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考语文《时文美文例文》第72期(38篇)优秀作文素材 新人教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58

2/58

剩余56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临沂市中学生课外阅读资料临沂十八中专版第72期(下半月刊)◎卷首语◎2013年高考语文《时文美文例文》第72期(38篇)优秀作文素材新人教版心灵的轻松生命是一个人自己的不可转让的专利。生命的过程,就是时间消费的过程,在时间面前,最伟大的人也无逆转之力;我们既无法买进,也无法售出;我们只有选择、利用。因此,珍惜生命,就是珍惜时间,就是最佳的运用时间。随着这种意识的萌生,我们将会变得越来越吝啬的消费自己。我们要学会选择一种轻松的生活方式。所谓的轻松并非纯粹的游戏人生和享乐,而是追求心灵的轻松和自由,过自我宽松的日子。而这种感觉会导致行为的选择更富有人性和潇洒。一个人自己活得很累,就会使周围的人和社会也感到很累。如果说,我能有益于他人和群体,就是因为我能释放出这种轻松的气息,使别人和我有缘相聚,那么无论有多么短暂我都能感到快乐!只有轻松才能使人不虚此生,曼妙轻灵,才能使整个世界变得和谐,温馨宁静。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对于炎黄子孙来说,古老的文明、漫长的历史已使我们背负沉重,复杂的现实和人际关系则令我们的心灵更加疲惫不堪。我愿意以轻对重、以轻对累。对我自己,无论处于佳境还是不幸,我都能寻找到自我轻松,既不受名利之累,也不为劣境所苦。对周围群体,当我出现在他们面前,能带给他们所需要的轻松,从而增添或缓解他们生活中的喜悦或痛楚。当然,这也是我在自我窄小天地里的一个愿望,为社会、世俗所囿的我,深知——追求一种轻松的生活方式,在某些时候和某些方面,也许会付出沉重的代价。但我,甘之如饴。临沂十八中语文组57\n【目录】卷首语心灵的轻松时文篇最美女教师、最美司机、最美托举哥带给我们的感动……………………………………02是什么让“良心药”变成了“黑心药”……………………………………………………05 李娜“不为国家打球”就是不爱国?………………………………………………………06百年老桥折射我们的缺失……………………………………………………………………08《舌尖上的中国》勾起海外华人游子心故乡………………………………………………10乔布斯: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11林书豪的爆发给我们带来的十大启示………………………………………………………14杜甫很忙………………………………………………………………………………………16“钱学森之问”引发的思考……………………………………………………………………19中国乒乓球,高处不胜寒……………………………………………………………………24“鹰爸”触动了哪根教育神经………………………………………………………………27科学发展·成就辉煌:“神九”书写“中国精度”………………………………………28美文篇残荷……………………………………………………………………………………………3250岁逐梦也不迟………………………………………………………………………………33给成功留白……………………………………………………………………………………34问候天空………………………………………………………………………………………35美丽的孤独,无尽的思念……………………………………………………………………36江南的雨………………………………………………………………………………………37听雨……………………………………………………………………………………………38人生,另一道独特风景…………………………………………………………………………39铭记一生的八个谎言…………………………………………………………………………40音乐与人生……………………………………………………………………………………40月是故乡明……………………………………………………………………………………41学会欣赏………………………………………………………………………………………42子夜昙花………………………………………………………………………………………43向日葵…………………………………………………………………………………………44旷野与城市……………………………………………………………………………………45何炅的坚持……………………………………………………………………………………45庄子,会飞翔的人……………………………………………………………………………46穿过岑寂的碎片………………………………………………………………………………48把栏杆拍遍……………………………………………………………………………………49风雨任平生……………………………………………………………………………………52王者的心态……………………………………………………………………………………53例文篇踮起脚尖………………………………………………………………………………………55棉花海里的一季………………………………………………………………………………56记忆中的那双手………………………………………………………………………………57经营自己……………………………………………………………………………...……..5857\n◆时文篇◆最美女教师、最美司机、最美托举哥带给我们的感动导语:最美女教师为了救学生而自己瘫痪,最美司机为了救乘客而自己死亡,最美托举哥为了救失足掉下的女孩而爬上3楼托举女孩达十多分钟,虽然他们都是平凡的,但是带给我们的感动是伟大的,他们都是最美的,是我们需要的平民英雄。普通人的壮举,到底有多大力量?舍己救学生的女教师,引发千百万网民对张丽莉的微博关注;被飞来铁块击中后忍痛安全停车的司机,感召上万杭州市民走进“今天叫吴斌”的全城送别;普通士兵高铁成不顾生命危险,三次冲进火场排险救火,被称为“最美战士”……一段时间以来,一个以“最美”为封面、名单越来越长的平民英雄谱在悄然书写中,带给国人无尽的感动与思索。  诗人爱默生说,英雄并不比一般人更勇敢,差别仅在于,他的勇气维持了五分钟而已。张丽莉把学生推向安全地带的一瞬间、吴斌完成最后制动的76秒,诠释了“五分钟勇气”。对此,许多人纷纷扪心自问:如果换成是我,会怎么样?  这样的考题或许过于沉重。其实,危难之际的生死考验,绝大多数人很难遇上,很多人可能难以像最美女教师、最美司机那样舍己救人。“最美”之所以震撼人心,除了奇峰突起的“五分钟”人生壮举,更因静水深流的平凡坚守。  张丽莉对学生的爱,不只是在失控客车冲向学生的一刻,更植根于称呼学生为“宝贝”、把班里每一个孩子的情况摸清楚、为生病学生买药等工作表现中。吴斌对乘客的责任,不只是剧痛之下的平稳停车,更生长在认真检查车辆零件、撬掉轮胎里的小石子、8年来零事故行驶100多万公里等日常业务中。  惊世“一瞬”的底色,是至为平凡却并不简单的“一向”。用责任去做好所从事的工作,用爱心去善待所遇到的人,用行动去保护群众的安全,这正是一个教师、一个司机、一个士兵最为质朴的价值观,也是平民英雄们普遍的行为方式。  当“油条哥”倒掉复炸油、坚持用新油炸出“良心油条”,当“最美路人”周冲在“能帮一下就帮一下”的简单想法中托举坠楼儿童,不需要轰轰烈烈,不需要豪言壮语,他们凭良心做事,用热心助人,举手之间,就跳出了名与利的追逐、得与失的纠结、多与少的算计,抵达了许多人心向往之却又抱憾错过的精神家园。由此我们才能理解,促使生命完成最美绽放的能量为何如此巨大,普通人的事迹为何如此深切地触动人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几十年前,马丁·路德·金观察社会转型期的美国社会,痛感“57\n最大的悲剧不是坏人的嚣张,而是好人的过度沉默”。在今天的中国,一批批“最美”中国好人纷纷涌现的时候,我们同样遭遇着不容忽视的社会道德问题。怎么办?有人说需要更完善的制度,有人说需要更给力的激励,而平民英雄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们以自己的行动唤起对人性本位的回归,重构着我们时代的道德图景:当官的为民服务,经商的诚信买卖,行医的不乱开药,开饭馆的不用地沟油,贩菜的不拿甲醛保鲜……  在最近的一次社会调查中,超过88%的受访者表示,英雄也可以是真实可感、默默无闻的普通人,超过50%的受访者认为自己身边就有吴斌这样的职业坚守者。“最美”者让人们发觉自己离英雄原来如此之近,更向每一个人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当英雄的概念被注入普通、平凡、日常等新义项的时候,你是否有勇气和力量站出来,去仿效这样的英雄,去做这样的英雄?英雄本色  有人说,他们的英勇行为是人的“本能反应”,似乎是来不及思考的急就章。君不见,同是在地震的关键时刻,有的老师以“本能”保护孩子而牺牲,有的人却是“本能”地“跑跑”了,所以,思想境界不同,关键时刻的“本能”举止就不同。所以,英雄不是天生的,但英雄也是人人都可以“修炼”成的,这就是吴斌(还有张丽莉)为我们交出的最美人生答卷。  吴斌、张丽莉这类看似“瞬间爆发”的英雄,平时“淹没”在人海,与所有人一样默默无闻,普普通通,似乎与英雄的称号相距甚远,但在最体现一个人品格的刹那,做出了最美壮举,实践了人生最高价值,一样轰轰烈烈,这说明他们是埋藏在社会人海的金子,平时不显露真山真水,关键时刻却会发出耀眼光芒。究竟美在何处?  碧翰烽:这些“最美”人物,他们怀着的是一颗颗赤子之心,在别人遭遇痛苦的时候,救人于危难,他们的行为,只是人性真善美的一种自然流露,在他们身上有着最朴素的感情,而我们大多数人心底都有这样一种出于良心的情感。  邓海建:这些“小人物”之所以能给我们带来大感动,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平凡而真实。这些善良的人们离现实并不遥远,他们平凡的如同我们的左邻右舍,他们的故事也没有一分一毫的拔高和夸大,总让人有一种触手可及的感觉。换句话说,他们的故事虽然没有传奇色彩,他们说出的话也并非豪言壮语,他们的经历更称不上崇高或伟大,但他们是我们身边最平凡、最真实的英雄。  桃花朵朵:在道德观念遭遇冲击和洗礼的时代,人们愈发渴望“善”的能量。这些平凡小人物因善举而被推上舆论前台时,公众常报以“最美”57\n的赞誉。有人说,这些让我们感动和温暖的“小人物”,抚慰了一个社会的集体道德焦虑。“最美现象”折射中国英雄发掘变迁2012年3月5日是官方号召向雷锋学习的第50个纪念日。雷锋和后来的欧阳海、戴碧荣、草原英雄小姐妹、赖宁、徐洪刚等英雄人物,至今还深深印在一代人脑海中。  与十多年前官方树立英模、媒体宣传英模、普通民众学习英模的年代不完全相同,现在已是一个平凡人随手拍下身边闪光点、网上流传“顶”起英雄的时代。  从徒手接住坠楼女童的“最美妈妈”吴菊萍到从车下救出两岁女童的“最美婆婆”陈贤妹,从奋不顾身救学生、双腿截肢的“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到身负重伤、依然紧急刹住大客车的“最美司机”吴斌……普通民众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美,用网络表达传播美,再由传统媒体放大美,最终给予这些“最美”人物官方认可和奖励。  国防大学教授公方彬表示,社会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正如二战时期,英国一位年轻母亲在10多岁儿子的墓志铭上写的那样:“全世界的黑暗,都挡不住一根蜡烛的光明。”只要人们都像雷锋、像张丽莉那样,做好每一件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的小事,人们所期望的美好社会,就会化作现实。  与“向雷锋同志学习”口号“同龄”的公方彬近年来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上,从更宏观的层面看待这个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的命题:“它是一个人、一个集团、一个社会、一个民族所秉承的一整套根本原则,建立中国的核心价值体系不仅能帮助世界了解中国,还能让中国向世界展示自己。”  公方彬说,今天,由于主客观原因,人们很容易关注社会阴暗面,又因看多了社会阴暗面而影响价值判断。诚然,转型期的中国存在不少社会矛盾和问题,但当人们更多地看到光明和希望,心态和行为就会趋向积极。就如在交通事故中遭车碾压的小悦悦引发世界关注中国的道德滑坡现象,“最美女教师”、“最美司机”也让世界看到中国普通民众拯救道德危机的努力。  “最美现象”的蝴蝶效应正在显现。照顾孤寡老人的邻居、义务载客的小车司机、照顾瘫痪老师的学生……各种各样“身边的感动”在不断涌现,从“感动中国”到“感动各地”的各种评选影响日益扩大,从“寻找最美丽的心灵”到“寻找最美乡村教师”进行得如火如荼,都让人们看到道德感召的力量。  同时,学者建言从制度设计完善奖惩机制也在付诸实施。中国首部“救人助人行为免责,诬陷救助人将被惩罚”的地方法规《深圳经济特区公民救助行为保护条例》去年底公开征求意见时,获得一片支持。57\n也许,这是避免“施救者牺牲、被救者漠然离开”这类“英雄流血又流泪”事件的最好办法。是什么让“良心药”变成了“黑心药”2012年,皮鞋很忙!谁也不曾想到,一只破皮鞋竟然一步步挑动舆论的神经,先是打破了老酸奶的传说,紧接着又踢了果冻一脚,最后跑到胶囊里,在医药行业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毒胶囊丑闻,令人震惊。2012年4月15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对“非法厂商用皮革制造要用胶囊”进行了曝光。4月21日,卫生部要求毒胶囊企业所有胶囊药停用,药用胶囊接受检验。4月22日,公安部通报,依法逮捕犯罪嫌疑人9名,刑事拘留45人。毒胶囊是用生石灰处理皮革废料,熬制出来的工业明胶,通过加工制成的。在生产过程中,往往金属铬含量会超标,危害人们健康。“良心药”为何变成“黑心药”?毫无疑问这与我国医药行业药品制度不完善,存在不正当的竞争机制有关,药品在竞争过程中,一味的降低成本,追寻低价。“老百姓看病难,吃药贵”的问题是人大会议常常被提到的,国务院也三令五申要降低药品价格。怎样去降低呢?很多地方就实行了基本药品招标制度。就拿安徽省举例,目前基本药物招标实行“双信封”制,一个是技术标书,一个是商务标书。现在药厂在制药技术上,同类药品的工序手段都是差不多的,生产成本没有太大差异。那么医药企业想要招标成功,就只有靠商务标书了。招标结果最终由报价决定,哪家价格最低就用哪家的药。这无疑要让很多厂商去考虑怎样降低成本。一般的常用药品,在生产药粉的材料和工艺上都没有太大差别,很多药厂都在生产,怎样才更有竞争力,可以中标,是各家药企老板想的事情,那么用毒胶囊去装药,就是一个降低成本的好办法。我们可以算一笔账,国内符合标准的医用明胶胶囊,通常是1分钱一个,以一盒24粒药计数,每盒胶囊的成本就达到了2.4角。而毒胶囊每粒成本只要几厘钱,每盒就有一半的成本被省掉,对于一盒出售上百元的药品来说比重不是很大,可是对一盒只有十几元,甚至几元的药品来说占有的比重就很大了。不仅在药品生产上有成本,在药品出售的中间环节也会有成本。很多人进药店买药都会有一种进了大卖场买洗发水的感觉,会有很多售货员过来推销。真的是因为这种药很好吗?为什么同样的感冒药,售货员推销这个牌子而不推销其他牌子?除了在药店,在医院为什么医生会开这个牌子的药不开其他品牌的?去掉中间环节,从厂家直接进入医院,加价15%57\n以后卖到患者手上才6元钱,这样的价格中国的老百姓基本上是能够接受的。其实,药企的利润率是很低的,大部分的利润都被中间环节赚取了,包括药店,医院,医生回扣等等。很幸运毒胶囊被曝光了,卫生部重视到这一块了。但是,任有问题值得我们深思,中国的药品是不是只有这个问题呢?这中间政府部门有没有利益诱惑呢?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由来已久的问题为什么到今天才发现?今天毒胶囊的事件被曝光了相关部门才想到要去检查,那么没有被曝光的是不是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去了?该自己的工作如果像算盘珠子,要外力拨一下才动一下是不行的。试想一下,如果药品销售在市场上恶性竞争,那么毒胶囊的事件是告一段落了,但是会有新的质量问题出现,“黑心药”将永不止境在市场销售。药品是老百姓用来治病的,是关系民生的重要问题,不能光靠市场调节,卫生部门必须主动出击,宏观上整顿药品市场,规范药品竞争,减少中间环节的利益损耗,给药品生产商提供一个合理的利润空间去生产。实实在在将好处留给老百姓,让看病吃药不再是难事。除了监管部门要发力,企业要不要考虑一下自己的行为呢?药企肩膀上的责任是巨大的,药企老板承担着老百姓的健康,必须要有社会公德心,社会责任感,千万不要被利益蒙蔽了双眼,站在市场之外的角度上去看问题,给自己合理的利润空间为老百姓造福。在我国,食品问题频频出现问题的同时,药品也出现了问题,不得不让人考虑,中国人的良心去哪了?真的不希望打着良心的招牌,卖着黑心的产品,贻害社会大众。李娜“不为国家打球”就是不爱国?李娜又一次“祸从口出”了,在印第安纳维尔斯的巴黎银行赛,李娜6-1、6-3职业生涯首次战胜同胞郑洁,然而赛后采访时她说出这样一番话:“我只是一名网球运动员,我来到这里比赛并不是为了我的国家”、“我也知道我说了真话很多人都会因此而恨我,但是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其实很久以来,很多的网球迷已经习惯甚至爱上了李娜这种直爽、有一说一的性格,然而这样一番话还是在中国大陆网络上激起了一番争吵。但细细想来,李娜的话并没有什么问题,因为她正在以个人身份参加职业巡回赛,而不是在代表国家队参加奥运会或者联合会杯的时候来说这些。就事论事,一个职业球员在参加一场商业运作赛事的时候这么说没错。而从网管中心单飞后李娜的身份就是一名职业球员。她这么说并不代表她不爱自己的国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提出“让体育回归体育本质”的呼声,有意无意间把“57\n为国家比赛”和“为个人比赛”而对立了起来,其实毫无必要。以李娜法网折桂来说,李娜站在了罗兰加洛斯的球场上,一方面她为夺取第一个大满贯,另一方面她中国人的身份也吸引了大量中国观众,李娜的夺冠也让他们感到高兴和自豪。“让体育的归体育”,的确是个美好的愿望,因为它确实能做到的更多,抚平战争的创伤、团结国家精神……体育虽然不能回归到纯粹的体育,但也不应该承受更多的体育以外的东西。中国体育长期以来就代表国家、代表人民,无形中给了运动员莫名的压力。1997年金州“十强赛”,为了国家、为了人民冲击世界杯,限制队员日常外出,最终场上队员心理压力过大,技术动作变形。最近的例子就是2010年冬奥会,周洋夺冠后没有“感谢国家”就遭到了体育总局领导的批评。当场上的运动员想的不仅仅是比赛,还有其他杂七杂八的东西,自然很难保证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争取些什么荣誉?中国自从2008年奥运会金牌第一之后,已经越来越迫不及待的贴上了“体育大国”的标签,然而与之不符的是,我们并没有足够撑起这个标签的运动员,于是姚明、刘翔、李娜甚至远在千里之外的林书豪都成为了“国家英雄”、“民族英雄”……郭德纲的相声《论五十年相声之现状》里说:“饶了相声吧,就让他给人民带来点快乐不好吗?”对于体育,亦是如此,饶了体育吧,别再为这为那的。去年女足世界杯,日本女足也没有喊出“为了日本”、“为了日本人民”这样的口号,但是她们的冠军仍然是日本在地震后的一剂强心针。体育本就有一种不言自明的意义,不是非要“为了国家”才会让人感动。百年老桥折射我们的缺失  驻扎外滩已历百年的上海外白渡桥,当年是由英国人设计制造的。近日被从桥墩上拆除全钢结构的桥梁,正在船厂全面体检、大修。明年此时,老桥便又能以原貌回到原地,继续“安全使用50年”。  鲜为人知的是,老桥的“体检通知单”,是由英国一家设计公司开出的。去年底,他们给上海市政工程管理局来信提醒,外白渡桥造于1907年,桥梁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现已到期,请注意维修。  这一细节,令人感叹。57\n  在拥有古老的赵州桥,拥有雄伟的南京长江大桥以及更多现代大型桥梁的中国,这封横跨百年时空的来信让我们清楚看到了自己的缺失。很多有关桥的悲剧再次闪回:凤凰沱江那座还没造好就已垮塌的石拱桥、被运砂船撞击后便轰然断裂的佛山九江大桥、突然从中间脱落27米桥板的辽宁盘锦大桥……而桥身上写的“百年大计,质量第一”,都成了嘲讽。  为什么在拥有先进设施的今天,如此众多的桥梁,竟没有1400多岁的赵州桥,没有100岁的、用简单的铆接技术造出的外白渡桥安全牢固?  扪心自问,关注一份百年前完成的设计作品,将服务客户、质量第一的责任意识坚守百年,这个故事发生在中国企业身上的可能性有几分?我们不敢乐观。在工业化浪潮铺天盖地席卷而来的时候,在现代化的欲望空前高涨的时代,不少企业过于急功近利,“百年老店”的责任意识极为淡漠,浮躁、粗糙的管理流程和制作工艺,不但损害了“中国制造”的声誉,也酿出种种安全隐患。  责任意识的缺失,也和对历史建筑的毫不珍惜有关。可能是中国的历史太过漫长,出现了一个怪现状,我们的城市发展,似乎总是靠尘嚣漫天的画面来表现,不管是什么建筑,总是拆了建、建了拆。有数据表明,目前我国不少拆除房屋的使用年限仅有30年左右,而在欧洲,建筑物在精心修缮后,寿命超过100年的比比皆是。事实上,注重保留城市记忆、传承发展脉络,不但标志着工业文明走向成熟,更是一个民族自信心与实力的体现,是一个国家最厚实的家底。  当然,也不能不提到监管体系的缺位。英国设计单位这样做,目的之一是为了免除桥梁发生意外后所需承担的法律责任。可见,在一个监管体系完备的社会,以一锤子买卖为标记的快餐文化、速食主义必定无法成为主流,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势必得坚守提供社会责任意识的天职。  在一个空前变革的时代,出现急功近利、思富心切的心态并不意外,但如何建立健全成熟的监管体系及企业文化,却是决定我们在工业文明的道路上能走多远的关键。这也正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现实意义。当科学发展而不是利润追逐成为发展第一要义的时候,个人也好、企业也好、城市也好,才能静下心来,树立自己的责任意识。  当一代代人走过外白渡桥时,当人们摩挲着老桥铭牌边1907年的字样时,我们会不会真切意识到,保护百年老桥屹立不倒,不仅是每座城市的责任,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德国造下水道历经百年沧桑助青岛避免被水淹曾有人问:“如果被带到一个陌生的国度,如何分辨它是否发达?”龙应台说:“最好来一场倾盆大雨,足足下它357\n个小时。如果你撑着伞溜达了一阵,发觉裤脚虽湿却不肮脏,交通虽慢却不堵塞,街道虽滑却不积水,这大概就是个先进国家;如果发现积水盈足,店家的茶壶头梳漂到街心来,小孩在十字路口用锅子捞鱼,这大概就是个发展中国家。”如果用龙应台的标准衡量,那么青岛在100年前就进入先进行列。1898年德国殖民军登陆青岛,立志要把这个只有2万人口的渔村,打造成海外殖民地的样板城市。当他们调集了当时德国一流的城市规划专家和建筑设计师来到青岛,按照19世纪末欧洲最先进的城市规划理念,实地勘察设计,形成了青岛的城建规划。17年后,战败的德国人给日本人,留下了一座号称“东方瑞士”的现代化城市。其中,极具现代意识的城市下水管网,让100年后的青岛人依旧受益。《舌尖上的中国》勾起海外华人游子心故乡情据《侨报》5月20日报道,大型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5月14日在国内开播,为期7集的纪录片20日尚未结束,早已成为纽约80、90后华人茶前饭后、短信电话里的必聊话题,从食材到民俗,让海外游子们看到“口水往肚里咽,眼泪顺脸颊流”。烤炉上滋滋作响的肉夹馍饼、大面锅里翻腾滚动的臊子面……再到冰天雪地下的破冰捕鱼、朦胧细雨中的松茸采摘,有别于一般美食节目,导演的镜头对准的是每一个平凡而又普通劳作人民的日常生活。这部充满人情、乡情的纪录片是如何在不经意间引发热议的呢?每集50分钟的纪录片,分为《自然的馈赠》、《主食的故事》、《转化的灵感》、《时间的味道》、《厨房的秘密》、《五味的调和》、《我们的田野》,7集故事横跨中国大江南北,从各地原汁原味的美食原材说起,不同的加工、选材方式,构成了各具特色的饮食文化。这些真诚的画面,引发观众感情上的共鸣则是水到渠成的“秘诀”。57\n从网络上观看到《舌尖上的中国》,无疑勾起了无数华人的拳拳游子心、故乡情。无论是坐在华埠的小吃店里、法拉盛年轻人聚集的ktv场所,还是新浪微博的转发上,这6个字的出现频率都极高。新浪微博上名为“北美省钱快报”、“纽约吃货”等人的相关转帖都高达3400和700多。网友“辉记NH”说:“完全无那些什么:好好味,口感好好之类的词语。更多的是一些食物最原始的制作过程,一方面在制作过程中可以体会到家庭作坊劳动者的满足和感恩,一方面观众可以感受到美味的食物,这是最吸引人的地方。”还有无数网友呼吁,什么意大利菜、三明治都弱爆了,应该尽早推出英文版,让外国人也看看中华美食的博大精深。对在美“漂泊”的80、90后游子来说,《舌尖上的中国》的美食和亲情深深勾住了他们思乡的心。在巴克莱银行工作的北方人张先生笑着说,第一次看的时候是半夜12点,看得他口水直往下咽。第二次学乖了,吃饱了肚子看,却又被片中一家人围坐一桌,春节团圆包饺子的画面戳中泪点,那从饺子上蒸腾出的温暖,让他恨不能插上翅膀回到天津家中。一名在中国银行工作的华人张小姐表示,她被片中表现出中国人对食材有节制的采取、最朴素的信仰而感动,这是超越了美食本身的中华气节。乔布斯: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IT业拿破仑、创新教父、理想战士……这些都是贴在乔布斯身上的标签。而在乔布斯自己眼中,他似乎又最简单,“,难道还有其他原因吗?”  观其一生,乔布斯从不随波逐流,思维另类,蔑视教条。他曾在演讲中讲到,“死亡就是生命中最好的一个发明。它将旧的清除以便给新的让路。”  乔布斯,更像是一位哲人。魔咒:专注与简单  “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这是IT界的至理名言,出自英特尔前总裁葛鲁夫之口,却是对乔布斯最好的写照。  苹果一名高级工程师说,没人能跟乔布斯说不,因为的确也说不过他。  早年在设计Macintosh的时候,乔布斯冲进会议室把一本电话簿往桌子上一扔,自顾自地说:“设计出来的Macintosh57\n就应该这么大,不能让它的体积变大了,如果再加大,用户会受不了的。”  在苹果的产品研发中,这样的故事随处可见。“我们不会去预测别人的反应。我们专注于我们认为正确的事情,并呈现给大家。”苹果公司主管工业设计的高级副总裁乔纳森·伊弗曾经如此表示。而事实上,乔布斯正是把这种自信的创新力植入到了苹果的所有产品中。  在设计iMac时,乔布斯并没有配置软驱。软驱是当时所有电脑的标准配件,但在乔布斯的设计理念里,传送数据通过互联网就可以了。  这种超前的观念引起了消费者的强烈不满,甚至当时外界普遍质疑iMac注定失败。但是,乔布斯丝毫不为所动,始终坚持iMac不配备软驱,而是设置了USB接口,用它来连接外围的设备。短短几年,软驱被市场淘汰,电脑发展的趋势证明了乔布斯的独到眼光。  “我们需要明白的是自己需要什么,而且我认为我们比较善于用正确的标准来判断大众是否也想要得到它,”乔布斯表示,“不管怎样,这就是我的做事方法。”  “他总是相信,最重要的决定不是你要做什么,而是你决定不做什么。”乔布斯曾经的同事尼豪斯说。  在创办苹果公司前,乔布斯曾远赴印度寻找“精神指引”。在那里,他成为一名佛教徒。有人评价乔布斯,他把简单的修行思维融入世俗的潮流中。于是,特立独行,我行我素,不仅是乔布斯的性格,更是苹果产品的性格。  乔布斯曾这样评价自己:“我有这样一句魔咒———专注与简单。简单之所以比复杂更难,是因为你必须努力地清空你的大脑,让它变得简单。但这种努力最终被证实为有价值,因为你一旦进入那种境界,便可以撼动大山。”工作:就是一直寻找  在苹果公司成立的第九年,苹果发布了其当时最好的产品Macintosh,因与董事会产生分歧,乔布斯被炒了鱿鱼。正好30岁的乔布斯当时感觉生命的全部支柱离自己远去,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2005年6月12日,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演讲时提到了这段往事。他说,在最初的几个月里,我真是不知道该做些什么。我把从前的创业激情给丢了,我觉得自己让与我一同创业的人都很沮丧。我把事情弄得糟糕透顶了。但是我渐渐发现了曙光,我仍然喜爱我从事的这些东西。苹果公司发生的这些事情丝毫没有改变这些,一点也没有。我被驱逐了,但是我仍然钟爱它。所以我决定从头再来。  乔布斯说,我当时没有觉察,但是事后证明,从苹果公司被炒是我这辈子发生的最棒的事情。因为,作为一个成功者的极乐感觉被作为一个创业者的轻松感觉所重新代替:57\n对任何事情都不那么特别看重。这让我觉得如此自由,进入了我生命中最有创造力的一个阶段。  乔布斯回忆说,我可以非常肯定,如果我不被苹果开除的话,这其中一件事情也不会发生的。这个良药的味道实在是太苦了,但是我想病人需要这个药。有些时候,生活会拿起一块砖头向你的脑袋上猛拍一下。不要失去信心。我很清楚唯一使我一直走下去的,就是我做的事情令我无比钟爱。你需要去找到你所爱的东西。对于工作是如此,对于你的爱人也是如此。你的工作将会占据生活中很大的一部分。你只有相信自己所做的是伟大的工作,你才能怡然自得。如果你现在还没有找到,那么继续找、不要停下来、全心全意地去找。晨思:记住你即将死去  乔布斯17岁的时候读到了一句话:“如果你把每一天都当作生命中最后一天去生活的话,那么有一天你会发现你是正确的。”这句话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那时开始,乔布斯每天早晨都会对着镜子问自己:“如果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你会不会完成你今天想做的事情呢?”当答案连续很多次为“不是”的时候,乔布斯便知道自己需要改变某些事情了。  乔布斯自称“记住你即将死去”是一生中遇到的最重要箴言,帮他指明了生命中重要的选择。乔布斯认为,几乎所有的事情,包括所有的荣誉、所有的骄傲、所有对难堪和失败的恐惧,这些在死亡面前都会消失,他看到的是留下的真正重要的东西。  乔布斯曾在演讲中表示,死亡的好处在于,你可以知道不要在其他人的一些选择上浪费生命。  在生命中的最后数月中,乔布斯更是坚定不移地坚持着这种信念。乔布斯的妹妹莫娜-辛普森表示:“史蒂夫在最后几周内尤其担心那些依靠他的人:苹果员工、四个孩子和他的妻子。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的言语中充满了愧疚之情,他为离我们而去而感到非常难过。”就在病重的消息传开之际,亲友们要求为他召开告别晚宴,接受诸多奖项。他拒绝了这些邀请。在那些身体情况尚允许其前往苹果办公室的日子里,他下班后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回家与家人共进晚餐。曾有一名拜会者非常执着于要送一件礼物给乔布斯,但遭到拒绝。乔布斯在生命用尽前仍有其他事情要做。成功:听从心灵的指示  乔布斯去世后,《纽约时报》网络版发表文章称,乔布斯的巨大成就令很多人向他学习,模仿苹果的商业做法和产品,但是没有任何人能够复制乔布斯,因为乔布斯是一个另类思维、不随波逐流天才。57\n  文章说,世界上还有很多聪明的营销师、设计师和企业高管。他们遍布硅谷各地,遍布世界各国。他们当中的很多人,或许是大多数人都曾向乔布斯学习,希望采纳他的方法和他的哲学。当然,如果他们对乔布斯的经历投入足够的关注,那他们也可以创造部分乔布斯式的成功。  但没有任何人做到这一点,即便他们想要复制乔布斯,但也会在最后功亏一篑。为何如此?这是一个从未完成大学学业的人,一个从未在商学院上学的人,成年时代从未给任何人打工的人。那他是如何成为一个改变他所触及的每一个行业的梦想家的?  事实上,他一直都在给我们提供线索。是否还记得乔布斯重返苹果之后于1997年展开的“另类思维”广告运动?“这是为疯狂者,反叛者,麻烦制造者,那些采用另类思维方式的人。有人把他们当作疯子,但我们却认为这是天才。”换句话说,乔布斯的故事可以浓缩成这样一句话:不要随波逐流。  乔布斯就拒绝随波逐流。如果他认为某个东西可以做得更好、更智能,或者更漂亮,那么任何事都阻止不了他。内部政治、经济惯例、社会地位都无法阻止。2005年,乔布斯曾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发表了演讲,透露了决定他每一个行动、每一个决策、每一项创造的秘密:“你们的时间很有限,所以不要浪费在重复其他人的生活上。不要被教条束缚,那意味着你和其他人思考的结果一起生活。不要被其他人喧嚣的观点掩盖你真正的内心的声音。还有最重要的是,你要有勇气去听从你直觉和心灵的指示。”林书豪的爆发给我们带来的十大启示我们可以从这个年轻人身上学到什么?在周一早上回到工作岗位时,我们可以如何将以下这十件事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1.即使没人相信你也不能绝望。林书豪只是第三位能够进入NBA的哈佛学生。他也只是一小撮能够登陆NBA的亚裔美国人之一。在三个星期前,他还曾被尼克斯队下放到NBDL球队宾州伊利海鹰队。在这个赛季加盟尼克斯队之前,林书豪曾被两支其他的NBA球队裁掉。即使没人相信你了,你也不能对自己绝望。2.当机会来临时要好好把握。尼克斯队之所以让林书豪打上首发,实属无奈之举,他们的伤病球员太多了。拜伦戴维斯(BaronDavis)一直无法上场。其他控球后卫也不能出战。卡梅罗·安东尼(CarmeloAnthony)受伤了。阿玛雷斯塔德迈尔(AmareStoudemire)因为家人去世而离队奔丧。如果林书豪浪费掉这个机会,他将不会得到我们的关注。但是他很好地利用了这个机会。在生活中,你从不知道机会何时会降临。通常,在你最不期待的时候,机会就会出现。尽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些机会,不要挥霍掉了。3.你的家人将一直支持你,因此你不应让他们失望。直到最近几天,林书豪才获得57\n尼克斯队的保障性合同,不用为余下来的赛季而担忧。在这之前,他随时都可能被球队裁掉。此前他只能在纽约市下东区的哥哥家睡沙发。他的家人一直都相信他,在他快要放弃的时候也给予他支持。这使他坚守自己的信念。如果你希望家人像这样支持你,你需要在适当的时候有所表现,不要让他们失望。4.寻找适合你风格的体制。林书豪不是迈克尔乔丹(MichaelJordan)或者科比布莱恩特(KobeBryant)。他不是纯正的得分手。他是传球手和球权分配者——但也能很好的得分。在加盟尼克斯队之前,他先后为金州勇士队和休斯顿火箭队效力,但是那里不适合他。麦克德安东尼(MikeD'Antoni)在尼克斯队的体制非常适合他,能让他展现自己的优点。你应该尽最大所能去了解自己的长处,之后确保你所处的体制(职位或者组织或者行业)非常适合这些长处。否则,你所展现的才华只会被忽略。5.不要忽视团队里可能存在的人才。你现在可能负责管理企业内部的人员。你确定自己身边不存在林书豪这样的人才?你怎么知道若让“马某某”负责某个新项目他不会有优异的表现?对于你和同事一直谈论的伦敦的空缺职位,你如何确定“沙某某”不是任职的合适人选?我们对身边的人有各种成见。林书豪来自哈佛大学。他是美籍华人。他不一定能在NBA玩得转。你对身边的人才有多少各种各样的假设?不要像金州或者休斯顿的球队经理那样,让人才从手中溜走。尽管他们拥有资金、球探,还进行了试训,但是他们并不清楚自己手上有什么牌。你知道自己的手下(甚至你自己)真正擅长于什么吗?在观察世界的时候,请摘下你的有色眼镜。6.人们喜欢你是因为你保持自我,而不是模仿他人。你应该保持自我,而不是做迈克尔·乔丹的二流复制品。世上不可能有另外一个迈克尔·乔丹。只需要做林书豪——你自己。不管那是什么。这不意味着你不需要努力——只是意味着你应该找到自己擅长的,然后坚持下去。球迷们会因为你保持自我而爱上你,就像他们喜欢林书豪一样。朱迪·加兰(JudyGarland)此言妙矣:“永远做一流版本的自己,不做二流版本的别人。”(Alwaysbeafirst-rateversionofyourself,insteadofasecond-rateversionofsomebodyelse.)7.保持谦逊。如果有一天,你飞黄腾达,报纸媒体为了增加销量而希望将你放在头版,不要让荣誉冲昏了头脑。值得注意的是,即使现在所有媒体都疯狂追逐林书豪,他依然保持谦逊。这会让队友和球迷更加喜爱他。8.如果你能给身边的人也添光加彩,那么他们将一直喜欢你。我此前并不清楚泰森·钱德勒(TysonChandler)有多优秀,直到看到他和林书豪一起打球。在上周,林书豪通过吸引防守后的传球,为钱德勒创造了很多轻松灌篮的机会。这也是尼克斯队成绩57\n这么好的原因之一。他们更加努力地与队友分享球权。这是非常令人赏心悦目的。当媒体簇拥在身边时,林书豪告诉他们自己的队友是多么的优秀。在对待自己的同僚和报告时,请予以参照。9.不要忘记生活中运气或命运的重要性。有些人相信主,有些人相信命运,有些人相信运气。不管你信什么,请保持感恩的心。10.努力工作。如果过去这么多年林书豪没有努力训练,从而完善自己的技术,他就不可能抓住这个机会。努力工作是没有捷径可走的。成功只是努力工作的副产品。如果你有一个虎妈(TigerMom),天天督促你努力工作,这就非常好。如果没有,那请让你的自觉成为你自己的虎妈!早点起床,晚点睡觉。林书豪没有任何免费入场券。何况你呢?你只能控制你所控制的东西,这意味着你应该比身边的人更加努力。我希望“林书豪旋风”继续下去,同时我也希望我们所有人都能将以上这些经验总结适用到自己的工作和家庭生活中。在《纽约时报》报道林书豪和他的信念的文章里,有一句话非常不错,值得我们所有人记住:“患难生老练,老练生盼望,盼望不会让人失望。”杜甫很忙  2012年3月,微博上流行一组图“杜甫的一天”,高中必修3语文课本中的杜甫图像被恶搞,正在仰天沉思的杜甫被加了几笔涂鸦,杜甫插图被高中生们涂鸦成各种形象:端着狙击枪凝视远方的,开着坦克向前冲的,戴着墨镜骑电动车出门的,骑着自行车去买菜的,吃上洋快餐的,跟美女翩翩起舞的,穿着运动服打篮球的,坐在桌前切西瓜的,变身成恶魔,玩转千元安卓机的。用网友的话说,“子美(杜甫字)真是个居家好男人”。这一组“杜甫很忙”的课本涂鸦图片,让已经成名1200多年的“诗圣”杜甫,突然又成了“微博红人”。不少网友纷纷追忆在那些年的读书时代,鲁迅、辛弃疾、李白、关汉卿……这些课本上屡屡露脸的“常客”,此前就被涂鸦过。走红原因  其实杜甫很忙图片在很早就已经火过了,但是为何近期又再一次爆红呢,一方面是现在社会压力过大,很多学生和上班族借此娱乐消遣一下,毕竟此次疯狂传播的途径是微博,因此面对着快捷的网络传播推荐,所以大家更容易来转发!  80、9057\n后的网友,对杜甫这样的人物非常的熟悉,都是自己的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人物,因此,面对着对杜甫很忙图片的恶搞,很多一部分是对自己儿时的回忆,有网友戏称,这是对那些年,我们一起恶搞过的古代人物!  还有一点就是穿越剧情的影响,面对着穿越剧的疯狂上映,大家都希望自己能够穿越,但是苦于没有条件,无法实现,但是这不能阻止网友们的恶搞娱乐精神,因此杜甫,不幸中枪了!没被涂鸦过,不算是“大家”  “杜甫很忙”引发了网络热潮和集体围观,围观的网友对此评价“据说为了画杜甫,语文课本都脱销了”、“没有被涂鸦,不能算大家”。  在同学们的笔下,写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辛弃疾举着“剪刀手”卖萌,背景台词是“爱杀敌、爱卖萌,我是将军,我也是正太,我是辛弃疾,请跟我一起‘耶’!”清代知名学者蓝鼎元,换身衣服就成了肯德基爷爷。  虽然乱涂乱画课本似乎不太好,但对于学习压力很大的学生们来说,这种释放压力的方式正在流行。 各方回应杜甫草堂  杜甫草堂宣传人员称,2012年恰逢诗圣杜甫诞辰1300周年,馆内的纪念活动正在筹备,这个现象引起大家关注杜甫是好事,但因为对象是杜甫,网友创作时也要考虑杜甫的身份地位,尊重传统文化。  3月26日21点52分和21点53分,对于此事杜甫草堂发了两条微博:“现阶段的一种时尚,一种潮流。我们打开网页,看到的是:‘孩子们的顽劣天性、无邪童真,枯燥课业带来的繁重压力,祖国未来活跃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调皮的孩子,无奈的杜甫,‘南村群童’再次调侃诗圣,公若在世,何处?拄杖一叹,宛然一笑而已。”  宛然一笑之后,杜甫草堂又说:“但这是童心吗?这是幽默吗?这就是潮流吗?这值得鼓励吗?这已丧失了对人格最起码的尊重,何况是对这样一位被尊为‘中华民族脊梁’的伟大诗人?包容有尺度,娱乐有底线,世界文化名人值得世界的尊重和礼遇,‘杜甫很忙’值得我们思考和反省……”河南诗歌协会  “杜甫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精神之光,我们决不允许抵毁杜甫形象!”河南省诗歌协会会长马新朝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杜甫是世界上伟大的诗人,我们应该尊重他、敬仰他。现在是娱乐时代,网友涂鸦诗圣杜甫画像,也可能没有恶意。如果网恶搞他,是非常不应该的。57\n  他说,杜甫是1300年来,为数不多的为底层老百姓鼓与呼的伟大的诗人。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等他的经典诗句都是在为底层老百姓呐喊,他的诗句也最能代表最底层老百姓的心声。他不但是1300年来威望最高的诗人,而且还是全世界最受尊重的诗人之一。  “如果是有人恶搞杜甫,恶意丑化杜甫形象,说明他是无知的、浅薄的、低俗的。”马新朝说,我们绝不允许抵毁杜甫形象。恶搞文化、穿越文化不能没有民族底线,不能没有精神之光。我们要尊重杜甫,敬仰杜甫文化,这样我们的民族才能发扬光大。杭州诗人作长诗回应  为纪念杜甫诞辰1300周年,杭州著名诗人龙彼德用时近四个月写了一首长诗《无岸之舟》,全诗八节157行,既有对杜甫一生的精练回顾,也有关于“君与民”、“舟与水”的思考,又有诗人与杜甫间的一场千年“对话”,这是一种精神上的对话。“杜甫很忙”事件,将人们的目光转移到杜甫身上,就此一点具有积极意义。而诗人作此诗,也是为了回应此前网络中“杜甫很忙”事件,通过长诗告诉人们历史上真正的“诗圣”杜甫到底在忙什么。杜甫故里河南巩义  杜甫故里布展工作已接近尾声,很快就将开馆迎宾。巩义市文广新局的一位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可以借着这股网络势头,“联合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回应此事,扩大杜甫故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河南省杜甫研究会  程韬光,河南省杜甫研究会副主席、学者,其力作《诗圣杜甫》获去年茅盾文学奖提名。他对“杜甫很忙”的看法颇为开放。  “昨天,接到国内外一些杜甫专家学者电话,问我的看法。我上网一看,不由得笑起来:孩子们太有才了!甚至某种意义上说,对于扩大杜甫在现在学生中的了解度,以及让成年人回味杜甫的生平文章,都有种剑走偏锋的积极作用。”  程韬光说,实际上,历史上的杜甫就有种自我戏谑、调侃的精神。  如他回忆童年的诗句: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其顽皮形象,跃然纸上。  又譬如,他流寓秦川时,写的诗《空囊》苦涩而又幽默:“翠柏苦犹食,明霞高可餐。世人共鲁莽,吾道属艰难。不爨井晨冻,无衣床夜寒。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诗人在诗中说,世人以胡做乱为苟得富贵,自己因直道而行只宜艰难穷困相属,活该到了断炊、无衣的地步。聊以自慰的是,还有一个小钱为我看守着钱袋子呢。57\n  也许,正因杜甫于贫饥之中意兴不减、诙谐风趣的性情,方可支撑其精神,从而顽强地走向一处又一处的人生风雨!但他强调,对于杜甫不能过于“恶搞”。西安市教育学会  西安市教育学会会长许建国说,从表面上看,虽然这只是学生随意涂鸦,把插画重新画了一下,但其中一些恶搞,甚至是丑化杜甫形象的图片,折射出校园道德教育的缺失。“也可以说是家庭的行为教育、社会的风气,特别是网络上流传的消极或低级的现象,对学生造成的巨大影响。”许建国说,作为教育方,要确立正确的教育方向,端正教育思想,为学生树立好的行为规范和精神寄托。  “今后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教育,让学生学会尊重文化、尊重他人,引导他们正确认知真善美。”专家看法  一些研究者认为,网络恶搞是年轻人释放内心压力的一种新形式,是他们建构网络身份认同的一种特殊话语,也是他们因为叛逆心理而反抗经典的一种文化仪式。这些基于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的分析,为解析网络恶搞现象提供了多元的学术路径。然而,单就最近这波“杜甫很忙”的恶搞热潮来说,我们或许无需做太多高深分析,它只是偶然出现的、以模拟和戏仿为手段的、寻求快感和参与感的一场网络狂欢。简言之,它只是网友最近的一种娱乐。文化反思  炮制所谓“杜甫很忙”现象的网站,拿杜甫等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古人“开涮”,看似无伤大雅,但是炒作和公众的围观,恰恰折射出了当下社会人文精神的失落和“迷茫”。  杜甫涂鸦现象,也给当下社会一个善意的提醒:当下的教育如果能用孩子更容易接受的方式来进行,才可能在他们心目中播种下“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而不是无聊感。对于李白、杜甫诗歌这样支撑起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巨石,人们或许还是应该教育孩子学会“仰望”,而不是视如玩物。“钱学森之问”引发的思考  教育是钱学森最后的心结。  这位杰出的科学家在晚年不止一次向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谈起他的忧虑——  “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57\n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  2009年8月6日,与温总理的最后一次见面中,他依然说:“培养杰出人才,不仅是教育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国家长远发展的根本。”  言之谆谆,意之殷殷。  “当你走近病榻上的钱学森,你能感受到的是:他虽垂垂老矣,却思维敏捷;他学识渊博,又历尽沧桑;他言简意赅,一张口就讲出人生大道理,处处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时刻关注着国家和世界大事,却又超凡脱俗,从不谈生活琐事。他想的都是国家长远发展的大事。”钱学森的秘书、学术助手涂元季曾这样写道。  钱先生平和安详地离去了,并没有留下什么遗嘱。但人们更愿意把老人关于教育的话看成他的遗愿,并称之为“钱学森之问”。  “在世纪之交以来教育改革步入深水区时,人们更加深切体会到钱老之问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位专家说。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自主招生纷纷出台,中学推荐、学生自荐纷纷进入人们视野,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也已启动……  《钱学森同志言论选编》引起人们的深思。有认识、有行动,还有人们内心深深的期待——希望中国有更多的钱学森式的人才出现。跨越东西的求学轨迹  北京师大附小、北京师大附中、上海交大、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这是钱先生一份延续的、跨越东西的求学轨迹。在这样一份成长经历背后,我们可否触摸到教育成就一位天才的脉络?  钱学森曾说,在他一生的道路上,有两个高潮,一个是在北师大附中的6年,一个是在美国读研究生的时候。  在他列出的一生影响最大的17人名单中,除去父母和国家领导人,都是他从小到大求知路上的恩师,其中北师大附中就占去了7位。还有一位就是加州理工学院的冯·卡门教授。  北京师大附中是“他最熟悉的地方”。他在那里度过了6年,一辈子忘不了的6年。  钱学森入学时,北师大附中校长是著名教育家林励儒(新中国初期曾任教育部副部长)。在他领导下,附中的教与学弥漫着开拓、创造的良好风气,可谓积贫积弱年代得天独厚的一片沃圃佳苑。  他依然记得儿时博物老师教给他的关于矿物硬度的记法:滑、膏、方、莹、磷、长、石英、黄玉、刚、金刚——附中举行80周年校庆,70岁的他还原样背得烂熟。  在他的记忆中,学生临考是不做准备的,从不因为明天要考什么而加班背诵课本,57\n大家都重在理解不在记忆。考试结果,一般学生都是70多分,优秀学生80多分。  今天的人们也许想象不来,这样一所名校,竟然办学经费不足,有时连教职工工资都发不出。这里,却是学生们的乐土——  “但是实验做得很多,化学实验室对学生随时开放。”  “教生物的于君石老师,常带学生到野外采集标本,我记得他给我一条蛇,让我做标本。”  “附中选修课很多,学生的知识面很广。每天午饭后,在教室里交谈感兴趣的各种科学知识。”  “音乐、美术课学校也是重视的,我们的美术老师就是国画大师高希舜先生。”  在附中所受的教育终身影响着他。“6年师大附中学习生活对我的知识和人生观起了很大作用。上海交大4年实际上就学了两年,考上公费留学美国,是靠附中打下的基础。”  他曾这样告诉他的学生:“附中给学生创造了一个非常宽松的环境,培养了我的科学兴趣。”  大洋彼岸的加州理工学院,带给他的是另一种惊喜。  那是“一下子脑子就开了窍”的地方。“以前从来没想到的事,这里全讲到了,讲的内容都是科学发展最前沿的东西,让我大开眼界。”钱学森说。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力学所原所长郑哲敏说,“钱老在美国遭受了不公正的待遇,回国后再没有去过美国,但他对加州理工大学的教育还是颇为肯定的。钱老师从冯·卡门教授,这位老师给了钱学森很好的启发,学术交流上也是平等的。”  身边的工作人员还记得2005年3月29日下午在301医院,钱先生的最后一次系统谈话,那是有关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  “后来我转到加州理工学院,一下子就感觉到它和麻省理工学院很不一样,创新的学风弥漫在整个校园,可以说,整个学校的一个精神就是创新。在这里,你必须想别人没有想到的东西,说别人没有说过的话。拔尖的人才很多,我得和他们竞赛,才能跑在前沿。这里的创新还不能是一般的,迈小步可不行,你很快就会被别人超过。你所想的、做的,要比别人高出一大截才行。”  “57\n今天我们办学,一定要有加州理工学院的那种科技创新精神,培养会动脑筋、具有非凡创造能力的人才。我回国这么多年,感到中国还没有一所这样的学校,都是些一般的,别人说过的才说,没说过的就不敢说,这样是培养不出顶尖帅才的。我们国家应该解决这个问题。你是不是真正的创新,就看是不是敢于研究别人没有研究过的科学前沿问题,而不是别人已经说过的东西我们知道,没有说过的东西,我们就不知道。所谓优秀学生就是要有创新。没有创新,死记硬背,考试成绩再好也不是优秀学生。”  “所有在那学习过的人都受它创新精神的熏陶,知道不创新不行。我们不能人云亦云,这不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创新。”  “我今年已90多岁了,想到中国长远发展的事情,忧虑的就是这一点。”  他曾提出大成智慧教育方案,也曾反复设计21世纪中国的教育事业。  他强调,教育工作不可能立竿见影,速见成效。21世纪的科学技术发展很快,新的科技革命、社会革命相继到来,整个社会结构都会发生变革,我们在制订教育方针时,一定要向前看,像邓小平要求的那样,“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关注全球性、国际化的教育标准,用世界范围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和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来充实教育的内容。尽快革新教育观念、更新教学方法、改革教育制度、增加教育经费。把“大炮”搬到中科大  今天,钱学森的一尊塑像坐落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图书馆前面的小树林里。那样子,就像是在授课。  钱学森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创建者之一。在建校方案的制定中,在近代力学系专业方向和教育内容的确定中,他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也是科大近代力学系(原名力学和力学工程系)的首任系主任。他担任这一职务从科大初创阶段的1958年7月28日起,直到1970年科大从北京迁到安徽合肥止,近12年。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国科大近代力学系第一届毕业生张瑜说,钱学森重视教育,并不因肩负国家航天工程重任而放松对科大力学系的领导工作。开学之初,他为全系学生宣讲教学计划时,阐明了他的教育思想与教学指导方针,特别强调:教学内容做到理与工的结合,科学与技术的结合。在业务方面的培养目标,应当类似于“研究工程师”,即有科学研究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  他的学生们至今还存留着科学出版社精装出版的一本书,内容便是钱先生授课的讲稿《星际航行概论》。“进入大学4年级,我们盼望已久的,由钱学森先生亲自讲授的新课《星际航行概论》开课了。”聆听钱学森先生讲课是一种幸福。“他的课讲得实在是太好了,无论是课程内容的先进性,前瞻性,还是逻辑的严谨,语言的简洁准确,甚至板书的漂亮工整,都可谓出类拔萃。”  但他带给学生的精彩贯穿始终。张瑜依然清楚地记得,当钱学森先生在全系大会上宣布聘任教师的名单时,他那踌躇满志和兴奋的神情。他高声地说:“我把科学院的‘大炮’给你们调来了!”57\n  严济慈、吴文俊、蒋丽金、钱临照、卞荫贵、林同骥、郭永怀……这是一份学生都不敢奢望的甚至难以置信的教师名单。钱先生把他们都请来了。  他曾多次说:这些一流学者都有繁重的任务在身,但培养科学技术人才是一项光荣任务,再多白一些头发又算什么?他们知识渊博,对科学都有成熟和特有的看法,他们讲课,会给学生以深刻的启发。  钱先生在北京师大附中就读时,他的数学老师提倡创新,给学生考试打分的时候非常有意思,出5道题,如果学生都答对了,但是解决的方法比较平淡那也只给80分。如果答对了4道,但是解决的方法非常有创新,那就给100分,还另外有奖励。  在科大,他的学生同样感受到了某种类似。“有次上课,钱老说如果你5道题做对了4道,按常理,该得80分,但如果你错了一个小数点,我就扣你20分。他常告诉我们,科学上不能有一点失误,小数点错一个,打出去的导弹就可能飞回来打到自己。”  2008年,中科院副院长白春礼致信钱学森,向钱老汇报中国科大50年办学成就,并请钱老就科大发展给予指示。钱学森回信说,“中国科大考虑的,应‘理工结合’的道路是正确的。今后还要进一步发展,走理工文相结合的道路,在理工科大学做到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要造就将才,更要培养帅才”  “我们不但要造就科技将才,更要注重培养帅才”,这是钱学森经常说的一句话。他认为,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培养更多年轻人才,要把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年轻人。  1956年2月,钱学森向国务院提交《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发展我国航天技术的建议,为中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发展制定了重要的实施方案。10月,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院——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钱学森出任院长。  那时,除了他,谁也没见过导弹究竟是什么样。  戚发轫院士曾回忆说,“我们想,这么大的科学家怎么给我们上启蒙课啊?钱老说,搞航天不是靠一两个人就能搞起来,而是需要一大批人才。”  钱学森向100多名大学毕业生开讲《导弹概论》,从零开始教授相关知识。  若干年后,“导弹扫盲班”里的大学生们成为中国航天的领军人物。  在钱先生的家里,有一个他非常喜爱的礼物——一个“神舟”号飞船的模型。那是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王永志送给他的生日礼物。“我要让他放心,载人航天工程进展顺利,国防科研后继有人。”  王永志就是被钱学森称为“很会逆向思维”的年轻人。1964年,3057\n岁出头的他第一次进入发射场,参与中国自行设计的中近程火箭的第二次发射。  “当时碰到一个问题:经过计算,发现火箭射程不够,打不到预定的位置。许多人提议,在火箭燃料箱里再多加一点燃料。我当时不这么认为,建议泄掉一部分燃料。后来我就找到钱老,跟他讲了自己的想法。钱老听完后,把火箭总设计师找来说,‘那个年轻人的意见对,就按他的办。’”  “第一代战略火箭获得成功后,国家开始搞第二代战略火箭。钱老提议,让第二代航天人来挂帅,并推荐我担任第二代火箭第一个型号的总设计师。当时我只有40多岁,是比较年轻的科研工作者。而总设计师这样重要的职务,之前都是由德高望重的前辈担任的。从那个时候开始,像我这个年龄段的,甚至比我更年轻的人,开始走上总设计师这样被称为‘箭头’人物的岗位。正是钱老的超前眼光和放手使用新人,保证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后继有人和持续发展。”王永志说。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人们知道,一颗国际编号为3763的小行星——“钱学森星”在苍穹闪耀。  不单是仰望,我们更愿看到一片灿烂的星光。中国乒乓球,高处不胜寒!  世乒赛中国队再次包揽全部金牌,毫无悬念的结果,日益减少的关注,中国队一家独大的背后透露出怎样的尴尬处境?国际乒联奇招叠出,却成效甚微。从无遮挡发球到小球改大球,从11分到无机胶水,究竟如何使乒乓球运动国际化?危机中的乒乓球又该何去何从?  第七次包揽全部五个单项金牌,这样的成绩听起来的确足够厉害,然而不管是电视、报纸和网络,记者们似乎都没有太多兴趣关注这个优异的成绩。而观众的反应则更是平静,网络上甚至有网友有些不耐烦地将世乒赛称为"世界上最没有悬念的比赛"。  其实本届世乒赛从开幕之日起就一直处于被冷落的尴尬地位。在许多网站的首页上,世乒赛不仅没有视频,甚至连报道标题都未能上首页。而在日本横滨,由于昨天上午还剩四项决赛的时候,中国队包揽五个冠军就已经毫无悬念,因此之后的决赛上座率不足三成,创世乒赛有史以来的最低纪录。  而与中国队的大满冠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外国选手甚至夺取一块奖牌都很困难,仅仅在女双和男双比赛中,由韩国和日本组合,分别获得了一枚铜牌。  主持人:岩松,你刚才说作为一个项目来说,今天可能是到了一个最迷茫的时候,为什么中国队赢了球,整个项目就到了迷茫的时候了?57\n  白岩松:因为透过这届比赛你去看,新人寥寥,也就是说不仅仅是这届比赛我们赢的毫无悬念,放眼未来世界乒乓球的发展的话,恐怕今后好多年里头,你都很难遇到对手。那么一项运动,当你意识到已经过去很久,而且将来很久都很难再有对手的时候,也看到很多的地区不再拥有那种发展乒乓球的热情的时候,你必然会对这个运动项目自身的成长和这种发展,甚至是生死存亡产生一种巨大的忧虑。  但是我还是要先说一句话,我觉得当我们今天讨论这个话题的时候,似乎对中国乒乓球队的教练员和运动员不太公平,因为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这么多年里头,艰苦的努力,即使取得了优势,依然不放弃,不断地创新,而且把汗水洒在训练场上和赛场上,才取得这么优异的成绩,但是这个时候,我们在恭喜他们的时候,的确在为这个运动项目感到非常大的担心。  主持人:这是谁的问题,赢了的问题还是输了的问题,是我们太强大,还是对手太弱小?  白岩松:两者都有。另外还有一点,的确是因为我们太强大,导致对手已经失去了继续进入这个运动项目和发展这个运动项目的那种核心的动力。所以在这个时候,我觉得核心的问题是中国作为一个领头的,在乒乓球运动项目如此领头的一个大国的话,必须承担起乒乓球运动发展的责任,要把它承担到自己的肩上来,否则这项运动真有可能就变成一个像武术一样,虽然是国外起源的,但是最后回到中国来了,武术不是在国外起源,我只是举例,最后你永远可能进不了奥运会的边,最后变成一个自娱自乐的项目,因为我们还是要担起它作为一个悠久历史的运动项目的发展责任。  主持人:中国话有一句老话,叫独乐乐,同乐乐,孰乐?,还是大家一块高兴是高兴。主持人:中国乒乓球打得实在是太好了,以至于各方面都在想着做出自己的努力,以改变这种霸主的地位,我们来看一下都做了哪些努力。  解说:"怎么改都没用,不如驱逐中国出世乒赛,让他们和火星人去打"。说这话的不是别人,而是来自曾经的乒乓强国瑞典的媒体,面对中国乒乓球队一统天下的局面,也许他们只能发发这样的牢骚了。  与此持相同观点的还有中国香港队的总教练惠钧,他说,"每次都大包揽也不是办法,否则这个项目怎么发展下来。"  乒乓球怎么发展,对于这个问题,国际乒联主席沙拉拉也许是最为关心的,自从10年前沙拉拉接过国际乒联的权力棒,成为第六任国际乒联主席以来,他就一直以一副改革先锋的形象示人。  10年前的专业运动员,球拍涂着有机胶水,打的是小球,计分用2157\n分制,发球以别人看不到为目的,但是10年后这一切都发生了变化,小球变成了大球,21分变成了11分,发球必须无遮挡。每次改革措施在出台之初都被很多人认为是针对中国队,但是每一次改革,每一次限制,最终都被证明是徒劳无功。  但是,沙拉拉并没有就此停止改革的步伐,北京奥运会之后,国际乒联规定,从2008年9月1号起,全面禁用之前广泛使用的挥发性快干胶水,代之以无挥发性水质胶水,当时很多人认为,使用这种胶水后,球拍的弹性下降,相应的也会导致球速减慢,旋转变弱等问题,这对打法多变,强调速度和力量的中国乒乓球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刚才就是说到了"养狼计划",你怎么看这个"养狼计划"?  白岩松:其实我也同意刚才徐寅生先生说的这话,不一定说是"养狼",其实是最好的敌人也是你最好的朋友,最强的竞争对手,也是你自己进步的真正动力。你很难想像像张怡宁他们这样的选手,当然张怡宁他们还有持续进步的动力,为什么?身后的狼太多了,打国内的比赛,今年的全运会一定要比这届世乒赛精彩、激烈、紧张、冷门叠出的多,因为真正较劲的现在是全运会,所以真是乒乓球现在在国内要比打世界大赛要难得多得多。  但是从这个角度来说,可是换一个角度,中国必须要承担这样的责任。我很高兴今天蔡振华在横滨接受记者采访的新闻发布会的时候已经明确说,我们正在制定计划,这跟1991年我们制定中国男乒的翻身计划是不同的,我们现在的重点要放在让世界乒乓球运动可以继续发展下去。所以我说不是"养狼",是养朋友和养未来,养你的对手,也是在养自己。主持人:那你说今天这种局面是因为对手没有去认真地训练,或者说他们的刻苦程度不够?还是说我们由于太棒了,以至于都有壁垒了。  白岩松: 我觉得是一种马太效应,我们越来越高,因为国内的这种竞争非常非常激烈,我们在研究国外的少数这种对手,越剩越少了现在,老的不可避免在持续老下去,越剩越少,我们的技术还在不断的进步。你想想就在这些年,黄金时代,我们从刘国梁,一直到王皓现在的直板横打,已经到了一个无以复加,别人很难模仿的地步,然后世界乒乓球运动不断的在改,21分改11分,然后小球变大球,然后有机胶水变无机胶水等等,后来我得出一个结论,你改来改去,不还是乒乓球吗?除非有一天你把它改成足球,那咱不玩了,没戏了。 白岩松:对,那是爱国主义体育运动。经过了北京奥运会,我觉得它达到了高峰,中国人,体育迷对体育比赛的竞技本身的这种痴迷程度,对金牌的痴迷程度将慢慢地回归到体育本体,比如说我是不是喜欢它,它是不是我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是不是亲自参与,而且它的悬念和魅力又何在。因此,乒乓球作为中国的国球,最先遇到这样的挑战,我们在过去的从设立乒乓球项目以来,奥运会的24块乒乓球金牌我们拿了2057\n块,在过去几届,除了极少数失手之外,我们全包,这样的一种局面已经使这项运动在我们的心里头失去了曾经让我心跳136下,而且是赛前,那样的一种魅力。所以我觉得它帮着我们告别锦标主义开始走回到体育本体,好事。  主持人:这是强者的危机感,强者的担忧,这是一件好事。  白岩松:但是强者是应该有一定的危机感,因为当这个项目,也就是说皮都没了,你又怎么办呢?当这个项目都已经在全世界走到哪的时候,都没人搭理,那不是你们自己玩的项目吗?你的乐趣自然也减少。所以我觉得还是要让这个项目更好地发展,比如说现在的小孩也可能慢慢打乒乓球都觉得没劲了,没戏,中国乒乓球太厉害了,我很难出头,我打台球去吧,你看那丁俊晖怎么样。所以的确要有一个综合的考虑,告别这种锦标主义,而且难得在这样一个项目告诉中国,你要承担它未来发展的责任,我觉得很好。“鹰爸”触动了哪根教育神经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中国趋向于宽松自由的家庭教育潮流,开始向“狼虎教育”回潮。在“虎妈狼爸”引爆家庭教育之争后,“鹰爸”又横空出世。近日,网上一段“裸跑弟”的视频,就引发了网友关注:除夕清晨,一名来自南京跟随父母到美国旅行的4岁男童,在纽约-13℃的暴雪中裸跑。网民对此教育方式褒贬不一。对此,孩子的父亲何先生表示儿子是早产儿,曾被告知未来可能脑瘫痴呆,遂制定残酷的“鹰爸”式训练计划让其健康长大。(2月6日《扬子晚报》)    表面看来,“鹰爸”与“虎妈狼爸”近乎相似,但若要追究细节,却也似乎有所不同。毕竟,“鹰爸”的教育是建立在儿子早产、可能脑瘫痴呆等特定情境之上。倘若不纠结于“鹰爸”逼迫儿子暴雪中裸跑的特定场景,参照“鹰爸”制定的日常训练计划,也未尝不是父母对孩子进行体能训练的范本。据说在国外,就不乏父母对孩子进行这样的体能训练。但也许远香近臭,对越来越趋向于远离严厉的传统教育模式,尊崇宽松自由美国模式的中国家庭教育来说,“如狼似虎”的父母往往让人们嗤之以鼻,这也许也是70%的网友对“鹰爸”训练方式表示反对的根本缘由。    在人们特别是年轻人的教育思维里,虎妈狼爸乃至鹰爸的教育,只会让他们回忆起那个灰暗晦涩的童年。在那个家庭教育中不乏棍棒交加的年代,被严厉、苛责等氛围笼罩的,除了高高在上、凛然不可侵犯的家长权威,就只剩下破碎一地的童年自尊、被束缚的人格以及不自由的心情。正因如此,如今已为人父母的他们在家庭教育中,就更信奉自由与开明,而断然不肯遵循“虎妈狼爸鹰爸”,这或是当下家庭教育观对严厉中国传统教育的反弹,却也反衬出如今家庭教育的另一面。    “虎妈狼爸鹰爸”的出现,证明了这样的教育观依然有市场。尽管很多时候,这些观念往往被证明只关乎商业运作,是为了卖书,制造噱头与概念。但有市场,却并不代表这样的教育真能落地。不得不说,在中国大多数的城市家庭里,“狼爸虎妈鹰爸”大多时候只是一个传说。棍棒教育早已被放弃,取而代之的,往往是不可遏止的溺爱。    57\n家长对孩子的溺爱与苛责,从对孩子的妥协中不断发芽。只要肯吃饭,只要肯读书,只要学习好,就什么都可以让步,丢掉一切教育乃至道德底线,迎合孩子的抗拒。在这里,几乎就没有什么“虎妈狼爸”,更不要说什么对孩子进行严酷体格训练的“鹰爸”。没有人敢用棍棒教孝子,有的只是家长威逼下的收买交换,依照家长意志学一大堆东西,换来的是不用劳动,不用锻炼,以及花钱如流水。可以想见,这种近乎功利的家庭教育下,家长不仅不会有什么权威,孩子若是真有反抗,家庭教育的一切也都会失控。当下的家庭教育问题,也许从来都不是“虎妈狼爸鹰爸”的问题。不仅不是,很多时候可能恰恰是“虎妈狼爸”的反面:舍不得孩子吃苦,舍不得孩子受累,只要学习好,一切皆可妥协。而人们几乎一边倒地对进行严厉体格训练的“鹰爸”苛责,也许正反衬了人们长期置身于学业幻象教育下的无力。这样的教育会不会有恶果,不得而知,也许只有等下一代人真正成人并走向社会时,他们彼时的教育观,也许才能体现这种教育对孩子人格及内心种下恶果的反弹。科学发展·成就辉煌:“神九”书写“中国精度”2012年6月29日10时03分,万众瞩目中,神舟九号飞船在太空遨游13天后,顺利在内蒙古四子王旗大草原着陆,为中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画上圆满句号。  “回家的感觉真好”、“天宫就是我们在太空的家”……经历极富挑战性的太空之旅、“很温馨、很亲切”的天宫生活后,重新踏上坚实土地的3名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难抑激动,深深“为祖国感到骄傲”。  “结果圆满、过程完美、成果丰硕”。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创造了中国载人航天、中国航天和中华民族新纪录:  中国航天员第一次进驻自己的太空之家;中国航天员第一次自己驾驶飞船进行交会对接;第一位中国女航天员进入太空;诞生第一个两次飞天的航天员。同时,这也是我国载人航天有史以来最长的一次太空飞行,是未来中长期空间飞行的一个起始点。  在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高度不断刷新之时,承载着中国载人航天20年积淀的神九任务,书写了航天领域的“中国精度”。“中国精度”源自技术精湛  ●长征二F遥九火箭完成了所有载人飞行中入轨精度最高的一次  ●太空轨道精度从百米量级提高到了十米量级,为“太空之吻”铺设了精准轨道  ●手控交会对接任务的精确完成,标志着中国全面掌握了空间交会对接技术  神九任务,是一次中国航天和载人航天最富“精度”色彩的太空之旅。  “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飞船交会对接任务全面实现了‘准确进入轨道、精准操控对接、稳定组合运行、安全健康返回’的预定目标。”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王兆耀评价说,在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中,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九号飞船产品性能稳定、状态正常。在13天的飞行当中,航天员配合默契,沉着冷静、操作精准,各项试验、各项工作和他们自己的生活都非常顺利。飞行控制中心、地面测控站、海上航天测量船以及天上的测量卫星组成的测控系统高精度的测量控制,顺畅地保证了通信任务。着陆场回收迅速、准确,航天员健康出舱。整个飞行过程,所有的重要事件,都是按照预定计划进行。  神九经典画面,处处是“精度”所系。  6月16日18时37分,我国目前唯一的载人航天发射场——57\n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着景海鹏、刘旺、刘洋3名航天员的神舟九号在长征二F遥九火箭的托举下升空,这是火箭和飞船首次重大改进以后的第一次载人飞行。长征二F遥九火箭的入轨精度是所有载人飞行中最高的一次。  发射场系统再次实现了零窗口发射——火箭发射时间和预定点火时间偏差不能超过1秒。而6月份发射,在载人航天发射中还是第一次。“以往我们完成的9次发射,都是选择在春季、秋季、冬季,唯一的就是没在夏季。”载人航天工程发射场系统总指挥崔吉俊说,神九任务技术准备处于发射场春夏季过渡阶段,发射窗口处于夏季高温期,包括夏季高温给火箭推进剂加注带来风险等,都给任务实施增加了难度。  长征二F火箭总设计师荆木春说,发射神舟九号的长征二F遥九火箭,和发射天宫一号、神舟八号的火箭为同一批次,但进行了比较大的改进,有30多项更改,目的主要是提高可靠性。长征二F火箭的可靠性指标为0.97,安全性指标达到0.997,是火箭家族中最高的。神九发射,火箭堪称“十全十美,神箭神奇”。  6月18日14时07分,神舟九号飞船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顺利完成首次载人自动交会对接。17时许,打开对接通道两端的舱门之后,景海鹏、刘旺、刘洋进入中国首个小型空间实验室,进入中国人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太空之家。  尽管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成功实现了高精度的无人自动交会对接,但载人自动交会对接仍然让人捏把汗。其中,飞船抵达天宫一号后下方52公里处的天地导引交接点,对于自动交会对接能否成功极为关键。  “对测控系统来说,压力特别大的是远距离导引。”载人航天工程测控通信系统总设计师钱卫平说。就在6月18日自动交会对接前,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对神九飞船进行了最后一次远距离导引控制,将飞船导引到天宫一号后下方52公里处的天地导引交接点。由于控制非常精确,轨道精度从百米量级提高到了十米量级,为成功实施交会对接铺设了一条精准轨道。  神九和天宫的“太空之吻”,其难度和精度称得上是太空中的“针尖对麦芒”,天宫一号和神舟九号各自安装的对接机构,是使命最终完成的核心部件。而作为交会对接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武平说,作为我国目前最复杂的空间机构,交会对接核心的对接机构相当复杂,由数百个传感器、上千个齿轮、数万个零件组成。而当两个航天器上的对接机构互相牢牢锁紧,形成一体后,要在两个飞行器之间建立能供航天员通过的密不透气的通道。尤其重要的是,天宫一号还要实现与神舟九号电、气、液的共通,以便“对得上”,后续还能“分得开”。神九任务中,对接机构真正打通了航天员的生命通道,航天员才能通过这个通道,像鱼儿般欢快游入天宫。  6月24日12时许,神九“驾驶员”刘旺驾驶飞船第一次在太空中开了140米,成功和天宫一号实现手控交会对接。精确程度超出人们的想象力。这次手控交会对接任务的顺利完成,标志着中国全面掌握了空间交会对接技术。  “发射当天的早上,航天员还在练习手控交会对接。”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29岁的航天员教员王焰磊说,“刘旺的手控交会对接训练超过1500次。我对他有绝对的信心。”作为负责手控交会对接训练的航天员教员,王焰磊在给航天员训练之前也练习了将近500次。  3名航天员在神九手控交会对接训练过程中,大量、反复训练的都是特殊情况、异常情况。景海鹏说,我们可以不看任何参数来操作,已经远远超过工程专家对我们的要求。平时训练对我们的要求是偏差不能超过2度,最后考核的时候,我们操作结果的偏差在0.2—0.3度。作为手控交会对接的主角,刘旺在手控交会对接训练中,不管在任何状态、何种工况下,他都能做到准确无误对接成功。  武平说,第一次实施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首次考核飞船手动控制系统。这既对航天员操作的精准性和灵敏性提出了很高要求,同时也对飞船控制系统的适应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7\n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主任陈宏敏说,从飞行控制角度看,手控交会对接过程中,天地协同配合难度更高,给组织指挥、专业技术支持带来更大的风险,对飞控组织的实时性、决策指挥的高效性及各系统配合工作的协调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手控交会对接的成功,可以用8个字来形容:操控精准,堪称完美。”  6月29日10时许,神舟九号飞船返回舱平安落地。未过多久,搜救人员已出现在返回舱前。在茫茫大草原中,如此迅速、精确发现目标,抵达现场,也创下了中国载人航天回收着陆场的新纪录。  着陆场系统负责人说,为了快速搜救,7架直升机提前升空至预定空域等候,300多名地面搜救人员和多台搜救车辆也在理论落点附近等待。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研究员级高工、着陆场系统搜救测向任务技术总负责人苗建苏说,在直升机、地面队伍和海面测控船上均配有先进的电子测向仪,它们是捕获着陆飞船的“眼睛”。正是这些明亮的眼睛,使搜救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目标,为飞船的成功发射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从发射升空、自动交会对接,到航天员首次手控交会对接,再到圆满完成任务返回地球的地面精准预报、快速搜救,都再一次显示了航天领域的“中国精度”。“中国精度”折射“中国智慧”  ●独创发射N+1个航天器,减少发射次数,降低成本  ●经过20年试验,我国成功突破和掌握了建设空间站的三大基本技术  ●载人航天工程35岁以下的科研人员占到80%  神九任务之所以在技术精度上出类拔萃,来自于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的精心谋划准备。“中国精度”背后,体现着“中国智慧”的独特力量。  “交会对接任务,从总体方案到具体实施都是我们独立自主研发的。具体到交会对接机构、测量和控制技术,都是我们的科研单位自主研发,不是学别人的,更不是引进来的。”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说,从总体方案上讲,如果按照国外当时用的飞船和飞船对接,看起来简单,但是飞行成本高。做3次交会对接,需要发射6次飞船。我们研制了目标飞行器,要进行N次交会对接,我们发射N+1个航天器就行,减少发射次数,降低成本。这种做法和国外不同的是,既完成现有任务,又兼顾未来发展和效益,这是中国独创。  降低成本当然不是唯一的目的。神九航天员在天宫10天左右的生活和工作,证明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能够担起一个小型的长期在轨运行的轨道站或是空间实验室的重任。航天员们这次在天宫上进行了10多项医学科学实验,首次进行了在轨质量测量,在住得好、吃得香、睡得安稳的同时,各项任务也完成得好。  “神九任务中,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沉着冷静、操纵精准,实现了我国航天员首次在轨的手控交会对接,首次较长时间在轨驻留并系统性地开展空间实验,首次有女航天员执行任务的创举。”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指挥陈善广说。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也是空间站技术验证的前奏。采用了未来空间站要用的技术,如控制技术和电源技术,为未来空间站的研发打下一个比较好的基础。从技术难度上,极具挑战性。  “一次成功不是完全的成功,多次飞行可以确保技术的成熟度、飞行的可靠性和系统间的协调性。”周建平说,天宫一号和神舟九号的表现证明,这个挑战我们能够成功应对。  载人航天是当今世界高新技术的集中展示。到今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已实施20年,中央财政安排390亿元人民币经费,主要用于技术研发、样品研制、飞行产品的生产,试验设施设备的建设以及大量的地面试验和飞行试验的消耗。20年中,通过9艘飞船、1个目标飞行器,10次飞行试验,4次把航天员送上太空,到神九任务圆满完成,我国已经成功突破和掌握了建设空间站的三大基本技术:载人天地往返,航天员空间出舱,交会对接技术。  “57\n我们建成了较为配套的载人航天研制生产试验、测试发射、测量控制的体系。取得了900余项国家级发明专利和科技进步成果。加强了国家航天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了我国航天产业的整体能力,带动了相关的基础科学、应用科学的研究。”王兆耀介绍说。  20年载人航天事业结出的最大硕果之一,是一支风华正茂的年轻航天人队伍。现在,工程各系统总设计师大多在40岁至50岁之间,35岁以下的科研人员占到80%。  到2020年前后建成空间站,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的规划折射出中国采取了稳扎稳打、符合国情的务实发展道路。这种精心规划甚至比精湛技术的提升更加难能可贵。“中国精度”检验科技创新  ●神九展现的“中国精度”,是一个大合唱,检验着中国科技创新能力  ●中国科技正不断向各种高度、深度和广度延伸  创新路上,中国科技正不断向各种高度、深度和广度延伸。而“精度”的意义在于,它既是科技创新的目标,也是丈量科技创新质量的标尺。“中国精度”应该是一个大合唱,神九展现的“中国精度”,实质上是创新驱动的结果,更是不断追求创新的号角。  从速度中可以感受“精度”。2010年11月17日,国际超级计算机TOP500组织正式发布了第三十六届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排名,安装在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的“天河一号”以峰值速度4700万亿次、持续速度2566万亿次每秒浮点运算的优异性能位居世界第一。但“天河一号”的意义不仅仅在于速度,它已成为目前国际上获得广泛应用的最快的超级计算机,成为石油地震勘探数据处理、动漫渲染与影视特效渲染、生物医药数据处理、面向高端装备制造的工程产品设计与仿真等领域的“超级大脑”,实现了“中国速度”与“中国精度”的完美融合。  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大科学装置,也是目前我国投资最大的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上海光源,如今已成为性能优异、精度极高的“超级X光机”和“超级显微镜”,为我国及全世界诸多学科的前沿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开发应用,提供了一个很先进又不可替代的工具,可以用来帮助从事生命、材料、环境、医学、药学、地质学等多学科的前沿基础研究,以及微电子、医药、石油、化工、生物工程、医疗诊断等高技术开发应用的实验研究。  “以前用普通X光衍射,要做几天的工作,现在只需要20分钟左右的时间,可以说实现了质的飞跃。”中科院上海药物所沈旭研究员说,使用上海光源,他研究晶体结构的效率提高了数十倍。  美国有GP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中国有北斗。中国自主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今年起进入组网高峰期,并已覆盖中国及周边地区的区域,到2020年左右形成覆盖全球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精度是卫星导航定位的生命。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03所研制的5个批次10台星载正样铷钟,则为北斗系列卫星的精确导航定位提供了强大的“心脏”。这10台星载正样铷钟运行稳定可靠,为卫星提供了可靠的高精度频率基准,保证了卫星的定位精度和测速精度。  今年1月9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的资源三号卫星,目前已正式投入运行使用。作为我国首颗民用高分辨率立体测绘卫星,资源三号的交付使用,实现了我国民用测绘卫星“零的突破”。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宋超智说,资源三号测绘卫星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独立获取地理空间信息的能力,能有效解决目前我国在相关领域应用中从国外大量购买卫星影像的被动局面,对于我国把握航天遥感影像获取的自主权,维护国家地理空间信息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大事业,小刻度。犹如微雕艺术一样,在越小的刻度下,人们总是更加细心,更加冷静。在这样的心态下,“中国精度”雕刻出的中国科技将更加完美和多姿多彩。57\n◆美文篇◆岁月如歌残  荷雪小禅你,看过残荷么?如果是深秋或者初冬。寒冷的风中,有一片残荷,几乎是枝零飘落,几乎是失去了所有取悦的颜色。完全是一副惨落的表情。那荷叶凋零的七零八落了,以枯萎的姿势倒在池塘里。那莲蓬也不那么饱满了,怕冷似的,小小的骨朵。依然的骄傲,依然的桀骜。没有了夏天的热烈,荷正盛开时,有一种凌驾的气势——但不自知。自以为低调,却跋扈到清凉。自以为薄凉,却还是烈的艳的——那盛开的荷着实有些炫耀,当然,她也必有炫耀的资本。可是看久了,会厌,会腻,会生出反感。你以为她会骄傲一世么?每朵荷都自己未知的前程。她们努力盛开,虽是自身光芒,却也是为了索取。索取那眼前必要的夸奖和虚荣。你看你看,这荷开得多妖多灿。——是掩饰不住灼灼锋芒的。太过外露的东西消逝得快。荷最茂盛时带着不顾一切的表情,看着羞涩其实是疯狂了。开呀开呀,开得没了边,也没了际,没了未来,也没了过去。一意孤行,孤芳自赏——有谁知道莲的心事?说到底,莲是霸气的,是不顾一切的。她的完美,她的无意跋扈,都埋下了一个伏笔——当初有多盛大,以后会有多低迷。一向,对那些太过盛开的花朵持有警惕,而对那些小小的花朵或者不开花的植物持有过分的喜欢。不张扬,是做一朵花或者说做为一个人的最好的姿势。但是,盛开的莲花太肆意。她不考虑别人的感受,一任群芳妒的开着。要多妖娆有多妖娆,要多华丽有多华丽。 然后,秋来了。然后,她一步步的在冷风中受伤了凄冷、伤害,她的心,是一点点凉下去了。先是形变了。不再是盛大的开放模样。那荷叶小了很多,那莲蓬不再圆鼓鼓了,呈现出一种枯萎的样子。又一场冷风。又一场苦雨。57\n……已经不是秋了。到了冬。残荷,呈现出一片残落的鬼魅。历经了这些风霜、打击和伤害,她看似寥落了,其实却有了铮铮的骨。有骨骼了。那有了骨骼的神经,远比一朵盛开的莲花更有味道。她盛开时,只是妖媚和跋扈,她枯萎时,才真正有了风骨和气象。残荷,以一种不让人怜悯却让人心生敬意的姿态出现在画家笔下。如果一个画家只会画盛开的荷,而不能画残荷,那只能是一个心灵地貌还不丰满的画家。或者说,他的审美还没有到凋零的状态,而人生的时光,还太光耀太丰满。那样的人生,也是寡味的。就像这朵曾经不忧亦不惧的莲,假如她没有受过冷雨凄风,假如她还是一直粉艳艳的盛开的,纯洁而无知的开着,她只是宫庭画中那无趣而带着稚气的一朵傻荷。现在,她老了,她枯了。味道和气象却出来了。年轻时,只顾着一味的盛开盛开。那饱满的大荷花呀,看着是纯洁是壮丽,可是,不会对她有敬畏,她太单纯的纯粹。那样的纯粹,有什么味道呢?老了,生出孤独的美感与凄清的味道。守着一杯清茶,一盏孤灯,几本闲书,几本书法孤贴……足够了。人生要的太多也是缺失,太过完美也了无趣味。那稍显残缺的人生便是这冬日雪天的残荷。一个人独钓寒江。这山河是她的山河。这岁月亦是她的岁月。把酒言欢,可以醉,可以不醉——陶罐中是采来的残荷与枯萎的莲蓬,暗淡的灯光下,老条屏上有飞鸟、莲花、腊梅……散发出紫檀木特有的暗香。把自己活成一朵残荷,不为懂得,只为慈悲。当人生远离了那些浮华喧嚣热烈。远离了人群的热闹、名利、趋炎附势,人生,是往回收的。收的姿势当然不会如盛开一样夺目。甚至,无人在意。可是,荷,抽筋扒骨了。没有了灼灼夺人之姿,却有了硕硕风骨之态。那《锁麟囊》中落了难的富家女薛湘灵怎么唱:他教我收余恨,免娇嗔,且自新,改性情,休恋逝水,早悟兰因……翻看杨绛、张爱玲、杜拉斯、陆小曼晚年的照片……这一朵朵残荷,有了隐忍却更为让人心动的风骨,那是光阴赠予她们的味道——历经岁月摧残,饱经了人世的风霜,脸上的光芒,却更加灼灼。有友为我画荷。我只要残荷。那盛开凌厉的强势之莲花,不属于我。那有了风骨的荷或事物,才是我的——它们在时间并不光滑的隧道里与我一一相认,我看着它们,它们看着我,找到最本质的共同属性:清醒自知、坚韧饱满、铮铮傲骨、自在淡然。50岁逐梦也不迟57\n静下来想想我们的未来:50岁,半百之年的我们开始倒数,期待退休时刻的快点到来;60岁,花甲之年的我们没了工作的负担,游山玩水成为我们晚年的乐趣;70岁,古稀之年的我们步履蹒跚,坐在摇椅上回忆着光辉或平凡的岁月。  再看看葡萄牙作家萨拉马戈的人生经历:50岁,25岁出版第一本小说未获成功的他,时隔二十几年重新开始笔耕不辍的生活;60岁,他才凭借以18世纪的宗教审判隐喻葡萄牙后独裁时代的小说《修道院纪事》成名;而以作品《失明症漫记》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他已经是76岁的高龄了。  25岁到50岁,这应该是一个作家思想活跃、文笔日臻成熟的阶段,也是非常容易出成绩的阶段。可是,老天却和萨拉马戈开了个大大的玩笑,第一本小说的出版让他由焊工成为作家,可是随后的二十多年却没让他在文学上获得更大的成绩。这二十多年,萨拉马戈开始了新闻报道和戏剧创作的部分,虽然和文字依旧有着紧密的联系,和文学的梦想却有了不小的偏离。  或许很多人都认为,萨拉马戈不会再有新的作品问世,更不会获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可是,萨拉马戈心底怀揣着追逐诺贝尔文学奖的理想,这样的理想从来不曾在他的心底冷却过。当萨拉马戈50岁那年,选择重新以写作为业时,身边的亲友们吓了一大跳。只有一位非常要好的老友鼓励萨拉马戈,“50岁逐梦也不迟,加油吧,伙计。”  《修道院纪事》出版时,这位老友因病去世了,萨拉马戈无比地悲伤。在感叹岁月无情的同时,萨拉马戈更加勤奋地写作,完成了包括《失明症漫记》在内的多部优秀作品。后来,《失明症漫记》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由于他那极富想象力、同情心和颇具反讽意味的作品,我们得以反复重温那一段难以捉摸的历史。”  萨拉马戈获得了姗姗来迟的肯定和荣誉,当然要感谢忠实的读者和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但是更应该感谢自己50岁开始逐梦的决心。或许正是死亡近在咫尺的可能,才逼得萨拉马戈拼尽全力去爆发,去开拓自己的无限潜力。就像萨拉马戈曾说过:“我已经不年轻了,所以每一部新作品的开始,对我来说都是一个挑战。我写的每一本书都有可能是我的绝唱,如果我的最后一部作品不尽人意,那会是很可怕的。”  萨拉马戈给我们的启迪是:如果想成为超级成功人士,哪怕是从50岁开始逐梦也不晚,成功的大门不会轻易关闭。其实,任何人成就一番丰功伟绩,不在于从15岁还是50岁开始,而在于是否有将梦想进行到底的热情和决心。给成功留白她出身于名门,父亲是经济学家,母亲是外交家和作家,她自然被很多人关注着。但她却生来一副叛逆的性格。 57\n两岁时,她会把母亲送她的电子琴,摔个粉碎,四岁时,她仍然会把父亲朋友送的书法帖扔进垃圾桶里。五岁,她会振振有词地在聚会上说:“蓝色就是代表爱情。”引得众人哄堂大笑。母亲发现了她惊人的语言天赋,便期望她能女从母业,从事外交工作。但每次找她谈话,她都是跑得远远的,亲朋好友都不免惋惜,但又都无可奈何。  十岁,作文课,题目是谈自己的理想,她几乎没加任何考虑地回答,我不愿意踏着父母的脚步走路。我希望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老师下课后找她谈话:“如果现在在你眼前,正有这么一个机会,你会去把握吗?”她拼命点头,有了老师的支持,她更是深受鼓舞,当得知国家将派一批小留学生赴美求学时,她知道机会来了。  她找到母亲,坦陈了自己的想法,母亲大为吃惊: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却说:“我不愿意活在你们的影子里,虽然这种生活会很轻松,但不是我想要的,我只想做独一无二的自己。”母亲还是坚持不同意,但她的一句话,最终改变了母亲的态度:“如果继续按照你们的轨迹生活,我能过得快乐吗?”  就这样,她来到了美国。虽然融入美国社会比她想象的要复杂得多,但她一直努力适应着。有一次,学校组织秋游,因为没钱,大家只好在街上买东西吃,很多人都委屈地哭起来。她却像一只快乐的小鸟,四处飞奔。回来后,班主任问她:“你不会像其他人一样,因为没钱而烦恼吗?”她摇摇头,坚定地说:“开心跟钱没关系,能做自己的事,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才是最真实的幸福。”  初中毕业后,她考上了久负盛名的美国纽约瓦瑟学院学习国际政治专业,成为当夸美国政坛上活跃的政治家希拉里的校友。毕业后,凭借自信和才情,她签约德国金属有限公司,成为其驻北京办事处首席代表,年薪十八万。很多人在惊叹的同时,也羡慕她有份稳定而优越的工作。  就在所有人都认为,她将按照这样的轨迹走下去的时候,她突然提出了辞职,随后办起了猎头公司,做投资咨询。有人不解,有人迷茫,但她却有自己的长远打算。  这样闯荡了几年后,她不仅在事业上有所成就,还拥有了一大批客户资源,就在网络泡沫前夕,精明的她带着自己的团队操刀斩麻,转攻杂志。几年下来,她所办的《ilook世界都市》《乐》《seven—teen青春一族》三本刊物均创下了百万以上的销量。  她就是洪晃!业余时间,她还写些杂文,照样卖得很火。  如今的洪晃,无论是在传媒界还是文化界,都有着颇高的人气。正如在一次朋友聚会上,谈起人生的规划,她说:“人生就好比攀登,在攀上最后一座适合你的山头前,必须慎重。所以年轻时,我并不想让自己做得太完美,把自己拘束在一个点上,我会给每一段成功都留点空白,这样才能激起我无穷的斗志,激励我朝下一个新的目标努力奋进,一直到我找到自己的生活定位。我花了20年的时间用来证明我的选择,我成功了。”问候天空简媜大自然总是无时无刻不在教我认识世界,传授给我力量新生的秘诀。天下没有永远阴霾的天空,只要让生命的太阳自内心升起。   曾经,在课堂上老师口沫横飞地叙述一个古老的神话:一个不自量力的人疯狂也似的追着太阳,终于活活渴死。记得当时自己是个乖乖的女学生,文文静静地专心听讲,照理应该提笔在书页上记下“不自量力”的教训才是。可是,却有一股莫名的情愫在我心底涌出,便锁着眉吊念那位名叫夸父的人。如果他不渴死,一定可以追得到太阳。我想。   某一个夏日的下午,有风。我之所以记得这么清楚,乃是因为这个下午开启了我万里胸怀的豪情,像一把钥匙。我不记得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只记得自己还很年轻。   天空大大方方地蓝着,在无际的绿稻平原之上。就像夜晚灯下变化多端的蓝色晶体,总让人觉得神秘。可是还不至于深不可测到像一本有字天书。天书有的有字,有的没字,对我而言,无字天书是比较好懂而内容丰富些。读有字天书需要一等的智慧,读无字天书,则需要一等的心情。那天下午,我读的是一本全开蓝底没有封面的无字天书。踩着脚踏车,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反正没有字里行间。书名叫“天空”。   蓝色令我心旷神怡,让我想笑。而远远天边堆垛的云朵,则让我向往,让我想跑。   蓝的天空与白的云,向来是大自然最活泼、亮丽的打扮,像个热爱自由的少年,当然,也十分热情。每次看到那么亮蓝的天空与洁白的云在平原之上耳语时,我的心情就倏地开朗起来。抖落凡间俗事,不再关心计较杂务总总,只是想笑、想跑、想攀登那仰之弥高的云之山峦。对我而言,我最向往的山峰,即是最高的山峰,与实际高度无关。云,即是高高的山峰,高到只能用眼睛去攀登。我向往有一天能躺在云峦那柔柔的曲线里睡一个宁静的午觉。这说来可笑,但我无法禁止自己在看到云朵时不兴起这样的念头。于是,望天的脸庞虽是充满喜悦与笑容,望云的眼神,则是永远不见答案的天问。   57\n那天,看不见阳光,天空是带着神秘的温柔。而云,那真是诱惑。一团团地,像一头撞进太阳的怀里般,沾着粒粒金粉。天边成群的云山云海,则干脆把太阳搂入软绵绵的怀里,云端四周就多了一层薄纱似的淡金黄色的镶边。只看见太阳赤裸的脚趾在云中伸动,看不见他那张陶醉的得意脸蛋。一切变得神秘,令人愉快的神秘。   我骑车弯进路头,那样的下午只能用来唱歌,歌词里有阳光、绿叶、飞鸟,车轮碾歪碎石的声音是伴奏,风在和音。我弯进路头,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看那么宽阔的石子路直直地延伸着看不见尽头,只中间打了几个小折。看蓝得水水的天,看一团白云恰好在远远的路边的一家农舍的竹丛上头,好像不小心被竹子钩住跑不掉似的,我爱这样宽阔的平野任我一个人乱闯的那种感觉,我爱心房的栅栏一下子撞破了,兴奋的触须痒遍全身的那种激情,我爱这广阔天地只属于我一人的狂想,我也爱风在耳边激动地呼啸,把我的头发梳成虬结的团线的那种痛快。一心一意,我要追赶那团云,趁她还未解掉竹钩时,一头钻进她那如棉如絮又如春日海水的胸怀里。车在颠簸,心也在颠动。恨不得有一双长臂,两手一伸一揽,收集天上所有的云朵,堆成一张弹簧床,轻轻拍一拍,纵身便依偎了进去。于是,我加快速度,决心要追赶那云,啊!云,我的故乡!   第一次,我惊觉到自己有着夸父的血统。   然而云是愈追愈远了。农舍经过了,才发现她在河的对岸平原上。想必是她伶手俐脚地,竹钩上一条云丝也没留下地溜了。不知道当初那个被追的太阳是否曾在长河平野上踏下几个慌张的脚印?也许,云本是行于天上的,不似太阳有火轮般的脚,所以不会下凡来领受我的盛情美意,不过是我的错觉罢了,只是,这错觉未免太美了点。   如果,蓝天是一本无字天书,云必是无字的注脚,而我急速的车痕翻译云的语言于路面上则是最新出版的注疏。天空以变幻的蓝色铺叙,云以干净的手法描绘,然后交给我的眼睛去印刷,我们都在叙述一个夸父的故事。那个古老却仍年轻的神话。   我读懂了这一本无字天书。   从此热爱天空。无论何时何地,总献上我舒畅的笑声与问候的眼神。   后来,我的走姿变了。低着头,不理一切。凡尘太多,把我的心房占得客满。我很少再去关切天空。那时候,我几乎不再读云,曾经,我认为她是诗的放牧者。也不再殷殷探询季节的消息,曾经,我羡慕她是天庭的流浪汉。她的行囊里该有许许多多想像与美合著的故事,而我不再是爱听故事的少年。没有人能懂我望云的眼神。那时,天空是阴的。   梅雨开始,形成雨季。雨连续着,以一种无奈的落姿。日子开始有霉味。如果是一场滂沱大雨,倒还痛快,最怕的是有一搭没一搭的雨丝,像是乌云对大地不休地诉苦,无可奈何地。断断续续的雨,就如断简残编;不成句的字,不成字的笔画,组成一篇难懂的文章。诉得出的苦其实不是苦,诉不出的苦,方是真苦。云的倾诉,向来谁也不懂,大地不爱做考据。   生命的历程中,其实也有雨季。所有的豪情壮志都在一刹那间被打湿了,像湿了翅膀的鹰,沮丧地凝望阴霾的天空,想要振奋,却挣不断细细密密的网丝,想要展翅,却甩不掉羽翼上凝聚的重露。乌云至少还有大地可泄漏,不管懂不懂,泄完了,雨季也就过去了。而无处可诉的苦,日积月累地便在内心形成阴沉的气候,形成没有阳光的一方天空。最悲哀的是,明明心里延续着梅雨,脸上却必须堆积着虚伪的晴朗。生命之中,总难免有这样的季节。   等待阳光,是最折磨的等待。却又不甘心终日梅雨。有一天,路过淡水,见平畴绿野之上,太阳在一堆泼墨也似的乌云之中挣扎。时灭时显的光线,在天空中挣脱着要出来。我突然惊讶,内心深深地感动着。大自然总是无时无刻不在教我认识世界,传授给我力量新生的秘诀。天下没有永远阴霾的天空,只要让生命的太阳自内心升起。我感受到日出的惊喜。于是,我想起夸父,觉得他与我是如此地亲近。我聆听那血液在我体内窜流的声音,并感受到有一股蛮不讲理的生命力,在我的心里呼啸着,说要霸占整个春天。57\n美丽的孤独,无尽的思念汪国真也只有在思念的时候,孤独才显得特别美丽。思念是一种幸福的忧伤,是一种甜蜜的惆怅,是一种温馨的痛苦。思念是对昨日悠长的沉湎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正是在不尽的思念中,人的感情得到了净化和升华。没有距离,便没有思念。当轮船的汽笛拉响,当火车汽笛长鸣,当汽车的轮子开始转动,当飞机冲出跑道腾空而起,思念便开始了。也正是因为有了思念,才有了久别重逢的欢畅,才有了意外邂逅的惊喜,才有了亲友相聚时的举杯庆贺。思念折磨人,也锻炼人,更铸造了人的性格的沉稳和感情的深沉。思念别人是一种温馨,被别人思念是一种幸福,当然好的前提是——彼此思念。否则,单相思是一种哀愁,只被别人思念是一种负担。因为思念,月光被注入了人类浓郁的感情。月亮弯的时候,思念也弯,月亮圆的时候,思念也圆,不论月亮是弯是圆,思念是一首皎洁的诗。思念可以让你流泪,思念也可以让你含笑。不论你是哭着思念,还是笑着思念,在思念的时候,你都会心无旁骛。的确,思念也是一种纯净。思念在朗月下,思念在黄昏里,思念在秋雨中,美丽的景致,更易勾动人思念的情怀。美丽的景致,也更衬托出那些苍凉的美。伴随着不尽思念而来的必然是漫长的等待。美国女诗人荻金森说:“等待一万年不长,如果终于有爱作为补偿。”这真也可以说是一种思念中的忠贞与豁达。不论怎么说,思念都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一枚枚凝聚着深情的邮票,一封封散发着温馨的信笺,都是这些精神财富的内容。岁月尽可以象落叶一样飘逝,但这笔财富永存。在你迢迢的人生旅途中,它永远陪伴着你,给你绵绵不绝的温馨和取之不竭的力量!江南的雨江南的雨,真的古怪精灵,招呼也不打一声,便潇洒的推了窗进来,漫天漫地的飞舞着,仿佛一支年代久远的绝唱,落入红尘,悠远绵长;仿佛临湖而居的渔娘,洗濯在清水里银镯子,轻轻一抖,便洒落漫天星斗;又仿佛是夜幕下寻不了归路的小孩子,轻声的啜泣,叫人疼爱。而它的不期而至,又似乎淘气的未近人情,让回家的路多了几分泥泞。  我常常站在雨云的边缘遥望天宇尽头,上帝的使者手执白练,光临我居住的星球。那些梦幻一样的精灵,在我的眼睛里,翩迁起舞,它们轻吻着我的田野和森林,轻吻着我的草原和湖泊,它们轻吻着我的夜晚,还有我的黎明。江南的雨,带来遥远的讯息,湿润了我甜蜜的梦想。总是不切实际的想象,自己就是那一块坦荡的土地,当我静静的平躺,我可以,接触上帝仁慈的眼神。  有时候,我在雨中不经意的路过,前朝乱石堆筑的古道和拱桥,我驻足,倚着栏杆上岁月的痕迹,凝望、冥思。我知道,我脚下的这一块土地,名叫江南,我知道,江南的土地上,生长过无数凄婉的传说,生活过太多的才情。不知道,那雨线交织下的乌蓬,是否依旧,不知道,这身边轻拂而过微风,是否依旧。我想起我沐浴着的江南的雨,曾经清洗过西施的乌发,清洗过唐寅的风流,清洗过越王的长剑……而如今,它也清洗了我。  江南的雨,古老的让人迷失自己,似乎祖先滴下一颗清澈的泪,沿着岁月的脸颊,默默流淌,澄清灵魂里淡淡的风尘。我习惯性的张开双臂,在江南的雨中,是一尊潮湿的石佛,我眼神的尽头,有江南儿女的悲喜离聚,我知道,它们由来已久。江南的雨,又青春的空灵透明,崆礞的仿佛烟雾,柔弱的像是襁褓里花蕊。闭上眼睛,就感应到它的呼吸,那么轻微、那么平缓。而我,是一株青青的柠檬树,在江南广袤的原野里,一场小雨中。57\n  你不能说江南的雨是没有来由的无根水,站在古檐的水流下,舒展掌心,掬一缕甘冽的清泉,看它们在手中绽放水晶一般的花朵。它们从空中坠落,仿佛欢快的精灵,它们在我的手上破碎,仿佛淌着热泪的良心。雨线在空气中飞舞,我知道它们中的每一条都有出处,也许,它们来自青藏高原,雪的升华;也许,它们来自长江的尽头,在一片年代久远的孤帆背后;也许,它们从寒山寺辽远的钟声里来,背负着枫桥的月落乌啼;也许它们是西窗的一朵窗花,也许它们是灞陵柳树旁依依不舍的离别……此刻,它们在我的掌心里,那么娇小,那么柔弱,因为,它们是沿着江南的屋檐流淌下来的,江南的雨。  其实,对于这个喧嚣的红尘,我和它们一样,只是一介匆匆的过客,我们以物质的形式,在人世间幻化着。但我清楚,江南的雨和我拥有一样的灵性,轻轻的抚摸着被水流穿越的石头,我听见天空中,一阵细微的耳语,仿佛梵音——我来过……  江南的雨,真的精灵古怪,怎么一声招呼都不打,就推窗近来了。我还来不及拒绝它盛情的施与,只是依稀感觉孩子们欢快的吵闹,和老人们沧桑的笑。江南的雨,雾一样飘落,笼罩了我居住的小镇,笼罩了我,我的小镇,在江南的一角。  而江南,似乎已经很遥远了!听雨又下雨了,小雨。淅淅沥沥,飘飘洒洒,肆无忌惮的飘洒在我的肩头,慢慢打湿了衣服。天地间雾蒙蒙的,夹杂着一缕春的绿色,如女子面上的轻纱,一点点抚过羞涩,遮住一丝飞红,带来一丝朦胧。一丝凉意润进了心田,心里在沙沙做响,那是心感觉到了雨声,音就是沙沙的。一阵阵,一点点,仿佛不是落在地上,而是落在我的心田。长夜残灯明灭,细雨缠绵不绝,那是一份何等的无奈和忧寂啊。我喜欢听雨。静静地,坐在窗前听雨的气息,那是一种享受,一种心灵上的无与伦比的、愉悦的享受。听雨的婉转,听雨的深沉,听雨的低语,听雨的咆哮,听雨的微笑,听雨的吟唱、呐喊和怒吼。我想,雨,是有灵魂的。喜欢看这柔弱的精灵在空中恣意的飞舞,喜欢这轻轻柔柔的雨带着凉意钻进我的心里,穿过我的心房,喜欢感受和雨缠绵的无限风情。细品春雨的喃喃细语、夏雨的热情奔放、秋雨的哀怨伤感和冬雨的飘逸清高,才慢慢发现,一切的一切,都蕴含着雨的情感,一种说不清的无法用文字来表达的心灵的清静。“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一声春雷,叫醒了多少沉睡的生灵,山色空蒙的明丽,沾衣欲湿的轻细,吹面不寒的温柔,是否只待“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婉转身影?“远峰明夕川,夏雨生众绿”,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浇灭了心中的烦躁,空山新雨后的清新,洗尽铅华呈素姿,花枝柳色竞鲜好,尘埃落尽,只在那“前林夏雨歇,为我生凉风”的悠闲。秋雨梧桐叶落时,秋风秋雨愁煞人,又是一个只适合多愁善感的季节。朋友的相别,夫妇的相思,尽在那让人无言的滴答声中,只愿“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的惆怅换来“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的脉脉无语。“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这是一个孤单与温馨并存的时刻。“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茫然的你,是在回想天涯飘零的沧桑还是在追忆铁马冰河的豪放?57\n听雨,读雨,思雨,古人一腔情思,尽在雨中。潇潇雨歇,怒发凭栏,满腔热血,盼得三万军马,直捣黄龙,收复大好河山,那是岳飞的终身的夙愿;月圆月缺,悲欢离合,听着阶前的点点滴滴,一夜无眠,回想曾经的年少轻狂,黯然无语,那是蒋捷心中永久的殇;雨疏风骤,柔肠百转,与君相思,海棠不知愁,月满西楼,人比黄花瘦,那是李清照双船载不动的愁;留得残荷听雨,心有灵犀,情思三千,只恨不能慧剑斩断,深知情最扰人,却又明知故犯,那是李商隐此情可待的惘然……此刻,我也在听雨,静静地听雨,听自己与灵魂的对话,听真情的奔泻,听雨里年华的淙淙流淌……在雨里,我找到了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听雨,听心。人生,另一道独特风景回忆是一种幸福,甜蜜。回忆是一种思念,无奈。回忆,更是一种成长,能够从中汲取不足,用更好的心态诠释人生的道路。夜,冷冷寂寂。雨,沥沥淅淅。清冷寂静的夜沉默着无言的抑郁,沥淅缠绵的雨涤荡着心头的铅尘。静静地坐在房间里,听雨水轻轻地敲打着窗门,慢慢地任思绪如烟般飘荡,升华…回想经年飘流,满身风尘疲惫,累了,总是掩饰完美,伤了,总是伪装快乐。故常羡隐者,了无牵挂,无拘无束。荡一叶偏舟,游于山水,茗一盏清茶,聆听风月。或弹筝低吟游戏风尘,或闲云野鹤杳辞无踪。倦了,侧卧偏隅,惬之,挥毫兴墨,不无形美。然而,生活总是给人太多的启示,给人太多的制约。烦恼,牵挂,伤痛,疾病一如魔魅般挥之不去。所以,才放不下佛说的空性,道家的无为,儒家的忠孝。幼年的天真无邪,青春年少的青涩冲动,经年的拼搏漂浮,从而让人生有了许许多多的故事,许许多多的传奇。虽不曾跌宕起伏,却也波澜迂回。有时候,欲望如烈酒,喝得越多人越疯狂,往往代价是失去得更多。所以,人一定要学会舍得,也只是在施舍的同时,才能收获更多的快乐。岁月的无情,时光的飞逝,无不让人摇首感叹。因此,我们为追寻彷徨无措,为执着迷失自我。心尘的阴霾因冷漠而遮蔽,身上的旧伤因碰撞而撕裂,温馨的美梦因短暂而伤怀。当推开窗棂,掸拂灰尘,不经意间一缕阳光悄悄透露,和风从指缝轻轻溜进,徐徐相拥入怀,给人无限温暖。如情人温柔双手,抚摸间,暖流四溢,烫合经久不愈的伤口,抚平心灵创伤的顽疾。于是,美丽如出水荷花般一尘不染而绽放异彩,清凉纯洁的芳香让人更多了一份珍惜,呵护!闲暇里,常常为圣人那种超凡脱俗的情怀折服。隐于山林,飘于云水,抚琴吟唱,对酒当歌。不作岁月几何,但求朝夕拾屐,淡忘人生,忧乐无间。是何等轻松逍遥,仿若人间隔世,桃源流水之境。曾经为诗人笔下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怡然自乐陶醉,为《归去来兮辞》词语中,那种漠然世俗,独善其身的意境感染,更为孔明《出师表》那种忠诚不渝,鞠躬尽瘁的精神感动。故而,人生的课堂并不只是一种境界,并不是只有一种选择。其实,当你沉浸在个人的诗情画意,意聘想象空间里,也就意味着淡忘四周的事物。边偏的空旷豁达,执糜的华丽藻句,虽能给人无数的追捧遐想,却演绎不了人生的真正旅程。路还得靠自己去走,但求每一步走得踏实,跨得坦然。57\n尽管,不知道人生的下一站停靠在哪个地方?尽管,不知道命运的安排到底是怎样的结局?但是,只要我们执着于信念,敞开胸怀,吸纳蕴新,用一颗包容的心,不拘泥于偏好,关注更多的人生,畅写更美的人生。越步拾级而上,伸手登高攀顶。仰望天空,蔚蓝澄澈,俯视脚下,一览无余。然后,乘风御气,张开双臂,刹那间,整个身心融入天地之间,沐浴春风,追逐流云,放飞梦想,展望未来。用自己的双手,捧着温暖,洒向属于我们自己,平凡人生开心的天堂。这样,我们就是快乐的人生神仙。这又何尝不是---人生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铭记一生的八个谎言       儿时,小男孩家很穷,饭常常不够吃,母亲就把自己碗里的饭分给孩子吃。母亲说:“孩子们,快吃吧,我不饿!”——母亲撒的第一个谎。       男孩长身体的时候,母亲常利用周日去县郊农村河沟里捞些鱼来给孩子们补钙。孩子们吃鱼的时候,母亲就在一旁啃鱼骨头,用舌头舔鱼骨头上的肉渍。男孩心疼,就把自己碗里的鱼夹到母亲碗里,请母亲吃鱼。母亲又用筷子把鱼夹回男孩的碗里。母亲说:“孩子,快点儿吃吧,我不爱吃鱼!”——母亲撒的第二个谎。       上初中了,为了缴够男孩和哥姐的学费,当缝纫工的母亲就去居委会领些火柴盒回家,晚上糊了挣点钱补点家用。有个冬天,男孩半夜醒来,看到母亲还躬着身子在油灯下糊火柴盒。男孩说:“母亲,睡了吧,明早您还要上班呢。”母亲笑笑,说:“孩子,快睡吧,我不困!”——母亲撒的第三个谎。       高考那年,母亲请了假天天站在考点门口为参加高考的男孩助阵。时逢盛夏,烈日当头,固执的母亲在烈日下一站就是几个小时。考试结束的铃声响了,母亲迎上去递过一杯用罐头瓶泡好的浓茶叮嘱孩子喝了,茶浓,情更浓。望着母亲干裂的嘴唇和满头的汗珠,男孩将手中的罐头瓶反递过去请母亲喝。母亲说:“孩子,快喝吧,我不渴!”——母亲撒的第四个谎。       父亲病逝之后,母亲靠着自己在缝纫社里那点微薄收入含辛茹苦拉扯着孩子们,供他们念书,日子过得苦不堪言。胡同路口修表的李叔叔知道后,大事小事就找借口过来打个帮手,搬搬煤,挑挑水,送些钱粮来帮补男孩的家里。左邻右舍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都劝母亲再嫁。然而母亲多年来却守身如玉,始终不嫁,别人再劝,母亲也断然不听。母亲说:“我不爱!”——母亲撒的第五个谎。       男孩和他的哥姐参加工作后,下了岗的母亲就在附近农贸市场摆了个小摊维持生活。身在外地工作的孩子们知道后就常常寄钱回来补贴母亲,母亲坚决不要,并将钱退了回去。母亲说:“我有钱!”——母亲撒的第六个谎。       男孩留校任教两年,后又考取了美国一所名牌大学的博士生,毕业后留在美国一家科研机构工作,待遇相当丰厚,条件好了,身在异国的男孩想把母亲接来享享清福,却被老人回绝了。母亲说:“我不习惯!”——母亲撒的第七个谎。       晚年,母亲患了重病,住进了医院,远在大西洋彼岸的男孩乘飞机赶回来时,母亲已是奄奄一息了。母亲老了,望着被病魔折磨得死去活来的母亲,男孩悲痛欲绝,潸然泪下。母亲却说:“孩子,别哭,我不疼。”——母亲撒的最后一个谎。生活百态音乐与人生  人生如音乐。  有平缓、有激昂,有舒坦、有坎坷,有柔软、有刚烈;时而清澈欢心、时而黯然伤心,时而波澜不惊、时而汹涌澎湃。也许你会恨你的人生,但你肯定会爱上音乐。  人世间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你会感到厌烦、你会埋怨、你会发怒,但这都是些不明智的举动,然后你的脑海一片空白,随即或无意识的或习惯性地放出一首自己爱听的音乐,此时此刻,你会变得冷静,当然,人也变得理智了。是什么使你从愚蠢的愤怒中清醒?毋庸置疑,正是那首听起来令你舒心的歌曲,这是音乐的力量,它总会在你人生道路上的正确方向处为你点燃一盏照亮成功的灯。57\n  人偶尔的失意,会伤心;有一种音乐有一种失落,会伤人。人在失意的时候听失落的音乐会伤心,是否被音乐所伤?谁又说得清。  黄子华就说过这么一句话:“失恋听情歌等于漏煤气关窗。”失恋也是失意的一种。那么,当我们失恋时,是否要听童谣?听京剧?还是听《义勇军进行曲》?但依我看来,失恋以后,听一些疗伤情歌还是可以的,只要不要听伤感情歌。  对于失恋,只是人生中的一种生活特殊历练罢了,而我们没有理由以此来当挡箭牌把失恋后听情歌会更加伤心而把其成为拒绝听情歌的借口,那是逃避,那叫颓废。  要知道,曲不伤人人自伤。  音乐无罪,它不是使我们伤心的本源。它是优美漂亮的,在我们的人生中仅仅充当着心理治疗医生的地位,而我们没有理由把自己的心理一生推上邢台,更没有理由因为自己的失意从而抹杀自己的兴趣爱好。  人生的道路的确很长,也很复杂,如果缺少了音乐的陪伴,走着走着,我们就迷路了。  生活中,我们失意,有音乐鼓励;我们伤心,有音乐治愈;我们开心,有音乐助兴……音乐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它不分贫富贵贱,它不论男女老少,它不以优胜劣汰,它的高尚,无法代替。  社会昏暗庸俗,假如你没有政权可掌握、没有势力可控制、没有的地位可炫耀、不是高富帅、不是白富美……那么你应该感谢音乐,因为只有音乐会在你一无所有的时候依然陪伴着你,任由享受。如果你不懂音乐,不相信我说的话,那么你该好好与它了解了解了。  可以放心,音乐绝对不会抛弃你。  但人会抛弃音乐,不是完完全全的抛弃,而是突然对一首曾经很爱很爱听的歌曲感到厌烦,也许是你听到腻了,也许是你觉得OUT了,也许是你犯贱了。  但我只会告诉你,一个人对一首新爱上的音乐的热爱时间与这个人的花心程度成反比。也就是说,越快对一首新喜欢的歌产生厌恶感,就越花心;反之,若能听着一首歌久久未移情,那么则越专一。  人的一生热衷于音乐,音乐也会永远尽忠于人们。但我们对待音乐过于儿戏,只是一时兴起,从不懂永远珍惜。  我曾问自己“何为人生”?当我百思不得其解之时,我忽然间把人生与音乐联想于一起。那么“何为音乐”?我顿时醒悟,原来人生与音乐如出一辙——重在享受。  音乐是我们人生的导师,所以人生也离不开音乐。  是音乐伴随了我们一生,那么我们至少也要对音乐致上至高的尊重。月是故乡明季羡林57\n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的故乡的月亮。事情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个月亮,未免显得有点孤单。因此,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月亮总有什么东西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等,不可胜数。   我的故乡是在山东西北部大平原上。我小的时候,从来没有见过山,也不知山为何物。我曾幻想,山大概是一个圆而粗的柱子吧,顶天立地,好不威风。以后到了济南,才见到山,恍然大悟:山原来是这个样子呀!因此,我在故乡望月,从来不同山联系。像苏东坡说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完全是我无法想像的。   至于水,我的故乡小村却大大地有。几个大苇坑占了小村面积一多半。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一点烟波浩渺之势。到了夏天,黄昏以后,我在坑边的场院里躺在地上,数天上的星星。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   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但也颇而乐之,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第二天一早起来,到坑边苇子丛里去捡鸭子下的蛋,白白地一闪光,手伸向水中,一摸就是一个蛋。此时更是乐不可支了。   我只在故乡呆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漂泊天涯。在济南住了十多年,在北京度过四年,又回到济南呆了一年,然后在欧洲住了近十一年,重又回到北京,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年了。在这期间,我曾到过世界上将近三十个国家,我看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茫湖上,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异常喜欢。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想到我故乡那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无论如何我也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万万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我的故乡多少万里,我的心立刻就飞来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我现在已经年近耄耋,住的朗润园是燕园胜地。夸大一点说,此地有茂林修竹,绿水环流,还有几座土山,点缀其间。风光无疑是绝妙的。前几年,我从庐山休养回来,一个同在庐山休养的老朋友来看我。他看到这样的风光,慨然说:“你住在这样的好地方,还到庐山干嘛呢!”可见朗润园给人印象之深。此地既然有山,有水,有树,有竹,有花,有鸟,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一碧数顷,而且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不管是谁来到这里,难道还能不顾而乐之吗?   然而,每值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见月思乡,已经成为我经常的经历。思乡之病,说不上是苦是乐,其中有追忆,有惘怅,有留恋,有惋惜。流光如逝,时不再来。在微苦中实有甜美在。   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的月亮呀!我怅望南天,心飞向故里。学会欣赏郭光明欣赏别人,是对别人的尊重;被人欣赏,是别人对自己的承认;无人欣赏,是自己的不幸;不会欣赏,那是自己少了一双发现美的慧眼,缺少一个学会欣赏的心境。  歌德曾经说过:你要欣赏自己的价值,就得给世界增添价值。欣赏别人是发源于最原始的纯朴,最诚挚的感动,是自己最为完整健全人格的折射。  月落乌啼,凝固了千年的风霜;老树昏鸦,那是古道上悠哉慢行的瘦马。老虎有“森林之王”的美称,但它不能在树上逞威;狸猫虽无熊貔的凶猛,但它却有攀岩绝壁的矫健。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任何事物之所以能够生存,定有他生存的道理,定有他能够生存的空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管强者也好,弱者也罢,他们之所以生存于世,都遵循着共生共存的自然法则。  上天一视同仁地对待他的子民,关键是人们要学会欣赏,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眼光去审视别人,学会用平等的眼光欣赏别人,学会欣赏别人的长处或短处,学会欣赏别人光彩照人的一面,学会在自我欣赏的同时欣赏别人,学会在欣赏别人的同时欣赏自己,学会在别人的妙语如珠中,让自己口吐莲花,学会在别人龙飞凤舞的书卷里,读懂什么是豪情、什么是安逸。  57\n学会欣赏,欣赏失意下的动力,蓬勃时的苍凉,欣赏黎明时送来的曙光,寒冬里带来的温暖,欣赏自卑下转换的自信,挫折中摔打的练达。。。。。。学会欣赏,源于自己内心对他人的一种尊重,发于真情的一种认同。学会欣赏,你自然就会在巍峨的高山峰顶找到强悍、找到凝重,就会在伟岸的大树中获得自立、获得威严。  学会欣赏,你就发现,你想什么,什么就是你!子夜昙花恩师过世。其子邀我去拿些物品,留作永久的纪念。于是,我去他家搬回一株昙花。也许是对老师的感情难以割舍吧,总觉得世间万物,包括花魂鸟魄,冥冥中可以沉默交流。人离开了,见不到了,但他在我心中,于是便存在。昙花搬回来,静静紧靠屋檐下数月。自春入夏,人花无语,岁月无声,只有偶然翠绿,显示出它对环境的适应。新叶缓慢自旧叶中长出.黑斑渐褪,花树重新有着雍容气度,一如恩师的寡言性格,在低调行事风格中,始终带着浓郁而清晰的自信。我对花树没有期待,它存在,我已心满意足。就在寻常一天,竞意外发觉县花已垂首含苞了。何等蓦然而来的惊喜!不是花开花落,而是花的讯息。像久别的人,传来心花怒放的约会,直教人朝夕亟待。久闻县花只开一夕,是最初一夜,也是最后一夜.充满生命奋发与无常的哲理,便决心迎接它来临的启迪。那几乎是即时降临,一且发觉满蕾的翌夜,便有如忍俊不禁的笑容,迫不及待地绽开。黑暗夜晚,洁白花朵,如冬天雪夜,没有月光,星星也暗淡。它的来临使人震撼,也使人惊惶。有一种漫步而来的绰约,以缓慢节奏,进入生命最灿烂点,也是最颓废点,没有一丝保留,像爱与死!犹如一张昂首的险,花容就是一世青春。然而此花与众不同,它的才情志业极端隐秘,因而选择了寂静无人之夜,不屑在白日与红尘争艳。它极端美丽。尤其在孤独时,要在众芳国里遗世独居,又是何等勇毅果决?花开之夕,遂自有清雅幽香。香随夜转浓,弥漫四周,有如昭告天下:在这一夜,全世界只有一种花香,为一个人。为了此夜,必须是另一朵花,另一种香。永远没有重复,像一段情,或一个名字。它的性格极其刚烈。它幽雅绝俗.不只有意逃避四周繁华,甚至鄙弃热闹,喜欢冷清。它一夜尽情绽开无悔。花期虽短,绽放姿态却极为狂放,有一种壮士舍身之悲壮。但每年花季有如转世,无悔依然。我随即发觉,即使在短暂漆黑夜里,它的笑容已日渐难以为继,并带着英雄疲惫。本来雪白如银的花瓣,光芒四溅,几可灼伤人目;而后却慢慢苍白如纸,只隐约露出些许其原来风骨神韵。这一张脸,我想我最熟悉,最会为之伤心垂泪。那不只是物伤其类,更是命运中许多注定的无法回转与挽留。生命的确如此!许多灿烂时光,有如昙花一现。花开刹那,如幻如梦,花不知自己在盛开,梦中人更不觉自己在幻梦。惟有梦醒花凋,方悉前尘过往。我知道今夜花会尽情怒放,正如黎明一定会来临。辞世恩师如此幻过,今日我也如此梦过,将来我的学生还会如此幻梦下去,最终我们便会一一走入夜里。留下一生的纪录,其实不过是花与夜的争辉。向日葵张抗抗57\n 从天山下来,已是傍晚时分,阳光依然炽烈,亮得晃眼。从很远的地方就望见了那一大片向日葵海洋,像是天边扑腾着一群金色羽毛的大鸟。  车渐渐驶近,你喜欢你兴奋,大家都想起了梵高,朋友说停车照相吧,这么美丽这么灿烂的向日葵,我们也该作一回向阳花儿了。  秘密就是在那一刻被突然揭开的。  太阳西下,阳光已在公路的西侧停留了整整一个下午,它给了那一大片向日葵足够的时间改换方向,如果向日葵确实有围着太阳旋转的天性,应该是完全来得及付诸行动的。  然而,那一大片向日葵花,却依然无动于衷,纹丝不动,固执地颔首朝东,只将一圈圈绿色的蒂盘对着西斜的太阳。它的姿势同上午相比,没有一丝一毫的改变,它甚至没有一丁点儿想要跟着阳光旋转的那种意思,一株株粗壮的葵下笔挺地伫立着,用那个沉甸甸的花盘后脑勺,拒绝了阳光的亲吻。  夕阳逼近,金黄色的花瓣背面被阳光照得通体透亮,发出纯金般的光泽。像是无数面迎风招展的小黄旗,将那整片向日葵地的上空都辉映出一片升腾的金光。  它宁可迎着风,也不愿迎着阳光么?  呵,这是片背对着太阳的向日葵。  你在那片向日葵林子里久久徘徊,你抚摸它丝绢般柔润的花瓣,你摇晃它毛绒绒青绿色的枝干,你抑望枝头上那饱满的褐黄色果盘,你围着它不停地转圈,揉着眼一遍又一遍地望着太阳,生怕是自己的眼睛出了毛病――  那众所周知的向阳花儿,莫非竟是一个弥天大谎么?  究竟是天下的向日葵,根本从来就没有围着太阳旋转的习性,还是这天山脚下的向日葵,忽然改变了它的遗传基因,成为一个叛逆的例外?  或许是阳光的亮度和吸引力不够么?可在阳光下你明明睁不开眼。  难道是土地贫瘠使得它心有余而力不足么?可它们一棵棵都健壮如树。  也许是那些成熟的向日葵种籽太沉重了,它的花盘,也即脑子里装了太多的东西,它们就不愿再盲从了么?可它们似乎还年轻,新鲜活泼的花瓣一朵朵一片片抖擞着,正轻轻松松地翘首顾盼,那么欣欣向荣,快快活活的样子。它们背对着太阳的时候,仍是高傲地扬着脑袋,没有丝毫谄媚的谦卑。  那么,它们一定是一些从异域引进的特殊品种,被天山的雪水滋养,变成了向日葵种群中的异类?可当你咀嚼那些并无异味的香喷喷的葵花籽,你还能区分它们么?  你无法向它诉说你的惊奇,你茫然你沉吟,你百思不得其解。  于是你胡乱猜测:也许以往所见那些一株单立的向日葵,它需要竭力迎合阳光,来驱赶孤独,权作它的伙伴或是信仰:那么若是一群向日葵呢?当它们形成了向日葵群体之时,便互相手拉着手,一齐勇敢地抬起头来了。  它们是一个不再低头的集体。当你再次凝视它们的时候,你发现那偌大一片向日葵林子的边边角角,竟然没有一株,哪怕是一株瘦弱或是低矮的向日葵,悄悄地迎着阳光凑上脸去。它们始终保持这样挺拔的站姿,一直到明天太阳再度升起,一直到它们的帽檐纷纷干枯飘落,一直到最后被镰刀砍倒。  当它们的后脑勺终于沉重坠地,那是花盘里的种籽真正熟透的日子。  然而你却不得不也背对着它们,在夕阳里重新上路。天山脚下那一大片背对着太阳的向日葵,就这样逆着光亮,在你的影册里留下了一株株直立而模糊的背影。旷野与城市毕淑敏57\n城市是一粒粒精致的银扣,缀在旷野的黑绿色大氅上,不分昼夜地熠熠闪光。我听说的旷野,泛指崇山峻岭,河流海洋,湖泊森林,戈壁荒漠……一切人烟罕至保存原始风貌的地方。旷野和城市,从根本上讲,是对立的。人们多以为和城市相对应的那个词,是乡村。比如常说“城乡差别”“城里人乡下人”,其实乡村不过是城市发育的低级阶段。再简陋的乡村,也是城市的一脉兄长。惟有旷野与城市永无声息地对峙着。城市侵袭了旷野昔日的领地,驱散了旷野原有的驻民,破坏了旷野古老的风景,越来越多地以井然有序的繁华,取代我行我素的自然风光。城市是人类所有伟大发明的需求地,展览厅,比赛场,评判台。如果有一双慧眼从宇宙观看夜晚的地球,他一定被城市不灭的光芒所震撼。旷野是舒缓的,城市是激烈的。旷野是宁静的,城市喧嚣不已。旷野对万物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城市几乎是人的一统天下……人们为了从一个城市,越来越快地到达另一个城市,发明了各工各样的交通工具。人们用最先进的通讯手段联结一座座城市,使整个地球成为无所不包的网络。可以说,人们离开广义上的城市已无法生存。我读过一则登山报道,一位成功地攀上了珠穆朗玛峰的勇敢者,在返回营地的途中,遭遇暴风雪,被困,且无法营救。人们只能通过卫星,接通了他与家人的无线电话。冰暴中,他与遥距万里的城市内的妻子,讨论即将出生的孩子的姓名,飓风为诀别的谈话伴奏。几小时后,电话再次接通主峰,回答城市呼唤的是旷野永恒的沉默。我以为这凄壮的一幕,具有几分城市和旷野的象征,城市是人们用智慧和心血,勇气和时间,一代又一代堆积起来的庞然大物,在城市里,到处文明的痕迹,迟到于后来的人们,几乎以为自己被甲执兵,无坚不摧。但在城市以外的广袤大地,旷野无声地统治着苍穹,傲视人寰。人们把城市像巨钉一样,楔入旷野,并以此为据点,顽强地繁衍着后代,创造出溢光流彩的文明。旷野在最初,漠然置之,甚至是温文尔雅的接受着。但旷野一旦反扑,人就一筹莫展了。尼雅古城,庞贝古城……一系列历史上辉煌的城郭名字,湮灭在大地的皱褶里。人们建造了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的城市,以满足种种需要,旷野日益退缩着。但人们不应忽略旷野,漠视旷野,而要寻觅出与其相亲相守的最佳间隙。善待旷野就是善待人类自身。要知道,人类永远不可能以城市战胜旷野,旷野是大自然的肌肤。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何炅的坚持在一家电视台综艺节目组的办公室里,负责人又绞尽脑汁使出十八般武艺反复劝说了半天,何炅耐心地听完之后,仍旧坚决地摇了摇头:“我还是不同意您设计的娱乐环节。”何炅坚定的态度让负责人非常无奈。对方苦笑着说道:“现在的综艺娱乐节目的竞争非常激烈,如果不想出更新潮更稀奇古怪的点子,我们的节目肯定会被淘汰。我们很荣幸能请到您这样有影响力的主持人,希望通过您推出更劲爆的游戏环节,从而在收视率上能够创造佳绩。”负责人说完之后,紧张地看着环何炅,希望他能够同意自己设计的游戏环节。可是何炅还是一如既往地摇头,这时,何炅微笑着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在收看我的节目的观众里有很多年纪很小的孩子,您设计的那个游戏环节虽然很好玩,但是恶搞的程度太厉害。孩子们最喜欢模仿,这些游戏对成年人来说只是游戏而已,被恶搞的人无非一笑而过,可是孩子们之间这样互相恶搞的话,很有可能会造成意外的伤害和冲突。这就是我不愿意把这个游戏环节加入节目中的根本原因。”何炅的话让负责人陷入了沉思,可他还是有些不甘心放弃自己的创意:“如果不用这些新奇刺激的游戏节目,那么收视率及很难有所提高了。”57\n“我知道咱们做综艺节目这行的压力非常大,竞争非常激烈,如果不积极地求新求变,那么很快会被淘汰掉。”忽然,何炅话锋一转,继续说道,“可是我们做节目应该有自己的底线,那就是让大家只是单纯地高兴,而不会产生负面的影响。比如像你刚才说的那个节目,就容易给孩子一种错误的心理暗示,让他们去开一些过火的玩笑。我们设身处地为孩子们着想一下,你希望自己的孩子用学来的过分恶搞的手段去四处惹是生非,不仅让被恶搞者受到伤害,而且还让他自己也因为恶搞他人成为同学朋友之间最不受欢迎的人吗?所以我们要给孩子们传递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轻松诙谐的语言表达方式,却决不能给他们带来任何负面的心理暗示,这是对每一个孩子最大的保护,也是我们应该尽到的责任。”何炅说完这些,节目组的负责人也点了点头,他的话让负责人心里大受震动,半天都说不出话来。在何炅的坚持下,当天在节目的录制中,所有过分恶搞的游戏环节全部取消,而没有了这些刺激的游戏,节目的录制仍旧非常成功。那次节目录制之后,负责人和何炅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在一次接受采访的时候,负责人说起了这段往事,感慨不已:“何炅的善良超乎想象!他对节目的每一个细节都非常谨慎,任何能够给观众带来负面影响的东西都被他坚决放弃了,他不仅是在做节目,更是传递一种充满阳光而又安全无比的生活方式,让每一个看他节目的人都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鼓舞和温暖。”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备一张不伤害他人、不伤害自己而又乐观生活的态度,并且用这种态度去影响身边的每一个人,去影响整个社会,这就是做人的善良。文化感悟庄子,会飞翔的人朱以撒       深秋,在商丘的土地上走动,抬眼便可望见脱光绿叶的枝条。许多树在北方的深秋都是这种凋零的状态,变得毫无诗意而让人感到单调和枯索,如同一只美丽的锦鸡脱去一身毛羽那般。这时便可以看到挂在树杈上的一个个空巢。巢的主人都往南方过冬去了,它们有着矫健弹性的翅膀,随着时节的转凉,毅然起飞,抛弃当时辛劳筑就的巢。巢无法跟着飞翔,随着黄叶落尽而暴露无遗,秋风秋雨扑击着它,空巢就日渐一日地残破了。这时我想起商丘的一个古人———庄子。庄子和远行的鸟一样,善于飞翔。我接触庄子的文字是在读大学的时候。当时把他的作品和老子、孔子、孟子、韩非子的作品比较起来读。我经常用这样的方法来识别这个古文人和另一个古文人的差异,有时一些很小的差异也别想遮掩。在有了一段时间研读之余,诸家的语言特征就展示出来了。老子的文字词约义丰,简练过了头,就让人恍兮惚兮一时摸不着头脑;孔子的文字要比前者生动一些,有的形象性足以令读者倾倒;孟子学说虽说是孔学的发展,但在描述上走向更精美细腻的刻画;至于韩非子的文字,善以寓言出手,挥洒轻松里,笑后颇寻思。我一直觉得这些文字如与庄子的文采相比,毫无疑问是素了些。尽管社会后来的发展明显地循孔说来立名立言,可是要让自己怡悦和自在一些,则不妨多多翻动庄子的文墨,在这里,我们可以知道这只大鸟如何地飞翔。庄子的超脱很轻易被捕捉。据说他曾经做过蒙城的漆园吏,也曾经有楚威王拜他为相遭拒绝之说,余下的生活痕迹就不甚了了。现在似乎也没有什么人去对庄子行踪作细致地考订。那个时节各式各样的人物,都离我们太远了,有的已经模糊得如同雾色一般不可一掬。庄子的生动诙谐无所拘囿,使他从历史迷雾中走了出来,让我们点滴感受。我当然也品味了老子的玄乎、孔子孟子的实在、韩非子的狡黠。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敏感,尽管实在的人要遵循孔孟之说去建功立业,但在精神上,我还是更倾向庄子,以至于后来把诸子篇章略过,只余庄子。57\n飞翔的庄子是因为他极少牵绊,以至于他的思绪上九天下九渊无所不达。他的笔墨华章,我一直以为是梦境行程中的记录,那么窈兮冥兮,总是染上一层梦靥、梦幻般的色彩,创造出超现实的幻觉氛围来。读他的《逍遥游》,首句突兀而起:“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啧啧,真让人叫绝。那时候的人自然属性那么浓郁,科学的利器离他们那么遥远,却居然生出这样的浪漫情调。不消说这是先秦时期独一无二的寓言表现天才,即便在后来,我们又能找出谁来与之相媲美呢。这些超现实的荒诞怪异的人物,千奇百怪的形象,汇聚于庄子笔下,浩渺阔大又幽微蕴藉,也许有人要说庄子一定过着十分优渥的日子,闲来无事爱胡思乱想。错了,庄子的日子潦倒得很,“处穷闾陋巷,困窘织屦,槁项黄馘”,奇妙的想象却由此而生而长,可见物质和精神并不是合比例延伸的。庄子是那般地崇尚宇宙自然自我创造的“天籁”、“天乐”,他自然主义审美情怀得到了很大的释放,无遮无拦无始无终。现在我们读庄子,大抵哈哈一笑而过,日子是越过越实在了。像庄子这般心灵善飞的人,是那个善于表现的时代的硕果。那个时节是我们情感上牵绊颇深的时节,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极一时之秀。庄子是那时的一首诗,一首自由磅礴灵气冲天的长诗。由于看不懂的人多了,这首诗就被耽搁下来。庄子是异于常人,他的笔墨里,不时就出现一系列怪状错落的意象,结伴而过,姑射山神人、浑沌、水、镜,都成了超时空的象征。而现实中的他,即便是夫人过世,也敲着瓦盆歌唱。他眼中的死与生相等,都无所谓忧乐。这是常人难以理喻的。那个时节的人用他们争鸣的高低声响,张扬着他们的个性,让我们难以忘记。在我记住庄子的这个深秋,也记起了屈原。如果考据家没有算错的话,两人的生年是太接近了。当然,我不是因为年岁相仿才扯在一起,而是从生命的状态上说,屈原也算是一个能够飞翔的人。由于这个相似之处,放在一起比较才更有兴味。不同的是屈原不象庄子飞翔得那般轻松自如,他的牵挂太沉重了,他的心灵带着镣铐在飞,短暂的忘忧之后,又是深深的痛苦。后人看得比较痛心的是他对昏聩的楚怀王的痴迷和幻想,在他眼里,楚怀王、楚山楚水楚民都是连为一体的。他不愿正视战国七雄中,楚国也是积弱国,而秦国是那般的生机勃勃气吞万里如虎。屈原不惜以自己的血肉之躯肩住那已经走向衰败的楚国车轮子。可是谁来顾念他那逝水流年呢,他的放逐成为必然。屈原是在远离朝廷后开始心灵飞翔的,洞庭、沅水、辰阳、溆浦、湘水还有汨罗江,那时是这么地水天相接或地广人稀,他的心境变得阔大起来,他原本辅佐君王富国兴邦的角色稍稍淡化了。朝廷是回不去的,思路却异常发达和奇诡,他的腕下涌现出许多神灵仙人、虬龙鸾凤、香草美人。他让自己也生活在这个由自己想象编织成的意象世界里,自己也能饮朝露、食落英,浑身佩带着江蓠、辟芷、芰荷、芙蓉,散发着清香,宛若神仙一般。这个时候,应该是屈原最快乐的时候,他远离了龌龊,亲近了美好,可以自由自在地飞翔。这使他在孤独中更加自恋,他觉得能够解除内心的痛楚,只有这些快乐的仙人。他在这个瑰丽的世界飞翔的时日毕竟短而又短,泽畔行吟,夕阳古道,总是让他听到鼙鼓动地干戈交响,这时他飞翔的翅膀就如同灌满了铅,再也难以动弹了。57\n如果说庄子的处世有一种怡然自得和自由不羁的平民气味,那么屈原的处世则很有几分英雄主义的色彩。尽管那样的英雄在那样的时代必定要成为悲剧,但是屈原还是挺身而出了。在沉重的飞翔里,居然对神话传说、自然现象一气提出了一百多个问题。这些问题令后人惊叹不已,忙乱不已,这就是《天问》。后人有从宇宙生成方面去考证的;有从太阳循环的角度去引申的;还有从夏民族图腾崇拜去阐释的,莫衷一是。如果一个心灵芜杂的人,他还能有如此辽远的目光和敏感的心思么?在飞翔的高度上,两人都是乘奔御风一般的高手,这使我们翻开他们的文字,一不小心就坠入字里行间,不能自已。庄子死了,屈原也死了。对于庄子之死,从未听说他是怎么死的,死的过程已经了无痕迹。可以想见的是这么一个落拓的人,对于死一定是平静且微笑的,与生无异。而屈原的死却是一种意义,这缕汨罗江上的不沉之魂,千百年来成为教化后人的一种象征。当我吃着香喷喷的粽子,看着龙舟划过一道道涟漪,我马上想起了屈原。我同时想起了死亡的类型,庄子之死无疑属于喜剧,他的死如同他的梦,化蝶翩翩而去;屈原之死必然是一个悲剧,他是由于绝望而去死的,有责任感的屈原不是让自然界的代谢法则来执行,而是自己中断了生命的延伸,以至今人提起屈原颇感沉重。尽管如此,死亡所呈现的内容却是显而易见的相同,对他们两人来说,就是再也不能任意想象,不能自由自在地飞翔了。在古文人的许多辞章里,我抚摸到了他们各种各样的梦。时光绵长得让人晕眩,庄子和屈原的梦就越发瑰丽诱人,他们是那个时节令人瞩目的人物,又是耐得住今人慢慢咀嚼的。明显的是今人的翅膀上牵绊越来越多了,浪漫地飞翔真有些为难。我们也越来越少作梦了,因为在体现心灵的笔墨里已经缺乏这种描绘的激情。那种岁月深处的古典浪漫已经被现代的潮水浸湿了翅羽,成了一道遥远的梦影。有时候会不由自主地打开书本,随便一瞥就能望得见《逍遥游》和《离骚》,不由自主地在重温时,心回到那久远的神秘里,和他们一道飞翔。穿过岑寂的碎片朱以撒那方不毛之地一直为我神往。像我这般珍惜故纸的人,常常会留意典籍上、画册上的一些残破纸片。这些纸片都没头没脑,残损得不象样了。这时我总是心弦一颤:该不会又是楼兰的碎片吧?凑近前一瞥,十有七八,真是楼兰出土的残破纸片。楼兰,真是离我太遥远,又太亲近了。     曾经想过,楼兰于我来说,已不是地域上的一个名称了,而是一种精神领域的烙印。一开始我不知它具体的方位,只为那种莽原气象苍凉气息吸引,心想什么时候也走去看看。后来有人告知楼兰在罗布泊附近,不由让我倒吸了一口冷气:天啊!行动的信念顿时萎缩了不少。倘没有天赐的力量,是断断难以进入这神秘领地的。      我分外喜爱楼兰的残纸,从外观上看,边缘都被时光的风霜啃噬得斑驳陆离,犹如一片片洞见筋脉的黄叶。这些残纸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汉字,古朴而稚拙。只是由于残片,即便从内容上细审,我也弄不清哪页残纸居先哪页残纸在后。原先,贯穿纸片使其排列有序的细韧皮条,经不过风雨磨洗,不知哪一日清晨呼啦啦分崩离析,这一摞摞记载楼兰心迹的古纸本霎时如天女散花,散乱而破碎,再也无从整理。有序顿成无序,整饬变成芜杂。一些重要的记载被风吹雨打腐烂去,一些关键的词组也剥蚀风化,神秘的气息开始飞扬,越往后越神秘莫测。我想会有一些人,面对那无尽荒漠的方位,踮起脚神往地张望。      我们完全可以在精神上还原、再现当年丰饶的场景啊!    两千多年前的楼兰,何等富庶和滋润呀!这个美丽的绿洲王国有如丰满而妩媚的少妇,林木葱茏,水草丰茂,波光荡漾,百鸟啁啾,真正是一片乐土。它使黄河文化、恒河文化和古希腊文化水乳交融。楼兰以它的消失,使人感到再滋润饱满的生命,也会如流星一般,在瞬间化为虚无。57\n      这些古典的碎片由于没有完整性,它使人们也就看到一个碎片的楼兰,只看到那些舞文弄墨的楼兰人迷蒙的背影。在我把玩到的一些墨迹里,这时的书体,正处在隶楷若即若离的阶段,那种楷有隶意、隶含楷法的驳杂胶着状态,醰醰有味品之不厌。这些墨迹和相应时期的魏晋名流风格如隔江海。楼兰残纸墨迹总是那么素朴,淡墨青衫一般天然动人。当然,有些笔画真的没有写好,读起来直让我皱眉头,不像是专门训练过的书手所为。深目高鼻的楼兰人,此时还没有学会含蓄呢。有时用笔恍若马背上挥刀,直通通地就挥了过去。这宛如在纸面上作长枪大戟格斗,咣当作响。我当然不太习惯这种表现方式,觉得太抛筋露骨,只是书写中一如既往地不作态,则是我屡屡赞美的。这时的江南名士,已经能写得一手流畅婉转的好字了,楼兰人的字迹却都处在未完成的品相里,似乎等着后人去弥补。可是我感到了字里行间充溢的宗教神秘的气息。佛教进入中原,首先要途经此地,是这里的人过早地皈依了吗?这真是一个饶有深味的问题:有技巧的人足以达到完美,却全然写不出如此韵致,是心灵空间缺少了什么吧?      我觉得没有必要回避斯文赫定这个也许会让人不愉快的名字。20世纪初,这个具有探险血统的人就来到罗布泊附近的荒漠上,发现了遗弃千年的楼兰遗址,挖掘的序幕就此拉开。可以轻易推想,20世纪初亲近罗布泊边缘会是何等的艰难。但是斯文赫定还是千里迢迢地赶来了。有些人有着狼狗一般敏锐的嗅觉,而且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伙、一群,只要破旧的中国哪里有宝藏浮出土面,都会把这伙子人招引过来。斯坦因不是到了敦煌,轻易就把藏经洞的珍贵经卷搬走了一大批吗?华尔纳则动了点科学的脑筋,发明了一种特殊的胶水,专门用来粘走那些活灵活现的鲜艳壁画;还有一位叫范莱考克的德国人更绝,跑到荒无人烟的高昌故城的柏孜克里克石窟,硬是用犀利的狐尾锯,把壁画连土锯了下来,然后装箱运走。      这类事情在那个时节委实太多了。如今我只能粗疏地在自己那张记事地图上作种种颜色的记号,这里或者那里。这种登堂入室的文化搬运行径,曾使我们蒙羞并且愤慨不已。    风沙越来越沉重地覆盖在楼兰遗址上,终日无绝,漫过基础,漫过墙堞,漫过城楼,着力剥蚀着突兀处,料想在不久,就连高耸的烽燧也要被遮埋,遗址外相将荡然无存。一切绚丽和辉煌,在如许长的岁月中,被黄沙摧残成一片迷蒙。      只余下楼兰残纸了。它们尽管是残片,却必将长存,就像楼兰上空的长风和楼兰身体上的沙丘一样长存。这些碎片有自身的特性,获得朴素的色调和质地,尤其是时日赋予了它们长存的生命力,已不惧怕世俗的侵入了。      我慢慢地走近楼兰,当然是心路历程接近了。楼兰在我心目中破碎万端,和碎片的纸本一个模样。其实,认识一个世界要达到周全是不可能的。面面俱到,反而什么都达不到,什么都肤浅之至。从史料的完整性要求来衡量,碎片使人怜爱不已,但它的物质价值已抵不上完好者。若从审美价值上说,碎片却具有相当强的象征性,借残象以会意,妙在存残之间、藏显之外。把栏杆拍遍梁衡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作家的只有一人,这就是辛弃疾。这也注定了他的词及他这个人在文人中的唯一性和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在我看到的资料里,辛弃疾至少是快刀利剑地杀过几次人的。他天生孔武高大,从小苦修剑法。他又生于金宋乱世,不满金人的侵略蹂躏,22岁时他就拉起了一支数千人的义军,后又与耿京为首的义军合并,并兼任书记长,掌管印信。一次义军中出了叛徒,将印信偷走,准备投金。辛弃疾手提利剑单人独马追贼两日,第三天提回一颗人头。为了光复大业,他又说服耿京南归,南下临安亲自联络。不想就这几天之内又变生肘腋,当他完成任务返回时,部将叛变,耿京被杀。辛大怒,跃马横刀,只率数骑突入敌营生擒叛将,又奔突千里,将其押解至临安正法,并率万人南下归宋。说来,他干这场壮举时还只是一个英雄少年,正血气方刚,欲为朝廷痛杀贼寇,收复失地。但世上的事并不能心想事成。南归之后,他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支羊毫软笔,他也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而只能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为历史留下一声声悲壮的呼喊,遗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57\n应该说,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是以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的形像留存在历史上和自己的诗词中。时隔千年,当今天我们重读他的作品时,仍感到一种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比如这首著名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做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我敢大胆说一句,这首词除了武圣岳飞的《满江红》可与之媲美外,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人堆里,再难找出第二首这样有金戈之声的力作。虽然杜甫也写过:“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军旅诗人王昌龄也写过:“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但这些都是旁观式的想象、抒发和描述,哪一个诗人曾有他这样亲身在刀刃剑尖上滚过来的经历?“列舰层楼”、“投鞭飞渡”、“剑指三秦”、“西风塞马”,他的诗词简直是一部军事辞典。他本来是以身许国,准备血洒大漠,马革裹尸的。但是南渡后他被迫脱离战场,再无用武之地。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他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只能热泪横流。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水龙吟》谁能懂得他这个游子,实际上是亡国浪子的悲愤之心呢?这是他登临建康城赏心亭时所作。此亭遥对古秦淮河,是历代文人墨客赏心雅兴之所,但辛弃疾在这里发出的却是一声悲怆的呼喊。他痛拍栏杆时一定想起过当年的拍刀催马,驰骋沙场,但今天空有一身力,一腔志,又能向何处使呢?我曾专门到南京寻找过这个辛公拍栏杆处,但人去楼毁,早已了无痕迹,唯有江水悠悠,似词人的长叹,东流不息。辛词比其它文人更深一层的不同,是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我们今天读其词,总是清清楚楚地听到一个爱国臣子,一遍一遍地哭诉,一次一次地表白;总忘不了他那在夕阳中扶栏远眺、望眼欲穿的形像。辛弃疾南归后为什么这样不为朝廷喜欢呢?他在一首《戒酒》的戏作中说:“怨无大小,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成灾”。这首小品正好刻画出他的政治苦闷。他因爱国而生怨,因尽职而招灾。他太爱国家、爱百姓、爱朝廷了。但是朝廷怕他,烦他,忌用他。他作为南宋臣民共生活了40年,倒有近20年的时间被闲置一旁,而在断断续续被使用的20多年间又有37次频繁调动。但是,每当他得到一次效力的机会,就特别认真,特别执着地去工作。本来有碗饭吃便不该再多事,可是那颗炽热的爱国心烧得他浑身发热。40年间无论在何地何时任何职,甚至赋闲期间,他都不停地上书,不停地唠叨,一有机会还要真抓实干,练兵、筹款,整饬政务,时刻摆出一副要冲上前线的样子。你想这能不让主和苟安的朝廷心烦?他任湖南安抚使,这本是一个地方行政长官,他却在任上创办了一支2500人的“飞虎军”,铁甲烈马,威风凛凛,雄镇江南。建军之初,造营房,恰逢连日阴雨,无法烧制屋瓦。他就令长沙市民,每户送瓦20片,立付现银,两日内便全部筹足。其施政的干练作风可见一斑。后来他到福建任地方官,又在那里招兵买马。闽南与漠北相隔何远,但还是隔不断他的忧民情、复国志。他这个书生,这个工作狂,实在太过了,“过则成灾”,终于惹来了许多的诽谤,甚至说他独裁、犯上。皇帝对他也就时用时弃。国有危难时招来用几天;朝有谤言,又弃而闲几年,这就是他的基本生活节奏,也是他一生最大的悲剧。别看他饱读诗书,在词中到处用典,甚至被后人讥为“掉书袋”。但他至死,也没有弄懂南宋小朝廷为什么只图苟安而不愿去收复失地。辛弃疾名弃疾,但他那从小使枪舞剑、壮如铁塔的五尺身躯,何尝有什么疾病?他只有一块心病:金瓯缺,月未圆,山河碎,心不安。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这是我们在中学课本里就读过的那首著名的《菩萨蛮》。他得的是心郁之病啊。他甚至自嘲自己的姓氏:57\n烈日秋霜,忠肝义胆,千载家谱。得姓何年,细参辛字,一笑君听取。艰辛做就,悲辛滋味,总是酸辛苦。更十分,向人辛辣,椒桂捣残堪吐。世间应有,芳甘浓美,不到吾家门户。(《永遇乐》)你看“艰辛”、“酸辛”、“悲辛”、“辛辣”,真是五内俱焚。世上许多甜美之事,顺达之志,怎么总轮不到他呢?他要不就是被闲置,要不就是走马灯似地被调动。1179年,他从湖北调湖南,同僚为他送行时他心情难平,终于以极委婉的口气叹出了自己政治的失意。这便是那首著名的《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依危楼,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据说宋孝宗看到这首词后很不高兴。梁启超评曰:“回肠荡气,至于此极,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长门事”,是指汉武帝的陈皇后遭忌被打入长门宫里。辛以此典相比,一片忠心、痴情和着那许多辛酸、辛苦、辛辣,真是打翻了五味坛子。今天我们读时,每一个字都让人一惊,直让你觉得就是一滴血,或者是一行泪。确实,古来文人的惜春之作,多得可以堆成一座纸山。但有哪一首,能这样委婉而又悲愤地将春色化入政治,诠释政治呢?美人相思也是旧文人写滥了的题材,有哪一首能这样深刻贴切地寓意国事,评论正邪,抒发忧愤呢?但是南宋朝廷毕竟是将他闲置了20年。20年的时间让他脱离政界,只许旁观,不得插手,也不得插嘴。辛在他的词中自我解嘲道:“君恩重,且教种芙蓉!”这有点像宋仁宗说柳永:“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柳永倒是真的去浅斟低唱了,结果唱出一个纯粹的词人艺术家。辛与柳不同,你想,他是一个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痛拍栏杆,大声议政的人。报国无门,他便到赣南修了一座带湖别墅,咀嚼自己的寂寞。带湖吾甚爱,千丈翠奁开。先生杖屦无事,一日走千回。凡我同盟鸥鹭,今日既盟之后,来往莫相猜。白鹤在何处,尝试与谐来。破青萍,排翠藻,立苍苔。窥鱼笑汝痴计,不解举吾杯。废沼荒丘畴昔,明月清风此夜,人世几欢哀。东岸绿荫少,杨柳更须栽。(《水调歌头》)这回可真的应了他的号:“稼轩”,要回乡种地了。一个正当壮年又阅历丰富、胸怀大志的政治家,却每天在山坡和水边踱步,与百姓聊一聊农桑收成之类的闲话,再对着飞鸟游鱼自言自语一番,真是“闲愁最苦”,“脉脉此情谁诉”?57\n说到辛弃疾的笔力多深,是刀刻也罢,血写也罢,其实他的追求从来不是要作一个词人。郭沫若说陈毅:“将军本色是诗人”,辛弃疾这个人,词人本色是武人,武人本色是政人。他的词是在政治的大磨盘间磨出来的豆浆汁液。他由武而文,又由文而政,始终在出世与入世间矛盾,在被用或被弃中受煎熬。作为封建知识分子,对待政治,他不像陶渊明那样浅尝辄止,便再不染政;也不像白居易那样长期在任,亦政亦文。对国家民族他有一颗放不下、关不住、比天大、比火热的心;他有一身早炼就、憋不住、使不完的劲。他不计较“五斗米折腰”,也不怕谗言倾盆。所以随时局起伏,他就大忙大闲,大起大落,大进大退。稍有政绩,便招谤而被弃;国有危难,便又被招而任用。他亲自组练过军队,上书过《美芹十论》这样著名的治国方略。他是贾谊、诸葛亮、范仲淹一类的时刻忧心如焚的政治家。他像一块铁,时而被烧红锤打,时而又被扔到冷水中淬火。有人说他是豪放派,继承了苏东坡,但苏的豪放仅止于“大江东去”,山水之阔。苏正当北宋太平盛世,还没有民族仇、复国志来炼其词魂,也没有胡尘飞、金戈鸣来壮其词威。真正的诗人只有被政治大事(包括社会、民族、军事等矛盾)所挤压、扭曲、拧绞、烧炼、锤打时才可能得到合乎历史潮流的感悟,才可能成为正义的化身。诗歌,也只有在政治之风的鼓荡下,才能飞翔,才能燃烧,才能炸响,才能振聋发聩。学诗功夫在诗外,诗歌之效在诗外。我们承认艺术本身的魅力,更承认艺术加上思想的爆发力。有人说辛词其实也是婉约派,多情细腻处不亚柳永、李清照。近来愁似天来大,谁解相怜?谁解相怜?又把愁来做个天。都将今古无穷事,放在愁边。放在愁边,却自移家向酒泉。(《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丑奴儿》)柳李的多情多愁仅止于“执手相看泪眼”、“梧桐更兼细雨”,而辛词中的婉约言愁之笔,于淡淡的艺术美感中,却含有深沉的政治与生活哲理。真正的诗人,最善以常人之心言大情大理,能于无声处炸响惊雷。我常想,要是为辛弃疾造像,最贴切的题目就是“把栏杆拍遍”。他一生大都是在被抛弃的感叹与无奈中度过的。当权者不使为官,却为他准备了锤炼思想和艺术的反面环境。他被九蒸九晒,水煮油炸,千锤百炼。历史的风云,民族的仇恨,正与邪的搏击,爱与恨的纠缠,知识的积累,感情的浇铸,艺术的升华,文字的锤打,这一切都在他的胸中、他的脑海,翻腾、激荡,如地壳内岩浆的滚动鼓胀,冲击积聚。既然这股能量一不能化作刀枪之力,二不能化作施政之策,便只有一股脑地注入诗词,化作诗词。他并不想当词人,但武途政路不通,历史歪打正着地把他逼向了词人之道。终于他被修炼得连叹一口气,也是一首好词了。说到底,才能和思想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像石缝里的一棵小树,虽然被扭曲、挤压,成不了旗杆,却也可成一条遒劲的龙头拐杖,别是一种价值。但这前提,你必须是一棵树,而不是一棵草。从“沙场秋点兵”到“天凉好个秋”;从决心为国弃疾去病,到最后掰开嚼碎,识得辛字含义,再到自号“稼轩”,同盟鸥鹭,辛弃疾走过了一个爱国志士、爱国诗人的成熟过程。诗,是随便什么人就可以写的吗?诗人,能在历史上留下名的诗人,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当的吗?“一将成名万骨枯”,一员武将的故事,还要多少持刀舞剑者的鲜血才能写成。那么,有思想光芒而又有艺术魅力的诗人呢?他的成名,要有时代的运动,像地球大板块的冲撞那样,他时而被夹其间感受折磨,时而又被甩在一旁被迫冷静思考。所以积300年北宋南宋之动荡,才产生了一个辛弃疾。风雨任平生  他的多情造就了他的豪放;他的豪放造就了他的豁达;他的豁达造就了他的风雨无阻,“风雨任平生”的一生。他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  苏轼一生风雨,一生坎坷,然而,无论他走到哪里,他的名字就响彻在那里的天空中,响彻在那里的人们的心坎上。他的“一蓑风雨任平生”道尽了千古的真理,让人懂得用开朗、宽容、阔达的心去面对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和物;让人知道用感激、豁达的心境去挑战我们的人生。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了多少英雄豪杰。我们的苏轼站在曾经是三国人物竞风流的赤壁面前,像一个关西大汉,手持铁板,大声高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57\n。这是他历经风雨后的坦然,这是他真情的告白。他知道在有生之年用美酒来面对如画江山,如梦人生。  古人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美丽的西湖承载了多少中国文人的梦,苏轼虽被贬至此,然而他没有悲怆,没有哭天地,没有愤愤不平,风雨任平生。他懂得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简单的道理。于是,一道苏堤便横卧西湖。他要让西湖储藏的心灵,淹没掉他所有的痛苦,所有的忧伤。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常做岭南人。”这是他被贬至天涯海角的海南所作的诗。他用荔枝的甜美洗去了官场的污垢。他宁愿一辈子做一个普通的岭南人,每天尝尽甜美的荔枝。你看,这是一个何等豁达的心境,官场的风雨,生活的风雨均无法阻挡他心灵的前行。他要让他的一生过得甜美、豁达。  《明月几时有》一词道尽了诗人在外想念家人的心境。“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然而他也没有因此悲伤叹息,对生活失去勇气,失去信心。他让天上的明月传达自己对远在千里之外的故人、家人的思念。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不仅让他的风雨的一生得以升华,而且抚慰了多少中国人思乡思人的心灵。这个时候,他把豁达的心交给了饱怀思念之情的人们。他要告诉他们——生活的风雨摧不倒我们,我们同在。  风雨的一生;豁达的一生;美丽的一生;多情的一生。  苏轼,永垂不朽。王者的心态2010年12月24日,当年仅16岁的她夺得了女子国际象棋世界锦标赛冠军,成为国际象棋历史上最年轻棋后时,并没有引起人们过多的惊呼,所有熟悉她的人都知道,她拥有一种成年人都少有的王者心态,成为棋后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57\n在国际象棋比赛中有一个规则,就是边下棋边做记录。对于一般的棋手来讲,字迹工整只是在顺境时、慢棋时,而在逆境时、快棋时往往都会潦草应付,这一点教练都是认同的。可对她来讲,不管什么情况下,都会一笔一划地记录,她的字迹总是那么工整,连谢军、诸宸等棋后看到后都感到惊讶,好像输赢对她没有丝毫影响似的。  这是一种超越年龄的成熟与淡定,她自己也说:“我好像一直以来就不是特别看中胜负,所以影响可能自然就没有那么大,没有那么大的波动。我自己不太在意是不是能够打破纪录,下棋时全部心思都是怎么走好下一步棋,结果没想太多。”  其实,作为年龄最小的国手,她比赛所面对的对手多数都比她大,有的还大几十岁,按说怎么也会有心理压力,影响心态,可她一点都没有,不管对手是谁,教练也好,队友也好,世界棋后也好,甚至是59岁的世界棋王卡尔波夫也好,在她的眼中都只是一个坐在对面的普通人而已,她不会想太多,也不去想他年龄有多大啊,有多厉害啊,她脑子里装的就是棋。  有人说这可能是因为她太顺利了,9岁获得国际象棋世界少儿锦标赛冠军,10岁破格入选国家队,12岁成为世界最年轻女子国际特级大师……天才、神童当然拥有绝对的自信,因为她鲜有对手。可在她的国象生涯中,并没有传说中的所向披靡,她也有败走麦城之时,在2008年国际象棋女子世锦赛上,她输给了俄罗斯棋手科斯坚纽克,只有14岁的她虽然也有些遗憾,可她不仅没有哭鼻子,而且还非常有风度地在第一时间向对手表示了祝贺,赛后她也没有刻意躲避与教练和队友们的交流,坐电梯时为了和大家一起走,她还特意在电梯口等着,丝毫不用别人担心她的情绪。  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怎么会有如此好的心态呢?教练说她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大气,心理素质好,因此胜负对她影响不大。可在她看来,遗传只占很少一部分,更重要的是父母给她的教育。她说她的父母一直很开明,从没有逼迫过她练棋,也从没给过她任何关于成绩的压力,他们告诉她下棋要专注于下棋本身,而不是输赢。  是的,在她父母眼里,孩子能够身体健康,开心生活就是最重要的。他们带她走上国象之路,完全是基于她的兴趣。5岁那年,她和同伴一起玩玻璃跳棋,刚学会怎么玩儿的她,很快就没有对手。看到孩子的特长,父母出于培养智商的角度,把她送到了市少年宫。那里有围棋、中国象棋、国际象棋,她选择了后者,因为她喜欢国际象棋的棋子那特别的形状,捏着马头,一“脚”将圆脑袋的皇后“踢”倒也让她觉得很过瘾。  父母为了培养她,也付出了太多的艰辛,从老家江苏兴化,到山东齐鲁晚报棋院,再到北京的国家队,他们一路跟随,先是母亲辞去了医院的工作,后身为公务员的父亲也办理了停薪留职,成了“北漂”一族。如此用心良苦,当然是望女成凤,可她好象并没有感觉到。她只知道,在她碰上和棋、输棋的时候,父母总是以讲笑话和故事的方法适时调整她的心态,从棋外与她作进一步交流,让她内心里仅有的一点点压力也消除了。  没有压力的比赛是那么自然,没有压力的训练就是一种享受,让她投入,让她喜欢,她练棋从不用教练督促,无论是否是在训练时间,她都会呆在训练室里抱着国际象棋专业书籍打谱,几年下来,她积累的棋谱就有2000多。在国象队,正常情况下,她从周一到周五每天要训练四、五个小时,她从不会觉得枯燥,也没有因为下棋感到过特别累。  她虽然也想过拿世界冠军,当国象棋后,但她从不刻意去追求,她希望顺其自然。可她实在没有想到,这一天来的那么快。她就是侯逸凡。  2011年1月8日,《纽约时报》评论说:“若有人代表崛起的中国,不会是政治局领导,不是互联网大佬,而是一位安静的态度温和的年轻女孩,棋手侯逸凡。”据悉,比尔·盖茨在看完《纽约时报》有关侯逸凡的报道后,也对这位从未谋面的小姑娘竖起了大拇指。其实,他们的称道与盛赞,看中的并不仅仅是结果,更是那样一种超越输赢、享受过程的王者心态。◆例文篇◆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在家庭,你感受到父母的爱;在学校,你感受到师生的爱;陌生的人向你伸出援助的手,你感受到社会处处是美、处处是爱。爱是亲情,爱是友情,爱是纯真,爱是人类永恒的美丽。请以“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考场佳作踮起脚尖   57\n夜很深了,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父母还未回来,我有些怕了,也有些生气。一家三口挤在这二室一厅的房子里,家具很少,却还是有一部老掉牙的黑白电视机,虽然穷,却仍是不愿低头。在这个陌生的大城市,我没有钱去上优秀的高中。但我有自己的理想与目标,我虽然衣着破旧,却有自己的尊严。今年是高三二期了,高考是我实现人生梦想的转折点。  唯一让我心中有一丝不满的便是父母,他们每天总是那么早地起床离去,又是那么晚的回来。我多么想有一次我们一家三口在周末去公园游,去河边吹风,可是连这一点小小的要求,上天也没有给过我一次答应。  不行,今天一定要等到他们回来。我知道他们是为了挣钱,是为了我,可是我不愿他们如此劳累。我愿意过得更艰苦些,毕竟我还有很长的明天。  门外的楼梯隐约传来了一丝丝响动,那么轻、那么微弱、缓慢,那声音慢慢地靠近,到了门口,颓然停下。  过了好一会儿,才慢慢的听到一丝轻微的金属碰撞声,一个物体慢慢地插入锁孔,又是一声轻轻的转动声。门,悄然打开了,“轻点,孩子睡着了”,这是母亲的声音。  我能感受到她正踮着脚尖向我走来。  没有声音,我却能感受得到,那个轻轻的脚步,正一步步地温暖我的心。“又踹了被子!”  母亲轻轻地拉过被子,慢慢地移到我的身上,又抽身慢慢地离去……  自始至终,家中的灯没有亮一下,也没有发出什么很大的声音,只有父母那踮起的脚尖,一步步踩在我的心头。  拉过被子蒙住头,我强忍着声音不被流露,泪水却一行一行的滑落。、这一晚,我不知道自己哭了。多久,我只知道湿了一大片。  男儿有泪不轻弹,今夜我却泪千行!多少年了,多少个日日夜夜!每晚父母都是这样踮着脚尖,在一片漆黑的房间里慢慢地移动,我还有什么要感到生气呢?  朱自清有父亲的背影,史铁柱(生)有母亲推着轮椅的身躯,傅聪有傅雷先生殷切的家书,而我,我有什么?我有父母踮起的脚尖!  父母是平凡的,父母对子女的爱却是伟大的,是无与伦比的,是一个人一生最大的财富。踮起脚尖,父母的爱,今生永不忘,也不敢忘!【满分理由】全文叙写夜深躺在床上的一个时间片段,表现父母夜深回家踮起脚尖走路对“我”的关爱和“我”对此盼感悟,切合题意。文章整体思路清晰,情感丰沛,有感染力。结构安排和表达方式的运用,也显示了考生相当不错的素养和能力。文章开笔很简洁地推出一个具体情境,二、三自然段既是“生气”的注脚,也是后文的必要铺垫。父母回家“踮着脚尖向我走来”部分的描写符合躺在床上的感受,表述真实。铺写已然充足,情感自然喷发,将父母“踮起的脚尖”与朱自清父亲的背影等类比,让这种关爱与深情升华到人类情感的普遍性这一高度,使主题更富有深意。习作例文棉花海里的一季高一四班赵晓晓57\n初冬的夜来得特别早,透着寒意的黑夜使街上的行人少了许多,偌大的城市只留下绵柔的呼吸声,万家灯火已熄灭,人们在静静的熟睡……而我的思绪却绵绵不止,鼻子凑近身上那床透着棉花清香的新被子,吮吸着它的气味。还记得这棉花是今年深秋时和您一起去买的,当时选棉花时您绕着几个棉花老农面前的棉花看了一遍又一遍,不时拿起来问闻一闻。那样子真如一个经验丰富的内行人,的确您是内行人。还记得那年初秋的一个中午吗?初秋的正午仍透着些许酷夏的热,正午的太阳高高的挂在天上,稍有刺眼的光线洒向大地。由于这稍带炎夏的特点,我懒懒的窝在房里不愿出门,坐在沙发上看着精彩的电视节目,不知不觉时间已至晌午。随着十二时钟声的敲响,我这才记起母亲已在棉花田里忙了一上午,想到母亲还未曾吃饭,便起身关上那个电视去田间找母亲。路上的行人极少,有的也只是匆匆的过路人,路两旁高大的白杨树也终败于季节的更替,树干渐干,树叶也泛起了黄晕,不时有一两片树叶飘落,弯腰拾起一片落叶只见那树叶的脉络依旧清晰,但颜色却不再光鲜透着沉寂的黯淡……走过两片棉花田,便到了自家的棉花田。放眼望去,波浪翻动的棉花海里只有一个黑色的蝴蝶在飘动,她忙碌的摘采棉花,全然不顾脸上汗水的肆虐流淌,在风中泛起层层涟漪的棉花里只凸显出着一身黑色服装的她……走进棉花田注视着母亲,只见他麻利的摘着棉花,然后把棉花放入身边的袋子。他弯下直起的重复劳作着,不时用手捶捶自己的背。细看母亲已增了许多银丝,和空中飘动的棉絮融为一体,舞动的棉絮落在母亲头上那个分不清哪些是白发哪些是棉絮,岁月的痕迹印上母亲的发丝,眼角流出一滴泪……母亲看到向他走近的我,说:“天这么热,跑来这干什么?”稍带点责备却让我觉的十分温暖。我努力使自己不哭对母亲说:“妈,咱回家吃饭。”一路上,我和母亲手挽手,棉花海里的一季让我懂了母亲不曾说出的爱。夜深了,拥着新被子甜甜的入睡……记忆中的那双手高一四班孙文烨那是怎样的一双手?黝黑的肤色中夹杂着几分黯黄,粗糙的手掌上布满岁月无情重刻的伤疤,是那么令人恐惧。遍布的狰狞却有着些许熟悉,越来越近,渐渐的向我挥来……猛然从床上坐起,平复了下跳动不已的心,用水将那份突如其来的翻涌镇压了下去,手拭了拭从额间滚落的冷汗,不免心虚。突然的梦中惊醒使我了却睡意,闭了眼回想那梦中的手掌,宽厚温热。岁月给予的痕迹像是给那双强壮有力的手镀上了一层金色,透出些许慈蔼,显出万分柔情——那,是父亲的手。是那双慈祥的手,在我跌倒时小心翼翼地将我拉起,笨拙的手略显僵硬的轻拍我膝上的土,告诉我:“别急”。是那一双温热的手,在我从噩梦中惊醒时轻揽过我的肩,在背后抚慰着,告诉我:“别怕”。是那一双饱经沧桑的手支撑着这个相依为命的家。岁月的洗刷将鹅卵石冲的圆滑,却将那双手冲的布满伤痕。我不记得为那双手做过什么,永远不忘那双手带给我的牵挂。冬日,寂静的输液室里三三两两的人或休息,或看护。冰冷的液体随静脉流向我的心房,刚扎上针几分钟,整条胳膊都有些麻木。忽然输液管轻轻晃动,我顺势望去,黄黄的手上缠绕了一圈又一圈的塑料管,手指微卷,似乎想把自己的那分热传递到输管的尽头。另一只手轻覆地面,半蹲着身子,努力保持着平衡。“爸,你休息一会吧。我没事。”我轻声语。“胡说没事胳膊还这么冷。你好好睡一觉,不用管我。”父亲轻晃着身体说。57\n我感到眼眶温热,流尽的精神已疲倦,流入身体的液体渐渐有了暖意,那么舒适惬意,在这寒风呼啸的冬天沉沉睡去……当那一双略显恐怖的手牢牢紧牵一双白嫩的小手时,是怎样的一幅场景?父亲的语极少出口,即使有,也压抑在心底,用无声的爱呵护儿女成长。两只交握的手仿若架起的桥梁,使心与心更加贴近,相偎相依。沉稳如山无言无语的父亲,只会用手来表达自己那笨嘴拙舌说不出的爱。手表现出的父爱是如此的深厚,捂得人心暖,温和平淡却经久不息……2.请以“经营自己”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要鲜明。考场佳作经营自己世上无完人!在这世界上,很多人都在不停地追求所谓的完美,他们不断地改善自己,修饰自己,一日到夜,将改掉缺点作为自己毕生的目标。但殊不知,芸芸众生之中有几人是没有缺点的?蔓沙珠华的大千世界中,有几人能谓之为完人?巴菲克会因为决策失误而资产大缩水;孔明尚且会失算殒命七星阵;苏轼曾经感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千古名流,绝代圣人亦是不可谓完美!所以,完善自己,并非不断地改正缺点,而应该经营自己,扩大自己的长处,让自己在某一方面超越他人,出人头地,亦可谓之完美。经营自己需要的是果断。比尔·盖茨在哈佛大学时期是学政法的,他的成绩十分优异,正当各位导师都认为比尔毕业后会成为一位出色的律政才子之时,他却做出了一个令人大跌眼镜的决断。他决定放弃学业,而转投当时并不被外界看好的信息技术产业。事实证明比尔·盖茨的果断决定是正确的,微软公司通过比尔·盖茨经营成为了软件业巨头,他经营自己的长处成功了。经营自己需要勇气。当今美国总统奥巴马,曾经因为自己是一个白人与黑人的混血儿并时常受到欺侮而自甘堕落,整日如行尸走肉般地生活,直到有一天,外祖母告诉他:“你要看到自己的长处!”使奥巴马勇敢地决定,一定要成为美国政坛的大人物,不再让人看不起自己,于是他不断地经营自己的长处,练就了超人的口才,掌握了过人的政法知识,在新一届美国大选中脱颖而出,成为了美国第一位黑人总统。经营自己同样也需要信心。中国钢琴王子郎朗曾经告诉记者,每次他在国际大赛上演奏钢琴,都把钢琴看作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也许身体会有疤痕,会有缺陷,但他要做的只是把最美好的一面展现给听众。因此,他每次演奏,都顺其自然地将乐章充满激情,充满信心地表达出来。郎朗的每次演奏都激情四射,就是因为他信心满满地经营自己。经营自己,就好比混于沙碛的金子,千锤百炼之后,金子一定会发出耀眼的光芒。经营自己,好比藏于深山的宝玉,磨光了,一定会价值连城。经营自己,好比万山丛中一点红,让人注意到自己。完美并不美,要的是经营自己!经营自己我就是我,全世界独一无二。不是倨傲自大地自我欣赏,而是饱含自信地高声呐喊;不是盲目无据地自我肯定,而是坚定不移地相信自己。每一个人的身上都会有无数颗闪烁的星星,而塑造有个性的自我就在于你能否挖掘自己潜在的能量将自我燃烧成一颗硕大无比的太阳。潜在的能量便是你与生俱来的优点。不要盲从于纷繁富饶的锦绣之美,不要随波逐流于混沌浑浊的泥潭之间,做个能干的船长,驾驶着乘载自己无数闪光点的游轮,勇敢地驶向弥满着曙光的东方。认识自己,经营自己,挑战自己,勉励自己!57\n东施效颦,引来耻笑一片。品析此举,其实亦乃出于众人皆有的“爱美之心”,只是因为展示自己的措施不当而使“物极必反”。可爱的东施啊,其实我读懂了你的自卑与苦闷,爱美无错,可惜你没有发现自己的优点而盲目跟从。你有一颗纯洁美丽的心,要知道爱自己的人必须首先爱他人,将自己端庄稳重地打扮,即使外在美尚不能得,但内在美是每个需要修炼的啊。如果每个女生善于经营自己,那么世界就是飘逸着仙女的天堂。且说那宝钗妹妹可是我最喜欢的巾帼。世人对你褒贬不一,可我却独爱你那一身冰雪聪慧的不凡气质,脱去曹大师对你加以神话故事的渲染外壳,你不也只是个平凡而又灵洁的纯情女子。小女佩服的便是你驾驭自我的高招。琴棋书画的才情一概不落,嫉妒阴沉的阴暗一略藏好。人不都是有两面的?而宝钗妹妹却可以巧妙地掩藏内心丑恶的欲望,将自己最华美的一面展现给世人,这亦是经营自己的一大收获啊。世间的混沌,人世的竞争,告诉我们:只有经营好自己,才有立足于社会的不倒之席。美国前几任总统的夫人,希拉里亦是位奇女子。她将自己的经营得有条不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政员,妻子,每一个角色都驾驭得恰到好处。在政府官员面前,她是一位干练强势的女子,在丈夫面前,她是一位沉稳宽容的妻子。这一切都源于她对自己那份自信,她善于经营自己的成果。当崇光洒向每一个充满希冀的孩子的脸上时,不必再逃避,不必再自卑。燃烧你自己,发挥自己的长处,让自信的笑脸永远成为90后的象征。经营自己,让自己成为一颗炽烈激情的夕阳!习作例文经营自己社会像一汪大海,而我们的人生像在这大海中漂泊的船只,掌舵的是我们自己,只有善于把握方向,才不会在大风大浪中迷失自己。经营自己——像海底的珍珠,无限展示自己的光彩。现在说起新东方英语,大家都会为它竖起大拇指。它是中国惟一一家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企业。然而有谁知道它的CED俞敏洪有着如此不平凡的经历。为着北大的梦想,俞敏洪考了三次大学,最终以数学刚好合格,语文、英语近乎满分的成绩被录取于北大。终于他看到自己的优点,开始苦心研究英语。数学不好的缺点并没有阻碍他的成功之路,而是他英语的优点,使他登上事业之巅的路途更为平坦。因为放大优点,善于经营自己,正是俞敏洪成功的秘诀。经营自己——像向日葵,执着地朝着自己的所爱。出于医学世家的他偏独爱植物研究,迫于父亲的压力,他选择了神学,然心依旧痴迷于植物学。终于他为自己的所特有的才能争取到了一次远航。这一次的出行,他极大的释放了自己独特的才能,回国后仅用了三年时间便完了《进化论》。他就是达尔文。他没有因家庭的压力而放弃了自己对自然科学特有的才能。也许达尔文在他的家族中是个医学无能者,但在自然科学界他却是个天才。达尔文,经营自己,为自己所爱,为自己所特有的才能持之以恒的努力,成为了人类史上的一代伟人。经营自己——像蜗牛,一步一步往上爬。高考,大学,出国深造,是每个父母对孩子的期望。高考在即。她却选择了放弃。不是因为她的成绩不能考上大学,而是她明白了自己所拥有的才能不能在高考中体现,大学生活也许更会埋没这独特的才能。她拿起笔,开始了写作生涯。也许参加高考,她也能成为众多大学生中的一员,但也许我们就读不到她那既美丽又悲凉的文字。她就是霍艳,用手中的笔经营起自己所独特的才能。我们正准备经历高考的磨炼,学习好的同学也许会进入高等学府,进一步完善自己所学的知识,善于经营自己的他们,会发现自己不善于言表,却有聪明的头脑。他们会成为某方面的专家,只要他们把握好自己的船舵。每个人各有所长,发挥自己所特有的才能,在这社会中我们都会成为一颗闪亮夺目的星星。57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21:37:06 页数:58
价格:¥3 大小:267.00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