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适用于老高考旧教材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任务突破练1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5

2/5

剩余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任务突破练一 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一、(2022·江西萍乡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中国文化的独特性是什么?我们以为,中国文化的独特内核、价值追求或者精神追求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天人合一、大同和谐、群体至上及重义崇德。保持中国文化的独特性是中国应对全球性挑战的重要方式,是保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中国文化独特性的保持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我们看来,中国或者中华民族及其成员对于中国文化的坚定自信是保持中国文化的独特性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中国文化自信有利于保持中国精神。就中国而言,“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习近平语),就是习近平所说的“我们民族的‘根’和‘魂’”。这一“根”和“魂”就是中国精神,就是中国独有的民族精神,就是独特的中国文化。中国文化自信就是对于这种独特的中国文化的自信,换句话说,中国文化的独特内容正是中国文化自信之源。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自信,中国或者中华民族才能保持中国文化的独特性,才能保持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中国文化自信有利于保持中国文化的民族自我意识。这种生发于中国文化自信的民族自我意识,就是一种对于中国文化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这种文化自觉会产生对于中国文化的自豪感和构建中国文化的责任感。只有在这种文化自觉的基础上,才会有中国或者中华民族及其成员对于中国文化的文化认同。这种文化认同不是外在的,而是内在的,是将中国文化的独特内容与中华民族的素质、中国人的言行内在的结合的认同。这种文化认同可以达到这样的境界:“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这样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是建立在中国或者中华民族及其成员对于中国文化具有坚定自信的基础上的,是保持中国文化的民族自我的根本方式。如果中国或者中华民族及其成员对于中国文化没有这样的民族自我意识,那么,中国文化就必定会消亡,中华民族也就会因此而自毁长城,丧失一个民族得以存在的根本条件。中国文化自信有利于保持中国文化构建的定力。文化并不是“死”的,总是不断变化的,处在不断的构建之中的。就当前中国文化的构建而言,使之不得不进行的现实社会生活条件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运行,其二是全球化进程的推进,这两个方面都对中国文化提出了相应的要求。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交流更加频繁,外国文化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更加全面、充分和深入。在这样的前提下,中国文化要进行构建,实现文化崛起,其根本条件在于中国或者中华民族及其成员对于中国文化要有坚定的自信。只有这样,中国文化构建才能在面对不断变化的社会现实和频繁的文化交流时保持定力,始终认准中国文化的自我定位,既 不被复杂多变的现实社会生活所扰乱,又不盲目排外或者崇洋媚外,不在强势西方文化面前随波逐流,而是中国人在中国文化构建时作出自我决定和自主提出要求,提高相应的文化构建能力,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习外国文化的长处的过程中“来整理中国的,创造出中国自己的、有独特的民族风格的东西”。只有这样,中国文化才不会被其他文化所替代、消解或者同化,才能真正保持中国文化的独特性,保护中国文化的安全,实现中国文化的崛起。(摘编自彭定光、肖勇《论文化自信对于保护中国文化安全的作用》)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天人合一等理念、中国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性。B.中国文化自信来源于中国文明发展及伟大斗争中孕育并积淀的民族精神及独特文化。C.文化总是在不断变化,但保持中国文化的民族自我的根本方式依然基于文化自觉和认同。D.随着中外交流的频繁化,外国文化影响越来越大,中国文化的构建和崛起迫在眉睫。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采用先总后分的结构,论证了中国文化自信对于保持中国文化独特性的重要作用。B.文章引用习近平的话,旨在论证中国精神即独特的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涵和重要意义。C.文章在强调中国文化自信有利于保持民族自我意识和文化构建定力时都用了正反论证。D.文章阐释了中国文化构建和崛起的现实背景和根本条件,充分论证了文化自信的必要性。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只要保持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就可以保护文化安全,应对对外开放的深化和全球性的挑战。B.因为具有中国人独特的精神世界和价值观,所以国人才会有发自内心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C.既不盲目排外,又不对西方文化一味追随,这是创造中国自己独特民族风格文化的先决条件。D.若中国文化不想被其他文化削弱或取代,中国或中华民族及其成员必须坚守本国文化自信。二、(2022·贵州遵义4月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9分)刷短视频已经成为不少人钟情的一种娱乐方式,甚至是一种生活方式。不少人一方面拒绝着短视频对时间的吞噬,一方面又无法控制自己在闲暇时刻打开熟悉的短视频App。为了打破这种僵局,有人下载了某类手机应用程序,通过强制锁机的模式让自己放下手机,专注学习进行自我提升。有人直接将手机丢入“手机监狱”——一种带计时的如手机大小的盒子,防止自己对手机沉迷。这都是借助外界手段摆脱手机对自己的控制,但取得的效果并没有那么显著,重要的还是要找到让我们沉迷于短视频的深层原因。那么,为何我们会如此沉迷于短视频呢?App的精准推送只是将内容推送到手机程序中,我们完全可以拒绝浏览,但是恰恰相反,不少人抱着手机熬夜刷短视频。那么到底是什么让我们放不下短视频呢?深层原因在于短视频给予我们即时满足的快感。短视频内容的轻松愉悦,对深度的放逐,对用户口味的迎合,使我们当即获得愉悦感。不需要“十年寒窗苦读”的漫长时间积累,也不需要如王羲之般苦练出一个墨池,只需要一个短视 频的时间——长则几分钟,短则十几秒——就能使我们获得极大的满足感。这种“低投资、高回报”让我们放不下短视频。虽然,我们的生活需要轻松愉悦,但一刷就是好几个小时,显然是不可取的。总是能听到身边人或者网友对自己长时间刷短视频行为的自责:闲暇时间都在玩手机中度过,每次都很后悔,但是下次还是如此。那么,我们该如何拒绝短视频的即时满足呢?需要明确的是,我们拒绝的是即时满足,并不是短视频。短视频因缺乏良性竞争和长远规划,依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其中确实不乏优秀的短视频,制作精良、内容丰富;也有不少传授学习经验、知识,或者生活、工作技巧的实用性短视频;还有不少充满人间温情的短视频,传播正能量。但其短的特质始终使它难有影视作品、书籍等的思想深度与价值追求,依然处于浅层次的娱乐,无法抵达深度的趣味。且从整体上看,稳居播放量榜首的依然是娱乐类的短视频。短视频的即时满足表现的是“娱乐至上”的态度,缺乏思想内涵,营造一个过度娱乐的环境,从而使用户丧失集中思考和深度思考的能力。而我们的成长需要的是一种长程且深入的思考。长时间沉溺于短视频,意味着延迟满足能力的丧失。当然,丰富的视频使得用户获得了更多的信息,更加见多识广,但正如某学者所说,“你可能看了很多东西,最后你发现你茫然若失,你不知道自己获得了什么”,从而导致“在丰富当中变得贫乏了”。我们应该培养延迟满足的能力,为更长远的满足放弃当下的即时满足。闲暇之余,阅读一本书、学习一项技能,不仅时间长,过程还可能枯燥无聊;这远远不如放逐深度、迎合用户趣味的短视频对我们的吸引力大。但刷完短视频的我们除了哈哈大笑,还能收获什么呢?几乎没有。因为“娱乐是以不干预实际生活的方式释放情感的一种方法”。而阅读带给我们的是苏轼所言的“腹有诗书气自华”,是某著名作家所说的“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这都需要时间的积累,是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是一种延迟满足,它带给我们的是进步、充实和成长。延迟满足的培养,让我们从心理到行动来拒绝短视频的即时满足,而不是借助外物强制拒绝。我们还可以合理利用算法技术。既然算法技术能通过播放、点赞、关注获悉我们的喜好,然后精准推送,何不利用算法技术为我们推送更多优质实用的短视频呢?如有意识观看、点赞、关注实用类、学习类、传播正能量的短视频,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让短视频App推送更多优质视频,从而脱离算法技术的陷阱。(摘编自王园园《如何正确对待短视频》,《光明日报》,有删减)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不少人喜爱刷短视频这种生活方式,又想要拒绝短视频对闲暇时刻的吞噬。B.短视频能给人带来即时满足的快感,这是人们沉迷于刷短视频的主要原因。 C.刷短视频使人获得的是一种浅层次的娱乐,没有深度的思想和价值的追求。D.培养延迟满足感,是借助外物手段防止人沉迷于手机,摆脱手机对人的控制。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基于“如何正确对待短视频”这个中心问题,本文从当下现状出发,探究为何沉迷,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B.本文使用比喻论证、引用论证、举例论证等方法,增加了文章内容的丰富性,有力地支撑了论点,论述生动。C.本文在论述“如何拒绝短视频的即时满足”的具体方法时,采用了递进式的结构,分别从两个方面加以阐述。D.文章第五段通过苏轼的诗句和某著名作家所说的话语,简明扼要地论述了延迟满足形式之一的阅读对我们的重要性。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生活需要娱乐放松,只要把握好观看时间,不影响自我提升,刷短视频也无可厚非。B.娱乐类短视频居播放量榜首,这说明刷此类短视频的人可能丧失了深度思考的能力。C.短视频App能通过播放、点赞等方式推送符合用户喜好的内容,算法技术功不可没。D.只有在脱离算法技术的陷阱后,我们才能观看到内容丰富、价值正向的优秀短视频。答案:任务突破练一 内容的理解和分析1.D 解析:“迫在眉睫”曲解文意,根据原文第五段可知,文章强调的是中国文化构建和崛起的必要性而非紧迫性,选项与原文意思不符。2.C 解析:“都用了正反论证”以偏概全,文章只在论述“中国文化自信有利于保持民族自我意识”时用了对比论证。3.D 解析:A项,表述太绝对,“只要……就……”错误,前者并非后者的充分条件。B项,强加因果,二者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C项,无中生有,“先决条件”文中未有表述。4.A 解析:B项,“这是人们沉迷于刷短视频的主要原因”说法错误。从第二段可知,这应是“深层原因”。C项,“没有深度的思想和价值的追求”说法错误。原文第三段说的是“难有”,“难有”不等同于“没有”,且有限制语“影视作品、书籍等的”。D项,“是借助外物手段”“摆脱手机对人的控制”说法错误,将否定变为了肯定。第五段说的是“延迟满足的培养,让我们从心理到行动来拒绝短视频的即时满足,而不是借助外物强制拒绝”。 5.C 解析:“采用了递进式的结构”分析错误,从第五段“我们应该培养延迟满足的能力,为更长远的满足放弃当下的即时满足”和第六段“我们还可以合理利用算法技术”可知,这两部分应该是“并列式的结构”。6.D 解析:D项逻辑颠倒,说法也过于绝对化。根据最后一段可知,文意表达的是我们先观看、点赞、关注优质短视频,形成良性循环,App就会推送更多优质短视频,这样才能脱离算法技术的陷阱。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3-08-23 00:12:01 页数:5
价格:¥2 大小:33.52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