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22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2

2/12

剩余10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学科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采菊东篱,泉香酒洌,轻拾一把秕(pǐ)谷,让其随同样金黄的阳光一起倾泻而下,而后移步湖畔,看潾潾(lín)的秋水映出木叶和自己,心中荡起一丝涟漪。B.走进展厅,时光闸(zhá)门徐徐打开,一张张图片、一件件文物、一个个场景再现中国共产党重整河山、改天换地的革命奋斗史,淬(cuì)练升华、感天动地的精神锻造史。C.屋外,雨声滴答;屋内,清寂阒(qù)静,无边的夜色,和着雨水的缱绻(quǎn)、风声的缠绵,以及草木的清香,还有夜虫的低鸣,阑珊着雨夜缤纷的梦。D.面对身旁如浮云般阗(tián)然的奸佞(nìn),即便有宵衣旰食的君王,也难保所有的良实之士各得其所,无怪那时感恨时乖命骞的诗词多如云,乐观豁达的胸怀广如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甲】《新华字典》的编纂一直遵循这一优良传统“展现语言生活之新,恪守语言规律之典。”时代大潮向前飞奔,常常会跑出语言的镜框。语言创新频繁的今天,许多新词昙花一现。《新华字典》的多次修订,既反映时代变化,又起着规范语言文字的作用。通过修订者审慎考虑,有些新词被收入其中并规范释义,能更好地形塑整个时代的思维图谱。【乙】正如专家所指出的:“《新华字典》能够长期受读者欢迎、历久而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能与时俱进,不断跟踪时代发展和社会语言生活的变化及时修订,精益求精。”【丙】当我们翻阅《新华字典》时,在1.3万多个单字、3300多个带注解的词语之间,感受到的是历史长河的奔流不息、中国发展的日新月异。2.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昙花一现B.通过C.跟踪D.精益求精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A.甲B.乙C.丙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自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以来,中国采取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常态化防控措施,抵御了一波又一波零散暴发的疫情,成功遏制了疫情迅速蔓延。B.个体意识的启蒙成为人们权利意识的萌发、伸张和表达的一个“时代注脚”,也为树立法律权威、培养法治观念、发掘公民意识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C.《长津湖》在取材真实战役的基础上,塑造出伍千里、伍万里等七连的集体英雄,演绎了青年一代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舍身保家卫国的故事。 D.夏奥落幕,冬奥将启,全世界的目光将从东京转向北京,北京已经做好了2022冬奥会的一切准备,为冰雪健儿打造实现梦想的宽广舞台。5.下列各句中,表达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A.请束:新居落成,明天搬迁,特于寒舍备下薄酒,恭请您的光临。B.致歉:获悉母校华诞,本人忝为校友,因事不能躬临为歉!C.留言:奉上拙著一本,鄙人才疏学浅,还请先生不吝赐教。D.启事:本栏目长期公开征集有价值的新闻线索,期待您的支持。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6分)同仁堂开发养生咖啡,王致和、全聚德打造卡通版品牌形象,稻香村推出特色食品“五毒饼”……当下,国潮风席卷消费市场,拥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历史的老字号也融入这股大潮,释放生气蓬勃的发展信号。“乱了乱了,全都乱了”,若不是名字没变,估计很多人都认不得这些颠覆传统形象的老字号。但也不可否认,推出新面孔的老字号,赢得不少年轻消费者的支持,更引领了新一轮的国潮风。按理说,这些经过岁月洗礼、N代人口碑认证的老字号,天然就自带发展成国潮的文化属性、情感属性,但要从旧时的“国民品牌”摇身转变为如今的“国潮品牌”,关键还是让自己先“潮”起来。怎么做?做好传承与创新尤为重要。“专注产品,苦练内功”,这句话永不过时。相信本就质量过硬的老字号,缺的不是技术,而是一套好想法与好创意,以及坚持创新到底的魄力。如何保持原有工艺内核、吸纳现代技术优势开展创新,这没有捷径。毕竟,老字号在当年也是“新字号”,通过创新一步步脱颖而出,走到现在。眼下,不过是将走过的路,再好好走一遍罢了。(1)给上文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2个字。(2分)(2)根据上文,谈谈你对老字号“做好传承与创新”的理解。要求:语言简明、准确。(4分)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0分)在任何时代,重构文化典型的过程都不仅是一种历史活动,更是一种现实活动,是在与社会文化互动中展开和完成的。人们总是基于历史传承的知识经验与现实社会的文化感受,为传统的文化典型重新建构一个阅读、分析、理解、运用的观念系统,进而揭示、彰显乃至宣扬传统典型内在的文化意义及其背后的意识形态。因此,重构文化典型往往是一项规范化、甚至制度化的社会文化活动,其旨趣在于阐释、保存、发挥传统典型的文化价值,并使之适应现实社会环境,介入当代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文化功能。 明代士人提倡唐宋古文,自有非常实用的文化功能,即辅助科举考试。然而时过境迁,面对明清易代“天崩地解”的历史巨变,清初士人自觉地重构源于道、生于心、精于法的唐宋古文典型,已不仅满足于辅助科举,其最重要的文化功能是自觉地追求经由古文写作,以探究天地之“道”,辨析自然之“理”,阐释圣贤之“经”,或者发抒个体之“意”,进而回应文明存亡的时代命题。对清初士人群体而言,重构唐宋古文典型,殚精竭虑地致力于古文习作,这种文化行为已经不仅仅关乎个人的仕进、身份、才华、学识或名声,而是“关系天下国家之故”的文化事业,足以在当代发挥守望文明、传薪文化的重要功能。因此,明末清初包括与之渊源深士人之所以在由秦汉文、六朝文、唐宋文等构成的“古文辞”传统中,特别神情于唐宋文,厚的《左传》《史记》,就是因为看重唐宋古文的唐宋派古文具有更为鲜明的经世致用领向,并且更便于胜任经世致用的文字书写。在明清之际社会动荡的情势之中,儒学传统中学术与文学的经世致用取向得到了空前的强化。经世致用既是一股汹涌的学术主潮,同样也是一般汹涌的文学主潮,彰显了易代之际士人承续文明的深切期望。顾炎或明确地提出文须“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的时代命题,说:“文之不可绝于天地间者,曰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他还强烈地要求“凡文之不关于六经之指、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文学家须以“救民于水火之心”贯注于诗文之中。因此,唐宋八家古文的习作就尤为重要,也尤为实用。时至康熙前期,清廷更加高调地以“文教”为尚,隆兴“文治”,也特别重视学术与文学的实用性文化功能。康熙十二年八月二十四日,经筵讲论毕,玄烨与熊赐履“论及文章”,说:“文章以发挥义理、关系世道为贵。骚人词客,不过技艺之末,非朕之所贵也。”康熙二十四年十二月,玄烨亲撰《古文渊鉴序》,表达了“钦定”的古文观念:“夫经纬天地之谓文。文者,载道之器,所以弥纶宇宙,统括古今,化裁民物者也。是以乾苞坤络,非文不宣,圣作贤述,非文不著,其为用也大矣。”“文”的根本功能在于“用”,尤其是“经纬天地”“化裁民物”之“用”。在“学理”层面上,玄烨这一看法与士人提倡的经世致用之说是潜相交通的。因此,借由统治者的政治权力,这种注重实用的文学观念必然成为重构唐宋古文典型,并确立其正统地位的强劲动力。(郭英德《唐宋古文典型在清初的重构》,有删改)7.下列对文中“重构文化典型”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们基于自身的知识经验与文化感受,为传统的文化典型重构观念系统,其目的是揭示、彰显乃至宣扬传统典型内在的文化意义及其背后的意识形态。B.重构文化典型必须在与社会文化互动中展开和完成,因为这一过程不仅是一种历史活动,更是一种现实活动,它需要规范化、甚至制度化。C.为了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典型应有的文化功能,重构过程中除了阐释、保存、发挥其文化价值,并使之适应现实社会外,还要让它介入当代文化建设。D.多种因素促使明清之际的士人重构唐宋古文典型,其中顾炎武的大力推崇尤为重要,他不仅对为文有明确要求,还要求文学家须有“救民于水火之心”。 8.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与明代士人提倡唐宋古文是为了辅助科举考试的目的不同,清初士人自觉地重构源于道、生于心、精于法的唐宋古文典型,是回应文明存亡的时代命题。B.清初士人群体重构唐宋古文典型的文化行为已经超出了关乎个人的仕进、身份、才华、学识或名声的“小我”,达到了“关系天下国家之故”的境界C.明末清初士人特别钟情于唐宋文,包括与之渊源深厚的《左传》《史记》,就是看重它们鲜明的经世致用倾向,并且更便于胜任经世致用的文字书写。D.康熙统治期间特别重视学术与文学的实用性文化功能,“钦定”的古文观念认为“文”的根本功能在于“用”,尤其是“经纬天地”“化裁民物”之“用”。9.根据上文,概括唐宋古文典型在清初得以重构的原因。(4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20分)轮渡上王安忆我还没写过轮渡上的那二男一女。他们的而容在时间的河流中浮现起来,越来越清晰。这是在稠厚的淮河的背景之下的画面,有一种油画的酱黄的暖色调,二男一女的而容是由光和影结构的,不是那种线描式的。我想,法国画家米勒笔下的农人为什么如此打动人心,就因为他画出了农人的高贵文雅气质,辛劳的农人与他身后的田野饱含着温馨的默契,特别令人心安。而轮渡上的二男一女,他们显然不再安静,他们是活泛的。他们在船舱里走动着,大声说着话,还笑着。尤其是那个女的,她更活跃一些,上下走动得更勤,博来周围人的目光。这是一伙民间艺人,在歉收的秋季,离乡出外谋生。度过寒冷的冬天,在这春耕时分回家了。他们不仅糊住了口,省下口粮聊度春荒,还积攒了不少。看他们的行李和出手便可知道。因为有收获和回家,他们都有些克制不住的兴奋,越来越多话,那女的一刻不停地收拾东西,其实是在清理财产。即使是在吃面包时,她也只用嘴衔着,空出两只手倒腾这些包裹。她理完一个,放下一个,再抓住一个,一使劲,提起来,墩在膝上。有着一股庄稼人的利索劲。她重新组合着这些包裹,有的一个分成两个,有的则两个并成一个。她忙活得脸上沁出了油汗,脸更红了,是一种猪肝色。她的嘴和她的手一样忙个不停。她说话的声很高,是粗嘎的音色,语速相当快,北地的方言又多是喉部发音,就难免语音浊重,口齿含糊,听上去极聒噪。她差使着那两个男的,逼迫他们也同她一起收拾行李,他们则表示出没兴趣。她就奢侈地用面包去投掷他们,他们呢,接住后,再掷还她。人们将眼光投向他们,眼光里并没有兴趣和惊讶的表情,看上去反是漠然的。守着他们的鸡鸭和苗猪的乡里人,手袖在棉衣袖筒里,静静地看那二男一女嬉笑打闹。他们这三张脸都笑开了,显得更加宽扁。他们旁若无人地斗着嘴,看起来那两个男的一起对付那女的,这使那女的加倍兴奋起来。她在花棉袄外面披一件男式的制服短袄,不知是两个男的中间的哪一个的。这一件制服棉袄再一次将她与乡里的姐妹区别开了。她的头发很松散地 编成两条发辫,由于没有好好梳理和缺乏营养,头发枯黄稀疏,分了岔。两鬓的散发披在脸颊上,并没有将脸形遮窄一些,反使它更宽扁,更为邋遢。她是说不上好看的,可是她大胆。她的大胆和放肆使人忘记了她的不好看。好看不好看变得不怎么重要。她显然意识到人们的目光,这非但不使她怯场,反使她得意。她显示出格外的优越感,更大声地与那两个男的叫骂,表现得特别过火。一过火难免要出岔,霎时间,她的某一句触犯了其中的一个,他顿时翻了脸,刻毒地回骂一回,悻悻地走开了。这一个男的,看起来比那个年轻一些,这不是表现在相貌上,而是气质上。那一个比较宽仁厚道,具兄长风度。这一个则暴戾而且易怒,方才三个人的调侃中,以他和女的为主,那一个只是起着凑趣和圆场的作用。等这一个翻了脸,他却手足无措,惶惶不安,赶着去劝解,又丢不下女的。回头看她,她也是恼羞成怒,紫涨了脸,在众人眼前丢了脸面,有些气他,也有些气自己。舱里一时安静了。船不知什么时候停靠了一个码头,这时又离岸了。从舷窗里可看见外边的耀眼的日光,却一点也照不进底舱。船上开始供应面条,面条一碗碗排放在饭车上,热气蒸腾了一时,很快便在乍暖还寒的气温里消散了。一些人上去买了面条,回来呼呼地吃着。舱里格外的静默,那些不吃面条的农人们,识趣地闭上眼睛,开始打盹。面汤酸甜的馊气弥漫在舱里,舱里的空气又混浊了一些。那两个男的又回到了舱里,手里端着面条,年长的也替女的端来了一碗。三人便一起吃着面条。易怒的这个还是虎着脸,女的,一边吃面,一边觑他。年长的那个吃完一碗,复又上去,再端下两碗,要他们再吃。女的接过来,往自己碗里拨了一半,那一半则递给这一个,是和解的态度。他不要,但用筷子指指年长的那位,意思是给他,就算是接受了和解,搭了话。那年长的将半碗面条合在一碗上,面汤从碗沿漫了下来,他赶紧喝一大口,将面汤喝下去,在那两个对面坐下了。他吃面的脸上,露出满足和放心的表情。现在,他们都安静了下来,小声地说着话。女的也老实了,态度有点卖乖,对那易怒的说话里,还带着明显的讨好。人们的注意力从他们身上移开了。漫长的旅途使人们感到了倦意。那二男一女将长椅上的包裹收拾一下,腾出地方让女的躺下,两个男的则坐着,头垂在膝上打起盹来。很快他们便响起了鼾声。这时,连鸡和猪们都合上眼,犯瞌睡了。舱外,淮河亮闪闪的,一河的日头。是淮河里较宽的一段,河岸有些远,但传来的杵衣声依然很清晰,一声声的,在空旷的河面上传得很远。还有女人的说话声和笑声,格外的清冽。轮渡走在河心,船身被太阳照得发亮。这二男一女是在大柳巷前一个码头下的船。这是一个大码头,五河县城,下客最多。年长的从舱外走下来,说了声“到了”,并不多言,那两个就都翻身起来,收拾起东西。他们虽然还憋着气,但不再作计较,搁下不提。三人一起动手,将行李打点整齐。两个大的由那易怒的挎上肩;几件碎的归年长的;女的则背那三弦和二胡,手里挽自己的一个花布小兜。他们很利索,并且很默契地互相把行李搭上肩,系好,再椅上椅下看了一遍,确信没有拉下什么,便出了舱。此时的天空是红色的,夕照染了云彩,形成晚霞。那种油画的酱黄色又出来了,布满在画面上。但这一回二男一女只是背影,轮廓线被光影融化了,模糊了,光和影都是柔软 和充盈的,温和了某些粗糙的细节,看上去比较细洁。他们身穿棉衣裤,被前后包裹挟持着的臃肿的身影,有一种夸张的变形的效果。在那酱黄色的调子衬托下,显出奇异的美。他们上了大堤。人群疏散了,堤上渐渐只剩下他们三个,越来越小。天呢,越来越红,终于红成血一样的。最终,他们小成三个黑点,却凝固在画面里。(有删改)10.概括小说中民间女艺人的形象。(4分)11.赏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特点。(4分)12.分析本文叙述上的特征。(6分)13.探究“油画的酱黄色”在全文中的作用。(6分)三、古代诗文阅读(共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题。(20分)尊经阁记【明)王阳明经,常道也,其在于天谓之命,其赋于人谓之性,其主于身谓之心。心也,性也,命也,一也。通人物,达四海,塞天地,亘古今,无有乎弗具,无有乎弗同,无有乎或变者也,是常道也。其应乎感也,则为恻隐,为羞恶,为辞让,为是非;其见于事也,则为父子之亲,为君臣之义,为夫妇之别,为长幼之序,为朋友之信。是恻隐也,羞恶也,辞让也,是非也,是亲也,义也,序也,别也,信也,一也;皆所谓心也,性也,命也。通人物,达四海,塞天地,亘古今,无有乎弗具,无有乎弗同,无有乎或变者也,是常道也。以言其阴阳消息之行焉,则谓之《易》:以言其纪纲政事之施焉,则谓之《书》;以言其歌咏性情之发焉,则谓之《诗》;以言其条理节文之着焉,则谓之《礼》;以言其欣喜和平之生焉,则谓之《乐》;以言其诚伪邪正之辩焉,则谓之《春秋》。是阴阳消息之行也,以至于诚伪邪正之辩也,一也;皆所谓心也,性也,命也。通人物,达四海,塞天地,亘古今,无有乎弗具,无有乎弗同,无有乎或变者也,夫是之谓六经。六经者非他,吾心之常道也。盖昔者圣人之扶人极、比后世而述六经也,犹之富家者之父祖虑其产业库藏之积其子孙者或至于遗忘散失卒困穷而无以自全也而记籍其家之所有以贻之使之世守其产业库藏之积而享用焉以免于困穷之患。故而六经之实,则具于吾心,犹之产业库藏之实积,种种色色,具存于其家;其记六经者,吾心之记籍也;籍者,特名状数目而已。而世之学者,不知求六经之实于吾心,而徒考索于影响之间,牵制于文义之末,硁硁然以为是六经矣;是犹富家之子孙,不务守视享用其产业库藏之实积,日遗忘散失,至于窭人丐夫,而犹嚣嚣然指其记籍,曰:“斯吾产业库藏之积也!”何以异于是?呜呼!六经之学,其不明于世,非一朝一夕之故矣。尚功利,崇邪说,是谓乱经;习训诂,传记诵,没溺于浅闻小见,以涂天下之耳目,是谓侮经;侈淫辞,竟诡辩,饰奸心盗行, 逐世垄断,而犹自以为通经,是谓贼经。若是者,是并其所谓记籍者而割裂弃毁之矣,宁复知所以为尊经也乎?越城旧有稽山书院,在卧龙西岗,荒废久矣。郡守渭南南君大吉,既敷政于民,则慨然悼末学之支离,将进之以圣贤之道,于是使山阴令吴君瀛拓书院而一新之;又为尊经之阁于其后,曰:经正则庶民兴,庶民兴斯无邪慝矣。阁成,请予一言,以谂多士。予既不获辞,则为记之若是。呜呼!世之学者,得吾说而求诸其心焉,其亦庶乎知所以为尊经也矣。(有删改)1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经,常道也常:永恒的B.硁硁然以为是六经矣硁硁:空洞的样子C.既敷政于民敷:施行D.请予一言,以谂多士谂:规劝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其应乎感也,则为恻隐/其皆出于此乎B.其见于事也,则为父子之亲/州司临门,急于星火C.而犹嚣嚣然指其记籍/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D.则慨然悼末学之支离/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题目虽名为“记”,但文章的重点不在于写“阁”,而在于论述“尊经”,只在文末提到了“阁”的由来和自己写记的缘由。B.文章第二段紧承首段,指出儒家六经虽有不同的功用,但都是“吾心之常道”,体现了作者的“心学”对儒家经典的传承性。C.文章第三段,作者运用三个层层深入的比喻,形象说明六经到当今已有名无实,沦为“吾心之记籍”,学习重在自己的感悟和积累。D.文章叙议结合,而以议论为主,全文反复强调“吾心”,阐明“天下无心外之物”的思想应该应用于学习、尊崇儒家经典中的观点。1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犹之富家者之父祖虑其产业库藏之积其子孙者或至于遗忘散失卒困穷而无以自全也而记籍其家之所有以贻之使之世守其产业库藏之积而享用焉以免于困穷之患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习训诂,传记诵,没溺于浅闻小见,以涂天下之耳目,是谓侮经。(4分)(2)若是者,是并其所谓记籍者而割裂弃毁之矣,宁复知所以为尊经也乎?(4分)(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9-20题。(8分)陪金陵府相①中堂夜宴五代·韦庄满耳笙歌满眼花,满楼珠翠胜吴娃②.因知海上神仙窟,只似人间富贵家。绣户夜攒红烛市,舞衣晴曳碧天霞。却愁宴罢青娥散,扬子江头月半斜。【注】①府相,指宴会主人、镇海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周宝。写此诗时黄巢起义军纵横,唐王朝摇摇欲坠,占有东南半壁握有重兵的周宝却整日沉湎酒色。②吴娃:吴俗谓好女为娃。③青娥:指年轻貌美的女子。19.诗歌中,“_______”字点出了诗人并未被迷人的声色所眩惑,而是充满了_____的情怀。(2分)20.赏析这首诗的衬托手法。(6分)(三)根据《论语选读》所学,结合下面材料,完成21-22题。(6分)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知十,赐也闻一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论语·公冶长》)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论语·先进》)21.(3分)(1)在孔门德行、政事、文学、言语四科中,子贡以_______见长。(1分)(2)根据第一、二则材料,概括颜回死后“子哭之恸”的原因。(2分)22.孔子如此喜爱颜回,但在第三则材料中,颜回死后他父亲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孔子为什么不答应?(3分)(四)古诗文默写。(6分)2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6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论语》)(2)鹏之背,____________;怒而飞,_____________。(庄子《逍遥游》) (3)秦爱纷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4)__________,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__________!(李清照《声声慢》)(5)_________,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__________。(鲍照《拟行路难》)四、作文(60分)24.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游览山峰,有人多止步于位于山腰的知名景点;有人定要登上绝顶才觉得是真正来过;有人随兴所至,走到哪里都能欣赏美景。游山如此,人生亦然。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1-12-13 11:00:21 页数:12
价格:¥3 大小:1.00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