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数学(心得)之如何正确运用启发式教学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7

2/7

剩余5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数学论文之如何正确运用启发式教学 <br />  教学思想史上,启发式教学思想源远流长,它是古代个别教学下的必然产物。那么,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正确运用启发式教学呢?结合自己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br />  一、启发式教学应重&ldquo;导&rdquo;而非&ldquo;牵&rdquo; &ldquo;启发&rdquo;一词,来源于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教学的一句格言:&ldquo;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rdquo;朱熹对此解释说:&ldquo;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rdquo;后来,人们概括孔子的教学思想,也吸取朱熹的注释,就使称为&ldquo;启发&rdquo;或&ldquo;启发式&rdquo;.从孔子的话和朱熹的解释来看,&ldquo;启发&rdquo;主为指教学的表现形式艺术,强调教学的适度性和巧妙性。对于这一点,《学记》给予了更深刻的具体说明:&ldquo;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rdquo;意思是,引导而不是牵着学生鼻子走,鼓励而不是压抑学生,点拨而不是把答案全部端给学生。如今,启发式的教学思想已不再局限于&ldquo;不愤不启,不悱不发&rdquo;的具体情景状态,现代素质教育对启发式教学的要求是在如何教会学生学习和思考上下功夫,&ldquo;导&rdquo; 已成为现代启发式教学思想的特点、策略和核心所在。但也存在导而牵的误区,具体表现为:第一,教师扶着学生走路,不肯放手,只满足课堂上就某一具体问题的师生对答方式,把学生的思想限制在教师思维框架内,客观上限制了学生的求异思想和创造性。第二,不教点金之术,即不教学生学习方法,学生只能顺其意,而未能继其志。针对这种现象,我认为在数学教学时应采取思路教学,采取&ldquo;大处导,小处启&rdquo;的策略,运用提纲契领&mdash;&mdash;分析&mdash;&mdash;综合的方法训练学生,把教材思路转化为教师自己的思路,再引导学生形成有个人特色的新思路。 例如在教学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时,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乘数是一位数、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重点让学生理解&ldquo;用乘数百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末位与百位对齐&rdquo;的结论。为了今后继续学习乘数是多位数的乘法,我认为这样设计教学比较合理:一、复习:笔算,67×8,167×28 二、试算:167×128 ,让学生自己动手计算,通过学生的观察 、比较,不难算出正确答案。然后让学生自己总结计算方法。这就在数学教学中体现了教学思路。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br />  二、启发式教学应注重&ldquo;启&rdquo;和&ldquo;试&rdquo;相结合 <br />  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维,通过自己的活动达到生动活泼的发展。这是因为&ldquo;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rdquo;.学生的发展归根结底必须依赖其自身的主观努力。一切外在影响因素只有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引起学生强烈追求和主动进取时,才能发挥其对学生身心素质的巨大塑造力。因此,素质教育对启发式教学赋予了更新的内涵:坚持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相结合,注重教师的&ldquo;启发&rdquo;和学生的&ldquo;尝试&rdquo;相结合。首先,尝试可以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面对全体学生而言,&ldquo;不求个个升学,但愿人人成功&rdquo;是符合求学者的意愿和现实的。不论是优生还是差生,都可以从尝试中获得成功,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为他们获取新的成功准备良好的心理条件。其次,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动眼、动脑、动口、动手的尝试,既培养了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又使学生在亲自尝试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把枯燥乏味的&ldquo;苦学&rdquo;变为主动有趣的&ldquo;乐学&rdquo;.这就要求教师要尽可能增大学生学习的自由度,尽量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去尝试新知识,发现新问题。 <br />  例如,在教学&ldquo;20以内的退位减法&rdquo;,教师让同桌二人分别扮演售货员和顾客,商店里有15支铅笔,卖出9支,还剩几支?教师启发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自己发现计算方法,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计算方法。有的用小棒一根一根地数,得出15-9=6;有的把15分成10和5先算10-9=1,再算1+5=6;有的把9分成5和4,先算15-5=10,再算10-4=6;有的先算15-10=5,再算5+1=6;有的想9 +( )= 15,因为9+6=15,所以15-9=6.这样,人人动脑筋尝试发现,方法多种多样,人人都获得了成功。接着教师出示同类的问题,启发学生把这种算法应用到同类问题中。这样教...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3-01-16 13:31:21 页数:7
价格:¥3 大小:30.00 KB
文章作者:U-671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