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项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9

2/19

剩余1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项练习题1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事实上,生活美学的崛起,并不意味着美学的转型——美学也根本不需要为此而转型。生活美学是对过去长期被忽略的审美与生活之间同一关系的关注。过去,审美与生活被错误地对立起来,并以此作为审美活动的全部,结果,审美也被人为地与生活隔绝。其实,艺术美代表着审美活动的一极,生活美则代表着审美活动的另外一极。前者因为非功利性比较明显,往往被直接与审美活动等同起来,后者因为功利性比较明显,一般被拒斥在审美活动之外。但是,生活美本来就是审美活动的应有之义,人们经常说“适者生存”,但是,在“适”中求得生存,这其实是人与动物所共同具有的;唯独“美者优存”,也就是在“美”中求得生存,才是人所特有的。因为,严格而言,生活之为生活,也理应成为“美者优存”的具体表现。美与人类生命活动同在,当然也与人类的日常生活同在。因此,透过功利性或多或少的问题,我们应该看到的是生活美学的诞生,并且它主要拓展的,是审美活动的外延,正是它,把“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一理想逐渐变成了现实。   在生活美学之中,生活的审美化意味着生活本身被提高为审美,以至于生活中无所不美,美是生活中的任何东西。美学就是这样一下子结束了自己的高傲与贵族偏见。然而,从“审美否定生活论”到“审美与生活同一论”,看似理论的突破,其实两者仍旧具有共同的理论缺陷,无非是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外一个极端。在这个方面,就美学而言,探索审美与生活之间的同一性时,必须避免的误区就是将审美与生活的等同当作一个真问题。美学对于审美活动的生活一极、功利一极的拓展,是意在剥夺传统美学的特权,进而开拓美学的思路。借此,昔日长期被忽略的受到重视,长期简单化的得以复杂化。可是,如果我们仅仅从作为部门美学的生活美学的角度去看问题,就会过分专注地把眼光放在某种应付生活的而并非针对审美活动的生活态度(生活美学)之上,根本不会去关注人类的任何罪孽和丑行。它是对精神的放逐,而不是对精神的恪守。   无可避讳的是,我们在生活美学提倡者那里,已经嗅到了几丝甘于平庸的气味。本来,在审美活动中确实并没有必要时刻关注终极价值,但是,却不能须臾背离终极价值,更不能转而诋毁终极价值:遗憾的是,我们在生活美学中只看到了对于人们所亟待满足的享乐的合理性的提倡,但是,审美活动还有其远远高出于享乐的合理性的东西。生活中的享乐的合理性当然提供了一种快乐、一种审美,但假如不对之加以引导、提高,相反却放任自流,甚至听任它肆意越过自己的边界,去侵吞审美的领域,就难免把审美赶入枯鱼之肆的结局。抬高生活的目的,必须是在更深刻的意义上抬高审美本身。人类的审美也必将从丧失反思之维沦落到退回生命的零度,进而成为对于审美、对于生活的随心所欲和蓄意嘲笑。第19页共19页\n(摘编自潘知常《生活问题的美学困局》)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生活美学的崛起不是美学转型,而是修正过去美学认为生活与审美间是同一关系的观点。B.艺术美和生活美是审美活动中的两极,二者区别在于前者是非功利性的而后者是功利性的。C.把生活美学当作部门美学的一部分会让人因过分关注应付生活而忽略生活中的审美活动。D.审美活动不能背离终极价值,艺术和生活绝不可能完全等同,要避免生活美学的庸俗化。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否定了美学过去把生活和审美对立的做法,以此引出艺术美、生活美并加以分析。B.文章通过比较“适者生存”“美者优存”,论证了人类的生命和生活蕴含的美学不同。C.第二段通过否定审美与生活等同的观点,讨论我们对生活美学应该持有的态度。D.文章通过对生活美学具体分析后,于末段分析生活美学的困局及可能带来的后果。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美者优存”的概念既包括人之为人的生命活动,也包括人之为人的日常生活活动。B.生活美学把生活本身提高为审美,以至于生活无处不体现美,结束了美学的高傲和贵族偏见。C.生活美学拓展了审美活动的外延,能够把“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的理想逐渐变成现实。D.“审美否定生活论”和“审美与生活同一论”两个理论都有缺陷,都剥夺了传统美学特权。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如果从唐朝讲起,它创立的那一天,就开启了一个以长安都城所代表的关中为中心(函谷关以东的)关东为辅佐、江淮为兼纳的,三位一体且混融胡汉众多人群的王朝政权建设道路。这主要表现在唐高祖和唐太宗初期对中原农耕地带的经营之中,随后,唐太宗和唐高宗又在这个基础上相继征服东西突厥、收降铁勒诸部等周边胡系势力,确立了将长城东西南北并合在一个异质性大型王朝之内的格局。   第19页共19页\n为什么唐朝能够超越以往中原王朝国家的传统格局呢?通常的理解是,这属于“大一统思想”的践行,是以李唐皇室为代表的统治集团“胡汉混融”思路及其方针政策颁行带来的结果。情况的确如此,但是如果没有此前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汉系与周边各族势力的相互混合交融,唐朝显然是做不到这一点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群交往为后续容纳广泛的唐王朝奠定了基础,这可以揭示出中国表征的东亚古代王朝“累积性建构”的基本特质:第一,王朝的相互转换,通常是后者通盘继承前者并延此顺行发展;第二,汉系王朝解体之后,周边异质性力量一旦崛起或强盛,也常常参与中原的角逐并与之汇合,其“果实”随之被后起的王朝全盘接收进而开启“坐大式”的建构道路。正是在跨越中原内外、兼纳胡汉各系人群的“循环式”衍进中,中国王朝更替之后的再建构就呈现出超越前者的趋势。一旦这种建构达不到规模或局限在某个特定地域,抑或当它衰竭之时,就会被能量更大的后起者所替代。换言之,自秦朝开始,古代中国王朝的演变就形成了这样的模式:王朝前后的更替多是后者延续前者而非改弦更张,整体上呈前后延续而非断裂之倾向,单个王朝虽然存时长短不一,但被整体的延承所遮盖,前后贯通、“大一统”就成为它的基本特性。这是我们对中国古代王朝历史演进的一个总结。   如果想更清楚地说明它的特性,东西方的对比或许是一个理想的参照。围绕地中海建立的罗马帝国,它的多人群组合、多地域连接、多文化聚合形成的超越式帝国,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与东亚秦汉隋唐王朝有对应和参考的价值。就单独帝国的延续而言,罗马帝国存续时间之长久,超过中国历代的任何王朝,然而罗马帝国东西分裂之后各自解体,要么被欧洲境内其他王国、公国和诸侯延承,要么就被奥斯曼王朝推翻;即便是欧洲随后崛起的王朝帝国的新格局,也多是在日耳曼主导的势力统辖之下,与罗马帝国不发生直接关联(尽管有统治者口头或书面的承诺)。   这又与古代中国王朝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为什么欧亚大陆东西两端国家的建构有如此的差别?这是一个令学术界感到颇有意思的话题。限于条件,我们这里无法给出详细答案,但曾经的罗马帝国的不同发展模式,至少能够为我们理解中国王朝的“累积性”特征并做出阐释,提供一个有益的参照。(摘编自李鸿宾《唐宋时期王朝都城变迁的历史考察》)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唐朝以后,历代都是以关中为中心、关东为辅佐、江淮为兼纳的三位一体且混融胡汉人群的政权建设模式。B.从唐朝开始的王朝政权建设道路有赖于前面朝代的基础,这和中国的“家天下”的世袭制度有关。C.由于研究条件及研究水平有限,作者还无法给出欧亚大陆东西两端国家的建构差别原因的详细答案。D.了解罗马帝国的建立和分解继承历史并对比中国历史,有利于帮助我们了解中国王朝的“累积性”特征。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主要分析了中国古代“异质性大型王朝”建立的原因及其特征。B.文章多选用短句,论证条理清晰、语言严谨准确,说服力强。第19页共19页\nC.文章举罗马帝国事例的时候采用了对比论证,这增加了论证的力量。D.文章大多的论证段落都是先阐述理论,再举实例论证,这使得文章论证有理有据。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朝能将长城东西南北并合在一个异质性大型王朝里,不仅有前朝的功劳,更有唐朝几代任皇帝的苦心经营。B.唐王朝践行了“大一统思想”,这是其能够超越以往没有践行这一思想的中原王朝国家传统格局的主要原因。C.魏晋南北朝朝代更迭,使得中原汉系与周边各族势力相互混合交融,这为唐朝的混融胡汉的政权模式打下了基础。D.一旦一个王朝的发展受限,抑或力量衰竭,就会被更强大的力量代替,这使得王朝更替后的再建构呈现超越前者的趋势。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理性思维和直觉思维是人类认知世界的思维方法的两种主要形式,二者不可偏废。人类之所以能认识和改造自然,成为万物之灵,依赖的是理性的力量。理性是科学事业的第一要素,是科学的灵魂;科学是人类理性思维的逻辑结果和表达形式。正是理论化和实证调查这两个特征的独特结合构成了科学事业的核心。如康德所说:“没有理论的经验是盲目的,而没有经验的理论是空洞的。”科学是理性的事业。达尔文曾说:"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作出结论。”科学不迷信权威,而是强调尊重事实。客观性、确定性、可检验性、合逻辑性等是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准则。’科学研究应杜绝主观臆断、迷信权威、弄虚作假、急功近利等现象。虽然人类的认知能力在不断进步,但人类永远无法穷究浩瀚宇宙的奥秘。从科学发展史看,人类总是在不断推翻或补充完善前人的理论。理性思维在科技创新过程中起着基础性作用。但我们不能加以绝对化,认为科学家将经验事实作为科学理论的唯一来源,视理性为科学的唯一特征。事实上,科学史上有很多以直觉为代表的非理性思维方式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案例,例如阿基米德找到浮力定律,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魏格纳创立大陆漂移学说等。爱因斯坦指出,物理学家的使命在于获得关于外部世界的普遍规律,而我们要通向这些普遍规律往往必须依靠以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直觉,并不能完全依赖于逻辑的理性通道。他认为在科学发现的道路上,直觉思维和理性思维同时发挥着重要作用。直觉思维作用的发挥是以科学家的理论知识和对问题的持续研究为基础的。科学家们第19页共19页\n在潜意识中不断积累相关信息,在受到某种信息刺激时直觉思维往往能在瞬间直接地、非逻辑性地发现问题的本质和解决方案。美国现代心理学者威廉。詹姆斯首先提出了认知有两种发生方式的观点。在他看来,直觉是一种类似于联想的思维方式昌它在认知过程中让人觉得毫不费力,而且速度惊人。直觉不可能随时随地出现,它必须建立在科学家们长期扎实的理论研究和大量的观察实验数据之上。直觉思维虽然有时能够快速地、创造性地为人们提供一种意想不到的研究思路,但这种思路要保证正确性,往往还需要理性思维来重建严密的逻辑关系。理性思维在科学积累阶段起着主导作用,科学家们在理性思维的主导之下遵循严密的逻辑规则,在特定的科学范式中扩展认知广度,加深认知精度。而直觉思维大多数时间处于休眠状态,一旦在特定信息的刺激下,就能在研究工作进入死胡同时成为推进科技创新的一柄利刃。因此,科技创新过程离不开理性思维与直觉思维的有机结合。理性思维通过分析和综合、归纳和演绎等逻辑方法提供了稳定的、严谨的、系统的、合理的知识体系,这是科技创新的基础。直觉思维则在我们并未察觉的情况下将这些信息资源自由组合9在某种敏感信息的刺激下,以特有的方式认知事物、理解世界。(摘编自张今杰、张峰《理性思维与直觉思维》)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认知世界有两种思维方法,分别是理性思维和直觉思维,二者应该兼而有之。B.人类拥有理性的力量,这使得人类能够认识自然,并且改造自然,成为万物之灵。C.科学事业的核心是理论化和实证调查两个特征的独特结合,康德的话证明了这一点。D.虽然直觉思维在科技创新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并不意味着它可以取代理性思维。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4段举例论证以直觉为代表的非理性思维在科学研究中往往能发挥重要作用。B.文章区分理性思维与直觉思维,论证了直觉思维能成为推进科技创新的一柄利刃。C.本文引用爱因斯坦等著名人物的观点,有助于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使论证更严谨。D.文章辩证地指出,直觉思维有时能够快速、创造性地提供研究思路,但未必正确。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理性思维是基础,这意味着科学家对经验事实的关注,要高于对直觉思维的关注。B.直觉类似于联想,它在认知过程中往往会随时随地出现,毫不费力,而且速度惊人。C.理性思维和直觉思维各有所长,二者只要能够辩证协同工作,就能够实现科技创新。D.科学是理性的事业,强调尊重事实,科学发展史表明,人类无法穷究浩瀚宇宙的奥秘。四.论述类文本阅读。第19页共19页\n中华文明从一开始就具有以人为本的精神,是一种以人本主义为基石的人类文明。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体系中,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等神话传说其实都是有关人间英雄和氏族首领的英雄事迹的文学表述。在经过后人加工的中国上古神话中,神话的因素与历史的因素以传说的方式奇妙地结合起来了。神话人物主要不是作为人类的异已力量出现,而是人类自身力量的凝聚和升华。中华的先民们确信文化是他们自己创造的,这种文化就必然以人为其核心。追求人格的完善,追求人伦的幸福,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便成为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取向。在中华文化中,人是宇宙万物的中心,是衡量万物价值的尺度,人的道德准则源于人的本性,人的智慧源于人的内心。先民的这种思维定势为中华文化打下了深刻的民族烙印,那就是以人为本的精神。中华的先民把人间的圣贤当作崇敬、仿效的对象;以“立德、立功、立言”等生前的建树来实现生命的不朽;从日常人伦中追求仁爱心和幸福感。只要对中国古代艺术进行历时性的考察,就可以清晰地看出随着时代的推进,人本精神越来越成为占压倒优势的价值取向。以诗歌为例,从先秦以来,人们强调诗歌源于人间的生活,是人们喜怒哀乐的自然表现。正是在这种文化土壤中,“诗言志”成为中国诗歌的开山纲领。在中华先民们看来,诗歌完全是抒写人类内心世界的一种文化形态,非人间的内容在诗国中是没有立足之地的,人本精神就是中华诗国的核心精神。正因如此,中国古代文学艺术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便是个人抒情的性质。在春秋战国时代,中国思想界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儒家思想并不轻视个体的意义,他们那么重视修身养性,正是着眼于个体人格的建树。孔子深为赞赏的“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生活状态,正是充满抒情意味的诗意人生。与儒家相反,老子和庄子从另一个方面实现了人生的诗化。老、庄是以浪漫的态度对待人生的,他们所追求的是超越现实环境的精神自由。儒、道两家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基本人生思想。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中除诗歌以外的其他样式也不例外。例如《史记》本是史传文学,但因洋溢着浓郁的抒情色彩而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元杂剧《西厢记》本是敷演故事的戏曲,长亭送别时崔莺莺主唱的套曲,不是优美的抒情诗又是什么?小说《红楼梦》堪称封建时代社会生活的全景图卷,但是全书的主要内容如宝黛爱情等无不写得优美如诗。西方的文艺理论家着意于绘画是空间艺术而诗歌是时间艺术的辨析,而中国的艺术家却对“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融通境界津津乐道。这说明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在整体上带有浓重的抒情性质,它是无数中华先民充满个性的灵心慧性所创造的作品的集合。(摘编自莫砺锋《人本精神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底蕴》)10.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第19页共19页\nA.先民充满文化自信,使得中华文化以人为本,重视人与自身、他人、自然的关系。B.中国的神话传说折射人间现实,先民会将对现实英雄的崇拜寄托在神话人物。C.儒家与道家以相同的态度、方式追求诗意人生,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基本人生思想。D.“诗言志”是中国诗歌的开山纲领,脱离生活实际的诗歌一定得不到先民的认可。11.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段开门见山,指出中华文明的特点、基础,然后从古代神话人手展开论述。B.文章以诗歌、戏剧、小说等为例,阐述了人本精神对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影响。C.文章第四段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手法,主要是为了突出中西方艺术观点的差异。D.文章论述人本精神在诗歌和在其他文学样式中的体现时,着墨多少有所不同。1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人本精神价值取向使得文学家注重表现情感、书写内心世界。B.神话传说是对英雄人物的文学表述,但蕴含历史因素,其史学价值高于文学价值。C.古代每部文学作品都充满抒情意味,集合在一起使古代文学具有浓重的抒情性质。D.中国古代文学家要追求作品的抒情性,就一定会忽略作品的现实性和教化功能。第19页共19页\n答案以及解析1.D;2.B;3.C解析:1.A.而是修正过去美学认为生活与审美间是同一关系的观点”错误,第一段说的是“并不意味着美学的转型……生治美学是对过去长期被忽略的审美与生活之间同一关系的关注”,是说”关注”,不是“修正”。B.者区别在于前者是非功利性的而后者是功利性的”错误,第一段说的是”前者因为非功利性比校……后者因为功利性比较明显”。C.“把生活美学当作部门美学的一部分会错误,第二段说的是“我们仅仅从作为部门门]美学的生活美学的角度去看问题,就会过分专,选项忽略了“仅仅”这一修饰词。故选D。2.B.“论证了人类的生命和生活蕴含的美学不同”错误,从第一段来看,应是论证美与人类生命活动以及日常生活同在。故选B。3.C.“能够把‘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的理想逐渐变成现实”错误,第一段说的是“正是它,把‘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一理想逐渐变成了现实”,选项变已然为未然。故选C。4.D;5.B;6.B解析:4.A项,理解有误,这种建设模式主要在唐朝;B项,无中生有,原文说的是和对前朝的全盘接收有关;C项,原文的“限于条件”指的并不是“研究条件和研究水平有限”。5.文章长短句结合,以长句为主。6.“主要原因”错,于文无据。7.A;8.B;9.D解析:7.A.“人类认知世界有两种思维方法”错,以偏概全,原文第一段为“理性思维和直觉思维是人类认知世界的思维方法的两种主要形式”。8.B.“论证了直觉思维能成为推进科技创新的一柄利刃”错,应该是“为了论证科技创新过程离不开理性思维与直觉思维的有机结合”。第19页共19页\n9.A.“这意味着科学家对经验事实的关注,要高于对直觉思维的关注”错误,原文第五段为“直觉思维和理性思维同时发挥着重要作用”。B.“它在认知过程中往往会随时随地出现,毫不费力”错误,应该是“让人觉得毫不费力,直觉不可能随时随地出现”,见原文第六段“它在认知过程中让人觉得毫不费力”,第七段“直觉不可能随时随地出现”。C.“就能够实现科技创新”错误,说法绝对,原文最后一段为“科技创新过程离不开理性思维与直觉思维的有机结合”,应是“有助于实现科技创新”。故选:D。10.C11.C12.A解析:10.曲解文意。“儒家与道家以相同的态度、方式追求诗意人生……”错。原文说“与儒家相反,老子和庄子从另一个方面实现了人生的诗化。老、庄是以浪漫的态度对待人生的”,可见儒道两家的人生态度和实现方式是不相同的。11.解读有误。“主要是为了突出中、西方艺术观点的差异”错,其目的是论述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带有浓重的抒情性质。12.B项,“其史学价值高于文学价值"无中生有,于文无据;C项,“中国古代文学家要追求作品的抒情性,就一定会忽略作品的现实性和教化功能”说法片面绝对,“抒情性”与“现实性和教化功能”并不矛盾;D项,“古代每部文学作品都充满抒情意味,集合在一起使古代文学具有浓重的抒情性质”曲解文意,原文首先强调中国文学艺术在整体上带有浓重抒情性质,并未说“每部文学作品”,其次是说“它是无数中华先民充满个性的灵心慧性所创造的作品的集合”。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项练习题2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在中国文言小说史上,唐传奇是一座无可争议的高峰。唐传奇所蕴含的“意境”是其艺术魅力长盛不衰的原因之一。一般来说,“意境”是诗歌等抒情文学所具有的审美内涵,所以很少有人用“意境”评价叙事文学。虽然宋代和明清传奇也有一些富有意境的作品,但是都不像唐传奇这样具有整体性和规模性。唐传奇之“意境”,首先体现在情景交融上,即作者以景物描写来表现小说人物的情感。例如,在《补江总白猿传》中描写欧阳纥失妻一段,通过对寂静暗夜的描写,烘托出众人的茫然失措;在《长恨歌传》中以四时之景写唐玄宗思念杨贵妃的场景,催人泪下。此外,在部分作品中,虽然有些景物并未和人物的情感相交融,但依然富有意境。比如《游仙窟》描写“余”奉使河源途中所见无比壮丽之景,与王维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异曲同工之妙。第19页共19页\n然而,“情景交融”中的“景”,并非只表示景物。往大点说,整篇文章都可以当作“情景交融”的“景”。作者为了抒发情感而创作一篇作品,这也是一种“情景交融”。如《莺莺传》一般被认为是元稹自况之作,其中明显寄托着元稹的个人情感。用小说来抒发情感,大概就是从这时开始的,这一传统一直延续到清代的《聊斋志异》和《红楼梦》。唐传奇之“意境”,还表现在“真”。这个“真”,主要体现在情态、情感的真实。如《任氏传》中写郑子对任氏一见钟情,想认识任氏又不敢贸然打招呼,其矛盾的心理非常符合人们的日常情态。又如《霍小玉传》中写到李益将见霍小玉时那种紧张与欣喜并存的情态,分明就是每个将要面见心爱之人时都具有的。唐传奇的爱情故事往往更符合人的真实性情。《莺莺传)中写张生对莺莺始乱终弃,但依然有着留恋,就非常真实地体现了藕断丝连的人情实态。“平淡自然”也是构成唐传奇“意境”的重要无素。虽然唐传奇中也不乏华丽的词藻,但是往往在描写人物形象、景色风物时用笔简洁平淡。《离魂记》中描写倩娘美丽端庄,仅用了“端妍绝伦”四字;《李娃传》描绘李娃的美貌气质,也只使用“明眸皓腕,举步艳冶”八字。这些文笔秀丽简洁,正是庄子所说的“既雕既琢,复归于朴”。“传神”也是构成唐传奇“意境”的重要元素。在唐传奇中,“以形写神”的佳例比比皆是。在《李娃传》里,李娃欺骗荥阳公子导致其流落街头、饥寒交迫,两人再次见面时,作者运用语言、动作等描写把李娃从一个狡猾薄情的风尘女子变成了一个有良知、有情怀、深明大义的高尚女子,堪称绝妙之笔。《柳氏传》《无双传》等也是用非常简练自然的文笔,通过几个动作和神情,真正写出了人物的“神”。在意境的构成要素中,象外之象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作为叙事文学,唐传奇不仅以象外之象构成“意境”,而且让读者品味到如诗词一般的“空”与“味”。《任氏传》《柳氏传》《无双传》等作品中的一些片段描写,均未直写人物情景,但通过空荡的车、马、城,衬托出人物的心境,让读者回味无穷。此外,唐传奇还有部分作品整篇都饶有余味。譬如《莺莺传》,写张生始乱终弃,但又非简单的负心,其复杂而矛盾的情感足够使读者回味。总之,唐传奇表现出的“意境”不仅是一种超凡的成就,更是中国文学的一笔可贵财富。(摘编自韦强《唐传奇的意境》)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与宋代和明清时代的传奇作品相比,唐传奇所蕴含的"意境"更具整体性和规模性。B.一般认为,《莺莺传》寄托了元稹的个人情感,用小说来抒发情感就是由此开始的。第19页共19页\nC.唐传奇“意境”的“真”,主要体现在所有作品的人物心理完全符合人的真实性情。D.只有唐传奇这样的叙事文学,才能通过“象外之象”来构造意境,让读者回味无穷。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首段先引出“意境”这一论题,然后分条论证,最后简要点明了唐传奇“意境”的艺术成就。B.文章主要用举例子的方法论证了唐传奇在意境方面的五个特点,其中“平淡自然”是从语言角度说的。C.文章例举寄托个人情感的传奇作品,有助读者理解叙事文学中“情景交融”的“景”并非只表示景物。D.文章第6段通过举例,意在表明作家只要通过对人物动作、情态等外在刻画,就可以做到“以形写神”。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因为唐传奇是中国文言小说史上无可争议的一座高峰,所以其蕴含的“意境”使其艺术魅力长盛不衰。B.唐传奇的"意境"首先体现在情景交融,但不意味着景物和人物感情没有交融,就不能营造出意境。C.唐传奇中在描写人物形象和景色风物时往往文笔秀丽简洁,这合乎庄子“既雕既琢,复归于朴”的观点。D.唐传奇有的是整体上让读者回味无穷,有的则是通过作品中的片段描写来让读者品读“空”与“味”。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长久以来,某种关于“纯文学”的想象始终影响着我们对于文学的认识,让不少人有意无意地相信,文学审美可以与历史、政治、意识形态切断联系,自给自足。这一认识最为突出地表现为对形式的重视,似乎诗歌的节奏和格律、小说的视角与结构都是历史的法外之地,单纯地属于文学内部。但卢卡奇在《现代戏剧的发展》中早已指出:“文学中真正的社会因素是形式。”不难理解,文学形式同样是历史的产物,超越历史的抽象文学审美是不存在的,而仅仅在审美的层面上进行文学批评当然也就绝无可能。   事实上,如果缺乏最基本的历史感,我们甚至根本无法理解文学作品,更不要说准确地鉴赏、评判,进而将其锚定在文学经典的序列之中。以今天的审美趣味看来,刘心武的《班主任》故事或许简单了一些,笔法也稍显生硬和粗糙。如果对当时的社会状况、民众记忆与读者期待缺乏了解,则恐怕完全不能理解这样一篇小说何以会引起那么广泛的反响,并被视为新时期文学的开山之作。第19页共19页\n   当然,历史感的获得是相当困难的。并不是庸俗地了解一下作家生平、写作缘起和历史背景,就算是有了历史感。也不是无节制、无选择地占有了历史资料,就算是有了历史感。历史如此混沌和庞杂,那当中丰富的细节、复杂的关系,需要谨慎而精微的认识。这就凸显出理论的重要性。   而当我们认识到,所谓的历史感并非指那些浩如烟海的史料,更有赖于理论指导下的理解与见识,我们便触及了历史判断的问题。重要的从来不是掌握大量碎片化的历史知识,而是如何用这些碎片拼贴出一个清晰的历史轮廓,这又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历史立场。如何判断历史立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如何确定理解历史的合适位置?那其实不是由历史决定的,而是由现实决定的。我们终究是站在当下的土地上去回望历史,历史判断是以现实感为前提的。很多时候,那些颇有些硝烟味道的批评文章并非党同伐异,更不是理论空转的文字游戏,而是基于具体的现实情境,出自某种现实责任感的捍卫。在此并非要对曾经的论争的任何一方予以肯定或支持,而是想要说明,只有认识到那时文学批评的现实动因,才能更好地总结历史的经验或教训。   因此,所谓“历史”,并不只是指向过去,也不只是关于现在,更永远向未来敞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那些文学论争的参与者以现实为立足点讨论那些细致的文艺问题的时候,心中怀着一个即将展开的社会主义文艺图景。而今天我们回望过去,清理那个时代的种种创作、事件与言说,也同样不仅仅是为了当下。对于最新文学作品的评价同样如此。从今天往后再过72年,那时候的人们如何理解今天的文学,乃至于通过文学如何想象今天的世界,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文学批评如何选择、如何呈现、如何定义、如何引导。在此意义上,我们的文学批评工作,我们的每一篇评论文章,当然都负有历史的责任。(摘编自丛治辰《文学批评的历史感、历史判断与历史责任》)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重视形式是文学审美可以与历史、政治、意识形态切断联系的最突出的表现。B.历史感是理解文学作品的前提条件,了解作品的社会状况就能准确鉴赏批评。C.以具体现实情境为基础的文学批评非文字游戏,而是对某种现实责任感的捍卫。D.文学批评工作者肩负着历史责任,为未来的人们理解今天的文学提供理论依据。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引用卢卡奇的观点既反驳"纯文学"观,又引出了下文对文学批评的议论。B.文章以刘心武的《班主任》为例,证明了历史感对于理解文学作品的重要作用。C.作者认为历史判断完全取决于历史立场,而判断历史立场是否正确又以现实为前提。D.文章从历史感、历史判断、历史责任三个方面论述文学批评的问题,层层深入。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第19页共19页\nA.文学与文学形式是历史的产物,故而绝不可能在审美的层面上进行文学批评。B.历史是混沌而庞杂的,需要谨慎而精微地认识历史丰富的细节和复杂的关系。C.历史感是对历史的理解与见识,获得途径是用历史知识的碎片拼贴历史轮廓。D.历史涵盖过去、现在和未来,文学论争都是以现实为立足点,竟是为了当下。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陶诗的自然美   陶诗的美在于真,也就是自然。这同他的思想、生活和为人是完全一致的。他作诗不存祈誉之心,生活中有了感触就诉诸笔墨,既无矫情,也不矫饰,一切如实说来,真率而又自然。《五柳先生传》说:“尝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这表明了他的创作态度。正如宋人黄彻所说:“渊明所以不可及者,盖无心于非誉、巧拙之间也。”陶渊明爱的是自然,求的是自然,自然就是他最高的美学理想。朱熹说:“渊明诗所以为高,正在不待安排,胸中自然流出。”这些话正道出了陶诗的风格特点。   陶渊明的诗和生活完全打成一片,他似乎无意写诗,只是从生活中领悟到一点道理,产生了一种感情,蕴含在心灵深处,一旦受到外力的诱发(如一片风景,一节古书,一件时事),便采取了诗的形式,像泉水一样流溢出来。   陶诗纯以自然本色取胜,它的美是朴素美。我们在陶诗里很难找到奇特的意象、夸张的手法和华丽的词藻。如“种豆南山下”,“今日天气佳”,“秋菊有佳色”,全都明白如话,好像绘画中的白描,另有一种使人赏心悦目的韵味。然而,如果仅仅是朴素平淡,不会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陶诗的好处是朴素中见豪华,平淡中有瑰奇。正如苏轼所说,“外枯而中膏,似澹而实美。”   陶诗所描写的往往是最平常的事物,那些在别人看来平平淡淡的东西,一经诗人笔触,就给人以新鲜的感觉。如《归园田居》(其五)“山涧清且浅,可以濯我足。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不过是极平常的一条山涧,一只鸡,一束照明用的荆薪,在陶渊明笔下,便有了盎然的生趣。农村生活的简朴,邻人的亲切,以及乡间风俗的淳厚,全都呈现在纸上,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陶诗的语言不是未经锤炼和雕凿的,只是不露痕迹,自然得很。例如《杂诗》十二首屡次写时光的流逝,同一个意思用不同的语句表达,都锤炼得十分精粹。“掷”人而去的日月,不肯“待”人的岁月,“催”人老的四时,都被赋予了生命。掷字、待字、催字下得何等有力!“去去转欲速”,是说越到老年时间过得越快;“前途渐就窄”,是说越到老年人生的道路越窄。这些都是体验深、容量大、言简意赅的诗句。如果没有高度的驾驭语言的技巧,怎么能将诗写到这样纯熟自然的地步!第19页共19页\n   陶诗富有哲理,但不是抽象枯燥的哲学说教。他的诗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如“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些朴素自然的诗句,都像格言一样,言浅意深,发人深思。清人潘德舆《养一斋诗话》说陶渊明“任举一境一物,皆能曲肖神理”,是很中肯的评论。   在中国古代的诗人里,陶渊明应该享有崇高的地位。他的思想和为人确有令人不能不钦佩的地方。他的自然、朴素和淳真所带来的艺术魅力,绝非那些“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语出《文心雕龙》)的时髦作品所能比拟的。——摘编自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陶渊明写诗主要是为自娱、示志,这种创作态度受到后人黄彻、朱熹的肯定。B.陶渊明的诗歌语言全都平白如话,好像绘画中的白描,却令人感到赏心悦目。C.陶渊明即使描写寻常景物,也带有盎然生趣,这与其诗和生活完全相融有关。D.陶渊明所处的时代,作品讲求对偶辞采,他独树一帜的风格受到时人的推崇。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旨在阐述陶诗的自然美,并从取材、语言、说理三方面进行论述。B.文章举《杂诗》十二首的例子,是为说明陶渊明也竟图追求诗句的精巧。C.由潘德舆的话可知,陶渊明能从万物之中体悟哲理,并能把它写成诗句。D.文章按“总-分-总”展开,先总说风格,再具体分析,最后总结升华。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渊明爱自然,求自然,所以他把凡常事物拿来作诗,寻常景象借来析理,力图一振当时靡丽的文风。B.我们在陶诗中很难看到雕琢的痕迹,既因为陶渊明写诗力图朴素,也因为其技巧圆融,作品浑然天成。C.元好问评价陶渊明“此翁岂作诗,直写胸中天”,可以看做陶诗自然、朴素、淳真风格的一个注脚。D.陶诗统一了朴素与豪华、平淡与瑰奇这些对立的审美范畴,达到了自然化的境界,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第19页共19页\n钟嵘《诗品序》论五言诗创作时指出:“故诗有六义焉,一曰兴,二白比,三曰赋。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六义”说源出汉代《毛诗大序》,其云:“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比较来看,钟嵘更重视“比”“兴”,特别是“兴”,把“兴”置于首位加以特别强调,并直接从“文已尽而意有余”的审美效果上进行解释,这种处理方式颇耐人寻味,值得我们关注。   首先,钟嵘以“兴”居首,是强调其所带来的“文已尽而意有余”的审美效果。对“赋”“比”“兴”这三种诗歌表现手法,钟嵘其实并非厚此薄彼,只是要求对三者“酌而用之”。就当时五言诗写作情况来看,“赋”的手法是不可或缺、最为重要的。《诗品序》云:“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故云会于流俗。岂不以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者耶?”钟嵘把五言诗与四言诗比较,认为五言诗的表达功能更强,而五言诗之所以能做到指事造形,穷情写物的“详切”贵在“赋”手法的运用。但是,由此也会带来问题,如果诗歌纯用“赋”的手法,则会言尽意尽,言外无意,缺少令人回味的审美感受。   其次,“兴”更能体现诗歌吟咏情性的本质。汉魏以来,抒情言志成为诗歌创作的重要倾向;诗歌的言情本质,也成为陆机、刘勰、钟嵘等批评家之共识。钟嵘基于汉魏以来诗歌创作的实际,对诗歌的抒情本质有深切的体察。相对于之前的有关论述,钟嵘对吟咏情性的诗学观点表述得更为充分。他在《诗品序》开头就指出创作冲动的发生就是情感表达的需要:“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   其三,“兴”有助于纠正刘宋以来“文贵形似”的弊病。刘勰《文心雕龙·明诗》指出刘宋以来的诗歌,“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情必极貌以写物”;《文心雕龙·物色》进一步指出:“近代以来,文贵形似。窥情风景之上,钻貌草木之中。吟咏所发,志惟深远;体物为妙,功在密附。”描述了当时诗歌写作对自然外物的关注及“形似”的艺术追求。但是在钟嵘看来;如果为写物而写物,无疑是偏离了诗歌的抒情本质,而且,对自然外物越是进行婉转附物式的刻画,则其“文已尽而意有余”的意味就越相对削弱。   总体来看,钟嵘《诗品》完全是基于汉魏以来的诗歌创作实际,及当时有关利弊倾向展开其诗歌批评的。钟嵘的“赋”“比”“兴”之论,特别是对“兴”的意见,应该说有其特别的用意。可以说,钟嵘立足于诗歌吟咏情性的本质要求,结合当时描写外物的创作风气及一些弊端,提出了关于五言诗的写作要求。钟嵘把“兴”特别加以强调,正说明诗歌是一门文学艺术,具有形象思维的特征,是一种个人情感的表达。在这方面,钟嵘与陆机、刘勰是一致的,也由此可见,魏晋南北朝的诗论,对汉代以来的儒家诗论,已表现出一定的偏离。要之,《诗品》体现出了钟嵘对诗歌审美的辩证思考及理论建构,其“赋”“比”“兴”之论,无疑是其诗学批评理论体系的重要部分   (摘编自刘飞《钟嵘<诗品>论“赋”“比”“兴”》)10.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钟嵘《诗品序》把“兴”置于首位加以特别强调,所以“兴”相对更重要。第19页共19页\nB.相对于“比”“兴”而言,“赋”的表现手法是不可或缺的,也是最为重要的。C.诗歌的本质是吟咏情性,因此写景状物不应追求形似,应力求文已尽而意有余。D.相对汉代以来的儒家诗论,钟嵘等人诗论表明诗歌是具有形象思维的文学艺术。11.下列关于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通过对《诗品序》和《毛诗大序》中有关“六义”排序的比较,自然引出论题。B.文章主体部分采用了并列式结构,论证了钟嵘诗论强调“兴”的原因及其重要意义。C.文章多处引用《诗品序》中语句,既有利于阐释钟嵘的观点,也佐证了作者的观点。D.文章第四段将刘勰和钟嵘的观点做了对比,旨在论证刘宋以来“文贵形似”的弊病。1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相较于四言诗《诗经·氓》,《孔雀东南飞》这首五言叙事长诗或许表达功能更强。B.抒情言志是汉魏以来诗歌创作的重要倾向,因此《短歌行》比《采薇》更看重抒情。C.王国维认为“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与钟嵘反对“为写物而写物”的观点并不矛盾。D.如果钟嵘的《诗品》脱离了汉魏以来的诗歌创作实际,可能会削弱其作品的影响力。第19页共19页\n答案以及解析1.A;2.D;3.A第19页共19页\n解析:1.B项,“用小说来抒发情感就是由此开始的”说法绝对,原文“用小说来抒发感情,大概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的。”C项,“所有作品的人物心理完全符合人的真实性情”错误,原文是“唐传奇的爱情故事往往更符合人的真实性情”。D项,“只有唐传奇这样的叙事文学,才能通过“象外之象”来构造意境”说法错误,原文说“作为叙事文学,唐传奇不仅以象外之象构成意境”,并未否定其他文学形式可以通过“象外之象”来营造意境。2.D项第6段举例子意在说明,唐传奇可以用非常简练自然的文笔,通过几个动作和神情,写出人物的“神”,而不是“只要通过对人物动作、情态等外在刻画,就可以做到‘以形写神’。”3.A项强加因果,根据第1段可知,唐传奇“艺术魅力长盛不衰”的一个原因是其蕴含的“意境”,这一点与“唐传奇是一座无可争议的高峰”没有因果关系。4.B;5.C;6.B解析:4.“了解作品的社会状况就能准确鉴赏批评”错。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民众记忆与读者期待”,才能理解文学作品和鉴赏批评。而“了解作品的社会状况”还不一定能“准确鉴赏批评”文学作品。5.“作者认为历史判断取决于历史立场”错,由原文“这又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历史立场”可知。6.A.“故而绝不可能在审美的层面上进行文学批评”表述绝对,应该是“绝不可能仅仅局限于审美层面进行文学批评”。C.“历史感是对历史的理解与见识”错,由原文“历史感……更有赖于理论指导下的理解与见识”可知。D.“文学论争都是以现实为立足点,竟是为了当下”错,由原文“而今天我们回望过去,清理那个时代的种种创作、事件与言说,也同样不仅仅是为了当下”可知选项曲解文意,应该是不仅为了当下。7.C;8.B;9.A解析:7.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A项,“陶渊明写诗主要是为自娱、示志,这种创作态度受到……朱熹的肯定”有误,从文中来看,第一段说“朱熹说:‘渊明诗所以为高,正在不待安排,胸中自然流出。’这些话正道出了陶诗的风格特点”,可见朱熹阐述的是陶诗的风格特点,而不是创作态度。B项,“陶渊明的诗歌语言全都平白如话”错误,从文中来看,第三段说“如‘种豆南山下’,‘今日天气佳’,‘秋菊有佳色’,全都明白如话”,可见“全都明白如话”指称的是所举例证而非其所有的诗,选项以偏概全。D项,“他独树一帜的风格受到时人的推崇”于文无据。第19页共19页\n8.题干问的是“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论点、论据、论证以及论证结构的把握,同时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B项,“文章举《杂诗》十二首的例子,是为说明陶渊明也意图追求诗句的精巧”错误,从文中来看,文章第五段说“然而陶诗的语言不是未经锤炼和雕凿的,只是不露痕迹,自然得很。例如《杂诗》十二首……”,可见文中举出《杂诗》十二首是为证明陶渊明技巧高超,不露痕迹,诗歌纯熟自然。9.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A项,“陶渊明爱自然,求自然,所以他把凡常事物拿来作诗,寻常景象借来析理,力图一振当时靡丽的文风”错误,第一段说“陶诗的美在于真,也就是自然。这同他的思想、生活和为人是完全一致的。他作诗不存祈誉之心,生活中有了感触就诉诸笔墨,既无矫情,也不矫饰,一切如实说来,真率而又自然”,选项中“力图一振当时靡丽的文风”与陶渊明“不存祈誉之心”“无心于非誉”的心境不符。10.D;11.D;12.B解析:10.A强加因果。原文是说“比较来看,钟嵘更重视比兴”,特别是兴,把兴”置于首位加以特别强调”。B缺少"就当时五言诗写作情况来看”的条件。C.“不应追求形似”表述过于绝对。原文是说“如果为写物而写物,无疑是偏离了诗歌的抒情本质,而且,对自然外物越是进行婉转附物式的刻画,则其文已尽而意有余'的意味就越相对削弱”。D正确。故选D。11.D.“旨在论证刘宋以来文贵形似的弊病”错误,论证观点有误。,旨在论证“兴”有助于纠正刘宋以来“文贵形似”的弊病。故选D。12.B.“因此《短歌行》比《采薇》更看重抒情”措误。推断失当。故选B。第19页共19页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15 09:00:05 页数:19
价格:¥8.88 大小:55.26 KB
文章作者:未来可期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