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3版新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20单元第57讲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课件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65

2/65

3/65

4/65

剩余61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二十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选择性必修二 经济与社会生活\n时空坐标\n第57讲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n目标定位·明考向考点探究·释难点典例研析·立标杆主干梳理·理思路\n目标定位·明考向\n素养考向概念聚焦1.依据“时空观念”,借助图文史料,了解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状况、新航路开辟后各大洲之间食物物种交流、现代农业的产生、农业机械、杂交育种及水产养殖业的概况2.立足“唯物史观”分析人类由食物采集者向食物生产者演进的过程及意义,正确理解食物物种交流与传播的作用及影响,辩证认识人类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对粮食和食品安全的影响3.立足“历史解释”理解从氏族到国家的发展历程,认识古代和近现代农业发展的成就及食品安全的重要性,认识地理环境的多样性,理解人类文明的多元性食物生产食物物种的交流新航路开辟哥伦布大交换食物储备与粮食安全\n主干梳理·理思路\n一、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1.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1)采集和渔猎经济①时间:远古时期。②特点:使用木、骨和石等工具,从事采集和渔猎,过着迁徙的生活。\n(2)原始农耕和畜牧的产生①产生:大约1万年前。[特别提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农业和畜牧业产生,是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的根本因素。\n②表现农耕西亚:小亚细亚半岛南部等地是________、大麦的原产地东亚:黄河中上游是______的发源地、长江中下游的居民在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中美洲:是玉米、甘薯等作物的原产地畜牧业距今约9000年前,西亚的人们已经饲养绵羊和________距今约8500年前,中国贾湖的居民已经饲养猪;后来__________的居民也饲养猪和狗距今约6000年前,南美印第安人驯化了骆马小麦粟山羊河姆渡\n③影响经济生活人类开始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__________生活和生产方式人类从迁徙过渡到定居逐渐形成聚落,一部分人专门从事制陶、采矿、冶炼等手工业劳动;原始音乐、文学和宗教产生科学技术天文历法、数学和其他相关学科逐渐发展起来生产者\n[特别提示]从采集到自己生产食物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1)人与自然的关系改变。人类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面,从较多地依靠、适应自然转变为利用、改造自然,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达到一个新高度。(2)人类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劳动,要求人们较长时间居住在一个地方,以便播种、管理、收获,人类逐渐从迁徙生活转变为定居生活。(3)人类从事农耕和畜牧后,人口大幅增长,使得一部分人可以从事维持生存以外的活动,从而产生了新的社会分工和物品交换。\n2.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1)农业文明的兴起①表现: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和古代中国文明。②措施:修建水利工程。\n(2)食物生产和社会生活①两河流域和尼罗河流域食物生产种植大麦和小麦,饲养山羊、绵羊、牛等家畜社会生活古巴比伦王国王室和神庙拥有许多土地古埃及土地主要由王室和神庙占有,以__________为中心的农业体系决定了整个古埃及的命运尼罗河\n②中国食物生产主要分为北方________农业区和南方________农业区社会生活商和西周时期土地掌握在君主和各级贵族手中,农夫集体耕作战国____________的应用;农民以家庭为基本单位进行生产秦汉到隋唐时期秦以后统治者推行____________政策;国家重视兴修水利工程;逐渐形成北方旱田和南方水田两种农业技术体系粟麦稻作铁犁牛耕重农抑商\n③古希腊食物生产大麦和小麦从________传入希腊,成为当地的主要粮食作物;种植葡萄和橄榄,加工成葡萄酒和橄榄油社会生活城邦公民拥有土地,农业生产中使用奴隶劳动西亚\n[拓展]古希腊的农业特征(1)土地贫瘠、人口增加等使古希腊的谷物生产不能自给自足,商品经济意义上的农业占有重要地位。(2)农业在狭隘的公民集团内部尚不能普及,完全以农业为生的人口很少。\n④美洲食物生产主要粮食作物是玉米、甘薯、马铃薯社会生活阿兹特克人的土地除了贵族私有的部分外,还有村社的公有土地,每个家庭的主人可以获得一块份地并终身使用;两年不耕作的土地将被________收回村社[特别提示]古代世界农业多元化格局原因:受自然条件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古代世界形成西亚、东亚及中美洲等不同特色的农业区。\n3.生产关系的变化(1)________开始在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________在农业生产中逐渐退居从属地位。(2)人类生产的产品有了剩余出现了私有财产,氏族内部出现了贫富分化。(3)阶级产生,________应运而生。男子女子国家\n二、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1.美洲物种的外传(1)背景:__________的开辟。(2)过程:________的玉米、马铃薯、甘薯、番茄、辣椒和南瓜等,逐渐传播到亚洲、非洲等其他洲。新航路美洲\n〔概念阐释〕“哥伦布大交换”一次新旧大陆之间经济、政治、文化、动植物、人种及传染病的大规模交流与互动。自1492年哥伦布首次航行到美洲大陆,这是新旧大陆之间联系的开始,引发了各种生态上的巨大转变。\n(3)表现项目欧洲中国玉米①从16世纪中叶起,在________地区广泛种植②17世纪,传遍欧洲①明朝,传入西北、西南、东南沿海地区②____________前遍布全国马铃薯16世纪末,作为食用作物开始在欧洲推广在中国的传播历程与玉米相似甘薯引入欧洲后,传播比较缓慢南欧鸦片战争\n项目欧洲中国番茄①18世纪中叶在欧洲开始作食用栽培②18世纪末,欧洲培育的番茄品种又传回美洲①明朝万历年间:引入中国,长期被当作观赏和药用植物②清朝________年间:番茄开始作为食用蔬菜在菜园种植辣椒①15世纪末传入西班牙②16世纪传到英国等欧洲国家明朝时,传入中国光绪\n[拓展]美洲物种在中国传播的特点(1)作物种类多:既有玉米、番薯、马铃薯这样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有番茄、辣椒等蔬菜物种,还有烟草这样的经济作物。(2)传播途径多元:传入时间有先后、途径不一,例如玉米多途径传入边疆地区。(3)推广种植迅速:玉米由边疆丘陵很快推广到内地平原地区,到鸦片战争以前在全国各省、州、县均有种植。\n2.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1)农作物在美洲的推广①种类:粮食类的小麦、大麦、水稻,水果类的苹果、葡萄、甜橙、柠檬,蔬菜类的黄瓜、豌豆,经济类的甘蔗等。②历程小麦由____________带到美洲。用面粉做成的食品种类繁多,小麦产业随之兴盛水稻由西班牙人带到美洲,______世纪中期,成为产量仅次于小麦的北美第二大农作物欧洲移民18\n(2)禽畜传入美洲①种类:牛、驴、马、猪、羊、鸡等。②意义:极大地改变了美洲的动物群落,推动了畜牧业、农业的发展。\n3.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1)提高了全球粮食产量,使世界人口激增①玉米适应了非洲复杂的气候环境使干旱缺水的非洲得到了可靠的食物来源。②玉米、甘薯引入________,丰富了粮食种类。③__________提高了欧洲人的抗饥荒能力。中国马铃薯\n(2)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①马铃薯在欧洲的种植,小麦在北美的推广,改变了当地食物结构,丰富了人们的食物种类。②玉米、马铃薯、甘薯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为人类提供更多更好的肉、蛋、奶,深刻影响着人类的日常生活。\n(3)推动了当地经济和贸易的发展①水稻在北美的推广,促进了____________的发展。②在中国,________等外来农作物因其高产而增加了粮食供应总量,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4)新物种的引进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影响①美洲的原始森林被滥伐,地表植被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②中国的荒山、丘陵、沙地等得以利用,扩大了耕地面积。但是,过度的垦荒造田,也导致了水土流失。对外贸易玉米\n三、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1.食物生产的现代化(1)农业生产的现代化①原因:____________后,资本主义机器生产推动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工业革命\n②过程20世纪中叶欧美各国完成了农业机械化,建立起高度集约的现代农业20世纪下半叶以来优良品种育成推广,优质高效________广泛应用;以高科技为基础的设施农业有了突破性进展,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及禽畜的生产量大幅度增长,保证了农牧产品的供应;大型农场、__________成为现代农业的主要生产经营模式化肥养殖场\n③表现农业机械现代化原因20世纪以来,汽油拖拉机、柴油拖拉机相继实现批量生产,为农业机械广泛使用创造了条件特点美国农业机械以大型为主;法国以中型为主;日本以小型为主;________则是大、中、小型相结合影响农业科技的发展推动着农作物的播种、收割与加工等从人工化向自动化转变中国\n杂交育种技术进步成就美国________年,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玉米新品种墨西哥1941年培育出小麦新品种菲律宾20世纪60年代培育出的杂交水稻在东南亚推广中国2014年,“____________________”创世界纪录意义提高了粮食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为人类消除饥饿作出了突出贡献1930中国超级杂交水稻[特别提示]欧美各国农业机械化的完成时间:在20世纪中叶,并非工业革命时期。工业革命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n(2)畜牧业现代化:从给料、给水到产品收集、包装、运输都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控制。(3)渔业现代化①现代科学技术用于海洋捕捞,渔船、网具等日趋现代化。②水产养殖向工厂化、机械化、集约化经营发展。③养殖种类从淡水养殖向海水养殖发展。\n2.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1)粮食储备技术的发展古代农业社会人们利用地窖和陶器来存储余粮20世纪50年代________已经使用机械通风储粮技术20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采用____________低温储粮技术21世纪以来低温、________等储藏技术广泛应用;粮食储备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提高美国机械制冷低氧\n(2)食物储存技术的发展①冷冻食品加工的发展:自20世纪20年代起,冷冻食品加工领域的技术不断进步。②冷冻食品储存:家用冰箱和冰柜普及,冷链物流产业发展起来。③中国冷链物流产业:2010年,中国颁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大促进了这项产业的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n[拓展]冷链物流产业的优缺点(1)优点:提高了食品的保鲜能力;具有非常高的效率;保证了食品的安全输送等。(2)缺点:行业标准落实不到位,设备落后、技术水平低;冷链物流理念推广薄弱等。\n3.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1)粮食安全背景①随着人口激增和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耕地面积不断减少,食物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措施①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制订粮食安全行动计划②1996年,中国发布了《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提出立足国内资源、实现粮食____________的方针基本自给\n(2)食品安全①原因: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造成土壤污染,并通过食物链进入农作物和禽畜体内;禽畜饲养中过度使用__________,造成食物污染,危害人体健康;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危害健康的添加剂,导致食品安全事件频发。抗生素\n②措施世界各国重视____________问题,并制定法律法规进行治理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用________手段确保食品安全食品安全法律\n考点探究·释难点\n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中国由采集经济到农耕经济的发展[史料一]新石器时代的农业革命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农业、畜牧业的产生,使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的生产者。这一获得食物方式的转变,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一个飞跃。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人们开始对日月星辰的活动、对水土的特点、气候现象进行观察,积累经验,从而产生初步的天文地理和数学知识,把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推到一个新的高度。……主题一\n农业革命促使人类生活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人类从旧石器时代的迁徙生活逐渐转为定居生活。……农业革命为以后一系列的社会变革创造了物质基础。人类从事农耕和畜牧后,才可能比较稳定地获得较丰富的食物来源,而且第一次有可能生产出超过维持劳动力所需的食物并储存它。这就使人口得以较大的增长,并可使一部分人去从事维持生存以外的活动,从而产生新的社会分工和物品的交换,还使某些人有可能积聚财富。——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n[问题1]史料一中农业革命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根据史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新石器时代的农业革命的深远意义。[提示1]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意义: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的生产者;农业的出现使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根本性变化;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加速了人口增长;产生新的社会分工和物品的交换;出现了剩余产品和贫富分化,进而产生了阶级和国家。\n[拓展]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1.主要区别项目传统农业现代农业农具动力手工和畜力工具;人力、畜力和自然力等机械化工具为主;石油和电力等生产技术直接经验现代科技生产目的自给自足商品化使用肥料天然有机肥料化学肥料、大量使用农药作物品种农家原有品种人工培育品种\n项目传统农业现代农业生产单元个体小农为主,生产单元也是消费单元,粗放经营为主家庭农场为主,集约经营为主,依赖大量外部投入,需要一个强大的科技和工业体系支撑物质循环内循环,农产品加工很初步外循环,农产品加工非常深入,产业链延长,贸工农一体化生产\n2.转变的意义(1)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产量。(2)有利于保证农产品供给的质量。(3)有利于促进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n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食物物种交流的影响[史料二]主题二\n[问题2]结合所学知识,以“交流与联系”为主题,解读史料二。[提示2]新航路开辟;新旧世界(或新旧大陆)之间物种交流、疾病传播;物种交流密切了各地区联系;疾病传播给人类带来灾难。\n[史料三]从明末清初起,福建、广东、汉江流域等原本不适合种植粮食的山区都被开垦出来(因为番薯和玉米不挑剔田地),为人口大增奠定了基础,当然,它也带来一个消极后果,即当地水土流失的加剧。在南部非洲,木薯和玉米革命性地改变了食物生产形势,立刻引起人口增加,并进而在许多地方导致国家级政治制度的兴起,因为那里的人们第一次有了足够多的剩余食物来供养统治阶级。\n[问题3]根据史料三,归纳概括食物物种交流的影响有哪些?[提示3]对中国: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的引进,促进了人口的增加;但过度垦荒,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对非洲:促进非洲人口增加;推动非洲国家政治制度的兴起。\n[拓展]哥伦布大交换的影响1.积极影响(1)改变了欧洲人、美洲人、非洲人及亚洲人的生活方式。(2)改变了各地的食物生产结构。(3)促进了人口的增长。亚洲在16世纪由西班牙殖民统治者引入番薯及玉米等高产作物,令粮食充足,刺激了亚洲人口增长。(4)欧洲最早引入美洲的物种之一——马,使大平原上美洲原住民部落,变成使用马匹狩猎美洲野牛的游牧民族。同样,来自美洲的番茄,在意大利成为制造番茄酱的原料,并且成为商标。\n2.消极影响(1)欧洲人带来新的疾病,美洲的原住民因为没有抗体,所以造成很多人丧生,并且大量的文化流失。(2)农作物的大量种植导致过度开发,加速水土流失,恶化生态环境。\n典例研析·立标杆\n1.(2021·山东省实验中学一模)许倬云教授认为:现在常说的“新石器”与“旧石器”时代,是以人类获取食物来维持生计的方式为分界线的。从旧石器时代采集食物,到新石器时代生产食物。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许倬云认为划分新旧石器时代的分界线是()A.天然火的运用B.打制石器的使用C.群居生活的出现D.原始农业的兴起D\n[解析]根据材料“现在常说的‘新石器’与‘旧石器’时代,是以人类获取食物来维持生计的方式为分界线的。从旧石器时代采集食物,到新石器时代生产食物。”可知,新石器时代人类从采集食物变为生产食物,结合所学可知,这样的变化得益于原始农业的兴起,故选D项;材料强调的人类获取食物的方式变化,未涉及天然火的运用,故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新旧石器时代以人类获取食物来维持生计的方式为分界线,而不是以打制石器的使用和磨制石器的使用为分界线,故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群居生活的出现是新旧石器时代的分界线,说法与材料不符,故排除C项。\n2.(2021·全国测试)有学者指出,从社会发展和分层角度而言,人类的食物结构在原始社会无差别或差别很小,进入阶级社会后,差别出现并逐渐拉大。这意在说明()A.阶级压迫加大了贫富差距B.奴隶社会落后于原始社会C.社会发展拉大了不同阶层食物结构的差距D.人们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其生产食物的能力C\n[解析]学者首先明确研究角度即社会发展和分层,然后对比原始社会和阶级社会,指出进入阶级社会后,人类的食物结构差别出现并逐渐拉大,目的在于以此说明社会发展拉大了不同阶层食物结构的差距,C项正确;阶级压迫加大了贫富差距与“社会发展和分层角度”不符,A项错误;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B项错误;“人们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其生产食物的能力”与学者的研究角度不符,D项错误。\n3.(2022·临沂)地理大发现后,欧洲社会生活中出现了一种新的食物,由于《圣经》中没有提到这种食物,教会禁止人们食用,但是饥饿的穷人打破禁忌,此后这种食物迅速普及。以下选项中最有可能是该种食物的是()A.马铃薯B.小麦C.水稻D.牛肉A\n[解析]据所学可知16世纪50年代,马铃薯从秘鲁引进到西班牙,后经奥地利人推广到整个欧洲,后来由于在《圣经》中没有提及该食物,被教会禁用,到18世纪以后成为欧洲人的主食,故A项正确;据所学可知小麦、水稻、牛肉,本身就在欧洲,与题意不合,故排除B、C、D三项。\n4.(2022·无锡)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甘薯等传入我国,许多地区出现原来用以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不产米,仰食四方”的现象。这反映了()A.全球化已影响中国B.长途贩运开始发达C.经济出现区域分工D.抑商观念已被放弃[解析]美洲农作物引进中国引起中国农业生产领域的变化,说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A项正确;B项错在“开始”,排除;区域分工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C项;明清时期依然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D项。A\n5.自从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欧洲人、非洲人来到北美大陆。伴随这些外来移民而至的还有致病的微生物,天花、麻疹、鼠疫等传染病,印第安人口因此锐减了近95%。从世界发展趋势角度看它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A.西欧殖民扩张过程中病菌是第一“杀手”B.全球化背景下防控疫情需加强国际协作C.西方发达国家有责任帮助落后国家脱贫D.各国应对传染性疾病应该选择各自为政B\n[解析]外来移民带来的病菌导致印第安人口锐减,在今天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联系密切,因此防控疫情需要加强国际合作,B项正确;A项不是对今天的启示,排除;防控疫情人人有责,而非发达国家单独承担的责任,排除C项;D项不利于疫情防控,排除。\n6.(2021·福建宁化一中)17世纪初,在东亚海域商业活动中最活跃的是葡萄牙人,然而他们必须面对来自各方的竞争,首先是荷兰与英国两国东印度公司的联合袭击。这段材料可以用来探究()A.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B.黑奴贸易和英荷殖民争霸的兴起C.东方没落和西方崛起D.欧洲海外贸易和世界市场的拓展D\n[解析]17世纪初期,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出现,葡萄牙、荷兰和英国在东亚海域商业活动的竞争,可用于探究海外贸易和世界市场的拓展,D项正确;“价格革命”和商业革命指的是新航路开辟后对欧洲的影响,在题干中并未体现,排除A项;17世纪初,英国和荷兰尚未争夺殖民霸主,排除B项;“东方没落”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7-08 14:50:06 页数:65
价格:¥3 大小:717.75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