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语文
>
北京市丰台区2022-2023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北京市丰台区2022-2023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25
2
/25
剩余23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丰台区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练习高三语文2023.01考生须知: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答题卡上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签字笔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在答题卡的“条形码粘贴区”贴好条形码。2.本次练习所有答题均在答题卡上完成。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以正确填涂方式将各小题对应选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除干净后再选涂其它选项。非选择题必须使用标准黑色字迹签字笔书写,要求字体工整、字迹清楚。3.请严格按照答题卡上题号在相应答题区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练习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4.本练习卷满分共150分,作答时长150分钟。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2022年暑期,电视剧《梦华录》在全国热播。此剧生动展现了宋代的市井生活与民俗文化,其中,宋代的茶文化被精致地呈现出来。女主角赵盼儿与胡掌柜斗茶的一幕格外精彩:镜头中,摆满茶碾、茶盏等茶具的桌前,赵盼儿先是以舞蹈功夫来配合制茶,接着在点茶时,她用茶盏奏出了《阳关三叠》的乐曲,而后表演了在茶汤上绘画的技艺“茶百戏”。这段剧情引发了不少观众对宋代美学、中国传统茶文化的关注与讨论。古代烹茶有“唐煎宋点”之说,说的是唐人品茶以煎茶为主,而宋时茶的品饮技艺,已由煎茶发展为点茶。点茶是一项技艺性很强的沏茶方式。点茶时,将已经碾细的茶末直接投入茶盏,然后冲入沸水,这时水要喷泻而入,不能断断续续。就在一只手往茶盏注入沸水之际,另一只手则持特制茶筅击拂,回旋搅打,最终使茶粉与沸水交融,茶汤表面泛起一层覆满盏面的汤花。如此不断地运筅、击拂、泛花,使点茶进入美妙境地。在点茶过程中,茶汤浮面出现的变幻,又使点茶派生出一种游戏,古人称之为茶百戏,又称分茶或汤戏。北宋陶谷《清异录》载:“近世有下汤运匕,别施妙诀,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但须臾即就散灭。此茶之变也,时人谓之‘茶百戏’。”此载表明“茶百戏”就是由宋人点茶时派生出来的一种茶艺游戏。“茶百戏”虽出自点茶,但着重点与之不同。“茶百戏”讲究“技”,更注重“艺”,这个“艺”,就是使茶汤表面显现出变幻的纹饰图案。现存很多宋人诗词中,我们能看到 “分茶”之称,不见“茶百戏”或“汤戏”,这也许是因为其起初俗称“茶百戏”,而文人参与后又给它起了“分茶戏”的雅名,并简称“分茶”。宋代茶百戏,将茶饮注入精神和文化,实用和审美兼得,增强了茶艺活动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在当时非常盛行,连边境内外的少数民族包括辽、金的茶饮方式都深受影响。元代后茶百戏逐渐衰落,虽然明代仍有分茶遗韵,但随着朝代的更替,茶百戏这颗明星如流星陨落般消失于历史的长河。2017年,茶百戏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据《梦华录》的茶百戏技术指导、茶百戏技艺传承人章志峰介绍,历史上,完整的茶百戏表演步骤十分繁复,包括碎茶、碾茶、罗茶、候汤、烫盏、取粉、注汤、击拂、分茶等,而剧中表现的主要是击拂和分茶。他表示:“茶百戏是认知宋代文化的重要窗口,是中国茶文化繁盛时期的产物,反映的是宋人高雅的艺术情操和丰富的精神世界。”(取材于谢愚、姚国坤等的相关文章)材料二《清异录》记载:沙门有位名叫福全的和尚,精通茶事,他不仅能使茶汤幻化物象,还可成字作诗。他四盏茶杯并用,最终使茶汤表面变幻出一首绝句:“生成盏里水丹青,巧画工夫学不成。却笑当时陆鸿渐,煎茶赢得好名声。”福全和尚点茶技艺高超,能点出丰富的茶汤泡沫,但泡沫随着茶汤温度的下降,本已溶于水的茶粉会慢慢分离出来,这时,茶汤浮面的图案很快就会消散。福全和尚能在“须臾”之间,完成茶诗的“书写”,令人叹为观止。如今,人们通过影视剧、动画短片、培训活动等方式,将计算机技术、现代元素等融于“茶百戏”艺术之中,赋予传统艺术以全新的生命,使沉寂多年的传统文化艺术重新呈现在大众面前。但我们也发现,许多视频或报道还远不能完整呈现其全貌,甚至出现了种种错误,进而误导大众。相关历史文献记载,真正的茶百戏在原料、工序、工具、原理、内容、特色等方面都非常讲究。从原料看,历史上的茶百戏只能以水和研膏茶为原料,不能添加或借助其它材料。从工序看,茶百戏须经两道工序七大步骤方能完成:第一道工序是依靠点茶的方法准备稳定的作画介质——悬浮液,要经过炙茶、碾罗、候汤、烫盏、调膏、击拂等六大步骤;第二道工序是作画,这一过程主要是通过注汤、运匕这一步骤来完成。从工具看,所用之物都是茶具,包括茶炉、茶臼、茶碾、茶磨、水勺、茶罗、茶帚、盏托、茶盏、汤瓶、茶筅、茶巾等十二种工具。《茶录》等书对每一种器具的形制、规则、质地、用途进行了详细论述。从原理看,是以“无色”的热水将“有色”的茶汤悬浮液稀释成白色图案,因此以白色悬浮液为作画介质的不能视为正宗的茶百戏。从内容看,历史上茶百戏所绘内容主要是禽兽、虫鱼、花草以及文字之属。这说明茶百戏的作画技巧和内容是以我国传统书法、绘画为基础的,“水丹青”这一别称是对其艺术特色的精准概括。而现在在一些培训班的教学视频或是比赛中以现代绘画技艺或西方绘画内容来表现,自然算不上茶百戏。最后,从茶百戏的特色看,其关键在“变”。变有三重含义:其一是无色的水加入茶汤,可使茶汤变为白色;其二是悬浮液上的图案不久就会自然消散,宛如戏法;其三是同一盏茶汤可以变 化多次,形成不同图案,即一幅图案显现后,通过自然消散或搅拌使之消散后,仍可再次甚至多次作画。虽然任何一种文化现象,在发展中都难免产生些许变化,但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如果一门传统技艺在传承的过程中连最基本的原理、特色都发生了改变,我们就很难不去质疑它的真实性了。(取材于杨多杰、朱佳等的相关文章)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茶百戏”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茶百戏又称分茶或汤戏,分茶戏可能是宋代文人所起的雅名。B.茶百戏是由唐人的煎茶发展而来的,但与煎茶方式有所不同。C.茶百戏是点茶时不断击拂搅打,使茶汤浮面出现变幻的茶艺游戏。D.茶百戏技艺性很强,《梦华录》呈现了它完整、繁复的表演过程。2.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茶百戏不仅具有茶饮的实用价值,也蕴含丰富的文化和精神内涵。B.由点茶派生出来的茶百戏,增强了茶艺活动中的趣味性和生动性。C.宋代时期茶百戏广泛流行,也影响了周边少数民族国家的饮茶方式。D.了解茶百戏,我们就能掌握宋时茶的品饮技艺,全面认知宋代文化。3.根据材料二,下列在传承“茶百戏”技艺过程中做法正确的一项是()A.将茶汤悬浮液染成白色或将茶粉撒于汤面,再往上涂色作画。B.将茶汤调得足够浓稠,然后用毛笔蘸着茶糊在上面写字绘图。C.经过注汤、运匕等步骤,使茶汤悬浮液浮面呈现变幻的图案。D.传统技艺培训中,以现代卡通画作为作画内容来表现茶百戏。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分析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梦华录》中用到了“茶碾”“茶盏”等茶具,这些茶具与相关文献关于茶百戏使用工具的种类相符合。B.《清异录》关于福全和尚在茶汤上绘写茶诗的记载,证明了茶百戏注重“技”,更注重“艺”的艺术特点。C.茶百戏特色之独特在于悬浮液上的图案宛如戏法般转瞬之间就会自然消散,而且消散之后不能再次作画。D.“茶百戏”技艺虽然曾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其真实原貌我们已不甚了解,但仍能从文献记载中探寻踪迹。5.传承传统技艺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说明我们应如何传承“茶百戏”这样的传统技艺。【答案】1.D2.D3.C4.C 5.①发掘并遵循传统技艺的本质属性和真正内涵:通过研究历史文献中相关的记载,把握其精髓;遵循其最基本的原理、特色,也要遵循其所用材料、工具、工序等方面的要求和规定。②在继承传统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融入现代人文元素、现代科学技术等,赋予传统艺术以全新的生命。③营造热爱和传承传统技艺的社会氛围:借用现代传播手段等进行宣传;通过国家“申遗”举措,加强对传统技艺的传承和保护;培养更多真正热爱传统技艺的传承人。【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D.“《梦华录》呈现了它完整、繁复的表演过程”错误。根据材料一原文“完整的茶百戏表演步骤十分繁复,包括碎茶、碾茶、罗茶、候汤、烫盏、取粉、注汤、击拂、分茶等,而剧中表现的主要是击拂和分茶”可知,《梦华录》并没有呈现其完整的表演过程。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D.“了解茶百戏,我们就能掌握宋时茶的品饮技艺,全面认知宋代文化”错误。根据材料一原文“‘茶百戏’讲究‘技’,更注重‘艺’,这个‘艺’,就是使茶汤表面显现出变幻的纹饰图案。”“茶百戏是认知宋代文化的重要窗口,是中国茶文化繁盛时期的产物”,可知,仅靠了解茶百戏,不能掌握宋时茶的品饮技艺,全面认知宋代文化。选项以偏概全。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A.“将茶汤悬浮液染成白色或将茶粉撒于汤面”“涂色作画”均有错误。根据原文“从原料看,历史上的茶百戏只能以水和研膏茶为原料,不能添加或借助其它材料”可知,真正的茶百戏只通过水和研膏茶这两种原料,用“无色”的热水将“有色”的茶汤悬浮液稀释成白色图案,所以题干中“染成白色”“涂色作画”都属于望文生义。B.“用毛笔蘸着茶糊在上面写字绘图”错误。根据原文“从工具看,所用之物都是茶具,包括茶炉、茶臼、茶碾、茶磨、水勺、茶罗、茶帚、盏托、茶盏、汤瓶、茶筅、茶巾等十二种工具”,可知,“毛笔”不符合茶百戏技艺所用工具。D.“以现代卡通画作为作画内容来表现茶百戏”错误。根据原文“现在在一些培训班的教学视频或是比赛中以现代绘画技艺或西方绘画内容来表现,自然算不上茶百戏”可知,“现代卡通画”不符合茶百戏技艺作画内容。 故选C。【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消散之后不能再次作画”错误。根据原文“同一盏茶汤可以变化多次,形成不同图案,即一幅图案显现后,通过自然消散或搅拌使之消散后,仍可再次甚至多次作画”可知,可以多次作画而不是“不能再次作画”。故选C。【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传承“茶百戏”这样的传统技艺的做法主要集中在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材料二第三段是总分的结构,先从整体上讲述“相关历史文献记载,真正的茶百戏在原料、工序、工具、原理、内容、特色等方面都非常讲究。”接着分别从这几方面进行详细介绍。所以通过整个第三段可知,通过研究历史文献中相关的记载,把握其精髓;遵循其最基本的原理、特色,也要遵循其所用材料、工具、工序等方面的要求和规定。材料二第二段原文“人们通过影视剧、动画短片、培训活动等方式,将计算机技术、现代元素等融于‘茶百戏’艺术之中,赋予传统艺术以全新的生命,使沉寂多年的传统文化艺术重新呈现在大众面前”可知,融入现代人文元素、现代科学技术等,赋予传统艺术以全新的生命。材料二第三段“这说明茶百戏的作画技巧和内容是以我国传统书法、绘画为基础的,‘水丹青’这一别称是对其艺术特色的精准概括。而现在在一些培训班的教学视频或是比赛中以现代绘画技艺或西方绘画内容来表现,自然算不上茶百戏。”材料一最后一段中原文“2017年,茶百戏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据《梦华录》的茶百戏技术指导、茶百戏技艺传承人章志峰介绍……”可知,借用现代传播手段等进行宣传;通过国家“申遗”举措,加强对传统技艺的传承和保护;培养更多真正热爱传统技艺的传承人。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一)(18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硃虚侯刘章,高祖孙也,年二十,有气力,宿卫长安中。孝惠帝崩,吕太后称制,立诸吕为三王【1】,擅权用事。章忿刘氏不得职,尝入侍高后燕饮,高后令章为酒吏。章自请曰:“臣,将种也,请得以军法行酒。”高后曰:“可。”酒酣,章曰:“请为太后言耕田歌。”高后儿子畜之,笑曰:“顾而父知田耳!若生而为王子,安知田乎?”章曰:“臣知之。”太后曰:“试为我言田。”章曰:“深耕穊【2】种,立苗欲疏,非其种者,鉏而去之。”吕后默然。顷之,诸吕有一人醉,亡酒,章追,拔剑斩之而还,太后左右皆大惊,业已许其军法,无以罪也。自是之后,诸吕惮硃虚侯,虽大臣皆依之,刘氏为益强。 明年,高后崩。吕禄、吕产聚兵以威大臣,欲为乱。章以吕禄女为妇,知其谋,乃使人阴出告其兄齐王,欲令发兵西,己为内应,以诛诸吕,因立齐王为帝。齐王既闻此计,乃与其舅父阴谋发兵。汉闻齐发兵而西,吕产乃遣大将军灌婴东击之。婴至荥阳,乃谋曰:“诸吕欲危刘氏而自立,我今破齐还报,是益吕氏资也。”乃留兵屯荥阳。齐王闻之,亦屯兵于齐西界。吕禄、吕产内惮绛侯周勃【3】、硃虚,外畏齐、楚兵,又恐灌婴畔之,欲待灌婴兵与齐合而发,犹豫未决。当是时,群臣莫自坚其命,勃不得主兵,乃使郦寄绐吕禄曰:“足下佩赵王印,不急之国守藩,乃为上将,为大臣诸侯所疑。何不以兵属太尉,与大臣盟而之国。足下高枕而王千里,此万世之利也。”吕禄信然其计,遂解印属之,而以兵授太尉。太尉遂将北军,令硃虚侯监军门。吕产不知吕禄已去北军,乃入未央宫,欲为乱,殿门弗得入,徘徊往来。太尉尚恐不胜诸吕,未敢讼言诛之,乃遣章谓曰:“急入宫卫帝。”章请卒,太尉予卒千余人。入未央宫门,遂见产廷中,击产,产走,逐产,杀之。章已杀产,帝命谒者持节劳之。章则从与载,因节信驰走,斩长乐卫尉吕更始。还,驰入北军,报太尉。太尉起,拜贺章曰:“所患独吕产,今已诛,天下定矣。”于是太尉勃等乃得尽诛诸吕,遣章以诛诸吕事告齐王,令罢兵。灌婴兵亦罢荥阳而归。及孝文帝立,闻硃虚之初欲立齐王,故绌其功,封城阳王。(取材于《史记》《资治通鉴》)注释:【1】诸吕:太后(高后)吕雉一族,即三王等西汉外戚;三王指梁王吕产、赵王吕禄、燕王吕通。【2】穊:稠密。【3】周勃:官太尉,封绛侯。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高后儿子畜之畜:抚养B.乃与其舅父阴谋发兵阴:暗中C.遂解印属之属:叮嘱D.故绌其功绌:削减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拔剑斩之而还与大臣盟而之国B.因立齐王为帝因节信驰走C.乃为上将乃得尽诛诸吕D.为大臣诸侯所疑所患独吕产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顾而父知田耳只是你父亲知道种田的事罢了。B.群臣莫自坚其命群臣没有人觉得能保全性命。 C.未敢讼言诛之没有敢公开宣言诛杀吕䘵。D.帝命谒者持节劳之皇帝派谒者持符节慰劳他。9.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刘章因为得不到职位而忿忿不平,借唱耕田歌旁敲侧击,使吕太后无语。B.灌婴率军迎击齐王军队,未敢贸然行事,与齐王对峙,保存了吕氏力量。C.郦寄晓之以理,以国家大义劝服吕禄,为周勃诛灭吕氏一族奠定了基础。D.周勃遇事沉稳,巧妙布局,智取兵权,并联合硃虚侯,解除了汉室危机10.古人评价刘章“硃虚仕汉,功大策长”。请根据文章内容,概述硃虚侯“功大策长”的表现。【答案】6.C7.A8.C9.D10.①刘章监酒,先自请以军法行酒,然后果断诛杀了逃酒的吕氏族人,使吕后默然,震慑了吕氏一族的嚣张气焰,使群臣依附,振奋了刘氏声威。②在诛杀诸吕事件中,刘章得知诸吕发动叛乱的意图后,暗通其兄,让其起兵扶汉,自己则在内为应,并与周勃戮力同心,诛杀吕产、吕更始,粉碎了诸吕夺权篡位的阴谋,解除了汉室危机,扭转了朝局。【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C.属:托付、交托。句意:就解下将军印缓交托给他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连词,表顺承。句意:拔剑把他斩杀了,然后回来/与朝廷大臣盟誓后回归封国。B.趁机/凭借。句意:趁机立齐王为皇帝/凭着皇帝之节,驱车疾驰。C.竟然、却/才。句意:却出任上将/才得以诛除了吕氏一族。D.“为……所”结构,表被动/所字结构。句意:必然会受到大臣和诸侯王的猜忌/令人担忧的只有吕产。故选A。【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C.之,代诸吕。句意:没有敢公开宣言诛灭吕氏。 故选C。【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刘章因为得不到职位”错,应是刘章因刘氏得不到职位而忿忿不平。B.“保存了吕氏力量”错,由原文“诸吕欲危刘氏而自立,我今破齐还报,是益吕氏资也”可知,灌婴并不想打败齐国而增加吕氏力量,灌婴与吕氏并不同心。C.“郦寄晓之以理,以国家大义劝服吕禄”错。郦寄是受周勃指使,巧妙布局,智取吕禄的兵权。故选D。【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进行评价探究的能力。“策长”指设谋有远见,行为有深意;“功大”指诛诸吕扶汉室的结果和意义。由原文“深耕穊种,立苗欲疏,非其种者,鉏而去之”“诸吕有一人醉,亡酒,章追,拔剑斩之而还,太后左右皆大惊,业已许其军法,无以罪也。自是之后,诸吕惮硃虚侯,虽大臣皆依之,刘氏为益强”可见,刘章监酒,先自请以军法行酒,然后果断诛杀了逃酒的吕氏族人,使吕后默然,震慑了吕氏一族的嚣张气焰,使群臣依附,振奋了刘氏声威。由原文“章以吕禄女为妇,知其谋,乃使人阴出告其兄齐王,欲令发兵西,己为内应,以诛诸吕,因立齐王为帝”“章请卒,太尉予卒千余人。入未央宫门,遂见产廷中,击产,产走,逐产,杀之”“章已杀产,帝命谒者持节劳之。章则从与载,因节信驰走,斩长乐卫尉吕更始”“‘所患独吕产,今已诛,天下定矣。’于是太尉勃等乃得尽诛诸吕,遣章以诛诸吕事告齐王,令罢兵。灌婴兵亦罢荥阳而归”可见,在诛杀诸吕事件中,刘章得知诸吕发动叛乱的意图后,暗通其兄,让其起兵扶汉,自己则在内为应,并与周勃戮力同心,诛杀吕产、吕更始,粉碎了诸吕夺权篡位的阴谋,解除了汉室危机,扭转了朝局。参考译文:硃虚侯刘章,是汉高祖的孙子,年二十,有气力,在长安城值宿护卫。孝惠帝去世,吕太后行使皇权,封吕氏族人为三王(梁王吕产、赵王吕禄、燕王吕通),独揽大权,专断朝政。刘章因刘氏得不到职位而忿忿不平,他曾侍奉高后宴饮,高后令刘章当监酒吏。刘章亲自请求说:“臣是武将的后代,请允许我按军法行酒令。”高后说:“可以。”到酒兴正浓的时候,刘章说:“请允许我为太后唱耕田歌。”高后把他当作孩子看待,笑着说:“只是你的父亲知道种田的事罢了,你生下来就是王子,怎么知道种田的事呢?”刘章说:“臣知道。”太后说:“试着给我说说种田的事。”刘章说:“深耕密种,留苗稀疏,不是同类,坚决铲锄。”吕后听了默默不语。过了一会儿,吕氏族人中有一人喝醉了,逃离了酒席,刘章追过去,拔剑把他斩杀了,然后回来。太后和左右都大为吃惊,已经准许他按军法行事,也就无法治他的罪。从此以后,吕氏家族的人都惧怕硃虚侯,即使是大臣也都依从硃虚侯,刘氏的声势因此而渐渐强盛起来。 第二年,高后去世,吕禄、吕产聚集军队来威吓大臣,想发动叛乱。刘章娶了吕禄的女儿为妻,所以知道了他们的阴谋,于是派人偷出长安报告他的哥哥齐王,想让他发兵西征,自己做内应,以便诛杀吕氏族人,趁机立齐王为皇帝。齐王听到这个计策之后,就和他的舅父暗中谋划出兵。朝廷听说齐王发兵西进,吕产就派大将军灌婴带兵东进拦击齐兵。灌婴到了荥阳,心中考虑道:“诸吕想要危害刘氏而自立为皇帝,我现在如果打败了齐国回朝报捷,这就等于为吕氏增加本钱了。”于是就让军队停下来驻扎荥阳,齐王得知此事,也驻军于齐国西界。吕禄、吕产在内忌惮绛侯、硃虚侯,在外畏惧齐国、楚国的军队,又担心灌婴叛变,想要等到灌婴的军队与齐国的军队交兵后再发动叛乱,犹豫未决。当时,群臣没有人感到一定能保全自己的性命,太尉周勃手中没有军权,就派郦寄去欺骗吕禄说:“您身佩赵王大印,不立即到封国镇守,却出任上将,必然会受到大臣和诸侯王的猜忌。您为何不交出将印,把军队交托太尉,与朝廷大臣盟誓后回归封国?这样,您就可以高枕无忧地去做方圆千里的一国之王,这是造福于子孙万代的事。”吕禄相信了郦寄的计谋,就解下将军印缓交给他,把军队交托太尉。太尉于是统帅北军,让硃虚侯监守营门。吕产不知道吕禄已经离开北军,就进入未央宫,准备作乱,但是没有办法进入殿门,来回徘徊。太尉还怕战胜不了吕氏一伙人,没有敢公开宣言诛灭吕氏,就调遣刘章,对他说:“赶快进宫保护皇帝。”硃虚侯要一些兵力,太尉拨给他士卒一千多人。硃虚侯进入未央宫大门,看见吕产在宫廷中,就进击吕产,吕产逃走了,硃虚侯追赶吕产,杀死了他。刘章已杀吕产,皇帝派谒者持皇帝符节慰劳刘章。刘章就与持节的谒者共乘一车,凭着皇帝之节,驱车疾驰,斩杀了长乐卫尉吕更始。事毕返回,驰入北军,报知太尉。太尉起立向刘章拜贺说:“令人担忧的只有吕产。现在吕产已杀,天下大定!”在这种情况下,太尉等人才得以诛除了吕氏一族,并派遣刘章把诛除吕氏的事情告诉齐王,让他撤回军队。灌婴也从荥阳撤兵而回。等孝文帝即位,听闻硃虚侯起初想立齐王为帝,所以削减了他的功劳,封他为城阳王。(取材于《史记》《资治通鉴》)(二)(共6分)11.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①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论语﹒雍也》)②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1】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2】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论语﹒子路》)③子曰:“为命【3】,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4】。” (《论语﹒宪问》)注释:【1】说:通“悦”。【2】器:使用。【3】命:指外交辞令。【4】裨谌、世叔、子羽均为郑国大夫。行人,官名,古代外交官。子产,郑国的卿。(1)解释第①则中画横线的句子。(2)上述材料反映了孔子在使用人才方面有着怎样的见解?请任选两则简要说明。【答案】(1)端木赐通情达理,让他治理政事有什么困难呢?(2)第①则:用其所长,避其所短。第②则:按各人的才德适当使用,不可求全责备。第③则:各尽所长,博采众长,实现人才最佳组合。【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关键词:“达”,通情达理;“何有”,“有何”,有什么困难。【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把握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第①则:根据“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可知孔子认为仲由(子路)处事果断、端木赐(子贡)处事通达、冉求有才能,因此三位弟子能够从政。分析孔子对三位弟子的评价,可以看出他对弟子们的才华、特长很了解,因此能判定他们适合不适合从政。由此体现了孔子的用人观,对于人才,要用其所长,要因材用人,要避其所短。第②则:结合“及其使人也,器之”可概括出,按各人的才德适当使用,不可求全责备。第③则:孔子说了这段话,讲到外交辞令要经过四道手续,由四位大夫各尽所长,共同合作,才把它完成。据此可概括出,各尽所长,博采众长,实现人才最佳组合。参考译文:季康子问孔子说:“仲由,可以让他管理政事吗?”孔子说:“仲由能决断,对于管理政事有什么难呢?”季康子又问:“端木赐,可以让他管理政事吗?”孔子说:“子贡的心通事理,对于从政又有何难呢?”季康子继续问:“冉求可以让他管理政事吗?”孔子说:“冉求多才多艺,对于管理政事有何困难呢?”(《论语·雍也》)孔子说:“在君子手下做事情很容易,但要取得他的欢心却很难。不用正当的方式去讨他的欢喜,他是不会喜欢的;等到他使用人的时候,能按各人的才德去分配任务。在小人手下做事很难,但要想讨好他却很容易。用不正当的方式去讨好他,他也会很高兴;但在用人的时候,却是要百般挑剔、求全责备的。”(《论语·子路》)孔子说:“郑国发表的公文,都是由裨谌起草的,世叔提出意见,外交官子羽加以修饰,由东里的子 产作最后修改润色。”(《论语·宪问》)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桥【1】谢朓江路西南永,归流东北骛【2】。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旅思倦摇摇,孤游昔已屡。既欢怀禄情,复协沧洲趣【3】。嚣尘自兹隔,赏心于此遇。虽无玄豹姿【4】,终隐南山雾。注释:【1】此诗作于诗人离别金陵出任宣城太守之际。【2】骛:疾驰。【3】沧洲:隐士的居处。【4】玄豹:传说南山有玄豹,恐皮毛为雨雾所损,居洞中不去觅食;《列女传》载,陶答子妻借玄豹表达对丈夫为官“名誉不兴,家富三倍”的痛心。12.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江路”二句写诗人离别金陵,乘舟逆江流而行,前往宣城任太守。B.“天际”二句写诗人极目远望那天水相接处的点点帆影和离离江树。C.“既欢”二句写诗人赴任途中经过“怀禄”“沧洲”,欣赏秀丽风景。D.“嚣尘”二句中的“兹”与“此”,其义均与诗人“之宣城”事相关。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A.前四句的“江路”句与“归流”句、“天际”句与“云中”句分别构成鲜明的对比。B.“旅思”二句承上启下,其中“摇摇”一词既指江舟颠簸之感又指思绪恍惚之态。C.“终隐”句中的“南山”既呼应题目中的“宣城”,又呼应“归流”句中的“东北”。D.此诗先景后情且以乐景衬托哀情,结构完整;语言清淡质朴,情思丰富而又蕴藉。14.诗人抒发了哪些复杂的情志?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案】12.C13.B14.①既有眷恋金陵、去国怀乡的愁绪,又有远离京城是非之地的自我宽解;②既有倦于行旅的孤寂之感,又有赴任的欢愉之情;③既有怀恋仕途之心和为官爱惜名誉、不牟私利之志,又有散淡闲适(或向往隐居生活)之意。【解析】 【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C.“经过‘怀禄’”错误。“怀禄”不是地名,为怀恋仕途之意。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A.“构成鲜明对比”错误。“天际”与“云中”两句不存在对比关系;C.“又呼应‘归流’句中的‘东北’”错误。“终隐”句中的“南山”与“归流”句中的“东北”不存在呼应关系;D.“且以乐景衬托哀情”错误。不是“乐景衬哀情”,是哀景哀情。故选B。【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江路西南永,归流东北骛。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江路西南永,归流东北鹜”,点明此行溯流而上,与江水相背而行,水长路远。江舟向西南方向行驶,水流却东北流去。江水尚知道入海为归,而人却辞别故土而去,思乡之情油然而生。“永”与“鹜”不但形容了逆流而上与顺流而下的不同水速,而且融入了自己思念故乡的真情实感。“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江面上点点帆影,消逝在远方的天空,但它仍是归去的舟船,再向前看,远处江岸还有约隐约现的树林,那树林的深处,不正是我的家乡吗?诗人由近写到远,继续写江舟远行时的景物,以“识”与“辨”两字写出自己当时回望故乡专注与眷念的心绪。“旅思倦摇摇,孤游昔已屡”,摇摇,心神不定貌,这里是双关。一是写眼前涛涛的江水使船颠簸,摇晃不定。二是写当时的心情。这时的他心情复杂,他既对京邑留恋,又有远离京城是非之地的自我宽解。 “既欢怀禄情,复协沧洲趣”,禄情,怀恋俸禄。欢喜、愿去做官领俸禄。沧洲,滨水的地方。古时常用以称隐士的居处。这两句是说又要当官,又做隐士,正合乎自己意向。隐居的志趣又合乎自己隐居的志趣。“嚣尘自兹隔,赏心于此遇”,作者自己说,从此我将离开这烦嚣的是非之地,赏心乐事从此开始了。这“虽无玄豹姿,终隐南山雾”,诗人借用“玄豹”此典,说自己虽无玄豹的姿质,不能深藏远害,但这次去宣城,与南山雾雨一样隐敝。“玄豹姿”,喻自己虽为一郡之守,并无美德,也未必能治好此郡,但自己却深爱名声,绝不会做陶答子邦样贫污、弄贫国家的事。从字面意义看,是借外任隐遁远祸,但更深的意义是说自己将以淡泊心境处理政务。15.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①黄庭坚《登快阁》中的“落木千山天远大,__________”一联勾画出一个阔大幽远的境界,为尾联“__________,此心吾与白鸥盟”抒情作好了铺垫。②李白在其作品中常常表达怀才不遇的郁愤、舍我其谁的自信以及身处困境时的狂放不羁。如《将进酒》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③对比是诗歌创作常用的艺术手法。如高适在《燕歌行》中写战士拼死力战而将军轻敌骄逸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可谓对比鲜明,力透纸背。④当今时代,我们在学习上只有广泛涉猎并时时反思得失,才能拥有真正的智慧并在实践中少犯错误乃至不犯错误。正如荀子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澄江一道月分明②.万里归船弄长笛③.天生我材必有用④.千金散尽还复来⑤.战士军前半死生⑥.美人帐下犹歌舞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⑧.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容易写错的字词:“澄”“材”“犹”“省”“己”“知”。四、本大题共5小题,共23分。(一)(共18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壁上乾坤一直以来有一个心愿,想去运城看永乐宫壁画。如此倾情于永乐宫壁画,并非出于某种信仰。壁画是一个时代久远的记忆符号。记忆使一切渺小的东西归于消灭,使一切伟大的东西生命不绝。惊愕并感慨时光的一再缺场,终于在2022年7月成行。河东大地一片青绿,远处黄色的黄河水,有一股渺远的寒意;夕阳悠悠垂地,夕阳中的黄河水也渐次模糊,而另一种精神之途的苍茫也流溢在我的目光中。在古代,整个内陆版图就像围棋棋盘,山水纵横。华夏文明往往诞生在险要之处,以山为隔,以水为分。人择水而居,这是从大自然的丛林法则中得到的吃堑长智。河东大地有着华夏文明独知独享的绚烂。史书记载,黄帝联合炎帝战蚩尤于涿鹿之野,其结果不仅是使黄帝牢固地控制了河东盐池,更为重要的是使黄帝与炎帝的部落得以融合,成为了华夏民族的始祖。在河东大地上,中国历史发展的主线很清晰,它是五千多年的轴心,是华夏文明的起源地。而黄河在流过北方广阔的疆土时,整个流域所伸张的根根系系,也贯通了汉民族生长的血脉和思想品质。当看到永乐宫无极殿壁画的那一刻,我似乎忘记自己是走在时间里。被咄咄逼人 的神秘包围着,壁画缄默无言,又显得那么生动不加装饰。庙外,众鸟永远悠闲着一种姿态,庄稼轮回着节气,物质的世界醒着。庙内,手艺人把恒永的快乐定格在墙壁上,任岁月风云变换,任人生来去,一概不惊,拈花微笑。①假如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脐带,那么永乐宫壁画就是黄河的童谣,就是水陆长梦的驿站。元朝的贡献,是在河东大地留下了永乐宫壁画。相对于明王朝建立之前的纷乱,元更适合于以梦游的方式潜入。秩序和梦想的渴求,人心的内敛和充沛,赋予了与其相伴的游思一种深切的惬意。一个时代的趣味,于物中超物,于意中归于无意,无巧无俗,本真天性,那这个时代必然会留下一些神秘的景象。有人说永乐宫壁画是旷古之作。当我看见时,突然明白,在这个生命内部缺乏秩序的世界上,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做一个真正的赏读者,而每一件事物也都需要真正的赏读。永乐宫壁画赋予了人世间独特的美学价值,其画面更是具有纪念碑的意义。此刻,我感觉到了近800年前,元朝皇帝的一纸敕令,借着纪念、尊崇全真道始祖级神仙吕洞宾,用来弘扬、扩张获得元廷支持的道教威势。工匠将道教推向了无与伦比的社会顶峰,依然能够看到唐、宋以后盛行的吴道子“吴带当风”的传统,而且准确地表现了衣纹转折及肢体运动的关系,难度极高。壁画在用色上采用了传统的重彩勾填方法,以墨线为骨干,再填以金、朱红、青绿等色,配搭和谐。画像的立体感和辉煌的气氛,在800年后依然能让人感到强大的气场扑面而来。壁画艺人从历史深处走来,他们身上没有书斋文人的那股酸劲,画是他们的生存之道,来自民间的青绿山水养育了他们的性子,艺里艺外皆是艺,不媚俗,不肯降格以求,感情上一直信守着一个“艺”字,在安宁的温馨里孤寂地体验人生的喧嚣和繁闹,墙上的风景就是他们心里的风景,那种沧桑的美和随意的意境,朗照一切并洞穿一切。永乐宫1005.7平方米的元代壁画,还让我想到:“五更三点望晓星,文武百官上朝廷。东华龙门文官走,西华龙门武将行。文官执笔安天下,武将上马定乾坤。”这是安定团结同在的一种宇宙观,有光整的社会秩序在里面。时间可以把什么都改变,时间本身却永远是一副没有表情的模样,似乎只有这样才足够盛载悲喜。1952年,山西文物普查,在黄河岸边发现了这座不知道叫什么名字的道教宫殿。正当专家学者从中汲取所需宝贵营养的时候,国家决定在三门峡修建大坝,而永乐宫正好处于规划的水库淹没区内。为了保护这“历史的宝贵馈赠”,这座宫殿经历了一次震古烁今的整体搬迁。搬迁永乐宫,没有任何借鉴,一切都得首创。要想把画有两三米高人物的大面积壁画揭下来,再迁移走,还要做到不损坏壁画,这是一件不敢想象的事情。最好的办法是割下来,以最大限度地保存原貌。经过反复勘察研究,决定根据画面情况,以最少损坏人物形象为原则,从不重要的画面部分开缝3-5毫米,切割成2-4平方米到10平方米大小不等的切块。对于总面积1000平方米的壁画来说,这将是个繁复的工作。在揭取壁画过程中,永乐宫大殿门口张贴出了“和黄河水赛跑”的标语口号。运输壁画的车必须减低轮胎气压,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壁画原貌。②就这样,如蜗牛般缓行的运输车队,和奔腾的黄河水赛跑, 341块壁画,整整搬运了40天。世界是活着的,活着的万物,风和雾,雨和雪,所有东西都具有生命力。壁画是立体的电影,站在这样一幅幅历史巨片前,人的浮躁、人的狂妄是否可以立马灰飞烟灭?大凡人类历史的长河里,特殊的地理位置总会孕育出特殊的文化。历史的经纬里,常缝合着一条这样的神秘丝线,也只有时间才具有缝合一切、梳理一切、收割一切的力量。永乐宫,永远的吉祥如意!(取材于葛水平的同名散文)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如此倾情于永乐宫壁画倾情:倾注全部感情。B.华夏文明独知独享的绚烂绚烂:灿烂多彩。C.被咄咄逼人的神秘包围着咄咄逼人:气势汹汹,盛气凌人。D.一次震古烁今的整体搬迁震古烁今:震惊古人,光耀今世。1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初次踏上河东大地,远处的黄河水将其带入对此地历史文化的遐思之中。B.作者运用对比叙写永乐宫庙内外景象的差异,意在突出物质世界的变换轮回。C.文章多处谈及时间,增强了作品的历史厚重感,也蕴含作者内心的无尽感慨。D.作者把壁画比作为立体电影,意在突出壁画的强大的生命力和强烈的震撼力。18.请简要赏析文中①②两处划线语句的表达效果。19.文章题目“壁上乾坤”具有丰富的意蕴,请结合全文内容加以概括。【答案】16.C17.B18.①比喻。把“黄河”比作中华民族的“脐带”,生动形象地表现出黄河孕育中华民族的重要价值;把永乐宫壁画比作“童谣”,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永乐宫壁画具有河东文化纯真天然的特点;把“壁画”比作“水陆长梦的驿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壁画是留在黄河文化中的印迹,体现出元代文化的时代趣味,也起到承继、中转黄河文化的作用。整句话表达出作者对黄河文化及壁画丰厚底蕴的赞美。②比喻、拟人、对比。“如蜗牛般缓行”表现运输队对壁画的珍视和工作的艰难、谨慎,以“奔腾的黄河水”形象地写出文物抢救时间的紧迫,两者形成对比;“341块”与“40天”,列举数字,具体可感(或形成对比,体现工作小心谨慎)。整句话突出文物保护者的责任感和对壁画深沉的爱。19.①永乐壁画承载了内蕴深厚的河东文化。②永乐壁画投射出无意、无巧、无俗的本真天性的时代趣味。③永乐壁画承载了独特辉煌的美学价值与壁画艺人精湛的绘画技艺。④永乐壁画体现了元朝艺人特有的绝不媚俗、洞察一切、坚守正道的个性。⑤永乐壁画映照了元朝时期安定团结的宇宙观,光整的社会秩序。 ⑥永乐壁画的保护历程中反映了中国人的勇毅、智慧和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⑦永乐壁画是久远记忆符号,在历史发展历程中具有恒久的生命力。【解析】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重要词语的含意的能力。C.“咄咄逼人:气势汹汹,盛气凌人”错误。从前后文“当看到永乐宫无极殿壁画的那一刻,我似乎忘记自己是走在时间里”“壁画缄默无言,又显得那么生动不加装饰”可知,此处是说壁画被神秘力量包围着,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咄咄逼人”:震撼人心。故选C。【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B.“意在突出物质世界的变换轮回”错误。从“庙外,众鸟永远悠闲着一种姿态,庄稼轮回着节气,物质的世界醒着。庙内,手艺人把恒永的快乐定格在墙壁上……”可知,意在突出庙内壁画所蕴含的恒永的快乐。故选B。【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重要语句的含意和作用的能力。①处:“假如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脐带,那么永乐宫壁画就是黄河的童谣,就是水陆长梦的驿站”,此句运用了比喻,把“黄河”比作“中华民族的脐带”,“脐带”的本意是哺乳类动物的连接胎儿和胎盘的管状结构,此处用来形容“黄河”,可使“黄河”的形象更加生动形象具体可感,以此可以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生动形象地表现出黄河孕育中华民族的重要价值,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此句把“永乐宫壁画”比作“黄河的童谣”,“童谣”是为儿童作的短诗,强调格律和韵脚,通常以口头形式流传,此处用来表现“永乐宫壁画”的特征,生动形象地突出了永乐宫壁画具有河东文化纯真天然的特点,能把深奥抽象的特征表现得浅显易懂;此句还把“壁画”比作“水陆长梦的驿站”,“驿站”是古代供传递军事情报的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联系语境“元朝的贡献,是在河东大地留下了永乐宫壁画。相对于明王朝建立之前的纷乱,元更适合于以梦游的方式潜入”,此处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壁画是留在黄河文化中的印迹,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体现出元代文化的时代趣味,也起到了承继、中转黄河文化的作用。综上所述,整句话表达出作者对黄河文化及壁画丰厚底蕴的赞美。②处:“如蜗牛般缓行的运输车队,和奔腾的黄河水赛跑”,此句运用了比喻、拟人和对比。“如蜗牛般缓行的运输车队”运用了比喻,把运输车队的谨慎缓慢的运输比作“蜗牛般缓行”,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运输队对壁画的珍视和工作的艰难、谨慎。 “和奔腾的黄河水赛跑”,运用了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抢救文物紧迫感,能够更好地烘托气氛,抒发感情,感染读者。同时,“如蜗牛般缓行的运输车队,和奔腾的黄河水赛跑”又构成了对比,进一步突出了文物抢救工作的紧张艰巨的特点。另外,“341块壁画,整整搬运了40天”中,“341块”与“40天”,是通过列举数字形成对比,体现运输工作的小心谨慎,使语句表达更准确,更科学,更具体,更具说服力。综上所述,整句话突出文物保护者的责任感和对壁画深沉的爱。【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从“河东大地有着华夏文明独知独享的绚烂。史书记载……它是五千多年的轴心,是华夏文明的起源地”可知,永乐壁画承载了内蕴深厚的河东文化。从“一个时代的趣味,于物中超物,于意中归于无意,无巧无俗,本真天性,那这个时代必然会留下一些神秘的景象”可知,永乐壁画投射出无意、无巧、无俗的本真天性的时代趣味。从“永乐宫壁画赋予了人世间独特的美学价值,其画面更是具有纪念碑的意义”“工匠将道教推向了无与伦比的社会顶峰……画像的立体感和辉煌的气氛,在800年后依然能让人感到强大的气场扑面而来”可知,永乐壁画承载了独特辉煌的美学价值与壁画艺人精湛的绘画技艺。从“艺里艺外皆是艺,不媚俗,不肯降格以求……那种沧桑的美和随意的意境,朗照一切并洞穿一切”可知,永乐壁画体现了元朝艺人特有的绝不媚俗、洞察一切、坚守正道的个性。从“这是安定团结同在的一种宇宙观,有光整的社会秩序在里面”可知,永乐壁画映照了元朝时期安定团结的宇宙观,光整的社会秩序。从“经过反复勘察研究,决定根据画面情况,以最少损坏人物形象为原则……就这样,如蜗牛般缓行的运输车队,和奔腾的黄河水赛跑,341块壁画,整整搬运了40天”可知,永乐壁画的保护历程中反映了中国人的勇毅、智慧和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从“壁画是一个时代久远的记忆符号。记忆使一切渺小的东西归于消灭,使一切伟大的东西生命不绝”可知,永乐壁画是久远的记忆符号,在历史发展历程中具有恒久的生命力。(二)(共5分)20.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三染法”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塑造人物的常用手法。这里所说的“三染法”,是指先对人物进行定基调式的介绍与描写;后随情节的展开,不断对人物形象加以充实,从而塑造出丰满立体的人物形象。请从下列《红楼梦》中的四个人物中任选一个人物,简要说明作者是如何运用“三染法”塑造这一人物形象的。 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薛宝钗【答案】作者用“三染法”塑造王熙凤形象。一染,在第三回林黛玉入贾府时,王熙凤第一次出场,“我来迟了,未曾迎接远客”,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描写,贾母说她是“凤辣子”的介绍,既能看出王熙凤特殊的地位身份,又能看出她泼辣的性格,这里是基本定调。二染,第十四回王熙凤协理宁国府,做事雷厉风行,显示出非凡的管理才能。三染,第十五回王熙凤弄权铁槛寺,王熙凤贪图银子,玩弄权术,结果害死两条人命。通过多次点染,从而塑造了一个泼辣、能力强、贪婪、心狠手辣的贾府实际大管家王熙凤的立体形象。【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的人物形象、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此题,一是要求学生熟悉《红楼梦》的相关情节和人物特点。二是理解“三染法”,“三染法”本为画家的绘画手法,而此处用在曹雪芹的小说创作中,是指先对人物进行定基调式的介绍与描写;后随情节的展开,不断对人物形象加以充实,从而塑造出丰满立体的人物形象。“三染法”是雪芹惯用的手法,不仅用来写贾府,同时也用来写人、物、场景等。如写宝黛二人。先由冷子兴和贾雨村分别介绍几句,使他们初具轮廓。宝玉乃衔玉而生,顽劣异常,不喜读书,专在内闱厮混,并常发怪论道:“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黛玉则身体不好,但聪明敏捷,气质非凡。此即为一染。第三回,林黛玉被接到了荣府,人们见她“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也就在这一回,王夫人对黛玉说:“她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以后休采他;因姊妹们不理他倒好,倘或一日同他多说了一句话,他心上一喜,便生出许多事来”。此便为二染。接着,宝玉出场了。那是他刚从外面回来,浑身的冠带,犹如一位王孙;随后一转身,又换成了美如仙童般的家常打扮。越显得“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与此同时,借助宝玉的感官,我们也看清了黛玉的具体形象。她眉是绢烟眉,似蹙非蹙;目是含情目,似喜非喜;“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到此便是三染了。同样,写宝钗也是如此。一染在第四回,只有八个字:“肌骨莹润,举止娴雅。”二染在第五回,也只有几个字:“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三染在第八回,略详细些:“脸若银盆,眼如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但很可惜,这姑娘还颇有些世故:“罕言寡语,人谓装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65分。语言基础运用(共5分)21.①数字经济是在互联网背景下产生的对于经济发展和民生服务至关重要的一种经济发展新模式。 ②当前处于经济发展转型升级阶段的中国,只有不断落实创新驱动,才能够更好地释放出经济发展的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③而数字经济能够推动企业不断加强技术投入和人才培养,从而为企业发展注入活力。④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为民生服务带来助益的同时,也能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⑤随着一系列智能化产品的研发,我们的生活在数字经济的助力下变得更加方便快捷。⑥数字经济已经深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我们开始享受数字经济带来的红利吧。(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②句“只有……才”应换为“只要……就”。B.③句“从而”换为“因而”,句意不变。C.④句是一个病句,语病类型为句式杂糅。D.⑤句和⑥句的前后顺序不可以相互调换。(2)请将第①句改写成3个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将改写后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案】(1)D(2)①数字经济是一种经济发展新模式。②数字经济是在互联网背景下产生的。③数字经济对于经济发展和民生服务是至关重要的。【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A.错误。第②句中“不断落实创新驱动”与“更好地释放出经济发展的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条件关系,“不断落实创新驱动”这一条件充分且必要,不可用“只要……就……”。B.错误。“从而”,表示结果或进一步的行动。“因而”,表示因果关系。“数字经济能够推动企业不断加强技术投入和人才培养”与“为企业发展注入活力”不存在因果关系,故不可用“因而”。C.错误。第④句是病句,语病类型为语序不当。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后“为民生服务带来助益”。故选D。【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变换句式的能力。题干要求把长句改写成短句,作答本题首先要找到句子的主干,然后把其它的修饰成分添上恰当的成分独立成句。本句的主干是:数字经济是一种经济发展新模式。定语“是在互联网背景下产生”,添上主语,改为:数字经济是在互联网背景下产生的。定语“对于经济发展和民生服务至关重要的” ,添上主语,改为:数字经济对于经济发展和民生服务是至关重要的。微写作(10分)22.春晖中学创办了以“春晖学子青春风采”为主题的微信公众号。公众号设置了“优秀学子”“科技能手”“校园作家”等栏目,目前正在征集稿件。假设你是该校学生,请你从下面三个任务中任选一个,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1)“优秀学子”栏目拟向高三学生征集以“感恩·责任·成长·梦想”为主题的毕业感言。作为高三学生,请从上述4个主题词中任选2个,写一段感言。要求:主题鲜明,语言得体。(2)学校举办“科技月”,展示了同学们的多种科技小制作,比如变形机器人、新型饮水机、多功能文具盒等等。“科技能手”栏目向同学们征集介绍科技小制作的稿件,请你说明作品的制作过程。要求:语言简明,条理清晰。(3)“校园作家”栏目以“奔跑吧,青春”为题目,向同学们征集文学稿件。请你写一段抒情文字或一首小诗,踊跃投稿。要求:感情真挚,语言生动,有感染力。【答案】(1)示例:在这离别时刻,请允许我感谢老师和同学们,感谢你们充实我的生命,塑造我的人格,给予我温暖与关怀、信心和力量。我将永远感谢你们,并用实际行动来报答你们,报答母校的恩情。毕业不意味着结束,而是一段崭新的人生旅程的开始。我会牢记老师们对我的教导:把个人的梦想与国家的梦想融合,踔厉奋发,追梦不止。(2)示例:自制饮水机准备材料:1个矿泉水瓶,1根吸管,1把剪刀,1把小刀,1支唛头笔,1个热熔胶枪。制作过程:首先,用唛头笔在矿泉水瓶底部侧边画个吸管一样大小的圆圈。然后,用小刀围绕圆圈挖洞。接着,用剪刀把吸管剪短。再把吸管插入圆孔中。最后用热熔胶枪把开口密封。这样,我们的“饮水机”就制作完成了!(3)示例:奔跑吧,青春踏着青春的脚步如同一群欢欣雀跃的音符踩在红红的五线谱上从掀天的鼓声里齐步走来奔跑吧大家一起来在朝阳下和着明快的节拍要像一群欢乐的雏鹰 仰望蓝天试展翼奔跑吧在欢畅的进行曲里卸下一担学业抛开一身压力认定一个目标向前向前奔恰是一阵追风的少年飞旋着双轮一同奔向远方那未知的世界【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能力。本次微写作设置的背景是以“春晖学子青春风采”为主题的微信公众号征收稿件,四个栏目分别是“优秀学子”“科技能手”“校园作家”,要求你以该校学生的身份选择一个任务完成,注意字数不超过150字。(1)这是一道抒情类微写作题目。向“优秀学子”栏目投稿,注意写作身份是高三学子,写作内容是毕业感言,要求从“感恩·责任·成长·梦想”的主题词中选择两个写一段感言。毕业感言一般可以回顾在校的学习生活,感谢母校和老师的培养,表达对学校和同学的不舍,还可以写学校对自己思想和成长的影响,表达今后不辜负学校师长的培养,继续努力,为学校增光。具体写作,如选择“感恩”“成长”这两个主题词,可以用排比句表达对学校和老师的感恩,然后写自己在学校得到了怎样的成长,比如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更加成熟理性,懂得要努力才能有光明的未来,更加坚韧,不轻言放弃等。最后表示不忘母校,继续努力完善自我,为母校增光添彩。(2)这是一道说明类微写作题目。向“科技能手”栏目投稿,要求介绍科技小制作,说明作品的制作过程。这类微写作主要考查说明的顺序和表达的条理性。首先要说明小制作是什么,然后可以介绍准备材料,再具体写制作过程,为了让条理更清楚,可以采用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这样的表达;另外语言要准确、简洁。还可以介绍制作的原理,体现“科技”特色。如制作红色喷泉,1)小瓶中装上少量红水,将吸管穿在瓶盖上;2)吸管插入红水中;3)把小瓶放在大盘上;4)把大口瓶口朝下,对准点燃的蜡烛;5)大瓶加热到烫手时,扣在小瓶上,就会出现红色喷泉了。(3)这是一道抒情类微写作题目。 向“校园作家”栏目投稿,注意题目是“奔跑吧,青春”,写作时两个关键词“奔跑”和“青春”都要有所体现。尤其是“奔跑”的含义,不能仅仅止于物理意义上的“奔跑”,更应该有深层的象征意义,如“努力奋斗”。主题要积极向上,体现青春的朝气与蓬勃。要求写一首小诗或者一段抒情文字,写小诗要注意现代诗歌的节奏和诗行的摆放;写抒情文字,可以采用排比等句式增强抒情色彩。如写抒情文字,可以先歌颂青春的美好,表达应该珍惜青春,奋发有为;然后用排比句具体展现如何“奔跑”,如像航天团队的青年那样为梦想不断创新,像黄文秀那样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奉献青春,像赢得世界青年技术大赛的中国青年那样磨练工匠精神等。作文(5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23.写作。下面表格内容为近五年“开学第一课”节目的主题:开学第一课主题2018年创造向未来2019年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2020年少年强,中国强2021年理想照亮未来2022年奋斗成就梦想“开学第一课”是中央电视台一年一度面向全国中小学生的大型公益节目,于每学年开学之际推出,用以引导中小学生一学年的学习与生活。其实,人生的不同阶段,都需要用不同主题的“第一课”来开启。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以“‘第一课’之我见”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700字。【答案】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本题为全命题型材料作文题。材料以“开学第一课”为背景,展现了其对不同年龄段学生们的指导。比如,从2018年“创造向未来”和 2021年“理想照亮未来”这两个主题中,我们可以看到其对青少年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的教育意义:从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李大钊、毛泽东、陈望道,到从立志用知识建设祖国的核动力专家彭士禄……这“第一课”用榜样的力量激励着广大青少年坚定理想、发愤图强。比如,从2019年“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和2020年“少年强,中国强”这两个主题中,我们可以看到爱国教育主题:“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张伯礼、张定宇、陈薇,以及中国航天团队等等。他们都是出于对祖国的爱、对人民的爱才选择不顾一切去拼。所以,这也教育我们应当爱自己的祖国,爱自己的人民。而在2022年“奋斗成就梦想”这一主题中,我们看到了许许多多新时代奋斗者的足迹:冬奥冠军的自我突破,张扬了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的体育精神;航天种子的上天入地,见证了生命的奇迹与中国科学家的智慧……这一切,都告诉我们应该树立高远理想、胸怀祖国、努力奋斗。试题要求以“‘第一课’之我见”为题,写一篇议论文。对此,写作时可以适当总结归纳材料中的“第一课”,然后由此引申到我们人生或社会中的诸多“第一课”;也可以直接展开自己对我们该有怎样的人生“第一课”的思考。然后指出,学生如今虽身处课堂,却未来终将走入社会,也会有许多不同的人生阶段,及各种社会身份,以及各种人生的可能。但不论是何种身份,我们在从学校走向社会时,都需要上一上关于爱国、责任、梦想等的“第一课”,不拘时间、地点和形式,重点就在于意识到自己作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明白自己该有怎样的梦想,未来该怎样去为了梦想而努力;或者意识到自己身为公民,应当怎样处理好“小我”与“大我”的关系。最终,上过“这一课”之后的我们,会领悟到自己的社会责任和奋斗精神,最终学会为了自己的梦想去努力奋斗,学会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写作中还可以联系我国当前的形势和背景,思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鼓励青年人树立理想,勇于实践,不断奋斗。立意:1.担负责任,走向未来的人生“第一课”。2.树立理想,成人成才的人生“第一课”。3.为祖国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人生“第一课”。24.写作。每个人的一生中,总会遭遇或大或小的风雨:自然界的,社会上的。当风雨经过时,我们该如何应对;当风雨经过后,我们又该如何重建。请以“当风雨经过”为题,展开联想,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合理、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700字。【答案】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这是一则全命题类材料作文题,材料是引语类材料。材料中的“风雨”,既是指自然界的风雨,也可以理解为人生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挫折。面对风雨,有些人选择迎难而上,有些人选择临阵脱逃。但是,人生旅途上难免会有困难、坎坷抑或是沉重的打击,面对这些“风雨”,我们可以伤心,但却不能丧失面对它的勇气,要有勇气战胜自己,才能战胜挫折。而风雨经过后如何重建,也唯有靠重新再来的豪气了,一笑而过,继续奋勇前行,才有可能真正涅槃重生。试题要求以“当风雨经过”为题,展开联想,写一篇记叙文。对此,显然应该选取“风雨”的象征意义,去展现一个比较大的困难、挫折等,把事件写清楚。尤其需要详细描写面对这场风雨时自己的感受,痛苦、无助,甚至绝望等。然后要设计一个“契机”,是什么让自己领悟到面对人生风雨不能退缩、害怕、逃避、颓废,而应该勇敢地面对,与之搏击,展现生命的蓬勃和韧性;或者应当潇洒面对,不能被风雨打败等。情节设计要合理有致,具有生活的真实,不能夸张,也不能刻意;记叙要生动,注意把握好细节描写;抒情则要有感而发,做到真实细腻,含蓄委婉,内蕴深沉。立意:1.人生路上,无惧风雨。2.风雨过后见彩虹3.勇敢地在暴风雨中翱翔。4.不惧风雨,方能向阳而生。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北京市丰台区2023届高三语文二模试题(Word版附解析)
北京市丰台区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北京市丰台区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北京市丰台区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北京市丰台区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A)(Word版附解析)
北京市昌平区2022-2023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北京市朝阳区2022-2023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北京市大兴区2022-2023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北京市东城区2022-2023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北京市房山区2022-2023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08-01 15:00:01
页数:25
价格:¥3
大小:62.16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