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高考
>
一轮复习
>
2023版新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单元第2讲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课件
2023版新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单元第2讲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课件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52
2
/52
3
/52
4
/52
剩余48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n第2讲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n目标定位·明考向主干梳理·理思路考点探究·释难点典例研析·立标杆\n目标定位·明考向\n素养考向概念聚焦1.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变法运动的必然性,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2.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纷争,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诸侯纷争对民族交融和统一的作用3.搜集老子、孔子、孟子、荀子和庄子的史料,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百家争鸣的内容,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百家争鸣的意义华夏认同;三家分晋、田氏代齐、战国七雄;重农抑商;“仁”“礼”“有教无类”;“道”“无为而治”;士、百家争鸣\n主干梳理·理思路\n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1.列国纷争(1)原因:春秋时期,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逐渐丧失,一些大的诸侯国扩张势力,力图号召和控制中小诸侯国,确立_____地位。(2)概况①春秋五霸:春秋时期,___国、晋国、楚国、吴国与越国等先后建立了霸权,史书将这一时期建立霸权的诸侯国国君统称为“春秋五霸”。霸主齐\n②三家分晋与田氏取齐:春秋后期到战国前期,一些诸侯国的_______掌握了实权,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大夫将晋国瓜分,齐国大夫田氏也取代了原来的姜姓国君。③战国七雄:经过长期纷争,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史称“战国七雄”。(3)影响:周朝传统的统治秩序完全被破坏,周王室在公元前256年被秦国吞并;推动了民族交融和华夏族的发展壮大;推动了变法运动的兴起。卿大夫\n[特别提示]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是各诸侯国大夫专政夺权运动的高潮,他们的成果最终为周天子认可,这表明奴隶社会及其统治思想已荡然无存,中国的封建社会已经形成。\n2.华夏认同(1)华夏含义:春秋时期_____各国因社会发展较四周戎狄蛮夷先进而自称为“华夏”。(2)认同的原因:列国纷争;各民族之间往来频繁、联系密切。(3)认同的表现:华夏作为文化、政治实体,在春秋战国时被_________认同;战国时期内迁各族逐渐融入_____族。(4)影响: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更加稳定,分布更为广泛。中原周边民族华夏\n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1.经济发展(1)农业:_____农具开始使用,_____得到推广;各国纷纷修建水利工程,如都江堰、郑国渠、芍陂。(2)工商业①条件:农业进步推动_________,促进了工商业的繁荣。②表现:_______分工更加细密;_____流通广泛;涌现出一批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_________;不少私营工商业主聚集了大量钱财,有的富比王侯。铁制牛耕社会分工手工业货币中心城市\n[特别提示]“工商食官”是商周政府占有工商业者并进行垄断性经营的制度。工,百工;商,官贾;食官,靠官府所给的粮食而生活。春秋战国时期,这一垄断局面被打破。\n2.商鞅变法运动(1)背景①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封建土地私有制产生。②_________阶级力量壮大。③战国时期_________日益剧烈。④法家思想的出现。新兴地主兼并战争\n〔图解历史〕商鞅变法后秦国统治集团结构的变化\n(2)目的:为实现_________,巩固统治。(3)开始时间:公元前356年。(4)内容①经济:_________,奖励耕织;“_______,_______”,授田于百姓。②政治:奖励_____,剥夺和限制_____特权;普遍推行_____,其主要官员由_____任免。③社会管理:在民间实行_________;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富国强兵重农抑商废井田开阡陌军功贵族县制君主什伍连坐\n(5)特点:顺应了历史潮流;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_____的一次变法。(6)影响①推动了_________,逐步建立起_________的政治制度。②使秦国_________,为秦_________奠定了基础。彻底社会转型君主专制国富兵强统一中国\n〔概念阐释〕(1)重农抑商:“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2)社会转型:指某一时期发生的密集的、大范围的、根本性的、影响了几乎所有人日常生活的社会变化,主要包括体制转型、社会形态变迁、社会结构变动等方面。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n三、孔子和老子1.孔子(1)地位身世:_____学派的创始人,出身于春秋后期鲁国破落贵族家庭。(2)社会背景:针对_________、社会动荡的形势,就_____和政治重建问题提出理论主张。儒家礼崩乐坏伦理\n(3)思想主张①核心观念是“___”,意为关爱他人,进而主张统治者顺应民心,爱惜民力。②主张“_________”,通过以身作则的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③主张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的_____制度,但也承认制度随着时代变化应当有所_____。仁为政以德礼乐改良\n(4)教育成就①以“_________”的思想办学,打破了_____阶层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推动了_____的发展。②晚年整理的《___》《书》《礼》《易》《春秋》等文献,后来成为儒家的经典,对夏、商、西周的文化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5)相关著作:他的主要思想和言论记载在由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整理成的《_____》当中。有教无类贵族私学诗论语\n2.老子(1)地位身世:_____学派创始人,春秋后期___国人。其观点见于《_____》一书。(2)思想主张①将天地万物本原归结为“___”。②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追求_________,是中国古代朴素的_______。道家楚老子道天人合一唯物论\n③其思想包含着朴素的_______。揭示出事物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对立统一的矛盾;认为物极必反,_________。④政治上对现实不满,反对制度束缚,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甚至退回到_________的时代。〔概念阐释〕“无为而治”:强调无为而无不为,既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动,又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倡导“待时而动”“因时制宜”,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辩证法柔能克刚小国寡民\n四、百家争鸣1.背景——社会大变革(1)经济:井田制瓦解、封建经济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2)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宗法分封制崩溃,各国统治者争相招揽人才。(3)阶级:奴隶主贵族衰落,新兴地主阶级兴起;“___”阶层活跃。(4)文化:学术下移,出现私人讲学,文化知识向民间普及。士\n〔概念阐释〕士阶层:中国古代士的身份不断演化,最终演变为对知识分子的泛称。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一批专门从事文化活动的士人群体,称为士阶层。\n2.主题:针对社会现实问题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3.主要派别、主张特点、影响派别代表人物主要主张地位或影响儒家孟子认为_______,提倡“仁政”荀子认为_______,主张_________道家庄子崇尚_________人性善人性恶隆礼重法逍遥自由\n派别代表人物主要主张地位或影响阴阳家邹衍认为五行间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提出了“_________”理论代表了中国古代对_______朴素的_____认识墨家墨子提倡_____,主张“_____”“非攻”“尚贤”代表下层平民利益法家韩非主张以___为工具管理国家,控制臣民反映了_________的政治思想相生相胜自然界科学节俭兼爱法中央集权\n4.百家争鸣的影响(1)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_________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___次思想解放运动。(2)为新兴_________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3)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深远。阶级关系一地主阶级\n考点探究·释难点\n[史料一]主题一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春秋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n[史料二]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有了长足发展,上层建筑变革、变法成为潮流……各国变法,其基本内容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富国、强兵与君主集权。——摘编自萧平汉《战国变法运动与大一统的中央集权》[问题1](1)分别提取史料一中图1、图2的历史信息,并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2)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商鞅变法如何做到“富国、强兵与君主集权”的。\n[提示1](1)信息:图1反映的是铁器的使用,图2反映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关系:铁器的使用是当时生产力变革的重要表现,它推动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2)富国: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强兵: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君主集权:实行什伍连坐制度,普遍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n[拓展]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1)生产力的发展是各国变法风潮出现的根本原因。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与推广是生产力发展的显著标志。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进一步削弱了人身依附关系,引起了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生产力与生产关系)\n(2)经济基础的变化,对上层建筑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兴地主和自耕农要求打破束缚,进一步解放生产力,进行变法是满足他们要求的最有效的途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3)法家思想的推动。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中,法家提倡顺应形势进行变革,主张以法治国,合乎当时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各国推行变法改革提供了思想理论武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n[史料三]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牧民》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左传·昭公二十年》主题二从“社会治理”角度认识诸子百家思想\n[史料四]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墨者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强本节用,不可废也。法家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摘编自司马谈《论六家要旨》\n[问题2](1)根据史料三指出治理国家的方法,并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其所反映的政治伦理思想。(2)史料四中司马谈如何评价三家思想?[提示2](1)方法:以民为本;政治伦理思想:宽以待民,社会和谐。(2)儒家注重社会人伦秩序,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墨家倡导节俭,注重农业发展,不可废;法家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符合历史发展潮流。\n[拓展]1.先秦时期民本思想的演变\n2.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的比较(1)相似性:所追求的目标都是治国平天下之道;意图重塑一个有序的社会。孔子重塑的是遵循周礼的旧的奴隶制社会。(2)差异性①在治国理念上:儒家主张“仁政”“德治”,反对严刑峻法;法家主张法治,强调严刑峻法;道家主张“无为而治”。②在人性观上:孟子主张“人无有不善”,而荀子、韩非子主张“人之性恶”。\n③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即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来改造自然;而老子和庄子则主张顺应自然,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存。④在人生态度上: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强调社会责任;道家则主张“逍遥”的人生态度,强调“超脱”;墨家提倡“非命”,即不从命;阴阳家提出“天命观”。⑤在社会成员关系上:儒家主张尊卑有序;墨家主张“兼爱”“非攻”。\n典例研析·立标杆\n1.(2021·全国高考甲卷·24)老子认为,“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孔子则说,“不学礼,无以立”,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反映出,当时他们()A.反思西周的礼乐文化B.迎合封建贵族政治诉求C.主张维护夏商周制度D.得到统治者的积极支持A\n[解析]材料中的老子认为“礼”的出现是社会偏离了大道、仁义等道德观念逐步失败的产物,而孔子则认为“礼”是调和社会矛盾、维持社会秩序的有效方式,二者尽管对“礼”的看法有所不同,但提出观点的出发点是相同的,即都出于对西周“礼”乐制度的反思,只是一个赞同,一个批评而已,故选A项;老子对“礼”是持否定态度的,他的主张并未迎合封建贵族的政治诉求,排除B项;老子主张小国寡民,主张退回夏商周之前的社会当中去,C项不是老子的诉求,排除;老子和孔子生活于春秋时期,他们都主张退回到以前的社会当中去,故他们的主张并未得到统治者的积极支持,排除D项。\n2.(2021·山东高考·1)儒家学派重视礼乐,宣扬“乐文同则上下和”;墨家学派认为乐“与君子听之,废君子听治”“与贱人听之,废贱人之从事”。这反映了两者()A.文化取向的迥异B.政治立场的不同C.学术观点的分歧D.生活态度的差异B\n[解析]题干材料大意是:儒家学派注重礼乐,认为全国各地用相同的“乐”则会上下达到和谐,社会秩序稳定,可见儒家认为“乐”有利于国家的统治,墨家学派则认为“乐”与君子同听,就会荒废君子的听狱和治理国事,而与贱人同听,就会荒废贱人所作的事情,可见墨家认为“乐”是不利于国家和社会治理的,反映了儒墨两家的政治立场不同,故选B项;儒家和墨家的主张都是为统治者提供治国之道,主要是关于政治方面的,而不是文化取向方面的,排除A项;儒家和墨家对“乐”的态度实际上是对传统的治国之策的态度,而不是关于学术的观点,排除C项;西周时礼乐是用来规范社会等级秩序的,而不是个人生活态度,排除D项。\n3.(2021·全国高考乙卷·24)西周分封制下,周天子与诸侯国君将包括土地及人口的采邑赐给卿、大夫作为世禄。西周中期以后,贵族所获采邑越来越多,到春秋时期,有的诸侯国一个大夫的采邑就多达数十个。这说明()A.土地国有制度废除B.分封体制不断强化C.诸侯国君权力巩固D.社会生产持续发展D\n[解析]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可知,西周时期诸侯国接受天子分封并进行世袭统治,西周中期至春秋时期,随着生产力不断发展,垦田数量增多,推动了诸侯国内部分封规模的扩大,故D项正确;井田制在战国改革变法中被废除,排除A项;春秋时期,随着诸侯国实力增强,传统分封体制受到冲击,天子权威日益削弱,排除B项;材料信息不能直接体现对诸侯国君权力地位的影响,排除C项。\n4.(2020·山东高考·1)战国时期,孟子认为“无礼义,则上下乱”,韩非子认为“义者,君臣上下之事”。他们所说“义”的实质是()A.中央集权政治的准则B.衡量道德修养的标准C.统治阶层的行为规范D.维护等级秩序的工具D\n[解析]根据“无礼义,则上下乱”得出“礼义”关乎上下等级秩序;根据“义者,君臣上下之事”得出“义”关乎君臣上下等级秩序,综合起来“义”与“上下”密切相关,而“上下”就是等级秩序,因此“义”关乎等级秩序,D项符合题意。材料论证的是君臣关系,而不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央集权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义”,关乎等级秩序,道德修养体现在个人的为人处事方式方面,故“义”与道德修养没有直接关系,故B项错误。结合礼乐制度的相关知识可知,“礼”关乎统治阶层的行为规范;题干问的是“义”的实质,而非“礼”的实质,故C项错误。\n5.(2020·全国高考Ⅰ卷·24)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这表明当时周朝()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D\n[解析]分封制下诸侯的爵位是周天子授予的,材料“乃自立,为(楚)武王”,楚国国君自立为王的做法破坏分封制,分封制度受到挑战,故选D项;材料中楚国国君自立为王的做法属于个别现象,不能推断出礼乐制度不复存在,排除A项;材料中周天子和楚国国君的王位仍然是世袭的,排除B项;材料中楚国国君与周天子没有宗法血缘关系,也无法推断是“开始”,排除C项。\n6.(2021·湖南高考·1)有学者对《诗经》风、雅、颂的时代与内容进行考察,其发现如表所示,据此可知,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多数诗篇的形成时代整体上对“天”的态度《周颂》西周初年颂天《大雅》西周中期至西周晚期疑天《小雅》西周晚期至东周初年骂天《国风》西周末年至春秋中叶不理天A.天子权威不断强化B.天道观持续衰落C.人文意识逐渐增强D.人性论走向成熟C\n[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人们对于天的观念逐步淡化,即从歌颂天到不理天,反映出人的作用在不断增强,即人文意识不断增强,C项正确;“天”的地位在下降,说明天子权威呈现不断衰落的趋势,排除A项;对天的观念的变化并不意味着天道观的衰落,排除B项;成熟的说法不能体现,材料也没有涉及人性论,排除D项。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2.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PPT课件
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二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ppt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二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ppt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2.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ppt课件
2023版新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单元第1讲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
2023版新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2单元第6讲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件
2023版新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24单元第61讲交通与社会变迁课件
2023版新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25单元第62讲医疗与公共卫生课件
2023版新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30单元第67讲战争与文化交锋课件
2023版新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31单元第68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课件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考 - 一轮复习
发布时间:2022-07-08 14:50:04
页数:52
价格:¥3
大小:2.11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