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高考
>
一轮复习
>
2023版新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9单元第55讲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课件
2023版新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9单元第55讲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课件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45
2
/45
3
/45
4
/45
剩余41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选择性必修一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十九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n时空坐标\n第55讲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n目标定位·明考向考点探究·释难点典例研析·立标杆主干梳理·理思路\n目标定位·明考向\n素养考向概念聚焦1.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学会评价户籍制度的历史作用;评价历代社会保障措施2.从时空观念的角度,学会从不同时空、多种角度分析历代政府管理户籍的背景;了解基层组织形态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发展历程,形成正确的时空观念;了解历代社会救济发展演变历程3.从史料实证的角度,通过对基层社会治理的措施和特点的学习,理解基层组织的任务主要是征发赋役和维护稳定;学会对中国古代社会保障出现的背景进行史料分析4.从历史解释的角度,分析归纳古代户籍制度发展演变的特点;学习“大索貌阅”、主户与客户、黄册、摊丁入亩等历史概念;学习乡里制度、里甲制、什伍组织、邻保制度、十家牌法、保甲制等历史概念;学习常平仓制度、义仓、鸠杖、义田、义学等历史概念等秦汉宋元明清的户籍制度、中国古代的乡里制与保甲制、中国古代的政府救济与民间互助和慈善事业\n主干梳理·理思路\n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1.________:国家编排民户,制定户籍的开始。2.秦朝:实行分类登记制度,有户籍,还有宗亲贵族的宗室籍、官吏的宦籍、商贾的市籍等。战国\n〔概念阐释〕“为户籍相伍”制度公元前375年,秦献公对户籍管理制度进行了改革,采取“为户籍相伍”的办法,把民户编成五家为一伍的组织。这样就把户籍管理同军队上“伍”的编制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了对国人的统治。\n3.汉朝(1)丞相主管全国户籍工作,各级地方政府也均有专门人员主管户籍。(2)百姓编户入籍后,便成了封建国家的“____________”。[特别提示]西汉编户制度既是行政管理制度,又是赋税制度。它的实行标志着我国古代完整的赋税徭役制度正式形成。(3)强化了对人民的控制;编户齐民赋役沉重,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编户齐民\n4.隋唐(1)隋建立后,命州县官“大索貌阅”重新核定户籍。(2)唐承隋制,管理更严,户籍三年一造。5.________:宋朝户籍分主户(指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和客户(指没有土地的佃户)。6.元朝:按职业划分户口类型,统称为“诸色户计”,一旦定籍,世代相袭,不得变动。宋朝\n7.明朝(1)明朝以职业定户籍,分为民籍、军籍、匠籍等。(2)明朝的户籍册称“黄册”,以里甲制为基础。8.清朝(1)清朝普通户籍基本沿袭明制,但管理相对松弛。(2)到清前期赋役实行固定丁银、摊丁入亩后,户籍的作用大为削弱。(3)乾隆年间,朝廷谕令户籍永停编审。\n[拓展]清朝时期户籍宽松的原因(1)清代康熙时期实施的“滋生人丁,永不加赋”,进一步降低了户籍制度的财政功能。(2)雍正年间实施的“摊丁入亩”,割断了户籍制度与赋役制度的联系。\n二、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1.基层组织(1)从秦汉到明清,县是最基层的行政机构。(2)秦汉时期,县下设乡和里。(3)唐朝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4)明朝实行__________,设甲首、里长。里甲制\n[拓展]乡、里的主要管理功能(1)教化民众,劝民行善。(2)规范乡民日常行为,维系婚丧、祭祀等方面的交往礼俗。(3)患难相恤,互帮互助。(4)解决日常纠纷,维持社会治安。\n2.社会治理(1)秦汉:建立________组织,相互监督。(2)唐朝:实行邻保制度,互相监督。(3)北宋:王安石实施保甲法。(4)明朝:王守仁推行十家牌法。(5)清朝:清初实行里甲制,后来推行保甲制。什伍\n[拓展]里甲制与保甲制(1)建立时间:里甲制是明朝建立;保甲制是北宋开始实行。(2)制度内容:里甲制以一百一十户为一里,择其中丁粮多者十人为里长,余下的百户为十甲,一甲十户,设甲首一人,称甲长,由十户轮流出人担任;保甲编组以户为单位,设户长;十户为甲,设甲长;十甲为保,设保长。(3)作用:里甲制不但用于维护基层统治,而且用于催征钱粮,进行社会教化等;保甲制主要负责地方治安和户口登记等。\n三、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1.宋之前(1)社会救济:主体是掌握大量资源的________,民间组织处于辅助地位。①汉朝建立常平仓制度,积谷备仓,调节粮价。②隋唐时期,政府既重视官方储备,也大力提倡民间积储。③官仓救大灾,义仓防小灾。政府\n(2)优抚政策①秦汉时期,给高龄老人手杖——鸠杖,以示尊重。②从唐朝开始,政府设有收容贫老、孤儿和乞讨流浪人员的____________。专门机构\n[拓展]中国古代政府重视社会救济的原因(1)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自然灾害频发,人民生活缺少保障,这就需要国家和社会提供必要的、及时的救助。(2)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孟子、墨子等思想家提倡)。(3)统治者为争取民心(促进政权认同)缓和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巩固政权和统治的需要。\n2.宋之后(1)________内部的救助活动逐渐兴起。①代表:北宋范仲淹在族内创设义田,赈济族人。②作用:宗族通过设立族产,在衣食、住行、婚娶、蒙养,丧葬等方面资助族中贫困者。(2)明清时期,________组织开始兴起,出现了善堂、善会等慈善机构。宗族慈善\n[拓展]政府和社会救济的不同(1)政府救济的重点在救灾,核心在于保证粮食供应,或直接实施赈济,或鼓励各地余粮向灾区流通,疏导和安置流民,鼓励民间富户救济灾民。(2)社会力量救济活动侧重于日常生活的赈济,如收养弃婴和孤儿、接济贫民等。\n考点探究·释难点\n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史料]据甲骨文记载,商王朝已开始实行人口登记制度,有“登人”或“登众”,即临时征集兵员的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扩大兵源,增加赋役,稳定社会秩序,纷纷建立严格的户口登记制度以了解地方的户口和财政状况。秦朝户口登记更加严密,内容更加详尽,对不报、虚报和假报户口等行为严加惩罚,还作出了不许擅自迁徙、迁徙时必须审核并办理更籍手续等规定,户籍制度至此正式形成。主题\n汉承秦制,户籍管理又有发展。汉丞相萧何编制《九章律》,其中的“户律”规定了详细的户籍管理办法,实行编户齐民,历史上首次将户籍管理上升到法律规范。此后,秦汉户籍制度一直为以后历代王朝所沿用。——摘编自江立华《我国古代的户籍制度及其特点》\n[问题]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发展趋势及特点,并分析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影响。[提示]趋势:制度日益周密,对百姓的控制日益严密。特点:出现时间早,历史悠久;与刑法、征发徭役、赋税紧密联系;对后世影响深远。影响: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不利于人口自由流动和迁徙;便于征发兵役、徭役及征取赋税,保证国家有充足的赋税收入;成为古代国家稳定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n[拓展]中国古代户籍制度1.功能:统计人丁,征收赋税及征派徭役;限制人口流动;维护社会治安;控制职业,固定身份;维护等级特权。2.特点:(1)户籍具有地域性。由于人口与赋役是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政府千方百计将人口控制在特定的地域范围中,限制其流动。\n(2)户籍具有等级性。中国传统社会曾出现过特权户种、民籍户种和贱籍户种等类别,其户籍地位逐级降低,界线分明。其中,特权户籍以宋代的官户最为典型,但在宋代以后消失。民籍户种是平民百姓拥有的户籍,是主体户种,这些人是国家赋役的重要承担者。(3)户籍具有世袭性。严格的户籍管理不仅体现在对人口生存地域的控制上,而且人口的等级、职业也被户籍标识得清清楚楚;不同等级、职业间的流动受到制约,户籍是世袭的。\n(4)户籍具有社会治安职能。在我国历史上,户口的管理也对人口活动行为进行制约,它对封建秩序,特别是治安秩序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宋代以后出现保甲制,赋予了户籍管理一项重要的社会治安功能,从而成为政府加强其统治基础的重要措施。\n3.演变原因: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强化;统治者的改革;农民的反抗斗争;商品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和租佃关系的演变;财政危机;重农抑商思想的影响。4.历史作用:(1)政治上:限制人口流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治安,巩固统治;强化特权等级制度,维护了贵族地主在政治经济上的特殊地位。(2)经济上:强化了小农经济;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和兵源的稳定。\n典例研析·立标杆\n1.(2016·浙江高考·13)《明太祖实录》有一段圣旨:“今天下已定,而民数未核实,其命户部籍天下户口,每户给以户帖。”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明代户帖原件所录圣旨为:“说与户部官知道,如今天下太平了也,止是户口不明白俚(哩)。教中书(省)置下天下户口的勘合文簿、户帖,你每(们)户部家出榜,去教那有司官将他所管的应有百姓,都教入官,附名字,写着他家人口多少。写得真,着与那百姓一个户帖。”\n这说明()A.《实录》与《户帖》,都是第二手史料B.官方原始记录与口述史料,需仔细甄别使用C.第一则材料是文献史料,更具有历史的实录感D.第二则材料是实物史料,更能反映历史的原貌D\n[解析]《户帖》为第一手史料,故A项错误;《实录》为官修正史,不属于原始记录,《户帖》原件属实物史料,是历史的见证和历史知识的可靠来源,使用无“需仔细甄别”,故B项错误;第一则材料《实录》属官修正史,偏重政治事件和制度的记录,社会和经济涉及较少,由于政治因素常有隐讳失实之处,不会“更具有历史的实录感”,故C项错误;第二则材料《户帖》原件属实物史料,是历史的见证和历史知识的可靠来源,它既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历史,又具有形象直观性,故D项正确。\n2.(2021·衡水十四中)北朝时期,朝廷有军户(营户、府户)、伎作户、乐户,屠户、屯田户、牧户、金户、盐户、绫罗户、驿户等,他们的身份世代相袭,不能越籍通婚,这种状况延续到清朝时期逐渐消解。据此可知,古代的户籍制()A.有利于北方经济的迅速恢复B.是游牧民族政治文明的延续C.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相对稳定D.是阻碍经济转型的根本因素C\n[解析]北朝以后,百姓身份固定不变、世代相袭,这样的身份户籍制度,有利于加强政府对百姓的控制,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故选C项;材料与北方经济恢复无关,故排除A项;古代户籍制度的延续并非游牧民族的政治文明的延续,故排除B项;古代户籍制度并不是阻碍经济转型的根本因素,故排除D项。\n3.(2022·江苏海陵)唐代民间私社根据不同活动内容和类型设立,私社活动涉及各个方面,有丧葬互助、水利管理、宗教活动、经济互助等,在城市和乡村中十分盛行。这一现象()A.削弱了中央集权B.丰富了社会治理方式C.保障了民众生活D.密切了城乡之间关系B\n[解析]根据“私社活动涉及各个方面,有丧葬互助、水利管理、宗教活动、经济互助等,在城市和乡村中十分盛行”可得出,私社所涉及的方面广泛,成为唐代社会治理的重要补充手段,丰富了治理的方式,B项正确;私社并不是地方割据势力,与中央集权的削弱无关,排除A项;C、D两项与私社的功能无关,排除。\n4.(2021·吉林南关)北宋初期,中央剥夺了州县的行政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事权,通过通判、巡检、县尉来完善地方管理职能,并籍由户等制、乡役制、保甲制来加强对乡村民众的控制。这反映出,北宋()A.地方行政效率的提高B.乡村治理的制度完善C.地方官丧失了治理权D.中央权力向基层渗透D\n[解析]据材料“中央剥夺了州县的行政权,加强对乡村民众的控制”,可知中央通过剥夺、设置官员、相应制度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故选D项;材料强调的是北宋加强中央集权,而非强调地方行政效率,排除A项;据材料“通过通判、巡检、县尉来完善地方管理职能,由籍户等制、乡役制、保甲制来加强对乡村民众的控制”,可知北宋初期并非完善地方管理职能,而是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排除B项;据材料“通过通判、巡检、县尉来完善地方管理职能”,可知北宋初期,中央注重完善地方官员治理权,排除C项。\n5.(2022·长春北师大附中)下图为明朝徽州地区部分乡村纠纷处理方式比例图。\n这反映了()A.民间风俗和习惯对基层社会治理发挥决定作用B.基层社会的矛盾体现出明代阶级矛盾十分尖锐C.明朝徽州地方政府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已失效D.国家法与习惯法在基层治理中相互配合与交融D\n[解析]根据材料“明朝徽州地区部分乡村纠纷处理方式比例图”可以看出,多数纠纷是“经乡村各种调停和仲裁解决”和“提起诉讼后经调停和解解决”,真正“提起诉讼后经地方官裁定解决”的情况较少,说明这些地区部分乡村的民间纠纷大多数根据习惯法处理完毕,只有难以处理的才经过诉讼由国家法裁定解决,体现了国家法与习惯法在基层治理中相互配合与交融,D项正确;民间风俗和习惯也是以法律为基准的,“风俗习惯起决定作用”说法错误,排除A项;“地方政府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已失效”不符合材料,排除C项。故选D项。\n6.(2021·天津期末)清代的政府灾害救助,一般要经过严密的报灾、勘灾、审户和放赈救助程序。在此过程中,募款、司账、运解、发放等环节相互分开,各有专人负责。这种做法()A.完善了社会保障制度B.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C.规范了救灾赈灾行为D.避免了官员的贪污腐败C\n[解析]通过题干描述可知,清代政府救灾赈济过程中,有一系列的程序性工作,而且募款、司账、运解、发放等环节相互分开,各有专人负责,这样的划分职责明确,规范了救灾赈灾行为,C项正确;题干仅仅涉及赈灾过程中的程序和环节相关内容,不能据此认为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已经完善,排除A项;题干内容与财政负担无关,而且从“募款”可知,赈灾中的款项并非全部由政府承担,排除B项;D项表述绝对,排除。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一)
2023版新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3单元第9讲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课件
2023版新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3单元第40讲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课件
2023版新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6单元第49讲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课件
2023版新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7单元第50讲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课件
2023版新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9单元第56讲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课件
2023版新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9单元模块总结课件
2023版新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20单元第57讲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课件
2023版新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24单元第61讲交通与社会变迁课件
2023版新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31单元第68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课件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考 - 一轮复习
发布时间:2022-07-08 14:50:06
页数:45
价格:¥3
大小:520.57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