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3年高考语文复习:小说类文言文阅读 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译文)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56

2/56

剩余5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3年高考语文复习:小说类文言文阅读练习题汇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余游四方,往往闻农夫细民倡情冶思之所歌谣,虽其辞为方言鄙语,而亦时有意义之存。其体不出于比、兴、赋三者。乃知诗者,出于心之自然者也。世之士多自号为能诗,而何其有意义者之少也!盖自诗之道分为门户,互合訾謷,意中各据有一二古人之诗以为宗主,而诋他人之不能知。是其诗皆出于有意,而所为自然者,已汩没于分门户、争坛坫①之中,反不若农夫细民倡情冶思之出于自然,而犹有可观者矣。又其甚者,务为不可解之辞,而用事则取其僻,用字则取其奇,使人茫然不知所谓,而不知者以博雅称之。以此为术,而安得有诗乎?此诗之一变也。他山吴氏,年近八十矣,杖而访我于姑苏寓舍,因相与论诗。余曰:“君之诗宗何代乎?曰:“否。”“僻事以为奥,奇字以为古乎?”曰:“否。”“然则君之诗可观矣。”因出以示余。余为择别其合者若干首。他山晼晚②不遇,策杖行吟,时时惧其诗之不传,盖犹不能忘情于名者。余与世论诗多不合,而独喜他山所见略与余同,而他山顾欲得余言以为重。盖余昔读书山中,时当初夏,百鸟之噪于檐际者不绝也。一日黄鹂来为数啭百鸟皆喑已而争逐使之去复相与音鸣如故。余也方为黄鸟之远去,而他山犹欲争名于燕雀啁啾之间乎?他山曰:“吾以待之后也。”因书而归之。(选自清·戴名世《吴他山诗序》)【注】:①坛坫:古时盟会的场所。②晼晚:日将西,日将暮。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其辞为方言鄙语/鄙:轻视B.盖自诗之道分为门户,互合訾謷/訾謷:攻讦,诋毁C.然则君之诗可观矣/观:欣赏D.因书而归之/归:赠给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而诋他人之不能知/石之铿然有声者B.已汩没于分门户、争坛坫之中/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C.而不知者以博雅称之/故亏臣而自利第56页共56页\nD.因出以示余/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合理的一项是(     )A.一日黄鹂来/为数啭百/鸟皆喑已/而争逐使之去/复相与音/鸣如故B.一日/黄鹂来/为数啭/百鸟皆喑/已而争逐使之去/复相与音鸣如故C.一日黄鹂/来为数啭百鸟皆喑/已而争/逐使之去/复相与音/鸣如故D.一日/黄鹂来/为数啭百/鸟皆喑已而/争逐使之去/复相与音鸣如故4.下列句子全都体现作者认为“他山犹欲争名”的一组是(     )①杖而访我于姑苏寓舍②僻事以为奥③奇字以为古④然则君之诗可观矣⑤他山顾欲得余言以为重⑥吾以待之后也A.①②④B.②③⑤C.①⑤⑥D.③④⑥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文是戴名世为吴他山的诗集所写的序言,其中,作者也谈到诗歌创作的主张。B.作者在文中提到了农夫细民之歌谣,并将其定位为方言鄙语,认为其一无是处。C.吴他山年近八十,过来拜访作者。作者与之论诗,觉得他的诗颇有可观的地方。D.作者婉转地讽刺了吴他山与当世之人争名的做法。对此,吴他山是不予认可的。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以此为术,而安得有诗乎?(2)杖而访我于姑苏寓舍,因相与论诗。7.作者在选文中提出了哪些与诗歌创作有关的见解主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一)范仲淹,字希文,唐宰相履冰之后。仲淹二岁而孤,母更适第56页共56页\n长山朱氏。少有志操,既长,知其世家,乃感泣辞母,去之应天府,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举进士第,为广德军司理参军,迎其母归养。天圣七年,章献太后将以冬至受朝,天子率百官上寿。仲淹极言之,且曰:“奉亲于内,自有家人礼,顾与百官同列,南面而朝之,不可为后世法。”且上疏请太后还政,不报。寻通判河中府,徙陈州。拜尚书礼部员外郎、天拿阁待制,召还,判国子监,迁吏部员外郎、权知开封府。时吕夷简执政,进用者多出其门。他日,论建都之事,仲淹曰:“洛阳险固,而汴为四战之地,太平宜居下,即有事必居洛阳。当渐广储蓄,缮宫室。”帝问夷简,夷简曰:“此仲淹迂阔之论也。”仲淹乃为四论以献,大抵讥切时政。且曰:“汉成帝信张禹,不疑舅家,故有新莽之祸。臣恐今日亦有张禹,坏陛下家法。”夷简怒诉曰:“仲淹离间陛下君臣,所引用,皆朋党也。”仲淹对益切,由是罢知饶州。殿中侍御史韩渎希宰相旨,请书仲淹朋党,揭之朝堂。于是秘书丞余靖上言曰:“仲淹以一言忤宰相,遮加贬窜,况前所言者在陛下母子夫妇之间平?陛下既优容之矣,臣请追改前命。”明年,夷简亦罢,自是朋党之论兴矣。夷简再入相,帝谕仲淹使释前憾。仲淹顿首谢曰:“臣乡论盖国家事,于夷简无憾也。”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子,泛爱乐善。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选自《宋史·范仲淹传》,有删改)(二)呜呼!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序而传。然不敢辞者,以八岁知敬爱公,今四十七年矣。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古之君子,如伊尹、太公、管仲、乐毅之流,其王霸之略,皆定于畎亩中,非仕而后学者也。淮阴侯见高帝于汉中,论刘项长短,画取三秦,如指诸掌,及佐帝定天下,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诸葛孔明卧草庐中,与先主论曹操、孙权,规取刘璋,因蜀之资,以争天下,终身不易其言。此岂口传耳受,尝试为之,而侥幸其或成者哉?公在天圣中,居太夫人忧,则已有忧天下、致太平之意,故为万言书以遗宰相,天下传诵。至用为将,擢为执政,考其平生所为,无出此书者。(选自苏轼《范文正公文集叙》,有删改)8.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母更适长山朱氏     适:嫁第56页共56页\nB.寻通判河中府        寻:寻找C.臣乡论盖国家事     乡:同“向”,先前D.终身不易其言        易:改变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章献太后将以冬至受朝       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B.仲淹乃为四论以献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C.因蜀之资,以争天下          因击沛公于坐D.考其平生所为                       为某所,而母立于兹1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叙而传B.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叙而传C.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叙而传D.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叙而传1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其中全都表现范仲淹“性至孝”的一组是(     )①知其世家,乃感泣辞母②为广德军司理参军,迎其母归养③奉亲于内,自有家人礼④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⑤居太夫人忧⑥考其平生所为,无出此书者A.①②③B.①③⑥C.②④⑤D.④⑤⑥12.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第56页共56页\nA.范仲淹读书勤奋。在应天府读书期间,刻苦学习,还经常吃不饱。通过艰苦努力,范仲淹考中进士。B.吕夷简执政时,与范仲淹因政见不同,有嫌隙,在皇帝的说和下,范仲淹尽释前嫌,与吕夷简摈弃私恨。C.范仲淹和先贤诸葛亮等人一样,早有大志,成竹在胸,以后为将、执政的做法,都与早年呈送给宰相的“万言书”中一致。D.苏轼无缘与范仲淹交游,但自幼敬仰范仲淹,愿意应范仲淹小儿子的要求为范仲淹的文集写序言。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2)其王霸之略,皆定于畎亩中,非仕而后学者也。(3)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14.根据文言文材料,概括范仲淹为人们敬仰的原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修顿首白秀才足下。前者舟行往来,屡辱见过。又辱以所业一编,先之启事,及门而贽。田秀才西来,辱书;其后予家奴自府还县,比又辱书。仆有罪之人,人所共弃,而足下见礼如此,何以当之?当之未暇答,宜遂绝,而再辱书;再而未答,益宜绝,而又辱之。何其勤之甚也!如修者,天下穷贱之人尔,安能使足下之切切如是邪?盖足下力学好问,急于自为谋而然也。然蒙索仆所为文字者,此似有所过听也。仆少从进士举于有司,学为诗赋,以备程试①,凡三举而得第。与士君子相识者多,故往往能道仆名字,而又以游从相爱之私,或过称其文字。故使足下闻仆虚名,而欲见其所为者,由此也。仆少孤贫,贪禄仕以养亲,不暇就师穷经,以学圣人之遗业。而涉猎书史姑随世俗作所谓时文者皆穿蠹经传移此俪彼以为浮薄惟恐不悦于时人非有卓然自立之言如古人者。然有司过采,屡以先多士。及得第已来,自以前所为不足以称有司之举而当长者之知,始大改其为,庶几有立。然言出而罪至,学成而身辱,为彼则获誉,为此则受祸,此明效也。第56页共56页\n夫时文虽曰浮巧,然其为功,亦不易也。仆天姿不好而强为之,故比时人之为者尤不工,然已足以取禄仕而窃名誉者,顺时故也。先辈②少年志盛,方欲取荣誉于世,则莫若顺时。天圣中,天子下诏书,敕学者去浮华,其后风俗大变。今时之士大夫所为,彬彬有两汉之风矣。先辈往学之,非徒足以顺时取誉而已,如其至之,是直齐肩于两汉之士也。若仆者,其前所为既不足学,其后所为慎不可学,是以徘徊不敢出其所为者,为此也。在《易》之《困》曰:“有言不信。”谓夫人方困时,其言不为人所信也。今可谓困矣,安足为足下所取信哉?辱书既多且切,不敢不答。幸察。(《与荆南乐秀才书》欧阳修)乙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举进士,调西京推官。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入朝,为馆阁校勘。杜衍等相继以党议罢去,修慨然上疏曰:“杜衍、韩琦、范仲淹、富弼,天下皆知其有可用之贤。正士在朝,群邪所忌,谋臣不用,敌国之福也。今此四人一旦罢去,而使群邪相贺于内,四夷相贺于外,臣为朝廷惜之。”于是邪党益忌修,因其孤甥张氏狱傅致以罪,左迁知制诰、知滁州。为文天才自然,丰约中度。其言简而明,信而通,引物连类,折之于至理,以服人心。超然独骛,众莫能及,故天下翕然师尊之。奖引后进,如恐不及,赏识之下,率为闻人。曾巩、王安石、苏洵、洵子轼、辙,布衣屏处,未为人知,修即游其声誉,谓必显于世。笃于朋友,生则振掖之,死则调护其家。               《宋史·欧阳修传》(有节选)[注]①程试:按规定的程式考试。后多指科举铨叙考试。②先辈:对乐秀才的尊称。1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舟行往来,屡辱见过       过:探访B.先之启事,及门而贽       贽:拿着礼物求见C.而又辱之       辱:辜负。D.迭相师友       迭相:相继,轮番。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第56页共56页\nA.而又以游从相爱之私             臣以险衅B.是以徘徊不敢出其所为者             其可忽乎C.其言不为人所信也             或因寄所托D.四岁而孤             人而不仁1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而涉猎书史/姑随世俗/作所谓时文者/皆穿蠹经传/移此俪彼/以为浮薄/惟恐不悦于时人/非有卓然自立之言/如古人者B.而涉猎书史/姑随世俗作所谓时文者/皆穿蠹经传/移此俪彼/以为浮薄/惟恐不悦于时人/非有卓然自立之言如古人者C.而涉猎书史/姑随世俗作所谓时文者/皆穿蠶经传/移此俪彼/以为浮薄/惟恐不悦于时/人非有卓然自立之言/如古人者D.而涉猎书史/姑随世俗/作所谓时文者/皆穿蠹经传/移此俪彼/以为浮薄/惟恐不悦于时/人非有卓然自立之言如古人者1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足下”是对对方的尊称,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词。与之类似的还有“阁下”。B.敕是指皇帝下的命令,《红楼梦》第三回中说“正门上有匾,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意为奉皇帝令建造宁国府,暗示贾府有皇室背景。C.欧阳修四岁丧父,文中“孤”是即指少而无父,成语鳏寡孤独中,鳏是指老而无妻,寡是指老而无夫,独是指少而无母。D.四夷,是古代华夏民族对中原周边各族之蔑称,即东夷、南蛮、北狄和西戎的合称。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修对当时的应举文字,颇有微词,但乐生意欲参加科举考试,所以只能建议他“顺时”而为。B.《与荆南乐秀才书》语言朴实,感情真挚,表达委婉;通过现身说法,运用对比,巧妙地表明了作者对时文的不同看法。第56页共56页\nC.欧阳修文章出众,折服人心。其文章成就远远超过一般人,所以天下的读书人都一致像对待老师那样敬重他。D.欧阳修待友忠诚,乐于助人:在世时就尽力帮助推荐朋友,去世后仍让自己的亲人保护周济朋友的家人。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非徒足以顺时取誉而已,如其至之,是直齐肩于两汉之士也。(2)奖引后进,如恐不及,赏识之下,率为闻人。21.甲文中欧阳修认为自己的文章“不足学”“不可学”的原因有哪些?用自己话简要概括。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3—15题。送秦少章赴临安簿序   (张耒)《诗》不云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夫物不受变,则材不成;人不涉难,则智不明。季秋之月,天地始肃,寒气欲至。方是时,天地之间,凡植物出于春夏雨露之余,华泽充溢,支节美茂。及繁霜夜零,旦起而视之,如战败之军,卷旗弃鼓,裹创而驰,吏士无人色,岂特如是而已。于是天地闭塞而成冬,则摧败拉毁之者过半,其为变亦酷矣。然自是弱者坚,虚者实,津者燥,皆敛藏其英于腹心,而各效其成。深山之木,上挠青云,下庇千人者,莫不病焉,况所谓蒹葭者乎?然匠石操斧以游于林,一举而尽之,以充栋梁、桷杙、轮舆、輹辐,巨细强弱,无一不胜其任者,此之谓损之而益,败之而成,虐之而乐者是也。吾党有秦少章者,自予为太学官时,以其文章示予,愀然告我曰:“惟家贫,奉命于大人而勉为科举之文也。”异时率其意为诗章古文,往往清丽奇伟,工于举业百倍。元祐六年及第,调临安主簿。举子中第可少乐矣,而秦子每见予辄不乐。予问其故,秦子曰:“予世之介士也,性所不乐不能为,言所不合不能交,饮食起居、动静百为,不能勉以随人。今一为吏,皆失己而惟物之应,少自偃蹇,祸悔随至。异时一身资养于父母,今则妇子仰食于我,欲不为吏,又不可得。自今以往,如沐漆而求解矣。”予解之曰:“子之前日,春夏之草木也。今日之病子者,蒹葭之霜也。凡人性惟安之求,夫安者天下之大患也。迁之为贵,重耳不十九年于外,则归不能霸,子胥不奔,则不能入郢。二子者,方其羁穷忧患之时,阴益其所短而进其所不能者,非如学于口耳者之浅浅也。自今吾子思前之所为,其可悔者众矣,其所知益加多矣。反身而安之,则行于天下无可惮者矣,能推食与人者,尝饥者也;赐之车马而辞者,不畏步者也。苟畏饥而恶步,则将有苟得之心,为害不既多乎!故陨霜不杀者,物之灾也;逸乐终身者,非人之福也。”第56页共56页\n选自《张耒集》,中华书局1990年版2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季秋之月,天地始肃                 季:季节,季候B.及繁霜夜零,旦起而视之          零:降落,落下C.予世之介士也                           介:独特,不合群D.子胥不奔,则不能入郢             奔:逃亡,出走23.下了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其为变亦酷矣                                               吾其还也B.往往清丽奇伟,工于举业百倍                       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重于社稷也C.饮食起居、动静百为,不能勉以随人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D.能推食与人者,尝饥者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24.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先以《诗经·蒹葭》之句,引出物不受变材不成、人不涉难智不明的观点,再对草木虽遭受严霜缺损却敛英自成的现象加以描述,并抒发感慨。B.文章叙述秦少章与作者交往,遵奉长辈之命勉为科举之文,科考中第及任职等情况后,再引述他不得已为官的苦闷之言,然后对秦少章加以开导。C.文章所述秦少章中第后不快乐的原因之一,是他认为一旦为官,就将疲于应对官吏事务而无暇顾及自己,如果稍一显露傲气,祸患就会随之到来。D.本文为送人赴任的赠序,文章设喻用典,劝勉对方正确看待人事迁变,行文情理皆具而语言平实,体现了苏轼评张耒之文所称“汪洋淡泊”的特点。2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人不涉难,则智不明。(2)今则妇子仰食于我,欲不为吏,亦不可得。第56页共56页\n(3)赐之车马而辞者,不畏步者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乾隆之末,桐城姚姬传先生鼐,善为古文辞,慕效其乡先辈方望溪侍郎之所为,而受法于刘君大櫆及其世父编修君范。三子既通硕望,姚先生治其术益精。历城周永年书昌为之语曰:“天下之文章,其在桐城乎!”由是学者多归向桐城,号“桐城派”,犹前世所称江西诗派者也。姚先生晚而主钟山书院讲席,门下著藉者,上元有管同异之、梅曾亮伯言,桐城有方东树植之、姚莹石甫。四人者,称为高第弟子,各以所得传授徒友,往往不绝。在桐城者,有戴钧衡存庄,事植之久,尤精力过绝人,自以为守其邑先正之法,禅之后进,义无所让也。其不列弟子籍,同时服膺,有新城鲁仕骥絜非,吴兴吴德旋仲伦。絜非之甥为陈用光硕士硕士既师其舅又亲受业姚先生之门乡人化之多好文章。昔者,国藩尝怪姚先生典试湖南,而吾乡出其门者,未闻相从以学文为事。既而得巴陵吴敏树南屏,称述其术,笃好而不厌,而武陵杨彝珍性农、善化孙鼎臣芝房、湘阴郭嵩焘伯琛、溆浦舒焘伯鲁,亦以姚氏文家正轨,违此则又何求?最后得湘潭欧阳生。生,吾友欧阳兆熊小岑之子,而受法于巴陵吴君、湘阴郭君,亦师事新城二陈。其渐染者多,其志趣嗜好,举天下之美,无以易乎桐城姚氏者也。当乾隆中叶,海内魁儒畸士,崇尚鸿博,繁称旁证,考核一字,累数千言不能休,别立帜志,名曰“汉学”,深摈有宋诸子义理之说,以为不足复存。其为文芜杂寡要。姚先生独排众议,以为义理、考据、辞章,三者不可偏废。必义理为质,而后文有所附,考据有所归,一编之内,唯此尤兢兢。当时孤立无助,传之五六十年,近世学子,稍稍诵其文,承用其说。道之废兴,亦各有时,其命也欤哉?欧阳生名勋,字子和,殁于咸丰五年三月,年二十有几。其文若诗,清缜喜往复,亦时有乱离之慨。庄周云:“闻人足跫然而喜,而况昆弟亲戚之謦欬其侧乎!”余之不闻桐城诸老之謦欬也久矣,观生之为,则岂直足音而已!故为之序,以塞小岑之悲,亦以见文章与世变相因,俾后人得以考览焉。2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不列弟子籍,同时服膺       服膺:衷心佩服B.笃好而不厌              笃:忠诚第56页共56页\nC.深摈有宋诸子义理之说       摈:排斥D.一编之内,唯此尤兢兢       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2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天下之文章,其在桐城乎       其后秦伐赵,拔石城B.各以所得传授徒友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C.其文若诗             若入前为寿D.余之不闻桐城诸老之謦欬也久矣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2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絜非之甥为陈用光硕士/硕士既师/其舅又亲受业姚先生之门乡人/化之多好文章B.絜非之甥为陈用光硕士/硕士既师其舅/又亲受业姚先生之门乡人/化之多好文章C.絜非之甥为陈用光硕士/硕士既师其舅/又亲受业姚先生之门/乡人化之多好文章D.絜非之甥为陈用光硕士/硕士既师/其舅又亲受业姚先生之门/乡人化之多好文章2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作者肯定或推崇桐城派的一组是(     )①三子既通硕望,姚先生治其术益精       ②姚先生晚而主钟山书院讲席③亦以姚氏文家正轨,违此则又何求       ④其为文尤芜杂寡要⑤姚先生独排众议,以为义理、考据、辞章,三者不可偏废⑥欧阳生名勋,字子和,殁于咸丰五年三月A.①②⑥B.④⑤⑥C.②③④D.①③⑤30.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对桐城派“三祖”特别是姚鼐,表现出崇敬之情,进一步肯定了姚鼐“义理、考据、辞章,三者不可偏废”的文论思想。第56页共56页\nB.文章用一些笔墨,介绍了姚鼐之后桐城派的衍变发展、流传分布和主要成员的构成,对研究桐城派具有一些参考价值。C.作者曾经对湖南没有人学习姚鼐的文章感到奇怪,后来获知一些人喜欢并学习姚鼐,这些人中最优秀的是作者的朋友之子欧阳勋。D.文章最后指出桐城派绵延而有生命力的原因,张扬了桐城派的思想,揭示了文学发展的客观规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3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其渐染者多,其志趣嗜好,举天下之美,无以易乎桐城姚氏者也。(2)故为之序,以塞小岑之悲,亦以见文章与世变相因,俾后人得以考览焉。32.阅读文章最后两段,概括“桐城派”文论思想的核心,探究曾国藩在文中揭示出的文学发展的客观规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上曾子固龙图①书[宋]张耒某尝以谓君子之文章,不浮于其德,其刚柔缓急之气,繁简舒敏之节,一出乎其诚,不隐其所已至,不强其所不知,譬之楚人之必为楚声,秦人之必衣秦服也。惟其言不浮乎其心,故因其言而求之,则潜德道志,不可隐伏。盖古之人不知言则无以知人,而世之惑者,徒知夫言与德二者不可以相通,或信其言而疑其行。呜呼!是徒知其一,而不知夫君子之文章,固出于其德,与夫无其德而有其言者异位也。某之初为文,最喜读左氏、《离骚》之书。丘明之文美矣,然其行事不见于后,不可得而考。屈平之仁,不忍私其身,其气遒,其趣高,故其言反覆曲折,初疑于繁,左顾右挽,中疑其迂,然至诚恻怛于其心,故其言周密而不厌。考乎其终,而知其仁也愤而非怼也,异而自洁而非私也,彷徨悲嗟,卒无存省之者,故剖志决虑以无自显,此屈原之忠也。故其文如明珠美玉,丽而可悦也;如秋风夜露,凄忽而感恻也;如神仙烟云,高远而不可挹也。惟其言以考其事,其有不合者乎?自三代以来,最喜读太史公、韩退之之文。司马迁奇迈慷慨,自其少时,周游天下,交结豪杰。其学长于讨论寻绎前世之迹,负气敢言,以蹈于祸。故其文章疏荡明白,简朴而驰骋。惟其平生之志有所郁于中,故其余章末句,时有感激第56页共56页\n而不泄者。韩愈之文如先王之衣冠,郊庙之江鼎俎,至其放逸超卓,不可收揽,则极言语之怀巧,有不足以过之者。嗟乎!退之之于唐,盖不试遇矣。然其犯人主,忤权臣,临义而忘难,刚毅而信实,而其学又能独出于道德灭裂之后,纂孔孟之余绪以自立其说,则愈之文章虽欲不如是,盖不可得也。自唐以来,更五代之纷纭。宋兴,锄叛而讨亡。及仁宗之朝,天下大定,兵戈不试,休养生息,日趋于富盛之域。士大夫之游于其时者,谈笑佚乐,无复向者幽忧不平之气,天下之文章稍稍兴起。而庐陵欧阳公始为古文,近揆两汉,远追三代,而出于孟轲、韩愈之间,以立一家之言,积习而益高,淬濯而益新。而后四方学者,始耻其旧而惟古之求。而欧阳公于是时,实持其权以开引天下豪杰,而世之号能文章者,其出欧阳之门者居十九焉。而执事实为之冠,其文章论议与之上下。闻之先达,以谓公之文其兴虽后于欧公,屹然欧公之所畏,忘其后来而论及者也。某自初读书即知读执事之文既思而思之广求远访以曰揽其变呜呼如公者真极天下之文者欤!(选自《张耒集》,略有改动)[注]曾巩:字子固。龙图:宋代官职名。3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彷徨悲嗟,卒无存省之者             存:慰问B.时有感激而不泄者                       感激:感慨C.纂孔孟之余绪以自立其说             纂:继承D.近揆两汉,远追三代                    揆:揣测,揣摩3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故因其言而求之                           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B.或信其言而疑其行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C.其有不合者乎                              其皆出于此乎D.负气敢言,以蹈于祸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35.为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某自初读书/即知读执事之文/既思而思之/广求远访/以曰揽其变/呜呼/如公者/真极天下之文者欤第56页共56页\nB.某自初/读书即知读执事之/文既思/而思之广求/远访以曰揽其变/呜呼/如公者真/极天下之文者欤C.某自初读书/即知读执事之/文既思/而思之广/求远访以曰揽/其变呜呼/如公者真极天下之文者欤D.某自初读/书即知读执事之文/既思而思之/广求远访/以曰揽其变/呜呼/如公者真/极天下之文者欤3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书”即书信,又称“尺牍”,一种应用性文体。它可以写景,如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可以谈论文学、政治,如曹丕的《与吴质书》、欧阳修《上杜中丞论举官书》;也可以抒情,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和本文。B.“太史公”“韩退之”“庐陵欧阳公”分别用官职、字和籍贯来指称司马迁、韩愈、欧阳修。他们在中国文学史上举足轻重,司马迁创立了纪传体通史的史书体例,韩愈、欧阳修则一改六朝骈俪文风,推动了唐代散文的进步与发展。C.文中的“执事”和《烛之武退秦师》中“敢以烦执事”的用法相同,都是对对方的敬称。作为“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张耒,在文中给予曾巩极高的评价,表达了无限敬意。D.“左氏”“丘明”都指鲁国太史左丘明,相传他所著的《左传》开创了编年体记史的先河,被推为先秦散文“叙事之最”,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初步成熟。3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在给曾巩的信中,不仅表现出对屈原文章的喜爱,也显示出对屈原仁而无私、气遒趣高人格的理解与欣赏。B.作者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评价司马迁和韩愈因触犯君主,遭遇灾祸,一生理想郁结于心,而文风典雅,如同庙堂礼器。C.文章探讨了三代至宋的君子之文,认为无论语言华美、简朴,还是迂曲、疏荡,我们都可从文中探得其道德和志向。D.本文通过对司马迁、韩愈、欧阳修等人的评价,表达了作者的文学观点;语言整散结合,铺陈手法的运用,增添了说理气势。3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士大夫之游于其时者,谈笑佚乐,无复向者幽忧不平之气,天下之文章稍稍兴起第56页共56页\n(2)而后四方学者,始耻其旧而惟古之求。39.张耒借君子之文阐述了“言”与“德”怎样的关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余游四方,往往闻农夫细民倡情冶思之所歌谣,虽其辞为方言鄙语,而亦时有意义之存。其体不出于比、兴、赋三者。乃知诗者,出于心之自然者也。世之士多自号为能诗,而何其有意义者之少也!盖自诗之道分为门户,互合訾謷,意中各据有一二古人之诗以为宗主,而诋他人之不能知。是其诗皆出于有意,而所为自然者,已汩没于分门户、争坛坫①之中,反不若农夫细民倡情冶思之出于自然,而犹有可观者矣。又其甚者,务为不可解之辞,而用事则取其僻,用字则取其奇,使人茫然不知所谓,而不知者以博雅称之。以此为术,而安得有诗乎?此诗之一变也。他山吴氏,年近八十矣,杖而访我于姑苏寓舍,因相与论诗。余曰:“君之诗宗何代乎?曰:“否。”“僻事以为奥,奇字以为古乎?”曰:“否。”“然则君之诗可观矣。”因出以示余。余为择别其合者若干首。他山晼晚②不遇,策杖行吟,时时惧其诗之不传,盖犹不能忘情于名者。余与世论诗多不合,而独喜他山所见略与余同,而他山顾欲得余言以为重。盖余昔读书山中,时当初夏,百鸟之噪于檐际者不绝也。一日黄鹂来为数啭百鸟皆喑已而争逐使之去复相与音鸣如故。余也方为黄鸟之远去,而他山犹欲争名于燕雀啁啾之间乎?他山曰:“吾以待之后也。”因书而归之。(选自清·戴名世《吴他山诗序》)【注】:①坛坫:古时盟会的场所。②晼晚:日将西,日将暮。40.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其辞为方言鄙语                                   鄙:轻视B.盖自诗之道分为门户,互合訾謷               訾謷:攻讦,诋毁C.然则君之诗可观矣                                   观:欣赏D.因书而归之                                             归:赠给4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第56页共56页\nA.而诋他人之不能知/臣之进退,实为狼狈B.已汩没于分门户、争坛坫之中/师不必贤于弟子C.而不知者以博雅称之/客喜而笑,洗盏更酌D.因出以示余/验之以事,合契若神4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合理的一项是(     )A.一日黄鹂来/为数啭百/鸟皆喑已/而争逐使之去/复相与音/鸣如故B.一日/黄鹂来/为数啭/百鸟皆喑/已而争逐使之去/复相与音鸣如故C.一日黄鹂/来为数啭百鸟皆喑/已而争/逐使之去/复相与音/鸣如故D.一日/黄鹂来/为数啭百/鸟皆喑已而/争逐使之去/复相与音鸣如故43.下列句子全都体现作者认为“他山犹欲争名”的一组是(     )①杖而访我于姑苏寓舍②僻事以为奥③奇字以为古④然则君之诗可观矣⑤他山顾欲得余言以为重⑥吾以待之后也A.①②④B.②③⑤C.①⑤⑥D.③④⑥4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文是戴名世为吴他山的诗集所写的序言,其中,作者也谈到诗歌创作的主张。B.作者在文中提到了农夫细民之歌谣,并将其定位为方言鄙语,认为其一无是处。C.吴他山年近八十,过来拜访作者。作者与之论诗,觉得他的诗颇有可观的地方。D.作者婉转地讽刺了吴他山与当世之人争名的做法。对此,吴他山是不予认可的。4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务为不可解之辞,而用事则取其僻,用字则取其奇,使人茫然不知所谓。第56页共56页\n(2)他山晼晚不遇,策杖行吟,时时惧其诗之不传,盖犹不能忘情于名者。46.作者在选文中提出了哪些与诗歌创作有关的见解主张?阅读下面的文言,完成下列小题。《范文正公文集》序(宋)苏轼庆历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轼从旁窥观,则能诵习其辞,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且曰:“韩、范、富、欧阳,此四人者,人杰也。”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嘉祐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吾得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皆以国士待轼,曰:“恨子不识范文正公。”呜呼!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序而传。然不敢辞者,自以八岁知敬爱公,今四十七年矣。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古之君子,如伊尹、太公、管仲、乐毅之流,其王霸之略,皆素定于吠亩中,非仕而后学者也。淮阴侯见高帝于汉中,论刘、项短长,画取三秦,如指诸掌,及佐帝定天下,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诸葛孔明卧草庐中,与先主论曹操、孙权,规取刘璋,因蜀之资,以争天下,终身不易其言。此岂口传耳受尝试为之而幸其成者哉。公在天圣中,居太夫人忧,则已有忧天下致太平之意,故为万言书以遗宰相,天下传诵。至用为将,擢为执政,考其平生所为,无出此书者。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弟,盖如饥渴之于饮食,欲须臾忘而不可得。如火之热,如水之湿,盖其天性有不得不然者。虽弄翰戏语,率然而作,必归于此。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链接】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泛爱乐善,士多出其门下,虽里巷之人,皆能道其名字。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为政尚忠厚,所至有恩,邠、庆二州之民与属羌,皆画像立生祠事之。及其卒也,羌以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第56页共56页\n初,仲淹病,帝常遣使赐药存问,既卒,嗟悼久之。又遗使就问其家,既葬,帝亲书其碑曰“褒贤之碑”(节选自《宋史·范仲淹传》)【注】韩、范、富、欧阳: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皆北宋名臣。4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                           游:交往B.汉中之言,无一酬者          酬:报答C.虽弄翰戏语                 弄翰:执笔写作D.皆画像立生祠事之            事:祭祀4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如伊尹、太公、管仲、乐毅之流       南取百越之地B.因蜀之资,以争天下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C.其于仁义礼乐               故燕王欲结于君D.故天下信其诚               失其所与,不知4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嘉祐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B.嘉祐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C.嘉祐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D.嘉祐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50.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苏轼对范仲淹敬仰的一组是(     )①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②自以八岁知敬爱公,今四十七年矣。第56页共56页\n③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④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⑤虽弄翰戏语,率然而作,必归于此。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A.①②⑥B.②⑤⑥C.③④⑤D.②③④5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苏轼小时候从《庆历圣德诗》中知道了范仲淹等十一个人,乡先生评价韩、范、富、欧阳四公为人杰,苏轼当时虽然未能全部明了,但是已经在心中记住了他们。B.苏轼举伊尹、太公、淮阴侯、诸葛孔明等人为例,是为了说明范仲淹像他们一样,早就有辅佐君主致天下太平的抱负,并且一以贯之,终身不易。C.范仲淹母亲在世时家中贫穷,范仲淹虽然后来做了官,但依然保持节俭,除非宾客来访,否则不吃肉。D.所选两段材料,传文通过叙述介绍范仲淹其人其事,序文通过抒情议论表达苏轼对范仲淹的仰慕。5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2)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序而传。(3)及其卒也,羌酋以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53.概括说明文言文阅读材料和相关链接体现了范仲淹哪些特点?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今天下之人恶介甫之甚者,其诋毁无所不至。光独知其不然,介甫固大贤,其失在于用心太过,自信太厚而已。何以言之?自古圣贤所以治国者,不过使百官各称其职、委任而责其成功也:其所以养民者,不过轻租税、薄赋敛、已逋责也。介甫以为此皆腐儒之常谈,不足为,思得古人所未尝为者而为之。于是财利不以委三司①第56页共56页\n而自治之,更立制置三司条例司,聚文章之士及晓财例之人,使之讲例。孔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樊须讲学稼,孔子犹鄙之以为不知礼义信,况讲商贾之末利乎?使彼诚君子邪,则固不能言利;彼诚小人也,则固民是尽,以饫上之意,又可从乎?是知条例一司已不当置而置之,又于其中不次用人,往往暴得美官,于是言利之人皆攘臂圆视,炫鬻争进,各斗智巧,以变更祖宗旧法,大抵所利不能补其所伤,所得不能偿其所亡,徒欲别出新意,以自为功名耳,此其为害已甚矣。又置提举常平、广惠仓使者四十余人,使行新法于四方。先散青苗钱,次欲使比户出助役钱,次又欲更搜求农田水利而行之。所遣者虽皆选择才俊,然其中亦有轻他狂躁之人,陵轹州县,骚扰百姓者。于是士大夫不服,农商丧业,故谤议沸腾,怨嗟盈路,迹其本原,咸以此也。孔子曰:“君子求诸已。”介甫亦当自思所以致其然者,不可专罪天下之人也。夫侵官,乱政也。介甫更以为治术而称施之:货息钱,鄙事也,介甫更以为王政而力行之:徭役自古皆从民出,介甫更欲敛民钱雇市佣而使之。此三者常人皆知其不可,而介甫独以为可,非介甫之智不及常人也,直欲求非常之功而忽常人之所知耳。此光所谓用心太过者也。(选自司马光《与王介甫书》②,有副减)注释:①三司:宋初以盐铁、户部、度支为三司。司,官署、机构。②《与王介甫书》:王安石变法后,引发了社会各阶层的震动,司马光写这封信,目的是劝王安石放弃新政,这里节选的是第三段。(乙)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子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又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功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日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选自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第56页共56页\n5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过轻租税、薄献敛、已逋贵也          已:免除B.又于其中不次用人                              次:第二,次一等C.辟邪说,难壬人                                 辟:驳斥D.士大夫多以不恤因事                           恤:顾念,忧虑5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此三者常人皆知其不可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B.上乃欲变此                                   臣乃敢上璧C.度义而后动                                   今行而无信D.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                      前以降及物故56.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己/明而天下之理/得矣B.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己明/而天下之理得矣C.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D.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57.下列句子分编为四组,其中属于王安石变法措施的一组是(     )①更立制置三司条例司       ②置提举常平、广惠仓使者四十余人       ③散青苗钱④敛民钱雇市佣而使          ⑤侵官,生事,征利,拒谏        ⑥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A.①②③B.①②⑤C.②⑤⑥D.③④⑥58.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第56页共56页\nA.司马光在信中批评了青苗、助役、农田水利诸法,其中“谤议沸腾,怨嗟盈路”诸语,虽措词尖锐,但因放在“用心太过”这个观点之下,又使文势显得舒缓婉曲。B.《与王介甫书》引用孔子的话,论述充分,表达了司马光诚挚恳切之情,有较强的劝谕说服效果。C.“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一句,表明王安石对当时士大夫苟且偷安、墨守成规、随和世俗的不满。D.王安石的回信逻辑严密,针对司马光提出的质疑,从侧面一一委婉回应解答,体现了政治家以国家兴亡为己任的胸怀与眼界。5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迹其本原,成以此也。(2)非介甫之智不及常人也,直欲求非常之功而忽常人之所知耳。(3)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60.根据甲段选文,概括司马光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指出王安石变法的措施引起了社会各阶层的抵触?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说文解字》序(节选)许慎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百工以乂,万品以察,盖取诸夬”;“夬扬于王庭”。言文者宣教明化于王者朝廷,君子所以施禄及下,居德则忌也。仓颉之初作书也,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共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孽乳而浸多也。着于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以迄五帝三王之世,改易殊体,封于泰山者七十有二代,靡有同焉。第56页共56页\n周札: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话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惠。会意,比美合谊,以见指搞,“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事,依声托事,“令、长”是也。及宣王太更籍,着大篆十五篇,与古文或异。至孔子书六经,左丘明述春秋传,皆以古文,厥意可得而说也。其后诸侯力政,不统于王。恶礼乐之害己,而皆去其典籍。分为七国,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宇异形。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爱历篇。大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籍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也。是时,秦烧灭书籍,涤除旧典。大发吏卒,兴役戍。官狱职务繁。初有隶书,以趣约易。而古文由此而绝矣。尉学童十七以上始试。讽籀书九千字,乃得为吏。又以八体试之。郡移太史并课。最者以为尚书史。书或不正,辄举劾之。今虽有尉律,不课,小学不修,莫达其说久矣。【相关链接】说文之为书,以文字而兼声音训诂者也。吾友段氏若膺,于古音之条理,察之精,剖之密,因是为说文注,而声音之造大明。于许氏之说,正义、借义,知其典要,观其会通,而训诂之道大明。训诘声音明而小学明小学明而经学明盖千七百来无此作矣若夫辨点画之正俗察篆隶之繁省沾沾自谓得之而于转注假借之通例茫乎未之有闻。是知有文字而不知有声音训诂也。其视若膺之学。浅深相去为何如邪!(节选自王念孙《说文解字注》序》)61.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而统其事                       统一B.厥意可得而说也             它的,这里代古文C.靡有同焉                       不,没有D.涤除旧典                       清除6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古者庖氏之王天下也       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B.与古文或异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C.其视若膺之学                 其孰能讥之乎D.乃得为吏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第56页共56页\n63.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训诂声音明/而小学明/小学明/而经学明/盖千七百来/无此作矣/若夫/辨点画之正俗/察篆隶之繁省/沾沾自谓/得之而于转注/假借之通例/茫乎/未之有闻。B.训诂声音明而小学明/小学明而经学明/盖千七百来无此作矣/若夫辨点画之正俗/察篆隶之繁省/沾沾自谓得之/而于转注假借之通例/茫乎未之有闻。C.训诂声音明而小学明/小学明而经学明/盖千七百来无此作矣/若夫辨点画之正/俗察隶之繁/省沾沾自谓得之/而于转注假借之通例/茫乎/未之有闻。D.训诂/声音明而小/学明小/学明而经/学明盖千七百来/无此作矣/若夫辨点画之正俗/察篆隶之繁省/沾沾自谓得之/而于转注/假借之通例/茫乎/未之有闻。64.下列六句话分为四组,全都体现造字所依据的基础的一项是(     )①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②结绳为治③近取诸身,远取诸物④庶业其繁,饰伪萌生⑤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⑥百工以义,万品以察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④⑤D.②⑤⑥6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两段阐述了文字的起源。作者提到了庖牺氏作八卦、神农氏结绳记事、仓颉受鸟兽痕迹的启示造字这三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B.第三、四段概括了周代到秦代文字的演变:从大篆到小篆。重点论述小篆产生的社会背景与原因,认为古文字断绝,隶书出现是值得肯定的。C.文中提出,周代的士族子弟进入学馆,先学习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等六种造字方法,即“六书”。D.相关链接的文字中指出有些人做学问,只注重简单的字形点划,却不懂得文字学中真正精深的内容,这样的人却不能明白自己问题所在,反而沾沾自喜。6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其后诸侯力政,不统于王。恶礼乐之害己,而皆去其典籍。(2)最者以为尚书史。书或不正,辄举劾之。67.结合文言文阅读材料和相关链接,请你概括说明《说文解字》是一部什么样的书。第56页共56页\n参考答案:1.A2.B3.B4.C5.B6.(1)把这些作为方法,怎么能够得到好诗呢?(2)拄着拐杖到姑苏寓舍来拜访我,于是,和他一起谈论诗歌。7.(1)作者主张诗应“出于心之自然”,反对为了博取声名而有意为诗。(2)作者以为有意为诗,必然流于无病呻吟,矫揉造作,模拟剽窃。(3)作者认为看到的某些作品,远不如“农夫细民”之作来的“自然”。【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第56页共56页\nA.“鄙:轻视”错,“虽其辞为方言鄙语”的意思是“虽然它的言辞是方言俚语”,所以“鄙”的意思是“粗俗”。故选A。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第一个“之”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第二个“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B.两句中的“于”均为介词,在。C.第一个“而”,表转折关系的连词,然而;第二个“而”,连词,表并列。D.第一个“以”,介词,把;第二个“以”,介词,凭。故选B。3.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一日”为时间状语,应单独存在,故“一日”后断开,排除AC;“黄鹂”做“来”的主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百”修饰“鸟”,中间不能断开,“百鸟”做“喑”的主语,故“喑”后断开,排除D。句意:一天,一只黄鹂飞来,啼鸣数声婉转悠扬,百鸟都不出声了,不久争着驱逐让它离开,又一起像刚才一样鸣叫。故选B。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②“僻事以为奥”是作者谈论诗作的特点。③“奇字以为古”是作者谈论诗作的特点。④“然则君之诗可观矣”是对他山诗作的评价。这三点都是在谈“诗歌”,没有涉及“争名”。故选C。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评价文本所体现的作者观点的能力。第56页共56页\nB.“认为其一无是处”错误,由原文“余游四方,往往闻农夫细民倡情冶思之所歌谣,虽其辞为方言鄙语,而亦时有意义之存”可知,我游历四方,往往听到普通百姓表达思想情感的歌谣,虽然它的言辞是方言俚语,可在当时也有存在的意义。由此可知,作者认为在当时也有存在的意义,并不是一无是处。故选B。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以……为”,把……作为;“术”,方法;“安”,哪里,怎么。(2)“杖”,名词作动词,拄着拐杖;“访我于姑苏寓舍”,状语后置,正常语序是“于姑苏寓舍访我”;“因”,于是;“相与”,一起。7.本题考查学生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本信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由原文“余游四方,往往闻农夫细民倡情冶思之所歌谣,虽其辞为方言鄙语,而亦时有意义之存。其体不出于比、兴、赋三者。乃知诗者,出于心之自然者也”可知,我游历四方,往往听到普通百姓表达思想情感的歌谣,虽然它的言辞是方言俚语,可在当时也有存在的意义。它们的体式不是从比、兴、赋三者中脱出的。才知晓诗歌应该从内心中自然而然地流出。由此可知,作者主张诗应“出于心之自然”,反对为了博取声名而有意为诗。由原文“世之士多自号为能诗,而何其有意义者之少也!盖自诗之道分为门户,互合訾謷,意中各据有一二古人之诗以为宗主,而诋他人之不能知”可知,世间的士人很多自称能够作诗,可是为什么有意义的诗很少呢?大概自从诗歌的学说分为同宗派,就相互诋毁,心中各自据有一两位古人的诗把它作为宗主,反而诋毁别人不能知晓。由此可知,作者以为有意为诗,必然流于无病呻吟,矫揉造作,模拟剽窃。由原文“是其诗皆出于有意,而所为自然者,已汩没于分门户、争坛坫之中,反不若农夫细民倡情冶思之出于自然,而犹有可观者矣”可知,这些诗都是刻意为之,而所做的自然流露情感的诗,已经淹没在争夺宗派盟主之中,反而不如普通百姓提倡的表达思想情感的诗出于自然,还有可以欣赏的地方。由此可知,作者认为看到的某些作品,远不如“农夫细民”之作来的“自然”。参考译文:第56页共56页\n我游历四方,往往听到普通百姓表达思想情感的歌谣,虽然它的言辞是方言俚语,可在当时也有存在的意义。它们的体式不是从比、兴、赋三者中脱出的。才知晓诗歌应该从内心中自然而然地流出。世间的士人很多自称能够作诗,可是为什么有意义的诗很少呢?大概自从诗歌的学说分为同宗派,就相互诋毁,心中各自据有一两位古人的诗把它作为宗主,反而诋毁别人不能知晓。这些诗都是刻意为之,而所做的自然流露情感的诗,已经淹没在争夺宗派盟主之中,反而不如普通百姓提倡的表达思想情感的诗出于自然,还有可以欣赏的地方。还有那更过分的:一定要写不能理解的文辞,用典就要求取那生僻的,用字就要求取那奇怪的,让人茫然不知道所说的是什么,而不知晓的人却用广博文雅称赞他们。把这些作为方法,怎么能够得到好诗呢?这是写诗的一个变化。吴他山年龄将近八十,拄着拐杖到姑苏寓舍来拜访我,于是和他一起谈论诗歌。我说:“您的诗,尊奉什么派别吗?答:“没有。”“引用生僻的典故把它看作深奥,采用奇怪的字把它看作古拙吗?”答:“不。”“既然如此,那么您的诗可以欣赏了。”于是拿出诗把它给我看。我给他选择区别于其他人的,符合没有宗主、不奇不奥的若干首诗。他山年岁很大,不被人了解,拄着杖杖行走吟咏,时时惧怕他的诗歌不能流传,大概还不能对声名忘怀。我和当世之人论诗看法多有不合,却唯独喜欢他山的见解和我大略相同,他山只想得到我的话,并把我的话认为是重要的。昔日,众人在山中读书,当时正值初夏,屋檐下百鸟聒噪之声不绝。一天,一只黄鹂飞来,啼鸣数声婉转悠扬,百鸟都不出声了,不久争着驱逐让它离开,又一起像刚才一样鸣叫。我正为黄鸟远远离开而惋惜,而他山还想在燕雀鸣叫之间争夺名声吗?他山说:“我用它等待理解我的后来人。”因而写了这篇序赠送给他。8.B9.A10.C11.C12.B13.(1)别人不能忍受,范仲淹却不认为艰苦。(2)他们辅佐人君称王称霸的谋略,在乡野之中就已经确定了,不是做官后学习的。(3)汉中的言论,没有一样不得到实现的。14.孝顺母亲,直言敢谏,以国事为重,为将、执政能力出众。【解析】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B.“寻”,不久。句意为不久做河中府通判。故选B。9.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两个“以”都是介词,在。第56页共56页\nB.连词,于是,就/副词,竟,竟然。C.动词,凭借/介词,趁机。D.代词,用在动词之前,指代人或事物/名词,地方。故选A。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公之功德”是主语,“盖不待文而显”是谓语部分,主语与后面谓语部分断开,有强调、舒缓语气的意味,所以在“德”后断开,排除BD。“而显”与“而传”对称,“而显”后应断开,排除A。句意:范文正公的功德,不需要人家写文章宣传就能显扬,他的文章也不需要靠序而流传。故选C。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筛选文本信息的能力。①是说范仲淹辞别母亲,排除AB。③强调奉亲要守礼。⑥是说范仲淹一生所做的事情都没有背离“万言书”,排除D。故选C。1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能力。B.“在皇帝的说和下,范仲淹尽释前嫌,与吕夷简摈弃私慢”说法有误。根据“臣乡论盖国家事,于夷简无憾也”可知,范仲淹与吕夷简没有私怨。故选B。13.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的能力。(1)得分点:“堪”,忍受;“苦”,意动用法,认为艰苦。(2)得分点:“王霸”,名词用作动词,称王称霸;“畎亩”,乡野;“仕”,做官。(3)得分点:“言”,言论;“无一”;没有一样;“酬”,实现。1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本信息的能力。第56页共56页\n由“为广德军司理参军,迎其母归养”“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居太夫人忧”可知他孝顺母亲。由“章献太后将以冬至受朝,天子率百官上寿。仲淹极言之”可知他直言敢谏。由“臣乡论盖国家事,于夷简无憾也”可知他以国事为重,不会怨恨个人。由“故为万言书以遗宰相,天下传诵。至用为将,擢为执政,考其平生所为,无出此书者”,写上万字的文书来送给宰相,天下人都传诵,到了他被任用为将领,被提拔为执政,考查他一生所做的事情,没有超出这篇文书的,可知他为将、执政能力出众。参考译文(一)范仲淹,字希文,唐朝宰相范履冰的后代。范仲淹两岁时丧父,母亲改嫁长山姓朱的人。(范仲淹)从小有志向节操,长大后,了解了自己的家世,就受到感动流泪告别母亲,离开家乡到应天府,跟随戚同文学习。昼夜不停息,冬日里疲惫得厉害,用水浇脸;食物不充足,以至于接连喝稀粥,别人不能忍受,范仲淹却不认为艰苦。考取进士,担任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接他的母亲回家奉养。天圣七年,章献太后将在冬至日接受朝政,天子率百官祝寿。范仲淹极力劝谏这件事,并且说:“在家侍奉母亲,自有家人的礼节,只是与百官同在朝廷,面向南朝拜太后,不能作为后世的准则。”并且上疏请太后还政,没有得到答复。不久做河中府通判,被贬谪到陈州。第56页共56页\n范仲淹被授予尚书礼部员外郎、天章阁待制的职务,被召回京,任国子监通判,调任吏部员外郎、代理开封知府。当时吕夷简执政,提拔使用的人大多出自他的门下。后来,讨论建都的事情,范仲淹说:“洛阳险要坚固,而汴京是四面受敌的地方,太平时期适合在汴京居位,如果有战事一定要在洛阳居位。应当逐渐扩大物资储备,修缮宫室。”皇帝问吕夷简,吕夷简说:“这是范仲淹不切实情的看法。”范仲淹于是写四篇论呈献给皇上,大致批评切中当时的政务。并且说:“汉成帝相信张禹,不怀疑舅家,所以有王莽的祸害。我恐怕今天也有张禹,损坏陛下的家法。”吕夷简愤怒地上诉道:“范仲淹离间陛下的君臣关系,他推荐任用的官员,都是他的朋党。”范仲淹奏对更加急切,因此免职任饶州知府。殿中侍御史韩渎迎合宰相的意思,请求写下范仲淹的朋党,把他们的名字在朝堂上揭露。在这种情况下,秘书丞余靖进献意见说:“范仲淹因为一句话触犯宰相,立刻加以贬谪、放逐,何况之前所议论的不是陛下母子夫妇之间的事吗?陛下已经宽容他了,我请求改变先前的命令。”第二年,吕夷简也被罢免宰相,从此关于朋党的议论流行开来。吕夷简第二次入朝担任宰相,皇帝告诫范仲淹让他消除先前的怨恨。范仲淹磕头道谢说:“臣先前争论的是国家的事情,我对于吕夷简没有怨恨。”范仲淹内心刚毅外表谦和,性情极其孝顺,因为母亲在世时正贫困,后来虽然显贵,不是招待宾客不吃两种以上的肉食。妻子儿女的衣食,仅仅能自给。然而范仲淹喜好施舍给予,广施爱心,乐于行善。死的时候,天下各地听说的人,都替他叹息。(二)唉!范文正公的功德,不需要人家写文章宣传就能显扬,他的文章也不需要靠序而流传。然而(我)不敢推辞的原因,(是)自从在八岁知道、敬重、爱戴范公,到现在已经四十七年了。那三位豪杰,(我)都能够跟随他们交往,而唯独没有结识范文正公,我认为这是我平生的遗憾。如果能够在他的文章中挂名,来私自在他的门客的末流托名,难道不也是往昔的愿望吗?古代的君子,像伊尹、姜太公、管仲、乐毅这些人,他们辅佐人君称王称霸的谋略,都在乡野之中就已经确定了,不是做官后学习的。淮阴侯在汉中见汉高帝,评论刘邦、项羽的长短,谋划取得三秦,像在手掌上比画,等到辅佐汉高帝平定天下,汉中的言论,没有一样不得到实现的。诸葛孔明隐居茅庐之中,与先主(刘备)评论曹操、孙权、谋划政取刘璋,依靠蜀地的资本,来争夺天下,终身不改变他的见解。这难道是道听途说尝试着做而能侥幸成功的吗?范文正公在天圣年间,为母亲守孝,就已经有了心忧天下、实现太平的心愿,所以写上万字的文书来送给宰相,天下人都传诵它。到了他被任用为将领,被提拔为执政,考查他一生所做的事情,没有超出这篇文书的。15.C16.A17.B18.C19.D20.(1)不只是顺应时俗取得荣誉而已,如果您的文章达到最高境界,这价值(或:您文章的价值)可与两汉士子的文章比肩。(2)欧阳修奖励引荐后辈,唯恐有没顾及到的,经他赏识的人都成了名人。21.(1)中进士前,随波逐流,文字浮薄,徒有虚名;(2)中进士后,独标高举,致因言获罪;(3)时文风俗已变,学好可与两汉之士比肩。第56页共56页\n【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C.句意为:但是承蒙您又送给我信。辱,谦辞,表示承蒙。故选C。1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都是介词,因为。B.代词,自己/语气副词,表反问,怎么,岂。C.和“为”搭配,表被动/所子结构,和后面动词组成名词性词组。D.表顺承,就/表假设,如果。故选A。17.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为:而广泛粗略地阅读经书史籍,姑且随世俗写所谓的时文的原因,都是钻研经书传文,移此种说法相并到另一种说法,(自己)认为(所写的文章)轻薄,不朴实,恐怕不被时人所取悦,没有高超出众像古人这样自立(一家之言)的内容。“随世俗”作“作”的状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D;“惟恐不悦于时人”,状语后置句,意为“恐怕不被时人所取悦”,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故选B。18.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C.“独是指少而无母”错误,年老而没有子女的叫“独”。故选C。1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去世后仍让自己的亲人保护周济朋友的家人”错误,原文为“死则调护其家”,意思是朋友去世后就尽力保护周济他们的家庭。故选D。2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第56页共56页\n(1)“非徒”,不只是;“至”,达到;“是直”,这价值(或:您文章的价值);“齐肩”,比肩。(2)“奖引”,奖励引荐;“后进”,后辈;“率”,都;“闻人”,名人。2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由“姑随世俗作所谓时文者,皆穿蠹经传,移此俪彼,以为浮薄,惟恐不悦于时人,非有卓然自立之言如古人者”可概括出,中进士前,随波逐流,文字浮薄,徒有虚名;由“及得第已来,自以前所为不足以称有司之举而当长者之知,始大改其为,庶几有立。然言出而罪至”可概括出,中进士后,独标高举,致因言获罪;由“今时之士大夫所为,彬彬有两汉之风矣”可概括出,时文风俗已变,学好可与两汉之士比肩。译文:甲我(欧阳修)顿首禀告乐秀才足下。当初乘船相遇,多次承蒙您来看望我。又承蒙您把自己所写的一册书(送给我),在此之前与我交谈,就好像后进见前辈时拿着礼物求见(的礼仪一样。)田秀才从西来,送给我信;这以后我的家奴从府回到县里,又等到(得到)了您送的信。我是有罪之人,众人所共同鄙弃,但是您尊重我的礼节像这样,我怎么能担当得起呢?担当了您的礼节没空回复,(您)应该就断绝交往的,但是您再次送信;再次送信但是我(依然)没有回复,更加应该断绝交往,但是承蒙您又送给我信。为什么(您)这样殷勤呢!像我欧阳修这样的,不过是天下不得志且卑微的人而已,哪里值得让您恳切到如此地步呢?先生力学好问,急于为自己谋划才这样。但是承蒙先生索求我所写的文字,这似乎有超越过往听闻(之嫌)。我年轻时从考中进士到相关部门(任职),为作诗写赋而学习,以之备战科举考试,总共考了三次而得第。同读书人相识的很多,所以常常(有人)能说起我的名字,而且又因为跟我交往的人偏爱我的私心,有的人过分称赞我的文字。所以使先生听到我的虚名,而且想见识我所写的文章,原因就是这样吧。第56页共56页\n我从小孤苦贫穷,贪图薪水官职来供养母亲,没有空闲跟从老师极力钻研经籍,来(全面)学习圣人留传的学业。而广泛粗略地阅读经书史籍,姑且随世俗写所谓的时文的原因,都是钻研经书传文,移此种说法相并到另一种说法,(自己)认为(所写的文章)轻薄,不朴实,恐怕不被时人所取悦,没有高超出众像古人这样自立(一家之言)的内容。但是相关部门过采,多次因为先生夸赞读书人。等到中进士以来,从以前所写文章的不足来适合有司的举荐并且担当长者的了解,这才大大改进了我所写的文章,差不多可以在世上立足。但是(我)言语出格因而招致罪至,学业成但是身心受辱,为彼就能获誉,为此就要受祸,这就是明显的后效。那些时文虽然说浮巧,然而它们写得成功,也不容易。我的本性不喜欢但勉强去写文章,因此与同时代人所写的相比,更加不工巧,但已足以获得俸禄官位并谋取名誉,是顺应时俗的缘故。先辈(乐秀才)少年志盛,正想在世上取得荣誉,那么不如顺从时俗。天圣年间,皇上下诏书,申敕(命令)学者摒弃浮华,这以后文风(有)大改变。现在的读书人所写的文章,文雅适当有两汉(西汉东汉)的文风了。先辈(乐秀才)去学习它,不过只是顺应时俗取得荣誉而已,假若那些最好的文章,这是同两汉时期读书人的文章价值高度相等的。像我这样的人,这以前所写的文章已经不值得学,这以后所写的文章太谨慎不能学,因此我犹豫不敢拿出自己所写的文章,因为这个原因。在《易经》的《困》篇中有这样的话:“有的话不诚实。”说那人正处于困厄时,他的话不被别人信服。现在(我的处境)可以说困厄了,怎么值得被先生所取信呢?惭愧先生的信既多且殷切,我不敢不回复。恳请先生体察(我的心意)。——《与荆南乐秀才书》乙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时即死了父亲,母亲郑氏,决心不改嫁,在家亲自教欧阳修读书学习,因家里贫穷,以致于只能以芦荻作笔,在地上学习写字。后来考中了进士,并被任命为西京推官。此时欧阳修开始结交尹洙,一起作古文,议论时事,二人互做老师和朋友,又结交梅尧臣,吟诗作歌,相互唱和,从此以文章名扬天下。以后欧阳修回京返朝,升为馆阁校勘。杜衍等人因被诬陷私结朋党而相继罢去,欧阳修慨然上疏说:“杜衍、韩琦、范仲淹、富弼四人,天下人都知晓他们有治国的贤能。正直之士在朝,是邪恶者之大忌,谋臣弃置而不用,是敌人的福份啊。现在这四个人一旦被罢除,而让在朝奸邪之徒弹冠相庆,四邻蛮夷之敌振臂喝彩,臣下我真为朝廷感到惋惜呀。”从此奸邪之徒更加忌恨欧阳修,并借欧阳修外甥女张氏犯罪下狱之事罗织他的罪状,致使他降职为知制诰、滁州知州。欧阳修的文章,才华横溢,朴实流畅,不繁冗不省略恰到好处。在议论上,简单而明了,实际而通情,善于联系事物分析不同问题,阐明深刻的道理,驳斥其错误,给人以很强的说服力。他的超然洒脱,文情奔放的风格,别人是无法赶上的,所以天下人一致效法尊崇他。提携后进者,唯恐不及,得到他赏识、举荐的人,大多成为天下的名士。曾巩、王安石、苏洵以及苏洵的儿子苏轼、苏辙,原来都寂然无声,不为人所知晓,欧阳修就广为揄扬他们的声名,认为他们将来一定会名闻于世。欧阳修对朋友非常忠实,朋友在世时就推荐帮助他们,朋友去世后就尽力保护周济他们的家庭。——《宋史·欧阳修传》第56页共56页\n22.A23.C24.C25.(1)人不经历磨难,智慧就不明达。(2)如今却是妻子儿女靠我养活,想不做官,也办不到。(3)赏赐给他车辆马匹却推辞的人,是不害怕步行的人。【分析】2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季:季节,季候”错误。句意:晚秋的月份,天地开始变得肃杀。“季”,(秋天)最后一月,解释错误。故选A。2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其”,代词,它们;语气副词,“还是”。B.“于”,介词,比;介词,“对”。C.“以”,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的用法,不用翻译。D.“者”,名词,……的人;助词,表提顿,与“也”一起表判断。故选C。2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就将疲于应对官吏事务而无暇顾及自己”错误。根据原文“今一为吏,皆失己而惟物之应,少自偃蹇,祸悔随至”可知,作者是在感慨今一旦为官,都失掉了自我而专去应酬他人,少时自由自在,而不是感慨没时间顾及自己。故选C。2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赋分点:(1)“涉难”:经历磨难;“不明”:不明达。(2)“妇子”:妻子儿女;“食于我”:倒装句,靠我养活。第56页共56页\n(3)“辞”:推辞;“步者”:步行的人;“是不害怕步行的人”:判断句。参考译文:《诗经》上不这样说过吗:“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万物不经受变故,则不能成材。人不经历磨难,智慧就不明达。晚秋的月份,天地开始变得肃杀,寒气就要来到。正是此时,天地之间,大凡植物,生长在春夏雨露之后,华美润泽饱满,枝叶繁茂。等到浓霜夜降,早晨起来一看,(它们却)如战败的军队,卷旗弃鼓,带伤而逃,官兵面无人色,岂只如此而已。于是天地闭塞而进入了冬季,被凋败摧折的植物超过一半,它们经历的变故也够残酷了。但是自此脆弱者变得坚强,虚败者变得充实,多液者变得干燥,都把精华收敛到心中,并且各显其成。深山的树木,上指青云,下遮千人的,没有不显出疲病之态的,何况所说的蒹葭(芦苇)之类的植物呢?但是,工匠们拿着斧头来到山林里游看,一下子全砍掉了它们,用它们来做栋梁、桷杙、车轮、輹輗,粗细软硬,无不合乎功用,这就是所说的有损失就有增益,有失败就有成功,有苦难就有快乐了。我的同伴秦少章,在我任太学官员时,就把他的文章送给我看,并忧伤地对我说:“这是我家贫穷时,奉大人之命而尽力创作的科举文章。”那时他率意而作的诗章散文,往往清丽奇伟,比那些举人的文章强百倍。元佑六年中举,调到临安任主簿。举子中举后该有些快乐了,但秦少章每次见到我总是不高兴。我问他的原因,他说:“我是世间的一个孤傲的读书人,本性不高兴的事不做,情意不相合人不去结交。饮食起居,举止言谈,不愿勉强自己而随从他人。今一旦为官,都失掉了自我而专去应酬他人。少时自由自在,真后悔(中举后)祸难跟着到来。当时我一个人要依靠父母抚养,现在则妻子儿女靠我养活,想不为官,又不能够。从今以后,我就像涂了漆却想除去一样了。”我劝解他说:“你为官前的日子,(就像)春夏的草木,而你备受困惑的现在呢,就像芦苇所遭受的霜冻。大凡人的本性就是只想求得安逸。(而)安逸,是天下人的大患呀。变迁现状值得珍贵,重耳不流亡在外十九年,就不能回国成就霸业;伍子胥不逃奔他国,就不能攻破郢都(复仇)。这两个人,当其羁旅他乡困窘忧患时,暗地里补益自己的短处,学会原所不会做的事情,这就不像只通过口耳所学到的那样肤浅了。现在你想到以前的所作所为,那值得悔恨的东西可多了,那能增长见识的东西就更多了。反思自己而能心安理得,就能驰行天下而没有可畏惧的事情了,能把饭食让给别人吃的人,是曾经挨过饿的人;赐给他车马却推辞不坐的人,是不怕步行的人。如果怕挨饿,怕步行,那就有苟且侥幸之心了,遇到的灾难不就多了吗?所以经霜而不变得肃杀的,是植物的灾难;终身安享逸乐的,不是世人的福分。”26.B27.D28.C第56页共56页\n29.D30.C31.(1)他因为接触久了而逐渐受到很大影响,他的志趣爱好,全天下的美,没有可以用来和桐城派姚鼐交换的。(2)因此替他作了序,来弥补欧阳小岑的悲痛,也可以看出文章和世上的变化相沿袭,使后来的人能够考察阅览。32.①文论思想核心:义理、考据、辞章,三者不可偏废。②文学发展规律:文学思想和理论需要经历时间的打磨,需要遇到适当的时机才能得以发扬,文章与世道的变化相关联。【分析】2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B.“忠诚”错误。结合“好”分析,应该译为非常,十分。句意:深深喜爱而不满足。故选B。2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其”,表推测,大概;/代词,那。B.“以”,介词,把;/介词,因为。C.“若”,连词,和;/代词,你。D.“之”,均为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故选D。28.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师”是以……为师,宾语为“其舅”,不需要断开,排除AD。“乡人”为“化”“好”的主语,“乡人”前面需要断开,排除B。句意:鲁仕骥的外甥是陈用光,用光既把舅舅作为教师,又亲身在姚先生门下学习,他的同乡人逐渐也受到影响,大都喜爱作古文。故选C。2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第56页共56页\n②句是陈述姚鼐晚年讲学这件事;④句是批评大儒学士;⑥陈述事实。应该排除。故选D。3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这些人中最优秀的是作者的朋友之子欧阳勋”错误。结合“其文若诗,清缜喜往复,亦时有乱离之慨”“余之不闻桐城诸老之謦欬也久矣,观生之为,则岂直足音而已”等分析,他的文章和诗篇,清新细密,喜欢酬答唱和,也不时有乱离的感慨。我没有听到桐城各位老先生的谈笑很久了,那么,看了欧阳生写的诗文,难道只像是听到脚步声而已。写了这文章使后来的人能够查考审视。“这些人中最优秀的是作者的朋友之子欧阳勋”在文中无依据。故选C。3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渐染”,时间久了受到影响;“举”,全、整个;“易”,交换。(2)“为”,替;“塞”,弥补;“因”,沿袭;“俾”,使、让;“考览”,考察阅览。3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结合“姚先生独排众议,以为义理、考据、辞章,三者不可偏废”分析,姚鼐先生独自排除各种议论,认为义理、考据、辞章,三者不可偏废。文论思想核心:义理、考据、辞章,三者不可偏废。结合“当时孤立无助,传之五六十年,近世学子,稍稍诵其文,承用其说。道之废兴,亦各有时,其命也欤哉”分析,当时孤立没人支持,传授了五六十年,近来的学士,逐渐诵读他的文章,接受他的学说。思想主张的废弃和兴旺,也各有时机,这大概就是命吧。文学思想和理论需要经历时间的沉淀,需要遇到适当的时机才能得以发扬。结合“亦以见文章与世变相因,俾后人得以考览焉”分析,也可以看出文章和世道的变化相关联,使后来的人能够查考审视。文章与世道的变化相关联。参考译文:乾隆末年,桐城姚姬传先生姚鼐,善于写古文,仰慕、效仿他的同乡先辈方苞所作的文章,还向刘大櫆和他的伯父姚范学习写作道法。这三位先生已是学识渊博名望极高的儒者,而姚鼐先生研究文章道法更加精湛。历城的周永年为此说道:“天下的文章的精华,大概就在桐城吧!”因此学习的人大多归依桐城,号称“桐城派”,好比前代所称的江西诗派一样。第56页共56页\n姚鼐先生晚年主讲钟山书院,列名弟子的,上元有管同、梅曾亮,桐城有方东树、姚莹。这四个人称做优秀弟子,各自把学习所得传授给学生朋友,所到之处衣钵相传,没有断绝。在桐城的,有戴钧衡,跟从方东树学习很久,更是刻苦用功超过众人,他自己觉得坚持本乡先辈贤人的学说,传授给后辈,在道义上不应该谦让。那些没有列入弟子名册而同时衷心敬服自许弟子的,有新城鲁仕骥,宜兴吴德旋。鲁仕骥的外甥是陈用光,用光既把舅舅作为教师,又亲身在姚先生门下学习,他的同乡人逐渐也受到影响,大都喜爱作古文。从前,我曾经奇怪姚鼐先生在湖南主持科举考试,而出自他门下的我那些同乡士人,没听说跟从他把学习文章作为事业的。不久得知巴蜀的吴敏树,称扬述说姚鼐的学术,深深喜爱而不满足,而武陵的杨彝珍、善化的孙鼎臣、湘阴的郭嵩焘、溆浦的舒森,也都认为姚氏是文人写作的正道,违背了这个还追求什么呢?最后得知还有湘潭的欧阳生。欧阳生,是我朋友欧阳兆熊的儿子,他跟从巴陵的吴君、湘阴的郭君学习为文之道,也师从新城的二陈。那些接触了同派学说而深受影响的人很多,他们志趣爱好所向,就是集中天下全部精美事物,也无法替代他们对桐城姚氏的仰慕。在乾隆中期,海内的大儒奇士,崇尚宏大博杂,旁征博引,文风浮华;考证一个字,堆积几千字不能停止。另树旗号标志,叫做“汉学”,十分排斥宋代诸子的义理之说,认为不值得再保留。他们写的文章更加杂乱无章,不得要领。姚鼐先生独自排除各种议论,认为义理、考据、辞章,三者不可偏废。一定要以义理为实质,然后文辞才有所附丽,考据有所归依,一篇文章里面,只有这个特别要小心谨慎。当时孤立没人支持,传授了五六十年,近来的学士,逐渐诵读他的文章,接受他的学说。思想主张的废弃和兴旺,也各有时机,这大概就是命吧!欧阳生名叫勋,字子和,在咸丰五年三月去世,年龄二十几岁。他的文章和诗篇,清新细密,喜欢酬答唱和,也不时有乱离的感慨。庄子说:“听到人的脚步声就高兴,何况是兄弟亲戚就在自己身边谈笑呢!”我没有听到桐城各位老先生的谈笑很久了,那么,看了欧阳生写的诗文,难道只像是听到脚步声而已?因此替他作了序,来弥补他父亲欧阳小岑的悲痛,也可以看出文章和世道的变化相关联,使后来的人能够查考审视。33.B34.D35.A36.C37.B38.(1)士大夫在这时交游,谈笑快乐,再也没有从前那种幽愤不平气息,天下的文章渐渐兴起。第56页共56页\n(2)后来各地求学的人,开始以他们原有的文风为耻辱,只追求古文。39.作家的品德、经历决定其作品的内容和风格,其作品是内在精神的体现。我们可以透过探究作品的语言来了解其精神。【分析】3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句中含义的能力。B.句意为“时不时有感慨愤激而不能宣泄的情况”,可见“感激”,古今异义,感慨激愤。选项中遗漏了“激”的意思。故选B。3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句中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介词,凭借、根据/介词,经由、通过;B.连词,表转折/连词,表因果;C.副词,表反问,难道/副词,表揣测,大概;D.均为连词,表结果,以致。故选D。35.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句意:我自从刚开始读书,就知道要读您的文章,思考之后再思考,广泛求访用来每天掌握其变化。唉,像您这样的人,真是已经到达天下写文章人的顶点了!“读书”为动宾短语,密不可分;“初读书”作介词“自”的宾语,“某自初读书”为时间状语习惯上单独存在,独立断开,排除BD。“即知读执事之文”中“之”结构助词“的”,“执事”作“文”的定语,之间不可断开,排除C。故选A。36.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A.“也可以抒情,如……本文”错误,本文重在说理。B.“欧阳修……推动了唐代散文的进步与发展”错误,欧阳修是宋代散文家D.“相传他所著的《左传》开创了编年体记史的先河”错误,开创编年体先河的是《春秋》故选C。第56页共56页\n3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赏析能力。B.“评价司马迁和韩愈因触犯君主”错误。原文信息是“司马迁奇迈慷慨,自其少时,周游天下,交结豪杰。其学长于讨论寻绎前世之迹,负气敢言,以蹈于祸。故其文章疏荡明白,简朴而驰骋。惟其平生之志有所郁于中,故其余章末句,时有感激而不泄者”,可见写司马迁时并未说触犯皇上,选项张冠李戴。故选B。3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1)得分点:“士大夫之游于其时者”,介词结构后置;“佚乐”,快乐;“无复”,再也没有;“向者”,从前;“稍稍”,渐渐。(2)得分点:“学者”,求学的人;“耻”,以……为耻;“惟古之求”,宾语前置,惟求古。39.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提取信息并归纳要点的能力。结合“某尝以谓君子之文章,不浮于其德,其刚柔缓急之气,繁简舒敏之节,一出乎其诚,不隐其所已至,不强其所不知,譬之楚人之必为楚声,秦人之必衣秦服也”,得出答案“作家的品德、经历决定其作品的内容和风格,其作品是内在精神的体现”。结合“惟其言不浮乎其心,故因其言而求之,则潜德道志,不可隐伏。盖古之人不知言则无以知人,而世之惑者,徒知夫言与德二者不可以相通,或信其言而疑其行”得出答案“我们可以透过探究作品的语言来了解其精神”。参考译文:第56页共56页\n我曾经认为君子的文章,不是只浮于道德表面,那或刚强或柔婉、或轻缓或急切的文气,或繁琐或简洁,或舒缓或敏捷的格调,一概都出自于他内心的诚挚,不隐藏自己所已经知道的事,不勉强写自己所不知道的道理,就譬如楚人一定会唱楚地的歌曲,秦人一定会穿秦国的衣服。只有他的言论不停留在内心的表面,因此沿着他的言论去寻求,那么潜藏着的德行心志,都不能隐藏。大概就是古人所说的不知其言就没有理解其人的办法,而世上糊涂的人,仅仅知道言语品德这两者不能相通,或者相信他的话语却怀疑他的行为。唉,这是只知其一,而不知道君子的文章,本来就是出于他们的德行,与那些没有德行却述说德行的人不一样啊。我刚开始写文章,最喜欢读《左氏春秋》《离骚》等书。左丘明的文章华美,然而他的行为事迹在后世(文献中)看不到,不能考证。屈原的仁德,不愿意只为自身谋私利,他的文气遒劲,他的志趣高洁,因此他的语言翻覆曲折,一开始认为他是繁琐的,左顾右看,中途怀疑他是迂回的,然而他的心思至诚恳切,因而他的言语周密而不令人厌烦。推究到最后,因而知道他的仁德出于愤而不是怨恨,不同流俗而洁身自好,并非有私心,彷徨悲叹,(而国中)终究没有安慰他的人,因此即使他剖白心志没有显露自己的办法,这就是屈原的忠诚。因此他的文章如同明珠美玉,美丽而令人赏心悦目;如同秋风夜露,凄然而令人感动同情;如同神仙烟云,高远而不能攫取。依循他的言语来考证他的事迹,难道有不合理的吗?自从三代以来,我最喜欢读太史公、韩退之的文章。司马迁雄奇豪迈、慷慨激昂,自他年轻时就周游天下,交结豪杰。他的学识在讨论寻找梳理前世踪迹上最有优势,他凭借着一股不平之气,敢于仗义执言,以至于惹来祸端。因此他的文章疏放坦荡明白,简洁朴素而肆意驰骋。只是他平生志向在心中有所郁结,因此他在文章末尾只言片语,时不时有感慨愤激而不能宣泄的情况。韩愈的文章如同先王的衣冠,郊庙的祭祀礼器一般典雅,以至于他豪放不羁,超卓不群,无法收揽,于是他极尽语言的巧妙,有不足也有过头。唉,韩愈在唐朝,大概是很不受重用了。然而他冒犯君王,忤逆权臣,面对义事时便忘了自己的患难,刚正坚毅而又忠诚务实,因而他的学问能够在道德破坏之后独树一帜,继承孔孟的学说来自立其说,故而韩愈的文章虽然想要不成为这样的风格,大概也不能了。自从唐代以来,经历了五代的战乱。宋朝兴盛,铲除叛逆而讨伐罪人。到了仁宗临朝,天下平定,战争不兴,休养生息,一天天地趋向富贵繁盛。士大夫在这时交游,谈笑快乐,再也没有从前那种幽愤不平气息,天下的文章渐渐兴起。而庐陵欧阳修先生开始写作古文,近的揣摩两汉文章,远的探究三代的文章,而继承孟子、韩愈之风,也成就了一家之言,长久以来形成的习惯更加高洁,文风经过淬炼洗濯洗练而更加新颖。后来各地求学的人,开始以他们原有的文风为耻辱,只追求古文。而欧阳公在这时,实际掌握着重心来引导天下豪杰,而世上号称能写文章的,出自欧阳公门下的十之八九。而您则是这些门生弟子中的第一名,您的文章议论,能与欧阳公不相上下。那些贤人名士听闻,认为您的文章虽然兴起于欧阳公之后,然而屹立的样子连欧阳公也有所敬佩,忘记后来那些论及此事的人。我自从刚开始读书,就知道要读您的文章,思考之后再思考,广泛求访用来每天掌握其变化。唉,像您这样的人,真是已经到达天下写文章人的顶点了!40.A41.A42.B43.C44.B45.(1)非要选用(让人)不可理解的词语,而在运用史事典故的时候,就一定选取那些偏僻(不大为人所知)的,(诗中)用的字则一定选用那些奇怪(不常见)的,让人茫茫然(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说了什么。第56页共56页\n(2)人到暮年的吴他山,没(因自己的才华)受到重用,拄着拐杖,边走边吟(自己写的诗),时时刻刻担心自己的诗歌不会流传后世,大概还是摆脱不了要扬名后世的想法。46.(1)作者主张诗应“出于心之自然”,反对为了博取声名而有意为诗。(2)作者以为有意为诗,必然流于无病呻吟,矫揉造作,模拟剽窃。(3)作者认为看到的某些作品,远不如“农夫细民”之作来的“自然”。【解析】4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鄙:轻视”错误。“虽其辞为方言鄙语”的意思是“虽然它的言辞是方言俚语”,所以“鄙”的意思是“粗俗”。故选A。4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两个“之”都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第一个“于”,介词,在;第二个“于”,介词,比。C.第一个“而”,表转折关系的连词,然而;第二个“而”,表承接关系的连词,就。D.第一个“以”,介词,把;第二个“以”,介词,用。故选A。42.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时间状语单独存在,排除A。“黄鹂”做“来”的主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选项C;“百”修饰“鸟”,中间不能断开,“百鸟”做“喑”的主语,排除选项D。故选B。句子翻译:一天,一只黄鹂飞来,啼鸣数声婉转悠扬,百鸟都不出声了,不久争着驱逐让它离开,又一起像刚才一样鸣叫。第56页共56页\n4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②“僻事以为奥”是作者谈论诗作的特点。③“奇字以为古”是作者谈论诗作的特点。④“然则君之诗可观矣”是对他山诗作的评价。这三点都是在谈“诗歌”,没有涉及“争名”。故选C。4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B.“认为其一无是处”错误,由原文“余游四方,往往闻农夫细民倡情冶思之所歌谣,虽其辞为方言鄙语,而亦时有意义之存”可知,我游历四方,往往听到普通百姓表达思想情感的歌谣,虽然它的言辞是方言俚语,可在当时也有存在的意义。由此可知,作者认为在当时也有存在的意义,并不是一无是处。故选B。4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赋分点:(1)务:非要。为:选用。事:史事典故。僻:偏僻。奇:不常见。(2)不遇:没受到重用。策:拄着。惧:担心。盖:大概。犹:还是。4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归纳能力。由原文“余游四方,往往闻农夫细民倡情冶思之所歌谣,虽其辞为方言鄙语,而亦时有意义之存。其体不出于比、兴、赋三者。乃知诗者,出于心之自然者也”可知,我游历四方,往往听到普通百姓表达思想情感的歌谣,虽然它的言辞是方言俚语,可在当时也有存在的意义。它们的体式不是从比、兴、赋三者中脱出的。才知晓诗歌应该从内心中自然而然地流出。由此可知,作者主张诗应“出于心之自然”,反对为了博取声名而有意为诗。第56页共56页\n由原文“世之士多自号为能诗,而何其有意义者之少也!盖自诗之道分为门户,互合訾謷,意中各据有一二古人之诗以为宗主,而诋他人之不能知”可知,世间的士人很多自称能够作诗,可是为什么有意义的诗很少呢?大概自从诗歌的学说分为同宗派,就相互诋毁,心中各自据有一两位古人的诗把它作为宗主,反而诋毁别人不能知晓。由此可知,作者以为有意为诗,必然流于无病呻吟,矫揉造作,模拟剽窃。由原文“是其诗皆出于有意,而所为自然者,已汩没于分门户、争坛坫之中,反不若农夫细民倡情冶思之出于自然,而犹有可观者矣”可知,这些诗都是刻意为之,而所做的自然流露情感的诗,已经淹没在争夺宗派盟主之中,反而不如普通百姓提倡的表达思想情感的诗出于自然,还有可以欣赏的地方。由此可知,作者认为看到的某些作品,远不如“农夫细民”之作来的“自然”。翻译:我游历四方,往往听到普通百姓表达思想情感的歌谣,虽然它的言辞是方言俚语,可在当时也有存在的意义。它们的体式不是从比、兴、赋三者中脱出的。才知晓诗歌应该从内心中自然而然地流出。世间的士人很多自称能够作诗,可是为什么有意义的诗很少呢?大概自从诗歌的学说分为同宗派,就相互诋毁,心中各自据有一两位古人的诗把它作为宗主,反而诋毁别人不能知晓。这些诗都是刻意为之,而所做的自然流露情感的诗,已经淹没在争夺宗派盟主之中,反而不如普通百姓提倡的表达思想情感的诗出于自然,还有可以欣赏的地方。还有那更过分的:一定要写不能理解的文辞,用典就要求取那生僻的,用字就要求取那奇怪的,让人茫然不知道所说的是什么,而不知晓的人却用广博文雅称赞他们。把这些作为方法,怎么能够得到好诗呢?这是写诗的一个变化。吴他山年龄将近八十,拄着拐杖到姑苏寓舍来拜访我,于是和他一起谈论诗歌。我说:“您的诗,尊奉什么派别吗?答:“没有。”“引用生僻的典故把它看作深奥,采用奇怪的字把它看作古拙吗?”答:“不。”“既然如此,那么您的诗可以欣赏了。”于是拿出诗把它给我看。我给他选择区别于其他人的,符合没有宗主、不奇不奥的若干首诗。他山年岁很大,不被人了解,拄着杖杖行走吟咏,时时惧怕他的诗歌不能流传,大概还不能对声名忘怀。我和当世之人论诗看法多有不合,却唯独喜欢他山的见解和我大略相同,他山只想得到我的话,并把我的话认为是重要的。昔日,众人在山中读书,当时正值初夏,屋檐下百鸟聒噪之声不绝。一天,一只黄鹂飞来,啼鸣数声婉转悠扬,百鸟都不出声了,不久争着驱逐让它离开,又一起像刚才一样鸣叫。我正为黄鸟远远离开而惋惜,而他山还想在燕雀鸣叫之间争夺名声吗?他山说:“我用它等待理解我的后来人。”因而写了这篇序赠送给他。47.B第56页共56页\n48.B49.A50.D51.C52.(1)这一年(我)考中选士,才被欧阳公所赏识,通过欧阳公认识了韩琦、富弼。(2)范文正公的功德,不需要靠文章显扬,他的文章也不需要靠序而流传。(3)等到他死了,羌族首领率领数百人,像(失去自己的)父亲一样为他痛哭,并斋戒三日以后才离开。53.①心忧天下百姓安危;②十分孝顺;③生活节俭;④对穷苦人好施予;⑤博爱善施;⑥治理国家崇尚忠厚。【解析】4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B.“酬:报答”错误,“汉中之言,无一酬者”的意思是“汉中的言论,没有一样不得到实现的”。所以“酬”的意思是“实现”。故选B。4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第一个“之”,这些人;第二个“之”,助词,的。B.两个“因”,都是介词,依靠。C.第一个“于”,介词,对于;第二个“于”,介词,与,同。D.第一个“其”,代词,他的;第二个“其”,指示代词,那,那些。故选B.49.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至京师”是“举进士”的地点,关系紧密,中间不能断开,排除选项BD;“读之”的主语是“我”,所以其前应断开,“至流涕”是“读之”的结果,关系紧密,中间不能断开,排除选项C。故选A。句子翻译:嘉祐二年,我才来参加进士考试到京师,范公却(已经)去世了。安葬之后,墓碑立好,我读碑文以至于流泪,说:“我知道了他的为人。”第56页共56页\n5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①是苏轼回答先生的问题,和范仲淹没有什么关系。⑤是天下人对范仲淹的尊崇,不是直接表现苏轼对范仲淹的敬仰。故选D。51.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C.“否则不吃肉”错误,由原文“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可知,因为他母亲在时,家境正是贫困的时候,后来,范仲淹虽然做了大官,但不是家中来客人,吃饭时也不会有两个荤菜。由此可知,是不会有“两个荤菜”,可以有一个“荤菜”,而不是“不吃肉”,是可以吃肉,就是少。故选C。5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赋分点:(1)是:这。登第:考中选士。见:被。因:通过。(2)待:靠。显:显扬。传:流传。(3)及:等到。以:率领。哭之如父: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如父哭之”。53.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人物形象的能力。由原文“公在天圣中,居太夫人忧,则已有忧天下致太平之意,故为万言书以遗宰相,天下传诵”可知,范文正公在天圣年问,为母亲守孝,就已经有了心忧天下实现太平的心愿,所以写万言书来送给宰相,天下人都传诵它。由此可知,范仲淹心忧天下百姓安危。由原文“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可知,范仲淹性情刚烈,但外表温和,本性十分孝顺,因为他母亲在时,家境正是贫困的时候,后来,范仲淹虽然做了大官,但不是家中来客人,吃饭时也不会有两个荤菜。由此可知,范仲淹十分孝顺。由原文“妻子衣食,仅能自充”可知,妻儿的衣服和饭食,仅仅只能自己御寒和充饥。由此可知,范仲淹生活节俭。由原文“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可知,范仲淹对人好施予,在乡族中设置义庄,用以赡养族人。由此可知,范仲淹对穷苦人好施予。由原文“泛爱乐善,士多出其门下,虽里巷之人,皆能道其名字”可知,博爱善施,士大夫大多出自其门下,即使是小巷之人,都能说出他的名字。由此可知,范仲淹博爱善施。由原文“为政尚忠厚,所至有恩,邠、庆二州之民与属羌,皆画像立生祠事之。及其卒也,羌以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可知,范仲淹治理国家崇尚忠厚,他到过的地方都留下了他的恩德,邠州、庆州的老百姓和众多的羌族部族,都画上他的像在他生前就建立祠堂祭祀他。等到他死了,羌族首领率领数百人,像(失去自己的)父亲一样为他痛哭,并斋戒三日以后才离开。由此可知,范仲淹治理国家崇尚忠厚。翻译:第56页共56页\n《范文正公文集》序(宋)苏轼庆历三年,我刚刚童年,进入乡校,有一位从京师来的读书人,拿鲁地人石守道写的《庆历圣德诗》给乡校的老师看。我从旁边偷看,就能够诵读通晓文中的语句,我拿文中称颂的十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问先生,先生说:“小孩子知道这些有什么用?”我说:“(如果)他们是天子,(我)就不敢知道;如果(他们)也是普通的人,我为什么就不可以知道他们!”先生认为我说的话奇特,把这十一个人的情况全部告诉了我们,并且说:“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这四个人,是人中豪杰。”当时虽然没有完全明白(这句话),却已经私下记住他们了。嘉祐二年,我才来参加进士考试到京师,范公却(已经)去世了。安葬之后,墓碑立好,我读碑文以至于流泪,说:“我知道了他的为人。”十五年没有见到范公一面,难道不是命运(的安排)吗!这一年(我)考中选士,才被欧阳公所赏识,通过欧阳公认识了韩琦、富弼。他们都用对待国家精英的礼节对待我,说:“遗憾你没有结识范文正公。”唉!范文正公的功德,不需要靠文章显扬,他的文章也不需要靠序而流传。然而(我)不敢推辞的原因,(是)自从在八岁知道敬重爱戴范公,到现在已经四十七年了。那三位豪杰,都能够跟从他们交游,而范文正公唯独没有结识,我认为是平生的遗憾,如果能够在他的文章中挂名,来私自在他的门客的末流托名,难道不也是往昔的愿望吗?古代的君子,像伊尹、太公、管仲、乐毅这些人,他们辅佐人君称王称霸的谋略,都一向在乡野之中就确立了,不是做官后学习的。淮阴侯在汉中见汉高帝,评论刘邦、项羽的长短,谋划取得三秦,像在手掌上比划,等到辅佐汉高帝平定天下,汉中的言论,没有一样不得到实现的。诸葛孔明隐居茅庐之中,与先主(刘备)评论曹操、孙权,谋划攻取刘璋,依靠蜀地的资本,争夺天下,终身不改变他的见解。这难道是道听途说尝试着做而侥幸成功的?范文正公在天圣年问,为母亲守孝,就已经有了心忧天下实现太平的心愿,所以写万言书来送给宰相,天下人都传诵它。到了他被任用为将领,被提拔为执政,考查他一生所做的事情,没有超出这本书的。他对于仁义礼乐,忠信孝悌,像饥渴的人对于饮食,想要片刻忘记都不可能。像火的热,像水的湿,是他的天性有不得不这样的地方。即使是执笔戏言,顺着本性写作,一定归结到这种天性。所以天下人相信他的真诚,争相师从他、尊崇他。【链接】第56页共56页\n范仲淹性情刚烈,但外表温和,本性十分孝顺,因为他母亲在时,家境正是贫困的时候,后来,范仲淹虽然做了大官,但不是家中来客人,吃饭时也不会有两个荤菜。妻儿的衣服和饭食,仅仅只能自己御寒和充饥。范仲淹对人好施予,在乡族中设置义庄,用以赡养族人。博爱善施,士大夫大多出自其门下,即使是小巷之人,都能说出他的名字。死的那天,四面八方凡是听到这一消息的人,都替他叹惜。范仲淹治理国家崇尚忠厚,他到过的地方都留下了他的恩德,邠州、庆州的老百姓和众多的羌族部族,都画上他的像在他生前就建立祠堂祭祀他。等到他死了,羌族首领率领数百人,像(失去自己的)父亲一样为他痛哭,并斋戒三日以后才离开。当初,范仲淹生病时,仁宗皇帝经常派人送药、慰问,病逝后,仁宗皇帝嗟叹哀悼很长时间。又派人去慰问其家人,下葬后,仁宗皇帝亲自题写了墓碑,叫“褒贤之碑”。(节选自《宋史·范仲淹传》)54.B55.B56.C57.A58.D59.(1)寻求它的根本原因,都是由于推行新法(的缘故)。(2)不是您的才智比不上普通人,只是想要求得非同寻常的功业以致忽略了普通人所知道的常识罢了。(3)因此现在详细地说出我这样做的原因,是希望您(看后)或许能谅解我吧。60.过分重视利益;用人不当。【解析】54.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B.“次”,结合“用人”分析,按照次序。不依寻常次序。犹言超擢,破格。句意:又在官署中不按正常作法用人。故选B。5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代词,指三项措施;语气副词,一定。B.连词,乃,才。C.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D.介词,因为;通“已”,已经。第56页共56页\n故选B。56.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尤”是尤其的意思,强调后面内容“在于名实”,结合句意内容分析,“尤”前面需要断开,排除A项、B项;“明”为明确,排名的意思,主语应该为“名实”,不应该断开,排除D项。句意:本来知书识礼的读书人所争辩的,尤其注重于名实是否相符。如果名和实一经排明,天下的是非之理也就清楚了。故选C。57.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文言文信息筛选的题目,答题时注意题干的要求是“什么人”的“什么”品质,还要注意有没有“直接表现”等字样,注意运用排除法作答。此题是“属于王安石变法措施的一组”,结合“于是财利不以委三司而自治之,更立制置三司条例司,聚文章之士及晓财例之人,使之讲例”“又置提举常平、广惠仓使者四十余人,使行新法于四方”“先散青苗钱,次欲使比户出助役钱,次又欲更搜求农田水利而行之”等分析,①②③属于王安石变法措施。④征收免役钱,而由官府雇人代为服役。司马光的观点。⑤是认为我的做法侵犯了官吏们的职权,惹是生非制造事端,聚敛钱财与民争利,拒不接受意见。王安石回信中阐述的观点。⑥在朝堂上公开议订法令制度并在朝廷上修改。王安石回信时阐述的观点。故选A。58.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D.“从侧面一一委婉回应解答”错,应为正面直接回答。全文立论的论点是针对司马光认为新法“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的指责,指出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从而说明变法是正确的。司马光的攻击名实不符,全是谬论。文章逐条驳斥司马光的谬论,揭露出他们保守、腐朽的本质,表示出作者坚持改革,绝不为流言俗语所动的决心。故选D。59.本题考查学生文言语句翻译的能力。(1)“迹”,动词,搜寻,寻求;“其”,代词,它的;“本原”,根源,根由;“以”,介词,因为。(2)“智”,才智;“及”,比得上;“直”,只是;“非常”,非同寻常;“忽”,忽略;“耳”,罢了。(3)“具”,详细;“所以”,……的原因;“冀”,希望;“见恕”,原谅我。第56页共56页\n6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分析文本内容及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结合“于是财利不以委三司而自治之,更立制置三司条例司,聚文章之士及晓财例之人,使之讲例”分析,财利方面的事不再委派盐铁、户部、度支三司经管而改由中书省、枢密院长官兼领,又建立制置三司条例司,聚集擅长文章之士及通晓财利之人,让他们去大讲功利。过分重视利益。结合“是知条例一司已不当置而置之,又于其中不次用人,往往暴得美官,于是言利之人皆攘臂圆视,炫鬻争进,各斗智巧,以变更祖宗旧法,大抵所利不能补其所伤,所得不能偿其所亡”“所遣者虽皆选择才俊,然其中亦有轻他狂躁之人,陵轹州县,骚扰百姓者”分析,用人不当也是原因之一。【点睛】参考译文:[甲]当今天下十分厌恶您的人,他们对您毁谤、污茂,所有的坏话都用上了。我个人认为这样做是不恰当的,您本来是大贤人,您的失误在于用心过了头、自信心太强罢了。为什么这样说呢?古来圣贤的治国之道,不过是使众官都能胜任所担任的职务,委派任务而责令其取得成功;他们的养民之法,不过是减轻租税,减少赋税,赦免逃避债务的人。您认为这些都是过腐儒生的老生常谈,不值得去做,而一心想做古人所不曾做过的事情。于是,财利方面的事不再委派盐铁、户部、度支三司经管而改由中书省、枢密院长官兼领,又建立制置三司条例司,聚集擅长文章之士及通晓财利之人,让他们去大讲功利。孔子说:“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樊须请求学种庄稼,第56页共56页\n孔子还鄙薄他,认为他不知道礼、义、信,何况现在讲的是商人的微木之利呢?假使他们真的是君子,脱本来不应该讲利:假使他们真的是小人。则本来要刮尽人民的财富,(这样)要满足皇上。朝廷在财政上的需要,又怎么不从愿呢?因此知道三司条例司这一官署,是不当设置而设置了,又在官署中不按正常作法用人,有的人往往一下子得到好的官职,于是讲利的人都将袖出臂,张目环硕,自夸自卖,争着进用,各自斗智斗巧,以改变祖宗旧有的法度,大概其利不能弥补其害,所得不能抵偿所失,只不过是另出一番断意,用来为自己求取功名罢了,但它的危害已经够严重了。又委任常平仓、广惠仓的特派员四十多人,使他们在各个地方推行新法。起初是发放青苗钱,接着想使每户出免役钱,后来又想再制订出农田水利法而加以推行。所委派的人虽然都是选择才能出众之士,但其中也有侵犯州、县官的职权、扰乱百姓使他们不得安宁的轻浮狂躁之徒。于是,士大夫不服气,农人、商人丧失了他们的产业,谤议纷纷,象沸腾的开水在翻滚,怨恨、嗟叹之声充满了道路,寻求它的根本原因,都是由于推行新法(的缘故)。孔子说:“君子要求的是自己。”您也当自己想想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在哪里,不可单单归罪于天下的人。说到侵夺原有官吏的职权,只能把政治秩序:搞乱,您反而以为是治国良法而首先实施;放款收利息,这是鄙陋的事情,您反而作为王道善政而尽力推行;劳役自古都由平民负担,您反而打算征收免役钱,而由官府雇人代为服役。这三项措施,普通的人都知道不适合,而您独自以为可行;不是您的才智比不上普通人,只是想要求得非同寻常的功业以致忽略了普通人所知道的常识罢了。这就是我所说的用心过了头。[乙]鄙人王安石请启:昨天承蒙(您来信)指救,我私下认为与君实您交往相好的日子很久了,但是议论起政事来(意见)常常不一致,(这是因为我们)所持的政治主张和方法大多不同的缘故啊。”虽然想要勉强劝说几句,最终也必定不被您所谅解,因此只是很简略地复上一信,不再逐一替自己辩护。后来又考虑到蒙您一向看重和厚待我,在书信往来上不宜马虎草率,因此现在详细地说出我这样做的原因,是希望您(看后)或许能谅解我吧。本来知书识礼的读书人所争辩的,尤其注重于名实是否相符。如果名和实一经排明,天下的是非之理也就清楚了。如今您来指教我的,是认为我的做法侵犯了官吏们的职权,惹是生非制造事端,聚敛钱财与民争利,拒不接受意见,因此招致天下人的怨恨和指责。我却认为从皇帝那里接受命令,在朝堂上公开议订法令制度并在朝廷上修改,把它交给有关部门官吏去执行,这不属侵犯官权:效法先皇的贤明政治,用来兴办好事,革除弊端,这不是惹是生非:替国家理财政,这不是搜刮钱财;驳斥错误言论,责难奸佞小人,这不是拒听意见。至于那么多的怨恨和诽谤,那本来预料到它会这样的。人们习惯于苟且偷安、得过且过(已)不是一天(的事)了。士大夫们多数把不顾国家大事、附和世俗(的见解),向众人献媚讨好当做好事,(因而)皇上才要改变这种(不良)风气,那么我不去估量反对者的多少,想拿出(自己的)力量帮助皇上来抵制这股势力,(这样一来)那么那些人又为什么不(对我)大吵大闹呢?盘庚迁都(的时候),连老百姓都抱怨啊,(并)不只是朝廷上的士大夫(加以反对);盘庚不因为有人怨恨的缘故就改变自己的计划;(这是他)考虑到(迁都)合理,然后坚决行动:认为对(就)看不出有什么可以后悔的缘故啊。如果君实您责各我是因为(我)在位任职很久,没能帮助皇上干一番大事业,使这些老百姓得到好处,那么我承认(自己是)有罪的;如果说现在应该什么事都不去做,墨守前人的陈规旧法就是了,那就不是我敢领救的了。没有机会(与您)见面,内心不胜仰慕至极!61.A62.D63.B第56页共56页\n64.A65.B66.(1)再往后(到了战国),诸侯们依靠暴力施政,不服从周天子。他们憎恶礼乐妨害自己,都抛弃典籍(各行其是)。(2)成绩最好的录取为尚书史。书写有不正确的就检举处分他。67.《说文解字》是一部以文字为主,兼论音韵和训诂的专著。记录文字的发展起源、演变等。【解析】61.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A项,“统”,结合“结绳为治”“其事”分析,使用结绳记事的办法治理社会,管理当时的事务。应该译为管理。故选A。62.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对于文言虚词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解答此题时,需要逐项分析。A项,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的。B项,介词,介绍比较对象,相当于“跟……相比”;连词,和。C项,代词,他们;副词,难道,岂,表示反诘、反问。D项,连词,才。故选D。63.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两个“小学明”之间需要断开,排除D项。第56页共56页\n“辨点画之正俗”“察篆隶之繁省”字数相等,结构对称,应该独立为句,排除C项。“而”表示转折,引出下文,前面需要断开,排除A项。句意:训诂和音韵能够道理明晰,小学也就明晰;小学能够明晰,而经学也就明晰了。自从《说文》问世之后一千七百年,大概是没有这样的作品啊!至于有些人辨别字形的正俗,考察小篆到隶书之间的省变,沾沾自喜以为得见精要,但在转注假借上的各种常见条例,却茫然而不曾听说。故选B。64.本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文言文信息筛选的题目,大多是人物性格分析,答题时注意题干的要求是“什么人”的“什么”品质,还要注意有没有“直接表现”等字样,注意运用排除法作答。此题是“全都体现造字所依据的基础的一项”,然后分析列出的各项。结合“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分析,往古的时候,伏羲氏治理天下,(他)仰观天象,俯察地理,观察鸟兽的形象和大地的脉理,近的取法自身,远的取于它物,在这个基础上,才创作了《易》和八卦,用卦象示人吉凶。到了神农氏的时代,使用结绳记事的办法治理社会,管理当时的事务,社会上的行业和杂事日益繁多,掩饰作伪的事儿也发生了。(到了黄帝的时代,)黄帝的史官仓颉看到鸟兽的足迹,悟出纹理有别而鸟兽可辨,因而开始创造文字。分析六个句子内容,②是神农管理社会时的方法④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结绳记事的弊端⑥是文字用于社会之后的状态。故选A。65.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B项,“认为古文字断绝,隶书出现是值得肯定的”错误。结合“初有隶书,以趣约易。而古文由此而绝矣”分析,于是产生了隶书,以使书写趋向简易,古文字体便从此止绝了。“隶书出现是值得肯定的”于文无据。故选B。66.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第56页共56页\n(1)“力”,暴力;“统”,主管,率领,此处意译为率领;“恶”,憎恶;“害”,妨害;“去”,抛弃;“其”,代词,那些。(2)“以为”,以(之)为,把……作为,此处意译为录取;“或”,代词,有的;“不正”,不正确;“辄”,连词,就;“举”,检举;“劾”,弹劾,处分;“之”,代词,他。67.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题干问的是“结合文言文阅读材料和相关链接,请你概括说明《说文解字》是一部什么样的书”,需要筛选相关信息概括。结合“说文之为书,以文字而兼声音训诂者也。吾友段氏若膺,于古音之条理,察之精,剖之密,因是为说文注,而声音之造大明”分析,《说文解字》是一部以文字为主,兼论音韵和训诂的专著。前两段阐述了文字的起源。第三、四段概括了周代到秦代文字的演变,《说文解字》还记录文字的发展起源、演变等。【点睛】参考译文:往古的时候,伏羲氏治理天下,(他)仰观天象,俯察地理,观察鸟兽的形象和大地的脉理,近的取法自身,远的取于它物,在这个基础上,才创作了《易》和八卦,用卦象示人吉凶。到了神农氏的时代,使用结绳记事的办法治理社会,管理当时的事务,社会上的行业和杂事日益繁多,掩饰作伪的事儿也发生了。(到了黄帝的时代,)黄帝的史官仓颉看到鸟兽的足迹,悟出纹理有别而鸟兽可辨,因而开始创造文字。(文字用于社会之后,)百业有定,万类具明。仓颉造字的本意,大概取意于《夬卦》,《夬卦》说,臣子应当辅佐君王,使王政畅行。这就是说,仓颉创造文字是为了宣扬教令、倡导风范,有助于君王的施政。君王运用文字工具,更便于向臣民施予恩泽,而臣民应以立德为本,切不可自恃具有文字之工去捞取爵禄。仓颉初造文字,是按照物类画出形体,所以叫做“文”,随后又造出合体的会意字、形声字,以扩充文字的数量,这些文字就叫做“字”。叫它为“字”,是说它来自“文”的孳生,使文字的数量增多。把文字写在竹简、丝帛上,叫做“书”。“书”意味着写事像其事。(文字)经历了“五帝”、“三王”的漫长岁月,有的改动了笔画:有的造了异体,所以在泰山封禅祭天的七十二代君主留下的石刻,字体各不相同。第56页共56页\n《周礼》规定八岁的士族子弟进入初等学馆学习,学官教育他们,先教“六书”。(“六书”的名称,)第一叫指事,指事的含义是:字形、结构看起来认得,但须经过考察才能知道它所体现的字义,上下二字即属此例。第二叫象形,象形的含义是:用画画的办法画出那个物体,笔画的波势曲折同自然物的态势相一致,日月二字即属此例。第三叫形声,形声的含义是,按照事物的性质和叫法,挑选可相比譬的声符和义符组成文字,江河二字即属此例。第四叫会意,会意的含义是:比联起事理有关的字素,构成文字;掺合字素的意义,可以得知新字的字义或旨趋,武信二字即属此例。第五叫转注,转注的含义是:立一字为头、为根,创制类属字,类属字对根字的形音义有所承袭,与根字意义相通,考老二字即属此例。第六叫假借,假借的含义是:没有为某事某物造字,而按照某事某物的叫法,找一个同音字代表它,令长二字即属此例。到了周宣王的太史籀整理出大篆十五篇,籀文同古文有了差异。(不过古文尚在通行,)一直到(春秋末年)孔子写“六经”,左丘明著《左传》都还在使用古文;古文的形体、意义仍为学者们所通晓。再往后(到了战国),诸侯们依靠暴力施政,不服从周天子;他们憎恶礼乐妨害自己,都抛弃典籍(各行其是)。中国分为七雄并峙,田亩的丈量方法相异,车子的规格尺码不同,法令制度各有一套,衣服帽子各有规定,说起话来方音分歧,写起字来相互乖异。秦始皇初灭六国,丞相李斯就奏请统一制度,废除那些不与秦国文字相合的字。(李斯等人负责规范文字,)李斯写了《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写了《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写了《博学篇》,(它们)都取用史籀大篆的字体,有些字还很作了一些简化和改动,这种字体就是人们所说的“小篆”。这个时候,秦始皇焚烧《经书》,除灭古籍,征发吏卒,大兴戍卫、徭役,官府衙狱事务繁多,于是产生了隶书,以使书写趋向简易,古文字体便从此止绝了。廷尉的法律规定:学童十七岁以上才得应考,能讽诵理解九千宇的文章才能允当史官;同时也要考秦代八体的写法。地方送到朝廷去会试,成绩最好的录取为尚书史。书写有不正确的就检举处分他。现在虽然还有廷尉的法令,可是不考试了,小学也不讲求,一般人早就不懂得文字的道理了。【相关链接】《说文》这本书,是以文字为主,兼论音韵和训诂的专著。我的好友段若膺(段玉裁字若膺),在古音条理方面,观察细致入微,剖析深入严密,为《说文》做注,于是音韵学的道理彰明。对于许慎所说的本义和借义,段玉裁能够知道其中关键,看到其勾连相通之处。于是训诂学的道理彰明。训诂和音韵能够道理明晰,小学也就明晰;小学能够明晰,而经学也就明晰了。自从《说文》问世之后一千七百年,大概是没有这样的作品啊!至于有些人辨别字形的正俗,考察小篆到隶书之间的省变,沾沾自喜以为得见精要,但在转注假借上的各种常见条例,却茫然而不曾听说。这种人就是只知道有文字,却不知道还有音韵和训诂了。他们与段玉裁的学问比较,深浅差距有多大啊!第56页共56页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9-12 20:33:03 页数:56
价格:¥8.88 大小:97.56 KB
文章作者:未来可期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