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8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4

2/4

剩余2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三、课内文言语段考察26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1)阙(2)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3)夜分(4),不见曦(5)月。  至于夏水襄(6)陵,沿(7)溯(8)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9)御风,不以疾(10)也。  春冬之时,那么素湍(11)绿潭,回清(12)倒影。绝巘(13)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14)其间。清荣峻茂(15),良多趣味。每至晴初(16)霜旦(17),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18)引(19)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文言注释考察2、文言虚词考察(1)以下加点词的用法、意思相近的一组是()A.之春冬之时而城居者未之知也B.其其间千二百里其真无马邪C.以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以其境过清D.故故渔者歌曰故自号曰醉翁也3、文言句子翻译考察(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4)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5)清荣峻茂,良多趣味。(6)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4、课文内容理解探究(1)《三峡》选自《》,这部著作是为《》所作的注,作者,地理学家。(2)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三峡的山”和“夏季的水”的特点。(3)“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描写得形神兼备,试分析好在哪里?4/4\n(4)作者只用“清荣峻茂”四字就概括写出了水,树,山,草的风貌,请发挥你的想象力,用优美的语言把这个风光再现出来。(5)作者在描写秋天三峡时,引用渔歌,请写出文中引用的渔歌及其作用。(6)作者写三峡即从大处山、水落笔,又用其他景物衬托,请写出作者在文中还写了那些景物,分析这样写有什么好处?(7)“仁者爱山,智者乐水”。古人对山水的赞美之辞很多,请你写出你喜欢的描绘山水的佳句,并简析。(8)《岳阳楼记》中也引用了渔歌“渔歌互答,此乐何极!”与本文中引用渔歌的作用是否相同?为什么?(9)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也可以从本文找出两条理由,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并写出文中印证理由的原句。理由1:__________原句:________________理由2:__________原句:________________答案:2、(1) D4、(1)水经注疏水经郦道元北魏(2)三峡山的特点是连绵不断、高耸峻拔。夏季江水的特点是江水盛大、水流湍急。(意思对即可)(3)这两句的意思是: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盘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句中以“回清”写“素湍”的动态,以“倒影”写“绿潭”的静态,极言江水这清澈。“素湍”见浪花之雪白;“绿潭”显潭水之清澈,“回清”写江水之动态。 (4)清清的江水跳跃着,闪动着粼粼的光;树木茂盛繁;山峰高峻挺拔,野草密密青青。(5)“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从猿的叫声中,使人进一步感受三峡独特的地理特点:山高岭连、峡窄、水长、通过对猿的凄惨叫声的侧面描写,渲染秋天悲凉、萧瑟的气氛。(6)还写了怪柏、草、树、瀑布、涧等景物,并抓住这些景物的特征,运用酣畅的笔力,自然贴切,既让读者身临其境,又引起读者思想感情的共鸣。(7)“两岸连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江水从天边流来,沐浴着阳光的白帆飘来,不仅写出山水壮美,而且表现诗人的旷达!(8)不同。《岳阳楼记》中是衬托喜悦的心情;《三峡》中是渲染肃杀、凄清气氛。(9)理由1:水流急(或速度快或水势迅猛或水流湍急等相同意思均可)原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或:虽乘风御风不以急也)理由2:落差大(意思相同均可)原句:悬泉瀑布,飞漱其间。27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顶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1)。青林翠竹,四时(2)俱备。晓雾将歇(3),猿鸟乱鸣。夕日欲颓(4),沉鳞(5)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6)。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7)其奇者。1、文言注释考察2、文言虚词考察(2)与“山川之美”中之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4/4\n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B、怅恨久之(《陈涉世家》)C、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D、宋何罪之有?(《公输》)3、文言句子翻译考察(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2)青林翠竹,四时俱备(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4)夕日欲颓,沉鳞竞跃。(5)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4、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5、课文内容理解探究(!)本文与《三峡》都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的赞美之情,请从文中各摘录一句直接抒发这种情感的句子。(2)本文与《三峡》都写到了“猿鸣”,请分别说明“猿鸣”各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3)这段文字描绘了作者隐居之地的风光,你觉得作者流露出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答谢中书书》最后一句话“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有什么言外之意?答案:2、A4、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5、(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实是欲界之仙都(2)《三峡》:猿鸣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凉的气氛。《答谢中书书》:猿呜渲染了清晨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热闹气氛。(3)热爱自然自得其乐表现清高超脱的情怀。(4)这句话表达了作者要像谢灵运那样,陶情怡乐于这美妙的山水之中,抒发了归隐林泉的终身志趣。27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1)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2)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3),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4)少闲人(5)如吾两人者耳。1、文言注释考察2、文言虚词考察(1)“与相与步于中庭”中“于”意思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皆以美于徐公B、躬耕于南阳C、所欲有甚于生者D、胡不见我于王3、文言句子翻译考察(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4/4\n(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4、课文内容理解探究(1)全文以“”为线索,依据作者的行踪,以诗的笔触描绘了夏夜月光图,创设了一种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心境。(2)“月色入户”一句中“入”字用得好,好在哪里?(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段写出了月光和竹柏倒影的什么特点?点染出一个怎么样美妙的境界?(4)你是如何理解文中“闲人”的含义? (5)本文写作时,苏轼已被贬黄州。当时,他备受监视,近乎流放。揣摩文章最后一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6)文人雅士,善借月抒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如霜月色,引发李太白思乡之苦;“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似钩弯月,触动李后主亡国之痛;此文中,苏东坡如何巧喻月色?又表达了怎样的心情呢?答案:2、B4、(1)月光清冷皎浩旷达(2)用拟人手法,写月似乎也通人情,善解人意,知道人的寂寞,主动来与之为伴(3)此句用比喻手法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4)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尽在其中。(或表现作者虽遭贬谪仍强作轻松愉快的复杂心情。既有由赏月咏月而发的自豪自慰,又有为"闲人"的境遇而生的惆怅和苦闷。)5、赏月的欣喜;贬谪的悲凉;人身的感慨;被贬的无奈寂寞;虽屡遭贬谪,但仍乐观豁达。(6)文中苏东坡将月色比喻成一泓空明的积水,又将松柏影比喻成水中藻、荇。(答将月色比喻成一泓空明的积水即可给分);表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情:既有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又有赞赏自己与朋友情趣高雅的自得等。4/4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20:59:52 页数:4
价格:¥3 大小:17.01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