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心得)之让教师在学年组教研活动中成长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3

2/3

剩余1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其他论文之让教师在学年组教研活动中成长 <br />  新课程给我们带来新的理念,产生新的振奋,然而,教师在理解《课标》、钻研教材、设计教学、驾驭课堂、反思行为等过程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不易消解的困惑。一是新课标与旧大纲落差太大,体系的改变与目标的要求的不同,使教师一时很难适用,特别是课堂教学,不知道怎样去教,有的还是涛声依旧,用传统的方法进行新课程的教学;二是教师之间对新课程的理解差距较大;三是教学时间与教材内容多的矛盾,教学中“度”怎样去把握。虽然我们也在积极努力的学习、参加各种培训、阅读相关书籍、参加观摩课活动等等。但这样的学习只让我们解决了一些群体存在的共性问题,每个教师在实践操作中的更多的带有个性特征的问题难以得到应有的、及时的关注、解决。因此,我们需要在教师身边搭设一个能够及时解决“我和我们自己的问题”的平台,引导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挖掘、分析、总结、推广个人的或小群体的教学经验,发现、分析、解决个人的或小群体的教学问题,实现教师之间彼此分享,同伴互助,共同成长。 <br />  以学年组为单位开展教研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同年级组教研活动由于同年级组的教师面临着相同的教材、共同的教学目标,面对着相同年龄段思维特点、水平相近的学生,所以,在教与学的研究上其优势独在。 <br />  方法一:选定一个典型课题,同年级组的所有教师按照个人对《课标》、教材、学情的把握,独立完成首次教学设计,然后组织同年级组教师 逐一观摩每一位教师的课堂教学;之后学年组教师坐到一起互相评课,讨论每节课的优点和不足,比较研究,共同反思个性、共性特点;最后完成适合本班学情的教学再设计。这种教研活动中的教师群体能够在一个特定的教学时间内,共同审视一个课例的不同设计,感受不同的思想观点、操作方式,在同伴间经验和理念的碰撞与协调中完成了经验的重新整合,为后继的教学研究积储了能量。 <br />  方法二:选定一个典型课题,让成组内某一位教师独立完成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同年级的教师伙伴共同审视、反思、调整,帮助执教者完成教学再设计:由这位教师继续在平行班逐一演练,教学同伴继续参与每一次的观摩、反思,帮助执教者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再设计:执教者完成所有平行班的教学之后,每一个体回顾反思本段教学中的自我成长情况。这样的教学活动,对执教者而言,是教学能力提高最快最有效的途径。 <br />  在这种类似于微格教学的教研活动中,教师群体伴随着每一个个体走过了一段坚稳的教学过程,个体与群体的每一次反思都是理念与经验、期望与现实的碰撞,在寻求设计与现实的差距中,在寻求自身与他人的差距中,每一个个体始终与同伴保持着一种“共生”、“共存”的关系。双方可以逐步体会和领悟一个具体的教学课例所蕴涵的课程发展理念,此时的理念对他们而言,就不再是教条式的干瘪的抽象物,而是同时包含着抽象与具体、本质与非本质属性的完整认识。可以说在平行演练中,教师个体获得了最大程度上的收益,是最大的收益者。 <br />  方法三:选择某个单元的几个典型课例,让同年级组的每位教师分别完成一个课例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同伴共同审视、吸纳教与学的有效方式,连点成线,构建单元教学模块。在这种教研活动中,教师个体可依据本班师生教与学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课例,恰当处理教材,呈现新课程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的落实情况;教师群体可以在观摩先行课例的基础之上,批判与吸纳,借他山之玉攻我山之石,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br />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3-01-16 13:28:16 页数:3
价格:¥3 大小:25.00 KB
文章作者:U-671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