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0-2021学年普洱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含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2

2/22

剩余20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0-2021学年普洱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5.0分)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    )A.一氧化碳B.氮气C.氧气D.稀有气体2.生命吸管是一种获取饮用水的吸管装置,重量60g的吸管能够过滤1500升水,足够一个人一年饮用。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吸水时,水通过两层纺织过滤器,能够去掉大的杂质B.“生命吸管”可以过滤所有的粒子C.吸管中的一个隔间充满了活性炭,以吸附颜色和气味D.水进入装有碘的隔间,杀死其中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这是化学变化3.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A.镁条B.红磷C.铁丝D.硫磺4.因缺钙而导致骨质疏松、佝偻病等的患者需要服用补钙药品,其中“钙”指的是(    )A.元素B.单质C.分子D.原子5.下列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一致的是(    )A.生石灰 CaCO3B.熟石灰 CaOC.小苏打 Na2CO3D.苛性钠 NaOH6.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则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B.氧气和臭氧(化学式为O3)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同C.点燃H2与O2混合气体可能爆炸,则点燃N2与O2的混合气体也可能爆炸D.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7.公共场所安全是需要大家共同维护的,如图图标表示禁止燃放鞭炮的是(    )A.B.C.D.8.现代社会正进入以“室内污染”为标志的第三个污染时期。以下不属于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是(    )A.建材释放有害气体B.劣质黏合剂释放的甲醛有毒气体C.水果散发出的香味D.烹饪时产生的油烟 9.地壳中元素种类很多,按质量计算居第一位的金属元素是(    )A.OB.SiC.AlD.Fe10.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铁在氧气中燃烧B.读取液体体积C.过滤D.加热液体11.如图装置操作图不能用于检查气密性的是(    )A.B.C.D.12.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证明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B.分子、原子不带电呈中性而离子带电,但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C.化学变化常伴随能量的吸收或释放,但有能量吸收或释放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D.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可以再分的最小粒子13.做某实验量取45mL 的水应选用的量筒是(    )A.10 mLB.25 mLC.50 mLD.100 mL 14.催化剂在我们的化工生产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只能加快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B.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变C.二氧化锰是所有反应的催化剂D.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中,使用二氧化锰可以增加氧气产量15.下列实验方案合理可行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所用试剂或操作方法A鉴别硝酸铵溶液、硫酸铵溶液、稀硫酸和氯化钠溶液分别取样于试管中,再分别滴加氢氧化钡溶液,微热,观察现象B除去CaCl2溶液中少量稀盐酸加入足量CaCO3C验证Zn、Cu、Ag的金属活动性将铜片与ZnCl2及AgCl分别反应D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HCl气体将气体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A.AB.BC.CD.D16.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从分子的角度解释正确的是(    )A.分子大小发生改变B.分子之间有间隔C.分子可以再分D.分子在不断运动17.核外电子数相同、所显电性和所带电量也相同的微粒称为等电子等质子体。下列各组内的两种微粒属于等电子等质子体的是(    )A.Na+和Mg2+B.O2-和Mg2+C.F-和Cl-D.Na+和NH4+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自然界的物质都是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C.H2O2能生成氧气,所H2O2有中含有氧分子D.凡是含氧元素的物质都是氧化物19.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空气中含量最多的两种气体是(    )A.氧气、氮气B.氮气、二氧化碳C.氧气、水D.二氧化碳、水20.医用口罩生产过程中常用环氧乙烷(C2H4O)灭菌。有关环氧乙烷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氧化物B.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由7个原子构成D.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6:1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21.化学用语可准确、简洁表达化学信息,请用化学用语填空。①3个钾原子______;②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③4个铵根离子______;④氢氧化镁______;⑤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_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9.0分)22.结合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1)写出气体a的化学式______(2)BaCl2溶液和稀硫酸反应的实质是______(3)写出将无色溶液A和无色溶液B混合后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写一个即可)(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无色溶液A能使酚酞溶液变蓝B.无色溶液B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C.无色溶液C中溶质组成一共有五种情况D.用酚酞溶液可确认无色溶液C中溶质的组成。23.用氯气消毒饮用水时,会生成少量对人体有害的有机物.因此,世界环保联盟建议全面禁止用氯气对饮用水消毒,推广使用安全、高效杀菌消毒剂ClO2.ClO2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冷却至11.0℃以下时变成红色液体,易溶于水,见光易分解.ClO2易与碱反应,其杀菌、漂白能力均优于氯气,消毒水体时不生成有害物质,也不存在用氯气消毒时残留的气味.(1)根据以上信息,请你总结出ClO2的性质:物理性质______; 化学性质______.(2)制取ClO2的方法有多种,目前欧洲一些国家用氯酸钠(NaClO3)与浓盐酸反应制取ClO2(Kestiog法),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O3+4HCl=2ClO2+Cl2↑+2H2O+2NaCl.我国最近研究成功用氯气和亚氯酸钠(NaClO2)反应制取ClO2,同时生成一种生活中常见的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此法与Kestiog法相比,其优点是______.24.某学习小组欲利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关气体制取的探究,请你分析并填空.(1)图中标有①的仪器名称是______.(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用该发生装置制取另一种常见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3)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甲烷,则实验室制取并收集甲烷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_.(5)利用E装置干燥O2时,进气端为______(填导管接口字母).25.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等人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进行了如图实验。他们用一束质量远大于电子的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发现:“大多数α粒子能穿过金箔,一小部分发生偏转,极少数被反弹回来。”回答下列问题:(1)1个α粒子由2个中子和2个质子构成,则α粒子带______(选填“正”或“负”)电。(2)甲图为金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乙图摘自元素周期表,据此回答下列问题。①X=______,b=______; ②金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③金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第______周期。四、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0分)26.根据如图所示仪器回答。(1)写出下列仪器名称:C为______,E为______;(2)既可用作反应容器又能直接加热的是______(填上述仪器的序号,下同),用于量度液体体积的是______;(3)用食盐固体配制生理盐水时,除上述仪器外,还需补充的仪器是______(填仪器的名称)(4)仪器A清洗干净的标准是______。27.I.如图为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氧气的部分装置图,据图回答:(1)写出编号a的仪器名称______。(2)若用B装置制取O2,写出对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3)若用D(装满水)收集O2,则气体应从______(填“b”或“c”)端导入。Ⅱ.小军同学在实验室帮老师整理药品时发现NaOH溶液试剂瓶口有一些白色固体,于是产生好奇心:这白色固体是什么?他为此进行了如下探究。【查阅资料】①NaOH在空气中变质不会生成 NaHCO3;②CO2不溶解于饱和NaHCO3溶液中,也不与NaHCO3反应;③Fe(OH)3呈红褐色,难溶于水;BaCl2溶液呈中性。【提出猜想】猜想一:是NaOH 猜想二:是Na2CO3  猜想三:______。 【实验探究】小军进行了下列实验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再加入足量BaCl2溶液______猜想二正确②过滤,在滤液中加入FeCl3溶液无红褐色沉淀生成【问题分析】实验操作①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的作用是______,实验操作②还有其他实验方案吗?如有,请写出一种实验方案(必须指明试剂和现象)______。为了提高实验结论的准确性,小军又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对该白色固体的性质进行进一步探究:【实验现象】A中有大量气泡产生,C中实验现象是______。【实验结论】白色固体是Na2CO3。【分析与反思】小军在与老师进行交流后得知,自己所设计的实验存在一定的缺陷,他对自己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装置B中也能产生CO2.写出装置B中产生C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改进措施:将浓盐酸换为稀盐酸。28.有一种生氧防毒面具,它由面罩、生氧罐、呼气管和吸气管等组成.在生氧罐中有淡黄色的粉末过氧化钠(Na2O2).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探究该面具的防毒原理.查阅资料:(1)2Na2O2+2CO2=2Na2CO3+O2(2)2Na2O2+2H2O=4NaOH+O2↑         (3)2Na2O2+4HCl=4NaCl+2H2O+O2↑  (4)Na2CO3+CO2+H2O=2NaHCO3实验设计: 请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利用装置A制取CO2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______.(2)装置B中的物质是______(填序号).A.NaOH溶液      B.饱和NaHCO3溶液         C.Na2CO3溶液(3)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装置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检验装置F中收集到的气体方法是______.(4)小亮为进一步探究反应后装置D中固体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完成部分实验报告:   操作Ⅰ中加水溶解无气泡,说明固体中无______,操作Ⅱ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的作用是______,根据实验现象判断反应后装置D中固体的化学式为______.实验结论:该防毒面具利用人体呼出的气体和氧化钠反应,产生氧气,供人呼吸.意外探究:小亮同学向上述红色的溶液中意外加入氢氧化钠固体,溶解,发现红色褪去,加水,红色又出现,红色褪去的原因估计是______. 参考答案及解析1.答案:B解析:解:A、空气的成分中没有一氧化碳,故选项错误;B、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故选项正确;C、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故选项错误;D、稀有气体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94%,故选项错误;故选B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稀有气体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94%、二氧化碳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2.答案:B解析:解:A、过滤可以除去难溶性杂质,吸水时,水首先进入两层纺织过滤器,能够去掉大的杂质,故正确;B、过滤可以除去难溶性杂质,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生命吸管”不可以过滤所有的粒子,故错误;C、活性炭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有很强的吸附性,净水时,它可以吸附颜色和味道,故正确。D、碘能杀死细菌、病毒和寄生虫,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故选:B。A、根据过滤可以除去难溶性杂质解答;B、根据“生命吸管”不可以过滤所有的粒子解答;C、根据活性炭的作用分析回答;D、根据碘就会发挥作用,杀死细菌、病毒和寄生虫,有新物质生成解答;了解净水的方法和鉴别软硬水的有关知识,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3.答案:C解析:解:A、镁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D、硫磺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A、根据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硫磺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4.答案:A解析:解:因缺钙而导致骨质疏松、佝偻病等的患者需要服用补钙药品,其中“钙”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钙”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A。食品、药品、营养品、矿泉水等物质中的“钙”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元素与微观粒子及物质的区别,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解是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5.答案:D解析:解:A.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其化学式为CaO,其俗名与化学式不相符合。B.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其化学式为Ca(OH)2,其俗名与化学式不相符合。C.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其化学式为NaHCO3,其俗名与化学式不相符合。D.苛性钠是氢氧化钠的俗称,其化学式为NaOH,其俗名与化学式相符合。故选:D。根据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6.答案:B解析:解:A、带电荷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例如电子带负电荷,质子带正电荷,但都不属于离子,故A错;B、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分子性质不同,氧气和臭氧(化学式为O3)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同,故B正确; C、点燃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或与氧气的混合物,容易发生爆炸,氮气不具有可燃性,所以点燃N2与O2的混合气体不能爆炸,故C错;D、物质的构成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所以纯净物不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可能是由原子或离子构成,故D错。故选:B。A、带电荷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B、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分子性质不同;C、点燃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或与氧气的混合物,容易发生爆炸;D、根据物质的构成微粒考虑。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原子的构成,构成物质的微粒,点燃可燃性气体的注意事项。7.答案:A解析:解:A、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燃放鞭炮标志,故选项正确。B、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吸烟标志,故选项错误。C、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点火标志,故选项错误。D、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带火种标志,故选项错误。故选:A。解答本题可根据图中常见标志的含义及题目的要求进行分析判断即可。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各个标志所代表的含义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8.答案:C解析:解:A、建材释放有害气体,属于室内空气污染物;故选项错误;B、劣质黏合剂释放的甲醛有毒气体,属于室内空气污染物;故选项错误;C、水果散发出的香味,不属于室内空气污染物;故选项正确;D、烹饪时产生的油烟,属于室内空气污染物;故选项错误;故选:C。本题主要是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粉尘主要指一些固体小颗粒。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关于“三废”的处理问题,是中考的热点问题,化学上提倡绿色化学工艺,要从源头上杜绝污染。9.答案:A解析:解: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 故选:A。根据已有的地壳中元素的含量进行分析解答即可。掌握地壳中元素的含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0.答案:D解析:解:A、铁在氧气中燃烧,瓶底要加少量的水。故A操作正确;B、读数时应将量筒垂直平稳放在桌面上,并使量筒的刻度与量筒内的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在同一水平面,故正确;C、过滤实验时,滤纸要紧贴漏斗内壁;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漏斗内液体的液面低于滤纸边缘;烧杯嘴紧靠引流的玻璃棒,玻璃棒的末端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漏斗下端紧靠接受的烧杯。故正确;D、给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其体积的13,防止沸腾溅出,图中试管内的液体太多,故错误;故选:D。A、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注意事项判断;B、量取液体时,①俯视:量取的液体实际体积偏大;②仰视:量取的液体实际体积偏小;C、根据过滤时要做到一贴、二低、三靠分析;D、给液体加热时,注意试管内液体的量,试管的倾斜度等;本题主要考查固体和液体的取用、量筒的使用及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的方法,了解各操作的注意事项.11.答案:D解析:解:A、该选项用的是压气法,原理为:用针筒向锥形瓶内打气时锥形瓶中气体压强增大,长颈漏斗的管中被压入一段水柱,则证明气密性良好,故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故A不符合题意;B、该选项用的是空气热胀冷缩法,原理为:用手掌紧握试管壁,若烧杯内有气泡产生,松手后导管下端口上升一段水柱,则证明气密性良好,故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故B不符合题意;C、该选项用的是注水法,原理为:向长颈漏斗中注水,直到长颈漏斗中的液面高于集气瓶中的液面,且两者液面差不再改变,就证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故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故C不符合题意;D、该装置未构成封闭体系,即右边的导管与大气相通,无论该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当用针筒向试管内打气时试管内都有气泡产生,故不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故D符合题意。故选:D。 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分析即可,装置气密性检验的原理是:通过气体发生器与附设的液体构成封闭体系,依据改变体系内压强时产生的现象(如气泡的生成、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装置气密性的好坏.一般用到的方法有:1、空气热胀冷缩法  2、注水法  3、抽气或压气法.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12.答案:D解析:解:A、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和水中的氢元素来自于该物质,证明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该选项说法正确;B、分子、原子不带电呈中性而离子带电,但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例如质子带正电荷,不是离子,该选项说法正确;C、有能量吸收或释放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灯泡发光放热,不是化学变化,该选项说法正确;D、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D。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13.答案:C解析:解:量筒量程选择的依据有两点:一是保证测量一次,二是量程要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故做某实验量取45mL的水,应选用的量筒是50mL。故选:C。从减小实验误差的角度去选择量筒的量程,量筒量程选择的依据有两点:一是保证测量一次,二是量程要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据此进行分析解答.量筒的使用是中考热点之一,掌握量筒的使用方法、量程的选择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4.答案:B解析:解:A、催化剂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既可加快反应速率,也可以减慢反应速率,故本选项说法错误; B、根据催化剂的概念: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故本选项说法正确;C、有许多化学反应不需要催化剂就能进行,有许多反应需要的催化剂不是二氧化锰。故本选项说法错误;D、催化剂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故本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催化剂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变二不变”,一变是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二不变是指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生成物的质量无影响。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对催化剂概念的理解,掌握催化剂的特征(“一变二不变”)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5.答案:A解析:解:A、分别取样于试管中,再分别滴加氢氧化钡溶液,微热,同时产生白色沉淀和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硫酸铵溶液,只产生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硝酸铵溶液,至产生白色沉淀的是稀硫酸,无明显现象的是氯化钠溶液,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合理可行。B、HCl能与过量的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再过滤除去过量的碳酸钙,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不合理。C、氯化银难溶于水,将铜片与ZnCl2及AgCl分别反应,均不反应,不能用于验证Zn、Cu、Ag的金属活动性,故选项实验方案不合理。D、CO2和HCl气体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不合理。故选:A。A、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B、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C、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进行分析判断。 D、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16.答案:D解析:解: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为酒精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酒香。故选:D。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7.答案:D解析:解:A、Na+所带电量为1个正电荷,Mg2+所带电量为2个正电荷,故A不符合题意;B、O2-和Mg2+所显电性不同,前者显负电性,后者显正电性,故B不符合题意;C、F-和Cl-核外电子数不同,前者为10个电子,后者为18个电子,故C不符合题意;D、Na+和NH4+核外电子数都为10个,都呈正电性,所带电量都为一个正电荷,故D符合题意;故选:D。根据右上角电荷数和元素种类确定核外电子数,所显电性和所带电量。本题主要考查了微粒中质子数和电子数的确定,给出的微粒,会根据微粒的构成情况确定质子数和电子数。18.答案:B解析:解:A、自然界的物质有的是以化合物形式存在,有的是以单质的形式存在,故A错;B、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所以属于化合物,故B正确;C、H2O2能生成氧气,是由于H2O2中含有氧元素,H2O2不含氧分子,故C错误;D、氧化物必须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元素是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故D错。故选B。19.答案:A 解析:解:空气中各成分体积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杂质0.03%故选:A20.答案:D解析:解:A、环氧乙烷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B、环氧乙烷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4):(16×1)=6:1:4,则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错误。C、环氧乙烷是由环氧乙烷分子构成的,1个环氧乙烷分子由7个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D、环氧乙烷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4)=6:1,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A、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B、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环氧乙烷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1.答案:3K Al 4NH4+ Mg(OH)2 Al+32O3解析:解: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分子或离子的个数;3个钾原子表示为3K,故答案为:3K;②书写元素符号时,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故答案为:Al;③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分子或离子的个数;4个铵根离子表示为4NH4+,故答案为:4NH4+;④化学式书写的一般规律是:正前负后,然后利用十字交叉法书写;氢氧化镁中镁元素+2价,氢氧根-1价,表示为Mg(OH)2,故答案为:Mg(OH)2;⑤元素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是+3价;故答案为:Al+32O3。书写元素符号时,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化学符号周围的数字表示不同的意义: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分子或离子的个数;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几个原子构成一个分子;元素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化学式书写的一般规律是:正前负后,然后利用十字交叉法书写。 本考点考查了化学式和离子符号的书写,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的书写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要加强练习,理解应用.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22.答案:(1)CO2 (2)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 (3)2HCl+Na2CO3=2NaCl+H2O+CO2↑ (4)B解析:解:碳酸钠与氢氧化钡反应会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所以白色沉淀甲是碳酸钡,氯化钡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所以白色沉淀乙是硫酸钡,无色溶液B和无色溶液A反应生成气体a、无色溶液C和白色沉淀丙,白色沉淀丙全部溶于盐酸,所以白色沉淀丙是碳酸钡沉淀,无色溶液B中不含硫酸,无色溶液B是一定含有盐酸和氯化钡,无色溶液A中一定含有碳酸钠、氢氧化钠,所以(1)气体a的化学式为:CO2;(2)BaCl2溶液和稀硫酸反应的实质是: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3)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2HCl+Na2CO3=2NaCl+H2O+CO2↑;(4)A.无色溶液A中含有碳酸钠、氢氧化钠,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故错误;B.无色溶液B中含有盐酸、氯化钡,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故正确;C.无色溶液C中溶质组成一共有六种情况即:①.氯化钠;②.氯化钠、碳酸钠;③.氯化钠、氯化钡;④.氯化钠、氢氧化钠;⑤.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⑥.氯化钠、氢氧化钠、氯化钡,故错误;D.碳酸钠、氢氧化钠都显碱性,都能使酚酞变红色,不能用酚酞溶液确认无色溶液C中溶质的组成,故错误。故选:B。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所给物质的性质和两两之间的反应,然后依据题中的现象判断各物质的存在性,最后进行验证即可。23.答案: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液态呈红色,易溶于水. ClO2易与碱反应,见光易分解 Cl2+2NaClO2=2ClO2+2NaCl 不产生有害气体,产品易分离解析:解:(1)物理性质包括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硬度,硬度等,根据所给信息,ClO2的物理性质为: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液态呈红色,易溶于水.化学性质主要体现在于其他物质反应上,ClO2的化学性质有:ClO2易与碱反应,见光易分解. (2)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且生产一种常见的盐,此盐应该是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Cl2+2NaClO2=2ClO2+2NaCl;相对于Kestiog法,此反应不产生有害气体,且产品易分离.故答案:(1)物理性质: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液态吴红色,易溶于水.化学性质:ClO2易与碱反应,见光易分解.(2)Cl2+2NaClO2=2ClO2+2NaCl;不产生有害气体,产品易分离.(1)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物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2)书写化学方程式时,首先要确定生成物,根据反应物的元素组成和提供的信息,可推知生成物,然后配平,注明条件;比较两个反应的优缺点,要从生成物的性质和状态还有反应条件等方面考虑.完成信息给予题时,要根据题目要求,抓住有用的信息,准确理解出题者的意图,应用所学知识来解答.24.答案:集气瓶;B;Zn+H2SO4=ZnSO4+H2↑;AC;b解析:解:(1)图中标有数字的仪器名称:①是集气瓶;(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所以发生装置是B;实验室利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也不需加热,也可用此发生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3)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甲烷,属于固体加热型,应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甲烷难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能用排水法、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即收集装置是C;(5)洗气应该是长进短出,所以利用E装置干燥O2时,进气端为b.故答案为:(1)集气瓶;(2)B;Zn+H2SO4=ZnSO4+H2↑;(3)AC;(5)b.(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进行分析;(2)根据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选择发生装置,并结合实验室制取氢气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甲烷,甲烷难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进行分析解答;(5)根据洗气应该是长进短出进行分析.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 25.答案:正 79 1 197.0 六解析:解:(1)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1个α粒子由2个中子和2个质子构成,则α粒子带正电。故填:正。(2)①X=79,a=2,b=79-2-8-18-32-18=1.故填:79;1.②金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7.0.故填:197.0.③金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数是6,在周期表中处于第六周期。故填:六。(1)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2)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的相对质量;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是几,所处周期就是几。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注意理解和应用。26.答案:酒精灯 集气瓶 A F 托盘天平 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解析:解:(1)图中所指仪器的名称,C为酒精灯,E为集气瓶;(2)既可用作反应容器又能直接受热的是试管;用于量度液体体积的是量筒;(3)用食盐固体配制生理盐水时,除上述仪器外,还需补充的仪器是托盘天平;(4)玻璃仪器清洗干净的标准是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故答案为:(1)酒精灯;集气瓶;(2)A;F;(3)托盘天平;(4)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1)根据常见仪器的名称和用途进行分析;(2)根据仪器的用途进行分析;(3)根据配制生理盐水所需仪器进行分析;(4)根据玻璃仪器清洗干净的标准进行分析。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27.答案:Ⅰ(1)锥形瓶;(2)2H2O22H2O+O2↑; (3)c;Ⅱ【提出猜想】NaOH、Na2CO3;【实验探究】产生白色沉淀;【问题分析】检验并且除去碳酸钠;过滤,在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不变色;【实验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分析与反思】NaHCO3+HCl=NaCl+H2O+CO2↑。解析:解:I.(1)a的仪器名称是锥形瓶。故填:锥形瓶。(2)若用B装置制取O2,应该是利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对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H2O22H2O+O2↑。故填:2H2O22H2O+O2↑。(3)若用D(装满水)收集O2,则气体应从c端导入。故填:c。Ⅱ.【提出猜想】猜想一:氢氧化钠没有变质:是NaOH 猜想二:氢氧化钠全部变质:是Na2CO3  猜想三:氢氧化钠部分变质:是NaOH、Na2CO3。故填:NaOH、Na2CO3。【实验探究】①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再加入足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是因为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了碳酸钡沉淀;②过滤,在滤液中加入FeCl3溶液,无红褐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不含有氢氧化钠,实验过程如下所示: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再加入足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猜想二正确②过滤,在滤液中加入FeCl3溶液无红褐色沉淀生成【问题分析】实验操作①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的作用是检验并且除去碳酸钠;另一种一种实验方案:过滤,在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不变色,说明溶液中不含有氢氧化钠。 故填:检验并且除去碳酸钠;过滤,在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不变色。【实验现象】A中有大量气泡产生,C中实验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填: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分析与反思】装置B中也能产生CO2,是因为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在装置B中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NaHCO3+HCl=NaCl+H2O+CO2↑。故填:NaHCO3+HCl=NaCl+H2O+CO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和氯化铁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和氯化钠,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和氯化钠;盐酸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28.答案:CaCO3+2HCl=CaCl2+CO2↑+H2O 发生与停止 B 证明HCl已除尽或检验HCl是否已除尽 CO2+2NaOH=Na2CO3+H2O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若复燃,证明是氧气 Na2O2 证明并除尽Na2CO3或除尽Na2CO3或除去Na2CO3 NaOH和Na2CO3 NaOH溶液浓度太大解析:解:(1)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利用装置A制取CO2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2)装置B的作用是除去氯化氢;A.NaOH溶液可以与氯化氢、二氧化碳都反应,错误;           B.饱和NaHCO3溶液只与氯化氢,正确;            C.Na2CO3溶液可以与氯化氢、二氧化碳都反应,错误;     (3)硝酸银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装置C的作用是证明HCl已除尽或检验HCl是否已除尽;装置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检验装置F中收集到的气体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若复燃,证明是氧气;(4)由2Na2O2+2H2O=4NaOH+O2↑可知,操作Ⅰ中加水溶解无气泡,说明固体中无Na2O2;操作Ⅱ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并除尽Na2CO3并除尽Na2CO3 ;根据滤液中加酚酞,溶液变红,说明溶液中用氢氧化钠,实验现象判断反应后装置D中固体的化学式为NaOH和Na2CO3;   小亮同学向上述红色的溶液中意外加入氢氧化钠固体,溶解,发现红色褪去,加水,红色又出现,红色褪去的原因估计是NaOH溶液浓度太大.答案:(1)CaCO3+2HCl=CaCl2+CO2↑+H2O; 发生与停止;       (2)B;(3)证明HCl已除尽或检验HCl是否已除尽;CO2+2NaOH=Na2CO3+H2O;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若复燃,证明是氧气;(4)Na2O2;   证明并除尽Na2CO3或除尽Na2CO3或除去Na2CO3 (只答证明有Na2CO3不给分);NaOH和Na2CO3;    NaOH溶液浓度太大.(1)据反应原理书写方程式;并据装置特点分析解答;(2)根据装置B的作用是除去氯化氢解答;(3)根据装置C的作用是证明HCl已除尽或检验HCl是否已除尽解答;(4)根据2Na2O2+2H2O=4NaOH+O2↑可知,操作Ⅰ中加水溶解无气泡,说明固体中无Na2O2;BaCl2溶液和碳酸钠反应解答;该题根据查阅资料提供的信息并结合实验步骤和现象解决问题.主要考查读题能力,能把题目所给信息与所学知识进行牵连.知道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化学
发布时间:2021-11-02 14:45:34 页数:22
价格:¥3 大小:188.54 KB
文章作者:likeziyuan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