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10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4

2/4

剩余2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三、课内文言语段考察与朱元思书(八年级下册169页作者:吴均)(1)课文注释考察(每空2句,共40分)风烟俱净,天山共色(1、)。从流飘荡(2、),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3、),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4、)。急湍甚箭,猛浪假设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5、),负势竞上(6、),互相轩邈(7、);争高直指(8、),千百成峰(9、)。泉水激石,泠泠作响(10、);好鸟相鸣(11、),嘤嘤成韵(12、)。蝉那么千转(12、)不穷,猿那么百叫无绝(13、)。鸢飞戾天(14、)者,望峰息心(15、);经纶世务者(16、),窥欲忘反(17、)。横柯上蔽(18、),在昼犹昏(19、);疏条交映(20、),有时见日。(2)文言虚词考察(每题2分,共2分)①.与“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中“者”的意义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中考原题答案C)A.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B.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C.肉食者鄙,未能远谋D.水陆草木之花,得意者甚藩(3)文言句子翻译考察(每题3分,共24分)①.蝉那么千转不穷,猿那么百叫无绝。②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③急湍甚箭,猛浪假设奔。④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⑤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⑥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⑧争高直指,干百成峰”。(4)课文内容理解探究.(总共14分)①.作者对富阳至桐庐沿途风光的总体印象是(请用文中的一个四字短语作答),并且重点从和两方面进展了描绘。(3分)(中考题)②文章由景生情,因情明志,作者不由发出感慨的句子是;。(用课文原句填空)(2分)(中考题)(答案:①天下独绝1分,山、水各1分②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③.作者抒写了“鸢飞戾天者”和“经纶世务者”看到富春江奇异的风光以后“望峰息心”、“窥谷忘反”的感受,范仲淹在〈〈岳阳楼记〉〉4/4\n一文中也写了迁客骚人登上岳阳楼之后的种种“览物之情”,他们写这些感受的目的有什么不同?(2分)(中考题)[答](答案:作者所写的“鸢飞戾天者”和“经纶世务者”的感受,是一种设想,以此衬托出山水景物的魅力,表现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范仲淹以迁客骚人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表达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境界)④作者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概括富春江的风光。请说说富春江的山“奇”在哪里?水“异”在哪里?(2分)(中考题)(答案:写山的“奇”: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那么千转不穷,猿那么百叫无绝。写水的“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假设奔。)⑤以下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中考题)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一句从大处着笔,勾勒出富春江这幅山水画卷的整体气象。B、文中通过写水的“缥碧”、“直视无碍”、“急湍”这三个特点来表现富春江水之“异”。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现出富春江山水巨大的诱人魅力,令人陶醉其中,流连不已。D、文章生动而简练地描写了富春江山水的优美风光,抒发了作者向往自然、寄情山水的情感。(中考题)(答案:B)⑥文章情景交融,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趣?(2分)(中考题)(答案:流露出作者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和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评分标准]此题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送东阳马生序》(八年级下册176页作者:宋濂)(1)课文注释考察(每空2句,共60分)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致(1、)书以观,每假借(2、)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3、)。录毕,走(4、)送了,不敢稍逾约(5、)。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6、),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7、)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8、)。先达德隆望尊(9、),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10、)。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11、),俯身倾耳以请(12、);或遇其叱咄(13、),色愈恭,礼愈至(14、),不敢出一言以复;俟(15、)其欣悦,那么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16、),行深山巨谷中,穷冬(17、)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18、)而不知。至舍(19、4/4\n),四支(20、)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21、),以衾(22、)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23、)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24、)绮绣,戴朱缨(25、)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26、),烨然(27、)假设神人;余那么緼袍敝衣(28、)处其间,略无慕艳意(29、),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假设人也(30、)。盖余之勤且艰辛此。(2)文言虚词考察(每题2分,共6分)①、以下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2分)A门人弟子填其室       B  弗之怠或遇其叱咄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C邻舍有烛而不逮       D 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答案D(中考题)②、下面句子中的“以”的用法与例句中加点的“以”的用法相同的是。()(2分)例句:“以是人多以书假余。”A、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B、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C、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答案:D(中考题)③.以下句子“而”字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足肤皲裂而不知B.执策而临之C.学而不思那么罔D.出淤泥而不染答案:B(中考题)(3)文言句子翻译考察(每题3分,共21分)①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②人之为学,不日进那么日退。③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④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假设人也。⑤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⑥盖余之勤且艰假设此。⑦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4)课文内容理解探究.(总共18分)①、作者幼时借书抄书来读,其原因是由“”与“”之间的矛盾决定的。(摘录原文答复)(2分)(中考题)②、文章从四个方面表达了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困难,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4分)答:答案:嗜学家贫(顺序可换)幼时抄书之辛,成年叩问之难,从师奔波之艰,住读生活之苦。4/4\n③.宋濂对乡之先达持怎样的态度?你怎样评价这种师生关系?(3分)(中考题)(答案.对乡之先达,宋濂毕恭毕敬,"色恭""礼至"。对师道尊严赞成与否,言之成理即可。)④、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三条理由(各用四个字概括)。(3分)(中考题)①②③(答案:、①刻苦学习②博览群书③虚心求教)⑤作者写自己求学经历困难的目的是什么?(3分)(答案:目的是劝勉马生不要辜负良好的学习条件,要刻苦读书,以期有所成就.)⑥作者”虽愚,卒获有所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分)(答案:强烈的求知欲,为获得知识学问,它不辞辛苦,不怕困难,非常虚心虔诚地求教.)4/4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20:59:54 页数:4
价格:¥3 大小:18.21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