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2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板块2古代诗文阅读专题2古代诗歌阅读精练提分2分析形象要到位课件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86

2/86

3/86

4/86

剩余82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一部分考点精讲复习板块二 古代诗文阅读\n专题二 古代诗歌阅读精练提分2分析形象要到位\n1高效突破·强技法2易错清零·免失误\n高效突破·强技法\n古诗鉴赏分析形象题题型特点考查内容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考查题型主观简答题,6分。考查角度人物形象鉴赏、景物形象(包括画面、意象和意境)鉴赏、事物形象鉴赏。其中考查最多的是景物形象,其次是人物形象和事物形象。\n诗歌创作的目的是抒情,而作者的思想感情往往是借助诗中的形象委婉含蓄地表达出来的。因此,鉴赏古诗词,首先必须把握古诗词的形象。所谓形象就是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融合的结晶,是浸润着作者浓郁主观情感的意象。它主要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三种。\n题型一 分析人物形象人物形象一直是古代诗歌阅读题考查的热点。一类是主人公形象,即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一类是诗人形象,诗人“我”的形象也就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主要涉及对人物形象特征的概括、人物形象心理状态的分析、人物形象作用的分析、人物形象描写手法的概括和分析等。\n一、诗歌中常见的诗人自我形象举例类型示例忧国忧民、心系社稷的形象“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描写了一片萧条的景象;诗人感时落泪,展现了其忧国忧民、心系社稷的形象。历经磨难、坚持追求的形象“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屈原《离骚》),再现了诗人不愿同流合污,不低头,不屈服,执着地追求真理的形象。\n类型示例胸怀宽广、豪放洒脱的形象“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定风波》),让我们看到了词人在风雨中拄着竹杖,穿着草鞋,吟啸徐行,豪放洒脱的形象。金戈铁马、征战沙场的形象“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位英勇的战士形象,战争的艰辛与磨难不能改变他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n类型示例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形象“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这是一个归隐田园、从事农耕的诗人形象,他热爱田园生活、安贫乐道。藐视权贵、傲岸不羁的形象“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表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傲视权贵的品质,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洒脱的性格。\n类型示例寂寞愁苦、身世飘零的形象李清照的《声声慢》中,描绘了一个流落无依、形影相吊、漂泊江南的词人形象,亡国之痛、孀居之悲、沦落之苦齐上心头。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书愤》),诗人大志落空,揽镜自照,却是年华不再,衰鬓先斑。此二句刻画了一个悲怆、郁愤的不遇之士的形象。\n类型示例送别友人、思念故乡的形象“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塑造了一个思念故乡亲人的诗人形象。\n二、古诗鉴赏中常见的人物形象常见形象性格特征主要意象代表游子孤独寂寞、思亲念旧,羁旅愁思、漂泊无依枯藤老树、古道西风、高楼远山、天涯芳草、江水行舟、飞鸟夕阳《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渡汉江》(宋之问)、《除夜作》(高适)贬官忧国伤时、哀叹民生,怀才不遇、自伤身世,前途迷茫、人生失意,思念故友、惜别牵挂等衰草枯杨、云雨远山、琴瑟知音、高山流水、黍离铜驼、明镜青丝《重送裴郎中贬吉州》(刘长卿)\n常见形象性格特征主要意象代表征夫将士矢志报国、建功立业;厌恶战争、思乡念亲楼兰柳营、烽火亭障、狼烟关山、冷月笛声、摐金伐鼓、旌旆碣石《从军行》(杨炯)、《燕歌行》(高适)隐士自隐:厌恶官场、孤傲清高,远离尘嚣、寄情山水,旷达悠闲、超然物外,与世无争、淡泊名利等。被迫而隐:孤独失意、报国无门,年华易逝、壮志难酬青松明月、清泉山石、竹林小径、空谷幽兰、山水垂钓、渔子晚歌、柴门炊烟、小桥流水《山居秋暝》(王维)、《题灞西骆隐士》(许浑)、《怀南岳隐士》(孟郊)、《寻隐者不遇》(贾岛)\n常见形象性格特征主要意象代表寒士忧国伤时、悲天悯人,幽愤身世、怀才不遇,不满官场、清高自守寒水孤舟、浦树远山、落木长江、浊酒淡食《登岳阳楼》(杜甫)\n三、古诗鉴赏常见的概述人物形象特征的词语豪放潇洒、英姿飒爽、武艺不凡、斗志昂扬、不拘礼节、天真顽皮、勇猛剽悍、干练果决、英武豪迈、寂寞惆怅、饱经磨难、顾影自怜、身孤影单、百无聊赖、零落漂泊、情趣高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悠闲自得、怡然自得、安闲宁静、心如止水、夜不能寐、幽独苦闷、辗转漂泊、羁旅天涯等。\n四、古诗鉴赏分析人物形象答题方法\n五、古诗鉴赏分析人物形象答题步骤常见设问方式1.这首诗(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抒情主人公)形象?试加以分析。2.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具有怎样的特点?试加以概括(分析)。3.请简要概括(分析)诗(词)中诗人(作者)的形象特点。审题要点定向题干中有“形象”字样,其包含诗人形象或抒情主人公形象,概括或分析的是形象特点或性格特点。\n答题步骤图解\n答题模板样式这首诗生动形象地塑造了一个(群)……的形象。(步骤1)诗歌中……句写了……,表现了……;……句写了……,表现了……。(步骤2)诗人通过塑造……,抒发(表现)了诗人(主人公)……的情感(态度、情操等)。(步骤3)\n(2021·四川省安居区高三上学期语文期初检测)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感 旧陆游当年书剑揖三公,谈舌如云气吐虹。十丈战尘孤壮志,一簪华发醉秋风。梦回松漠榆关外,身老桑村麦野中。奇士①久埋巴硖骨,灯前慷慨与谁同?【注】①奇士:指陆游在巴蜀结识的好友独孤策,此时已故去十年。\n作品中的诗人有哪些形象特征?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第一步:概括形象特征分析诗人的形象特征,除知人论世外,还须从理解诗句传达的情感入手。首联写诗人年轻时自信,有文武才华,笑傲王侯,能言雄辩,理想远大。颔联写诗人本欲战场杀敌,以酬壮志,如今却年华老去,白发萧疏,表达了英雄迟暮之悲。颈联写诗人如今怀才不遇,空怀报国之志,赋闲在家,只有在梦中才能回到曾经建功立业的塞外,与首联对比,表达了壮志难酬的悲愤。尾联则痛惜好友已然故去,表达了没有志同道合的人可以互诉衷肠的寂寞之情。\n第二步:分析形象特征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第三步:明确形象意义【答案】①迟暮悲伤。(第一步)颔联以“一簪华发醉秋风”描写白发萧疏的垂垂老态,写出了人生暮年的悲苦之情。(第二步、第三步)②壮志难酬。(第一步)诗人年轻时豪迈洒脱,如今仍渴望建功报国,却无奈在“桑村麦野中”老去,表达了壮志难酬的悲愤。(第二步、第三步)③孤独寂寞。(第一步)尾联直接抒发对故去的友人强烈的思念,表达了苦无知音的寂寞之情。(第二步、第三步)\n(2021·黑龙江省高三5月第三次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弈棋二首呈任公渐(其一)黄庭坚偶无公事负朝暄,三百枯棋共一樽。坐隐①不知岩穴乐,手谈②胜与俗人言。簿书堆积尘生案,车马淹留客在门。战胜将骄疑必败,果然终取敌兵翻。\n【注】①坐隐:围棋或者下围棋的别称。②手谈:围棋对局的别称。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弈棋者形象,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①喜爱下棋、意趣高雅。首联写忙里偷闲下棋自乐,表现了弈棋者对围棋的喜爱。颔联点明下棋的快乐超过了隐居之乐,更胜与俗人闲谈,突出了弈棋者的高雅情操。②神情专注、心思沉稳。颈联写对弈时间之久,令人浑然不觉,连案几上的公文书簿都积满灰尘;客人在门外等候已久,弈棋者却全然不知,从侧面描写了弈棋者的专注。③善于总结、克敌制胜。尾联弈棋者一边下棋,一边留心总结棋局的启示,“骄兵必败”“多疑必失”是一种告诫,也是一种自我提醒。弈棋者沉着冷静,最终打败对手,克敌制胜。\n【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之人物形象的能力。首联“偶无公事负朝暄,三百枯棋共一樽”,意思是偶尔没有公事可做,下下围棋,喝杯小酒,忙里偷闲,似乎有些辜负大好时光了,描写了忙里偷闲的文士恐有负大好时光,又禁不住心头之好,下棋自乐,表现了弈棋者对围棋的喜爱。颔联“坐隐不知岩穴乐,手谈胜与俗人言”,坐隐手谈之乐,超过岩穴隐居,也胜过和庸俗的人们闲聊,颔联“坐隐”和“手谈”两个动作表达出下棋的快乐,而这种快乐超过了真正的岩穴隐居,更胜过和那些庸俗的人闲扯空谈,突出了弈棋者的高雅情操。\n颈联“簿书堆积尘生案,车马淹留客在门”,对弈浑然不觉时间流逝,公文堆积到已积满灰尘,而客人已久等在门外了。以夸张的手法描写了对弈时间之久,令人浑然不觉,连案几上的公文书簿都积满灰尘,从侧面描写了弈棋者的专注。尾联“战胜将骄疑必败,果然终取敌兵翻”,骄兵必败,多疑必失,我一边下棋一边提醒自己不可犯这样的错误,果然最后打杀敌军,真是酣快淋漓。诗人从下棋中总结感悟出人生的哲理,“骄兵必败”“多疑必失”是一种告诫,也是一种自我提醒。弈棋者沉着冷静,最终打败对手,克敌制胜。\n题型二 分析景物形象古代诗歌景物形象考查要求:意象,把握意象的特征加以概括,分析景物形象蕴含的思想感情,理解景物形象的意义(画面氛围、意境)。意境,主要考查考生对意境特点的概括、意境蕴含的思想情感的分析、营造意境运用的艺术手法的分析等。\n一、古诗鉴赏部分特定意象的特点含义(1)送别类特定意象杨柳表惜别怀远等情思。长亭表依依惜别之情。南浦表凄凄别离。酒有解愁绪含祝福之意。\n(2)思乡类意象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鸿雁表游子思乡怀亲的伤感。双鲤代指书信。(3)爱情类意象红豆象征爱情或相思。莲借以表达爱情。连理枝、比翼鸟喻夫妻恩爱。\n(4)愁苦类意象芭蕉是孤独忧愁的象征。流水象征绵绵的愁思。猿鸣表悲伤的感情。杜鹃是凄凉哀伤的象征。斜阳传达凄凉沉郁之情。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n(5)抒怀类意象菊花象征清高。梅花象征不屈。松柏象征坚贞不屈的人格。竹象征气节。冰雪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n(6)战争类意象投笔表建功立业之豪情。长城指守边的将士。楼兰代指边境之敌。柳营称纪律严明的军营。请缨喻杀敌报国。羌笛喻凄切怆然。\n(7)闲适类意象五柳隐者的代称。东篱表辞官归隐或闲雅的情致。三径指隐士居住的地方。\n二、古诗鉴赏意象的作用1.渲染气氛、奠定基调、营造意境。2.塑造环境或提供人物活动的背景。3.抒发诗人感情。4.贯穿始终,为全诗线索。5.衬托人物性格或品质。(多为咏物诗)\n三、古诗鉴赏景物形象3要1.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果题干要求概括景物特点或者只问写了哪些景象,则只需要提炼出景物并简要概括出特点即可;如果题干明确要求结合诗句分析,就需要结合具体诗句进行描述或者分析,拟写的答案要包含景物、景物特征、所用手法技巧、景物的表达效果,有时还要提及表达的情感等。\n2.要掌握古诗景物描写的角度(1)时空——远近、俯仰、早晚、四季等。(2)感官——嗅觉、触觉、听觉、味觉、视觉等。(3)动静——动态、静态、动静结合、以动衬静。(4)虚实——虚写、实写、虚实相生、化虚为实。(5)色彩——色彩鲜明、色彩斑斓、色彩暗淡。(6)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借代等。(7)其他——点面结合、声色结合、白描、细节描写、直接描写、间接描写、正侧结合、侧面烘托、渲染等。\n3.要掌握古诗鉴赏常见意境特点意境特点举例雄浑壮丽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壮阔苍茫李白《忆秦娥》“西风残照,汉家陵阙”苍凉悲壮杜甫《旅夜书怀》“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闲适恬淡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清幽明净王维《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明丽清新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n意境特点举例萧疏凄寂韦应物《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安谧美好王维《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高远深邃晏殊《蝶恋花》“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淡雅幽远秦观《浣溪沙》“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清冷幽静王维《过香积寺》“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n四、古诗鉴赏分析景物(意境)答题步骤常见设问方式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审题要点定向1.题干中有“意境”字样。2.题干有两问时,第一个问题是关于“画面”的,第二个问题是关于“情感”的。\n相关答题术语类型术语动活泼、热烈、喧闹静恬静、幽静、宁静、静谧、恬淡、幽远悲悲凉、孤寂、清冷、凄凉、萧瑟壮壮阔、壮丽、高远、清远、雄浑美优美、明丽、清新、自然\n答题步骤图解\n答题模板样式这首诗(词)借……等意象,描绘了一幅……的图画,(步骤1)营造了一种……的氛围,(步骤2)从而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心情、心境)。(步骤3)\n(2021·高考语文模拟试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①柳宗元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②疏竹根。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③遂至旦,寂寞将何言。\n【注】①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②泠泠:形容声音清越。③楹:房屋的柱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第一步:概括景物特点诗人抓住在静夜中听到的各种细微的声响,来进行描写,以有声写无声,表现诗人所处环境的凄清寂静。第二步:描绘景物画面作者描写了半夜万籁无声,一轮寒月从东岭升起,清凉月色照射疏竹,泉水轻声作响,山中的鸟儿不时传来声声鸣叫,诗人倚靠在门柱到天明的画面。\n第三步:分析作者感情诗人所处环境的凄清寂静,衬托他谪居中郁悒的情怀,即事成咏,随景寓情。从表面看来,似有自得之趣,而终难如陶(陶渊明)、韦(韦应物)之超脱。【答案】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清寂静的图景。(步骤一)作者描写了半夜万籁无声,一轮寒月从东岭升起,清凉月色照射疏竹,泉水轻声作响,山中的鸟儿不时传来声声鸣叫,诗人倚靠在门柱到天明的画面。(步骤二)抒发了自己谪居僻远之地,孤独愁苦、无人理解的寂寞抑郁的情怀。(步骤三)\n(2019·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①[唐]杜甫溪行衣自湿,亭午气始散。冬温蚊蚋在,人远凫鸭乱。登顿生曾阴,欹倾出高岸。驿楼衰柳侧,县郭轻烟畔。\n一川何绮丽,尽目穷壮观。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伤时愧孔父②,去国同王粲③。我生苦飘零,所历有嗟叹。【注】①此诗作于公元762年。通泉县在今四川境内。②孔父即孔子。③王粲:东汉末年诗人,曾为躲避战乱离开长安,往荆州依附刘表。\n“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答:描绘了一幅山色苍茫、空旷远寂、夕照增辉、江水满溢的寥阔壮美的画面。【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之景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看是鉴赏景象、物象还是人物形象。本题是鉴赏景物,要找出所使用的意象,想象整个画面,概括出意境特点。本题问“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山色远寂寞”描绘夕阳照射之下,远远望去,群山苍茫,笼罩着夕阳的余晖,给人寂寞空旷之感;“江光夕滋漫”写满溢的江水在夕阳余晖中闪耀着特有的光泽;整个画面境界阔大壮美,而又给人寂寥孤独之感。\n题型三 分析事物形象事物形象,多指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所谓物象,即被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这些物象大多带有诗人的主观色彩,曲折地表现诗人的品格和思想感情。\n事物形象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具有象征意义的物象。咏物诗运用的是托物言志(象征)的手法,通过对某一具体事物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以物喻人,言在此而意在彼。如骆宾王《咏蝉》中的“蝉”的形象、陆游《卜算子·咏梅》中“梅”的形象。一类是具有特定含义的形象。古诗词中有一些意象具有特定的含义,比如:柳,谐音“留”,古代有折柳送别之俗,所以有惜别怀远之意。\n鉴赏事物形象要由物及人,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的特点。回答时,要先借助相关语句或关键字词来把握事物的特征,再联系创作背景进行有关作者思想感情的深层分析。一、分析古诗事物形象常用技法1.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主要是正面描写(绘形绘色)与侧面烘托。2.从修辞手法看,主要是比喻、象征、拟人和对比。3.从抒情方法看,主要是托物言志。\n二、古诗鉴赏事物形象寄寓的作者情感1.寄寓作者的理想抱负,或实现个人理想,或报效国家。2.寄寓高尚的节操,或表达怀才不遇与命途多舛的伤感,或抒发年华易逝与理想破灭的哀愁。3.托物讽世,或忧国忧民,或感时伤世,或愤世嫉俗,或针砭时弊,或冷嘲热讽。\n三、古诗鉴赏咏物与写景的区别1.从描写对象上,咏物诗中只有一个主体描写对象,主要描写此物的特点;而其它的诗中多是由多个景物构成一幅总体的画面,没有主次之分。2.从作用上,咏物诗是借详细描写物的特征来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其它诗中的景物描写是通过一幅画面,渲染一种气氛,从侧面烘托作者的思想感情。\n四、古诗鉴赏物象需思考的内容1.写了什么物。2.这个物生长在什么环境中,为什么要写这个环境;诗歌是否还写了其它事物,为什么要写这些事物。3.这个物有什么外在的特征(形、色、声等),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特征,运用了什么手法。4.这个物有什么内在的特征(精神、品格),要关注诗中的评价词、情感词、性格词和品质词以及它们的感情色彩等。\n5.这个物的外在特征和内在特征与人类社会有什么相通之处,有什么象征意义,与作者的际遇和内心有什么关系。6.看题目和注释,并联系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创作情境等,揣摩作者想通过这个物表达什么感情或志向。\n五、古诗鉴赏分析事物形象答题步骤常见设问方式1.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事物形象?(某联描写了某物的什么特点?)有何作用?2.这首诗中描写的事物有什么特征?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3.诗人塑造的事物形象有什么意义?请简要分析。审题要点定向1.关于诗歌的事物形象一般是托物言志类诗歌,题目中一般含有“××”事物字样。2.诗歌或正面或侧面有对事物具体刻画的内容。\n答题步骤图解\n答题模板样式这首诗(词)生动地塑造了……的形象。(步骤1)诗歌中的……句写了……,表现了……;……句写了……,表现了……。(步骤2)诗(词)人通过……物象,托物言志,抒发了诗(词)人……的情感。(步骤3)\n(2020·课标全国卷Ⅲ)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苦 笋陆游藜藿盘中忽眼明①,骈头脱襁白玉婴。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我见魏征殊媚妩②,约束儿童勿多取。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注】①藜藿:藜和藿。泛指粗劣的饭菜。②唐太宗曾说,别人认为魏征言行无礼,我却觉得他很妩媚。\n诗人由苦笋联想到了魏征,这二者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第一步:概括物象表层特点苦笋“苦节乃与生俱生”,口感苦涩,一些人不喜欢。第二步:分析物象内涵魏征常常“犯颜直谏”,其言行常令人难以接受。“极知耿介种性别”意思是“知苦笋耿介的性格与别的品种不同”,苦笋象征耿介性格,魏征方正不阿,二者相似。第三步:点出物象意义本诗借歌咏苦笋,告诉人们做人应高风亮节,刚正不阿。\n【答案】①历史上的魏征以“犯颜直谏”著称,其言行常常令人难以接受,好比苦笋的滋味并不适口;(第一、二步)②苦笋与生俱来的“苦节”,象征耿介性格,与魏征方正的人格相似,应该得到认可。(第三步)\n(2021·高考语文模拟第三次测试)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咏 琴刘允济①昔在龙门侧,谁想凤鸣时。雕琢今为器,宫商不自持。巴人缓疏节,楚客弄繁丝。欲作高张引,翻成下调悲。\n【注】①刘允济:初唐诗人。武后在位时嘉其文才,中宗即位后贬其为地方官员。诗人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琴”的形象?请简要分析。答:诗人塑造了一把最初意外受到器重、终被束缚与抛弃的古琴形象。人们用良材做成一把高贵的古琴,而琴欲为高张之曲,却被人反弹成了“下调”。\n【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之事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诗人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琴’的形象?请简要分析”,然后到诗中找到直接写“琴”的诗句,理解其意思,借以分析“琴”的形象。由“昔在龙门侧,谁想凤鸣时”可知,琴的前身是梧桐树,能招来发天籁之声的凤凰;由“雕琢今为器,宫商不自持”可知,琴的前身梧桐树被商人制成谋利的琴,弹奏的音乐不由自己;由“欲作高张引,翻成下调悲”可知,琴本可以奏出精妙高亢的曲调,但巴人楚客对此并不赏识,由此可以看出,诗中的“琴”由重视到遭弃,展示了“琴”的不自持。考生可以围绕这些来分析“琴”的形象。\n易错清零·免失误\n对诗歌形象的把握,考生容易犯梳理不全和概括不准确两方面的错误。“梳理不全”,即不能全面梳理出诗歌中所有的形象,可能会遗漏人、事、景、物、理等中的一项或几项;或者不能对某一形象进行全面概括,比如对某景物形象的概括,可能会遗漏一点或几点。“概括理解偏颇”,即对形象的特征和体现的含义理解有偏差,对形象进行分析时没有联系诗歌内容或者分析不到位等。易错盘点梳理不全,形象概括理解偏颇\n【增分有术】关注点内容阐释运用2步骤、5方面全面概括诗歌形象把握诗歌形象,可以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把诗歌的形象细化为“人、事、景、物、理”五个方面,“人”指作者或抒情、叙事的主人公、“事”指事件,“景”指自然景物或意象,“物”指具体的物件,“理”指诗歌表达的哲理。第二步:筛选诗歌中所有有关“人、事、景、物、理”的词语,细致分析这些词语体现的形象特征。比如[对症演练]中《汉寿城春望》的首联,从景物的角度,要筛选出“野草”“荒祠”“古墓”“荆榛”等,再分析提炼形象特点。\n关注点内容阐释从特征、情感2角度正确理解形象体现的意义形象体现的意义可以分为两个角度。第一,形象本身的特征,比如景物营造的意境、人物体现的性格特征、事物表现的意义等。第二,形象体现的情感,比如景物、事物表达诗人或抒情、叙事的主人公的情感等。比如[对症演练]中《汉寿城春望》的尾联,从形象的角度来分析,这两句诗不仅是对朝代的兴废更替的思考,还蕴含着诗人对有关兴废相互转化的哲理思考。\n【对症演练】(2021·高考语文二轮黄金考点矫正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汉寿城春望①刘禹锡汉寿城边野草春,荒祠古墓对荆榛。田中牧竖②烧刍狗③,陌上行人看石麟④。华表半空经霹雳,碑文才见满埃尘。不知何日东瀛变⑤,此地还成要路津。\n【注】①本诗是作者贬任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时所作。②牧竖:牧童。③刍狗:用草扎成的狗,供祭祀之用。④石麟:古代贵族墓前的石兽。⑤东瀛变:指沧海桑田。东瀛,指东海。本诗与杜甫的《春望》从各自的角度反映了“安史之乱”的影响。请比较两诗在形象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样卷抽检】考场样卷相同点:都描写了一幅荒芜、破败和凄凉的春景图。不同点:①选取的意象不同:《春望》描写国都景象:乱草丛生、林木荒芜、花流泪、鸟悲鸣等;《汉寿城春望》:野草、荒祠、古墓、荆榛、石麟等。②意境氛围不同:《春望》诗中的意境特点是国都残破、山河破碎;《汉寿城春望》诗中的意境特点是荒凉残败,昔盛今衰。③诗人形象不同:《春望》诗中的诗人形象是思念家乡、忧国忧民的诗人形象;《汉寿城春望》诗中的形象充满悲凉忧伤的情怀。\n名师评卷存在问题:(1)要点不全。诗歌描写的时间(战后和战中)和场景地点(地方和国都)的不同,考生忽略了。(2)分析不准。考生只答出了结论,缺少必要的分析。赋分:4分\n【满分攻略】精准审题(1)比较两诗在形象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比较形象异同点);(2)简要分析(答题要求)。规范答题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解答这道题,首先要分析两首诗所描写的形象:\n规范答题诗题《汉寿城春望》《春望》人“牧竖”“行人”等诗人“白头”“不胜簪”等事诗人春望诗人春望景春景 战后“野草”丛生,“荒祠古墓”等春景 战中,“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物野草、荒祠、古墓、荆榛、石麟等乱草丛生、林木荒芜、花流泪、鸟悲鸣等理“东瀛变”“还成要路津”国都残破、山河破碎情汉寿城的昔盛今衰,对大唐江山的忧虑诗人年老体衰、思念家乡、担忧国家\n规范答题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两首诗的相同点在于“春景”,不同点是战后还是战中,“物”——汉寿城(地方)/国都,“诗人形象”——间接描写/直接描写,“情感”——汉寿城的昔盛今衰,对大唐江山的忧虑/诗人年老体衰、思念家乡、担忧国家。解答此类试题,考生容易产生的错误是“要点不全”和“分析不准”等。战后和战中、地方和国都的不同是考生容易忽略的地方。\n【答案】相同点:描写春景的荒芜、破败和凄凉。两首诗都描写了丛生的杂草等。不同点:①《春望》描写战中的场景,描写了国都破败的景象;《汉寿城春望》描写战后的景象,描写了战后的荒祠古墓、野草荒树、牧竖行人等。②《春望》描写国都景象,主要描写了诗人在残破的国都中的生活状态;《汉寿城春望》描写地方景象,描写了汉寿城的荒凉。③《春望》刻画了一个年老体衰、思念家乡、担忧国家的诗人形象;《汉寿城春望》描写了汉寿城昔盛今衰的景象,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大唐江山的忧虑。\n1.(2021·辽宁省决胜新高考名校交流3月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泗州东城晚望秦观渺渺孤城白水环,舳舻人语夕霏间。林梢一抹青如画,应是淮流转处山。\n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美丽画卷?请用自己的语言把诗的意境呈现出来。答:烟霭笼罩之下,波光粼粼的淮河像一条蜿蜒的白带,绕过屹立的泗州城,静静地流向远方;河上白帆点点,船上人语依稀,稍远处是一片丛林,而林梢的尽头,有一抹淡淡的青色,那是淮河转弯处的山峦,好一幅美丽的淮河水乡晚景图。\n【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的能力。这是一首即景抒情诗,全诗围绕“晚望”来写,考生在赏析时,要抓住诗中描绘的“孤城”“白水”“舳舻”“青山”“淮水”等诗人“晚望”时所见之景,对这些意象的特点进行概括,然后结合意象整体感知意境即可。\n2.(2021·高考语文安徽专用二轮复习钻石卷)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后面的题目。鹊踏枝·过人家废园作【清】龚自珍①漠漠春芜春不住。藤刺牵衣,碍却行人路。偏是无情偏解舞,濛濛扑面皆飞絮。绣院深沉谁是主?一朵孤花,墙角明如许。莫怨无人来折取,花开不合阳春暮。\n【注】①自幼博学多才的龚自珍,嘉庆十五年应顺天乡试竟只中了副榜,三年后再试又落榜,严酷的现实使敏锐于思的年轻龚自珍认识到时世与人才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这首《鹊踏枝》就写于这一时期。请评析“孤花”这一艺术形象。答:这首词塑造了一个超然世外、孤高独立、不合时宜者的形象。词人在下阕描写了一朵绚烂、充满生机的“孤花”在满园芜杂中明艳开放的情景,与上阕柳絮的飞舞形成鲜明的对比,进而直接抒发了“莫怨”无人问津、只因“不合”时宜的孤高情怀,生动地呈现了一个遗世独立的文人形象,对随波逐流者具有警醒意义。\n【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之事物形象的能力。回答这个问题要从物象特征、象征意义两个角度来思考,首先把握诗歌描写的“孤花”的特点,然后概括其体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诗歌描写了孤花在芜杂的环境中灿烂开放的状态,其孤高的状态,恰恰象征了作者不随波逐流的个人品格。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6-20 09:00:05 页数:86
价格:¥3 大小:1.41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