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心得)之小班化教育理念下“共生教学模型”建构的思考与实践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0

2/10

剩余8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其他论文之小班化教育理念下&ldquo;共生教学模型&rdquo;建构的思考与实践 <br />   南京市江心洲中学     黄文广 <br />  <br />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ldquo;教育就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自己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极性价值。&rdquo;可见教育的本原就是关爱生命,张扬生命,为人创造价值。教育的终极性目标应是培养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为实现教育的理想和目标,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中,广大的教育工作者纷纷进行教育的改革和探索。课堂是教育改革的主阵地,因而在正确教育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改革能否成功是全面推进学校教育的关键。 <br />  <br />  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有五十多年历史的老校,在南京市曾有一定的影响力,办学质量高。但随着南京市的区划调整、河西建设以及江心洲地区的开发,学校的办学出现了较大困难。生源数量持续减少,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到了学校生源的一半以上,生源素质迅速下降,学生普遍缺乏学习意识,学习习惯差。由于长期处于相对偏远的环境,使不少教师也缺乏自我发展意识,教育观念落后,课堂教学中传统的&ldquo;讲授课&rdquo;大量存在,教学质量不高。为迅速改变学校不利的发展状况,不断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在学校的积极努力下, 2007年成为南京市第三批小班化教育试点学校。学校也以此为契机,以课堂为中心,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br />  <br />  一、理念指导,奠定基础 <br />  <br />  教育观念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先导。只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实践活动。笔者所在学校是小班化学校,因而必须贯彻小班化的教育理念。 <br />  <br />  (一)&ldquo;教育平等&rdquo;的理念 <br />  <br />  &ldquo;教育平等&rdquo;即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教育公平化,也是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理念。它不仅针对教育对象的数量而言,更重要的是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的教育,享有优质的教育资源。 <br />  <br />  (二)&ldquo;学生主体&rdquo;理念 <br />  <br />  教育应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不是让学生去适应教师既定的教育环境,而是强调让学习环境去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强调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而教师的任务则是组织并保证配合、催化学生的学习活动。因此,教学过程是以学生学习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主动探究行动为特征。 <br />  <br />  (三)&ldquo;个性发展&rdquo;的理念 <br />  <br />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能力倾向、情绪状态,给予不同的引导和帮助,使之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还要根据学生的各自需求调整学习目标,保护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倾向。 <br />  <br />  (四)&ldquo;全面发展&rdquo;的理念 <br />  <br />  教育的宗旨是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ldquo;教书&rdquo;不是最终目的,&ldquo;育人&rdquo;才是目的。课堂上教师不仅关注学生对学科知识技能的发展,更关注学生情感、意志、道德、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发展。 <br />  <br />  当广大教师从内心深处真正理解并接受小班化的教育理念,并以此指导教育实践活动,学生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一定能不断提升学习力,从而进一步推动学校的全面发展。 <br />  <br />  二、校本设计,课堂建构 <br />  <br />  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有一些教师经常用&ldquo;教无定法、贵在得法&rdquo;这句话来解释课堂教学,其实这是一句教学境界达到一定高度后,才能使用的话。目前,对于一些教师没有跳出单一化的&ldquo;新授课&rdquo;课型,在这种课上,教师没有学会智慧导学,学生也没有学会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此时,引用类似&ldquo;教无定法&rdquo;之类的话就不太适用。如果真正想要达到&ldquo;教无定法&rdquo;的教学境界,笔者认为必须经历以下三步:第一是依靠模型,实现教学方式转型,将&ldquo;教&rdquo;的课堂转向&ldquo;学&rdquo;的课堂,教师实现角色转型,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教师要与学生同步,学会智慧导学;第二,依靠模型,规范教与学的行为,提高教学质量和课堂教学品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特别是促进教师专业情感成长,教师在师生互动、共同合作中,去感受学生成长的快乐,体会教学的乐趣,促进教师对教学活动的感悟,感受生命的价值。第三,超越模型,教师达到&ldquo;教无定法、贵在得法&rdquo;的境界,师生不再依赖模型,达到&ldquo;教是为了不教&rdquo;的境界。 <br />  <br />  课堂教学模型的建构,笔者认为不能一概而论,而应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和教师自身的专业素...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3-01-16 13:28:35 页数:10
价格:¥3 大小:31.00 KB
文章作者:U-671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