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0-2021学年乐山市犍为县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含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6

2/16

剩余1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0-2021学年乐山市犍为县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35.0分)1.下列实验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面粉爆炸实验B.验证分子运动C.水的净化D.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2.对如图所示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是的(    )A.可用于分离两种液体形成的混合物B.烧杯①中的液体应沿着玻璃棒流下C.漏斗中的液面应高于滤纸的边缘D.接滤液的烧杯内壁有灰尘不影响实验效果3.某同学关于下列实验方法的归纳,不正确的是(    )A.用手直接取用固体药品B.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管口不能对着人C.取用液体药品可用滴管吸取,也可直接倾倒 D.把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入指定容器4.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个原子,又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FeB.N2C.HD.Cu2+5.下列有关微粒的叙述错误的是(    )A.金刚石由碳原子构成B.水蒸发,分子间隙增大C.氯化钠晶体由分子构成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一定不变6.我们可以利用如下三种关系:对某些知识进行归纳,以对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下列归纳和总结的关系,正确的是(    )A.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交叉关系B.单质和氧化物:交叉关系C.化学反应和分解反应:并列关系D.混合物和冰水混合物:包含关系7.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的天然循环是自然界中水分子运动的结果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证明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C.在天然水的净化过程中,用紫外线杀菌消毒后得到的饮用水是纯净物D.铁丝燃烧时,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能防止集气瓶炸裂8.只用一种试剂就能将稀硝酸、氧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鉴别开来,这种试剂是(    )A.碳酸钠溶液B.紫色石蕊试液C.氯化钡溶液D.酚酞试液9.化学式中的数字在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意义,下列关于“2”的含义正确的是(    )A.H2O中的“2”表示一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元素B.H2SO4中的2表示一个氢分子中的2个氢原子C.2NO中的“2”表示2个一氧化氮分子D.Cu2+中的“2+”表示铜粒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荷10.市场上提供的“矿泉水”属于(    )A.混合物B.纯净物C.有机物D.氧化物 11.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质子数B.中子数C.最外层电子数D.相对原子质量12.2016年12月1日,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正式宣布了第113号、115号、117号和118号元素的名称,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h的中子数为113B.Mc的核外电子数为115C.Uus为金属元素D.Og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94g13.2014年2月1日印尼的锡纳朋火山喷发,造成18人遇难,火山灰里含有大量的硅酸钙(CaSiO3),硅酸钙中Si元素的化合价为(    )A.+4B.-4C.+5D.+314.医务人员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为伤者处理伤口时,伤口上会看到大量的气泡.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生成的气体可能是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氧气B.伤口处的生物酶可能对过氧化氢的分解起到催化作用C.只有二氧化锰能够使过氧化氢在常温下迅速分解产生氧气D.过氧化氢和水的化学性质不同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0分)15.请用化学用语填空:(1)2个氮原子______。(2)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______。(3)3个镁离子______。(4)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16.根据下列现象判断空气中存在着某种物质,请将物质的名称写在空格内。(1)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里可存活一段时间,证明空气里含有______。(2)空气是制造氮肥的天然原料,证明空气中含有______。三、推断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7.A~F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已知在常温下A和F均为气体,B常用于制肥皂,C可用于精炼石油,D、E均为黑色粉末。用“一”表示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用“→”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它们之间的部分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下列物质(或主要成分)的化学式:B______;C______;E______;F______。(2)请写出C与D生成蓝色溶液的化学方程式______。(3)请写出F与D生成A时,二者发生反应的装置内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18.分析如图中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镁(Mg)原子核内含有的质子数为______;(2)在化学反应中,Na原子和Li原子都容易失去______个电子;(3)在元素周期表中,Na、Mg、Al排在同一周期,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_____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1.0分)19.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常用的装置。 (1)实验室选用A装置制取氧气,其中的明显错误是______。与A装置相比,B装置的优点是______。B装置中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选______,但是应做的一个改动是______,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3)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时,其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若实验室里没有二氧化锰,可在氯酸钾中加入了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并加热,也可大大加快反应速率,则高锰酸钾______(填“是”或“不是”)催化剂,原因是______。(4)硫化氢(H2S)气体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的有毒气体。小虹同学认为可用E收集硫化氢气体,但小明同学经过思考后,认为E也有不合理之处,请你从既能收集硫化氢气体又能保护环境的角度提出改进的措施______。20.某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实验时发现一瓶标签破损的无色溶液(如图所示)。这瓶溶液是什么物质?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首先提出假设并进行了如下的探究活动。请在空白处完成相应内容。[设计实验]在试管中取少量黑色粉末二氧化锰,向其中滴入该无色溶液,立即产生大量气泡。并放出大量的热。(1)用______法收集一试管纯净的气体。(2)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3)检验收集的气体的方法为______。[实验现象]木条复燃。[实验结论]由以上现象可知此气体是______;该无色溶液是______,则原假设______成立。六、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21.A是地壳中含量第二的金属元素,A的单质在B单质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把A单质放在稀硫酸中产生可燃性气体D,A单质与氯化铜溶液反应能生成红色金属E.(1)写出:A元素的符号______;B单质的名称______;D单质的化学式______. (2)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A→C______;A→E______. 参考答案及解析1.答案:C解析:解:A、面粉爆炸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验证分子运动过程中有新物质氨水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水的净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过程中有新物质五氧化二磷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答案:B解析:解:A、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不能用于分离两种液体形成的混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B、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烧杯①中的液体应沿着玻璃棒流下,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故选项说法正确。C、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漏斗中的液面应低于滤纸的边缘,故选项说法错误。D、接滤液的烧杯内壁有灰尘,可能会造成得到的滤液仍然浑浊,影响实验效果,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本题难度不大,掌握过滤的原理、操作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3.答案:A解析:解:A、取用固体药品要用镊子或药匙,不能用手直接取用固体药品,故操作错误;B、给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他人,故操作正确;C、取用少量液体药品可用滴管吸取,取用多量可用倾倒的方法,故操作正确;D、实验剩余的药品要放入指定容器内,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A.A、根据药品的取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实验剩余的药品的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4.答案:A解析:解:元素符号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化学式能表示一种物质,当元素符号又是化学式时,就同时具备了上述三层意义。A、Fe属于金属元素,可表示铁元素,表示一个铁原子,还能表示铁这一纯净物,故选项正确。B、该符号是氮气的化学式,不是元素符号,故选项错误。C、H属于气态非金属元素,可表示氢元素,表示一个氢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物质,故选项错误。D、该符号是铜离子的符号,不是元素符号,故选项错误。故选:A。根据化学式与元素符号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金属、大多数固体非金属等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它们的元素符号,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一般有三层含义(宏观:表示一种元素、一种单质,微观:表示一个原子)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5.答案:C解析:解:A、金刚石是非金属固体单质,是由碳原子构成的物质,故正确;B、水蒸发是物理变化,分子间隙增大,故正确;C、氯化钠晶体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故错误;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和种类一定不变,故正确.答案:C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粒,应熟悉常见物质的构成微粒.掌握利用分子和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熟练记忆分子和原子的性质.6.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全面,注重基础,根据物质的分类、化学反应的含义进行解答。 A.化合反应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两者属于交叉关系,故正确;B.根据所含元素种类的多少,纯净物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中有氧化物,故二者是并列关系,故错误;C.化学反应包含分解反应,二者是包含关系,故错误;D.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不是混合物,故二者是并列关系,故错误。故选A。  7.答案:C解析:解:A、水的天然循环是自然界中水分子运动的结果,该选项说法正确;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证明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该选项说法正确;C、在天然水的净化过程中,用紫外线杀菌消毒后得到的饮用水仍然是含有杂质的混合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铁丝燃烧时,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能防止集气瓶炸裂,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A、微观粒子是不断运动的;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C、杀菌消毒后的水中仍然含有溶于水的物质;D、铁在氧气中燃烧形成的高温熔融物容易溅落。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8.答案:A解析:解:A、Na2CO3与稀硝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产生碳酸钡白色沉淀,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分别滴加Na2CO3溶液,产生气泡的是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的是氢氧化钡溶液,无明显变化的是氢氧化钠溶液;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现象,故可以鉴别.B、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稀硝酸、氧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分别显酸性、碱性、碱性,使石蕊溶液分别显示紫色、蓝色、蓝色,不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现象,故不能鉴别.C、氯化钡溶液与稀硝酸、氧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均不反应,不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现象,故不能鉴别. D、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稀硝酸、氧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分别显酸性、碱性、碱性,使酚酞溶液分别显示无色、红色、红色,不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现象,故不能鉴别.故选:A.根据三种物质与同种试剂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鉴别它们,若两种物质与同种物质反应的现象相同,则无法鉴别它们.本题有一定难度,在解决鉴别物质题时,判断的依据是:所选试剂需要与待鉴别的物质反应并出现明显不同的现象.9.答案:C解析:解:A、H2O中的“2”表示一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不是氢元素,错误;B、H2SO4中的2表示一个硫酸分子中的2个氢原子,错误;C、2NO中的“2”表示2个一氧化氮分子,正确;D、Cu2+中的“2+”表示一个铜离子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荷,错误;故选:C。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10.答案:A解析:解:市场上提供的“矿泉水”中含有水和一些溶于水的矿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A。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有机物和氧化物都属于纯净物,因为矿泉水中含有多种物质,所以不可能属于纯净物,或有机物,或氧化物.11.答案:A解析:解: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所以决定元素的种类的是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故选:A。根据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很简单,考查学生对元素概念的理解与掌握及灵活应用进行解题的能力。12.答案:B解析:解:A.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Nh的原子序数为113,即质子数为113,而不是中子数,故错误;B.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Mc的原子序数为115,即质子数为115,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Mc的核外电子数为115,故正确;C.Uus的元素汉字名称偏旁为“石”字,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错误;D.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而是“1”,通常省略不写,故错误。故选:B。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解答即可.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13.答案:A解析:解:硅酸钙中钙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设硅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2)+x+(-2)×3=0,则x=+4价.故选:A.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硅酸钙的化学式进行解答即可.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此类题.14.答案:C解析:解:A、过氧化氢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生成的气体可能是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氧气,故选项说法正确.B、伤口上会看到大量的气泡,说明过氧化氢在伤口处遇到了能使它分解的物质,伤口处的生物酶可能对过氧化氢的分解起到催化作用,故选项说法正确.C、不是只有二氧化锰能够使过氧化氢在常温下迅速分解产生氧气,也可以是其它物质,如硫酸铜溶液等,故选项说法错误.D、过氧化氢和水分子的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 根据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为伤者处理伤口时,伤口上会看到大量的气泡,说明过氧化氢在伤口处遇到了能使它分解的物质,即生物酶可能对过氧化氢的分解起到催化作用,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催化剂的特点(一变二不变)和催化作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5.答案:2N C60 3Mg2+ H2O解析:解:(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氮原子表示为:2N。(2)一个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其符号为:C60。(3)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3个镁离子可表示为:3Mg2+。(4)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其分子符号为:H2O。故答案为:(1)2N;(2)C60;(3)3Mg2+;(4)H2O。(1)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根据题意,一个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进行分析解答。(3)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4)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分子符号、化学式、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6.答案:氧气 氮气解析:解:(1)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内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小白鼠能进行呼吸,呼吸需要氧气,所以说明空气中含有O2(氧气);(2)空气可以用于制氮肥,必须含有氮元素,而空气中的成分中只有氮气中含有氮元素,所以说明空气中含有N2(氮气)。故答案为:(1)氧气;(2)氮气。 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的特点和性质来回答本题,能出现题目中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根据现象考虑该物质是空气中什么成分。通过做本题要知道氧气能供给呼吸,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氮气可以用来制氮肥。17.答案:NaOH H2SO4 C CO CuO+H2SO4=CuSO4+H2O 黑色固体变成紫红色解析:解:(1)A~F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在常温下A和F均为气体,A、F可以相互转化,所以A、F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中的一种,B常用于制肥皂,C可用于精炼石油,所以C是硫酸,D、E均为黑色粉末,C会转化成A,所以A是二氧化碳,F是一氧化碳,B会与二氧化碳、硫酸反应,所以B是氢氧化钠,E会与二氧化碳反应,会转化成一氧化碳,所以E是碳,碳、硫酸都会与D反应,所以D可以是氧化铜,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B是NaOH;C是H2SO4;E是C;F是CO;(2)C与D生成蓝色溶液的反应是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uO+H2SO4=CuSO4+H2O;(3)F与D生成A时,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二者发生反应的装置内观察到的现象为:黑色固体变成紫红色。故答案为:(1)NaOH;H2SO4;C;CO;(2)CuO+H2SO4=CuSO4+H2O;(3)黑色固体变成紫红色。根据A~F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在常温下A和F均为气体,A、F可以相互转化,所以A、F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中的一种,B常用于制肥皂,C可用于精炼石油,所以C是硫酸,D、E均为黑色粉末,C会转化成A,所以A是二氧化碳,F是一氧化碳,B会与二氧化碳、硫酸反应,所以B是氢氧化钠,E会与二氧化碳反应,会转化成一氧化碳,所以E是碳,碳、硫酸都会与D反应,所以D可以是氧化铜,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18.答案:(1)12 (2)1 (3)电子层数解析: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注意理解和应用。(1)镁(Mg)原子核内含有的质子数为12。故填:12。 (2)在化学反应中,Na原子和Li原子都容易失去1个电子。故填:1。(3)在元素周期表中,Na、Mg、Al排在同一周期,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故填:电子层数。  19.答案:长颈漏斗末端在液面以上 能够控制反应速率 H2O2→MnO2H2O+O2 C 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进入导管  不是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的二氧化锰能够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率 利用G装置收集,硫化氢从a进入,b连接导管,导管末端连接倒放的漏斗,漏斗与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接触解析:解:(1)实验室选用A装置制取氧气,其中的明显错误是长颈漏斗末端在液面以上;与A装置相比,B装置的优点是能够控制反应速率;B装置中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H2O2→MnO2H2O+O2。故填:长颈漏斗末端在液面以上;能够控制反应速率;H2O2→MnO2H2O+O2。(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选C,但是应做的一个改动是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以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进入导管。故填:C;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进入导管。(3)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时,其反应的符号表达式:;若实验室里没有二氧化锰,可在氯酸钾中加入了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并加热,也可大大加快反应速率,则高锰酸钾不是催化剂,原因是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的二氧化锰能够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率。故填:;不是;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的二氧化锰能够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率。(4)改进措施:利用G装置收集,硫化氢从a进入,b连接导管,导管末端连接倒放的漏斗,漏斗与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接触。故填:利用G装置收集,硫化氢从a进入,b连接导管,导管末端连接倒放的漏斗,漏斗与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接触。(1)要熟悉各种仪器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通常情况下,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2)高锰酸钾受热时能够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为了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通常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3)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4)硫化氢有毒,密度比空气大,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化钠和水。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20.答案:排水 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水+氧气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试管中,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氧气 过氧化氢溶液解析:解:由标签破损的无色溶液的信息,溶液中溶质的一个粒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且能与黑色粉末二氧化锰混合后生成气体。符合条件的常见无色液体有过氧化氢(H2O2)等,由题意,提出的假设是该无色溶液可能是过氧化氢溶液。【设计实验】①在试管中取少量黑色粉末二氧化锰,向其中滴入该无色溶液,立即产生大量气泡。并放出大量的热,说明产生的气体为氧气,可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气体。②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水+氧气。③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可用带火星的木条进行检验,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试管中,观察木条是否复燃。【实验结论】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气体能支持燃烧,是氧气,该无色溶液是过氧化氢溶液,原猜想成立。故答案为:【设计实验】①排水;②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水+氧气;③将带火星的木条伸试管中,观察木条是否复燃;【实验结论】氧气;过氧化氢溶液。由标签破损的无色溶液的信息,符合标签特征的还有过氧化氢溶液等,其中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能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据此作出猜想,进行分析解答。本题难度不大,掌握过氧化氢溶液的化学性质、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1.答案:Fe;氧气;H2;3Fe+2O2- 点燃  Fe3O4;Fe+CuCl2=FeCl2+Cu解析:解:(1)根据“A是地壳中含量第二的金属元素”,则A为铁;根据铁“在B单质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C”,则知B为氧气;C为四氧化三铁;根据把铁“放在稀硫酸中产生可燃性气体D”,则D为氢气;根据铁“与氯化铜溶液反应能生成红色金属E”,则红色金属E为铜.代入检验,符合题意.故答案为:Fe;氧气;H2 (2)根据反应物和生产物,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①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 点燃  Fe3O4;②A→E反应,即铁与氯化铜溶液反应能生成红色金属铜,故化学方程式为Fe+CuCl2=FeCl2+Cu.故答案为:(1)Fe;氧气;H2;(2)3Fe+2O2- 点燃  Fe3O4;Fe+CuCl2=FeCl2+Cu(1)根据“A是地壳中含量第二的金属元素”,则A为铁;根据铁“在B单质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C”,则知B为氧气;C为四氧化三铁;根据把铁“放在稀硫酸中产生可燃性气体D”,则D为氢气;根据铁“与氯化铜溶液反应能生成红色金属E”,则红色金属E为铜.代入检验,符合题意.(2)①A→C:铁和氧气生成四氧化三铁;②A→D:铁和硫酸生成氢气;③A→E:铁与氯化铜生成铜.本题主要考查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及应用;掌握物质的推断、鉴别方法和技巧,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技巧.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化学
发布时间:2021-11-02 14:45:31 页数:16
价格:¥3 大小:154.47 KB
文章作者:likeziyuan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