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3版新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6单元第16讲辛亥革命课件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48

2/48

3/48

4/48

剩余4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n\n第16讲辛亥革命\n目标定位·明考向主干梳理·理思路考点探究·释难点典例研析·立标杆\n目标定位·明考向\n素养考向概念聚焦1.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内容,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三民主义”的影响2.结合辛亥革命前后的变化,从“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角度认识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对中国结束帝制、建立民国的意义3.结合中华民国成立后的社会现象,从“唯物史观”角度分析辛亥革命的局限性清末新政、预备立宪;兴中会、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广州黄花岗起义、保路运动、武昌起义、湖北军政府;民主共和政体;《中华民国临时约法》\n主干梳理·理思路\n一、辛亥革命的背景1.外部因素:民族危机的加深。2.经济基础: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3.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4.思想基础:20世纪初,西方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n5.条件成熟(1)1901年开始的清末_____客观上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条件;使人们认识到推翻清政府的必要性。(2)1906—1911年的_________使不少立宪派人士认识到清政府实无诚意推行立宪,转而支持革命。(3)1911年5月,因清政府将已归民间所有的川汉、粤汉铁路筑路权收归“国有”并允许四国银行团优先投资而引发了四川保路运动,为武昌起义的爆发创造了有利条件。新政预备立宪\n〔概念阐释〕清末新政,是清政府在义和团运动后为维护其封建统治,迫于国内外形势而采取“编练新军,倡导商业,改革教育、废除科举制;改革官制;制定现代法律”等措施,其中一些措施推动了工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军队、政治机构、教育等方面的现代化,客观上促进了辛亥革命的到来。有些措施则激起人民反抗,导致了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洋军阀的崛起,扩大了清政府与汉族官僚之间的矛盾,加剧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n二、辛亥革命的过程(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1.组织上:中国同盟会的成立。(1)背景①孙中山系统地接受了西方式的近代教育。②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孙中山于1894年在檀香山组织_______,走上了革命道路。(2)成立时间地点:_____年,孙中山与黄兴等人在日本东京创建。(3)性质:全国性的_________________。兴中会1905资产阶级革命政党\n(4)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在中国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首次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_____________。(5)影响:有力促进了革命运动的发展。2.理论上——三民主义的提出3.军事上:孙中山组织了多次反清武装起义,1911年广州_______起义引起了巨大震动,给清政府以沉重打击。“三民主义”黄花岗\n(二)辛亥革命的发展——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1.武昌起义(1)过程:1911年10月10日晚,_________爆发。随后,起义军很快控制了_________。(2)结果:成立___________,推黎元洪为都督。(3)影响:武昌起义胜利后的两个月内,湖南、广东等14个省和上海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武昌起义武汉三镇湖北军政府\n2.中华民国的建立(1)建立:1912年1月1日,_________________在南京成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新政体产生。(2)清朝灭亡: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宣告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n(3)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①原因:英国等列强的支持;利用_________急于完成统一的愿望,诱使其展开和议;孙中山的让步(民族资产阶级有软弱性和妥协性);袁世凯对清政府施压,迫使清帝退位。②窃取:1912年2月,南方的临时参议院选举_______为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成果,落到袁世凯手中。革命党人袁世凯\n(4)1912年3月颁布_____________________。①目的:为了防止袁世凯专权。②内容: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_________;国民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国务员须副署临时大总统公布的法律及命令;等等。③影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际上确立了___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性质的重要文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全体国民责任内阁制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n三、辛亥革命的影响1.意义(1)性质:辛亥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___________的民族民主革命。(2)政治:革命推翻了_______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_________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反帝反封建清王朝君主专制\n(3)思想:传播了_________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4)社会:促使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和_________等方面发生新的变化,冲破了封建主义的藩篱。(5)经济: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_____________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民主共和社会风俗民族资本主义\n2.局限性(1)辛亥革命并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_________,没有完成_________、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2)它缺乏一个能够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能够发动广大民众,以及组织严密的_________的领导。[特别提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也可以说结束了封建政体或封建帝制,但不能说结束了封建制度。根本矛盾民族独立革命政党\n〔概念阐释〕民主共和制:近代的一种政权组织形成。在民主共和制下,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的任期。因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关系的不同,这种制度又可分为议会共和制和总统共和制。\n考点探究·释难点\n[史料一]孙中山先生已经发现了,中国不能再走西方的老路。所以他吸收了全世界最新的思想理念、知识,又结合了中国传统的东西。如《论语》中“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就包含了均富、以民为本的思想,孙中山先生吸收了传统文化中的这种以民为本的思想,也处处体现在三民主义中,民族、民权、民生都是以民为本。——黄明同《三民主义中的民本思想来源于传统文化》主题从“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角度认识“三民主义”\n[史料二]“民有、民治、民享”的民主政治,“详细地说,便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这三项主义的意思,是要把全国的主权,都放在本族人民手内;一国的政令,都是由人民所出;所得的国家利益,由人民共享。这三项意思,便可用民有、民治、民享六个字包括起来”。因此,三民主义集中体现了孙中山的民主宪政思想的核心内容。——摘编自殷啸虎《孙中山民主宪政思想探析》\n[问题](1)根据史料一,指出孙中山对传统文化传承与更新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孙中山思想产生的影响。(2)根据史料二,概括孙中山民主宪政思想核心内容在三民主义中的体现,并指出其民主宪政思想的基础。\n[提示](1)表现:继承传统文化的民族观,提出“民族主义”理论;继承传统文化“民为邦本”思想,提出“民权主义”理论;继承传统文化“平均平等”思想,提出“民生主义”理论。影响:继承发展了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调动人民革命的积极性;推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2)体现:民族主义体现为夺取主权归人民所有,民权主义体现为建立人民政权,民生主义体现为人民共享国家利益。基础:主权在民。\n[拓展]1.三民主义的内涵及评价内涵评价民族主义(民族革命)以暴力革命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争取实现民族的独立自主把反对清王朝与建立资产阶级统一的民族国家相结合,反映了人民的意愿和时代的要求,但未明确反帝\n内涵评价民权主义(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要求建立“民主立宪政体”是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从理论上解决了革命政党迫切需要解决的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的问题民生主义(社会革命)平均地权,核定地价,涨价归公,由国民共享,做到“家给人足”是孙中山用以解决土地问题的纲领,反映了孙中山维护广大人民利益的美好愿望,但未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要求\n2.多元视角认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1)从时代背景看,三民主义产生于《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趋于汇流。(2)从纲领内容看,三民主义所要解决的是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要求推翻清朝统治。(3)从民生意识看,三民主义借鉴欧美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同情人民疾苦,呼唤社会公平。\n(4)从民主政治看,三民主义倡导民权,指导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确立三权分立式的责任内阁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推动了民主政治的进程。(5)从时代发展看,三民主义与时俱进,由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推动了民主革命的进程。\n典例研析·立标杆\n1.(2021·湖南高考·8)20世纪初,武汉三镇“占长江沿岸最枢要之地,商况之殷盛,亦冠于沿岸之诸港”,汉口更是“舟楫之辐辏,货物之聚散,其盛不亚于上海,其余则尚未能比类也”。武汉的这一状况()A.表明其航运发展水平超过上海B.说明商业贸易中心向腹地转移C.为长江沿岸工业重新布局奠定基础D.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生创造条件D\n[解析]根据材料,20世纪初,武汉三镇尤其汉口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工商业发达,结合史实,武汉工业基础较好,资本主义发展较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生创造了条件,故D项正确;根据材料“汉口……其盛不亚于上海”只能看出汉口商业发达,并不能得出航运业发展水平超过上海,故A项错误;材料不涉及商业贸易中心的转移,故B项错误;20世纪初,长江沿岸没有重新布局工业,故C项错误。\n2.(2021·浙江6月高考·11)对辛亥革命的认识,中共中央在第一次对时局的主张中指出:“辛亥革命战争有两个意义,一个是反对满洲帝政之民主运动,一个是反对外力压迫之自强运动。”这一认识强调这场革命()A.完成了民族独立任务B.反帝反封建的内涵C.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D.传播了民主科学精神B\n[解析]中共中央认为辛亥革命“一个是反对满洲帝政之民主运动,一个是反对外力压迫之自强运动”,由此可知,这一认识强调这场革命的反帝反封建内涵,故B项正确;辛亥革命没有完成民族独立任务,故A项错误;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故C项错误;新文化运动传播了民主科学精神,故D项错误。\n3.(2020·全国高考Ⅲ卷·29)清帝退位诏书稿由南京临时政府拟订,袁世凯收到后擅自在诏书稿上加入“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等内容发表。孙中山表示反对,致电袁世凯强调:“共和政府不能由清帝委任组织。”他们分歧的实质体现在()A.是否赞同共和体制B.政府组建的主导权C.是否进行社会革命D.临时大总统的人选B\n[解析]袁世凯希望临时共和政府由清帝指派自己组建,孙中山认为临时共和政府应由人民选举产生,不能由清帝委任组织,二人意见相左的本质是政府组建的主导权,B项正确;材料中的袁世凯和孙中山都主张实行共和体制,A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临时共和政府的组建问题,是在革命胜利之后,C项排除;临时大总统的人选不存在争议,因为孙中山同意只要袁世凯赞同共和,中华民国政府的大总统职位就让给袁世凯,D项排除。\n4.(2020·北京)1911年,革命党人创办的《神州日报》刊登了一组漫画,表现出对中国未来命运的深切担忧。画中的老虎代表中国,人物代表西方国家。四幅画名为“康乾时之中国”“咸(丰)同(治)时之中国”“现在之中国”和“将来之中国”。下列四幅画的序号与上述名称对应正确的是()A.③①②④B.②④①③C.③②④①D.③④②①C\n[解析]③是“康乾时之中国”,此时中国主权完整,经济世界第一,西方国家不敢藐视。②是“咸(丰)同(治)时之中国”,此时西方国家已经开始入侵中国。④是“现在之中国”,即1911年的中国,遭到列强瓜分。①是革命党人所担忧的“将来之中国”,面临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的危险。故选择C项。\n5.(2019·天津高考·7)《纽约时报》驻汉口记者报导,湖北革命军发布公告宣称:任何对外国人或商业经营进行干扰的士兵都将被立即处死;这是一支人民的军队,将推翻残暴的满洲王朝,恢复真正的中国人的权利。从报导中可以看出这场革命()A.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B.具有鲜明的革命目标C.获得国际舆论的支持D.体现反帝反封建性质B\n[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这场革命目标非常明确,那就是“推翻残暴的满洲王朝,恢复真正的中国人的权利”,故选B项。湖北革命军公告针对的对象是士兵,再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主要依靠军队的力量,并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排除A项;材料并未提及国际上其他国家对此的态度,排除C项;材料“任何对外国人或商业经营进行干扰的士兵都将被立即处死”说明辛亥革命并不具有反帝性质,排除D项。\n6.(2021·山东高考·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小英雄”材料下图为清末儿童读物《启蒙画报》创刊号(1902年6月23日)刊发的《小英雄歌》。\n提取材料信息,对画报塑造的“小英雄”形象加以阐释。[答案](一)信息提取信息举例清末、1902年;画报、阅报;火枪、地球仪;孝、忠、圣经贤传;慧且聪、好学、开智;雄且英,风姿豪迈等。(若从图中提取其他有效信息并加以阐释,言之有理,也可得分)层次要求层次1:不能根据试题要求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层次2:提取信息不够完整,只能从材料中获取部分有效信息;层次3:全面提取材料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恰当的归纳整理。\n(二)历史阐释阐释内容(1)“小英雄”形象产生的时代背景;(2)“小英雄”形象的内涵;(3)“小英雄”形象的评价。\n层次要求层次1:没有对历史信息进行解释说明;层次2:能在历史信息和相关历史现象之间建立起简单联系;层次3:能在历史信息和相关历史现象之间建立起恰当联系,并分别加以阐释说明;层次4:能结合时代背景,在历史信息和相关历史现象之间建立起逻辑关系,并在概括归纳的基础上,进行多角度的阐释说明。\n[解析]这一题属于开放性试题中的历史阐释题,考查考生结合所学和材料分析阐释历史现象的能力。首先,要从题干提供的图文信息中提取与“小英雄”相关的信息。从材料的出处可以得出时空为清末(1902年),《启蒙画报》创刊号说明其目的是要通过画报这一大众传媒来启蒙民众或者青年人,从画报中的图片看,墙上有挂着的火枪(代表利用先进的武器保家卫国)、地球仪(表明要有开放的世界眼光)等;由附录中的《小英雄歌》中的歌词“孝”“忠”“圣经贤传”(代表青年人继承中国\n的精忠报国优良传统),“慧且聪”“好学”“开智”(代表青年一代积极学习先进的知识和本领,具有渊博的知识),“雄且英”“风姿豪迈”(表明青年一代具有爱国和英雄的豪情壮志与精神风貌)等。然后,整合信息,形成思路。结合历史阐释的基本思路,大致要阐释小英雄形象的内涵、形成的时代背景和进行积极评价。具体来说,上述画报塑造了一个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和西方近代思想文化教育的青年形象,他具有世界眼光,踌躇满志,意气风发,随时准备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n益挺身而出、建功立业的雄心和壮志(内涵)。之所以要塑造这样的小英雄形象,是由于清末随着《辛丑条约》签订,列强的侵略进一步加深,面对民族危机,需要一批立志报国、救民于水火的青年人;同时,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为其准备了一定的物质基础;西方民主启蒙思想的传入使得民族主义思想被激发(时代背景)。在这样的背景下,小英雄形象反映了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为追求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富强不断探索、积极进取的坚强决心和精神风貌。\n[拓展]解释、阐释、解读类题常规解题思路从整体上考查中心概念的:答相关背景+相关特点(内涵、内容、措施等)+评价并得出结论。设问要求具体的:按要求逐一完成。如提取信息并加以阐述。第一段:答全信息。第二段:对应上段的信息逐一答原因。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7-08 14:50:04 页数:48
价格:¥3 大小:2.92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