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语文(心得)之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文言文语言文字教学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9

2/9

剩余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语文论文之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文言文语言文字教学 <br />  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进入实质性阶段,语文教育在这次新课程改革中受到的震动可以说是最大的,面临的新问题最多。这里我们不打算全面讨论这些问题,只想就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文言文语言文字教学谈一点看法。《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下简称《语文课标》)与《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2002年修订版)》(下简称《新大纲》)都指出:&ldquo;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rdquo;这一表述告诉我们:基础教育阶段语文学科既不应该上成单纯的语言课,也不应该上成单纯的文学课,而应该是两者的结合,且范围还可以更广一些。因此,我们不能因为以前语文学科在语言教学过程中出现过一些偏差,新课程提出了&ldquo;人文性&rdquo;而就忽略甚至完全摈弃语言教学。文言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有一定比例,文言文的语言文字教学同样是不可忽视的。那么,在语文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进行文言文语言文字教学呢?下面我们谈两点意见。 <br />  一、把握汉语特点,品味语言,整合语言文字教学与文学鉴赏教学 <br />  《语文课标》指出:&ldquo;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认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rdquo;这就是说,作为母语教学,我们的语文教学不能不从汉语本身的特点出发,通过品味语言,去把握其中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对文言文语言教学而言这一点尤为重要。 <br />  汉语的特点很多,受篇幅的限制,下面我们举例性地来看几点: <br />  ①由于没有形态变化,汉语的词兼类现象普遍,推而广之,汉语,尤其是古汉语,词类活用现象也比较普遍。 <br />  兼类(每类只举一个义项),如: <br />  市 名词&mdash;集中进行交易的市场。《说文解字》:&ldquo;市,买卖所之也。&rdquo;《木兰诗》:&ldquo;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rdquo; <br />  动词&mdash;交易;做买卖。张愈《蚕妇》:&ldquo;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襟。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rdquo; <br />  活用,如:花 刘禹锡《乌衣巷》:&ldquo;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rdquo; <br />  花,名词用作动词。 <br />  ②动词没有时态变化。如,造:到,去。《广雅&middot;释言》:&ldquo;造,诣也。&rdquo;《孟子&middot;公孙丑下》:&ldquo;不幸而有疾,不能造朝。&rdquo;(将来时)《世说新语&middot;任诞》:&ldquo;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rdquo;(过去时) <br />  ③古典诗文里常常不出现人称代词。如:李白《送友人》:&ldquo;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rdquo; <br />  新的教学理念强调综合性学习,我们的理解是:综合性学习不仅指跨学科,也指一个学科内部各知识层面之间。假如我们在进行文言文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在利用汉语特点组织语言文字教学的同时,将其扩展到文学欣赏教学中,整合语言文字教学与文学欣赏教学,可能会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更有利。举两个例子。 <br />  张愈《蚕妇》诗的首句&ldquo;昨日入城市&rdquo;,有人以为&ldquo;市&rdquo;指市场,&ldquo;城市&rdquo;是近义词连用。这似乎也能说过去,但诗的意蕴却在无形中被削弱了许多。如果我们能从汉语词兼类现象普遍这一特点出发,将&ldquo;市&rdquo;理解为动词(交易),情况就不一样了:试想一下,在未入城之前,蚕妇对她家里人,乃至其家周围的养蚕人无罗绮可穿难道不知道吗?为什么那时候不&ldquo;泪满襟&rdquo;呢?我们只能这样设想:她没有认识到这是普遍现象。当她入城&ldquo;市(交易)&rdquo;时,看到所有在市场卖丝的养蚕人都没有穿罗绮(过去市场有专门化特点,买卖同一样东西都在一个市场),而所有穿罗绮的人都不是养蚕人,此时,她的感慨才深,才会&ldquo;泪满襟&rdquo;。这样一来诗的意境不就出来了吗? <br />  再看李白的那首《送友人》。显然,诗中&ldquo;游子&rdquo;指对方,&ldquo;故人&rdquo;指自我,但李白没明言&ldquo;你&rdquo;&ldquo;我&rdquo;,这对诗的理解和欣赏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呢?旅美学者叶维廉《中国现代诗的语言问题》说:&ldquo;这首诗里没有人称代词如‘你’如何‘我’如何。人称代词的使用往往将发言人或主角点明,并把诗中的经验或情境限指为一个人的经验和情境;在中国旧诗里,语言本身就超脱了这种限指性(同...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3-01-16 13:43:46 页数:9
价格:¥3 大小:31.00 KB
文章作者:U-671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