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高考
>
一轮复习
>
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为人处世类 材料作文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
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为人处世类 材料作文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32
2
/32
剩余30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为人处世类材料作文练习题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古人立身特别重视“己”“人”关系。《论语》中有“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的说法,《中庸》也说:“君子之学为己,小人之学为人。”大意都是君子要在自己身上下功夫,小人则专在他人身上做文章,“己”与“人”畛域分明。但《论语》又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认为“己”和“人”应是一体的,紧密相连。上述材料能给你什么样的思考与启示?请你从青年学生的角度结合对新时代的理解,写一篇文章。【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字数不得少于800个字。④不得抄袭、套作,不得泄露个人信息。【答案】例文:从独善走向众善,从自顾走向兼济 ——谈对新时代己人关系的思考与认识新时代的青年如何处理自我与他人、己身与时代的关系?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早已经给出过答案。夫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可见“己”“人”本就不可分割,需相互成就。可见中国的儒家在处理己人关系时并不选择独善自顾,而是践行众善兼济。夫子以仁为己任,一生奔波劳碌,于困顿中而不改初衷,传道天下,博施济众。古往今来,仁人志士为了建设大同治世、提振国民精神、唤醒民族灵魂而奔走呼号,将个人的生命与他者的幸福紧密相连,将己身的遭际与国家的命途融为一体,与民同袍,与国同振,其熠熠之辉光耀史册。新时代青年亦当从独善走向众善,从自顾走向兼济。第32页共32页\n我们处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复兴中华需要集众人之力久久为功。在新长征的路上,我们需要三代造林、九转功成的塞罕坝人,需要祈盼稻菽浪千重的袁隆平,需要“嫦娥”团队中的那些90后们,需要哈工大那些成功抢救回“龙江二号”的二十几岁的青年们……在当下的时代里,那些以身许国、佑护和平的战士们,那些逆行出战、白衣执甲的勇士们,那些隐功埋名、不负华夏的国士们……每个人都不是独善其身,他们将小我融入大我,将个体与他者紧密相连,同呼吸、共命运,共同书写民族复兴的辉煌篇章。征程中携手同行。我们生活在万物互联的时代里,势必要与他人有更深广的交集。在这个万物互通互联的时代,很多人却活成了孤岛。殊不知,万物互联的时代,人、机、物无处不在地按需求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传输和协同交互,单个企业是无法独善其身的,单个人更无法独善其身,只有人人安全、合作伙伴都安全、整个环境都安全,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自己的网络安全。《神曲地狱篇》中,诗人维吉尔拉着但丁走出地狱,来到地面,“一起攀登,我随他向前,直至圆洞之外的穹隆,看熠煜归于碧落,我们于是趋步,仰见星辉重现……”在万物互联的时代中,人与人将在更深广的层面互联,一起实现人类价值。所以,新时代的青年要构建新的“人己”关系,从独善走向众善,从自顾走向兼济。当今世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休戚相关的命运共同体。在新的历史窗口下,每一个人都不能“独善”其身。防疫,我们面临全球挑战;全球气候变化,我们面临全球挑战。需众人携手努力、同舟共济。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坚持协同联动,打造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迎接全球挑战,创建美好人类社会。新时代里,每一个人都要先做好自己,“己”是“立人”的始点与依托,“人”是“立己”的砥砺与验证,新时代的青年不能脱离时代与他人而独善,我们既要砥砺修身,又要心怀他人,心怀世界。【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材料主要阐述“己”与“人”的关系。前半部分以《论语》和《中庸》中的语句为例,意在阐述要关注“己”少关注“人”,使“己”与“人”界限分明。后半部分以《论语》中的语句为例,意在阐述要为他人着想,不要只考虑自己,使“己”与“人”紧密相连。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关于“己”与“人”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应该这二者应该界限分明,另一种观点认为二者应该紧密相连。第32页共32页\n结合以上的分析可知,我们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个观点,然后论述“己”与“人”的关系。新时代青年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处理“己”“人”关系,考生可以从个人修养的角度去谈“己”“人”关系,如谈自己对“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之学为己,小人之学为人”在新时代背景下的理解;也可以谈自己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在新时代背景下的理解;也可以综合立意。考生可以在材料基础上延伸思维,比如可以举出“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之学为己,小人之学为人”的例子,本身又构成对比论证;也可针对材料中的名言展开深度思考,如为什么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也可思考怎样做才能做到“立人”而“立己”,“达人”而“达己”。这些再和新时代的不同特点结合起来,又可产生新的关联。立意:1.新时代“己”“人”一体,可互相成就。2.做最好的自己,点亮时代之光。3.从独善走向众善,从自顾走向兼济。4.以律己之态正心,以容人之量待人。5.“己”“人”一体,做新时代的君子。第32页共32页\n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有这样一些青年人,他们总是对周围的事物保持着旁观者的姿态,对于公众事务,他们或者漠不关心,或者隔岸观火,更有甚者,还要在网络上进行一番冷嘲热讽,然后继续在现实世界中聚焦于自己的一隅小天地。仿佛在这多姿多彩的世界中,他们只愿意做一个看客,但生活的真相是,站在生活之外旁观,结局只会是被生活抛弃,只有投身于其中,伸出那双温暖的手,你才能真切地感受到这个时代的温度和脉搏。请结合以上材料,以“大好青春,别做生活的旁观者”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袋;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不做一名旁观者一种人,坐在高高的看台上,做为一名旁观者,默默地鼓掌;另一种人,疯狂地奔跑在赛道上,挥洒汗水,接受人们的鼓励与喝彩。可是没有人会去铭记鼓掌最卖力的人,而全力奔跑在赛道上的人,诠释着拼搏、激情,才会成为人们瞩目的焦点。青春的我们,不应做一名旁观者,我们应当踏进赛道,努力奔跑,才能遇见更好的自己。余秋雨在《西湖梦》一文中曾提出这样的观点:当我们拥有一身的才学,而去选择退隐山林,保全自己一身洁白,却常常是另一种不道德,浪费了才学的不道德。我一直都认为,退隐山林是一种懦夫的行为,他们没有勇气去与黑暗斗争,自以为是的把自己封闭在一方小天地里,做一个与世无争的旁观者,保全所谓的清净。然而,“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才是真正的洁身自好。王维大隐隐于朝,恪尽职守也是一种为国尽忠,不旁观,不畏惧,肩上能挑起重担,内心能保持清净,这是更高境界的隐。 坐在路边为他人鼓掌,终有一天会找不到鼓掌的对象;踏上赛道奔跑,从来都不会迷失方向,失去目标。让自己成为被鼓掌的人,用自己的努力去赢得掌声,赢得荣誉,而不是靠鼓励去激励他人,让他人去承载我们的希望。我们的目标只能自己完成,我们的希望只能自己放飞,我们的机遇与成功只能自己连接,我们的才学只能自己展现!不做一名旁观者,我们的梦要自己去圆。 做生活的旁观者,会封印我们的力量,让无力感弥漫在潜意识中。这时候,对问题的逃避、不积极进取、冷眼看世界就会成为一种惯性反应,不利于人的健康成长。第32页共32页\n只有当我们开始拼搏、开始奔跑才能冲开黑暗的束缚,拥有自己的人生。不要试图逃避,退出人生的赛道,生活不允许我们做一名旁观者,只有努力地去奔跑,跑到最前方,在那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安静,才可以回头观望。不做一名旁观者,我们一直都是青春赛道上的一员。只有当我们踏上青春赛道奋力奔跑时,我们才找到了属于我们自己的本分,我们的归属一直都在青春赛道的终点。让我们努力拼搏,在人生的赛道创造出属于自己天地。【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材料指出了当下一些青年不能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反而热衷于当“旁观者”的现象。他们之所以选择当旁观者,或是因为对他人和社会漠不关心,或是害怕惹祸上身,宁愿作壁上观。更有甚者,他们不仅不能以同理心去对待事件当事人,还以高高在上的态度批判、冷嘲热讽当事人甚或是那些本应被同情的受害者。如,在遇见小偷时,旁观者们选择漠视不管,或只在周围观望,不愿伸出援手;在看见有人轻生跳楼时,只作为看客,甚至还存在起哄叫好的幸灾乐祸;在看见未成年人抽烟或聚众打架时,人们只是躲在远处观望,少有人上前制止。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人在单位随意浪费公共资源,下班时没有随手关灯,在看见水龙头没有拧紧时熟视无睹直接走过,抱着“反正不是我家的”思想,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生活的周遭、对单位无关自我利益的事情不管不问,在这多姿多彩的世界,他们只愿做一个看客。对此,材料中不仅指出了这种现象,还对其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进行了思考,并对此呼吁这些年轻人,要勇敢参与,而不要止步于只做一个旁观者。考生写作中可以分析部分年轻人只愿做旁观者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反映出我们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据此可写青年应保持社会责任感。也可以探究这种现象会产生的危害性,还可阐述如何面对这种现象。如,这一现象如任其发展,危害是极大的,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如果人人都成为“旁观者”,个人将丧失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甚至影响到整个社会的价值体系;从个的角度来看,失去探究真相的欲望,做社会事件的旁观者,会严重影响个人的发展与进步。在分析的时候,可采取事例素材加以论证,比如重庆万州公交的惨案,就是车内人有着旁观者的姿态,对于公众事务,漠不关心,最终导致惨剧发生,也祸及自身。结尾可具体给出建议如何去做,比如应改变看客态度,从我做起,积极行动,保持社会责任感等。第32页共32页\n立意:1.保持社会责任感,做一个自始至终的关注者与参与者。2.生活中不应做一名旁观者。3.从旁观到参与。4.改变看客态度,从我做起。第32页共32页\n3.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有人认为,人生在世,就是要学会适应环境;也有人认为,人最重要的是学会保持自我,保持独立完善的人格。请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学会适应环境常言道:“花盆里长不出青松,鸟笼里飞不出雄鹰,院子里跑不出骏马,温室里练不出英雄。”世界万物只有在适宜各自的最佳生存环境下发展,竞争力才能更强。人生在世,虽然自己所处的外部环境是可以选择或改变的,但是许多环境则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必须学会适应环境。审时度势,学会适应环境,才能有更好的发展。植物学家考察阿尔卑斯山脉的植被后,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最近100年来,许多山底牧场上开放的花已经开到了海拔2000米的雪带上,而原先雪带上的植物则超过了雪带向更高处攀登。原来,山地气温逐渐升高,这些适宜在低气温下生长的植物为了寻找适宜的温度,不得不向更高的山上“攀登”。植物学家还发现,它们的生命力要比以前强盛得多。可见,适应环境足以挽救一个生命。植物的“生存哲学”启示我们:如果别人不喜欢自己,是因为自己还不够让人喜欢;如果顾客不愿意购买我们的产品,是因为我们还没有生产出足以令顾客满意的产品;如果无法说服他人,是因为自己还不具备足够的说服力;如果我们还无法成功,是因为自己暂时没有找到成功的办法。要想事情改变,要先改变自己,只有改变自己,才可以最终改变自己的世界。巴尔扎克曾经债台高筑,安徒生少年时饱受世间冷暖,林肯也曾在生活的最底层摸爬滚打。遭遇八十一难之玄奘,最终取得真经;粮水断绝、众叛亲离之哥伦布最终发现了美洲;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扎特,最终写出了《安魂曲》……由此看来,面对艰难的环境,是沉迷于痛苦失意的阴影中,还是从悲伤痛苦的泥潭中爬出来,关键在于保持怎样的心态:不会适应,终身遗憾;盲目适应,适得其反;善于适应,柳暗花明。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更需要我们同社会环境相适应,努力使自己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知识能力以及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等同外部环境接轨。当然,我们争取接轨的,应该是那些于我们成长积极有益的外部环境,唯有这样,才可能有事业上的成功、生活上的顺利、感情上的融洽等。第32页共32页\n总之,生活环境的变化是必然的,我们只有学会适应当今社会给人们提供的有助于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才能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价值,让身体更健康,让心情更愉快,让生活更幸福。【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思辨性材料作文题。材料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学会适应环境,一种是保持自我。在一定意义上说,两种观点都有道理,但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社会纷繁复杂,生活中,需要我们适应环境,适应社会,随时调整自己的视角、心态甚至性格,这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前提,也是每个人成功的前提;是人类文化的要义,更是中华民族尽快融入世界经济潮流的要义。但还应看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人能迅速丢弃一些陋习,与德高之人比肩,与有能之人竞能,是值得称道的,反之就是错误的,有害的。因此,写作时要注意,不能仅仅论述要适应环境还是保持独立,而是应该首先明确:适应是怎么适应,为什么适应;什么时候应该不适应而去保持独立。适应,不等于世故圆滑。评价一个人是否有节操,是否有独立人格,仅看他是否适应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看他怎样适应。生存为的是向前,为的是不断进步。那么,适应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放弃,放弃固有的成见、习惯;适应,也是一种接受,是有辨别力、有选择性的“拿来”;适应,还是一种改变,是自己对生存环境进行适当的改造,这个时候的我们,也是保持独立人格的自我。总之,究竟是应当“适应环境”还是“保持自我”,不能一概而论,具体情况应作具体分析。材料并未提及太多要求,除立意外,写作有比较大的自由度。立意:1.要适应环境。2.要学会保持自我。3.“适应环境”还是“保持自我”,具体情况应作具体分析。第32页共32页\n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鲁迅先生对人与人的关系有过很多思考。他曾说过“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也曾说过“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对这两种看似矛盾的表述,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思考和感悟。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以灼灼情思,与时代同歌木心曾写:“许多个人加起来,便是时代。”个人与时代紧密相连,我们皆是时代中的一员。勿让情思随流水,化作尘埃无处寻。我们当以灼灼情思,理解自己的历史站位,与人民共命运,与国家同发展,与时代同歌。不知从何时起,鲁迅那句:“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火遍全网,在“丧”文化、“网抑云”的浪潮中被一次次推向高潮。其中自然有真情实感的悲痛,但更多的是借此博关注、求同情的恶意炒作。这些恶意玩梗,正逐渐钝化人们的共情能力,消磨那灼灼情思。或许,大部分时候,人类的悲欢确实并不相通。但如果经历相同的忧虑、脆弱、分离,见证相同的感动、坚强、重逢,我们也许能体会相似的心境。“小英夫妻”的魔性舞蹈,充满纯真的欢笑与简单的美好;唱着“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的银发老人们,让人重新审视“谁能承受岁月无情的变迁”……每天、每时、每刻,坚韧、执着、热烈,让我们感受到人类相通的悲欢,更让我们看到:世界本来就不是外在于我们的,每个人本质上都是我们的一部分。这样的感同身受,也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在流调中进入公众视野的普通人,18天辗转28个工地的打工者、34岁备战考研的父亲、每天工作17小时的网约车司机。无数默默的坚韧的生命,我们认识的与不认识的、我们看见的和没看见的,都在真诚地、努力地生活。也恰恰是因此,我们能彼此理解、彼此善待、彼此成就,成为一个命运的共同体。正如亚当·斯密所言:“当人们放下妒忌与偏见,可以在任何时候分享他人的快乐。”诚然,世人苦于“悲欢并不相通”久矣,然而须知,人们“都与我有关”的主观能动性才是化解痼疾的良方。第32页共32页\n我们中最高尚、最勇敢的那一些人,他们能坚定“都与我有关”的信念,向他人、向世界完全地敞开,达到更开阔、更敞亮的人生境界。张定宇迈着蹒跚的步伐奔忙,“与死神竞速”的紧迫背后,是对生命的敬畏;张桂梅引领大山深处的女孩,“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追寻逆流而上的尊严;从杂交稻到海水稻,袁隆平的“禾下乘凉梦”,在90高龄还不断刷新。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人生的意义根本上在于回应宏大事物的询唤,并因之而与更大的尺度相连:那是存在于我们身边的世界,那是存在于我们头顶的秩序。约翰·多恩曾说:“没有一个人是一座孤岛,每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孟子亦言:“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可见个人与国家、时代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将小我融于大我,才能实现个人发展。凛冬之时,风起云涌,世界大势隐隐有变动之意,机遇与挑战充斥在新时代中。在欧美国家费尽心机抢占疫苗之时,中国向世界捐献20亿剂疫苗,与各国一道,共建“抗疫长城”,展现大国担当,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而身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保持灼灼情思,不耽于小我之悲,不陷于网络异潮,担时代重任,与时代同歌。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江流伏出,一泻汪洋。中国青年愿以灼灼情思,守自身清正,护国家安康,与时代同歌。【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思辨性材料作文题。第32页共32页\n这则材料存在两种观点,前一种强调的是“不相通”,后一种则重在“都和我有关”,通(连)与不通(连)矛盾对立明显,命题命意当在引领考生明确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在当代世界格局中,独善其身的个体很难存在,是非取舍关系呼之欲出。材料前一种观点,该语句后一半尚有“我只觉得他们吵闹”之语。之所以会有这种感受,是因为个人与个人之间在感情上的感同身受是很少见的,你感到伤心的时候别人的感受可能和你不一样,所以在这样的心情影响下,你甚至会觉得对方干扰了你,让你更加难受。第二种观点“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出自大师鲁迅的《且介亭杂文末集·这也是生活》,是鲁迅先生病逝前一个月在病中的状态下所展示出来的思想,我们可以理解为先生在病中仍然心系社会、关心人民疾苦,这是一种胸怀天下的高度责任感的体现,而这一点也恰恰是我们当代青年应该具备的优秀品质之一:认识到世界与我的关联,我对世界的责任感、使命感,正如材料所说,每个人都与“我”有关,因为我们都是社会的一部分,都是祖国的一个成员,都是世界的一分子。因此我们要关爱他人,奉献社会;要树立高度的责任感,肩担天下;要从“我”做起,以滴滴水流汇成爱的海洋。因此,写作时,既要肯定“不相通”与“都与我有关”的合理性,也要看到其中的区别与联系。如人类的悲欢之所以不相通,是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立思想和特殊情感。因此,对个体来说,既要保有自己与别人“不相同”的悲欢,不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也要充分尊重他人的悲欢,不以己之心度人之腹。但在这个大时代中,人无往不在社会之中,也不能脱离与人的联系而存在。那么,以什么样的态度和方式去看待这些“都与我有关”的对象,怎样处理好“都与我有关”的事物,以共创“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了。立意:1.保有个人独立的悲欢,也尊重他人的悲欢。2.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每一个人去创建。3.以我之努力,让世界增欢减悲。第32页共32页\n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毛岸英写给表第舅向三立的信》:“反动派常骂共产党没有人性,不讲人情,如果他们所指的是这种帮助亲戚朋友,同乡同事做官发财的人情的话,那么我们共产党正是没有这种‘人情’,不讲这种‘人情’。共产党有的是另一种‘人情’,那便是对人民的无限热爱,对劳苦大众的无限热爱,其中也包括自己的父母子女亲戚在内。”这些话语具震撼力,读后让我们思绪万千,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请结合材料,以“有情与无情”为主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以“无情”之境界谋亿万人之幸福《道德经》有云:“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而圣人效法天地,无我无私,同样可与日月同辉。这是因为一个德行圆满的人,其境界“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共产党人的“无情”与“有情”,正是这种人生境界的体现。无情,是无我无私;有情,是心怀民众、心怀天下。风里雨里,百姓在心里。当前疫情期间,群众的安危冷暖是无数有情的共产党人们最为挂心的事。不管是突发状况下句句不离人民生命安全的应急指示,还是对于困难群众生活状况的时时关心;不管是脱贫的雄心,还是带领近14亿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壮举,无不彰显一个共产党人的“有情”,诠释共产党领导人的铁骨担当。共产党人的“有情”,却也是无私奉献、忘我担当的无情,其中饱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公仆”理念。也正是因为他们心无小我之私情,才会“苟利国家,不求富贵”。“当官避事平生耻,视死如归社稷心。”这份无情,是担当,也是责任。可是,近年来,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奉行极端的个人主义,追求个人享乐,认为“过好自己就好,他人与我无关”,缺少了共产党人“于己无情,于民有情”的担当。“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未来。青年志存高远,就能激发奋进潜力,青春岁月就不会像无舵之舟漂泊不定。青年的人生目标会有不同,职业选择也有差异,但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第32页共32页\n“胸有凌云志,无高不可攀”。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当代青年必须和必将承担的重任。从辽阔海天到大漠戈壁,从田间地头到机关单位,从创新创业到脱贫攻坚,从传统行业到新兴业态,尽皆需要一代代青年将个人命运融入国家命运,以个人梦想推动国家梦想。现在,我们虽不是共产党人,但“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新时代中国青年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更要端正自己的思想,明确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人民一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也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青年人才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共产党人“有情”与“无情”的理解。而我们,也当以“无我”之境界自勉,让自己成长为一个于社会、于国家有用的人。【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材料借《毛岸英写给表第舅向三立的信》阐述了共产党人“有情”与“无情”的关系。共产党人之“无情”,是杜绝小情、私情。这种私情指的是“帮助亲戚朋友,同乡同事做官发财的人情”。说到底,私情还是出于人们的私心,为自己谋福利,为与自己有关系的一小部分人谋福利。若是共产党人过分关注私情,则很有可能会损害公众的利益,甚而影响自己的个人发展。与此相对,共产党人的“有情”,是“对人民的无限热爱,对劳苦大众的无限热爱,其中也包括自己的父母子女亲戚在内”,虽然也包括自己的父母子女亲戚,但此时的他们只是广大人民群众中的普通一员。为人民群众谋福利,为人民之幸福而幸福,这就是共产党人的“有情”。写作时,可以将对共产党人的思考及自身的成长结合起来。在论及共产党人的追求时,阐述清楚其“无情”与“有情”的内涵关系,指出共产党人对人民的无限担当,对自我的严格要求,以及以百姓心为己心,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的行事准则。第32页共32页\n而在论及自身时,也应认识到,我们虽不能像共产党人那人严格做到“于小我无情,于人民有情”,但对此我们应当认同,更需要学习、践行。我们应当努力学习共产党人随时牺牲一切为了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宝贵精神,也应杜绝自私之想,多积累向善助人之心。立意:1.生命的责任是奉献,为民担当忠诚。2.心中无我小情,心系人民大情3.心怀天下,奉献一生。第32页共32页\n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初唐时,青年才俊马周到了长安,举目无亲,穷困潦倒,只好投奔到中郎将常何门下做门客。当时唐太宗命令文武百官上书谈论治国得失,要求写出具体意见。这可难坏了武将常何,他回家向门客们谈及此事,马周便对他陈述了二十多条紧急应办之事,并代常何写好奏章呈送给太宗。太宗一看,非常符合自己的心意,又对常何写出这样的奏章感到奇怪。常何如实相告,极力推荐马周。太宗当即下令让马周进言,一连派人催请了四次。马周入官拜见时,太宗又向他咨询国事,马周高瞻远瞩,见解深刻。太宗立即安排他到掌管机要的门下省任职。后来,马周官至中书令(宰相),位在常何之上,成为唐帝国的栋梁之臣。上述材料中,你对马周、常何和唐太宗三人中哪一位感触最深?请围绕材料,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议论文。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识深、德高、心静,千古伯乐第一读李世民、常何、马周三人的故事,我深有感触。相对于心胸大度、重用贤才的太宗李世民,腹有良谋、忠心事主的马周,我感触最深的还是知人善荐、甘居其下的常何。韩愈曾言:“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常何,就是这难得的伯乐。慧眼识才,知人善荐,识之深也。贞观五年,太宗李世民令百官上书谈论朝政得失。常何是武官,不善言事,就告知门客马周,马周写了合乎时宜的事二十多件,让他上奏,结果事事符合旨意。世间不乏英雄和贤才,如果不是对马周深有了解,如果没有将马周和其他人比较权衡,常何定然不敢让马周写朝政得失。常何不仅深识马周的才识和能力,还深知李世民的抱负和雅量,所以才敢告诉李世民,事情内容是门客马周所写的。公叔痤临终前曾向魏惠王举荐商鞅,见惠王嘿然不应,又劝惠王如果不能任用商鞅,一定要杀了他,勿让他逃走为他国所用。两相对比,常何见识之深,虑事之周,非公叔痤所能比。公而无私,心地坦荡,德之高也。第32页共32页\n缪贤向赵惠文王举荐蔺相如,内心深处难免会有巩固自己地位的小算盘;徐庶向刘备举荐诸葛亮,则是出于老母被曹操劫到曹营,不能为刘备效力的一种弥补。即便是和“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祁黄羊相比,常何举荐马周的行为也更为高尚。常何举荐马周,是一心为公,不怀有私心的。太宗怀疑常何有这样的才能,询问常何,常何直言:“这不是臣所能写出的,是门客马周草拟的”。为国家前途计,一心为公、坦荡无私之品德,皎然若日月,照彻古今。为而不恃,功成弗居,心之静也。若没有超脱功利的高尚境界,没有参透世事的达观心态,建功立业后谁的心湖能不兴起一点波澜?谁的言行能不流露一点自得?放眼当今,居功自傲者多矣。做出一点功绩,就将其当成自己永久的资本,时时显摆,处处炫耀,唯恐天下不知。常何以一颗平常心看待这一切,我们应该学习常何的为而不恃的平静心态,功成弗居的超脱淡然。识深,德高,心静,千古伯乐第一。让我们在阅读中感悟,从史书中借鉴,学习常何,效仿前贤,汲取营养,完善自身。也让我们提升见识,修炼品德,以大局为重,以国事为先,摆正心态,为国效力。这样,我们的人生才能行稳致远,我们的国家才能更加强大。【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本题用李世民、常何、马周三人的历史故事设置情景、提供材料,要求考生在李世民、常何、马周三人中选择自己感触最深的一个写一篇议论文。从唐太宗对待马周一事可以看出,太宗求贤的虔诚、礼贤的恭敬、用贤的如一、思贤的深情。太宗李世民是治国者,有天下意识,能建立不世功业,和他察纳雅言、从谏如流、胸怀宽广、重用贤才等品质分不开。所以天下贤才聚集朝廷,君臣才能共创大唐盛世之伟业。如果选太宗李世民,可以从为政开明,识人之明,惜才用才,奖励荐才等角度分析立意。马周是人才,他写了合乎时宜的事二十多件,得到太宗的赏识,从此尽心履职,为国操劳,为“贞观之治”的形成和延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马周身上,可以看到知恩图报、尽心竭力、知形势懂进退、积极担当、忠心为国等优点。常何善于举荐人才,心怀国事等。在写作角度上,只能选择“感触最深”者切入写作,不可从整体角度构思立意。第32页共32页\n写作时,开头可以明确自己的选择,如“常何”及对他的看法——“识深,德高,心静,千古伯乐第一”。然后结合李世民、常何、马周三人的故事分析,自己为何最欣赏这一个人物。然后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阐述理由,如慧眼识才,知人善荐,识之深也;公而无私,心地坦荡,德之高也;为而不恃,功成弗居,心之静也等。最后可以总结或发出呼吁。立意:1.太宗李世民角度:胸怀天下,匡正时弊;察纳雅言,重用贤才;从谏如流等。2.马周角度:忠心事君,成就大业;知恩图报,积极有为等。3.常何角度:善于知人,甘于让贤;善于举荐人才,不居功自傲等。第32页共32页\n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高一学生小明出于同情将自己的午餐钱送给了在人行天桥乞讨的老爷爷,事后在他人那里知道自己上当了。他将此事分享到同学群中。有同学劝慰他“吃一堑长一智”,以后别再对陌生人施以同情心;也有同学引用“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生活”鼓励他;还有同学分享了文章《有“批判精神”,也要有“建设心态”》。我们在成长中思考,思考生活,也思考我们自身的成长。以上材料引起你的哪些思考?请整体材料,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和感悟。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记叙类材料作文题。因为有同情心,对他人施以援手,结果反而被骗。这其实是我们成长过程中,或将来面对社会必然会出现的问题。因为人性的复杂性,以及各方面原因,我们不能保证永远能用真心换真心,真诚换真诚。相比之下,这种欺骗往往比直接的欺负、劫掠更容易让我们受到心理伤害。在此之后,如何面对自己的内心,如何应对这个复杂的社会,既是上述材料中同学们热烈讨论的话题,也是我们自己必须要思考的问题。材料中的三种观点,“吃一堑长一智”者认为欺骗行为辜负、损害了我们的同情心,我们就不能像以前那样对世界充满信任、对他人心软,而是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依然热爱生活”者认为一次欺骗虽然让我们看到了这个生活中人与人交往的不美好一面,但不能因为这种情况就对他人完全失去了信任,还是应该以积极的心态看待人我关系。“批判与建设”者则指出,既要从被骗中能发现自身与他人、社会的缺陷或毛病,加以批判,还要在日后的工作生活中加以规避、改变和调整,以避免更多的损失。第32页共32页\n写作时,除了对材料中该同学的经历进行评判外,更重要的是针对此事件,对几种观点进行评价分析。我们应该“吃一堑,长一智”,不再对他人(特别是陌生人)报以同情和帮助吗?这种观点显然会让我们日益冷漠,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那我们应该当什么事都没发生过,继续毫无保留地热心帮助他人吗?显然也比较片面,从人性的本能来讲,先自利才能利他。我们在帮助他人的时候也应该学会并注意保护自己。况且,这种现象只是人与人相处的问题吗?不,还涉及到社会治安、弱势群体制度化关怀等。对我们自己而言,我们能做的是擦亮眼,并还能保持一颗初心,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积极帮助他人。但对于政府管理部门等层面来说,我们还应思考,是否应该完善道路乞讨管理,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不需要靠乞讨这种方式就能解决困境,让虚假诈骗的人能受到法律的制裁才至关重要。立意:1.帮助他人前先擦亮双眼。2.不能一竿子打倒一群需要帮助的人。3.让爱的传递有价值,还需社会化管理。第32页共32页\n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有人说,在现代社会中,人的感知更容易被外界所塑造。你是否赞同这种说法?请联系现实生活,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答案】例文:以他者为镜,独立思考如今人的感知更容易被外界所塑造吗?有人对此深信不疑,有人则认为不尽如此。我认为,人的认知,是有局限的。无论是认识外界,还是认识自我,都是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因此,古希腊哲学家说,“人,认识你自己”。而对于个体而言,一个人的一生,就是不断认识自我的过程。人是社会中的人,“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一个人,只有通过外界、他者的反馈,才能客观、理性地认识自我、认识外界。大唐盛世的开创者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鉴得失”,古语有言,“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无论是身在九重的天子,还是普普通通的百姓,只有借重他者、外界的反馈,才能正确、客观地认识我与他,纠正自己认识的错误、偏差。因此,中国古人反复强调,不仅要“读万卷书”,还是“行万里路”,要“兼听则明”。但是,反观当下,很多年轻一代,以“佛系人生”为名,“宅”在自己的小小天地里,“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多不接世,孤居愿智,这样怎能全面、客观、准确地认识自我,感知这世界?然而,他者的反馈固然宝贵,但也不能完全依赖他人的反馈来认识自我、感知世界。最终能够真正帮助我们认识的只有我们自己的独立、理性思考。我们身处在一个世俗的世界,同时,时代潮流滚滚向前,然而大众的认知、思想,又是趋向于固化、求稳的。我们虽然不能像存在主义者极端地认为“他人即地狱”,但我们也要对社会的固化倾向,他者对自我的束缚,时刻保持警惕。我们需要的是不断地自我反省。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自我反省就是重新认识自我,发现自我的过程。帕斯维尔曾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在不断的反思中,我们才会达到自我的质变,从而引发更多更深层的思考,找到全新的自我,看到全新的世界。第32页共32页\n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我是社会中的我,我自信地承接、反馈着众人的目光,自由地思考,寻找自我,展现自我。我是世界中的我,我积极地承接、反馈着众人的目光,独立地思考,认清世界,认全世界。【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考查的是人我关系,在这个复杂的、多样化的信息时代,我们该如何认识自己、认识自身与外界的关系。在审读材料时,我们需要特别关注到“现代社会”“更”这两处信息。这说明,我们要思考的,不仅仅是自我与外界的关系,还要把它放到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的对比中。在此基础上,我们需要思考:我们在现代社会中真的比在传统社会中更容易被外界塑造吗?因此,在写作中,我们可以针对这个问题给出自己的答案和思考。如果赞同,我们可以针对现代社会的瞬息万变、信息的密集度以及人的群居性去分析:这么多密集的人或事会潜移默化地对我们的感知产生影响。所以我们的情感、认知、行为会在不知不觉中被社会和群体所塑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现代社会中,我们的感知确实会更容易被外界所塑造。如果不赞同,则可以从否定在现代社会中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塑造和否定作为个体的人,我们的感知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塑造这两方面去剖析。第一点,可以采用《乡土中国》的相关内容来展开论述;第二点,可从人的独立性角度展开论述。但是,无论我们是赞同还是不赞同,更重要的是要看到自我对自我的塑造,要做一个有着“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人。对于外界的信息,我们不能沉溺其中,应细细思考,多一些批判精神;对于我们自己,我们也应当“日参省乎己”,审视自己,对自我有着清醒的认知。立意:1.万花丛中过,终会沾我衣。2.感知出我心而不在外界。3.自由地吸纳,独立地思想。第32页共32页\n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译文;不倚仗年龄大,不倚仗地位高,不倚仗兄弟的势力去交朋友。交朋友,交的是品德,不能够有什么倚仗。)——《孟子》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译文:因此批评我而又批评得恰当,这是我的老师:肯定我肯定得恰当,这是我的朋友:一味对我阿谀奉承的人,就是害我的寇贼。)——《荀子》讲学以会友,则道益明;取善以辅仁,则德日进。(译文:通过学习来结交朋友,真理就更加明了。用善行来辅佐仁义,品德就日益进步。)——朱熹《论语集注》古代文化经典包含着先贤对社会、人生、历史的深刻思考至今还能给我们很多启示。读了上面有关“交友”的三段文字,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写一篇发言稿,在学校班会课上,与同学们交流。要求:合理引用这三则名言;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交友有条件,交友应有道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交朋友必须要有条件,因为交朋友就不能不被朋友影响,这种影响有好有坏,好的影响可能使自己成长、人生幸福;坏的影响则可能导致自己身败名裂、人生凄惨。所以交友这件事关系重大,一定要严格交友的原则,慎交友、交好友,哪些人该交,哪些人不该交,应该有所选择。关于如何交友,我认为,可以遵循如下几个原则。第32页共32页\n首先是要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群书治要·论语》告诉我们要“无友不如己者”,“如”是“似”“像”的意思,就是不要结交那些不像自己的人,也就是和自己志不同、道不合的人,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一起,可以互相切磋琢磨,共同进步。那么怎样才能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呢?方法就是“感召”。“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方以类聚,物以群分”,意思是说同一类的事物自然会互相吸引、互相感召,从而最终聚到一起。人也是如此。想和什么样的人交朋友,就要使自己也成为那样的人。《群书治要·孔子家语》中记载孔子对曾子说:“如果你不知道儿子怎么样,就观察他的父亲;如果你不知道这个人怎么样,就看他结交的朋友;如果你不知道君主、领导什么样,就看他的属下,这样你就知道他们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了。”说的就是同类相感的道理。其次是要结交有德行的朋友。楚国有一个善于看相的人,楚庄王向他请教其中的奥妙。他回答:“我并不能给人看相,只不过是善于观察这个人所结交的朋友。如果这个人他所结交的朋友都能够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尊敬长辈、淳厚善良、行为谨慎、畏惧法律,这样的人,家庭会一天比一天过得好、身心也会一天比一天安定,被称为‘吉人’。”可见,朋友对人的影响很大,直接关系到人的成长和命运,因此一定要与德行高尚之人交朋友。最后要明了交良友的益处和交损友的害处以自勉。《群书治要·孔子家语》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与贤德之人在一起,久而久之,自己也会成为贤德之人,反之亦然,这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群书治要·墨子》以染丝作比喻:“洁白的丝放进青色的颜料里进行洗染就变成青色,放进黄色的颜料里进行洗染就变成黄色。对于所浸染的人、事、物,不能不谨慎啊!”还有如“夫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辩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人虽然本性质朴美善,心地聪明智慧,也必须请教贤师教导,选择良友相交。因为如果人得到真正贤明的老师,并向他学习,那么他每天听到的就都是尧舜禹汤的道理;如果人得到好的朋友,并和他交往,那么他所见到的就都是忠诚信实、恭敬礼让的品行。这样,人每天在道德方面不知不觉地不断进步,这是潜移默化的结果。反之,如果人所结交的都是无德之人,所听的都是诈伪的言语,所看的都是邪曲不正、贪图利益的行为,那么就会致使自己即将遭受刑罚还不知不觉,这也是潜移默化的结果。年轻人正处于事业的起跑线上,能否交到好的朋友,直接决定了自己的前途命运。所以,我们切不可没有选择的交朋友,以朋友多而自喜,曾国藩说:“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鉴于此,年轻人务必要“亲君子,远小人”,选择结交对自己德行提升有帮助的朋友,正如古人所说:“亲附善友,如雾露中行,虽不湿衣,时时有润。”好的朋友,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帮助自己提升境界,走向幸福的人生。谢谢大家。【解析】【详解】第32页共32页\n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三则名言,从三个角度谈交友之道。第一则谈的是正确的交友方式。要想交友,必须遵循人际交往的基本规范,待人要敬,要恭,要合乎礼节。再次,交朋友不能有所依仗,即“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如果依仗自己的权势、富贵与别人交友,别人是不会心甘情愿地与之交往的。第二则谈的是如何判断一个人值不值得与之交往。批评我而又批评得恰当,这是我的老师;肯定我肯定得恰当,这是我的朋友;如果只一味奉承我,那就是贼害我的人。此外,从一个人所犯错误的方式,就可推知他的为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考察围绕在某个人身边的人,便也知道这个人是何等人了。第三则谈的是怎样与朋友相处。要经常与朋友交流切磋,以人之长补己之短。“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才能“就有道而正焉”(《论语·学而》),最终“道益明”“德日进”。相反,如果仅仅关起门来埋头苦读,师心自用,则势必造成“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写作时,可就三则名言的内在逻辑关系立意。如应先判断一个人值不值得交往,这里的判断标准,毫无疑问一方面是看这个人的内在品质,一方面是看他的为人处世原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述应该使品德高尚的人成为自己的朋友,并对此讨论应该如何做到,如先修己身等。最后可论述成为朋友后又该怎样相处,怎样促进双方共同进步等。立意:1.友直友谅才可为友。2.见贤友思齐,并能内自省。3.以真诚之心待友。第32页共32页\n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惊艳亮相,向全世界分享了中国的美好,用中国式的浪漫传递了“一起向未来”的理念。纪录片《无穷之路》用镜头记录下中国脱贫攻坚的感人故事,向世界传递同胞的笑容,把这个时代最美好的风景分享给大家。95后女孩唐子曦以一颗浪漫的心在城市各种角落即兴绘画,分享美好,“治愈”了许多人!她说:“我心中有很多美好的画面,我想把它们点缀到生活当中,给大家带来欢乐!”请结合材料,以“分享美好”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学会分享美好百灵啼声婉转,麻雀扑打着翅膀,鸟儿在同一片蓝天飞翔;小草青葱,树木成阴,草木在同一片土地呼吸;行人匆匆,游人闲适,人们在同一片土地生活。“分享”是一个具有魔力的词语,给我们以无尽的财富与收获。分享美好能带给人们精神上的充实与快乐。分享美好是一种大智慧。懂得分享美好的人能收获高于常人几倍的快乐。比尔·盖茨曾说:每天清晨当我醒来,我便思索着如何与他人分享我的快乐,因为那会使我更快乐。比尔·盖茨的确如其所言做到了分享美好:他与世人分享他最新的研发成果,他与社会分享自己的财富,他在分享美好中得到了人们的敬重,在敬重里获得了更多的快乐。不会分享美好的人只能在自我为中心的小圈子中自以为幸福地度过每一天。不能分享美好,便不能开阔心胸,而心胸狭隘如何能有真正的快乐?分享美好就似一种催化剂,有了它便可以催生出更多的幸福与快乐,有了它世上才开出更多的花,结出更多的果。分享美好能够提升人生的情趣与境界,赢得人们的尊敬。竹林七贤徜徉在山水之间,在分享彼此的志趣之时升华了各自的情谊;苏轼与王安石虽然政见不同,却喜欢互相探讨诗词、分享两人的文学见解,因而他们的友情坚如磐石;居里夫妇毫不吝啬各自的一点一滴,无论是财富抑或是科研成果,他们都与世人同享,所以他们成为了我们毕生爱戴尊敬的对象。因为分享美好,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渐渐消失;因为分享美好,他们收获了双倍的幸福;因为分享美好,他们得到了世人的尊敬。第32页共32页\n分享美好能使各种文化和谐相处,使国际关系更加融洽。世界是一个大家庭,各国灿烂的文化需要世人共享。回想中国古代闭关锁国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文化的趋同与单一会日益严重;再想想二战时期法西斯对于人、对于文化的肆意扼杀几乎将世界一步步推向衰败。现代社会需要和谐,我们应当学会分享美好。因为分享美好能让文化走向一个又一个新的高峰,分享美好能创造一个和谐宁静的国际大环境,分享美好将使世界这个大家庭更温暖!让我们懂得分享美好,让我们试着分享美好,让我们充分发挥分享美好的魔力,让分享美好这个神奇的词语在生活中熠熠生辉!【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所谓“分享美好”,是指与他人一起享受、使用、行使那些让人感觉心情愉悦的内容。这种对美好内容的共享可以是精神上的,也可以是物质上的。而试题中“分享美好”的对象——美好的内容,所指不同。材料一是向世界展现中国理念的美好,材料二是向世界传递时代进步的美好,材料三是向他人共享生活的美好。这三则材料中,材料三是从个人角度分享美好,材料二和材料三则是从国家与时代的宏观层面分享美好。这说明,“分享美好”不仅仅是个人的事,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也不只是难以登大雅之堂的小资情调,而是这个世界对真善美的共同向往。写作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扣住“分享美好的范围”展开。从“分享美好”的物质层面看,可理解为对有形的美好物质的分享美好,物质上的分享美好可以帮人摆脱困境,也能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愉悦,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正是此理。另外,从意识层面看,美好精神的分享美好不会使自己损失什么,却能让这个世界充满温情。2.扣住“分享美好的对象”展开。可理解为敞开胸怀,分享美好他人有益的经验、思想和快乐;也可理解为开诚布公,将自己感觉美好的所思所得主动与他人交流,以求得协作和共同进步。3.扣住“分享美好的意义”展开。人类与其它动物的区别在于能通过语言分享美好他人的经验,正是这一点使人类能够走出丛林,使文明得以延续。现在人类已步入了信息时代,对美好的共同分享美好更应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旋律。立意:1.学会分享美好。第32页共32页\n2.分享美好能够提高效率。3.分享美好是一种快乐。第32页共32页\n1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古人对如何处理个人和他人的关系有很多的经典论述,如《论语·雍也篇》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句话大意是,自己要站稳,才能扶起摔倒的人;自己要腾达,才能博施济众。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己欲达而达人”与“达则兼善天下”实际上具有同一个意思,都是在强调以天下为己任,努力提升自己的硬实力,乐于助人,团结合作。上述材料能给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演讲稿,准备在班级的主题班会上发言。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从独善走向众善,从自顾走向兼济 ——谈对新时代己人关系的思考与认识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新时代的青年如何处理自我与他人、己身与时代的关系?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早已经给出过答案。夫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可见“己”“人”本就不可分割,需相互成就。可见中国的儒家在处理己人关系时并不选择独善自顾,而是践行众善兼济。夫子以仁为己任,一生奔波劳碌,于困顿中而不改初衷,传道天下,博施济众。古往今来,仁人志士为了建设大同治世、提振国民精神、唤醒民族灵魂而奔走呼号,将个人的生命与他者的幸福紧密相连,将己身的遭际与国家的命途融为一体,与民同袍,与国同振,其熠熠之辉光耀史册。新时代青年亦当从独善走向众善,从自顾走向兼济。第32页共32页\n我们处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复兴中华需要集众人之力久久为功。在新长征的路上,我们需要三代造林、九转功成的塞罕坝人,需要祈盼稻菽浪千重的袁隆平,需要“嫦娥”团队中的那些90后们,需要哈工大那些成功抢救回“龙江二号”的二十几岁的青年们……在当下的时代里,那些以身许国、佑护和平的战士们,那些逆行出战、白衣执甲的勇士们,那些隐功埋名、不负华夏的国士们……每个人都不是独善其身,他们将小我融入大我,将个体与他者紧密相连,同呼吸、共命运,共同书写民族复兴的辉煌篇章。征程中携手同行。我们生活在万物互联的时代里,势必要与他人有更深广的交集。在这个万物互通互联的时代,很多人却活成了孤岛。殊不知,万物互联的时代,人、机、物无处不在地按需求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传输和协同交互,单个企业是无法独善其身的,单个人更无法独善其身,只有人人安全、合作伙伴都安全、整个环境都安全,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自己的网络安全。《神曲地狱篇》中,诗人维吉尔拉着但丁走出地狱,来到地面,“一起攀登,我随他向前,直至圆洞之外的穹隆,看熠煜归于碧落,我们于是趋步,仰见星辉重现……”在万物互联的时代中,人与人将在更深广的层面互联,一起实现人类价值。所以,新时代的青年要构建新的“人己”关系,从独善走向众善,从自顾走向兼济。当今世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休戚相关的命运共同体。在新的历史窗口下,每一个人都不能“独善”其身。防疫,我们面临全球挑战;全球气候变化,我们面临全球挑战。需众人携手努力、同舟共济。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坚持协同联动,打造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迎接全球挑战,创建美好人类社会。新时代里,每一个人都要先做好自己,“己”是“立人”的始点与依托,“人”是“立己”的砥砺与验证,新时代的青年不能脱离时代与他人而独善,我们既要砥砺修身,又要心怀他人,心怀世界。谢谢大家!【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材料主要阐述“己”与“人”的关系。前半部分以《论语》中的语句为例,意在阐述要为他人着想,不要只考虑自己,使“己”与“人”紧密相连,当然,这里多为他人着想也是有条件的——先要自己“站稳”“腾达”才能帮助他人和帮扶社会。而材料最后一句“达则兼善天下”,强调以天下为己任,强调提升自我。综合几句话的意思,综合起来立意就是:人要有帮助他人和天下的意识,但首先要提升自我,增强自己的能力。第32页共32页\n材料第二层次首先明确对象“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写作中要突出这个身份意识。其次要求“结合自身发展”,写作要具有针对自身分析的内容。“演讲稿”是写作的文体驱动。这部分材料明确了写作的身份驱动、文体驱动等任务。考生可以在材料基础上延伸思维,也可针对材料中的名言展开深度思考,如为什么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此论述怎样做才能做到“立人”而“立己”,“达人”而“达己”。更重要的是,还需和新时代的不同特点结合起来,阐述我们新时代的青年应该胸怀家国情怀——“达则兼善天下”,为新时代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立意:1.提升自我,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与他人。2.个人和社会密不可分,要实现双赢。3.把自己的发展融入社会发展之中。第32页共32页\n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西方谚语说:“你们愿意人怎样对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现实生活中人们也常说:“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对此,你有什么样的感悟与思考?学校某社团举办主题为“我看同理心”的征文活动,请写一篇文章参加活动,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早在2500年前,孔子就说了一句老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道出了做人应该具备“同理心”的重要性。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用自己的心推及别人,这种“恕”道,简单地说就是推己及人,它和中国民间常说的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别人想一想等等,指的都是一个意思。从日常的人与人相处的关系来看,实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也是十分必要的。不强人所为,不夺人所爱,推己及人,将心比心,自利利他,自觉觉他,成己成物,就能相处得和谐。能不能用忠恕道去理解人,帮助人,去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矛盾,是一个人是否文明,是否有教养的标志。一些缺乏教养的人,与别发生一点点小的摩擦就出语伤人,有时把矛盾弄到十分尖锐的程度,甚至犯罪。个人教养的提高,人际关系的和谐是离不开孔子的忠恕之道的。从世界人类所面临的各种危机中,从现实的实际生活中,我们也体悟到了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价值和意义。针对世界性的道德堕落、各种犯罪、生态环境的破坏、各种地区性战争冲突、国与国之间外交纠纷以及在我国大陆出现的假冒伪劣产品等等现象,理应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欲立而立人”的古代哲人的智慧训导中汲取智慧,以此作为思想的指导,解决所面临的问题。第32页共32页\n从国与国的关系来说,也需要“同理心”,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希望自己的国家主权丧失,都不希望自己国家的领土被霸占,都不希望国家统一受到破坏等等。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观点出发,那就任何一个国家就应该尊重别国的主权,不要去侵夺别国的领土,不要去破坏别国的统一,不要把战争强加给别国人民,不要去奴役别国人民,等等。要想自己的国家主权不受侵犯,也就不要去侵犯别国的主权;要想自己的国家发达,也就要让别人国家也发达;要想自己的国家强盛,也就要让别人国家强盛等等。但是,有的国家不是这样,他找出种种借口,种种理由去干涉别国的内政,限制别国的经济发展,限制别国的贸易,甚至施加种种压力,生怕一些发展中国家富强了。世界上的这些奇怪现象,每天都发生在我们的面前。各国的政治家们,特别是发达国家的政治家们,如果能够懂得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欲达人”的训导,那么,世界将可能更安宁一些,将可能更人道一些,各种纠纷和摩擦就会更少一些。总之,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所体现出来的仁爱之德和忠恕之道,对于建设一个文明的世界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必须大力加以弘扬。【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本题为任务驱动型作文题。中外圣哲都教导我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要我们将心比心,不把自己视为恶、痛苦、灾祸的东西强加于人,这就是“同理心”。而己所不欲却施于人,损人利己,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这种行径当然是对别人的严重侵犯,也就是没有“同理心”的表现。所以,写作时,既要指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该坚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种有同理心的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更要结合当下的时代背景,指出在现代,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确实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人生在世除了关注自身的存在以外,还得关注他人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切勿将己所不欲施于人。这样可以缓和人际关系,安定社会秩序。立意:1.宽恕别人等于善待自己。2推行“恕”道,让世界更和谐。3.君子之道,推己及人。第32页共32页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2023届高考语文作文备考复习:为人处世类材料作文训练
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亲情类 材料作文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
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社会热点类 材料作文练习题1(Word版,含答案)
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社会热点类 材料作文练习题2(Word版,含答案)
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社会热点类 材料作文练习题3(Word版,含答案)
2023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审美情趣类 材料作文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
2023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世界格局类 材料作文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
2023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友情类 材料作文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
2023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中国与世界类 材料作文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
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 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考 - 一轮复习
发布时间:2022-08-17 01:08:09
页数:32
价格:¥8.88
大小:63.25 KB
文章作者:未来可期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