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0-2021学年济宁市太白湖新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含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4

2/14

剩余12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0-2021学年济宁市太白湖新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16.0分)1.下列说法你认为错误的是(    )A.化学变化和化学反应是同一个概念B.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C.化学变化的特征就是一定有新物质生成D.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2.下列各物质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纯净物的是(    )A.水、空气B.氮气、氧气C.矿泉水、冰水混合体D.高锰酸钾、双氧水3.NH4HCO3是一种化学肥料,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某NH4HCO3溶液的pH=8,侯氏制碱法中的一步反应是NH4HCO3+NaCl=NaHCO3↓+NH4Cl.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NH4HCO3属于盐B.有些盐溶液也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C.该反应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D.反应后的溶液中还能继续溶解NaHCO34.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酸性溶液的pH<7,则pH<7的溶液一定是酸溶液B.酸雨呈酸性,呈酸性的雨水一定是酸雨C.碳酸盐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则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D.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蒸馏水润湿的pH试纸测溶液的pH,一定会使结果偏高B.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注入盛水的量筒中C.用无色酚酞试剂检测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D.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预先在集气瓶中加少量水6.下列依据实验目的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    )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验证NaOH在空气中部分变质加水充分溶解后,滴加CaCl2溶液B除去KNO3溶液中的AgNO3加适量KCl溶液,过滤C鉴别氯化铵、尿素和氯化钾三种化肥取样,加入熟石灰粉末,研磨D除去ZnSO4溶液中的H2SO4加入足量氧化铁粉末,过滤A.AB.BC.CD.D7.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后进行如下操作: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   )①加入适量盐酸②加过量NaOH溶液③加过量Na2CO3溶液④加过量BaCl2溶液⑤过滤.A.②④③⑤①B.②③④⑤①C.④②③①⑤D.④③②①⑤8.硫酸铵[(NH4)2SO4]是常用的一种化学肥料,某浓度的硫酸铵溶液的pH=5.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硫酸铵是一种酸B.长期施用硫酸铵可能导致土壤酸化C.硫酸铵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D.硫酸铵与草木灰等碱性物质混合使用可增强肥效9.50℃的饱和石灰水100克等分为两份,将一份降温到20℃;另一份加入生石灰1克,温度仍保持50℃.在这两种情况下,均不改变的是(    )A.溶质质量B.溶剂质量C.溶质的溶解度D.溶质的质量分数10.近段时间,我国某些地区猪肉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因而有些不法分子常售出不新鲜的猪肉来坑害消费者.猪肉的新鲜度可以通地测试pH来判断.有资料显示,pH与猪肉的新鲜度的关系为: 名称新鲜肉次鲜肉变质肉pH5.8~6.26.3~6.6>6.7猪肉在变质过程中酸性强弱的变化为(    )A.逐渐变强B.逐渐变弱C.保持不变D.无法确定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11.多角度看物质。有助于加深对物质的认识。CuSO4是一种常见的盐,请回答:(1)CuSO4溶液显酸性,其pH______7(填“>”“<”或“=”)。(2)CuSO4可以看成是中和反应产物。其对应的酸为______(填化学式,下同)、碱为______。(3)CuSO4溶液不能用铁桶来盛放,这是因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5.0分)12.分析KOH、NaOH、Ca(OH)2、Ba(OH)2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回答下列问题。(1)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它们属于酸、碱、盐中的______类;(2)它们的溶液中能够使酚酞溶液变红,这是因为它们的溶液中含有相同的离子,该离子的符号是______;(3)分别向KOH溶液、Ba(OH)2溶液中通入CO2气体,会产生不同的现象,由于这种溶液中的金属离子不同,能产生的沉淀的是______;(4)欲用Ca(OH)2制备少量的NaOH,其反应原理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13.“家”是一个化学小世界,蕴含丰富的化学知识。(1)常用的食品脱氧剂--还原性铁粉,可有效地抑制霉菌和好氧性细菌的生长,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其脱氧原理是:常温下铁与______ 作用而生锈。(2)“洁厕灵”的主要成分是盐酸,还有微量表面活性剂、香精、缓蚀剂等。不宜用“洁厕灵”清洗大理石地面的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14.请根据如图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在______℃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在t2℃时,向盛有50ga物质的烧杯中加入50g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g。(3)若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最好采用______的方法提纯(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4)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所含溶剂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将a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B.将t1℃时c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其溶液的质量一定减小C.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b物质溶液,若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其它操作均正确,则配制的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偏高。(6)用某规格的量筒量取液体时,每次都会残留0.2mL的液体(量筒在划分刻度值时已将该误差剔除)。使用该量筒量取10%的氢氧化钠溶液倒出后,若每次在量筒内加入蒸馏水至10mL刻度线洗涤量筒,冲洗第二次后,量筒内残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假定以上所有溶液溶液密度均为1g/mL)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7.0分)15.“秸秆变宝,助力脱贫攻坚”。秸秆用于制沼气可以解决农村的燃料短缺问题。沼气的主要成分是CH4,可能含有CO2、CO。小霞与小明采集了某沼气池中的气体样品,探究该沼气中是否含有CO2和CO。【查阅资料】①CH4+4CuO4Cu+CO2+2H2O、CuO+COCu+CO2;②CH4、CO均不与碱溶液、浓硫酸发生反应;③CO2不与浓硫酸反应【设计实验】小霞与小明设计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忽略装置内空气中的水蒸气)(1)为确保实验的安全性,小霞和小明一致认为:实验前要先通一会儿气体样品,然后再点燃D处的酒精灯,其目的是______。用装置F收集尾气,导管口的连接顺序是a接______(填“b”或“c”)。(2)小霞想通过装置D中固体减少的质量(即参加反应的CuO中氧元素的质量)和装置E增加的质量来判断混合气休中是否含有CO。小明表示同意并提出:停止加热后,要继续通入一会儿气体样品,以排出装置D内残留的反应生成的气体。【现象与结论】(1)观察到装置A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沼气中含有______。 (2)反应结束后,测得装置D中固体减少的质量是3.2g,装置E增加的质量是1.8g。说明沼气中______(填“含”或“不含”)CO。【拓展与延伸】秸杆不仅可制沼气,还可以造出板材制作家具。对比焚烧秸秆,这样做的意义在于______(答一条即可)。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0分)16.如图为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配料含碘量食用方法贮藏指南氯化钠、碘酸钾(20~40)mg/kg勿长时间炖炒避热、避光密封回答:(1)已知碘酸钾的化学式为KIO3,则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______(2)“含碘量”中的碘是指______A、碘酸钾B、碘元素C、碘分子D、碘离子(3)由“食用方法”和“贮藏指南”可知KIO3的化学性质之一是______(4)求碘酸钾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质量比;碘元素质量分数?(写出具体过程)17.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15g,在试管中加热至不再有气体放出,冷却后称量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0.2g.(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g.(2)计算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参考答案及解析1.答案:D解析:解:A.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也叫化学反应,故正确;B.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但是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故正确;C.化学变化的特征就是生成新物质,故正确。D.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锅炉受热不均时的爆炸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故选:D。A.根据化学变化和化学反应的本质来分析;B.根据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关系来分析;C.根据化学变化的特征来分析;D.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掌握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概念、联系和区别是解题的关键.2.答案:C解析:解:A、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等属于混合物,故A错;B、氮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氧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B错;C、矿泉水中含有多种矿物质,属于混合物;冰水混合体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C正确;D、高锰酸钾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双氧水中含有过氧化氢和水,属于混合物,故D错。故选:C。本题考查利用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来判断,物质是否为纯净物,宏观上看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否则属于混合物。在熟悉概念的基础上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还要从社会实践中了解生活中常见物质的组成。3.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A、碳酸氢铵是由铵根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构成,属于盐,该选项说法正确; B、有些盐溶液也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例如某NH4HCO3溶液的pH=8,溶液显碱性,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该选项说法正确;C、该反应中,碳酸氢铵和氯化钠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该选项说法正确;D、反应后析出碳酸氢钠固体,剩余溶液是碳酸氢钠的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NaHCO3,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D.  4.答案:D解析:解:A、酸性溶液的pH<7,但pH<7的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也可能是硫酸氢钠等盐溶液,故选项推理错误。B、酸雨呈酸性,但呈酸性的雨水不一定是酸雨,正常雨水的pH为5.6,酸雨是pH小于5.6的雨水,故选项推理错误。C、碳酸盐与酸反应放出气体,但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也可能是活泼金属等,故选项推理错误。D、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故选项推理正确。故选:D。A、根据pH<7的溶液显酸性,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正常雨水的pH为5.6,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酸能与活泼金属、碳酸盐等反应生成气体,进行分析判断。D、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中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类推,不能盲目类推,并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5.答案:D解析: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碱的化学性质、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A、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不能用水湿润pH试纸,用水润湿pH试纸测溶液的pH相当于稀释了待测液,若待测液呈酸性,则测定结果偏大,若待测液呈碱性,则测定结果偏小,若待测液呈中性,则测定结果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不能在量筒内稀释浓硫酸,故选项说法错误; C、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碳酸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溶液均显碱性,均能使无色酚酞试剂变红色,故选项说法错误;D、铁丝在O2中燃烧时,为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使瓶底炸裂,集气瓶的底部应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  6.答案:B解析:解:A、滴加氯化钙溶液,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氯化钠,即完全变质或部分变质,实验现象都是一样的,该选项实验方案不正确;B、氯化钾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钾,过滤得到硝酸钾溶液,该选项实验方案正确;C、加入氢氧化钙,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是氯化铵,无明显现象的是氯化钾和尿素,即不能区分氯化钾和尿素,该选项实验方案不正确;D、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除去硫酸带入硫酸铁,该选项实验方案不正确。故选:B。A、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氯化钠;B、氯化钾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钾;C、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氨气;D、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7.答案:A解析:本题难度较大,考查了粗盐提纯中离子的除杂,除去多种杂质离子时,要考除杂的顺序、后面加入的试剂要能除去前面加入的过量的试剂。根据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过滤要放在所有的沉淀操作之后,加碳酸钠要放在加氯化钡之后,可以将过量的钡离子沉淀,最后再用盐酸处理溶液中的碳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进行分析解答。 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可溶液以将镁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可以将硫酸根离子沉淀;至于先除镁离子,还是先除硫酸根离子都可以;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除钙离子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转化为沉淀,但是加入碳酸钠溶液要放在加入的氯化钡溶液之后,这样碳酸钠会除去反应剩余的氯化钡;完全反应后,再进行过滤,最后再加入适量盐酸除去反应剩余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故正确的顺序为:②④③⑤①或④②⑤③①。故选A。  8.答案:B解析:【试题解析】解:A、硫酸铵是由铵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是一种盐,错误;B、硫酸铵溶液pH=5.0,呈酸性,长期施用硫酸铵可能导致土壤酸化,正确;C、硫酸铵溶液pH=5.0,呈酸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错误;D、硫酸铵是铵态氮肥,不能与草木灰等碱性物质混合使用,以免释放氨气,降低肥效,错误;故选B根据硫酸铵[(NH4)2SO4]的性质和用途分析.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后放出氨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9.答案:D解析:解:A、第二份中生石灰和水反应,溶剂减少,溶质就会结晶析出,所以溶质的质量就减少,故A不符合条件。B、第二份中生石灰和水反应,溶剂减少,故B不符合条件。C、溶解度的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即20℃时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大于50℃时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故C不符合条件。D、第一份:温度降低,溶解度升高,溶质没有析出;第二份:生石灰和水反应,溶剂减少,溶质就会结晶析出,但仍然是饱和溶液。总上分析,两份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故D符合条件。故选:D。A、生石灰和水反应,溶剂减少,溶质就会结晶析出,所以溶质的质量就减少。B、生石灰和水反应,溶剂减少。C、溶解度的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D、第一份:温度降低,溶解度升高,溶质没有析出;第二份:虽然有晶体析出,但仍然是饱和溶液。理解溶解度的概念和质量分数间的关系,注意: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10.答案:B解析:解:猪肉在变质过程中,pH逐渐增大,酸性减弱.故选B.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7时,随着pH的减小酸性增强.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溶液的酸碱性与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11.答案:< H2SO4 Cu(OH)2 Fe+CuSO4=FeSO4+Cu(合理即可)解析:解:(1)CuSO4溶液显酸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则其pH<7。(2)CuSO4可以看成是中和反应的产物,则其对应的酸为硫酸,对应的碱为氢氧化铜,其化学式分别是H2SO4、Cu(OH)2。(3)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合理即可)。故答案为:(1)<;(2)H2SO4;Cu(OH)2;(3)Fe+CuSO4=FeSO4+Cu(合理即可)。(1)根据题意,CuSO4溶液显酸性,进行分析解答。(2)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据此进行分析解答。(3)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进行分析解答。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盐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中和反应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2.答案:碱 OH- 氢氧化钡溶液 Ca(OH)2+Na2CO3=CaCO3↓+2NaOH解析:解:(1)KOH、NaOH、Ca(OH)2、Ba(OH)2均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它们属于酸、碱、盐中的碱。(2)不同的碱溶液中含有相同的氢氧根离子,(,其离子符号为:OH-。(3)分别向KOH溶液、Ba(OH)2溶液中通入CO2气体,会产生不同的现象,由于这种溶液中的金属离子不同,能产生的沉淀的是氢氧化钡溶液,能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 (4)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故答案为:(1)碱;(2)OH-;(3)氢氧化钡溶液;(4)Ca(OH)2+Na2CO3=CaCO3↓+2NaOH。(1)根据碱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进行分析解答。(2)不同的碱溶液中含有相同的氢氧根离子,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碱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解答。(4)根据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进行分析解答。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碱的化学性质、碱的特征、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3.答案:氧气和水 2HCl+CaCO3=CaCl2+H2O+CO2↑解析:解:(1)常用的食品脱氧剂--还原性铁粉,可有效地抑制霉菌和好氧性细菌的生长,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其脱氧原理是:常温下铁与氧气和水作用而生锈。(2)“洁厕灵”的主要成分是盐酸,还有微量表面活性剂、香精、缓蚀剂等。不宜用“洁厕灵”清洗大理石地面的原因是稀盐酸能与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反应,化学方程式2HCl+CaCO3=CaCl2+H2O+CO2↑。故答为:(1)氧气和水;(2)2HCl+CaCO3=CaCl2+H2O+CO2↑。(1)根据铁生锈的条件分析回答;(2)根据稀盐酸与碳酸钙的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本题较为简单,了解铁生锈的条件和稀盐酸与碳酸钙的反应即可分析解答。14.答案:t1 75 降温结晶 c>b>a BC 0.004%解析:解:(1)在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因为该温度下它们有交点;故答案为:t1;(2)在t2℃时,向盛有50ga物质的烧杯中加入50g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25g+50g=75g;故答案为:75;(3)若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最好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因为a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比b大;故答案为:降温结晶; (4)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所含溶剂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b>a,因为该温度下的溶解度a>b>c;故答案为:c>b>a;(5)说法正确的是:将t1℃时c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其溶液的质量一定减小,因为升温后c有固体析出;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b物质溶液,若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其它操作均正确,则配制的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偏高,因为水量少了;故答案为:BC;(6)每次都会残留0.2mL的液体的质量都是0.2g;第一次的溶质质量分数=0.2g×10%10g×100%=0.2%,第二次的溶质质量分数=0.2g×0.2%10g×100%=0.004%,故答案为:0.004%;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1)在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有关的计算要准确;(3)若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最好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4)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所含溶剂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b>a;(5)说法正确的是:将t1℃时c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其溶液的质量一定减小;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b物质溶液,若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其它操作均正确,则配制的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偏高;(6)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要准确。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溶液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有关的计算要准确,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15.答案:【设计实验】(1)排尽装置内空气,防止爆炸;c;【现象与结论】(1)CO2;(2)不含;【拓展与延伸】节约资源(或保护环境)解析:解:【设计实验】(1)因为甲烷具有可燃性,点燃不纯的甲烷会发生爆炸,实验前要先通一会儿气体样品,然后再点燃D处的酒精灯,其目的是排尽装置内空气,防止爆炸,分析F装置的特点可知,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导管口的连接顺序是a接c,故填:排尽装置内空气,防止爆炸;c;【现象与结论】(1)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因为观察到装置A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沼气中含有CO2,故填:CO2;(2)设生成1.8g水同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CH4+4CuO4Cu+CO2+2H2O                                       44     36                                       x      1.8g                           4436=x1.8g                                  x=2.2g2.2g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为2.2g×3244×100%=1.6g。1.8g水中氧元素的质量为1.8g×1618×100%=1.6g,1.6g+1.6g=3.2g,因为测得装置D中固体减少的质量是3.2g,即为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所以沼气中不含CO,故填:不含;【拓展与延伸】秸杆不仅可制沼气,还可以造出板材制作家具,对比焚烧秸秆的意义是即节约资源又保护环境,故填:节约资源(或保护环境)。本题主要考查实验探究能力,主要是利用实验装置及反应方程式来分析和解决实验中的有关问题,结合各方面的条件得出正确结论。16.答案:+5 B 受热易分解等解析:解:(1)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碘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3=0,则x=+5价.故填:+5;(2)“含碘量”中的碘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碘”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填:B;(3)根据加碘盐图中标签信息,勿长时间炖炒、避热、避光密封,可得碘酸钾的一种化学性质是:见光、受热易分解或见光、受热不稳定.故填:受热易分解等;(4)碘酸钾KIO3的相对分子质量=39+127+16×3=214;故填:214;碘酸钾中钾、碘、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39:127:(16×3)=39:127:48.故填:39:127:48;碘酸钾KIO3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127214×100%=59.3%.故填:59.3%.(1)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碘酸钾(KIO3)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2)食品、药品、营养品、矿泉水等物质中的“碘”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3)根据加碘盐图中标签信息中食用方法(勿长时间炖炒)和贮藏指南(避热、避光密封)进行分析解答(4)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来分析;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计算方法来分析;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来分析.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标签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7.答案:4.8 81.7%解析: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为15g-10.2g=4.8g设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为x2KClO3-MnO2△2KCl+3O2↑245                      9615gx                     4.8g24596=15gx4.8gx≈81.7%答:(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4.8g.(2)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81.7%.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过程中质量的减少是因为生成了氧气,所以可以求算氧气的质量,根据氧气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化学
发布时间:2021-11-02 15:00:13 页数:14
价格:¥3 大小:88.26 KB
文章作者:likeziyuan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