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0-2021学年保亭县南茂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含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5

2/15

剩余1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0-2021学年保亭县南茂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42.0分)1.“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消除污染,包括“绿色生产”和“绿色销毁”等内容,以下做法属于“绿色化学”的是(    )A.将垃圾废物浇上汽油焚烧B.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使农作物增产C.让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江水中D.将水电解制取氢气做燃料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有发光、发热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B.燃烧和加热是不一样的C.我国古代化学工艺在世界上享有盛名,如制火药、烧瓷器D.观察物质变化时伴随的现象,就一定能判断有无化学变化的发生3.小亮在用复印机复印材料时,闻到一股特殊的气味.他通过查阅资料,得知这种气味就是臭氧(O3)的气味.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可转化为臭氧,下列与此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变化是物理变化B.臭氧与氧气是同一种物质C.该变化是化学变化D.氧气能转化为臭氧,是氧气的物理性质4.下列生产生活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煤炭燃烧B.铜丝导电C.酒精挥发D.金刚石制钻石5.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你认识了石蜡的一些性质.下列有关对石蜡的性质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A.石蜡的密度比水小B.石蜡的硬度较大C.石蜡不溶于水D.石蜡能燃烧6.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下列类推:①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18个族②离子是带电的粒子,但是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 ③电解水产生的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是2:1④无论是吸入的空气还是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气体都是氮气;⑤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需验纯⑥金刚石是由原子构成的,硫酸铜是由离子构成的。其中你认为合理的有(    )A.3个B.4 个C.5  个D.6 个7.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①把烧杯放在铁圈上直接加热;②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不一定要先检验气体纯度;③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的体积应该超过试管容积的23;④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灭;⑤制取氧气结束后,应立刻把装反应物的试管用冷水冲洗干净;⑥进行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之前,要预先在集气瓶中装少量的水.A.①和②B.④和⑥C.②和④D.③和⑤8.下列实验操作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用100 mL的量筒量取5.55 mL的稀硫酸B.将氢氧化钠固体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托盘上称量C.洒在桌面上的酒精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或沙子扑灭D.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把滴管伸入试管内以防液体外洒9.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2.5微米的颗粒物,它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下列说法正确是(    )A.PM2.5的颗粒大小与分子大小差不多B.雾霾使空气中增加大量可吸入颗粒C.PM2.5专用口罩使用了活性炭,可起到杀菌作用D.单层无纺布口罩过滤孔径在10微米可防霾10.下列各组物质,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氧化物的是(    )A.净化后的自来水、高锰酸钾B.煤、氧气C.汽水、干冰D.冰水混合物、一氧化碳11.如图是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表示氮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生成物一定是混合物B.反应物的质量比为1:1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D.反应前后元素发生了变化 12.利用如图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手握试管一段时间后,导管口有气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分子运动加快B.分子体积变大C.分子间隔变大D.分子个数变多13.如图为稀土元素铈(C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铈的原子序数为58B.铈属于金属元素C.铈原子中的质子数为58D.铈原子的质量为140.114.下列生活小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A.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B.用灼烧的方法区分羊毛和涤纶C.用紫卷心菜等自制酸碱指示剂D.用食盐水区分硬水和饮用纯净水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4.0分)15.小虎同学在实验室中用金属钠做实验.他用小刀把金属钠轻轻切下绿豆粒大的一小块,放入盛水的烧杯中,观察到金属钠浮在水面上;与水剧烈反应,并放出热量,本身立刻熔化成银白色的小圆球.根据以上叙述,推断金属钠的物理性质有:①硬度______;②熔点______;③密度______;④颜色______.化学性质是______.16.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变化Ⅰ是______变化,变化Ⅱ是否和变化Ⅰ相同并从微观角度分析______(2)写出图二中粒子符号______,若要检验该物质,其检验方法______该气态物质是空气污染物吗?______污染空气的气体有______.17.化学是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紧密相关的学科.(1)有四种气体:a.O2 b.CO c.N2 d.CO2,请选择合适的序号填空: ①用于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______;②会造成温室效应的是______;③与人体内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的是______;④用作保护气、化工原料,充入食品包装中用于防腐的是______.(2)化石燃料指的是______、石油和天然气,目前开发利用的新型能源有核能、地热能、潮汐能和______等(填一种即可).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最常见的就是生活燃料的使用,如利用化学能转化为______来做饭、取暖.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产生的某些气体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酸雨的pH______5.6(填“>”、“=”或“<”).三、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18.我国规定饮用水的硬度不能超过25度,硬度的表示方法是将水中的Ca2+和Mg2+都看作Ca2+,并将其质量折算成CaO的质量。把1L水中含有10毫克CaO称为1度,含有20毫克CaO称为2度,依此类推。8度或以上为硬水,8度以下为软水。(1)自然界的水中都溶有一定量的Ca(HCO3)2,它们在受热时生成CaCO3和另两种氧化物。此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2)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用简便方法鉴定某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请完成下列表格。主要操作现象结论____________该水样是硬水(或软水)(3)现取我州某地山泉水100mL,通过实验测定其中的Ca2+、Mg2+ 并折算成CaO的质量为0.028g,通过计算知该水样的硬度为______度。(4)2019年3月22日,州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对《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饮用水保护条例》进行了审议。请你写出防止水资源污染的一种方法:______。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19.今年在全区学生初中毕业化学实验操作技能考查中,提供了高锰酸钾、稀盐酸、大理石、氯酸钾、澄清的石灰水等药品及以下仪器:以下是两位同学参加测试的试题,请回答相关问题. 【尧尧同学抽到的题目是A组“二氧化碳的制取”】(1)请写出实验室制取该气体化学方程式______;(2)气体能够从锥形瓶中逸出,其主要原因是瓶内生成二氧化碳气体,①______,压强增大,②______,在压强差的作用下,因此二氧化碳气体逸出.(3)将生成的气体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发现石灰水没有出现白色浑浊,请你分析其原因______,解决的方法为______.【墨墨同学抽到的题目是B组“氧气的制取”】(4)选择制取氧气所需要的仪器为______(填仪器代码)(5)用所选仪器制取氧气,收集完成后,要结束实验的正确操作是应先______,后______;(6)请将制取该气体的装置图2补充完整.五、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20.(1)R3+中含有a个电子,b个中子,则R的核电荷数为______;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2)X原子中有m个质子,得电子后有n个电子,则微粒的符号为______。(3)已知某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某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如果该氧原子的质量为mg,计算该硫原子的质量______(用m表示)。(4)已知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7,计算等质量的镁、铝中镁原子和铝原子的个数比______。 参考答案及解析1.答案:D解析:解:A、将垃圾废物浇上汽油焚烧,该做法虽然能清除垃圾,但垃圾被焚烧后,会产生许多有害气体,对空气造成严重污染,这种方法不科学,故A错误;B、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会污染水资源,造成环境污染,故B错误;C、让工业废水直接排入长江中,工业废水中含有多种废物,如果直接排放,对天然水体的污染很重,故C错误;D、将水电解制取氢气做燃料,氢气燃烧生成水,对环境也没有污染,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故D正确。故选:D。本题考查的内容是绿色化学,要求学生具备绿色化学意识,积极参与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这是化学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本题较容易,要求学生树立环境保护意识,这是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2.答案:D解析:解:A、有发光、发热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灯泡发光发热,故说法正确;B、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而加热过程中可能有新物质生成,也可能没有,因此两者是不一样的,故说法正确;C、制火药、烧瓷器过程中都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化学工艺,故说法正确;D、观察物质变化时伴随的现象,不一定能判断有无化学变化发生,只有根据有无新物质生成才能判断有无化学变化发生,故说法错误;故选:D。根据化学变化的特征结合化学的历史发展过程进行分析.难度不大,掌握化学变化的特征和化学的历史发展过程即可解答.3.答案:C解析:解:A、因氧气和臭氧是两种不同的物质,则氧气变成臭氧的过程是化学变化,故A错误;B、因氧气和臭氧是两种不同的物质,臭氧与氧气化学性质不相同,故B错误;C、因氧气和臭氧是两种不同的物质,则氧气变成臭氧的过程是化学变化,故C正确;D、因氧气和臭氧是两种不同的物质,则氧气变成臭氧的过程是化学变化,氧气能转化为臭氧,是氧气的化学性质,错误。 故选:C。根据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臭氧判断变化,利用它们的化学式来分析物质的类别、物质的关系及构成.本题考查氧元素的两种常见的单质,学生应能根据信息明确同素异形体的转化为化学变化,能根据化学式分析组成和构成.4.答案:A解析:解:A、煤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等,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B、铜丝导电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C、酒精挥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D、金刚石制钻石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A。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铜丝导电、酒精挥发、金刚石制钻石都属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5.答案:B解析:解:A、石蜡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小,故说法正确;B、用小刀切下一小块,说明石蜡的硬度小,故说法错误;C、石蜡浮在水面上,而没有溶于水,说明石蜡不溶于水,故说法正确;D、蜡烛燃烧可得出石蜡有可燃性,故说法正确;故选:B。本题考查学生对石蜡的性质的了解,根据蜡烛燃烧的实验过程分析石蜡的性质,因此通过回顾实验操作及现象即可解答。6.答案:B解析:解:①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18个族,①正确;②离子是带电的粒子,但是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如质子带正电,②正确;③电解水产生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是2:1,质量比为1:8,③不正确;④空气中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无论是吸入的空气还是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气体都是氮气,④正确; ⑤可燃性气体点燃时可能发生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需验纯,⑤正确;⑥金刚石是由原子构成的,硫酸铜是由离子构成的,⑥正确;故选:B。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特点、粒子的性质、电解水的现象、空气的成分及含量、可燃性气体的性质及构成物质的微粒分析解答。明确元素周期表的特点、粒子的性质、电解水的现象、空气的成分及含量、可燃性气体的性质及构成物质的微粒是解答本题关键。7.答案:B解析:解:①烧杯加热需要垫石棉网,不可放在铁圈上直接加热;②为防止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先检验气体纯度;③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的体积应该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④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灭;⑤为防止试管炸裂,制取氧气结束后,不应立刻把装反应物的试管用冷水冲洗干净;⑥为防止生成的高温熔融物,炸裂瓶底,进行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之前,要预先在集气瓶中装少量的水。所以正确的是④⑥。故选:B。①烧杯加热需要垫石棉网;②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先检验气体纯度;③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的体积应该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④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灭;⑤制取氧气结束后,不应立刻把装反应物的试管用冷水冲洗干净;⑥进行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之前,要预先在集气瓶中装少量的水.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掌握正确的化学实验操作是同学们必须具备的能力.8.答案:C解析:解:A、量筒的选择方法:选择比量取的液体体积大,且最接近的,所以用10 mL的量筒量取5.5 mL的稀硫酸,只能准确到0.1mL,故A错;B、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必须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故B错;C、洒在桌面上的酒精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或沙子扑灭,故C正确;D、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胶头滴管垂悬在试管口上方,故D错。故选:C。A、根据量筒的选择方法考虑;B、根据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考虑;C、根据灭火的方法考虑;D、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考虑。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实验基本操作,防止错误操作造成实验失败。 9.答案:B解析:解:A、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要比分子大得多。故A说法不正确;B、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2.5微米的颗粒物,雾霾使空气中增加大量可吸入颗粒。故B说法正确;C、活性炭有吸附性,能吸附PM2.5,不具有杀菌作用。故C说法不正确;D、单层无纺布口罩过滤孔径在10微米,PM2.5能透过。不能防霾。故D说法不正确。故选:B。A、根据PM2.5与分子的大小比较分析;B、根据PM2.5的特点分析;C、根据活性炭有吸附性分析;D、根据PM2.5的大小分析.本题容易出错的地方是不知道PM2.5是什么意思,要熟记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10.答案:C解析:解:A、净化后的自来水中含有水、消毒剂等属于混合物,高锰酸钾由三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故A错;B、煤属于混合物、氧气属于单质,故B错;C、汽水中含有二氧化碳和碳酸等,属于混合物;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故C正确;D、冰水混合物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一氧化碳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故D错。故选:C。本题考查利用混合物、氧化物的概念来判断:由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由两种元素组成,且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在熟悉概念的基础上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氧化物,还要从社会实践中了解生活中常见物质的组成11.答案:C解析:模型能直观地表示变化的微观过程;试题通过给出微粒的模型,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运用能力。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对比反应前后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的变化;分析生成物的种类;分析反应的特点,判断反应的类型。 从图示可以看出,发生的反应是氧气与氮气的反应,生成的一氧化氮,其化学方程式分别为:N2+O2=2NO。A.生成物只有一种物质,是纯净物,故说法不正确;B.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物的质量比为(14×2):(16×2)=7:8,故说法不正确;C.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说法正确;D.由反应前后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说法不正确。故选C。  12.答案:C解析: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由分子的性质可知,手握试管一段时间后,导管口有气泡产生,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了,故选项C正确。故选C。  13.答案:D解析:解:A.由图中的信息可知,原子序数为58,说法正确;B.由图中的信息可知,元素名称为“铈”,其偏旁部首为“金”,则属于金属元素,说法正确;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58;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铈原子的质子数为58,故正确;D.由图可知,名称下方的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即相对原子质量为140.1,而不是原子的质量,故错误。故选:D。根据稀土元素铈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可以直接得到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及相对原子质量来解答.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及辨别元素种类的方法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14.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根据水垢的成分,碳酸钙和醋酸的化学性质判断.B、依据两者燃烧时产生的气味不同分析解答即可; C、依据紫色卷心菜中的萃取液中存在的物质分析解答;D、根据硬水和软水鉴别的方法分析;解: A、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和醋酸反应生成可溶的醋酸钙被洗去,所以正确.B、羊毛灼烧时具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涤纶灼烧时没有烧焦羽毛的气味,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区分羊毛和涤纶,能够成功,所以正确;C、紫卷心菜中含有和酸碱指示剂类似的物质,遇酸性或碱性溶液能够变色,故正确.D、区分硬水和软水应该用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而食盐水无法区分两者,所以错误;故选D.15.答案:小 低 小(或比水的密度小) 银白色 金属钠很活泼,能与水剧烈反应解析:解:由题意可以分析,得知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注意钠的保存方法.故答为:物理性质有:①小;②低;③小(或比水的密度小);④银白色;化学性质是:金属钠很活泼,能与水剧烈反应.有题意可知:①“用小刀把金属钠轻轻切”,说明硬度小;②在水面上熔化,说明熔点低;③“金属钠浮在水面上”,说明密度小;④银白色;⑤与水剧烈反应.本题考查了如何探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理解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差别和应用.16.答案:化学 变化Ⅱ是物理变化,分子的种类不变,只是分子间隔变小 CO2 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果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是二氧化碳 不是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解析:解:(1)根据图示可以看出,过程Ⅰ是一氧化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O2- 点燃  2CO2,该反应中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变化Ⅱ是分子间隔发生了变化,分子的种类不变,属于物理变化;(2)图二中粒子是二氧化碳,符号为CO2;若要检验该物质,其检验方法是: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果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污染空气的气体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答案:(1)化学;不同,变化Ⅱ是物理变化,分子的种类不变,只是分子间隔变小;(2)CO2;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果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是二氧化碳;不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 根据图示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过程Ⅰ是一氧化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过程Ⅱ是二氧化碳的状态发生变化,据此解答.本题主要考查的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依据质量守恒、化学反应的实质并结合图示依据相关的知识进行分析.17.答案:a;d;b;c;煤;氢能;内能;<解析:解:(1)①用于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O2;②会造成温室效应的是CO2;③与人体内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的是CO;④用作保护气、化工原料,充入食品包装中用于防腐的是N2;          (2)化石燃料指的是煤、石油和天然气;目前开发利用的新型能源有潮汐能、氢能、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核能等;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最常见的就是生活燃料的使用,如利用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来做饭、取暖.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产生的某些气体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酸雨的pH<5.6.故答案为:(1)①a;②d;③b;④c;(2)煤;氢能;内能;<.(1)根据物质组成、性质、用途,判断符合要求的物质.氧气能够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二氧化碳大量排放能造成温室效应;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包装填充气;一氧化碳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2)三大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人类正在开发和使用新能源有潮汐能、氢能、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核能等;根据对燃烧、化学反应的了解分析解答;酸雨的pH<5.6.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但是难度并不大,结合课本知识就能顺利解答.18.答案:分解反应 取少量水样于试管(或烧杯)中加入肥皂水,振荡(或搅拌) 观察到泡沫少而浮渣多(或泡沫多而浮渣少) 28 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或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解析:解:(1)Ca(HCO3)2在受热时生成CaCO3和另两种氧化物,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多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2)硬水中加入肥皂水,产生泡沫少浮渣多,软水中加入肥皂水产生泡沫多浮渣少。区分硬水和软水可取少量水样于试管(或烧杯)中加入肥皂水,振荡(或搅拌),观察观察到泡沫少而浮渣多的是硬水,或泡沫多而浮渣少的是软水。(3)山泉水100mL,通过实验测定其中的Ca2+、Mg2+ 并折算成CaO的质量为0.028g,1L水中含有28毫克CaO,故为28度。 (4)防止水资源污染可以将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或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故答案为:(1)分解反应(2)主要操作现象取少量水样于试管(或烧杯)中加入肥皂水,振荡(或搅拌)观察到泡沫少而浮渣多(或泡沫多而浮渣少)(3)28度(4)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或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1)根据分解反应的定义分析;(2)根据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后的现象分析;(3)根据题中信息计算1L水中氧化钙的含量分析;(4)根据防止水资源的方法分析;明确分解反应、硬水和软水的区分方法以及防止水污染的措施是解答本题关键。19.答案:CaCO3+2HCl=CaCl2+H2O+CO2↑ 气体体积膨胀 大于外界大气压 石灰水变质或所用盐酸浓度过大 更换石灰水或使用稀盐酸 CDFGHI 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熄灭酒精灯解析:解:(1)在实验室中,常用大理石或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大理石或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2)气体能够从锥形瓶中逸出,其主要原因是瓶内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气体体积膨胀,压强增大,大于外界大气压,在压强差的作用下,因此二氧化碳气体逸出.故填:气体体积膨胀;大于外界大气压;(3)将生成的气体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发现石灰水没有出现白色浑浊,可能是石灰水变质或所用盐酸浓度过大,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与氢氧化钙发生了反应;故填:石灰水变质或所用盐酸浓度过大;更换石灰水或使用稀盐酸;(4)可利用提供的高锰酸钾来加热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所以选择仪器CDFGHI来装置;故填:CDFGHI;(5)加热高猛收集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后,应先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后熄灭酒精灯,以防冷水倒吸炸裂试管;故填: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熄灭酒精灯; (6)需要画出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药品、试管口的棉花团、水槽中的水、集气瓶;故填:为.(1)根据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来分析;(2)根据装置内生成气体压强增大来分析;(3)根据出现异常现象的可能原因来分析;(4)根据所提供的药品来分析;(5)根据排水法收集氧气的注意事项来分析;(5)根据加热固体药品制取氧气的方法来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探究,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20.答案:a+3 a+3+b X(n-m)- 2mg 9:8解析:解:(1)由题意,R3+中有a个电子b个中子,R3+是R原子失去3个电子得到的,则R原子有(a+3)个电子;由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R原子的质子数为(a+3);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则其相对原子质量=a+3+b。(2)X原子中有m个质子,得电子后有n个电子,则微粒的符号为:X(n-m)-。(3)该硫原子的质量为3216×m g=2mg。(4)假设镁、铝的质量均为x,镁原子和铝原子的个数比为x24:x27=9:8;故答案为:(1)a+3;a+3+b.(2)X(n-m)-。(3)2mg;(4)9:8.(1)R3+是R原子失去m个电子得到的,由题意,Rm+中有a个电子b个中子;由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据此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离子符号的写法分析;(3)根据相对原子质量与其原子真实质量成正比,进行分析解答。(4)根据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灵活运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化学
发布时间:2021-11-02 15:00:05 页数:15
价格:¥3 大小:91.59 KB
文章作者:likeziyuan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