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科学教科版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2023春新课标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31

2/31

剩余29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30 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1.发现物体的特征【教材简析】本课是教科版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起始课,从观察身边的物体开始,引导学生利用眼、鼻、手等器官,通过两两比较发现物体的一些基本特征,如颜色、形状、轻重、透明度、表面光滑度、弹性、硬度等,同时运用合适的科学词汇进行描述与记录。学生每天都会和各种物体打交道,他们能够对一个物体进行简单地描述,积累一些感性认识。然而,要让学生有序地观察,尽可能多地观察到物体的信息,并运用科学词汇进行描述,还是存在困难的。所以需要教师在科学课堂中为学生提供一些研究方法来帮助他们克服和解决,提升他们的观察能力。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观察、认识物体的不同特征,培养学生乐于与他人分享、交流的能力,并培养学生观察物体的兴趣,能比较并发现物体的异同点,且进一步发现不同特征的物体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学情分析】学生在经历一个学期的学习后,已经具有了初步的科学观察能力,但是在描述物体特征的时候,一些学生会将物体的特征和用途进行混淆。比如描述铅笔盒,较多学生描述“装文具的长方形盒子”。装文具是用途,长方形是形状特征。所以在这节课中,首先让学生分辨特征的描述不能混入用途;其次,学生在描述物体特征时,往往只关注一两个点,在其他同学描述以后才能去寻找未被发现的特征。所以本课还需要针对一个物体,让学生多维度描述它的特征,有意识、有序地进行观察和表述,同时通过表格记录,提升学生的综合观察能力。【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观察知道我们周围存在许多不同的物体,这些物体具有一定的特征,并能用科学词汇来描述物体的特征。[科学思维]用两两比较的方法对物体进行观察,发现用不同的观察和比较方法,会有不同的结果。[探究实践]能用各种感官观察、描述不同的物体,愿意倾听同伴对物体特征的描述,并积极提出自己的意见。[态度责任]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认识到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物体,它们具有一定的特征,可以满足不同的需要,形成进一步研究物体的兴趣和愿望。【教学重难点】[重点]能较准确地描述物体的特征。[难点]能有序地进行观察和描述。【教学准备】[教师]学生实验材料一套、用做神秘盒的纸盒一个。[小组]乒乓球(空心、小、轻、光滑)、网球(实心、大、重、粗糙)、塑料杯(透明、轻、光滑)、海绵擦(大、轻、软)、橡皮(小、重,长方体)、木块(小、硬,正方体)、三角形回形针(小、三角形、金色)、圆柱形木块(圆柱形);学生活动手册。[建议:教师可以使用其他具有类似特点的材料来替换。]【教学过程】一、聚焦问题:分辨物品的特征和用途(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PPT]1.盲盒游戏(PPT)30 提问:这是一个盲盒,你有什么办法知道里面是什么?(请学生上来摸盲盒,学生判断是橡皮。)提问:你这样判断的依据是什么?(预设学生回答:摸上去软软的,形状是方方正正的,掂起来比较轻。)小结:抓住物体的特征,我们就比较容易辨别它。提问:我们刚刚是用手来摸一摸物体来辨别物体的软硬、形状、轻重等特征,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哪些方法进行观察,了解物体的特征呢?(预设:眼睛看、鼻子闻。)教师板书:看、闻、摸2.尝试描述身边的物体。提问:就像刚才的游戏一样,你能说一说某种物体的特征,让同学来猜猜这个物体是什么?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班级交流(预设:这个东西每天都要用,里面装着笔、尺子、橡皮;这个物体是长方形的,不大,软软的。)提问:装着笔是物体的特征还是作用?(预设:装东西是作用)小结:物体的特征和用途(作用)是不同的,今天要描述的是物体的特征,也就是物体的样子、特点。[设计意图]通过盲盒游戏,激发学生观察、描述物体特征的兴趣。在描述身边的物体时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去观察物体,并试着用一些词语描述物体的特征,区分特征和作用的不同。二、探索:发现物体的特征(预设25分钟)[材料准备:乒乒球、网球、塑料杯、海绵擦、橡皮、木块、三角形回形针、圆柱形木块、神秘盒]提问:不同的物体的特征一样吗?今天就让我们来比较不同物体的特征。1.任选一个物体进行观察两人一组,每人任意选择一件物体。先观察自己手中物体,再试着向同伴介绍它的特征。2.与其他物体比一比提出任务:相互介绍好后,与同桌手中物体进行比较,交流它们的相同、不同之处,完成记录单的勾选。小组活动,教师巡视。3.学生手册的展示,全班交流(教师板书有代表性的特征,光滑程度、颜色、形状、软硬、轻重、是否透明等特征)4.互动游戏将教师材料盒中的八种物体都放入神秘盒。学生从神秘盒中摸一个物品,尝试说一个或者几个特征,其他同学举起材料中的相同物品。提问:描述的特征越多,猜对的同学越多。你有什么感想?小结:一个物体具有多种特征;描述特征越多,就能越准确地找出该物体。[设计意图]鼓励学生主动交流所观察到的物体的特征,并将这些特征进行总结、归纳,并且在物品的对比之中,学生会发现不同特征的物品作用不同。通过互动游戏,让物品的观察比较更有趣味性。三、研讨和交流(预设10分钟)1.提问:我们是怎样观察物体的?小结: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手摸、捏、掂。2.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描述物体的特征?学生尝试小结。可以从物体的光滑程度、颜色、形状、软硬、轻重、是否透明、厚薄、是否有气味等特征来进行描述。[设计意图]在研讨交流中,鼓励学生总结观察的方法以及可以从哪些方面描述物体特征,将知识进行归纳提炼,激发学生继续观察、描述物体特征。四、课后拓展猜猜我的好朋友——课后请你仔细观察你一位好朋友的特征,并向其他同学描述,让大家猜猜他、她是谁?30 [设计意图]从观察、描述物体拓展到观察描述人物特征,激发学生在生活中细心观察的兴趣。【疑难解答】1.学生在描述物体的时候,描述表达得不太准确怎么办?学生在感知物体时,可能没办法一下子用到非常精准词语,例如“粗糙”等,来描述物体特征,这是非常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教师要鼓励孩子主动、不太“准确”地描述,让孩子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并加以引导,让孩子一步步将特征描述准确与清晰。【教学后记】2.谁轻谁重【教材简析】《谁轻谁重》是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中的第2课。首先通过问题聚焦,我们如何知道物体的轻重?调动一年级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掂一掂、抱一抱、用秤称、用天平称等等。学生通过预测、掂量、称量,层层推进,感受到借助工具进行测量,结果更为准确。同时,让学生体会到使用回形针是为了统一称量单位,当多个物体进行轻重比较时,容易获得具体的数据,便于比较。教材通过同一材质、不同大小的橡皮,同样大小、不同材质的塑料块和木块的呈现,初步渗透同一材质的物体,体积越大质量越重,体积越小质量越轻,不同材质大小相同的物体质量不同的科学概念。【学情分析】在生活中,孩子们自然地进行着物体重量的比较,也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测量,比如结合跷跷板这项活动,能够比较出两个孩子的轻重;去超市买水果时用电子秤测量。也就是说,在学生的头脑中既有事物之间互为参照物的比较,也有借助测量工具的精确测量。他们获得的比较结果既有一种相对的结果,也有一种标准化测量的结果。因此,本节课教师应该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两种方法之间的区别,以及明确借助测量工具的优越性。【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比较物体轻重的活动,知道质量是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并且可以被测量。轻重和大小适当的物体可作为称量的标准物。[科学思维]用测量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并能分析不同测量方法导致比较结果的准确程度不同。[探究实践]在比较物体轻重的活动中,能用简易天平称量,并通过观察、简单统计将测量结果准确记录。[态度责任]在不断尝试比较轻重的过程中,能尊重预测和实测的结果,意识到比较和测量是人们认知世界的基本方法。【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有序地用掂量和称量等测量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难点]使用简易天平测量物体的重量。【教学准备】[教师]1.教学课件2.乒乓球、玻璃弹珠、大小相同的木块和塑料块、大小不同的橡皮、简易天平、回形针若干、大小相同且形状相同的不锈钢碗和塑料碗[学生]1.乒乓球、玻璃弹珠2.乒乓球、大小相同的木块和塑料块、大小不同的橡皮、简易天平、回形针若干,学生活动手册。30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聚焦问题(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乒乓球、玻璃球1.教师出示乒乓球和玻璃球提问:这两个球哪个重哪个轻,我们有哪些方法可以知道这两个物体的轻重呢?(预设: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第一节课的学习,介绍方法:预测(根据前概念);掂一掂;称一称……)2.学生活动:自己尝试用掂一掂的方法,比较乒乓球和弹珠的轻重。3.讲述:老师今天还带来了更多的物体,需要你们来帮忙比一比谁轻谁重,你们愿意来挑战一下吗?揭示课题:谁轻谁重(板书)。[设计意图]用乒乓球和玻璃球谁轻谁重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考,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第一节课的学习,思考比较轻重的方法,为下面的活动做铺垫。二、探索五个物体的轻重(预设20分钟)材料准备:乒乓球、大小相同的木块和塑料块、大小不同的橡皮、简易天平、回形针若干、学生活动手册(一)预测1.出示五个物体:乒乓球、大小相同的木块和塑料块、大小不同的橡皮提问:如何比较这五个物体谁轻谁重呢?2.讲述:我们可以先预测五个物体的轻重,然后把预测结果记录在记录表第一列上。教师引导介绍用排序的方法进行记录。你认为最轻的就在它后面的预测结果这栏里标上①,第二轻的标上②……3.汇报:随机挑选几个学生把预测的结果记录在黑板上。提问:观察一下他们的预测结果,有什么发现?小结:预测结果会有不同。(二)掂量1.讲述:大家对五个物体的轻重预测有不同。那么接下来我们就用掂量的方法再来比较一下它们的轻重。2.学生小组活动:尝试用掂量的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3.交流反馈:(1)说说给五种物体掂量比较的结果。(2)说说比较过程中遇到的困难。(3)请有序掂量的学生介绍自己的好方法。4.学生利用有序掂量的方法再次尝试比较。提问:你们掂量的结果怎么样?像木块和塑料块轻重很接近的物体用掂量的方法容易比较得出来吗?(三)称量1.讲述:通过掂量,我们发现木块和塑料块的质量很接近,很难用掂量的方法进行比较。提问:还能用其他方法比较出它们谁轻谁重吗?2.出示简易天平,并介绍。3.教师演示利用简易天平比较木块和塑料的轻重。4.讲述:大家还记得上学期我们用标准物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吗?提问:测量长度时,我们是选择什么物体作为标准物的?那么,在这节课的称量中,我们该选择什么样的物体作为标准物呢?(预设:学生会想出轻的、小的、容易放在盘中的物体来作为标准物)5.微课介绍:用回形针作为标准单位称量物体重量的方法。思考:怎么样的称量顺序能够帮助我们更有序更快速地得到五个物体的质量呢?学生思考方法。30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掂量的结果,从轻到重称量这五个物体的质量,把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记录表的第三列里,并按从轻到重标序。6.利用简易天平称量五个物体并记录结果。[设计意图]学生通过预测、掂量、称量,层层推进,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比较物体轻重的科学思维,并在探究实践中感受不同测量方法可能导致比较结果的不同。三、交流三种比较物体轻重的方法(预设10分钟)材料准备:学生活动手册1.白板投影展示几组学生的记录表提问:看一看我们三次排序的结果是怎样的?你们有什么发现?全班学生发现三次的排序都有不同。2.交流:哪种方法更准确?说说你的想法。小结:预测是猜的,不太准确;不同的人感觉可能不同,掂量不准;掂量次数多了,容易乱;用简易天平称量比较准确、比较科学。[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记录的展示与比较,指向学生在观察与交流中发现不同的比较物体轻重的方法的准确度不同,称量的方法更为准确与科学。四、交流更多发现(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大小相同且形状相同的不锈钢碗和塑料碗、乒乓球、大小相同的木块和塑料块、大小不同的橡皮、学生活动手册1.比较两个碗的轻重。提问:这两只碗形状相似、大小相同,它们一样重吗?2.学生交流想法。3.初步感知材质、大小对物体轻重的影响。(1)观察五个物体的轻重结果,交流自己的发现。提问:观察这五个物体的轻重比较结果,你还有什么发现?(2)初步感知:①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大小相同的情况下,重量不同。②同种材料制成的物体,大的比小的重。[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前面比较物体轻重的活动,利用其中的发现再次分析生活中大小相同,材质不同的物体他们的轻重是不同的,而对于材质相同,大小不同的物体则是大的比小的要重。【疑难解答】1.学生在用回形针称量时,不能做到有序称量,而且放回形针和数回形针会占用很多时间怎么办?教师可以渗透有序称量的思维方式,按照之前掂量的结果从轻到重地称量这5个物体;每次称量时,回形针不用取出,采取继续往下数的方法来完成称量活动,这样可以节约大量时间。【教学后记】3.认识物体的形状【教材简析】学生在小学阶段要认识“物体具有质量、体积等特征”,为了达到这个教学目标,一年级学生需要观察并描述物体的轻重、薄厚、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外部特征。所有物体都有质量和体积,但对一年级学生来说,质量和体积过于抽象,他们可以通过关注更为具体的特征,如轻重、大小、形状等建立起对质量和体积的初步认识。30 在上节课中,学生已经通过“轻重”这一主题初步体会了物体的一个基本特征——质量。本节课将借助“摆放”这一活动,引导学生初步体会物体的另一个基本特征——形状。为了让学生从“占据空间”这个角度理解形状是物体的重要特征之一,教科书对“空间”这个抽象概念进行了具象化——一个固定大小的盒子。通过将物体放进盒子,让学生体会物体本身会“占地方”;通过将不同形状的物体放进盒子,让学生体会物体的形状会影响它“占地方”的方式。教科书对活动的难度进行了控制,选择了大小相似的物体(木块和乒乓球),让学生聚焦在形状对物体“占地方的方式”的影响上。同时,为了初步唤醒学生的立体空间意识,教科书在活动中选择了不同面形状不同的物体(橡皮、螺母),让学生关注物体可能有很多面,不同面的形状可能是不相同的,而这也对物体“占地方的方式”产生影响。尽管对难度进行了控制,但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本节课的活动仍有一定难度,教师需要对操作方法和步骤进行指导。【学情分析】这节课认识“形状”是从“占据空间”这个角度来理解的,为学生在小学阶段建立对质量和体积的初步认识打下基础。由于“占据空间”这个概念对学生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教材用一个“固定大小的盒子”来使这个概念具象化。在本节课中,学生将对物体的“形状”这一特征作进一步的认识,不仅仅停留在平面形状上,要认识立体的形状(球形、正方体、立方体、六边形等),并发现这些不同形状的不同特点对于占据空间的影响。虽然教材对活动的难度做了一定的控制,但是本课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困难。因此,在进行本课的设计时,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细致的指导,在研讨时引导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将物体放进盒子的活动,知道物体的形状会影响它的平铺方式,认识到形状是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科学思维]用大小相似物体来比较,分析不同形状物体、同一物体的不同形状对平铺一层所需数量的影响。[探究实践]通过简单的比较方法发现物体的形状有所不同,找到不同物体的“平铺”方式,并能记录分析数据。[态度责任]在探究过程中,体会到生活中的不同物体有不同的形状。活动中乐于分享自己的探究成果,接受他人的不同看法,养成善于观察、善于思考、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摆放”实验,探究多种“平铺”方式,意识到物体形状会影响其平铺的方式。[难点]通过对比分析班级记录表中的数据,尝试解释其中“相同”和“不同”的原因。【教学准备】[教师]1.教学课件;2.小方盒、乒乓球、橡皮、木块、螺母;3.班级记录单。[学生]1.每组提供小方盒、乒乓球、橡皮、木块、螺母;2.记录单。【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聚焦问题(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课件,积木图片,六棱柱、球形、立方体、长方体的积木1.图片出示:一堆积木讲述:小明玩好积木,忘了怎样才能把它正确地放到盒子里了,你能帮忙一起整理吗?2.出示四种不同形状的积木提问:你能说说这些积木的形状吗?盒子里怎样才能合理地装下这些积木,怎样才能装得更多呢?3.揭示课题:认识物体的形状(板书)。[设计意图]用“帮助小朋友整理玩具”的任务驱动学生的学习动力,提出“如何让盒子装下更多积木”的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物体的形状,思考物体形状和占据空间存在的关系。二、探究将物体平铺在盒内的方式材料准备:小方盒、乒乓球、橡皮、木块、螺母、记录单1.出示四个同样大小的方盒子。提问:要想把这四种不同形状的物体分别装进里面,怎样才能装得更多呢?30 教师引导,规定统一用“平铺一层”的方式进行。2.演示平铺的方法,记录数据。学生演示平铺乒乓球的方法,并且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3.小组活动。将四种物体分别平铺在盒内,并且将数据记录下来。比一比,哪组最快,哪组装得最多。4.数据汇总,填入班级记录单。5.分析各组数据,寻找相同与不同。(1)引导学生发现:①不同的物体放得数量不同。②每个小组乒乓球和木块数量都一样,而螺母和橡皮出现不同数据。(2)各小组交流螺母和橡皮的不同“平铺”方式各小组共同体验不同的摆放方式。[设计意图]首先通过学生演示“平铺”的活动,明确“平铺”的方法。然后通过小组活动的形式,自主探究4个物体“平铺”的方式。通过班级记录单,汇总数据。引导学生分析出现不同数据的原因,进而思考摆放方式会对摆放数量产生影响以及形状会对物体占据空间产生影响。三、交流与思考材料准备:记录单、小方盒、乒乓球、橡皮、木块、螺母1.提问:为什么乒乓球和木块各组的数据会相同?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乒乓球和木块每个侧面的形状都是一样的,所以不管怎么摆平铺一层的数量不会有变化。2.提问:为什么螺母和橡皮“平铺”时会出现不同的数据?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螺母和橡皮的侧面形状不同,“躺”着摆或“立”着摆的时候,用来平铺的那个“面”形状不一样,所以平铺一层的数量也不一样。3.对比乒乓球和木块数据。提问:这两个物体的大小其实差不多,为什么木块能放更多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梳理与提升:乒乓球与木块的形状不同,乒乓球平铺时中间有空隙,无法填平盒子的空间,而木块平铺后中间没有空隙,基本填平了盒子的空间。[设计意图]通过展示、汇总数据,显而易见的是:同一物体摆的方式不同,能够摆放的数量就不同。顺应学生的思维,分析原因满足了学生好奇心与认知的需要。而对于“乒乓球与木块”的分析,则需要教师的进一步引导。引导学生发现“乒乓球”与“木块”差不多大,学生将思维再次定位于“形状”的分析,进一步认识到:即使大小相同(或差不多)的物体,形状不同,占据空间的状况也不相同。四、思维拓展与延伸材料准备:小方盒、螺母1.出示“躺着”平铺一层和“立着”平铺一层的两盒螺母提问:盒子真的被填满了吗?2.你能帮助小明整理好积木块了吗?[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物体占据空间的概念,解决前面的问题,为后期学习打下基础。【疑难解答】1.学生认为乒乓球比木块大,所以木块比乒乓球装得多,该如何证明乒乓球和木块差不多大?教师可以进行演示实验:与木块同样大小的空心塑料块和乒乓球可以装同样多的沙子,说明乒乓球与木块大小一样,也可以将两个相同的烧杯装同样多的水,将乒乓球和木块轻轻按入水中后,看两个烧杯中水面的高度是否一致。【教学后记】30 4.给物体分类【教材简析】本课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观察超市里货架上的商品图片,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中物品的摆放都是有规律的,调查并唤醒学生生活中的分类经验,认识到分类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将前三课用过的所有物体进行编号、分类,并让学生按物体不同的特征尝试不同的分类方法。通过前面三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物体具有一定的特征,并且已经能从颜色、大小、形状、轻重、是否透明等方面对物体进行描述和区分。分类是建立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的,面对同样的物体,分类的标准不同,结果便不同。本节课既是对前面学习内容的小结和巩固,又是对物体特征认识的深化。教科书研讨部分的两个问题都是指向分类活动。“我们根据物体的哪些特征进行了分类?”是引导学生回顾探究的过程;“根据同一个特征进行分类时,我们的分类结果有哪些不同?”是引导学生关注他人的分类结果和细分标准。可将学生的分类依据和结果呈现在班级记录表中,鼓励学生表达不同的分类结果,不必追求结果的准确性和唯一性。本课隶属于“物质的结构与性质”这一学科核心概念,要求学生观察并描述物体的外部特征,能根据物体的外部特征对其进行简单分类。通过课内活动,学生能够掌握比较与分类这一基本的思维方法,能尝试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认识物质。【学情分析】在上学期的学习中,学生就已经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植物的叶进行了分类。学生已经知道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特征,对于同一属性,不同的物体表现不同。当学生面对众多物体需要分类时,孩子们会将分类标准、分类依据混淆,造成同一次分类时,可以把同一物体分到多个类别中,或者同一次分类,存在几个标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进一步清晰、有序地对物质进行分类。同时一年级的孩子,面对多种材料时,会产生独自占有个别材料的想法。而进行分类活动时,应该把所有的材料放在一起,组内成员轮流按一定标准对它们进行分类摆放,整个过程不仅是对物体进行分类,也是培养小组有序合作及活动反思的过程。【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给物体进行分类的活动,认识到物体的外部特征可以用来分类。知道分类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可以清晰、有序地认识事物。[科学思维]能用对比的方法,比较事物外在特征,能更方便研究和区别事物的相同和不同属性。[探究实践]在观察和比较过程中,能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并尝试对不同分类结果进行分析。[态度责任]经历用不同特征进行分类的过程,产生对更多物品进行分类研究的兴趣,体会人们可以利用分类的方法整理来自世界的各种信息,并给生活带来的便利。【教学重难点】[重点]经历观察、比较过程,能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难点]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尝试对分类结果进行解释。【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班级记录表。[小组]乒乓球、小木块、大木块、塑料块、小橡皮、大橡皮、玻璃珠、塑料杯、小螺母、大螺母、学生活动手册。(物品均贴上序号标签)【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聚焦问题(预设5分钟)1.找物品:出示超市物品专柜,请学生找牛肉、巧克力等物品。2.提问:超市物品繁多,但我们总能快速找到物品,原因是什么?3.引出:超市的物品都是分类摆放的,能方便我们寻找所需物品。30 4.揭示课题:给物体分类(板书)。[设计意图]在生活中,学生早已在不知不觉中对一些事物进行分类了。通过超市货架的场景重现,唤醒学生生活中的分类经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二、给物体分类(预设15分钟)材料准备:学生活动手册、1个乒乓球、1块小木块、1块大木块、1块塑料块、1块小橡皮、1块大橡皮、1颗玻璃珠、1个塑料杯、1个小螺母、1个大螺母1.课件出示10种物体,认识物体并编号。2.提问:我们可以怎样给这些物体分类?(提示:我们在前面的课堂中探究了物体的哪些特征?)3.通过观察、比较的方法,找出物体的不同特征和相同特征。4.引导:根据物体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类,把具有相同特征的归为一类。5.明确任务:给物体分类。6.活动指导:(1)观察、认识每一种物体;(2)选择1种方法进行分类,写下你的分类依据;(3)编号表示物体,同一类物体编号写在一起,圈起来,分为几类画几个圈;(4)尝试用第2种方法进行分类,并记录。7.领取材料,学生实验教师巡回,以确保每个小组能完成实验,必要时给予指导。8.整理材料[设计意图]使用前面三节课中出现的物品,能帮助学生回顾学习过的物体特征,将物体的特征与分类依据直接联系在一起,促进学生对分类这一思维方法的掌握。在小组活动开始前,引导学生交流观察方法、明确活动指导,有效地落实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记录方法上,通过分类画圈的方式让学生学会将结果集合化表达,为后续学习韦恩图做好铺垫。在观察活动时,教师随时给予学生指导,方便后续交流汇报。三、交流我们分类的结果(预设15分钟)材料准备:学生活动手册、班级记录表1.小组交流(预设5分钟)(1)我们根据物体的哪些特征进行了分类?(2)根据同一个特征进行分类时,分类结果有哪些不同?2.全班交流(预设10分钟)(1)每个小组汇报小组交流的结果;(2)在班级记录表中汇总记录各个小组的分类依据和结果。(3)总结:物体有一定的特征,通常我们根据一个特征可以把物体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的特征,可以把物体分成不同的类别;同一特征进行分类时,由于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会不同。[设计意图]在交流环节,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对分类结果进行解释,提高了分类的能力。在班级记录表中汇总各个小组的信息,能引导学生对不同分类方法和标准的关注,加深对固态物体特征的认识,促进发散思维的形成,有效解决了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四、延伸思考(预设5分钟)提问: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分类?分类给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预设:学习用品分类整理节省时间;生活用品分类摆放,方便生活;垃圾分类保护环境)[设计意图]发掘学生对生活现象的关注度,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分类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疑难解答】1.学生在按照形状对物品进行分类时,塑料杯的形状和大小螺母的形状如何判断?30 从数学的角度来看,塑料杯属于上底面大、下底面小的圆台,螺母属于扁平的六角柱。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只需掌握它们的其中一项特征即可。如塑料杯可以说是近似圆柱,螺母的一个面是六边形。因此在按形状进行分类的时候,可以分为球形、方形、其他形状三类。将塑料杯和大小螺母归于其他形状。2.学生在根据颜色对物品进行分类时,易把白色和透明的物体归为一类,怎么办?教师应明确告诉学生“白色”是一种颜色,而“透明”属于无色,是透光度的体现。当需要分类的物品颜色太过复杂时,细分的标准不同就会导致许多不同的结果。可以按具体的颜色进行分类,也可以按“有色”和“无色”进行粗略分类,不必追求全班的一致性。3.学生在根据轻重对物品进行分类时,“小橡皮”和“小螺母”的分类可能会产生较大分歧,怎么办?有些学生会认为“小的橡皮和螺母”相对于“大的橡皮和螺母”而言就属于轻的一类。有的学生通过手掂的方式,感受到橡皮和螺母虽然小但也是重的。对于不同的观点,教师应给学生提供表达的机会,说说他是如何想的,引发学生思考分类结果受到了什么因素的影响。回顾前面第2课《谁轻谁重》中用到的探究方法,思考我们在按轻重分类时应该做出哪些更具体的规定。【教学后记】5.观察一瓶水【教材简析】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5课,主要分为三个活动:1.观察比较水和洗发液的异同;2.观察比较水、洗发液和木块的不同;3.比较三颗相同的圆珠在水、洗发液和油中下降的速度,学习描述、记录观察比较结果。通过以上三个活动,一方面使学生发现水的无色、无味、透明的特征,进一步学习眼看、鼻闻、手摸的观察方法;另一方面使学生初步了解水具有流动性,无固定形状的特征。教材在活动一选取乳白色洗发液与水对比,是要突出透明度的区别;活动二洗发液、水、木块被装在不同的容器中是在对比液体和固体形状的不同特点,学生会发现瓶中水和洗发液的形状不固定,会随容器形状而改变。这里隐含着把水和洗发液归为一类,把之前像小木块那样的物体归为一类的思想。流动是液体的典型特征,是与固态物质的典型区别。同时教师指导学生边观察边记录完成表格。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利用人体感官去观察和认识水,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录习惯和主动交流、汇报观察到现象的能力,并培养学生探究液体的兴趣,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水的特征与作用,它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应当珍惜和保护。【学情分析】经过前四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一些常见固体在重量、形状、颜色、材料等方面的不同。在第4课还学习了根据物体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了解不同的分类标准有着不同的分类结果。学生在进行分类活动的同时对物体的自身属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本课需要学生运用之前学到的观察比较方法继续观察水的主要特征,为后面认识空气的特征做必要准备。【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常用感官的观察,知道水是无色、透明、无味的液体。再通过与洗发液、小木块的对比,认识到液体有会流动的、没有固定的形状等特征。[科学思维]运用对比的方法,能发现瓶中的水与其他液体和固体之间的异同,初步尝试用科学词汇描述对水的观察结果。[探究实践]在观察中,能把现象如实进行描述,能边观察边用表格记录水、洗发液、小木块的特征。30 [态度责任]通过对水的观察过程,能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并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体会到水是一种重要的物质,跟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意识到水的珍贵。【教学重难点】[重点]运用多种感官观察一瓶水,并能用科学词汇准确描述其特征。[难点]分清透明与白色是两种不同的特征,了解液体和固体的形状区别。【教学准备】[教师]一大瓶水,三根量筒,三个弹珠、油、水和洗发液各50ml、班级记录表。[小组]一瓶水,一瓶洗发液,相同的透明小瓶2个,不同形状的容器2个、小木块若干块、筷子、纸巾、标签纸。[每人]学生活动手册p15的贴纸。【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聚焦问题(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一瓶矿泉水1.导入:教师出示一瓶矿泉水。提问:水能做什么?2.多角度展示这瓶水,左右晃动。提问:水有什么特征?3.讲述:同学们对于水已经有一些初步的了解,大家想自己来观察水,并且发现它的奥秘吗?揭示课题:观察一瓶水(板书)[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瓶中的水。“水有什么特征呢?”点明了本节课的研究内容,也指向挖掘学生对水的特征的前概念。二、探索:观察比较水与洗发液(预设15分钟)材料准备:每组水和洗发液各一瓶、筷子一根1.观察方法的回顾(1)这里有一瓶水,另一瓶是洗发液,你会怎么观察呢?(2)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前几节课学习中用了哪些观察方法。学生提议可以用眼睛看(颜色、透明度、形状、流动等)、鼻子闻(扇闻,视频播放方法)、手摸(手指搓捻)……(因为洗发液不能食用,在此教师要及时提醒实验过程中千万不能用“尝”的方法)。2.观察水和洗发液的不同和相同(1)教师重点指导学生观察时需要注意的事项。①看一看:颜色和透明度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②视频演示闻的标准操作方法,并指出这样做对安全的重要意义。(闻的标准操作方法:打开瓶盖,左手持瓶身,右手从瓶口上方将空气扇向鼻子,闻到气味即可盖上瓶盖。)③摸一摸:教师讲解手摸对比方法:用筷子在洗发液中沾一下,滴到食指上,再用拇指搓捻;用同样的方法把水滴在另一只手的食指上,搓捻后进行对比。④思考:该怎么样描述他们的形状呢?(预设:学生对于水和洗发液的形状无法详细描述,但是可以指出它们是可以流动的。)(2)分组实验并完成记录表中水和洗发液的表格(3)交流研讨。小组汇报水与洗发液的异同,其他同学补充,记录在班级记录单上。(预设:学生上台展示记录结果,能说出水是无颜色、无气味、透明、能流动,而洗发液是乳白色、有香味、不透明、能流动。)[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描述水的具体特征和相应的观察方法,另一方面要引导他们描述像瓶中水这样液体的基本特征,如颜色、形状、是否透明等。在观察活动时,教师随时给予学生指导,方便后续交流汇报。三、观察比较水、洗发液和木块的不同和相同(预设15分钟)材料准备:小木块若干、各种形状和大小的容器、班级记录表、完成30 p1的水的特征记录的贴纸1.刚才我们通过观察比较洗发液和水,发现它们之间有相同与不同。如果把它们和木块进行比较,又会有什么发现呢?2.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适时进行演示实验,学生说观察发现。指导让学生往不同形状的器皿里倒水、洗发液和小木块,同时进行观察记录。(预设:学生交流观察结果,能说出水与洗发液能流动,木块不能流动。水和洗发液的形状随容器形状发生变化,它们没有固定形状,而木块的形状不随容器的变化发生变化,它有固定形状。)3.阶段小结,形成液体的初步概念。(1)讲解:像水、洗发液这样会流动,并且没有固定形状的物体叫液体。(2)提问:你还知道生活中的哪些液体?(3)完成班级记录表,学生用贴纸完成p1的水的特征记录。4.总结:水是一种无颜色、透明、无气味、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的液体。[设计意图]鼓励学生主动交流汇报所观察到的物体的异同,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液体的特征,体现出学生的理解程度。四、拓展活动(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三个量筒,三颗弹珠、油、水和洗发液各50ml将三颗弹珠同时放入50ml的水、油和洗发液中,看看哪颗弹珠降落得最快?1.猜一猜,从快到慢的顺序是怎样的?2.做一做,有什么新的发现?[设计意图]学生在课堂上发现了液体具有能流动的特征,拓展活动利用液体此特征,举一反三,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液体流动速度的快慢,激发学生继续探索液体的兴趣。【疑难解答】1.学生在观察水时,水透明和无色这两个特征,学生会混为一谈,怎么办?准备一个有颜色的透明物体,比如有颜色的透明玻璃或塑料,这样就能很好地区分透明和无色这两个概念。2.在观察比较水和洗发液的异同时,有一个摸一摸的环节,让学生用手指搓捻进行比较,学生因为有搓捻洗发液的比较,普遍会认为水是不滑的,怎么办?这个环节可以引导学生直接用拇指搓捻和水的搓捻相比较,学生就会发现水也是比较滑的。【教学后记】6.校园里的植物【教材简析】将物质放入水中,物质会发生什么变化,本课将引导学生观察物质放入水中的变化过程,学生将通过把水与其他物质混合,来进一步研究水的特征。本课的学习主要分为三个活动:1.聚焦问题;2.探索活动;3.研讨交流。通过观察食盐、红糖和小石子放入水中后的变化,学生将会观察到食盐看不见颗粒和溶液变成无色透明、红糖看不见颗粒和溶液变成有色透明、石子仍旧看得见这样三种现象。学生将进一步了解水的特征一一有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有些则不能。研讨环节要求学生能描述三种物质发生的变化,以及对盐和红糖是否真的“消失”做一个辨析。考虑到“溶解”一词一年级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本课并不为他们建立溶解概念,不给出具体的解释,而只在词汇表中给出“溶解”这一科学词汇,学生只需要通过实验现象来初步认识“溶解”即可。30 【学情分析】经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运用感官进行观察与描述的基础,对水和固态物体的许多特征有了初步的认识。根据生活经验,学生知道将食盐、红糖等放入水中会慢慢“溶化”,小石子是不会“溶化”的。本节课主要在此基础上进行水与固态物体的混合,观察水与物体混合前后发生的变化,这样一个持续的动态观察过程,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需要耐心和静心。学生将通过实验观察认识到有一些物质较难溶解在水中,有一些物质较易溶解在水中。【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观察知道一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一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能用“溶解”这个科学词汇来初步谁认识生活现象。[科学思维]用比较的方法,结合现象能区别哪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哪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探究实践]在实验中学会借助放大镜和搅拌的方法来观察和描述物体水中发生的变化情况,并用简单示意图进行记录。[态度责任]认识到可以用对比的方法观察现象;并认可从多角度进行观察是一种严谨的科学态度,感受生活中的溶解现象,知道可以利用这种变化为生活服务。【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观察知道有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质很难溶解在水中。[难点]观察和描述几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和不溶解现象。【教学准备】[教师]食盐若干、小勺、红糖方糖块、小石子、烧杯、搅拌棒、水、水彩笔、板贴烧杯图片、食用油、滴管。[小组]每人一块红糖方糖、一个烧杯、水、一份食盐、一个小勺、一根搅拌棒、一份记录单。【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聚焦问题(预设3分钟)材料准备:课件、红糖、小石子、烧杯、水一、教学导入,聚焦问题1.问题导入:(1)上节课我们大家一起认识了水,谁还记得水都有哪些特征?(2)生活中我们离不开水,谁能说一说水有什么用处?(3)水还有一个本领,可以加很多东西进去,比如妈妈做汤时会放一些佐料在水中,使汤更加鲜美。类似的情况你们还见过哪些?在哪里见过?(在这里,学生可能会根据一些生活经验,提到“溶解”这个词。)(4)所有的东西放入水中,都能被溶解吗?2.聚焦问题:如果我们把食盐、红糖和小石子放入水中,水会发生变化吗?会发生什么变化?食盐、红糖和小石子会发生变化吗?3.揭示课题——它们去哪里了。[设计意图]教师对学生已有生活经验进行初步了解和考察,同时,也可以根据他们的回答引出本节课的探究主题,即“它们去哪里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二、探索:三种物质在水中的变化(预设22分钟)材料准备:红糖、小石子、烧杯、搅拌棒、水、水彩笔、食盐、小勺1.描述并记录现象。(1)老师为每一组都准备了这三样物品,请你们认真仔细地观察它们分别是什么样子的?教师指导放大镜的使用方法。(课件出示三种被观察的物质)(2)小组成员分头观察,交流汇报。[设计意图]让学生先观察物体原始特征,为稍后对比观察做准备。在观察的过程中继续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科学态度。(3)要想看到它们放入水中是什么样子的,你们打算怎么做?(4)学生分组研讨,拿出实验方案,教师加以指导。30 指导要点:①使学生明确要用小勺来取物质,放入等量的水中,然后静静地观察这些物质进入水中的情况,并与物质之前的状况进行对比。②提醒学生不能晃动水杯。③在物质进入水中一段时间后,用搅拌棒充分搅拌,让物质与水充分混合。④搅拌停止后,再次观察、对比物质的变化情况、混合液的情况以及杯底的情况。2.观察和记录物质在水中的变化(1)老师再次提示观察物质在水中变化的步骤。在操作前,提出记录的要求。操作步骤:①仔细观察食盐、红糖和小石子,将它们的特点记录下来。②用药匙分别在三个装有等量水的杯子中放入三种物质,静静观察。③观察后,再轻轻搅拌。④搅拌后,再次观察,将物质在放入时和放入后的变化记录下来。记录要求:①用小点的大小表示颗粒大小。②用斜杠的多少表示颜色深浅。提示:每一步必须记录完成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搅拌棒可以根据学生记录情况适时发放。3学生小组实验观察并做好记录。4.教师巡视和指导。[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运用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分组商量实验方法。但学生毕竟年龄小,需要在教师指导下完善实验方案,明确实验步骤,为下一步准确地进行操作打下基础。同时在交流过程中,教师需继续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表达习惯和倾听习惯。三、集体研讨:实验发现(预设10分钟)1.研讨交流,达成共识。(1)把盐、红糖、小石子放入水中后,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引导学生分别描述3种物质放入水中的变化情况,询问学生哪些发生了变化、哪些没有发生变化,并对比3种物质变化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师加以说明,食盐和红糖在水中溶解了,小石子在水中没有溶解。(播放课件)(2)盐、红糖放入水中后,真的“消失”了吗?引导学生在说出自己判断结果的同时,说出支持自己观点的理由(结合生活中的经验和实验现象来说明)。盐放入水中后,盐水是咸的,说明盐还在水中,只是看不见,红糖放入水中后,水是有颜色的、甜的,说明糖还在水中,只是看不见。[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将盐、红糖在水中的共同现象与小石子在水中的现象进行对比,明确“盐和红糖都在水中溶解了,而小石子在水中没有溶解”。从而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溶解现象。不同的学生可能持有不同的观点,教师要鼓励他们说出观点和理由,不必急于纠正他们的想法。可以鼓励他们继续学习、研究,寻找能够被人信服的证据。四、课堂小结、扩展延伸(预设5分钟)1.通过我们的研究你有哪些收获?油放入水中会溶解吗?2.课堂伊始,大家说很多物质能在水中溶解的物质,现在再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里?哪些不会溶解?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用学到的方法试一试,下一堂课跟大家分享。[设计意图]扩展延伸,巩固所学。感受生活中的溶解现象,知道可以利用这种变化为生活服务。【疑难解答】1.学生在观察完三种物质在水中的变化情况后,如何引导学生认识溶解现象?30 引导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讨论,盐、红糖在放入水中前都是小颗粒状的,放入水中后,这种小颗粒会慢慢减少,并逐渐消失在水中。在充分混合后,食盐水是透明的,盐的颗粒不能被看见。红糖水也是透明的,有颜色的,红糖颗粒也不能被看见。与盐和红糖相比,石子放入水中后的情况有明显区别。它不会减少,且几乎看不出有什么变化。搅拌后静置,会发现小石子沉在杯底,而水水仍然像原来那样。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将红糖、盐在水中的共同现象与小石子在水中的现象进行对比,向学生指出红糖和盐都溶解在水中了,而小石子没有溶解在水中,从而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溶解现象。【教学后记】7.认识一袋空气【教材简析】《认识一袋空气》是教科版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最后一课,学生在本节课中要综合运用前面学习的方法研究一袋空气。这节课也是一节小结课,学生将回顾他们在本单元的研究活动,总结采用了哪些研究方法和如何描述物体。本课可分为三个部分:建立初步认识、观察比较和总结交流。在建立初步认识中,学生首先回顾之前学习的研究方法;在观察比较阶段,学生自己收集一袋空气,进行观察研究,并和木块、水进行比较,发现气体的特点;在总结交流阶段,不仅要交流观察到的空气特征,还要说出观察方法,将实验中的现象转化为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由于空气无色、无味、无固定形状,观察活动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挑战性,因此利用好记录表进行有序探索,对研究的开展具有帮助作用。【学情分析】空气这种物质,无时无刻不存在在我们的周围,但是我们却很容易忽视它,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也是如此。由于空气无色、无味、无固定形状,观察活动对学生来说会有较大的困难。但是学生在本单元前几课的学习中,已掌握了观察物质的方法,并会在记录表中进行记录。因此,教师应着重对学生进行有序引导,引导学生对本单元的探究方法和物质特征描述加以总结。【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多种感官进行观察比较,认识空气的基本特征,知道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科学思维]用比较的方法,找出空气与其他物体的相同和不同特征,并能描述空气的特征。[探究实践]通过观察空气的特征,能对特征进行简单的比较、分类。具有初步收集信息和得出结论的意识。[态度责任]在对空气初步研究的过程中,发展自己在物体方面的认识,从而进一步建立科学探究的信心,激发对物质世界研究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观察描述记录空气的特征。[难点]将实验中的现象转化为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记录表[学生]透明保鲜袋,橡皮筋,木块,水,记录表【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聚焦问题(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课件,身边的空气,记录表1.出示谜语:说个宝,道个宝,万物生存离不了,在你身边看不见。提问:你能猜出这个物质是谁吗?2.利用身体感官,一起观察身边的空气。提问:空气是什么样的?你是用哪些观察方法知道的呢?3.记录:是呀,用眼睛看我们知道了空气是没有颜色、透明的,用鼻子闻知道了空气没有气味……今天我们还可以装一袋空气,观察它更多的特征!揭示课题:认识一袋空气(板书)。[设计意图]用谜语激发孩子对空气的关注,并认识到空气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回顾已学的观察方法,进行初步观察,为进一步的探究做好铺垫。二、玩转空气、收获惊喜(预设25分钟)材料准备:课件,透明保鲜袋,橡皮筋,记录表1.任务一:挑战装一袋全班最多空气。(1)发布任务30 要求:每人使用相同的一个透明保鲜袋和一个橡皮筋。(2)挑战任务提问:你是用了哪些方法,让你争取装更多的空气呢?为什么想到了这些方法?(3)升级玩法提问:你还想怎么玩这袋空气?试试看吧!在玩的过程中,你又发现了什么?[设计意图]孩子对一袋空气,会有很多创新的玩法,比如,拍来拍去、挖个洞“吹风”、甚至想捏爆它。这些游戏,都是空气特征的一种观察与运用。2.任务二:木块、水和空气的倒杯最快比赛。(1)发布任务要求:把木块、水和空气倒入相同的杯中。(2)讨论交流提问:谁能又快又完整的倒在杯子里?为什么呢?[设计意图]通过比赛的形式,对木块、水和空气的形状、流动性进行比较,孩子的兴趣较大,在比较中进行观察与思考。三、交流我们认识的空气(预设8分钟)材料准备:课件,记录表1.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认为空气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学生小结:空气是一种无颜色、无气味、透明、会流动、抓不住、摸不着的气体。2.回顾认识物体的学习方法。提问: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认识物体的特征?可以用哪些词汇去描述?学生结合活动手册记录表说一说。[设计意图]通过总结交流的形式,对空气的认识进行整理,并对本单元学习的科学观察方法和认识的物质特征进行巩固加深。四、空气和我们的关系(预设2分钟)关心空气提问:今天我们感受到了我们周围空气的存在,我们离不开空气。但是,由于污染,空气不再是原本无色、无味的样子,而变得有色又刺鼻。我们可以做哪些事来保护我们的空气呢?【疑难解答】1.学生在观察记录的时候,不能准确地描述出词语,对记录文字也存在一定困难,可以怎么办?在前几课的学习中,对科学词汇已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在此基础上,可以先复习回顾这些词语,并提示学生可以用拼音来表达。或者利用标注了拼音的词卡,直接进行选择粘贴,效率会更高效。2.学生对用塑料袋装空气有点困难,可以怎么改进教具?学生在使用橡皮筋缠绕的时候,空气经常容易跑出去,这也是教育契机,可以观察空气的流动现象。或者,可以用便于操作的封口夹子,或者带封条的塑料袋等进行替换,让学生更易收集一袋空气。【教学后记】30 第二单元动物1.我们知道的动物【教材简析】本课作为《动物》单元起始课,除了引出单元学习对象外,同时还担负着了解学生前概念的任务。通过让学生列举知道的、喜欢的动物,呈现他们已经知道的动物,在相互交流中使学生感受地球上生存着多种多样的动物,体会动物的多样性。本课指向的学科核心概念是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有助于学生形成结构与功能、系统与模型等跨学科概念。教材设置的三个板块分别是:聚焦部分“说说我们知道和喜欢的动物”,这部分交流为整个单元服务,通过学生集体交流自己知道和喜欢的动物,充分展示学生对动物的原有认知。探索部分“分小组观察一种动物,说说这种动物有什么特点,把它画下来”,这部分通过任务形式引导学生用语言来描述动物的特点,用画图的方法来描述和记录动物,了解动物的一些特征。研讨部分“动物有哪些相同的特点?玩具熊是动物吗?”,学生通过交流研讨,对观察获得的信息进行整理,一起归纳出动物共同的基本特征,同时学生运用对动物的基本特征的认识,来判断玩具熊是否是动物,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对有生命的动物都很感兴趣,在平时的生活中,或多或少接触、观察过一些动物,但都是无意识的、零碎的认识。虽然学生在上学期植物单元的学习中有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形成了观察、记录、描述等初步能力,为动物单元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这个阶段的学生仍然处于形象思维阶段,他们的抽象概念和语言表达能力仍然比较弱,由于受形象思维的影响,学生多以拟人的方式描述和解释事物,在动物领域这一特征更加明显。学生对于动物的观察和描述的难度要比植物大,这就需要教师更深入、细致地进行观察指导,从而使学生能更有效地开展观察活动。【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观察动物,知道生活中常见动物的名称及其特点,认识到动物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知道它们是有生命的。[科学思维]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对观察获得的信息进行整理,归纳出动物共同的基本特征。[探究实践]用语言、图示方式描述观察到的动物特征;通过动物与玩具熊的比较,学会用证据来支持自己的看法。[态度责任]愿意倾听、乐于表达和分享有关动物的信息,具有认识和研究动物的兴趣,以及珍爱生命、爱护身边动物的情感。【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观察动物,知道动物是有生命的,能说出动物具有某些共同特征。[难点]能说出动物具有某些共同特征。【教学准备】[教师]1.教学课件;2.“动物的特点”班级记录表[学生]1.每人提供学习单;2.六种不同种类动物(例如哺乳类、鸟类、鱼类、昆虫等)的图片或标本;3.玩具熊【教学过程】一、设计情境,聚焦问题(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课件1.出示情境:小朋友们春游到野生动物园研学,见到了很多动物。课件出示动物图片,如长颈鹿、斑马、熊猫……30 提问:你认识这些动物吗?它们分别是什么样的?2.提问:除了这些动物,说说你还知道和喜欢的动物?引导: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关于这种动物的信息吗?可以说说它生活在哪里?这种动物是怎么样的?学生自由发言。3.讲述:在自然界的不同地方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动物,揭示课题:我们知道的动物(板书)。[设计意图]创设“动物园”情境,激发学生探索动物的兴趣,了解学生关于动物的前概念,让学生表达自己对动物的认识,从名称到特点再到生存环境,充分展示他们对动物的原有认知。二、任务驱动,观察特征(预设20分钟)材料准备:六种不同种类动物(例如哺乳类、鸟类、鱼类、昆虫等)的图片或标本、学习单1.任务驱动:给小动物画画像说明:动物园的工作人员会给每种小动物们制作一张动物简介牌,上面有小动物们的照片、名称、特点等基本信息,方便游客浏览。出示任务:在学习单上给你观察到的动物画一个画像。2.教师指导,观察要求:(1)看一看:动物的身体分哪几部分?各部分有什么?(2)画一画:画出动物的主要特点。(3)说一说:向小组成员介绍动物的主要特点。教师以小蚂蚁为例引导介绍:先整体观察,描述动物的轮廓,再局部看一看,观察动物的特点,并画图记录。3.分组活动,教师巡视学生选择一种动物观察,边观察边记录。同时教师巡视指导,主要关注以下几点:(1)抓住主要特点画动物,看看有无凭空想象的成分画上去。(2)图画上适当加文字(或拼音)标注。(3)指导观察顺序,描述动物身体分哪几部分,观察每个部分的特点。(4)讨论:和其他动物比较有哪些相同的特点?[设计意图]以任务驱动学生观察动物,并用图示描述发现的特征,在观察活动开始前,以“小蚂蚁”为例,指导学生交流观察方法、记录方法及注意事项。安排充足时间让学生作画,培养学生记录能力、记录习惯和观察能力。三、任务评价,研讨小结(预设13分钟)材料准备:玩具熊、“动物的特点”班级记录表1.任务评价:猜一猜我画的是什么动物?投影展示学生的学习单,请其他组的学生猜一猜画的是什么动物?并汇报说说这样猜测的理由。若画的特征不明显,作画者可以汇报说说自己画的动物有什么主要特点,再请其他学生猜,以此评价学生的记录是否抓住动物特点,是否画得真实。2.教师板书记录各小组的汇报内容关键词,引导其他学生对照动物图片倾听同伴介绍,适时引导、点拨、纠错。3.研讨:动物有哪些相同的特点?(预设动物具有的共同特征: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会运动、需要食物、需要空气、会生长发育、会排泄、会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会繁殖后代、都有嘴、都要吃东西……)教师板书汇总于“动物的特点”班级记录表。4.研讨:玩具熊是动物吗?说说理由。引导学生参考句式回答:“我认为玩具熊是/不是动物,因为玩具熊不会……,而真的熊会……”重点说说理由,引导学生用证据支持自己的想法。[设计意图]在观察活动后,用“猜一猜”30 的方式对学生画作进行评价,增加评价方式的多样和趣味,同时表述汇报的过程也是对观察获得的信息进行整理的过程。研讨环节允许学生有多种不同的表述和看法,在现有水平上能表达多少就是多少,学生可能无法概括全面,设计班级记录表将学生的认知保留并在后续的学习中及时补充,便于学生交流和研讨。四、拓展活动(预设2分钟)材料准备:橡皮泥动物模型、彩色超轻黏土1.教师出示用超轻黏土做的动物模型,请学生猜一猜这是什么动物?说说判断的理由。2.布置课外制作活动和展评的具体要求:用超轻黏土捏制自己喜爱的小动物。[设计意图]亲手捏制动物模型也是一种观察动物和呈现观察结果的方式,也可以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疑难解答】1.学生在观察动物时,向教师求教动物的名称,但教师也不认识,怎么办?通过手机下载“动物识别器”、“懂鸟”等动物识别软件或小程序,对动物进行拍照搜索,目前这类程序识别能力较强,可识别大部分动物。也可以把观察到的动物特征记下来,再通过网络或书籍比对查询;另外也可以引导学生,先把不认识的动物记录(画)下来,并标上记号,再向专业人士进行问询。2.学生在记录动物时,图画得不是很像,怎么办?画图是低年级学生记录的一种重要方式。对于一年级学生,试着用画示意图来描述记录动物的大致样子和主要特征,绘画要求不用很高,能边观察边绘画,在抓住动物外形特征的情况下,尽量画得真实即可;与此同时,也可以指导学生写出动物名字,记录动物特点,以便后面交流汇报。【教学后记】2.校园里的动物【教材简析】本课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学生到校园里去寻找和观察动物,第二部分是学生交流寻找到的动物和产生的新问题。教师要带领、引导学生去校园里进行实地考察,寻找、观察和记录校园里的动物。教科书的研讨部分是对第一部分的交流与汇报,教师应引导学生整理自己寻找到的动物的名称、特征、数量以及生活区域,并根据学生的交流研讨汇总完成教科书中的班级记录表“校园里的动物”。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像动物学家那样带上工具去寻访和观察校园里的动物,并在寻访动物的过程中用简图记录下这些动物的外部形态,从而提高学生的记录水平,养成记录的习惯,产生研究动物的兴趣,让学生认识到动物是有生命的,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我们去保护。【学情分析】学生在《校园里的植物》一课中已经有过将校园作为探究活动场地的经历,同时对于实地考察校园里的动物,普遍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但学生缺乏观察动物的技能和寻访方法,在寻访时容易出现兴奋有余、活动目标不明确、忘记记录等现象,使得观察活动盲目、无序。因此需要老师积极引导观察,带领孩子借助工具,用科学的方法去寻访和观察校园里的动物,包括它们的生活环境、生存方式、身体特征和运动情况等,并指导学生用画简图的方式记录动物信息。【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实地寻访校园里的动物,知道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校园里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动物。[科学思维]用观察比较的方法,能区别校园常见动物的不同外部特征。[探究实践]在实地观察中,能利用简单工具观察动物的外部形态及运动特征,能用简图来描述和记录动物的形态特征,会提出感兴趣的问题。30 [态度责任]在寻访校园动物的过程中,能初步感受校园动物的多样性,能保护身边的动物,建立珍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利用简单工具观察并记录动物的特征,认识到校园里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动物。[难点]通过对校园动物的寻访,初步了解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教学准备】[教师]常见校园动物卡片、班级记录表。[学生]每组提供棉签、放大镜。【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1.课件出示一种校园常见动物的图片,如:蚂蚁。提问:你认识这种小动物吗?你在校园哪里见过它?2.提问:仔细观察,蚂蚁有怎样的形态特征?3.教师用简图画出蚂蚁的形态特征。4.讲述:除了蚂蚁外,校园中还生活着哪些小动物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寻找并观察校园里的动物。揭示课题:校园里的动物(板贴)。[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动物,激发学生观察和认识校园动物的兴趣,同时通过画蚂蚁的简图,为后续学生的记录做好示范作用。二、实地寻访校园里的动物(预设20分钟)(一)寻访前引导1.去哪里寻访?提问:校园这么大,我们可以去哪里寻找动物呢?2.用什么工具观察?提问:找到小动物后,我们可以借助哪些工具更好地观察它们呢?3.如何记录?提问:如何把你观察到的动物记录下来呢?用什么方法记录呢?4.注意事项。提问:走出教室,除了要认真观察动物之外,我们还要注意哪些问题?教师引导:①小组活动,不乱跑;②注意安全,防受伤;③举手示意,提问题;④保护动物,不伤害它们;⑤观察记录,要记好;⑥听到哨声,快集合。[设计意图]在自主观察开始前,引导学生交流观察方法、记录方法和注意事项。避免出现无目的地观察、不记录等情况,为后面学生实地寻访动物做好准备。(二)实地寻访1.集体观察教师带领学生到操场,集体观察空中的动物,并记录下来。2.小组活动在指定区域内进行寻访并观察小动物。同时教师巡视指导,解决个别学生的提问,并拍摄各组观察到的动物照片,以备研讨时辅助交流。3.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及时提醒学生做好记录,分享学生的发现。三、交流我们观察到的动物(预设12分钟)1.观察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有序回到教室。2.提问:你们观察到了什么动物,在哪儿发现的?它有什么特征?它在做什么?(预设: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画下来的动物,介绍动物的名称并描述相关动物的特点及生存环境;同时教师展示之前拍下的动物图片,辅助学生交流。)3.教师张贴班级记录表,将学生观察到的动物卡片贴到班级记录表。4.提问:我们一共发现了多少种小动物?5.提问:哪些预测的小动物果然找到了,哪些小动物没有找到,你觉得是什么原因呢?30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主动交流汇报所观察到的动物,通过提问,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校园动物的多样性,以及动物的生存与环境相适应。四、兴趣延伸(预设3分钟)1.提问:关于这些校园小动物,大家还想知道些什么?2.小结:课后有兴趣的小朋友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还可以继续观察,有问题可以及时找老师解决,保持这一份探索的兴趣,你会有更多收获![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将学生的好奇心调动起来,激发学生继续观察和探索动物的兴趣。【疑难解答】1.学生在记录校园里的动物时,简图画得不是很好,怎么办?用画简图来记录观察到的动物是低年级学生记录的一种重要方式。对一年级学生,试着用画简图来描述记录动物的外部形态,只要能画出动物的基本外形特征即可,不要求画得漂亮,也不需要画得过于卡通。与此同时,可以指导学生写出动物的名字,以便后面交流汇报。2.学生在校园中寻访动物时,向教师求教动物的名称,但教师也不认识,怎么办?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动物先画下来,并记录下它生活的环境。其次,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把小动物拍照记录,在后续的课堂的交流环节,借助班级其他同学的力量,认一认这是什么动物。如果课堂上还是无法解决,那课后可以寻求其他教师或专业人士的帮助。还可以借助一些APP进行识别,如拍照识物,万能识物等。【教学后记】3.观察一种动物【教材简析】在寻访校园里动物的基础上,本课将进一步缩小观察对象,学生将对一种小动物进行细致、深入的观察。本课以蜗牛为对象,引导学生经历从肉眼观察到借助工具观察、从静态观察到动态观察、从结构认识到功能匹配的全过程,这是学习观察方法和培养良好观察习惯的契机。在对个体动物的观察中,进一步感受动物的生命特征,指向单元的核心概念。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板块,通过简单交流,引导学生关注蜗牛,唤起学生对蜗牛的原认知;第二部分探索板块,学生借助肉眼、器材等对蜗牛进行细致观察,认识蜗牛的形态、反应和运动;第三部分研讨板块,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建构起对蜗牛较完整的新认识。此外,教材还安排了比较与蜗牛相似动物的活动,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动物身体特点与生活习性的认知。【学情分析】从科学认知来看,一年级学生已经认识了许多校园里的小动物,数量虽多但缺乏深入细致的观察。学生都知道蜗牛有壳,但对蜗牛的身体结构认知存在差异。从心理角度来看,虽然他们对蜗牛这种动物充满着好奇,但是部分学生还存在着害怕,甚至反感的情绪。从科学技能来看,学生对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掌握并不是非常熟练,需要教师指导;同时学生在观察中普遍缺乏记录意识,虽然一年级学生的文字能力非常有限,但教师可以重点指导学生利用画图记录的方法进行学习。【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观察蜗牛的身体特点、反应和运动,知道蜗牛是用腹足运动的,认识动物到身体结构具有帮助动物维持自身生存的相应功能。[科学思维]能在教师指导下,初步分析蜗牛的运动与其身体结构的关系。30 [探究实践]通过观察蜗牛外部特征、应激反应、运动方式,能用科学词汇描述观察到的信息,用简图画出蜗牛的外形。[态度责任]乐于表达、分享自己的观察发现,愿意倾听他人的观点,增进喜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教学重难点】[重点]细致地观察蜗牛的外部特征,应激反应和运动方式等。[难点]通过对蜗牛的观察和描述,认识其身体结构所适应的功能。【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班级记录表。[学生]蜗牛、放大镜、棉签、活动手册、菜叶、玻璃片、线、树枝。【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聚焦问题(预设3分钟)1.揭示课题:观察一种动物(板书)。我们已经知道在校园里生活着许多小动物,让我们选择一种来仔细观察。2.出示蜗牛两个部分的剪影(一个部分为头,一个部分为壳)。提问:猜猜这是什么动物?你的依据是什么?3.揭秘蜗牛全像:蜗牛长什么样?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仔细观察一下。[设计意图]通过猜测蜗牛身体结构进行导入,快速掌握学生对蜗牛身体特点的前概念,并基于学生对蜗牛的原认知引发冲突,以认知差异激发学生学习探索的兴趣。二、观察蜗牛(预设20分钟)材料准备:蜗牛、放大镜、棉签、菜叶、玻璃片、细线、树枝、活动手册(一)观察蜗牛的身体结构,并将蜗牛画下来1.下发蜗牛,布置任务,引导学生用肉眼观察:每个小组观察一只蜗牛,比一比谁发现的特点最多。请大家安静观察,轻声交流,把你观察到的特点画在活动手册的方框中。2.每组领取蜗牛,可以利用实验室培养皿放置蜗牛,开始观察。3.以评价引导学生借助器材进行观察。根据学生是否仔细观察、是否如实记录蜗牛画像进行表扬并奖励放大镜,引导学生进行细致观察,实事求是画图。(二)观察蜗牛的反应1.分发棉签,用棉签轻轻触碰蜗牛的身体,观察蜗牛的反应。老师对画完蜗牛的小组再奖励一个材料,可以用棉签轻轻触碰小蜗牛,注意一定要轻,不要随意伤害小动物哦![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在观察活动中容易出现盲目观察的现象,使观察效率低下,通过评价(语言、实物奖励)可以进行有效改善,从而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观察。(三)观察蜗牛的运动1.评价学生表现,并奖励新材料(菜叶、玻璃片、细线、树枝),提示用这些新材料进一步研究蜗牛,寻找蜗牛更多的秘密。2.教师适当介入,小组内与学生进行交流:怎样使用这个材料来研究蜗牛?又有哪些新的发现?3.引导学生进行“动态观察”:让蜗牛在不同的物体上爬行,看一看蜗牛有没有在这些物体上爬行的技能,并观察蜗牛的运动。[设计意图]基于学生的兴趣给予学生足够自由地发挥空间,使学生有更多的发现。三、交流蜗牛的身体特点和爬行本领(预设12分钟)材料准备:学生活动手册1.出示学生的记录图,概括并完善蜗牛的身体结构,完成班级记录表。通过刚才的观察,请你说说蜗牛有什么特点?解决学生因认知差异而形成的问题,如蜗牛有没有口、有没有眼、蜗牛的触角数量等。小结:蜗牛的身上长有壳、触角(2对)、眼睛(2只)、口、腹足等。2.蜗牛爬行本领这么大,与什么有关呢?主要交流蜗牛的运动本领。30 蜗牛的身体结构有什么作用呢?它的爬行能力与身体的哪部分密切相关?初步感受蜗牛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小结:蜗牛的壳有保护作用,当棉签触碰蜗牛,蜗牛会缩进壳里;蜗牛的触角(眼睛)在爬行时总是挥来挥去,像是在探路;将蜗牛放在菜叶上时,蜗牛时而会用口啃食菜叶;蜗牛可以在多种物体上爬行,这与它的腹足密切相关。[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在观察中得到的信息是碎片化的,此环节引导学生进行信息整合,完善学生对于蜗牛“身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整体认识。四、观察与蜗牛相似的动物(预设5分钟)1.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了蜗牛的很多秘密,如果你还想知道更多,我们应该怎么做?预设:继续观察蜗牛。2.出示蛞蝓、蛤蜊、螺的图片。提问:这些动物和我们今天观察的蜗牛有什么相似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预设:它们的身体都是软软的,有些有壳,有些没有壳。)3.在我们的周围有很多与蜗牛相似的小动物,他们的身体各不相同,但都是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我们在生活中看到了这些小动物,也可以用相同的方法去观察。[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发现动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隐含分类思想。【疑难解答】1.蜗牛没有明显的足,学生在观察蜗牛时观察不到“腹足”怎么办?蜗牛是软体动物,它的腹足其实就是腹部肌肉。教师可以在分小组观察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完成《活动手册》“把蜗牛放在玻璃片上,翻过来,看它爬行,你发现了什么?”,这时教师可以进行个性化指导,提出观察建议。这个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观察到腹足的运动情况,也可以让学生为蜗牛能倒挂在玻璃上运动而感到惊奇,一举两得。教师还可以利用微课视频,带领全班同学一起观看显微镜放大下的蜗牛腹足,通过两种方式,让学生对“腹足”有充分了解。2.学生容易混淆蜗牛的触角和眼的数量,怎么办?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识蜗牛身体各部分所对应的功能,帮助学生理解和区分。蜗牛的一对长触角上是蜗牛的眼,但蜗牛的眼只能感受明暗变化,看不清具体事物,所以蜗牛的长触角相当于是盲人的导盲杖,用于向前摸索,避开具体路障;而下方的短触角相当于气味感受器,能嗅出同伴气味和食物位置。【教学后记】4.给动物建个“家”【教材简析】承接上一课,在初步观察的基础上,通过饲养蜗牛,更加深入地观察蜗牛的生活习性。学生通过参与给蜗牛建个“家”这一实践活动,深入理解动物与环境的关系,同时对“栖息地”的概念进行体会和理解。本课指向的学科核心概念是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有助于学生形成结构与功能、系统与模型等跨学科概念。本课聚焦板块明确指出本课的目的是继续观察,探索蜗牛生存的需要。亲自给蜗牛建个“家”,来模拟蜗牛真实的生存环境。通过项目式引导:前期调查——蜗牛的栖息地,班级讨论——蜗牛的生活需要,设计——画一个蜗牛的“家”,加深学生对动物环境需求的认识,让学生进一步观察蜗牛的生活习性,发现一些关于蜗牛的趣事。课堂中,主要通过“蜗牛生活需要什么?”“我们有哪些有趣的发现”两个问题的讨论,知道蜗牛要生活在适宜的栖息地中,并在栖息地进行各种生命活动。30 【学情分析】经过前一课的学习,学生对蜗牛的身体构造、运动方式已有一定的了解,学生在之前寻找蜗牛时,很有可能已经把蜗牛养了起来,因此不少学生已经对饲养蜗牛和建“家”有了一些体验。那么饲养蜗牛,需要准备什么?蜗牛对环境有什么要求?蜗牛怎么生活?这些问题学生会有一些答案,但一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有限,还是需要教师提供系统的、具体的方法,通过亲自饲养观察蜗牛和集体交流讨论,体会动物的生存需求,分享关于蜗牛的有趣发现。【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给蜗牛设计、建造一个“家”并进行观察,知道蜗牛要生活在适宜的栖息地中,并会在栖息地进行各种生命活动,认识到动物生存需要适宜的环境。[科学思维]根据现实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推测蜗牛需要的生存条件,并与同伴进行交流论证。[探究实践]通过讨论制作,能给蜗牛建一个“家”。[态度责任]愿意倾听、乐于表达和分享有关动物的信息,具有认识和研究动物的兴趣,以及珍爱生命、爱护身边动物的情感。【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给蜗牛建一个“家”,知道动物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并在栖息地进行各种生命活动。[难点]通过给蜗牛建一个“家”,分析蜗牛生活环境及其生命活动。【教学准备】[教师]与学生相同的材料、课件、班级记录表[学生]铅笔、橡皮、活动手册、2-3个挨饿的蜗牛、菜叶、石英砂、泥土、饲养箱或带气孔的透明塑料盒、水、小碗、毛巾、放大镜【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聚焦问题(预设3分钟)材料准备:蜗牛1.出示蜗牛:前一节课,我们与蜗牛成了好朋友,你有哪些有趣的发现呢?2.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为了继续观察蜗牛,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给蜗牛建个“家”吧!3.揭示课题:给动物建个“家”[设计意图]从前一课内容切入,既是对前一课的复习,又能迅速聚焦到这节课的任务(微项目):给蜗牛建个“家”,引导学生继续观察、了解蜗牛,延续上节课的学习。二、设计制作:蜗牛的生活环境(预设25分钟)材料准备:铅笔、橡皮、学生活动手册、带气孔的透明塑料盒、沙、水、小碗、菜叶、蜗牛、毛巾1.过渡:我们想要给蜗牛建个“家”,先要了解蜗牛的生活需要什么。2.提问:请你回忆一下,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更容易找到蜗牛?(预设学生的回答:有吃的,有泥土,有伙伴,有水……)出示相关图片。3.进一步讨论,我们如何给蜗牛建“家”?形成班级记录表。(预设学生的回答:能让蜗牛四处爬;有吃的;要潮湿;没有危险……)4.小结:小朋友们,你们就像一名小小生物学家一样,为蜗牛能健康快乐地生活在我们建造的“家”里,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接下来我们就来做一个设计师,帮助小蜗牛设计一个“家”吧!将你的设计简图画在我们的活动手册上,设计的时候,请你充分考虑蜗牛的需要,可以用数字标出建造(放入材料)的顺序。5.学生设计并进行展示交流,可对自己的设计进行修改。6.小结:我们都是优秀的设计师,充分考虑了蜗牛对生活环境的要求。现在就让我们按自己完善后的设计,给蜗牛建一个“家”吧!建好后,可以将蜗牛轻轻地搬到新“家”,看看蜗牛在新家的生活。30 7.分发材料(带气孔的透明塑料盒、沙、水、菜叶、小碗、蜗牛、毛巾、放大镜等),按要求给蜗牛建一个“家”。教师巡视指导,适时提供帮助,引导学生观察蜗牛在新“家”里的生活。[设计意图]通过回忆自己找到蜗牛的地点和自己前一段时间对蜗牛的观察发现,来推测蜗牛适合的生活环境和生活需求,在全班形成蜗牛生存需要的初步共识并形成班级记录单,从而为自己设计、建造蜗牛的“家”提供科学依据。三、观察探索:蜗牛的生活习性(预设10分钟)材料准备:建好的蜗牛的“家”、放大镜、学习单1.看一看:蜗牛在新“家”里生活得好吗?它在家里干什么?(预设学生的回答:吃菜叶、睡觉、运动、交流……)2.我们可以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蜗牛是怎样吃菜叶的?(学生描述)3.播放视频:蜗牛吃菜叶。4.用手势来模仿蜗牛吃菜叶的样子。5.我们还有哪些有趣的发现?(预设学生的回答:爬过的地方有痕迹,触角伸来伸去等)根据需要出示相关图片。[设计意图]蜗牛的“家”建好后,引导学生进行一个更为具体的任务——观察蜗牛怎样吃菜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借助工具(放大镜)进行更加细致地观察,在足够的观察时间中,希望学生能有更多新的、有趣的发现,为全班交流提供素材。四、拓展延伸:寻找其他小动物的“家”(预设2分钟)材料准备:活动手册自然界的小动物,都有自己的“家”。下课以后,大家可以拿上放大镜,像一名生物学家一样,从环境中找寻蛛丝马迹,找到小动物们(蚂蚁)的“家”,不过不要去打扰它们哦,同时也要注意安全![设计意图]本环节是对观察蜗牛方法的迁移和应用,自然界的小动物同样具有会活动、需要食物、栖息地等共同特征,观察蚂蚁或者其他小动物同样指向对生物的理解,是学生认知从特殊到一般的横向迁移过程。【疑难解答】1.课堂时间有限,蜗牛在课堂上受环境和天气影响不活跃,无法观察怎么办?想要观察到蜗牛进食等生命活动,可以将蜗牛轻轻放在菜叶上,保持安静观察。需要提前和学生沟通,蜗牛要在安静的环境下进食,请同学们保持安静,为了增强观察的效果,教师也可以提前多准备几只已经饿了2-3天的蜗牛,以备不时之需。2.在建“家”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不好材料的多少怎么办?在学生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由于天性使然,大部分学生在加水、加土等步骤时都比较随意,卫生也不容易保持整洁,因此教师在设计环节可以有意识地强调并标出每种材料的多少,并在巡视时加强指导。在准备材料时,也可每小组多准备一块毛巾,制作时,引导学生将毛巾垫在塑料盒下,方便之后的整理。3.学生在画设计图时,示意图画得不是很好,怎么办?画示意图是一年级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的一个重要方式,在画示意图时,不要求每位同学都画得非常美观,只要学生能结合示意图,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即可。教师也可多从鼓励的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评价。4.学生没有足够的动力进行长时间的观察和饲养怎么办?小学生对自然具有天生的好奇心,但是这样的好奇和兴趣维持得比较短暂,作为教师,我们要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地给学生适当的观察目标(如下表),并根据观察情况定期交流,还可组织如“我和蜗牛的小故事”讲故事比赛等等,在完成目标的基础上适当激励,这样,不仅能让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得到提高,也会让观察活动更有成效。【教学后记】30 5.观察鱼【教材简析】在前面几课的学习中,学生主要的观察对象是陆生动物,在本课中学生将开展对水生动物——鱼的观察。鱼分布广泛,易得,易养,是水生脊椎动物的代表,它们的形态与之前观察的蜗牛有着较大的区别,具有明显的适应水生环境的身体特征,如鳍、鳃等,这既是动物分类的重要依据,也是动物形态结构与环境相适应的直接表现。本课指向的学科核心概念是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有助于学生形成结构与功能、系统与模型等跨学科概念。聚焦板块通过“鱼的身体是什么样的呢”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对鱼的身体结构特点进行观察探究。探索板块主要分为鱼的外形特点、运动和呼吸三大方面。通过观察鱼并将鱼画下来,发现鱼的身上覆盖着鳞片,长有鳍和鳃;认识鱼的运动主要是靠鳍来完成的;接着思考鱼的嘴为什么会不停地一张一合,引导学生观察鱼是怎样呼吸的。除了观察鱼的外部形态以外,还要了解鱼的骨骼,初步认识鱼作为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研讨板块要学生知道鱼生活在水里用鳍运动,用鳃呼吸,它们的身体结构与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从而引向单元的核心概念:动物的形态结构与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学情分析】鱼是学生熟悉的动物,也是餐桌上常见的食物,学生对鱼有一定的认知。本课的教学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观察鱼的身体结构。一年级的孩子观察热情很高,但观察较无序,容易遗漏,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整体到局部,从不同方向观察鱼,从而更完整地了解鱼的身体特点。学生能比较容易观察到鱼的运动跟鳍有关,但是鱼的呼吸无法直接用肉眼观测到,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需要教师利用实验来引导学生推测鳃具有呼吸的作用。【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观察鱼的身体特点、运动和呼吸,知道鱼是用鳍运动,用鳃呼吸,认识到鱼的身体结构与水生环境相适应。[科学思维]能在教师指导下,分析鱼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与生活环境的关联。[探究实践]通过观察鱼,能用科学词汇描述观察到的信息,用简图画出鱼的外形。[态度责任]学生能在好奇心驱使之下对鱼产生探究兴趣,乐于表述自己的观察发现,愿意倾听、分享有关鱼的信息,以及珍爱生命、爱护动物的情感。【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观察鱼,知道鱼身体的主要特征,鱼的运动和呼吸特点。[难点]能初步感知鱼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与生活环境相适应。【教学准备】[教师]1.教学课件;2.鲫鱼呼吸微视频。[学生]1.每组一个装水的鱼缸,一条小鲫鱼;2.棉签;3.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过程】一、猜影激趣,聚焦问题(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课件1.出示鲫鱼的剪影。提问:猜猜这是什么动物?你的依据是什么?2.揭秘鲫鱼图像。提问:鱼儿都生活在哪里?3.出示小溪、池塘、河里、海里等地方的鱼。4.聚焦:鱼的生活需要水,鱼身上的哪些特点能让它生活在水里呢?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观察鱼。揭示课题:观察鱼。(板书)30 [设计意图]通过猜剪影导入,既能快速掌握学生对鱼身体特点的前概念,又能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聚焦问题“鱼身上的哪些特点能让它生活在水里”是对“生物的身体特征能适应其生活环境”这一核心概念的渗透。二、有序观察,揭秘鱼的身体结构(预设15分钟)材料准备:课件,每组一个装水的鱼缸,一条小鲫鱼,学生活动手册1.观察方法提问:怎样才能观察得更完整?预设:①先观察整体特点,再观察每一部分的特点。②可以从不同的方向观察,比如从上面看,侧面看,下面看……2.布置任务:①鱼的身体是什么形状的?②鱼的身体可以分为哪几部分?每部分有什么?③安静观察后在活动手册上把鱼画下来。3.温馨提醒:①静静观察,让鱼在水中保持相对自然的状态。②仔细观察,画出越多细节越好。4.学生实验:领取鲫鱼,开始观察鱼、画鱼,教师巡视指导。5.分析研讨:挑选2张经典的记录,分析研讨比较,概括鱼的整体结构。小结:①鱼的形状是两头尖,中间宽,叫梭形或纺锤形。整体分为头部、躯干、尾部三部分。②头部有嘴、眼睛、鳃,躯干上有鳍、鳞片,尾部有尾鳍。6.鳍的数量:①提问:鱼的躯干也有鳍,尾部也有鳍,一共有多少鳍呢?②出示从不同方向观察的鱼鳍3D动画,结合动画学生再观察真实的鱼鳍。③小结:鱼鳍的数量一共为7片:胸鳍2片,腹鳍2片,臀鳍1片,背鳍1片,尾鳍1片。[设计意图]通过对观察方法进行细致指导,让学生尝试有序且完整的观察,提升学生的观察记录能力。针对鱼鳍的数量,首先通过动画展示达成共识,然后进行再次观察,让学生有目的地寻找各个鳍的位置与数量。三、有效观察,揭秘鱼鳍和鱼鳃的作用(预设12分钟)材料准备:课件,每组一个装水的鱼缸,一条小鲫鱼,棉签,鲫鱼呼吸微视频1.思考交流:鲫鱼身体结构特点对鲫鱼在水中的生活有什么帮助?预设:①鱼整体形状两头尖尖的可以减少水的阻力;②鱼鳞硬硬的,可以保护鱼的身体。2.鱼鳍的作用:①提问:鱼没有腿,靠什么运动呢?②学生实验:用棉签轻轻触碰鱼的身体,观察鱼的运动,并用肢体动作模仿各种鳍的运动。③小结:鱼运动时,鱼鳍滑动得特别快,所以鱼是靠鳍在水中运动的。3.推测鳃的作用:①观察:鲫鱼的嘴巴张开时,鳃是怎样的?嘴巴合起时,鳃又是怎样的?②小结:嘴一张一合,鳃一合一张,嘴巴和鳃相互配合。请你推测鳃有什么作用?4.验证鳃的作用:①播放鲫鱼呼吸实验微视频,观察墨水发生什么变化?说明什么?预设:墨水从鱼嘴巴进去后,又从鳃盖出去了,说明鱼不是在喝水,可能是在吸收水里的氧气,进行呼吸。②小结:鱼在水中用鳃呼吸。[设计意图]利用棉签让鱼迅速动起来,便于学生观察鱼鳍的作用,鱼鳃的呼吸作用是一个难点,通过让学生先观察鱼嘴和鱼鳃的配合,结合实验视频,引导学生理解鱼是用鳃在呼吸。四、拓展结构,对比梳理(预设8分钟)材料准备:课件1.鲫鱼骨骼:①提问:鲫鱼的内部有什么?30 ②出示鱼的骨骼图片和鱼的化石,思考:鱼的骨骼具有怎样的特点?③小结:鱼内部的骨骼非常坚硬。【疑难解答】1.学生在观察鱼鳍时数不清楚,怎么办?教师可以利用3D动画,引导全班同学一起梳理鱼鳍的种类和数量,数过的做好标记,或者记录在副板书中,然后再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数给同组的同学听,通过两种方式,让学生对鱼鳍种类和数量有充分了解。2.学生在学习鳃的作用时,不理解鳃能够帮助呼吸,怎么办?首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观察鱼嘴和鱼鳃是一个张开,另一个闭合的方式在配合,其次通过墨水实验让学生观察发现,从鱼嘴里进去的水又从鳃那边出来了,说明鱼不是在喝水。除此以外,教师可以提供鳃盖内部红红的鳃丝给同学们,引导学生认识水经过鳃丝时,鳃能够充分吸收水中的氧气,继而帮助学生理解鳃的作用。【教学后记】6.给动物分类【教材简析】本课学生再次回顾生活中熟悉的动物,根据动物的特点进行分类,了解分类的方法,初步认识“分类”在研究动物活动特征中的重要性。当然,分类不是最终的目的,学生进行多种方法的分类,实际上是为了更多地了解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多角度体会生物的多样性。本课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与前面5五课形成一个完整的动物单元的内容体系,最后“单元总结”部分,需要学生回忆植物的共同特点,然后结合对动物“生命体特征”的认识,初步感知动物和植物都是有生命的。【学情分析】学生在整个单元已经经历了科学观察、描述、记录动物的过程,对部分动物个体的生活环境、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等已有一定的了解,学生头脑中的动物形象已不能仅仅局限于纯经验层面上的个体认知,需要借助一定的手段来对动物的认识进行综合梳理。要指导一年级学生采用编序号的方法来学习分类。“分类”方法的使用使学生能够用不同的分类标准去识别了解更多的动物,体会动物的多样性。【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依据一定的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知道动物之间有相同点和不同点,初步感知动物的多样性,知道分类是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科学思维]运用比较与分类的方法,了解更多动物的特征。[探究实践]依据一定的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简要描述分类的方法和结果。[态度责任]乐于表述自己的观察发现,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增进喜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根据自定的标准给动物分类。[难点]能按不同的标准给动物进行分类,感受动物的多样性。【教学准备】[教师]1.教学课件;2.10种动物的彩色卡片。[学生]1.每组提供10种动物彩色卡片;2.学习单。30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聚焦问题(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课件1.课件出示四种图形。提问:你能给它们分类吗?是按照什么分类的?2.出示10种动物的卡片。提问:你认识吗?说一说它们有什么特点?3.讲述:根据图形的特征给图形分类,把有相同点的分成一类,把不相同的分到另一类,今天我们就根据动物的特征给动物分类。揭示课题:给动物分类(板书)。[设计意图]通过给图形分类,引导到给动物分类,让学生明确特征是分类的基础,激发学生观察和认识动物的兴趣。二、确定标准,进行分类(预设13分钟)材料准备:10种动物彩色卡片、学习单1.为了方便记录,给动物编上序号,所有小组的动物卡片序号相同。(1)确定标准提问:怎么把这10种动物分成两类?预设:吃的食物、有没有脚、会不会飞、是否长毛……(2)分成两类提问:定好一个标准后,把10种动物分成几类?教师示范:选择一种分类标准进行分类,黑板上演示,摆成两类。提问:如何记录?指导用编号记录。2.分组活动,教师巡视。小组领取动物图片,合作完成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并进行记录。同时教师巡视指导,解决个别学生的提问,并拍摄各组分类的照片,以备研讨时辅助交流。[设计意图]在给动物分类前,引导学生明确一个标准两个分类、记录方法。在分类活动时,教师随时给予学生指导,方便后续交流汇报。三、交流研讨,感受多样(预设16分钟)材料准备:学生学习单1.展示汇报提问:你们小组根据什么进行分类?分类结果是怎样的?汇报参考格式:我们根据……分类,分成两类,分别是……(预设分类标准:有脚和无脚、有壳和无壳、会飞和不会飞、有毛和无毛、生蛋和直接生小动物、是否生活在水里、吃肉和不吃肉、有尾巴和没尾巴……)2.同一分类标准的同学表达意见及建议,教师适当修正补充,并将学生的汇报结果板书在黑板上。3.小结:我们有哪些分类的方法?每种分类的结果一样吗?[设计意图]鼓励学生主动交流汇报分类标准及结果,引导学生从多种分类标准中感受动物的多样性。四、运用所学,归纳整理(预设6分钟)材料准备:课件1.提问:这些动物有什么共同特点?(预设: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会长大、会生宝宝、要吃食物、会排泄、会对刺激做出反应……)2.哪些特点植物也有?归纳动植物的共同特点。3.小结:动物和植物都是有生命的。4.课后有兴趣的小朋友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还可以继续观察动物,有问题可以及时找老师解决,保持这一份探索的兴趣,你会有更多收获![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发现,激发学生继续观察和探索动物的兴趣。30 【疑难解答】1.课堂上提供给学生哪些动物比较合适?提供给学生的动物卡片彩色、有动物名称,方便学生交流,同时提供的卡片动物可以包括有脚和无脚、有壳和无壳、会飞和不会飞、有毛和无毛、生蛋和直接生小动物、是否生活在水里、吃肉和不吃肉、有尾巴和没尾巴等各种各样的动物卡片,感受动物的多样性。2.学生在给动物分类时,如何做到记录又快又准确?指导学生采用编序号的方法来学习分类,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是比较合适的,用序号来进行记录减轻记录难度和节省时间,同时也要提醒学生在分类时不遗漏。【教学后记】30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小学 - 科学
发布时间:2023-04-02 00:18:32 页数:31
价格:¥6 大小:172.00 KB
文章作者:U-2009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