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单元测试卷(人教福建版 2024年秋)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5

2/15

剩余1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卷(人教福建版2024年秋)一、积累与运用(24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古人将自然之美,化作文字,千古流传。看,那山高:“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①__________________。”看,那水清:“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看,那山野的秋色:“树树皆秋色,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看,那晴日的原野:“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美景可以陶冶情操,抒情寓志。当陶弘景欣赏“山川之美”时,抒发了“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叹。刘桢在《赠从弟》(其二)中巧借松柏“冰霜正惨凄,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状态,来劝勉堂弟在恶劣环境中要学松柏之刚劲,追求坚贞志向。当吴均望见富春江上的“奇山异水”时,感慨道:“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崔颢凝眸远望,见暮霭笼罩江面时,感叹道:“⑨____________________?⑩______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8分)①中国文人自古以来就有独特的山水情结。“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浩荡、“连峰去天不盈尺”的高峻,都令游者不禁(  ),感自然之广阔,悟自我之渺小。穿行山水间,可逃离喧嚣,洗__①__(dí)心灵,寻__②__(mì)自我。②“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文人与山水的邂逅,造就了多少传诵千古的诗篇!他们在欣赏山水,也在塑造山水,成就山水。文人精神与山水之“道”紧密相连,__③__(zhānɡ)显于那些(  )的佳句中,(  )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史上,千百年来无声无息地影响着中国人的价值追求。(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①②③处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3分)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15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屏息敛声  信手拈来  篆刻B.屏息敛声  妙手偶得  镌刻C.悄然无声  妙手偶得  篆刻D.悄然无声  信手拈来  镌刻(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文中画横线句子的主语是“中国”。B.“黄河之水天上来”一句运用了夸张手法。C.“欣赏山水”属于动宾短语,“中华文明”属于偏正短语。3.名著阅读。(6分)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给读者带来震撼,其中一段话给人深刻的印象:“四川军队大概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战士——这些人当兵不只是为了有个饭碗,这些青年为了胜利而甘于送命。他们是人,是疯子,还是神?迷信的四川军队这样嘀咕……终于有一个红军战士爬上了桥板,拉开一个手榴弹,向敌人碉堡投去,一掷中的。”(1)这段话反映的著名战役是__________________。(2分)(2)你认为红军是人,是疯子,还是神?请结合对整本书的理解,阐述你的观点与理由。(4分)二、阅读(66分)(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4、5题。(6分)使至塞上王 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首联写诗人轻车简从,前往边关慰问将士,要经过辽远的边疆地区。15 B.颈联中“孤”“直”二字写出景物的简单纯净,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C.尾联和前面的“属国过居延”遥相呼应,点明了诗人此次出使路途之远。D.全诗叙写了诗人出使慰问戍边将士,记录沿路所见景物以及与都护交谈时的场景。5.“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两句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感情?(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5分)癸卯四月二日,余游白岳①毕,遂浴黄山之汤泉。泉甘且冽,在悬崖下。夕宿慈光寺②。次早,僧告曰:“从此山径仄险,虽兜笼③不能容。公步行良苦,幸有土人惯负客者,号海马,可用也。”引五六壮佼者来,俱手数丈布。余自笑羸老乃复作襁褓儿耶!初犹自强至惫甚乃缚跨其背。于是且步且负各半。行至云巢④,路绝矣,蹑木梯而上,万峰刺天,慈光寺已落釜底⑤。是夕至文殊院⑥宿焉。(节选自袁枚《游黄山记》,有删改)【注释】①白岳:山名,在今安徽省休宁县。②慈光寺:寺名,在黄山朱砂峰下。③兜笼:一种只有座位没有轿厢的便轿。④云巢:石洞名。⑤釜(fǔ)底:指山底。釜,古代的炊事用具,相当于现在的锅。⑥文殊院:寺名,在黄山玉屏峰前。6.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3分)加点词方法提示解释(填写文字)公步行良苦关联教材良多趣味(《三峡》)(1)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次早,僧告曰联系语境形成解释15 (2)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虽兜笼不能容使用词典,选择义项虽:①虽然;②即使;③只(3)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初犹自/强至惫甚/乃缚跨其背B.初犹自/强至惫甚乃缚/跨其背C.初犹自强/至惫甚/乃缚跨其背D.初犹自强/至惫甚乃缚/跨其背8.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引五六壮佼者来,俱手数丈布。(3分)(2)余自笑羸老乃复作襁褓儿耶!(3分)9.本文所写的“山”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相关语句具体分析。(4分)(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22分)四季桂人们都说八月桂花香,我们家的桂花却从中秋一直开到来年夏初,四季都不缺席,所以又被称为四季桂。父亲喜爱桂花。我家门前两株茂密的桂树,快四十岁高龄了,虽种在花圃中,却恣意生长,不仅往高处伸展,更横向环抱,两树连成一气,漫过墙头,自成风景。桂花飘香时,便是父亲忙着做桂花酿的时刻,那真是一份细活,一朵朵比米粒大不了多少的桂花,采集已不15 轻松,还要将如发丝般细的花茎摘除,那是只有细致又有耐心的父亲做得来的。接下来便会看到父亲将拾掇好的花絮,间隔着糖一层一层铺在玻璃罐里,最后淋上高粱酒,便是上好的桂花酿。待来年元宵节煮芝麻汤圆时,起锅前淋上一小匙,那真是喷香扑鼻呀!除了桂花酿,掺了点桂花香的“寸金糖”,也是父亲写稿时佐伴的点心。我们姊妹仨经常会捎些回来,不是多么贵的东西,父亲却吃得很省。他对自己特别喜欢的事物,总能有滋有味地享用,但也不贪多,几乎是给什么就吃什么,提供什么就用什么。父亲成家后,许多单身的伯伯叔叔,都把我们这儿当家,逢年过节、周末假期,客人络绎不绝,练就了母亲做大碗菜、大锅汤的本领。即便是日常过日子,母亲也收不了手,桌上永远是大盘大碗伺候,也从不见细致的父亲有丝毫怨言。父亲的半口假牙让他的味觉迟钝许多,且不时有杂物卡进假牙里,异常难受,但也少听他抱怨。他很少因为自己的不舒服扰人,不到严重地步是不会让人知道的,即便是身边最亲的人。父亲最后住院期间,一个夜晚,血压突然掉到五十、三十,经紧急输血抢救了回来。隔天早晨全家人都到齐了,父亲和我们交代了一些事,大家很有默契地不惊不动,好似在做一件极平常的事,包括躺在病床上的父亲。最后,父亲悠悠地转过头,对着蹲在床头边的我说:“家里有一盆桂花,帮你养了很久了,你什么时候带回去呢?”父亲的眼眸柔柔的,感觉很亲,却又很深远,好似飘到另一个时空去了。我轻声地说:“好,我会把它带回去的。”那时我还没有自己的家,我要让它在哪儿生根呢?中国人有个习惯,生养了女儿,便在地里埋上一瓮酒,待女儿出嫁时把酒瓮挖出来,是为“女儿红”。父亲没帮我们存“女儿红”,却有意无意地在家门前种上桂树;我并不知道他也一直为我留着一株桂树,为这已三十好几还没定性的小女儿留了一株桂树。父亲走后,时间突15 然缓了下来,我才知道过去的匆匆与碌碌,全是为了证明什么,证明我也是这家庭的一员?证明我也值得被爱?大姐曾说她与父亲的感情像是男性之间的情谊;二姐呢?该比较像缘定三生的款款深情;至于我,似乎只单纯地想要他疼爱我。我一直以为,作家、教师的身份让他无暇顾及其他,但到后来,我才知道那是父亲的性情,他对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深情款款,却也安然处之,不耽溺也不恐慌。一直到父亲走了,我整个人沉静下来,才明白这世间有些东西是一直存在的,无须去搜寻,无须去证明。而今,我在自己居住的地方,前前后后种了近百株桂树,第一批已长得高过我许多。每当我穿梭其间,采撷那小得像米粒的桂花,所有往事都会回到眼前。我们每个人都会以不同的方式怀念父亲,我就在这终年飘香的四季桂中,天天思念着他。(有删改)10.【读内容】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A.文章以桂花开篇,叙述父亲的生活琐事,饱含着“我”对父亲的深情,语言精致典雅。B.第三段中的“那真是喷香扑鼻呀”写出了“我”的感叹,表现了“我”对桂花酿的喜爱。C.“父亲的眼眸……好似飘到另一个时空去了”中“飘”字暗示父亲不久于人世。D.父亲临终时看似随意地说他一直帮“我”留着一盆桂花,让读者感受到了他对女儿深深的爱。11.【抓矛盾】探究父亲行为的矛盾之处,推测父亲的性格,完成下面填空。(6分)父亲的矛盾点性格“寸金糖”不怎么金贵却吃得很省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享用自己特别喜欢的事物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母亲做大碗菜、大锅汤的行为没有怨言杂物卡进假牙里,异常难受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  小结:父亲的性情隐藏在看似矛盾的行为中,不显山不露水,因而一直到后来,“我”才读懂父亲的性情。体现“我”理解父亲性情的句子是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12.【悟成长】“我”前后状态有矛盾之处,请结合文本说说“我”发生的转变及原因。(3分)过去:匆匆碌碌,忙于搜寻被爱的证明。后来:沉静下来,才明白这世间有些东西是一直存在的,无须去搜寻,无须去证明。13.【品细节】文章重在修改。比较原稿和改定稿,根据文本谈谈改定稿好在哪里。(6分)原稿改定稿(1)我们家的桂花却从中秋一直开到来年夏初,四季都开着花,所以又被称为四季桂我们家的桂花却从中秋一直开到来年夏初,四季都不缺席,所以又被称为四季桂(2)父亲和我们交代了一些事,大家很有默契地不惊不动,好似在做一件极郑重的事,包括躺在病床上的父亲父亲和我们交代了一些事,大家很有默契地不惊不动,好似在做一件极平常的事,包括躺在病床上的父亲15 14.【探深意】结合全文内容,说说“四季桂”有何深意。(4分)(四)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15~17题。(12分)材料一:①南宋赵希鹄《洞天清录》载:“叆叇(àidài),老人不辨细书,以此掩目则明。”意即老人佩戴叆叇以增进视力辅助读书。明代张自烈《正字通》直言:“叆叇,眼镜也。”②早期关于镜片的记载,可以查到春秋时期齐国人所著《考工记》一书,书中记载了用金锡(金指铜,锡指铅)为镜,其凹面向日取火的方法。可见当时的镜片不是用来“视物”的。③20世纪80年代,扬州刘荆墓出土了一面水晶凸面镜,直径1.3厘米,圆形,镶嵌在一个指环形的金圈里。这个小巧玲珑的金圈嵌水晶镜片,能使看见的物体放大四五倍。墓主刘荆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儿子。④13世纪末,《马可·波罗行记》有载:“中国的老年人看小字时戴着眼镜。”马可·波罗回国后,将此物传播于意大利。⑤明代仇英绘制的《南都繁会景物图卷》中,可见金珠摊贩中一位老者鼻梁上架着眼镜。明万历年间,田艺蘅《留青日札》云:“每看文章,目力昏倦,不辨细书,以此掩目,精神不散,笔画倍明。中用绫绢联之,缚于脑后,人皆不识,举以问余。余曰:此叆叇也。”叆叇本义是云遮日,形容眼前有一层雾气遮罩,很形象,发音同“爱戴”,越发形象了。很明显,此时的叆叇已经有绫绢系于脑后,代替镜脚了。除叆叇之外,古人还称眼镜为(ài)睫、读书石、单照、眼环等。眼镜初入中国时“惟一镜之贵,价准匹马”;到清朝时就降价了,“每副值银最贵者不过七八分,甚而四五分,直有二三分一副者”。⑥15 随着科技的进步、玻璃工业的发展,镜片材料由玻璃材料逐步取代了原先的天然水晶。1954年,法国工程师发明了树脂镜片,既轻且薄,使视觉更加清晰,也使镜片材料更加安全、健康。⑦眼镜的发展还体现在镜片表面镀膜技术的改进和临床应用上。镀膜从最初的耐磨损膜(又称加硬膜)到单层减反射膜,逐步发展到由耐磨损膜、多层减反射膜、憎水膜(又称抗污膜)组成的复合膜,不仅能在视觉上减少反光和眩光,阻断紫外线等,还提高了镜片的耐用性,也使眼镜的外观更加美观。现在,眼镜已不纯粹是矫正眼睛视力的工具,特定的眼镜还有着装饰、保护及其他作用。——摘编自陈国凡《眼镜,古之“叆叇”》材料二:15.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材料一第①段引用古人的记载,目的是引出说明对象,激发读者阅读兴趣。B.材料一第③段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意在说明刘荆墓出土镜片的大小和放大倍数。C.材料一按时间顺序介绍了镜片的发展历程,树脂镜片发明后,就不用玻璃镜片了。D.材料二可以看作是材料一“眼镜还有着装饰、保护及其他作用”的例子。16.阅读材料一,文中提到了有关眼镜哪些方面的发展变化?参照示例,写出两个方面。(4分)【示例】称呼的变化:叆叇(睫、读书石、单照、眼环)——眼镜17.随着科技不断进步,眼镜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结合材料二,请你为材料一续写一段文字,介绍智能眼镜。(15 不少于60字,抓住两种及以上功能特征,至少用到一种说明方法)(5分)(五)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20题。(11分)材料一: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施行,这是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标志着我国全面开启“依法带娃”时代。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了家庭教育的概念、要求和方式方法,并为家庭教育划定底线标准,立法对家庭教育进行规范、指导和监督。“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行为习惯等”,这些方面家庭教育都得管起来。怎么管?可以协商和学习,但如果拒绝、怠于履行家庭教育责任,甚至不正确实施家庭教育而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将视情况对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予以训诫,并可以督促他们接受家庭教育指导。家庭教育促进法的诞生,体现了国家对顶层设计的重视,更彰显出国家对民意的回应与关切。材料二: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学校”,父母作为孩子的“首任老师”,仅仅履行抚养义务远远不够,更需要注重家庭建设,扛起教育和陪伴孩子的责任,形成良好的养育观念。家庭教育促进法第十六条明确指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针对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特点,以下列内容为指引,开展家庭教育:……(三)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引导其培养广泛兴趣爱好、健康审美追求和良好学习习惯,增强科学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能力。”材料三:教育部门以某校八年级学生为样本,开展了家长对孩子关注情况的问卷调查,统计数据如下:15 18.根据材料一、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施行以后,“依法带娃”有了可遵循的法律。B.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都是家庭教育的范畴。C.父母作为孩子的“首任老师”,必须和孩子一起完成家庭作业,否则将受到相应的训诫。D.《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通过立法对家庭教育进行规范、指导和监督,体现了国家对顶层设计的重视。19.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你从材料三中得出的结论。(4分)20.本学期王明同学参加了学校的篆刻社团,他的妈妈觉得这和学习没有关系,坚决要求他退出社团。请你结合上述材料,以王明的名义,用写留言条的方式劝说他的妈妈。(4分)留言条亲爱的妈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 您的孩子王明×年×月×日三、写作(60分)2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60分)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生命中最难的阶段不是没有人懂你,而是你不懂自己。——尼采我们经常关注他人,却容易忽略自己,请选取你生活中认识、了解自己的事情,以《这,就是我》为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要求:①不要套作、抄袭;②不要泄露个人信息;③不少于600字。15 答案一、1.①不见曦月 ②水皆缥碧③山山唯落晖 ④晴川历历汉阳树⑤芳草萋萋鹦鹉洲 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⑦终岁常端正 ⑧窥谷忘反⑨日暮乡关何处是 ⑩烟波江上使人愁2.(1)①涤 ②觅 ③彰 (2)B(3)A 点拨:画线句主语部分是“中国文人”,主语中心语是“文人”。3.(1)飞夺泸定桥(2)示例一:我认为红军是人,他们是平常人,有平常人的喜怒哀乐,也有平常人的爱好。如有的红军战士喜欢打乒乓球,有的喜欢唱歌,有的特别爱马。示例二:我认为红军是“疯子”,他们面对困难,坚定不移,有时采取异乎寻常甚至极端的方式,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如在“飞夺泸定桥”一役中,泸定桥上一半木板被撬走,下面是湍急的河流,对面是敌军的机枪阵地,没人会想到红军竟然在这样艰险的情形下敢于冒着敌人猛烈的进攻过桥。示例三:我认为红军是神,红军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他们翻越数座大雪山,渡过几十条激流汹涌的河流,穿过遍布沼泽的草地,徒步二万五千里,最终突破敌军的重重包围,真是神人!(4分,合理即可)二、(一)4.D 点拨:“与都护交谈时的场景”表述错误。经过长途跋涉,诗人终于“萧关逢候骑”,却没有遇见前线统帅,一问才知道“都护在燕然”,将军正在前线呢!5.诗人以“征蓬”“归雁”自比,传达出漂泊无定的内心感受,从中流露出内心的孤寂和抑郁。(二)6.(1)甚,很 (2)第二天 (3)即使7.C8.(1)(他)带领了五六个健壮的人来,人人手里都拿着几丈布。(2)我自觉好笑,瘦弱的老人又重新做了襁褓中的婴儿呀!9.山路狭窄危险,容不下兜笼,游人难以登山,需要依靠“海马”15 ,说明山之险峻、陡峭;(2分)万座山峰直刺苍穹,说明山之高耸、奇雄且多。(2分)【参考译文】癸卯年四月二日,我游览了白岳峰后,就在黄山的温泉中沐浴。泉水甘甜而清澈,在悬崖的下面。晚上(我)在慈光寺住宿。第二天早上,和尚告诉我说:“从这里开始,山路狭窄危险,即使是兜笼也容不下。你自己步行太辛苦,幸亏当地有背惯了游客的人,叫作海马,可以雇用。”(他)带领了五六个健壮的人来,人人手里都拿着几丈布。我自觉好笑,瘦弱的老人又重新做了襁褓中的婴儿呀!开始时我还想强撑着自己走,等到疲劳不堪时,就绑缚在“海马”的背上。这样一半自己走一半靠人背着攀登。走到云巢洞,路断了,踩着木梯子上去,只见万座山峰直插苍穹,慈光寺已经落在山底了。当晚到达文殊院,然后住了下来。(三)10.A 点拨:“精致典雅”错误。11.①不贪多(1分)②为人细致(1分)③很少抱怨(1分)④节制、朴实,(1分)宽容忍耐、体贴他人、关爱家人(1分)⑤他对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深情款款,却也安然处之,不耽溺也不恐慌(1分)12.过去的“我”期待找到被爱的证明,而父亲的性格淡然,他的爱不显山不露水,不轻易表露,看起来“我”没有得到回应;(1分)后来,父亲为“我”留的一株桂树,让“我”感受到了温暖和安定,让“我”意识到父亲的爱是一直存在的;(1分)“我”也逐渐能像父亲一样淡然安定地面对世界。(1分)13.(1)改定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四季桂四季花开不断的特点,原稿缺乏生动性。(修辞手法1分,特点1分,原稿缺点1分)(2)“极平常”意思是与平时没有什么差别,写出了全家人面对父亲临终事实的反应,表现了家人深受父亲安然平和的性格的影响,能够坦然地面对生死,更能突出父亲的形象。(解释“极平常”1分,作用2分)14.①四季桂指“我”和父亲种的桂花树;②四季桂花朵常开,四季都不缺席,就如父亲对“我”的爱四季都不缺席,也寓意父亲淡然的性情始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③结尾处,“我”种的许多四季桂,饱含了我对父亲深深的思念;④四季桂暗藏“我”对父亲的理解,对爱的了然——15 爱无须搜寻与证明,爱永远都在。(每点1分)(四)15.C 点拨:文中没有“树脂镜片发明后,就不用玻璃镜片了”的表述。16.镜片材质的变化:天然水晶—玻璃—树脂价格的变化:初入中国“价准匹马”—清朝“值银几分”用途的变化:增进视力辅助读书(矫正眼睛视力)—装饰、保护及其他作用结构的变化:金圈嵌水晶镜片(无镜脚)—中用绫绢联之,缚于脑后(有镜脚)(每点2分,写出两方面即可)17.示例:智能眼镜的特征在于智能性。与功能单一的传统眼镜相比,智能眼镜可以播放音乐,让使用者享受音乐的陪伴;可以全天候智慧播报各种重要信息;它还可以与手机、平板等多设备畅连,适合在不同场合佩戴。(5分,抓住两种及以上功能特征运用至少一种说明方法,合理即可)(五)18.C 点拨:《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并未明确说明父母作为孩子的“首任老师”,必须和孩子一起完成家庭作业,否则将受到相应的训诫。19.示例:家长普遍更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和身体健康情况,(2分)但对孩子的道德品质、兴趣爱好、心理状况等方面的关注不够,有待加强。(2分)(言之有理即可)20.示例:我理解您对我学习的关心,相信您也是希望我以后考个好大学,才要求我退出社团。国家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提倡家庭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培养未成年人广泛的兴趣爱好和健康的审美追求。我一直喜欢篆刻,希望能在篆刻活动中学习技能,提高审美能力,并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多认识。同时,社团活动还能提高我的沟通、协作能力,使我更好地成长。希望妈妈能理解和支持我!(4分,言之有理即可)三、21.略。15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4-08-29 15:00:02 页数:15
价格:¥3 大小:155.50 KB
文章作者:浮城3205426800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