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2年高考历史热考专题复习:智慧城市——人口迁移与文化认同 练习题精选汇编(含答案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4

2/14

剩余12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年高考历史热考专题复习:智慧城市——人口迁移与文化认同练习题精选汇编一、单选题(24题)1.(2021·辽宁·高三开学考试)在考古发掘的战国时期的马家塬墓中,各个墓主随身佩饰的饰品工艺与欧亚草原地带的金器工艺有着直接的关联,属于埃及、地中海、苏美尔、巴比伦和波斯等地的早期传统装饰风格与工艺。这说明A.丝绸之路开通后东西方交流加强B.中西文明的远距离交流历史悠久C.战国时期西方文明已经超越中国D.战国时期东西方已开始直接贸易2.(2019·海南·海口市琼山华侨中学高三阶段练习)下表是西汉到唐宋时期的人口统计数据。这说明(  )朝代南方北方人口(万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人口(万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西汉212.199699唐朝392425958北宋1122.562.9662.431A.文景之治促进西汉人口的快速增长B.藩镇割据造成唐宋人口的急剧减少C.王朝更替导致中国古代人口的变动D.经济重心南移带动人口的区域迁徙3.(2021·四川·射洪中学高三阶段练习)左图是唐代敦煌文献中的《白描相扑图稿》(局部)。右图是唐代相扑传入日本后的线描图。它们可以用来说明A.中日绘画风格渐趋一致B.相扑运动源于民间竞技C.中华传统文化深远影响D.日本全面学习中国文化4.(2021·全国·高三单元测试)对如图所示的两幅魏晋壁画解读合理的是试卷第7页,共8页 A.经济重心南移B.农业生产恢复C.社会分工扩大D.民族交融加强5.(2020·全国·高三课时练习)汉末“以鬼道教百姓,賨人(蛮族)敬信巫觋,多往奉之”;匈奴人刘渊以汉朝宗室自居,又“尤好《春秋左氏传》《孙吴兵法》,略皆诵之。《史》《汉》诸子无不综览”,这反映了(  )A.少数民族大力推崇汉族文化B.先进文化在民族融合中的重要作用C.汉族对少数民族吸引力强大D.民族融合对少数族的文化提升6.(2020·全国·高三课时练习)据西晋的史料记载,内迁的少数民族主动认同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如鲜卑说自己是黄帝之子的后裔,匈奴的铁弗部自称是大禹的后代。这种现象说明A.汉族人已全部被赶出中原B.西晋对内迁各族实行了仁政C.内迁民族全部被汉族同化D.民族交融的趋势进一步加强7.(2021·全国·高三单元测试)马球源于波斯,如图是新疆出土的唐代彩绘泥塑打马球俑。据记载,唐代22个皇帝中18个喜好马球运动,并出现过以李隆基为首的皇家球队与吐蕃球队的竞技比赛。这些可用于佐证唐代A.马球运动盛行于西北地区B.驯马技术比前代更加娴熟C.开放、进取和包容的风貌D.陶瓷造型精巧、神态逼真试卷第7页,共8页 8.(2021·重庆巴蜀中学高三阶段练习)来华传教的耶稣会教士主动适应中华习俗,取汉姓,号西泰,着汉服,自称“海外酃儒”。他们还引用《诗经》《中庸》等儒家经典解释天主教义,甚至称“吾天主乃古经书所称上帝也”。传教士的上述行为旨在A.借儒家思想开展宗教改革B.减少在华传教阻力C.力求实现天主教的中国化D.深入学习儒家思想9.(2022·重庆巴蜀中学高三阶段练习)建国初期,重庆市户籍人口从1951年的1725.34万人增长到1957年的2005.18万人;1959~1961年,全市户籍人口降至1961年的1791.57万人;1962年至今,全市户籍人口持续稳定增长,2018年达到3403.64万人。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人口增加迟滞了社会经济发展B.改革开放改变了城乡人口结构C.人口变化与国家政策调整相关D.上世纪60年代以来人口持续增长10.(2015·上海·一模)1938年—1940年间,中华民国驻维也纳总领事何凤山向数以千计的犹太人发放前往上海的签证,被誉为“生命签证”。导致“生命签证”出现的原因是A.纳粹的排犹运动B.犹太人四海为家的传统C.上海城市发展的需求D.中犹文化交流的需要11.(2020·河南·睢县回族高级中学高三阶段练习)据国际劳工组织统计的资料显示,1990年后全球移民工人共有1.75亿,其中5600万在欧洲;又据联合国人口司推断,2005年初国际移民的数量已达1.85亿至1.92亿之间,其中欧洲是最主要移民接收地之一。国际移民多数前往欧洲的根源是A.国际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B.冷战结束和两极格局瓦解C.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加速D.欧盟各国人口政策的吸引12.(2020·全国·高三课时练习)阿拉伯人被誉为“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过重大的贡献。下列史实不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A.指南针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B.佛教产生后经阿拉伯人向西传入欧洲C.火药和火药武器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D.改造印度人创制的从1到9十个数字计数法并传入欧洲13.(2020·全国·高三单元测试)试卷第7页,共8页 美国人类学家博厄斯曾说:“一个社会集团,其文化的进步性往往取决于它是否有机会吸取邻近社会集团的经验。一个社会集团所有的种种发现可以传给其他社会集团;彼此之间的交流愈多样化,相互学习的机会也就愈多。”下列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A.约公元前1300年赫梯人改进冶铁技术B.3—6世纪形成高潮的欧亚大陆民族大迁徙C.19世纪英国殖民者开始在澳大利亚建牧场D.宋元时期棉花从陆、海两渠道传入内地14.(2020·全国·高三课时练习)从公元前8世纪初开始的200多年间,由于人口增多,希腊众多城邦组织本邦部分居民向地中海和黑海周边地区殖民,另立家园,建立起140多座新的城邦,奠定了古代希腊的广阔疆域。对希腊殖民解读准确的是A.源于农耕文明的优势与扩张潜能B.与近代欧洲列强殖民扩张的目的一致C.是古代文明扩展的主要途径之一D.是亚历山大帝国推广希腊文化的延续15.(2020·山东淄博·二模)现存17~19世纪东南亚部分国家华人宗教碑铭数量表时间国家17世纪18世纪19世纪印尼851251泰国1485马来西亚17216合计1062552上表呈现的史实表明,17~19世纪的中国A.迁往海外的人口不断增加B.自然经济加速解体C.社会经济呈持续繁荣局面D.海外贸易长期发达16.(2022·江西赣州·高三期末)下表为欧洲、美洲、非洲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百分比的变化表。引起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工业革命加速人口流动B.西方国家贩卖黑奴贸易的泛滥试卷第7页,共8页 C.美国实施种歧视政策D.西方国家资本原始积累的需求17.(2021·江苏省响水中学高三阶段练习)下表反映了欧洲、美洲、非洲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百分比的变化(单位:%)情况,据此推知(  )年份欧洲美洲非洲1650年18.32.418.31750年19.21.613.1A.欧美国家政府鼓励移民B.黑奴贸易的发展和泛滥C.高产作物的引进和种植D.西方国家殖民扩张加快18.(2021·山东·高三专题练习)奴隶贸易严重破坏了非洲社会的发展,部族之间相互猎取对方人口,引起部落间冤冤相报的战争,导致部落和民族之间原有的社会关系被破坏,一些中世纪建立的国家消失了,新的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被中断。这说明奴隶贸易A.阻断了非洲原有的社会发展历程B.打破了相对平衡的多元文明C.加速了西方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D.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19.(2020·陕西宝鸡·高三阶段练习)下面是1910年美国主要城市的外国移民所占比重情况表。据此判断A.欧洲殖民国家加紧对美国的渗透B.强制性的全球人口流动仍在持续C.移民促进了美国工业化与城市化D.外来人口是美国城市人口的主体20.(2020·西藏昌都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三开学考试)19世纪末20世纪初,促使德国大量人口移民海外的推动因素—劳动力过剩问题,已经演变为劳动力短缺。到一战前,外国劳工已达120万之多,他们遍布德国工农业生产的各个部门,德国因此而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劳动力输入国。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德国A.工业化推进的速度较快B.海外移民导致劳动力不足C.战争使得人口大量减少D.民主政治有了长足的发展21.(2021·山东省滕州市第五中学高三阶段练习)近代以来,亚非拉美许多地区形成了单一经济,如印度和埃及的棉花、东南亚的橡胶和锡、南部非洲的黄金和铜、中美洲的热带水果、古巴的蔗糖。这现象出现的历史根源是试卷第7页,共8页 A.亚非拉美国家因地制宜发展经济B.三角贸易推动区域资源优势互补C.欧洲资本主义列强争夺国际市场D.欧美列强大力推行殖民主义政策22.(2020·山东·胶州市实验中学高三阶段练习)据统计,在16-20世纪间,6000多万欧洲移民在美洲、澳大利亚等地建立了殖民地。1820-1980年间,3700万欧洲移民后裔在美国建立了家园。16-19世纪间,奴隶贸易将1200万非洲人运到了美洲。材料说明的主要问题是(  )A.人口在各大洲间进行大规模流动B.世界人口流动导致了新的国家的产生C.国际移民改变了人口迁入地的人种组成D.人口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23.(2020·全国·高三课时练习)太平洋邮船公司于1866年从美国邮政总局拿到了与中国和日本通邮的长期合约,开始了茶叶和丝绸等交易。1867—1877年间,中美建立了正常的通航服务,从旧金山经日本横滨到香港,不仅给美国带来了劳动力,也给邮船公司带来巨大的收益。这表明(  )A.华人移民给太平洋铁路建设带来转机B.中美正常通航服务的建立启动了茶叶和丝绸交易C.华人移民带动美国航运和邮政的发展D.华人移民推动了中日通邮的长期合约24.(2021·江苏·徐州市第一中学高三阶段练习)下图为2001年OECD国家高技能移民的主要来源国分布图。这可以说明A.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发达B.高技能人才的自由流动C.“南北”国家科技合作增多D.发达国家攫取科技资源二、材料分析题(2题)25.(2021·江西南昌·三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8世纪中后期,英国殖民者来到澳大利亚。最初,英国将澳大利亚作为流放罪犯的场所。19世纪,英国殖民者在澳大利亚掠夺原住民的土地,建立牧场。1851试卷第7页,共8页 年,人们在澳大利亚发现了金矿,采矿业迅速发展起来。1788年英国库克船长在悉尼登陆时,居住在澳洲的土著有30万人,500个左右的部落,人们从事狩猎和采集,通过以群体的家族集团形式居住在一起。到了19世纪中叶,澳洲土著只剩下5万多人,白人已经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欧洲文化成为当地文化的主流。——摘编自《澳洲土著民族的历史与现状》等材料二19世纪中叶后,清政府被迫允许列强在中国招募华工出国。葡萄牙、英国、美国等国的殖民者往往迫使华工签署契约,让华工以未来若干年工资支付运输费用。中国东南沿海的穷苦百姓,或是因为生活所迫,或是被诱骗、绑架成为苦力。据1939年版的《加州志》载:“今天位于南部的肥沃三角洲地区……在未开垦前,一些失意的淘金者集居于此,保值糊口。及1870年,中国工人于建造了中央太平漳铁路后,又接受低工资担任开垦三角洲地区的工作。他们推着单轮车筑起堤防,逐渐全部四十二万五千英亩水草丛生的沼泽地被开拓了。”——摘编自杨国标、刘汉标、杨安尧《美国华侨史》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殖民澳大利亚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晚清时期华工出国的历史背景。(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留美华人的历史贡献。26.(2022·重庆巴蜀中学高三阶段练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7世纪,美国人口稀少;19世纪以来,美国人口以惊人的速度快速增长。1840年,每个白人妇女平均生育6.14个小孩,到1860年,美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1830年美国的近1300万人口中,出生在国外的人数不足50万,但是1832年,移民人数增加了6万,1837年增加了近8万。1790年,每30个美国人中有1人生活在城市(人口规模在800人或以上的被称为城市);1820年,美国城市人口比例是1/20;1840年是1/12。试卷第7页,共8页 (注:图1是1620~1860年间美国人口增长示意图,图2是1821~1840年间美国每五年中的移民总数示意图。)——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美)艾伦·布林克利《美国史》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知识,对材料提出一个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试卷第7页,共8页 参考答案1.B【详解】马家塬墓葬中出土的饰品与欧亚草原地带的金器工艺有着直接的关联,带有埃及、地中海、苏美尔、巴比伦和波斯等地的早期传统装饰风格与工艺,这说明古代中西文明的远距离交流历史悠久,B正确;丝绸之路开通时间是在汉代,排除A;题干没有对西方文明和中国文明进行对比,排除C;D不符合史实,排除。2.D【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东汉末年北方多战乱,北方人口开始南迁,魏晋南北朝以来,全国经济重心出现了南移的趋势,南宋时完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局面。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发现,南方人口及其占全国户口数比例均逐渐增加,符合经济重心南移带动人口的区域迁徙。故D选项正确;“文景之治促进西汉人口的快速增长”不能说明西汉到唐宋时期南北人口变化的原因,A选项错误;根据表格中数据可知,唐宋时期北方人口只是相对于西汉时期是减少的,但是南方人口是持续增加的,B选项错误;导致中国古代人口变动的因素是多样的,从西汉到唐宋全国人口增多无法说明是朝代更替的结果,C选项错误。3.C【详解】相扑源于中国春秋时代,从春秋到秦汉时期名为“角抵”,南北朝到南宋时期叫“相扑”,相扑于唐朝传入日本后,成为一种流行的体育运动,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深远影响,C正确;题干只是针对一项运动的绘图,不能得出当时中日两国主流绘画风格的情况,排除A;B在题干中无法体现,排除B;D错在“全面”,排除D。4.D【详解】图片反映出北方少数民族进行农耕,而汉族放牧,这是汉族与少数民族的融合,故D项正确;ABC项不能从材料中反映出来,故排除。5.B【详解】材料“賨人(蛮族)敬信巫觋,多往奉之”说明少数民族民众受汉族文化的影响,而“刘渊以汉朝宗室自居……’《史》《汉》诸子无不综览’”说明少数民族上层分子受汉族文化影响深,这些现象说明汉族先进文化在民族融合中的重要作用,故B符合题意;材料说明汉族文化对少数民族影响大,但“大力推崇”太夸大,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汉族文化对少数民族的影响,故C不符合题意;民族融合不只是提升少数民族文化,故D不符合题意。6.D答案第13页,共6页 【详解】材料“鲜卑族说自己是黄帝之子的后裔,匈奴的铁弗部自称是大禹的后代”说明这些少数民族主动认为自己与汉族同祖同宗,侧面佐证中华民族交融的趋势进一步加强,故D符合题意;AC中的“全部”太绝对,西晋对内迁各族人民实行仁政与内迁的少数民族主动认同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没有必然联系,故ABC不符合题意。7.C【详解】源自波斯的马球活动在唐代较为流行,而且出现过以李隆基为首的皇家球队与吐蕃球队的竞技比赛,这说明唐代的文化呈现出开放、进取和包容的风貌,C正确;从材料判断,当时马球不仅仅在西北地区流行,排除A;B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材料主旨并不是关于陶瓷技术,排除D。8.B【详解】根据“他们还引用《诗经》《中庸》等儒家经典解释天主教义,甚至称“吾天主乃古经书所称上帝也”可并结合所学可得出,教士活动仅仅是利用儒家思想来减少在华传教阻力,而非深入学习,故B项正确,D项错误;中国没有宗教改革,A项错误;C项“天主教中国化”与史实不符。9.C【详解】题干所示为新中国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重庆市户籍人口变化的相关信息。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政策鼓励人口出生的政策,重庆人口增加;三年困难时期,重庆人口急剧下降,而经过国家调整经济政策,重庆市经济有所好转,人口稳定增长,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带动了重庆的发展,人口增加到3403.64万,故人口变化和国家政策相关,C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排除;题干没有涉及城乡人口结构的信息,排除B项;D项说法既不符合题干主旨,也不符合史实(如知识分子上山下乡政策的推行,城市人口出现下降;计划生育政策也会影响城市人口增长),排除D项。故选C项。10.A【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希特勒将1933年4月1日定为“排犹日”,由纳粹党组织了一个“排犹委员会”,从而使以后的排犹运动更加有组织性的进行,迫害犹太人,故A正确;为了避免犹太人被迫害,中国领事馆向犹太人发放向上海签证,BCD不是主要原因,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向数以千计的犹太人发放前往上海的签证”,联系所学德国法西斯的活动分析解答。答案第13页,共6页 11.A【详解】“二战”后世界范围内的移民趋势总是由发展中国家流入发达国家,其中欧洲是主要接收地之一,这其中既有欧洲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以及较好的福利制度等因素,也与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中东和巴尔干地区的动荡等有关,但是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导致了全球范围内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事实上加剧了国际政治经济的严重失衡。故答案为A项。B项,虽然冷战结束和两极格局瓦解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移民现象发展,但不是根源,排除;C项,世界范围内的移民现象与多极化发展趋势没有多大关联,排除;D项,人口政策只是主观因素,也是不断变化的政策,排除。12.B【详解】阿拉伯人没有传播佛教,佛教的传播方向主要是向东亚、东南亚,故B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指南针、火药和火药武器均是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我们几乎都在使用0~9这十个数字是由古代印度人发明的,后来经由阿拉伯人将它传播到世界各地,因此称为阿拉伯数字。故AC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13.B【详解】题干主旨即各民族之间的“可接近性”或许会对人类文化的发展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公元3—6世纪形成高潮的欧亚大陆民族大迁徙为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之间的交往提供了“可接近性”的机会。他们的行动不仅为农耕世界的社会经济注入了新鲜活力,也使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游牧民族融入农耕世界,从而加快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并对中国和西欧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故B项符合题意;赫梯人改进冶铁技术体现了其生产力的进步,但与“有机会吸取邻近社会集团的经验”“相互学习的机会”等信息无关,排除A项;19世纪英国殖民者开始在澳大利亚建牧场,是建立在剥削澳大利亚原住民的基础上的,与题旨不符,排除C项;D项所述体现不出“社会集团”“相互学习的机会”等信息,排除D项。14.C【详解】希腊城邦用200多年,组织居民向海外殖民,另建城邦,奠定了古代希腊的广阔疆域,推动了希腊文明的发展繁荣,反映出希腊殖民是古代文明扩展的主要途径之一,C项正确;希腊属于海洋文明,而非农耕文明,A项错误;古代希腊殖民的目的是解决地狭人多问题,与近代欧洲列强为满足资本主义发展进行殖民扩张不同,B项错误;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帝国建立时,希腊的海外殖民早已停止,D项错误。答案第13页,共6页 15.A【详解】表格显示从19世纪和17、18世纪相比,东南亚部分国家华人宗教碑铭数量逐渐增加,说明中国迁往海外的人口总数的不断增加,A项正确;自然经济加速解体表现为,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的分离及日益商品化的过程,与材料中国迁往海外的人口的不断增加无关,B项错误;材料只反映出迁往海外的人口不断增加,没有体现出社会经济的持续繁荣局面,C项错误;17~19世纪的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海外贸易日益萎缩,D项错误。16.D【详解】结合所学知识,此时正是早期殖民扩张时期,欧洲殖民者对非洲、美洲的残酷屠杀,尤其是屠杀印第安人,主要是为了满足欧洲殖民者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早期殖民扩张使美洲人口锐减,贩卖黑奴又使非洲劳动力锐减,所以导致这两个洲人口比重严重下降,欧洲人口比重相对上升,D项正确;工业革命在18世纪60年代揭开序幕,排除A项;黑奴贸易主要是把非洲的人口贩运到美洲,无法全面解释材料中美洲人口比重下降的问题,B项不是主要的原因,排除;在1750年,美国还没有成立国家,排除C项。故选D项。17.D【详解】从1650年到1750年,非洲人口在世界人口占比下降,而欧洲人口占比上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正是西方国家殖民扩张时期,高产作物的传播以及经济的发展,使得欧洲人口增加,但是美洲和非洲由于殖民扩张,导致其人口数量下降,D正确;政府鼓励移民并不会导致非洲人口减少,排除A;B不能解释欧洲人口占比上升,排除;C不能解释非洲和美洲人口占比下降现象,排除。18.A【详解】据材料“奴隶贸易严重破坏了非洲社会的发展,……导致部落和民族之间原有的社会关系被破坏一些中世纪建立的国家消失了,新的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被中断”可知,奴隶贸易阻滞了非洲原有的社会发展历程,A正确;材料未涉及原有的相对平衡的多元文明被打破,B错误;奴隶贸易加速了西方国家的原始积累。但材料未涉及,C排除;材料未涉及“世界市场雏形初现”,只是强调奴隶贸易严重破坏了非洲社会的发展,D排除。19.C【详解】答案第13页,共6页 材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外来移民大量涌入美国各个城市,加速了城市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也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劳动力,促进工业化的发展,故选C项;此时的移民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不代表欧洲对美国的渗透,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不能体现外国移民美国带有强制性,故排除B项;材料所述城市的外来移民所占的比重均未超过50%,说明他们不是城市人口的主体,故排除D项。20.A【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德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核心,因此发展速度最快,出现了劳动力短缺的问题,A正确;BCD不是材料现象出现的原因,排除。故选A。21.D【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以后,亚非拉美地区的一些国家成为欧美资本主义列强的原料市场,殖民者依据各地不同的优势掠夺当地的自然资源,因而给这些国家留下了单一经济发展的历史根源,D项正确;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不符亚非拉美的史实,排除A;三角贸易罪恶的黑奴贸易,不是区域资源优势互补,排除B;亚非拉美许多地区形成了单一经济,不是欧洲资本主义列强争夺国际市场的结果,而是殖民者依据各地不同的优势掠夺当地的自然资源,排除C。22.C【详解】通过材料可知“欧洲移民后裔在美国建立了家园”“非洲人运到了美洲”,欧洲、美洲、非洲人种组成了最终的美洲,所以移民最终改变了美洲的人种组成,C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欧洲、非洲人流入美洲,无法体现世界各大洲彼此之间形成了人口大规模的迁移,排除A;B、D与材料无关,排除。23.C【详解】由材料信息可知,中美正常的通航服务给美国带来了劳动力,推动了美国航运和邮政的发展,即华人移民的到来带动美国航运和邮政的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太平洋铁路建设,排除A项;从材料所提供的时间信息来看,茶叶和丝绸等交易早于中美建立正常的通航服务,排除B项;D项所述不符合材料信息,故排除。24.D【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发达国家通过实行吸引高技能人才的相关政策,从发展中国家攫取科技资源,故D正确;移民来自发展中国家,并不能说明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发达,故排除A;材料体现的是发展中国家高技能人才进入发达国家,无法得出高技能人才的自由流动,故排除B;材料无法得出“南北”国家科技合作增多,故排除C。25.答案第13页,共6页 (1)特点:持续时间长;规模不断扩大;种族灭绝;经济掠夺;移植本国生产方式;文化殖民。(2)历史背景:黑奴贸易受到限制;西方国家工业革命扩大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世界市场逐步形成:晚清政府腐朽无能;中国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被迫签订《北京条约》;人民生活困苦,难以维持生计;中国经济落后,就业困难。(3)历史贡献:推动美国西部地区的开发;为美国工业发展提供廉价劳动力,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传播了中华文化;为后来祖国的革命、独立、建设做出重大贡献。【详解】(1)特点:从材料所给时间来看,可归纳出持续时间长;从扩张的规模来看,可归纳出规模不断扩大;根据材料“澳洲土著只剩下5万多人”可归纳出种族灭绝;根据材料“人们在澳大利亚发现了金矿,采矿业迅速发展起来”可归纳出经济掠夺和移植本国生产方式;根据材料“白人已经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欧洲文化成为当地文化的主流”可归纳出文化殖民。(2)背景:根据材料所给时间和所学知识可知,可从当时黑奴贸易受到限制、工业革命的影响、清政府的腐败、人民生活困难及经济落后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3)贡献:根据材料“逐渐全部四十二万五千英亩水草丛生的沼泽地被开拓了”和所学知识可知,可从推动美国西部地区的开发、为美国工业发展提供廉价劳动力、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传播了中华文化及推动祖国发展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26.【示例】看法: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加快了美国人口流动,城乡人口结构发生巨大变化。说明:工业革命促进了美国经济快速发展;随着美国工业化的深入开展,城市就业机会增多;大批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城乡人口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大量人口的出生和大批欧洲移民进入美国,美国人口到1860年超过3100万;伴随着城市人口的急剧攀升,美国城市化进程加快。总之,城乡人口流动和大量移民流入美国,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带动了美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说明:“示例”只作评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若有其他看法,且言之有理,也可酌情赋分)【详解】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从材料时间及美国的城市人口变化来看,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加快了美国人口流动,城乡人口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关于阐释可从工业革命对美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城市化进程的推动及欧洲移民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最后进行归纳总结。【点睛】答案第13页,共6页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1-27 13:56:45 页数:14
价格:¥5.55 大小:605.42 KB
文章作者:未来可期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