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2年高考历史热考专题复习3:廉政建设——官员选拔与管理 练习题精选汇编(含答案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4

2/14

剩余12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年高考历史热考专题复习3:廉政建设——官员选拔与管理练习题精选汇编一、单选题(24题)1.(2022·湖南娄底·高三期末)西晋时刘卞入太学,通过《经》的考试任台四品官,因拒绝抄写定品簿籍(黄纸),被中正“下品二等”;中正袁粲吊祭何劭,劭子岐称病不见,袁粲便欲报复,声言“今年决下婢子(指岐)品”。这说明西晋A.选官制度弊端显现B.考试是选官主要方式理C.门阀政治愈演愈烈D.中正操控了中央朝政2.(2022·山东泰安·高三期末)汉代察举制中科目最盛的三科是孝廉、贤良文学和茂才,唐代设有“贤良方正”和“直言极谏”科,宋代要求外郡推荐考生“须是履行(指行为)无恶、艺业及等者”,清代特设孝廉方正科。这说明古代官员的选拔A.重视对官员德才的考核B.抑制了豪族对政权的垄断C.废除以诗赋取士的旧制D.克服了凭恩荫选官的弊病3.(2022·山东潍坊·高三期末)唐代中央所设的髙等学校主要是“六学”,由国子监统一领导。前三学传授儒家经典及其注疏,后三学为专业性学校,分别学习律令、书法和文字学、数学。这说明唐代学校教育A.开专科教育先河B.注重发挥教化功能C.由官府垄断控制D.倡导知行合一思想4.(2022·广东茂名·一模)杜佑在《通典·选举六》中指出:“我开元天宝之中,一岁贡举凡有数千,而门资、武功、艺术、胥吏,众名杂目,百户千途,入为仕者,又不可胜记。”这主要说明了唐代A.科举制成为正式选官制度B.选官途径的多元化C.门第观念仍有较大的影响D.官员素质参差不齐5.(2022·北京顺义·一模)下图是我国古代曹魏到北宋时期,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的比例示意图,对此图解读正确的是第7页共14页 ①魏晋时期门阀制度盛行,寒门子弟入仕受到限制②隋唐时期推行了科举制,寒门子弟超过士族子弟③北宋大批寒门子弟进入政坛,给政治增添了活力④反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由重孝廉到重才能的演变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6.(2021·甘肃玉门·高三期中)清代,科道官在承审案件时,如涉及与自己有亲戚关系或有仇嫌者,应行回避;“京察”“大计”时,应回避被考核官员;御史巡按地方时,应回避本省籍和曾任过官职以及过去居住过的地方。这一制度设计意在()A.提升监察的公正性B.提高选官的开放度C.分割监察与行政权D.缩小监察官的职权7.(2022·重庆·高三阶段练习)官卷之设始于康熙三十九年(1700)庚辰科会试,“凡系大臣子弟,另编字号”,其录取须依定额,不得挤占民卷。有记载称:“江南乡试,俗名第十九名为官元,以官卷中式最高名数以第十九名为止。”据此可知,官卷之法的推行A.维护了官僚特权B.提高了官员素质C.有利于取士公平D.保证了吏治清明8.(2022·湖南永州·高三阶段练习)唐高宗时,宰相李义府“耻其家代无名”,命礼部郎中孔志约等人重修《氏族志》,规定:“皇朝得五品官者,皆升士流。”“于是兵卒以军功致五品者,尽入书限,更名为《姓氏录》。由是缙绅士大夫多耻被甄叙,皆号此书为“勋格””。据此可知,当时A.士族门阀崛起促使社会阶层固化B.统治者实行重文轻武的治国方略C.选官制度变革影响时人价值取向D.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斗争十分激烈9.(2022·安徽蚌埠·二模)从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起,奏名进士不再被黜落,只是录取名次有所不同而已。凡经过一次省试的举人,可以免除个人的差役负担,对多次应举不第的举人,则赐予特奏名进士,也享有一定的优遇。该现象A.缓和了统治阶级内部矛盾B.成为宋代积贫积弱的根源C.促成重文轻武之风的形成D.利于强化士大夫家国情怀10.(2022·辽宁丹东·高三期末)宋代科举制中新增了“特奏名”的规定:多次参加省试或殿试的落第举人,达到规定的参举数和年龄,即可另立名籍申奏朝廷,参加殿试。由此可知,“特奏名”制度A.是宋代吏治腐败的根源B.加强了对士人阶层的笼络C.开创了重文轻武的传统D.增加了科举考试的公平性11.(2022·吉林白山·高三期末)第7页共14页 荫补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种选官制度。宋代荫补制规定,荫补数量和范围与官职挂钩,高级官员如宰相,执政则可荫“期亲”,一般官吏可荫及子孙。史料记载,宋代最多一次同时荫补了官员子弟四千人。由此可知,宋代的荫补制度A.取代了科举取士的地位B.加剧了“冗官”的严重性C.削弱了封建统治的基础D.导致了门阀士族的复兴12.(2022·福建泉州·二模)元初,程朱理学未被官方认可。1313年,元仁宗设立科举法,以《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为主要考试内容,以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为标准答案。这一变化A.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B.开启了八股取士的先河C.彰显了蒙元政权合法性D.扩大了元朝的统治基础13.(2021·山东潍坊·高三阶段练习)1371年,朱元璋建立南北更调之例,即北人南用,南人北用,其后官制渐定,除学官外,不得任官本省,亦不限南北。明代万历年间政府实行“掣签法”,通过抽签的方式决定官员的任职地点。这些政策A.意在避免地方官营私舞弊B.提高了人才选拔标准C.加速了社会各阶层的流动D.完善了监察谏议制度14.(2021·江苏·高三阶段练习)明朝为了保证科举能选拔出不同地域的优秀人才,从1427年起,在会试中实行南北卷制度。后来南北卷演变为南北中卷,录取比例也逐渐稳定,南卷、北卷和中卷的录取比例分别为55%、35%和10%。由此可见A.明朝的科举制走向衰落B.明朝中央集权得到强化C.分卷制度相对公平合理D.录取比例反映经济水平15.(2022·北京丰台·高三期末)1915年北洋政府颁布《文官高等考试令》,年龄在25岁以上的民国男子可以报考文官高等考试,但有被剥夺公权、品行卑污、有精神病或年历衰弱、亏欠公款等情况者不得报考。由此看出,北洋政府的考试制度①具有近代化的特点②存在男女不平等现象③保证了吏治的清明④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A.①②B.②④C.①③D.②③16.(2022·新疆乌鲁木齐·一模)1888年,清政府准设算学科取士,首次将自然科学纳入考试内容。1898年,加设经济特科,荐举经时济变之才。同时,应康有为等人建议,废八股改试策论,以时务策命题,严禁凭楷法优劣定高下。这些做法A.表明新政以教育改革为主B.彻底否定了吏部选官标准C.有利于中国教育的近代化D.颠覆了清政府的用人制度17.(2022·福建泉州·二模)1903第7页共14页 年,清政府出版的《蒙学体操教科书》是中国首部具有近代意义的体育教科书,其序言∶"智可以发事物之秘,德可以律社会之情……虽然运用智德,仍视其躯干何如,无躯干则其效不显。"据此可知,清政府A.扩大传统教育范畴B.启动了近代教育改革C.掀起体育救国思潮D.引入了西方教育思想18.(2022·全国·模拟预测)民国初年江苏地区具有双重身份的功名之士情况统计表旧功名新学历占原功名人百分比(%)进士留学54.6%新学堂3.0%举人留学31%新学堂12.1%生员留学66.7%新学堂25.0%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国内A.新式教育占据主导地位B.传统的社会结构受到冲击C.儒家的义利观念被抛弃D.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时尚19.(2022·山东泰安·高三期末)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出台了《考选委员会组织法》、《典试委员会组织法》、《公务员任用法》、《公务贯考绩法》等一整套文官考试任用、俸禄发放、奖惩与考核的法律。这表明当时的公务员制度A.较为科学完善,并得以全面实施B.进行了制度化法律化的探索C.提升了官员素质,杜绝了腐败现象D.组织严密,保证了政府的效能20.(2022·北京海淀·高三期末)1854年英国公布的《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要求成立文官事务委员会,确立公开竞争考试制度。其中高级文官考试内容,具体如下,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必考科目作文、英语、现代或基础经济、普通科学、辅助文字选考科目(任选6门)文学、历史、哲学、经济、法律、经典、梵语、外文、政治、数学和自然科学第7页共14页 A.考试内容借鉴了中国科举制B.凸显了政务官的专业化要求C.推动了英国政党政治的形成D.高级文官侧重综合知识考查21.(2022·广东汕尾·高三期末)美国政府还把分类法应用于几乎所有文官职位,文官“无过失不受免职处分”。国家通过立法明确规定:文官必须忠于国家:严守国家机密;文官一律不准从事任何与本部业务有关的盈利事业;文官不得参加政党活动,不得公开发表政见,或对政府施政任意批评,使政府感到为难。这A.彰显官员选拔公正和社会公平B.杜绝了官员权力滥用和腐败C.有利于政府工作的延续和稳定D.提高了文官系统的办事效率22.(2021·安徽·定远县育才学校高三阶段练习)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的《调整与改革文官制度的法律》规定:文官不得因为政党关系等政治原因被免职;文官必须保持政治“中立”,不得参加党派间的政治活动。据此可知,这些规定A.弱化了政党的政治影响力B.有利于国家行政秩序稳定C.强化了三权分立政治体制D.旨在限制总统的行政权力23.(2021·江苏·泰州中学高三阶段练习)治安法官是英国刑事审判制度的支柱。有学者对其演变进行考察,其发现如下表所示。该表主要反映了英国A.贵族政治与民主政治相结B.工业化促进国家治理分工C.政治民主化推动了议会改革D.民主泛滥减损了司法权威24.(2021·黑龙江·鸡东县第二中学高三期中)十九世纪,英国常务次官以下的广大政府官员组成文官队伍,他们负责执行政策,是常任官员。法律规定:录用文官要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文官不得兼为议员,不得介人党派政治活动。据此可知,英国文官制度的相关规定A.保证了官员群体的素质B.体现议会对政党的监督C.有利国家政治有序运行D.推动责任内阁制的形成二、材料分析题(2题)25.(2021·湖南怀化·高三阶段练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第7页共14页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同时也是一个人才流动激荡的时期:在这古今变革交汇的特殊历史时期出现了很多的政治空隙,这为人才自由流动提供了前提条件;天人关系问题上逐渐实现了从“重人”到“重天”的转变,逐步确立起以人为本的处事原则;由于阶级结构的变化和宗法制的动摇,人身依附关系得以削弱,人们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人格的独立,特别是“士”的解放;“士”四处奔走,在流动中,除少数人是追求某种理想外,多数则企求步入仕途;各国征伐不止,人才便受到普遍重视……这一时期的人才流动不仅表现在国别之间的横向流动,更重要的还表现在人才由一个阶层向另一个阶层转变的纵向流动。——摘编自娄金香、李亚光《春秋战国时期的人才流动论述》材料二民国是一个动乱的时代,有似于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但又不同于春秋战国。相同的是国军阀割据、战乱频仍、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不同的是国外还有列强入侵,中华民族处于忧外患、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士”族,有着非常强烈的忧患意识,他们所想,无不是国家与民族的利益,很少关注个人的名利得失。他们有着高尚的情操,远大的抱负,只要是能强国富民的,他们都全力以赴。处于新旧文化交替的时期,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又不断接受和探索新的文化。当时的社会动荡不安,又有帝国主义压迫,所以涌现了很多有识之士立志报国。民国时期高校教师流动大体包括两个方面内容:第一,教师在高校内部纵向的职称晋升和在不同学校之间的横向流动;第二,教师在高校系统和社会上其他系统(主要是政府部门)之间的相互流动。前一种情况可视为是系统内的流动,而后一种情况则是跨系统的流动。抗战爆发后,还出现了从北方向南方(西南)的区域流动。——摘编自李强华《民国时期教育及人才的变迁》(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春秋战国时期人才流动的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国和春秋战国时期人才流动的异同26.(2021·山东临沂·模拟预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898年,清政府颁布《遵义乡会试详细章程疏》,规定了科举考试的场次、内容和文体等。主要内容如下。第一场史论五篇∶1"周唐外重内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论";3"诸葛亮无申商之心而用其术,王安石用申商之实而讳其名论";5"北宋结金以图燕赵,南宋助元以攻蔡论"。第二场考各国政治,艺学策五道∶第7页共14页 1"学堂之设,其旨有三,所以陶铸国民,造就人才,振兴实业,国民不能自立,必立学以教之。使皆有善良之德,忠爱之心,自养之技能,必需之知识,盖东西各国所同,日本则尤注重尚武之精神,此陶铸国民之教育也。讲求政治,法律,理财,外交诸专门,以备任使,此造就人才之教育也。分设农、工、商、矿诸学,以期富国利民,此振兴实业之教育也。三者孰为最急策"。......3"日本变法之初,聘用西人而国以日强,埃及用外国人至千余员,遂至失财政裁判之权而国以不振。试详言其得失利弊策"。......第三场《四书》《五经》∶首题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义"。次题为∶"中立而不倚强哉矫义"。三题为∶"致天下之民,聚天下自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义"。根据材料提取一项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信息准确,史论结合,史实正确。)第7页共14页 参考答案1.A【详解】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西晋时期的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中正负责对人才划分上下九等,作为选官任职的依据。材料中刘卞因为得罪了中正被贬低品级,作为中正的袁粲因为何岐对其不敬便欲报复,决心降低其品级,可见当时负责评定人才品级的中正存在公报私怨,随意降品现象,表明九品中正制存在很大的弊端,A项正确;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虽然刘卞因为考试而出任台四品官,但九品中正制选官的依据是门第出身,考试不是主要选官方式,排除B项;材料的主旨不是世家大族把持政权,而是强调“中正”的权力大,排除C项;材料主旨是中正不能做到客观公正,但操控了选官的评定品级,不而是中央朝政,排除D项。故选A项。2.A【详解】根据材料“汉代察举制中科目最盛的三科是孝廉、贤良文学和茂才”“唐代设有‘贤良方正’和‘直言极谏’科”“宋代要求外郡推荐考生‘须是履行(指行为)无恶、艺业及等者’”“清代特设孝廉方正科”可知,汉唐宋清四个朝代在选拔官员时都重视对官员德才的考核,A项正确;材料说明古代官员的选拔重视对官员德才的考核,BC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CD项。故选A项。3.B【详解】唐代中央所设的髙等学校主要是“六学”,前三学传授儒家经典及其注疏,说明唐代学校教育重视儒家思想的学习,儒家思想重视道德教化,故B项正确;没有其他朝代的对比,不能得出“开专科教育先河”的结论,排除A项;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合,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知行合一思想,排除D项。故选B项。【点睛】4.B【详解】根据“一岁贡举凡有数千,而门资、武功、艺术、胥吏,众名杂目,百户千途,入为仕者,又不可胜记”可知唐代有多重途径入仕为官,因此材料主要是体现了选官途径的多元化,B项正确;材料主要反映了唐代选官途径的多元化,并不能说明科举制成为正式的选官制度和门第观念仍然具有较大影响,也不能说明官员素质参差不齐,排除ACD项。故选B项。5.A【详解】第13页共14页 根据图示内容可知,魏晋时期寒门子弟所占比例较低,入仕群体以门阀子弟为主,说明寒门子弟入仕受到限制,①符合题意;隋唐时期寒门子弟入仕比例上升,但也没有超过士族子弟,②不符合题意;北宋寒门子弟比例大幅上升,大批寒门子弟进入政坛,给政治增添了活力,③符合题意;仅根据入仕群体比重的变化,无法看出选官标准的演变,④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可知,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6.A【详解】材料中的回避制度有利于减少官员考核的人情因素,进而提升监察的公正性,A项正确;材料与选官的开放性、分割割监察与行政权及缩小监察官的职权的说法无关,排BCD项。故选A项。【点睛】7.C【详解】材料材料信息可得出清代科举考试中设置官卷,规定不得挤占民卷名额,而且最高名次为十九名,这是对官僚子弟的限制,也有利于防止官员谋取私利,维护科举取士的公平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考试的公平性,没有体现官僚特权内容,排除A项;材料中的做法体现了考试的公平性,和官员素质无关,排除B项;材料中的考试虽然体现了考试的公平,保证了吏治清明,但这不是材料表达的主旨,排除D项。故选C项。8.C【详解】李义府“耻其家代无名”,因此主张重修《氏族志》,“皇朝得五品官者,皆升士流。”,扩大了士族范畴,最终冲击了原有的士族范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实行科举制,促进社会阶层流动,因此价值观发生了变化,C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是士族的衰落而非崛起,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出统治者的治国方略,排除B项;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C项。9.D【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材料中的措施有利于拉拢士人阶层,强化士大夫家国情怀,进而巩固宋朝统治,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排除A项;宋朝为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导致三冗两积,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轻武的相关内容,排除C项。故选D项。10.B【详解】第13页共14页 材料“多次参加省试或殿试的落第举人,达到规定的参举数和年龄,即可另立名籍申奏朝廷,参加殿试”体现了宋朝对多次落第的士人施以优惠政策即另立名籍申奏朝廷,参加殿试的政策,这有利于对士人阶层的笼络,B项正确;让多次落第的士人参加殿试和宋代吏治腐败没有必然关系,排除A项;从材料中并不能看出宋朝“轻武”的传统,排除C项;材料不能体现科举制的公平性,排除D项。故选B项。【点睛】11.B【详解】材料“宋代最多一次同时荫补了官员子弟四千人”体现的是宋代的荫补制造成官员数量泛滥,加剧了“冗官”的严重性,B项正确;宋代的主要选官制度是科举制,非荫补制度,排除A项;材料与削弱封建统治基础无关,排除C项;宋朝属于文官政治,门阀士族复兴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点睛】12.D【详解】根据“1313年,元仁宗设立科举法,以《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为主要考试内容,以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为标准答案”可得出元朝按照汉族的科举进行选官,考试内容也是儒学,这扩大了元朝的统治基础,巩固了统治,D项正确;A项是在西汉,B项是明朝,排除AB项;C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点睛】13.A【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朱元璋实行“南北更调”、明代万历年间政府实行“掣签法”,都是加强了对地方官员的控制,意在避免地方官营私舞弊,A项正确;材料与人才选拔标准无关,且人才选拔标准与学历、才能等有关,排除B项;科举制加速了社会各阶层的流动,排除C项;监察是指监察官员,谏议是指向皇帝谏议,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点睛】14.C【详解】第13页共14页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明朝分卷制度考虑了地域上录取人数的平衡,在全局上体现了公平合理,故选C项;明朝分卷制度并不能反映科举制度走向衰落和强化中央集权,排除A、B两项;南卷、北卷、中卷的录取比例划分与明朝南、北、中的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完全一致,排除D项。故选C项。15.A【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北洋政府采用文官考试制度选拔人才,这具有近代化的特点,所以①符合题意;1915年北洋政府颁布《文官高等考试令》,对报考文官高等考试的条件加以限制,其中规定女子不得参加文官考试,这表明北洋政府的考试制度存在男女不平等现象,所以②符合题意。由此可知,①②均符合题意,A项正确;仅凭《文官高等考试令》,无法体现“保证了吏治的清明”,且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军阀割据混战,统治黑暗,文官考试制度未能真正实行,也未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所以③、④均与史实不符,排除B、C、D项。故选A项。【点睛】16.C【详解】由材料“清政府准设算学科取士”“加设经济特科,荐举经时济变之才”“废八股改试策论,以时务策命题”可知,清政府的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的选拔方式,将自然科学纳入考试内容,推动了教育的进步,有利于中国教育的近代化,C项正确;清末新政是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材料显示将自然科学纳入考试内容,并不意味着彻底否定了吏部选官标准,也不是清政府用人制度的颠覆性变革,排除B项、D项。故选C项。17.A【详解】材料“智可以发事物之秘,德可以律社会之情”体现的是清政府对德智培养的重视,扩大了传统的教育范畴,A项正确;洋务运动中创办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揭开了近代教育改革的序幕,排除B项;材料与体育救国的说法无关,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西方教育思想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点睛】18.B【详解】第13页共14页 根据材料“民国初年江苏地区具有双重身份的功名之士情况统计表”可知,民国初年的进士、举人和生员中,有新学历的占据了一定的比例,说明传统的社会结构受到冲击,B项正确;有新学历的并不占据优势比例,不能说明新式教育占据主导地位,排除A项;“儒家的义利观念被抛弃”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仅凭有些官员有新学历,不能说明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时尚,排除D项。故选B项。【点睛】19.B【详解】根据材料“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出台了《考选委员会组织法》、《典试委员会组织法》、《公务员任用法》、《公务贯考绩法》等一整套文官考试任用、俸禄发放、奖惩与考核的法律”,并结合所学可知,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对公务员制度进行了法律规范,这表明当时的公务员制度进行了制度化法律化的探索,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当时的公务员制度是否并得以全面实施,排除A项;“提升了官员素质,杜绝了腐败现象”的说法过于绝对,且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当时的公务员制度保证了政府的效能,排除D项。故选B项。【点睛】20.D【详解】据材料“高级文官考试内容”可知,既有必考科目作文、英语等,也有选考文学、历史等科目,这体现了对高级文官的文化综合素质的要求,故D项正确;中国科举考试主要是儒家经典,材料未涉及,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其专业化,而是强调综合知识考查,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政党政治的形成,排除C项;故选D项。【点睛】21.C【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文官的稳定存在以及政治中立让政府事务有更好的延续性,C项正确;A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过于绝对,排除。故选C项。22.B【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方国家文官政治中立的原则,有利于国家行政秩序稳定,避免党派纷争对政府稳定性的影响,B项正确;材料与弱化政党的政治影响力说法无关,排除A项;材料与强化三权分立体制无关,排除C项;材料与限制总统权力的说法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23.B【详解】第13页共14页 作为国家机器一部分的治安法官来源不断扩大,原本行使司法、行政(社会治安管理、监狱管理、公用事业管理)等诸多权力的治安法官,其权责逐渐精简化,反映出国家治理分工。随着工业革命的起步,工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旧制度间发生了尖锐的矛盾。在英国,这一矛盾表现为工商业者与土地贵族(即材料中的骑士、缙钟)间的矛盾。工业资产阶级需要套适合自己的、分权制衡的政治制度,故B项正确;A项并非材料主旨,以偏概全;C、D两项材料未体现。24.C【详解】由材料可知,文官具有中立性,不带有党派的政治倾向,是常任官员,流动性不强,有利于政治的平稳有序,C项正确;公开考试有利于选拔人才,并不能保证官员的素质,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文官制度,并未提及议会,排除B项;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于1721年,排除D项。故选C项。25.(1)原因:①政治上出现的空隙是人才流动的前提条件;②重人事、尚才德是人才流动的思想基础;③崛起的“士”阶层是人才流动的主体;④跻入仕途、求取俸禄是人才流动的驱动力;⑤各国之间人才的竞争是人才流动的社会机遇。(2)相似:①人才流动的方向相似:既有横向流动、也有纵向流动;②背景相似:社会大动荡、新旧文化交替;不同:①人才流动方向的内涵不同:前者是国别之间横向和阶层之间的纵向;后者是高校学校之间或与社会其他系统之间的横向和高校内部职称晋升的纵向,之外,还有地区之间区域流动;②追求的目标不同:前者侧重于个人名利,后者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③历史背景不同:前者是诸侯争霸,后者是军阀混战和帝国主义的侵略;【详解】(1)根据材料“在这古今变革交汇的特殊历史时期出现了很多的政治空隙”,可以得出政治上出现的空隙是人才流动的前提条件;根据材料“特别是‘士’的解放”,可以得出崛起的“士”阶层是人才流动的主体;根据材料“更重要的还表现在人才由一个阶层向另一个阶层转变的纵向流动”,可以得出各国之间人才的竞争是人才流动的社会机遇;再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各诸侯王对人才的重视角度思考;士人跻入仕途、求取俸禄的价值取向等角度思考。(2)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相似之处,可以从人才流动、人才流动背景角度回答;不同之处,可以从人才流动方向的内涵、追求的目标、大的历史背景不同的角度回答。26.示例∶信息∶科举考试关注社会现实问题。说明甲午战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社会矛盾尖锐.清政府统治危机日前严重;西学传入,影响日益深远;社会各阶层掀起救亡图存热潮;传统文化影响深远;传统经济结构受到冲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科举考试试题体现对抵御外侮、法治、学习西方、发展民族资本、探索挽救统治危机等问题的关注。第13页共14页 总之,面对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统治者通过调整科举考试内容的方式,关注社会问题,挽救统治危机,对推动社会觉醒发挥了一定积极作用。【详解】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根据材料中科举考试的内容可提取信息是科举考试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关于说明可从当时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政府维护统治需要、经济和阶级结构的变动、西学的传入等角度进行分析科举考试内容的变化即可,最后进行归纳总结。第13页共14页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1-27 13:57:06 页数:14
价格:¥5.55 大小:117.44 KB
文章作者:未来可期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