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复习:文言文 专项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5

2/15

剩余1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复习:文言文专项练习题汇编一、桃花源记【东晋】陶渊明【原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基础过关】一、文学常识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二、重点字词(1)缘溪行()(2)芳草鲜美()(3)落英缤纷()()(4)渔人甚异之()(5)欲穷其林()(6)仿佛若有光()(7)豁然开朗()(8)阡陌交通()()(9)屋舍俨然()(10)鸡犬相闻()(11)悉如外人()(12)乃大惊()(13)具答之()(14)便要还家()(15)咸来问讯()(16)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17)遂与外人间隔()()(18)乃不知有汉()(19)无论魏晋(   )       (20)为具言(   )(    )(    )(21)皆叹惋()第15页共15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2)延至其家(    )(23)此中人语云(   )()    (24)不足为外人道也()(25)便扶向路(    )(    )    (26)处处志之(    )(27)及郡下(    )(28)诣太守(     )(29)欣然规往(    )          (30)未果(      )(31)寻病终()(32)无问津者(     )(34)桑竹之属()(35)黄发垂髫()()三、通假字便要还家四、词类活用1.林尽水源:2.渔人甚异之:3.复前行:4.欲穷其林:5.处处志之五、一词多义1.出:不复出焉()2.寻:寻向所志()皆出酒食()寻病终()3.舍:便舍船()4.志:处处志之()屋舍俨然()寻向所志()5.为:武陵人捕鱼为(wéi)业()6.闻:鸡犬相闻()不足为(wèi)外人道也()闻有此人()此人一一为(wéi)具言所闻()7.乃:见渔人,乃大惊()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六、古今异义1.阡陌交通:古义(      )      2.率妻子邑人:古义(      ) 3.无论魏晋:古义(      ) 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义(      )5.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古义(      ) 【文言阅读】(一)阅读《桃花源记》,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句中加粗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见渔人,乃大惊乃:就乃不知有汉乃:竟然B.无论魏晋无论:更不用说便要还家要:要求C.问今是何世是:表判断吾尝疑乎是是:这句话D.未果,寻病终寻:很久入则无法家拂士入:在国内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3.下面对选文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通过描绘桃花源美景和民风民俗表现了他的入世思想,再借渔人“诣太守”寻找桃花源未果,表现了他的出世思想。B.村人叮嘱就要离去的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暗示了桃花源中人不愿与世俗交往的心情。第15页共15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C.全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把各个事情贯穿起来,最后以南阳高士刘子骥的经历再次烘托桃花源的不可得。D.文中也反映了作者受老子“小国寡民”思想的影响,但他所设想的境界,脱离实际,无法实现。22.本文中的“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与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的“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都描写了老人与小孩的生活情景,用意有何不同?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答:【参考答案】1.C2.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有桑树、竹林这类的植物。3.A4.《桃花源记》用桃源民风表达了对和平幸福生活的向往(或“对黑暗现实的不满”),《醉翁亭记》用“滁人出游”场景寄托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情怀。(二)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各题。(19分)【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选自《桃花源记》【乙】明日,宿旦子冈。甫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注释】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甫:刚。洵(xún):确实。浣:洗衣。1.解释下列加粗点的词。(4分)(1)仿佛若有光()(2)悉如外人()(3)其丈夫方担粪灌()(4)自恨不如远甚也()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A.屋舍俨然见四野禾苗油油然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余顾而慕之C.具答之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D.不足为外人道也以为此一家之中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标一处)(2分)(1)其中往来种作(2)其丈夫方担粪灌园4.翻译下列句子。(6分)(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译文:(2)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译文:5.【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现的生活图景有什么共同之处?(2分)答:【参考答案】1.(1)隐隐约约(2)全(3)正,正在(4)遗憾第15页共15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评分:每小题1分,共4分。)2.A3.(1)其中/往来种作(2)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评分:答对得2分。共2分。)4.答案:(1)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的样子。(2)男女老幼一起在田间耕耘种作。(评分:每小题3分,共6分。翻译正确,语言通顺即可。)12.答案:和谐安宁自得其乐(围绕“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人民生活富足安定”回答即可。(2分))【参考译文】第二天住在了旦子冈。刚行走了几里地,看见田间禾苗油然茂盛,男女老少在田间耕作。大概是江北的习俗,女人也参加农业生产,比较西北那些不从事农业生产的懒惰男子,江北的习俗的确好得多。偶然间我放弃骑马开始步行,路过一农家,这家男主人给园子浇肥,女子从井里打水洗衣。园中有豆篷瓜架,还有几颗郁郁葱葱的树木,孩子嬉戏欢笑,鸡鸣狗跳。我看着看着越来越羡慕他们,觉得这一家子中,万物都怡然自得,我自恨比他们差得远呢!第15页共15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二、小石潭记【唐】柳宗元【原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基础过关】1.文学常识:《小石潭记》的作者_________,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擅长于写山水游记,本文是他《____________》的第四篇。(2分)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0分)(1)潭中鱼可百许头(      )(6)以其境过清(      )(2)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7)全石以为底(      )(3)如鸣佩环,心乐之(      )(8)皆若空游无所依(      )(4)斗折蛇行(      )(9)水尤清冽(      )(5)凄神寒骨(      )(10)蒙络摇缀(      )3.根据课文默写。(9分)(1)青树翠蔓,        ,参差披拂。(2)        ,        ,似与游者相乐。(3)《小石潭记》中表现地理环境使作者内心忧伤凄凉(点睛之笔)的句子是:        ,        。(4)《小石潭记》中表现溪水蜿蜒曲折的语句是:        ,        。(5)《小石潭记》中与《朱元思书》中“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语句:           ,           。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3分)()A.潭中/鱼可百许头B.四面竹/树环合C.其岸势/犬牙差互D.以其境/过清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卷石底以出,为坻坻:水中高地B.潭中鱼可百许头可:大约C.佁然不动佁然:安适愉快的样子D.悄怆幽邃悄怆:忧伤第15页共15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6.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隶而从者B.水尤清冽/以其境过清C.潭中鱼可百许头/高可二黍许D.全石以为底/为坻,为屿,为嵁,为岩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B.斗折蛇行C.其岸势犬牙差互D.凄神寒骨8.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头采用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的手段展示小石潭环境的清幽。B.文章写小石潭,重点写石之奇异,“为坻,为屿,为嵁,为岩”,石多、石怪,成为小石潭的特色,潭因此而得名。C.本文写游鱼,重点写水之清,且通过鱼、日光、鱼影的描绘,运用直接描写突出了水的清澈。D.作者不仅善于捕捉山水的自然美,且在山水中寄托了自己的情怀,这就是景与神会情景交融。【文言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12分)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      (2)佁然不动 佁然:      (3)以其境过清 以:      (4)不可久居 居:      10.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3分)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第一段中哪些语句为后文的“寂寥无人”“其境过清”埋下了伏笔?(2分)第15页共15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八个字高度概括了小石潭的________________氛围,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的处境和___________的心情。(3分)(二)阅读文言文语段,完成13-17题。(17分)【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乙】从香山俯石磴行柳路,不里许,碧云①在焉。刹后有泉,从山根石罅②中出,喷吐冰雪,幽韵涵澹③。有老树④,中空火出,导泉于寺周于廓下激聒 石渠⑤下见文砾金沙。引入殿前为池,界以石梁,下深丈许,了若径寸。朱鱼万尾,匝池红酣⑥,烁人目睛,日射清流,写影潭底,清慧可怜。或投饼于左,群赴于左,右亦如之,咀呷有声。然其跳达⑦刺泼⑧,游戏水上者,皆数寸鱼,其长尺许者,潜泳潭下,见食不赴,安闲宁寂,毋乃⑨静燥关其老少耶? (节选自袁中道《西山十记》之《记四》)[注]①碧云:碧云寺,在北京西山。②罅:裂缝。③涵澹:水波激荡的样子。④有老树,中空火出:泉水从一棵空心老树中如喷火般激溅而出。⑤激聒石渠:在石渠中激荡起哗啦啦的水声。⑥匝池红酣:满池的鱼欢快地游动。⑦跳达:同“佻达”,此处指鱼儿欢快游动的样子。⑧刺泼:鱼击水声。⑨毋乃:表揣测,相当于“恐怕”只怕”。13.给文中划线的句子用“/”划分停顿,共三处。(3分)导泉于寺周于廓下激聒石渠下见文砾金沙。1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往来翕忽(      )   (2)悄怆幽邃(      )(3)清慧可怜(      )   (4)或投饼于左(      )15.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①以其境过清   ②界以石梁  B.①潭中鱼可百许头 ②不里许C.①安闲宁寂  ②安求其能千里也 第15页共15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D.①为坻   ②不足为外人道也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5分)(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被拂。(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界以石梁,下深丈许,了若径寸。(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甲】【乙】两文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柳宗元永州八记2.(1)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6)以其境过清(凄清)(2)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向西)(7)全石以为底(当作,作为)(3)如鸣佩环,心乐之。(以……为乐)(8)皆若空游无所依(在空中)(4)斗折蛇行(像北斗七星那样)(9)水尤清冽(格外)(5)凄神寒骨(使……感到凄凉)(10)蒙络摇缀(缠绕)3.(1)蒙络摇缀(2)俶尔远逝,往来翕忽(3)凄神寒骨,悄怆幽邃(4)斗折蛇行,明灭可见(5)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4.C(解析:A项应为: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B项应为: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D项应为: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5.C【解析】C.佁然不动: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佁然:呆呆的样子。故选C。6.C(解析:A项,“从”的意思是分别是“由”“跟随,跟从”。B项,“清”的意思分别是“清澈”“凄清”。C项,“可”均解释为“大约”。D项“为”分别解释为“作为”和“成为”。)7.D【解析】A.西:名词做状语,向西;B.斗、蛇:名词做状语,像北斗星、像蛇;C.犬牙:名词做状语,像狗的牙齿;D.凄、寒:使动用法,使……清凉、使……寒冷;故选D。8.C9.(4分)(1)大约(2)呆呆的样子(3)因为(4)停留10.(3分)它的岸的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参差不齐,不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11.(2分)隔篁竹,伐竹取道12.(3分)凄清寂静,孤独寂寞,忧伤第15页共15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3.(3分)导泉于寺/周于廓下/激聒石渠/下见文砾金沙。14.(4分)(1)轻快迅疾的样子(2)凄凉(3)可爱15.(3分)B(A.因为 用;B.约数;C.安适怎么D.成为 向,对)16.(4分)(1)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2)用石梁隔开,有几丈深,看上去好像只有几寸深的样子。17.(2分)【甲】文抒发了作者谪居荒原之地的孤寂、凄苦的忧伤感情。【乙】文表现作者西山游玩的欢愉心情。第15页共15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三、核舟记【明】魏学洢【原文】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基础过关】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1)器皿()(2)罔不因势象形()(3)八分有奇()(4)箬篷()(5)石青糁之()(6)峨冠()()(7)多髯()(8)衣褶()(9)矫首()(10)诎右臂()(11)椎髻()()(12)壬戌()(13)篆章()(14)修狭()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径寸之木各俱情态箬篷覆之雕栏相望B.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C.如有所语两膝相比矫首昂视事端容寂D.细若蚊足勾画了了曾不盈寸椎髻仰面3.解释下面加点的词。(1)径寸之木(2)罔不因势象形(3)八分有奇(4)尝贻余核舟一(5)其两膝相比者(6)绝类弥勒(7)矫首昂视(8)神情与苏、黄不属(9)诎右臂支船(10)珠可历历数(11)其船背稍夷(12)曾不盈寸第15页共15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3)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对联、题名并篆文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B.盖大苏泛赤壁云孔子云:何陋之有?C.为宫室、器皿为人五;为窗八D.佛印绝类弥勒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5.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盖大苏泛赤壁云。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C.神情与苏、黄不属。D.左手倚一衡木。6.下列各句中“之”字的词性相同的一项是()①能以径寸之木②箬篷覆之③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④石青糁之⑤左臂挂念珠倚之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A.①②③④B.①④⑤⑥C.②③④⑤D.②④⑤⑥7.填空。《核舟记》选自清代编的《》。作者是,字子敬,末嘉善人。名句默写8.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各具情态。9.闭之,则右刻“,”,左刻“,”,石青糁之。10.佛印绝类弥勒,,,神情与苏、黄不属。11.罔不因势象形。12.苏、黄共阅一手卷。13.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14.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15.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第15页共15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6.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文言阅读】(一)阅读《核舟记》,完成练习。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1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佛印绝类弥勒(      )(2)神情与苏、黄不属(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苏、黄共阅一手卷。 (2)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19.从选文看,雕刻家的高超技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0.作者为什么要详细说明刻在舟上的对联?  (二)阅读下面【甲】【乙】两篇选文,完成下面小题。【甲】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第15页共15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节选魏学洢《核舟记》)【乙】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节选林嗣环《口技》)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其两膝相比者   __________________(2)如有所语     __________________(3)两股战战    __________________22.选出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启窗而观          俄而百千人大呼B.佛印绝类弥勒        群响毕绝C.中轩敞者为舱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D.高可二泰许         珠可历历数也23.翻译选文中划线的句子。(1)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24.【甲】文为了清楚而有条理地介绍核舟“大苏泛赤壁”这一主题,作者采用了______说明顺序;【乙】文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通过刻画“宾客”的神态、动等细节,运用_____描写烘托了口技表演者技艺的“善”。25.【甲】【乙】两文分别表现了民间艺人微雕和口技技艺的高超。这样有着独特魅力的中华文化遗产,正逐渐消失。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认为应该怎样来保护或传承它们呢?(写出两条合理建议)【参考答案】1.(1)mǐn(2)wǎng(3)jī(4)ruò(5)sǎn(6)éguān(7)rán(8)zhě(9)jiǎo第15页共15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0)qū(11)chuíjì(12)xū(13)zhuàn(14)xiá2.B【解析】A项,“各俱情态”应为“各具情态”;C项,“事端容寂”应为“视端容寂”;D项,“勾画了了”应为“钩画了了”。3.(1)直径(2)罔不,无不,全都;因,顺着,就着;象,模拟(3)零数、余数(4)赠送(5)靠近(6)像(7)举(8)不相类似(9)弯曲(10)分明的样子(11)平(12)曾,竟然;盈,满(13)挑选4.C【解析】A.和/都B.句末语气词,不译/说C.均为雕刻的意思D.极,非常/隔绝。故选C。5.D【解析】D项,“衡”同“横”,横着,平放。6.C【解析】①句中“之”字为助词,可翻译为“的”;②、③、④、⑤句中“之”字为代词;⑥句中“之”字为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7.张潮虞初新志魏学洢明8.罔不因势象形9.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10.袒胸露乳矫首昂视11.全都是就着(材料原来的)样子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12.苏东坡,黄庭坚共同看着一幅书画长卷。13.船头到船尾大约长八分多一点,大约有两个黄米粒那么高。14.他们互相靠近的两膝,各自隐藏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15.总计一条船,刻了五个人,八扇窗户,箬竹叶做的船篷,做的船桨,做的炉子,做的茶壶,做的手卷,做的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和篆文,刻的字共计三十四个。16.原来是挑选长而窄的桃核雕刻而成的。啊!技艺也真是神奇啊!17.(1)极 (2)类似18.(1)苏东坡,黄庭坚共同看着一幅书画长卷。(2)他们互相靠近的两膝,各自隐藏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19.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用料体积小;②所刻东西(字、景、人、物)多;③刻画细腻逼真,情态毕备,富有诗情画意。20.(1)对联是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里的句子,点明了作品的主题。(2)核舟本来就小,居然连上面的对联都看得一清二楚,可见雕刻者技艺之高超。21.(1)靠近  (2)说话   第15页共15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3)大腿【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本题需要注意的词语是:比:靠近。   22.C【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中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词。A项,表修饰/一会。B项,极、非常/消失。C项,意思都是“是”。D项,大约/可以。故选C。   23.(1)那个人的眼睛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2)其中夹杂着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意思明确,就可以拿满分了。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重点词语:容:神情。寂:平静。若:好像。   24.空间   侧面(间接)【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中考文言文比较阅读,就是将两篇或两篇以上而且内容和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文章,加以比较分析、对照鉴别地阅读。在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中达到提高学生迁移思维能力和深入分析问题能力的目的。甲文采用空间顺序,乙文运用侧面描写烘托了口技表演者技艺的“善”。   25.示例:①宣传倡导,全民参与。②开展技艺表演进校园(社区)活动。(或:建议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学习技艺……)【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思维的拓展能力。解答此类题需要学生在深入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阅读体验、阅读感受。对于主观题,表达上的优劣会成为关键因素。要加强语言的系统训练。对主观题的基本要求是:第一,简明;第二,条理清晰;第三,表达要富于美感,自然流畅,有感染力。可以提出建议:宣传倡导,全民参与。开展技艺表演进校园(社区)活动。第15页共15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3-17 23:51:04 页数:15
价格:¥9.88 大小:54.22 KB
文章作者:未来可期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