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0-2021学年金昌市金川总校五中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含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31

2/31

剩余29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0-2021学年金昌市金川总校五中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5小题,共35.0分)1.如图实验操作不合理的是(    )A.读取液体体积B.熄灭酒精灯C. 取用固体粉末D.   稀释浓硫酸2.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用途主要利用物理性质的是(    )A.氮气用于粮食的保护气B.石墨用作铅笔芯C.二氧化碳用作气体肥料D.氢气用做燃料3.下列关于“决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决定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的是--相对原子质量B.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C.决定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是--质子数和中子数D.决定元素和原子种类的是--质子数4.下列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氨水挥发--分子不断运动B.将空气转化为液态,体积变小--其中的分子体积变小C.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之间有间隔D.1滴水中大约有16.4万亿亿个水分子--分子是极小极小的微粒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氢元素B.面粉、砂糖、石蜡中都含有碳元素C.海洋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钠元素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硅元素6.下列关于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用途的总结中,正确的是(    )A.在H2O2、SO2、CO2三种物质中,都含有氧气B.Cl、Cl-两种微粒的核内质子数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C.CaO、Ca(OH)2和CaCO3都含有钙元素,都能用来为人体补钙D.在常温下,N2和氩气(Ar)的化学性质都很稳定,都能用作保护气7.宏观与微观相互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水受热时蒸发,是因为水分子受热时体积变大B.湿衣服晾在阳光下容易干燥,是因为温度越高,水分子运动越快C.20mL酒精和2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40mL,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间隔D.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8.空气成分中化学性质最活泼的气体是(    )A.氧气B.氩气C.氮气D.氢气9.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氧气能供给动植物呼吸B.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C.液氮可用作制冷剂D.按质量分数计算,空气中约含有氮气78%、氧气21%、其他气体和杂质1%10.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粒子原子核内有8个质子B.该粒子是阴离子C.该粒子最外层有8个电子D.该粒子的核电荷数是611.不会产生污染空气的气体的是(    )A.煤的燃烧B.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C.汽车排放的尾气D.动植物腐烂 12.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自来水澄清透明,属于纯净物B.水覆盖了地球大约34的表面,因此不存在水危机C.长期饮用纯净水,有益于身体健康D.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会造成淡水资源的紧张13.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中,属于稳定结构的是(    )A.B.C.D.14.分析和推理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所以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B.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物质一定是酸C.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一定含有氧元素D.催化剂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所以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15.下列是某位同学对开学来化学学习的有关内容进行的归纳:①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23  ②制取气体之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物质与氧气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 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后,先熄灭酒精灯,再从水中拿出导管; ⑤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⑥因为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能作火箭发射的高能燃料。其中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    )A.1个B.2个C.3个D.4个16.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化学知识的归纳正确的是(    )A.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B.有单质和化合物参加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C.组成元素相同的物质,一定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D.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所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氢元素17.已知碘-131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53,相对原子质量约为131,则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1个该原子的质量为131gB.该原子核内中子数为131C.该原子核电荷数为131D.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为53 18.人们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水,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界澄清透明的水是纯净物B.蒸馏水有很好的导电性C.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D.明矾净水的原理是利用明矾溶于水后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吸附悬浮于水中的杂质,这个过程只涉及物理变化19.关于化合物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组成中含有原子团B.若组成中含有氧元素,则是氧化物C.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等于组成元素的质量比D.化合价正价总数和负价总数的代数和等于零2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元素可采用国际统一的符号来表示B.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与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C.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铁D.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不会改变21.蜡烛燃烧与食物腐烂的相同点是(    )A.都是氧化反应B.都产生较多热量C.都发光D.都是化合反应22.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A.AB.BC.CD.D 23.据报道,“毒淀粉”是在淀粉中添加了大量对人体有害的马来酸(C4H4O4),是一种无色晶体,能溶于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马来酸是由12个原子构成的有机化合物B.马来酸中氢元素和碳元素的质量比为12:1C.马来酸完全燃烧后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D.马来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12×412×4+1×4+16×100%24.下列属于我国节水图标的是(    )A.B.C.D.25.有关水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电解水的实验得出,水是由氢气、氧气组成的B.生活中我们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C.自来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消毒杀菌,可以直接饮用D.净水器中的活性炭不仅可以滤去水中不溶性物质,还吸附色素和异味26.如表中对部分知识的归纳总结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之最B化学与生活①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金刚石②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铁①燃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②区分软水和硬水:肥皂水C性质与用途D环境保护①氧气能支持燃烧:作燃料②稀有气体通电后能发出有色光:作电光源①废旧电池:不能随意丢弃②工业污水:处理后排放A.AB.BC.CD.D27.下列选项没有错误的是(    ) A氖气的化学式--Ne2B决定元素的种类--质子数2个氮气分子--2N2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最外层电子数C铁--由分子构成D分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二氧化碳--由原子构成原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A.AB.BC.CD.D28.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B.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C.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D.分子一定比原子大2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有相同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属于纯净物B.当氧气参与化学反应时,单位体积空间里氧分子越多,反应越剧烈C.如果没有催化剂的帮助,过氧化氢不会分解产生氧气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不如在氧气中燃烧剧烈,因此属于缓慢氧化30.钒被称为“合金中的维生素”,对提高合金的硬度有显著作用。如图为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钒属于金属元素B.钒原子的核外有4个电子层C.钒原子的质子数是23D.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0.94g31.已知A原子的质量为m kg,碳-12原子的质量为nkg,则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12mnB.n12mC.12nmD.mn3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过滤 B.稀释浓硫酸C.称量一定质量的NaClD.给液体加热33.下列化学用语不正确的是(    )A.硫化锌:ZnSB.钙离子:Ca2+C.氯化亚铁:FeCl2D.2个氢原子:H234.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B.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C.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比原子大D.aL水和b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a+b)L35.以下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新鲜空气是纯净物B.向空气中排放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气体,会形成酸雨C.按质量分数计算,氮气约占空气的78%D.氧气的化学性质活泼,有可燃性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3.0分)36.用化学用语填空:(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2)熔点最低的金属______。(3)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______。(4)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______。37.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按要求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氮分子______;(2)硫酸钠中的阴离子______;(3)医疗上用来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盐______;(4)最简单的有机物______。38.某工地发生多人食物中毒,经化验为误食工业用盐亚硝酸盐所致,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相同质量的铝镁两种元素,所含原子数目多的是______.物质X是一种重要的阻燃剂,工业上用三氧化二锑(Sb2O3)生产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b2O3+2H2O2=X+2H2O(已配平),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填出正确选项).A.Sb2O5   B.SbO2   C.HsbO3  D.H3SbO4.39.请用微粒的观点回答问题。(1)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______(2)装水的杯子长期敞口放置,水不断减少,说明______(3)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①______;水电解实验中,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是②______三、推断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7.0分)40.如图中每条直线两端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发生化学反应。其中甲、乙、丙、丁分别为Mg、BaCl2、Na2CO3、盐酸四种物质中的一种。(1)写出甲和乙两种物质的化学式:甲______、乙______;(2)写出乙和Ca(OH)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3)其中甲和乙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反应。四、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41.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上。 (1)图中与氧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______(填元素名称)。(2)图中原子序数为17的原子,其核内有______个质子,在化学反应中是易______(填“得到”、“失去”)电子。(3)1号元素和6号元素组成的甲烷(CH4),在自然界中有广泛存在。2017年5月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还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等物质。①可燃冰属于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②科学家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力下,用甲烷等为原料制成了金刚石薄膜,该变化属于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③甲烷(CH4)可用作燃料,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_____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5.0分)42.如图是初中化学的一些基本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1)A实验中通过铜片上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2)B实验如果将水注入浓硫酸中,造成的后果是______,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3)C实验若过滤速度过慢,可能原因是______;实验中可以利用生活中的______(填物品名称)代替实验室中的滤纸。(4)D实验中两支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 43.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如图所示。(1)若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装置A中缺少的仪器是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2)若用装置B制取氧气,装置B中的固体是______(填化学式);若用装置B制取二氧化碳,装置B中的液体是______(填名称),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3)若用装置C收集氧气,待观察到气泡______放出时,才能开始收集;为防止水槽中冷水倒吸,实验结束后应先______。(4)装置D中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拉动注射器的活塞,观察到仪器①的下端管口有气泡冒出,再将活塞推进注射器中,现象是______,说明气密性良好。(5)下列装置的使用说明错误的是______(填标号)。A.用排空气法收集H2,则H2从a管通入B.用排空气法收集O2,则O2从a管通入C.除去空气中的CO2,则空气从a管通入D.用排水法收集O2,则O2从b管通入44.甲同学为探究分子性质,设计了图1所示实验。(1)该实验中观察到a烧杯中溶液变红,微观解释为______。(2)乙同学对甲同学的实验进行如图2所示的改进。操作如下:Ⅰ.向B、C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Ⅱ.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①该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得到的结论是______。②对比甲同学的实验,乙同学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______(写一点)。 参考答案及解析1.答案:D解析:解:A、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D.A、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C、根据向试管中粉末状固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2.答案:B解析:解:A、氮气用于粮食的保护气是利用氮气的稳定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B、石墨用作铅笔芯是利用石墨的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C、二氧化碳用作气体肥料,属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D、氢气用做燃料是利用氢气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B。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等。本考点考查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要记忆有关氮气、石墨、二氧化碳和氢气的性质,并能够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3.答案:A解析:解:A、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因此决定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的是--核电荷数说法正确,故A错误; B、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故B正确;C、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故C正确;D、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决定元素和原子种类的是质子数,故D正确。故选:A。A、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进行分析解答;B、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进行分析解答;C、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进行分析解答;D、根据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考查学生对原子的构成和决定元素和原子种类的是质子数,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的知识应用。4.答案:B解析:解:A、氨水挥发,是因为氨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运动到空气中去了,故选项解释正确.B、将空气转化为液态,体积变小,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小,而不是分子的体积变小,故选项解释错误.C、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选项解释正确.D、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了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B.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5.答案:B解析:解:A、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故A错;B、面粉、砂糖、石蜡中都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故B正确;C、海洋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故C错;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故D错。故选:B。 A、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B、根据面粉、砂糖、石蜡的元素组成考虑;C、海洋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这是一道最基础的常识性识记的题目,也是学习化学必须知道的东西.6.答案:D解析:解:A、由CO2、SO2、H2O2知三种物质中都含有氧元素,而不是含有氧气,故A错误;B、C1和C1-两种微粒中质子数相同,核外电子数不同,因此化学性质不相同,故B错误;C、CaO氧化性太强,不能用来为人体补钙,故C错误;D、常温下,N2和氩气(Ar)的化学性质都很稳定,都能用作保护气,故D正确。故选:D。A、根据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解答;B、根据质子数相同,核外电子数不同,因此化学性质不相同解答;C、根据CaO氧化性太强解答;D、根据常温下,N2和氩气(Ar)的化学性质都很稳定解答。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等,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7.答案:A解析: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A、水受热时蒸发,是因为水分子间的间隔受热变大,故选项解释错误.B、湿衣服在太阳下晾晒干得快,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故选项解释正确.C、20mL水和20m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4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选项解释正确.D、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这是因为毒品中含有的分子不断运动,向四周扩散,让缉毒犬闻到,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A.  8.答案:A解析:解:A、氧气的化学性质是氧化性和助燃性,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故选项正确;B、氩气属于稀有气体,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故选项错误;C、氮气和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故选项错误; D、氢气不是空气的成分,故选项错误;故选:A。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稀有气体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94%、二氧化碳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氧气的化学性质是氧化性和助燃性,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氮气和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9.答案:D解析:解:A、氧气能供给呼吸,所以氧气能供给动植物呼吸,故A正确;B、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故B正确;C、液氮气化吸热,所以液氮可用作制冷剂,故C正确;D、按体积分数计算,空气中约含有氮气78%、氧气21%、其他气体和杂质1%,故D错误.故选:D.A、根据氧气能供给呼吸进行解答;B、根据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进行解答;C、根据液氮气化吸热进行解答;D、根据空气的成分进行解答.本题主要考查了常见气体的性质及用途,依据空气中各成分及其性质来回答本题,并能灵活运用它们的性质进行分析.10.答案:A解析:解:A、由结构示意图可知该粒子原子核内有8个质子,故A正确;B、该粒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是原子,故B错误;C、由结构示意图可知,该粒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故C错误;D、该粒子的核电荷数=质子数=8,故D错误.故选:A.由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元素种类等信息.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区别和联系;熟记规律:原子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1.答案:B 解析:解:A、煤燃烧时,会产生黑烟污染空气,故选项错误;B、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是氧气,不产生污染,故选项正确;C、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等有害气体,故选项错误;D、动植物腐烂会产生有害气体,故选项错误;故选B本题主要是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粉尘主要指一些固体小颗粒.二氧化硫主要来源于煤、石油等燃料的燃烧,工厂排放的废气等;一氧化碳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和汽车的尾气等;二氧化氮主要来源于机动车排放的废气和燃放烟花爆竹;粉尘主要是地面粉尘、燃煤排放的粉尘、沙尘暴等.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关于“三废”的处理问题,是中考的热点问题,化学上提倡绿色化学工艺,要从源头上杜绝污染.12.答案:D解析:解:A、自来水是混合物,因为自来水中含有一些人体所需微量元素;故错B、地球的水资源总体丰富,但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有限,会出现水资源危机,故错误;C、纯净水中缺少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长期饮用对人体健康不利,故错误;D、水循环系统使水的总量保持不变,但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使人类赖以生存的淡水的量却不断减少。故正确。故选:D。A、自来水是混合物;B、地球上可供人类利用的水并不多;C、从纯净水缺少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考虑;D、从淡水资源是有限的考虑.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13.答案:B解析:解:A、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不属于相对稳定结构,故选项错误。B、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属于相对稳定结构,故选项正确。 C、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不属于相对稳定结构,故选项错误。D、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不属于相对稳定结构,故选项错误。故选:B。根据若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原子为2个),则属于相对稳定结构,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为2个)属于相对稳定结构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4.答案:C解析:解: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错误;B、酸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但含有氢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酸,如H2O,错误;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所以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一定含有氧元素,正确;D、有的反应不需要催化剂,例如高锰酸钾受热分解,错误。故选:C。A、根据溶液的特点进行分析;B、酸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考虑;D、有的反应不需要催化剂。本题考查学生对推理的说法判断正误,推理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但应注意推理的合理性和逻辑性,并注意与学科方法相结合来分析解答。15.答案:B解析:解:①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故①错;②制取气体之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否则会漏气,故②正确;③物质与氧气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故③正确;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后,先从水中拿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故④错;⑤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故⑤错;⑥因为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不能做燃料,故⑥错。故选:B。 根据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注意事项,制取气体注意事项,氧化反应的特点,氧气的制取步骤和分子和原子的区别,氧气的用途回答本题。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注意事项,制取气体注意事项,氧化反应的特点,氧气的制取步骤和分子和原子的区别,氧气的助燃性。16.答案:D解析:解:A、催化剂能够加快反应速率,也能够减慢反应速率,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有单质和化合物参加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例如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是置换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组成元素相同的物质,不一定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例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一氧化碳有还原性,二氧化碳没有还原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所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氢元素,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A、催化剂能够改变反应速率,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B、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是置换反应;C、组成元素相同的物质,不一定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D、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17.答案:D解析:解:A、由题意知1个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31,131是碘原子的相对质量不是真实质量,故错误;B、已知碘-131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53,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131,则中子数是131-53=78,故错误;C、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再根据题意知其核电荷数是53,故错误;D、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再根据题意知其核外电子数是53,故正确;故选:D。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据此回答问题即可. 本题考查学生对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等知识的理解与在解题中的应用.18.答案:C解析:解:A、自然界澄清透明的水中含有可溶性杂质,是混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B、蒸馏水中几乎不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导电性很差,故选项说法错误;C、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产生泡沫多的的是软水,否则是硬水,故选项说法正确;D、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的过程中发生的是化学变化,胶状物能吸附水中的悬浮物,使悬浮物聚集成大颗粒从而沉淀出来,此过程由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A、理解明矾在净化水中的作用;B、根据溶液导电的成因分析C、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D、根据化学变化的特征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水的组成和性质认知,及其如何判断硬水和软水和净化等方面的内容,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19.答案:D解析:解:A、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因此氧化物中没有原子团;故选项错误;B、若组成中含有氧元素,则是氧化物错误,如高锰酸钾不是氧化物;故选项错误;C、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等于组成元素的质量比错误,如CO的原子个数比是1:1,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12:16=3:4;故选项错误;D、化合价正价总数和负价总数的代数和等于零正确,整个物质对外不显电性;故选项正确;故选:D。A、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B、若组成中含有氧元素,则是氧化物错误;C、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等于组成元素的质量比错误;D、化合价正价总数和负价总数的代数和等于零正确。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20.答案:C 解析:解:A.元素可采用国际统一的符号--元素符号来表示,故正确;B.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与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故正确;C.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故错误;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不会改变,故正确。故选:C。A.根据元素的表示方法来分析;B.根据原子序数与核电荷数的关系来分析;C.根据地壳中元素的含量来分析;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本题考查了元素的有关知识,难度不大。21.答案:A解析:解:A、蜡烛燃烧、食物腐烂都属于氧化反应。正确。B、蜡烛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食物腐烂时放热较慢。不正确。C、蜡烛燃烧时发光,食物腐烂时不发光。不正确。D、蜡烛燃烧、食物腐烂都不属于化合反应。不正确。故选:A。蜡烛燃烧属于剧烈地氧化反应,食物腐烂属于缓慢氧化反应。本题比较简单,只要熟记教材内容即可顺利解答。2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实验操作正误判断,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实验基本操作,防止错误操作造成实验失败。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连接装置,将导管一段浸入水中,用两手紧握试管外壁,如果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气密性良好,故A操作正确;B.验纯方法:将盛满氢气的试管口,用拇指堵住,斜向下靠近酒精灯的外焰,迅速将拇指移开,如果听到噗地一声,说明气密性良好,故B操作正确;C.氧气的检验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如果复燃,说明该气体是氧气,故C操作正确;D.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所以验满方法,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熄灭,说明满了,故D操作错误。故选D。  23.答案:C 解析:解:A.马来酸是由马来酸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B.马来酸中氢元素和碳元素的质量比为(1×4):(12×4)=1:3,故错误;C.马来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马来酸完全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故正确;D.马来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412×4+1×4+16×4×100%,故错误。故选:C。A.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B.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来分析;C.根据物质的组成以及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方法来分析。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4.答案:A解析:解:A、图中所示标志是节水标志,故A正确。B、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燃放鞭炮标志,故B错误。C、图中所示标志是塑料制品回收标志,故C错误。D、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放易燃物标志,故D错误。故选:A。解答本题可根据图中所示标志的含义及题目的要求进行分析判断即可。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各个标志所代表的含义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25.答案:A解析:解:A、电解水的实验得出,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故A错误;B、生活中我们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故B正确;C、自来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消毒杀菌,可以直接饮用,故C正确;D、由于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净水器中的活性炭不仅可以滤去水中不溶性物质,还吸附色素和异味,故D正确.故选A.A、根据电解水的结论分析;B、根据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分析; C、根据自来水净化方法分析;D、根据活性炭的吸附性分析判断.本题主要考查了有关水的知识,应加强有关水的知识的归纳和学习.26.答案:D解析:解:A.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故错误;B、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遇明火有爆炸的危险,所以煤气泄露不能开排风扇,故错误;C、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做助燃剂,没有可燃性,不能用来作燃料,故错误;D、废旧电池中含有重金属,随意丢弃会污染水体和土壤,工业污水处理后排放,可减少污染物对水体的污染,故正确。故选:D。A、根据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分析;B、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遇明火有爆炸的危险分析;C、根据木炭和稀有气体的性质分析;D、根据防治土壤、水污染的方法分析。本题难度不大,但涉及知识点较多,考查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采用排除法是正确快捷解答此类题的关键。27.答案:B解析:解:A、氖气的化学式为Ne;A错误B、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B正确;C、铁是由原子构成,二氧化碳是由分子构成,C错误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D错误;故选BA、根据氖气的化学式分析B、根据元素的定义及原子结构分析C、根据构成物质的微粒分析D、根据分子、原子的定义分析明确化学式的书写、元素的定义、物质的构成及分子原子的定义是解答本题关键.28.答案:A解析:解:A、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A正确;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故B不正确; C、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C不正确;D、分子、原子的种类很多,有的分子比原子大,有的分子比原子小,故D不正确。故选:A。根据分子和原子的区别与联系进行分析解答.分子与原子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子、原子的性质和特征,通过分子、原子的性质和特征的对比,了解分子、原子的根本区别与相似性.29.答案:B解析:解:A、有相同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属于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如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混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B、当氧气参与化学反应时,单位体积空间里氧分子越多,接触面积越大,反应越剧烈,故选项说法正确。C、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就能分解,只是反应速率较慢,故选项说法错误。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不如在氧气中燃烧剧烈,但也属于比较剧烈的氧化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A、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就能分解,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缓慢氧化是指反应进行的很缓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的氧化反应,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纯净物的特征、分子的基本性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30.答案:D解析:解:A、钒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B、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则钒原子的核外有4个电子层,故选项说法正确。C、由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钒原子的质子数是23,故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0.94,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A、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钅”字旁,进行分析判断。B、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进行分析判断。 C、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31.答案:A解析:解:A原子的质量为m kg,碳-12原子的质量为n kg,则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kgnkg×112=12mn。故选:A。根据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一个原子的质量一种碳原子质量×112,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即可。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一个原子的质量一种碳原子质量×112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32.答案:B解析:解:A、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漏斗尖嘴部分紧贴烧杯内壁,故A错;B、浓硫酸的稀释方法:将浓硫酸2水中,并用玻璃棒搅拌,故B正确;C、称量物质要左物右码,且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故C错;D、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故D错。故选:B。A、根据过滤注意事项考虑;B、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考虑;C、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考虑;D、根据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考虑。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实验基本操作,防止错误操作造成实验失败。33.答案:D解析:解:A、硫化锌中锌元素显+2价,硫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ZnS,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正确。B、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钙离子可表示为Ca2+,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正确。C、氯化亚铁中铁元素显+2价,氯元素显-1价,其化学式为FeCl2,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正确。D、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氢原子可表示为:2H,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错误。 故选:D。A、硫化锌中锌元素显+2价,硫元素显-2价,进行分析判断。B、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C、氯化亚铁中铁元素显+2价,氯元素显-1价,进行分析判断。D、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化学式、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34.答案:D解析:解: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有的反应中加快反应速度,有的反应中减慢反应速度,故A错;B、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故B错;C、分子由原子构成,同种物质的分子比构成该分子的原子大,故C错;D、由于分子间有间隔,所以aL水和b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a+b)L,故D正确。故选:D。A、根据催化剂的特点考虑;B、根据燃烧产物考虑;C、根据分子和原子的区别考虑;D、根据分子的特点考虑.要熟记催化剂的特点,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分子的性质.35.答案:B解析:解:A、新鲜空气中也有氧气、氮气等,属于混合物,是纯净物错误,故选项错误;B、向空气中排放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气体,会形成酸雨正确,故选项正确;C、按质量分数计算,氮气约占空气的78%错误,不是质量分数,是体积分数;故选项错误;D、氧气的化学性质活泼,有助燃性和氧化性,有可燃性错误;故选项错误;故选:B。A、物质的分类;B、酸雨的形成; C、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稀有气体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94%、二氧化碳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D、氧气的化学性质活泼,有助燃性和氧化性。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和性质、空气的污染等,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36.答案:N Hg H2O 2P2O5解析:解:(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氮气是由氮元素组成的,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其元素符号为N。(2)熔点最低的金属是汞,其化学式为Hg。(3)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其化学式为H2O。(4)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可表示为2P2O5。故答案为:(1)N;(2)Hg;(3)H2O;(4)2P2O5。(1)根据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氮气是由氮元素组成的,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进行分析解答。(2)熔点最低的金属是汞,进行分析解答。(3)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4)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分子符号、化学式等)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37.答案:2N2;SO42-;NaHCO3;CH4解析:解:(1)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个氮分子可表示为:2N2。 (2)硫酸钠中的阴离子是硫酸根离子,其离子符号为:SO42-。(3)医疗上用来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盐是碳酸氢钠,其化学式为:NaHCO3。(4)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其化学式为:CH4。故答案为:(1)2N2;(2)SO42-;(3)NaHCO3;(4)CH4。(1)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硫酸钠中的阴离子是硫酸根离子,写出其离子符号即可。(3)医疗上用来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盐是碳酸氢钠,进行分析解答。(4)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进行分析解答。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分子符号、化学式、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38.答案:+3 镁 A解析:解:工业用盐是亚硝酸钠NaNO2,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2=0,则x=+3价.铝的相对原子质量大于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因此同质量的铝镁两种元素,所含原子数目多的是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方程式中的已知条件可得,X的化学式中,Sb的原子个数应为2,O原子个数应为3+2×2-2×1=5,H原子个数应为2×2-2×2=0.故可推断X的化学式为:Sb2O5.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此类题39.答案:分子的体积很小 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 水分子 氢原子和氧原子解析:解:(1)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体积很小。(2)装水的杯子长期敞口放置,水不断减少,说明水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运动到空气中去了。(3)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水电解实验中,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故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故答案为:(1)分子的体积很小; (2)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3)水分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解答即可。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40.答案:BaCl2 Na2CO3 Na2CO3+Ca(OH)2=CaCO3↓+2NaOH 复分解解析:解:能够和氢氧化钙反应的物质有碳酸钠和盐酸,那么乙和丙就分别是这两种物质,甲和丁就应该是镁和氯化钡,而乙能够和硫酸反应,从而我们判断乙应该是碳酸钠,丙为盐酸;同时甲也可以和乙反应,那么甲就应该为氯化钡,丁是镁,带入框图,推断合理; (1)甲是氯化钡,乙是碳酸钠,故填:BaCl2;Na2CO3;(2)乙和Ca(OH)2在溶液中反应,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故填:Na2CO3+Ca(OH)2=CaCO3↓+2NaOH;(3)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答案为:(1)BaCl2;Na2CO3;(2)Na2CO3+Ca(OH)2=CaCO3↓+2NaOH;(3)复分解。根据题干条件并结合氢氧化钙和稀硫酸的性质可知:能够和氢氧化钙反应的物质有碳酸钠和盐酸,那么乙和丙就分别是这两种物质,甲和丁就应该是镁和氯化钡,而乙能够和硫酸反应,从而我们判断乙应该是碳酸钠,丙为盐酸;同时甲也可以和乙反应,那么甲就应该为氯化钡,丁是镁,这样我们就可以来完成该题的解答了。本题为推断题,做这类题目关键是从题干中根据所学知识找出题眼即解题突破口,然后顺藤摸瓜理出各物质之间的反应,并判断出各物质。41.答案:硫元素 17 得到 混合物 化学变化 CH4+O2→点燃CO2+H2O解析:解:(1)图中与氧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硫元素,是因为它们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故填:硫元素。(2)图中原子序数为17的原子,其核内有17个质子,最外层电子数是7,在化学反应中是易得到电子。 故填:17;得到。(3)①可燃冰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填:混合物。②科学家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力下,用甲烷等为原料制成了金刚石薄膜,过程中生成新物质,该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故填:化学变化。③甲烷(CH4)可用作燃料,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CH4+O2→点燃CO2+H2O。故填:CH4+O2→点燃CO2+H2O。(1)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2)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一般情况下,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大于4的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等于4的,既不容易得到电子,也不容易失去电子;(3)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注意理解和应用。42.答案:温度必须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使硫酸液滴飞溅,造成危险 搅拌,加快热量的散失 滤纸没有紧贴漏斗的内壁 纱布或餐巾纸 密度比空气大解析:解:(1)白磷的着火点是40℃,80℃的热水可使其达到,而红磷的着火点高,热水不能使其达到,说明燃烧的一个条件是:温度达到着火点。故答案为:温度必须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2)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沿着烧杯内壁缓慢地注入盛有水的烧杯里,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地扩散,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中。因此稀释浓硫酸时,将水倒入浓硫酸中,水的密度小,会在上面,浓硫酸溶解放出的热量会使水沸腾,从而使硫酸液滴飞溅伤人;故答案为:使硫酸液滴飞溅,造成危险;搅拌,加快热量的散失;(3)若滤纸没有紧贴漏斗的内壁会造成过滤速率很慢;生活中可以用纱布或餐巾纸代替滤纸,用塑料瓶代替漏斗;故填:滤纸没有紧贴漏斗的内壁;纱布或餐巾纸;(4)实验中,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说明CO2的性质是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故答案为:密度比空气大。 (1)根据实验现象与燃烧的条件来分析;(2)根据稀释浓硫酸的做法来分析;(3)根据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来分析;(4)根据实验现象来分析二氧化碳的性质。本题考查实验装置及实验基本操作,为高频考点,把握反应原理、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43.答案:酒精灯 2KMnO4-  △   K2MnO4+MnO2+O2↑ MnO2 稀盐酸 CaCO3+2HCl=CaCl2+H2O+CO2↑ 连续均匀 将导管从水槽中移出 长颈漏斗 长颈漏斗末端液面上升 A解析:解:(1)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是固体加热型反应,故装置A中缺少的仪器是酒精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   K2MnO4+MnO2+O2↑,故填:酒精灯;2KMnO4-  △   K2MnO4+MnO2+O2↑;(2)若用装置B制取氧气,是固液常温型反应,使用的是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故装置B中的固体是MnO2,用装置B制取二氧化碳,装置B中的液体是稀盐酸,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故填:MnO2;稀盐酸;CaCO3+2HCl=CaCl2+H2O+CO2↑。(3)若用装置C收集氧气,待观察到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才能开始收集;为防止水槽中冷水倒吸,实验结束后应先将导管从水槽中移出,故填:连续均匀;将导管从水槽中移出。(4)装置D中仪器①是长颈漏斗。拉动注射器的活塞,观察到仪器①的下端管口有气泡冒出,再将活塞推进注射器中,会观察到长颈漏斗末端液面上升,说明气密性良好,故填:长颈漏斗;长颈漏斗末端液面上升。(5)A.用排空气法收集H2,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则H2从b管通入,错误;B.用排空气法收集O2,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则O2从a管通入,正确;C.除去空气中的CO2,气体需要从长管进入,则空气从a管通入,正确;D.用排水法收集O2,氧气的密度小于水,则O2从b管通入,正确;故填:A。据图即可知道有关仪器的名称,根据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注意事项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44.答案:分子在不断运动 C中酚酞先变红,B中酚酞后变红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环保解析:解:(1)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分子不断运动到甲烧杯中与水结合成氨水,氨水呈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大烧杯中会看到小烧杯甲中酚酞溶液由无色逐渐变红,此实验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故填:分子在不断运动;(2)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2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到C试管中的酚酞溶液先变红,B试管中的溶液后变红,这说明分子运动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运动速度越快,对比甲同学的实验,乙同学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装置是密封的,不会污染空气,更环保;故填:①C中酚酞先变红,B中酚酞后变红;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②环保。微观粒子总是不断运动的。在热水中的氨气分子温度高,运动的快。比左边的氨气分子先进入酚酞溶液中,C试管中的酚酞试液先变红。本题主要考查了微观粒子的特征及其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相互作用显色等方面的内容。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化学
发布时间:2021-11-02 15:00:13 页数:31
价格:¥3 大小:343.97 KB
文章作者:likeziyuan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