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单元测试卷(人教福建版 2024年秋)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4

2/14

剩余12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单元测试卷(人教福建版2024年秋)一、积累与运用(25分)1.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10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穿行三峡,你不觉吟诵起郦道元“至于夏水襄陵,①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名句;来到荆门,你能领略李白歌咏的“②____________________,江入大荒流”的壮美景色……其实,“一切景语皆情语”,徜徉于文学艺术的原野,情景交融的佳句俯拾皆是:“大漠孤烟直,③____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描绘了边陲大漠壮阔雄奇的景象,诗人的精神为之一振;“④__________________,猎马带禽归”(王绩《野望》)借写傍晚时分人的活动,从反面衬托出诗人郁闷孤单的心境;“⑤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透露出诗人见到莺歌燕舞的早春美景的喜悦之情;“⑦______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借眼前杂草丛生之态传达了作者忧国伤时之情;“鸢飞戾天者,⑨______________________;⑩____________________,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借景言志,既反映了作者对争名逐利的官场的鄙视,又衬托出大自然美景诱人的力量,既写奇景,又抒感慨。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9分)2023年9月28日,最能代表建州历史文化的省级历史文化街区——福建省建瓯市铁井栏—紫芝街历史文化街区开街。历时一年改造提升和精心修缮的街区,重演了昔日繁华。街区内古厝林立,青砖黛瓦,木雕石刻,处处皆景,__①__(huǎnɡ)若时光定格。走进街区,随处可见浓__②__(yù)的建州文化元素。门廊前(  )的是“千年建州·理学名城”的大红灯笼;利用建瓯“福酱”酒调制的“酱香咖啡”馆(  );路口那棵(  )福建历史的“福建树”下,众人__③__(qí)福许愿;“殷闽博物馆”展出各个时代的古币、铜镜等殷闽精品文物,呈现建州古钱币的发展脉络。一条铁井栏,半部建州史,铁井栏古街让“以文兴城”的古建州在穿越千年后再次全方位呈现。(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①②③处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3分)14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张挂 门庭若市 解释 B.悬挂 熙熙攘攘 解释C.悬挂 门庭若市 诠释D.张挂 熙熙攘攘 诠释(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历时一年改造提升和精心修缮的街区,重复了昔日繁华。B.历时一年精心修缮和改造提升的街区,重现了昔日繁华。C.历时一年精心修缮和改造提升的街区,重复了昔日繁华。D.历时一年改造提升和精心修缮的街区,重现了昔日繁华。3.名著阅读。(6分)小语认为,《昆虫记》的作者法布尔和他笔下的昆虫们也是“孤勇者”。请结合阅读感受,谈谈你的理解。二、阅读(65分)(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4、5题。(6分)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本诗首句“结庐在人境”,交代了诗人隐居之地乃是众人聚居之地。B.“见”字传达不经意间与南山美景相遇,表现诗人内心的悠闲恬静。C.“心远地自偏”的意思是只要居所偏僻安静,心就会远离喧闹的尘世。D.本诗淳朴自然,将抒情、写景、感悟融为一体,既富有情趣又内蕴哲理。5.“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什么?请简要回答。(3分)14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6分)贞观六年,太宗谓魏征曰:“古人云,王者须为官择人,不可造次①即用。朕今行一事,则为天下所观;出一言,则为天下所听。用得正人,为善者皆劝;误用恶人,不善者竞进②。赏当其劳,无功者自退;罚当其罪,为恶者戒惧。故知赏罚不可轻行,用人弥须慎择。”征对曰:“举选之事,自古为难,故考绩黜陟③,察其善恶。今欲求人必须审访其行若知其善然后用之。设令此人不能济事,只是才力不及,不为大害。误用恶人,假令强干,为患极多。但乱代惟求其才,不顾其行。太平之时,必须才行俱兼,始可任用。”(节选自《贞观政要·卷三》,有删改)【注释】①造次:草率。②进:向前,前进,这里指钻营求利。③黜陟:指官吏降免或升迁。6.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加点词方法提示解释(填写文字)举选之事关联教材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恶者戒惧关联词语戒备森严(2)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患极多关联成语防患未然(3)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乱代惟求其才使用词典选择义项乱:①扰乱,败坏;②无秩序,混乱;③昏乱,惑乱(4)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今欲求人/必须审访/其行若知其善/然后用之B.今欲求人/必须审访/其行若知其善然/后用之14 C.今欲求人/必须审访其行/若知其善然/后用之D.今欲求人/必须审访其行/若知其善/然后用之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王者须为官择人,不可造次即用。(3分)(2)太平之时,必须才行俱兼,始可任用。(3分)9.文中唐太宗和魏征择人、用人之道是什么?请简要概括。(3分)(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20分)林中溪水李汉荣①一条大河有确切的源头,一条小溪是找不到源头的,你看见某块石头下面在渗水,你以为这就是溪的源头,而在近处和稍远处,有许多石头下面、树丛下面也在渗水,你就找那最先渗水的地方,认为它就是源头,可是那最先渗水的地方只是潜流乍现,不知道在距它多远的地方,又有哪块石头下面或哪丛野薄荷附近,也眨着亮晶晶的眸子。于是,你不再寻找溪的源头了。你认定每一颗露珠都是源头,如果你此刻莫名其妙流下几滴忧伤或喜悦的泪水,那你的眼睛、你的心,也是源头之一了。尤其是在一场雨后,天刚放晴,每一片草叶,每一片树叶,每一朵花上,都滴着雨水,这晶莹、细密的源头,谁能数得清呢?②溪水是很会走路的,哪里直走,哪里转弯,哪里急行,哪里迂回,哪里挂一道小瀑,哪里漾一个小潭,乍看潦草随意,细察都有章法。我曾试着为一条小溪改道,不仅破坏了美感,而且要么流得太快,水上气不接下气似的在逃命,要么滞塞不畅,好像对前路失去了信心。只好让它复走原路,果然又听见纯真喜悦的足音。③别小看这小溪,它比我更有智慧,它遵循的就是自然的智慧,是大智慧。14 它走的路就是它该走的路,它不会错走一步路;它说的话就是它该说的话,它不会多说一句话。你见过小溪吗?你见过令你讨厌的小溪吗?比起我,小溪可能不识字,也没有文化,也没学过美学。在字之外、文化之外、美学之外,溪水流淌着多么清澈的情感和思想,创造了多么生动的美感啊!我很可能有令人讨厌的丑陋,但溪水总是美好的,令人喜爱的。自古以来,所有的溪水都是如此可爱,它令我们想起生命中最美好纯真的那些品性。④林中的溪水有着特别丰富的经历。我跟着溪水蜿蜒徐行,穿花绕树,跳涧越石,我才发现,做一条单纯的溪流是多么幸福啊!你看,老树掉一片叶子,算是对它的叮咛;那枝野百合花投来妩媚的笑影,又是怎样的邂逅呢?野水仙果然得水成仙,守着水就再不远离一步了;盘古时代的那些岩石,老迈愚顽得不知道让路,就横卧在那里,温顺的溪水就嬉笑着绕道而行,在顽石附近漾一个潭,正好,鱼儿就有了合适的家,到夜晚,一小段天河也向这里流泻、汇聚,潭水就变得深不可测;兔子一个箭步跨过去,溪水就抢拍了那惊慌的尾巴;一只小鸟赶来喝水,好几只小鸟赶来喝水,溪水正担心会被它们喝完,担心自己被它们的小嘴衔到天上去,不远处,一股泉水从草丛里笑着走过来,溪水就笑着接受了它们的笑……⑤我羡慕这溪水,如果人活着,能停止一会儿,暂不做人,而去做一会儿别的,然后再返回来继续做人,在这“停止做人的一会儿里”,我选择做什么呢?就让我做一会儿溪水吧,让我从林子里流过,绕花穿树、跳涧越石,内心清澈成一面镜子,经历相遇的一切,心仪而不占有,欣赏然后交出,我从一切中走过,一切都成了我的记忆。你们只看见我的清亮,而不知道我清亮里的无限丰富……(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第①段写泪水入溪,眼睛、心灵都成为小溪的源头,更能凸显小溪源头众多。B.第②段中“我”尝试给小溪改道,却失败了,可见遵循自然法则的重要性。C.文中的“我”作为抒情的主体,极力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对自然的赞美。D.这篇叙事抒情散文,写了溪水丰富的经历,语言清新动人,富有美感和诗意。11.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描写林中溪水?请简要概括。(4分)14 12.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6分)(1)乍看潦草随意,细察都有章法。(赏析加点词语)(3分)(2)别小看这小溪,它比我更有智慧,它遵循的就是自然的智慧,是大智慧。(赏析句子)(3分)13.文章第⑤段中作者说,若能“暂不做人”,“就让我做一会儿溪水吧”。作者为什么如此强烈而深挚地羡慕溪水呢?请简要分析。(3分)14.有人说,《林中溪水》很好地表现出李汉荣作品的艺术特色,即诗意的表达和奇特的想象。请你选择其中一个艺术特色简要分析。(4分)(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13分)14 福州的古建筑(节选)曾意丹①福州的古建筑很有魅力,原因何在?宋代曾任福州知州的散文大家曾巩,在他所撰的《道山亭记》中,已为我们道出了个中缘由:“麓多桀木,而匠多良能,人以屋室巨丽相矜,虽下贫必丰其居。而佛、老子之徒,其宫又特盛。”②福州古建筑主座的建筑和我国传统建筑的布局特征一样,在纵向的中轴线上,布置厅堂(殿堂)等主要建筑,两旁对称地布置房舍庭院。主座外,其侧院多数是较灵活地随意布置,不按对称布局。如沈葆桢故居,其主座就严格按纵向中轴线对称地布置厅堂房舍,而侧院则自由灵活地布置几座横向的客厅、书厅、假山、园池、杂屋等。③福州古建筑平面布局还有个特点,那就是民居由一组或几组三合院、四合院沿中轴线纵向组合的几进院落构成,如螺洲的陈若霖故居。这种四合院和北京四合院不同。北京四合院的庭院是户外庭院,面积较大,而福州的民居天井则完全是厅堂、回廊、披榭紧密围合而成的室内庭院,面积相对较小。④从建筑空间的处理来看,福州建筑在中轴线上的主厅堂,比北方的厅堂明显高大、宽敞,与其他廊、榭等建筑形成高低错落、活泼而又极富变化的空间格局。厅堂一般是开敞式的,与天井融为一体。特别要指出的是,为了使厅堂显得高大、宽敞、开放,一般在廊轩的处理上着力,承檐的檩(桁)木,或再加一根协助承檐的檩(桁)木(或叫阑额),都特意采用粗大而长的优质硬木材(楠木、铁梨木等),并用减柱造的办法,使得厅堂(殿堂、戏台)前无任何障碍,这在北方建筑及其他南方民居建筑中,都极少见到。例如阳岐叶大庄的玉屏山庄,宫巷林聪彝故居之轿厅以及祠、庙的戏台,均是如此处理。这是福州古建筑的重要特色之一。⑤福州民居最具特色的是曲线形的封火墙。封火墙在江南建筑中,以徽州建筑90度角直线构成的阶梯形山墙为主流形式,这种形式在福州却极其少见,仅见于闽侯县大湖乡的郎官庙和仓山区的安澜会馆。而曲线形的封火墙,却是福州民居建筑独一无二的选择。⑥我们从百年前福州南门的照片中可以看到,城内鳞次栉比的民宅,那万千条曲线构成的封火墙,犹如万顷波涛,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构成了这座海滨城市极具动感的美的韵律。这种壮美的图景,目前只能在三坊七巷中觅得一点余韵。14 1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第①段引用曾巩所撰的《道山亭记》中的句子,说明了福州古建筑很有魅力的缘由。B.第②段主要运用了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福州古建筑的平面布局特征。C.第④段中加点的“极少”说明福州古建筑在廊轩处理方法上的独特之处,体现语言的准确。D.选文采用空间顺序,介绍了福州古建筑的平面布局、建筑空间的处理、民居特色等。16.福州古建筑平面布局主要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4分)17.阅读以下链接材料,结合选文,请你向游客介绍福州三坊七巷的马鞍墙。(100字左右)(6分)链接材料:马鞍墙是流行于福州地区的建筑风格,是封火墙的一种。福州三坊七巷的马鞍墙,墙体随着屋架的起伏做成流线型,因形状像马鞍而得名。马鞍墙除了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外,还隐藏着吉祥的祈求夙愿。(五)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20题。(10分)14 树人中学八年级(1)班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国“和”文化概谈,以下是第一小组收集的部分材料。材料一:两千多年前,中国人就提出了“和实生物”的观点,认识到宇宙万物都是不同成分和因素,以一定的关系共存的统一体,这就是和。宇宙万物以和为基础,万物是和的万物。“和实生物”就是中国人的宇宙观。中国人以和为贵,追求和平、和睦、和谐。材料二: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即“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把天地万物视为不可分割的整体,把人与自然看作浑然一体,有力指导了生态文明建设,使生态环境保护取得历史性成就。协和万邦的国际观是中华“和”文化传统在处理民族与国家之间关系时的重要体现,使我们从容应对人类共同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引领人类进步潮流。和而不同的社会观蕴含着深刻的哲学和伦理智慧,我们应以“和而不同”的态度对待我国国内不同民族、地域以及社区的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人心和善的道德观,有助于建构道德规范,不断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准,夯实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材料三:第一小组拟根据材料制作活动课件,以下是课件的部分页面,请你一起参与交流。14 18.同学们讨论课件制作的相关问题,以下说法不符合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3分)A.材料三中的两张图片,文字和图画相结合,且都有“和为贵”的文字。B.从活动类型看,第1页上方的“主题班会课”应改为“综合性学习活动”。C.根据“和”与“万物”的关系,第2页第①处应填“包含”,而不是“基础”。D.第2页第②处可将“万物都是不同成分和因素,以一定的关系共存的统一体”作为“和”的内涵填入。19.你认为材料三的哪张图片最适合插入课件第1页的相应位置?请说明理由。(3分)14 20.课件第3页应填入的内容分别是什么?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4分)三、写作(60分)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钥匙,可以是开锁或上锁的工具;钥匙,也可以是解决问题的方法;钥匙,还可以是……看似平常的钥匙,有时却意义重大。请以《钥匙》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14 答案一、1.①沿溯阻绝 ②山随平野尽③长河落日圆 ④牧人驱犊返⑤几处早莺争暖树 ⑥谁家新燕啄春泥⑦国破山河在 ⑧城春草木深⑨望峰息心 ⑩经纶世务者2.(1)①恍 ②郁 ③祈 (2)C (3)B3.示例:我认同这个观点。因为法布尔多年坚持不懈地研究昆虫,独自长时间观察昆虫,细致入微、孜孜不倦,最终写成史诗般的著作《昆虫记》,他是科学界的“孤勇者”。他笔下的许多昆虫也是“孤勇者”,比如蝉,在地下蛰伏四年,只为了一生一次短短五个星期的地上生活,它们坚韧不拔,默默忍耐孤独和黑暗。(6分,合理即可)二、(一)4.C 点拨:“心远地自偏”的意思是,只要心情闲适,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5.“真意”是远离喧嚣、超凡脱俗的心境;(1分)悠然自得、闲适恬静的田园生活;(1分)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志趣。(1分)(二)6.(1)选拔、任用 (2)警戒(3)祸害,灾难 (4)无秩序,混乱7.D8.(1)君主必须根据官职来选择合适的人,不能草率任用。(2)社会安宁的时候,必须才能和品行都具备(的人),才可以任用。9.①选拔人才要慎重;(1分)②要赏罚分明;(1分)③太平之时,必须任用德才兼备之人。(1分)【参考译文】贞观六年,唐太宗对魏征说:“古人说过,君主必须根据官职来选择合适的人,不能草率任用。我现在做一件事,就会被天下人看到;说一句话,就被天下人听到。任用了正直的人,干好事的人都得到勉励;错用了坏人,不干好事的人就争相钻营求利。奖赏和受赏者的功绩相当,没有功劳的就会自动退避;惩罚和犯罪者的罪行相称,坏人就有所戒惧。由此可知,赏罚绝不可以轻易使用,用人更需要慎重选择。”魏征对答说:“14 任用选拔官员这事,从古以来就是很难的,所以在考核官吏政绩、决定贬降还是升迁时,要察看他的善恶。如今想找人才,必须仔细察访他的品行。如果了解到真是好的,然后才可任用。如果这个人不能成事,只是才干能力做不到(这件事),不是大害。错用了坏人,如果他精明干练,造成的祸害就会很多。只是在混乱时代只求有才能,不考虑他的品行;社会安宁的时候,必须才能和品行都具备(的人),才可以任用。”(三)10.D 点拨:本文为写景抒情散文。11.从四个方面描写:①溪水源头众多;②溪水遵循自然规律流淌;③溪水品性美好纯真;④溪水经历丰富。(每点1分,共4分)12.(1)“章法”比喻办事的程序和规则。(1分)这里用来形容溪水流淌的情状,兼用拟人修辞,表现其遵循自然,充满艺术之美,用词精当。(2分)(2)运用拟人(对比)手法,(1分)写出小溪智者的形象,同时以“我”的不敏,衬托小溪顺应自然的大智慧,(1分)表达出“我”对小溪的深爱与赞赏。(1分)13.示例:溪水自由自在,经历丰富,活泼而灵动,美好而纯真;(1分)溪水遵循自然,不随意改变,呈现出最美的自然的生命状态;(1分)溪水承载着作者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寄托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1分)14.示例一:诗意的表达。开篇对溪水源头的描写,洋溢着浓浓的诗情。作者把每一颗露珠甚至每一滴泪水,都作为小溪的源头,使小溪人格化,让小溪仿佛具有了感情,活起来了,充满诗意的描写把读者带进了一个美妙的境界。示例二:奇特的想象。运用奇特的想象,使景物充满活力。将自由灵动的溪水想象成活泼乖巧、富有智慧的人,使我们仿佛置身在这一条可爱的溪水面前,被吸引而不愿意离去。文中流露出无邪的童心,充溢着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赞美,感染读者,引起共鸣。(4分,合理即可)(四)15.D 点拨:第②③段介绍了福州古建筑平面布局的特点;第④段介绍建筑空间的处理;第⑤⑥段介绍福州民居的特色。选文采用的是逻辑顺序。16.在纵向的中轴线上布置主要建筑,两旁对称布置房舍庭院,侧院多数不按对称布局;(2分)民居由几进院落构成。(2分)17.14 各位游客朋友,封火墙是福州三坊七巷独特的建筑风格,墙体随着屋架的起伏做成流线型,形状像马鞍一样,又称马鞍墙。众多马鞍墙连成一片,犹如万顷波涛。马鞍墙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还隐藏着吉祥的祈求夙愿。(6分,合理即可)(五)18.C 点拨:根据材料一“宇宙万物以和为基础,万物是和的万物”可知,“和”是“万物”的基础,第2页第①处应填“基础”。19.示例一:图一,画面主体是一个“和”字,化“口”为圆,寓意和谐,富有中国文化特色。图片上方的文字与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的主题相符。示例二:图二,图中花、鸟、鱼等和谐共生,将“和为贵”与“中国梦”相结合,体现了“和”文化的传承。(选择图片1分,理由2分。只选择图片不给分)20.①指导生态文明建设,使生态环境保护取得历史性成就;(1分)②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引领人类进步潮流;(1分)③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1分)④建构道德规范,不断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准,夯实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1分)三、21.略。14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4-08-29 16:00:02 页数:14
价格:¥3 大小:610.00 KB
文章作者:浮城3205426800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