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韩非子》 文文言文阅读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解析译文)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2023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韩非子》文文言文阅读练习题汇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楚人和氏得玉璞于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夫珠玉,人主之所急也。和虽献璞而未美,未为王之害也。然犹两足斩而宝乃论。论宝若此其难也!今人主之于法术也,未必和璧之急也。然则有道者之不戮也,特帝王之璞未献耳。主用术,则大臣不得擅断,近习不敢卖重[注];官行法则浮萌趋于耕农而游士危于战阵则法术者乃群臣士民之所祸也人主非能背大臣之议越民萌之诽独用乎道言也则法术之士,虽至死亡,道必不论矣。昔者吴起教楚悼王以楚国之俗曰:“大臣太重,封君太众。若此则上逼主而下虐民,此贫国弱兵之道也。不如使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绝灭百吏之禄秩,损不急之枝官,以奉选练之士。”悼王行之期年而薨矣,吴起肢解于楚。商君教秦孝公以连什伍,燔《诗》《书》而明法令,塞私门之请而遂公家之劳,禁游宦之民而显耕战之士。孝公行之,主以尊安,国以富强。八年而薨,商君车裂于秦。楚不用吴起而削乱,秦行商君法而富强,二子之言也已当矣。然而肢解吴起而车裂商君者,何也?大臣苦法而细民恶治也。当今之世,大臣贪重,细民安乱,甚于秦、楚之俗,而人主无悼王、孝公之听,则法术之士安能蒙二子之危也,而明己之法术哉?此世所以乱无霸王也。(选自《韩非子·和氏》,有删改)[注]近习:国君身边的人。卖重:买卖权力。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官行法/则浮萌趋于耕农/而游士危于战阵/则法术者乃群臣/士民之所祸也/人主非能背大臣之议越民/萌之诽/独用乎道言也/第71页共71页\nB.官行法/则浮萌趋于耕农/而游士危于战阵/则法术者/乃群臣士民之所祸也/人主非能背大臣之议越民/萌之诽/独用乎道言也/C.官行法则浮萌趋于耕农/而游士危于战阵/则法术者乃群臣/士民之所祸也/人主非能背大臣之议/越民萌之诽/独用乎道言也/D.官行法/则浮萌趋于耕农/而游士危于战阵/则法术者/乃群臣士民之所祸也/人主非能背大臣之议/越民萌之诽/独用乎道言也/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至死亡”与“虽父之不慈子”(《墨子·兼爱》)两句中的“虽”字含义相同。B.“厉王使玉人相之”和“及时相遣归”(《孔雀东南飞》)中的“相”含义不同。C.“封君太众”和“今之众人”(《师说》)中的“众”的含义不同。D.“二子之言也已当矣”与“人君当神器之重”(《谏太宗十思疏》)两句中的“当”字含义相同。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在讲完“和氏之璧”的故事以后,接着将论宝与“法术之士”向帝王进献“法术”的相似之处对应起来,将故事揭示的道理升华。B.作者认为人主对于法律的态度并不像和氏之璧那般急切,而下面的大臣和游说之民讨厌以法治国,习惯势力造成法术之道不行。C.吴起与商鞅两人都遭到酷刑,而当今的法术之士没有像吴起、商鞅那样甘冒危险阐明自己主张的,这是当今没有霸主的原因。D.作者善于把丰富的内涵在直观的形式中显现,如写大臣士民有如“玉人”,他们本来是鉴定璞玉的专家,却成为宝玉价值的否定者。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2)损不急之枝官,以奉选练之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楚人和氏得玉璞于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五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第71页共71页\n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壁”。夫珠玉,人主之所急也。和虽献璞而未美,未为王之害也,然犹两足斩而宝乃论。论宝若此其难也!今人主之于法术也,未必和璧之急也。然则有道者之不戮也,特帝王之璞未献耳。主用术,则大臣不得擅断,近习不敢卖重[迷];官行法则浮萌趋于耕农而游士危于战阵则法术者乃群臣士民之所祸也人主非能背大臣之议越民萌之诽独用乎道言也则法术之士,虽至死亡,道必不论矣。昔者吴起教楚悼王以楚国之俗曰:“大臣太重,封君太众。若此则上逼主而下虐民,此贫国弱兵之道也。不如使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绝灭百吏之禄秩,损不急之枝官,以奉选练之士。”悼王行之期年而薨矣,吴起肢解于楚。商君教秦孝公以连什伍,燔《诗》《书》而明法令,塞私门之请而遂公家之劳,禁游宦之民而显耕战之士。孝公行之,主以尊安,国以富强。八年而薨,商君车裂于秦。楚不用吴起而削乱,秦行商君法而富强,二子之言也已当矣。然而肢解吴起而车裂商君者,何也?大臣苦法而细民恶治也。当今之世,大臣贪重,细民安乱,甚于秦、楚之俗,而人主无悼王、孝公之听,则法术之士安能蒙二子之危也,而明己之法术哉?此世所以乱无霸王也。(选自《韩非子·和氏》,有删改)[注]近习:国君身边的人。卖重:买卖权力。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官行法/则浮萌趋于耕农/而游士危于战阵/则法术者乃群臣/士民之所祸也/人主非能背大臣之议越民/萌之诽/独用乎道言也/B.官行法/则浮萌趋于耕农/而游士危于战阵/则法术者/乃群臣士民之所祸也/人主非能背大臣之议越民/萌之诽/独用乎道言也/C.官行法/则浮萌趋于耕农/而游士危于战阵/则法术者乃群臣/士民之所祸也/人主非能背大臣之议/越民萌之诽/独用乎道言也/第71页共71页\nD.官行法/则浮萌趋于耕农/而游士危于战阵/则法术者/乃群臣士民之所祸也/人主非能背大臣之议/越民萌之诽/独用乎道言也/6.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至死亡”与“虽父之不慈子”(《墨子·兼爱》)两句中的“虽”字含义相同。B.商君,商鞅,战国政治家,曾说服秦孝公变法图强,史称“商鞅变法”。C.《诗》《书》属于五经,五经还有《礼》《易》《春秋》,是儒家经典著作。D.“二子之言也已当矣”与“人君当神器之重”(《谏太宗十思疏》)两句中的“当”字含义相同。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在讲完“和氏之璧”的故事以后,接着将论宝与“法术之士”向帝王进献“法术”的相似之处对应起来,将故事揭示的道理升华。B.作者认为人主对于法律的态度并不像和氏之璧那般急切,而下面的大臣和游说之民讨厌以法治国,习惯势力造成法术之道不行。C.吴起与商鞅两人都遭到酷刑,而当今的法术之士没有像吴起、商鞅那样甘冒危险阐明自己主张的,这是当今没有霸主的原因。D.作者善于把丰富的内涵在直观的形式中显现,如写大臣士民有如“玉人”,他们本来是鉴定璞玉的专家,却成为宝玉价值的否定者。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2)损不急之枝官,以奉选练之士。9.作者开头引用“和氏之璧”的故事,揭示出什么哲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楚人和氏得玉璞于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荆山之下。三日三夜,泪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谁,此吾所以悲也。第71页共71页\n”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夫珠玉,人主之所急也。和虽献璞而未美,未为王之害也。然犹两足斩而宝乃论。论宝若此其难也!今人主之于法术也,未必和璧之急也。然则有道者之不戮也,特帝王之璞未献耳。主用术,则大臣不得擅断,近习不敢卖重[注];官行法则浮萌趋于耕农而游士危于战阵则法术者乃群臣士民之所祸也人主非能背大臣之议越民萌之诽独用乎道言也则法术之士,虽至死亡,道必不论矣。昔者吴起教楚悼王以楚国之俗曰:“大臣太重,封君太众。若此则上通主而下虐民,此贫国弱兵之道也。不如使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绝灭百吏之禄秩,损不急之枝官,以奉选练之士。”悼王行之期年而薨矣,吴起肢解于楚。商君教秦孝公以连什伍,燔《诗》《书》而明法令,塞私门之请,而遂公家之劳,禁游宦之民,而显耕战之士。孝公行之,主以尊安,国以富强。八年而薨,商君车裂于秦。楚不用吴起而削乱,秦行商君法而富强,二子之言也已当矣。然而肢解吴起而车裂商君者,何也?大臣苦法而细民恶治也。当今之世,大臣贪重,细民安乱,甚于秦、楚之俗,而人主无悼王、孝公之听,则法术之士安能蒙二子之危也,而明己之法术哉?此世所以乱无霸王也。(选自《韩非子·和氏》,有删改)[注]近习:国君身边的人。卖重:买卖权力。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官行法/则浮萌趋于耕农/而游士危于战阵/则法术者乃群臣/士民之所祸也/人主非能背大臣之议越民/萌之诽/独用乎道言也/B.官行法/则浮萌趋于耕农/而游士危于战阵/则法术者/乃群臣士民之所祸也/人主非能背大臣之议越民/萌之诽/独用乎道言也/C.官行法/则浮萌趋于耕农/而游士危于战阵/则法术者乃群臣/士民之所祸也/人主非能背大臣之议/越民萌之诽/独用乎道言也/D.官行法/则浮萌趋于耕农/而游士危于战阵/则法术者/乃群臣士民之所祸也/人主非能背大臣之议/越民萌之诽/独用乎道言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至死亡”与“虽有槁暴”(《劝学》)两句中的“虽”字含义相同。B.商君,商鞅,战国政治家,曾说服秦孝公变法图强,史称“商鞅变法”。C.《诗》《书》属于五经,五经还有《礼》《易》《春秋》,是儒家经典著作。D.“二子之言也已当矣”与“人君当神器之重”(《谏太宗十思疏》)两句中的“当”字含义相同。第71页共71页\n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在讲完“和氏之璧”的故事以后,接着将论宝与“法术之士”帝王进献“法术”的相似之处对应起来,将故事揭示的道理升华。B.作者认为人主对于法律的态度并不像和氏之璧那般急切,而下面的大臣和游说之民讨厌以法治国,习惯势力造成法术之道不行。C.吴起与商鞅两人都遭到酷刑,而当今的法术之士没有像吴起、商鞅那样甘冒危险阐明自己主张的,这是当今没有霸主的原因。D.作者善于把丰富的内涵在直观的形式中得以显现,如写大臣士民有如“玉人”,他们本来是鉴定璞玉的专家,却成为宝玉价值的否定者。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2)损不急之枝官,以奉选练之士。14.作者开头引用“和氏之璧”的故事,揭示出什么哲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①历山之农者侵畔①,舜往耕焉,期年,甽亩②正。河滨之渔者争坻③,舜往渔焉,期年而让长④。东夷之陶者器苦窳⑤,舜往陶焉,期年而器牢。仲尼叹曰:“耕、渔与陶非舜官也,而舜往为之者,所以救败也。舜其信仁乎!乃躬藉⑥处苦而民从之。故曰:圣人之德化乎!”②或问儒者曰:“方此时也,尧安在?”其人曰:“尧为天子。”“□□仲尼之圣尧奈何?圣人明察在上位,将使天下无奸也。今耕渔不争,陶器不窳,舜又何德而化?舜之救败也,则是尧有失也。贤舜,则去尧之明察;圣尧,则去舜之德化:不可两得也。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盾之坚,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今尧、舜之不可两誉,矛盾之说也。且舜救败,期年已一过,三年已三过。舜有尽,寿有尽,天下过无已者;以有尽逐无已,所止者寡矣。赏罚使天下必行之,令曰:‘中程者赏,弗中程⑦者诛。’令朝至暮变,暮至朝变,十日而海内毕矣,奚待期年?舜犹不以此说尧令从己,乃躬亲,不亦无术乎?且夫以身为苦而后化民者,尧、舜之所难也;处势而骄下者,庸主之所易也。将治天下,释庸主之所易,道尧、舜之所难,未可与为政也。”第71页共71页\n(《韩非子·难一》)【注释】①历山:地名,据传舜曾在此耕地。畔,地界。②甽:田边水沟。③河滨:相传舜在此捕鱼。坻,水中高地,渔人立脚的地方。④长:年长者。⑤苦窳,粗劣而不坚固。⑥藉,履行,操作。⑦中程:符合法令规定。15.下列选项中,最适合填入第②段方框中的词语是( )A.且夫B.是故C.虽然D.然则16.对第②段画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法令朝令夕改,十天后,国家就会陷入无可挽救的境地中,哪里还要等待来年?B.法令一旦下达,将很快发挥作用,十天后,国家的问题就能得到纠正,何苦等待一年?C.法令在短时间内不断改变,十天后,整个国家就会陷入危急中,怎么需要等待一年?D.法令早晨发出,过错到晚上就能纠正;反之,亦然。十天后国家就能统一,谁还要等一年?17.分析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18.本文第②段主要借他人之口批驳了孔子对舜的评价。试结合文本,评析韩非子的批驳艺术。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晋文公攻原,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卫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孔子闻而记之,曰:“攻原得卫者,信也。”文公问箕郑曰:“救饿奈何?”对曰:“信。”公曰:“安信?”曰信名信事信义信名则群臣守职善恶不逾百事不怠信事则不失天时百姓不逾信义则近亲劝勉而远者归之矣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令返而御。吴子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第71页共71页\n”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厉王有警,为鼓以与百姓为戍。饮酒醉,过而击之也,民大警。使人止之,曰:“吾醉而与左右戏,过击之也。”民皆罢。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李悝警其两和②曰:“谨警!敌人旦暮且至击汝。”如是者再三而敌不至,两和懈怠,不信李悝。居数月,秦人来袭之,至,几夺其军。此不信之患也。卫嗣公使人伪客过关市,关市呵难之,因事关市以金,关市乃舍之。嗣公谓关市曰:“某时有客过而予汝金,因遣之。”关市大恐,以嗣公为明察。(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有改动)【注】①两和:指古代军队左右营垒中的将士。1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曰/信名/信事/信义/信名则群臣守职/善恶不逾/百事不怠/信事则不失天时/百姓不逾/信义则近亲劝勉/而远者归之矣/B.曰/信名信事/信义信名/则群臣守职/善恶不逾/百事不怠/信事则不失天时/百姓不逾/信义则近亲劝勉/而远者归之矣/C.曰/信名/信事/信义/信名/则群臣守职/善恶不逾/百事不怠/信事/则不失天时/百姓不逾/信义/则近亲劝勉而远者归之矣/D.曰/信名/信事/信义/信名/则群臣守职善恶/不逾百事不怠/信事/则不失天时/百姓不逾/信义/则近亲劝勉而远者归之矣/2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时两军作战时用鼓和金发号施令,“击鼓”则进,“鸣金”则退。成语“击鼓鸣金”即源于此。B.曾子名点,字皙,儒家学派重要代表人物,参与编制了《论语》,撰写《大学》《孝经》等作品。C.“关市”指关下所设的市,设在边境关口从事内地与边疆少数民族及外国的贸易,此处指掌管边境集市的官吏。D.“金”并非指金子,古代金属、钱币都称作“金”,此处指战国时期青铜制成的钱币。21.下列对原文有关的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第71页共71页\nA.晋文公用十天时间没有攻下原国而主动撤兵,由于坚守诚信,文公感动了原国和卫国的人,反而得到了两地。孔子对此表示赞赏。B.吴起在“故人至暮不来”时仍坚持不食而等待,曾子守信杀猪,通过身教来影响妻儿,体现出了高尚的诚信品格,令人钦佩。C.楚厉王因醉酒击鼓为戏而失信于民,致使有警而百姓不来;李悝因蒙骗将士而失信于军,险致全军覆没。这两个故事从反面强调了诚信的重要。D.卫嗣公派人假扮客商通过关口的集市,集市的官吏刁难客商并接受了贿赂。卫嗣公知道后要罢免这个官吏,官吏非常害怕,认为卫嗣公能明察秋毫。22.把文中画横线及教材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2)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3)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论语》)材料二: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俄而与子期逐,三易马而三后。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进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逮臣①,先则恐逮于臣。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②,此君之所以后也。”——(《韩非子》)【注释】 ①逮:及,到;追上。②上:同“尚”,还。第71页共71页\n23.材料一中,“远”解释为:___________;材料二中,赵襄主三易马而三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24.你认为两则材料分别体现了什么内涵?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越王问于大夫文种曰:“吾欲伐吴,可乎?”对曰:“可矣。吾赏厚而信,罚严而必。君欲知之,何不试焚宫室?”于是遂焚宫室,人莫救之。乃下令曰:“人之救火者死,比死敌之赏;救火而不死者,比胜敌之赏;不救火者,比降北之罪。”人之涂其体,被濡衣而走火者。左三千人,右三千人。此知必胜之势也。吴起为魏武侯西河之守。秦有小亭临境,吴起欲攻之。不去,则甚害田者;去之,则不足以征甲兵。于是乃倚一车辕于北门之外而令之曰:“有能徙此南门之外者,赐之上田、上宅。”人莫之徙也。及有佧之者,还赐之如令。俄又置一石赤菽东门之外而令之曰:“有能徙于西门之外者,赐之如初。”人争徙之。乃下令曰:“明日且攻亭,有能先登者,仕之国大夫,赐之田宅。”人争趋之。于是玫亭,一朝而拔之。李悝为魏文侯上地之守,而欲人之善射也,乃下令曰:“人之有狐疑之讼者,令之射的,中之者胜,不中者负。”令下而人皆疾习射。及与秦人战,大败之,以人之善战射也。越王虑伐吴,欲人之轻死也,出见怒娃,乃为之式。从者曰:“奚敬于此?”王曰:“为其有所故也。”明年之请以头献王者岁十余人。宋崇门之巷人服丧而毁,甚瘠,上以为慈爱于亲,举以为官师。明年,人这所以毁死者岁十余人。予之服亲丧者,为爱之也,而尚可以赏劝也,况君上之于民乎!韩昭侯使人藏弊裤,侍者曰:“君亦不仁矣,弊裤不以赐左右而藏之。”昭侯曰:“非子之所知也。吾闻明主之爱一颦一笑颦有为颦而笑有为笑今夫裤岂特颦笑哉裤之与颦笑相去远矣吾必待有功者故藏之未有予也。(节选自《韩非子·内储说上》)25.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罚严而必 必:坚决B.比降北之罪 北:北方第71页共71页\nC.被濡衣而走火者 被:能“披”,穿着D.韩昭侯使人藏弊裤 弊:旧的2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吾赏厚而信 某所,而母立于兹B.吴起为魏武侯西河之守 故乡人号之“驼”C.有能徙此于西门之外者 得双石于潭上D.以人之善战射也 但以刘日薄西山2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吾闻明主之爱一颦一笑/颦有为颦/而笑有为笑/今夫裤/岂特颦笑哉/裤之与颦笑相去远矣/吾必待有功者/故藏之未有予也B.吾闻明主之爱/一颦一笑颦有为/颦而笑有为笑/今夫裤/岂特颦笑哉/裤之与颦笑/相去远矣/吾必待有功者故藏/之未有予也C.吾闻明主之爱/一颦一笑颦有为/颦而笑有为笑/今夫裤岂特颦/笑哉/裤之与颦笑相去/远矣/吾必待有功者故/藏之未有予也D.吾闻明主之爱一颦一笑/颦有为颦/而笑有为笑/今夫裤岂特颦/笑哉/裤之与颦笑相去远矣/吾必待有功者故/藏之未有予也28.下列对文中相差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石(dàn),古代计量单位,1石约等于1担(即10斗),古代常用容量单位由小到大有升、斗、斛(石)、钟,通常学者们认为“斛”和“石”相通。B.菽(shū),为豆类的总称,“赤菽”即“赤小豆”。菽为“五谷之一”,五谷:通常指稷、粟、米、秫、菽。C.“服丧而毁”,为亲人守丧哀痛过度而操作身体。中国古代服丧制度的规格、时间等严格按照亲疏远近来制定,从重到轻依次分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即“五服”。D.“式”,同“轼”,古代车厢前面用作扶手的横西。“为之式”意为“凭轼向它(蛙)致敬”。第71页共71页\n2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着重写一个“试”字。先试,由于赏罚不明,谁也不去救火;再试,赏罚分明了,人们全力以赴去救火。越王从而看到了胜利的希望。B.李悝想要人们善于射箭,让人们射箭来决断诉讼,中靶子就胜诉,不中的就败诉。命令下达后,人们都急忙练习射箭。等到和秦国人打仗,使秦军大败。C.韩昭侯收藏破旧裤子,侍从批评他不仁,连破旧的裤子也不舍不得赏赐给身边的人,昭侯说了理由为自己开脱。此例与前面的那些事例形成对比,从反面论证了观点。D.选段运用举例论证,“奖赏优厚而守信用”,民众就会“唯命是听”。例如用吴起奖励搬车辕的人、宋都有人因服丧悲伤过度而亡等事例来论证。3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及有徙之者,还赐之如令。(2)明日且攻亭,有能先登者,仕之国大夫,赐之上田宅。31.文言文阅读第一段、第二段分别讲述了越王与吴起的故事,你更赞许谁的做法?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理由。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晋文公攻原,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卫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孔子闻而记之,曰:“攻原得卫者,信也。”文公问箕郑曰:“救饿奈何?”对曰:“信。”公曰:“安信?”曰:“信名、信事、信义。信名,则群臣守职,善恶不逾,百事不怠;信事,则不失天时,百姓不逾;信义,则近亲劝勉而远者归之矣。”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令返而御。吴子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魏文侯与虞人①期猎明日会天疾风左右止文侯不听曰不可以风疾之故而失信吾不为也遂自驱车往犯风而罢虞人。第71页共71页\n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楚厉王有警,为鼓以与百姓为戍。饮酒醉,过而击之也,民大警。使人止之,曰:“吾醉而与左右戏,过击之也。”民皆罢。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李悝警其两和②曰:“谨警!敌人旦暮且至击汝。”如是者再三而敌不至,两和懈怠,不信李悝。居数月,秦人来袭之,至,几夺其军。此不信之患也。卫嗣公使人伪客过关市,关市呵难之,因事关市以金,关市乃舍之。嗣公谓关市曰:“某时有客过而予汝金,因遣之。”关市大恐,以嗣公为明察。(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略有改动)注:①虞人:古代掌管山泽苑囿的官。②两和:指古代军队左右营垒中的将士。3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明日/会天疾风/左右止文侯/不听/曰/不可/以风疾之故而失信/吾不为也/遂自驱车往/犯风而罢虞人。B.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明日/会天疾风/左右止文侯不听/曰/不可以/风疾之故而失信吾不为也/遂自驱车往/犯风而罢虞人。C.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明日会天疾风/左右止/文侯不听曰/不可以风疾之故而失信/吾不为也/遂自驱车/往犯风而罢虞人。D.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明日会/天疾风/左右止/文侯不听曰/不可以/风疾之故而失信吾不为也/遂自驱车往/犯风而罢虞人。33.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时两军作战时用鼓和金发号施令,“击鼓”则进,“击金”则退。成语“击鼓鸣金”即源于此。B.“再”指第二次,“再三”就是两三次,在此指好几次。C.“关市”本是“关”与“市”的合称,但后来的“关市”也指关下所设的市,这是一种设在边境关口从事内地与边疆少数民族及外国的贸易的市场,文中指后者。第71页共71页\nD.“金”并非指金子,古代金属都称作“金”,战国时期“金”指的是青铜。34.下列对原文有关的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文公用十天时间没有攻下原国而主动撤兵,由于坚守诚信,文公感动了原国和卫国的人,反而得到了两地。孔子对此表示赞赏。B.吴起在“故人至暮不来”时仍坚持不食而等待,魏文侯在“会天疾风”时仍不失信于虞人,体现出了高尚的诚信品格,令人钦佩。C.楚厉王因醉酒击鼓为戏而失信于民,致使有警而百姓不来;李悝因欺骗将士而失信于军,险致全军覆没。这两个故事从反面强调了诚信的重要。D.卫嗣公派人假扮客商通过关口的集市,集市的官吏刁难客商并接受了贿赂。卫嗣公知道后要罢免这个官吏,官吏非常害怕,认为卫嗣公能明察秋毫。3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2)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晋文公攻原,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卫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孔子闻而记之,曰:“攻原得卫者,信也。”文公问箕郑曰:“救饿奈何?”对曰:“信。”公曰:“安信?”曰:“信名、信事、信义。信名,则群臣守职,善恶不逾,百事不怠;信事,则不失天时,百姓不逾;信义,则近亲劝勉而远者归之矣。”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令返而御。吴子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魏文侯与虞人①期猎明日会天疾风左右止文侯不听曰不可以风疾之故而失信吾不为也遂自驱车往犯风而罢虞人。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第71页共71页\n”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楚厉王有警,为鼓以与百姓为戍。饮酒醉,过而击之也,民大警。使人止之,曰:“吾醉而与左右戏,过击之也。”民皆罢。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李悝警其两和②曰:“谨警!敌人旦暮且至击汝。”如是者再三而敌不至,两和懈怠,不信李悝。居数月,秦人来袭之,至,几夺其军。此不信之患也。卫嗣公使人伪客过关市,关市呵难之,因事关市以金,关市乃舍之。嗣公谓关市曰:“某时有客过而予汝金,因遣之。”关市大恐,以嗣公为明察。(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略有改动)【注】 ①虞人:古代掌管山泽苑囿的官。②两和:指古代军队左右营垒中的将士。3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明日/会天疾风/左右止文侯/不听/曰/不可/以风疾之故而失信/吾不为也/遂自驱车往/犯风而罢虞人。B.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明日/会天疾风/左右止文侯不听/曰/不可以/风疾之故而失信吾不为也/遂自驱车往/犯风而罢虞人。C.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明日会天疾风/左右止/文侯不听曰/不可以风疾之故而失信/吾不为也/遂自驱车/往犯风而罢虞人。D.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明日会/天疾风/左右止/文侯不听曰/不可以/风疾之故而失信吾不为也/遂自驱车往/犯风而罢虞人。37.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时两军作战时用鼓和金发号施令,“击鼓”则进,“击金”则退。成语“击鼓鸣金”即源于此。B.“再”指第二次,“再三”就是两三次,在此指好几次。C.“关市”本是“关”与“市”的合称,但后来的“关市”也指关下所设的市,这是一种设在边境关口从事内地与边疆少数民族及外国的贸易的市场,文中指后者。D.“金”并非指金子,古代金属都称作“金”,战国时期“金”指的是青铜。第71页共71页\n38.下列对原文有关的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文公用十天时间没有攻下原国而主动撤兵,由于坚守诚信,文公感动了原国和卫国的人,反而得到了两地。孔子对此表示赞赏。B.吴起在“故人至暮不来”时仍坚持不食而等待,魏文侯在“会天疾风”时仍不失信于虞人,体现出了高尚的诚信品格,令人钦佩。C.楚厉王因醉酒击鼓为戏而失信于民,致使有警而百姓不来;李悝因欺骗将士而失信于军,险致全军覆没。这两个故事从反面强调了诚信的重要。D.卫嗣公派人假扮客商通过关口的集市,集市的官吏刁难客商并接受了贿赂。卫嗣公知道后要罢免这个官吏,官吏非常害怕,认为卫嗣公能明察秋毫。3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2)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昔者吴起教楚悼王以楚国之俗曰:“大臣太重,封君太众,若此则上逼主而下虐民,此贫国弱兵之道也。不如使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绝灭百吏之禄秩损不急之枝官以奉选练之士。”悼王行之期年而薨矣,吴起枝解于楚。商君教秦孝公以连什伍,设告坐之过,燔诗书而明法令,塞私门之请而遂公家之劳,禁游宦之民而显耕战之士。孝公行之,主以尊安,国以富强,八年而薨,商君车裂于秦。楚不用吴起而削乱,秦行商君法而富强,二子之言也已当矣,然而枝解吴起而车裂商君者何也?大臣苦法而细民恶治也。当今之世大臣贪重细民安乱甚于秦楚之俗而人主无悼王孝公之听则法术之士安能蒙二子之危也而明己之法术哉此世所以乱无霸王也。(节选自《韩非子•和氏》)4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第71页共71页\nA.当今之世/大臣贪重/细民安乱/甚于秦楚之俗/而人主无悼王/孝公之听/则法术之土安能蒙二子之危也/而明己之法术哉/B.当今之世/大臣贪重细民/安乱甚于秦楚之俗/而人主无悼王/孝公之听/则法术之士安/能蒙二子之危也/而明己之法术哉/C.当今之世/大臣贪/重细民/安乱甚于秦楚之俗/而人主无悼王/孝公之听/则法术之士安能蒙二子之危也/而明己之法术哉/D.当今之世/大臣贪重/细民安乱/甚于秦楚之俗/而人主无悼王/孝公之听/则法术之士安/能蒙二子之危也/而明己之法术哉/4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厉王,是帝王谥号。谥号一般分为恶谥、平谥、美谥,恶谥如纣王、厉王,平谥如哀帝、少帝,美谥如穆公、高宗。B.吴起,战国初期军事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曾辅佐楚悼王变法,著作有《吴子兵法》,与孙武并称“孙吴”。C.爵禄,爵位和俸禄。爵位是古代君主对大臣的封赐,有“公”“侯”“伯”“子”“男"等;俸禄是朝廷给官吏的报酬。D.什伍,古代军队或民户编制。军队编制中以五人为伍,十人为什;民户编制中以五家为伍,十户为什,相联相保。4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和氏连遭不公,心生悲慨。他向君王献玉却被砍掉双足,于是抱璞泣血,悲叹世人把宝玉当做石头,把贞士当作骗子。B.吴起眼光独到,治国有术。他认为大臣权势太重,分封贵族太多,会造成楚国贫弱,主张针对这些情况进行改革。C.商君变法有功,结局悲惨。他的策略得到秦孝公采纳,秦国得以富强,但是孝公仅仅在位八年就死去,他也惨遭车裂。D.本文善于说理,深人浅出。先从和氏献玉的故事引人,再列举吴起、商鞅的事例,说明君王信任对法术之士的重要性。4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第71页共71页\n(1)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2)楚不用吴起而削乱,秦行商君法而富强,二子之言也已当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荆庄王并国二十六,开地三千里;庄王之氓①社稷也,而荆以亡。齐桓公并国三十,启地三千里;桓公之氓社稷也,而齐以亡。燕襄王以河为境,以蓟为国,残齐,平中山,有燕者重,无燕者轻;襄王之氓社稷也,而燕以亡。魏安釐王攻燕救赵,取地河东:攻韩拔管,胜于淇下;兵四布于天下,威行于冠带之国;安釐王死而魏以亡。故有荆庄、齐桓,则荆、齐可以霸有燕襄、魏安釐,则燕、魏可以强。今皆亡国者,其群臣官吏皆务所以乱而不务所以治也。其国乱弱矣,又皆释国法西私其外,则是负薪而救火也,乱弱甚矣!故当今之时,能去私曲就公法者,氏安而国治;能去私行行公法者,则兵强而敌弱。故审得失有法度之制者,加以群臣之上,则主不可欺以诈伪;审得失有权衡之称者,以听远事,则主不可欺以天下之轻重。今若以誉进能,则臣离上而下比周;若以党举官,则民务交而不求用于法。以誉为赏,以毁为罚也,则好赏恶罚之人,释公行,行私术,比周以相为也。故忠臣危死于非罪,奸邪之臣安利于无功。此亡之本也。若是,则群臣废法而行私重,轻公法矣。数至能人之门,不一至主之廷;百虑私家之便,不一图主之国。属数虽多,非所以尊君也;百官虽具,非所以任国也。故臣曰:亡国之廷无人馬廷无人者,非朝廷之表也;家务相益,不务厚国:大臣务相尊,而不务尊君;小臣奉禄养交,不以官为事。此其所以然者,由主之不上断于法,而信下为之也。故明主使法择人,不自举也;使法量功,不自度也。能者不可弊,败者不可饰,誉者不能进,非者弗能退,则君臣之间明辨而易治,故主仇法则可也。故曰:巧匠目意中绳,然必先以规矩为度:上智捷举中事,必以先王之法为比。故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故矫上之失,诘下之邪,治乱决谬,一民之轨,莫如法。厉官威民,退淫怠,止诈伪,莫如刑。刑重,则不敢以贵易贱;法审,则上尊而不侵。上尊而不侵,则主强而守要,故先王贲之而传之。人主释法用私,则上下不别矣。--选自《韩非子·有度》注:①氓:通“泯”灭,尽。44.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其群臣官吏皆务所以乱而不务所以治也务:从事,致力第71页共71页\nB.故审得失有法度之制者审:明白,知道C.上智捷举中事,必以先王之法为比中:合乎D.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过:超过(某个范围或限度)45.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则是负薪而救火也他植者则不然。B.属数虽多,非所以尊君也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C.亡国之廷无人焉置杯焉则胶D.大臣务相尊,而不务尊君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46.下面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度”意指治理国家要制定明确的法度,因为这是国家强大的根基。B.开篇列举楚、齐、燕等国相继兴盛灭亡的史实,引出治国应当“有度”的话题。C.如果统治者的奖惩标准不明确,就会造成官员热衷结党营私的风气。D.要严格执行法律,对权贵与平民一视同仁,以严刑峻法保证社会秩序。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①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论语。颜渊》)”②礼为情貌者也,文为质饰者也。夫君子取情而去貌,好质而恶饰。夫恃貌而论情者,其情恶也;须饰而论质者,其质衰也。何以论之?和氏之璧,不饰以五采;隋侯之珠,不饰以银黄。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夫物之待饰而后行者,其质不美也。(《韩非子·解老》)③孔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47.根据以上三段文字,请简要概括棘子成、韩非子、孔子的文质观。48.比较三人的文质观,你更赞同谁的观点?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第71页共71页\n奚谓过而不听于忠臣?昔者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五伯长,管仲佐之。管仲老,不能用事,休居于家。桓公从而问之曰:“仲父家居有病,即不幸而不起此病,政安迁之?”管仲曰:“臣老矣,不可问也。虽然,臣闻之,知臣莫若君,知子莫若父。君其试以心决.之。”君曰:“鲍叔牙何如?”管仲曰:“不可。鲍叔牙为人,刚愎而上悍。刚则犯民以.暴,愎则不得民心,悍则下不为用。其心不惧,非霸者之佐也。”公曰:“然则竖刁何如?”管仲曰:“不可。夫人之.情莫不爱其身,公妒而.好内,竖刁自獖①以为治内,其身不爱,又安能爱君?”公曰:“然则卫公子开方何如?”管仲曰:“不可。齐、卫之间不过十日之行,开方为事君,欲适君之故,十五年不归见其父母,此非人情也。其父母之不亲也,又安能亲君乎?”公曰:“然则易牙何如?”管仲曰:“不可。夫易牙为君主味,君之所未尝食唯人肉耳,易牙蒸其子首而进之,君所知也。人之情莫不爱其子,今蒸其子以为膳于君,其子弗爱,又安能爱君乎?”公曰:“然则孰可?”管仲曰:“隰朋可。其为人也,坚中而廉外,少欲而多信。夫坚中,则足以为表;廉外,则可以大任;少欲,则能临其众;多信,则能亲邻国。此霸者之佐也,君其用之。”君曰:“诺。”居一年余,管仲死,君遂不用隰朋而与竖刁。刁莅事三年,桓公南游堂阜,竖刁率易牙、卫公子开方②及大臣为乱。桓公渴馁而死南门之寝、公守之室③,身死三月不收,虫出于户。故桓公之兵横行天下,为五伯长,卒见弑于其.臣,而灭高名,为天下笑者,何也?不用管仲之过也。故曰:过而不听于忠臣独行其意则灭其高名为人笑之始也。(节选自《韩非子•十过》)[注]①獖[fén]:阉割。②公子开方:本是卫国的公子,得到桓公信任,于是留在齐国做官。③公守之室:临时守卫的地方。4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匡天下 匡:扶正B.君其试以心决之 决:决定C.少欲则能临其众 临:面对D.君遂不用隰朋而与竖刁 与:给予,指任用50.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为五伯长 何为其然也第71页共71页\nB.刚则犯民以暴 余始循以入C.夫人之情莫不爱其身 纵一苇之所如D.卒见弑于其臣 其贤不及孔子51.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齐桓公向重病的管仲咨询佐政接班人,管仲在问答中表达了个人看法。B.管仲认为鲍叔牙为人刚愎强悍,心中无所畏惧,不能作霸主的好帮手。C.管仲认为隰朋是最合适的接任者,齐桓公先任用了他,后又任用竖刁。D.作者认为齐桓公无识人之明又不听忠臣的劝谏,导致了其悲剧的结局。52.下列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过而不听/于忠臣独行其意/则灭其高/名为人笑之始也B.过而不听/于忠臣独行其意/则灭其高名/为人笑之始也C.过而不听于忠臣/独行其意/则灭其高名/为人笑之始也D.过而不听于忠臣/独行其意/则灭其高/名为人笑之始也53.翻译句子。(1)仲父家居有病,即不幸而不起此病,政安迁之?(2)此霸者之佐也,君其用之。(3)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4)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以王为过尧舜①《韩非子》秦襄王病,百姓为之祷;病愈,杀牛塞祷②。郎中阎遏、公孙衍出见之,曰:“非社腊之时也,奚自杀牛而祠社?”怪而问之。百姓曰:“人主病,为之祷;今病愈,杀牛塞祷。”阎遏、公孙衍说,见王,拜贺曰:“过尧、舜矣。”王惊曰:“何谓也?”对曰:“尧、舜,其民未至为祷也。今王病,而民以牛祷;病愈,杀牛塞祷。故臣窃以王为过尧、舜也。”第71页共71页\n王因使人问之何里为之,訾③其里正与伍老屯二甲。阎遏、公孙衍愧不敢言。居数月,王饮酒酣乐,阎遏、公孙衍谓王曰:“前时臣窃以王为过尧、舜,非直敢谀也。尧、舜病,且其民未至为之祷也;今王病而民以牛祷,病愈,杀牛塞祷。今乃訾其里正与伍老屯二甲,臣窃怪之。”王曰:“子何故不知于此?彼民之所以为我用者,非以吾爱之为我用者也,以吾势之为我用者也。吾释势与民相收,若是,吾适不爱而民因不为我用也,故遂绝爱道④也。”(节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右下》)【简注】①题目为选编者所加。②塞祷:还愿。③訾(zǐ):诋毁,这里指责罚。④爱道:讲仁爱的办法。【阅读指要】韩非子认为君与民的关系,是君以权势统治人民,使用权势,才能使人民为君所用。所以秦襄王得知百姓为自己生病而祈祷,反而责罚有关官吏,以绝“爱道”。【阅读训练】54.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1)奚自杀牛而祠社() (2)居数月()(3)非直敢谀也() (4)臣窃怪之()55.下列“之”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百姓为之祷B.郎中阎遏、公孙衍出见之C.非社腊之时也D.臣窃怪之56.指出下列句中代词“之”具体指代的内容。今乃訾其里正与伍老屯二甲,臣窃怪之。“之”指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7.指出秦襄王“绝爱道”的具体做法和目的。58.把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阎遏、公孙衍说,见王,拜贺曰:“过尧、舜矣。”第71页共71页\n(2)王因使人问之何里为之。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子产相郑,病将死,谓游吉曰:“我死后,子必用郑,必以严莅人。夫火形严,故人鲜灼;水形懦,故人多溺。子必严子之刑,无令溺子之懦。”及子产死,游吉不肯严刑。郑少年相率为盗,处于萑泽,将遂以为郑祸。游吉率车骑与战,一日一夜,仅能克之。游吉喟然叹曰:“吾蚤行夫子之教,必不悔至于此矣!”(选自《韩非子·内储说上》)59.韩非是战国时期______家思想集大成者,本文主要运用了_______论证的手法。60.概括文中子产告诫游吉的道理,并谈谈你对此的看法。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各题。齐桓公之时,晋客至,有司请礼。桓公曰:“告仲父”者三。而优笑曰:“易哉,为君!一曰仲父,二曰仲父。”桓公曰:“吾闻君人者劳于索人,佚于使人。吾得仲父已难矣,得仲父之后,何为不易乎哉?”或曰:桓公之所应优,非君人者之言也。桓公以君人为劳于索人,何索人为劳哉?伊尹自以为宰①于汤,百里奚自以为虏于穆公。虏,所辱也;宰,所羞也。蒙羞辱而接君上,贤者之忧世急也。然则君人者无逆贤而已矣,索贤不为人主难。且官职,所以任贤也;爵禄,所以赏功也。设官职,陈爵禄,而士自至,君人者奚其劳哉?使人又非所佚也。人主虽使人,必以度量准之,以刑名参之;以事遇于法则行,不遇于法则止;功当其言则赏,不当则诛。以刑名收臣,以度量准下,此不可释也,君人者焉佚哉?索人不劳,使人不佚,而桓公曰:“劳于索人,佚于使人”者,不然。且桓公得管仲又不难。管仲不死其君而归桓公,鲍叔轻官让能而任之,桓公得管仲又不难,明矣。已得管仲之后,奚遽易哉?管仲非周公旦。周公旦假为天子七年,成王壮,授之以政,非为天下计也,为其职也。夫不夺子而行天下者,必不背死君而事其仇;背死君而事其仇者,必不难夺子而行天下;不难夺子而行天下者,必不难夺其君国矣。管仲,公子纠之臣也,谋杀桓公而不能,其君死而臣桓公,管仲之取舍非周公旦,未可知也。若使管仲大贤也,且为汤武,桀、纣之臣也;桀、纣作乱,汤、武夺之。今桓公以易居其上,是以桀、纣之行居汤、武之上,桓公危矣。若使管仲不肖人也,且为田常。田常,简公之臣也,而弑其君。今桓公以易居其上,是以简公之第71页共71页\n易居田常之上也,桓公又危矣。管仲非周公旦以明矣,然为汤、武与田常,未可知也。为汤、武,有桀、纣之危;为田常,有简公之乱也。已得仲父之后,桓公奚遽易哉?若使桓公之任管仲,必知不欺己也,是知不欺主之臣也。然虽知不欺主之臣,今桓公以任管仲之专借竖刁、易牙,虫流出尸而不葬,桓公不知臣欺主与不欺主已明矣,而任臣如彼其专也,故曰:桓公暗主。取材于《韩非子·难二》注:①宰:厨师6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佚于使人 佚:同“逸”,安逸B.以事遇于法则行 遇:适合C.此不可释也 释:放弃D.其君死而臣桓公 臣:我6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吾闻君人者劳于索人 伊尹自以为宰于汤B.桓公以君人为劳于索人 授之以政C.使人又非所佚也 若使管仲大贤也D.是以简公之易居田常之上也 若使桓公之任管仲6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主虽使人,必以度量准之,以刑名参之。君主虽然是使用人,但必须用法度来衡量他们,用名实是否相符来检验他们。B.夫不夺子而行天下者,必不背死君而事其仇。不杀害幼君而去治理天下的人,一定不肯背着已死的君主去侍奉先君的仇敌。C.是以桀、纣之行居汤、武之上,桓公危矣。这就好比有桀、纣一样的行为而处在汤、武之上,齐桓公是很危险的。第71页共71页\nD.桓公不知臣欺主与不欺主已明矣。桓公不能识别臣子欺主还是不欺主,已经很明白的了。64.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齐桓公与优人的对话告诉我们得到贤才很不容易,得到贤才后做国君就很容易了。B.伊尹和百里奚二人蒙受羞辱为君主献计献策的事例证明君主得到贤才是很容易的。C.作者通过管仲和周公旦的对比,证明管仲不会背叛齐桓公,会尽心辅佐齐桓公的。D.用桀、纣处汤、武之上和简公处田常之上与桓公处管仲之上类比,说明桓公处境危险。65.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①管仲不死其君而归桓公,鲍叔轻官让能而任之。②已得仲父之后,桓公奚遽易哉?66.文段最后说:“故曰:桓公暗主。”请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为什么认为齐桓公是糊涂昏庸的君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完成各题。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节选自《韩非子•说难》)67.对划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B.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C.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D.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68.对文章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雨:下雨第71页共71页\nB.盗:小偷C.亡:逃跑D.智:认为……聪明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今有不才之子,父母怒之弗为改,乡人谯之弗为动,师长教之弗为变。夫以父母之爱、乡人之行、师长之智,三美加焉,而终不动,其胫毛不改。州部之吏,操官兵,推公法,而求索奸人,然后恐惧,变其节,易其行矣。故父母之爱,不足以教子,必待州部之严刑者,民固骄于爱、听于威矣(《韩非子·五蠹》)69.关于治国治民,孔子主张_______,韩非子主张______。70.根据材料,简要分析孔子与韩非子的主张为什么不同。杨朱过于宋东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恶者贵关者贱杨子问其故逆旅之父答曰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杨子谓弟子曰:“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羡。”(取材于《韩非子·说林上》)71.用斜线给波浪线部分断句。72.翻译划线部分。7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材料一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材料二 故明主之治国也,明赏,则民劝功;严刑,则民亲法。劝功,则公事不犯;亲法,则奸无所萌。(《韩非子·心度))第71页共71页\n针对孔子和韩非子的治国观点,结合现实谈谈你的看法。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材料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论语·述而》)材料三: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①,论世之事,因为之备。宋有人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韩非子·五蠹》)【注】①可:适用。74.“郁郁乎文哉”中的“郁郁”和“文”在文中的意思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75.根据上述材料,请对孔子和韩非子的思想做简要评析。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题。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 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①也,而用②其不得为非也。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③;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韩非子》)【注】①为吾善;自我完善。②用:使。③不计数:不能用十来计算,不用十个。76.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韩非子的为政观。孔子:____________韩非子:____________77.对这两种为政观进行简要评析。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材料一:第71页共71页\n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材料二:故明主之治国也,明赏,则民劝功;严刑,则民亲法。劝功,则公事不犯;亲法,则奸无所萌。(《韩非子·心度》)78.管理国家,孔子主张_______,韩非子主张__________。79.针对孔子和韩非子的治国观点,结合现实谈谈你的看法。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各题。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韩非子•内储说上》)80.下列对原文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B.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C.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D.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81.下列对文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使:派,让B.说:通“悦”,喜欢C.好:好人D.逃:逃跑第71页共71页\n参考答案:1.D2.D3.C4.(1)我伤心的是本来是块宝玉却被称作石头,本来是正直的人却被叫作骗子,这就是我伤心的原因啊。(2)裁减不急需的多余的职官,用(省下来的费用)供养精锐干练的将士。【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官府执行法令,游民就得从事农耕,游说之士就得冒着危险去当兵打仗;那么法术就被群臣百姓看成是祸害了。君主不能违背大臣的议论,摆脱黎民百姓的诽谤,单要完全采纳法术之言。“则法术者/乃群臣士民之所祸也”是“……者……也”句式,表判断,“者”后应断开,且“群臣士民”指群臣百姓,并列短语,中间不必停顿,据此排除AC;“大臣之议”(偏正短语)作“背”的宾语,“民萌之诽”属于偏正短语作“越”的宾语,因此应从“越”前断句,据此排除B。故选D。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D.“含义相同”错。前句,形容词,得当,正确。句意:二人的主张已经够正确的了。后句,动词,掌握。句意:国君掌握帝位的重权。故选D。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这是当今没有霸主的原因”错。原文说“当今之世,大臣贪重,细民安乱,甚于秦、楚之俗,而人主无悼王、孝公之听,则法术之士安能蒙二子之危也,而明己之法术哉?此世所以乱无霸王也”,由此可知,当今没有霸主的原因是:大臣贪权,小民安于动乱;君主又没有楚王、秦孝公那样的判断力;当今的法术之士没有像吴起、商鞅那样甘冒危险阐明自己主张的。选项以偏概全。故选C。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题之以石”,介宾短语后置;“名”,动词,称呼;“诳”,欺骗;“此吾所以悲也”,判断句,“也”表判断。(2)“损”,裁减;“枝官”,冗官,闲散无用的官;“奉”,供养;“选练”,挑选和训练。参考译文第71页共71页\n楚国人卞和在楚山中得到一块玉石,捧着它献给楚厉王。楚厉王派治玉的工匠来鉴定它,玉匠说:“这是块石头。”楚厉王认为卞和欺骗自己,就处于砍掉左脚的刑罚。到楚厉王死后,楚武王登上王位,卞和又捧着那块玉石献给楚武王。楚武王叫玉匠来鉴定,玉匠又说:“是块石头。”楚武王也认为卞和是欺骗自己,于是又砍掉他的右脚。楚武王死后,楚文王即位,卞和抱着那块石头在楚山脚下哭泣,哭了三天三夜,眼泪流干后流出了血。楚文王听说后,派人询问他痛哭的缘故,对他说:“天下被砍掉脚的人多了,你为什么哭得这样悲伤呢?”卞和说:“我并不是悲伤被砍掉脚,我悲伤的是它本是宝玉却用石来称呼它,忠贞的人被认为是欺骗,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楚文王于是派玉匠雕刻那块石头,从中果然得到宝玉,随即把这块玉命令为“和氏之璧”。珍珠宝玉是君主急需的,即使卞和献的玉璞不够完美,也并不构成对君主的损害,但还是在双脚被砍后宝玉才得以论定,鉴定宝玉就是如此的困难。如今君主对于法术,未必像对和氏璧那样急需。既然这样,那么法术之士还没被杀戮的原因,只是促成帝王之业的法宝还没进献罢了。君主运用法术,大臣就不能擅权独断,左右近侍就不敢卖弄权势:官府执行法令,游民就得从事农耕,游说之士就得冒着危险去当兵打仗;那么法术就被群臣百姓看成是祸害了。君主不能违背大臣的议论,摆脱黎民百姓的诽谤,单要完全采纳法术之言,那么法术之士即使到死,他们的学说也一定不会被认可。从前吴起向楚悼王指出楚国的风气说:“大臣的权势太重,分封的贵族太多,像这样下去,他们就会上逼主而下虐民,这是造成国贫兵弱的途径。不如使分封贵族的子孙到第三代时君主就收回爵禄,取消或减少百官的俸禄,裁减多余的官吏,来供养经过选拔和训练的士兵。”楚悼王施行此法一年就死了,吴起在楚遭到肢解。商君教秦孝公建立什伍组织,设置告密连坐的制度,焚烧诗书,彰明法令,堵塞私人的请托而进用对国家有功的人,约束靠游说做官的人而使农民士兵显贵起来。孝公实行这些主张,君主因此尊贵安稳,国家因此富庶强大。八年后秦孝公死了,商鞅在秦受到车裂。楚国不用吴起变法而削弱混乱,秦国推行商鞅变法而富庶强大。二人的主张已够正确的了,但是肢解吴起,车裂商鞅,又为的什么呢?为的是大臣苦于法令而小民憎恨社会安定呀。当今之世,大臣贪权,小民安于动乱,比秦、楚的坏风气还要严重,而君主又没有楚王、秦孝公那样的判断力,那么法术之士又怎能冒吴起、商鞅的危险来阐明自己的法术主张呢?这就是社会混乱而没有霸王的原因。5.D6.D7.C8.(1)我伤心的是本来是块宝玉却被称作石头,本来是正直的人却被叫作骗子,这就是我伤心的原因啊。(2)裁减不急需的多余的职官,用(省下来的费用)供养精锐干练的将士。第71页共71页\n9.真正宝贵的东西,其价值往往并不是立刻就被人承认的,需要一个痛苦的过程,需要等待人们的发现。【解析】5.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官府执行法令,游民就得从事农耕,游说之士就得冒着危险去当兵打仗;那么法术就被群臣百姓看成是祸害了。君主不能违背大臣的议论,摆脱黎民百姓的诽谤,单要完全采纳法术之言。“则法术者/乃群臣士民之所祸也”是“……者……也”句式,表判断,“者”后应断开,且“群臣士民”指群臣百姓,中间不必停顿,据此排除AC;“大臣之议”作“背”的宾语,“越”应是“民萌之诽”的谓语,因此应从“越”前断句,据此排除B。故选D。6.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理解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D.“含义相同”错。前“当”:形容词,得当,正确。句意:二人的主张已经够正确的了。后“当”:动词,掌握。句意:国君掌握帝位的重权。故选D。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这是当今没有霸主的原因”错。原文说“当今之世,大臣贪重,细民安乱,甚于秦、楚之俗,而人主无悼王、孝公之听,则法术之士安能蒙二子之危也,而明己之法术哉?此世所以乱无霸王也”,由此可知,当今没有霸主的原因是:大臣贪权,小民安于动乱;君主又没有楚王、秦孝公那样的判断力;当今的法术之士没有像吴起、商鞅那样甘冒危险阐明自己主张的。选项以偏概全。故选C。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宝玉”,名词作动词,是宝玉;“题之以石”,介宾短语后置,用石来称呼它;“诳”,欺骗;“此吾所以悲也”,判断句,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2)“损”,裁减;“枝官”,冗官,闲散无用的官;“奉”,供养;“选练”,挑选和训练。9.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探究文中思想观点的能力。第71页共71页\n文章说“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谁,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卞和在楚山上偶尔得一璞玉,先后献于楚厉王、楚武王,却遭楚厉王、楚武王分别给予膑刑惩罚。卞和挖到玉石,不被人认识,反而对他处之以严刑峻法。文章以玉来引申出有真本事的人就像这玉一样,其价值往往并不是立刻就被人承认的,需要一个痛苦的过程,需要等待人们的发现。参考译文:楚国人卞和在楚山中得到一块玉石,捧着它献给楚厉王。楚厉王派治玉的工匠来鉴定它,玉匠说:“这是块石头。”楚厉王认为卞和欺骗自己,就处于砍掉左脚的刑罚。到楚厉王死后,楚武王登上王位,卞和又捧着那块玉石献给楚武王。楚武王叫玉匠来鉴定,玉匠又说:“是块石头。”楚武王也认为卞和是欺骗自己,于是又砍掉他的右脚。楚武王死后,楚文王即位,卞和抱着那块石头在楚山脚下哭泣,哭了三天三夜,眼泪流干后流出了血。楚文王听说后,派人询问他痛哭的缘故,对他说:“天下被砍掉脚的人多了,你为什么哭得这样悲伤呢?”卞和说:“我并不是悲伤被砍掉脚,我悲伤的是它本是宝玉却用石来称呼它,忠贞的人被认为是欺骗,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楚文王于是派玉匠雕刻那块石头,从中果然得到宝玉,随即把这块玉命令为“和氏之璧”。珍珠宝玉是君主急需的,即使卞和献的玉璞不够完美,也并不构成对君主的损害,但还是在双脚被砍后宝玉才得以论定,鉴定宝玉就是如此的困难。如今君主对于法术,未必像对和氏璧那样急需。既然这样,那么法术之士还没被杀戮的原因,只是促成帝王之业的法宝还没进献罢了。君主运用法术,大臣就不能擅权独断,左右近侍就不敢卖弄权势:官府执行法令,游民就得从事农耕,游说之士就得冒着危险去当兵打仗;那么法术就被群臣百姓看成是祸害了。君主不能违背大臣的议论,摆脱黎民百姓的诽谤,单要完全采纳法术之言,那么法术之士即使到死,他们的学说也一定不会被认可。从前吴起向楚悼王指出楚国的风气说:“大臣的权势太重,分封的贵族太多,像这样下去,他们就会上逼主而下虐民,这是造成国贫兵弱的途径。不如使分封贵族的子孙到第三代时君主就收回爵禄,取消或减少百官的俸禄,裁减多余的官吏,来供养经过选拔和训练的士兵。”楚悼王施行此法一年就死了,吴起在楚遭到肢解。商君教秦孝公建立什伍组织,设置告密连坐的制度,焚烧诗书,彰明法令,堵塞私人的请托而进用对国家有功的人,约束靠游说做官的人而使农民士兵显贵起来。孝公实行这些主张,君主因此尊贵安稳,国家因此富庶强大。八年后秦孝公死了,商鞅在秦受到车裂。第71页共71页\n楚国不用吴起变法而削弱混乱,秦国推行商鞅变法而富庶强大。二人的主张已够正确的了,但是肢解吴起,车裂商鞅,又为的什么呢?为的是大臣苦于法令而小民憎恨社会安定呀。当今之世,大臣贪权,小民安于动乱,比秦、楚的坏风气还要严重,而君主又没有楚王、秦孝公那样的判断力,那么法术之士又怎能冒吴起、商鞅的危险来阐明自己的法术主张呢?这就是社会混乱而没有霸王的原因。10.D11.D12.C13.(1)我悲伤的是它本是宝玉却用石来称呼它,忠贞的人被认为是欺骗,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2)裁减多余的官吏,来供养经过选拔和训练的士兵。14.卞和挖到玉石,不被人认识,反而对他处之以严刑峻法,这个故事以玉来引申出有真本事的人就像这玉一样,不被人赏识。【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官府执行法令,游民就得从事农耕,游说之士就得冒着危险去当兵打仗;那么法术就被群臣百姓看成是祸害了。君主不能违背大臣的议论,摆脱黎民百姓的诽谤,单要完全采纳法术之言。“则法术者乃群臣士民之所祸也”是“……者……也”句式,表判断,“者”后应断开,且“群臣士民”指群臣百姓,中间不必停顿,据此排除AC;“大臣之议”作“背”的宾语,“越”应是“民萌之诽”的谓语,因此应从“越”前断句,据此排除B。故选D。11.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理解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D.“含义相同”错。前“当”:形容词,得当,正确。句意:二人的主张已经够正确的了。后“当”:动词,掌握。句意:国君掌握帝位的重权。故选D。1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第71页共71页\nC.“这是当今没有霸主的原因”错。原文说“当今之世,大臣贪重,细民安乱,甚于秦、楚之俗,而人主无悼王、孝公之听,则法术之士安能蒙二子之危也,而明己之法术哉?此世所以乱无霸王也”,由此可知,当今没有霸主的原因是:大臣贪权,小民安于动乱;君主又没有楚王、秦孝公那样的判断力;当今的法术之士没有像吴起、商鞅那样甘冒危险阐明自己主张的。选项以偏概全。故选C。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得分点:(1)“宝玉”,名词作动词,是宝玉;“题之以石”,介宾短语后置,用石来称呼它;“诳”,欺骗;“此吾所以悲也”,判断句,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2)“损”,裁减;“枝官”,冗官,闲散无用的官;“奉”,供养;“选练”,挑选和训练。14.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探究文中思想观点的能力。文章说“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谁,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卞和在楚山上偶尔得一璞玉,先后献于楚厉王、楚武王,却遭楚厉王、楚武王分别给予膑刑惩罚。卞和挖到玉石,不被人认识,反而对他处之以严刑峻法。文章以玉来引申出有真本事的人就像这玉一样,不被人所赏识。参考译文: 第71页共71页\n楚国人卞和在楚山中得到一块玉石,捧着它献给楚厉王。楚厉王派治玉的工匠来鉴定它,玉匠说:“这是块石头。”楚厉王认为卞和欺骗自己,就处于砍掉左脚的刑罚。到楚厉王死后,楚武王登上王位,卞和又捧着那块玉石献给楚武王。楚武王叫玉匠来鉴定,玉匠又说:“是块石头。”楚武王也认为卞和是欺骗自己,于是又砍掉他的右脚。楚武王死后,楚文王即位,卞和抱着那块石头在楚山脚下哭泣,哭了三天三夜,眼泪流干后流出了血。楚文王听说后,派人询问他痛哭的缘故,对他说:“天下被砍掉脚的人多了,你为什么哭得这样悲伤呢?”卞和说:“我并不是悲伤被砍掉脚,我悲伤的是它本是宝玉却用石来称呼它,忠贞的人被认为是欺骗,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楚文王于是派玉匠雕刻那块石头,从中果然得到宝玉,随即把这块玉命令为“和氏之璧”。珍珠宝玉是君主急需的,即使卞和献的玉璞不够完美,也并不构成对君主的损害,但还是在双脚被砍后宝玉才得以论定,鉴定宝玉就是如此的困难。如今君主对于法术,未必像对和氏璧那样急需。既然这样,那么法术之士还没被杀戮的原因,只是促成帝王之业的法宝还没进献罢了。君主运用法术,大臣就不能擅权独断,左右近侍就不敢卖弄权势:官府执行法令,游民就得从事农耕,游说之士就得冒着危险去当兵打仗;那么法术就被群臣百姓看成是祸害了。君主不能违背大臣的议论,摆脱黎民百姓的诽谤,单要完全采纳法术之言,那么法术之士即使到死,他们的学说也一定不会被认可。从前吴起向楚悼王指出楚国的风气说:“大臣的权势太重,分封的贵族太多,像这样下去,他们就会上逼主而下虐民,这是造成国贫兵弱的途径。不如使分封贵族的子孙到第三代时君主就收回爵禄,取消或减少百官的俸禄,裁减多余的官吏,来供养经过选拔和训练的士兵。”楚悼王施行此法一年就死了,吴起在楚遭到肢解。商君教秦孝公建立什伍组织,设置告密连坐的制度,焚烧诗书,彰明法令,堵塞私人的请托而进用对国家有功的人,约束靠游说做官的人而使农民士兵显贵起来。孝公实行这些主张,君主因此尊贵安稳,国家因此富庶强大。八年后秦孝公死了,商鞅在秦受到车裂。楚国不用吴起变法而削弱混乱,秦国推行商鞅变法而富庶强大。二人的主张已够正确的了,但是肢解吴起,车裂商鞅,又为的什么呢?为的是大臣苦于法令而小民憎恨社会安定呀。当今之世,大臣贪权,小民安于动乱,比秦、楚的坏风气还要严重,而君主又没有楚王、秦孝公那样的判断力,那么法术之士又怎能冒吴起、商鞅的危险来阐明自己的法术主张呢?这就是社会混乱而没有霸王的原因。15.D16.B17.结构上,引出下文对孔子评价的批驳;论证上,为后文议论尧舜不能同时获誉、舜之德化措施效率过低等提供充足论据。18.①采用“二难推理”,指出尧舜二人不能同时获圣人之誉的逻辑,因此孔子对舜评价中存在矛盾。②以“自相矛盾”的寓言进行类比论证,生动形象地进一步说明孔子对舜的评价立足不稳。③分析舜躬亲德化百姓的方式太过“无术”,不能真正完全一改天下风气,称不上“圣人”。④把矛头指向儒家学说,治理天下不倡导人君就易而就难,是不能治理国家的。⑤“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抓住孔子评价中的矛盾,推翻其观点;采用多种论证方法,生动形象而说理透彻;论证层次清晰,从批驳孔子评价舜的话语,到批驳儒家学说的不够实际,层层深入,鞭辟入里,令人信服。【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言虚词含义及作用的能力。“□□仲尼之圣尧奈何”的意思:既然这样,那么孔子把尧看作圣人又该怎么说呢?结合上下文可知,作者认为,舜德化民众,是因为民众做得不好,而当时尧是天子,民众的过失就是尧的过失。既然尧有过失,那么又该怎么看待孔子称尧为圣人呢?由此可见,这句话是顺承上文语意而来,应选顺承连词。A.递进关系连词。B.因果关系连词。第71页共71页\nC.转折关系连词。D.顺承关系连词。故选D。1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朝至暮变,暮至朝变”的意思是命令早晨到达,晚上情况就得到改变;晚上到达,第二天早晨情况就得到改变。这是形容法令下达后很快就能见到成效,而不是“朝令夕改”,排除AC。“海内毕”的“毕”在此处指问题纠正完毕,而非“统一”或“结束(灭亡)”之意,排除D。“期年”指“满一年”,而非“来年”。故选B。1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语段作用的能力。第一段叙述了舜亲自前往道德有亏之地德化民众,而孔子对此评价为“圣人之德化乎”的事。从结构上看,是为了引出下文“今尧、舜之不可两誉,矛盾之说也”,即尧舜不能同时获得圣人称号之誉的议论。从论证上看,为下文论证尧舜不能同时获誉,且与其躬亲德化,不如“赏罚使天下必行之”更有效率的论点提供详细的论据。18.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论证手法的能力。韩非子借他人之口,先质疑孔子既说舜“圣人之德化乎”,同时又“圣尧”,二者之间存在矛盾。这是形式逻辑矛盾律中的“二难推理”,即相互对立的矛盾双方,不可能同时成立。如尧为圣人,则其不应有过,就不会出现舜去德化百姓的事;如舜要去德化百姓,就说明尧有过错,故而“贤舜,则去尧之明察;圣尧,则去舜之德化:不可两得也”,即尧舜其中一人为圣人,那么另一人就不可能是圣人。故而孔子称赞他们两人都是圣人,是自相矛盾的。利用孔子自己的言论矛盾来进行批驳,这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接着运用“自相矛盾”的寓言故事进行类比论证,“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今尧、舜之不可两誉,矛盾之说也”,进一步加强论证,生动形象地说明孔子对舜评价立足不稳的道理。第71页共71页\n跟着指出舜所用的德化之法时间长效率低,也不能完全改尽国内风气,“舜有尽,寿有尽,天下过无已者;以有尽逐无已,所止者寡矣”,评价舜不懂得“赏罚使天下必行之”的方法,“不以此说尧令从己,乃躬亲,不亦无术乎”,显得太无计可施了。这样的做法怎么能称得上是聪明睿智的圣人呢?最终把矛头对准孔子儒家学说秉持的道理观念,说他们要求治理天下的人,不去做连平庸君主都容易做到的赏罚命令,却倡导他们去做连尧舜都觉得困难的事,根本不能和这种人去治理国家。论证层层深入,不仅只批驳孔子对舜的评价,还将道理扩大到儒家学说治国方法的问题,容易使人信服。参考译文:①历山的农夫相互侵占田界,舜到那儿去耕地,满一年,田界划分合理。黄河边的渔夫争夺水中可以立脚的高地,舜到那儿去打鱼,满一年渔夫都推让年长的人。东方制造陶器的人所作陶器粗劣又不坚固,舜到那儿去做陶器,满一年而那里的陶器都很坚固。孔子感叹说:“耕田、打渔以及作陶器,都不是舜管理的事,而舜亲自去干这些苦活,这是为了纠正败坏的风气。舜确实是真正的仁爱,竟然身体力行处于劳苦之中而能使老百姓都顺从他。所以说:圣贤人的道德能感化人啊!”②有人问儒生说:“当这个时候,尧在什么地方?”儒生说:“尧在做天子。”“既然这样,那么孔子又为什么认为尧是圣人呢?圣人在君位上明察一切,会使天下没有坏风气。如果种田的、打鱼的没有争执,陶器也不粗劣,舜又何必用道德去感化他们呢?舜去纠正败坏的风气,那么就是尧有过失。认为舜是贤能的,就会否定尧的明察;认为尧是圣明的,就会否定舜的德化:不可能两者共存。楚国人有个卖矛和盾的人,夸赞他的盾说:‘我的盾很坚硬,任何东西都不能刺穿。’又夸赞他的矛说:‘我的矛很锐利,无论什么东西没有不能刺穿的。’有人说:‘拿你的矛戳你的盾,结果怎样呢?’那人不能回答。不可刺穿的盾和没有什么不能刺穿的矛,不可能同时并存。现在尧和舜不可以同时称颂,就象没有什么不能刺穿的矛和不可刺穿的盾不能同时存在的道理一样。而且舜去纠正坏风气,一年纠正一个过错,三年纠正三个过错。舜这样的人为数有限,寿命也有尽头,而天下的过错没完没了,以贤人有限的生命去对付没完没了的过错,所能纠正的过错也就很少了。制定赏罚规定使天下必须遵行,下令说:‘符合法令规定的人受赏,不合法令规定的诛戮。’法令早晨下达,过错到傍晚就能改变,法令傍晚下达,过错到第二天早晨就能改变,十天时间全国就可以纠正完毕,为什么要等到一年呢?舜尚且不用这个道理说服尧让天下人顺从自己,却去亲自操劳,不是显得很没有统治的办法吗?况且那种用自身受苦然后感化民众的做法,就是尧、舜也会感到困难。居于权势位置去纠正臣民的做法,平庸的君主也容易做到,要想治理天下,放弃平庸的君主容易成功的方法,遵行尧舜都难以实行的办法,和这样的人一起来治理国政是不可能的。”19.C20.B21.D第71页共71页\n22.(1)我跟士大夫们约定十天的期限,若不离去,这是失去我的信用啊。(2)他的母亲说:“你先回去,(我)看情况返回后给你杀猪。”(3)能使手不皲裂,药方是同样的,有的人用它来获得封赏,有的人却只能靠它在水中漂洗丝絮,这是使用的方法不同。【分析】19.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信名”“信事”“信义”是指在三个方面的做法,应单独成句,构成并列关系,排除B项;“则”表顺承关系的连词,一般用在句首,排除A项;“群臣守职”“善恶不逾”“百事不怠”句式结构相同,应独立成句,排除D项。句意:在名分、做事情、行为上守信用。在名分上守信用,那么群臣会各守其职,对善行恶行都不会去逾越,对各种事情就不会怠慢;在做事情上守信用,那么就不会失去天时,百姓就不会逾越四季;在行为上守信用,那么亲近的人就会劝勉自己努力而远处的人就会归附。故选C。2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B.“曾子名点,字皙”错误,曾子名参,字子舆。其父曾点,字皙,与子曾参同师孔子。故选B。2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D.“卫嗣公知道后要罢免这个官吏”错误,由原文“卫嗣公使人伪客过关市,关市呵难之,因事关市以金,关市乃舍之。嗣公谓关市曰:‘某时有客过而予汝金,因遣之。’关市大恐,以嗣公为明察”可知,文章中并没有说卫嗣公知道后要罢免这个官吏。故选D。2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赋分点:(1)“期”,约定;“去”,离开;“亡”,失去;“是亡吾信也”,判断句。(2)“女”,通“汝”,你;“顾”,看;“反”,通“返”,返回;“彘”,猪。第71页共71页\n(3)“龟”,通“皲”,皲裂;“或”,有的人;“以”,用来;“洴澼”,漂洗;“絖”通“纩”,絮衣服的丝绵;“则所用之异也”,判断句。参考译文:晋文公攻打原国,只携带着可供十天食用的粮食,于是和大夫们约定十天做期限,要攻下原国。可是到原国十天了,却没有攻下原国,晋文公便下令鸣金退军,准备收兵回晋国。这时,有战士从原国回来报告说:“再有三天就可攻下原国了。”晋文公身边的群臣也劝谏说:“原国的粮食已经吃完了,兵力也用尽了,请国君再等待一些时日吧!”文公语重心长地说:“我跟大夫们约定十天的期限,若不回去,是失去我的信用啊。为了得到原国而失去信用,我办不到。”于是下令撤兵回晋国去了。原国的百姓听说这件事,都说:“有君王像文公这样讲信义的,怎可不归附他呢?”于是原国的百姓纷纷归顺了晋国。卫国的人也听到这个消息,便说:“有君主像文公这样讲信义的,怎可不跟随他呢?”于是向文公投降。孔子听说了,就把这件事记载了下来,并且评价说:“晋文公攻打原国竟获得了卫国,是因为他能守信啊!”晋文公问箕郑说:“求救饥荒该怎么办?”箕郑回答说:“守信用。”晋文公说:“怎么样守信用?”箕郑说:“在名分、做事情、行为上守信用。在名分上守信用,那么群臣会各守其职,对善行恶行都不会去逾越,对各种事情就不会怠慢;在做事情上守信用,那么就不会失去天时,百姓就不会逾越四季;在行为上守信用,那么亲近的人就会劝勉自己努力而远处的人就会归附。”吴起出门,遇见一个老朋友便留他吃饭。这个老朋友说:“好啊。”让吴起先回家准备。吴起说:“那我等你来了再吃。”这人到天黑了都没有来,吴起还是不吃饭。第二天早上,吴起派人去找这个人。这个老朋友来了,吴起才和他一起吃饭。曾子的妻子到市场上去,她的儿子跟着她哭泣。母亲说:“你先回去,等我回来后给你杀猪。”等曾子的妻子从市场上回来,曾子就要捉猪来杀。他妻子阻止他说:“我只不过是与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孩子是不能开玩笑的。小孩子是没有知识的,是跟着父母学习的,是听从父母的教诲的。如今你欺骗他,就是在教他欺骗。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教育孩子的方法啊。”随后把猪杀了煮给孩子吃。楚厉王有了警报,就用敲鼓的方式来和民众一起防守。有一天喝醉了酒,就错误地敲鼓,民众大惊。楚厉王派人去阻止民众,说:“我喝醉了酒和身边左右的人开玩笑,误打了鼓。”民众这才散去。过了几个月,真的有警报了,楚厉王击鼓而没有民众前来。于是就更改命令明确信号而后民众才相信了他。李悝警告左右两个营垒中的将士说:“要谨慎地戒备!敌人早晚将要来袭击你们。”像这样的警告重复了好几次而敌人都没有来。两个营垒中的将士都松懈了,不相信李悝。过了几个月,秦国军队来袭击,几乎消灭了李悝的军队。这就是不相信人的祸患。卫嗣公派人装扮成客商通过关口上的集市,管理集市的官吏刁难他,他就用金贿赂了官吏,这样,官吏才放他过关。嗣公对官吏说:“某时有个客商经过你的地方,给了你金,你才放他走的。”官吏因而非常害怕,认为嗣公能明察秋毫。23. 离开,保持距离;引申为无所偏爱。 先后心。第71页共71页\n24.材料一体现了孔子公正无私、不偏私、坦荡磊落的胸怀;体现了孔子重视诗教、礼教,孔子以身作则,“诗礼传家”。材料二体现了心应专注于所做的事情上而不是将心过多的放在患得患失和输赢上、竞争对手那里,这样更有利于自己走向成功。【分析】2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文章内容的能力。“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的意思是“又知道君子不偏私自己的儿子”,所以“远”的意思是“离开,保持距离;引申为无所偏爱”。由原文“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进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可知,凡是驾车,最关键的是要把车马套合适,专心致志地调理马匹。然后才能谈得上纵马飞腾,奔驰千里。而您驾车时,落后了,想急切追上我;争先了,又唯恐被我追上。本来比赛就有前后之分,而您争先恐后,把注意力全放在我的身子,哪里还有心思驾驭车马呢?这才是您落后的原因。由此可知,赵襄主三易马而三后的原因是“先后心”。2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章内涵的能力。由原文“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可知,没有。他曾经独自站在那里,我快步走过庭中,他说:“学《诗》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诗》就不会应对说话。”我退回后就学《诗》。另一天,他又独自一人站着,我快步走过庭中,他说:“学《礼》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礼》,就没法立足于社会。”我退回后就学《礼》。我只听到过这两次教诲。由此可知,材料一体现了孔子公正无私、不偏私、坦荡磊落的胸怀;体现了孔子重视诗教、礼教,孔子以身作则,“诗礼传家”。由原文“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进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逮臣①,先则恐逮于臣。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②,此君之所以后也”可知,凡是驾车,最关键的是要把车马套合适,专心致志地调理马匹。然后才能谈得上纵马飞腾,奔驰千里。而您驾车时,落后了,想急切追上我;争先了,又唯恐被我追上。本来比赛就有前后之分,而您争先恐后,把注意力全放在我的身子,哪里还有心思驾驭车马呢?这才是您落后的原因。由此可知,材料二体现了心应专注于所做的事情上而不是将心过多的放在患得患失和输赢上、竞争对手那里,这样更有利于自己走向成功。译文:第71页共71页\n材料一:陈亢向伯鱼问道:“你在老师那里有得到与众不同的教诲吗?”伯鱼回答说:“没有。他曾经独自站在那里,我快步走过庭中,他说:‘学《诗》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诗》就不会应对说话。’我退回后就学《诗》。另一天,他又独自一人站着,我快步走过庭中,他说:‘学《礼》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礼》,就没法立足于社会。’我退回后就学《礼》。我只听到过这两次教诲。”陈亢回去后高兴地说:问一件事,知道了三件事,知道要学《诗》,知道要学《礼》,又知道君子不偏私自己的儿子。——(《论语》)材料二:赵襄子向有名的驾车能手王于期学习驾车的本领,不久,他和王子期比赛驾车。不料,换了三次马,都落在王于期的后面。赵襄子有些不高兴,对王于期说:“您教我驾车,没把本领全教给我。王子期解释说:“我已经毫无保留地全教给您了,只是大王运用有所偏差。凡是驾车,最关键的是要把车马套合适,专心致志地调理马匹。然后才能谈得上纵马飞腾,奔驰千里。而您驾车时,落后了,想急切追上我;争先了,又唯恐被我追上。本来比赛就有前后之分,而您争先恐后,把注意力全放在我的身子,哪里还有心思驾驭车马呢?这才是您落后的原因。”——(《韩非子》)25.B26.D27.A28.B29.C30.(1)等到(后来)有搬它的人,立即按照命令赏赐他。(2)第二天将要攻取(那)岗亭,有能率先登上(岗亭)的,任命他当国大夫,赏赐他上等田地、住宅。第71页共71页\n31.答案示例:①我更赞许吴起的做法。吴起先后两次设下奖赏标准,取信于民,比起越王仅以赏罚威势震慑百姓,更能获得百姓支持。获得百姓真心的信任和拥戴才是治国之道。②我更赞许越王的做法。越王设计的“焚宫室”更接近战争的危险局面,且相比吴起的只奖无罚,越王赏罚分明,更能激励民心。有原则、有信用的奖惩机制才是取胜之道。【分析】2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B.北:败退。句意:和投降败退的罪行相同。故选B。2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承接,而且;通“尓”。B.助词,的;代词,他。C.介词,到;介词,在D.介词,由于。故选D。2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意和断句的能力。句意:我听说英明的君主吝惜(自己的)一颦一笑,皱眉有皱眉的缘故,笑有笑的缘故。现在那条破旧裤子,难道只是皱个眉头笑一下的事吗?裤子与皱眉头笑一笑(的作用)相差得远了。我一定要等有功劳的人(才能赏给他),所以收藏起它没有给别人啊。“一颦一笑”作“爱”的宾语,不能断开,排除BC;“有功者”作“待”的宾语,应在宾语后断开,且“故”解释原因,应断在下句,据此排除D。故选A。28.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B.“五谷:通常指稷、粟、米、秫、菽”错误,“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故选B。29.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和分析文本内容的能力。C.“从反面论证了观点”错误,该事例属于正面论证。故选C。第71页共71页\n30.本题考查学生翻译句子的能力。(1)及,等到;徙,迁徙,这里指搬动;赐,赏赐;如,按照。(2)明日,第二天;且,将要;仕,任命。31.本题考查学生个性化阅读文本的能力。题干问“文言文阅读第一段、第二段分别讲述了越王与吴起的故事,你更赞许谁的做法”,学生结合文本内容,分析二人做法的优劣之处,言之成理即可。如赞同越王:越王为了证明“赏厚而信,罚严而必”,用“焚宫室”的方法来尝试,说“人之救火者死,比死敌之赏;救火而不死者,比胜敌之赏;不救火者,比降北之罪。”结果“人之涂其体,被濡衣而走火者。左三千人,右三千人”。可见,赏罚分明能够有效激励民心。如赞同吴起:相对越王焚烧宫室这样更加危险的方法而言,吴起的方法更有温情,“于是乃倚一车辕于北门之外”“俄又置一石赤菽东门之外”,他两次设下奖赏标准,两次如约赏赐,取得了百姓的信任,得到了百姓的爱戴,没有用武力压迫,没有靠权势震慑,真正赢得了百姓的拥护。参考译文:越王向大夫文种询问道:“我想讨伐吴国,可以吗?”(文种)回答说:“可以了,我们的奖赏优厚并且讲诚信,惩罚严厉而且坚决实行。您想要了解这一点,为什么不烧一下房屋试试呢?”于是就放火焚烧房屋,人们(都)不去救它。(越王)就下令说:“人去救火的(如果)死了,(就)和战死在敌阵的奖赏相同;救火如果没死的,(就)和战胜敌人的奖赏相同;不救火的人,和投降败退的罪行相同。”(命令一下达)人们(用烂泥)涂在自己的身体上,披着湿衣服而奔赴火海的,左边有几千人,右边有几千人。(从)这件事(可以)知道必将战胜吴国的趋势了。吴起做魏武侯的西河郡守。秦国有座小的边防岗亭面临边境,吴起想要攻占它。(因为如果)不除掉(它),那么(它)对(魏国)种田的人危害很大;(如果要)除掉它,那么(又)不值得为此征集军队。于是就在北门外放一根车辕木,然后(向人们发布)命令说:“有能搬这车辕木到南门外的人,(就)赐给他上等的农田、上等的住宅。”人们没有搬它的。等到(后来)有搬它的人,立即按照命令赏赐他。一会儿(吴起)又在东门外放置一石赤豆,之后(向人们发布)命令说:“有能搬这个到西门外的,像当初那样赏赐他。”人们争着搬它。于是(吴起)下达命令说:“明天将要攻取(那)岗亭,有能率先登上(岗亭)的,任命他当国大夫,赏赐他上等田地、住宅。”人们争着前往。于是(吴起下令)攻亭,一个早晨就把它攻克了。第71页共71页\n李悝做魏文侯上党地区的郡守,想要人们善于射箭,于是下令说:“人们有疑虑而不能决断的诉讼,就让他们射箭靶,射中靶子的就胜诉,射不中的就败诉。”命令下达后,人们都急忙练习射箭。等到和秦国人打仗,使秦军大败,因为人们都善于作战射箭。宋国崇门的(一个)里弄居民为亲人守丧哀痛过度而损伤身体,很瘦弱,君主认为他对亲人非常仁爱,提拔任命(他)做个小官。第二年,人们因守丧哀痛损伤身体死亡的一年有十多人。子女为父母亲服丧,是因为爱父母,尚且可以用奖赏来鼓励,更何况是君主对于民众呢!越王计划讨伐吴国,想要人们看轻死亡(而拼死去作战)。(他)出外看见(鼓着腮帮子似含)怒气的青蛙,就向它凭轼致敬。随从说:“为什么(要)对这种东西表示敬意呢?”越王说:“因为它有勇气的缘故。”第二年请求把头颅献给越王的人一年有十多位。韩昭侯派人收藏(起自己不穿的)破旧裤子,侍从说:“您也太不仁慈了,(连)破旧的裤子也不拿它来赏赐给身边的侍从却(把它)收藏起来。”昭侯说:“这不是你懂得的道理。我听说英明的君主吝惜(自己的)一颦一笑,皱眉有皱眉的缘故,笑有笑的缘故。现在那条破旧裤子,难道只是皱个眉头笑一下的事吗?裤子与皱眉头笑一笑(的作用)相差得远了。我一定要等有功劳的人(才能赏给他),所以收藏起它没有给别人啊。”32.A33.C34.D35.(1)大臣和左右侍从劝谏说:“原国的粮食已吃光了、力量用完了,您姑且等待一下吧!”(2)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分析】32.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子意思是:魏文侯和虞人约定了打猎的时间。第二天,正巧碰上刮大风,左右侍从阻止魏文侯去打猎,魏文侯不听,说:“不可以。因为风的缘故而失去信用,那样我是不干的。”随后亲自赶着车去了,冒着大风去让虞人停止打猎。“期”意思是“预定时间;选定日子”,其主语为“魏文侯”,意思是“魏文侯和虞人约定了打猎的时间”,结构完整,意思独立,其后断开,排除BD两项;第71页共71页\n“明日”做句子“会天疾风”的时间状语,单独成句,起强调作用,“文侯”作“止”的宾语,意思是“左右侍从阻止魏文侯(去打猎)”,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项。故选A。33.本题考查学生了解掌握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C.“文中指后者”错误,选文中划线词“关市”指的是“掌管边境集市的官吏”。故选C。3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卫嗣公知道后要罢免这个官吏”错误,由原文“卫嗣公使人伪客过关市,关市呵难之,因事关市以金,关市乃舍之。嗣公谓关市曰:‘某时有客过而予汝金,因遣之。’关市大恐,以嗣公为明察”可知,卫嗣公派人装扮成客商通过关口上的集市,管理集市的官吏刁难他,他就用金贿赂了官吏,这样,官吏才放他过关。嗣公对官吏说:“某时有个客商经过你的地方,给了你金,你才放他走的。”官吏因而非常害怕,认为嗣公能明察秋毫。由此可知,文章中并没有说卫嗣公知道后要罢免这个官吏。故选D。35.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1)左右:左右侍从。谏:劝谏。姑:姑且。待:等待。(2)彼,他;年,年龄;相若,相似,差不多;位卑,地位低下;羞,意动用法,感到羞耻。【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参考译文:第71页共71页\n晋文公攻打原国,只携带着可供十天食用的粮食,于是和大夫们约定十天做期限,要攻下原国。可是到原国十天了,却没有攻下原国,晋文公便下令鸣金退军,准备收兵回晋国。这时,有战士从原国回来报告说:“再有三天就可攻下原国了。”晋文公身边的群臣也劝谏说:“原国的粮食已经吃完了,兵力也用尽了,请国君再等待一些时日吧!”文公语重心长地说:“我跟大夫们约定十天的期限,若不回去,是失去我的信用啊。为了得到原国而失去信用,我办不到。”于是下令撤兵回晋国去了。原国的百姓听说这件事,都说:“有君王像文公这样讲信义的,怎可不归附他呢?”于是原国的百姓纷纷归顺了晋国。卫国的人也听到这个消息,便说:“有君主像文公这样讲信义的,怎可不跟随他呢?”于是向文公投降。孔子听说了,就把这件事记载了下来,并且评价说:“晋文公攻打原国竟获得了卫国,是因为他能守信啊!”晋文公问箕郑说:“求救饥荒该怎么办?”箕郑回答说:“守信用。”晋文公说:“怎么样守信用?”箕郑说:“在名分、做事情、行为上守信用。在名分上守信用,那么群臣会各守其职,对善行恶行都不会去逾越,对各种事情就不会怠慢;在做事情上守信用,那么就不会失去天时,百姓就不会逾越四季;在行为上守信用,那么亲近的人就会劝勉自己努力而远处的人就会归附。”吴起出门,遇见一个老朋友便留他吃饭。这个老朋友说:“好啊。”让吴起先回家准备。吴起说:“那我等你来了再吃。”这人到天黑了都没有来,吴起还是不吃饭。第二天早上,吴起派人去找这个人。这个老朋友来了,吴起才和他一起吃饭。魏文侯和虞人约定了打猎的时间。第二天,正巧碰上刮大风,左右侍从阻止魏文侯去打猎,魏文侯不听,说:“不可以。因为风的缘故而失去信用,那样我是不干的。”随后亲自赶着车去了,冒着大风去让虞人停止打猎。曾子的妻子到市场上去,她的儿子跟着她哭泣。母亲说:“你先回去,等我回来后给你杀猪。”等曾子的妻子从市场上回来,曾子就要捉猪来杀。他妻子阻止他说:“我只不过是与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孩子是不能开玩笑的。小孩子是没有知识的,是跟着父母学习的,是听从父母的教诲的。如今你欺骗他,就是在教他欺骗。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教育孩子的方法啊。”随后把猪杀了煮给孩子吃。楚厉王有了警报,就用敲鼓的方式来和民众一起防守。有一天喝醉了酒,就错误地敲鼓,民众大惊。楚厉王派人去阻止民众,说:“我喝醉了酒和身边左右的人开玩笑,误打了鼓。”民众这才散去。过了几个月,真的有警报了,楚厉王击鼓而没有民众前来。于是就更改命令明确信号而后民众才相信了他。李悝警告左右两个营垒中的将士说:“要谨慎地戒备!敌人早晚将要来袭击你们。”像这样的警告重复了好几次而敌人都没有来。两个营垒中的将士都松懈了,不相信李悝。过了几个月,秦国军队来袭击,几乎消灭了李悝的军队。这就是不相信人的祸患。卫嗣公派人装扮成客商通过关口上的集市,管理集市的官吏刁难他,他就用金贿赂了官吏,这样,官吏才放他过关。嗣公对官吏说:“某时有个客商经过你的地方,给了你金,你才放他走的。”官吏因而非常害怕,认为嗣公能明察秋毫。36.A第71页共71页\n37.C38.D39.(1)大臣和左右侍从劝谏说:“原国的粮食已吃光了、力量用完了,您姑且等待一下吧!”(2)他的母亲说:“你先回去,等我回来后给你杀猪。”【解析】36.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明日”做句子“会天疾风”的时间状语,单独成句,起强调作用,所以“明日”前后断句;“文侯”做“止”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选项BCD。故选A。句子翻译:魏文侯和虞人约定了打猎的时间。第二天,正巧碰上刮大风,左右侍从阻止魏文侯去打猎,魏文侯不听,说:“不可以。因为风的缘故而失去信用,那样我是不干的。”随后亲自赶着车去了,冒着大风去让虞人停止打猎。37.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C项,“文中指后者”错误,选文中划线词“关市”指的是“掌管边境集市的官吏”。故选C。38.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D项,“卫嗣公知道后要罢免这个官吏”错误,由原文“卫嗣公使人伪客过关市,关市呵难之,因事关市以金,关市乃舍之。嗣公谓关市曰:‘某时有客过而予汝金,因遣之。’关市大恐,以嗣公为明察”可知,卫嗣公派人装扮成客商通过关口上的集市,管理集市的官吏刁难他,他就用金贿赂了官吏,这样,官吏才放他过关。嗣公对官吏说:“某时有个客商经过你的地方,给了你金,你才放他走的。”官吏因而非常害怕,认为嗣公能明察秋毫。由此可知,文章中并没有说卫嗣公知道后要罢免这个官吏。第71页共71页\n故选D。39.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赋分点:(1)左右:左右侍从。谏:劝谏。姑:姑且。待:等待。(2)女:你。顾:等。反:通“返”,回来。为:介词,给。彘:猪。【点睛】文言文翻译记清两原则,一是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不可凭大意去翻译。所谓“字字落实”,就是在翻译时,要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词都落实到译文中去,这是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的要求。“直译为主”是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保证达到“字字落实”这一基本要求的最佳方法。“直译为主”是说对于大多数句子、大多数词语,可以采取直接翻译的方式来进行。二是意译为辅,文句通顺。所谓“意译为辅”就是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难以表达原文意蕴的时候,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文句通顺是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凡是语言表达都必须遵从。考生一定要养成推敲语句的习惯。翻译成现代汉语以后一定要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流畅。如果不通顺、不流畅,就要对它进行修改、润色,适当的进行意译。翻译:晋文公攻打原国,只携带着可供十天食用的粮食,于是和大夫们约定十天做期限,要攻下原国。可是到原国十天了,却没有攻下原国,晋文公便下令鸣金退军,准备收兵回晋国。这时,有战士从原国回来报告说:“再有三天就可攻下原国了。”晋文公身边的群臣也劝谏说:“原国的粮食已经吃完了,兵力也用尽了,请国君再等待一些时日吧!”文公语重心长地说:“我跟大夫们约定十天的期限,若不回去,是失去我的信用啊。为了得到原国而失去信用,我办不到。”于是下令撤兵回晋国去了。原国的百姓听说这件事,都说:“有君王像文公这样讲信义的,怎可不归附他呢?”于是原国的百姓纷纷归顺了晋国。卫国的人也听到这个消息,便说:“有君主像文公这样讲信义的,怎可不跟随他呢?”于是向文公投降。孔子听说了,就把这件事记载了下来,并且评价说:“晋文公攻打原国竟获得了卫国,是因为他能守信啊!”第71页共71页\n晋文公问箕郑说:“求救饥荒该怎么办?”箕郑回答说:“守信用。”晋文公说:“怎么样守信用?”箕郑说:“在名分、做事情、行为上守信用。在名分上守信用,那么群臣会各守其职,对善行恶行都不会去逾越,对各种事情就不会怠慢;在做事情上守信用,那么就不会失去天时,百姓就不会逾越四季;在行为上守信用,那么亲近的人就会劝勉自己努力而远处的人就会归附。”吴起出门,遇见一个老朋友便留他吃饭。这个老朋友说:“好啊。”让吴起先回家准备。吴起说:“那我等你来了再吃。”这人到天黑了都没有来,吴起还是不吃饭。第二天早上,吴起派人去找这个人。这个老朋友来了,吴起才和他一起吃饭。魏文侯和虞人约定了打猎的时间。第二天,正巧碰上刮大风,左右侍从阻止魏文侯去打猎,魏文侯不听,说:“不可以。因为风的缘故而失去信用,那样我是不干的。”随后亲自赶着车去了,冒着大风去让虞人停止打猎。曾子的妻子到市场上去,她的儿子跟着她哭泣。母亲说:“你先回去,等我回来后给你杀猪。”等曾子的妻子从市场上回来,曾子就要捉猪来杀。他妻子阻止他说:“我只不过是与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孩子是不能开玩笑的。小孩子是没有知识的,是跟着父母学习的,是听从父母的教诲的。如今你欺骗他,就是在教他欺骗。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教育孩子的方法啊。”随后把猪杀了煮给孩子吃。楚厉王有了警报,就用敲鼓的方式来和民众一起防守。有一天喝醉了酒,就错误地敲鼓,民众大惊。楚厉王派人去阻止民众,说:“我喝醉了酒和身边左右的人开玩笑,误打了鼓。”民众这才散去。过了几个月,真的有警报了,楚厉王击鼓而没有民众前来。于是就更改命令明确信号而后民众才相信了他。李悝警告左右两个营垒中的将士说:“要谨慎地戒备!敌人早晚将要来袭击你们。”像这样的警告重复了好几次而敌人都没有来。两个营垒中的将士都松懈了,不相信李悝。过了几个月,秦国军队来袭击,几乎消灭了李悝的军队。这就是不相信人的祸患。卫嗣公派人装扮成客商通过关口上的集市,管理集市的官吏刁难他,他就用金贿赂了官吏,这样,官吏才放他过关。嗣公对官吏说:“某时有个客商经过你的地方,给了你金,你才放他走的。”官吏因而非常害怕,认为嗣公能明察秋毫。40.A41.A42.C43.(1)派人人问他哭的原因说:“天下被砍断脚的人多了,你为什么哭得这么悲伤?”(2)楚国不用吴起变法而削弱混乱,秦国推行商鞅变法而富庶强大,二人的主张已够正确的了。第71页共71页\n【解析】4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句子意思是:当今之世,大臣贪权,小民安于动乱,比秦、楚的坏风气还要严重,而君主又没有楚悼王、秦孝公那样的判断力,那么法术之士又怎能冒吴起、商鞅的危险来阐明自己的法术主张呢?“大臣贪重”中,“重”是“贪”的宾语,不能断开,排除C;“细民安乱”中,“细民”是“安乱”的主语,不能断开,排除B项;“安能”是一个词,不能断开,意思是“怎能”,排除D。故选A。41.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A项,“美谥如穆公、高宗”错误,高宗是庙号,不是谥号。故选A。42.此题考查筛选和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常涉及人物行为举止、人物主张、人物情感、人物思想道德、人物性格、人物志向、人物才智、选文的综合性八类信息的筛选,做题时要在原文中找准区间,把准对象,体情察意,切忌张冠李戴,忌断章取义,无中生有。C项,“公仅仅在位八年就死去”错误。“八年而薨”意思是变法实行了八年,秦孝公就死了。故选C。4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1)派人人问他哭的原因说:“天下被砍断脚的人多了,你为什么哭得这么悲伤?”关键字:“其故”,……的原因;“刖者”,……的人;“奚”,为何;“之悲”,这么悲伤。(2)楚国不用吴起变法而削弱混乱,秦国推行商鞅变法而富庶强大,二人的主张已够正确的了。关键字:“削乱”,削弱混乱;“行”,推行;“富强”,富庶强大;“二子”,这二人,子,是对人的尊重;“当”,正确。第71页共71页\n【点睛】文言文翻译六方法——留、对、拆、增、删、调(1)留。古今意义相同、专有名词(国号、年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器物名、书名)保留不译。如:“晋侯、秦伯围郑”,“晋侯”、“秦伯”不译。(2)对。将单音节词对译成双音节词,有三种情况。①原单音节词加前缀或后缀。如:“鼠度其无他技”,“鼠”译“老鼠”;“石之铿然有声者”,译“石”译“石头”。②原单音节词前或后加同义词。如:“不患贫而患不安”,“贫”译“贫困”,“安”译“安定”。③原单音节词换成另一个双音节词。如:“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凶”译“荒年”。(3)拆。现代汉语的一个双音词有时是古汉语中两个连在一起的单音词,译时不能以今度古,要拆开。如:“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祖父”译“祖辈、父辈”。(4)增。增补句子省略成分或词语活用后新增内容。①增省略成分。如:“黑质而白章”,译时补出省略的主语“蛇”;“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译时补出省略的谓语“击鼓”;“则与斗卮酒”,译时补出动词的宾语“他”;“竖子不足与谋”,译时补出介词的宾语“你们”;“今以钟磬置水中”,译时补出省略的介词“在”。②增活用后需要的内容。如:“吾从而师之”,译时加“把当作”;“吾妻之美我者”,译时加“认为”;“项伯杀人,臣活之”,译时加“使”。(5)删。一些无法译出的虚词(语气助词、表停顿、凑足音节)可删去。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这里的“之”、“也”不译。(6)调。古汉语中的倒装句子(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译时要调整到它应在的位置。“甚矣,汝之不惠”,译时谓语应回到主语后面,“你太不聪明了”。参考译文:楚人卞和在荆山中得到一块玉璞,捧着进献给楚厉王。厉王让玉匠鉴定。玉匠说:“是石头。”厉王认为卞和是行骗,就砍掉了他的左脚。到厉王死,武王继位。卞和又捧着那块玉璞去献给武王。武王让玉匠鉴定,玉匠又说:“是石头。”武王也认为卞和是行骗,就砍掉了他的右脚。武王死,文王登基。卞和就抱着那块玉璞在荆山下哭,哭了三天三夜,眼泪干了,跟着流出的是血。文王听说后,派人去了解他哭的原因,问道:“天下受断足刑的人多了,你为什么哭得这么悲伤?第71页共71页\n”卞和说:“我不是悲伤脚被砍掉,而是悲伤把宝玉称作石头,把忠贞的人称作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文王就让玉匠加工这块玉璞并得到了宝玉,于是命名为“和氏之璧”。从前吴起向楚悼王指出楚国的风气说:“大臣的权势太重,分封的贵族太多。像这样下去,他们就会上逼主而下虐民,这是造成国贫兵弱的途径。不如使分封贵族的子孙,到第三代时君主就收回爵禄,取消百官的俸禄等级,裁减多余的官吏,来供养经过选拔和训练的士兵。”楚悼王施行此法一年就死了,吴起在楚遭到肢解。商君教秦孝公建立什伍组织,设置告密连坐的制度,焚烧书,彰明法令,堵塞私人的请托而进用对国家有功的人,约束靠游说做官的人而使农民士兵显贵起来。孝公实行这些主张,君主因此尊贵安稳,国家因此富庶强大。八年后秦孝公死了,商鞅在秦受到车裂。楚国不用吴起变法而削弱混乱,秦国推行商鞅变法而富庶强大。二人的主张已够正确的了,但是肢解吴起,车裂商鞅,又为的什么呢?为的是大臣苦于法令而小民憎恨社会安定啊。当今之世,大臣贪权,小民安于动乱,比秦、楚的坏风气还要严重,而君主又没有楚悼王、秦孝公那样的判断力,那么法术之士又怎能冒吴起、商鞅的危险来阐明自己的法术主张呢?这就是社会混乱而没有霸王的原因。44.D45.B46.B【解析】4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一词多义的理解能力。考生应把选项中的句子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推测意思和用法的正误。D项,“过”,过失,罪过。故选D。4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虚词一词多义的理解能力。考生应把选项中的句子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推测意思和用法的正误。A项,第一个“则”,那么;第二个“则”,却;B项,两个“所以”,都是“用来……的”;C项,第一个“焉”,语气词;第二个“焉”,兼词,于之;D项,第一个“而”,表转折;第二个“而”,表顺承;故选B。46.本题考查筛选并概括文中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看清题干要求,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将选项与原文进行比较,做好理解分析,找出与原文不符合之处。第71页共71页\nB项,“开篇列举楚、齐、燕等国相继兴盛灭亡的史实,引出治国应当‘有度’的话题”说法错误。列举楚、齐、燕等国相继兴盛灭亡的史实是为了证明“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的观点。故选B。译文:国家不会永远富强,亦不会长久贫弱。执行法度的人坚决,国家就会富强;执行法度的人软弱,国家就会贫弱。楚庄王并吞国家二十六个,开拓疆土三千里、庄王灭了他国,楚也就衰弱了。齐桓公吞并国家三十个,开辟疆土三千里;桓公灭了他国,齐也就衰弱了。燕昭襄王把黄河作为国界,把蓟城作为国都,外围有涿和方城,攻破齐国,平定中山,有燕国支持的就被人重视,无燕国支持的就被人看轻;昭襄王灭了他国,燕也就衰弱了。魏安厘王攻打燕国,救援赵国,夺取河东地,全部攻占陶、卫领土;对齐用兵,占领平陆;攻韩,拿下管地,一直打到淇水岸边;眼阳交战,楚军疲敝而退;上蔡、召陵之战,楚军败;魏军遍布天下,威振于中原各国;安厘王死,魏随即衰弱。所以有庄王、桓公在,楚、齐就可以称霸;有昭襄王、安厘王在,燕、魏就可以强盛。如今这些国家都成了弱国,是因为它们的群臣官吏都专干乱国的事,而不干治国的事。这些国家混乱衰弱了,又都丢掉国法去营私舞弊,这好比背着干柴去救火,混乱衰弱只会加剧。所以当今之时,能除私欲趋国法的就会民安而国治;能除私行行国法的,就会兵强而敌第71页共71页\n弱。所以明察得失有法律制度的,加在群臣头上,君主就不会被狡诈虚伪所欺骗;明察得失有衡量标准的,用来判断远方事情,君主就不会被天下轻重不一所欺骗。现在若按声誉选用人才,臣下就会背离君主而在下面联络勾结;若凭朋党关系举用官吏,臣民就会营求交结而不求依法办事。所以官吏不称职的,国家就会混乱。凭好名声行赏,凭坏名声处罚,那么好赏恶罚的人,就会弃公务,行私术,紧密勾结来互相包庇利用。忘记君主在外搞私人交情,引进他的同党,那么这些人为君主出力就少了。交情广,党羽多,内外结成死党,即使犯了大罪,为他掩饰的人却很多。所以忠臣无罪却遭难而死,奸臣无功却安然得利。忠臣遭难而死,并不因为有罪,他们就会隐退;奸臣安然得利并不凭功,他们就会进用。这是国家衰亡的根源。像这样下去,群臣就会废弃法治而注重私利、轻视国法了。他们多次奔走奸臣门下,一次也不去君主朝廷;千方百计考虑私家的利益,一点也不为君主的国家着想。属臣数目虽多,不能用来等奉君主;百官虽备,不能用来担当国事。这样,君主就徒有君主虚名,而实际上是依附,于群臣礼家的。所以我说:衰弱国家的朝廷有人在里边。朝廷里边没有人,不是指朝廷里边臣子少。私家致力于互谋私利,不致力于利国;大臣致力于互相推崇,不致力于尊奉君主;小臣拿俸禄供养私交,不把官职当回事。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由于君主在上不依法断事,而听凭臣下任意去干。所以明君用法选人,不用己意推举;用法定功,不用己意测度。能干的人不可能埋没,败事的人不可能掩饰,徒有声誉的人不可能升官,仅受非议的人不可能斥退,那么君主对臣下就辨得清楚而易于控制了,所以君主依法办事就可以了。所以说:巧匠目测合乎墨线,但必定先用规矩作标准;智商高者办事敏捷合乎要求,必定用先王的法度作依据。所以墨线直了,曲木就要砍直;测准器平了,高坛挞就要削平;称具拎起,就要减重补轻;量具设好,就要减多补少。所以用法令治国,不过是制定出来、推行下去罢了。法令不偏袒权贵,墨绳不迁就弯曲。法令该制裁的,智者不能逃避,勇者不敢抗争。惩罚罪过不回避大臣,奖赏功劳不漏掉平民。所以矫正上面的过失,追究下面的奸邪,治理纷乱,判断谬误,削减多余,纠正错误,统一民众的规范,没有比得上法的。整治官吏,威慑民众,除去淫乱怠惰,禁止欺诈虚伪,没有比得上刑的。刑罚重了,就不敢因地位高轻视地位低的;法令严明,君主就尊贵不受侵害。尊贵不受侵害,君主就强劲而掌握要害。所以先王重法并传授下来。君主弃法用私,君臣之间就没有区别了。47.棘子成认为君子只需要良好的本质,无需文饰。韩非子认为君子本质是厌恶文饰的,文饰只能掩盖本质之丑,而不能发扬其美。孔子认为文质兼备才能成为君子。48.我更赞同孔子的观点。棘子成抛弃文饰的认识过于片面,韩非子的认识将内在本质和外在形式对立起来,过于绝对。正确的文质观应是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正是孔子所主张的。【解析】47.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侧重考核文中的观点。先明确题干要求,通读文本理解文言句意,抓住中心,整合归纳答案。本题题干“请简要概括棘子成、韩非子、孔子的文质观”,答题时围绕“文质观”分对象答题。棘子成用了一句反问句,翻译之后便可得出观点——君子只需要良好的本质,无需文饰。韩非子的观点可以根据“夫君子取情而去貌,好质而恶饰”“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夫物之待饰而后行者,其质不美也”,可知其认为君子本质是厌恶文饰的,文饰只能掩盖本质之丑,而不能发扬其美。根据“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可知孔子主张文质兼备才能成为君子。48.本题考查评价作品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明确题干要求,理解文意,作答时先要明确观点,再结合材料对比阐释理由。本题中先明确自己的观点,对每个人的文质观进行分析,再引出自己觉得合理的文质观。参考答案就选择了孔子的中庸思想——文质兼备,并指出另外两者的不合理之处,言之有理。其他答法言之有理亦可。【点睛】要对文言文本进行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需要平时掌握文言虚词、实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等,才能翻译文言文,理解文意,从而归纳内容要点等。第71页共71页\n参考译文:①棘子成说:“君子只要本质好就可以了,要那些文采做什么?”子贡说:“可惜呀!夫子您这样谈论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文采如同本质,本也如同文采,二者是同等重要的。假如去掉虎豹和犬羊的有文采的皮毛,那这两样皮革就没有多大的区别了。”②礼是情感的描绘,文采是本质的修饰。君子采纳情感而舍弃描绘,喜欢本质而厌恶修饰。依靠描绘来阐明情感的,这种情感就是恶的;依靠修饰来阐明本质的,这种本质就是糟的。和氏壁,不用五彩修饰;隋侯珠,不用金银修饰。它们的本质极美,别的东西不足以修饰它们,事物等待修饰然后流行的,它的本质不美。③孔子说:“如果质朴超过了文饰就显得粗野,如果文饰超过了质朴就显得虚浮,只有质朴和文饰相杂适中,才能算是一个君子。”49.C50.D51.C52.C53.(1)仲父在家养病,假如不幸您一病不起,政事该移交给谁呢?(2)这是霸主的好帮手,您最好是用他。(3)(苏子与同伴)在船里互相枕着垫着睡去,不知不觉天边已经显出白色(4)依稀可见云中几十个白色的像骰子似的东西,那是山峰。【解析】49.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然后应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语法知识进行辨析。C项,“少欲则能临其众”意思是“淡泊寡欲就能治理民众”,“临”意思是“治理,管理”。故选C。50.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然后根据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和虚词后词语的词性来分析用法。第71页共71页\nD项,两个“其”都是代词,他的。A项,第一个“为”是动词,成为;第二个“为”是介词,“何为”即“为何”,为什么。B项,第一个“以”是介词,用;第二个“以”是连词,相当于“而”。C项,第一个“之”是结构助词,的;第二个“之”是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故选D。5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C项,“管仲认为隰朋是最合适的接任者,齐桓公先任用了他……”错误,从文中来看,文中说“居一年余,管仲死,君遂不用隰朋而与竖刁”,由此可知,隰朋始终没有被任用。故选C。52.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听”是动词,“听”的对象是“忠臣”,“于”引出动作的对象,所以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B两项。“灭”是动词,意思是“丧失”,宾语是“其高名”,即“好名声”,故应在“名”后断开,排除D项。故选C。53.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1)中,“家居”,在家;“即”,假如;“迁”,移交。(2)中,“此……也”,判断句;“佐”,帮手,辅佐;“其”,语气副词,最好。(3)中,“相与”,互相;“枕藉”,枕着垫着;“乎”相当于“于”,在;“既”,已经;“白”,显出白色。(4)中,“稍”,依稀,隐约;“若”,像;“……者,……也”,判断句。第71页共71页\n【点睛】可以借助如下特点进行断句,借古代文化常识断句。要给文言断句,常常需借助古代的文化常识,如天文、历法、地理、历史、官职、科举、姓名等。根据互文、对偶、排比等断句,文言中常有对偶句、互文句、排比句,抓住这个特点断句,常能收到断开一处,接着断开几处的效果。根据前后相承关系断句,文言文多写得紧凑严密,行文中多使用前后相承句。根据总说分承或分说总承关系断句,文言文中常用总说分承或分说总承的写法。掌握了这个写法,对断句定有帮助。根据韵文的特点断句,有的文言文是韵文,韵文有一定的用韵规律。按照这个规律去断句,常常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借助对话的标志断句,文言对话常用“日”、“云”等字,根据这些有标志的词去断句,也能收到好的效果。根据反复结构断句,文言文中常有些反复的句子结构,根据这个特点去断句,也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借助文言虚词断句,文言行文,多用虚词来表达语气或感情。如句首就常用如下语气助词:夫、盖、盍、若夫、嗟夫等,句末常用如下语气助词:者、也、矣、乎、哉、耶、耳、而已、欤(与)等,借助这些文言虚词,就可帮助断句。借助误法结构断句,文言语法中有一些固定结构,如:“……者……也”、“不亦……科”、“何……之有”,“孰与……乎”“为……所……”、“受……于……”等,根据这些结构也可断句。参考译文:第71页共71页\n什么叫有过错而不听忠臣劝告?从前齐桓公九次会合诸侯,匡正天下,成为(春秋)五霸之首,是管仲在辅佐他。管仲老了,不能理事,在家闲居养病。桓公到他家去问候说:“仲父在家养病,假如不幸您一病不起,政事该移交给谁呢?”管仲说:“我老了,政事不可以问我了,虽然如此,我听说过,了解臣子没有谁比得上君主,了解儿子没有谁比得上父亲。你还是试着按你的想法来决定吧。”齐桓公说:“鲍叔牙这个人怎么样?”管仲说:“不可以。鲍叔牙的为人,强硬固执而且凶悍。刚硬就会粗暴的侵犯民众,固执就会不得民心,凶悍就会使下级不听他指挥。他的心里什么都不害怕,不是辅佐霸王的人。”齐桓公说:“那么竖刁怎么样?”管仲说:“不可以。所谓的人情就是人没有不爱惜自己身体的。您爱忌妒而且喜好女色,竖刁就阉割自己来为您治理内宫。自己身体都不爱惜,又怎么能(真心)爱您呢?”齐桓公说:“那么公子开方怎么样?”管仲说:“不可以。齐国与卫国之间不过十天的路程,开方为了侍奉您,想要迎合您的缘故,十五年不回家看他的父母,这不是人之常情。他对自己的父母都不忠爱,又怎么能忠爱您呢?”齐桓公说:“那么易牙怎么样?”管仲说:“不可以。易牙为您管理伙食,您说您所没有品尝过的唯有人肉了,易牙把自己儿子的头蒸熟了进献给您品尝,这您是知道的。人之常情是没有不爱自己儿子的,如今他蒸了自己的儿子作为菜肴献给您,自己的儿子他都不爱,又怎么能爱您呢?”齐桓公说:“那么谁可以呢?”管仲说:“隰朋可以。他的为人,内心坚强行为廉洁,淡泊寡欲而很守信用。内心坚强,就足以用作群臣的表率,行为廉洁,就可以担任大的职务;淡泊寡欲就能治理民众;很守信用就能亲近邻国。这种人就是霸王的辅佐,您还是任用他吧。”齐桓公说:“好的。”过了一年,管仲死了,齐桓公就不任用隰朋而任用了竖刁。竖刁执政事三年,齐桓公到南方的堂阜去游玩,竖刁便率领易牙、公子开方以及权贵大臣们造反。齐桓公又渴又饿而死在南门的卧室——公族所守的房子,桓公死了三个月也没有收葬,尸体上的蛆虫都爬到了门外。所以齐桓公的军队横行天下,他成了五霸之首,但最后被臣子杀死,而崇高的名声也丧失了,被天下人耻笑,这是为什么呢?就是不听管仲的过错啊。所以说,犯了过错而不听忠臣的劝告,一意孤行,那就是丧失崇高名声而被人讥笑的开始。54. 为什么 过了,待了 奉承 感到奇怪55.C56.“訾其里正与伍老屯二甲”57.具体做法:訾其里正与伍老屯二甲。目的:让民众和下官懂得,君王的权势不能用奉承去收买,要使民众为我所用,只有使用好权势,决不能放弃权势。58.(1)阎遏、公孙衍很高兴,见了襄王,向他拜贺说“您的德行超过尧、舜了。”(2)襄王于是派人去问有无此事,是哪个里做了这样的事。【解析】54.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文言实词题要得分,考生必须平时多积累,多读多记,考试时再联系语境,利用上下文的语意和逻辑关系推测多义实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偏义词及词类活用等词语在文中的释义。(1)依据“奚自杀牛而祠社”,为什么要杀牛祭祀呢?,可知“奚”意为:为什么; (2)依据“居数月”,过了几个月,可知“居”意为:过了、待了;(3)依据“非直敢谀也”,并非胆敢故意奉承讨好,可知“谀”意为:奉承讨好;(4)依据“臣窃怪之”,我们私下对这深感奇怪,可知“怪”意为:感到奇怪。55.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虚词的能力。本题考意义,要考生先依据文本推出选项中一个句子中的虚词,再将句意套到另一句中来推断虚词用法是否相同。具体辨析时,注意虚词的虚实、结构、句位、呼应、语气。A项,之:代词,代指秦襄王;B项,之:代词,代指“病愈,杀牛塞祷”这件事;C项,之:助词,的;D项,之:代词,代指秦襄王“訾其里正与伍老屯二甲”这件事。C项“之”的用法不同,故选C。56.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内容,理解词语内涵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考生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依据题干的提示性信息,分析出相关代词指代的内涵,准确作出答案。第71页共71页\n结合“今乃訾其里正与伍老屯二甲,臣窃怪之”,现在竟然罚那个里的里正和伍老各出两副甲,我们私下对这件事深感奇怪。可知“之”代指的内容是:訾其里正与伍老屯二甲。57.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信息、概括重要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考生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依据题干的提示性信息,分析出相关的具体做法和目的,按照要求准确作出答案。依据阎遏、公孙衍说的“今乃訾其里正与伍老屯二甲,臣窃怪之”和秦襄王回答的“子何故不知于此?”“吾释势与民相收,若是,吾适不爱而民因不为我用也,故遂绝爱道也”可知,秦襄王“绝爱道”的具体做法就是原文的“訾其里正与伍老屯二甲”。而这样做的目的则是:让民众和下官懂得,君王的权势不能用奉承去收买;君王只有使用好权势,能使民众为君王所用。58.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翻译句子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字字落实,达到“信、达、雅”的标准。同时要注意实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的翻译;注意一些虚词也有意义;注意一些特殊句式的翻译也要到位。(1)说:高兴;曰:说;过尧、舜:(德行)超过尧、舜。”(2)因:于是;使:派遣;何:为何?为之:做这件事。【点睛】理解常见文言虚词用法的题,考生平时要学习掌握常见文言虚词的技巧,包括词性分析法、位置分析法、温故求新法、语境判定法、语法切入法、特殊标志识记法,只有平时多关注和练习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解题时才能得心应手,准确作答。参考译文:秦昭王生病,百姓都为他祈祷。病好后,百姓杀牛向神还愿。侍从官阎遏、公孙衍出门看见了,说:“现在不是祭土地神和腊祭的时候,为什么要杀牛祭祀呢?”他们感到奇怪,就问百姓。百姓说;“国君生病,我们为他祈祷;现在他病好了,我们杀牛向神还愿。”阎遏、公孙衍很高兴,晋见昭王拜贺道:“您胜过尧、舜了。”昭王吃惊地说:“此话怎说?”他们答说:“尧和舜,还没到百姓为他们祈祷的地步。现在大王生病,百姓用牛许愿;大王病愈,百姓杀牛还愿。所以我们私下认为大王是胜过尧和舜了。”于是昭王派人查问,看是哪个里这样干的,要罚该里的里正和伍老各出两副甲。阎遏、公孙衍惭愧得不敢吭声。过了几个月,昭王饮酒正痛快时,阎遏、公孙衍对昭王说:“前段时间我们私下以为大王胜过尧和舜,并非胆敢故意讨好。尧和舜生病,百姓还不至于为他们祈祷;现在大王生病,百姓用牛许愿,大王病愈,百姓杀牛还愿。现在竟然罚那个里的里正和伍老各出两副甲,我们私下深感奇怪。”昭王说:“你们为什么不懂这些?那些百姓为我所用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我爱他们,他们就为我所用,而是因为我有权势,他们才为我所用。我放弃了权势和他们相互交结,那样的话,我偶然不爱他们,他们马上就不为我所用了。所以,终归是应该摒弃仁爱的做法。”第71页共71页\n59. 法 比喻60.道理:要法律严明,不能一味宽仁,以致百姓轻易触法。看法:严刑峻法确实有一定的警戒预防作用,但过于严苛反而会适得其反,历史上因严刑峻法而灭国的数不胜数,如开创炮烙之刑的商纣王,滥用刑罚的秦始皇最终都身死国灭。统治者应明德慎刑,德法结合。【解析】59.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分析论证方式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在课内学习的时候进行识记,然后在课外注意积累,同时还要把握常见的论证手法。第一个问题问的是“韩非是战国时期______家思想集大成者”,韩非是战国末期韩国人,是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是法家代表人物,被誉为最得老子思想精髓的两个人之一,故填“法家”。第二个问题是“本文主要运用了_______论证的手法”,论证手法主要包括对比论证、举例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等等,就本文来看,这段文字要表明的观点是“要法律严明,不能一味宽仁,以致百姓轻易触法”,文中子产说“我死后,子必用郑,必以严莅人。夫火形严,故人鲜灼;水形懦,故人多溺。子必严子之刑,无令溺子之懦”,前面“必以严莅人”是观点,后面“火形严,故人鲜灼;水形懦,故人多溺”是论据,这里是以水火为论据来论证执法,显然使用比喻论证。60.本题考查学生概括作者观点态度并对此做出评价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概括文中子产告诫游吉的道理,并谈谈你对此的看法”,然后到文中找到子产对游吉说的话,理解其意思,概括其中的道理,接着谈自己对此的看法。先看第一个问题,子产临终之前对游吉说“我死后,子必用郑,必以严莅人。夫火形严,故人鲜灼;水形懦,故人多溺。子必严子之刑,无令溺子之懦”,意思是“我死后,你一定会得到郑国的重用,你一定要实行严厉的制度。火的样子很可怕,所以人们都避开火焰;水的样子看起来很弱,可很多人去淹死在水里。你一定要严厉执行你的刑法,不要让老百姓看到你的懦弱而触犯刑法”,由此可知,子产让游吉一定要严厉执法,不能对百姓太宽容。再看第二个问题,对于子产的“以严莅人”可以赞同,但也应该指出要有度,过于严苛可能会适得其反,然后列举具体的事例,如商纣王,如秦始皇,他们的因过于严苛而最终都亡国,所以法与德应该结合。【点睛】参考译文:第71页共71页\n子产作郑国的丞相,病得很重快要死了。他对游吉说:“我死后,你一定会得到郑国的重用,你一定要实行严厉的制度。火的样子很可怕,所以人们都避开火焰;水的样子看起来很弱,可很多人去淹死在水里。你一定要严厉执行你的刑法,不要让老百姓看到你的懦弱而触犯刑法。”子产死了,游吉不肯实行严厉的制度。于是郑国的年轻人就在崔泽这个地方竞相作乱,就要逐步的变成郑国的大祸了。游吉率领车骑与他们作战,激战了一日安一夜才战胜他们。游吉感叹地说:“我早日要是听了子产的教导,一定不会像现在这样后悔。”61.D62.D63.B64.C65.①管仲不为他的主人公子纠殉身而归顺了齐桓公,鲍叔不看重自己的职位而让给有才能的管仲担任。②已经得到管仲之后,桓公哪里就很容易呢?66.①在作者看来,寻求贤人并不是君主的难事,使用人也不是安闲的事。并不像齐桓公所说的,寻求人才很费力,使用人时就安逸了;②同时作者认为,齐桓公得到管仲并不难,但管仲不是周公旦,不管是管仲是大贤人,还是德行不好,对于齐桓公来说,都是很危险的。但齐桓公并没有意识到这些;③历史已经证明,齐桓公像信任管仲那样使用竖刁、易牙,最终导致悲惨的结局。所以说齐桓公是糊涂昏庸君主。【解析】61.本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重点考查词类活用现象。此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将词语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分析。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D项,“其君死而臣桓公”的“臣”是臣服的意思。故选D。62.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把词语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来判断。常用文言虚词的辨析方法有:词性分析法、位置分析法、温故求新法、语境判定法、语法切入法、标志识别法等;实词辨析一般带入原文自习推敲,也可以采用虚词的推断办法。一般采用排除法或者直选法。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A项,“于”,第一处是介词,引进动作设计对象;第二处是介词,向。B项,“以”,第一处介词,认为,;第二处介词,把。C项,“使”,第一处动词,使用;第二处假使,连词。D项,两处“之”都是主谓之间取独,助词不译。故选D。第71页共71页\n63.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B项,“夫不夺子而行天下者,必不背死君而事其仇”,应该翻译为:能够不篡夺幼君的君位而去治理天下的人,必定不肯背叛已死的君主去侍奉先君的仇敌。重点实词“背”是背叛的意思。故选B。64.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本题要求选出“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C项,“证明管仲不会背叛齐桓公,会尽心辅佐齐桓公的”曲解文意,原文是“管仲之取舍非周公旦,未可知也”,管仲的取舍不像周公旦,是可得而知的,是对其持怀疑态度。故选C。65.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1)中的“死”为动用法,为┄死;“归”动词,归顺;“轻”意动用法,以┄为轻。(2)中的“奚”疑问副词,哪里;“遽”副词,就;“易”动词,容易。66.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中信息,探究文本中的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到文本中寻找相对应的内容,最后分析概括,结合文本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本题要求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为什么认为齐桓公是糊涂昏庸的君主。文中桓公曰:“┄吾得仲父已难矣,得仲父之后,何为不易乎哉”,齐桓公认为费力地找到人才以后,使用人才就很安逸了,作者认为“以刑名收臣,以度量准下,此不可释也,君人者焉佚哉”,在作者看来,寻求贤人并不是君主的难事,使用人也不是安闲的事。作者又说“┄桓公又危矣。管仲非周公旦以明矣,┄为汤、武,有桀、纣之危;为田常,有简公之乱也”,认为齐桓公得到管仲并不难,但管仲不是周公旦,不管是管仲是大贤人,还是德行不好,对于齐桓公来说,都是很危险的,但是齐桓公并没有认识到这个危险。文章最后说“今桓公以任管仲之专借竖刁、易牙,虫流出尸而不葬,桓公不知臣欺主与不欺主已明矣”,用事实说明齐桓公像信任管仲那样使用竖刁、易牙,最终导致死后蛆虫爬出门外还不能安葬,落得悲惨结局。所以说齐桓公是糊涂昏庸的君主。第71页共71页\n【点睛】文言文翻译记清两原则,一是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不可凭大意去翻译。所谓“字字落实”,就是在翻译时,要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词都落实到译文中去,这是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的要求。“直译为主”是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保证达到“字字落实”这一基本要求的最佳方法。“直译为主”是说对于大多数句子、大多数词语,可以采取直接翻译的方式来进行。二是意译为辅,文句通顺。所谓“意译为辅”就是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难以表达原文意蕴的时候,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文句通顺是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凡是语言表达都必须遵从。考生一定要养成推敲语句的习惯。翻译成现代汉语以后一定要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流畅。如果不通顺、不流畅,就要对它进行修改、润色,适当的进行意译。译文:齐桓公时,晋国的客人到了,负责接待的官吏请问用什么礼仪。桓公说了三遍“告诉仲父去”。优人笑着说:“做君主真容易啊!只要说几声仲父就行了。”桓公说:“我听说做君主的要寻求人才很费力,使用人时就安闲了。我得到仲父已是很难的了,得到仲父之后,为什么做君主不能容易呢?”有人说:齐桓公回答优人的话,不像是做君主的人该说的话。齐桓公认为君主寻求人才费力,寻求人才有什么费力呢?伊尹自己通过做厨师求见商汤得到任用,百里奚自己通过做家奴陪嫁到秦国求得秦穆公的任用。做家奴,是人们感到屈辱的事;做厨师,是人们感到羞耻的事。蒙受羞辱来接近君主,因为贤人忧虑天下的心情非常急切。那么君主只要不拒绝贤人就足够了,寻求贤能的人才不是君主的难事。况且官职是用来任用贤人的,爵禄是用来奖赏功劳的。设置官职,安排爵禄,有才能的人自然会来,君主有什么费力呢?使用人才也不是安闲的事。君主虽然是使用人,但必须用法度来衡量他们,用名实来验证他们;事情符合法度就实行,不符合法度法就禁止;功绩和他陈述一致的就赏,不一致的就罚。用名实是否一致来选用臣子,用法度为标准来衡量臣下,这是不可以放弃的原则,君主哪里是安闲的呢?寻求人才不辛劳,使用人才不轻松,而齐桓公却说“寻求人才费力,使用人才安闲”,这话不对。况且齐桓公得到管仲并不困难。管仲不为他的主人公子纠殉身而归顺了齐桓公,鲍叔牙不看重自己的职位而让给有才能的管仲担任,齐桓公得到管仲并不难,是很明白了。已经得到管仲之后,哪里就很容易呢?管仲并不是周公旦。周公旦代行天子的职务七年,成王长大成人后,他便把政权交给成王,周公旦不是为自己得天下着想,而为了尽自己的职责。能够不篡夺幼君的君位而去治理天下的人,必定不肯背叛已死的君主去侍奉先君的仇敌;背叛先君而去侍奉先君仇敌的人,一定不难于夺取幼君的君位而统治天下;不难于夺取幼君君位而统治天下的人,一定不难于夺取他的君主的国家。管仲是公子纠的臣子,谋杀桓公而没有成功,他的君主死了,他却做了齐桓公的臣子,管仲的取舍不像周公旦那样,是很明白的。第71页共71页\n假使管仲是个大贤人,他将成为商汤和周武王。商汤和武王是夏桀和商纣的臣子;夏桀和商纣的政治混乱,商汤和武王就夺取了他们的君位。现在桓公悠闲安逸地处在管仲之上,这就好比有桀、纣一样的行为而处在汤、武之上,桓公是很危险的。假使管仲德行不好,他将成为田常。田常是齐简公的臣子,结果杀死了君主齐简公。现在桓公很安逸地处在管仲之上,这是和简公安逸地处在田常之上一样,桓公又是很危险的。管仲不是周公旦已经清楚了,但是他将做汤、武还是做田常,还不知道。如果管仲做汤、武,齐桓公就有桀、纣的危险;如果做田常,齐桓公就有简公的祸乱。已经得到管仲之后,桓公哪里就能很容易了呢?假使齐桓公任用管仲时,确实知道他不会欺骗自己,就是说桓公能识别不欺骗君主的臣子。但是虽说齐桓公能识别不欺骗君主的臣子。现在齐桓公像信任管仲那样使用竖刁、易牙,以致死后蛆虫爬出门外还不能安葬。桓公不能识别臣子欺主还是不欺主,已是很明白的了,而他任用臣子又是那样专一,所以说:桓公是昏庸糊涂的君主。67.A68.C【解析】67.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本题上文说宋国有一个富人,天下大雨,他家的墙坏了。富人的儿子说:“要是不修筑,一定会有盗贼来偷东西。”邻居家的老人也这样说。画线句子中“大亡其财”对应上文的“必将有盗”,其后应断开。“其子”“邻人之父”对应上文的“其子曰”“其邻人之父亦云”,“其家甚智其子”“疑邻人之父”是这一家人对“其子”和“邻人之父”的不同态度,其后皆应断开。故此题答案为A项。68.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及本句语法关系来推断实词的含义。本题把所给选项逐一放回到原文中,就会发现,C项,原句为“暮而果大亡其财”意思是“晚上富人家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因此“亡”的正确解释应为“丢失”。故选C项。【点睛】第1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常用的断句方法有:①根据文意断句。②利用对话标志断句,对话常以“曰”、“云”、“言”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③借助文言虚词断句,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尾,其后面一般要断开;疑问语气词:何、胡、安、何如、奈何、如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④借助对比、对偶、排比、顶真等修辞断句。参考译文:宋国有一个富人,天下大雨,他家的墙坏了。富人的儿子说:“要是不修筑,一定会有盗贼来偷东西。”邻居家的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结果,那个富人认为自己的儿子聪明,却怀疑邻居家的老人偷了他家的东西。第71页共71页\n69. 为政以德/以德治国/德治 以法治国/法治70.孔子认为用道德和礼教来劝导民众,民众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韩非子继承和发展了荀子的“性恶论”观点,认为“人性恶”用情感道德教化是不可靠的,唯有法治才能从根本上约束和改变人们的行为,使人们遵守规则,从而保证社会秩序的正常。(大意对即可)【解析】69.试题分析:《论语·为政》中这段话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面的一部分说用政令来训导百姓,用刑罚来整顿百姓,百姓只会尽量地避免获罪但没有羞耻之心,后面一部分说用道德来训导百姓,用礼教来整顿百姓,百姓就会有羞耻之心而且归顺。显然孔子赞同以德治国。《韩非子·五蠹》的关键句是“故父母之爱,不足以教子,必待州部之严刑者,民固骄于爱、听于威矣”,强调的是以法治国。由此可确定答案。点睛:本题考查概括文章主要观点的能力。这类题目正确解答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内容。两则材料,其中一则出自课内,另一则出自课外,解答时可先阅读课内材料,再阅读课外材料,用自己的语言把两段材料都翻译过来,然后分别找到材料的关键句,概括材料的中心观点,确定答案。70.试题分析:由所给材料来看,孔子认为用政令来训导百姓,用刑罚来整顿百姓,百姓只会尽量地避免获罪但没有羞耻之心,只有“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百姓才能“有耻且格”。韩非子则用实例来证明“夫以父母之爱、乡人之行、师长之智,三美加焉,而终不动,其胫毛不改”,说明如果人的本性就是恶的,美好的品德是无法改变他的,而“州部之吏,操官兵,推公法,而求索奸人,然后恐惧,变其节,易其行矣”,只有法治才能真正改变一个的品性,从而得出唯有法治才能保证社会秩序的结论。据此就可以得出本题答案了。参考译文用政令来训导百姓,用刑罚来整顿百姓,百姓只会尽量地避免获罪但没有羞耻之心;用道德来训导百姓,用礼教来整顿百姓,百姓就会有羞耻之心而且归顺。现在有一个不成器的孩子,父母训斥他,他不悔改;老乡责备他,他无动于衷;老师教诲他,他不肯改变。把父母的慈爱、老乡的品德、老师的智慧这三样美好的东西,一起施加到他身上,然而他始终不被触动,丝毫也不改变。直到地方官吏拿着官府的兵器,执行国家的法令,到处搜捕坏人的时候,他才感到恐惧,改变了坏品行,纠正了坏行为。所以父母的慈爱不足以教育好子女,必须等待官吏执行严厉的刑罚。第71页共71页\n71.杨朱过于宋东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恶者贵/美者贱/杨子问其故/逆旅之父答曰/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72.杨朱对他的弟子说:“做了好事,要舍弃认为自己贤明的想法,到哪儿能不受到赞美呢?”【解析】7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首先应将句子回归文本,结合语境理解大意,这段话是杨朱与旅店主人的一段对话。然后再根据句中的一些断句标志进行断句,首先抓住表示对话的词语“曰”断开一处;然后再借助句末语气词“也”断开一处;接着就要借助文言中的整句来断开其他的内容,比如“美者自美”和“恶者自恶”,“吾不知其美也”和“吾不知其恶也”。断完之后还要重新读一遍,看有无讲不通的地方或者违反情理的地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找虚词、察对话、依总分、据修辞、对称、反复、辨句式。抓虚词看位置:①“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放在句首;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②“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放在句尾;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③“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放在句中。(2)对话、引文标志:文言文的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第一次对话出现人名,以后就用“曰”而省略主语。关于利用虚词断句,这里有一个口诀,或许对同学们断句会有些帮助:“曰”后冒(:),“哉”后叹(!),“夫”“盖”大都在句前。“于”“而”一般在句中,“矣”“耳”后面画圆圈(。)“耶”“乎”经常表疑问(?),“也”“者”作用要停顿。或句(。)或逗(,)表情形,各人位置要记牢。72.翻译的时候,应先找名词,再找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句中的“扬子”是专有名词,可以照抄;“谓……曰”,对……说;“行”,做;“贤”,形容词做名词,好事,贤明之事;“去”,舍弃;“自贤”为倒装句,应为“贤自”,认为自己贤明;“心”,想法;“焉往而不羡”倒装句兼被动句,“往焉”,到哪儿,“不羡”,不被赞美。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第71页共71页\n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比如本题中,“扬子”可以保留;“自贤”宾语前置句,“焉往而不羡”是宾语前置句加被动句。确定了这些特殊句式之后,再对重点词语进行翻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点睛】译文杨朱路过宋国东边的旅店。店老板有两个妾,长得丑的地位高,漂亮的的地位低。杨子问店主缘由,旅店的主人回答说:“长得漂亮的自以为漂亮,我不觉得她漂亮;长得丑的自以为丑,我不觉得她丑。”杨朱对他的弟子说:“做了好事,要舍弃认为自己贤明的想法,到哪儿能不受到赞美呢?”73.两者结合是治理国家最好的方法。如果一味施行仁政会纵容坏人,违法者得不到应有的惩戒就会变本加厉;如果一味施行严刑酷法,会使人害怕,也不利于国家的安定。【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主旨或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解答时,要注意一方面立足文本,把握文本的思想内涵和价值意义;另一方面要联系社会实际,从个人和社会角度来谈自己的看法。孔子认为“法治”虽有一定的作用,但也有缺陷,所以要“德治”;韩非子认为能够自我完善的人很少,要管理众人,必须以法治国。两种观点各有侧重,各有偏颇,应相互补充。统治者若是只以德和礼治国,就能得到百姓的认同和亲近,整个国家的凝聚力也会提升不少。倘若只利用刑罚和政令治理国家,虽然也能安宁无事,但是民众对国家的感情却容易很淡,缺少相应的凝聚力。所以最理想的政治形态,莫过于“礼乐刑政”的统一,即把仁政礼治和法治相结合,才是最完备的治国方针。【点睛】参考译文:材料一:孔子说: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罚来制约百姓,百姓可暂时免于罪过,但不会感到不服从统治是可耻的;如果用道德来统治百姓,用礼教来约束百姓,百姓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会纠正自己的错误。(《论语·为政》)材料二:第71页共71页\n所以明君治理国家时,明定奖赏,民众就努力立功;刑罚严厉,民众就服从法令。民众努力立功,政府的事务就不受侵扰;民众服从令法,奸邪就无从产生。(《韩非子·心度》)74. 文采丰富的样子 完美75.孔子主张沿用周代的礼乐制度,是周朝礼乐文化的捍卫者,也有其保守的一面。而韩非子反对用先王之道来治理当今社会,主张根据实际来制订治理的方法,他否定了传统,也有其不足之处。【解析】7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意思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实词的意思。语境包括句内的小语境和语段的大语境。从语境来看,“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意思是“周代的礼仪制度是参照夏朝和商朝订的,多么丰富多彩,多么完美啊!我主张接受周代的”,“郁郁”意思是“文采丰富的样子”,“文”意思是“完美”。75.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需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根据上述材料,请对孔子和韩非子的思想做简要评析”,然后根据所提供的材料来分析二者的思想。三则材料中有两则是孔子的思想,第三则是韩非子的思想。先看前两则,第一则孔子认为周代的礼仪制度是丰富多彩的,是完美的,“吾从周”表明孔子对周朝礼乐文化的捍卫;第二则孔子说“阐述而不创作,相信并喜爱古代文化,我私下里把自己比作老彭”,表明自己对古代文化的态度,结合两则可知,孔子认可周人的礼仪制度,主张沿用,可以看孔子思想保守的一面。再看第三则韩非子的思想,“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意思是“现在假使还要用先王的政治来治理当代的民众,那就无疑属于守株待兔之类的人了”,由此可知,韩非子是反对用先王的政治来治理当世的,对于传统,他是持否定的态度。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孔子,还是韩非子,都有其认知的独到之处,也有其思想的不足之处。76.孔子:为政以德(或:以德、礼治国);韩非子:以法治国。77.孔子认为“法治”虽有一定的作用,但也有缺陷,所以要“德治”;韩非子认为能够自我完善的人很少,要管理众人,必须以法治国。两种观点各有侧重,各有偏颇,应相互补充。【解析】76.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主旨或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第一则材料表达的是孔子的为政观,意思是:用政治手段来治理他们,用刑罚来整顿他们,人民就只求免于犯罪,而不会有廉耻之心;用道德来治理他们,用礼教来整顿他们,人民就会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还会人心归顺。前后对比可见孔子的为政观是:强调要以德、以礼治国。第71页共71页\n第二则材料说的是韩非子的为政观。这则材料的意思是:圣人治理国家,不是依赖人们自觉为自己办事的善行,要的是那种人们不敢做坏事的局面。要是靠人们自觉地为自己办事的善行,国内找不出十几、几十个;要是形成人们不敢做坏事的局面,就可以使全国整齐一致。治理国家的人需要采用多数人都得遵守的措施,不能用只有少数人才能做到的办法,因此不应该推崇德治,而应该实行法治。最后的“故不务德而务法”表明韩非子的为政观是:以法治国。77.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的人物形象、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分析能力。 文中“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一句的大意为:用政治手段来治理他们,用刑罚来整顿他们,人民就只求免于犯罪,而不会有廉耻之心。可见孔子之所以提倡“德治”,是因为法治虽有一定的作用,但有缺陷。文中“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一句的大意为:要是靠人们自觉地为自己办事的善行,国内找不出十几、几十个。由此可见,韩非子认为必须“以法治国”,是因为他认为能够自我完善的人很少,他们都需要管理。当然,两种观点各有侧重,各有偏颇,“德治”和“法治”应相互补充。参考译文:孔子说:“用政治手段来治理他们,用刑罚来整顿他们,人民就只求免于犯罪,而不会有廉耻之心;用道德来治理他们,用礼教来整顿他们,人民就会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还会人心归顺。”(《论语》)圣人治理国家,不是依赖人们自觉为自己办事的善行,要的是那种人们不敢做坏事的局面。要是靠人们自觉地为自己办事的善行,国内找不出十几、几十个;要是形成人们不敢做坏事的局面,就可以使全国整齐一致。治理国家的人需要采用多数人都得遵守的措施,不能用只有少数人才能做到的办法,因此不应该推崇德治,而应该实行法治。(《韩非子》)78. 仁政(礼治), 法治。79.两者结合是治理国家最好的方法。如果一味施行仁政会纵容坏人,违法者得不到应有的惩戒会变本加厉;如果一味施行严刑酷法,会使人害怕,不利于国家的安定。第71页共71页\n【解析】78.本题考查分析概括文本内容和思想观点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考生应先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品味关键词语,并根据已学诸子学说知识,联系文本内容,准确作答。依据材料一“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如果用道德来统治百姓,用礼教来约束百姓,百姓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会纠正自己的错误。联系孔子儒家学派的主张可知,孔子管理国家上主张施行仁政礼治。依据材料二“明赏,则民劝功;严刑,则民亲法。劝功,则公事不犯;亲法,则奸无所萌”可知,韩非子主张赏刑分明,让老百姓劝功亲法。故韩非子主张的是法治。79.本题考查探究文本的思想价值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解答时,要注意一方面立足文本,把握文本的思想内涵和价值意义;另一方面要联系社会实际,从个人和社会角度来谈自己的看法。统治者若是只以德和礼治国,就能得到百姓的认同和亲近,整个国家的凝聚力也会提升不少。倘若只利用刑罚和政令治理国家,虽然也能安宁无事,但是民众对国家的感情却容易很淡,缺少相应的凝聚力。所以最理想的政治形态,莫过于“礼乐刑政”的统一,即把仁政礼治和法治相结合,才是最完备的治国方针。【点睛】探究题要注意有“我”有“思”,探索追旨。学生答题不可脱离文本、不可片面消极,而要多角度考虑问题,敢于陈述自己见解,言之成理。参考译文:材料一:孔子说: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罚来制约百姓,百姓可暂时免于罪过,但不会感到不服从统治是可耻的;如果用道德来统治百姓,用礼教来约束百姓,百姓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会纠正自己的错误。 (《论语·为政》)材料二:所以明君治理国家时,明定奖赏、民众就努力立功;刑罚严厉,民众就服从法令。民众努力立功,政府的事务就不受侵扰;民众服从令法,奸邪就无从产生。(《韩非子·心度》)80.D81.C【解析】80.此题考查考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正确理解相关语句,在语意把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标志,如作主语、宾语的名词、代词,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句间连词以及并列、排比结构等。并且能通过选项的比对,排除错项,选定正确项。题干要求“下列对原文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此句大意:南郭处士请求给齐宣王吹竽,宣王对此感到很高兴,拿数百人的仓库的粮食供养他。齐宣王去世后,齐湣王继承王位,他喜欢听一个一个的演奏,南郭处士听后便逃走了。第71页共71页\n根据结构和句意分:此文段陈述事件是“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主谓宾完整,独立句子,所以中间不需停顿,排除B和C选项,“廪食”是偏正短语,意思是“仓库的粮食”,之间不必停顿,所以排除C选项。故选D。81.本题考查文言文重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的理解把握能力。这类题大多为一词多义现象。一词多义,顾名思义,就是一个词语有多种含义。换言之,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着不同的含义。同时,还要联系到文言文中词的活用现象。这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是导致学生在阅读和理解文言文时颇感费解的原因之一。还有通假字的考查也很重要。题干要求“下列对文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C项,“好”解释为“好人”错误。根据文意,“好”,动词性,是“喜欢”之意。此句大意“他喜欢听一个一个的演奏”。故选C。【点睛】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文言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是文言文阅读的基础,因为不理解实词、虚词,词类活用,文言特殊句式,就不能理解文意,也就无法进行文言文翻译。因此,考生对于考纲规定的12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和常见的词类活用,文言特殊句式一定要熟悉其用法。第71页共71页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