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心得)之新课程教学之研究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3

2/23

剩余21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其他论文之新课程教学之研究 <br />  县教研室 马跃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ldquo;在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各中小学教研机构要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中心工作,充分发挥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等作用&rdquo;。为了推进和深化全县新课程改革,给新课程教学提供技术支撑和专业引领,充分发挥教研室的研究、指导和服务职能,针对我县新课程教学的现实状况,本文结合个人学习体会和思考,对当前新课程教学的特点、应遵循的原则进行了系统梳理,从落实&ldquo;两个三&rdquo;(三维目标和三种学习方式)的要求出发,试图探索一种新课程课堂结构模式,并就如何实施新课程教学提出一些建议,以期收到指导和引领的功效。限于作者的理论水平,本文肯定有诸多不当之处,权作引玉之砖,敬请方家赐教。 <br />  一、新课程教学之特点新课程是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对传统课程进行扬弃,是在继承的条件下,经过改造和创新而推出的,其理念和培养目标体现了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新课程对传统课程的改造、创新具体体现为&ldquo;六个转变&rdquo;: <br />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br />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br />  改变课程内容&ldquo;难、繁、偏、旧&rdquo;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br />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br />  改变课程评价上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br />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br />  纵观新课程的理念、思路、目标和课程体系,我们不难把握新课程教学的主要特点: <br />  1.培养目标&mdash;&mdash;大众化把基础教育真正纳入国民教育的范畴,走出基础教育精英化的误区,淡化高中大学预科教育的色彩。把提高国民素质作为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强调基础教育在民族振兴、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基础地位,为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基础。为学生终身发展夯实基础,为学生将来适应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实现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走向自主提供良好的平台。 <br />  2.教学内容&mdash;&mdash;生活化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的联系,拓展视野、引导创新与实践。通过增、删、升、降,削枝强干,重新整合,突出学科素质和现实生活。 <br />  同时,要求教师依据课程标准&ldquo;用教材教&rdquo;,在理解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对来自于教材、教辅、教参、网络等各种渠道的教学资源进行充分整合,给学生呈现鲜活、生动、富有生活气息的教学资源,科学设计教学活动,尽量让学生在经历&ldquo;生成&rdquo;和&ldquo;再创造&rdquo;的活动中获取知识。 <br />  3.学生地位&mdash;&mdash;主人化课堂教学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书本知识的倾向,要把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在注重引导学生打牢知识基础的同时,要帮助学生发展探究知识,获取信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课堂教学活动要有利于学生充分利用、分享已有的知识与经验,有利于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增加开放性的任务型和探究性学习活动,使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看法与观点;要鼓励学生学会合作,发展与人沟通的能力;还要根据不同层次...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3-01-16 13:28:43 页数:23
价格:¥3 大小:48.50 KB
文章作者:U-671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