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0-2021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实验学校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含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5

2/15

剩余1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0-2021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实验学校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16.0分)1.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N2 B.FeC.HD.2Mg2.世界环境日为每年的6月5日,它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态度,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珍惜环境,保护资源更是每一位泉城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做法中不符合“建设美丽泉城,保护生态环境”的是(    )A.将废旧塑料焚烧处理,解决“白色污染”问题B.积极开展垃圾分类,提高资源的利用率C.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D.大力植树造林,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张青莲为相对原子质量测定做出了卓越贡献B.拉瓦锡提出了分子学说C.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D.道尔顿创立了原子论4.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现象,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矿石粉碎B.酒精消毒C.食物腐败D.铵态氮肥与熟石灰的混合施用5.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金属材料:合金、纯金属B.氧化物:生石灰、高锰酸钾、干冰C.混合物:煤、生铁、冰水共存物D.金属元素:铁、硒、锌6.在食盐中加入有少量的碘酸钾(KIO3),可以预防甲状腺肿大。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    )A.+5价B.+4价   化学试卷 第1页共6页C.-3价D.-1价7.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两个氮分子:2NB.钙离子:Ca+2C.两个氢原子:2H2D.氯化铜:CuCl28.红细胞的血红蛋白含有铁.这里的“铁”是指(    )A.铁元素B.铁原子C.铁单质D.铁离子9.已知某酒精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则此酒精溶液中酒精(C2H5OH)的质量分数为(    )A.23%B.36%C.46%D.54%10.化学扑克中有一种叫“争上游”的游戏玩法,规则是:上家出一张牌,下家跟着出一张牌,要求两张牌中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依此规则出牌,先出完的为上游,最后出完的为下游。在某局牌中,上游最后出了一张如图所示的“甲烷”牌,其余四位玩家A、B、C、D手中都只剩下一张牌(如下图所示),你认为最后下游的应该是(    )A.B.C.D.11.下列仪器可以直接用酒精灯火焰加热的是(    )①量筒②试管③燃烧匙④蒸发皿⑤烧杯⑥锥形瓶A.②③B.②③④C.⑤⑥D.②⑤⑥12.完成实验探究时,仪器的选择、使用和洗涤至关重要,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A.已经洗净的仪器,内壁上有许多分散比较均匀的水滴B.广口瓶、滴瓶、集气瓶都有作磨砂处理C.用量筒量取液体的过程中,必须始终保持量筒竖直放置于水平桌面D.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物质,物质和砝码放反了位置,测不出其质量13.电解食盐水的化学原理:2H2O+2NaCl- 通电  2NaOH+Cl2+X↑.电解一定质量稀食盐水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的化学式为H2B.溶液的pH增大C.溶液的质量变大D.溶液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变小14.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壤样品返回地球。月壤中富含氦3,是一种清洁、安全、高效的核聚变燃料。氦3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1,核外电子数为(    ) A.1B.2C.3D.415.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    )A.露珠的形成B.钢铁冶炼C.干冰升华D.水果榨汁二、多选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16.甲酸( HCOOH)具有清洁制氢巨大潜力,其分解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酸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1:1B.乙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1:2C.46g甲酸中氧元素质量为32gD.生成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117.用“W”型玻璃管进行微型实验。将注射器中的过氧化氢溶液推入管中与二氧化锰接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过氧化氢分解能生成氧气B.若a处粉末是木炭粉,观察到有二氧化碳生成C.若a处粉末是硫粉,b处应接尾气处理装置D.若a处粉末是铜粉,能看到粉末由黑色变为红色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4.0分)18.请从指定的H、N、O、S、Al五种元素中选择合适的元素,按要求用化学用语表示:(1)含10个电子的阴离子______;(写一个)(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______;(3)人体含量最多的物质中氧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4)中和反应______。(写一个)19.在生产生活中,你会发现“化学就在身边”。(1)武德合金常用作保险丝,是因为合金的熔点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熔点要______(填“高”或“低”)。(2)校园里,在远处就能闻到桂花的香味,说明分子______。(3)牛奶可预防幼儿及青少年因缺______元素患佝偻病和发育不良。(4)生活中,人们用嘴吹灭蜡烛,其灭火的原理是______。(5)生活中作调味用的食盐主要成分是______。(填化学式)(6)超氧化钾(KO2)常备于急救器和消防队员背包中,能迅速与水反应放出氧气:2KO2+2H2O=2KOH+X+O2↑,X的化学式为______。20.海水晒得的粗盐中常含有泥沙、氯化镁、硫酸钠和氯化钙,先将固体溶解,①过滤,向滤液中依次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②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蒸发结晶(1)写出过滤操作用到所有的玻璃仪器(2)第②次过滤后溶液中的溶质有哪些?(3)如何判断向滤液中所加的稀盐酸已经适量?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21.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中的一些现象有助于我们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实验分析(1)木炭在氧气燃烧______燃烧是发光放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2)左侧试管中铜片生锈,右侧试管中铜片无明显现象铜片生锈需要与______接触(3)产生白色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4)烧杯B中酚酞变红该实验的结论是______ 参考答案及解析1.答案:B解析:解:元素符号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化学式能表示一种物质,当元素符号又是化学式时,就同时具备了上述三层意义.A、该符号是氮气的化学式,不是元素符号,故选项错误.B、Fe属于金属元素,可表示铁元素,表示一个铁原子,还能表示铁这一纯净物,故选项正确.C、H属于气态非金属元素,可表示氢元素,表示一个氢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物质,故选项错误.D、该符号可表示2个镁原子,不是元素符号,故选项错误.故选:B。根据化学式与元素符号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金属、大多数固体非金属等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它们的元素符号,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一般有三层含义(宏观:表示一种元素、一种单质,微观:表示一个原子)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2.答案:A解析:解:A、废旧塑料焚烧处理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和粉尘,造成二次污染,故错误;B、垃圾分类,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故正确;C、生活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可以防止水污染,故正确;D、大力植树造林,减少化石燃料燃烧,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故正确。故选:A。A、根据废旧塑料焚烧处理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和粉尘进行解答;B、根据垃圾分类,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进行解答;C、根据生活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可以防止水污染进行解答;D、根据大力植树造林,减少化石燃料燃烧,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进行解答;本题主要考查了有关环境保护等知识,可以让学生懂得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同时这也是中考的考点之一。3.答案:B解析:解:A.我国科学家张青莲教授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了卓越贡献,叙述正确; B.拉瓦锡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氮气组成的结论,叙述错误;C.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叙述正确;D.道尔顿创立了原子论,叙述正确。故选:B。根据化学家们在化学学科做出的贡献来分析解答。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史,难度不大,平时注意知识的积累。了解化学的发展史,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社会责任感。4.答案:A解析:解:A、矿石粉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B、酒精消毒,消灭细菌,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C、食物腐败生成有害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D、铵态氮肥与熟石灰的混合施用会生成氨气,降低肥效,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A。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酒精消毒、都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5.答案:A解析:解:A、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合金、纯金属均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说法正确。B、生石灰(氧化钙的俗称)、干冰(固态的二氧化碳)均属于氧化物,高锰酸钾是由钾、锰、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C、煤、生铁均属于混合物,冰是固态的水,冰水共存物中只含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选项说法错误。D、铁、锌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硒带“石”字旁,属于固态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A、根据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进行分析判断。B、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C、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D、根据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钅”字旁,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物质类别的判别,抓住金属材料、氧化物、混合物、金属元素的特征、熟悉常见的物质的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6.答案:A解析:解: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碘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3=0,则x=+5价。故选:A。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解答即可。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此类题。7.答案:D解析:解:A、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若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两个氮分子可表示为2N2,故选项错误;B、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钙离子可表示为:Ca2+;故选项错误;C、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氢原子,就可表示为2H,故选项错误;D、氯化铜是由显+2价的铜元素和显-1价的氯元素组成的,根据化合价原则,其化学式为:CuCl2;故选项正确;故选:D。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8.答案:A解析:解:在人体内除氧、氮、氢、碳几种元素以水、糖类、油脂、蛋白质和维生素的形式存在外,其余元素主要是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于水溶液中,所以人体内的锌是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的,血红蛋白所必需的铁。这里的“铁”是指元素。故选:A。 根据人体内元素的存在形式回答,在人体内除氧、氮、氢、碳几种元素以水、糖类、油脂、蛋白质和维生素的形式存在外,其余元素主要是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于水溶液中.“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永恒的主题,化学与生活知识也是中考考查不变的热点之一.9.答案:C解析:解:酒精溶液中设酒精的质量为xg,水的质量为yg,则酒精中H元素的质量为:xg×646×100%=3x23g,水中H元素的质量为:yg×218×100%=y9g,由酒精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得3x23+y9x+y×100%=12%解得x=2327y则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x+y×100%=2327y23y27+y×100%=46%故选C根据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两部分组成,可设出溶质和溶剂的质量,利用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得出溶质和溶剂的质量关系,再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定义式来解答.本题考查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计算稍繁琐,但解答思路明显,学生应紧扣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定义来解答.10.答案:D解析:解:甲烷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下一张牌是氧气,氧气能与铜反应生成氧化铜,故下一张牌是铜,铜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故下一张牌是硝酸银,硝酸银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故最后一张牌是盐酸,观察选项,故选:D。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甲烷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氧气能与铜反应生成氧化铜,铜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银和氯化铜,硝酸银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间的反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要求同学们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以便灵活应用。11.答案:B解析:解:①量筒不能加热; ②试管、③燃烧匙、④蒸发皿能直接加热;⑤烧杯、⑥锥形瓶不能直接燃烧,需要垫石棉网。综上所述,②③④符合题意。故选:B。根据实验室仪器使用规则去做。实验室中一些仪器可以直接加热,有些需垫石棉网,有些根本就不能被加热。烧杯、烧瓶不能直接加热,需垫石棉网。12.答案:D解析:解:A、玻璃仪器洗涤干净后,在内壁上会形成一层均匀的水膜,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叙述合理;B、广口瓶用于盛放固体药品,需要密封保存,需要进行磨砂处理;滴瓶的滴管与瓶子之间必须接合紧密,需要进行磨砂处理;集气瓶用来收集气体和储存气体,在集气瓶上面周围经过了磨砂处理,容易使毛玻璃片与它密封,叙述合理;C、使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正确读数的方法为: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叙述合理;D、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物质,物质和砝码放反了位置,能测出其质量,叙述错误;故选:D。A、根据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判断.B、磨砂处理是让化学器具之间的接触面更光滑、接合更紧的一种方法,一般来说储存化学药品的容器都要磨砂.C、根据量筒使用时正确读数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D、根据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列等式进行计算即可.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仪器的名称、用途、使用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3.答案:C解析:解:A、由2H2O+2NaCl- 通电  2NaOH+Cl2+X↑可知,反应前后氧原子都是2个,钠原子都是2个,氯原子都是2个,反应前氢原子是4个,反应后应该是4个,其中2个包含在X中,因此X的化学式为H2,该选项说法正确;B、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因此反应后溶液的pH增大,该选项说法正确;C、反应后逸出氯气、氢气,因此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反应后逸出氢气,因此反应后溶液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变小,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14.答案:B解析:解:因为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题意氦3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故氦3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故选:B。根据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本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并灵活运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15.答案:B解析:解:A、露珠的形成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钢铁冶炼,其中的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C、干冰升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D、水果榨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B。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露珠的形成、干冰升华、水果榨汁都属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16.答案:AC解析:解:依据图示的分子结构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OOH- 一定条件 H2↑+CO2↑;A.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甲酸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2=1:1,选项说法正确; B.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乙物质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12:(16×2)=3:8,选项说法错误;C.46g甲酸中氢元素质量为:46g×16×246×100%=32g,选项说法正确;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C。根据微观反应示意图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据其意义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本题通过微观粒子的反应模型图,考查了微观上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7.答案:BD解析:解:A、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故选项说法正确。B、若a处粉末是木炭粉,加热木炭粉,能看到木炭燃烧,但不能看到二氧化碳生成,故选项说法错误。C、若a处粉末是硫粉,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硫,会污染空气,b处应接有尾气处理装置,故选项说法正确。D、若a处粉末是铜粉,能看到粉末由红色变为黑色,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D。根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结合氧气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氧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8.答案:O2- N2 H2O-2 HCl+NaOH=NaCl+H2O(合理即可)解析:解:(1)氧离子是含10个电子的阴离子,其离子符号为O2-(合理即可)。(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其化学式为:N2。(3)人体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氧元素显-2价;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人体含量最多的物质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可表示为:H2O-2。(4)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合理即可)。故答案为: (1)O2-(合理即可);(2)N2;(3)H2O-2;(4)HCl+NaOH=NaCl+H2O(合理即可)。(1)氧离子是含10个电子的阴离子,进行分析解答。(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进行分析解答。(3)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4)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进行分析解答。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化学式、化合价、离子符号、化学方程式等)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9.答案:低 在不断的运动 钙 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NaCl H2O2解析:解:(1)合金的熔点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熔点通常要低,故填;低。(2)校园里,在远处就能闻到桂花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故填:在不断的运动。(3)牛奶可预防幼儿及青少年因缺钙元素患佝偻病和发育不良,故填:钙。(4)生活中,人们用嘴吹灭蜡烛,利用的是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的灭火原理,故填: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5)生活中作调味用的食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故填:NaCl。(6)根据2KO2+2H2O=2KOH+X+O2↑,反应前含有2个K原子,6个O原子,4个H原子,反应后含有2个K原子,4个O原子,2个H原子,故X的化学式为H2O2,故填:H2O2。根据合金的特点、分子的性质以及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灭火的原理、质量守恒定律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生活以及分子的基本性质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20.答案:解:(1)过滤操作用到所有的玻璃仪器是烧杯、玻璃棒和漏斗.故答案为:烧杯、玻璃棒和漏斗.(2)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因此第②次过滤后溶液中的溶质有氯化钠、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故答案为:氯化钠、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3)判断向滤液中所加的稀盐酸已经适量的依据是:刚好不产生气泡,这是因为此时氢氧化钠、碳酸钠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故答案为:刚好不产生气泡.解析:(1)过滤操作用到所有的玻璃仪器是烧杯、玻璃棒和漏斗;(2)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3)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加入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钡溶液除去杂质时,碳酸钠溶液应该在加入氯化钡溶液后再加入,否则过量的氯化钡溶液无法除去.21.答案: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二氧化碳 CO2+Ca(OH)2=CaCO3↓+H2O 分子不断运动解析:解:(1)木炭在氧气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2)对比两只试管中,存在的变量是二氧化碳,而存在二氧化碳的试管中,铜片生锈,没有二氧化碳的试管中,铜片没有锈蚀,由此可知,铜片生锈需要与二氧化碳接触;故填:二氧化碳;(3)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4)浓氨水与酚酞试液没有接触,但是烧杯的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故答案为: 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实验分析(1)木炭在氧气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燃烧是发光放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2)左侧试管中铜片生锈,右侧试管中铜片无明显现象铜片生锈需要与二氧化碳接触(3)产生白色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4)烧杯B中酚酞变红该实验的结论是分子不断运动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的写法来分析解答。本题考查了有关实验的现象描述,掌握重点实验的现象、结论、注意事项,实验的设计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化学
发布时间:2021-11-02 15:00:20 页数:15
价格:¥3 大小:73.49 KB
文章作者:likeziyuan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