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0-2021学年丹东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含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2

2/22

剩余20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0-2021学年丹东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20.0分)1.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过程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瓷器破碎B.蔬菜洗涤C.葡萄榨汁D.食物腐烂2.创建文明城市从我做起。下列做法与“创文”理念不相符的是(    )A.推广清洁能源B.分类回收垃圾C.燃放烟花爆竹D.严禁酒后驾驶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活中可用加热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B.公交车上的“CNG”标志是代表其燃料为压缩天然气C.当试管口径较大时,可用药匙将溶液送入试管中D.氢氧化钠有腐蚀性,应该放入玻璃器皿中称量4.自来水厂常使用适量的氯气作消毒剂,其原理是部分溶于水的氯气与水反应能生成具有杀菌消毒作用的次氯酸,次氯酸的化学式为:HClO,则次氯酸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A.+1B.-1C.+7D.+55.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通常情况下,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体积比约为1:4B.空气中氮气的含量约为78%C.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仅占0.03%,因此它的作用很小D.空气中含量最少的气体是稀有气体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O2          B.O2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助燃性C.可以用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D.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氧气7.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C.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粉、镁粉D.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A.AB.BC.CD.D8.化学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对化学知识的应用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生活B.化学与安全①用活性炭包可吸附汽车内的异味②用洗涤剂可以洗掉衣服和餐具上的油污①炒菜时油锅着火可以用锅盖盖灭②在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煤气中毒C.化学与资源D.化学与健康①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可再生能源②我国试采可燃冰成功,为未来使用新能源提供可能①烧烤食品营养丰富,可大量食用②每天食用适量蔬菜,以补充维生素A.AB.BC.CD.D9.下列物质不是由分子构成的是(    )A.氯化氢B.氧化汞C.氨D.硅10.如图表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发生变化C.该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D.该反应的生成物有两种,它们都属于单质11.下列四组物质间的转化在一定条件下能通过一步反应就实现的是(    )A.Na2CO3→NaOHB.C→Na2CO3 C.Cu→Cu(OH)2D.CaCO3→NaOH12.下列实验中出现问题的分析,合理的是(    )A.浓盐酸质量和质量分数都变小--没有密封保存B.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不纯--装置漏气C.取久置的氢氧化钠滴加酚酞溶液时,溶液变红--说明氢氧化钠已完全变质D.测碱溶液的pH结果偏小--直接把试纸伸入待测液中13.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明显有错误的是                        ( )A.B.C.D.14.2015年10月,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了青蒿素(C11H22O5)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列有关青蒿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青蒿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一个青蒿素分子由11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的C.青蒿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22:5D.青蒿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15.酒精在一定量的氧气中燃烧,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物质酒精氧气X二氧化碳水反应前质量/g4.68.0000反应后质量/g00a4.45.4A.X可能基该反应的催化剂B.X可能含有氮元素C.表中a的值为3.8D.X一定含有氧元素16.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物质杂质试剂和操作方法ACO2CO通入足量O2后,点燃BCaCO3CaO加足量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C铜粉Fe加足量的稀盐酸,过滤DFeCl2溶液CuCl2加过量铁粉,过滤A.AB.BC.CD.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0分)17.用化学用语填空:(1)2个氢氧根离子______;(2)氩气______;(3)氟元素和钙元素是帮助构造人体骨骼和牙齿的重要元素,二者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4)2个亚铁离子______;(5)碳酸钠中钠元素的化合价______;(6)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______。18.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1)人误食重金属盐中毒后,为减轻毒性,最好服用______等物质。(2)发生火灾时,消防员利用高压水枪灭火的主要原理是______。(3)衣服上的油污可以用洗衣粉去污的原理是______。(4)铵态氮肥不能与熟石灰、草木灰(含碳酸钾)混合使用的原因是______。(5)水的硬度较大时,煮沸后饮用是降低硬度的好办法。其化学原理是______。19.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你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将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得到溶液的体积小于100mL。试从微观的角度解释这一宏观现象______。(2)CO和CO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化学性质完全不同,是因为______。(3)在焊接钢管时,工人师傅通常用稀盐酸先将其表面的铁锈除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三、推断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20.A~G是初中常见的物质。其中E为黑色固体。如图为这些物质的转化关系图,其中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省略。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2)写出D→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3)F和G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4)写出E→G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0分)21.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碳、铝、铜、氧化铝、氧化铜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该固体粉末的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已知:金属银在空气中加热无明显变化)(1)操作1和操作2的名称是______,操作中使用的玻璃仪器有______。(2)向样品中加入过量稀盐酸产生的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3)向固体A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4)固体B中含有的物质是______。(5)原固体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22.我市某化工厂排放的废液中含有硫酸铜和硫酸亚铁.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取了适量的上述废液样品,将一定量锌粉加入样品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A和固体B.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关于滤液A所含溶质的猜想中,不合理的是______(填写序号).①猜想一:只有硫酸锌;②猜想二:硫酸锌、硫酸亚铁;③猜想三:硫酸锌、硫酸亚铁、硫酸铜;④猜想四:硫酸锌、硫酸铜(2)设计简单实验,确定“猜想二”对应的固体B的成分:实验操作:______.实验现象和结论:______.(3)写出所涉及到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4)反应后析出金属的质量______(选填“一定”或“不一定”)比参加反应的金属质量小.23.科学家设想利用太阳能加热器“捕捉CO2”、“释放CO2”,实现碳循环.(1)步骤1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2)为确定步骤2中的碳酸钙是否完全分解,设计的实验步骤为: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滴加过量______溶液,若观察到试管内______,则分解不完全.(3)上述设想的优点有______(填字母序号).a.原料易得且可循环利用    b.充分利用太阳能    c.可全地域全天候使用(4)CO2是宝贵的碳氧资源.CO2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可合成甲酸(HCOOH),此反应中CO2与H2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5)若要检验1%甲酸水溶液是否显酸性,能选用的有______(填字母序号).a.无色酚酞溶液     b.紫色石蕊溶液      c.pH试纸(6)请列举CO2的另两种用途______,_____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5.0分)24.某学习小组为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根据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用放大镜聚焦使燃烧匙中过量的白磷燃烧,当装置冷却到室温时,可观察到U形管右侧水面的变化情况是______,理由是______;(2)反应完毕后,U形管右侧剩余的气体主要是______;(3)为什么不能用木炭取代白磷做这个实验:______。25.初中化学的一些重要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实验A中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为______;当______时打开弹簧夹,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本实验还可以推测氮气的性质有______(任写一条即可);实验中若水倒吸的体积小于理论值,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2)实验B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瓶底放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要先点燃铁丝上系着的火柴,再伸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火柴燃烧所起的作用是_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若实验成功,现象为______。(3)实验C中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______。(4)图中A、B、C三个实验中,属于氧化反应的是______(填字母)。26.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2)装置B的错误是______。(3)实验室用改正后的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选用收集二氧化碳的最佳装置是______(填字母),若用F装置干燥二氧化碳气体,气体从______(填“a”或“b”)端通入。六、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0分)27.根据氧化铁(Fe2O3)的化学式计算:(1)氧化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2)氧化铁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3)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28.为了测定某生理盐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昆一中西山学校实验小组用130g某生理盐水与一定质量的硝酸银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2.87g,求该生理盐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提示:NaCl+AgNO3 =AgCl↓+NaNO3) 参考答案及解析1.答案:D解析:解:A.瓷器破碎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B.蔬菜洗涤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C.葡萄榨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D.食物腐烂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故选:D。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正确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关键是判断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方法是比较变化前后物质的差别:是只限于物质的状态变化,还是物质发生了根本变化.2.答案:C解析:解:A、推广清洁能源,减少污染,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B、分类回收垃圾,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C、燃放烟花爆竹生成有害气体和烟尘,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D、严禁酒后驾驶,保证本人和他人的生命安全,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故选:C。防治环境污染的措施有:分类回收垃圾、工厂排放的废气经过处理再排放、植树造林、合理开发新能源、禁止公共场合燃放烟花爆竹等。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关于“三废”的处理问题,是中考的热点问题,化学上提倡绿色化学工艺,要从源头上杜绝污染。3.答案:C解析:解:A、加热煮沸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故A正确;B、公交车上的“CNG”标志是代表其燃料为压缩天然气,故B正确;C、药匙适用于固体粉末药品的取用,而不是液体药品的取用,故C错误;D、氢氧化钠有腐蚀性,应该放入玻璃器皿中称量不能放在纸上,故D正确。故选:C。A、加热煮沸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B、“CNG”是压缩天然气的英文缩写; C、药匙适用于固体粉末药品的取用;D、氢氧化钠有腐蚀性,应该放入玻璃器皿中称量.解答本题要掌握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天然气的成分和性质、实验操作注意事项,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4.答案:A解析:解: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氢元素显+1,氧元素显-2,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可知次氯酸(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1)+x+(-2)=0,则x=+1.故选A.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次氯酸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能力.5.答案:A解析: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和78%,约为1:4,所以A正确。B选项未说明是体积分数,所以B选项不正确。C选项中二氧化碳含量虽然很少,却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因此,不能以含量的多少认为重要不重要,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稀有气体还少。故C选项和D选项均不正确。故答案为A。6.答案:A解析:解: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N2,故错误;B.O2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助燃性,故正确;C.肥皂水加入软水中产生泡沫较多,加入硬水中产生泡沫较少,故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故正确;D.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氧气,故正确。故选:A。A.根据空气组成来分析;B.根据氧气的性质来分析;C.根据硬水与软水的检验方法来分析;D.根据工业制取氧气的方法来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7.答案:D 解析:解:A、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质量不变,故A错误;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高锰酸钾分解放出了氧气,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会变大,故B错误;C、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粉、镁粉,酸完全反应后生成的氢气的质量应相同,故C错误;D、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故D正确。故选:D。A、根据催化剂的特点分析判断;B、根据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的反应分析;C、根据金属与酸的反应分析;D、根据电解水实验的现象和结论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反应与图象的关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物质间的反应结合图象进行。8.答案:A解析:解:A.用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吸附汽车内的异味;洗涤剂中含有乳化剂,对油污起到了乳化作用,所以用洗涤剂可以洗掉衣服和餐具上的油污,故正确;B.一氧化碳难溶于水,所以放置一盆水无法避免煤气中毒,故错误;C.煤、石油、天然气等物质都是不可再生能源,故错误;D.食物在烧烤的过程中会产生有害的物质,不能大量食用,故错误。故选:A。A.根据活性炭的吸附性以及乳化作用来分析;B.根据灭火的原理与一氧化碳的溶解性来分析;C.根据能源的使用与开发来分析;D.根据化学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来分析.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是中考热点之一,本题适合用排除法来解答,只要选项中有明显的错误说法,可排除该选项.9.答案:D解析:解:A、氯化氢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氯化氢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B、氧化汞是由氧化汞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C、氨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氨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D、硅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硅原子直接构成的,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故选:D。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一般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对物质进行分类与对号入座、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0.答案:D解析:解:A、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分子发生了变化,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再分,故说法错误;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原子种类没有发生变化,故说法错误;C、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了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故说法错误;D、由生成物的微观构成可知,一种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同种的原子构成的,属于单质,另一种物质是由同种的原子直接构成的,也属于单质,故说法正确。故选:D。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的变化;由微粒的构成分析物质的类别等;根据反应的特点分析反应的类型。本题通过微观粒子的反应模型图,考查了微观上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1.答案:A解析:解:A、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转化在一定条件下能通过一步反应就实现,故选项正确。B、碳具有可燃性、还原性,不能通过一步反应生成碳酸钠,故选项错误。C、铜不能通过一步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故选项错误。D、碳酸钙难溶于水,不能与碱溶液反应,不能通过一步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故选项错误。故选:A。一步反应实现即原物质只发生一个反应即可转化为目标物质,根据所涉及物质的性质,分析能否只通过一个反应而实现即可.本题有一定难度,熟练掌握所涉及物质的性质、抓住关键词“能否一步实现”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12.答案:A解析:解: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没有密封保存,溶质质量减少,溶剂质量不变,浓盐酸质量和质量分数都变小,故选项说法正确。B、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装置漏气,收集不到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C、久置的氢氧化钠中含有碳酸钠,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均显碱性,均能使酚酞溶液变红,不能说明氢氧化钠已完全变质,故选项说法错误。D、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会污染待测液,不会导致碱溶液的pH结果偏小,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A、根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不纯的原因,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久置的氢氧化钠中含有碳酸钠,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碱的化学性质、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常见化学实验操作的实验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3.答案:C解析:A、走进花店可以闻到花香,是构成花香的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解释正确;B、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水分子能进入酒精分子的间隔,酒精分子能进入水分子的间隔,所以10ml水和1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ml,解释正确;C、碳酸氢铵加热可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氨气和水,所以固体逐渐减少直至消失,而不是分子运动的缘故,解释错误;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含有氧元素的物质才可以用来制取氧气,解释正确。故选C14.答案:C解析:解:A.由青蒿素的化学式可知,它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正确;B.由化学式可知,一个青蒿素分子由11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的,故正确;C.青蒿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22):(16×5)=90:11:40,故错误; D.青蒿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22):(16×5)=90:11:40,可见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正确。故选:C。A.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析;B.根据分子结构来分析;C.根据元素质量比计算方法考虑;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来分析。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5.答案:D解析:解: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酒精的质量减少了4.6g-0g=4.6g,故酒精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酒精的质量为4.6g;同理可以确定氧气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8g-0g=8g;水是生成物,生成的水的质量为5.4g-0g=5.4g;二氧化碳是生成物,生成水的质量为4.4g-0g=4.4g;由质量守恒定律,X应是生成物,且生成的X的质量为4.6g+8g-5.4g-4.4g=2.8g,故a的数值为2.8-0g=2.8g。A、X是该反应的生成物,不是催化剂,故选项说法错误;B、酒精在一定量的氧气中燃烧,反应物中不含氮元素,则X一定不含氮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C、生成的X的质量为4.6g+8g-5.4g-4.4g=2.8g,故a的数值为2.8-0g=2.8g,故选项说法错误;D、酒精中氧元素的质量为4.6g×1612×2+1×6+16×100%=1.6g;氧气中氧元素的质量为8.0g,生成的二氧化碳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4.4g×16×212+16×2×100%=3.2g;生成的水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5.4g×161×2+16×100%=4.8g,由反应前后元素质量相等,则X中一定含有氧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本题先分析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四种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情况,确定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然后确定X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元素守恒,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分析表中数据,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16.答案:D 解析:解: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CaO能与足量的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难溶于水,再过滤、洗涤、干燥,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C、Fe能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氢气,铜不与稀盐酸反应,应再过滤、洗涤、干燥,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D、过量铁粉能与CuCl2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铜,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故选:D。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一般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7.答案:2OH- Ar CaF2 2Fe2+ Na+12CO3 N2解析:解:(1)氢氧根离子所带的电荷书写在氢氧根的右上角,2个氢氧根离子就是在氢氧根离子的前面加上数字2,故填:2OH-;(2)氩气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故填:Ar;(3)氟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为-1价,钙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为+2价,二者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aF2,故填:CaF2;(4)亚铁离子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荷,书写在铁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数字2在前,+在后,2个亚铁离子就是在亚铁离子的前面加上数字2,故填:2Fe2+;(5)碳酸钠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书写在碳酸钠化学式中钠元素符号的正上方,且+在前,1在后,故填:Na+12CO3;(6)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氮分子,故填:N2。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18.答案:牛奶 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洗衣粉能乳化油污 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会释放出氨气,造成肥效降低 Ca(HCO3)2等加热后发生反应生成了水垢解析:解:(1)重金属盐能与蛋白质发生反应,使蛋白质失去生理活性,所以人误食重金属盐中毒后,为减轻毒性,最好服用蛋清、牛奶等;故填:牛奶;(2)发生火灾时,消防员利用高压水枪灭火的主要原理是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故填: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3)洗衣粉中含有乳化剂,能将油污变成细小的油滴,从而形成乳浊液而被洗去;故填:洗衣粉能乳化油污;(4)铵态氮肥与熟石灰、草木灰(含碳酸钾)混合使用产生氨气,降低肥效,故填: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会释放出氨气,造成肥效降低;(5)水的硬度较大时,煮沸后饮用是降低硬度的好办法,其化学原理是Ca(HCO3)2等加热后发生反应生成了水垢。Ca(HCO3)2加热分解为碳酸钙、二氧化碳和水;故填:Ca(HCO3)2等加热后发生反应生成了水垢。(1)根据重金属盐中毒的解毒方法来分析;(2)根据灭火的原理来分析;(3)根据除污的原理来分析;(4)铵态氮肥与草木灰(含碳酸钾)混合使用产生氨气,降低肥效;(5)根据硬水软化的原理来分析。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19.答案:分子之间有间隔 分子的构成不同 Fe2O3+6HCl=2FeCl3+3H2O解析:解:(1)将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得到溶液的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2)CO和CO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化学性质完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3)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6HCl=2FeCl3+3H2O.故答案为: (1)分子之间有间隔;(2)分子的构成不同;(3)Fe2O3+6HCl=2FeCl3+3H2O.(1)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解答。(3)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进行分析解答。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酸的化学性质、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0.答案:CaO Ca(OH)2+Na2CO3=CaCO3↓+2NaOH 复分解反应 CuO+H2SO4=CuSO4+H2O解析:解:A~G是初中常见的物质,E为黑色固体。由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氧化铜是一种黑色粉末,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与一氧化碳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则A是碳酸钙,B是氧化钙,C是二氧化碳,D是氢氧化钙,E是氧化铜,F是氢氧化钠、G是硫酸铜。(1)B是氧化钙,其化学式为CaO。(2)D→F,即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3)F和G反应,即氢氧化钠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4)E→G,即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H2SO4=CuSO4+H2O。故答案为:(1)CaO;(2)Ca(OH)2+Na2CO3=CaCO3↓+2NaOH;(3)复分解反应;(4)CuO+H2SO4=CuSO4+H2O。A~G是初中常见的物质,E为黑色固体。由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氧化铜是一种黑色粉末,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与一氧化碳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则A是碳酸钙,B是氧化钙,C是二氧化碳,D是氢氧化钙,E是氧化铜,F是氢氧化钠、G是硫酸铜,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有一定难度,解题时往往需要从题目中挖出一些明显或隐含的条件,抓住突破口(突破口往往是现象特征、反应特征等),获得结论,最后把结论代入原题中验证。21.答案:过滤 烧杯、漏斗、玻璃棒 2Al+6HCl=2AlCl3+3H2↑ Cu+2AgNO3=Cu(NO3)2+2Ag 碳、铜 碳、铝、提供铜元素的物质(铜或氧化铜或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都有可能)解析:解:样品中加入过量的盐酸,有气体产生,说明样品中一定有铝;固液混合物过滤后,固体A中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蓝色溶液乙,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得到固体B,B在氧气中灼烧生成二氧化碳,说明固体A中一定有铜、碳,B中一定有碳和银;因此原固体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碳、铝、铜元素;蓝色溶液丙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硝酸铝、硝酸铜和硝酸,因为盐酸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和硝酸,所以(1)操作1和操作2的名称是过滤,操作中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2)向样品中加入过量稀盐酸产生气体的反应是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化学方程式是:2Al+6HCl=2AlCl3+3H2↑;(3)向固体A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发生的反应是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化学方程式为:Cu+2AgNO3=Cu(NO3)2+2Ag;(4)固体B中含有的物质是碳、铜;(5)样品中加入过量的盐酸,有气体产生,说明样品中一定有铝;固液混合物过滤后,固体A中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蓝色溶液乙,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得到固体B,B在氧气中灼烧生成二氧化碳,说明固体A中一定有铜、碳,B中一定有碳和银;因此原固体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碳、铝、提供铜元素的物质。故答案为:(1)过滤,烧杯、漏斗、玻璃棒;(2)2Al+6HCl=2AlCl3+3H2↑;(3)Cu+2AgNO3=Cu(NO3)2+2Ag;(4)碳、铜;(5)碳、铝、提供铜元素的物质(铜或氧化铜或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都有可能)。根据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铜,溶液乙显蓝色,所以乙是硝酸铜,活泼金属和酸反应会生成氢气等知识进行分析。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所给物质的性质和两两之间的反应,然后依据题中的现象判断各物质的存在性,最后进行验证即可。 22.答案:④ 用磁铁吸引 有黑色粉末被吸引,说明了B是铜与少量铁的混合物,若没有被吸引,说明了B是铜 Zn+CuSO4=Cu+ZnSO4、Zn+FeSO4=Fe+ZnSO4、Fe+CuSO4=Cu+FeSO4 不一定解析:解:(1)①当锌是足量的,能把溶液中的铜、铁全部置换出来,滤液中只有硫酸锌.故猜想一合理;②当锌是不足量的,溶液中的铜全部置换出来,废液中的铁没有被置换或部分被置换,则滤液中有硫酸锌、硫酸亚铁.故猜想二合理;③当锌是不足量的,不能把溶液中的铜全部置换出来,滤液中有硫酸锌、硫酸亚铁、硫酸铜.故猜想三合理;④由于铁的活动性大于铜,铜首先被置换出来,不可能溶液中有硫酸铜,没有硫酸亚铁;故猜想四不合理;(2)由题意可知,当滤液A中含有硫酸锌、硫酸亚铁时,固体B可能是铜或铜与少量铁的混合物;由于铁能被磁铁吸引.所以设计实验是:用磁铁吸引,有黑色粉末被吸引,说明了B是铜与少量铁的混合物,若没有被吸引,说明了B是铜.(3)锌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置换出硫酸亚铁中的铁,铁置换硫酸铜中的铜;(4)由于锌不论与硫酸铜还是与硫酸亚铁反应,由反应的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金属比生成的金属少.而铁与硫酸铜的反应,恰好相反.所以,反应后析出金属的质量不一定比参加反应的金属质量小.故答案为:(1)④;(2)用磁铁吸引;有黑色粉末被吸引,说明了B是铜与少量铁的混合物,若没有被吸引,说明了B是铜;(3)Zn+CuSO4=Cu+ZnSO4、Zn+FeSO4=Fe+ZnSO4、Fe+CuSO4=Cu+FeSO4;(4)不一定.根据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锌>铁>H>铜,向硫酸亚铁、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锌粉,铜首先被置换出来,待铜被完全置换后,铁开始被置换据此分析有关的问题.本题考查了金属的性质以及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要求同学们熟练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意义,以便灵活应用.23.答案:CaO+CO2- 400℃  CaCO3 盐酸 有气泡产生 ab 1:1 bc 灭火 制碳酸饮料解析:解:(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二氧化碳和氧化钙在400℃生成碳酸钙,方程式是:CaO+CO2- 400℃  CaCO3; (2)因为碳酸钙遇酸产生二氧化碳,所以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盐酸,若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则含有未分解的碳酸钙;(3)观察流程图可以看出反应原料是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条件是利用太阳能,因此有原料易得且可循环利用,充分利用太阳能的优点,但会受到地域、天气的限制的缺点,故可全地域全天候使用是错误的;(4)一分子的CO2和一分子的H2在一定条件下可合成一分子的甲酸(HCOOH),因此此反应中CO2与H2的分子个数比为1:1;(5)酸性物质能够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成红色,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用pH试纸测定的pH会<7,因此选择bc;(6)因为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故可以用来灭火;二氧化碳溶于水产生碳酸,可以制碳酸饮料等,另外还可以做制冷剂、人工降雨等.故答案为:(1)CaO+CO2- 400℃  CaCO3;(2)盐酸;有气泡产生;(3)ab;(4)1:1;bc;(5)灭火;制碳酸饮料.(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二氧化碳和氧化钙在400℃生成碳酸钙,据此书写方程式;(2)根据碳酸钙遇酸产生二氧化碳的性质分析回答;(3)根据反应的原料及反应的条件分析选择;(4)根据方程式的书写及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分析;(5)根据酸性物质与指示剂的关系选择;(6)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分析其用途.本题属于信息题,考查了有关二氧化碳、碳酸钙等的性质和用途,难度不大,依据已有的知识结合题目的信息分析即可.24.答案:液面上升到刻度“1” 过量的白磷燃烧耗尽了装置内的氧气,右侧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液面上升 氮气 木炭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使装置内气压没有明显的变化解析:解:(1)由于白磷燃烧消耗了空气中的氧气,且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故U型管内右侧气体体积变小,受大气压的影响,右侧液面则会上升一个格,即液面上升到刻度“1”;(2)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氧气被消耗,因此剩下的主要气体是氮气;(3)木炭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使装置内气压没有明显的变化,因此不能用木炭取代白磷做这个实验; 故答案为:(1)液面上升到刻度“1”;过量的白磷燃烧耗尽了装置内的氧气,右侧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液面上升;(2)氮气;(3)木炭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使装置内气压没有明显的变化。根据白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U型管内气体体积变小,压强变小,从而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使右侧液面上升,结合白磷测定氧气的原理分析能否用木炭代替。木炭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使装置内气压没有明显的变化25.答案:发出黄光、生成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 冷却至室温 烧杯的水进入集气瓶,集气瓶内水面上升约为15 红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 难溶于水 红磷的量不足、装置漏气等 防止溅落的高温熔化物炸裂瓶底 引燃铁丝 铁+氧气→点燃四氧化三铁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了黑色固体物质、放出了大量热 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ABC解析:解:(1)由图示可知,实验A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为:发出黄光、生成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当冷却至室温时打开弹簧夹,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烧杯的水进入集气瓶,集气瓶内水面上升约为15,红磷燃烧生成了五氧化二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红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本实验还可以推测氮气的性质有:难溶于水、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实验中若水倒吸的体积小于理论值,则可能的原因是:红磷的量不足、装置漏气等。(2)实验B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火星四射,瓶底放少量水的目的是:防止溅落的高温熔化物炸裂瓶底。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要先点燃铁丝上系着的火柴,再伸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火柴燃烧所起的作用是引燃铁丝。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四氧化三铁,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铁+氧气→点燃四氧化三铁若实验成功,现象为: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了黑色固体物质、放出了大量热。(3)实验C中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的二氧化硫有毒,能污染空气能溶于水,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4)图中A、B、C三个实验中,都是物质与氧气发生了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故答案为:(1)发出黄光、生成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冷却至室温;烧杯的水进入集气瓶,集气瓶内水面上升约为15;红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难溶于水;红磷的量不足、装置漏气等。(2)防止溅落的高温熔化物炸裂瓶底;引燃铁丝;铁+氧气→点燃四氧化三铁;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了黑色固体物质、放出了大量热。 (3)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4)ABC。(1)根据利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的原理、发生的反应、现象、注意事项和结论等分析回答有关的问题;(2)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现象、注意事项等分析回答;(3)根据硫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有毒、能溶于水分析回答;(4)根据氧化反应的定义分析判断。本题主要考查了课本中的几个基础的实验,难度不大,了解实验的原理、注意事项、现象、发生的反应等知识即可分析解答。26.答案:2KClO3-MnO2△2KCl+3O2↑ 长颈漏斗未伸入液面以下 C a解析:解:(1)A装置为固体加热装置,且没有棉花,所以选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备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故答案为:2KClO3-MnO2△2KCl+3O2↑。(2)制取气体时,应保证装置的气密性,此时长颈漏斗未伸入液面以下,气体从长颈漏斗可以逸出,不利于气体收集;故答案为:长颈漏斗未伸入液面以下。(3)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所以选用向上排空法收集;干燥二氧化碳气体时,应保证气体充分流过浓硫酸,所以从a口进气;故答案为:C;a。(1)根据装置特点选择反应物,书写化学方程式;(2)根据装置气密性回答此题;(3)根据二氧化碳密度回答此题;干燥气体时,气体应充分流过干燥剂,据此选择进气口。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27.答案:(1)160;(2)7:3;(3)70%解析:(1)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各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其个数的乘积之和,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100%,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氧化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6×2+16×3=160。(2)氧化铁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6×2):(16×3)=7:3。(3)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6×2160×100%=70%。  28.答案:解:设该生理盐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NaCl+AgNO3 =AgCl↓+NaNO358.5                  143.5130gx                2.87g58.5143.5=130gx2.87gx=0.9%答:该生理盐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0.9%。解析:根据生成的沉淀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该生理盐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化学
发布时间:2021-11-02 14:44:40 页数:22
价格:¥3 大小:171.36 KB
文章作者:likeziyuan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