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2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第36讲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课件(新人教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52

2/52

3/52

4/52

剩余48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十五单元历史第36讲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2023高中总复习优化设计GAOZHONGZONGFUXIYOUHUASHEJI\n课标要求1.知道人类由食物采集者向食物生产者演进的过程及意义2.知道古代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3.了解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交流及其历史影响4.了解现代农业、渔业发展过程中,人类在食物生产、储备等方面的进步,认识消除饥饿和食品安全在人类历史上的重大意义\n备考指导1.知道远古时期人类从食物采集者向食物生产者演进的过程和意义;了解农业出现以后,人类生活方式发生的巨大变化2.知道古代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情况,了解不同谷类生产及农牧业分离对社会生活的影响3.了解新航路开辟后,美洲和世界其他地区食物物种的双向交流及其历史影响,知道食物物种交流丰富了人们的食物种类,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4.了解人类在现代食物生产、储备等方面取得的进步,理解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的缘由\n内容索引第一环节 必备知识落实第二环节 关键能力形成第三环节 核心素养提升\n第一环节 必备知识落实\n知识点一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一、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1.远古时期的生产和生活(1)生活来源:人类依靠自然界现成的动植物为生。(2)生产工具:人们使用木、骨和石等材料制作的工具从事采集和渔猎。(3)生活方式: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过着迁徙的生活。(4)女性地位:女性除生育和抚养后代外,还负责采集植物果实、昆虫等,为群居的人们提供了大部分食物。\n2.大约1万年前的生产和生活(1)概况\n(2)农业出现的意义: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第一次革命,人类开始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初步改变了纯粹依赖自然资源的状况;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加速了人口的增长;促进了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n二、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n\n\n\n三、生产关系的变化1.男女社会地位:男子开始在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妇女主要从事家务劳动和家庭副业,女子在农业生产中逐渐退居从属地位。2.氏族内部分化: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生产的产品有了剩余。氏族内部出现了贫富分化。3.阶级和国家的产生:随着剩余产品的增加和私有制的出现,阶级产生了。为了调节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需要有一个强制机关,国家应运而生。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n知识点二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一、美洲物种的外传\n\n二、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1.欧亚作物传入美洲:主要有粮食类的小麦、大麦、水稻,水果类的苹果、葡萄、甜橙、柠檬,蔬菜类的黄瓜、豌豆,经济类的甘蔗等。其中,小麦和水稻对美洲人的社会生活影响最大。2.小麦和水稻传入美洲的过程\n3.禽畜在美洲的传播(1)表现:欧洲移民把鸡、牛、驴、马、羊等禽畜传入了美洲。(2)影响:这些禽畜在美洲繁衍生息,极大地改变了美洲的动物群落,推动了农业的发展。\n三、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1.提高了全球粮食产量,使世界人口激增(1)不同种类的玉米适应了非洲复杂的气候环境,使干旱缺水的非洲得到了可靠的食物来源。(2)玉米、甘薯引入中国,丰富了粮食种类。(3)马铃薯提高了欧洲人的抗饥荒能力。\n2.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1)马铃薯在欧洲的种植,小麦在北美的推广,改变了当地食物结构,丰富了人们的食物种类。(2)玉米、马铃薯、甘薯除了供人类食用外,也用作饲料,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为人类提供更多更好的肉、蛋、奶,深刻影响着人类的日常生活。3.推动了当地经济和贸易的发展(1)水稻在北美的推广,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2)在中国,玉米等外来农作物因其高产而增加了粮食供应总量。粮食除满足生产者自身需要外,还投入市场出售,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n4.新物种的引进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影响(1)对美洲①马、牛、羊等动物繁殖的数量远远超出了土地承载能力。②殖民者大量种植农作物,导致茂密的原始森林被滥伐。③地表植被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2)对中国①玉米、甘薯等耐旱高产美洲作物的引进,使得以前不适宜耕种的荒山、丘陵、沙地等得以利用,扩大了耕地面积。②过度的垦荒造田,导致了水土流失。\n知识点三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一、食物生产的现代化1.农业机械化(1)背景: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机器生产的推动;20世纪以来,汽油拖拉机、柴油拖拉机相继实现批量生产。(2)建成:20世纪中叶,欧美各国完成了农业机械化,建立起高度集约的现代农业。(3)表现:用大功率拖拉机牵引的铧式犁、播种机、联合收割机等,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n2.农业自动化:21世纪初,农业科技的发展推动着农作物的播种、收割与加工等从人工化向自动化转变。3.农作物杂交育种技术新突破(1)成就:1930年,美国培育出玉米新品种;1941年,墨西哥培育出小麦新品种;2014年,“中国超级杂交水稻”百亩试验田平均亩产突破1000千克,创世界纪录。(2)作用:提高了粮食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为人类消除饥饿作出了突出贡献。4.养殖场和牧场(1)成就:各个生产环节都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控制。(2)规模:出现大型养鸡场、大型肉牛场、奶牛场等。\n5.海洋捕捞和水产养殖(1)海洋捕捞:渔船、网具等日趋现代化。(2)水产养殖:向工厂化、机械化、集约化经营发展,从淡水养殖向海水养殖发展。\n二、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1.粮仓储备技术\n2.冷冻食品产业(1)技术:速冻加工、冷冻设备、冷冻食品以及冷冻食品包装等领域的技术不断进步。(2)产业:冷冻食品工业的发展突飞猛进,冷链物流产业发展起来。(3)管理:2010年,中国颁布《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促进了该产业的发展。\n三、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1.消除饥饿(1)背景:食物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各国政府都把保障粮食安全与消除饥饿作为首要任务。(2)举措①国际社会:1945年成立的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多次召开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制订粮食安全行动计划,为人类共同消除饥饿统筹资源。②中国:1996年,中国发布了《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提出立足国内资源、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此后,中国制定了一系列保障粮食安全的法律法规。(3)成就:由于政策支持、制度创新和农业科技进步,中国在增加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取得巨大成就。\n2.食品安全(1)原因: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造成土壤污染;禽畜饲养中过度使用抗生素,也造成食物污染,危害人体健康;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过度使用食品添加剂,甚至违法使用危害健康的添加剂。(2)治理①各国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并制定法律法规进行治理。②200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用法律手段确保食品安全,此后又对食品安全法进行了修订。中国政府还提出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惩罚、最严肃的问责,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和能力。\n第二环节 关键能力形成\n[材料解读]能力依托点1古代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材料一在罗马帝国时代,来源于地中海地区的二田制已在高卢、不列颠部分地区实行,后来才逐步在二田制和抛荒制基础上发展起三田制。三田制已是西欧中古时期农业技术的最重要进步之一。与西欧不同,我国战国秦汉时代推广铁犁牛耕,进入传统农业社会发展阶段后,没有插入一个普遍化的二田制、三田制休耕农业发展时期,而是直接过渡到轮作制和复种制。诸子著作留下了当时农业生产“一年两收”和“四年五熟”的记载。《氾胜之书》记有“区种麦……禾收,区种”,说明当时关中地区已实行谷子和冬麦轮作复种。——摘编自卢锋《精耕细作的技术体系——我国传统农业生产力系统考察之二》\n材料二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古代经济都是农本经济,以丰衣足食为根本目的,耕织结合,但对饲养牲畜的需要各不相同。中国饲养牲畜主要是为农耕提供动力,牛耕发展缓慢。南欧、中亚土质黏重,很早就使用重犁,要用二牛、四牛甚至八牛拉犁,养牛较多;纺织原料主要是羊毛,养羊业比较普遍,加之很早就有食肉、食用奶酪的习惯,故畜牧业在农本经济中的比重较大。单一种植业结构决定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内涵与西方不大一样。——摘编自叶茂等《传统农业与现代化(一)——传统农业与小农经济研究述评(上)》\n[研读分析](1)材料一首先阐明了古代西方普遍实行二田制和三田制的土地耕作制度;其次说明由于铁犁牛耕的使用,古代中国自战国秦汉时代便开始推行轮作制和复种制的土地耕作制度。(2)材料二从牛耕、纺织、饮食的角度分析了东西方农业和畜牧业比重不同的原因,并阐明了东西方经济结构的差异决定了饮食文化的不同。\n[探究运用](1)根据材料一,指出古代东西方在耕作方式上的差异,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原因。差异:古代西方主要实行二田制和三田制的土地耕作制度;古代中国主要实行轮作制和复种制。原因:古代西方地广人稀;古代中国人多地少,铁犁牛耕等精耕细作技术的推广。(2)根据材料二,指出古代东西方在农业和畜牧业比重上的差异,及由此引发的饮食文化的不同。差异:古代西方农牧并重;古代中国以农业为主,畜牧业为辅。不同:古代西方人食物结构中肉、奶的比重较高;古代中国人则以植物性饭菜为主。\n归纳概括世界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1)两河流域和尼罗河流域:主要种植大麦和小麦,饲养山羊、绵羊和牛等家畜。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王国,王室、神庙拥有许多土地。政府官员、贵族、商人等也拥有土地,他们合伙经营或将土地出租给佃户。古埃及的土地主要由王室和神庙占有,纵贯埃及全境的尼罗河为发展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以尼罗河为中心的农业体系决定了整个古埃及的命运。(2)古代中国:最早种植水稻和粟,形成了北方粟麦农业区和南方稻作农业区。商和西周时期,土地掌握在君主和各级贵族手中,农夫集体耕作。春秋战国以后随着牛耕和铁农具的使用与推广,以家庭为基本单位进行农业生产成为可能。古代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重视水利工程的修建与维护。秦汉到隋唐时期,逐渐形成北方旱田和南方水田两种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体系。\n(3)古希腊:主要粮食作物是大麦和小麦。古希腊人在土地肥沃的地方实行谷物与蔬菜轮作,在地力较差、不适于种粮食作物的地方建果园,种植葡萄和橄榄,并加工成葡萄酒和橄榄油。古希腊城邦中公民拥有土地,农业生产中使用奴隶劳动的现象非常普遍。(4)古罗马:以谷物生产为主,同时种植橄榄和葡萄。古罗马在很长时期内实行土地国有,人们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随着征服扩张,贵族或富人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土地,而小农却逐渐破产。(5)美洲:主要粮食作物是玉米、甘薯、马铃薯。印第安人驯化了骆马。阿兹特克人的土地除贵族私有的部分外,还有村社的公有土地,每个家庭的主人可以获得一块份地并终身使用。为了充分利用资源,村社可以收回两年不耕作的土地。\n[新题验证]人类学家安德森在《中国食物》一书中指出,古代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很少吃牛肉,而牛肉却是西方饮食文化中必不可少的食物原料。造成这种饮食文化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生产方式不同B.宗教信仰不同C.生活习俗不同D.历史传统不同A在东方的农耕文明中,牛是重要的农用畜力,所以不可能出现多吃牛肉的现象;西方国家畜牧业比较发达,所以食用牛肉较多,归根结底,生产方式的不同造成了饮食文化的差异,故选A项;是否食用牛肉与宗教信仰没有必然关系,故B项排除;饮食文化本身属于生活习俗的一个方面,C项是表面现象,不是主要原因,排除;饮食文化的差异本身就是历史传统不同的一个表现,因此D项是表面现象,不是主要原因,排除。\n[材料解读]能力依托点2新航路开辟后物种的传播与影响材料明朝后期,玉米、甘薯等美洲粮食作物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逐渐得到推广。甘薯“亩可得数千斤,胜种五谷几倍”,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大大缓解了“民食问题”。人们遂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劳力和土地等去发展经济作物,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因此深受影响。而粮食生产革命和人口爆炸互为因果,清朝以来,人口压力不断增加,原本人烟稀少的广大山区,因为“老林初开,包谷不粪而获”和甘薯“备荒第一物”的特性,玉米、甘薯等栽种遍野,“生齿日繁”。“棚民租山垦种,阡陌相连,将山土刨松,一遇霪霖,沙随水落,倾注而下,溪河日淀月淤,不能容纳。”——摘编自何炳棣、陈树平等的研究成果\n[研读分析]材料主要反映了美洲作物的传入促进了我国农业和商业的发展,并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但也反映出美洲作物在我国的广泛种植导致土地资源过度开发,破坏了自然环境。\n[探究运用]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洲作物的传入对明清时期中国的影响。影响:促进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促进了人口增长和人口流动;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及生活习惯;土地资源过度开发,破坏了自然环境。\n归纳概括1.新航路开辟前后世界食物物种交流的特点(1)新航路开辟前①范围:主要在彼此邻近的地区或各大洲内部进行,虽然也有一些跨洲的食物物种交流,但是跨洲交流较少。②过程:交流过程缓慢,时间跨度长,虽然也有彼此之间的互相交流,但单向交流特征明显。(2)新航路开辟后①范围:食物物种在全球范围内交流,特别是新旧大陆之间交流明显。②过程:美洲作物外传的同时,欧亚作物和禽畜传入美洲。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交流频繁、规模大,双向交流特征突出;欧洲殖民者和欧洲移民在食物物种交流中起着中介作用。\n2.美洲作物在中国迅速传播的原因和影响(1)原因①世界联系:新航路的开辟和欧洲殖民者的殖民活动,促进了世界各大洲之间的食物物种交流。②政府因素:美洲高产农作物玉米、甘薯、马铃薯的引进,有利于解决由于人口膨胀引起的粮食短缺问题,因此政府积极推广高产农作物的种植。③经济因素: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明清时期人地矛盾突出;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民追求更多的经济利益。④社会需求:美洲作物在中国的传播不仅有利于满足人们的生存需求,还适应了人们对营养等方面的需要;美洲作物在中国的传播也适应了充分用地和养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需求。\n(2)影响①生产活动:玉米、甘薯等作物大规模种植,拓展了土地利用的时间与空间(荒山、滩涂等),提高了农业集约经营的水平,增加了中国粮食作物的种类和产量。②人口问题:粮食作物产量的增长,满足了日益增长的人口需求,促进了人口增长和人口流动。③人们的生活:促进了动植物(物种)的多样化,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增加了食物营养和饮食情趣。④商业交流: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推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助于增加农民收入。⑤带来一定的环境问题:如土地资源遭到过度开发,出现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n[新题验证]随着新航路的开辟,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原产于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等,由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带到欧洲,后来传播到亚洲、非洲等其他洲;而其他地区的物种,如小麦、牛、羊等也传入美洲。材料表明新航路的开辟()A.促进了洲际交通的发展B.促进了美洲人口的增加C.加速了洲际物种的交流D.破坏了美洲的生态平衡C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各个大洲之间相对孤立的状态,欧洲、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加速了洲际物种的交流,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故选C项。\n第三环节 核心素养提升\n[素养剖析]【例题】〔2020山东卷,19(改编)〕咖啡馆的历史,既是一部经济史,也是一部社会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652年,伦敦出现了英国第一家咖啡馆。17世纪中后期,咖啡馆在英国扎下了根。在当时伦敦任何一家宾客盈门的咖啡馆里,常见的场景是:各色人等汇集于此,抽烟、读报,谈论商业和贸易,传播小道消息,争论国家大事,评判王室显贵的品行举止。18世纪中叶以后,伦敦的咖啡馆出现了新的变化。辉格党人愿意光顾“斯米纳”等咖啡馆,托利党人则经常聚会于“怀特”等咖啡馆,经纪人喜欢聚集于“乔纳森”咖啡馆,法律界人士集中于骑士团圣殿附近的咖啡馆。19世纪40年代前后,满足工人需要的咖啡摊应运而生。\n除咖啡外,茶也是英国重要的饮品之一。1606年前后,茶第一次作为商品进口到欧洲。1658年9月23日,伦敦报纸上第一次出现了茶的广告。不久,茶逐渐走进英国咖啡馆,但直到17世纪末,饮茶在英国仍然是一个新鲜事物。18世纪英国的茶叶需求量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英国人对茶的热爱超过了其他任何主要的西方国家。在整个18世纪,咖啡馆都是提供茶饮料的主要场所。——摘编自[英]马克曼·艾利斯《咖啡馆的文化史》等(1)编写一幕发生在17世纪伦敦咖啡馆内的人物对话场景。(要求:先写出对话主题,主题要紧扣英国当时政治或经济领域的重大事件;对话内容要围绕主题展开,观点明确;对话过程完整,逻辑清晰)(2)结合英国咖啡馆的变化,说明咖啡馆的历史是一部“经济史”。\n意图:本题以英国咖啡馆的变迁为依托,考查学生依据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主要考查学生历史解释和时空观念的学科素养。\n解析:第(1)问,要明确答题思路:一是先写出对话主题,而且主题必须紧扣17世纪英国的政治或经济领域的重大事件(如光荣革命、颁布《权利法案》;殖民贸易、商业战争等)。二是对话的内容必须围绕主题展开,观点要明确,对话的过程要完整,逻辑要清晰。第(2)问,首先要审准题意,一是明确咖啡馆发生变化的时间:主要在18—19世纪;二是明确咖啡馆发生变化的表现:即消费人群的分化和饮茶生活的日渐普及;三是注意用“经济史”的相关史实说明,可从咖啡馆的变化与英国国内经济发展的联系、与世界经济发展的联系等角度分别作答。其中与世界经济发展的联系,应从海外贸易、殖民扩张及世界市场的形成及拓展导致茶叶输入量大增,进而导致饮茶从新鲜事物变成英国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来说明;与英国国内经济发展的联系,可从工业革命给英国带来的社会阶层分化导致咖啡馆由开放、面向各阶层的消费场所,发展为专门化、面向特定阶层或群体的消费场所的角度来说明。\n参考答案:(1)主题:主题明确,紧扣英国当时政治或经济领域的重大事件。对话内容:层次一:对话主题不够突出,观点不够明确,对话不够完整,逻辑不够清晰。层次二:对话基本能够围绕主题展开,观点较明确,对话较完整,逻辑较清晰。层次三:对话紧密围绕主题展开,观点明确,对话完整,逻辑清晰。\n(2)说明:从咖啡馆的变化与世界经济发展联系的角度:随着欧洲国家海外贸易发展和对外殖民扩张,世界市场逐渐形成和扩大,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和交流加强,茶叶进入英国咖啡馆并且销量不断增加,饮茶从一个新鲜事物逐渐变成了英国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从咖啡馆的变化与英国国内经济发展联系的角度:随着工业革命进行,英国社会阶层出现新的分化,咖啡馆逐渐由开放的、面向各阶层的消费场所发展为专门化的、面向特定阶层或群体的消费场所。\n[典题实战](2018课标全国Ⅱ,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大豆的记载。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要是在黄河中游地区,“豆饭”是人们的重要食物。《齐民要术》通过总结劳动人民长期的实践经验,认识到大豆对于改良土壤的作用,主张大豆与其他作物轮种。唐宋时期的文献中都有朝廷调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备种的记录,大豆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从古至今,各式各样的豆制品是中国人喜爱的食物,提供了人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白。\n1765年,大豆引入北美,最初作为饲料或绿肥。19世纪60年代,豆腐在美国开始被视为健康食品。19世纪末,大豆根瘤的固氮功能被发现,在美国干旱地区推广种植,至1910年,美国已经拥有280多个大豆品种。1931年,福特公司从大豆中开发出人造蛋白纤维,大豆成为食品工业、轻工业及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1954年,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种植面积超过一亿亩。大豆在南北美洲都得到广泛种植,美洲的农田和中国人的餐桌发生了紧密联系。——摘编自刘启振等《“一带一路”视域下栽培大豆的起源和传播》等\n(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大豆的特点和作用。特点:我国人民最早培育;种植范围从中原推广到南方,开发出各种豆制品;农书对劳动人民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推广,政府推动。作用:民众重要的食物来源,使中国人的食物结构合理化;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发展,成为备荒物资。(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豆在美国广泛种植的原因。原因:世界各地的联系加强,世界市场的推动;大豆是一种优良作物品种,适宜种植;科学技术进步,大豆的用途得到广泛开发。(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物种交流的积极意义。积极意义:物种交流是世界文明交流的重要方式;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有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7-08 11:12:09 页数:52
价格:¥3 大小:2.14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