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教学心得体会例文三篇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2

2/12

剩余10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导语】语文课的任务就是既要培养学生听、说、读、<br />写的语文能力,还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学生一旦<br />有了一定的语文知识以后,对于学好其他学科和走向社会都<br />奠定了良好的基础。XXX为您推荐了高中语文教学心得体会例<br />文三篇,欢迎您的参阅。<br />  高中语文教学心得体会例文一<br />  审美感知在整个审美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诗歌教<br />学中的一切审美活动都是以学生对审美对象的直接感知开始<br />的,并在全过程中不断地丰富和深化。因此,我们不仅要探<br />寻提供有丰富审美价值的审美对象,更要运用一切可行手段,<br />如借助物像、借助绘画、借助音乐、借助美读、借助习作、<br />借助移情等,建设转化审美对象,从而丰富学生的审美感知,<br />使学生对诗歌作品的思想内容有深刻的领悟和启迪,情感产<br />生强烈的共鸣,染上作者的情绪色调,达到&ldquo;会心&rdquo;的中级<br />审美体验。美感应称这阶段这&ldquo;启迪效应&rdquo;或&ldquo;感染效应&rdquo;。<br />  一、借助物像<br />  物像是记忆的基础,教师可以根据所教诗歌的内容,设<br />计、制作多媒体课件,创作彩色幻灯片,或选用、自制一些<br />挂图,并联系诗歌内容,详细地讲解画面,例如《沁园春。<br />长沙》:<br />  &ldquo;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林尽染;<br />漫江碧透,百秧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竟<br /> <br />自由。怅寥廊,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rdquo;<br />  教师可以运用电脑制作两幅课件物像:<br />  一幅是&ldquo;湘江秋景&rdquo;,突出秋天的景物特征:色调鲜明、<br />微型机勃勃;<br />  一幅是&ldquo;独立寒秋&rdquo;,突出人物的形象特征:意气风发、<br />壮志勃勃。<br />  再用生动的语言再现诗中描述的情景,把学生引入诗的<br />意境;学生凭借感观,通过想象与联相,如同身临其境,领<br />悟到这首诗景美、情更美的情趣,从而感受到鲜艳的色彩《浓<br />重的红和浸透的碧》;感受到澎湃的激情。产生对祖国大好河<br />山的热爱之情,对建设祖国的豪迈情感。<br />  二、借助绘画<br />  苏轼有言:&ldquo;诗中有画,画中有诗。&rdquo;一首首寓情于景、<br />景中见情、耐人寻味的佳作,如同描绘出一幅幅优美、寓有<br />情节、富有情味的绘画。诗歌讲究画面感,绘重视故事性,<br />把绘画与诗歌中的说、写训练相结合,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br />的效果。而把诗、画、事结合得完美的,莫过于唐代的王维,<br />他在《山居秋暝》中写道:&ldquo;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未来。明<br />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br />芳,王孙自可留。&rdquo;<br />  这首诗中有明月、清泉、松竹、溪石、水莲等,描绘了<br />一组清静、美的画面;然而在静的环境中,又有人的活动&mdash;&mdash;<br /> <br />浣女欢笑,可能还有作者的旁观。教师可以根据这组画面,<br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说一段话或描述一个故事;然后<br />再让学生根据语段或故事,画出一幅,乃至好几幅画。通过<br />这样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锻炼学生的<br />说话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并反过来促使学生在绘画<br />过程中去进行合理的想象和创造,使绘画作品更富有情节性,<br />从而使&ldquo;文&rdquo;与&ldquo;画&rdquo;相互促进,使之形成一个良性循环,<br />更好地使学生产生审美愉悦,在说、写、画的实践中发展和<br />完善个性。<br />  三、借助音乐<br />  古人云:&ldquo;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rdquo;人们对于音乐的体<br />验,是一种心灵的感受,而对于一般的文学作品,却未必能<br />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如李煜的《虞美人》,学生通过&ldquo;问君能<br />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rdquo;一句,可以理解诗人&ldquo;亡<br />国之音哀以思&rdquo;的愁绪。又如李清照的《一剪梅》,学生也可<br />以通过字面来理解李清照对一个人(新婚丈夫赵明诚)的思<br />念而带来的&ldquo;闲愁&rdquo;。但如果借助音乐(配乐),学生更能在<br />心灵上产生共鸣,音乐的旋律和学生的心弦,将一起颤动,<br />让学生在心灵上得到感触,明白何谓&ldquo;与我心有戚戚焉&rdquo;。<br />  四、借助美读<br />  所谓&ldquo;美读&rdquo;就是所指&ldquo;节奏、有感情地朗读&rdquo;(叶圣陶<br />语)。诗歌中的情感饱和的意象是在一种格律里面的,而建设、<br /> <br />转化格律押韵的美,主要是通过&ldquo;有节奏&rdquo;、有感情的朗读来<br />体会语言的美和意境的美的。如《琵琶行》:大弦如风雨,<br />小弦叨叨如私语。叨叨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寂冷弦弦<br />绝,凝绝不遐声暂歇。别有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br />瓶乍破水浆进,铁骑...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3-01-16 14:14:04 页数:12
价格:¥3 大小:36.50 KB
文章作者:U-105713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