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3新教材高中历史复习第38讲医疗与公共卫生课件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35

2/35

3/35

4/35

剩余31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38讲 医疗与公共卫生\n必备知识•自主排查关键能力•素养提升命题溯源•聚焦高考\n必备知识•自主排查\n课程标准1.知道古代历史上疫病的流行与影响,了解中医药的主要成就和西医在中国的传播、发展过程。2.了解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n知识点一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1.历史上的疫病(1)疫病:天花和鼠疫。(2)影响:疫病威胁人类健康,导致政治、经济变动。(3)防治①公共卫生措施:古罗马和中国注重改善公共卫生条件;大灾后,及时掩埋尸体,采取各种方法预防疫病。②医疗:青蒿对疟疾的治疗作用;人痘接种防治天花,牛痘接种法;“巴氏消毒法”;发明青霉素。(4)救治机构:①西汉晚期政府“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对疫病患者进行隔离治疗。②古罗马的医院也收治疫病患者。\n2.中医药的成就(1)古代①治疗学:战国扁鹊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断疾病;《黄帝内经》是一部重要的中医基础理论著作;东汉华佗创制“麻沸散”和“五禽戏”,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提出对疾病进行辨证施治,奠定了中医临床学基础;建立在经络学说基础上的针灸学,适应症广泛,效果显著,简便经济。②药物学:东汉《神农百草经》、唐朝的《唐本草》、明朝李时珍著有《本草纲目》。(2)现代:中西医结合。\n3.西医在中国的传播(1)西医成就①17世纪,英国生理学家威廉·哈维著成《心血运动论》,揭示了血液循环的规律。②荷兰人列文虎克通过手工磨制显微镜,对微生物进行了细致观察。③19世纪,人们将生理与临床结合起来,创立了实验药理学。(2)传播过程①鸦片战争后,分科完备、技术先进的西式医院在通商口岸建立起来。随后,西医院校也建立起来。②公共卫生:中国大城市公共卫生事业逐渐发展起来,科学处理垃圾及粪便、推广自来水、改善食品卫生状况等。\n知识点二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1.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1)基本医疗卫生制度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建立:20世纪中期以来,许多西方国家建立了基本医疗卫生体系。②公共疾病防控:有效控制了麻疹、百日咳、白喉、脊髓灰质炎、肺结核等重大传染病。中国大力推广计划免疫,积极防治传染病。③公共卫生监督:国家把食品、饮用水、药品的安全监督视为重要工作,出台了一系列相应的法律法规。\n(2)医疗服务制度①世界:二战后,西方国家的医疗服务体系日益完善,欧洲尤其北欧国家宣布建成“福利国家”。②中国: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把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等一系列内容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范围。改革开放后,国家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等确保全民病有所医。\n2.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对社会生活影响(1)促进了人民健康状况的改善;(2)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3)强化了全民的卫生意识。\n1.史学新论——瘟疫动摇了基督教的正统神学瘟疫动摇了基督教的正统神学,使其失去了在思想上的垄断地位。它不仅使教会失去了在思想方面的专制地位,也使其政治地位逐步衰落。黑死病之前支撑思想和文化秩序的主要机构是教会和大学,但这两个机构都遭到了很大的打击。——赵立行《1348年黑死病与理性意识的觉醒》\n2.构图解史——中医学和中药学的区别与联系\n3.知识拓展——中国近代“中西医论争”(1)背景:鸦片战争后,西方近代医学传入中国,对中医形成挑战。(2)内容:前期以争医术为主,后期以争医政(人员、经费、地位)为主。(3)影响:有利于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有利于中西医学的融合和中医的现代化。\n4.构图解史——现代医疗体系\n5.知识拓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我国农民(农业户口)自己创造的互助共济的医疗保障制度,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n关键能力•素养提升\n探究点 生命至上——医疗与公共卫生[学术前沿]西医在中国的传播19世纪中叶以后,西医在中国日益广泛而深入地传播开来。许多传教士在华行医、建立医院、开办医学校、翻译医学书籍和出版医学刊物。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开始官派留学生,1872~1875年选派120名幼童赴美留学,其中有5人从事医学工作。明治维新后日本西医发展很快,不少中国留学生在日本间接吸收了西医知识。19世纪70年代以后,一些清廷官员和洋务人士(如荣禄、李鸿章等)体验到了西医的功效,就带头或动员富商捐资创办教会医院,各地受医人数大为增加。20世纪初,中医人士开始自发地学习西医,西医影响力逐渐超过了中医。——郭剑波《论近代“西医东渐”的途径与反响》[思维激活]材料从多个角度介绍了西医在中国传播的原因。\n[史料实证]我国的医疗卫生体制史料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国医疗卫生制度体系忽视集体卫生机构和个体医生的作用,片面强调卫生事业的福利性质,对卫生事业的投入不足,医疗服务机构及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不高,医疗服务质量下降。1978~1984年,我国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加强医疗机构内部的管理,对医疗卫生体制进行了初步探索。1984~1992年,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正式启动,其核心思想是“放权让利”,扩大医院自主权,内容涉及办医体制、管理体制、分配机制、收费制度、事业经费补偿机制等医疗体制的多个方面。\n1992~2005年,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向前推进,内容主要涉及城镇职工医疗保障制度、医药卫生体制、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农村卫生体制等方面。2005年至今,在总结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医改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整理自李玉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反思》[解读]史料从1978~1984年、1984~1992年、1992年~2005年、2005年至今四个阶段阐述了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发展。\n[探究]概括我国新时期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特点。提示:特点:顺应经济发展要求;覆盖范围日渐扩大;政府主导;逐步推进;城乡兼顾。\n[历史解释]二战后英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特点及影响(1)特点①采取立法手段推动,为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②覆盖面广,惠及大众。③实行基础医疗和医院医疗两级服务制。④政府高度重视,不断推动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完善。⑤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政策不断调整。(2)影响: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稳定与发展;促进了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但加大了国家财政负担。\n[家国情怀]实施医疗保障制度的意义(1)有利于实现收入再分配,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2)一定程度上能够消除劳动者对疾病风险的后顾之忧,增加消费支出,扩大有效需求。(3)有利于合理使用卫生资源,提高卫生服务的效率。(4)保证劳动者的身心健康、劳动力的正常再生产,促进社会生产和经济的持续发展。(5)有利于稳定社会生活,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因疾病而带来的社会不安定因素。\n命题溯源•聚焦高考\n真题引领——在体验中品悟真谛[示例][2020·新高考江苏卷,12]新中国成立初期,一位老大爷谈到种痘运动说:“现在的国家真好,共产党毛主席处处关心我们,从解放后,没听说哪个地方闹天花,也看不见有麻子的孩子啦。我家的四个孩子,要是在过去请‘花先生’栽‘花’,顶少也得一石来粮。”这则材料作为例证,可用来说明()A.社会主义改造成效显著B.新中国获得民众政治认同C.民主政治建设扎实推进D.卫生防疫体系的全面建立答案:B\n[剖析领悟]\n[演练1][2021·新高考辽宁卷,15]1851年欧洲国家召开第一次国际卫生大会,1907年国际公共卫生办公室建立,尔后,国际联盟卫生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相继成为疫病防治领域技术咨询者和跨国行动计划的倡导者、领导者、协调者和实施者。在此过程中,国际卫生防疫体系()A.经历了从区域到全球的转变B.阻止了流行病在全球传播C.顺应了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D.始终是以欧洲国家为主体答案:A\n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国际卫生大会最先在欧洲召开,而后扩展到国际层面,经历了从区域到全球的转变,A项正确;阻止了流行病在全球传播,与事实不符,排除B项;国际卫生大会最先在欧洲召开,而后扩展到国际层面,经历了从区域到全球的转变,而非经济区域集团化,排除C项;始终是以欧洲国家为主体,在材料中未涉及,排除D项。\n[演练2][2020·新高考天津卷,4]1910~1911年间,当鼠疫波及华北之时,颇有影响的《大公报》刊载了天津官医院的来稿,详细介绍了鼠疫的危害、病因、症状以及预防鼠疫的方法;还开设专栏介绍防疫知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报刊宣传()A.加速了清朝防疫体系的建立B.开启了对疫情的专业研究C.推动了公共卫生意识的增强D.控制了疫情的暴发和扩散答案:C\n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大公报》对鼠疫相关事项的宣传和开设专栏宣传防疫知识的做法,有利于推动民众形成预防鼠疫、加强公共卫生的思想观念,因此报刊宣传推动了公共卫生意识的增强,C项正确;报刊开设防疫专栏宣传鼠疫预防知识不能等同于政府建立防疫体系,A项错误,排除;报刊从属于舆论宣传,而对疫情的专业研究应归属于医疗卫生机构,B项错误,排除;对疫情相关知识的宣传有利于增强民众应对鼠疫的能力,但不能达到控制疫情的效果,D项错误,排除。\n创新应用——在训练中提升能力1.[2022·山东招远一中月考]《论语》记载,伯牛生病了,孔子去慰问他,隔着窗户握着伯牛的手说:“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这一记载()A.说明春秋时期已经确立了疫病隔离制度B.反映了儒家学派对探视病人的礼节规范C.可作为研究当时传染病防治的历史资料D.可用于论证儒家“天人感应”思想的来源答案:C\n解析:《论语》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论语》中关于伯牛生病,孔子隔窗慰问的记载能够证明当时可能出现了传染疾病,可作为研究当时传染病防治的历史资料,故选C项;该记载不能证明春秋时期建立了疫病隔离制度,排除A项;“隔窗慰问”并非儒家学派探视病人的礼节规范,排除B项;“天人感应”思想是汉代董仲舒提出的,排除D项。\n2.[2022·山东滨州期末]中医认为食品和药品没有明确的界限,如果患者的病不严重,就不用药,而是用五谷、果蔬等食品调理。这体现的中医药学理念是()A.天人合一B.药食同源C.辨证施治D.简便经济答案:B解析:五谷、果蔬等食品被中医当作药物,调理轻症患者,体现了药食同源的医药学理念,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天人合一的理念,A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中医药学主张辨证施治,C项错误;简便经济的理念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错误。\n3.[2022·山东青岛胶州实验中学质测]宋明时期,有些儒医反对将行医作为谋生的手段,而强调将行医作为一种道义的事业。如金末元初医学家李杲将传道作为选择弟子的首要标准,而明代龚信提出好医生要“心存仁义”,“不计其功、不谋其利,不论贫富,施药一例”。据此可知当时儒医()A.坚守传统的义利观B.心怀家国天下的社会责任C.信奉清静无为信条D.注重个人良知和道德修养答案:A\n解析:根据“有些儒医反对将行医作为谋生的手段,而强调将行医作为一种道义的事业”“心存仁义”“不谋其利”可以看出当时儒医坚守传统的义利观,故A项正确;材料与天下观不符,排除B项;行医救人并不是清静无为,排除C项;材料并不仅仅是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而是儒医的义利观问题,排除D项。\n4.[2022·山东莱州一中开学考试]新冠肺炎疫情中,人工智能技术和产品虽然尚处于初期探索应用阶段,但它们在疫情分析、图像识别、体温监测、病毒检测、辅助诊疗等诸多方面都发挥了巨大作用。这说明()A.信息技术改变了社会发展趋势B.人工智能提高了公共服务水平C.科技水平决定了国家主权安全D.科技推动医疗机构职能的转变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可知人工智能在应对新冠疫情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说明人工智能提高了公共服务的水平,故选B项;信息技术加速了社会发展的趋势,而非改变,排除A项;C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医疗机构的职能并没有发生转变,排除D项。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7-08 18:28:03 页数:35
价格:¥3 大小:493.86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