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2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 试题精选汇编(Word版,含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37

2/37

剩余35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精选汇编(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作为一门现代学科建制,文艺美学在中国始终都是一个备受关注且充满争议的问题领域。与传统学科相比,文艺美学的学科历史十分短暂,在一些人看来,不仅文艺美学的学科合理性有待证明,甚至文艺美学是否能被纳入现代学科体系建制中也有待观察。回顾20世纪80年代文艺美学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文艺美学的学科属性和定位似乎总处于游移状态,也许正是这种不确定性,使得它始终保有充满生机活力的“当代性”或“时代性”。今天,在新时代的历史语境中,我们重申文艺美学的意义,呼唤文艺美学再出发,彰显文艺美学的“当代性”或“时代性”旨趣,这些都具有特别的历史意义。一直以来,关于文学艺术,我们特别注重其时代性特征,将其理解为时代精神的审美表征,并强调“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但关于学科建制,我们却很少这样说。这是因为,学科建制主要以理性逻辑为学理依据,具有不随时代变化的相对稳定性,至少其时代性特征是隐匿在学理性依据的固定逻辑框架之内的。从此意义上看,文艺美学自诞生之日起就有“时代性强”而“学理性弱”的特征。文艺美学作为学科而诞生,是特定时代的产物,这种不以“学理性”而以“时代性”为学科建制依据的做法,正是文艺美学不断被质疑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暂且不去辨析学科建制到底应该以“学理性”还是“时代性”为理据,只在回顾文艺美学学科建制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文艺美学学科建制的“时代性”特征。或许,由此会解开一直缠绕在文艺美学身上的“学理性”与“时代性”的纠葛和难题。第37页共37页,毋庸讳言,文艺美学在中国的兴起与发展具有十分鲜明的时代性特征,显现出“学理性弱”而“时代性强”的“中国性”特征。具体而言,文艺美学的兴起是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时代产物。众所周知,20世纪80年代以前,文学艺术研究的理论思维方式和学科知识范型一直处于单一、僵化的状态,导致人们很少从艺术审美的视角来研究文学艺术。正如当代著名文艺理论家杜书瀛曾说的,1985年左右,他越来越感到死死固守在认识论美学的阵地里面不敢越雷池一步,并不能完全恰切地抓住艺术和审美的特点。正是在新时期思想解放的历史语境中,当代中国文艺理论开始突破僵化困局,建立起一套全新的思想方式和知识范型,文艺美学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中应运而生的。在特定时代的特定要求中,文艺美学以学科建制的形式改变了整个时代的文学艺术研究范式,这一“时代性”特征是最具中国特色的,其文化思想意义只有在“时代性”的历史语境中才能真正彰显出来。不无遗憾的是,在“学理性”不断加强而“时代性”相对减弱的今天,人们往往忽略了文艺美学学科设立的时代性意义,以更为严格的学理性要求来质疑文艺美学作为学科存在的合理性。这种以“学理逻辑”置换“历史时代”的“去语境化”做法,需要我们在对文艺美学重新“语境化”的过程中,对其加以认识和反思。(摘编自宋伟《文艺美学再出发——新时代语境中的人文艺术学科》)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艺美学在中国备受关注且充满争议,这和其学科合理性有待证明有着紧密的联系。B.文艺美学应该在新的时代彰显其“时代性”旨趣,从而实现文艺美学的再出发。C.对于学科建制,人们很少说“一代有一代之学科”,这与其具有相对稳定性有关。D.文艺美学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诞生,具有“学理性弱”而“时代性强”的特征。2.下列对原文论证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以文艺美学发展现状为立论基础,论证了新时代语境中文艺美学再出发的相关内容。B.文章主体部分从学理性与时代性两个维度展开论述,侧重论述了文艺美学的时代性特征。C.文章第二段通过阐述文艺美学在学科属性和定位上的不确定性,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D.文章转述了文艺理论家杜书瀛的话,有助于论证中国文艺美学的兴起具有时代意义。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抛开学科建制的理据问题,我们就可以弄清文艺美学在学理性与时代性上的纠葛和难题。B.文艺美学不断被质疑的最重要原因是,它只是单纯地以“时代性”为学科建制依据。C.文艺美学推动了我国20世纪80年代文学艺术研究的发展,打破了文艺理论的僵化困局。D.当下对文艺美学的研究仍有不足,我们需要对新时代语境下的文艺美学有更多的认识。第37页共37页,(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传统的读书法,讲得最亲切有味的无过于朱熹。《朱子语类》中有《总论为学之方》一卷和《读书法》两卷。朱子不但现身说法,而且也总结了荀子以来的读书经验,最能为我们指点门迳。我们不要以为这是中国的旧方法,和今天西方的新方法相比早已落伍了。我曾经比较过朱子读书法和今天西方所谓“诠释学”的异同,发现彼此相通之处甚多。“诠释学”所分析的各种层次,大致都可以在朱子的《语类》和《文集》中找得到。古今中外论读书,大致都不外专精和博览两途。“专精”是指对古代经典之作必须下基础工夫。古代经典很多,今天已不能人人尽读。像清代戴震,不但十三经本文全能背诵,而且“注”也能背诵,只有“疏”不尽记得,这种工夫今天已不可能。因为我们的知识范围扩大了无数倍,无法集中在几部经、史上面。但是我们若有志治中国学问,还是要选几部经典,反复阅读,虽不必记诵,至少要熟。西方现代的人文研究也是如此,从前芝加哥大学有“伟大的典籍”的课程,也是要学生精熟若干经典。精读的书给我们建立了作学问的基地;有了基地,我们才能扩展,这就是博览了。博览也须要有重点,不是漫无目的地乱翻。现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古人所谓“一物不知,儒者之耻”,已不合时宜了。所以我们必须配合着自己专业去逐步扩大知识的范围。读书要“虚心”,这是中国自古相传的不二法门。我们读经典之作,甚至一般有学术价值的今人之作,总要先存一点谦逊的心理,不能一开始便狂妄自大。这是今天许多中国读书人常犯的一种通病,尤以治中国学问的人为甚。他们往往“尊西人若帝天,视西籍如神圣”,凭着平时所得的一点西方观念,对中国古籍横加“批判”,他们不是读书,而是像高高在上的法官,把中国书籍当作囚犯一样来审问、逼供。如果有人认为这是“创造”的表现,我想他大可不必浪费时间去读中国书。倒不如像鲁迅所说的“中国书一本也不必读,要读便读外国书”,反而更干脆。第37页共37页,古人当然是可以“批判”的,古书也不是没有漏洞。朱子说:“看文字,且信本句,不添字,那里原有缺缝,如合子相似,自家去抉开,不是浑沦底物,硬去凿。亦不可先立说,拿古人意来凑。”读书得见书中的“缺缝”,已是有相当程度以后的事,不是初学便能达得到的境界。“硬去凿”、“先立说,拿古人意来凑”却恰恰是今天中国知识界最常见的病状。今天读中国古书确有一层新的困难,是古人没有的:我们从小受教育,已浸润在现代的概念之中。例如原有的经、史、子、集的旧分类早已为新的(也就是西方的)学科分类所取代。人类的文化和思想在大端上本多相通的地方,因此有些西方概念可以很自然地引入中国学术传统之中,化旧成新。但有些则是西方文化传统中特有的概念,在中国找不到相当的东西;更有许多中国文化中的特殊的观念,在西方也完全不见踪迹。我们今天读中国书最怕的是把西方的观念来穿凿附会,其结果是非驴非马,制造笑柄。我希望青年朋友有志于读古书的,最好是尽量先从中国旧传统中去求了解,不要急于用西方观念作新解。中西会通是成学之后,有了把握,才能尝试的事。(摘编自余英时《钱穆与中国文化》)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3分)()A.朱子谈读书法既有现身说法,又有对前人读书经验的总结,讲得亲切有味。B.无论是专精还是博览都必须配合自己的专业,所读的作品都应该是经典作品。C.读书要“虚心”,主要针对片面用西方观念对中国古籍横加“批判”的现象。D.要做到中西会通最好先从中国传统中求解,具备一定基础,再用西方观念做新解。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引用清代戴震背诵工夫的例子,目的是说明古人的读书方法已不适宜今天,从反面论证专精对读书治学的重要性。B.文章论证结构条理有序,在提出论题后,分别从专精和博览的读书途径与虚心的读书态度两方面论述了读古书的正确方法。C.举鲁迅“中国书一本也不必读,要读便读外国书”的言论,是以反语的手法批评对中国古籍狂妄自大、不够虚心的态度。D.谈虚心时又说可以批判古人,批评用西方观念对中国书穿凿附会的现象时也承认今人读中国古书的困难,体现出文章的思辨性。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第37页共37页,A.西方“诠释学”分析的层次在朱子相关作品中都有依据,说明中西读书法是相通的。B.知识爆炸的时代已很难做到“一物不知,儒者之耻”,博览在今天显然已不合时宜。C.中西方的人文研究都要求能精熟若干经典,这是有志治中国学问的人的必经之途。D.中西方的文化中都有一些特有的东西,这是不可能从对方的文化中找到新解的。(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情绪卑常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现象,长期以来.各个领域的学者从自己的学科出发,对此现象纷纷做出各自的解释,但是姑终未获解决。现在生物学家也开始涉足这个问题.并从生物学的角度加以探讨,他们的见解让人耳目一新。我们经常说人的情绪多,其实我们往往不是自己情绪的真正主人。在人体内.存在着许多调控我们情绪的化学物质,我们的喜怒哀乐受到它们的控制。比如说.有时候我们会莫名其妙地感到心烦,究其原因是一种叫做“梅拉多宁”的激素在作怪:如果这种激素分泌过多.会导致心情烦躁、沮丧等。据研究,梅拉多宁也是导致一种叫“冬季抑郁症”疾病的元凶。得这种病的人.在冬季尤其是阴霉、缺少阳光的日子里.容易情绪低落、郁郁寡欢.甚至做出极端行为,为什幺生活中有些人那幺快乐,令人羡幕?这又涉及到一种叫“多巴胺”的化学物质,多巴胺是神经元中传导神经兴奋的一种化学物质,当多巴胺传导顺畅的时候,大脑内部就会产生一系列化学变化,使我们产生快感。现在生物学家发现,大量的细菌寄生在我们呼吸道和消化道中,它们中的半教是中性菌,对我们既无害也无益,比如肠杆菌、酵母菌及肠球菌;约有10%是有害菌,如葡萄球菌、幽门杆菌等;还有约30%是有益菌,如乳酸菌、双歧杆菌等。对有害菌我们也不必担心,因为它们的活动严格受有益菌和中性菌的管制。第37页共37页,别小看这些寄生在肠道内的小小细菌,它们对改变我们的情绪和行为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方面.这些细菌影响人体的营养代谢,如果消化不良,会引起情绪异常;另一方面.假如人体的代谢紊乱,这些细菌会制造出硫化氮、氨等气体来毒害我们的神经,从而导致我们情绪异常,甚至做出极端行为。科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当给猪投喂高密度的发酵乳杆菌时,猪不仅长得快,而且争食咬斗现象明显减少。这是因为猪的肠道内有益菌受到强化之后,对猪的神经有毒害作用的气体硫化氢和氨等的生成大幅度下降,于是改善了猪的行为。近年来,人们情绪异常和行为失控的发生频率逐年升高,从肠道内细菌的生存环境来看,导致这一现象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农药、食品添加剂和抗生素等的滥用。这些药物或化学物质进入人体会大量杀死肠道细菌,导致人的代谢紊乱和消化不良,从而引发情绪异常和精神疾病。二是这几年生活水平提高后,部分人吃得太饱。由于摄入的过量高蛋白在人体内缺少有益菌或中性菌为其分解、代谢,它们会在杂菌的分解下产生大量的硫化氢、氨等对神经有毒害作用的物质。这些物质会破坏人体中起抑制冲动作用的五羟色胺的合成,导致人的情绪异常,产生过激行为。(摘编自2010年4月29日《科技文摘报》)1.下列关于情绪异常及其研究状况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所谓情绪异常是指情绪低落、沮丧、烦躁、发怒,乃至做出极端行为等。心情愉快则是人的正常状态,不属于情绪低落。B.人的情绪异常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现象,此前各个领域的学者虽然从不同的学科出发,提出了各种解释,但是始终未能解决问题。C.与其他领域学者的研究不同,现在生物学家们另辟途径,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研究,从而解决了情绪异常的防治问题。D.科学研究已经表明,人体内的一些化学物质会影响人们的喜怒哀乐,所以许多时候人们并非自己情绪的真正掌握者。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人们有时候出现烦躁、沮丧等情绪,其原因是体内的激素梅拉多宁的分泌超过了正常的水平。这种情况更严重的例子就是冬季抑郁症。B.正常情况下人体肠道内有益菌和中性菌会有效管制有害菌的活动,当有益菌和中性菌的数量大量减少时,这种管制就会削弱。C.第37页共37页,如果给猪投喂高密度额发酵乳杆菌,猪肠道内有益菌的数量大幅度增加,那么硫化氢和氨等有害气体的生成就会大量减少。D.残存农药、食品添加剂和抗生素等杀死大量肠道细菌,高蛋白物质就会被分解出大量硫化氢和氨等有害物质,导致人的情绪异常。3.下列判断,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A.只有当人体内多巴胺的量超过一般水平,神经兴奋在神经元中才能得到有效的传导,人的大脑才能产生化学变化,从而获得快感。B.即使人们不食用含有农药、食品添加剂和抗生素等的食物,而食用纯“绿色”食品,我们体内的肠道细菌也可能会导致情绪异常。C.肠道内的杂菌会分解高蛋白物质,产生硫化氢、氨等毒害神经的气体,这就是说,可以通过杀灭这些杂菌来预防或治疗情绪异常、D.近年来,某些人行为失控的现象屡有发生,看来控制农药、食品添加剂和抗生素的使用也应该是解决此类现象的有效措施之一。(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中华文明历来重视人的价值,高扬人的主体精神,强调我们作为一个具有主体性的人,既不要做神的奴隶,更不能做物的奴隶。《孝经》曰:“天地之性,人为贵。”认为在天地之间的各种生命中,没有什么比人更加尊贵了。荀子进一步解释了“人为贵”,他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从以上可知,人之所以独异于万物,一是因为人有伦理道德与智慧,二是因为人有主体性。尽管当前人类对新冠肺炎病毒的认识还不全面,但是相信凭借人类自身的智慧终究能渡过此次难关。古人认为,在天地之间,“唯人独能偶天地”,表现出对人的重视。天地造万物,但是人出现后因为具有能动性而可以与天地相并列。所以,“人”与“天”“地”并称为“三才”。善于“法天则地”的人能够参与到天地万物之中去,从天地之道中取法,为人所用。第37页共37页,《礼记•礼运》中说:“人者,天地之心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北宋思想家张载为后世留下的宝贵精神遗产。“为天地立心”是指为社会建立一套以“仁”“孝”等道德伦理为核心的精神价值系统。他认为一切活动都是心的表现,人心一动、人心一变就会影响到天地万物的变化。人在天地万物之中有这样大的作用,所以人必须时时修养自己,不能松懈。“人为贵”不是让人肆意地去主宰万物,而是提醒人怎么能够更好地管住自己,让天地万物能够按照它自身发展的规律去发生和发展,而不要人为地去干预自然。万物是天地合气而自生的,人也是天地合气中生出来的一物,但这个物确确实实跟其他的物不一样。所以人应当有自觉性来管住自己,这样才能够跟万物和谐相处。面对疫情,我们人类能做的就是要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尊重自然界整体生成发展的规律,不得以私志和嗜欲去破坏原有的生态链,干预自然界自身的运行规律,而应该“循理而举事”,根据事物自身的规律去做事;“因资而立功”,根据条件,依靠条件去做好你的事情,建立事功。总体来讲,就是要我们“推自然之势”,即循自然之规律。“为天地立心”要求我们要时刻省察自己,持守中道。被称为“十六字心传”的“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是儒学乃至中国文化传统的要义之一。简单地说,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心是危险难测的,道心是幽微难明的,应当一心一意,精诚恳切地秉承中正之道。“十六字心传”源于尧舜禹禅让的故事,既是修身之道也是治国之道,传递的是以“道心”调节“人心”的主题。从此意义来说,道德自觉意识可谓是中国文化的精髓。贤者历来注重修身,以提高道德自觉,提升精神境界,培养理想人格,追求“人心”与“道心”的合一。在抗疫的这段特殊时期,我们除了要强身健体,关注生理方面的健康,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同时也要正心养性,关注精神生命的成长,提升生命的质量;一方面去尽力延伸自然生命的长度,一方面去奋力提升精神生命的高度。如此,才能尽享真正的幸福生活。(摘编自2020年3月30日《光明日报》楼宇烈文章《为天地立心提升精神生命的高度》)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中华文明自古以来注重人的主体精神,反对人信奉神灵,也反对人屈从于物质的奴役。第37页共37页,B.人之所以能与天地并列,缘于人的自重;敢于在天地中取法,表明人对自然不够尊重。C.张载认为活动是心的表现。人心变动会对天地万物产生影响,因此人要加强自身修养。D.古人认为人心危险难测,所以要从尧舜禹禅让的故事中领会“十六字心传”的主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指出人与天地的关系之后,接着又论述了张载提出的“为天地立心”的思想内涵。B.对于“人为贵”及人的主体性,作者能够辩证地加以思考,强调了道德自觉的重要性。C.作者阐释古人的修身智慧,意在启发人们面对新冠疫情,能够认识到正心养性的意义。D.文章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如例证、引证、比喻论证等等,使得内容丰富,逻辑严密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面对新冠疫情,作者相信人类能够战胜它,但是要学会尊重自然规律,并认为正心养性与强身健体同样重要。B.“为天地立心”思想旨在为社会建立一套精神价值系统,由此提炼出的“十六字心传”成为儒学要义。C.人是天地合气的产物,只有自觉地管住自己,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与“人为贵”的主张并不矛盾。D.人类如果要尽享真正的幸福生活,只关注身体健康是不够的,还需要提升精神生命的高度,提升生命质量。(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从宏观看,中西哲学的最大差别之一就在于待天人关系的态度,其他一切差别都是由此衍化而来。西方哲学在天人关系上主张天人二分、主客对立,中国哲学在天人关系上则主张大化流行、生生不息、天人贯通、天人合一。西方哲学重视“分”,中国哲学重视“生”。天人合一既不是人类中心主义,也不是自然中心主义,它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这种方式就是把人类与大自然看作是一个生命整体,人中有天,天中有人。第37页共37页,在中国思想史上,天的含义有一个演化过程。人类文明早期,人们认识水平有限,对大自然怀有畏惧之心,认为天就是上帝,就是天命。到了周朝,天的神秘性有所弱化。天的含义,从命运之天、主宰之天、宗教之天到义理之天再到自然之天,经历了一个演进的过程。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所说的“天”,已经没有什么神秘含义,就是指外在于我们的自然界。自然界的运行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是可以被我们人类所认识的。只有严格按照自然规律办事,才能做到趋利避害、逢凶化吉;违背了自然规律,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惩罚。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哲学认为人来源于大自然,是大自然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大自然造化的产物;人不能游离于自然之外,更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天、地、人之间并不是各自独立、相互对立的系统,而是彼此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是一气贯通的,它们同处于一个充满生机的生命洪流之中,人与天是相通的,不可分离的。西方哲学不否认人来源于大自然,人是自然发展的产物,但在人类对待自然界的态度上以及人类在自然界中居于一种怎样的位置上,中西哲学之间有了分歧。西方哲学主张自然界是没有生命的客观存在,人是万物的尺度,人类是自然界的主宰,人类的目的就是征服自然、战胜自然,这是典型的人类中心主义观点,是西方哲学天人二分思维方式所必然导致的结果。而中国哲学则不然,一开始就把认知思考的视角放在了天人关系上,天人关系的落脚点是人,而不是天,是推天道以尽人事,最终要落实到人事上,也就是荀子说的“善言天者必有征于人”。在中国哲学看来,宇宙论、认识论、政治论、伦理学是贯通的,而不是彼此分离的。做学问如果不关注天人关系,就不能称之为学问。第37页共37页,为什么中国会重视天人合一说?因为,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农立国的农业国家,要从事农业生产,首先就要了解自然时令的变化规律。正是由于中国社会的这一以农立国的基本特征,历朝历代的思想家们都重视探讨天与人之间的关系。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人通过反观内求,就能够认识天,孟子的这个天人合一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之后,无论是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应”说,还是张载提出的“天人合一”说,朱熹提出的“天人一理”说,王夫之提出的“天人一气”说,都把天人关系看作是自己思想的出发点。比如北京的故宫,其核心建筑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以及皇家园林“颐和园”,还有天坛、地坛、日坛、月坛等,其建筑风格都反映了天人合一、天人和谐的思想理念,其精髓就是“天地人和”。总而言之,在中国文化系统中,天人关系及其所蕴含的智慧始终是被中国思想家们看作是最重要的哲学问题,是中国哲学思考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摘编自王杰《天人合一,道法自然》)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哲学把人类与大自然看作是一个生命整体,主张天人合一、生生不息、人定胜天。B.西方哲学则主张天人二分、主客对立,人是万物的尺度,人在自然界中处于中心地位。C.中国哲学认为天人合一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天人关系是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点。D.西方哲学认为人是自然的主宰,人类需要征服自然,战胜自然,否定人与自然的联系。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先后引用老子、荀子、孟子的名言是为论证中国哲学自古以来就重视天人合一的理念。B.文章将中西方哲学观点差异进行对比论证,突出中国哲学对天人关系所持态度的优越性。C.文章采用了道理论证、对比论证、因果论证、举例论证等方法来阐释论点,论证手法多样。D.主体部分采用层进式结构,由对天的认识演进到对天人关系的认识,再到认识产生的原因。3.根据原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西方哲学在处理天人关系上过分注重“分”和“对立”,必然会导致人类中心主义盛行。第37页共37页,B.中国哲学对“天”的理解是演变的,其神秘性渐渐消失,“天”蕴指的自然规律性逐步显现。C.“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论断,符合中国哲学“天人合一”说,其落脚点是尽人事。D.“天人合一”说起源于孟子,经过后世哲学家的不断发展,对当代中国乃至世界都有积极意义。(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在艺术领域,直觉需要整理、凝聚为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直觉的互相递接,实际上也就是形式间的递接。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认为,有了直觉也就有了表现,两者是一回事。在他看来,直觉中一定会有对象的轮廓,把直觉表述出来,也就是把这个轮廓表述出来,这不就是“表现”了吗?克罗齐认为,无法表现的所谓“直觉”,实际上根本就不是直觉。经常有人说,他心中有了一种极为深切的感受,就是表现不出来。克罗齐的回答是:没有这种事!任何感受都有它的特殊轨迹,而找不到轨迹的感受是无法走向深入的,因此也不可能是深刻的。克罗齐的见解是深刻的。他认为在产生过程中已经赋形了的直觉才是“真直觉”,这就大大提高了直觉的品位,从而使它与艺术和美十分接近,甚至合而为一了。第37页共37页,但是,这种企图也给他的理论带来了麻烦。由于他把直觉的要求提高了,因此也把直觉的范畴缩小了。他的兼具表现功能的直觉实际上已成为他所理解的艺术活动的全部,所谓艺术品只不过是为了备忘而作的物化翻译。德国现代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在《人论》一书中对克罗齐的批评很有代表性:“克罗齐只对表现的事实感兴趣,而不管表现的方式。在他看来,唯一要紧的事就是艺术家的直觉,而不是这种直觉在一种特殊物质中的具体化。在他的理论中,全部的精神活力只倾注在直觉的形成上。当这个过程完成时,艺术创造也就完成了,随后唯一的事情就是外在的复写,虽然这种复写对于直觉的传达是必要的,但就其本质而言则是无意义的。但是,对于一个伟大的画家、音乐家或者诗人来说,色彩、线条、韵律和语词不只是他技术手段的一个部分,它们是创造过程本身的必要要素。”平心而论,卡西尔对克罗齐的批评有言之过重之处,因为克罗齐并不是完全不管表现形式。但卡西尔鲜明地提出了让直觉“在一种特殊物质中具体化”,即给直觉以形式,确实对克罗齐作出了重要的补充和校正。艺术形式,是对艺术直觉的提炼,也是对艺术直觉的保存。为此,艺术形式也就是一种直觉形式。种种意蕴、情志,都要以直觉形式呈现出来。这种直觉形式也可称为“直觉造型”。列奥纳多·达·芬奇用“教导人们学会观看”来表达绘画和雕塑的意义。这种能够“教导人们学会观看”的直觉形式,一旦形成就能构成对意蕴的超越。在这个意义.上,是形式使内容走向普遍,走向长久。不少美学家注意到了这样的审美事实:深层的意蕴会因理解而很快被人淡忘,而它的呈现形式却长刻人们心头。我们应该援引一些具体的实例了。朱自清的《背影》常被人说成是一篇至情佳作。这话并未说错,但却远未道出此文成功的秘密。我们读到过许多纪念双亲的赤诚文章,但感染力却不及《背影》。《背影》最值得注意的,是情感和文字之间的一个中介结构,那就是情感的直觉造型。读过这篇散文的读者,往往会不记得文章中的直接抒情言词,却会记住那个蹒跚、肥胖、吃力的背影。在许多场合,还会产生联想。在我看来,许多诗文并不缺少真实的激情,却缺少这种直觉造型。结果,情感就涣散不定,构不成交汇点。很多艺术家执意寻找艺术创造的心理动力,却不注重形式的寻求和构建。一位青年女演员未能演好旧时代的一名歌妓,评论家们都众口一词,说是由于她太年轻,没有体验。大家也都觉得言之有理。其实,这种认识是极为偏颇的。实际上,连成功地演出了《茶馆》的于是之们,也并没有在当年的茶馆中泡过,更没有那些垂老茶客们的心理体验,但他们终于找到了那段生活的内在形式,并把它体现在自己的气貌行止上,构成了直觉造型。(摘编自余秋雨《艺术创造论·造型》)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克罗齐认为任何感受都有轨迹可寻,找到特殊轨迹的直觉感受就可以走向深入,变得深刻。B.卡西尔不认同克罗齐关于直觉的观点,卡西尔认为艺术表现形式比直觉形成过程更重要。第37页共37页,C.达·芬奇认为绘画和雕塑就是艺术领域的直觉造型,它们的意义在于“教导人们学会观看”。D.作者认为,许多诗文由于缺少直觉造型,导致其情感虽然真实,却涣散不定,无法交汇于一处。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陈述克罗齐、卡西尔等人的见解,目的是通过比较不同学者的观点来阐释自己的主张。B.文章既肯定了克罗齐、卡西尔等人见解的合理性,又指出其不足,显示了论证的思辨态度。C.文章运用对比论证的手法,比较《背影》和《茶馆》的不同表现,论证了直觉造型的重要性。D.文章运用“平心而论”“在这个意义上”“在我看来”等语句,对观点表述做出限制,立论审慎。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艺术直觉需要整理、凝聚为一种艺术形式,艺术家不能只是一味地寻找艺术创造的心理动力,却忽略直觉造型。B.在克罗齐看来,“直觉”已兼具表现功能,艺术创造过程就是为了备忘而对“直觉”进行物化翻译和外在复写的过程。C.《背影》中“父亲”那个蹒跚、肥胖、吃力的背影就是一个直觉造型,它作为情感与文字间的中介结构,令读者印象深刻。D.演员若没有所饰演角色的生活经历和心理体验,可以通过寻找角色生活的内在形式,构建直觉造型,来取得演出的成功。(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网络空间是将人群聚集起来的一种新型社会空间,更是年轻一代学习、娱乐和交往的平台,为保证网络空间的有序,制定和遵守相应的规则是必要的。不仅如此,网络空间还需要每个人对网上的其他人给予应有的尊重。简言之,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第37页共37页,网络行为是由网民的观念意识引导的,而文明的网络行为是在一系列文明的观念意识支配下形成的。由于青年是网民的主体,其网络行为对网络空间的文明状况有极大的影响,因此引导他们树立文明的网络行为观,无疑有助于网络行为失范的校正和网络空间的治理,有助于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网络规范必不可少,这已是共识。但需要有什么样的网络规范,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底线伦理或“负面清单”通常是共识性最强也是最起码的网络行为规范,通过明确“不能做什么”来列出的网络行为负面清单,通常也是具有法律强制性的禁区,构成最低层次的网络道德规范。归纳学术界对网络失范行为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五不”来认识网络行为的底线要求,或以此作为网民尤其是青年们文明上网的负面清单:不伤害——网络行为者既不要有意作恶,也不能无意为恶,如在网上进攻击、谩骂,诋毁他人的名誉,或侵犯他人的安全、自由、隐私和利益等。不偷盗——在网络信息空间中,要像对待现实世界中的商品一样,以合法合规的方式获取所需的信息,抵制侵犯知识产权的不道德行为。不造假——每一个网民要从不进行信息造假做起,确保自己在网上发送的信息是真实的,尤其是自媒体,不能为了吸引眼球而编造耸人听闻或哗众取宠的谣言。不浪费——即不发生信息浪费的行为。向网络发送垃圾信息不但会造成网络资源的浪费,也会耗费网民的时间和精力,信息时代工作效率的提高本来使我们获得了认知盈余,但网上的垃圾信息、造谣与辟谣之间的拉锯战又无端消耗了我们的认知盈余。不盲从——上网时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不轻信网络谣言而上当受骗,没有信谣的网民,就没有网谣的市场,网民就不会被网络污染的策划者所利用,不会不明真相地卷入人肉搜索或网络围攻。底线意识主要是从否定性的角度确立了网络中不能做什么;而一旦在网络空间中产生了行为,无疑就是开始了“做什么”,只要有行为,就必须有一定的规范和要求去主导人的行为,于是就有了肯定意义上的网络行为意识。其中,做到平等待人或尊重他人可以说是形成积极网络行为的基准意识,而这种基准意识可以通过“等效意识”“反身意识”“价值意识”和“契约意识”来具体体现。第37页共37页,所谓“等效意识”,就是当线上的虚拟世界出现道德失范行为时,要将其视为与现实世界中的道德失范行为具有等效的实际影响,因此需要一视同仁地对我们线上和线下的行为提出道德规范要求。所谓“反身意识”,可以说是等效意识在自我和他人关系上的延伸,即一个人的不当行为有可能损害到他人时,转换视角去设想当自己是这种行为的受害人时会有什么样的切身之痛。有了这样的反身意识,就会自觉抵制许多不良的网络行为,就不会到网上去传播谣言。“价值意识”在网络行为中有多方面的体现:第一,它表现为对他人信息劳动的价值认同,比如尊重知识产权;第二,重视信息内容的文化意义,从而积极传播内容健康的信息;第三,意识到网络作为信息技术的价值负载,从而关注信息技术使用的道德效应。由于技术普遍是负载价值的,不当使用网络可能会产生出负价值,如对网络游戏的沉迷会耽误学业和事业。此外,网络是“内容为王”的空间,是各种思想交锋的新的疆场,青年人尤其是被争夺的对象。因此,正确的价值观对他们而言具有主导性的作用。“契约意识”就是要具有信息契约精神。网络空间中,在信息的生产、传播和使用中新出现了大量的利益分配乃至利益冲突问题,冲击了传统的信任机制,通过订立契约的方式来规范各自权利和义务成为重构信任机制的重要方式之一。当作为未来希望的青年一代在网上讲诚信、守契约、服从大局时,网络中新的信任机制可随之形成。(摘编自肖峰《从底线伦理到担当精神:当代青年的网络文明意识》)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青年是网络空间的参与主体,因此有必要定相应的规则,来规范和管理网络。B.网络上充塞的垃圾信息消耗了人们的认知盈余,导致线上工作效率不如线下。C.青年在进入网络空间时首先应遵从“五不”底线,明确在网络中不能做什么。D.“等效意识”要求网络行为的主体在现实和络空间中的行为要始终保持一致。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五不”是从否定性角度对网络行为作出的规范,如违反可能会受到法律的惩罚。B.基准意识是对网络行为的积极要求,说明“能做什么”比“不做什么”更重要。C.中国传统美德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助于我们理解何谓“反身意识”。D.网络信息的生产、传播和使用产生了一些传统信任机制框架内无法解决的新问题。3.下列选项,最能全面而准确概括原文主要观点的一项是()(3分)A.第37页共37页,没有健全而成熟的网络立法,违法的网络行为不被惩治,文明的网络行为就得不到保护,诚信社会也难以建成。B.网络行为必须要有文明的观念意识加以引导,而“等效意识”“价值意识”等能够规范人们的网络文明行为。C.“五不”作为网民尤其是青年们上网的负面单,可以为网络行为的基准意识提供重要参照。D.引导青年树立文明的网络行为观念,有助网络行为失范的校正和网络空间的治理,有助于青年一代健康成长。2022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精选汇编答案版(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作为一门现代学科建制,文艺美学在中国始终都是一个备受关注且充满争议的问题领域。与传统学科相比,文艺美学的学科历史十分短暂,在一些人看来,不仅文艺美学的学科合理性有待证明,甚至文艺美学是否能被纳入现代学科体系建制中也有待观察。回顾20世纪80年代文艺美学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文艺美学的学科属性和定位似乎总处于游移状态,也许正是这种不确定性,使得它始终保有充满生机活力的“当代性”或“时代性”。今天,在新时代的历史语境中,我们重申文艺美学的意义,呼唤文艺美学再出发,彰显文艺美学的“当代性”或“时代性”旨趣,这些都具有特别的历史意义。第37页共37页,一直以来,关于文学艺术,我们特别注重其时代性特征,将其理解为时代精神的审美表征,并强调“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但关于学科建制,我们却很少这样说。这是因为,学科建制主要以理性逻辑为学理依据,具有不随时代变化的相对稳定性,至少其时代性特征是隐匿在学理性依据的固定逻辑框架之内的。从此意义上看,文艺美学自诞生之日起就有“时代性强”而“学理性弱”的特征。文艺美学作为学科而诞生,是特定时代的产物,这种不以“学理性”而以“时代性”为学科建制依据的做法,正是文艺美学不断被质疑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暂且不去辨析学科建制到底应该以“学理性”还是“时代性”为理据,只在回顾文艺美学学科建制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文艺美学学科建制的“时代性”特征。或许,由此会解开一直缠绕在文艺美学身上的“学理性”与“时代性”的纠葛和难题。毋庸讳言,文艺美学在中国的兴起与发展具有十分鲜明的时代性特征,显现出“学理性弱”而“时代性强”的“中国性”特征。具体而言,文艺美学的兴起是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时代产物。众所周知,20世纪80年代以前,文学艺术研究的理论思维方式和学科知识范型一直处于单一、僵化的状态,导致人们很少从艺术审美的视角来研究文学艺术。正如当代著名文艺理论家杜书瀛曾说的,1985年左右,他越来越感到死死固守在认识论美学的阵地里面不敢越雷池一步,并不能完全恰切地抓住艺术和审美的特点。正是在新时期思想解放的历史语境中,当代中国文艺理论开始突破僵化困局,建立起一套全新的思想方式和知识范型,文艺美学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中应运而生的。在特定时代的特定要求中,文艺美学以学科建制的形式改变了整个时代的文学艺术研究范式,这一“时代性”特征是最具中国特色的,其文化思想意义只有在“时代性”的历史语境中才能真正彰显出来。不无遗憾的是,在“学理性”不断加强而“时代性”相对减弱的今天,人们往往忽略了文艺美学学科设立的时代性意义,以更为严格的学理性要求来质疑文艺美学作为学科存在的合理性。这种以“学理逻辑”置换“历史时代”的“去语境化”做法,需要我们在对文艺美学重新“语境化”的过程中,对其加以认识和反思。(摘编自宋伟《文艺美学再出发——新时代语境中的人文艺术学科》)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艺美学在中国备受关注且充满争议,这和其学科合理性有待证明有着紧密的联系。B.文艺美学应该在新的时代彰显其“时代性”旨趣,从而实现文艺美学的再出发。C.对于学科建制,人们很少说“一代有一代之学科”,这与其具有相对稳定性有关。D.文艺美学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诞生,具有“学理性弱”而“时代性强”的特征。2.下列对原文论证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以文艺美学发展现状为立论基础,论证了新时代语境中文艺美学再出发的相关内容。B.文章主体部分从学理性与时代性两个维度展开论述,侧重论述了文艺美学的时代性特征。C.文章第二段通过阐述文艺美学在学科属性和定位上的不确定性,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第37页共37页,D.文章转述了文艺理论家杜书瀛的话,有助于论证中国文艺美学的兴起具有时代意义。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抛开学科建制的理据问题,我们就可以弄清文艺美学在学理性与时代性上的纠葛和难题。B.文艺美学不断被质疑的最重要原因是,它只是单纯地以“时代性”为学科建制依据。C.文艺美学推动了我国20世纪80年代文学艺术研究的发展,打破了文艺理论的僵化困局。D.当下对文艺美学的研究仍有不足,我们需要对新时代语境下的文艺美学有更多的认识。【答案】1.B2.B3.D【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从而实现文艺美学的再出发”错误,原文第2段说的是“我们重申文艺美学的意义,呼唤文艺美学再出发,彰显文艺美学的'当代性'或'时代性'旨趣,三者之间是并列关系。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B.“从学理性与时代性两个维度展开论述”错误,文章只是在论述过程中提到了“学理性”与“时代性”,但主体部分并没有从这两个维度分别展开论述。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第37页共37页,A.“抛开学科建制的理据问题,我们就可以……”错误,原文第3段说的是“我们暂且不去辨析……'学理性'与'时代性'的纠葛与难题。B.原文“……正是文艺美学不断被质疑的一个重要原因”而非“最重要原因”。C.“文艺美学推动了……打破了文艺理论的僵化困局”错误,原文第4段说的是“正是在新时期思想解放的历史语境中,当代中国文艺理论开始突破僵化困局……文艺美学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中应运而生的”。故选D。(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传统的读书法,讲得最亲切有味的无过于朱熹。《朱子语类》中有《总论为学之方》一卷和《读书法》两卷。朱子不但现身说法,而且也总结了荀子以来的读书经验,最能为我们指点门迳。我们不要以为这是中国的旧方法,和今天西方的新方法相比早已落伍了。我曾经比较过朱子读书法和今天西方所谓“诠释学”的异同,发现彼此相通之处甚多。“诠释学”所分析的各种层次,大致都可以在朱子的《语类》和《文集》中找得到。古今中外论读书,大致都不外专精和博览两途。“专精”是指对古代经典之作必须下基础工夫。古代经典很多,今天已不能人人尽读。像清代戴震,不但十三经本文全能背诵,而且“注”也能背诵,只有“疏”不尽记得,这种工夫今天已不可能。因为我们的知识范围扩大了无数倍,无法集中在几部经、史上面。但是我们若有志治中国学问,还是要选几部经典,反复阅读,虽不必记诵,至少要熟。西方现代的人文研究也是如此,从前芝加哥大学有“伟大的典籍”的课程,也是要学生精熟若干经典。精读的书给我们建立了作学问的基地;有了基地,我们才能扩展,这就是博览了。博览也须要有重点,不是漫无目的地乱翻。现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古人所谓“一物不知,儒者之耻”,已不合时宜了。所以我们必须配合着自己专业去逐步扩大知识的范围。第37页共37页,读书要“虚心”,这是中国自古相传的不二法门。我们读经典之作,甚至一般有学术价值的今人之作,总要先存一点谦逊的心理,不能一开始便狂妄自大。这是今天许多中国读书人常犯的一种通病,尤以治中国学问的人为甚。他们往往“尊西人若帝天,视西籍如神圣”,凭着平时所得的一点西方观念,对中国古籍横加“批判”,他们不是读书,而是像高高在上的法官,把中国书籍当作囚犯一样来审问、逼供。如果有人认为这是“创造”的表现,我想他大可不必浪费时间去读中国书。倒不如像鲁迅所说的“中国书一本也不必读,要读便读外国书”,反而更干脆。古人当然是可以“批判”的,古书也不是没有漏洞。朱子说:“看文字,且信本句,不添字,那里原有缺缝,如合子相似,自家去抉开,不是浑沦底物,硬去凿。亦不可先立说,拿古人意来凑。”读书得见书中的“缺缝”,已是有相当程度以后的事,不是初学便能达得到的境界。“硬去凿”、“先立说,拿古人意来凑”却恰恰是今天中国知识界最常见的病状。今天读中国古书确有一层新的困难,是古人没有的:我们从小受教育,已浸润在现代的概念之中。例如原有的经、史、子、集的旧分类早已为新的(也就是西方的)学科分类所取代。人类的文化和思想在大端上本多相通的地方,因此有些西方概念可以很自然地引入中国学术传统之中,化旧成新。但有些则是西方文化传统中特有的概念,在中国找不到相当的东西;更有许多中国文化中的特殊的观念,在西方也完全不见踪迹。我们今天读中国书最怕的是把西方的观念来穿凿附会,其结果是非驴非马,制造笑柄。我希望青年朋友有志于读古书的,最好是尽量先从中国旧传统中去求了解,不要急于用西方观念作新解。中西会通是成学之后,有了把握,才能尝试的事。(摘编自余英时《钱穆与中国文化》)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3分)()A.朱子谈读书法既有现身说法,又有对前人读书经验的总结,讲得亲切有味。B.无论是专精还是博览都必须配合自己的专业,所读的作品都应该是经典作品。C.读书要“虚心”,主要针对片面用西方观念对中国古籍横加“批判”的现象。D.要做到中西会通最好先从中国传统中求解,具备一定基础,再用西方观念做新解。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37页共37页,.文章引用清代戴震背诵工夫的例子,目的是说明古人的读书方法已不适宜今天,从反面论证专精对读书治学的重要性。B.文章论证结构条理有序,在提出论题后,分别从专精和博览的读书途径与虚心的读书态度两方面论述了读古书的正确方法。C.举鲁迅“中国书一本也不必读,要读便读外国书”的言论,是以反语的手法批评对中国古籍狂妄自大、不够虚心的态度。D.谈虚心时又说可以批判古人,批评用西方观念对中国书穿凿附会的现象时也承认今人读中国古书的困难,体现出文章的思辨性。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西方“诠释学”分析的层次在朱子相关作品中都有依据,说明中西读书法是相通的。B.知识爆炸的时代已很难做到“一物不知,儒者之耻”,博览在今天显然已不合时宜。C.中西方的人文研究都要求能精熟若干经典,这是有志治中国学问的人的必经之途。D.中西方的文化中都有一些特有的东西,这是不可能从对方的文化中找到新解的。1.(3分)B(“配合自己的专业”只是涉及博览,且谈博览也未明确必须是经典作品)2.(3分)A(并非反面论证,恰恰是为了论证熟读经典的重要性)3.(3分)C(A“都有依据”错,原文有“大致”一词;B原文并未否定“博览”;D“先从中国旧传统中去求了解”并未否定可以从对方文化中找到新解)(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情绪卑常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现象,长期以来.各个领域的学者从自己的学科出发,对此现象纷纷做出各自的解释,但是姑终未获解决。现在生物学家也开始涉足这个问题.并从生物学的角度加以探讨,他们的见解让人耳目一新。第37页共37页,我们经常说人的情绪多,其实我们往往不是自己情绪的真正主人。在人体内.存在着许多调控我们情绪的化学物质,我们的喜怒哀乐受到它们的控制。比如说.有时候我们会莫名其妙地感到心烦,究其原因是一种叫做“梅拉多宁”的激素在作怪:如果这种激素分泌过多.会导致心情烦躁、沮丧等。据研究,梅拉多宁也是导致一种叫“冬季抑郁症”疾病的元凶。得这种病的人.在冬季尤其是阴霉、缺少阳光的日子里.容易情绪低落、郁郁寡欢.甚至做出极端行为,为什幺生活中有些人那幺快乐,令人羡幕?这又涉及到一种叫“多巴胺”的化学物质,多巴胺是神经元中传导神经兴奋的一种化学物质,当多巴胺传导顺畅的时候,大脑内部就会产生一系列化学变化,使我们产生快感。现在生物学家发现,大量的细菌寄生在我们呼吸道和消化道中,它们中的半教是中性菌,对我们既无害也无益,比如肠杆菌、酵母菌及肠球菌;约有10%是有害菌,如葡萄球菌、幽门杆菌等;还有约30%是有益菌,如乳酸菌、双歧杆菌等。对有害菌我们也不必担心,因为它们的活动严格受有益菌和中性菌的管制。别小看这些寄生在肠道内的小小细菌,它们对改变我们的情绪和行为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方面.这些细菌影响人体的营养代谢,如果消化不良,会引起情绪异常;另一方面.假如人体的代谢紊乱,这些细菌会制造出硫化氮、氨等气体来毒害我们的神经,从而导致我们情绪异常,甚至做出极端行为。科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当给猪投喂高密度的发酵乳杆菌时,猪不仅长得快,而且争食咬斗现象明显减少。这是因为猪的肠道内有益菌受到强化之后,对猪的神经有毒害作用的气体硫化氢和氨等的生成大幅度下降,于是改善了猪的行为。近年来,人们情绪异常和行为失控的发生频率逐年升高,从肠道内细菌的生存环境来看,导致这一现象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农药、食品添加剂和抗生素等的滥用。这些药物或化学物质进入人体会大量杀死肠道细菌,导致人的代谢紊乱和消化不良,从而引发情绪异常和精神疾病。二是这几年生活水平提高后,部分人吃得太饱。由于摄入的过量高蛋白在人体内缺少有益菌或中性菌为其分解、代谢,它们会在杂菌的分解下产生大量的硫化氢、氨等对神经有毒害作用的物质。这些物质会破坏人体中起抑制冲动作用的五羟色胺的合成,导致人的情绪异常,产生过激行为。(摘编自2010年4月29日《科技文摘报》)1.下列关于情绪异常及其研究状况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第37页共37页,A.所谓情绪异常是指情绪低落、沮丧、烦躁、发怒,乃至做出极端行为等。心情愉快则是人的正常状态,不属于情绪低落。B.人的情绪异常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现象,此前各个领域的学者虽然从不同的学科出发,提出了各种解释,但是始终未能解决问题。C.与其他领域学者的研究不同,现在生物学家们另辟途径,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研究,从而解决了情绪异常的防治问题。D.科学研究已经表明,人体内的一些化学物质会影响人们的喜怒哀乐,所以许多时候人们并非自己情绪的真正掌握者。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人们有时候出现烦躁、沮丧等情绪,其原因是体内的激素梅拉多宁的分泌超过了正常的水平。这种情况更严重的例子就是冬季抑郁症。B.正常情况下人体肠道内有益菌和中性菌会有效管制有害菌的活动,当有益菌和中性菌的数量大量减少时,这种管制就会削弱。C.如果给猪投喂高密度额发酵乳杆菌,猪肠道内有益菌的数量大幅度增加,那么硫化氢和氨等有害气体的生成就会大量减少。D.残存农药、食品添加剂和抗生素等杀死大量肠道细菌,高蛋白物质就会被分解出大量硫化氢和氨等有害物质,导致人的情绪异常。3.下列判断,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A.只有当人体内多巴胺的量超过一般水平,神经兴奋在神经元中才能得到有效的传导,人的大脑才能产生化学变化,从而获得快感。B.即使人们不食用含有农药、食品添加剂和抗生素等的食物,而食用纯“绿色”食品,我们体内的肠道细菌也可能会导致情绪异常。C.肠道内的杂菌会分解高蛋白物质,产生硫化氢、氨等毒害神经的气体,这就是说,可以通过杀灭这些杂菌来预防或治疗情绪异常、D.近年来,某些人行为失控的现象屡有发生,看来控制农药、食品添加剂和抗生素的使用也应该是解决此类现象的有效措施之一。第37页共37页,【答案】1.C2.D3.A【解析】【1题详解】C项设置了把未然当己然的陷阱。“从而解决了情绪异常的防治问题”不符合文意,“解决了”在文中没有依据,从第1小段末句来看,生物学家只是“开始涉足”,“他们的见解让人耳目一新”,显然并没有达到“解决了”的程度。注意第1小段中加点的对应依据语句。【2题详解】“残存农药、食品添加剂和抗生素等杀死大量肠道细菌”,“高蛋白物质就会被分解出大量硫化氢和氨等有害物质”是两个不同的原因。A项将冬季抑郁症视作更严重的例子,文中没有直接说明,可以从症状中勉强摊断出。【3题详解】多巴胺是神经元中传导神经兴奋的一种化学物质,当多巴胺传导顺畅的时候,大脑内部就会产生一系列化学变化,使我们产生快感。是多巴胺传导顺畅与否,不是多巴胺量的多少。(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中华文明历来重视人的价值,高扬人的主体精神,强调我们作为一个具有主体性的人,既不要做神的奴隶,更不能做物的奴隶。《孝经》曰:“天地之性,人为贵。”认为在天地之间的各种生命中,没有什么比人更加尊贵了。荀子进一步解释了“人为贵”,他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从以上可知,人之所以独异于万物,一是因为人有伦理道德与智慧,二是因为人有主体性。尽管当前人类对新冠肺炎病毒的认识还不全面,但是相信凭借人类自身的智慧终究能渡过此次难关。第37页共37页,古人认为,在天地之间,“唯人独能偶天地”,表现出对人的重视。天地造万物,但是人出现后因为具有能动性而可以与天地相并列。所以,“人”与“天”“地”并称为“三才”。善于“法天则地”的人能够参与到天地万物之中去,从天地之道中取法,为人所用。《礼记•礼运》中说:“人者,天地之心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北宋思想家张载为后世留下的宝贵精神遗产。“为天地立心”是指为社会建立一套以“仁”“孝”等道德伦理为核心的精神价值系统。他认为一切活动都是心的表现,人心一动、人心一变就会影响到天地万物的变化。人在天地万物之中有这样大的作用,所以人必须时时修养自己,不能松懈。“人为贵”不是让人肆意地去主宰万物,而是提醒人怎么能够更好地管住自己,让天地万物能够按照它自身发展的规律去发生和发展,而不要人为地去干预自然。万物是天地合气而自生的,人也是天地合气中生出来的一物,但这个物确确实实跟其他的物不一样。所以人应当有自觉性来管住自己,这样才能够跟万物和谐相处。面对疫情,我们人类能做的就是要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尊重自然界整体生成发展的规律,不得以私志和嗜欲去破坏原有的生态链,干预自然界自身的运行规律,而应该“循理而举事”,根据事物自身的规律去做事;“因资而立功”,根据条件,依靠条件去做好你的事情,建立事功。总体来讲,就是要我们“推自然之势”,即循自然之规律。“为天地立心”要求我们要时刻省察自己,持守中道。被称为“十六字心传”的“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是儒学乃至中国文化传统的要义之一。简单地说,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心是危险难测的,道心是幽微难明的,应当一心一意,精诚恳切地秉承中正之道。“十六字心传”源于尧舜禹禅让的故事,既是修身之道也是治国之道,传递的是以“道心”调节“人心”的主题。从此意义来说,道德自觉意识可谓是中国文化的精髓。贤者历来注重修身,以提高道德自觉,提升精神境界,培养理想人格,追求“人心”与“道心”的合一。在抗疫的这段特殊时期,我们除了要强身健体,关注生理方面的健康,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同时也要正心养性,关注精神生命的成长,提升生命的质量;一方面去尽力延伸自然生命的长度,一方面去奋力提升精神生命的高度。如此,才能尽享真正的幸福生活。(摘编自2020年3月30日《光明日报》楼宇烈文章《为天地立心第37页共37页,提升精神生命的高度》)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中华文明自古以来注重人的主体精神,反对人信奉神灵,也反对人屈从于物质的奴役。B.人之所以能与天地并列,缘于人的自重;敢于在天地中取法,表明人对自然不够尊重。C.张载认为活动是心的表现。人心变动会对天地万物产生影响,因此人要加强自身修养。D.古人认为人心危险难测,所以要从尧舜禹禅让的故事中领会“十六字心传”的主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指出人与天地的关系之后,接着又论述了张载提出的“为天地立心”的思想内涵。B.对于“人为贵”及人的主体性,作者能够辩证地加以思考,强调了道德自觉的重要性。C.作者阐释古人的修身智慧,意在启发人们面对新冠疫情,能够认识到正心养性的意义。D.文章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如例证、引证、比喻论证等等,使得内容丰富,逻辑严密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面对新冠疫情,作者相信人类能够战胜它,但是要学会尊重自然规律,并认为正心养性与强身健体同样重要。B.“为天地立心”思想旨在为社会建立一套精神价值系统,由此提炼出的“十六字心传”成为儒学要义。C.人是天地合气的产物,只有自觉地管住自己,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与“人为贵”的主张并不矛盾。D.人类如果要尽享真正的幸福生活,只关注身体健康是不够的,还需要提升精神生命的高度,提升生命质量。【答案】1.C2.D3.B【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内容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寻找细微的差别。第37页共37页,A项,“反对人信奉神灵”曲解文意,原文说的是“不要做神的奴隶”。B项,错在“表明人对自然不够尊重”原文,“善于‘法天则地’的人能够参与到天地万物之中去,从天地之道中取法,为人所用”,所以,“从天地之道中取法”是人的能动性的体现,但不是“表明人对自然不够尊重”。D项,强加因果。原文,“简单地说,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心是危险难测的,道心是幽微难明的,应当一心一意,精诚恳切地秉承中正之道。‘十六字心传’源于尧舜禹禅让的故事,既是修身之道也是治国之道,传递的是以‘道心’调节‘人心’的主题”,由此可见原文并没有因果关系。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D项,文章没有例证和比喻论证。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B项,“由此提炼出的‘十六字心传︐”,于文无据。(“十六字心传”始于《尚书》)。故选B。【点睛】第37页共37页,解答论述类文本的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从宏观看,中西哲学的最大差别之一就在于待天人关系的态度,其他一切差别都是由此衍化而来。西方哲学在天人关系上主张天人二分、主客对立,中国哲学在天人关系上则主张大化流行、生生不息、天人贯通、天人合一。西方哲学重视“分”,中国哲学重视“生”。天人合一既不是人类中心主义,也不是自然中心主义,它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这种方式就是把人类与大自然看作是一个生命整体,人中有天,天中有人。在中国思想史上,天的含义有一个演化过程。人类文明早期,人们认识水平有限,对大自然怀有畏惧之心,认为天就是上帝,就是天命。到了周朝,天的神秘性有所弱化。天的含义,从命运之天、主宰之天、宗教之天到义理之天再到自然之天,经历了一个演进的过程。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所说的“天”,已经没有什么神秘含义,就是指外在于我们的自然界。自然界的运行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是可以被我们人类所认识的。只有严格按照自然规律办事,才能做到趋利避害、逢凶化吉;违背了自然规律,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惩罚。第37页共37页,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哲学认为人来源于大自然,是大自然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大自然造化的产物;人不能游离于自然之外,更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天、地、人之间并不是各自独立、相互对立的系统,而是彼此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是一气贯通的,它们同处于一个充满生机的生命洪流之中,人与天是相通的,不可分离的。西方哲学不否认人来源于大自然,人是自然发展的产物,但在人类对待自然界的态度上以及人类在自然界中居于一种怎样的位置上,中西哲学之间有了分歧。西方哲学主张自然界是没有生命的客观存在,人是万物的尺度,人类是自然界的主宰,人类的目的就是征服自然、战胜自然,这是典型的人类中心主义观点,是西方哲学天人二分思维方式所必然导致的结果。而中国哲学则不然,一开始就把认知思考的视角放在了天人关系上,天人关系的落脚点是人,而不是天,是推天道以尽人事,最终要落实到人事上,也就是荀子说的“善言天者必有征于人”。在中国哲学看来,宇宙论、认识论、政治论、伦理学是贯通的,而不是彼此分离的。做学问如果不关注天人关系,就不能称之为学问。为什么中国会重视天人合一说?因为,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农立国的农业国家,要从事农业生产,首先就要了解自然时令的变化规律。正是由于中国社会的这一以农立国的基本特征,历朝历代的思想家们都重视探讨天与人之间的关系。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人通过反观内求,就能够认识天,孟子的这个天人合一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之后,无论是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应”说,还是张载提出的“天人合一”说,朱熹提出的“天人一理”说,王夫之提出的“天人一气”说,都把天人关系看作是自己思想的出发点。比如北京的故宫,其核心建筑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以及皇家园林“颐和园”,还有天坛、地坛、日坛、月坛等,其建筑风格都反映了天人合一、天人和谐的思想理念,其精髓就是“天地人和”。总而言之,在中国文化系统中,天人关系及其所蕴含的智慧始终是被中国思想家们看作是最重要的哲学问题,是中国哲学思考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摘编自王杰《天人合一,道法自然》)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哲学把人类与大自然看作是一个生命整体,主张天人合一、生生不息、人定胜天。第37页共37页,B.西方哲学则主张天人二分、主客对立,人是万物的尺度,人在自然界中处于中心地位。C.中国哲学认为天人合一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天人关系是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点。D.西方哲学认为人是自然的主宰,人类需要征服自然,战胜自然,否定人与自然的联系。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先后引用老子、荀子、孟子的名言是为论证中国哲学自古以来就重视天人合一的理念。B.文章将中西方哲学观点差异进行对比论证,突出中国哲学对天人关系所持态度的优越性。C.文章采用了道理论证、对比论证、因果论证、举例论证等方法来阐释论点,论证手法多样。D.主体部分采用层进式结构,由对天的认识演进到对天人关系的认识,再到认识产生的原因。3.根据原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西方哲学在处理天人关系上过分注重“分”和“对立”,必然会导致人类中心主义盛行。B.中国哲学对“天”的理解是演变的,其神秘性渐渐消失,“天”蕴指的自然规律性逐步显现。C.“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论断,符合中国哲学“天人合一”说,其落脚点是尽人事。D.“天人合一”说起源于孟子,经过后世哲学家的不断发展,对当代中国乃至世界都有积极意义。第37页共37页,1.B(A.混淆概念,“人定胜天”不属于天人合一的中国哲学思想;C.以偏概全,原文是“天人关系及其所蕴含的智慧是中国哲学思考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点。”D.曲解文意,西方哲学并不否认人与自然的联系。)(3分)2.A(文章引用老子和荀子的名言不是为了论证中国自古以来就重视天人合一的理念。)(3分)3.D(无中生有,起源于孟子于文无据。)(3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在艺术领域,直觉需要整理、凝聚为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直觉的互相递接,实际上也就是形式间的递接。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认为,有了直觉也就有了表现,两者是一回事。在他看来,直觉中一定会有对象的轮廓,把直觉表述出来,也就是把这个轮廓表述出来,这不就是“表现”了吗?克罗齐认为,无法表现的所谓“直觉”,实际上根本就不是直觉。经常有人说,他心中有了一种极为深切的感受,就是表现不出来。克罗齐的回答是:没有这种事!任何感受都有它的特殊轨迹,而找不到轨迹的感受是无法走向深入的,因此也不可能是深刻的。克罗齐的见解是深刻的。他认为在产生过程中已经赋形了的直觉才是“真直觉”,这就大大提高了直觉的品位,从而使它与艺术和美十分接近,甚至合而为一了。但是,这种企图也给他的理论带来了麻烦。由于他把直觉的要求提高了,因此也把直觉的范畴缩小了。他的兼具表现功能的直觉实际上已成为他所理解的艺术活动的全部,所谓艺术品只不过是为了备忘而作的物化翻译。德国现代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在《人论》一书中对克罗齐的批评很有代表性:“克罗齐只对表现的事实感兴趣,而不管表现的方式。在他看来,唯一要紧的事就是艺术家的直觉,而不是这种直觉在一种特殊物质中的具体化。在他的理论中,全部的精神活力只倾注在直觉的形成上。当这个过程完成时,艺术创造也就完成了,随后唯一的事情就是外在的复写,虽然这种复写对于直觉的传达是必要的,但就其本质而言则是无意义的。但是,对于一个伟大的画家、音乐家或者诗人来说,色彩、线条、韵律和语词不只是他技术手段的一个部分,它们是创造过程本身的必要要素。”第37页共37页,平心而论,卡西尔对克罗齐的批评有言之过重之处,因为克罗齐并不是完全不管表现形式。但卡西尔鲜明地提出了让直觉“在一种特殊物质中具体化”,即给直觉以形式,确实对克罗齐作出了重要的补充和校正。艺术形式,是对艺术直觉的提炼,也是对艺术直觉的保存。为此,艺术形式也就是一种直觉形式。种种意蕴、情志,都要以直觉形式呈现出来。这种直觉形式也可称为“直觉造型”。列奥纳多·达·芬奇用“教导人们学会观看”来表达绘画和雕塑的意义。这种能够“教导人们学会观看”的直觉形式,一旦形成就能构成对意蕴的超越。在这个意义.上,是形式使内容走向普遍,走向长久。不少美学家注意到了这样的审美事实:深层的意蕴会因理解而很快被人淡忘,而它的呈现形式却长刻人们心头。我们应该援引一些具体的实例了。朱自清的《背影》常被人说成是一篇至情佳作。这话并未说错,但却远未道出此文成功的秘密。我们读到过许多纪念双亲的赤诚文章,但感染力却不及《背影》。《背影》最值得注意的,是情感和文字之间的一个中介结构,那就是情感的直觉造型。读过这篇散文的读者,往往会不记得文章中的直接抒情言词,却会记住那个蹒跚、肥胖、吃力的背影。在许多场合,还会产生联想。在我看来,许多诗文并不缺少真实的激情,却缺少这种直觉造型。结果,情感就涣散不定,构不成交汇点。很多艺术家执意寻找艺术创造的心理动力,却不注重形式的寻求和构建。一位青年女演员未能演好旧时代的一名歌妓,评论家们都众口一词,说是由于她太年轻,没有体验。大家也都觉得言之有理。其实,这种认识是极为偏颇的。实际上,连成功地演出了《茶馆》的于是之们,也并没有在当年的茶馆中泡过,更没有那些垂老茶客们的心理体验,但他们终于找到了那段生活的内在形式,并把它体现在自己的气貌行止上,构成了直觉造型。(摘编自余秋雨《艺术创造论·造型》)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克罗齐认为任何感受都有轨迹可寻,找到特殊轨迹的直觉感受就可以走向深入,变得深刻。B.卡西尔不认同克罗齐关于直觉的观点,卡西尔认为艺术表现形式比直觉形成过程更重要。C.达·芬奇认为绘画和雕塑就是艺术领域的直觉造型,它们的意义在于“教导人们学会观看”。第37页共37页,D.作者认为,许多诗文由于缺少直觉造型,导致其情感虽然真实,却涣散不定,无法交汇于一处。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陈述克罗齐、卡西尔等人的见解,目的是通过比较不同学者的观点来阐释自己的主张。B.文章既肯定了克罗齐、卡西尔等人见解的合理性,又指出其不足,显示了论证的思辨态度。C.文章运用对比论证的手法,比较《背影》和《茶馆》的不同表现,论证了直觉造型的重要性。D.文章运用“平心而论”“在这个意义上”“在我看来”等语句,对观点表述做出限制,立论审慎。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艺术直觉需要整理、凝聚为一种艺术形式,艺术家不能只是一味地寻找艺术创造的心理动力,却忽略直觉造型。B.在克罗齐看来,“直觉”已兼具表现功能,艺术创造过程就是为了备忘而对“直觉”进行物化翻译和外在复写的过程。C.《背影》中“父亲”那个蹒跚、肥胖、吃力的背影就是一个直觉造型,它作为情感与文字间的中介结构,令读者印象深刻。D.演员若没有所饰演角色的生活经历和心理体验,可以通过寻找角色生活的内在形式,构建直觉造型,来取得演出的成功。第37页共37页,(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网络空间是将人群聚集起来的一种新型社会空间,更是年轻一代学习、娱乐和交往的平台,为保证网络空间的有序,制定和遵守相应的规则是必要的。不仅如此,网络空间还需要每个人对网上的其他人给予应有的尊重。简言之,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网络行为是由网民的观念意识引导的,而文明的网络行为是在一系列文明的观念意识支配下形成的。由于青年是网民的主体,其网络行为对网络空间的文明状况有极大的影响,因此引导他们树立文明的网络行为观,无疑有助于网络行为失范的校正和网络空间的治理,有助于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网络规范必不可少,这已是共识。但需要有什么样的网络规范,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底线伦理或“负面清单”通常是共识性最强也是最起码的网络行为规范,通过明确“不能做什么”来列出的网络行为负面清单,通常也是具有法律强制性的禁区,构成最低层次的网络道德规范。归纳学术界对网络失范行为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五不”来认识网络行为的底线要求,或以此作为网民尤其是青年们文明上网的负面清单:不伤害——网络行为者既不要有意作恶,也不能无意为恶,如在网上进攻击、谩骂,诋毁他人的名誉,或侵犯他人的安全、自由、隐私和利益等。不偷盗——在网络信息空间中,要像对待现实世界中的商品一样,以合法合规的方式获取所需的信息,抵制侵犯知识产权的不道德行为。不造假——每一个网民要从不进行信息造假做起,确保自己在网上发送的信息是真实的,尤其是自媒体,不能为了吸引眼球而编造耸人听闻或哗众取宠的谣言。不浪费——即不发生信息浪费的行为。向网络发送垃圾信息不但会造成网络资源的浪费,也会耗费网民的时间和精力,信息时代工作效率的提高本来使我们获得了认知盈余,但网上的垃圾信息、造谣与辟谣之间的拉锯战又无端消耗了我们的认知盈余。不盲从——上网时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不轻信网络谣言而上当受骗,没有信谣的网民,就没有网谣的市场,网民就不会被网络污染的策划者所利用,不会不明真相地卷入人肉搜索或网络围攻。第37页共37页,底线意识主要是从否定性的角度确立了网络中不能做什么;而一旦在网络空间中产生了行为,无疑就是开始了“做什么”,只要有行为,就必须有一定的规范和要求去主导人的行为,于是就有了肯定意义上的网络行为意识。其中,做到平等待人或尊重他人可以说是形成积极网络行为的基准意识,而这种基准意识可以通过“等效意识”“反身意识”“价值意识”和“契约意识”来具体体现。所谓“等效意识”,就是当线上的虚拟世界出现道德失范行为时,要将其视为与现实世界中的道德失范行为具有等效的实际影响,因此需要一视同仁地对我们线上和线下的行为提出道德规范要求。所谓“反身意识”,可以说是等效意识在自我和他人关系上的延伸,即一个人的不当行为有可能损害到他人时,转换视角去设想当自己是这种行为的受害人时会有什么样的切身之痛。有了这样的反身意识,就会自觉抵制许多不良的网络行为,就不会到网上去传播谣言。“价值意识”在网络行为中有多方面的体现:第一,它表现为对他人信息劳动的价值认同,比如尊重知识产权;第二,重视信息内容的文化意义,从而积极传播内容健康的信息;第三,意识到网络作为信息技术的价值负载,从而关注信息技术使用的道德效应。由于技术普遍是负载价值的,不当使用网络可能会产生出负价值,如对网络游戏的沉迷会耽误学业和事业。此外,网络是“内容为王”的空间,是各种思想交锋的新的疆场,青年人尤其是被争夺的对象。因此,正确的价值观对他们而言具有主导性的作用。“契约意识”就是要具有信息契约精神。网络空间中,在信息的生产、传播和使用中新出现了大量的利益分配乃至利益冲突问题,冲击了传统的信任机制,通过订立契约的方式来规范各自权利和义务成为重构信任机制的重要方式之一。当作为未来希望的青年一代在网上讲诚信、守契约、服从大局时,网络中新的信任机制可随之形成。(摘编自肖峰《从底线伦理到担当精神:当代青年的网络文明意识》)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青年是网络空间的参与主体,因此有必要定相应的规则,来规范和管理网络。B.网络上充塞的垃圾信息消耗了人们的认知盈余,导致线上工作效率不如线下。C.青年在进入网络空间时首先应遵从“五不”底线,明确在网络中不能做什么。第37页共37页,D.“等效意识”要求网络行为的主体在现实和络空间中的行为要始终保持一致。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五不”是从否定性角度对网络行为作出的规范,如违反可能会受到法律的惩罚。B.基准意识是对网络行为的积极要求,说明“能做什么”比“不做什么”更重要。C.中国传统美德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助于我们理解何谓“反身意识”。D.网络信息的生产、传播和使用产生了一些传统信任机制框架内无法解决的新问题。3.下列选项,最能全面而准确概括原文主要观点的一项是()(3分)A.没有健全而成熟的网络立法,违法的网络行为不被惩治,文明的网络行为就得不到保护,诚信社会也难以建成。B.网络行为必须要有文明的观念意识加以引导,而“等效意识”“价值意识”等能够规范人们的网络文明行为。C.“五不”作为网民尤其是青年们上网的负面单,可以为网络行为的基准意识提供重要参照。D.引导青年树立文明的网络行为观念,有助网络行为失范的校正和网络空间的治理,有助于青年一代健康成长。(一)答案:1.C;2.B;3.D;第37页共37页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1-11-25 21:04:13 页数:37
价格:¥6.66 大小:605.72 KB
文章作者:未来可期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