语来决定此事,怎么样?”桓谭沉默好久,说:“我不读谶书。”皇上问他原因,桓谭又极力辩说谶书不是经典。皇上大怒道:“桓谭非议圣上无视国法,拉出去斩了他!”桓谭磕头磕得额头流血,很久才得以赦免。被调出京城做六安郡丞,他内心失意不乐,在赴任途中病死,时年七十多岁。起初,桓谭著书论述当代现行政事二十九篇,取名为《新论》,上书献给朝廷,世祖称赞此书。《琴道》一篇没有完成,肃宗令班固把它续写完成。元和年间,肃宗到东部巡行视察,到达沛国,派使者到桓谭墓上祭祀,乡里以之为荣。9.C10.D11.D12.(1)盖勋平素与苏正和有仇,有人劝盖勋可以借这个机会报仇。(2)选拔贤才是用来报效国家的,不是贤才就不能推荐,即使我因此而死,又后悔什么!第101页共101页\n【解析】9.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句意:盖勋生气地说:“从前庄贾延误军期,田穰苴将他杀了。今天的从事,难道比古代的监军还要高贵吗?”辛曾等人害怕便听从了盖勋的话。“勋怒曰”,“勋”作主语,“曰”作谓语,“怒”作状语,修饰谓语“曰”,故“勋怒曰”中间不能停顿,排除AB。“昔庄贾后期”,“庄贾”作主语,“后”作谓语,“期”作宾语,故应在“昔庄贾后期”后停顿,排除D。故选C。10.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化常识的能力。D.“通常被授予的对象是皇帝的长子”错误,皇太子(太子)通常被授予的对象是皇帝的嫡长子。故选D。1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D.“又被杨雍推举为京兆尹”错误,原文是“后刺史杨雍即表勋领汉阳太守”,所以,应是杨雍上奏朝廷,推荐盖勋做汉阳太守。故选D。12.本题考查学生翻译句子的能力。(1)“素”,平素。“或”,有人。“因此”,借这个机会。(2)“贤”,贤才。“所以”,用来。“举”,推举、推荐。参考译文:盖勋字元固,是敦煌郡广至县人。起初他被推荐为孝廉,做汉阳郡长史。当时武威太守倚仗权势,放纵地做贪横之事,从事苏正和审查取得了他的罪证。凉州刺史梁鹄畏惧贵戚,想要杀苏正和来免去他的牵累,于是向盖勋询问此事。盖勋平素与苏正和有仇,有人劝盖勋可以借这个机会报仇。盖勋说:“不行。策划杀害好人,不忠;乘人之危,不仁。”于是劝告梁鹄说:“拴着喂养鹰鸢想要它凶猛,它凶猛了却要煮了它,将要用它什么呢?”梁鹄听从了他的话。中平元年,北地羌胡与边章等人侵扰陇右地区,刺史左昌趁扩军的机会截留盗用了数千万军资。盖勋极力劝阻,左昌发怒了,便派遣盖勋率军另外驻扎在阿阳抵御敌军的正面攻势,想从军事上找罪名处罚盖勋,但盖勋屡次立功。边章等人便进攻金城,诛杀郡太守陈懿,盖勋劝左昌发兵救援,(左昌)不听。边章等人进攻,把左昌包围在冀县,左昌害怕便招盖勋前去救援。盖勋当初与从事辛曾、孔常都驻扎在阿阳,等到左昌的文书到达时,辛曾等人犹豫着不敢进兵。盖勋生气地说:“从前庄贾延误军期,田穰苴将他杀了。今天的从事,难道比古代的监军还要高贵吗?”辛曾等人害怕便听从了盖勋的话。盖勋立即率兵救援左昌。到达(冀县)便责备边章等人,指责他们犯了叛国的罪。边章等人说:“左使君如果早听从您的意见,派兵进攻我们,我们有可能改过自新。现在罪行已经深重,不能够投降了。”就解围退兵离开了。第101页共101页\n当时反叛的羌人在畜养牲畜的地方包围了护羌校尉夏育,盖勋与州郡合兵救助夏育,到狐粲,被羌人打败。盖勋收聚剩下的一百多人,列成鱼丽军阵。羌人的精锐骑兵把他们夹攻得很紧,士兵大多战死了。盖勋多处受了伤,仍然坚守不动,于是指着木牌说:“一定要把我的尸体葬在这里。”句就种族羌人滇吾平时受盖勋厚待,于是用武器抵挡住羌人士兵说:“盖长史是贤人,如果你们这些人杀了他,是对不起上天的。”盖勋仰头斥骂说:“该死的叛贼,你们懂什么,赶快来杀我!”众人互相看着很惊慌。滇吾下马把马给盖勋,盖勋不肯上马,于是被敌人捉住。羌胡人敬佩他的义勇精神,不敢加害他,送他回到汉阳。后来刺史杨雍.上奏章推荐盖勋兼任汉阳太守。当时人们饥饿,相互侵夺食物,盖勋调运粮食供给饥民,他先拿出自家粮食来带领大家这样做,救活了一千多人。于是他被任命为京兆尹。当时,长安县令杨党,父亲是中常侍,(杨党)仗恃权势贪财放纵,盖勋审查得到他的赃物一千多万。贵威全都为杨党求情免除他的罪,盖勋不听从,把事情全部奏报(朝廷),牵扯到杨党的父亲,(皇帝)下令彻底审查,此事威震京师。当时小黄门京兆高望做尚药监,被皇太子宠幸,太子通过蹇硕嘱托盖勋让高望的儿子高进做孝廉,盖勋不肯这样做。有的人说:“皇太子是第二个主子,高望是太子喜爱的人,蹇硕是皇帝的宠臣,可是您违背他们,这是人们所说的三怨聚在一起了。”盖勋说:“选拔贤才是用来报效国家的,不是贤才就不能推荐,即使我因此而死,又后悔什么!”13.    关闭    上表14.C15.B16.D17.郑玄依照儒家学说答辩应对,内容都超出了问题本身,大家都得到了闻所未闻的知识,没有人不慨叹佩服。18.写何休对郑玄的慨叹佩服,从侧面表现郑玄对经学研究的深入透彻,辩驳有说服力。19.(1)郑玄爱好学习,执着求学;(2)郑玄不喜做官,勤于研究;(3)郑玄不慕权贵,淡泊名利。【解析】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1)句意:闭门不出。杜:关闭。(2)句意:上表推荐出任左中郎将。表:上表。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发:批驳。句意:郑玄却批驳《墨守》,针砭《膏肓》。故选C。第101页共101页\n1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延:邀请。句意:就被请到上座。故选B。1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以:连词,因为/介词,凭借。句意:因为在山东没有值得求教的人/郑玄却借口有病请求回家。B.因:介词,通过/副词,于是。句意:通过涿郡的卢植/郭穰回宫后,把这件事禀告皇帝(使皇帝听闻这件事),于是(趁机)上奏弹劾丙吉。C.之:代词,这些、这类/助词,的。句意:陈元、李育、贾逵这些人/宋清身在集市却不做市侩的行为。D.乃:于是,就。句意:袁绍就举荐郑玄为茂才/于是就接受了太守很多的礼物却不给他治病。故选D。1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辩对”,答辩应对;“出”,超出;“问表”,问题本身;“嗟服”,慨叹佩服。1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作用、鉴赏艺术手法的能力。第②段画何休之叹“康成入吾室,操吾矛,以伐我乎!”,意思是,郑康成走进了我的房室,操起了我的长矛,来讨伐我啊!这是何休见到郑玄提出的辩驳后感叹的话,体现何休对郑玄的慨叹佩服,从侧面表现郑玄对经学研究的深入透彻,辩驳有说服力。1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结合“造太学受业,师事京兆第五元先,又从东郡张恭祖受《周官》、《礼记》、《左氏春秋》、《韩诗》、《古文尚书》”可知,郑玄爱好学习,执着求学。结合“常诣学官,不乐为吏”“隐修经业,杜门不出”可知,郑玄不喜做官,勤于研究。结合“进为设几杖,礼待甚优。玄不受朝服,而以幅巾见。一宿逃去”“公车征为大司农,给安车一乘,所过长吏送迎。玄乃以病自乞还家”可知,郑玄不慕权贵,淡泊名利。参考译文:第101页共101页\n郑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人。郑玄年轻时,在乡里做掌管诉讼和收赋税的小吏,每逢休假回家,常常到学校里读书,不喜欢做官吏。父亲为此多次发火,也不能制止他。郑玄于是到京城太学去学习,拜京兆人第五元先为师,后又跟从东郡人张恭祖学习《周官》、《礼记》、《左氏春秋》、《韩诗》、《古文尚书》。因为在山东没有值得求教的人,于是他往西入关,通过涿郡的卢植,拜扶风人马融为师。郑玄独自出外游学,十多年才回到家乡。因为家境贫困,郑玄在东莱为人佣耕,跟随他的学生已经有成百上千了。党锢之祸发生了,他和同乡孙嵩等四十多人都被禁止做官从政,于是郑玄就埋头研习经学,闭门不出。当时任城何休喜好公羊经学,就著述了《公羊墨守》《左氏膏肓》《谷梁废疾》;郑玄却批驳《墨守》,针砭《膏肓》,驳斥《废疾》。何休见到这些后感叹地说:“郑康成走进了我的房室,操起了我的长矛,来讨伐我啊!”起初,光武帝中兴汉朝之后,范升、陈元、李育、贾逵这些人为古文、今文经学争辩不休,后来马融回答了北地郡太守刘绬,加上郑玄与何休的对答,释义与考据都通达精深,从此古文经学便彻底兴盛起来了。汉灵帝末年,党禁解除,大将军何进听说郑玄很有才能便征召他。州郡长官因为何进是当权的外戚,不敢违背他的意旨,于是逼迫威胁郑玄,郑玄不得已前去应召。何进为他准备了几案和手杖,礼遇十分优厚。郑玄没有接受朝服,只穿戴普通人服饰来拜见何进。住了一夜就逃走了。当时大将军袁绍在冀州统领大军,派使者邀请郑玄,袁绍大会宾客,郑玄最后才到,就被请到上座。袁绍的客人大多是俊秀豪杰,各有才气而善辩,他们看见郑玄是个儒生,不认为郑玄是个学识渊博的人,大家竞相设置一些怪异的问题,各种学派的观点交替提出。郑玄依照儒家学说答辩应对,内容都超出了问题本身,大家都得到了闻所未闻的知识,没有人不慨叹佩服。袁绍就举荐郑玄为茂才,上表推荐出任左中郎将,郑玄都不去就任。后来朝廷征召他为大司农,送给他一辆安车,(规定)郑玄经过的地方,主管官吏都要亲自迎送。郑玄却借口有病请求回家。这时袁绍正和曹操两军在官渡僵持不下,袁绍让他的儿子袁谭派遣使者逼迫郑玄随从军队。郑玄迫于无奈,带病来到元城县,病情危重而无法继续行进,这一年六月病逝,享年七十四岁。留下遗嘱要求薄葬。从郡守以下曾经跟随他学习的人中,披麻戴孝参加丧会的有一千多人。20.B21.D22.B第101页共101页\n【解析】2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何况现在府库空虚,军队后无援兵,这是向远方的夷狄暴露自己的弱点,向海内展现自己的短处,我认为不能同意。“府藏未充”的意思是“府库空虚”,构成主谓短语,不可断开,排除AD。“示弱于远夷”与“暴短于海内”是两个结构相同的句子,故应各成一句话,且“以为不可许也”的主语应是“臣”,故“臣愚以为不可许也”句意完整,排除C。故选B。21.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D.“河”在古代特指黄河,“河西”是古代重要的地区,是有专指意义的词语。“塔里木河以西地区”说法错误。故选D。2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多次贬官”分析错误。原文为“长子雄,累迁屯骑校尉”,“累迁”是“多次迁升”之意,“左迁”才是贬官。故选B。参考译文: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是徐县县令班彪的小儿子。班超有很大的志向,不拘泥于小节。但品性孝顺,在家里经常辛勤地做粗活,并不认为是劳苦羞耻的事。他很有口才,并且广泛地涉猎典籍。班超有三个儿子,长子叫班雄,多次迁升到屯骑校尉。班超的小儿子名叫班勇。班勇字宜僚,年轻时就有父亲班超的大将风度。永初元年,西域反叛汉朝,朝廷派班勇担任军司马。班勇和哥哥班雄一同从敦煌出兵,迎都护和西域甲兵回来。于是罢免了都护。后来西域有十多年没有汉朝的官吏。元初六年,敦煌太守曹宗派长史索班率领一千多人驻扎在伊吾,车师前王和鄯善王都到索班这里投降。后来过了几个月,北单于与车师后部一同攻陷索班,进攻赶走了前王,抢夺占领了向北的道路。鄯善王着急了,向曹宗求救,曹宗因此请求朝廷出兵五千人攻击匈奴,替索班报仇雪耻,趁机收复西域。邓太后召班勇到朝堂参加会议。起先各公卿多数主张关闭玉门关,于是就放弃了西域。班勇上奏议道:“现在曹宗只是感到前面的耻辱,想报复匈奴洗雪耻辱,而不查一查历史上出兵的先例,没有考虑当时的具体情况。凡是想在荒外建功的,万个中没有一个成功的,如果兵连祸结,将后悔不及啊。何况现在府库空虚,军队后无援兵,这是向远方的夷狄暴露自己的弱点,向海内展现自己的短处,我认为不能同意。旧敦煌郡有营兵三百人,现在应该恢复,并重新设置护西域的副校尉,驻扎在敦煌,像永元年间那样做。又应派西域长史统率五百人驻扎在楼兰,西边挡住焉耆、龟兹的来路,南边给鄯善、于阗壮壮胆子,北面抵御匈奴,东边连接敦煌。这样才算方便。尚书问班勇道:“现在设立副校尉,派谁合适?又设长史驻楼兰,有什么好处?”班勇答道:“从前永平末年,刚开通西域,开始派中郎将驻扎在敦煌,后来设副校尉在车师,一方面管制胡虏,一方面又禁止汉人不得有所侵扰。所以外夷心甘情愿归附,匈奴也害怕我们的威势。现在鄯善王尤还,是汉人的外孙,如果匈奴得志尤还(首当其冲)必死无疑。如果出兵驻扎在楼兰,足够让他们归附,我认为这样比较方便。第101页共101页\n于是(朝廷)听从班勇的建议,恢复敦煌郡营兵三百人,设西域副校尉(让他)驻守敦煌。虽然又使西域得到控制,但是还不能走出屯兵之地。后来匈奴果然多次与车师共同进犯边地,河西受了大害。延光二年夏,朝廷又派班勇担任西域长史,率领兵士五百人驻扎在柳中。第二年正月,班勇到了楼兰,因为鄯善归附汉朝,朝廷特加班勇三绶以示奖励。可是龟兹王白英还在犹豫不决,班勇用汉室的恩威开导他,白英就率领姑墨、温宿自己绑着自己到班勇这里投降。班勇于是调集他的步兵骑兵万多人到车师前王那里,从伊和谷把匈奴伊蠡王赶跑了,俘获前部五千余人,于是前部又开通了。回来之后,仍驻柳中。四年秋,班勇调集敦煌、张掖、酒泉六千骑兵和鄯善、疏勒、车师前部兵力攻打后部王军就,把他们打得大败。斩首俘获八千多人,马畜五万多头。23.C24.D25.D26.(1)初次见到河南尹李膺,李膺认为他很奇异,于是两人结为好朋友,在这时郭林宗名震京师。后来回到故乡,士大夫诸儒生送到河边,有几千辆车子。(2)第二年春天,在家中去世,终年四十二岁。四方之士一千多人来会合送葬。27.①胸有大志;②好学博学;③与人相善;④不慕名利;⑤谨言慎行;⑥忧心国事;⑦善识人才。【解析】23.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有人问汝南范滂说:“郭林宗是怎样一个人呢?”范滂说:“隐居不违反母亲的意旨,贞忠而不矫情绝俗。天子不得以他为臣,诸侯不得以他为友。我就不知道他的其它情况了。”“隐不违亲”“贞不绝俗”是两个句式相同的动宾结构,其前后都要断开,排除AD;“天子”“诸侯”“吾”都作主语,其前应断开,排除B。故选C。24.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D.“位次高于太师和太保”错,位次低于太师。故选D。2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后来母亲去世,郭林宗在野外号哭,极为悲痛。”错,根据原文“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为阉人所害,林宗哭之于野,恸。”可知,在野外哭的原因是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被宦官所害。故选D。第101页共101页\n2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始”,初次;“奇”,以……为奇,奇异;“上”,岸边。(2)“明年”,第二年;“皆”,都;“会”,回合。2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根据“大丈夫焉能处斗筲之役乎”可知其胸有大志;根据“就成皋屈伯彦学,三年业毕,博通坟籍”可知其好学博学;根据“后归乡里,衣冠诸儒送至河上,车数千两”可知其与人相善;根据“‘吾夜观乾象,昼察人事,天之所废,不可支也。’遂并不应”可知其不慕名利;根据“林宗虽善人伦,而不为危言核论”可知其谨言慎行;根据“‘人之云亡,邦国殄瘁’。‘瞻乌爰止,不知于谁之屋’耳”可知其忧心国事;根据“其奖拔士人,皆如所鉴”可知其善识人才。参考译文:郭太字林宗,太原介休人。家世贫贱。父亲死得早,母亲想要他去县里做事。林宗说:“大丈夫哪能从事这种下贱的工作呢?”就辞掉不去。跟成皋屈伯彦学习,三年毕业,博通群书。擅长说词,口若悬河,声音嘹亮。游于洛阳。初次见到河南尹李膺,李膺认为他很奇异,于是两人结为好朋友,在这时郭林宗名震京师。后来回到故乡,士大夫诸儒生送到河边,有几千辆车子。郭林宗只与李膺同船过河,送行的众宾客望见他俩,如神仙一般。司徒黄琼征召,太常赵典举有道。有人劝郭林宗出为官的,林宗回答说:“我晚上观看天象,白天考察社会人事,天命要废弃的,是不可支持的。”于是,他都没有回应。天赋有知人之明,喜欢奖励教育读书人。身长八尺,容貌魁梧奇伟,宽衣大带,周游郡国。曾经在陈、梁间行,遇雨,巾一角折垫起来,当时人也学着故意折巾一角,叫做“林宗巾”,为人所敬慕大都是这样。有人问汝南范滂说:“郭林宗是怎样一个人呢?”范滂说:“隐居不违反母亲的意旨,贞忠而不矫情绝俗。天子不得以他为臣,诸侯不得以他为友。我就不知道他的其它情况了。”后来母亲去世,有至孝的名声。郭林宗虽然善于鉴识人物,品评人物,但不作激切而深刻的谈论,所以宦官专政也不能伤害他。党祸兴起,知名之士大多遭其害,只有郭林宗和汝南袁闳得以幸免。于是闭门教授,学生以千计。建宁元年(168),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被宦官害死,郭林宗在野外号哭,极为悲痛。因叹声说:“人死了,国家也危险了。‘乌鸦不知落在哪个人家的屋上’啊。”(是说王业不知当何所归。)第二年春天,在家中去世,终年四十二岁。四方之士一千多人来会合送葬。志同道合的人于是共刻石立碑,蔡邕作碑文,既成,对涿郡卢植说:“我作的碑铭多啊!都有些感到惭愧,只有郭有道碑无愧色呢。”郭林宗所举荐选拔的官员,都如他所鉴定的。后来喜欢品鉴人物的,或附会增加夸张之词的,所以多了一些华而不实和怪诞不稽之词,又像卜相之书。今录其明明白白见效于事实的,写在篇尾。28.D29.C第101页共101页\n30.A31.D【解析】28.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D.前者为“辞谢”,后者为“谢罪”。句意:竟然辞谢宾客。/明天不能不早早地来向项王谢罪。故选D。29.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C.“文中‘乡党’指的是乡里那些志同道合的人”错误。文中“乡党”指乡里、家乡或邻里、乡亲。故选C。30.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理解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同理称韩愈为韩昌黎”错。称韩愈为韩昌黎,韩愈郡望昌黎,是用籍贯称呼。故选A。31.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D.“士死为卒,大夫死曰不禄”错。士死为不禄,大夫死曰卒。故选D。参考译文:第101页共101页\n许劭,字子将,是汝南郡平舆县人。年轻时就严守名誉节操,喜好研究人伦关系,(对当时的人物)作许多赞赏的评定。许劭最初担任汝南郡的功曹,太守徐璆很敬重他。府中官员听到许子将做了官,没有人不改变自己的操守,掩饰自己的行为的。汝南郡的袁绍,是豪门贵族中任侠的人,他从濮阳令卸任回家的时候,车队当道,随从众多,将进入汝南郡的时候,竟然辞谢宾客,遣散随从,说:“我这样的车队和服饰(排场)怎么能让许子将见到?”于是轻车简从地回到家乡。许劭曾去颍川,与很多有德行的人结交,唯独不去造访陈定。另外陈蕃丧妻后回乡归葬故里,乡人全来(吊丧),却只有许劭不去。有人问许劭这样做的缘故,许劭说:陈太丘交游太广,难以周全;陈仲举生性大严厉,少有通融。所以我不去拜访他们。许劭(对时人)所作的多数判断衡量便是如此。曹操尚未出名的时候,常常言辞谦恭,礼物丰厚地(见许劭),求许劭为自己品评。许劭鄙视他的为人,因而不愿意为他品评,曹操就找到可乘之机,胁迫许劭,许劭无可奈何,只得说:你是太平之世的奸贼、动乱之世的英雄。曹操听后非常高兴地走了。许劭父亲的伯父是许敬,许敬的儿子是许训,许训的儿子是许相,这三个人都做了朝廷的三公(大尉、司徒、司空),许相靠着善于谄媚侍奉宦官,所以自己得到了朝廷的封侯,他数次派人请许劭。许劭憎恶他品行不端,始终没有去看他。许劭的邑人李逵,豪迈刚直气节高尚,许劭开始对他亲善,但后来因为与他有了隔阂,加上与堂兄许靖不和睦,当时的议论因为这两件事有些看不起他(许劭)。当初,许劭与许靖都有很高的名望,喜好共同审核评论乡里的人事,每月总是更换品评的话题对象,所以汝南地区民间有月旦评的说法。司空杨彪征召他为属官,地方按照方正、敦朴的科目荐举他,朝廷直接征召他,许劭都不就任。有人劝说许劭做官,许劭回答说:“现今小人道路深长,朝廷将要动乱,我打算到淮海去躲避,保全我的一家老幼。”于是南行至广陵。徐州刺史陶谦对他以礼相待,待遇优厚。许劭感到自己不安全,告诉他的门徒说:“陶恭祖外在的表现是仰慕有名声的人,并不是真正的正人君子。他招御我虽然优厚,将来势必会变得虚假刻薄。我不如离开他。”于是去曲阿县(今江苏丹阳县)投奔扬州刺史刘繇。此后陶谦果然把众位寄居在徐州的士大夫抓了起来。到了孙策平定东吴的时候,许劭与刘繇向南跑到豫章,接着死在那里。时年46岁。许劭的哥哥许虔也很出名,汝南人称平舆的深潭里出了两条龙。32.B33.D34.B35.(1)后来过了几个月,北单于与车师后部一同攻陷索班,进攻赶走了前王,抢夺占领了向北的蓝路。(2)延光二年夏,(朝廷)又深班勇担任西域长史,率领兵士五百人驻扎在柳中。【解析】32.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为:何况现在府库空虚,军队后无援兵,这是向远方的夷狄暴露自己的弱点,向海内展现自己的短处,我认为不能同意。“府藏未充”,“府藏”作主语,“未充”作“府藏”的谓语;“师无后继”,“师”作主语,“无后继”作“师”谓语,所以应在“况今府藏未充”和“师无后继”之间停顿,排除AD;“臣愚以为不可许也”的主语是“臣”,“以为”作谓语,其中间不能停顿,排除C。故选B。33.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D.“塔里木河以西地区”说法错误。“河”在古代特指黄河,“河西”泛指黄河以西之地,是古代重要的地区,是有专指意义的词语。故选D。3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筛选信息的能力。B.“多次贬官”错。原文“累迁屯骑校尉”中的“累迁”是“多次迁升”之意,“左迁”才是贬官。故选B。3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攻没”,攻陷;“走”,逃跑;“略”,抢夺。(2)“复”,再,又;“将”,统率,率领。“屯”,驻扎,防守。参考译文:第101页共101页\n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是徐县县令班彪的小儿子。班超有很大的志向,不拘泥于小节。但品性孝顺,在家里经常辛勤地做粗活,并不认为是劳苦羞耻的事。他很有口才,并且广泛地涉猎典籍。班超有三个儿子,长子叫班雄,多次迁升到屯骑校尉。班超的小儿子名叫班勇。班勇字宜僚,年轻时就有父亲班超的大将风度。永初元年(107),西域反叛汉朝,朝廷派班勇担任军司马。班勇和哥哥班雄一同从敦煌出兵,迎都护和西域甲兵回来。于是罢免了都护。后来西域有十多年没有汉朝的官吏。元初六年,敦煌太守曹宗派长史索班率领一千多人驻扎在伊吾,车师前王和鄯善王都到索班这里投降。后来过了几个月,北单于与车师后部一同攻陷索班,进攻赶走了前王,抢夺占领了向北的道路。鄯善王着急了,向曹宗求救,曹宗因此请求朝廷出兵五千人攻击匈奴,替索班报仇雪耻,趁机收复西域。邓太后召班勇到朝堂参加会议。起先各公卿多数主张关闭玉门关,于是就放弃了西域。班勇上奏议道:“现在曹宗只是感到前面的耻辱,想报复匈奴洗雪耻辱,而不查一查历史上出兵的先例,没有考虑当时的具体情况。凡是想在荒外建功的,万个中没有一个成功的,如果兵连祸结,将后悔不及啊。何况现在府库空虚,军队后无援兵,这是向远方的夷狄暴露自己的弱点,向海内展现自己的短处,我认为不能同意。旧敦煌郡有营兵三百人,现在应该恢复,并重新设置护西域的副校尉,驻扎在敦煌,像永元年间那样做。又应派西域长史统率五百人驻扎在楼兰,西边挡住焉耆、龟兹的来路,南边给鄯善、于阗壮壮胆子,北面抵御匈奴,东边连接敦煌。这样才算方便。”尚书问班勇道:“现在设立副校尉,派谁合适?又设长史驻楼兰,有什么好处?”班勇答道:“从前永平末年,刚开通西域,开始派中郎将驻扎在敦煌,后来设副校尉在车师,一方面管制胡虏,一方面又禁止汉人不得有所侵扰。所以外夷心甘情愿归附,匈奴也害怕我们的威势。现在鄯善王尤还,是汉人的外孙,如果匈奴得志尤还(首当其冲)必死无疑。如果出兵驻扎在楼兰,足够让他们归附,我认为这样比较方便。”于是(朝廷)听从班勇的建议,恢复敦煌郡营兵三百人,设西域副校尉(让他)驻守敦煌。虽然又使西域得到控制,但是还不能走出屯兵之地。后来匈奴果然多次与车师共同进犯边地,河西受了大害。延光二年(123)夏,(朝廷)又派班勇担任西域长史,率领兵士五百人驻扎在柳中。第二年正月,班勇到了楼兰,因为鄯善归附(汉朝),(朝廷)特加班勇三绶以示奖励。可是龟兹王白英还在犹豫不决,班勇用汉室的恩威开导他,白英就率领姑墨、温宿自己绑着自己到班勇这里投降。班勇于是调集他的步兵骑兵万多人到车师前王那里,从伊和谷把匈奴伊蠡王赶跑了,俘获前部五千余人,于是前部又开通了。回来之后,仍驻柳中。四年秋,班勇调集敦煌、张掖、酒泉六千骑兵和鄯善、疏勒、车师前部兵力攻打后部王军,把他们打得大败。斩首俘获八千多人,马畜五万多头。36.C第101页共101页\n37.C38.B39.D【解析】3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C.前者“深入,穷尽”的意思,后者是“不得志”的意思。句意:没有不作深入研究的。/越是不得志,意志应当越坚定。故选C。3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C.前者“完成”的意思,后者是“接近”的意思。句意:想完成班彪的事业。/刀剑等金属制品被磨刀石磨过就会锋利。故选C。3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B.前者“列入”的意思,后者是“厕所”的意思。句意:排在秦始皇、项羽之列。/刘邦起身上厕所。故选B。3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D.都是“法律制度”的意思。句意:几个儿子多不遵守法律。/对内建立法规制度。故选D。参考译文:班固字孟坚。九岁时,能作文章诵诗作赋。长大后,便博览古籍,九流百家的言论,没有不作深入研究的。他所掌握的学问不是向某一家某一人学的,不做一句一字的解释,只要指出大意就行了。性情宽宏温和,能容纳他人,不因为才能(出众)自觉高人一等,儒生们都因此敬慕他。       父亲班彪去世后,班固回到故乡。班固因班彪所续的前代史不详尽,便精心钻研,想完成班彪的事业。不久有人给显宗上书,控告班固私自修改撰写国史,天子下诏给班固所在郡郡守,将班固收捕到京兆狱中,将他家的书全部取走。在此之前扶风人苏朗谎称图谶之事,被下狱处死。班固弟班超恐怕班固被郡吏拷问,自己不能申辩清楚,便立刻赶到朝廷上书,受到召见,具体说明班固著书的本意,而郡里也送来班固写的书。显宗认为他是个奇才,便下诏让他到校书部,担任兰台令史,与前睢阳令陈宗、长陵令尹敏、司隶从事孟异共同完成《世祖本纪》。被迁为郎,主持校勘书籍。       班固认为汉承继尧运,以此建立帝王功业直至六代,史臣便追述他们的功德,私自作本纪,编排在百王之后,排在秦始皇、项羽之列。太初之后,空缺不录。因而试探着撰写前记,汇集所闻,编为《汉书》。他潜心钻研二十多年,至建初年间才完成。当时人非常重视此书,学者们无不背诵朗读它。等到肃宗很喜好文章,班固更加受宠,多次被召入宫中陪读,有时日以继夜。每次出外巡行,班固都有赋颂呈上,朝廷有大事商议时,天子让他诘难公卿,在廷前论辩,赏赐十分优厚。       第101页共101页\n后来班固因母亲去世而辞官。永元初年,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任命班固为中护军,参与军务。北单于听说汉军出动,派遣使臣在居延塞等候款待,想重温呼韩邪从前和亲的做法,朝见天子,请派大使。窦宪派遣班固代行中郎将事,率数百骑兵与匈奴使者一起出居延塞迎接北单于。此时正赶上南匈奴攻破北匈奴所在地,班固到了私渠海,听说他们发生内乱,便带兵返回。到窦宪败亡时,班固首先受到牵连并被免官。       班固不(注重)管教几个儿子,几个儿子多不遵守法律,让官吏很苦恼。起初,洛阳令种兢曾出行,班固的家奴冒犯他的车骑,官吏吆喝槌打家奴,家奴竟借酒醉大骂,种兢大怒,却因畏惧窦宪而不敢发作,但怀恨在心。到窦氏宾客都被逮捕审问时,种兢借机把班固关起来,班固死在狱中。时年六十一岁。天子下诏谴责种兢,作为主谋官吏来治罪。40.C41.D42.D43.(1)他所掌握的学问不是向某一家某一人学的,不拘泥于篇章字句的解释,了解文章大意就行了。(2)班固的家奴冒犯他的车骑,官吏吆喝槌打家奴,家奴竟借酒醉大骂,种兢大怒,却因畏惧窦宪而不敢发作,但怀恨在心。44.①班固的弟弟前往朝廷上书说明班固著书本意。②郡县献上班固所作的史书,得到皇帝的欣赏。【解析】4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班固认为汉承继尧运,以此建立帝王功业直至六代,史臣便追述他们的功德,私自作本纪,编排在百王之后,排在秦始皇、项羽之列。太初之后,空缺不录。“建”的宾语是“帝业”,动宾之间不可断开,排除A。“史臣”是专有名词,作“追述”的主语,“史”和“臣”之间不可断开,排除D。“编于百王之末”和“厕于秦项之列”两句结构一致,二者之间应断开,“厕于秦项之列”之后应断开,排除B。故选C。41.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D.“去各诸侯国巡游打猎”“游玩打猎”错误,巡狩是指天子巡行视察诸侯为天子所守的疆土。故选D。4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班固恃宠而骄”“因骄横跋扈而树敌过多”错误,原文无此信息,原文只是说他对孩子管教不严,他的家奴骄横跋扈。故选D。4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常”,固定的;“章句”,篇章字句;“举”,明白。(2)“干”,冒犯;“椎”,槌打;“发”,发作;“衔”,怀恨。第101页共101页\n4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概括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首先找到班固因续前史而被抓入狱这一事件,确定设题区域,然后寻找他得以释放的原因。设题区域在第二段。由“固弟超恐固为郡所核考,不能自明,乃驰诣阙上书,得召见,具言固所著述意”可知,班固弟班超恐怕班固被郡吏拷问,自己不能申辩清楚,便立刻赶到朝廷上书,受到召见,具体说明班固著书的本意。由“而郡亦上其书。显宗甚奇之”可知,郡里也送来班固写的书。显宗认为他是个奇才。因此班固得以释放。参考译文:班固字孟坚。九岁时,能作文章诵诗作赋。长大后,便博览古籍,九流百家的言论,没有不作深入研究的。他所掌握的学问不是向某一家某一人学的,不拘泥于篇章字句的解释,了解文章大意就行了。性情宽宏温和,能容纳他人,不因为才能(出众)自觉高人一等,儒生们都因此敬慕他。父亲班彪去世后,班固回到故乡。班固因班彪所续的前代史不详尽,便精心钻研,想完成班彪的事业。不久有人给显宗上书,控告班固私自修改撰写国史,天子下诏给班固所在郡郡守,将班固收捕到京兆狱中,将他家的书全部取走。在此之前扶风人苏朗谎称图谶之事,被下狱处死。班固弟班超恐怕班固被郡吏拷问,自己不能申辩清楚,便立刻赶到朝廷上书,受到召见,具体说明班固著书的本意,而郡里也送来班固写的书。显宗认为他是个奇才,便下诏让他到校书部,担任兰台令史,与前睢阳令陈宗、长陵令尹敏、司隶从事孟异共同完成《世祖本纪》。被迁为郎,主持校勘书籍。班固认为汉承继尧运,以此建立帝王功业直至六代,史臣便追述他们的功德,私自作本纪,编排在百王之后,排在秦始皇、项羽之列。太初之后,空缺不录。因而试探着撰写前记,汇集所闻,编为《汉书》。他潜心钻研二十多年,至建初年间才完成。当时人非常重视此书,学者们无不背诵朗读它。等到肃宗很喜好文章,班固更加受宠,多次被召入宫中陪读,有时日以继夜。每次出外巡行,班固都有赋颂呈上,朝廷有大事商议时,天子让他诘难公卿,在廷前论辩,赏赐十分优厚。后来班固因母亲去世而辞官。永元初年,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任命班固为中护军,参与军务。北单于听说汉军出动,派遣使臣在居延塞等候款待,想重温呼韩邪从前和亲的做法,朝见天子,请派大使。窦宪派遣班固代行中郎将事,率数百骑兵与匈奴使者一起出居延塞迎接北单于。此时正赶上南匈奴攻破北匈奴所在地,班固到了私渠海,听说他们发生内乱,便带兵返回。到窦宪败亡时,班固首先受到牵连并被免官。第101页共101页\n班固不(注重)管教几个儿子,几个儿子多不遵守法度,让官吏很苦恼。起初,洛阳令种兢曾出行,班固的家奴冒犯他的车骑,官吏吆喝槌打家奴,家奴竟借酒醉大骂,种兢大怒,却因畏惧窦宪而不敢发作,但怀恨在心。到窦氏宾客都被逮捕审问时,种兢借机把班固关起来,班固死在狱中。时年六十一岁。天子下诏谴责种兢,作为主谋官吏来治罪。45.C46.C47.B48.(1)我私下里看到李膺执行法令,不屈服于权势,诛杀和弹劾奸邪之臣,用法律制裁他们,百姓都认为应该。(2)李膺被赦免回到乡里。后来抓捕被牵连的党人,乡人对李膺说:“你可以离开。”【解析】45.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如今我到任已经满了十天,私下里害怕因为迁延时间而犯了过错,没有料到竟然获了迅速办事的罪。我确实知道自己的罪责,马上就该被处死。我特意请求再给我五天时间,让我能够消灭元凶巨恶,回来接受鼎烹镬煮,这才是我活下来的愿望。“惧以稽留为愆”,“以稽留为愆”,“以……为……”,固定结构,中间不应断开,排除AD;“衅责”,同义连用,罪责之意,作“知”的宾语,其后断开,排除B。故选C。4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分别是“升迁”和“贬谪”的意思。B.分别是“被”和“我”的意思。D.都是疑问代词“哪里”的意思。C.“含义相同”错误,分别是“罪责”和“耽误”的意思。故选C。4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但听到李膺将要镇守边境的消息后,无不震惊恐慌,立刻就归服了朝廷”时态错了。原文是“自膺到边”,是李膺到了边疆后,不是一听到李膺将要镇守边境就归服了朝廷。故选B。4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窃”,私下;“挠”,屈服;“宜”,应该。(2)“免”,赦免;“钩党”,被牵连的党人;“去”,离开。参考译文:第101页共101页\n李膺字元礼,是颍川郡襄城人。被举荐为孝廉后,受司徒胡广征召任职,后来升任青州刺史。当地郡守县令畏惧他的威严英明,大多听到风声就弃官逃走。因为公事被免官,回到纶氏县居住,教授的学生常有上千人。荀爽曾经前往拜见李膺,趁机替他赶车,(回来之后,高兴地)说:“今天竟然能够给李君赶车了。”李膺就像这样被人敬慕。永寿二年,鲜卑进犯云中郡,朝廷征召李膺担任度辽将军。在这之前,羌虏多次出兵攻打劫掠张掖、云中各郡,百姓多受其害。自从李膺到达边境,全都听到消息就惊恐归服,原先抓走的男女,全都送回到边塞关下。延熹二年,调任河南尹。当时羊元群从北海郡罢官回家,贪赃枉法,声名狼藉,郡府厕所里有奇巧物品,就用车装载了带回家。李膺上表想要查办他的罪,羊元群贿赂了宦官,李膺反而被判诬告罪发配到左校服苦役。司隶校尉应奉上奏章为李膺申诉说:“那些忠臣武将,是国家的依靠。我私下里看到李膺执行法令,不屈服于权势,诛杀和弹劾奸邪之臣,用法律制裁他们,百姓都认为应该。李膺在幽州、并州一带享有威名,如今三方边境敌寇蠢蠢欲动,朝廷军队尚未奋起。请求宽恕李膺,来防备不测之祸。”奏章呈上去后,朝廷就免去了李膺的刑罚。被任命为司隶校尉。当时张让的弟弟张朔担任野王县令,贪婪残暴,不行正道,听闻李膺十分严厉,怕被治罪而逃回京城,藏在由数木合成的空心柱中。李膺了解到这情况,带领吏卒打破柱子,抓住张朔,交付洛阳狱。听完供词,立刻就杀了他。张让向皇帝诉冤,皇帝下诏让李膺进殿,用不先请示就诛杀罪犯的说辞责问他。李膺回答说:“从前孔子担任鲁国司寇,上任七天就杀了少正卯。如今我到任已经满了十天,私下里害怕因为迁延时间而犯了过错,没有料到竟然获了迅速办事的罪。我确实知道自己的罪责,马上就该被处死。我特意请求再给我五天时间,让我能够消灭元凶巨恶,回来接受鼎烹镬煮,这才是我活下来的愿望。”皇帝扭头对张让说:“这是你弟弟的罪,司隶有什么罪?”就让他出去了。等到遇到抓捕党人的事,皇帝发怒,把李膺等人押到黄门北寺狱。李膺等人供出了许多宦官子弟,宦官们害怕,请皇帝大救天下。李膺被救免回到乡里。后来抓捕被牵连的党人,乡人对李膺说:“你可以离开。”李膺回答说:“我已经六十岁了,死生有命运安排,我离开将要到哪里去呢?”于是就到了诏狱。被拷打至死。当时侍御史景毅的儿子景顾是李膺的门生,但是没有在名册上,所以没有受到处罚。景毅就说:“本来认为李膺贤能,派儿子拜他为师,怎么可以因为没有录牒而漏掉削去功名、夺去官籍的处罚,就苟且偷安了呢!”于是自己上表免官回乡。49.A50.C51.D52.(1)我听说农夫除掉杂草后,好的禾苗才会茂盛;忠臣除掉奸贼后,皇上的周围才会变得干净。如果我的话有不符合事实的,甘愿受死刑。(2)死也无遗憾了!已有好名声,再求长寿,可同时得到吗?【解析】49.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范滂却认为他外甥李颂不是合适人选,就把这件事压下不办。宗资把怒气转嫁到书佐朱零的身上,鞭打书佐朱零。朱零仰起头说:“范滂(这样做)是清明的裁断,好像用锋利的刀刃切割腐朽的东西。今天我宁愿受鞭打而死,但范滂(的裁决)不能违背。”“资迁怒”,“资”是本句的主语,其前断开,排除BC;“范滂清裁”主谓结构,不可断开,排除D。故选A。第101页共101页\n50.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C.“悌:善养子女”错误。悌:敬爱兄长。故选C。5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范滂死前告诫儿子既不可为恶也不要为善,行为要中庸,才是立身处世保全自身的方法”错,结合原文“欲使汝为恶,则恶不可为;使汝为善,则我不为恶”可知,范滂死前对他的儿子说:“我想要让你成为坏人,但是恶事不可以做。让你成为好人,但是我没有做不好的事(却落得如此下场)。”没有让儿子既不可为恶也不要为善,行为要中庸的意思。故选D。5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去”,除掉;“嘉谷”,好的禾苗;“有贰”,不符合事实的;“显戮”,死刑;(2)“恨”,遗憾;“令名”,好名声;“寿考”,长寿。参考译文:第101页共101页\n范滂,字孟博,是汝南征羌人。从小磨砺出高洁的节操,受到州郡和乡里人的钦佩,被推举为孝廉。冀州地区发生饥荒,盗贼纷纷而起,于是(朝廷)任用范滂为清诏使,派他前去巡行查办。范滂走马赴任,慷慨激昂,有澄清天下污秽的志向。等他到达冀州界,太守、县令知道自己贪污受贿,听说范滂来了,都抛下官印绶带逃走。范滂升迁为光禄勋主事。当时陈蕃担任光禄勋,范滂执行属下参见上司的礼仪拜访陈蕃,陈蕃没有阻止他,范滂觉得很遗憾,扔下笏板弃官而去。郭林宗听说后,责备陈蕃说:“像范滂这样的人才,难道应该(怎么能够)按照属下参见上司的礼仪来要求他吗(呢)?现在你成全他辞官的美名,莫非想给自己招来没有容人之量的议论吗?”陈蕃于是向范滂道歉。(范滂)又被太尉黄琼征召。不久皇上下诏三府衙门的属官呈报反映官吏好坏的歌谣,范滂举奏了二十多个刺史和享有二千石俸禄的权贵。尚书责备范滂弹劾的人太多了,怀疑他有私心。范滂回答说:“我检举的,如果不是贪污腐败、奸邪残暴,深深地祸害百姓的人,(我)难道会因为私心而使奏章受到玷污吗?因为召开三公会议的日子迫近了,所以我先举奏了最紧要的;那些没有查清的,将要进一步查实。我听说农夫除掉杂草后,好的禾苗才会茂盛;忠臣除掉奸贼后,皇上的周围才会变得干净。如果我的话有与事实不符的地方,我甘愿接受死刑。”范滂看到当今的时势正处于混乱的时候,知道自己的志向不能实现,于是辞官。太守宗资此前就听说范滂美好的名声,(于是)请求朝廷让范滂暂任功曹,并把政事交给他处理。范滂在任功曹期间,严厉地整治他痛恶的人和事。那些在行为上不孝顺长辈、不尊敬兄长,不遵循仁义礼制要求的人,都不与他们交往。推荐品德特别高尚的人,使他们能够显贵,提拔贫寒之士,使他们能够身居高位。范滂外甥西平人李颂,是王侯之家的子弟,被同乡的人所不齿。中常侍唐衡把李颂请托给宗资,宗资任命他做小官。范滂却认为他外甥李颂不是合适人选,就把这件事压下不办。宗资把怒气转嫁到书佐朱零的身上,鞭打书佐朱零。朱零仰起头说:“范滂(这样做)是清明的裁断,好像用锋利的刀刃切割腐朽的东西。今天我宁愿受鞭打而死,但范滂(的裁决)不能违背。”宗资于是作罢。郡中中等富裕的人,没有一个不把怨恨的矛头指向范滂的,他们竟然都指责范滂所任用的人,认为他们都是范滂的同党。建宁二年,朝廷大肆诛杀钩党之人。诏书下达,紧急缉捕范滂等人。督邮吴导到县,手捧诏书,(把自己)关在传舍(驿舍,供外交使节和传递政府文书者休息的地方)中,伏床哭泣。范滂听说这件事后,说:“(这)一定是因为我呀!”当即赶到县狱。县令郭揖十分吃惊,走出官衙,丢下官印,拉着范滂要和他一起逃走。郭揖说:“天下这么大,你何必还要在这里不走呢?”范滂说:“我死了灾祸就可以平息了,怎么敢因为我的罪名连累您,又使得我的老母流离他乡呢!”范母前来和滂诀别,范滂告诉母亲:“弟弟仲博孝顺孝敬,让他供养您就够了,我跟随先父去黄泉,是死得其所。只是希望母亲大人割舍这难以割舍的恩情,不要再增添悲伤了。”他的母亲说:“你现在可以和李膺、杜密齐名了,死了又有什么遗憾呢!已经有了美好的名声,又要追求长寿,(这样的好事)能够同时得到吗?”范滂跪下来接受母亲的教诲,再三拜别而去,他回头对儿子说:“我想要让你成为坏人,但是恶事不可以做。让你成为好人,但是我没有做不好的事(却落得如此下场)。”经过的人听见了,没有人不被感动得流泪。这一年,范滂三十三岁。53.D54.D55.C56.(1)(他们)刚正清白,对国家死心塌地。因为忠直违反了您的意旨,无故被加以拷打审查。(2)现在皇位还没有定下来,政事日益紧迫,你们为什么在床上休息呢?【解析】53.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大将军梁冀威震天下,当时派人送信给陈蕃,请陈蕃办私事,送信人不被接见。被任为尚书。这时零陵、桂阳山贼为害,公卿商议要派军队去讨伐。“时”做句子“遣书诣蕃”的时间状语,所以“时”前断句,排除选项BC;“公卿”做“议”的主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选项A。故选D。5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D.前者是“假托”的意思,后者是“高举(抬起)“的意思。前句句意:曹节等人假托皇上的诏书杀了窦武等人。后句句意:“我”时时抬起头望着远方(的天空)。故选D。5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C.“主动承认过失”有误,无中生有。由原文“延熹九年,李膺等以党事下狱考实。蕃因上疏极谏曰:‘伏见前司隶校尉李膺、太仆杜密、太尉掾范滂等,正身无玷,死心社稷。以忠忤旨,横加考案。臣位列台司,忧责深重,不敢尸禄惜生,坐观成败。如蒙采录,使身首分裂,异门而出,所不恨也!’”可知,原文并没有说陈蕃“主动承认过失”。故选C。第101页共101页\n5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无玷:清白。死心社稷:状语后置句+省略句,正常语序为“(于)社稷死心”。以:因为。忤旨:违反了您的意旨。考案:拷打审查。(2)帝祚:皇位。日:一天天地、日益。蹙:紧迫。奈何:为什么。息偃:躺着休息。“诸君奈何息偃在床”,状语后置句。参考译文: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最初在郡里做官,太尉李固上表荐举他,升为乐安太守。这时,李膺任青州刺史,被称为治政威严,整个城的官员听了消息,都自己辞官离去,陈蕃因为政绩清廉,一个人留下来。郡人周缪是高洁之人,前后郡守招请,他不肯来,只有陈蕃能够招他来。陈蕃称他的字,不叫他的名,特别为他安放一张榻,周璆离开时,就把榻悬挂起来。大将军梁冀威震天下,当时派人送信给陈蕃,请陈蕃办私事,送信人不被接见。被任为尚书。这时零陵、桂阳山贼为害,公卿商议要派军队去讨伐。陈蕃上疏说:“二郡的老百姓也都是皇上的孩子。导致孩子们为害的原因,难道不是当地官吏贪污暴虐使他们像这样造反的吗?应该严厉责成三府,暗暗地考核州牧太守县令长,另选清正贤明,能够宣扬法令,爱护百姓的人去代替他们,这样可以不必烦劳国家的军队,所有的盗贼就平息了!”陈藩因为这个得罪了皇帝身边的人,所以出京做豫章太守。后来被征任议郎,升任光禄勋。延熹九年,李膺等人由于党人事件被关进监狱受审。陈蕃因而上书极力劝谏说:“我看到前司隶校尉李膺、太仆杜密、太尉掾范滂等人,刚正清白,对国家死心塌地。因为忠直违反了您的意旨,无故被加以拷打审查。我居三公之位,担心自己责任重大,不敢空受俸禄,贪生保命,白白看着天下败亡。我的建议如果受到采纳,即使身首异处,我也不遗憾。”桓帝忌讳陈蕃说的话直切,以陈蕃辟举选用的人才不适当为借口,就罢免了他。永康元年,桓帝去世。窦皇后执掌朝政,任命陈蕃为太傅,管理尚书事宜。当时皇位继承人还没有确定,各尚书畏惧朝中权臣,都假称有病不上朝。陈蕃写信责备他们说:“古人树立节操,侍奉去世君主的态度如同他还活着一样。现在皇位还没有定下来,政事日益紧迫,诸君为什么在床上休息呢?对于道义已经很亏缺了,哪能算得上仁呢!”各位尚书惶惶恐怖,都去朝廷办公。灵帝即皇位后,窦太后再次下诏表彰陈蕃,封陈藩为高阳乡侯,食邑三百户,陈蕃上疏尽力辞让。中常侍曹节、王甫等相勾结,讨好太后。陈蕃常恨这帮人,决心消灭宦官。恰逢窦武也有谋划,陈蕃于是与窦武商量。因为事情泄露,曹节等人伪造诏书杀了窦武等人。陈蕃当时七十多岁,听说变乱发生,率领属官和学生八十余人,一起拔刀冲进承明门。王甫当时从宫里出来,于是命令逮捕陈蕃,当日杀害了他。57.    到,去    同“邀”,约请、邀请58.    B    D59.进为设几杖/礼待甚优/玄不受朝服/而以幅巾见。第101页共101页\n60.袁绍的客人中有许多豪爽俊杰之士,全都很有口才。他们见郑玄是个儒生,不认为他是个学识渊博的人,竞相设置奇异的问题,百家交替提问。61.应劭以笃学博览著称,自视甚高,言称官位,求师姿态傲慢,郑玄重视学生应有真才实学,不以官阶为荣。侧面描写,衬托出其不慕名利、不惧权贵,直言不讳,求学务实的精神。【解析】5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1)句意:后来就到太学跟随老师学习。造:到,去。(2)句意:派遣使者邀请郑玄。要:同“邀”,约请。5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1)句意:郑玄就阐发《墨守》。发:阐发。故选B。(2)句意:针砭《膏肓》。针:针砭,比喻发现或指出错误,以求改正。故选D。59.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何进为他准备了坐几和手杖,对他的礼遇很是优厚。郑玄不接受何进所赐予的朝服,而是头戴幅巾去见何进。“设几杖”为动宾结构,应在“杖”后断开;“玄”是“不受朝服”的主语,其前断开;“而”是连词,一般用于句首,其前断开。6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豪俊”,豪爽俊杰之士;“才说”,才辩;“通人”,学识渊博的人;“许”,赞许;“异端”,奇异的问题;“互”,交替。6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写作手法及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画线句是写应劭求师的过程,“自赞”是“自我引荐”,他的原话是“故泰山太守应中远,北面称弟子何如?”,“泰山太守”是他原来的官职,显示出炫耀之意。应劭以笃学博览著称,自视甚高,言称官位,求师姿态傲慢。第101页共101页\n再看郑玄的回答,“仲尼之门考以四科,回赐之徒不称官阀”,暗指应劭不合“四科”,炫耀官阶。可见郑玄重视学生应有真才实学,不以官阶为荣。这段从手法上来看属于侧面描写,应劭当时归于大将军袁绍,但是郑玄一点面子也不给他留,衬托出郑玄不慕名利、不惧权贵的品质;而且以“回赐之徒不称官阀”直接批评应劭,直言不讳;“仲尼之门考以四科”,可见他更重视真才实学,体现出求学务实的精神。参考译文:     ①郑玄字康成,是北海郡高密县人。郑玄年轻时任乡啬夫,辞官回家后,便常常到当地的学校去学习,不愿意做官吏,他的父亲多次为此恼怒,也不能阻止他。后来就到太学跟随老师学习,尊奉京兆的第五元先为师,又随从东郡张恭祖学习《周官》《礼记》《左氏春秋》《韩诗》《古文尚书》。因为在山东没有值得求教的人,于是他往西入关,经由涿郡卢植引荐,拜扶风人马融为师。郑玄独自出外游学,十多年才回到家乡。家庭贫困,便在东莱郡租种别人的田地,跟随他的学徒已有数百甚至上千人。     ②等到发生党锢之事,郑玄竟和同郡孙嵩等四十多人都被限制活动,于是就暗暗地修习儒家经籍,关闭门户不再外出。当时任城何休喜好公羊经学,就著述了《公羊墨守》《左氏膏肓》《谷梁废疾》;郑玄就阐发《墨守》,针砭《膏肓》,发挥《废疾》。何休见到这些后感叹地说:“郑康成走进了我的房室,操起了我的长矛,来讨伐我啊!”起初,光武帝中兴汉朝之后,范升、、陈元、李育、贾逵这些人为古文、今文经学争辩不休,后来马融回答了北地郡太守刘绬,加上郑玄与何休的对答,文言翻译与考据都通达精深,从此古文经学便彻底兴盛起来了。     ③灵帝末年,党禁解除,大将军何进听说郑玄的名气而征召他。州郡长官因为何进是极有权势的外戚,不敢违抗他的意旨,于是便迫胁郑玄,郑玄迫于无奈而去拜访他。何进为他准备了坐几和手杖,对他的礼遇很是优厚。郑玄不接受何进所赐予的朝服,而是头戴幅巾去见何进。住了一宿便逃奔而去。     第101页共101页\n④当时大将军袁绍在冀州统领军队,派遣使者邀请郑玄,以盛大的规模招待宾客,郑玄最后到达,袁绍便延请他就上座。袁绍的宾客有很多是豪俊之士,都很善才辩,见到郑玄是儒者,并不认为他是学识渊博通达之人,竞相提出种种不经的说法,各家纷纷起身向他发难。郑玄依照儒家经籍进行申辩对答,每一对答都超出了问题本身,并且都是以前没有听说过的,座中没有谁不嗟叹心服。此时汝南郡应劭也归依袁绍,趁机自我引荐道:“我是以前的泰山郡太守应中远,愿北面拜师自称弟子行不行?”郑玄笑着说:“孔子以(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考察学生,颜回、子贡这些人不称引自己的官阶门第。”袁绍于是便举荐郑玄为“茂才”,上表推荐他任左中郎将,但他都没有接受。公车署征召他任大司农,赐给他一辆四马安车,所经过地方的郡县都派长吏接送。郑玄就以生病的理由自求回家。62.C63.D64.B65.(1)广泛访求百姓疾苦,采集民谣。所以朝廷内外谁也不敢懈怠,百姓得到了休息。(2)近来调遣军队,只用玺书或者诏令,如果有奸人伪造,就无法察觉出来。【解析】62.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建武十三年,外国献来名马,一日跑千里,又进献宝剑,其价值可抵得上百斤黄金。诏命以马驾拉鼓的车,将宝剑赐给骑士。“建武十三年”是年号纪年,年号和年份不能断开,排除B。“者”一般为句中或句末停顿,且“异国有献名马者”句意完整,此处应在“者”后断开,排除D。“鼓车”作“驾”的宾语,构成动宾结构,不可断开,排除A。故选C。63.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D.“其中左半交给部将,右半由主帅保存”说法错误。应是“其中左半交给将帅,右半由皇帝保存”。故选D。6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是为了让地方和诸侯国重视”说法错误。这是表明汉光武帝勤政节俭。故选B。6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民瘼”,民间疾苦;“观纳”,采集;“风谣”,反映民声的歌谣;“匪”,通“非”。(2)“间者”,近来;“但”,只;“无由”,没有办法;“知觉”,发觉,觉察。第101页共101页\n参考译文:起初,光武生于民间,非常了解世间的真伪,目睹耕作艰难和百姓的疾患,所以天下平定以后,务求安静,去除王莽时期繁杂之法,恢复汉代的宽大之法。身穿粗陋的衣服,衣服没有第二种颜色。光武耳不听靡靡之音,手不拿珠玉一类的器玩,后宫里没有偏爱,近臣没有两样的待遇。建武十三年,外国献来名马,一日跑千里,又进献宝剑,其价值可抵得上百斤黄金。诏命以马驾拉鼓的车,将宝剑赐给骑士。又裁减上林禁苑的官员,废除游览打猎之类的事情。皇帝赐给地方和诸侯国的手书,全部一简十行,用小字写成。勤俭节约的风气,盛行于朝廷上下。皇帝多次让公卿大臣和左右郎将,坐在御座上。广泛访求百姓疾苦,采集民谣。所以朝廷内外谁也不敢懈怠,百姓得到了休息。地方长官,竞相努力。像杜诗任南阳太守,被称为“杜母”。杜诗,字君公,河内汲县人。年轻时有才能,在郡里任功曹,有公正平和的美称。更始年间,被征召做了大司马府的官员。建武元年,在一年中迁升三次至侍御史,负责安定洛阳。当时将军萧广放纵士兵不法,在百姓中横行霸道,百姓惶恐惊慌。杜诗告诫晓谕萧广,可他仍不改悔,于是将萧广杀了,回京后把这一情况向光武帝奏报。光武帝召见他,赐给他棨戟,又派他巡视河东,去讨伐降服反叛的贼人杨异等。建武七年,升任南阳太守。他生活节俭,施政清廉公平,以惩罚强暴树立威信,他还擅长计划谋略,顾恤和爱惜服劳役的百姓。又设计制作水排,铸造农具,使(百姓)用力少,收效多,百姓感到很便利。此外,还修建池塘,广泛开垦土地,郡中家家户户都丰足富实。当时人们把他比作召信臣,所以南阳人为这些事迹赞颂他道:“先前有召父,后来有杜母。”起先,禁令还比较简单,但凭盖了印章的玺书发兵,没有虎符作为信物。杜诗上书说:“我听说兵是国家的凶器,圣人是很慎重的。按旧的制度,发兵都要使用虎符,至于一般的征调,使用竹简就行了。符第吻合,才能取得对方的完全信任,所以显明国家命令,掌握朝廷的权威。近来调遣军队,只用玺书或者诏令,如果有奸人伪造,就无法察觉出来。我认为现在战争还在进行,内贼外虏尚未消灭,向州郡封国征兵,应当特别慎重,可立虎符作为发兵凭证,以杜绝奸伪。”书奏上,帝采纳了他的建议。66.C67.C68.1.如今功曹郭丹也推举贤能,可以说是最高德行。下令把郭丹的事迹编写在太守厅堂,把他作为后人效法的楷模。2.我身为廷大臣,却为自己蓄积财产,谋求私利,拿什么给后世的人看呢【解析】66.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第101页共101页\n句意为:更始⼆年,三公举荐郭丹贤能,朝廷征召他为谏议大夫,让他持着符节回到南阳,安定地方,接受投降。郭丹⾃离家共⼗⼆年,终于乘着高大的车走出函谷关,实现了他入关时的誓⾔。“征”的主语为“朝廷”,而不是“贤能”,所以应在“能”后面断开,排除A、D。“出”的宾语为“关”,所以应在“关”后面断开,排除B。故选C。6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被朝廷赞为美德”错误。由原文“太守杜诗请为功曹,丹荐乡人长者自代而去。诗乃叹曰:‘昔明王兴化,卿士让位,今功曹推贤,可谓至德。敕以丹事编署黄堂,以为后法。’”可知,应该是得到太守杜诗的赞誉。故选C。6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得分点:(1)“可谓”,可以说;“敕”,命令;“以为”,把……作为。(2)“而”,却;“蓄”,蓄积;“何以”,拿什么。参考译文:郭丹字少卿,南阳郡穰⼈。⽗亲郭稚,汉成帝时为庐江太守,有清廉的名声。郭丹七岁成了孤⼉,待⼈恭顺,孝敬⽼⼈,后⺟同情爱怜他,为他买衣装,买产业。后来到长安跟⽼师学习,买符节进函谷关,于是激昂地感叹道:“我不乘坐使者车,始终不出关。”到京师之后,常常协助博⼠讲经,儒者们都敬重他。⼤司马严尤征请郭丹,郭丹推辞有病不去。王莽又征召他,他与其他儒生逃往北地。更始二年,三公举荐郭丹贤能,朝廷征召他为谏议大夫,让他持着符节回到南阳,安定地方,接受投降。郭丹⾃离家共十二年,终于乘着高大的车走出函谷关,实现了他入关时的誓⾔。更始帝刘玄失败后,将领们都归附光武帝刘秀,并获得封赏;只有郭丹独守平⽒县城没有归顺,并为更始发丧,穿丧服以尽哀思。建武二年,就潜逃而去,身穿破旧走小路,爬山涉险,请求拜见更始妻⼦第101页共101页\n儿女,奉还符节符信,然后回到乡⾥。太守杜诗请他为功曹,郭丹推荐乡里德高望重的⼈代自而去。杜诗叹道:“从前明君推⾏教化,卿⼠让贤,如今功曹郭丹也推举贤能,可以说是最高德行。下令把郭丹的事迹编写在太守厅堂,把他作为后⼈效法的楷模。”建武十三年,大司马吴汉把他召来举为高才,两次升迁做了并州牧,有清平的美称。后来改任匈奴中郎将⼀职,又升为左冯翊。永平三年,代李䜣为司徒。在朝廉直公正,与侯霸、杜林、张湛、郭伋齐名相善。第二年,因核查陇西太守邓融事无所依据,策书免职。五年,在家去世。年八⼗七岁。因为河南尹范迁有品行端正,代理司徒。范迁,字子庐,沛国人。原先做过渔阳太守,由于他富有智慧和谋略,使国家的边境得到安定,匈奴不敢侵扰边境。等到处在辅佐皇帝的三公的高位,也只拥有宅院数亩,田地不足⼀顷,又让给侄子们。他的妻⼦曾经对他说:“你有四个儿子,却没有立锥之地,你可以把所得俸禄积存起来,作为后代的产业。”范迁说:“我身为朝廷大臣,却为自己蓄积财产,谋求私利,拿什么给后世的人看呢!”在司徒的官位上任职四年去世,家中没有⼀点存粮。后来,显宗在朝会上问大臣们:“郭丹家现在怎么样?”宗正刘匡回答说:“从前孙权敖辅佐楚王,马不喂粮食,妻子不穿丝绸衣服,他的子孙竟然只接受寝丘这样贫瘠土地的封赏。郭丹在朝外担任州郡长官,在朝内担任三公要职,但是家⾥没有任何遗产,子孙贫困。”皇上于是交付南阳郡探访寻求郭丹的后代子孙。后来,他的长子郭宇,官至常山太守。小儿子郭济,担任赵相。69.D70.C71.B72.(1)打官司是为了求得公正,禁止他们,公理将如何申说?希望不要限制他们。(2)等到党禁开始解除,大将军何进、司徒袁隗派人敦请陈寔,想要上表破格授予他以高位。【解析】69.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等到后来逮捕党人,事情也牵连到陈寔。其他人为了免罪大多逃避,陈寔说:“我不到监狱里,大家就没有依靠。”于是自请囚禁。后来遇到赦免才得以放出。第101页共101页\n“逮捕”的宾语为“党人”,而“事”是“连寔”的主语,所以应在“人”后断开,排除AB;“求免”是“逃避”的目的,中间不用断开,并且“曰”的主语为陈寔,所以应在“免”后断开,排除C。故选D。70.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C.“含义相同”错。第一个“谢”:推辞。句意:陈寔向使者推辞说。第二个“谢”:谢罪,道歉。句意:向汉朝使者道歉说。故选C。7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亲自礼遇之前怀疑他的官吏”错误。由原文“及为督邮,乃密托许令,礼召杨吏”可知,等到陈寔当了督邮,还暗中嘱托许昌县令,以礼召见杨吏。故选B。7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讼”,打官司;“直”,公正;“其”,表示希望或祈使的语气。(2)“及”,等到;“敦”,劝勉,敦请;“不次”,不依寻常次序,超擢,破格。参考译文:第101页共101页\n陈寔字仲弓,是河南许昌人。出身于寒微之家,小时候做县吏,常常从事一些公差杂役。陈寔立志勤奋学习,不管坐立都诵读不辍。县令邓邵试着与他交谈,认为他是个奇才,让他到太学里学习。后来县令又召他为县吏,他却隐居躲避到阳城山中。当时发生了一起杀人案,同县的杨吏怀疑是陈寔干的,县里于是逮捕囚系他,鞭笞拷问没有得到证据,而后才放出来。等到陈寔当了督邮,还暗中嘱托许昌县令,以礼召见杨吏。远近的人听到这事,都赞叹佩服他。后来又调任太丘县令。陈寔修养德行,追求为政清静,百姓得以安居乐业。邻县有要来投奔的人,陈寔就训导解释,晓谕他们,把他们交给有关官员让他们回到各自的居地。县里官员担心有人打官司,禀告陈寔要禁止。陈寔说:“打官司是为了求得公正,(如果)禁止他们,公理将如何表明?希望不要限制他们。”有关官员听到这件事,感叹说:“陈君说话到这样地步,怎么会被别人埋怨呢?”县里终于没有人来打官司。等到后来逮捕党人,事情也牵连到陈寔。其他人为了免罪大多逃避,陈寔说:“我不到监狱里,大家就没有依靠。”于是自请囚禁。后来遇到赦免才得以放出。灵帝初年,大将军窦武征召他为下属官员。当时中常侍张让权倾天下,张让的父亲死了,要归葬许昌,虽然全郡的人都来了,但没有一个名士前往,张让感到很羞耻,陈寔一人去吊唁。等到后来又诛杀党人的时候,张让感谢陈寔,因而宽恕保全了许多党人。陈寔在乡间,以平和的心对待事物。百姓打官司时,陈寔总力求判决公正,告诉百姓道理的曲直,百姓回去后没有埋怨的。大家感叹说:“宁愿被刑罚处治,不愿被陈先生批评。”当时年成不好,民众没有收成,有小偷夜间进入陈寔家里,躲在房梁上。陈寔暗中发现了,就起来整顿衣服,让子孙聚拢过来,正色训诫他们说:“人不可以不自我勉励。不善良的人不一定本性是坏的,(坏)习惯由(不注重)品性修养而形成,便会落到这样的地步。梁上君子就是这样的人!”小偷大惊,从房梁跳到地上,跪拜在地,诚恳认罪。陈寔慢慢劝喻他说:“看你的长相,也不像个坏人,应该深自克制,返回正道。然而你这种行为当由贫困所致。”结果还赠送二匹绢给小偷。从此全县没有再发生盗窃。太尉杨赐、司徒陈耽,每当任命新的公卿,全府同僚们都要来致贺,杨赐等常叹息说陈先生迄今未登大位,我等有愧于占先了。等到党禁开始解除,大将军何进、司徒袁隗派人敦请陈寔,想要上表授予他以高位。陈寔向使者推辞说:“我很久以来就隔绝人事,只想作一介平民终老而已。”当时三公的位置常常空缺,朝中舆论认为陈寔比较合适。陈寔多次被征召,他往往推托,隐居不仕,居家养老。中平四年,年龄八十四岁,在家中去世。73.C74.C75.D76.(1)班固的弟弟班超担心班固被郡吏审核拷问,自己不能申辩清楚,便疾行赶到朝廷上书,详细说明班固著书的意图。(2)种兢大怒,但因畏惧窦宪而不敢发作,心中记下仇恨。等到窦氏门客都被逮捕拷问之时,种兢趁此机会关押了班固。【解析】73.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班固自永平中开始接受诏令,潜心钻研二十多年,至建初年间才完成。当时人非常推崇此书,学者们没有不朗读背诵它的。“自永平中”作句子的状语,修饰“始受诏”,二者不可断开,排除BD。“至建初中”作句子的状语,修饰“成”,二者不可断开;且“当世”指的是当时的人,应为“甚重其书”的主语,句意完整,故排除A。故选C。第101页共101页\n74.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C.“颂,原指各诸侯国采集献给周天子的本地民间歌谣”说法错误,民间歌谣是“风”,颂是指宗庙祭祀时的舞曲歌辞。故选C。7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因班固未到达迎接地点完成任务而免职”说法错误,从文中“会南匈奴掩破北庭,固至私渠海,闻虏中乱,引还,及窦宪败,固先坐免官”可知,是因为受到窦宪战败的牵连而免官的。故选D。7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核考”,审核拷问;“诣阙”,到朝堂;“具”,详细地。(2)“衔”,怀恨;“及窦氏宾客皆逮考”,被动句;“系”,关押,逮捕。参考译文:第101页共101页\n班固字孟坚,九岁时,能作文章诵诗作赋。长大后,便博览并通晓古籍。他所掌握的学问不局限于某一家或某一人,不拘泥于篇章字句的解释,了解文章大意即可。诸子百家的言论,没有不寻根究底的。他性情温和宽容,不因为自己的才能而高人一等,许多儒生因此而仰慕他。永平初年,东平王刘苍凭借至亲的身份担任骠骑将军的职务辅佐朝政,招致贤才,广纳英雄。当时班固才二十岁,写了陈述意见的文书劝说刘苍,推荐了桓梁、晋冯几位贤士,刘苍采纳了他的建议。父亲班彪去世后,班固回到故乡。班固认为班彪续写的前代历史不详细,就专心钻研,想完成班彪的事业。不久有人给显宗上书,控告班固私自修改撰写国史,天子下诏给班固所在郡的郡守,将班固收捕到京兆狱中,将他家的书全部收走。班固的弟弟班超担心班固被郡吏审核拷问,自己不能申辩清楚,便疾行赶到朝廷上书,详细说明班固著书的意图。显宗认为他是个奇才,便下诏让他到校书部,与前睢阳令陈宗、长陵令尹敏、司隶从事孟异共同完成《世祖本纪》,升迁为校书郎。班固又创作了列传和载记二十八篇,献给皇帝。皇帝就再次让他继续完成以前所写的书。班固认为汉朝承继帝尧的气运,以此建立帝王功业直至六代,史臣便追述他们的功德,私下里撰写本纪,编在百王的最后,排在秦始皇、项羽之列,(而)太初之后,就空缺不再记录,班固因而探寻史料撰写前记,汇集听说的内容,编撰了《汉书》。班固自永平中开始接受诏令,潜心钻研二十多年,至建初年间才完成。当时人非常推崇此书,学者们没有不朗读背诵它的。肃宗一向很喜好文章,班固更加受宠,多次被召入宫中陪读,有时夜以继日。每次出外巡行,班固都有赋颂呈上,朝廷有大事需要商议时,天子让他诘难公卿,在廷前论辩,给他的赏赐十分优厚。永元初年,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任命班固为中护军,参与军务。北单于听说汉军出兵,派遣使者到居延塞进行通好,想重行呼韩邪从前和亲的做法,朝见天子,请派大使。窦宪上书派遣班固代理中郎将的事务,率数百骑兵与匈奴使者一起出居延塞迎接北单于。正赶上南匈奴攻破北匈奴所在地,班固到了私渠海,听说匈奴发生内乱,便带兵返回,等到窦宪失势时,班固首先获罪并被免官。班固不教诲他的儿子们,他的儿子多不遵守法度,让官吏很以之为苦。当初,洛阳令种兢曾经出行,班固的奴仆冒犯种兢的车马,吏卒捶击呵斥了奴仆,奴仆醉酒谩骂种兢,种兢大怒,但因畏惧窦宪而不敢发作,心中记下仇恨。等到窦氏门客都被逮捕拷问之时,种兢趁此机会关押了班固。班固于是死在狱中,时年六十一岁。天子下诏谴责种兢,把种兢作为主谋官吏来治罪。77.C78.C79.A80.B81.①为了维护大汉的神威,他不顾自己的个人安危,登城与匈奴搏战。②耿恭与战友们同生共死,将生死置之度外;面对匈奴单于封王的诱惑,舍生取义,还手刃匈奴使者,足见其忠义。③衣衫褴褛,形容枯槁,也坚守城池,亦足见其“义重于生”。【解析】7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积累和运用能力。C.“恭以疏勒城傍有涧水可固”的“固”,形作动,固守、坚守。句意:耿恭认为疏勒城傍有涧水,可坚守。故选C。78.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掌握能力。A.相:第一个,副词,互相;句意:匈奴官兵惊恐万状,纷纷说道:“汉兵像神一样,真太可怕了!”第二个代词,单指刘兰芝;句意:(您)现在就可以去禀告婆婆,趁早把我遣送回去。B.因:第一个,副词,于是;句意:范羌于是跟着王蒙的军队一道出兵塞外了。第101页共101页\n第二个介词,凭借;句意:凭借他人的力量而有损害他,是不仁慈的。C.两个“以”,都是介词,译为“把”;第一句句意:时常悄悄地把匈奴的情况告诉耿恭。第二句句意:现在把钟罄放在水中。D.且:第一个,译为“一边……”;句意:匈奴兵追击耿恭,耿恭一边迎战一边行进。第二个,译为“况且”;句意:况且我年轻时在蜀汉政权做官,担任过郎官的职务。故选C。79.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语句的翻译理解能力。A.“道逢匈奴骑多,皆为所殁”,该句翻译不对。“为所殁”是被动句式,语境是指汉军被匈奴戮没。该句的正确句意是:路上,(汉军)遭遇匈奴大军,寡不敌众,全军覆没(全被匈奴戮没)。故选A。80.本题考查学生归纳人物形象特点的能力。做此题适合用排除法,排除与耿恭无关的人和事,排除与耿恭的军事才能无关的方面即可。①恭乃发使赍金帛,迎其侍子,表现的是耿恭的仁慈,很有外交谋略,而不是军事才能,故排除含有①的AD选项。④以疏勒城傍有涧水可固,五月,乃引兵据之,这表现的是耿恭的观察力和因地制宜的能力,不属于军事才能。⑥遣军吏范羌至敦煌迎兵士寒服,表现的是他对部下的管理和调遣能力,说明很有威信和组织能力。故排除含有④⑥的ACD选项。故选B。8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重要内容的信息筛选和归纳能力。题干要求结合文章分条解说耿恭“义重于生”的体现,也就是要寻找表现耿恭舍生取义的语句,并用自己的话概括归纳。从文中“匈奴遂破杀后王安得,而攻金蒲城。恭乘城搏战,以毒药傅矢。传语匈奴曰:‘汉家箭神,其中疮者必有异’”可看出:为了维护大汉的神威,他不顾自己的个人安危,登城与匈奴搏战。第101页共101页\n从文中“数月,食尽穷困,乃煮铠弩,食其筋革。恭与士推诚同死生,故皆无二心,而稍稍死亡,余数十人。单于知恭已困,欲必降之,复遣使招恭曰:‘若降者,当封为白屋王,妻以女子’”恭乃诱其使上城,手击杀之,炙诸城上。虏官属望见,号哭而去。单于大怒,更益兵围恭,不能下”等语句可以看出:耿恭与战友们同生共死,将生死置之度外;面对匈奴单于封王的诱惑,舍生取义,还手刃匈奴使者,足见其忠义。从“大雪丈馀”“衣屦穿决,形容枯槁”等语句可以看出:耿恭坚守汉家城池,心系大汉安危,是铮铮铁骨的男儿。参考译文:耿恭,字伯宗,扶风茂陵人。耿恭年少时就死了父亲,为人慷慨多有远大的谋略,有将帅之才。永平十七年冬,骑都尉刘张率兵攻打车师国,请耿恭担任司马,耿恭与奉车都尉窦固及堂弟驸马都尉耿秉破降车师。破降车师后,朝廷重新开始设立西域都护,戊己校尉。就任命耿恭为戊己校尉,驻扎在车师后王部金蒲城。耿恭到任,发布文告晓示乌孙国,宣扬汉室威严和恩德,乌孙国中,从国王大昆弥以下,都非常高兴。派使者向东汉朝廷献名马,并愿派王子入侍皇帝。耿恭就派使者携带着金银布帛,迎接其王子入侍汉朝皇帝。       第二年三月,北匈奴单于派左鹿蠡王率二万骑兵进攻车师,耿恭派司马带兵三百前往救援,路上,遭遇匈奴大军,寡不敌众,全军覆没。北匈奴杀死车师国的后王安得,又转兵攻打金蒲城。耿恭亲自登城,与敌作战。他让部下把毒药涂到箭镞上,向匈奴兵喊话:“我们汉军的箭是神箭,那些中箭的人创口一定有怪异情况发生。”喊完,就拉开强弩发射毒箭射击敌人。匈奴兵中箭的人,看到自己的伤口都因毒热而迅速溃烂,于是大惊失色。正赶上天降大雨,耿恭乘着风雨大作,率众出击,杀死杀伤大量敌军,其余敌军惊恐万状,纷纷说:“汉兵像神一样,真太可怕了!”于是解除包围,退兵离开。耿恭认为疏勒城傍有涧水,可坚守,五月,于是引兵据守疏勒。七月,匈奴兵又来进攻,耿恭招募先锋数千人直闯敌阵,匈奴骑兵逃散败走。第101页共101页\n当时,焉耆、龟兹联合进攻,杀死了汉西域都护陈睦,北匈奴也在柳中包围了关宠。恰逢明帝驾崩,救兵不到,车师国又背叛汉朝,与匈奴合兵进攻耿恭。耿恭激励将士赶走了敌人。车师后王夫人的祖辈是汉人,因而常悄悄地给耿恭通报军情,并私下供给汉军粮饷。几个月后,汉兵粮食用完,陷入困境,就煮弓弩和铠甲,吃上面的皮革和弦筋。耿恭与士兵坦诚相待,同生共死,所以大家都无二心。(但由于缺乏粮草),军士渐渐死亡,只剩了几十人。单于知道耿恭已困顿不堪,一心想招降他,就派人来诱降耿恭说:“你如果投降,就封你为白屋王,并且把美女嫁给你做妻子。”耿恭先假意应允,将单于使者骗上城来,亲手将他杀死,在城上烧烤他的肉吃,匈奴使者的手下人望见了,大声号哭着离开了。单于大怒,进一步增兵包围围城池,但始终未能攻下。        ……先前耿恭曾派遣所部军吏范羌回敦煌领取军士寒衣,范羌随王蒙的军队出塞。范羌坚决请求返回迎接耿恭,诸将不敢前进,无奈王蒙只得分兵两千给范羌去营救耿恭。范羌从天山北道进军,遇大雪深丈余,军队勉强到达疏勒城下。城中听到兵马声,以为匈奴攻城。非常害怕。范羌在城下大喊:“我是范羌,大汉朝派遣军队来迎接校尉来了。”城中皆呼万岁。开门,与援军相与痛哭。此时,城中仅余二十六人。第二天,耿恭一同东归。敌兵追赶骚扰,汉军且战且行。耿恭的人马将士素来饥饿困顿,从疏勒出发时尚有二十六人,一路上又死去很多,三月到玉门关时,仅剩了十三人。而且衣服鞋子都穿破了,身体瘦弱面色憔悴,中郎将郑众安排耿恭及部下等人洗浴更换衣帽。耿恭回到洛阳。鲍昱也上奏皇帝,说耿恭的节义超过了苏武,耿恭应受到爵赏。于是,朝廷任命耿恭为骑都尉。(作者)评论说:我初次读《苏武传》,被他在蛮荒之地坚持过艰苦生活,没有让大汉王朝蒙羞的精神所感动。后来披阅耿恭坚守疏勒城的事迹,不知不觉长叹着眼泪不知从哪里流了下来。哎!追求正义比求生还重要,才使他达到这样的境界吗!82.    过失。    救济、帮助83.B84.C85.路过弘农/意辄移属县使作徒衣/县不得已与之/而上书言状/意亦具以闻。86.钟离意哀怜同情他,于是听凭防广回家,使他能为母亲办理丧事。丞椽都争论不能放人,钟离意说:“罪人是我放回的,我坚守信义,决不连累你们。”87.①事例:对囚徒怀有仁德之心,让属县为他们制作棉衣御寒,并为囚徒解除枷锁,让他们自由活动,约定好到达的日期。效果:囚徒们都按期返回。②事例:任堂邑县令时又同情防广,允许他离开监狱替其母亲办丧事。效果:防广安葬母亲后,果然回来坐牢。88.选择“曾巩”的传记与钟离意作“对读”。原因:他们都富有仁德,关爱百姓。会稽发生大瘟疫时,钟离意亲自照看病人;曾巩在属县闹饥荒时劝说富人拿出粮食卖给百姓,使得百姓得以就近方便地买到粮食。【解析】8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第101页共101页\n(1)愆:过失。句意:并且宽大处理边远县细小的过失。(2)济:救济、帮助。句意:所属地区的百姓大多数受到了他的救济。8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句意:筹集分发医药。经:筹集。故选B。8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句意:征召到大司徒侯霸幕府。辟:征召。故选C。85.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路过弘农县时,钟离意就让县里替囚徒制做棉衣,县里不得已给了他,但上书朝廷报告,钟离意也将全部情况上报。“路过弘农”为动宾结构,其后断开,且“意”为“辄移属县使作徒衣”的主语,其前断开;“使作徒衣”是“意”“移属县”的具体内容,其后应断开,且“县”做下句主语,其前断开;“而”为连词,一般用于句首,其前断开;“意”为“亦具以闻”的主语,其前断开。8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怜伤”,哀怜同情;“听”,听凭、听任;“得”,能够;“归”,使……回,放回;“义”,坚守信义;“累”,连累。87.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难以急化,宜少宽假”意思是“不要用急迫的教化,应该稍稍宽松宽容”。结合“诏部送徒诣河内,时冬寒,徒病不能行。路过弘农,意辄移属县使作徒衣,县不得已与之,而上书言状,意亦具以闻”“意遂于道解徒桎梏,恣所欲过,与克期俱至”,可概括出:对囚徒怀有仁德之心,让属县为他们制作棉衣御寒,并为囚徒解除枷锁,让他们自由活动,约定好到达的日期。结果是“无或违者”,没有一个违背的。第101页共101页\n结合“县人防广为父报仇,系狱,其母病死,广哭泣不食。意怜伤之,乃听广归家,使得殡敛。丞掾皆争,意曰:‘罪自我归,义不累下。’遂遣之”,可概括出:任堂邑县令时又同情防广,允许他离开监狱替其母亲办丧事。结果是“广敛母讫,果还入狱”,防广安葬母亲后,果然回来坐牢。8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要找出所选择的历史人物与钟离意之间的共同点。比如选择曾巩,他与钟离意之间的共同点是富有仁德,关爱百姓。如“建武十四年,会稽大疫,死者万数,意独身自隐亲,经给医药,所部多蒙全济”会稽发生大瘟疫时,钟离意亲自照看病人;而曾巩“岁饥,度常平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大意是“这一年发生了饥荒,他估计常平仓储存的粮食不足以用来救济,而乡间的百姓,又不能都到城里来购粮。曾巩就张贴告示晓谕所属的各县,劝说富人如实申报自己储存的粮食,共有十五万石,让他们将这些粮食比照常平仓的价格稍稍提高一点后卖给百姓。百姓得以就近方便地买到粮食,又不出家乡,而且粮食有余”,同样体现出仁德施政,关爱百姓的特点。参考译文:     ①钟离意字子阿,会稽山阴人。年轻时做过郡府督邮。当时他管辖的县里有个亭长受人酒礼,府吏下文书追查此事。钟离意将文书封好寄回,进郡府对太守说:“《春秋》说先内后外,《诗经》说‘在家做妻的榜样,推广到治家治国’。就是说,明晓政令教化的根本,由身边的人推广到远处的人。现今应该先清理府内现今应当先清理府内,并且宽大处理边远县细小的过失。”太守认为他很能干,就委任他管县里的事。建武十四年,会稽发生大瘟疫,死的人以万计算,钟离意独自一人亲自照看病人,筹集分发医药,所属地区的百姓大多数受到了他的救济。     ②钟离意被举荐为孝廉,再次升迁,征召到大司徒侯霸幕府。朝廷下诏要送囚徒到河内,时值隆冬天寒,囚徒患病不能行走。路过弘农县时,钟离意就让县里替囚徒制做棉衣,县里不得已给了他,但上书朝廷报告,钟离意也将全部情况上报。光武帝得到奏章,给侯霸看,并说:“你所派的掾吏良心竟这么好啊,的确是个好官吏。”钟离意在路上解除囚徒的枷锁,听任他们随便走动,但规定了到目的地的日期,囚徒们按期到达,没有一个违背的。回来后,以病免职。                  第101页共101页\n③后来授职为暇丘县令。官吏中有个叫檀建的偷窃县里的东西,钟离意屏退左右私自问供,檀建叩头服罪,钟离意不忍心加刑罚,遣送他回家令他长期休假。檀建的父亲听到了,替檀建安排了酒席,对他说:“我听说无道之君用刀杀人,有道之君用义代替杀人。你有罪,命该如此。”于是令檀建服药而死。建武二十五年(公元50年),升为堂邑县令。县民防广为父报仇,被捕入狱,他的母亲病死了,防广哭泣不能进食。钟离意哀怜同情他,于是听凭防广回家,使他能为母亲办理丧事。丞椽都争论不能放人,钟离意说:“罪人是我放回的,我坚守信义,决不连累你们。”于是就放他走了。防广安葬母亲后,果然回来坐牢。钟离意秘密地上报其事,防广竟减除了死罪。     ④显宗即位,钟离意被征拜为尚书。这时交阯太守张恢,因贪赃千金之罪,征回京师伏法,钱物等用簿本记载没收交大司农,朝廷下诏将赃物赐给群臣。钟离意得到一些珍珠,全部放到地上而不拜赐。显宗奇怪而问其原故,钟离意回答说:“我听说孔子忍渴不饮盗泉之水,曾参在一个叫‘胜母’的地方回车,讨厌其名字。这些肮脏的宝物,的确不敢拜受。”显宗感叹道:“尚书的话多么清正啊!”于是改以库钱30万赐给钟离意,又升任他为尚书仆射。                  ⑤钟离意任职五年,用仁爱利益进行教化,百姓都很富裕,但他因长久生病而死在任职上。他留有遗书向天子陈述太平盛世的道理,不要用急迫的教化,应该稍稍宽松宽容。皇帝对他的心意既感动又伤感,下诏表示感叹,赐给他二十万钱。89.C90.C91.A92.(1)等到任延到任后,宁静淡泊无为,唯独先派人送礼祭祀延陵季子。(2)我听说忠臣没有私交,有私交的臣子不忠诚。守正奉公,是做臣子的大节。【解析】89.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任延说:“龙丘先生以身作则,守德践义,有原宪、伯夷的节操。我作都尉的洒扫门庭接他,尚怕有辱于他,随便召他来是不行的。”“都尉埽洒其门”,主谓宾结构,句意完整,单独成句,前后断开,排除BD;“召之不可”,“召之”作“不可”的主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故选C。第101页共101页\n90.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C.“宦指代官场”错误,宦:做官。故选C。9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刚刚成年”有误,“时年十九”还未成年,男子满二十岁才是成年。故选A。9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及”,等到;“唯”,唯独;“祠”,祀延。(2)“不私”,没有私交;“履”,遵守;“履正奉公,臣子之节”,判断句。参考译文:第101页共101页\n任延字长孙,南阳郡宛县人。十二岁为诸生,在长安学习,通晓《诗》《易》《春秋》,在太学很有名,太学中号为“任圣童”。更始元年,授任延会稽都尉。当时他才十九岁,迎接他的官员看到他年纪轻轻的,为之惊奇。等到任延到任后,静泊无为,唯独先派人送礼祭祀延陵季子。当时,天下刚刚平定,道路交通阻塞,北方逃难江南的都没有返回中原,会稽人才多。任延聘请德行高的如董子仪、严子陵等,毕恭毕敬地以师友之礼对待他们。掾吏贫困的,常把自己的俸禄分给他们。裁减下来的人员,使他们耕种公田,解决他们的穷困问题。吴地有个龙丘苌,隐居太末。王莽时,四辅三公连续征辟,皆不应召。掾史禀告请求召他来,任延说:“龙丘先生以身作则,守德践义,有原宪、伯夷的节操。我作都尉的洒扫门庭接他,尚怕有辱于他,随便召他来是不行的。”派功曹拿了他的名片去拜谒他,又写信,又送医药,官吏使者在路上络绎不绝。一年之久,龙丘苌才乘车到府门,希望在有生之年被录用任职。任延于是让他暂任议曹祭酒。不久,龙丘苌病死,任延亲自为他治丧,三天没有处理政务。自此以后,郡中德才兼备的人争去郡里做官。建武初,任延上书请求退职。诏命征任九真太守。光武接见,赐给他马杂缯,命令他的妻子儿女留在洛阳。九真的风俗以打猎为业,不知道用牛耕田,往往招致困乏。任延于是令老百姓铸作田器,教老百姓开垦荒地。田土年年越开越多,老百姓富裕了。骆越的老百姓没有嫁女娶媳妇的礼法,不懂父亲儿子的天理,夫妇的关系。任延于是布告所属各县,规定男的年二十至五十,女的年十五至四十,都根据年龄结合。因此,同时结婚的有二千多人。这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生了子女的都说:“使我有这个儿子的,是任君啊。”好多人都以‘任’叫自己的儿子。任延任职四年,征召去洛阳,因病没有及时赶到,降任睢阳令,九真的官吏老百姓为他立生祠。授武威太守,皇帝亲自召见,告诫他说:“好好地服侍上官,不要失去名誉。”任延回答说:“我听说忠臣没有私交,有私交的臣子不忠。守正奉公,是做臣子的大节。上下一个声音,随声附和,不是皇上的福分。好好地服侍上官,臣不敢奉此诏。”帝叹息道:“你说的是对的。”93.B94.D95.C96.(1)于是授予桓荣博士的官职,举荐彭闳、皋弘为议郎。(2)(他)常常用礼义谦让使人心满意足,不凭借辞令凌驾别人,(在场的)儒生没有赶得上他的。【解析】93.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当时显宗刚刚被立为皇太子,选求通晓经籍的人,就提拔桓荣的弟子豫章何汤为虎贲中郎将,用《尚书》教授太子。“显宗始立为皇太子”为一个完整的句子,“显宗”作主语,“立为”作谓语,“皇太子”作宾语,中间不可断开,排除CD;“中郎将”是官职,不能断开,排除A。故选B。94.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D.“古代称呼‘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为阳,反之‘山南水北’为阴”错误,古代称呼“山南水北”为阳,反之“山北水南”是为阴。故选D。9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在博士张佚的力荐下”错。原文“博士张佚正色曰:‘今陛下立太子,为阴氏乎?为天下乎?即为阴氏,则阴侯可;为天下,则固宜用天下之贤才。’帝称善,即拜佚为太子太傅,而以荣为少傅,赐以辎车、乘马”,可见张佚并没有推荐他。故选C。9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因”,于是;“拜”,授予官职;“引”,举荐。第101页共101页\n(2)“每”,常常;“厌”,满足;“以”,凭借;“及”,赶得上。参考译文:桓荣字春卿,沛郡龙亢人。年少时到长安求学,学习《欧阳尚书》,为博士九江人朱普做事。桓荣贫穷如洗毫无资财,常常为他人做佣工来养活自己,精力充沛,十五年没有回故乡探视。到王莽篡位时才回来。建武十九年,桓荣年六十多岁,被大司徒府征辟。当时显宗刚刚被立为皇太子,选求通晓经籍的人,就提拔桓荣的弟子豫章何汤为虎贲中郎将,用《尚书》教授太子。世祖随意地询问何汤原来的老师是谁,何汤回答说:“我师从沛国的桓荣。”皇帝随即召见桓荣,让他解说《尚书》,十分欣赏他。桓荣被拜为议郎,赐钱十万,让他入宫教授太子。每次朝会,世祖总是让桓荣在公卿之前讲述经书。皇帝大加称赞,说:“得到您差点晚了!”正遇上欧阳博士空缺,皇帝想任用桓荣。桓荣叩头推辞说:“我的经术肤浅,不如我的同门郎中彭闳、扬州从事皋弘。”皇帝说:“好,去请他们吧,你去协调。”于是授予桓荣博士的官职,举荐的彭闳、皋弘为议郎。皇帝曾亲临太学,正遇上诸位博士在太学辩论。桓荣穿着儒服,温和谦恭而且宽厚有涵养,分辩说明经书的要义,常常用礼义谦让使人心满意足,不凭借辞令凌驾别人,(在场的)儒生没有赶得上他的。后来桓荣入朝参加宴会,皇帝下诏赐给诸臣珍奇的果子,接受的人都将它揣在怀中,只有桓荣双手捧着果子拜谢。皇帝笑着指着他说:“这是真正的儒生啊!”因此更加受敬重厚待,常常让他住在太子宫中。建武二十八年,皇帝大会百官,下诏询问谁可以做太子太傅。群臣推测皇帝的意思,都说太子舅舅执金吾原鹿侯阴识合适。只有博士张佚脸色严肃说道:“现在陛下立太子,是为了阴氏,还是为天下?假如是为了阴氏,则阴识可以做太子师;假如为天下,那么本来就应该任用天下贤才。”光武帝称赞张佚说得好,于是拜张佚为太子太傅,并让桓荣做太子少傅,还赐给桓荣车马。桓荣广聚门生,陈列他的车马、印绶,说今天蒙受的赏赐,都是研习古事的功劳啊,(你们)能不努力吗?”三十年,被授予太常的官职。显宗继位后,以师礼尊崇桓荣,(桓荣)很受亲近和尊重,拜桓荣的两个儿子为郎。桓荣每次生病,皇上就派使者慰问,太官、太医络绎不绝。桓荣死后,皇帝亲自换上丧服,来到他的丧礼上为他送葬,并在首阳山的南面赐他坟冢。(节选自《后汉书·桓荣丁鸿列传》)97.B98.D第101页共101页\n【解析】9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B.句意:光脚走路。徒,光脚。故选B。98.本题考查学生翻译句子的能力。D.句意:还吝惜一匹快马来拯救一条垂死的生命吗?疾足,足疾,脚跑得快;济,帮助,拯救;垂死,将死。故选D。参考译文:董祀作屯田都尉的官职,触犯法律被判决死罪。蔡文姬面见曹操请求(赦免)他。当时大臣、名士以及从远方外国来的使者满满的坐在殿里。曹操对他的客人们说:“蔡伯喈的女儿就在门外,今天我请诸位见一见。”蔡文姬进来的时候,头发凌乱,光脚走路,向曹操磕头请罪,说话条理清晰,语意非常酸楚哀痛,众人都被她感动了。曹操说:“就算真的像你说得那么可怜,但是降罪的文书已经发下去了,怎么办呢?”蔡文姬说:“明公您马厩里的好马成千上万,勇猛的士卒不可胜数,还吝惜一匹快马来拯救一条垂死的生命吗?”曹操被她的话感动,于是派人追回文书赦免了董祀的罪。99.C100.C101.C102.(1)他被推举为孝廉,却不应荐,屡次被公府征召,都没有就任。(2)用实际发生的地震来检验仪器,彼此完全相符,真是灵验如神。从古籍的记载中,还看不到曾有这样的仪器。【解析】99.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C.“雅:高雅”错误。“雅”,平素。句意:汉安帝平素听说他擅长术数方面的学问。故选C。100.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第101页共101页\nA.第一个“因”,于是。句意:张衡于是给皇帝上书陈述这些事。第二个“因”,通过。句意:廉颇通过宾客到了蔺相如的门前谢罪。B.第一个“乃”,于是,就。句意:于是,张衡就精心研究、考核阴阳之学(包括天文、气象、历法诸种学问)。第二个“乃”,才。句意:让他放牧公羊,说等到公羊生了小羊才得归汉。C.两个“之”都是结构助词,的。第一句句意:精辟地研究出测天文仪器的正确道理。第二句句意:白白地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受苦。D.第一个“而”,表转折关系。句意:曾经一条龙的机关发动了却没有感觉到地动。第二个“而”表并列关系。句意:秦国强大而赵国弱小。故选C。10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C.“在遭到朝廷所有官员群起毁谤时”错误,文中指的是“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是“阉竖”群起毁谤,而不是所有官员。故选C。10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得分点:(1)“举”,推举;“连”,屡次;“辟”,征召;“不就”,没有就任。(2)“验之以事”,是介词结构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以事验之”;“合契”,完全相符;“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未有之也”。参考译文:第101页共101页\n张衡,字平子,是南阳郡西鄂县人。张衡年轻时就擅长写文章,曾到“三辅”一带游学,于是就进了洛阳,在太学学习,于是通晓五经,贯通六艺。虽然才华比一般的人高,但并不因此而骄傲自大。(他)平时举止从容,态度平静,不喜欢与世俗之人交往。永元年间,他被推举为孝廉,却不应荐,屡次被公府征召,都没有就任。此时社会长期太平无事,从王公贵族到一般官吏,没有不过度奢侈的。张衡于是摹仿班固的《两都赋》写了《二京赋》,用它来(向朝廷)讽喻规劝。这篇赋,他)精心构思润色,用了十年才完成。大将军邓骘认为他的才能出众,屡次征召他,他也不去应召。张衡善于器械制造方面的巧思,尤其在天文、气象和历法的推算等方面很用心。汉安帝常听说他擅长术数方面的学问,命公车特地征召他,任命他为郎中,两次迁升为太史令。于是,张衡就精心研究、考核阴阳之学(包括天文、气象、历法诸种学问),精辟地研究出测天文仪器的正确道理,制作浑天仪,著成《灵宪》《算罔论》论述极其详尽。(汉)顺帝初年,(张衡)又两次转任,又做了太史令之职。张衡不趋附当时的那些达官显贵,他所担任的官职,总是多年得不到提升。自他从太史令上离任后,过了五年,又回到这里。阳嘉元年,张衡又制造了候风地动仪。这个地动仪是用纯铜铸造的,直径有8尺,上下两部分相合盖住,中央凸起,样子像个大酒樽。外面用篆体文字和山、龟、鸟、兽的图案装饰。内部中央有根粗大的铜柱,铜柱的周围伸出八条滑道,用来拨动机件。外面有八条龙,龙口各含一枚铜丸,龙头下面各有一个蛤蟆,张着嘴巴,准备接住龙口吐出的铜丸。仪器的枢纽和机件制造得很精巧,都隐藏在酒尊形的仪器中,覆盖严密得没有一点缝隙。如果发生地震,仪器外面的龙就震动起来,机关发动,龙口吐出铜丸,下面的蛤蟆就把它接住。铜丸震击的声音清脆响亮,守候机器的人因此得知发生地震的消息。地震发生时只有一条龙的机关发动,另外七个龙头丝毫不动。按照震动的龙头所指的方向去寻找,就能知道地震的方位。用实际发生的地震来检验仪器,彼此完全相符,真是灵验如神。从古籍的记载中,还看不到曾有这样的仪器。曾经一条龙的机关发动了却没有感觉到地动,京城的学者都责怪它这次没有应验。几天后,驿站上传送文书的人来了,证明果然在陇西地区发生地震,大家这才都叹服地动仪的绝妙。从此以后,朝廷就责成史官根据地动仪记载每次地震发生的方位。当时政治昏暗,中央权力向下转移,张衡于是给皇帝上书陈述这些事。后来被升为侍中,皇帝让他进皇宫,在皇帝左右,对国家的政事提意见。皇帝曾经向张衡问起天下人所痛恨的是谁。宦官害怕张衡说出他们,都给他使眼色,张衡于是没对皇帝说实话。但那些宦党终究害怕张衡成为祸患,于是一起诋毁他。张衡常常思谋自身安全的事,认为福祸相因,幽深微妙,难以看清于是写了《思玄赋》表达和寄托自己的情思。永和初年,张衡调离京城,担任河间王的相。当时河间王骄横奢侈,不遵守制度法令;又有很多豪族大户,豪门大户他们一起胡作非为。张衡上任之后,治理严厉,整饬法令制度,暗中探得奸党的姓名,一下子同时逮捕,于是上下敬畏恭顺,称赞政事处理得好。(张衡)在河间相位上任职三年,给朝廷上书,请求辞职回家,朝廷任命他为尚书。张衡活了六十二岁,于永和四年去世。103.B第101页共101页\n104.D105.D106.(1)班固的家奴冒犯他的车骑,官吏吆喝槌打家奴,家奴竟借酒醉大骂,种兢大怒,却因畏惧窦宪而不敢发作,但怀恨在心。(2)令尹子兰得知屈原怨恨他,非常愤怒,终于指使上官大夫在顷襄王面前诋毁屈原,顷襄王发怒,就放逐了屈原。【解析】103.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班固认为汉承继尧运,以此建立帝王功业直至六代,史臣便追述他们的功德,私自作本纪,编排在百王之后,排在秦始皇、项羽之列。太初之后,空缺不录。“建”的宾语是“帝业”,动宾之间不可断开,排除A。“史臣”是一个词,作“追述”的主语,中间不可断开,排除D。“编于百王之末”和“厕于秦项之列”两句结构一致,“厕于秦项之列”之后应断开,排除C。故选B。104.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D.“游玩打猎”错误,巡狩是指天子巡行视察诸侯为天子所守的疆土。故选D。10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班固恃宠而骄”“因骄横跋扈而树敌过多”错误,原文无此信息,原文只是说他对孩子管教不严,他的家奴骄横跋扈。故选D。10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干”,冒犯;“椎”,槌打;“发”,发作;“衔”,怀恨。(2)“之”,这件事,或者屈原怨恨他;“短”,诋毁;“迁”,放逐;“短屈原于顷襄王”状语后置。参考译文:第101页共101页\n班固字孟坚。九岁时,能作文章诵诗作赋。长大后,便博览古籍,九流百家的言论,没有不作深入研究的。他所掌握的学问不是向某一家某一人学的,不做一句一字的解释,只要指出大意就行了。性情宽宏温和,能容纳他人,不因为才能(出众)自觉高人一等,儒生们都因此敬慕他。父亲班彪去世后,班固回到故乡。班固因班彪所续的前代史不详尽,便精心钻研,想完成班彪的事业。不久有人给显宗上书,控告班固私自修改撰写国史,天子下诏给班固所在郡郡守,将班固收捕到京兆狱中,将他家的书全部取走。在此之前扶风人苏朗谎称图谶之事,被下狱处死。班固弟班超恐怕班固被郡吏拷问,自己不能申辩清楚,便立刻赶到朝廷上书,受到召见,具体说明班固著书的本意,而郡里也送来班固写的书。显宗认为他是个奇才,便下诏让他到校书部,担任兰台令史,与前睢阳令陈宗、长陵令尹敏、司隶从事孟异共同完成《世祖本纪》。被迁为郎,主持校勘书籍。班固认为汉承继尧运,以此建立帝王功业直至六代,史臣便追述他们的功德,私自作本纪,编排在百王之后,排在秦始皇、项羽之列。太初之后,空缺不录。因而试探着撰写前记,汇集所闻,编为《汉书》。他潜心钻研二十多年,至建初年间才完成。当时人非常重视此书,学者们无不背诵朗读它。等到肃宗很喜好文章,班固更加受宠,多次被召入宫中陪读,有时日以继夜。每次出外巡行,班固都有赋颂呈上,朝廷有大事商议时,天子让他诘难公卿,在廷前论辩,赏赐十分优厚。后来班固因母亲去世而辞官。永元初年,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任命班固为中护军,参与军务。北单于听说汉军出动,派遣使臣在居延塞等候款待,想重温呼韩邪从前和亲的做法,朝见天子,请派大使。窦宪派遣班固代行中郎将事,率数百骑兵与匈奴使者一起出居延塞迎接北单于。此时正赶上南匈奴攻破北匈奴所在地,班固到了私渠海,听说他们发生内乱,便带兵返回。到窦宪败亡时,班固首先受到牵连并被免官。班固不(注重)管教几个儿子,几个儿子多不遵守法度,让官吏很苦恼。起初,洛阳令种兢曾出行,班固的家奴冒犯他的车骑,官吏吆喝槌打家奴,家奴竟借酒醉大骂,种兢大怒,却因畏惧窦宪而不敢发作,但怀恨在心。到窦氏宾客都被逮捕审问时,种兢借机把班固关起来,班固死在狱中。时年六十一岁。天子下诏谴责种兢,作为主谋官吏来治罪。107.B108.C109.D110.(1)但愿圣明的主公的威势和德政加于天下,我能尽微薄的力量,在史册上留下功名罢了。第101页共101页\n(2)整治家门,教育养育子孙后代,(他的做法)都可以成为后来世代效法的楷模。(3)但那些宦党害怕张衡终究会成为他们的祸害,于是一起诋毁他。【解析】107.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王匡等人都弃军逃走,邓禹率领轻骑急追,俘获了刘均和河东太守杨宝、持节中郎将弭强,全杀了他们,收缴六个符节,五百个印绶,兵器不可胜数。“弭强”是“持节中郎将”的姓名,前面“河东太守”列举了官员的姓名“杨宝”,后面也应列举官员的姓名,其次,“弭强”不是“皆斩之”的主语,所以应在“弭强”后断开,排除A、D两项。古汉语常把数词放在中心词的后面,且省略量词,所以应该在“六”“五百”后断开,排除C项。故选B。108.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C.“封,指‘祭地’,是……祭祀地神的大型典礼”错误,封为“祭天”,禅为“祭地”。故选C。10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并让他的两个儿子请郎中治疗”错误,“以子男二人为郎”译文为“任命邓禹的两个儿子为郎官”。故选D。11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效”,效力,尽力;“尺寸”,微薄的力量;“垂”,留传。(2)“闺门”,家门;“教养”,教育养育;“法”,效法。(3)“阉竖”,宦党;“为”,成为;“谗”,诋毁。参考译文:第101页共101页\n邓禹字仲华,南阳郡新野县人。十三岁时就能诵读《诗经》,在长安从师学习。当时光武也游学京师,邓禹虽年幼,但见到光武后,就知道他不是一个普通人,就与他亲近交往。数年后回家。等到汉兵兴起,更始即位,豪杰们多荐举邓禹,邓禹不肯相从。等到听说光武安定河北,邓禹就骑马北渡(黄河),追光武到邺县。光武见到邓禹非常高兴,对邓禹说:“我有封拜官吏的特权,你远道而来,难道是想做官吗?”邓禹说:“不愿做官。”光武说:“就像这样,想做什么呢?”邓禹说:“但愿明公的威势和德政加于天下,我能尽微薄的力量,在史册上留下功名罢了。”光武笑了,留他彻夜闲聊。建武元年正月,邓禹从箕关率军进入河东郡,河东都尉守住关隘不开,邓禹进攻十天,攻破关隘,缴获一千多车军用物资。进兵围攻安邑,几个月没能攻下。更始大将军樊参率领数万人,渡过大阳想要进攻邓禹,邓禹派遣各位将领在解南迎击,大破樊参的军队,斩下樊参的首级。在这种情势下王匡、成丹、刘均等集结十余万军队,再次共同进攻邓禹,邓禹军队不利,樊崇战死。恰逢太阳落下,战事结束,军师韩歆和各位将领看到兵势已经受到摧残,都劝邓禹乘着夜晚离开,邓禹不听。第二天癸亥,王匡等人认为癸亥是六甲凶日,没有出兵,邓禹因此得以整理兵器、调整部队。第二天早上,王匡全部的军队出动进攻邓禹,邓禹命令军中不得轻举妄动;(王国军队)已经到了营下,(邓禹)于是传令各位将领鼓噪而一起进攻,大破王匡军队。王匡等人都弃军逃走,邓禹率领轻骑急追,俘获了刘均和河东太守杨宝、持节中郎将弭强,全杀了他们,收缴六个符节,五百个印绶,兵器不可胜数,于是平定了河东郡。这个月,光武在鄗即位,派遣使者持节授予邓禹为大司徒,邓禹这时二十四岁。十三年,天下平定,各个功臣都增加了户邑,定封邓禹为高密侯。光武帝因为邓禹功劳大,封邓禹的弟弟邓宽为明亲侯。后来左右将军的职位撤销了,按特进朝见皇帝。邓禹内心崇尚文德,行为忠厚淳朴而且周密,侍奉母亲非常孝顺。天下已经平定,常常想疏远名声与权势。(邓禹)有十三个儿子,让他们各掌握一门技艺。整治家门,教育养育子孙后代,(使子孙)都可以成为被后世效法的人。钱财费用都取之于封地(的赋税),不置备私产(不谋求)私利。光武帝更加尊重他。中元元年,再代理行司徒职务。跟从(光武帝)巡视山东,到泰山祭天。显宗即位,因为邓禹是先帝的功臣,授予太傅的官职,朝见时让他向东站立,非常受尊敬和宠爱。过了一年多,生病卧床。皇帝多次亲临问候,任命邓禹的两个儿子为郎官。永平元年,邓禹年五十七岁逝世,谥号为“元侯”。111.C112.B113.C114.(1)当时有人杀了人,同县的姓杨的官吏怀疑是陈寔,县里就逮捕了他,拷问审讯,没有事实证据,之后就释放了他。(2)陈寔自己坚决承担过错,听到(这件事)的人都赞叹不已,自此以后天下人都佩服陈寔的德行。【解析】11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第101页共101页\n句意:当时中常侍张让权倾天下。张让的父亲死了,回葬颍川,虽然郡中有很多人去吊丧,但没有一个名士前往。张让对这件事情觉得非常羞耻。本题中,“时中常侍张让权倾天下”,“张让”人名,作主语,“权倾”谓语,“天下”宾语,本句主谓宾齐全,结构完整,不可断开,排除BD;“让父死”,“让父”主语,“死”谓语,本句为主谓结构,独立成句,其后断开;“颍川”是“归葬”的地点,中间也不应断开。据此排除A。故选C。112.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B.“传舍,是古代专供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的场所”错误。传舍是古时供行人休息住宿的处所。驿站是古代供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故选B。113.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C.“陈寔明哲保身”错误。从全文看,陈寔敢于担当,明哲保身的说法依据不足。故选C。1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得分点:(1)“逮系”,逮捕,拘囚;“考掠”,拷打;“出”,释放。(2)“固”,坚决;“引愆”,承担罪过;“由是”,自此以后。参考译文:陈寔,字仲弓,颍川郡许县人,出身于势单位卑之家,年轻时做县吏,后来做都亭刺史的副手。他有志于学问,一有空就读书。县令邓邵和他攀谈,对他的学识大为惊奇,便让他进太学深造。回来后,县令又聘他为吏,陈寔躲避到阳城山中。当时有人杀了人,同县的姓杨的官吏怀疑是陈寔,县里就逮捕了他,拷问审讯,没有事实证据,之后就释放了他。等到陈寔当了督邮,就悄悄地托县令用礼召见那个杨姓官吏。远近听闻这件事的人都惊叹敬佩陈寔。第101页共101页\n又出来当西门亭长,不久转为郡功曹。当时中常侍侯览托太守高伦安排一个人为吏,高伦打算录用此人为文学掾。陈寔知道这个人不行,怀中藏着任命书求见太守。说:“这个人不能用,但侯常侍又得罪不起。请允许我用个人名义,到别处按正常渠道推荐他,不能让骂名来玷污你的名声。”高伦答应了。于是乡里舆论都责怪陈寔不应该推荐这种人,而陈寔始终没有申。后来,高伦被任命为尚书,郡中士大夫送他到轮氏旅店,高伦把实情告诉大家说:“我以前任用了一个侯常侍推荐的官吏,陈寔他暗中收了任命书,再在其他地方办了任用手续,近来听到有人议论批评他,因为这件事看不起他。这个过失是因为我害怕得罪强权,而陈寔把好事归于上司,却把过错留给自己。”陈寔自己坚决承担过错,听到(这件事)的人都赞叹不已,自此以后天下人都佩服陈寔的德行。司空黄琼挑选能处理繁重事务的佐吏,把陈寔补为闻喜长,十天半个月之后,他因为守丧而离职。不久,再任为太丘长。他以德治理,不扰民,百姓能安居乐业。有从邻县来归附的老百姓,陈寔总是规劝教育遣返,令他们各自返回原籍。县吏担心有人借告状滋事生非,告诉陈寔打算禁止诉讼。陈寔说:“打官司是要寻求公正,如果禁止,有理的人向何处申诉呢?还是不要再禁止吧!”县吏听后叹息道:“陈寔君已说到这个地步了,天下还再有怨恨的人吗?”事实上也的确没有人来打官司。由于沛相乱收赋税,目无法纪,陈寔不愿为官,自动解职回乡而去,当地吏民都怀念他。当时中常侍张让权倾天下。张让的父亲死了,回葬颍川,虽然郡中有很多人去吊丧,但没有一个名士前往。张让对这件事情觉得非常羞耻。陈寔于是独自一人前往吊唁。等到后来又大肆诛杀党人时,因为张让感激陈寔,很多人得到了保全和宽宥。太尉杨赐、司徒陈耽每次新任公卿,同僚们都来祝贺。杨赐等常常叹息道:“陈寔迄今为止尚未登上要职,我们都很惭愧,抢占在他的前面了。”等到党禁渐渐解除,大将军何进、司徒袁隗派使者去敦促陈寔,让他越级升官,陈寔对来人致谢说:“我早已不想参与这些人事应酬,准备这样戴着头巾终老此生了。”当时三公的位置常常空缺,朝中舆论认为陈寔比较合适。陈寔多次被征召,他往往推托,隐居不仕,居家养老。中平四年,八十四岁,在家中去世。何进派遣使者前往吊唁,全国前来哭吊的有三万余人,穿孝服的上百人。大家一齐刻石立碑,谥号为文范先生。115.B116.C117.C118.(1)将要进入郡界时,就辞谢遣散宾客,说:“我这样的车马服饰,怎么能让许子将见到?”(2)陶恭祖表面上仰慕有名声的人,内心并不是真这样想。他招待我虽然优厚,将来一定会变淡。第101页共101页\n【解析】115.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曹操尚未出名的时候,常常言辞谦恭,礼物丰厚地(见许劭),求许劭为自己品评。许劭鄙视他的为人,因而不愿意为他品评,曹操就找到可乘之机,胁迫许劭,许劭无可奈何,只得说:你是太平之世的奸贼、动乱之世的英雄。本题中,“求为己目”,“为己目”是“求”的内容,作其宾语,二者不可断开,排除AC;“操乃伺隙胁劭”,“操”指曹操,为本句的主语,其前应断开,排除D。故选B。116.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C.“文中‘乡党’指的是乡里那些志同道合的人”错误。文中“乡党”指乡里、家乡或邻里、乡亲。故选C。11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也与邑人李逵、堂兄许靖等品行不端之人”错误。文中“劭邑人李逵,壮直有高气,劭初善之,而后为隙,又与从兄靖不睦,时议以此少之”只是说许劭与这二人有嫌隙,并不能说这二人品行不端。故选C。11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得分点:(1)“谢遣”,辞谢遣散;“舆服”,车舆冠服与各种仪仗。(2)“外”,表面上;“内”,内心;“厚”,优厚。参考译文:第101页共101页\n许劭字子将,是汝南郡平舆县人。年轻时就严守名誉节操,喜好研究人伦关系,(对当时的人物)作许多赞赏的评定。许劭最初担任汝南郡的功曹,太守徐璆很敬重他。府中官员听到许子将做了官,没有人不改变自己的操守,掩饰自己的行为的。汝南郡的袁绍,是豪门贵族中任侠的人,他从濮阳令卸任回家的时候,车队当道,随从众多,将进入汝南郡的时候,竟然辞谢宾客,遣散随从,说:“我这样的车队和服饰(排场)怎么能让许子将见到?”于是轻车简从地回到家乡。许劭曾去颍川,与很多有德行的人结交,唯独不去造访陈定。另外陈蕃丧妻后回乡归葬故里,乡人全来(吊丧),却只有许劭不去。有人问许劭这样做的缘故,许劭说:陈太丘交游太广,难以周全;陈仲举生性大严厉,少有通融。所以我不去拜访他们。许劭(对时人)所作的多数判断衡量便是如此。曹操尚未出名的时候,常常言辞谦恭,礼物丰厚地(见许劭),求许劭为自己品评。许劭鄙视他的为人,因而不愿意为他品评,曹操就找到可乘之机,胁迫许劭,许劭无可奈何,只得说:你是太平之世的奸贼、动乱之世的英雄。曹操听后非常高兴地走了。许劭父亲的伯父是许敬,许敬的儿子是许训,许训的儿子是许相,这三个人都做了朝廷的三公(大尉、司徒、司空),许相靠着善于谄媚侍奉宦官,所以自己得到了朝廷的封侯,他数次派人请许劭。许劭憎恶他品行不端,始终没有去看他。许劭的邑人李逵,豪迈刚直气节高尚,许劭开始对他亲善,但后来因为与他有了隔阂,加上与堂兄许靖不和睦,当时的议论因为这两件事有些看不起他(许劭)。当初,许劭与许靖都有很高的名望,喜好共同审核评论乡里的人事,每月总是更换品评的话题对象),所以汝南地区民间有月旦评的说法。司空杨彪征召他为属官,地方按照方正、敦朴的科目荐举他,朝廷直接征召他,许劭都不就任。有人劝说许劭做官,许劭回答说:“现今小人道路深长,朝廷将要动乱,我打算到淮海去躲避,保全我的一家老幼。”于是南行至广陵。徐州刺史陶谦对他以礼相待,待遇优厚。许劭感到自己不安全,告诉他的门徒说:“陶恭祖外在的表现是仰慕有名声的人,并不是真正的正人君子。他招御我虽然优厚,将来势必会变得虚假刻薄。我不如离开他。”于是去曲阿县(今江苏丹阳县)投奔扬州刺史刘繇。此后陶谦果然把众位寄居在徐州的士大夫抓了起来。到了孙策平定东吴的时候,许劭与刘繇向南跑到豫章,接着死在那里。时年46岁。许劭的哥哥许虔也很出名,汝南人称平舆的深潭里出了两条龙。119.B120.纪传121.    同“纳”,收起    改变    阴历每月初一    欺骗122.财物皆可取耳/诸母衣不可得/今日/朱晖死日也123.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正面:对朱晖动作和语言描写;侧面烘托:与昆弟宾客的表现作对比,贼人的表现侧面烘托,表现朱晖不畏强暴,年少有胆识。【解析】11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特殊句式的能力。例句,倒装句,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以分宗里贫羸者故旧”。句意:朱晖全部分散家资,分给宗里故旧中的贫弱之人。A.省略句,正常语序为“又因厚币(赂)用事者臣靳尚”。句意:又用丰厚的礼物贿赂掌权的靳尚。第101页共101页\nB.倒装句,主谓倒装,正常语序为“凡九人随武还者”。句意:总共有九人跟随苏武回来。C.一般句式。句意:分析庄宗取得天下的原因,与他所以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明白了。D.判断句,“……也”判断句标志。句意:他是沛公的参乘樊哙。故选B。120.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后汉书》,是南朝宋时期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史类文学作品,属“二十四史”之一。《后汉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后汉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取自司马彪《续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共195年的史事。《后汉书》大部分沿袭《史记》、《汉书》的现成体例,但在成书过程中,范晔根据汉朝东汉时期一代历史的具体特点,则又有所创新,有所变动。12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实词意义的能力。(1)句意:童子把刀收起吧!(2)句意:不要改变他的气节。(3)句意:正月初一天明。(4)句意:就去欺骗他道。122.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财物都可拿走,诸母衣不许动。今日是我朱晖死的日子了!本题中,“财物皆可取耳”,“财物”主语,“取”谓语,“耳”句末语气词,断句标志,本句为主谓句,独立成句。“诸母衣不可得”,“诸母衣”主语,“不可得”谓语,本句为主谓句,独立成句。“今日”,时间状语,独立成句。“朱晖死日也”,判断句,“朱晖”主语,谓语“是”省略,“死日”宾语,“也”表判断,本句主谓宾其前,结构完整,独立成句。12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第①段对朱晖的刻画主要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第101页共101页\n正面:由“财物皆可取耳诸,母衣不可得,今日朱晖死日也!”可知,是对朱晖动作和语言描写;侧面烘托:由“晖拔剑前曰”“昆弟宾客皆惶迫,伏地莫敢动”可知,与昆弟宾客的表现作对比;由“贼见其小,壮其志”可知,贼人的表现侧面烘托。表现朱晖不畏强暴,年少有胆识。参考译文:朱晖字文季,南阳宛人。晖早年死去父亲,十三岁时,王莽失败,天下大乱,朱晖与外婆家人从田间进入宛城。路遇一群贼人,持白刃劫诸妇女,略夺衣服财物。昆弟宾客都惶恐,伏在地下不敢动。朱晖拔剑上前道:“财物都可拿走,诸母衣不许动。今日是我朱晖死的日子了!”贼人看他年小,其志很壮,笑道:“童子把刀收起吧!”就舍弃他们而走掉了。永平初年,显宗的舅父新阳侯阴就仰慕朱晖的贤能,亲自去问候,朱晖避而不见。阴就又派家丞送礼,朱晖就闭门不受。阴就就听见了,叹息道:“真是有志之士呀,不要夺其气节。”后来朱晖做了郡吏,太守阮况曾经想买朱晖家的婢女,朱晖不答应,等到阮况死了,朱晖便送厚礼至其家。有人讥讽他,朱晖说:“从前阮府君有求于我,我不敢闻命,的确是怕以财货污辱了他。现在相送,表明我不是有爱惜之意。”骠骑将军东平王刘苍听说后而提拔他,很有礼貌地待他。正月初一天明,刘苍应当入贺。按照旧例,少府给玉石。这时阴就为府卿,贵而骄,官吏傲而不守法。刘苍坐朝堂之上,更漏将尽,而求玉石找不到,刘苍回头对掾属说:“怎么回事?”朱晖望见少府主簿手持玉石,就去欺骗他道:“我多次听说有璧玉而不曾见过,请给我看看。”主簿把璧给朱晖,朱晖回头召令史奉之于刘苍。主簿大吃一惊,连忙报告阴就。阴就说:“朱掾是义士,不要再求他了。”刘苍行礼已毕,对朱晖说:“属者掾自认为与蔺相如哪个强些?”皇上听说称其勇敢,用朱晖作卫士令。再升为临淮太守。几年后,因违法免去官职。朱晖做官很刚直,被上司所忌,多次被弹劾。自从去临淮后,屏居野泽,布衣蔬食,不与邑里交往,乡党讥讽他不与众同。建初年间,南阳大饥荒,米每石值钱千余,朱晖全部分散家资,分给宗里故旧中的贫弱之人,乡族都归附他。后来朱晖升为尚书令,朱以老病请求退休第101页共101页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31 23:19:11 页数:101
价格:¥18.88 大小:163.08 KB
文章作者:未来可期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