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 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5

2/15

剩余1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练习题汇编(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所谓整体思维,是以普遍联系、相互制约的观点看待世界的思维方式。整体思维方式将整个世界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认为构成整个世界的一切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并且每一个事物又是一个小的整体,除了它与其他事物之间具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其内部也呈现出多种因素、多种部件的普遍联系。西人所说的“关联思维”“关联宇宙论”“有机宇宙哲学”,今人所说的“系统思维”,实际上就是“整体思维”。注重整体统一的整体思维,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整体思维从整体原则出发,强调事物的相互联系和整体功能,探讨天与人、自然与人为、主体与客体、人与人、人与自我的相互关系,以求得天、地、人、我(心)的和谐统一,即注重“天人合一”“天人和谐”。这种整体思维方式,在道家、儒家以及中华传统医学中表现得十分突出。早在西周时期,“天人合一”思想就已经萌生。《周易》“推天道以明人事”,“天人合一”思想是《周易》整体思维观念立论的基本依据之一,目的在于揭示人与天地、自然的相互关系,从而合理指导人的行为。在《周易》看来,人与天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因此,人应当随顺天地之道而为。如此,方可“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东周以降,道家的列子、庄子以及儒家的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张载等不但合理继承了“天人合一”思想,而且有所发展和创新。道家认为,天、人同类而合一,“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董仲舒对天、人问题做了详细的论证和明确的表述,明确指出“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故“天人之际,合而为一”。至宋代,张载正式将“天人合一”作为一个专有名词明确提了出来,“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易》所谓不遗、不流、不过者也”。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张载在《正蒙·乾称篇》中提出了宝贵的“民胞物与”思想,为合乎德性的实践行为提供了一种观念阐释,将儒家的天人观、物我观、知行观提升至新的境界和层次。第15页共15页\n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华传统医学,亦以“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等思想观念为立论的理论依据,并且将这一整体思维观念具体化、实践化。中国医学理论将人体看成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认为人体内部各个组成部分及各个组成要素之间既是相互联系的、不可割裂的,又是互相制约的、互为作用的。并且,“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因此人之保健养生等都应合乎天地之道、日月之行。在临床治疗中,中医反对单纯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强调整体而观、全面诊断、辨证论治,亦即《素问》所说“治病必求于本”。进而言之,中医学不仅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而且认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也是一个统一体,亦即人一自然一社会是统一的有机整体。“天人合一”思想既是一种宇宙观或世界观,又是一种伦理道德观(生态伦理),代表着一种人生追求、一种精神境界。中国传统文化以“天人合一”“天人和谐”为根本特点的整体思维观念和思维方法,对于保持人类的生态平衡,促进社会的协调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选自2017年第3期《社会科学研究》文章《中国传统思维的三个特征:整体思维、辩证思维、直觉思维》,作者:彭华)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整体思维是看待世界的思维方式,它认为世上万事万物均相互联系、相互制约。B.“天人合一”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点,最早是宋代学者张载提出的。C.“民胞物与”是对“天人合一”思想的发展,它提升了整體思维的境界和层次。D.中华传统医学以儒家思想为理论依据,在临床上反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首段论述整体思维的重要概念,为论证中国传统思维的特征做准备。B.第四段引述儒道两家的代表性观点,论证了他们对“天人合一”思想的发展。C.文章不仅论证了中国传统整体思维与西方的渊源关系,也论述了其现代价值。D.文章以总分总的结构,论证了中国传统思维中的整体思维的表现与发展。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周易》到儒道两家诸子,虽然在“天人合一”之理的表述上有差异,但在思维观念上是一以贯之的。B.我国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五育”并举的教育体系,体现了中国传统思维特征中整体思维的理念。C.根据中华传统医学理论,人体与天地相互影响,因而医生可以选择从自然或社会的角度诊断并治疗疾病。D.继承并发展中国传统思维中的整体思维,有助于保持人类的生态平衡,也可使社会发展更加协调稳定。第15页共15页\n(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天下”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秩序的一种原初想象,“天下主义”是以“天下”理念为核心,由具有普遍性和开放性的世界秩序、价值规范与理想人格构成的思想体系。在当今全球化語境之下,中国文化理念和文化战略的自觉自信体现的正是“天下主义”的精神内核。文化自信首先是一种“以天下观天下”的世界观的自信。《道德经》有云:“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天下”是中国文化特有的思维尺度,是一个最宏大、最完备的分析单位,具有最广阔的容纳力。面对差异性的多元文化格局,西方文化多以民族、国家为基本单位,文化视域限于国家、民族内部,虽然也有关于世界的思考,比如斯多葛学派的“世界主义”等,但其思考方式是“以国家观世界”,与中国文化的立足点和尺度不同。中国文化的“天下”蕴含了“天下无外”的理想,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在世界内部是平等共存的;中国文化依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进路,从“身一家一国”逻辑同构的角度,最终达到“天下大同”的境界。与西方文化相比较,中国文化特有的“天下”的世界观更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文化自信的核心是“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的自信。中国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伦理型文化,梁漱溟认为“中国伦理始于家庭而不止于家庭”,中国文化重视家庭生活,整个社会关系是依照家庭关系推广发挥的。“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实质上是一种关系性伦理,把“自我”和“他者”看成一体共生的关系。“天下”是一个最大的家,家庭利益的最大化就是个体利益的最大化,共同体的善与个体的善是统一的。文化自信最终体现为一种人格自信。无论是“以天下观天下”的世界观,还是“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最终都沉淀为个体的精神品格。中国文化倡导和推崇的理想人格是“君子”,这是由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气质决定的。“君子”是一个自主自足的动态形象,通过“身一家一国一天下”的逐渐扩充延展,人格不断超越并完善。“君子”奉行的“中庸之道”是一种整体的思维方式,“君子”在行为模式上追求理欲平衡、天人合一、忠恕包容。以“中庸之道”来解决当今的文化冲突问题,相较于西方适者生存的斗争模式更具高明之处。“中庸”不仅仅是“求同存异”地承认诸多文化存在的正当性,而且要在此基础上积极地共建一个互动互补的世界。总之,“天下主义”启发我们以一种新的视野去构筑文明之路,增强文化自信。这种文化自信既不是孤芳自赏,也不是随波逐流,而是旨在创建一个兼容并蓄、和而不同的文化共同体。(选自2018年1月24日中国社会科学网《天下主义与文化自信》,作者:张丽娟)第15页共15页\n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以天下观天下”的世界观以天下为思维尺度,其文化视域不限于国家、民族内部。B.“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把“他者”融入“自我”,旨在达到家庭利益的最大化。C.君子的理想人格塑造了中国人的精神气质,是世界观和价值观自信的最终体现。D.“中庸之道”可以消除文化冲突,有助于共建诸多文化并存而又互动互补的世界。2.下列对原文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以突出中西方文化在思考方式和行为模式上的不同。B.文章以“天下”理念为核心,阐释“天下主义”的三层内涵,层层推进,逻辑严密。C.文章第三段引用梁漱溟的言论,旨在强调家庭是中国关系性伦理文化的逻辑起点。D.文章通过分析“天下主义”与文化自信的内在联系,表达了对构建文化共同体的思考。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全球化语境下,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体现了“天下主义”的精神内核。B.-个人如果不注重自身的修养,不建设好自己的家庭,就难以做到“心怀天下”。C.西方倾向于以斗争模式解决文化冲突问题,是因为其世界观不具开放性和包容性。D.不以“天下”为立足点的文化自信是一种狭隘的自信,无益于构建良好的世界秩序。(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从文学的角度观照传统节日,并不牵强。传统节日作为民族历史文化遗存,在漫长的岁月传承中,一些原初的实用功能或丢失,或变异,节日仪式中的功利作用向审美作用转移,例如本来象征驱除侵害人类生活的力量与因素的仪式,在反复举行之后,就变得别有意味了。端午节就是例子。为避萌动的邪气,人们在端午需沐浴兰草汤、采药、置葛艾、戴香包等。沿袭既久,这些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活动,具备了功利和审美的双重作用。可见,在审美需求的层面,传统节日与文学有相通之处,因为所有节日都带有娱乐性,能给人带来精神的愉悦。第15页共15页\n清明节扫墓祭拜,是追念自家先人与逝者,祈求保佑的虔诚表达;中元节送河灯,是活着的人希望那些无所归依的魂灵也能被善待。这些在固定时间里反复进行的活动,跟文学作品中对生与死、此岸与彼岸关系的思考,如出一辙。有些节日,由人类对自然的崇拜演化为对生活愿望的象征性表达,比如七夕節。七夕节由“天河”两岸的牛郎星和织女星而来,反映了人类对天象的崇拜。根据这一天象,产生了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凄美爱情故事。这个节日的诞生,可以说与文学生产同时进行。传统节日通过人的行为方式流传下来。但这些节日能够作为民族文化的物化形式得以保存并成为中国人精神里不可剔除的部分,更依赖文学作品创造的艺术形象和语言篇章。从古代开始,由于对传统节日的吟咏和描写,产生了大量的诗词歌赋,乃至只要提到某个节日,人们会立即联想到某一首诗或某一篇文章。传统节日由民俗风习向审美对象转化,文学起了主要作用。可以说,历代有关传统节日的文学作品,装点了传统节日,强化了民族的集体记忆,牢牢绾结起中华儿女的民族情感和文化认同。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里值得珍存的部分。成体系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人类文明的进步,由科学不断地对原始思维构造的世界形象“去魅”,其结果是提高了人类掌握对象世界和利用自然资源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但也造成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人的关系的紧张,更重要的是对自然的科学认知使人类的精神世界失去不少光彩。贪恋于高速交通工具和钢筋水泥的森林,就难以驻足花前月下,感受自然之美,以至于再好酒的人,也领略不到李白的诗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妙处。科学的“去魅”,使人类心灵里的形象世界日益干瘪无味。试想,只有陨石坑的月球,比起有嫦娥、玉兔和桂花树的月宫,是多么无趣。因此,保留传统节日以及与之相关的神话传说和文学形象,对于工业化时代的人们来说,就是弥足珍贵的“复魅”,它将使日益单面化的人在精神世界里变得丰富起来。在这个意义上,传统节日体系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是对全人类的一种文化贡献。而文学,有责任在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中不断地再生产。(选自2019年4月24日《光明日报》文章《传统节日的文学理解》,作者:毕光明)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传统节日产生后即具有原初的实用功能和审美作用,但在传承过程中,前者或有所丢失,或发生变异,后者却一直保留着。B.反映人类对天象崇拜的七夕节由“天河”两岸的牛郎星和织女星而来,同时也产生了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凄美爱情故事。C.传统节日通过文学作品而流传下来,成为中国人精神里不可剔除的部分,强化了民族的集体记忆和中华儿女的民族情感与文化认同。D.只要提到某个节日,人们会立即联想到某一首诗或某一篇文章,因此产生了大量对传统节日吟咏和描写的诗词歌赋。第15页共15页\n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从传统节日与文学的相同之处谈起,接着论述两者产生、传承的相互关系,最后归结论点。B.第二段阐述七夕节的相关故事,论证了人类对自然的崇拜演化为对生活愿望的象征性表达的观点。C.第三段通过阐述传统节日对文学所起到的方方面面的作用,论述了传统节日与文学作品的紧密关系。D.第四段列举了李白的诗句和有关月亮的传说,论证了中华传统节日是值得珍存的民族文化的观点。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传统节日带有娱乐性,能给人带来精神的愉悦,因此具有审美的作用,可以满足人类审美的需求,这一点与文学有相通之处。B.清明节扫墓祭拜,中元节送河灯,这些在固定时间里反复进行的活动,启发了文学作品对生与死、此岸与彼岸关系的思考。C.人类文明的进步是一把双刃剑,既提高了人类掌握对象世界和利用自然资源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同时也产生了负面影响。D.保留传统节日以及与之相关的神话传说和文学形象,或许可以促使文学在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中不断地再生产新的文学作品。(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英国汉学家蓝诗玲认为,中国人的诺贝尔奖情结关乎中国现代性的一个关键问题是:怎样回应一个同时需要民族意识和超民族意识的时代?她的看法是,只要民族、国家仍然是我们思考问题的凭借,民族本位的思维就会压倒国际主义的思维。此种说法未免画地为牢,事实上,至少在诺贝尔文学奖的问题上,民族本位与国际主义一直保留相互成就的可能性。第15页共15页\n以中国为例,中国文学传统与外来文学资源一直在互动之中,将中国与西方截然两分已经价值不大。说到汪曾祺,重要的不是诺贝尔奖评委们是否有能力领会汪曾祺文学语言的古典韵味,而是其如何评估汪曾祺熔铸古今中两的创造性。汪曾祺并不仅仅是一个中国士大夫,他并非简单地回归传统,而是以其独到的才情与智慧,为当代中国小说闯出一条新路。而且,汪曾祺并非只是在语言上用力,其语言的背后是中国人独特的人情之美,而这种美又并非纯然的诗意,而是在“极左”语言的灰烬中抢救出来的一种灵明,是温润如玉却潜藏着丝丝裂纹的优雅,是从洞明世事的悲悯中释放出的生气。如果诺贝尔文学奖没有能力对其进行评估,那就需要更恰当的奖项来承担这一使命。但无论如何,问题不能被简化为要民族性还是要世界性,既不能偏激地认为中国文学不需要在意来自他国的奖项,也不能简单地搬用西方现代主义的行话作为对所有文学进行评价的标准。就第三世界国家的文学来说,立足传统并不意味着故步自封。恰相反,诺贝尔文学奖所代表的卓越性标准之所以能够为某一民族、国家严肃的文学人所尊重,是因为它可以成为一种有益的刺激,用来疗治民族与个人盲目的文化自信。诺贝尔文学奖的诱惑如此强大,这诱惑不仅来自于奖金,更来自于从“国民作家”一步跃为“世界文豪”的无上荣光。鲁迅当然明了这种诱惑,所以他在拒绝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信中把话说得十分严厉,他说:“我觉得中国实在还没有可得诺贝尔赏金的人,瑞典最好是不要理我们,谁也不给。倘因为黄色脸皮人,格外优待从宽,反足以长中国人的虚荣心,以为真可与别国大作家比肩了,结果将很坏。”在鲁迅看来,中国作家认为自己不配,比认为自己足以与别国大作家比肩更好。这似乎缺乏文化自信,其实却是从中国文学的主体精神出发。倘若我们不是埋头做自己的事,而是一直将“中国人离诺贝尔文学奖还有多远”当作最大的问题,对诺贝尔奖孜孜以求,这个奖的存在就会成为破坏民族文学发展生态的因素。对于鲁迅的这一告诫,中国文学人一直心有戚戚,不过时至今日,情况又有所不同。一则,在后殖民的语境中,第三世界国家似乎应当放下“国民性批判”的包袱,何况,中国人对于诺贝尔奖的渴望未必就超过其他国家,我们不必责己太过;二则,中国正处于全面、高速的发展时期,完全应该在未来获得更多国际奖项,以彰显中国的文化软实力。鲁迅自有低调的理由,那时的中国整体地被西方无视,但是此一时彼一时,莫言的获奖或许预示一个辉煌时代的开始。而更进一步的想法也许是:将来是否有可能出现更适合中国文学且有能力与诺贝尔文学奖抗衡的国际奖项?是否有可能出现以中国城市为首都的新的文学世界共和国?我们的关键诉求,其实是让各类文学奖百花齐放,它们不是复制诺贝尔奖,也不是以地区垄断者的身份进行竞争,而是共同应对当今世界多向度、多层次的中心与边缘的矛盾。让不同地区的作家追逐单一奖项,必然会使原本参差多态的文学世界共和国呈现出极不对称的供求关系,使缺乏相关文化资本的国家产生强烈的匮乏感,从而导致对新殖民主义秩序的强化。第15页共15页\n让文学创作立足于地方经验,立足于特定时空中人们的欢乐、苦难与抗争,这是我们对文学之为文学的期待;让文学不仅仅关心地方,亦能自然而然地关心远方和他人,同样是我们对文学之为文学的期待。而要使这类期待成为可能,首先要在具体的命运共同体的内部以及共同体与共同体之间找到富有文学生产力的沟通方式,使具体的“我们”能够通过文学不断扩大自身。这既是作家和文学研究者的使命,也是国际性文学奖的责任。(摘编自2019年第2期《文艺研究》文章《诺贝尔时代的终结与文学世界共和国的重建》,作者:汤拥华、朱国华)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人的诺贝尔奖情结揭示了民族本位思维与国际主义思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B.如果諾贝尔奖对汪曾祺的创作性没有能力进行评估,那么中国不需要诺贝尔奖。C.鲁迅拒绝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是因为担心助长国人虚荣心,不利于民族文学的发展。D.真正找到了富有文学生产力的沟通方式的国际文学奖,无须考虑作家的民族性。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针对中国人在诺贝尔文学奖情结中出现的片面认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对其进行分析。B.文章在论证中国文学传统与外来文学资源处于互动中时,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手法。C.文章对鲁迅拒绝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观点,既有肯定,又有新时代下的思考,彰显辩证的态度。D.文章对新的文学世界共和国的设想,证明了多极化文学评奖系统会战胜单一奖项。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诺贝尔文学奖的问题上,既有可能从民族本位发展出一种新的国际主义,又可以通过积极的国际主义重新定义民族本位。B.鲁迅低调地拒绝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和莫言获奖,这种变化背后透露着这样的信息:中国国际地位和文化软实力在不断提高。C.诺贝尔奖所代表的卓越性标准,可以用来刺激、疗治民族和个人盲目的文化自信,所以获诺贝尔奖越多的民族越谦逊。D.倘若未来在主要大洲上都有诺贝尔奖级别的国际文学奖,可能会对某一文化在全球的霸权地位产生一定的制衡作用。第15页共15页\n(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青春心态:“五四”文学审美心理素描这个概括来源于徐志摩,在《默境》中他写道——但见玫瑰从中,青春的舞蹈与欢容,只闻歌颂青春的谐乐与欢踪。轻捷的步履,你永向前领;欢乐的光明,你永向前引:我是个崇拜青春、欢乐与光明的灵魂。这里青春、欢乐、光明是三位一体的,“五四”作家的宗教就是青春、欢乐、光明三位一体的“青春教”。“五四”作家不是将欢乐当成一种消费和闲暇来对待的,“五四”作家不是简单地将光明当作外在于个人的目标来认识的,他们是将欢乐、光明融合在个体的人的生命形态——青春之中,“五四”作家的“青春教”又是“欢乐教”和“光明教”。正因如此,“五四”新文学开辟出一条以青春、欢乐、光明心态为宗旨的审美战线,以反对封建文学的老年、自虐、黑暗心态。“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是以青年为突破口来建设“五四”青春型文化的。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第一卷名《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名《新青年》),在其发刊词《敬告青年》中竭力赞美青年。《新青年》杂志将“改造青年之思想,辅导青年之修养”作为自己的天职;1916年李大钊在《新青年》第二卷第一号上发表《青春》一文,认为中国以前之历史为白首之历史,而中国以后之历史应成为“青春之历史,活青年之历史”。“五四”新文化运动从本质上讲就是一场青年文化运动,它标志着中国传统的长老型文化的终结和中国现代青春型文化的诞生。由此,“五四”新文学运动在这一背景中是与整个“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青春型转向相应和的。“五四”新文学作家主体是青年,从新文学的创作主体这一角度来说,将“五四”新文学说成是青年的文学是完全不过分的。以1918年时“五四”作家的年龄为例,陈独秀、鲁迅两人算是比较大一些,其余李大钊29岁,周作人33岁,钱玄同31岁,刘半农28岁,沈尹默35岁,胡适27岁,都是很年轻的。至于郭沫若、郁达夫、张资平、陶晶孙、冯沅君、庐隐、石评梅、冰心、丁玲等,冲上“五四”文坛时,许多人只20岁出头。他们的出现给现代文坛带来一股青春风,一扫中国文坛的暮年气。以哪些作家为主体往往会决定一种文学的性质,中国古代文学以士大夫为主体,他们写作常常是从载道或消闲的角度出发。“五四”新文学则是情感的自燃,青春的激情和幻想,青春的骚动和焦虑,青春的忧郁和苦闷,青春的直露和率真……“五四”新文学是青春型文学,“五四”新文学的审美是一种青春心态的审美。第15页共15页\n“五四”新文学的青春型审美心理特征不是空穴来风。梁启超的“新文体”可算是它的精神先兆,梁氏文章“雷鸣怒吼、恣肆淋漓、叱咤风云、震骇心魄”,一扫四平八稳、老态龙钟之气。1900年他的《少年中国说》表达了希望变老大中国为少年中国的憧憬,前文提到的李大钊《青春》一文与之有着气脉上的承续关系。郭沫若也说,“五四”以后的中国在他的心目中就像一个葱俊的有进取气象的姑娘,是“年轻的祖国”,“五四”作家的青春气息是如此地富有感染力量,主体的气息投掷于对象的身上,使得对象也变成青春勃发的了。祖国在更生,是年轻的祖国;时代在变化,是年轻的时代。这种整体的青春气息在“五四”时代的文学杂志的名称上也可以明确地看出,《新青年》《新潮流》《少年中国》《猛进》《创造》《狂飙》等都是一种青春风格的命名。“五四”新文学审美心理上的青春气息几乎是不证自明的。(选自葛红兵《正午的诗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10月版)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将欢乐与光明融合在个体生命形态之中,这是“五四”新文学作家“青春教”的宗教信仰。B.“五四”新文学运动实现了封建文学向以青春、欢乐、光明心态为宗旨的青春型文学的转向。C.“五四”新文学作家除了陈独秀、鲁迅、梁启超年龄稍大,其余都是35岁以下的青年人。D.“五四”新文学的审美心理特征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和浓重的时代气息,并不是凭空产生的。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从创作宗旨、作家群体等不同的角度阐述了“五四”新文学的青春型特征。B.文章开头引用徐志摩的诗句,开门见山,直接点明了文章要论述的中心论点。C.文章举李大钊《青春》一文为例,证明了青年人是建设“五四”新文化的关键。D.文章主体段落内部的论证思路清晰严谨,先提出论点,再列举事实加以佐证。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說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五四”新文学以“青春、欢乐、光明”的心态为宗旨,其本质就是在与“老年、自虐、黑暗”的封建落后文学做斗争。B.中国封建时代的作家群以年长的士大夫为主体,体现出一种老年心态,因此李大钊认为中国以前之历史为白首之历史。C.《新青年》杂志赞美青年人,主张“改造青年之思想,辅导青年之修养”,这体现了“五四”新文化是一种青春型文化。D.“五四”新文学运动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相应和,给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带来了青春的气息,影响是深远的。第15页共15页\n(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从“粉丝”(英文fans音译)的词义上说,所谓对明星、对某事某物的极度喜爱早已有之:美男子潘安每逢出行,必然引得街上老妪掷果盈车,“全民偶像”苏东坡在宋代就有“东坡肉”“东坡饼”“子瞻帽”的明星产品开发。但是,我们今天说到粉丝文化的时候,其内涵约定俗成地包括粉丝与明星偶像之间频繁互动、粉丝与粉丝结成社群、粉丝有组织地应援“爱豆”、在其作品基础上开展同人创作等,从这些内涵来看,粉丝是当代大众文化特别是娱乐工业发展的产物。没有大众文化的发展,粉丝文化的孕育就无从谈起。2005年湖南卫视推出《超级女声》,数以百万计的观众通过编辑手机短信为心仪歌手拉票助威,让粉丝文化醒目地进入中国大众视野。一晃十余年过去了,今日的《创造101》等娱乐节目偶像制造声势不减,见证着大众文化产业特别是综艺娱乐业规模越做越大,更见证着粉丝群体的显著增长和更替变化。如今,专业粉丝社群和职业粉丝越来越多,粉丝对大众文化生产的介入性和能动性越来越强,与此同时,粉丝的商业潜能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粉丝文化与粉丝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以至于有人说,这是一个有1000个铁杆粉丝就能养家糊口的时代。无怪乎一些明星经纪公司明确把粉丝喜好放在突出位置,粉丝喜欢的风格就是公司培养明星的内容;高人气网络小说被影视剧制作方争相改编,看重的也是原作庞大的粉丝基础可以自动“导流”:不仅是文化产业,许多科技类企业等也围绕品牌打造粉丝社群、主动建构粉丝文化,将粉丝经济视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制胜法宝。毫无疑问,互联网正在打破明星偶像与粉丝之间的边界。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明星偶像与粉丝之间越来越呈现一种强联系。小到动动手指对偶像微博的一次点赞、一次转发,大到动辄千万人次的集资、打榜。这让“流量”——一个本指网站流量、访问量的词语,现在几乎被“粉丝流量”代替。不出唱片、没有代表作、演技是路入水平,这些都不重要,成为流量明星只取决于你的粉丝群是否庞大、粉丝是否能带来话题、粉丝是否产生购买行为。维持偶像流量和热度成为粉丝的重要任务。支持偶像的“粉丝应援”行为,早已不只是演唱会上统一挥舞荧光棒、举灯牌,而是包括为偶像生日组团刷评论、集体购买明星代言商品刷销量等在内的一整套分工明确的体系。第15页共15页\n客观地说,十余年来,随着大众文化的发展,普通公众对粉丝情感偏执、过度追星行为、混淆虚构和现实关系等的刻板印象正得到改观,开始认识到粉丝文化对文艺生产、传播和文化市场的积极作用。但是,粉丝文化依然存在盲目和不理性的一面,特别是在上述商业利益的驱动和利用下,粉丝文化有被带入歧途的危险。尤其需要重视的是,青少年是粉丝群体的主力军,如有研究者指出,粉丝身份是当代青少年的一种流行生活方式和认同标签。这背后有社会流动性加大、家庭结构和人际交往模式变迁、互联网带来的“群体性孤独”等诸多原因,更有当代青少年在思想认识、文化诉求和情感结构等方面的诸多问题需要破解。这也提醒我们,要理性认识粉丝文化,借助粉丝文化展开对青少年的思想和文化引导,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价值观,依法保护青少年的权益。以此让青少年在粉丝文化中找到榜样力量,获取前进动力,发挥“迷”与热爱的正向作用。(选自2019年7月16日《人民日报》文章《粉丝文化怎么看——发挥“迷”与热爱的正向作用》,作者:胡妍妍)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老妪掷果盈车,是较早的追星行为。“东坡肉”“东坡饼”则属于我国较早的明星产品。B.粉丝是当代大众文化特别是娱乐工业发展的产物,大众文化的发展孕育了粉丝文化。C.点赞、转发、集资、打榜,这都反映出明星偶像与粉丝之间呈现出的一种越来越强的联系。D.“粉丝应援”行为发展成了一整套分工明确的体系,挥舞荧光棒、举灯牌不在其中。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门见山,对粉丝文化追本溯源,继而从形式和内容方面介绍了粉丝文化的发展变化。B.文章以《超级女声》《创造101》为例,向读者介绍了粉丝群体的显著增长和更替变化。C.文章以粉丝文化的发展脉络为线索,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对粉丝文化进行了理性分析。D.文章對粉丝文化进行深入的研究,旨在论证互联网手段对粉丝文化产生的变革性作用。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粉丝的商业潜能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许多科技类企业也将粉丝经济视为互联网时代的制胜法宝。第15页共15页\nB.粉丝文化存在盲目、不理性的方面,但随着时间推移,普通公众也将认识到粉丝文化的积极作用。C.粉丝群是否庞大,粉丝是否能带来话题,粉丝是否产生购买行为,能够确定明星流量和热度。D.利用粉丝文化让青少年找到榜样力量,发挥“迷”的正向作用,是我们面对粉丝文化应有的理性态度。参考答案(一)1.A(B项,“天人合一”思想在周代就已产生。C项,原文是说“民胞物与…‘将儒家的天人观、物我观、知行观提升至新的境界和层次”。D项,“以儒家思想为理论依据”错误,中华传统医学是以“天人合一”等思想为理论依据的。)2.C(文章没有论证中国传统整体思维与西方的渊源关系。)3.C(“医生可以选择从自然或社会的角度诊断并治疗疾病”的说法不合文意,也不合情理。原文只是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也是一个统一体”。)安徽A10联盟高考模拟题I.B(“并无不同”错误,李大钊的观点只涉及人间的“过去”和“现在”,胡适“祖孙的方法”则涉及“过去、现在和未来”,二者有明显的区别。)2.B(“文章先具体分析历史想象的特点,再论述……”错误,应当是“先论述治学须以历史学为根基,再具体分析历史想象的特点”。)3.A(B项,“失掉了想象力,也就不再是历史的具体的‘存在了”错误,曲解文意,也不合逻辑,原文说“如民族、国家、政党等,虽然是一种历史的具体的‘存在,但要把握它们,也要依赖于人的想象”,可见“存在”先于“想象”,“想象”只是为了“把握它们”。C项,“因而其艺术想象力不像曹雪芹那样‘天马行空”错误,“因而”强加因果。D项,“将事实纳入假想的框架中”错误,曲解文意,原文是“以防止将事实纳入假想的框架”。)(二)第15页共15页\n1.A(B项,“旨在达到家庭利益的最大化”没有根据,原文是说“家庭利益的最大化就是个体利益的最大化,共同体的善与个体的善是统一的”。C项,“君子的理想人格塑造了中国人的精神气质”因果倒置。D项,“可以消除文化冲突”与文不符,也不合情理。)2.B(由文中“‘天下主义是以‘天下理念为核心”可知,以“天下”理念为核心的是“天下主义”,不能由此判断“文章以‘天下理念为核心”,概念混淆。)3.C(“其世界观不具开放性和包容性”于文无据。)(三)1.B(A项,传统节日的审美作用不是其产生后具有的。C项,张冠李戴,“强化了民族的集体记忆……”的,不是传统节日,而是文学作品。D项,因果颠倒。)2.C(第三段阐述的是文学对传统节日的作用。)3.B(“启发”的说法错误,原文说法是“如出一辙”,即它们是相似的关系。)(四)I.C(A项,“民族本位思维与国际主义思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与文不符,原文是“民族本位与国际主义一直保留相互成就的可能性”。B项,“那么中国不需要诺贝尔奖”不合文意,原文是“需要更恰当的奖项来承担这一使命”,不等于“不需要诺贝尔奖”。D项,“无须考虑作家的民族性”与文不符,也不合情理。最后一段说“让文学创作立足于地方经验,立足于特定时空中人们的欢乐、苦难与抗争,这是我们对文学之为文学的期待”,其中“立足于特定时空中人们的欢乐、苦难与抗争”就是立足于民族性。)2.D(仅仅设想,难以证明。)3.C(不存在因果关系,“获诺贝尔奖越多的民族越谦逊”的说法也没有根据。)(五)第15页共15页\nI.B(A项,“宗教信仰”理解有误,“青春教”只是表达一种文学创作上的追求。C项.梁启超不属于“五四”新文学作家。D项,“五四”新文学的审美心理特征不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2.B(引用徐志摩的诗句并没有点明本文的中心论点,只是引出了中心话题。)3.B(“中国封建时代的作家群以年长的士大夫为主体”的说法错误,原文说的是“中国古代文学以士大夫为主体”,同时这也不是“李大钊认为中国以前之历史为白首之历史”的原因,是强加因果。)(六)1.D(“挥舞荧光棒、举灯牌不在其中”说法错误,原文为“早已不只是演唱会上统一挥舞荧光棒、举灯牌”。)2.D(本文的论述对象是粉丝文化的发展,而非互联网手段的作用。)3.B(“但随着时间推移,普通公众也将认识到粉丝文化的积极作用”,把已然当未然,原文为“开始认识到粉丝文化对文艺生产、传播和文化市场的积极作用”。)第15页共15页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1 17:46:04 页数:15
价格:¥8.88 大小:49.33 KB
文章作者:未来可期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