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3版新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2单元第6讲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件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43

2/43

3/43

4/43

剩余39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n第6讲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n目标定位·明考向主干梳理·理思路考点探究·释难点典例研析·立标杆\n目标定位·明考向\n素养考向概念聚焦1.结合汉至唐的选官制度,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选官制度变化的原因、趋势及影响2.搜集相关史料,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汉至唐中央行政制度的变化及作用3.结合赋税制度的变革,从“唯物史观”“历史解释”角度认识唐代两税法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影响九品中正制、科举制;三省、三省六部制;租调制、租庸调制、均田制、两税法\n主干梳理·理思路\n一、选官制度1.九品中正制(1)创立时间:_____时期。(2)特点①中央委任_______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朝廷按等级高低授以相应的官职。②选官标准从初创时期的重视_____、道德和才能,演变为西晋时期主要看重_____。(3)影响:将评议权收归中央,在一定时期内加强了中央集权;但逐渐成为维护_____特权的工具。曹魏中正官家世家世士族\n2.科举制(1)背景①随着_____的没落,九品中正制无法继续。②随着经济的发展,庶族地主势力壮大,他们要求相应的政治地位。士族\n(2)创立与完善过程①隋朝建立后: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_________的方式选拔官员。②隋炀帝时,始建_______,科举制度形成。③唐太宗增加了考试科目,以_____和明经两科为主。④武则天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_____和殿试。⑤_______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分科考试进士科进士武举唐玄宗\n(3)影响①积极:科举制使出身___________的读书人通过相对_____的考试参加政权,扩大了统治的基础,提高了官员的_________,加强了中央集权。②消极: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内容和方式日益僵化,消极作用日益明显。〔概念阐释〕庶族:又称“寒门”“寒族”。魏晋南北朝时不属于士族的家族,大多为普通中小地主。社会中下层公平文化素质\n二、中央行政制度的演变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三省制:尚书台改称_______,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它们共同辅助_____,行使权力。2.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1)正式确立:_______时期。(2)职权特点①三省的职权分工明确,又彼此制约。_______负责草拟皇帝的诏令;_______负责审核诏令,有不妥者驳回;_______负责执行,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尚书省决策隋文帝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n②三省长官共议国事,执宰相之职。③唐太宗时常给品位较___的官员以宰相名号,扩大任用_____的范围。④宰相议事的地方称为政事堂,后叫_________。政事堂的设立,提高了工作效率,三省出现了_______的趋势。(3)影响①分工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②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此后历朝产生了深远影响。低宰相中书门下一体化\n〔图解历史〕三省六部制的运行机制\n三、赋税制度1.魏晋时期的租调制(1)开始实行租调制:按___征收粮和绢帛。(2)北魏孝文帝改革:颁布_______,规定一夫一妇每年纳___为租,纳___或布为调,受田农民承担定额_____。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户均田令粟帛租调\n2.唐初的租庸调制(1)内容①将赋税征收对象定为21—59岁的成年男子。②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___。影响:以___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政府的_________也有了保障。庸庸财政收入\n3.唐朝后期的两税法(1)背景①天宝年间,土地兼并盛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无法维持。②政府_________锐降。(2)目的、时间、实施者:为了解决_____困难,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财政收入财政\n(3)内容①每户按_____和资产缴纳_____,按_____缴纳地税,取消_______和一切杂税、杂役。②一年分_____和秋季两次纳税。(4)评价①简化税收名目,扩大_____对象,保证国家的_________。②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_____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_____的人身控制。人丁户税田亩租庸调夏季收税财政收入人丁农民\n[特别提示]两税法的征课原则:“量出以制入。”中央根据财政支出定出总税额,各地按照中央分配的数目向当地人户征收税款。\n考点探究·释难点\n[史料一](汉代)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后汉书》主题一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选官制度变化\n[史料二](西晋)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者哉!——《晋书·段灼传》[史料三]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钱穆《国史新论》\n[问题1]据上述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与史料一、史料二体现的选官制度相比,史料三体现的选举制度在人才选拔方面具有的优势。[提示1]史料一体现的察举制强调品德,史料二体现的九品中正制强调家世、门第,二者具有较强的人为性、主观性;史料三体现的科举制看重才学、考试成绩,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体现了公开、公平的原则。\n[拓展]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和演变趋势\n[史料四]汉武帝以雄才大略独揽事权,于是重用内朝尚书,夺宰相权,晚年又用中书。(曹)魏世,中书监始参大政,东晋则侍中始优,下逮(南朝时)宋、齐,尚书、中书、侍中三者皆为辅臣……唐代中央最高机关,依然是魏、晋以来的尚书、中书、门下三省,但他们现在已是正式的宰相,而非帝王之私属。其职权分配,则中书掌定旨出命,门下给事中掌封驳,尚书受而行之;古代的宰相权,现在是析而为三。主题二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汉至唐中央行政制度的演变\n[问题2]根据史料四概括汉、魏晋、唐三个时期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归纳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独揽事权”的方式。[提示2]汉武帝设内朝以夺相权,魏晋时期出现了三省,隋唐时期三省长官正式成为宰相。方式:(另设机构)转移相权;分割相权(相互牵制)。\n[拓展]三省六部制的特点(1)相权三分。中书省起草政令,门下省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这样既互相制衡,也分工合作,从而提高行政效率。(2)职权分明。三省职权按行政程序划分,一切政令从起草(中书省)、审核(门下省)至执行(尚书省),都经由三省处理。(3)加强皇权。分散了宰相及中央机构的权力,互相牵制;同时,将尚书省权分六部,推动部门牵制与机构运转。(4)节制君权。皇帝所颁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以相权节制君权,可弥补君主才干的不足。\n[史料五]赋役之制……课户每丁租粟二石。其调随乡土所产绫、绢、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输绫、绢、者,绵三两;输布者麻三斤……凡丁岁役二旬,无事则收其庸,每日三尺(布加五分之一)……凡丁户皆有优复蠲免之制(诸皇宗籍属宗正者,及诸亲,五品以上父祖、兄弟、子孙及诸色杂有职掌人)……悉免课役。——《唐六典》主题三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唐代赋税制度的变革(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n[史料六]由于土地兼并逐步发展,失去土地而逃亡的农民很多。农民逃亡,政府往往责成邻保代纳租庸调,结果迫使更多的农民逃亡,租庸调制的维持已经十分困难。……公元780年,唐朝推行两税法,两税法的主要原则是只要在当地有资产、土地,就算当地人,上籍征税。同时不再按照丁、中(以年龄分为黄、小、中、丁、老五类)的原则征租庸调,而是按贫富等级征财产税及土地税,将贵族也纳入征税范围。——摘编自黄永年《唐史十二讲》\n[问题3](1)据史料五及所学知识,归纳这种赋税制度的主要特点。(2)根据史料六,指出两税法取代租庸调制的原因,分析两税法在征收标准和纳税对象上的新变化。[提示3](1)按丁征税;以实物税为主;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贵族官僚享有免交租庸调的特权。(2)原因:土地兼并严重,租庸调制难以维持。变化: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到以资产、土地为主;增加纳税对象(贵族官僚也要交税)。\n[拓展]均田制与租庸调制、两税法的相互关系(1)租庸调制是以均田制为基础和存在的依据:租庸调制规定,凡是均田制下授田的农民每年必须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量的租调和代役税(庸);同样,推行租庸调制的前提是授田给农民,即推行均田制。(2)均田制遭到破坏而使得租庸调制在中唐之后为两税法所取代,由于无法保证授田,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的盛行,加上安史之乱后的动荡局面,均田制无法继续下去,租庸调制最终为两税法所代替。(3)两税法按照土地财产多少的征税标准表明:封建经济发展,均田制已经破坏,租庸调制已经无法维持;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发生变化。\n典例研析·立标杆\n1.(2020·山东高考·3)下表为唐代翰林学士的起源和演进概况。它反映了唐代()时期概况高祖、太宗时期设立文学馆、弘文馆等学士,备君主顾问高宗、武后时期学士开始参与决策事务玄宗时期开元初,设翰林待诏,后改为翰林学士,建立学士院,专掌最机密的诏令起草,正式参与朝政决策A.翰林学士逐渐控制了决策权B.文官地位日益提高C.三省六部制渐趋成熟D.朝廷内部权力的再分配D\n[解析]根据材料“备君主顾问”“学士开始参与决策事务”“后改为翰林学士,建立学士院,专掌最机密的诏令起草,正式参与朝政决策”等信息可知,唐代翰林学士在草拟诏制、参与密计方面分割了宰相之权,反映了朝廷内部权力的再分配,故选D项;根据材料“专掌最机密的诏令起草,正式参与朝政决策”可知,唐代翰林学士参与决策,并非“逐渐控制了决策权”,排除A项;宋代重文轻武,文官地位日益提高,与材料所述时间“唐代”不符,排除B项;三省是指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六部是中央行政机构中六部的总称,与材料主旨“翰林学士的起源和演进”不符,排除C项。\n2.(2019·江苏高考·3)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B.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C.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D.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D\n[解析]唐朝皇亲国戚和宗室子弟屡试不中,体现了科举考试的公平公正,故D项正确;唐朝科举考试重视考生诗才,故A项错误;科举考试打破了贵族对官场的垄断,但并没有阻止贵族入仕,故B项错误;材料表明科举取士的公平公正,宗室特权在科举取士中无法体现,没有涉及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故C项错误。\n3.尚书最初是皇帝的秘书,东汉时发展成为尚书台,为最高行政机关;中书之名始于汉武帝,初由宦官担任,魏文帝始设中书省,专司诏令;门下诸官历来都是皇帝的侍从,西晋时定名为门下省。材料反映了三省制()A.在魏晋时期已经完善定型B.随着君主专制强化而发展C.有效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D.能够有效防止宦官的专权B\n[解析]材料信息是三省都是由皇帝的秘书、宦官和侍从发展成正式的中央机构。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君主专制加强的结果,故B项正确;三省在隋唐时期完善定型,故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故C项错误;有效防止宦官专权的说法错误,故D项错误。\n4.(2021·泰州)有学者认为,唐前期,尚书、门下、中书三省构成一个完整的辅助皇权运行的最高政务裁决系统,三省官员在上行和下行政务文书中的签署,体现了按照环节分工、分层决策、互相制衡的政务运行机制。在他看来当时()A.政务文书利于辅政制度的有效运行B.尚书省是最高政务裁决系统的核心C.程序分权有效制约了皇帝的决定权D.中央官僚机构膨胀降低了行政效率A\n[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三省体制下,上下行的政务文书签署将整个体系联系起来,有助于三省制的有效运作,A项正确;题干并未强调尚书省的地位,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皇权,排除C项;官僚机构膨胀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D项。\n5.唐代均田制承袭前制,永业田传诸子孙,口分田于本人死后归还政府。但实际做法有变化,如身死无以供葬及由狭乡(地窄人众之处)迁往宽乡者可卖永业田,迁宽乡及卖充住宅者亦可卖口分田。这种变化()A.不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B.突出反映社会矛盾的尖锐C.反映了土地兼并的严重D.为均田制的崩溃埋下伏笔D\n[解析]允许均田制下的土地买卖,这就为土地兼并创造了条件,从而为均田制的崩溃埋下隐患,D项正确;土地买卖,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有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的作用,排除A项;材料中能反映社会的某种分化,但还不能充分说明导致社会矛盾尖锐的社会后果,排除B项;材料中的变化实际上有利于土地的兼并,但不能说明其程度的严重,排除C项。\n6.唐朝规定受田的农民要向国家缴纳绢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称“调”;为国家服徭役二十天,如不服徭役,每天输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称“庸”。这一规定()A.极大地促进了商业的繁荣B.客观上有利于手工业的发展C.说明国家的赋役极其沉重D.表明农民人身依附关系松弛B\n[解析]唐代的调和庸都是手工业产品,这在客观上有利于手工业的发展,B项正确;调和庸的产品缴纳给国家,并不是直接流向市场,因此不能极大地促进商业的发展,排除A项;通过材料无法判断当时的赋税是否沉重,排除C项;当时要求农民为国家服徭役,说明当时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并未松弛,排除D项。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7-08 14:50:04 页数:43
价格:¥3 大小:1.63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