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二初级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学情反馈语文试题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7

2/27

剩余25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年河南省驻马店二中中考语文一模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4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题。东风解冻,散而为雨。“雨水”不负其名,以润泽之势洗刷了残冬的痕迹,亦带来了①_____然一新的喜悦。“春雨足,染就一溪新绿”,想来以青色形容雨水这个节气最恰当不过——无论是新抽的嫩芽或初绽的新叶,都展现出新生、②_____勃、健康的姿态,给人以积极的心理暗示。这抹被雨水浸润的青不仅给予了诗人灵感,留下了诸多名篇佳句。也勾起了人们外出踏青在自然中寻找春的心情。倘若不想被风雨所阻,扰了赏玩的兴头,一把轻盈的伞是必不可少的。雨与伞之相得益③_____,不仅仅在于实用性,传统竹伞“展如花,收似竹”的造④_____,本身就契合东方之美。(1)依次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jiědiànqìnB.jiězhànjìnC.jìèzhànjìnD.jièdiànjìn(2)依次填人文段横线上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①换②蓬③章④型B.①焕②篷③彰④形C.①焕②蓬③彰④型D.①换②篷③章④形2.(8分)请在下表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完成积累卡片。主题古诗文名句乡愁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借“夕阳西下,①  直抒胸臆,表达对家乡的无限思念之情;而崔颢的《黄鹤楼》也在夕阳中,用“日暮乡关何处是?②  表达了游子望乡而不得见的悲苦。爱国“爱国”从来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雁门太守行》中,李贺借用典故,以“③  ,④  ”表达了他对国家至死不渝的爱;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用“⑤  ,⑥  表达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感。离别语文课上,老师让同学们选择一句离别的诗句并在旁做批注,你选择了“⑦  ,⑧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你的批注为:真挚友情,跨越千山万水,就算远在天涯,也犹如在身边。3.(4分)名著阅读。第27页(共27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在“阅读百部经典”活动中,一位同学读了《骆驼祥子》后感慨:“善良的小福子最后自杀了,这恐怕是她唯一能自己决定的事。文学作品中的女性都是逆来顺受的弱者啊!”请你以《简•爱》中简•爱的形象为例,反驳他的结论。4.讽刺作品有一个重要特点:作者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时,不仅讽刺单个人物或事件,还讽刺背后的社会现象及根源。请以《儒林外史》中范进“二十岁应考,到今考过二十余次”,却“总不进学”,一旦考中却“欢喜得疯了”为例进行说明。5.(3分)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根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谥号“昌黎先生”,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谥号“文正”。B.在我国古代,人们席地而坐时把腰挺直称为“长跪”,离席站立称为“避席”,这两个举动都表示敬意。C.戏剧按照篇幅、规模,可以分为独幕剧和多幕剧两种,如《天下第一楼》属于多幕剧,《枣儿》属于独幕剧。D.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数字“三”独具魅力。名著《西游记》中有“三调芭蕉扇”,《水浒传》中有“宋江三败高太尉”,成语中有“三山五岳”“三顾茅庐”等。6.(5分)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为了激发同学们的阅读兴趣,开阔同学们的知识视野,校团委决定举办“最是书香能致远”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1)小文同学搜集到了下面两则材料。请你提取并整合这两则材料的主要信息,用一句话写出你的结论。(不超过30字)材料一近年来,各图书馆大力开展阅读推广公益展览、公益讲座等活动,河南省图书馆“一座难求”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为了解决此困境,省图书馆特别推出了“环球云旅行,宅家游世界”线上活动,通过精彩的视频带领大家开启一场环球“云旅行”。同时,通过数字阅读资源展示,推出了“知识胶囊”和馆内自建资源《戏曲动漫》《中原姓氏文化研究》等微视频以及精选电子图书,内容涵盖历史、生活、国学、心理、艺术、文学等各个方面,特别是对河南省地域特色文化的讲述,深入浅出、直观生动,让受众如临其境。材料二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大河书局已相继打造了7家校园阅读中心,不仅能满足在校师生免费阅读和学习的需要,而且能满足学生家长及周边居民的文化生活需求。大河书局将一如既往地履行现代企业的社会责任,全力建设好校园阅读中心,助推书香中原建设。(2)为了使此次主题活动形式更加丰富,请你仿照下面所给的两个示例再设计一项活动形式。活动一:举行“我为书香点个赞”演讲比赛活动二:演绎“书香伴我行”情景剧第27页(共27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活动三:  7.(4分)如图是学校阅览室借阅图书流程示意图,请用一段简明的文字转述这个流程图。要求内容完整,语言连贯,不超过60字。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8.(16分)阅读下文,完成问题。另一条路①那年,我还在上中学,因为种种原因,我不得已辍学回到了农村。这意味着在这块贫瘠之地,我将与父辈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②彷徨在人生十字路口的我,何去何从?俗话说,可怜天下父母心。母亲比任何人的心情都焦虑,她为了我的出路想尽了办法。元宵节一过,我就跟着邻村的符师父当学徒,羼弱的手握起了斧头。一接触这木工活儿,我就发现难学,它与数学是成正比的,尺寸都要算得精确,一旦有误就毁了木料。我数学向来差,所以学起这门手艺来感觉很吃力。③春种后,我跟着师父折回县城,揽上了县图书馆的活儿,在那儿打桌椅、书架、资料柜。每每干起活儿来,我总是心不在焉,对这门手艺索然无味,倒是那架子上琳琅满目、散发着油墨清香味儿的图书诱得我心旌摇荡。一次,师父出去办事,我像风一样奔向隔壁的“书库”,找到《封神演义》席地而坐,读着读着,居然忘记我是从木工车间“偷”着出来看书的,直到快下班的时候,师父回到木工车间见不到我的人影,就不假思索直奔“书库”抓我。师父先是横眉冷对,然后暴风骤雨般数落我。④面对师父的数落,我自然是无话可说。母亲辛苦供儿学艺,她老人家寄托了多少希冀,我对不起母亲。然而,我对文学书籍却上瘾了。每次我都提“上岗”,打开图书馆的门,我的“第一要务”不是去木工房而是去阅览室,古典的、当代的、中国的、外国的……我爱看的书籍太多了,真是灿若繁星啊!见缝插针的阅读是远远不够的,毕竟我是来学木匠的,不能太过分哩!我与图书馆的王阿姨套起近乎来,把想看的书借回家里慢慢消化。⑤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有了走另一条路的冲动,借助知识的力量让自己蜕变。不久,我跃跃欲试,写了一篇报告文学,诚惶诚恐地寄到一家编辑部,出乎意料地被发表了。⑥第27页(共27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家人,还有师父都喜出望外,师父一改以往的冷漠,说:“我徒弟还是有出息啊,居然会写文章了,稀罕!稀罕!”图书馆王阿姨拍着我的肩膀,说:“小温啊,你在我这里学到了不少知识呀,像你这样的土秀才可有用武之地了,宣传部在向全县社会青年选调乡镇报道员,要考试,不如你去报个名试一试。”⑦我报了名,在随后的两百余人的角逐中,我以90分的成绩斩获全县第五名。不久,橄榄枝向我伸来,那是1992年,春和景明的日子,我拿着盖有县委宣传部大红印的通知前往三十公里外的乡人民政府报到,整个旅途,我都是幸福的笑屬,大有范进中举般的血脉贲张——命运啊,我战胜了你!⑧报到那天,母亲买来了万响爆竹送我出门,嘱咐道:“我真的没想到你自己走出了一条路,而这条路到现在我们村也没有谁走出,你行啊!原本逼着你去拿斧头学木匠,木匠没学到,倒学到了拿笔杆子写文章,今后你要把这条不同于别人的路走好,走到底……”⑨人生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在乡政府工作,所从事的宣传报道业务游刃有余,每年都创造出辉煌的业绩。几年后,县里下达到镇政府的唯一一个“转编”指标就给了我,从一个“乡办干部”转为省招聘干部,一夜之间成了体制内的正式干部。我告别了做了八年的乡镇工作,踏进了县电视台那幢通窗玻璃的大楼,在这里开启新征程。因文字功底扎实,业余时间还进行文学创作,在国内报纸杂志发表的作品有一百多万字。⑩“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我这个“半路出家”的小木匠、小农民南辕北辙地,终于开拓出属于自己的“另一条路”。(作者:温谈升。有删改)(1)请结合本文内容,从“我”的角度将下面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①_  →“我”被母亲送去学木匠活儿→②  →“我”写的一篇报告文学被发表→③  “我”去乡人民政府报到前被母亲叮嘱要走好自己的路→④  (2)本文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朴实自然的语言中蕴含着生活的温情。请以第⑧段为例,分析这一特点是如何体现的。(3)本文两次写到图书馆王阿姨,分别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4)本文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请找出一例,并简要分析。9.(12分)阅读下面三个文本,完成问题。【文本一】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对年轻观众和传统文化的认识存在着双重误区:一方面认为年轻人喜欢的都是“无脑剧”“傻白甜”“雷人风”;另一方面认为传统文化都是“高冷范”“夫子腔”“古董货”。这种认知上的错位,导致传统文化的传播始终在原有的“小天地”里打转,无法创造出有效触达当下年轻人的传播路径和话语方式。久而久之,年轻人对传统文化渐渐失去兴趣,转而在“二次元”等潮文化中寻找精神慰藉甚至价值坐标。由此可见,传统文化与年轻人之间缺少一个连接彼此的桥梁。第27页(共27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然而,搭建这样一座沟通的桥梁并非易事。都说传统文化是宝藏,可那些宝物都深藏在历史的泥土中,距今动辄几百年、几千年。要寻得宝物并为我所用,必须经过勘探、挖掘、淬炼、提取、加工等若干过程。由于深埋于历史的泥土中太久,传统文化有的已变成坚硬的化石,有的身上布满了尘埃,要让传统文化重新焕发光泽,除了要拂拭掉尘埃,还要为其穿上亮丽的外衣——运用现代化的表达解码传统文化之美。比如《国家宝藏》第三季开篇,随着国宝盒子的无限延伸,无数文物在国宝盒子的屏幕内奇幻变化,讲解员张国立走进通道,舞台瞬间变成充满文物的“宇宙星河”,节目在场景设计中充分运用了虚拟现实技术,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惊喜不断。用寓教于乐的方式向大众展示传统文化的基因密码,让普通观众对严肃话题产生兴趣,进而去感受历史的厚重,最终给人以震撼和自豪感,这是传统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共同经验,但传统文化的传播若仅仅停留于此还远远不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要利用大众传媒为公众多上一些厚重又鲜活的传统文化课,更要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植入每个人的内心,逐渐培养起国人的文化自信。(摘编自《传统文化之美需要年轻化表达》,有删改)【文本二】近些年,“国风”成为年轻人追逐的一种潮流,街头的“汉服热”、热销的博物馆文创产品、国风音乐、国风电子游戏等甚为流行。有网友表示:“希望能让传统文化‘活’在我们身边,希望能出现更多有文化底蕴并且‘接地气’的作品。”如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时代赋予的命题,也是曾小敏一直在思考的课题。“对数字经济的理解和应用较为滞后、片面,这是传统文化产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传播传统文化一定要让传统文化的自信构建在时代发展的大趋势中。在曾小敏代表看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极具生命力的,在新时代也能焕发新活力。她还说:“在坚守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同时,还要创作更多符合现代生活方式和年轻人更愿意接受的文艺精品。”(摘编自《将希冀写在下一个五年》,有删改)【文本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工作,在陕西、山西等多地考察时,都专门强调了要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挖掘和利用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明确建成文化强国的具体时间表,文化建设必将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第27页(共27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中华文化经典的无形内核便是中国精神,有形载体就是中华典籍。要重视文献典籍的力量,让典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典籍镌刻着中国精神,是破解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绵延发展的精神密码,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思想智慧和知识体系,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文献典籍不仅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源泉。(摘编自《文献典籍镌刻着中国精神、民族灵魂》,有删改)(1)下列对三个文本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用寓教于乐的方式展示传统文化的基因密码是传统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共同经验。B.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植入人们的内心,培养文化自信。C.坚守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与创作更多符合现代生活方式的文艺精品二者相互矛盾。D.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加大文物的保护力度,挖掘和利用历史文化。E.中华文化经典的有形载体是中国精神,无形内核是镌刻着中国精神的中华典籍。(2)文本一第二段的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请你根据文本一和文本二的内容,针对传统文化的传播所面临的困境,提出两点建议。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10.(10分)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问题。(一)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二)楚武王侵随,使薳章求成焉。军于瑕以待之。随人使少师董成。斗伯比言于楚子①曰:“吾不得志于汉东也,我则使然。我张②吾三军而被③吾甲兵,以武临之,彼则惧而协以谋我,故难间也。汉东之国,随为大。随张,必弃小国。小国离,楚之利也。少师侈④,请羸⑤师以张之。”熊率且比曰:“季梁在,何益?”斗伯比曰:“以为后图,少师得其君。”王毁军而纳少师。(节选自《季梁谏追楚师》)【注】①楚子:指楚武王。因楚为子爵,故称楚子。②张:陈列,扩大。③被:同“披”,整顿的意思。④侈:骄傲自大。⑤羸:使……瘦弱。第27页(共27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间时时而间进又何间焉(《曹刿论战》)B.闻闻寡人之耳者渐闻水声潺潺(《醉翁亭记》)C.市门庭若市百里奚举于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D.言虽欲言,无可进者不敢出一言以复(《送东阳马生序》)(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3)(一)文最后一段为什么用简短的“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作结?(4)邹忌悟出道理即入朝进谏,齐威王明白道理即果断纳谏,君臣二人“知行合一”,终使齐国大治。“知行合一”,知是指内心的觉知,对事物的认识,行是指人的实际行为。请阅读下面两则【链接材料】,简要说明“知行合一”的精神在公仪休和李离身上是如何体现的。【链接材料一】公仪休者,鲁博士也。以高弟①为鲁相。奉法循理,无所变更,百官自正。使食禄者不得与下民争利,受大者②不得取小。客有遗相鱼者,相不受。客曰:“闻君嗜鱼,遗君鱼,何故不受也?”相曰:“以嗜鱼,故不受也。今为相,能自给鱼;今受鱼而免,谁复给我鱼者?吾故不受也。”(节选自《史记•循吏列传》)【链接材料二】李离者,晋文公之理④也。过⑤听杀人,自拘当⑥死。文公曰:“官有贵贱,罚有轻重。下吏有过,非子之罪也。”李离曰:“理有法,失刑则刑,失死则死。公以臣能听微决疑,故使为理。今过听杀人,罪当死。”遂不受令,伏剑而死。(节选自《史记•循吏列传》)注:①高弟:一作“高第”,指才优而学业品第高。②受大者:领取俸禄多的人,指官位高的人。③取小:占小便宜。④理:司法长官。⑤过:失误。⑥当:判罪。11.(4分)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问题。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第27页(共27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下片的“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三句话构成了一个优美的意境,请用生动的语言把它描写出来,构成一幅情景交融的画面。(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为何被千古流传?请结合内容进行分析。四、作文。(50分)请从下面两个写作任务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作文。12.(50分)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靠近芳香的花海,自身也会染上芬芳的味道:靠近腥臭的鱼群,自身也会染上腥臭的味道;靠近君子,自己的品德修养自然会得到提升;靠近小人,自己也会随之堕落;靠近快乐,则快乐萦绕心田,靠近悲痛,则悲痛挥之不去……“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愿我们靠近美好,远离丑恶。人生道路上,我们难免会靠近形形色色的人,靠近各种各样的风景。你靠近了什么?又对“靠近”有怎样的思考和认识?请以“我靠近了____”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讲讲你在生活中靠近了什么,对自己有怎样的影响。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按文体要求作文。600字左右。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1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靠近芳香的花海,自身也会染上芬芳的味道:靠近腥臭的鱼群,自身也会染上腥臭的味道;靠近君子,自己的品德修养自然会得到提升;靠近小人,自己也会随之堕落;靠近快乐,则快乐萦绕心田,靠近悲痛,则悲痛挥之不去……“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愿我们靠近美好,远离丑恶。人生道路上,我们难免会靠近形形色色的人,靠近各种各样的风景。你靠近了什么?又对“靠近”有怎样的思考和认识?请自拟题目,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对“靠近”的思考和认识。要求:①按文体要求作文。600字左右。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第27页(共27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河南省驻马店二中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4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题。东风解冻,散而为雨。“雨水”不负其名,以润泽之势洗刷了残冬的痕迹,亦带来了①_____然一新的喜悦。“春雨足,染就一溪新绿”,想来以青色形容雨水这个节气最恰当不过——无论是新抽的嫩芽或初绽的新叶,都展现出新生、②_____勃、健康的姿态,给人以积极的心理暗示。这抹被雨水浸润的青不仅给予了诗人灵感,留下了诸多名篇佳句。也勾起了人们外出踏青在自然中寻找春的心情。倘若不想被风雨所阻,扰了赏玩的兴头,一把轻盈的伞是必不可少的。雨与伞之相得益③_____,不仅仅在于实用性,传统竹伞“展如花,收似竹”的造④_____,本身就契合东方之美。(1)依次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B A.jiědiànqìnB.jiězhànjìnC.jìèzhànjìnD.jièdiànjìn(2)依次填人文段横线上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C A.①换②蓬③章④型B.①焕②篷③彰④形C.①焕②蓬③彰④型D.①换②篷③章④形【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注意读音、字形,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读音及书写。【解答】答案:(1)B(2)C【点评】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但汉字中又存在着很多的多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不易区分。因此,平时学习中对字音与字形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误读,不误解,不误写。2.(8分)请在下表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完成积累卡片。主题古诗文名句第27页(共27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乡愁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借“夕阳西下,① 断肠人在天涯 直抒胸臆,表达对家乡的无限思念之情;而崔颢的《黄鹤楼》也在夕阳中,用“日暮乡关何处是?② 烟波江上使人愁 表达了游子望乡而不得见的悲苦。爱国“爱国”从来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雁门太守行》中,李贺借用典故,以“③ 报君黄金台上意 ,④ 提携玉龙为君死 ”表达了他对国家至死不渝的爱;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用“⑤ 先天下之忧而忧 ,⑥ 后天下之乐而乐 表达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感。离别语文课上,老师让同学们选择一句离别的诗句并在旁做批注,你选择了“⑦ 海内存知己 ,⑧ 天涯若比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你的批注为:真挚友情,跨越千山万水,就算远在天涯,也犹如在身边。【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和语境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解答】答案:①断肠人在天涯(注意“涯”的书写)②烟波江上使人愁③报君黄金台上意④提携玉龙为君死(注意“携”的书写)⑤先天下之忧而忧⑥后天下之乐而乐⑦海内存知己⑧天涯若比邻【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3.(4分)名著阅读。在“阅读百部经典”活动中,一位同学读了《骆驼祥子》后感慨:“善良的小福子最后自杀了,这恐怕是她唯一能自己决定的事。文学作品中的女性都是逆来顺受的弱者啊!”请你以《简•爱》中简•爱的形象为例,反驳他的结论。【分析】《简•爱》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对爱情、生活、社会都采取独立自主、积极进取态度,敢于斗争、敢于争取自由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小说以其真切感人的情节和细腻传神的笔法深受广大读者喜爱。第27页(共27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解答】本题考查对名著人物的把握。《简•爱》中简爱更具有反抗精神。比如童年时的简•爱,父母死后跟跟随舅父母生活,舅父去世后,舅母、表哥欺负她,她意识到“片刻的反抗已经难免给我招来异想天开的惩罚,于是我像任何一个反抗的奴隶一样,在绝望中下了一个决定,要反抗到底”。她敢于为生存而反抗;在孤儿院里,她又敢于为尊严反抗;在桑菲尔德庄园,她又敢于为独立而反抗。她对罗切斯特的态度不卑不亢,她追求平等的爱情。答案:我认为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并非都是逆来顺受的弱者。《简•爱》中的简爱极具反抗精神,童年时敢于反抗舅母一家对她的虐待与折磨,少年时敢于为尊严反抗孤儿院校长的责罚,桑菲尔德庄园里她对平等爱情的追求,更是她反抗精神的集中体现。【点评】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4.讽刺作品有一个重要特点:作者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时,不仅讽刺单个人物或事件,还讽刺背后的社会现象及根源。请以《儒林外史》中范进“二十岁应考,到今考过二十余次”,却“总不进学”,一旦考中却“欢喜得疯了”为例进行说明。【分析】《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全书五十六回,是一部以知识分子为主要描写对象的长篇小说,也是一部典型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描写了一些深受八股科举制度毒害的儒生形象,反映了当时世俗风气的败坏,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解答】本题考查分析理解名著内容和人物的能力。范进中举后喜极而疯,是作者对范进进行讽刺,但范进代表的是整个封建社会受封建科举制毒害的读书人,讽刺范进,也是对这个病态社会的讽刺。据此分析进行解答即可。答案:《儒林外史》是一部出色的讽刺小说。作者运用夸张、对比、细节描写等手法,揭露和嘲讽科举制度所造成的丑恶现象和封建末世的衰颓风气。范进因中举而迷了心窍,喜极发疯的丑态,是作者对范进作夸张的讽刺,以增加作品的生动性和感染力,使作者对范进的性格、行为和心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把当时社会上一般读书人热衷功名、醉心富贵的特征都统摄在范进这个人物身上,并运用讽刺手法予以揭露、批判,旨在抨击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摧残荼毒,同时反映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社会现实。【点评】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要记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做题时才能得心应手。5.(3分)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第27页(共27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A.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根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谥号“昌黎先生”,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谥号“文正”。B.在我国古代,人们席地而坐时把腰挺直称为“长跪”,离席站立称为“避席”,这两个举动都表示敬意。C.戏剧按照篇幅、规模,可以分为独幕剧和多幕剧两种,如《天下第一楼》属于多幕剧,《枣儿》属于独幕剧。D.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数字“三”独具魅力。名著《西游记》中有“三调芭蕉扇”,《水浒传》中有“宋江三败高太尉”,成语中有“三山五岳”“三顾茅庐”等。【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文化常识知识的理解辨析能力。结合自己对文学文化常识知识的积累解答即可。【解答】A.有误,韩愈谥号“文”,“昌黎先生”是韩愈的世称,不是谥号。BCD.正确。故选:A。【点评】文学文化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纷繁。包括传统文化中事关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和科举、地理常识、宗法礼俗、服饰和器物、古代音乐和历代刑罚等相关知识以及传统节日、敬辞、谦辞等。平时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解题时须细心比对,防止张冠李戴,防止时代混淆,防止基本情节和人物错乱等。6.(5分)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为了激发同学们的阅读兴趣,开阔同学们的知识视野,校团委决定举办“最是书香能致远”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1)小文同学搜集到了下面两则材料。请你提取并整合这两则材料的主要信息,用一句话写出你的结论。(不超过30字)材料一近年来,各图书馆大力开展阅读推广公益展览、公益讲座等活动,河南省图书馆“一座难求”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为了解决此困境,省图书馆特别推出了“环球云旅行,宅家游世界”线上活动,通过精彩的视频带领大家开启一场环球“云旅行”。同时,通过数字阅读资源展示,推出了“知识胶囊”和馆内自建资源《戏曲动漫》《中原姓氏文化研究》等微视频以及精选电子图书,内容涵盖历史、生活、国学、心理、艺术、文学等各个方面,特别是对河南省地域特色文化的讲述,深入浅出、直观生动,让受众如临其境。材料二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大河书局已相继打造了7家校园阅读中心,不仅能满足在校师生免费阅读和学习的需要,而且能满足学生家长及周边居民的文化生活需求。大河书局将一如既往地履行现代企业的社会责任,全力建设好校园阅读中心,助推书香中原建设。(2)为了使此次主题活动形式更加丰富,请你仿照下面所给的两个示例再设计一项活动形式。活动一:举行“我为书香点个赞”演讲比赛第27页(共27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活动二:演绎“书香伴我行”情景剧活动三: 举办“促我成长的那本书”分享会 【分析】(1)本题考查材料阅读探究。阅读材料一,由“近年来河南省图书馆……‘一座难求’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可知,人们对阅读的需求在不断增长,而省图书馆推出的“环球云旅行,宅家游世界”线上活动、“知识胶囊”和馆内自建资源等都是为解决这一现实问题所采取的措施;材料二中的大河书局不断打造的阅读中心也在不断满足着人们的文化生活需求。综述,两则材料都讲的是河南省通过不同的渠道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据此作答即可。(2)本题考查活动设计。活动设计种类多样,除了已给示例,还有“故事会”“分享会”“朗诵会”等活动形式,作答时注意活动形式需贴近学生生活,主题需围绕“书籍”展开。【解答】答案:(1)示例:河南省通过多种渠道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2)示例:①举办“促我成长的那本书”分享会;②举办“书香浸润心灵”故事会。【点评】综合读写题就是给出一段材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7.(4分)如图是学校阅览室借阅图书流程示意图,请用一段简明的文字转述这个流程图。要求内容完整,语言连贯,不超过60字。【分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解答此题,仔细观察图可知,进入阅览室阅读书刊有以下两种流程:一、读者入馆后进行书刊阅读,阅读完毕将书归还原处,然后离开;二、读者入馆进行书刊阅读,如果需要复印的,可办理借印登记,复印后办理归还手续,然后离开。用简洁的语言进行表述即可。还要注意字数要求。【解答】答案:示例:读者入馆阅读书刊,阅毕后将书归还原处方可离馆;若需复印,须办理借印登记,复印后办理归还手续,之后才可离馆。第27页(共27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点评】图文转化应注意:①注重整体阅读。应当先对材料或图表资料等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一个大主题或方向。要通过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②注意图的细节。图中一些细节不能忽视,它往往起提示作用。如图画中的字、图下的“注”等。③把握题目要求。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回答,才能有的放矢;同时题目要求往往对内容有一定的提示性。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8.(16分)阅读下文,完成问题。另一条路①那年,我还在上中学,因为种种原因,我不得已辍学回到了农村。这意味着在这块贫瘠之地,我将与父辈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②彷徨在人生十字路口的我,何去何从?俗话说,可怜天下父母心。母亲比任何人的心情都焦虑,她为了我的出路想尽了办法。元宵节一过,我就跟着邻村的符师父当学徒,羼弱的手握起了斧头。一接触这木工活儿,我就发现难学,它与数学是成正比的,尺寸都要算得精确,一旦有误就毁了木料。我数学向来差,所以学起这门手艺来感觉很吃力。③春种后,我跟着师父折回县城,揽上了县图书馆的活儿,在那儿打桌椅、书架、资料柜。每每干起活儿来,我总是心不在焉,对这门手艺索然无味,倒是那架子上琳琅满目、散发着油墨清香味儿的图书诱得我心旌摇荡。一次,师父出去办事,我像风一样奔向隔壁的“书库”,找到《封神演义》席地而坐,读着读着,居然忘记我是从木工车间“偷”着出来看书的,直到快下班的时候,师父回到木工车间见不到我的人影,就不假思索直奔“书库”抓我。师父先是横眉冷对,然后暴风骤雨般数落我。④面对师父的数落,我自然是无话可说。母亲辛苦供儿学艺,她老人家寄托了多少希冀,我对不起母亲。然而,我对文学书籍却上瘾了。每次我都提“上岗”,打开图书馆的门,我的“第一要务”不是去木工房而是去阅览室,古典的、当代的、中国的、外国的……我爱看的书籍太多了,真是灿若繁星啊!见缝插针的阅读是远远不够的,毕竟我是来学木匠的,不能太过分哩!我与图书馆的王阿姨套起近乎来,把想看的书借回家里慢慢消化。⑤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有了走另一条路的冲动,借助知识的力量让自己蜕变。不久,我跃跃欲试,写了一篇报告文学,诚惶诚恐地寄到一家编辑部,出乎意料地被发表了。⑥家人,还有师父都喜出望外,师父一改以往的冷漠,说:“我徒弟还是有出息啊,居然会写文章了,稀罕!稀罕!”图书馆王阿姨拍着我的肩膀,说:“小温啊,你在我这里学到了不少知识呀,像你这样的土秀才可有用武之地了,宣传部在向全县社会青年选调乡镇报道员,要考试,不如你去报个名试一试。”⑦第27页(共27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我报了名,在随后的两百余人的角逐中,我以90分的成绩斩获全县第五名。不久,橄榄枝向我伸来,那是1992年,春和景明的日子,我拿着盖有县委宣传部大红印的通知前往三十公里外的乡人民政府报到,整个旅途,我都是幸福的笑屬,大有范进中举般的血脉贲张——命运啊,我战胜了你!⑧报到那天,母亲买来了万响爆竹送我出门,嘱咐道:“我真的没想到你自己走出了一条路,而这条路到现在我们村也没有谁走出,你行啊!原本逼着你去拿斧头学木匠,木匠没学到,倒学到了拿笔杆子写文章,今后你要把这条不同于别人的路走好,走到底……”⑨人生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在乡政府工作,所从事的宣传报道业务游刃有余,每年都创造出辉煌的业绩。几年后,县里下达到镇政府的唯一一个“转编”指标就给了我,从一个“乡办干部”转为省招聘干部,一夜之间成了体制内的正式干部。我告别了做了八年的乡镇工作,踏进了县电视台那幢通窗玻璃的大楼,在这里开启新征程。因文字功底扎实,业余时间还进行文学创作,在国内报纸杂志发表的作品有一百多万字。⑩“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我这个“半路出家”的小木匠、小农民南辕北辙地,终于开拓出属于自己的“另一条路”。(作者:温谈升。有删改)(1)请结合本文内容,从“我”的角度将下面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①_ “我”由于种种原因不得已辍学 →“我”被母亲送去学木匠活儿→② “我”在县图书馆做工时,对文学产生兴趣 →“我”写的一篇报告文学被发表→③ “我”报名参加乡镇报道员选调取得好成绩 “我”去乡人民政府报到前被母亲叮嘱要走好自己的路→④ “我”开拓出属于自己的“另一条路”。 (2)本文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朴实自然的语言中蕴含着生活的温情。请以第⑧段为例,分析这一特点是如何体现的。(3)本文两次写到图书馆王阿姨,分别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4)本文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请找出一例,并简要分析。【分析】本文记叙了“我”由于种种原因不得已辍学;“我”在县图书馆做工时,对文学产生兴趣;“我”报名参加乡镇报道员选调取得好成绩;“我”开拓出属于自己的“另一条路”。文章表现了“我”对文学的热爱。【解答】(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梳理。结合“那年,我还在上中学,因为种种原因,我不得已辍学回到了农村”,①概括为:“我”由于种种原因不得已辍学;结合“春种后,我跟着师父折回县城,揽上了县图书馆的活儿,在那儿打桌椅、书架、资料柜。每每干起活儿来,我总是心不在焉,对这门手艺索然无味,倒是那架子上琳琅满目、散发着油墨清香味儿的图书诱得我心旌摇荡”,②概括为:“我”在县图书馆做工时,对文学产生兴趣;结合“我报了名,在随后的两百余人的角逐中,我以90分的成绩斩获全县第五名”,③第27页(共27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概括为:“我”报名参加乡镇报道员选调取得好成绩;结合“我真的没想到你自己走出了一条路,而这条路到现在我们村也没有谁走出,你行啊!原本逼着你去拿斧头学木匠,木匠没学到,倒学到了拿笔杆子写文章,今后你要把这条不同于别人的路走好,走到底”,④概括为:“我”开拓出属于自己的“另一条路”。(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分析。示例:“今后你要把这条不同于别人的路走好,走到……”等人物语言描写,语言朴实、亲切自然,充满了母亲对儿子的谆谆教诲与殷切期盼,蕴含着生活的温情。(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分析。结合“我与图书馆的王阿姨套起近乎来,把想看的书借回家里慢慢消化”分析,第一次写王阿姨是为了表现“我”爱读书。结合“小温啊,你在我这里学到了不少知识呀,像你这样的土秀才可有用武之地了,宣传部在向全县社会青年选调乡镇报道员,要考试,不如你去报个名试一试”分析,第二次写王阿姨是为了推动剧情发展,为“我”报名参加乡镇报道员选调作铺垫。(4)本题考查文章对比手法分析。示例:将木匠师父在“我”的文章被发表前后对“我”的态度进行对比,先写他数落“我”,后写他夸“我”有出息,使师父这一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也从侧面反映出“我”所获得的成就之大。答案:(1)①“我”由于种种原因不得已辍学;②“我”在县图书馆做工时,对文学产生兴趣;③“我”报名参加乡镇报道员选调取得好成绩;④“我”开拓出属于自己的“另一条路”。(2)示例:叙述(描述)语言朴实自然。“母亲买来了万响爆竹送我出门”一句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过多的修饰,却表现了母亲在儿子终于博得一条出路时的欣喜之情,蕴含着生活的温情。(3)第一次写王阿姨是为了表现“我”爱读书;第二次写王阿姨是为了推动剧情发展,为“我”报名参加乡镇报道员选调做铺垫。(4)示例一:将“我”觉得需要精确计算尺寸的木匠手艺是索然无味的与对图书馆中琳琅满目的文学书籍上了瘾作对比,突出“我”对文学的喜爱,为后文写“我”有了走另一条路的冲动作铺垫。【点评】解答梳理情节类题,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意,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文章线索;然后根据文章内容,找到相关语段,结合关键语句,筛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9.(12分)阅读下面三个文本,完成问题。【文本一】第27页(共27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对年轻观众和传统文化的认识存在着双重误区:一方面认为年轻人喜欢的都是“无脑剧”“傻白甜”“雷人风”;另一方面认为传统文化都是“高冷范”“夫子腔”“古董货”。这种认知上的错位,导致传统文化的传播始终在原有的“小天地”里打转,无法创造出有效触达当下年轻人的传播路径和话语方式。久而久之,年轻人对传统文化渐渐失去兴趣,转而在“二次元”等潮文化中寻找精神慰藉甚至价值坐标。由此可见,传统文化与年轻人之间缺少一个连接彼此的桥梁。然而,搭建这样一座沟通的桥梁并非易事。都说传统文化是宝藏,可那些宝物都深藏在历史的泥土中,距今动辄几百年、几千年。要寻得宝物并为我所用,必须经过勘探、挖掘、淬炼、提取、加工等若干过程。由于深埋于历史的泥土中太久,传统文化有的已变成坚硬的化石,有的身上布满了尘埃,要让传统文化重新焕发光泽,除了要拂拭掉尘埃,还要为其穿上亮丽的外衣——运用现代化的表达解码传统文化之美。比如《国家宝藏》第三季开篇,随着国宝盒子的无限延伸,无数文物在国宝盒子的屏幕内奇幻变化,讲解员张国立走进通道,舞台瞬间变成充满文物的“宇宙星河”,节目在场景设计中充分运用了虚拟现实技术,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惊喜不断。用寓教于乐的方式向大众展示传统文化的基因密码,让普通观众对严肃话题产生兴趣,进而去感受历史的厚重,最终给人以震撼和自豪感,这是传统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共同经验,但传统文化的传播若仅仅停留于此还远远不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要利用大众传媒为公众多上一些厚重又鲜活的传统文化课,更要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植入每个人的内心,逐渐培养起国人的文化自信。(摘编自《传统文化之美需要年轻化表达》,有删改)【文本二】近些年,“国风”成为年轻人追逐的一种潮流,街头的“汉服热”、热销的博物馆文创产品、国风音乐、国风电子游戏等甚为流行。有网友表示:“希望能让传统文化‘活’在我们身边,希望能出现更多有文化底蕴并且‘接地气’的作品。”如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时代赋予的命题,也是曾小敏一直在思考的课题。“对数字经济的理解和应用较为滞后、片面,这是传统文化产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传播传统文化一定要让传统文化的自信构建在时代发展的大趋势中。在曾小敏代表看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极具生命力的,在新时代也能焕发新活力。她还说:“在坚守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同时,还要创作更多符合现代生活方式和年轻人更愿意接受的文艺精品。”(摘编自《将希冀写在下一个五年》,有删改)【文本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工作,在陕西、山西等多地考察时,都专门强调了要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挖掘和利用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明确建成文化强国的具体时间表,文化建设必将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第27页(共27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中华文化经典的无形内核便是中国精神,有形载体就是中华典籍。要重视文献典籍的力量,让典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典籍镌刻着中国精神,是破解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绵延发展的精神密码,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思想智慧和知识体系,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文献典籍不仅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源泉。(摘编自《文献典籍镌刻着中国精神、民族灵魂》,有删改)(1)下列对三个文本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CE A.用寓教于乐的方式展示传统文化的基因密码是传统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共同经验。B.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植入人们的内心,培养文化自信。C.坚守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与创作更多符合现代生活方式的文艺精品二者相互矛盾。D.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加大文物的保护力度,挖掘和利用历史文化。E.中华文化经典的有形载体是中国精神,无形内核是镌刻着中国精神的中华典籍。(2)文本一第二段的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请你根据文本一和文本二的内容,针对传统文化的传播所面临的困境,提出两点建议。【分析】本题考查材料阅读。第一题考查信息的筛选与比对能力,第二题考查说明方法辨别和作用分析,第三题考查信息的筛选与概括能力。【解答】(1)根据材料内容,结合选项来分析。ABD.正确;C.有误,“坚守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与创作更多符合现代生活方式的文艺精品二者相互矛盾”与文无据,理解错误;E.有误,根据“中华文化经典的无形内核便是中国精神,有形载体就是中华典籍”可知,“中华文化经典的有形载体是中国精神,无形内核是镌刻着中国精神的中华典籍”说法错误。故选:CE。(2)从“比如《国家宝藏》第三季开篇”“节目在场景设计中充分运用了虚拟现实技术,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惊喜不断”可知,划线句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形象地说明运用现代化的表达解码传统文化之美,能让传统文化重新焕发光泽。(3)根据“要让传统文化重新焕发光泽,除了要拂拭掉尘埃,还要为其穿上亮丽的外衣——运用现代化的表达解码传统文化之美”“希望能让传统文化‘活’在我们身边,希望能出现更多有文化底蕴并且‘接地气’的作品”“对数字经济的理解和应用较为滞后、片面,这是传统文化产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坚守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同时,还要创作更多符合现代生活方式和年轻人更愿意接受的文艺精品”等语句来概括即可。答案:第27页(共27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CE(2)举例子。具体形象地说明运用现代化的表达解码传统文化之美,能让传统文化重新焕发光泽。(3)①借助现代传播手段,吸引大众关注;②加强对非遗传承人的培养,非遗传承人也要坚守传统文化,并创新传统手艺及经营方式;③需要有更多社会力量投入非遗保护中。【点评】概括材料内容及提取材料主要信息答题要点:组合要点法。抓住关键词,提取并组织语段中每层重要的语言标志,再加以综合表达。整体归纳法。提炼出所有信息,再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加以概括。进行推论法。寻找文段中的关键句子,综合自己各方面的知识进行推论。提取中心法。提取最能体现材料信息的中心句或关键语句。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10.(10分)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问题。(一)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二)楚武王侵随,使薳章求成焉。军于瑕以待之。随人使少师董成。斗伯比言于楚子①曰:“吾不得志于汉东也,我则使然。我张②吾三军而被③吾甲兵,以武临之,彼则惧而协以谋我,故难间也。汉东之国,随为大。随张,必弃小国。小国离,楚之利也。少师侈④,请羸⑤师以张之。”熊率且比曰:“季梁在,何益?”斗伯比曰:“以为后图,少师得其君。”王毁军而纳少师。(节选自《季梁谏追楚师》)【注】①楚子:指楚武王。因楚为子爵,故称楚子。②张:陈列,扩大。③被:同“披”,整顿的意思。④侈:骄傲自大。⑤羸:使……瘦弱。(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C A.间时时而间进又何间焉(《曹刿论战》)第27页(共27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B.闻闻寡人之耳者渐闻水声潺潺(《醉翁亭记》)C.市门庭若市百里奚举于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D.言虽欲言,无可进者不敢出一言以复(《送东阳马生序》)(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3)(一)文最后一段为什么用简短的“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作结?(4)邹忌悟出道理即入朝进谏,齐威王明白道理即果断纳谏,君臣二人“知行合一”,终使齐国大治。“知行合一”,知是指内心的觉知,对事物的认识,行是指人的实际行为。请阅读下面两则【链接材料】,简要说明“知行合一”的精神在公仪休和李离身上是如何体现的。【链接材料一】公仪休者,鲁博士也。以高弟①为鲁相。奉法循理,无所变更,百官自正。使食禄者不得与下民争利,受大者②不得取小。客有遗相鱼者,相不受。客曰:“闻君嗜鱼,遗君鱼,何故不受也?”相曰:“以嗜鱼,故不受也。今为相,能自给鱼;今受鱼而免,谁复给我鱼者?吾故不受也。”(节选自《史记•循吏列传》)【链接材料二】李离者,晋文公之理④也。过⑤听杀人,自拘当⑥死。文公曰:“官有贵贱,罚有轻重。下吏有过,非子之罪也。”李离曰:“理有法,失刑则刑,失死则死。公以臣能听微决疑,故使为理。今过听杀人,罪当死。”遂不受令,伏剑而死。(节选自《史记•循吏列传》)注:①高弟:一作“高第”,指才优而学业品第高。②受大者:领取俸禄多的人,指官位高的人。③取小:占小便宜。④理:司法长官。⑤过:失误。⑥当:判罪。【分析】参考译文:(一)因此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可是),我的妾惧怕我,我的客人对我有所求,所以(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如今的齐国,土地方圆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妃子及身边的侍从,没有不偏爱大王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人不惧怕您的,国内的百姓,没有不对大王有所求的。由此看来,大王受蒙蔽(一定)很深了!”第27页(共27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齐威王说:“好!”于是就下了一道命令:“所有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批评我过错的人,得上等奖赏;能够上书劝谏我的人,得中等奖赏;能够在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的耳朵里的人,得下等奖赏。”政令刚一下达,许多官员都来进言规劝,宫庭就像集市一样(喧闹);几个月以后,有时偶尔还有人来进谏;满一年以后,即使想说,也没有什么可进谏的了。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齐王)。这就是内政修明,不需用兵就能战胜敌国。(二)楚武王侵犯随国,派薳章去要求议和。军队扎在瑕地,等待谈判的结果。随国派少师来主持议和。斗伯比对楚王说:“我们不能在汉水以东得志,全是我们自己造成的啊!我们扩大军队,增加装备,以武力威胁邻国。它们怕起来了,就协同对付我国,很难离间它们。汉水以东,要算随国最大。如果随国骄傲起来,必定抛弃那些小国。小国离散,咱们楚国就可从中得利了。少师这人,一向狂妄自大,请把我们的军队摆出个窝囊的样子,使他更加傲慢起来。”熊率且比说:“随国还有个季梁,这有什么作用?”斗伯比说:“以后会有用处的呀!少师很得国君的宠信啊。”于是楚武王故意损毁军容,接待少师。【链接材料一】公仪休是鲁国的博士。他凭着才学优异当上了鲁国宰相。他奉公守法,依理办事,没有实行什么变革,百官的行为自正.使得领取俸禄的人不能和老百姓争夺利益,做大官的不准占小便宜。有位客人送给公仪休宰相一些鱼,宰相不接受。客人说:“听说您喜欢吃鱼,就送鱼给您,为什么不接受呢?”宰相说:“因为我喜欢吃鱼,所以不接受。如今我做宰相,能够自己买得起鱼;现在接受鱼而被罢官,谁又送鱼给我呢?所以我不接受。“【链接材料二】李离,是晋文公的法官。他错误地听取下级汇报而枉杀人命,发觉后就把自己拘禁起来判以死罪。文公说:“官职贵贱不一,刑罚也轻重有别。这是你手下官吏有过失,不是你的罪责。”李离说:“法官断案有法规,错判刑就要亲自受刑,错杀人就要以死偿命。您因为我能听察细微隐情,决断疑难案件,才让我做法官。现在我错误地听取下级的汇报而枉杀人命,应该判处死罪。”于是不接受晋文公的赦令,伏剑自刎而死。【解答】(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的一词多义。答题时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分析。A.不同,间:间或,偶然/参与;B.不同,闻:使……听到/闻:听说;C.相同,市:市场、集市/市:市场、集市;D.不同,言:说/话。故选:C。(2)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答题时先要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然后初步翻译,再根据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调整,做到文从字顺。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第27页(共27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重点词:谤讥,指责议论;市朝,公共场所;闻,使……听到。句意为:能够在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的耳朵里的人,得下等奖赏。(3)本题考查文言句段的作用。分析句子“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这句话是说: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朝拜齐威王。燕、赵、韩、魏也都是战国时期有名的大国,在听说“齐威王”采纳邹忌的意见“广开言路”后,知道齐国今后政治会更加清明,百姓们也更能安居乐业,拥戴自己的君王,齐国势必会变得更为强盛繁荣,自己将不能再与之抗衡,于是便以“朝拜”的形式俯首称臣。从这件事可以看出“齐威王广开言路”的威力之大,也能够更好的呼应“战胜于朝廷”的结论。也说明了广泛纳谏、政治清明,国家自然会越发强大的道理。(4)根据【链接材料一】中“以高弟为鲁相。奉法循理,无所变更,百官自正。使食禄者不得与下民争利,受大者不得取小”“客有遗相鱼者,相不受”“以嗜鱼,故不受也。今为相,能自给鱼;今受鱼而免,谁复给我鱼者?吾故不受也”,可知公仪休因为学业品第高而担任了鲁相,他奉公守法按章行事,不接受别人的馈赠,哪怕是一条鱼,体现了其“知行合一”的精神;根据【链接材料二】中“过听杀人,自拘当死”“遂不受令,自勿而死”“遂不受令,伏剑而死”,可知他担当责任,是“知行合一”的精神。答案:(1)C(2)能够在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的耳朵里的人,得下等奖赏。(3)写燕、赵、韩、魏四国前来朝拜,从侧面衬托出齐王纳谏成果之大,引出“此所谓战胜于朝廷”的结论经。(4)李离因为审判案情有误而枉杀人命,于是伏剑自刎而死;公仪休奉公守法按章行事,不接受别人的馈赠。【点评】文言文翻译“六字诀”1.留。即保留原文中的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职称、器具名称等,可照录不翻译;2.直。即将文言中的单音节词直接译成以该词为语素的现代汉语的双音节或多音节词;3.补。即将文言文中省略的词语、句子成分,在译文中适当地补充出来;4.删。即删去不译的词。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判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等,在现代汉语中没有词能替代,便可删去;5.调。即对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句式的特殊句式,翻译时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完全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6.换。即对古今意义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翻译时都要换成现在通俗的词语,使译文通达明快。11.(4分)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问题。第27页(共27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下片的“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三句话构成了一个优美的意境,请用生动的语言把它描写出来,构成一幅情景交融的画面。(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为何被千古流传?请结合内容进行分析。【分析】《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的代表作,倍受后人的赞誉和喜欢。是独具特色,脍炙人口的传世词篇。一七零六年苏轼贬官密州,时年四十一岁的他政治上很不得志,时值中秋佳节,非常想念自己的弟弟子由内心颇感忧郁,情绪低沉,有感而发写了这首词。其立意,构思,奇逸飘妙,以超现实的遥想,以虚无飘渺的幻想世界,表现非常现实而具体的人之常情。在这里,词人通过对月宫仙境的想象,在一种极富神秘色彩的探索和思考中,表现自己的思想矛盾与波折,人生体验与认识。这种表现不仅超凡脱俗,也构成了本篇的浪漫主义色调和超旷飘逸的风格。【解答】(1)本题考查诗歌意境描绘。“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的含义是月儿移动,转过了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根据含义展开想象,用优美的语句进行补充即可。(2)本题考查赏析重点词句的能力。“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她有被乌云遮住的时候,有亏损残缺的时候,她也有她的遗憾,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这三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从语气上,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的提问;从结构上,又是推开一层,从人、月对立过渡到人、月融合。为月亮开脱,实质上还是为了强调对人事的达观,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因为,月有圆时,人也有相聚之时。很有哲理意味。答案:(1)月亮转动,照遍了华美的阁,等到夜深人静时,月光又低低地透进雕花的门窗里,照着屋内心事重重不能安眠的人。(2)①这三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从人、月对立过渡到人、月融合。②为月亮开脱,实质上还是为了强调对人事的达观,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作者由事及理,月有圆时,人也有相聚之时,富有哲理意味。译文:第27页(共27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点评】解答筛选信息时,第一步,审清题目要求,快速确立筛选信息的范围;第二步,比较分析各种相关信息,并准确整合信息。四、作文。(50分)请从下面两个写作任务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作文。12.(50分)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靠近芳香的花海,自身也会染上芬芳的味道:靠近腥臭的鱼群,自身也会染上腥臭的味道;靠近君子,自己的品德修养自然会得到提升;靠近小人,自己也会随之堕落;靠近快乐,则快乐萦绕心田,靠近悲痛,则悲痛挥之不去……“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愿我们靠近美好,远离丑恶。人生道路上,我们难免会靠近形形色色的人,靠近各种各样的风景。你靠近了什么?又对“靠近”有怎样的思考和认识?请以“我靠近了____”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讲讲你在生活中靠近了什么,对自己有怎样的影响。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按文体要求作文。600字左右。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分析】第27页(共27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目的关键词是“靠近”。“靠近”的意思是“彼此间的距离近”或“向一定目标运动,使彼此间的距离缩小”,题目“我靠近了______”即向题目所补充的对象运动,缩小与该对象的距离,这就引导学生思考向什么靠近,为什么靠近,靠近后对自己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等,这也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经历进行搜索,找到那些在成长过程中对自己有积极影响的人、事、物,注意在写作中要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抒写出最真挚的感情。文体要求写成记叙文。提示语中的关键句是“人生道路上,我们难免会靠近形形色色的人,靠近各种各样的风景”,这给学生提供了写作和补题的参考角度,如可以从实物入手,如书籍、朋友、阳光、绿色等;可以从抽象的角度入手,可以是亲情、友情、师生情,也可以是奉献、诚信、梦想或女排精神等;可以通过写生活中的小事或者从课文中的人物身上学到的某种精神或那些珍贵的、逝去的东西入手。要写出靠近后对自己产生的积极作用和影响。无论从哪个角度来写,选择自己最有感触的对象,抒发最真挚的感情即可。【解答】我靠近了一颗心灵不知何时,楼上搬来一位中年男子。我每次遇见他,他都板着脸,冷冷地瞥我一眼。他的身上好像裹了一层长满硬刺的壳,给人一种拒人千里之外的感觉。他的样子总让我感到害怕,所以每次相遇,我总会加快脚步远离他。一次,我去同学家玩,回家时很晚了。穿过一条小巷可以更快到家,不巧的是,小巷的路灯坏了,我小心翼翼地摸黑前行。稍有一点儿动静,我就提心吊胆地回头看。“嗒嗒嗒……”身后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这么晚了,谁会在这里?我惊恐地回头看,发现一个正打着手电筒的身影。脚步声越来越近,对方好像看见了我,愣了一下。一道白光朝我射来,我仔细一看,发现面前站着的是那位表情冷漠的中年男子。夜幕下,他那冰冷的表情让我感到一丝恐惧。“这么晚了,你怎么还在这里?”他声音低沉,我突然感到一丝心安。“从同学家回来。”“我正好回家,我送你吧。”我不敢再说什么,默默跟在他身后。他的背影在手电筒发出的白光的映衬下,让我感觉很踏实。终于到了家,“谢谢大叔!”“不必。”他仍闷声不语地一步步朝楼上走去。只是从那以后,我们再相遇时,他不再像以前那样表情冷漠,而是冲我轻轻点点头。有一次,我在楼下不小心摔倒了,脚踝肿了起来,半天站不起来。那位大叔恰好路过,见状,他三步并作两步冲了过来,蹲在地下,沉着冷静地把我的脚放在他的腿上,给我揉起了脚踝。也不知他用了什么手法,疼痛的脚踝一下子好了很多,我放心多了。一看我家没人,他就把我先带回他自己家,熟练地帮我包扎。在交谈中,我得知他曾是军医,现在退伍了,开了一家小诊所。听到这里,他的形象在我心中一下子高大起来。从那以后,我们便熟识了,常常一起聊天,他也把我当作了好友。时光静静流淌,我的心也被这份友情填得暖暖的。我们往往凭借外表判断一个人,却不知,在他们“冷冰冰”的外表下,也埋藏着一颗温暖又热情的心。只有靠近了,才了解他们真正的内心世界。【点评】本文描述了一位外表冷漠,内心热情的好邻居。文章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通过几件事,表现了“终于靠近了”,懂得了对方主题。文章取材真实,心理描写细腻,感情动人。1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第27页(共27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靠近芳香的花海,自身也会染上芬芳的味道:靠近腥臭的鱼群,自身也会染上腥臭的味道;靠近君子,自己的品德修养自然会得到提升;靠近小人,自己也会随之堕落;靠近快乐,则快乐萦绕心田,靠近悲痛,则悲痛挥之不去……“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愿我们靠近美好,远离丑恶。人生道路上,我们难免会靠近形形色色的人,靠近各种各样的风景。你靠近了什么?又对“靠近”有怎样的思考和认识?请自拟题目,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对“靠近”的思考和认识。要求:①按文体要求作文。600字左右。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分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要求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对“靠近”的思考和认识。人生道路上,我们难免会靠近形形色色的人,靠近各种各样的风景。你靠近了什么?又对“靠近”有怎样的思考和认识?按照顺序理解,就是先靠近,接近某新鲜事物,然后才能深入地了解它,才会有更多感动,更多思考。“靠近”要重点写引领你靠近某个领域的人或者物,可以写身边的人,如父母、老师等,也可跨越历史,写古代和文学作品中的人,如李白、岳飞等。作文的写作要求比较宽泛,只要围绕新事物来写即可,写作自由度较大,但不得围绕新事物空发议论,我们写作文时要注意这一点。【解答】靠近墨者,未必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说在好的环境里,人就会学好;若在坏的环境里,人就会变坏。它强调了外因对人的熏陶、改变作用。这与“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是一个道理。对此,许多人深信不疑。的确,外在环境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尤其是我们青少年,思想单纯,阅历浅,经验少,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够,触于墨者即黑,染于朱者即赤。孟母之所以三迁,正是因为考虑到外在环境对孟子成长的影响。然而,事物不可一概而论,不能以事物的普遍规律抹杀事物的特殊性。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那些靠近“墨”即“黑”者,之所以变黑,关键在于其自身意志力的不坚定,正所谓“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一位名叫穆时英的青年作家,写了一本揭露旧社会黑暗的小说《南北极》,轰动了文坛。但是当他到了上海之后,受到腐朽生活方式的影响,竟也歌颂起了纸醉金迷的生活,这可谓是对“近墨者黑”最好的诠释了。第27页(共27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很多光照史册之人,其人生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各种诱惑也时时充斥左右,他们之所以能近墨不黑,出淤泥而不染,主要是因为他们拥有高尚的情操、伟大的追求、坚定的信念、不屈的意志,更具有明辨是非曲直的敏锐的洞察力。屈原在“腥臊并御”的环境中宁愿“愁苦而终穷”,依然“上下而求索”;陶渊明身在腐败的官场,却不为五斗米折腰,自守清节,退隐田园;老一辈革命家朱德同志出身军阀行列,不为军阀习气所染,始终保持高风亮节的情操,为中国革命与解放事业献出了毕生精力。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一些锐意进取的改革者,能在奢侈的生活和金钱的诱惑前,保持“拒腐败,永不沾”的高风亮节,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并随时清理沾染上的点滴“黑墨”,真正做到了“近墨者不黑”。由此看来,外因只能对那些意志薄弱的人起作用。只要靠近墨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保持清醒的头脑,冷静地分析事物,时时警诫自己,筑起坚固的思想防线,那么即使靠近墨也未必会黑。【点评】本文先解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含义;接着,第二段先承认“靠近墨者黑”的普遍现象,概括了外因的作用:第三段语义一转,进入对“靠近墨者未必黑”的特殊现象的论证,强调了内因的能动作用。彼此兼顾,论证严密,批驳有力,不给人反驳的余地。第27页(共27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4-10 23:11:04 页数:27
价格:¥5 大小:170.04 KB
文章作者:fenxiang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