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班语言活动——小花猫找汗教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5

2/5

剩余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小花猫找汗教案 <br />大班语言活动小花猫找汗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复习学过的生字:猫 猪 狗 牛 马 。学习新授生字:说 问 汗 吐,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进行分角色创作表演童话故事,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语言活动课,下面是小花猫找汗教案。 <br />   设计意图: <br />  《小花猫找汗》是一节听读游戏识字课,有一次组内教研过程中,一位年轻老师提出:&ldquo;现在上听读游戏课太难了,尤其是长篇的科学故事性的文章,真不知怎么教给孩子? &rdquo;。其实对于小朋友而言,听读课本上的文章诗歌很适合学龄前的孩子,既能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又能增强识字的能力,每一篇诗歌有讲述一个知识点,在幼小衔接工作的过程中,听读游戏识字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小花猫找汗》是一篇很适合低龄小朋友的科学童话,孩子们通过阅读能了解一些动物出汗的科学常识。语言生动有趣,课文的画面形象可爱,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助于激发幼儿的想象力,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鉴于以上几点,我有了以下的教学设计。 <br />  活动目标: <br />  1、复习学过的生字:猫 猪 狗 牛 马 。学习新授生字:说 问 汗 吐。 <br />  2、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进行分角色创作表演童话故事。 <br />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对科学诗歌的兴趣,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br />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br />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br /> <br />  活动准备: <br />  教杆 字卡若干、钓竿小鱼池教具小动物头饰若干个、《小花猫找汗》动画片、律动音乐《小动物》表演用背景幕布、录像机 <br />  活动过程: <br />  律动《小动物模仿操》教师领幼儿入座。 <br />  一、导入:播放动画片《小花猫找汗》 <br />  二、听读游戏诗歌教学:动画片看完了,我要考考小朋友,这个动画片的名字叫什么?出现了哪些小动物?让幼儿发言,教师并依次贴出各种所说出的小动物的图片)(随后教师依次出示词卡:身上、舌头、脚掌、鼻子) <br />  教师引导幼儿玩&ldquo;连连看&rdquo;的游戏(请小朋友上前连线,把小动物图片和相对应出汗的位置的词卡廉洁,以此巩固关于小动物出汗部位的知识教育) <br />  三、复习学过的生字 <br />  这些小动物还带来几个字宝宝,我们一起看看。(把刚才的小动物图片翻过来,后面是相对应的小动物的名称字卡:猫、狗、猪、牛、马) <br />  认读认读识字游戏 <br />  1、&ldquo;听声音认生字&rdquo;游戏(老师或小朋友学小动物的叫声,另一名小朋友找出相对应的字卡) <br />  四、学习新授生字 <br />  这首童话里还有几个小字宝宝不见了,看来我需要魔术帽。(教师运用魔术帽变出&ldquo;说&rdquo;&ldquo;问&rdquo;&ldquo;汗&rdquo;&ldquo;吐&rdquo;四个生字) <br />  教师引领幼儿观察,并让幼儿独立分析字形,比如说:说&mdash;&mdash;一个人在看电视,电视里有一个人说话问&mdash;&mdash;一个人在大门里问问题。汗&mdash;&mdash;一个人本来是干的,运动后就出汗了。吐&mdash;&mdash;左边是口,右边是土,合起来就念吐。之后进行组词,并说一句话。 <br />  五、玩识字游戏 <br />  1、小猫钓鱼。儿歌:小猫小猫苗苗叫,我的小鱼哪去了?我请***找一找。 <br />  2、谁当小老师? <br />  3、猜猜谁不见了。 <br />  六、童话故事表演 <br />  小朋友们,我们知道了《小花猫找汗》的故事,那我们想不想表演这个故事呢?下面我们请大二班的小朋友表演《小花猫找汗》 <br />  (教师分发头饰) <br />  (让第一组幼儿讨论分配角色,之后进行表演童话故事)&mdash;&mdash;教师进行录像 <br />  表演结束了,请下面的小观众说一说,哪里表演的好?哪里表演得不好?(让幼儿自由讨论优点和缺点,综合之前的经验,请第二组小朋友表演) <br /> <br />  七、教师小结:小朋友们表演得真棒,通过这个故事,我们知道了不同的小动物,他们出汗的身体不为也是不一样的!现在我问问小朋友,你还知道别的小动物用什么部位出汗吗? <br />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找一找,教师外面的小动物用什么部位出汗?让我们一起出发。 <br />  活动反思: <br />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ldquo;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rdquo; <br />  1、活动中,孩子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在这节课中...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3-02-02 15:25:52 页数:5
价格:¥3 大小:15.15 KB
文章作者:U-43139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