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初中
>
语文
>
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项 2022年初中语文二轮中考备考
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项 2022年初中语文二轮中考备考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33
2
/33
剩余31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项一、对比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岳阳楼记》)【乙】季文子(即鲁国大夫黄越)相①宣、成,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仲孙它谏曰:“子为鲁上卿,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共以子为爱②,且不华国③”乎!”文子曰:“吾亦愿之。然吾观国人,其父兄之食粗而衣恶者犹多矣,吾是以不敢。人之父兄食粗衣恶,而我美妾与马,无乃非相人者乎!且吾闻以德荣为国华,不闻以妾与马。”(节选自《国语·季文子以德为荣》)【注释】①相:辅助。②爱:吝啬。③华国:使国家有光彩。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①春和景明 景__________________ ②长烟一空 一__________________③古仁人之心 仁人__________________ ④食粗衣恶 衣__________________2.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人共以子为爱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B.吾亦愿之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C.不闻以妾与马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D.子为鲁上卿 或异二者之为3.翻译下列句子。(1)微斯人,吾谁与归?(2)无乃非相人者乎!4.季文子在思想上与范仲淹有什么相同之处?请结合【乙】文内容说说你的理解。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甲】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乙】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①幽芳而荫②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注】①掇:拾取。②荫:庇荫。5.请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杂然而前陈者() (2)宴酣之乐()6.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2)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7.【甲】文画线句子和【乙】文画线句子在写景上有何异同?8.两文在写景叙事中共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政治思想?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至于负者歌于涂,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测;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乙)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①,欧阳公②作州之二年,构③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亭日“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之义。既又直④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凡公与州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⑤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矣。虽然,公之乐,吾能言之。吾君⑥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皆公乐哉?乃公寄意于此也。 (节选自曾巩⑦《醒心亭记》)注释:①涯:岸边。②欧阳公:即欧阳修。③构:搭建。④直:当,临。⑤洒然:洒脱的样子,形容毫无拘束。⑥吾君:指皇帝;优游:悠闲自得;无为:清静自然。⑦曾巩(1019-1083):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此文是作者应其师欧阳修之托而写的。9.解释下面加点的词。(1)伛偻提携() (2)泉香而酒洌()(3)杂然而前陈者()(4)则必即丰乐以饮()10.将选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2)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矣。11.甲文的“太守之乐”与(乙)文中的“公之乐”分别指什么?12.甲文写了“山水之乐、宴酣之乐、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请简要分析这些“乐”反映出什么。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甲】①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②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③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张嘉贞落魄有大志,亦不自异,亦不下人①,自平乡尉免归乡里。布衣环堵②之中,萧然自得。时人莫之知也。张循宪以御史出,还次蒲州驿。循宪方复命,使务有不决者,意颇病之。问驿吏曰:“此有好客乎?”驿吏白以嘉贞,循宪召与相见,咨以其事积时凝滞者③,嘉贞随机应之,莫不豁然。及命表又出意外。他日,则天以问循宪,具以实对,因请以已官让之。则天曰:“卿能举贤,美矣,朕岂可无一官自进贤耶?”乃召见内殿,隔帘与语,嘉贞仪貌甚伟,神采俊杰,则天甚异之。翌日,拜监察御史。(节选自《大唐新语·张嘉贞》)【注】①下人:下于人,在别人之下。②环堵:四围墙,常形容居屋狭小简陋。③积时凝滞者:长期积累下来的难以解决的问题。1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持汤沃灌 汤:食物汁液B.县官日有廪稍之供 县官:指一县的长官C.还次蒲州驿 次:停留,住宿D.意颇病之 意:神情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烨然若神人 ②然足下卜之鬼乎B.①则天甚异之 ②父异焉,借旁近与之C.①时人莫之知也 ②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D.①足肤皲裂而不知 ②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重点写作者在求学过程中生活的艰苦,运用对比手法写了自己与“同舍生”不同的穿着打扮,在这方面作者的态度是略无慕艳意。B.乙文中张循宪通过“咨以其事积时凝滞者,嘉贞随机应之,莫不豁然”和“命表又出意外”两件事,发现张嘉贞才能超群的特点。C.张嘉贞在潦倒失意时仍胸怀大志,从平乡县尉免官归乡,虽住在四周土墙的屋子里但能怡然自得。D.张循宪向武则天推荐张嘉贞,武则天隔帘同张嘉贞谈话,张嘉贞坦言己见,武则天看到张嘉贞高大英俊,神采出众,第二天就任命他为监察御史。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2)则天以问循宪,具以实对,因请以己官让之。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甲】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乙】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越王勾践栖①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②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大夫种③进对④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⑤皮,冬则资绪⑥,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⑦,不可不养而择也。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执其手而与之谋。[注释]①栖:退守。②昆:兄。③种:指文种。④进对:进谏。⑤资:积蓄,准备。⑥烯(chì):细葛布。⑦爪牙之士:指勇敢的将士。17.选出下列字义理解正确的一项( )A.朝服衣冠 服:衣服B.皆以美于徐公 以:因为C.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知:管理D.乃号令三军 乃:竟然18.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C.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不求闻达于诸侯D.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19.选出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 )A.甲文中周忌和乙文中文种在进谏方式上有着相似之处,二人都是通过设喻说理的方式委婉进行劝诫。B.文种以商人夏天就要积蓄皮货,冬天就要积蓄细葛布等“以待乏也”,暗示君王平时就要招揽和培养谋士和勇士。C.甲文的主旨是通过邹忌“暮寝而思之”悟出了人们由于种种原因,不会说出事情的真相的道理。D.乙文通过勾践与文种的对话表达的中心是凡事要及早做好准备。2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2)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甲】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超曰:“年老失智,任①君数当大位,岂超所能及哉!必不得已,愿进愚言。塞外吏士本非孝子顺孙皆以罪过徙补边屯。而蛮夷怀鸟兽之心②,难养易败。今君性严急,水清无大鱼,察③政不得下和。宜荡佚④简易⑤,宽小过,总大纲而已。”超去后。尚私谓所亲曰:“我以班君当有奇策。今所言平平耳。”尚留数年,而西域反叛,如超所戒。(选自《后汉书》)【注释】①任:指任尚(当时任戊已校尉)。②鸟兽之心:禽兽一样的性情。③察:苛求,苛察。④荡佚:放纵,不受约束。⑤简易:简单易行,不烦难。2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A.任君数当大位/扶苏以数谏故B.我以班君当有奇策/策之不以其道C.时时而间进/乃记之而去D.门庭若市/若为佣耕22.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三处))塞外吏士本非孝子顺孙皆以罪过徙补边屯2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2)今君性严急,水清无大鱼,察政不得下和。24.阅读【甲】【乙】两文,完成小题。(1)【甲】文中齐王的改革措施在别国取得成效的句子是“A”:【乙】文中班超认为治理西域的策略是“B”(均用原文语句回)。(2)面对他人的劝谏,齐威王和任尚的态度有何不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资治通鉴》)【乙】余近日以军务倥偬①,寝食不安。吾家本诗礼门阀②,勤与朴为余处世立身之道,有恒又为勤朴之根源。余虽在军中,尚日日写字一页,看书二十页。看后,用朱笔圈批,日必了此功课为佳。偶遇事冗③,虽明日补书补看亦不欢,故必忙里偷闲而为之。然此策尚下,故必早起数时以为之。决不肯今日耽搁谓有明日可补亦不肯以明日有事今日预为。如是者数年,未尝间断,亦无所苦。(《清代四名人家书》)【注释】①倥偬:事多,繁忙。②门阀:名门贵室。③事冗:事务繁忙复杂。25.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但当涉猎 (2)蒙辞以军中多务(3)蒙乃始就学 (4)及鲁肃过寻阳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6.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27.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余近日以军务倥偬/以中有足乐者B.余虽在军中/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C.然此策尚下/执策而临之D.如是者数年/斯是陋室28.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三处)决不肯今日耽搁谓有明日可补亦不肯以明日有事今日预为29.阅读【甲】【乙】两文,完成小题。(1)【甲】【乙】两文都讲到了读书的作用。【甲】文通过写鲁肃“与蒙议论”后,与吕蒙“①_____”这一举动,侧面表现了吕蒙读书后才略惊人的长进。【乙】文则指出读书可以传承“诗礼”家风,培养“②________”品质。(用原文词语回答)(2)【甲】【乙】两文中多种读书方法值得借鉴,试概括出一种并结合原文说明:_______________。(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选自《小石潭记》)30.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日光下澈 (2)往来翕忽 (3)其岸势犬牙差互 (4)以其境过清3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①。两岸悉皆怪石,欹②嵌③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映。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④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元结《右溪记》)【注释】①合营溪:汇入营溪。②攲:倾斜。③嵌:张开。④置州:设置州郡。3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两岸悉皆怪石/事无大小,悉以咨之B.不可名状/北冥有鱼,其名为鲲C.此溪若在山野/若为佣耕D.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因地制宜3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三处)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映34.阅读【甲】【乙】两文,完成小题。(1)【甲】文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_______”二字,既正面写出游鱼的自由自在,又侧面表现了潭水的清澈透明;【乙】文运用正面描写,“____________”几字表现出溪水的短小。(用原文回答)(2)【甲】文中柳宗元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发了________之情;而【乙】文中元结由小溪的“无人赏爱”,喻指自己的________。(甲)唐雎不辱使命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乙)刺客列传•聂政(节选)(聂政)遂西至濮阳,见严仲子曰:“前所以不许仲子者,徒以亲在;今亲不幸,仲子所欲报仇者为谁?”严仲子具告曰:“臣之仇韩相傀,傀又韩君之季父也,宗族盛,兵卫设,臣使人刺之,终莫能就。今足下幸而不弃,请益具车骑壮士以为羽翼。”政曰:“韩与卫,中间不远,今杀人之相,相又国君之亲,此其势不可以多人,多人不能无生得失,生得失则语泄,语泄则韩举国而与仲子为仇也,岂不殆哉!”遂谢车骑人徒,辞,独行仗剑至韩。韩适有东孟之会,韩王及相皆在焉,持兵戟而卫侍者甚众。聂政直入,上阶刺韩傀,韩傀走而抱哀侯,聂政刺之,兼中哀侯,左右大乱。聂政大呼,所击杀者数十人,因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注释:①濮阳:春秋时期属于卫国。②严仲子:春秋韩国大夫,与韩相侠累(名傀)结仇,逃亡濮阳。后与聂政结识,在聂政母亲生日时给予重金,聂政虽不受,但许身为友。③不幸:指聂政母亲去世。④季父:最小的叔父。⑤得失:这里指差错。⑥抉眼:指聂政挖出自己的眼睛。35.解释加点的词语。①请广于君_________________ ②天下缟素_______________③徒以亲在_________________ ④终莫能就_______________36.翻译句子。①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②语泄则韩举国而与仲子为仇也,岂不殆哉!37.结合选文内容,比较唐雎和聂政人物形象的异同。相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孟子《富贵不能淫》)【乙】赵广,合肥人,本李伯时①家小吏。伯时作画,每使侍左右久之遂善画尤工作马几能乱真。建炎②中陷贼。贼③闻其善画,使图所掳妇人。广毅然辞以实不能画。胁以白刃,不从,遂断右手拇指遣去。而广平生实用左手。乱定,惟画观音大士而已。(陆游《老学庵笔记》)【注释】①李伯时:宋代名画家。小史:书童。②建炎:南宋高宗的年号。③贼:这里指金兵。38.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岂不诚大丈夫哉 (2)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3)往之女家 (4)以顺为正者3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40.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胁以白刃/以中有足乐者B.广毅然辞以实不能画/蒙辞以军中多务C.而广平生实用左手/执策而临之D.贼闻其善画/闻寡人之耳者41.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三处)每使侍左右久之遂善画尤工作马几能乱真42.阅读【甲】【乙】两文,完成小题。(1)【甲】文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____________”与大丈夫之道进行对比;【乙】文中最能体现赵广绘画水平高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2)【甲】文中,孟子关于“大丈夫”的标准什么?【乙】文赵广身上印证的是哪一条?请用原文回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甲】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选自《出师表》)43.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讨贼兴复之效 (2)以彰其咎 (3)臣不胜受恩感激 (4)临表涕零4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2)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乙】太宗问许敬宗①曰:“朕观群臣之中惟卿最贤有言非者何也?”敬宗对曰:“春雨如膏,农夫喜其润泽,行人恶其泥泞;秋月如镜,佳人喜其玩赏,盗贼恨其光辉。天地之大,人皆有叹,何况臣乎!臣无肥羊美酒以调众人之口;且是非不可听,听之不可说。君听臣遭株,父听子遭戮,夫妻听之离,朋友听之别,乡邻听之疏,亲戚听之绝。人生七尺躯,谨防三寸舌;舌上有龙泉,杀人不见血。”帝曰:“卿言甚善,朕当识之。”(选自《贞观政要》)【注释】①许敬宗:字延族,唐朝宰相。45.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农夫喜其润泽/其真无马邪B.肥羊美酒以调众人之口/静以修身C.亲戚听之绝/湖中人鸟声俱绝D.朕当识之/博闻强识46.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三处)朕观群臣之中惟卿最贤有言非者何也47.阅读【甲】【乙】两文,完成小题。【乙】文许敬宗以①__________设喻意在告诉太宗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道理。对此,【甲】文诸葛亮建议后主刘禅要做到“③_________”(用原文回答)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①日光 ②全 ③品德高尚的人 ④穿2.C3.(1)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2)恐怕不是辅佐国君的人(该做的事)吧!4.季文子与范仲淹都有忧国忧民的思想。季文子身为相国,心系百姓,体恤民生疾苦。因为人之父兄食粗而衣恶者犹多,自己就妾不衣帛,马不食粟,这是季文子忧国忧民思想的具体体现。【解析】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1)大意: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时。景:日光。(2)大意:有时湖面上的大片烟雾完全消散。一:全。(3)大意: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仁人:品德高尚的人。(4)大意:吃着粗粮穿着破衣。衣:穿。2.A.动词,认为/介词,因为;B.代词,指代事件/结构助词,的;C.都是连词,表示“和”;D.动词,担任/这里指心理活动,即两种心情;故选C。3.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翻译时,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1)重难点词语有:微,如果没有。斯人,这种人(指前文的“古仁人”)。谁与归,就是“与谁归”。归:归依。(2)重难点词语有:相,辅助。无乃……乎,恐怕……吧。4.本题考查对比阅读。从甲文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和乙文的“然吾观国人,其父兄之食粗而衣恶者犹多矣”“吾闻以德荣为国华,不闻以妾与马”可以看出,季文子与范仲淹都有忧国忧民的思想。结合乙文“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马不食粟”“然吾观国人,其父兄之食粗而衣恶者犹多矣,吾是以不敢。”季文子作为两朝元老,十分节俭。他不让妻子穿绸衣,不让马匹吃粮食。因为他看到老百姓还吃着粗粮穿着破衣。这正是他“忧国忧民”的体现。甲文译文: 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时,湖面波平浪静,天色与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白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或浮或沉;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颜色青翠。有时湖面上的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有时湖面上微波荡漾,浮动的月光闪着金色;有时湖面波澜不起,静静的月影像沉在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响起了,一唱一和,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在清风吹拂中端起酒杯痛饮,那心情真是快乐高兴极了。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这是什么缘故呢?是因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忧虑;被贬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就为国君忧虑。这样他们进入朝廷做官也忧虑,处于边远地区也忧虑。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快乐呢?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以后才快乐”吧?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路呢?乙文译文:季文子任鲁宣公和鲁成公相国,没有一个穿丝绸衣服的婢女,没有一匹吃粮食的马。仲孙它劝谏他说:“您担任鲁国的上卿,辅佐了两代国君,婢女不穿绸衣,马不吃粮食,人们或许会认为您是吝啬的,况且这样又使国家不光彩啊!”文子说:“我也愿意那样。然而我看到国家的百姓,那些父老兄长吃着粗粮又穿着破衣的很多啊,我因此不敢不节俭。人们的父老兄长吃粗粮穿破衣,而我让婢女和马匹穿好的吃好的,恐怕不是辅助君主的人该做的事吧?况且我听说凭借道德显荣才可以为国争光,没有听说因为婢女穿得好和马匹吃得好可以为国争光的。”5. 陈列,摆开 尽兴地喝酒6.(1)容颜苍老,头发花白,醉倒在众人中间的,是太守喝醉了。(2)宣扬皇上的恩德,和民众共享欢乐,这是刺史职责范围内的事。7.同:语言简洁;借四季美景,抒“山水之乐”“与民同乐”之情。异:[甲]文一句一季景色,且抓住每个季节具有特征性的景物,直接描写四季景色之美。[乙]文一句两季景色,且分别通过人的动作和心理感受,侧面突出四季景色之美。8.与民同乐的政治思想。【解析】5.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为:横七竖八地摆在面前的。陈:陈列,摆开。(2)句意为:宴会喝酒的乐趣。酣:尽兴地喝酒。6. 本题考查句子的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1)句中重点词有:苍颜:苍老的容颜;颓然:形容醉态,倒下的样子;然:……的样子。(2)句中重点词有:宣:宣扬;以:连词,表并列关系。可译为“和”;共乐:共享欢乐。7.本题考查词句的理解与赏析。注意题干要求的是找出异同点。根据【甲】文画线句子“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可知,这句话描写的是山间的四时美景,春天野花开放。夏天树木繁茂,秋天风高霜洁,冬天水落石出。四季美景如画,让人陶醉。属于直接描写,四季之景有特色,语言简洁,太守与治下的民众一起欣赏山水美景,表现了太守“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根据【乙】文画线句子“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可知,春天采摘幽香的鲜花,夏天在茂密的乔木乘凉,通过人的动作来写春夏美景。刮风落霜结冰飞雪之时,更鲜明地显露出它的清肃秀美。这是人的主观感受。“风霜”为秋景,“冰雪”为冬景。通过人的感受,突出了秋冬之景的“清秀”。属于侧面描写,侧面突出了四季景色的美丽。百姓乐意与太守同游,表现了太守“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综合以上分析可知,共同点是:都描写了四季景色,突出了四季景色之美,太守与百姓同游欣赏山水之景,都表现了太守“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不同点是:写四季之景角度不同,具体根据以上分析作答即可。8.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的内容和主旨。解答此题需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甲】文结合内容,从“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可知,描写了山间早晚、四时的美景和太守举办宴会众宾客欢乐的场面,太守外出游玩,百姓们纷纷跟随,太守平易近人,与治下的民众一起欣赏山水美景,宴饮共乐。表现了太守“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乙】文结合内容,从“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可知,交代了民众因为年年丰收而与喜欢与太守同游,表现了太守“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综合以上分析可知,两文在写景叙事中共同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思想。参考译文: 【甲】至于太阳的升起,山林里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就是山中的朝暮。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密的绿荫;风高霜洁,天高气爽,水落石出,这就是山中的四季。清晨前往,黄昏归来,四季的风光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欢唱,来去行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招呼,后面的答应;老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不断的行人,是滁州的游客。到溪边钓鱼,溪水深并且鱼肉肥美;用酿泉造酒,泉水香并且酒也清;野味野菜,横七竖八地摆在面前的,那是太守主办的宴席。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射的中了,下棋的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喧闹的人,是欢乐的宾客们。一位容颜苍老,头发花白的人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是喝醉了的太守。【乙】我来到这里,喜欢这地方僻静,而政事简单,又爱它的风俗安恬闲适。在山谷间找到这样的甘泉之后,于是每天同滁州的士人来游玩,抬头望山,低首听泉。春天采摘幽香的鲜花,夏天在茂密的乔木乘凉,刮风落霜结冰飞雪之时,更鲜明地显露出它的清肃秀美,四时的风光,无一不令人喜爱。(那时)又庆幸遇到民众为那年谷物的丰收成熟而高兴,乐意与我同游。于是为此根据这里的山脉河流,叙述这里风俗的美好,让民众知道能够安享丰年的欢乐,是因为有幸生于这太平无事的时代。宣扬皇上的恩德,和民众共享欢乐,这是刺史职责范围内的事。于是就写下(这篇文章)来为这座亭子命名。9. 弯腰曲背,这里指老人 清 错杂的样子 就,靠近,到10.(1)脸色苍白,头发雪白,昏昏(或“东倒西歪”)地坐在众人中间的,是太守醉了。(2)大概可以称得上是善于在山水之间寻找快乐了。11.(甲)文“太守之乐”指与民同乐,乐民所乐;(乙)文“公之乐”指国家安定,百姓丰衣足食(答“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太平,人民幸福”“国泰民安”等都可)。12.从“山水之乐、禽鸟之乐”反映出醉翁亭的环境优美;从“宴酣之乐”反映出太守与下属关系亲切自然、随和、善于人相处;从“游人之乐”反映出滁州人生活和平安宁;从“太守之乐”反映出作者治理滁州的功绩、与民同乐的思想和热爱祖国山水之情。(答出三点,意思对即可)【解析】9.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解析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1)句意:老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伛偻:腰背弯曲,这里指老年。(2)句意:泉水清洌,酒味芳香。洌:清。(3)句意:错杂地在前面摆开。杂然:错杂的样子。(4)句意:就肯定要到丰乐亭喝酒。即:就,靠近,到。 10.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要求:完整、准确、流畅。注意:(1)苍颜,苍老的容颜;颓然,倒下的样子;“者……也”表判断。(2)其,大概;谓,称得上;善,善于;于,在。1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两文大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结合【甲】文内容,从“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可知太守把百姓的快乐当成自己的快乐,“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中可知,“太守之乐”是指与民同乐,乐民之乐。结合【乙】文内容,从“公之乐,吾能言之。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可知“公之乐”来自我们的皇帝在上悠然自得,无为清静;我们的百姓在下丰衣足食,心无不满,故可概括“公之乐”:国家安定,百姓丰衣足食。12.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分析。解答本题,主要从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入手。首先要对这些“乐”进行归类,然后分别说明。分析时需要找出相关段落,仔细研读课文内容和人物的性格特点,再结合课文的主旨作答。文章中依次写出了“山水之乐、宴酣之乐、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从诗中描写的“山水之乐、禽鸟之乐”描写了醉翁亭一带朝暮四季自然景物不同的幽深秀美,生态保护好,反映出醉翁亭的景美;从“宴酣之乐”反映出太守与下属关系融洽亲切、善与人相处,是人美;从“游人之乐”欧阳修在滁州实行宽简政治,发展生产,使当地人过上了一种和平安定的生活,太平祥和,是生活美;从“太守之乐”在山林中与民一齐游赏宴饮的乐趣,欧阳修被贬到滁州,到任以后,他内心抑郁,但还能发挥“宽简而不扰”的作风,取得了某些政绩。以上所有的美都是从“太守之乐”,反映出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和热爱祖国山水之情,是精神美。译文:【甲】至于背负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欢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应答;老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在出游。来到溪边捕鱼,溪水深,鱼儿肥;用酿泉的泉水来酿酒,泉水清洌,酒味芳香;野味野菜,错杂地在前面摆开,那是太守在宴请宾客。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弹琴奏乐;投壶的人中了,下棋的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人们时坐时起,大声喧哗,是宾客在尽情欢乐。容颜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夕阳落到山顶,(于是)人的影子散乱一地,这是宾客们跟随着太守归去了。树林里的枝叶茂密成阴,鸟儿到处啼鸣,游人离开,鸟儿快乐。但是鸟儿只知道山林中的乐趣,却不知道人们的乐趣。而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叙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谁?是庐陵的欧阳修。【乙】在滁州的西南面,一泓泉水的旁边,欧阳公任知州的第二年,建造了一个名叫“丰乐”的亭子,并亲自作记,以表明这个名称的由来。不久以后,又在丰乐亭的东面几百步,找到一个山势较高的地方,建造了一个叫“醒心”的亭子,让我作记。每逢欧阳公与州里的宾客们到这里游览,就肯定要到丰乐亭喝酒。有时喝醉了,就一定要登上醒心亭眺望。那里群山环抱、云雾相生、旷野无垠、草木茂盛、泉水嘉美,所见到的美景使人眼花缭乱,所听到的泉声使人为之一振。于是心胸顿觉清爽、洒脱而酒醒,更想久留而不返回了。啊,大概可以称得上是善于在山水之间寻找快乐了。尽管这样,我是能够说出欧阳公真正的快乐的。我们的皇帝在上悠然自得,无为清静;我们的百姓在下丰衣足食,心无不满;这才是欧阳公真正的快乐啊!一个山角落,一汪清泉水,哪里会是欧阳公的快乐所在呢?他只不过是在这里寄托他的感想啊!13.C14.B15.D16.(1)他们的学业要是不精通,品德没有养成的,不是天资低下,就是用心不如我这样专一罢了,难道是别人的过失吗?(2)武则天拿这件事询问张循宪,张循宪全部按实际情况回答,于是请求把自己的官职让给张嘉贞。【解析】13.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A.句意为:用热水浇洗。汤:热水;B.句意为:朝廷每天供给膳食。县官:这里指朝廷;D.句意为:心中很是忧虑。意:心中;故选C。14.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的理解。A.形容词词缀,……的样子/连词,然而;B.相同,都是意动用法,感到……惊异;C代词,他/助词,的;D.连词,表转折/连词,表顺承;故选B。15.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D.从“则天以问循宪,具以实对,因请以已官让之”看,武则天任命张嘉贞为监察御史的原因主要是听了张循宪的推荐和张嘉贞坦诚的话,并非看到张嘉贞高大英俊,神采出众。故选D。16.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重点字词有:(1)精:精通;成:养成;卑:天资低下;专:专心;岂:难道。(2)以:拿;具:详细;因:于是;以:把。参考译文: 【甲】当我寻师时,背着书箱,把鞋后帮踩在脚后跟下,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严冬寒风凛冽,大雪深达几尺,脚和皮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到学舍后,四肢僵硬不能动弹,仆人给我灌下热水,用被子围盖身上,过了很久才暖和过来。住在旅馆,我每天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同学舍的求学者都穿着锦绣衣服,戴着有红色帽带、饰有珍宝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戴着刀,右边备有香囊,光彩鲜明,如同神人;我却穿着旧棉袍、破衣服处于他们之间,毫无羡慕的意思。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并不觉得吃穿的享受不如人家。我的勤劳和艰辛大概就是这样。 如今我虽已年老,没有什么成就,但所幸还得以置身于君子的行列中,承受着天子的恩宠荣耀,追随在公卿之后,每天陪侍着皇上,听候询问,天底下也不适当地称颂自己的姓名,更何况才能超过我的人呢? 如今的学生们在太学中学习,朝廷每天供给膳食,父母每年都赠给冬天的皮衣和夏天的葛衣,没有冻饿的忧虑了;坐在大厦之下诵读经书,没有奔走的劳苦了;有司业和博士当他们的老师,没有询问而不告诉,求教而无所收获的了;凡是所应该具备的书籍,都集中在这里,不必再像我这样用手抄录,从别人处借来然后才能看到了。他们中如果学业有所不精通,品德有所未养成的,如果不是天赋、资质低下,就是用心不如我这样专一,难道可以说是别人的过错吗! 【乙】张嘉贞潦倒失意而胸怀大志,既不自认为与众不同,也不自卑于人,从平乡尉任上免官归乡,身为平民住在四围土墙的屋子中,凄清冷落而怡然自得。当时人们并没有谁了解他。张循宪凭御史身份出巡,回来时住蒲州驿站。循宪将要回报情况,出使的事情还有没有解决的,心中很是忧虑。张嘉贞问驿站的小吏:“这里有见识高的人吗?”小吏把张嘉贞告诉了他。张循宪叫来张嘉贞和他相见,拿那些经过长时间没有解决的事情询问,张嘉贞随着情况灵活应答,没有什么事情不通达。等到让张嘉贞写奏章,(那文辞条理)更是出乎意料。他日,武则天拿这件事询问张循宪,他全按实情回答,于是请求把自己的官位让给嘉贞。则天皇帝说:“你能举荐贤能,是好事啊,我难道没有一个官位自己进用贤人吗?”于是在内殿召见嘉贞,隔着帘子与他谈话,嘉贞容貌高大英俊,神采出众,武则天认为他与众不同。第二天,嘉贞被授官为监察御史。17.C18.A19.C20.(1)所有的大臣、官吏、老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人,可得上等奖赏。(2)如果能够听到您的这番话,又有什么迟的呢?【解析】17.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A.句意为:有一天早晨他穿戴好衣帽。服:穿戴;B.句意为: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丽。以:认为;C.句意为:我将和他共同管理越国的政事。知:管理;D.句意为:于是号令全军;乃:于是,就;故选C。18.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的辨析能力。要求学生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理解词语的含义,并且能辨析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A.诚:确实;B.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之:代词,他;C.闻:使……听到/闻:闻名,出名;D.间:间或,偶尔/间:参与;故选A。19.本题考查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比较。C.邹忌进谏的方式是委婉设喻,向齐威王阐述真相,言明道理,提出谏言的。邹忌见威王后,并没有单刀直入地向威王进谏,而是先讲自己的切身体会,用类比推理、推己及人的方式讲出“王之蔽甚矣”,他先叙述了妻、妾、客蒙蔽自己的原因,然后从自己的生活小事推而至于治国大事,说明齐王处于最有权势的地位,因而所受的蒙蔽也最深,最终是告诉了齐威王事情的真相与道理的。C项提到“不会说出事情的真相的道理”,故错误;故选C。 20.本题考查文中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1)句中重点词有:面:当面;刺:指责;过:过错;上:上等;(2)句中重点词有:苟:如果;第一个“之”:结构助词,的;何:什么。【甲文译文】邹忌身高八尺多,而且外形、容貌光艳美丽。早晨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妻子说:“我和城北徐公相比,谁更美?”他的妻子说:“您非常美,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于是又问他的妾:“我和徐公相比,谁更美?”妾回答说:“徐公哪能比得上您?”第二天,有客人从外面来拜访,邹忌与他相坐而谈,问客人:“我和徐公比,谁更美?”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丽。”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着他,自己认为不如徐公美;再照镜子看着自己,更是觉得自己与徐公相差甚远。晚上他躺在床上休息时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我的妾认为我美,是害怕我;我的客人认为我美,是有事情有求于我。于是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知道自己确实比不上徐公美。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事想要求助于我,所以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姬妾及身边的近臣,没有一个不偏爱大王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一个不惧怕大王的,全国的百姓没有不对大王有所求的。由此看来,大王您受到的蒙蔽太严重了!齐威王说:“你说的很好!”于是就下了命令:“大小的官吏,大臣和百姓们,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人,给予上等奖赏;上书直言规劝我的人,给予中等奖赏;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传到我耳朵里的人,给予下等奖赏。”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献谏言,宫门和庭院像集市一样喧闹;几个月以后,还不时地有人偶尔进谏;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朝拜齐威王。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廷之中不战自胜。【乙文译文】 越王勾践退守到会稽山上,向三军下令说:“凡是我父辈兄弟和同姓弟兄,只要有能够帮助我出谋划策打败吴国的,我将和他共同管理越国的政事。”大夫文种进见回答说:“我听说,商人夏天的时候就准备皮货,冬天的时候就准备细葛布。天旱的时候就准备船,有大水的时候就准备车辆,就是打算在缺少这些东西的时候派上用场。即使没有被四邻侵扰的时候,然而谋臣与武士,不可不选拔出来供养他们。就像蓑笠一样,雨已经下来了,肯定要到处找。现在君王您已经退守到会稽山上了,然后才寻求出谋划策的大臣,恐怕太迟了吧?”勾践说:“如果能够让我听听您的高见,又有什么晚的呢?”于是就拉着文种的手,跟他在一起商量。21.A22.塞外吏士/本非孝子顺孙/皆以罪过/徙补边屯23.(1)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2)如今您性情严厉急躁,但水太清澈则没有大鱼,政治过于苛刻则难以使民众和睦。24.(1)A: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B:宜荡佚简易,宽小过,总大纲而已。(2)齐威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任尚:自以为是,固执己见(一意孤行,心高气傲,执迷不悟)【解析】21.本题考查加点词意思或用法。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A.副词,表示经常或多次,屡次/副词,表示经常或多次,屡次;B.动词,认为/介词,按照;C.连词,表修饰关系/连词,表承接关系;D.动词,如,像/代词,你;故选A。22.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句意为“塞外的将士,本来就不是恭敬孝顺的子孙,都是因为犯了罪而被发配到边疆的”,“塞外吏士”偏正结构,做主语,应在“士”后停顿;“本非孝子顺孙”动宾结构,应在“孙”后停顿;“皆以罪过”介宾结构,作状语,应在“过”后停顿。23.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1)重点词语:面刺:当面指责。过:过错。受:授予。(2)重点词语:今:现在。性:性情。严:严厉。急:急躁。下:下属,卑辈。和:和睦。2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1)A:甲文中涉及别国的句子是“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这一句正是齐王的改革措施在别国取得成效的表现,故填“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B:乙文中班超认为治理西域的策略“宜荡佚简易,宽小过,总大纲而已”,故填“宜荡佚简易,宽小过,总大纲而已”。(2)甲文中面对他人建议,齐威王“‘善。’乃下令”,可见齐威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乙文中任尚“超去后,尚私谓所亲曰:‘我以班君当有奇策。今所言平平耳’”,可见他自以为是、固执己见、心高气傲、拒绝纳谏。参考译文:[甲]齐威王说:“说得真好。”于是下了一道命令:“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能够上书劝谏我的,得中等奖赏;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耳朵里的,得下等奖赏。”政令刚一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献谏言,宫门和庭院像集市一样热闹;几个月以后,还不时地有人偶尔进谏;一年以后,即使想进言,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燕国、赵国、韩国、魏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齐王)。这就是身居朝廷,不必用兵就战胜了敌国。[乙]班超说:“我年老糊涂,而您一直身处高位,我班超哪里比得上您呢!一定要说的话,我就提一些愚笨的建议。塞外的将士,本来就不是恭敬孝顺的子孙,都是因为犯了罪而被发配到边疆的。而蛮夷民族性情接近禽兽,难以驯养,容易出事。如今您性情严厉急躁,但水太清澈则没有大鱼,政治过于苛刻则难以使民众和睦。应该减少约束简单从事,对小的过失要宽容,只要把握大的方向就可以了。”班超离开后,任尚曾私下对自己亲近的人说:“我以为班超肯定会有一些出奇的策略,谁知说的都是些极其平常的话。”任尚到西域几年后,西域就开始谋反叛乱,果然出现了班超所劝诫的那些情况。25.(1)粗略地阅读 (2)推托 (3)开始 (4)到,等到26.(1)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2)士别三日,就应该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怎么知晓事情这么晚呢?27.A28.决不肯今日耽搁/谓有明日可补/亦不肯以明日有事/今日预为29. 结友 有恒(勤朴) (1)泛读法,如“但当涉猎,见往事耳”。(2)定量读书法,如“日日写字一页,看书二十页”。(3)圈点批注法,如“用朱笔圈批”。(4)定时读书法,如“决不肯今日耽搁,亦不肯以明日有事,今日预为”。【解析】25.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的意思。如果是课内文言词语的考查,结合已学过的课本中的文言文的词汇作答,如果遇到陌生文言实词,答题时先要弄清句子的意思,再根据句意来分析推断。 (1)句意: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涉猎:粗略地阅读。(2)句意: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辞:推托。(3)句意:吕蒙于是开始学习。乃:开始。(4)句意: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及:到,等到。26.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注意逐字对译,直译、意译结合,以直译为主。注意补充省略成分,关键词语的翻译等。重点词语:(1)岂:难道。治:研究。(2)更:另外;见事:知晓事情。27.本题考查词语含义及词类活用。A.介词,都是因为的意思;B.连词,虽然/连词,即使;C.名词,计谋,计策/名词,马鞭;D.指示代词,这,这样/动词,表判断;故选A。28.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本句大意为“决不肯今日耽搁,说有明天可以补上;也不肯以明天有事,今天预先去做”。“亦”是连词,其前应断开;故断句为“决不肯今日耽搁/谓有明日可补/亦不肯以明日有事/今日预为”。29.(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解答时,注意在理解文言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题干进行答题。[甲]文写的是孙权劝吕蒙学习的事,起初吕蒙用各种理由推托,在孙权的劝说下,终于开始学习。时隔不久,当鲁肃见到吕蒙,鲁肃与吕蒙谈论后,感受到吕蒙才略已非旧时,出于对他的钦佩,于是“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即拜会吕蒙的母亲,并与吕蒙结为朋友。由此可知,鲁肃“与蒙论议”后,与吕蒙相关的举动是“结友”。根据[乙]文中“吾家本诗礼门阀,勤与朴为余处世立身之道,有恒又为勤朴之根源”可知作者认为,自家作为诗礼名门,读书是其立足根本,同时能培养“勤朴”之道,而坚持勤劳朴素的根源在于坚持,即“有恒”,由此可见读书对于培养“勤朴”或“有恒”的品质也有益处。 (2)本题考查概括分析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在结合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概括整理出自己的观点。[甲]文中孙权提到“但当涉猎”也就是粗略地阅读,这样能接触到更广泛的知识,可以得出泛读法;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借鉴[乙]文中的“日日写字一页,看书二十页(每天写一页字,看二十页书)”“决不肯今日耽搁(我绝不肯今天耽搁)”“亦不肯以明日有事,今日预为(也不会因为明天有事,今天提前完成)”,在固定时间,给自己布置固定的任务来完成,提高自身,可以得出定量、定时读书法;根据“用朱笔圈批”可知,我们在阅读时要注意勾画重点语句,做好批注,可以得出圈点批注法等。参考译文:[甲]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已)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吕蒙说:“士别三日,就应该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怎么知晓事情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乙]我近来因为军务繁忙,睡觉吃饭都不安稳。我们家本来就是世代读书讲究礼教的名门贵室,勤劳与朴实是我处世立身之道,“有恒”二字又是勤劳俭朴的根源。我虽在军营里,还每天写一页字,看二十页书。看过之后,用红笔圈点批注,每天必须了结这些学习内容才感到安心。偶尔遇到事务繁忙,即使第二天补写补看也觉得心里不舒服,所以必须忙里偷闲来做这件事。然而这个办法还是下策,所以必定早起数小时来做这些事。决不肯今日耽搁,说有明天可以补上;也不肯以明天有事,今天预先去做。像这样坚持几年,不曾间断,也不感到什么苦。30.(1)穿透 (2)轻快敏捷的样子(3)像狗的牙齿一样(4)凄清31.(1)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2)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32.A33.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映34. 空游 数十步 忧伤凄苦 怀才不遇【解析】30.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的意思。如果是课内文言词语的考查,结合已学过的课本中的文言文的词汇作答,如果遇到陌生文言实词,答题时先要弄清句子的意思,再根据句意来分析推断。(1)句意:阳光直照(到水底)。澈:穿透。(2)句意:来来往往,轻快敏捷。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3)句意: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犬牙:像狗的牙齿一样。(4)句意: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清:凄清。31. 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注意逐字对译,直译、意译结合,以直译为主。注意补充省略成分,关键词语的翻译等。重点词语:(1)可:大约。若:像。(2)斗:像北斗星那样;蛇:像蛇那样。32.本题考查词语含义及词类活用。A.均为副词,“尽,全”的意思;B.动词,说出/名词,名称;C.连词,表假设/代词,你;D.动词,适合/动词作名词,适合的办法;故选A。33.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本句大意为“清澈的溪流撞击着岩石,水回旋而流,激水触石溅起高高的浪花,激荡倾注;岸边美丽的树木和珍奇的青竹,投下的阴影互相掩映”.句中多为四字词语,描写了“清澈的溪流撞击着岩石”“激水触石溅起高高的浪花”“岸边美丽的树木和珍奇的青竹”“投下的阴影互相掩映”等溪边美景,故断句为“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映”。34.本题考查文本内容。(1)甲文“皆若空游无所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空游”二字,既正面写出游鱼的自由自在,又侧面表现了潭水的清澈透明;乙文运用正面描写,“数十步(几十步的距离)”几字表现出溪水的短小。(2)《小石潭记》中柳宗元记叙了游玩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发了自己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由此可知,第二题第一空填“忧伤凄苦”。《右溪记》中元结由小溪引起感慨,以议论为主,兼以抒情,将作者隐士的襟怀与怀才不遇的身世之感表现俱足,使写景的志趣得以体现。由此可知,第二题第二空填“怀才不遇”。参考译文:[甲]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我坐在潭边,四下里竹林和树木包围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记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乙]道州城向西走一百多步,有一条小溪。小溪向南流几十步的距离,就汇入营溪。江水拍打着两岸,岸边全是一些奇石,这些石头有的倾斜嵌叠,有的盘曲回旋,无法用言语形容它们的状态。清澈的溪流撞击着岩石,水回旋而流,激水触石溅起高高的浪花,激荡倾注;岸边美丽的树木和珍奇的青竹,投下的阴影互相掩映。这条溪水如果在空旷的山间田野,就是很适合避世隐居的人和隐士居住的;如果它在人烟密集的地方,也可以成为都会城镇居民游览的胜地,喜好清静的人休憩的园林。但是自从设置道州以来,至今也没有人来欣赏和关爱它;我在溪水边走来走去,为它而惋惜!35. 增广,扩充; 穿白色丧服; 只,仅仅; 成功36.①心里的愤怒还没有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征兆。②机密一泄露,则韩国全国便会和仲子结仇,这岂不危险吗!37. 相同:机智勇敢,不畏强暴。 不同:唐雎忠君爱国,擅长言辞;聂政孝顺,具有侠义精神,不怕死。【解析】35.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①句意:让安陵君扩充领土。广:增广,扩充;②句意:天下百姓都要穿上白色的丧服。缟素:名词活用作动词,穿白色丧服;③句意:只是因为母亲还在。徒:只,仅仅;④句意:始终没能成功。就:成功。36.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①发:发作;休祲:吉凶的征兆;于:从。②语:机密;举国:全国;成:成为;岂:难道。殆:危险。37.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相同:结合甲文“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秦王佛然怒,谓唐雎日:‘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等句子可知,面对强国秦王的怒火,唐雎冷静从容应对,据理力争,看出他不畏强暴、勇敢。面对秦王的威胁和压迫,唐雎举出聂政等刺客的事例,用同归于尽来威胁秦王,看出他的聪明; 结合乙文“韩与卫,中间不远,今杀人之相,相又国君之亲,此其势不可以多人。多人不能无生得失,生得失则语泄,语泄则韩举国而与仲子为仇也,岂不殆哉!遂谢车骑人徒,辞,独行仗剑至韩”等句子可知,聂政和严仲子分析了形势,认为人多容易泄密,所以决定一人前去刺杀,由此看出聂政的聪明和勇敢;因此,唐雎和聂政的共同点是勇敢、机智聪明,不畏强暴。不同:结合甲文“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编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等句子可知,唐雎为了自己的祖国,与秦王周旋,从中看出他对祖国的忠诚。唐雎用三寸不烂之舌和无畏的勇气迫使秦王改变命令,由此看出唐雎善于言辞的形象;结合乙文“前所以不许仲子者,徒以亲在”可知,这里看出了聂政的孝顺;结合乙文“聂政大呼,所杀者数十人。因自皮面抉眼,自屠出肠,遂以死”可知,聂政为了严仲子的仇,独身前往为其报仇,聂政为了不暴露自己的身份,为了让韩国不知道是严仲子派人来报仇,宁愿自己划伤自己的脸,弄瞎自己的眼睛,看出他的勇敢无畏和视死如归的侠义精神;唐雎此行目的是为了国家,表现了其对祖国的忠诚,突出了他善于于言辞的形象;聂政此行是为了个人,表现了其孝顺和侠义精神,以上为二人不同之处。参考译文:(甲)秦王派人对安陵国国君安陵君说:“我打算要用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安陵君说:“大王给予恩惠,用大的地盘交换我们小的地盘,实在是善事;即使这样,但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卫它,不敢交换!”秦王知道后很不高兴。因此安陵君就派遣唐雎出使秦国。 秦王对唐雎说:“我用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却不听从我,这是为什么?况且秦国灭掉韩国、魏国,而安陵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只是因为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长者,所以不在意。现在我用安陵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自己的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这是轻视我吗?”唐雎回答说:“不,并不是这样的。安陵君从先王那里继承了封地所以守护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更何况只是这仅仅的五百里的土地呢?” 秦王勃然大怒,对唐雎说:“先生也曾听说过天子发怒的情景吗?”唐雎回答说:“我未曾听说过。”秦王说:“天子发怒的时候,会倒下数百万人的尸体,鲜血流淌数千里。”唐雎说:“大王曾经听说过百姓发怒吗?”秦王说:“百姓发怒,也不过就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唐雎说:“这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不是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发怒。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道白光直冲上太阳;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在宫殿上。他们三个人,都是平民中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吉凶的征兆。加上我,将成为四个人了。假若有胆识有能力的人被逼得一定要发怒,那么就让两个人的尸体倒下,五步之内淌满鲜血,天下百姓都要穿上白色的丧服,现在就是这个时候。”说完,拔剑出鞘立起。 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说:“先生请坐!怎么会到这种地步!我明白了:韩国、魏国灭亡,但安陵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地方幸存下来,就是因为有先生您在啊!”(乙)于是聂政往西到了濮阳,见到严遂时说:“以前之所以没有答应您,只是因为母亲还在,如今老母不幸谢世。请问您想报仇的人是谁?”严遂将情况一一地告诉聂政:“我的仇人是韩国国相韩傀,他又是韩哀侯的叔父。家族很大,守卫设置严密,我曾派人刺杀他,始终没能成功。如今兄弟幸而没有丢下我,让我为你多准备些马车和壮士作为你的助手。”聂政说:“韩国和卫国相隔不远,如今去刺杀韩国的相国,他又是韩侯至亲,这种情况下势必不能多带人去。人多了不能不出差错,出了差错就难免会泄露机密,泄露了机密就会使韩国上下与你为敌,这岂不危险吗!”于是聂政谢绝了车马和随从,只身一人到了韩国。正好韩国在东孟举行盛会,韩侯和相国都在那里,他们身边守卫众多。聂政直冲上台阶刺杀韩傀,韩傀边逃边抱住韩哀侯。聂政再刺韩傀,同时也刺中韩哀侯,左右的人一片混乱。聂政大吼一声冲上去,杀死了几十人,随后自己用剑划破脸皮,挖出眼珠,又割腹挑肠,就此死去。38.(1)真正,确实 (2)怎么,哪里 (3)同“汝”,你 (4)准则,标准39.(1)他们一发怒,连诸侯都害怕,他们安静居住下来,天下就太平无事。(2)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40.B41.每使侍左右/久之遂善画/尤工作马/几能乱真42. 妾妇之道 几能乱真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在赵广身上印证的是“威武不能屈”【解析】38.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的意思。如果是课内文言词语的考查,结合已学过的课本中的文言文的词汇作答,如果遇到陌生文言实词,答题时先要弄清句子的意思,再根据句意来分析推断。(1)句意:难道不是真正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吗?诚:真正,确实。(2)句意:这哪里能算是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呢?焉:怎么,哪里。(3)句意:到了你的丈夫的家里。女:同“汝”,你。(4)句意:以顺从为做人原则的。正:准则,标准。39. 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注意逐字对译,直译、意译结合,以直译为主。注意补充省略成分,关键词语的翻译等。重点词语:(1)熄:停息。(2)淫:使……惑乱、迷惑;移:使……移动、动摇。屈:使……屈服。40.本题考查词语含义及词类活用。A.介词,用/介词,因为;B.都是动词,推脱;C.连词,表转折/连词,表承接;D.动词,听说/使动用法,使……听到;故选B。4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本句大意为“常常让赵广在身边伺候,时间长了赵广就擅长画画了,他尤其擅长画马,几乎可以以假乱真”。“久之”意思是“时间长了”,表示时间,其前断开;“尤工作马”前面省略了主语“赵广”,“几能乱真”是对赵广“尤工作马”的具体描述。故断句为“每使侍左右/久之遂善画/尤工作马/几能乱真”。42.(1)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第一空:根据甲文中的“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提炼“妾妇之道”。第二空:根据乙文中的“尤工作马,几能乱真”提炼“几能乱真”。(2)第一问:考查筛选信息。根据甲文中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可得: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第二问:考查分析人物形象。根据乙文中的“广毅然辞以实不能画。胁以白刃,不从,遂断右手拇指遣去”可知赵广面对金兵的威胁,毫不屈服,拒绝为他们作画,印证了“威武不能屈”。参考译文:[甲]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吗?他们一发怒,连诸侯都害怕,他们安静居住下来,天下就太平无事。”孟子说:“这哪里能算是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时,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的丈夫的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做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才叫作有志气有作为的大丈夫。” [乙]赵广是合肥人,本来是李伯时家里的书童。李伯时作画的时候,常常让赵广在身边伺候,时间长了赵广就擅长画画了,他尤其擅长画马,几乎可以以假乱真。建炎年间,大宋被金军攻破(赵广被抓住)。金兵听说他擅长画画,让他画抢来的妇女。赵广毅然推辞说不能画,那些金兵用刀子威胁(他),(赵广)不服从,(金兵)就将他的右手拇指砍去,打发他离开。而赵广一直都是用左手作画的。平定叛乱以后,赵广只画观音大士。43.(1)功效(2)显明(3)禁得起,承受得了(4)流泪,落泪44.(1)如果没有成功,就惩治我的罪过,从而用来告慰先帝的在天之灵。(2)陛下也应自行谋划,征求、询问治国的好方法,采纳正确的言论,深切追念先帝临终留下的教诲。45.B46.朕观群臣之中/惟卿最贤/有言非者/何也47. 春雨明月 对待他人对事物的评价要多角度、公正客观的考虑,不能偏听偏信 咨诹善道,察纳雅言【解析】43.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讨伐奸贼并取得成效。效:功效;(2)句意:揭示他们的过失。彰:揭示;(3)句意:我受恩、感激不尽。胜:禁得起,承受得了;(4)句意:流泪写了这篇表文。涕零:流泪,落泪44.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注意逐字对译,直译、意译结合,以直译为主。注意补充省略成分,关键词语的翻译等。重点词语:(1)效:效果;告:祭告。(2)宜:应该;诹:询问。45.本题考查词语含义及词类活用。A.代词,它的/副词,难道,加强反问的语气;B.都是连词,都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用来;C.动词,断,不再延续/形容词,消失;D.动词,记住/动词作名词,记忆力;故选B。46. 本题考查划分文言文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作停顿,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本句大意为“我看满朝的文武百官中,你是最贤能的一个,但还是有人不断地在我面前谈论你的过失,这是为什么呢?”主语“朕”,谓语“观”,宾语“群臣之中”,故“朕观群臣之中”为第一处停顿;程度副词“惟”和“最”修饰“卿”和“贤”,故“惟卿最贤”为第二处停顿;“言非”修饰“有……者”,故“有言非者”为第三处停顿;“何也”,以问句作结,提出疑问,故“何也”为第四处停顿;故断句为“朕观群臣之中/惟卿最贤/有言非者/何也”。47.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乙】文“敬宗对曰:“春雨如膏,农夫喜其润泽,行人恶其泥泞;秋月如镜,佳人喜其玩赏,盗贼恨其光辉。天地之大,人皆有叹,何况臣乎!”意为:许敬宗回答说:“春雨贵如油,农夫因为它滋润了庄稼,而喜爱它,行路的人却因为春雨使道路泥泞难行而嫌恶它;秋天的月亮像一轮明镜辉映四方,才子佳人欣喜地对月欣赏,吟诗作赋,盗贼却讨厌它,怕照出了他们丑恶的行径。无所不能的上天且不能令每个人满意,何况我一个普通人呢?据此可知,许敬宗以春雨和明月设喻,说明了无论任何事物,人们对其评价也都具有两面性,意在告诫太宗对待事物要全面、客观,不能听信谗言;【甲】文“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意为:陛下也应自行谋划,征求、询问治国的好方法,采纳正确的言论,深切追念先帝临终留下的教诲。据此可知,诸葛亮建议后主刘禅要做到“咨诹善道,察纳雅言”。参考译文【甲】希望陛下责成我去讨伐奸贼并取得功效;如果不取得功效,就惩治我失职的罪过,用来祭告先帝的神灵。如果没有发扬圣德的话,那就责备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揭示他们的过失。陛下也应该自己思虑谋划,询问(治国的)好方法,明察和接受正确合理的言论,远念先帝遗诏中的旨意。我受恩、感激不尽。如今正当离朝远征,流泪写了这篇表文,激动得不知该说些什么话。 【乙】唐太宗问许敬宗说:“我看大臣之中,只有你德才兼备,但有人却不这样认为,这是为什么呢?”许敬宗回答说:“春雨像油一样珍贵,农民喜欢它对庄稼的滋润,但是走路的人却厌恶它在路上产生了泥泞。秋天的月亮像镜子一样,漂亮的女子喜欢它有明亮的光辉能够用来欣赏,但是盗贼却怨恨它的光辉。普天之下,所有的人都有这样的感叹,何况我呢?我没有山珍海味来调节别人的口味,因此别人说三道四不能听,即使听了也不能相信。皇帝如果听信了类似的话,无故的大臣就要遭到杀害,作为父亲听信了类似的话就会把儿子杀死,夫妻之间听信了类似的话就要离婚,朋友之间如果听信了类似的话就会分手,乡邻之间听信了类似的话就会相互疏远,亲戚之间如果听信了类似的话就会断绝来往。堂堂七尺男子汉,需要提防的是三寸不烂之舌,有些人的舌头像龙泉宝剑一样,说出来的话杀人不见血。”皇帝听后说:“你说的话很有道理,我应当认识到这一点。”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2022年中考语文复习: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项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
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项复习试题-文言文对比阅读(解析版)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练习(共35张PPT)
中考语文总复习试卷分类冲刺训练 课内课外文言文对比阅读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 专项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
记叙文阅读专项 2022年初中语文二轮中考备考(一)
记叙文阅读专项 2022年初中语文二轮中考备考(二)
记叙文阅读专项 2022年初中语文二轮中考备考(三)
课内古诗词鉴赏专项 2022年初中语文二轮中考备考
名著阅读最新题型 2022年初中语文二轮中考备考(一)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4-22 10:35:08
页数:33
价格:¥4
大小:71.63 KB
文章作者:fenxiang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