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0-2021学年辽阳市灯塔二中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含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3

2/23

剩余21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0-2021学年辽阳市灯塔二中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20.0分)1.复印机复印资料时,常能闻到-股特殊的气味,这种气味就是臭氧的气味。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臭氧。下列与此相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转化为臭氧的过程是物理变化B.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转化为臭氧的过程是化学变化C.臭氧的特殊的气味属于臭氧的物理性质D.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臭氧,属于氧气的化学性质2.下列做法可以达到预期目的是(    )A.NaOH溶液中混有少量的Na2CO3,加入适量盐酸提纯NaOH溶液B.加入净水剂(如明矾),使硬水转化成纯净水C.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硫酸制取二氧化碳D.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使用过量的红磷3.人体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空气相比,含量明显增加的气体是(    )A.二氧化碳和水蒸气B.氧气C.氮气D.氧气和二氧化碳4.O4是意大利的一位科学家合成的一种新型的氧分子,氧化性极强,可以与黄金反应,该气体在振荡时会发生爆炸,产生氧气:O4- 振荡  2O2,下列关于这种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与氧气是同一种物质B.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C.O4这种气体是由4个氧原子构成的D.O4这种气体化学性质比较稳定5.下列由事实或信息中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某物质中只含一种元素,该物质不一定是单质B.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所以原子不可能再分了D.燃烧往往伴随着发光、发热,所以发光、发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6.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碳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白烟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D.甲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的火焰7.下列各项中,前者一定大于后者的是(    )A.1g H2与9g O2完全燃烧生成水的质量、1g H2与8g O2完全燃烧生成水的质量B.甲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甲的不饱和溶质的质量分数C.50g NaOH溶液吸收少量CO2后溶液的质量、50g Ca(OH)2溶液吸收少量CO2后溶液的质量D.10%的盐酸的pH、10%的烧碱溶液的pH8.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节能减排的是(    )A.无纸化办公B.绿色出行C.使用节水龙头D.将废旧电池深埋地下9.下列图示的“错误操作”,与之相对应选项的“可能产生后果”不一致的是(    )A.标签受损B.不会产生氧气C.灯内酒精燃烧D.集气瓶炸裂10.高铁被誉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高铁动车与电路连接的是石墨电刷,它没有体现出石墨具有的性质是(    )A.导电性B.滑腻感C.还原性D.稳定性11.水分子通电分解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从中我们可以获得许多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 A.分解过程中元素种类没有发生变化B.分解过程中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C.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化学性质分别由氢原子和氧原子保持D.在化学变化原子不可再分12.“新冠肺炎”疫区高效消毒液---“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工业上制备次氯酸钠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l=NaCl+NaClO+X,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NaClO属于氧化物B.X的化学式是H2OC.NaClO中Cl元素化合价为+1价D.NaCl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4.513.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检查装置气密性B.盛H2集气瓶放置C.读取液体体积D.氧气检满14.甲醛(CH2O)是室内污染的主要成分之一,它来源于室内装修所用的油漆、胶合板等材料。下列关于甲醛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甲醛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B.一个甲醛分子含有四个原子 C.甲醛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水分子构成D.甲醛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015.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氧气验满B.验证质量守恒C.取用固体D.过滤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24.0分)16.用化学用语填空:(1)3个氢氧根离子______;                  (2)亚铁离子______;(3)人体缺乏______元素时,会导致骨质疏松;(4)空气中最多的元素______;(5)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的粒子______ (6)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______.17.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1)若该粒子为电中性,则X=______该粒子符号为______。(2)若该粒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该粒子的符号为______;该粒子与氯离子所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18.“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请回答:(1)“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的微观解释是:______;(2)加碘食用盐中的“碘”指的是______;(填物质或元素)(3)可用于冰箱除异味的物质是______;(4)石墨可作电极的原因是______。19.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水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1)水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六大基本营养素;(2)生活中常用_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3)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组成的; (4)我国淡水资源短缺,节约用水是爱护水资源的一种途径,请写出节约用水的一种具体做法______。20.氢能源是理想能源,氢能源开发一直是前沿科学研究的课题之一.科学家研发出一种以铝镓合金(镓:Ga)和水为原料制取氢气的新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1)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铝镓合金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______,用该合金与铝片相互刻划,发现铝片上有划痕,说明______.(2)氢气是一种能源,它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氢气被称为“绿色能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3)反应①中镓的作用是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与电解水制取氢气相比,用铝镓合金和水为原料制取氢气的优点是(答出一点即可)______.(4)图2所示是镓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据此可知镓元素在化合物中呈现+3价,请写出镓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21.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在括号内注明基本反应类型:(1)镁在氧气中燃烧______. (______)(2)加热氧化汞______,(_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0.0分)22.准确取用少量液体物质除要量筒外,还需要的仪器有______;用烧杯加热液体物质时,为使其均匀受热,烧杯应放在______上加热;小明同学用托盘天平称了5.4g NaCl(1g以下用游码),结果老师检查发现他把药品和砝码的位置颠倒了,你______(填能不能)得出NaCl的实际质量,若能他称得NaCl的实际质量为______g.(若不能简叙理由______.)23.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室整理药品时,发现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未塞瓶塞,且试剂瓶口周围有一些白色固体,他们怀疑氢氧化钠已经变质,于是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查阅资料】氯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呈中性.【实验探究】小王、小李两同学分别设计了不同方案并加以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小王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溶液的pH>7说明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小李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氯化钡溶液A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1)小李同学认为小王同学的结论不科学,其理由是______.(2)小李同学的实验中观察到实验现象A为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3)小张同学认为该氢氧化钠溶液只是部分变质.为确定小张同学的猜想,应该对小李同学的实验进行如下改进:向试管中加入______的氯化钡溶液,再向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通过观察溶液颜色变化来检验该溶液是否含有氢氧化钠.(4)小王同学在测定溶液pH实验中,由于紧张先将pH试纸润湿后再去测氢氧化钠溶液的pH,你认为他测出该溶液的pH会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反思】(5)该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拓展应用】(6)要证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你认为还可使用与小李实验所加试剂不同类别的试剂是______(填一种试剂即可,用化学式填写).(7)若要除去上述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杂质应加入适量的______(填化学式)溶液而除去.24.在SO42-离子的检验时,CO32-会对其产生干扰,因为在加BaCl2溶液后,两者均会生成白色的沉淀BaSO4和BaCO3(性质与CaCO3相似),现象非常相似,为了防止判断失误,你认为可在加BaCl2溶液之前加______,然后无任何现象,再加BaCl2溶液后来作进一步证实.请你以Na2CO3为例写出加BaCl2时产生的白色沉淀,以及此白色沉淀被你所选用来进一步证实的试剂所溶解的二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四、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8.0分) 25.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各种原子、离子、分子构成了数以万计的不同物质.【实验一】高锰酸钾溶解并稀释.(1)取一小粒高锰酸钾晶体,将之溶解在装有10mL水的试管1中;(2)从试管1中取出1mL溶液,将其倒入装有9mL水的试管2中;(3)从试管2中取出1mL溶液,将其倒入装有9mL水的试管3中;(4)依照上述方法一直稀释,直到溶液变成无色为止,共稀释10次.【提供资料】第9次稀释时溶液还呈浅红色,此时10mL溶液中有1000个高锰酸根离子.【思考问题】①高锰酸根离子的化学表达式为______;②通过实验你获得微粒的性质有______;③如图1量筒的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_____.【实验二】如图2所示:在小烧杯B中加入3mL-5mL的浓盐酸,在A的蒸馏水中滴加几滴紫色的石蕊试液,然后用一个大的烧杯把A、B罩在一起,稍等一会儿观察.(1)溶液变红的烧杯是______;(2)另一只烧杯中的溶液则不变色,说明:______.26.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如图1图示回答问题。(1)仪器①的名称为______。(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序号,下同)。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若用该装置制取氧气,并用D装置收集,则收集氧气最为合适的时机是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药品是______,用C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时,验满的方法是______。某同学选用E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其中植物油的作用是______。(4)如图2是某同学完成的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改进装置。为了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两支蜡烛熄灭的顺序是______。27.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常加入二氧化锰粉末.请你设计实验探究二氧化锰在此制取过程中的作用.(1)提出猜想:猜想一:在制取过程中作反应物.猜想二:在制取过程中作______.(2)设计实验证明猜想二(可以只写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0分)28.硝酸铵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种化肥,其化学式为(NH4NO3)请计算有关的问题。(1)硝酸铵中各元素的质量比?(2)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3)200克硝酸铵能补充多少克的氮元素?29.为测定某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小龙和他的同学用足量的一氧化碳与10g赤铁矿石样品充分反应(杂质不参与反应),并将生成的气体用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吸收,该溶液总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1)上述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2)计算该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及解析1.答案:A解析:解:A、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转化为臭氧的过程中,生成新物质臭氧,属于化学变化,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转化为臭氧的过程是化学变化,该选项说法正确;C、臭氧的特殊的气味,属于臭氧的物理性质,该选项说法正确;D、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臭氧,属于氧气的化学性质,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2.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根据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性质分析判断;B、根据明矾净水只是将水中的悬浮杂质除去进行解答;C、根据石灰石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硫酸钙微溶于水分析;D、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使可燃物燃烧耗尽氧气,所以使用过量的红磷.A、NaOH溶液中混有少量的Na2CO3,加入适量盐酸后,盐酸会与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都发生反应,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故A错误;B、因明矾净水能除去水中的悬浮杂质,而水中钙、镁离子的浓度变化不大,不能将硬水变为纯净水,故B错误;C、石灰石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硫酸钙微溶于水,会附着在碳酸钙的表面,阻止反应进一步进行,所以不能用石灰石和稀硫酸制取二氧化碳,故C错误;D、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使可燃物燃烧耗尽氧气,所以使用过量的红磷,故D正确.故选D.3.答案:A解析:解:人体的新陈代谢需要消耗氧气,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因此呼出气体中所含的氧气的含量比人体吸入空气中氧气含量低,二氧化碳的含量比人体吸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多;人体要通过呼吸排出一定量的水蒸气,故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含量多。 故选:A。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相比,具有“两多一少”的特点,即与吸入的空气相比,二氧化碳、水蒸气含量增加,氧气含量减少,据此分析解答即可。人体的呼吸是新陈代谢的过程,吸入氧气分解有机物并产生二氧化碳,呼吸的同时会排出一定量的水蒸气。4.答案:B解析:解:A、与氧气不是同一种物质,错误;B、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正确;C、一个O4分子由4个氧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D、这种气体化学性质不稳定,错误;故选:B。A、根据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B、由同种元素组成分析.C、根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进行分析判断.D、由化学性质分析.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单质、化合物的特征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答案:A解析:解:A、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某物质中只含一种元素,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例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故该物质不一定是单质,故A正确;B、质子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而质子、电子不属于离子,故B错;C、原子可以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所以原子能再分,故C错;D、灯泡发光放热属于物理变化,所以发光、发热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故D错.故选A.A、根据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考虑;B、根据质子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考虑;C、根据原子可以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D、根据灯泡发光放热属于物理变化考虑.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单质的定义,熟悉带电的微粒,原子的构成和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6.答案:D解析:解:A、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而不是白烟,故选项说法错误.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D、甲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的火焰,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A、根据碳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7.答案:C解析:解:A、氢气燃烧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为:2H2+O2. 点燃  2H2O,4     32由以上质量关系可知,氢气和氧气恰好完全反应时,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是4:32=1:8,因此1gH2与9gO2燃烧时氧气过量,生成水的质量是9g,1gH2与8gO2燃烧时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水的质量是9g,该选项前者等于后者;B、甲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不一定大于甲的不饱和溶质的质量分数,例如如果温度不同时,甲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甲的不饱和溶质的质量分数;C、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因此50gNaOH溶液吸收少量CO2后溶液的质量大于50gCa(OH)2溶液吸收少量CO2后溶液的质量;D、盐酸显酸性,pH小于7,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pH大于7,因此10%的盐酸的pH小于10%的烧碱溶液的pH.故选:C.A、氢气燃烧生成水;B、甲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不一定大于甲的不饱和溶质的质量分数;C、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 D、盐酸显酸性,pH小于7,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pH大于7.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8.答案:D解析:解:A.无纸化办公可以节约纸张,节约资源能源,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B、绿色出行能减少二氧化碳和空气污染物的排放,利于节能减排,有利于保护环境;C、使用节水龙头利于节约水资源;D.废弃的电池中常含有镉、汞等重金属,如果深埋地下,会造成土壤和水体污染;故选:D。本题考查环境保护问题,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就是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有计划的发展,科学的发展,随意焚烧垃圾,不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植树造林,无纸化办公,绿色出行,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据此分析解答。9.答案:B解析:解:A、标签没有向着手心,液体流出会腐蚀标签,图示的“错误操作”,与相对应选项的“可能产生后果”一致,故A正确;B、加热固体氯酸钾,正确氧气,试管口没有向下倾斜,不会影响产生氧气的量,图示的“错误操作”,与相对应选项的“可能产生后果”一致,故B错误,但符合题意;C、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不能用嘴吹,可能会灯内酒精燃烧,图示的“错误操作”,与相对应选项的“可能产生后果”一致,故C正确;D、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底应事先放少量水或细沙,防止生成的高温熔融物炸裂瓶底,与相对应选项的“可能产生后果”一致,故D正确。故选:B。A、标签没有向着手心,液体流出会腐蚀标签;B、加热固体氯酸钾,正确氧气,试管口应向下倾斜,防止药品受潮,加热过程中有水生成,倒流引起试管炸裂;C、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不能用嘴吹,会引发危险;D、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底应事先放少量水或细沙,防止生成的高温熔融物炸裂瓶底。了解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掌握固体加热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掌握熄灭酒精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掌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的注意事项。 10.答案:C解析: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石墨的性质与用途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高铁动车的运行是依靠顶部的石墨电刷与电线接触获取电源,使用石墨制作电刷,是因为石墨能导电、耐高温、化学性质稳定、具有润滑性,与碳单质的还原性无关。故选C。  11.答案:C解析:解:A.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分解过程中元素种类没有发生变化,说法正确;B.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分解过程中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说法正确;C.氢气和氧气均是由分子构成的,所以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化学性质分别由氢分子和氧分子保持,说法错误;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再分,说法正确。故选:C。观察水分解示意图,根据微粒的变化和构成分析分子、原子的变化、物质的微观构成等。本题主要考查了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的关系及其物质的分类方面的知识,以及由实验所得的结论,可以依据所学知识结合图示进行解题。12.答案:A解析:解:A、NaClO含有三种元素,不是氧化物,故A选项错误;B、2NaOH+Cl2=NaCl+NaClO+X,反应前含有2个Na原子,2个O原子,2个H原子,2个Cl原子,反应后含有2个Na原子,1个O原子,2个Cl原子,故X中含有2个H原子和1个O原子,其化学式为H2O,故B选项正确;C、NaClO中钠元素为+1价,氧元素为-2价,故Cl元素化合价为+1价,故C选项正确;D、NaCl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35.16=74.5,故D选项正确;故选: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以及化学式计算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本题考查的是质量守恒以及化学式的计算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13.答案:A 解析:解: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盛氢气的集气瓶放置时应倒放,图中所示装置错误。C、量筒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相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氧气验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而不是伸入集气瓶内,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A。A、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读取液体体积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氧气检满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14.答案:C解析:解:A、甲醛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B、一个甲醛分子含有1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则一个甲醛分子含有四个原子,故选项说法正确。C、一个甲醛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不含水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D、甲醛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2+16=30,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A、根据甲醛的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一个甲醛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5.答案:C解析:解:A、氧气验满时,带火星的木条应放在集气瓶口,不能深入,故错误;B、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有气体生成的反应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放在敞口容器中进行,验证不准确.故错误; C、固体粉末药品的取用方法:将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将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再将试管竖起,故正确;D、过滤时要用玻璃棒进行引流,防止过滤时液体溅出烧杯外;漏斗的下端尖嘴要紧靠烧杯内壁,故错误;答案:CA、根据氧气验满的方法解答;B、根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注意事项解答.C、根据固体粉末药品的取用方法考虑;D、从过滤时要用玻璃棒进行引流,防止过滤时液体溅出烧杯外去分析解答;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好实验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16.答案:3OH-;Fe2+;Ca;N;O2;H2O解析:解:(1)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但氢氧根离子是由多个原子组成的离子,整体带1个单元位的负电荷,表示为OH-,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3个氢氧根离子答案为3OH-;(2)由亚铁离子的名称可知其中的铁的化合价为+2,说明1个亚铁离子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荷,按照离子符号的书写方法可得Fe2+.(3)人体缺乏钙元素会导致骨质疏松,故答案为:Ca.(4)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的名称是氮元素,其元素符号为:N;(5)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氧分子,其分子符号为:O2.(6)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其化学式为:H2O.故答案为:(1)3OH-;(2)Fe2+;(3)Ca;(4)N;(5)O2;(6)H2O;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17.答案:10 Ne Mg2+ MgCl2 解析:解:(1)若该粒子为中性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等于核外的电子数,所以,x=10;粒子符号为Ne;(2)若该粒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为阳离子,核内的质子数是2+8+2=12,该离子是镁离子,符号是Mg2+,该粒子与氯离子所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Cl2。故答案为:(1)10;  Ne; (2)Mg2+;MgCl2。据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据此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8.答案:微粒在不断运动 元素 活性炭 石墨具有导电性解析:解:(1)“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的微观解释是微粒在不断运动;(2)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所以加碘食用盐中的“碘”指的是元素;(3)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所以活性炭可用于冰箱除异味;(4)石墨能导电,所以石墨可作电极。故答案为:(1)微粒在不断运动;(2)元素;(3)活性炭;(4)石墨具有导电性。(1)根据微粒的性质进行解答;(2)根据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进行解答;(3)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进行解答;(4)根据石墨能导电进行解答。本题所考查的知识与生活联系比较紧密。学会利用化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的方法。19.答案:(1)属于;(2)煮沸;(3)氢元素和氧元素;(4)淘米水浇花或用完水立即关闭水龙头等解析:解:(1)水属于六大基本营养素。故填:属于。(2)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故填:煮沸。(3)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填:氢元素和氧元素。(4)淘米水浇花、用完水立即关闭水龙头等,可以节约用水。故填:淘米水浇花或用完水立即关闭水龙头等。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同时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20.答案:混合物;合金的硬度大;2H2+O2. 点燃  2H2O;产物是水,无污染;催化剂;2Al+3H2O. 镓  Al2O3+3H2↑;置换反应;装置简单等;2Ga+6HCl=2GaCl3+3H2↑解析:解:(1)由于铝镓合金是铝和镓组成的混合物,所以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铝镓合金属于混合物.用该合金与铝片相互刻划,发现铝片上有划痕,说明合金的硬度大.(2)氢气是一种能源,它在空气中燃烧,是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情况下生成水,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 点燃  2H2O,氢气被称为“绿色能源”的主要原因是产物是水,无污染.(3)反应①中,镓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一直是单质,同时也使铝和水这一常温下几乎不发生的反应能够快速发生,所以在该过程中镓的作用是催化剂,由图可以看出,在镓的催化下,铝和水反应生成氧化铝和氢气.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Al+3H2O. 镓  Al2O3+3H2↑,形式上是单质和化合物生成新的单质和新的化合物,为置换反应.与电解水制取氢气相比,用铝镓合金和水为原料制取氢气的优点,由于不需要通电且为常温下进行所以要求的装置会简单,同时不用电,所以安全性更高,等等,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但是不主张回答不通电,节约能源,因为不能因为过程的不用电就认为节约能源,用到的原料制备可能会更消耗能源.(4)镓元素在化合物中呈现+3价,所以镓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镓和氢气,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Ga+6HCl=2GaCl3+3H2↑.故答案为:(1)混合物;合金的硬度大.(2)2H2+O2. 点燃  2H2O;产物是水,无污染.(3)催化剂;2Al+3H2O. 镓  Al2O3+3H2;置换反应;装置简单等(合理即可).(4)2Ga+6HCl=2GaCl3+3H2↑. 根据给出的转化关系对应的过程分析每个对应的问题,或者直接分析每个问题,从给出的信息中找对应的信息.读图,从中获得解答题目所需的信息,所以在解答题目时先看解答的问题是什么,然后带着问题去读给出的图进而去寻找解答有用的信息,这样提高了信息扑捉的有效性.解答的问题实际上与复杂的转化图相比,其实很简单很基础,或者可以说转化图提供的是情境,考查基本知识.21.答案:镁+氧气→点燃氧化镁 化合反应 氧化汞→加热汞+氧气 分解反应解析:解:(1)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镁+氧气→点燃氧化镁,属于化合反应.故填:镁+氧气→点燃氧化镁;化合反应.(2)加热氧化汞分解生成汞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氧化汞→加热汞+氧气,属于分解反应.故填:氧化汞→加热汞+氧气;分解反应.(1)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2)加热氧化汞分解生成汞和氧气.书写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时,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要正确,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22.答案:胶头滴管 石棉网 能 4.6 能解析:解:量取一定量液体时,除要使用量筒,为准确量取还需要使用胶头滴管;为使烧杯受热均匀,对烧杯加热时要垫上石棉网,防止受热不匀而炸裂;使用托盘天平称取5.4gNaCl时,根据题意,砝码使用的为5g砝码,游码质量为0.4g;而当砝码与药品的位置颠倒了,则药品质量=5g-0.4g=4.6g;故答案为:胶头滴管;石棉网;能;4.6.胶头滴管是取用少量液体时使用的一种仪器,在用量筒量取一定量液体时,向量筒内倒入液体接近所要量取的体积后,改用胶头滴管逐滴加入,以防止继续倒入液体,体积超过所量取值;烧杯底面积较大,加热时易因受热不均匀而爆裂,所以在使用烧杯进行加热时要垫上石棉网;正确使用托盘天平称量物品质量时,物品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如果物品与砝码放反位置,则物品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根据托盘天平的构造,天平左端质量=天平右端质量+游码质量,左端放置药品、右端放置砝码时,药品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左端放置砝码、右端放置药品时,砝码质量=药品质量+游码质量. 23.答案:氢氧化钠变质后生成的碳酸钠溶液的pH也大于7;产生白色沉淀;BaCl2+Na2CO3=BaCO3↓+2NaCl;过量;偏小;2NaOH+CO2=Na2CO3+H2O;HCl(合理即可);Ca(OH)2解析:解:(1)氢氧化钠易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而变质,但由于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均呈碱性,故不能通过测定溶液的PH来判断氢氧化钠是否变质;(2)若氢氧化钠变质了,那么溶液中含有碳酸钠,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会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故A中的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3)由于氯化钡溶液呈中性,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将碳酸钠除去,若氢氧化钠完全变质,那么反应后滴加无色酚酞,酚酞不变色;若氢氧化钠部分变质,那么滴入无色酚酞,无色酚酞变成红色;(4)先将PH试纸湿润后在测定氢氧化钠的PH,相当于对氢氧化钠进行了稀释,氢氧化钠的碱性会变弱,碱性越弱,PH越小;(5)氢氧化钠易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而变质:2NaOH+CO2=Na2CO3+H2O;(6)要指明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实际是要判断溶液中是否含有碳酸钠,即证明碳酸根离子的存在,可加入稀盐酸或氯化钙均可;(7)要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可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碳酸钙沉淀可通过过滤的方法除去.故答案为:(1)氢氧化钠变质后生成的碳酸钠溶液的pH也大于7(2)产生白色沉淀;BaCl2+Na2CO3=BaCO3↓+2NaCl;(3)过量;(4)偏小;(5)2NaOH+CO2=Na2CO3+H2O;(6)HCl(合理即可);(7)Ca(OH)2.(1)氢氧化钠易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而变质,根据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均呈碱性分析;(2)根据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会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分析;(3)由于氯化钡溶液呈中性,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将碳酸钠除去,然后滴加无色酚酞,观察现象得出结论;(4)先将PH试纸湿润后在测定氢氧化钠的PH,相当于对氢氧化钠进行了稀释,氢氧化钠的碱性会变弱; (5)氢氧化钠易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而变质;(6)要指明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实际是要判断溶液中是否含有碳酸钠,即证明碳酸根离子的存在,可加入稀盐酸或氯化钙均可;(7)除杂质的要求是:要把杂质除去,但不能除去了需要的物质,更不能带入新的杂质.要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可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碳酸钙沉淀可通过过滤的方法除去.本题考查了久置的NaOH固体是否变质的实验探究,学生明确实验现象与结论的关系,并注意结合物质的性质来分析固体变质的原因来解答本题.24.答案:稀硝酸(或稀盐酸);Na2CO3+BaCl2=BaCO3↓+2NaCl;BaCO3+2HNO3=Ba(NO3)2+H2O+CO2↑(或BaCO3+2HCl=BaCl2+H2O+CO2↑)解析:本题考查离子检验和化学方程式书写,碳酸钡和硫酸钡都不溶于水,但碳酸钡溶于酸,检验硫酸根离子时可用稀硝酸或稀盐酸来排除碳酸根离子的干扰.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写、配、注、等)进行书写即可,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有硫酸钡和氯化银,其他的不溶性碱和碳酸盐都能溶于稀硝酸.根据不溶性碳酸盐能和酸反应的性质,可用稀硝酸(或稀盐酸)进一步验证是硫酸钡还是碳酸钡,硫酸钡不溶于稀硝酸(或稀盐酸),碳酸钡溶于稀硝酸(或稀盐酸),氯化钡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Na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BaCl2=BaCO3↓+2NaCl,碳酸钡和硝酸(或稀盐酸)反应生成硝酸钡(或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O3+2HNO3=Ba(NO3)2+H2O+CO2↑(或BaCO3+2HCl=BaCl2+H2O+CO2↑).故答案为:稀硝酸(或稀盐酸);Na2CO3+BaCl2=BaCO3↓+2NaCl;BaCO3+2HNO3=Ba(NO3)2+H2O+CO2↑(或BaCO3+2HCl=BaCl2+H2O+CO2↑).  25.答案:MnO4- 很小,不断运动,之间有间隔 D A 浓盐酸易挥发解析:解:【思考问题】①每个高锰酸根离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化学表达式为MnO4-.故填:MnO4-.②通10mL溶液中有1000个高锰酸根离子,说明微粒很小,高锰酸钾能够溶解在水中,说明微粒是不断运动的,同时说明微粒之间有间隔,通过实验获得微粒的性质有很小,不断运动,之间有间隔.故填:很小,不断运动,之间有间隔. ③读取量筒中的液体体积时,正确的读数方法是:视线应该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水平,然后读出数值,图1量筒的读数方法正确的是D.故填:D.【实验二】(1)溶液变红的烧杯是A,这是因为浓盐酸易挥发,石蕊不容易挥发,当浓盐酸中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进入A中时,和其中的水结合成盐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故填:A.(2)另一只烧杯中的溶液则不变色,说明浓盐酸易挥发.故填:浓盐酸易挥发.分子、原子和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它们很小,之间有间隔,总是不断运动的;读取量筒中的液体体积时,正确的读数方法是:视线应该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水平,然后读出数值;浓盐酸易挥发,溶液显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实验现象是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外在表现,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为揭示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实质奠定基础.26.答案:水槽 A 2KMnO4-  △   K2MnO4+MnO2+O2↑ 当气泡连续均匀的冒出时 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 把燃着的木条放在b导管口处,若木条熄灭,则集满 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且和水反应 b处纸条不变色(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红色),c处纸条变红 低蜡烛先熄灭,高蜡烛后熄灭解析:解:(1)仪器①的名称为水槽;(2)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分解生成氧气,该反应属于固、固加热型,适合用装置A作发生装置;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   K2MnO4+MnO2+O2↑;为了防止收集到的气体不纯,用D装置收集,则收集氧气最为合适的时机是当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3)实验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用C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时,验满的方法是:把燃着的木条放在b导管口处,若木条熄灭,则集满;某同学选用E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其中植物油的作用是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且和水反应;(4)通过该实验还可以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观察到的现象是b处纸条不变色(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红色),c处纸条变红(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变红色);实验中观察到瓶外低蜡烛先熄灭,高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密度比空气大,不支持燃烧,不能燃烧; 故答案为:(1)水槽;(2)A;2KMnO4-  △   K2MnO4+MnO2+O2↑;当气泡连续均匀的冒出时;(3)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把燃着的木条放在b导管口处,若木条熄灭,则集满;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且和水反应;(4)b处纸条不变色(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红色),c处纸条变红;低蜡烛先熄灭,高蜡烛后熄灭。(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进行分析;(2)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发生需要的条件及特殊要求选择发生装置;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用排水法收集气体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3)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进行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分析;根据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和水反应进行分析;(4)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分析。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27.答案:催化剂 称取少量二氧化锰粉末,加入到过氧化氢溶液中, 待反应完全后,称量反应后二氧化锰的质量, 二氧化锰质量不变,说明是催化剂解析:解:(1)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常加入二氧化锰粉末,其作用可能是反应物或催化剂,故答案为:催化剂;(2)因为催化剂的作用是改变反应速率,特点是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所以我们可以设计如下实验证明猜想二:称取少量二氧化锰粉末,加入到过氧化氢溶液中,待反应完全后,称量反应后二氧化锰的质量,二氧化锰质量不变,说明是催化剂.(1)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常加入二氧化锰粉末,其作用可能是反应物或催化剂;(2)根据催化剂的作用是改变反应速率,特点是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设计实验.做好此题要了解催化剂的特点是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作用是改变反应速率.28.答案:解:(1)硝酸铵中氮、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4×2):(1×4):(16×3)=7:1:12。(2)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4×214×2+1×4+16×3×100%=35%。(3)200克硝酸铵能补充氮元素的质量为200g×35%=70g。答:(1)硝酸铵中氮、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1:12; (2)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5%;(3)200克硝酸铵能补充70克的氮元素。解析:(1)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100%,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相对分子质量、质量比、元素的质量分数、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29.答案:6.6;80%解析:(1)利用反应前后氢氧化钠的增重即为二氧化碳的质量,结合分析图象可得二氧化碳的质量;(2)根据二氧化碳的已知量,设出未知量三氧化二铁,利用化学方程式3CO+Fe2O32Fe+3CO2,列比例式,即可求出三氧化二铁的质量,然后根据氧化铁的质量分数;(1)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溶液的增重值即为二氧化碳的质量,由图象知,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6.6-100.0=6.6g;(2)设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为x,3CO+Fe2O32Fe+3CO2160                3×44x                  6.6g解得x=8g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100%=80%。故答案为:(1)6.6;(2)答:该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80%。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化学
发布时间:2021-11-02 14:45:31 页数:23
价格:¥3 大小:223.55 KB
文章作者:likeziyuan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