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初中
>
物理
>
北师大版(2024)
>
八年级上册
>
第三章 声现象
>
本章复习与测试
>
北师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专题03 声现象【考点清单】
北师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专题03 声现象【考点清单】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36
2
/36
剩余34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专题03声现象(原卷版)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产生的原因(1)声音产生的原因是由物体的产生的。(2)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停止,则发声也停止。2.声源(1)概念:正在发声的物体叫作。(2)声源可以是,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3.声音的传播(1)声音靠介质传播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作传声的,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传声的介质。(2)真空不能传声:真空罩里面放闹铃的实验说明真空。4.人耳听声的原理(1)人们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是: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的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把信号传给大脑,这种方式叫。(2)人听到声音的必备条件:①有声源发声;②有介质传声;③进入人耳的声音能引起人耳的;④人的听觉正常。5.回声(1)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若遇到障碍物,就会被反射,形成。(2)回声到耳朵比原声音晚s以上,人耳才能把回声和原声分开。若回声和原声到达人耳的时间相差不到s,就分辨不出原声和回声,但会觉得声音更。(3)利用回声可以计算出障碍物的距离。要听到回声,障碍物的距离至少为m;公式:s=vt。二、声音的特性1.音调(1)音调:声音的高低,由发声体的振动决定,振动快慢用每秒振动的次数来表示,称为。(2)频率越高,音调越;频率越低,音调越。2.超声波与次声波频率高于人的听觉上限(约为20000Hz)的声波,称为;次声波是一种频率低于人的可听声波频率范围的声波,次声波的频率范围大致小于。3.响度(1)声音的强弱叫作。(2)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振幅越大,响度;振幅越小,响度。36 (3)响度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的关系:距离发声体越远,声音越分散,听到的声音响度;距离发声体越近,听到的声音响度。4.音色(1)音色:发声体的声音品质,由的特征决定。(2)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振动方式等因素有关。三、噪声及其防治1.认识噪声(1)乐音是听起来优美动听的声音;噪声是听起来的声音。(2)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噪声是发声体做时发出的声音。(3)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说,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4)噪声的等级:人们以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分贝的符号是dB。是人刚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听觉下限。(5)为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dB;为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dB。2.噪声的防治方法(1)减弱噪声的途径:①在减弱,防止噪音的产生;②在减弱,防止噪音进入耳朵;③在减弱,阻断噪音的传播。(2)噪声管理:城市一般在主要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设置噪声和显示设施,以监控噪声情况。3.隔音材料与吸音材料(1)防治噪声的材料可分为隔音材料和材料两种。(2)隔音材料通常是质地坚硬的材料,声音传播到它们表面时易发生反射,从而起到阻碍噪声直接传播的作用,但其吸音效果较差;吸音材料通常采用纤维状、颗粒状或发泡材料形成结构,当声音遇到这种材料时会引起微孔中的空气振动,使声音的能量衰减,从而起到作用。四、声波的应用1.超声波的应用(1)当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声音就会被反射回来形成回声,根据声音返回时间,可以判断障碍物的位置。现在人们用来探测海底的装置,医学上的等,都是利用了回声的原理。(2)超声波除了可以外,还可以传递,如医院可以用超声波击碎患者体内的结石,超声波加湿器,清洗眼镜片或首饰,可以用来清洗钟表等精密机械等。2.次声波的应用(1)次声波的频率很低,因而具有一些奇特的性质。最显著的特点是次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距离,不容易被吸收。可以观测火山喷发引起的次声波。36 (2)可以利用次声波预报地震、、雷暴等自然灾害等。一、探究声音的产生实验(1)音叉实验:如图1,操作时应先 (“敲击音叉”或“靠上乒乓球”)音叉振动时,乒乓球会 。利用乒乓球在实验中作用的思维方法叫做 (等效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类比法)。图1图2(2)使用鼓面实验:如图2,把碎纸屑或者玉米粒撒在鼓面上,轻轻按压鼓面;用手拍打鼓面或用鼓槌敲击鼓面,观察鼓是否的现象。结论: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二、探究声音在真空能否传声实验器材:闹钟、玻璃罩、抽真空机实验过程:①如图,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钟罩内,逐渐抽出钟罩内的空气,听到的铃声明显。进一步推理可以得出: 。用到的物理探究方法是 (选填“转换法”或“推理法”)。②再打开阀门,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又会听到铃声。结论:真空不能传声。三、探究音调与物体振动快慢的关系(1)实验探究:如图,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观察钢尺振动的,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36 (2)实验结论:钢尺伸出桌面边缘长度越长时,钢尺振动得越,钢尺发出的音调越;钢尺伸出桌面边缘长度越短时,钢尺振动得越,钢尺发出的音调越。【练习1】如图,正在发声的音叉多次将悬挂的乒乓球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C.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练习2】北宋时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士兵枕着牛皮制成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下列有关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A.声音可以不由振动产生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C.只有牛皮制成的箭筒可以传播声音D.一般固体传播声音比空气快【练习3】北京天坛的圜丘,人站在中央台上说话,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说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物,就会被 。音乐厅中常用这种原理使演奏的效果更好。【练习4】(2024•凉山州中考)如图所示是中国古代雅乐横吹竹制管乐器———篪。其形似于笛,与笛不同的是两端都是封闭的,而且吹孔与孔指不在同一直线上,无孔膜而“有底”。演奏过程中手指按压不同孔时改变的是( )A.音调B.响度C.音色D.音调、响度和音色【练习5】(多选)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大象之间可以用人类听不到方式进行交流,其使用的是次声波36 B.低于20Hz的是超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波是次声波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D.超声波具有能量【练习6】如图所示,在扬声器的纸盆上撒些纸屑,当扬声器播放音乐时,原来静止在纸盆上的纸屑会跳动起来,而且声音越大纸屑跳动得越剧烈。则根据纸屑跳动的幅度可以说明( )A.声速与频率的关系B.音调与振幅的关系C.响度与振幅的关系D.该实验用到了控制变量法【练习7】在此幅丰子恺书画作品中,描绘了“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生活画面,彰显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意境。骑在牛背上的孩童不回头就能大致判断出问话的人是一位老者,他判断的依据是利用了声音的( )A.音色B.音调C.响度D.信息【练习8】音乐会上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男声”音调高,响度大;“女声”音调低,响度小B.“男声”音调低,响度大;“女声”音调高,响度小C.“男声”音调低,响度小;“女声”音调高,响度大D.“男声”音调高,响度小;“女声”音调低,响度大【练习9】下列有关声音的特性,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钢尺伸出桌面长度越长,拨动它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高B.乙图中用相同大小的力敲击不同水量的瓶子,发出声音的音调相同36 C.丙图中改变吸管中的空气柱的长度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色D.丁图中改变用力的大小敲击鼓面可改变声音的响度【练习10】(2024•天津中考)如图是我国航空母舰上两位甲板引导员引导飞机起飞的情景。他们工作时要配戴防噪声耳罩,这种控制噪声的措施属于( )A.防止噪声产生B.监测噪声强弱C.防止噪声进入耳朵D.减小噪声传播速度【练习11】小明家临街而住,于是在家装了一个噪声监测仪,如图所示,此时显示环境的噪声是: ,利用噪声监测仪 (选填“能”或“不能”)减弱噪声,噪声 (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练习12】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传递信息的是( )①汽车上的倒车雷达;②医用B超诊断仪③超声波清洗眼镜;④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结石⑤利用声呐探测鱼群位置;⑥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检查螺栓是否松动A.①②③④B.②③⑤⑥C.③④⑤⑥D.①②⑤⑥【练习13】如图所示的实例中,能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的是( )A.探测海深B.医生给病人做B超C.倒车雷达D.超声波清洗眼镜【练习14】(2024•哈尔滨中考)声让我们通过听觉感知世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36 A.甲图: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B.乙图:弹奏古筝时,手在不同的位置按弦,目的是改变发出声音的音色C.丙图:从玻璃罩里向外抽气,听到铃声逐渐减小,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D.丁图:静止的烛焰随音箱发出声音的变化而“舞动”起来,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练习15】某同学乘着的汽艇遥对一座高崖,他对山崖大喊一声,5s后听到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求:(1)若汽艇静泊在水面上他离高崖有多远?(2)若汽艇以10m/s的速度正对山崖驶去,他喊话时离山崖有多远?(3)若汽艇通过山崖下的隧道用了2min,该隧道的长是多少km?1.如图所示是我国元代吹口哨雕砖俑,该俑右手两指插入口中,作口哨状。将手指插入口中,用力吹气就能发出哨声,这是因为( )36 A.舌头在振动B.空气在振动C.手指在振动D.牙齿在振动2.如图所示,将正在响铃的手机放置于玻璃瓶内,封闭瓶口,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对比抽气前后从瓶中传出的响铃声音,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说明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B.说明声音传播不需要介质C.音调降低D.响度变小3.下列实验活动,能探究声音产生条件的是( )A.放在玻璃钟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把玻璃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弱B.把一台正在发声的小收音机用塑料袋密封后浸没在水中,仍能听到播音C.扬声器播放音乐时,放些纸片在纸盆上,看到纸片不断跳动D.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不相同4.下列有关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B.物体振动停止后,还会发出响度逐渐减弱的声音C.只要有物体振动发声,就能听到声音D.正在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振动停止,声音立即消失5.天坛公园内的圜丘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如图所示,当有人在台中心喊叫一声,会觉得声音格外响亮,这是因为圜丘能( )A.反射声音增强原声B.改变声音的音色C.提高声音的音调D.改变声音的传播速度6.图所示为冰雪大世界演唱会的场景,观众随着舞台上主持人洪亮的歌声舞动,其中“洪亮”是指声音的( )36 A.响度B.音调C.音色D.声速7.(2024•长沙中考)龙年元宵晚会精彩纷呈,《春生潇湘》节目中不同的乐器合奏出美妙的音乐。观众分辨不同乐器的声音,主要是通过声音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速8.科学研究表明植物也能“说话”,当植物缺水或受压力时会发出频率40000~80000Hz的超声波,这一数据描述了声音的( )A.传播速度B.响度C.音色D.音调9.如图所示,在甲、乙、丙、丁4个相同的玻璃瓶中,装入不同高度的水,则( )A.用嘴依次吹瓶口,甲的音调最高B.用嘴依次吹瓶口,丙的音调最高C.用筷子依次敲打瓶口,甲的音调最高D.用筷子依次敲打瓶口,丁的音调最高10.(2024•包头中考)如图,某款变频超声波驱蚊器能够发出不同频率的超声波,干扰蚊子的感觉和行为,达到驱蚊效果。关于驱蚊器发声的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驱蚊器发声体通过振动发出声音B.驱蚊器发出的声音能够在空气中传播C.驱蚊器发出的声音可以被人听到D.调高驱蚊器振动频率,声音的音调变高11.如图所示是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6 A.甲、乙的音调、响度、音色都相同B.甲、丙的音调、音色相同,响度不同C.乙、丁的音调、响度相同,音色不同D.甲、丁的音调、音色相同,响度不同12.(2024•齐齐哈尔中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如图所示是我国古老的传统弹拨乐器古筝,用古筝演奏乐曲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古筝通过弦的振动发出悠扬悦耳的声音B.快速拨动弦时,发出的声音在温度不变的空气中传播速度变大C.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同一根弦可以改变发出声音的音调D.古筝与长笛在演奏同一乐曲时发出声音的音色是相同的13.如图是生活中的两个情境,图1是居民小区噪声监测器,显示环境噪声为55.5dB。图2是钢琴调音师正在用手机上的一个调音软件播放音叉256、512、1024、2048(Hz)的标准音来校准琴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48Hz的音属于超声波B.噪声监测器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C.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D.256Hz的音和2048Hz的音比较,2048Hz的声音响度更大14.近几年,全国各地掀起跳广场舞的热潮。广场舞有益身心健康,但也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为避免噪声给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干扰,采取的下列措施及解释均合理的是( )36 A.调节音箱的音量,使声音的音调不要太高B.让附近的居民关闭门窗,在人耳处减弱噪声C.在广场上安装噪声监测装置,可以减弱噪声D.晚八点以后禁止跳广场舞,防止噪声的产生15.如今噪声污染也成为环境污染的种类之一,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同学们提出了许多减弱噪音的方法,下列同学提出的方法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A.在教室周围植树B.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C.纺纱工人工作时戴着防噪声的耳罩D.摩托车要安装消声器16.《梦溪笔谈》中记载:行军宿营,士兵常用“伏地听声”的方法来判断有无夜袭敌人的马蹄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马蹄声是超声波B.声音可以传递信息C.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更快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17.下列事例中,属于声音传递能量的是( )A.医生用听诊器听病人的呼吸和心跳B.医生用超声波给病人做碎石C.我国次声波站探知到某国的核武器试验D.倒车雷达探知车后路面情况18.(2024•武汉中考)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拨动张紧的橡皮筋,能听到声音,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B.逐渐抽出真空罩内的空气,闹钟的铃声逐渐增强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编钟,发出声音的响度相同D.超声波清洗机清洗眼镜,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19.随着城市发展,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也在逐渐深入。下列控制噪声途径的说法正确的是( )36 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的B.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C.安装噪声监测器可以减弱噪声的传播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隔音耳罩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20.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机对话得以实现。顾客与迎宾机器人进行交流以了解商品放置的区域,关于机器人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机器人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B.机器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机器人的声音与顾客的声音音色不同D.机器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21.(2024•眉山中考)下列中华古诗词中涉及到的声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谁家玉笛暗飞声”,“笛声”的传播不需要介质B.“忽闻岸上踏歌声”,“歌声”在任何时候都属于乐音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D.“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闻犬吠”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22.古筝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民族乐器,下列对古筝演奏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古筝演奏时用力拨动琴弦,音调升高B.古筝演奏时的声音是由琴弦振动产生的C.古筝演奏时的声音悦耳动听,所以不是噪声D.古筝演奏时拨动琴弦越快,声音传播速度越快23.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图:弹奏古筝时,手在不同位置按弦,目的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B.乙图: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绳上的乒乓球,球多次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C.丙图: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D.丁图:摩托车上装有消声器,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的传播24.用香樟树叶卷成圆筒,把其中一端稍稍捏扁,就可吹响,该声音主要是由 36 (选填“树叶”或“空气柱”)振动产生的。同一片叶子可以卷成小筒,也可卷成较大的筒,两者相比,用小筒吹出声音的音调 (选填“较高”、“较低”或“相同”)。25.在一些居民小区内,常会看到如图所示的监测设备,在设备显示屏上的数据48.4dB反映的是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当该数据突然大幅度升高时,旁边的人会感觉耳膜有明显胀痛感,这是因为声音能够传递 。26.接听电话时,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来判断的;蚊子1min振翅27600次,则其翅膀振动频率为 Hz。27.有以下事实或做法:①人们挑选瓷器时,总要敲击几下,以判断瓷器是否有裂纹;②医生用B超来获取病人体内器官的情况;③医生用超声波给人们洁牙;④外科医生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以上事例中,能表明可以传递信息的是 ;能表明声可以传递能量的是 (填序号)28.在探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1)如图甲,当用橡皮锤敲击音叉时,既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能观察到乒乓球弹起一个较小的幅度,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的作用是将不易观察到的音叉的振动转化为乒乓球的振动,这种思维方法叫做 (选填“控制变量法”、“转换法”);(2)实验中若加大敲击音叉的力度,听到音叉发声的响度更大同时看到乒乓球弹起的幅度变 。由此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声音的响度随 的增大而增大;(3)若宇航员在月球上做乙实验(如图所示),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用力敲击右侧的音叉,则接触左边音叉的乒乓球 (选填“会”或“不会”)弹起。29.高速公路上通常会安装超声波测速仪测量汽车的速度。人耳 不能 听见超声波。测速仪其原理如图所示,汽车向测速仪的方向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根据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的时间差,测出汽车的速度。某次固定的超声波测速仪第一次发射超声波到接收汽车反射的超声波经过了0.6s,则汽车第一次反射超声波时距测速仪 36 m;已知测出汽车匀速向左行驶,测速仪在发出第一个超声信号后再过1.1s后发出第二个超声信号,第二次测速仪发出信号到接收到信号用时0.4s,则汽车的行驶的速度为 m/s。(声速为340m/s)30.国庆假期,小华一家驾车出游,路遇山区,小华决定应用新学的物理知识做一些测量。如图所示,当行驶在两山间的平直公路上时,她让爸爸以54km/h的速度定速驾驶,并在某位置鸣笛一声,同时用手机秒表计时,发现2s后听到来自前山的回声。再隔了4s听到来自后山的回声,已知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m/s,求:(1)从鸣笛到第一次听到回声,汽车行驶的距离;(2)鸣笛时,汽车距前山的距离;(3)两山之间的距离。36 专题03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产生的原因(1)声音产生的原因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则发声也停止。2.声源(1)概念:正在发声的物体叫作声源。(2)声源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3.声音的传播(1)声音靠介质传播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作传声的介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传声的介质。(2)真空不能传声:真空罩里面放闹铃的实验说明真空不能传声。4.人耳听声的原理(1)人们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是: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这种方式叫耳传导。(2)人听到声音的必备条件:①有声源发声;②有介质传声;③进入人耳的声音能引起人耳的听觉;④人的听觉正常。5.回声(1)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若遇到障碍物,就会被反射,形成回声。(2)回声到耳朵比原声音晚0.1s以上,人耳才能把回声和原声分开。若回声和原声到达人耳的时间相差不到0.1s,就分辨不出原声和回声,但会觉得声音更响亮。(3)利用回声可以计算出障碍物的距离。要听到回声,障碍物的距离至少为17m;公式:s=vt。二、声音的特性1.音调(1)音调:声音的高低,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振动快慢用每秒振动的次数来表示,称为频率。(2)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2.超声波与次声波频率高于人的听觉上限(约为20000Hz)的声波,称为超声波;次声波是一种频率低于人的可听声波频率范围的声波,次声波的频率范围大致小于20Hz。3.响度(1)声音的强弱叫作响度。(2)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少。36 (3)响度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的关系:距离发声体越远,声音越分散,听到的声音响度越小;距离发声体越近,听到的声音响度越大。4.音色(1)音色:发声体的声音品质,由发声体本身的特征决定。(2)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和振动方式等因素有关。三、噪声及其防治1.认识噪声(1)乐音是听起来优美动听的声音;噪声是听起来嘈杂刺耳的声音。(2)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3)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说,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4)噪声的等级: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分贝的符号是dB。0dB是人刚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听觉下限。(5)为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为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2.噪声的防治方法(1)减弱噪声的途径:①在声源处减弱,防止噪音的产生;②在人耳处减弱,防止噪音进入耳朵;③在传播过程中减弱,阻断噪音的传播。(2)噪声管理:城市一般在主要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设置噪声自动监测和显示设施,以监控噪声情况。3.隔音材料与吸音材料(1)防治噪声的材料可分为隔音材料和吸音材料两种。(2)隔音材料通常是质地坚硬的材料,声音传播到它们表面时易发生反射,从而起到阻碍噪声直接传播的作用,但其吸音效果较差;吸音材料通常采用纤维状、颗粒状或发泡材料形成多孔的疏松结构,当声音遇到这种材料时会引起微孔中的空气振动,使声音的能量衰减,从而起到吸音作用。四、声波的应用1.超声波的应用(1)当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声音就会被反射回来形成回声,根据声音返回时间,可以判断障碍物的位置。现在人们用来探测海底的“声呐”装置,医学上的“B超”等,都是利用了回声的原理。(2)超声波除了可以传递信息外,还可以传递能量,如医院可以用超声波击碎患者体内的结石,超声波加湿器,清洗眼镜片或首饰,可以用来清洗钟表等精密机械等。2.次声波的应用(1)次声波的频率很低,因而具有一些奇特的性质。最显著的特点是次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距离远,不容易被吸收。可以观测火山喷发引起的次声波。36 (2)可以利用次声波预报地震、火山爆发、雷暴等自然灾害等。一、探究声音的产生实验(1)音叉实验:如图1,操作时应先 敲击音叉 (“敲击音叉”或“靠上乒乓球”)音叉振动时,乒乓球会 被弹起 。利用乒乓球在实验中作用的思维方法叫做 转换法 (等效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类比法)。图1图2(2)使用鼓面实验:如图2,把碎纸屑或者玉米粒撒在鼓面上,轻轻按压鼓面;用手拍打鼓面或用鼓槌敲击鼓面,观察鼓是否发声及发声时的现象。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二、探究声音在真空能否传声实验器材:闹钟、玻璃罩、抽真空机实验过程:①如图,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钟罩内,逐渐抽出钟罩内的空气,听到的铃声明显减小。进一步推理可以得出: 真空不能传声 。用到的物理探究方法是 推理法 (选填“转换法”或“推理法”)。②再打开阀门,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又会听到铃声逐渐变大。结论:真空不能传声。三、探究音调与物体振动快慢的关系(1)实验探究:如图,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2)实验结论:钢尺伸出桌面边缘长度越长时,钢尺振动得越慢,钢尺发出的音调越低36 ;钢尺伸出桌面边缘长度越短时,钢尺振动得越快,钢尺发出的音调越高。【练习1】如图,正在发声的音叉多次将悬挂的乒乓球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C.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答案】B【解析】如图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被弹起,这样做是为了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该现象说明了音叉在振动。故选:B。【练习2】北宋时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士兵枕着牛皮制成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下列有关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A.声音可以不由振动产生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C.只有牛皮制成的箭筒可以传播声音D.一般固体传播声音比空气快【答案】D【解析】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故A错误;B、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故B错误;C、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故C错误;D、固体传播声音比空气快,故D正确。故选:D。【练习3】北京天坛的圜丘,人站在中央台上说话,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说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物,就会被 。音乐厅中常用这种原理使演奏的效果更好。【答案】反射36 【解析】声音遇到障碍物会被反射回来。【练习4】(2024•凉山州中考)如图所示是中国古代雅乐横吹竹制管乐器———篪。其形似于笛,与笛不同的是两端都是封闭的,而且吹孔与孔指不在同一直线上,无孔膜而“有底”。演奏过程中手指按压不同孔时改变的是( )A.音调B.响度C.音色D.音调、响度和音色【答案】A【解析】吹奏时是内部的空气振动发生,演奏过程中手指按压不同孔,改变空气柱的长度改变振动频率,从而改变发声的音调。故选:A。【练习5】(多选)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大象之间可以用人类听不到方式进行交流,其使用的是次声波B.低于20Hz的是超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波是次声波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D.超声波具有能量【答案】AD【解析】A.大象之间的交流,使用的人类听不到的次声波,故A正确;B.低于20Hz的是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波是超声波,故B错误;C.根据声音传播的知识可知,声音需要介质才能传播,故C错误;D.声可以传播信息和能量,故D正确。故选:AD。【练习6】如图所示,在扬声器的纸盆上撒些纸屑,当扬声器播放音乐时,原来静止在纸盆上的纸屑会跳动起来,而且声音越大纸屑跳动得越剧烈。则根据纸屑跳动的幅度可以说明( )A.声速与频率的关系B.音调与振幅的关系C.响度与振幅的关系D.该实验用到了控制变量法36 【答案】C【解析】A、在扬声器的纸盆上撒些纸屑,当扬声器播放音乐时,原来静止在纸盆上的纸屑会跳动起来,而且声音越大,纸屑跳动得越剧烈,可以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但不能根据纸屑跳动的幅度说明声速与频率的关系,故A错误。BCD、当扬声器播放音乐时,原来静止在纸盆上的纸屑会跳动起来,可以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但根据纸屑跳动的幅度是为了说明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即纸屑跳动的幅度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实验中用了转换法,故BD错误,C正确。故选:C。【练习7】在此幅丰子恺书画作品中,描绘了“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生活画面,彰显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意境。骑在牛背上的孩童不回头就能大致判断出问话的人是一位老者,他判断的依据是利用了声音的( )A.音色B.音调C.响度D.信息【答案】A【解析】不同人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老人与小孩、年轻人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所以,骑在牛背上的孩童是依据音色来大致判断出问话的人是一位老者。故选:A。【练习8】音乐会上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男声”音调高,响度大;“女声”音调低,响度小B.“男声”音调低,响度大;“女声”音调高,响度小C.“男声”音调低,响度小;“女声”音调高,响度大D.“男声”音调高,响度小;“女声”音调低,响度大【答案】B【解析】男低音独唱时,他的音调低,但以他的声音为主,故他的响度大;女高音轻声伴唱,她的音调高,但是在轻声伴唱,故她的响度小。故选:B。【练习9】下列有关声音的特性,说法正确的是( )36 A.甲图中钢尺伸出桌面长度越长,拨动它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高B.乙图中用相同大小的力敲击不同水量的瓶子,发出声音的音调相同C.丙图中改变吸管中的空气柱的长度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色D.丁图中改变用力的大小敲击鼓面可改变声音的响度【答案】D【解析】A、甲图中钢尺伸出桌面长度越长,拨动它时振动频率越低,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低,A错误;B、乙图中用相同大小的力敲击不同水量的瓶子,水量多少不同,瓶子与水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故B错误;C、丙图中改变吸管中的空气柱的长度可以改变空气柱振动的频率,从而改变音调,但不能改变声音的音色,故C错误;D、丁图中改变用力的大小敲击鼓面可改变鼓面振幅,从而改变声音的响度,故D正确。故选:D。【练习10】(2024•天津中考)如图是我国航空母舰上两位甲板引导员引导飞机起飞的情景。他们工作时要配戴防噪声耳罩,这种控制噪声的措施属于( )A.防止噪声产生B.监测噪声强弱C.防止噪声进入耳朵D.减小噪声传播速度【答案】C【解析】航空母舰上两位甲板引导员引导飞机起飞时配戴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防止噪声进入耳朵,不能防止噪声产生,也不能监测噪声强弱和减小噪声传播速度。故选:C。【练习11】小明家临街而住,于是在家装了一个噪声监测仪,如图所示,此时显示环境的噪声是: ,利用噪声监测仪 (选填“能”或“不能”)减弱噪声,噪声 (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36 【答案】54.4dB;不能;不能【解析】根据图所示的噪声监测器显示屏显示的数字是54.4,可知此时的噪声是54.4dB;该装置是用来监测噪声强弱的仪器,故其测的是当时环境声音的响度,不能起到减弱噪声的作用;一切声音都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噪声不能在空气中传播。【练习12】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传递信息的是( )①汽车上的倒车雷达;②医用B超诊断仪③超声波清洗眼镜;④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结石⑤利用声呐探测鱼群位置;⑥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检查螺栓是否松动A.①②③④B.②③⑤⑥C.③④⑤⑥D.①②⑤⑥【答案】D【解析】①汽车上的倒车雷达,利用的是声音传递信息;②医用B超诊断仪,利用的是声音传递信息;③超声波清洗眼镜,利用的是声音传递能量;④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结石,利用的是声音传递能量;⑤利用声呐探测鱼群位置,利用的是声音传递信息;⑥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检查螺栓是否松动利用的是声音传递信息。综上分析可知,属于利用声传递信息的是①②⑤⑥。故选:D。【练习13】如图所示的实例中,能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的是( )A.探测海深B.医生给病人做B超C.倒车雷达D.超声波清洗眼镜【答案】D【解析】ABC、用声呐探测海深、医生给病人做B超、倒车雷达都是利用了声音能够传递信息;D、超声波清洗眼镜,利用声音可以传递能量。36 故选:D。【练习14】(2024•哈尔滨中考)声让我们通过听觉感知世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图: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B.乙图:弹奏古筝时,手在不同的位置按弦,目的是改变发出声音的音色C.丙图:从玻璃罩里向外抽气,听到铃声逐渐减小,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D.丁图:静止的烛焰随音箱发出声音的变化而“舞动”起来,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答案】B【解析】A、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故A正确;B、弹奏古筝时,手在不同的位置按弦,改变了弦的有效长度,目的是改变发出声音的音调,故B错误;C、当空气被不断抽出后,铃声逐渐减弱,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C正确;D、静止的烛焰随音箱发出声音的变化而“舞动”起来,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故D正确。故选:B。【练习15】某同学乘着的汽艇遥对一座高崖,他对山崖大喊一声,5s后听到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求:(1)若汽艇静泊在水面上他离高崖有多远?(2)若汽艇以10m/s的速度正对山崖驶去,他喊话时离山崖有多远?(3)若汽艇通过山崖下的隧道用了2min,该隧道的长是多少km?【解析】(1)因为声音传播到高崖的时间为听到回声的时间的一半,所以t=×5s=2.5s,因为v=,所以汽艇到高山的距离:s=vt=340m/s×2.5s=850m。(2)由题知汽艇由A→B所用时间:t=5s,(3)汽艇行驶的路程:sAB=v艇t声音传播的距离为:sAC+sBC=v声t,因为sAB+sAC+sBC=2sAC,所以v艇t+v声t=2sAC代入数据:(10m/s+340m/s)×5s=2sAC,所以sAC=875m;36 (3)汽艇在2min内的路程:s=vt=10m/s×2×60s=1200m。答:(1)若汽艇静泊水面,他离高崖850m远;(2)若汽艇以10m/s的速度正对高崖驶去,他喊叫时离高崖875m远;(3)隧道的长度为1200m。1.如图所示是我国元代吹口哨雕砖俑,该俑右手两指插入口中,作口哨状。将手指插入口中,用力吹气就能发出哨声,这是因为( )A.舌头在振动B.空气在振动C.手指在振动D.牙齿在振动【答案】B【解析】我国元代吹口哨雕砖俑,该俑右手两指插入口中,作口哨状。将手指插入口中,用力吹气就能发出哨声,这是因为空气在振动,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2.如图所示,将正在响铃的手机放置于玻璃瓶内,封闭瓶口,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对比抽气前后从瓶中传出的响铃声音,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说明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B.说明声音传播不需要介质C.音调降低D.响度变小【答案】D【解析】将正在响铃的手机放置于玻璃瓶内,封闭瓶口,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对比抽气前后从瓶中传出的响铃声音的响度逐渐变小,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36 3.下列实验活动,能探究声音产生条件的是( )A.放在玻璃钟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把玻璃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弱B.把一台正在发声的小收音机用塑料袋密封后浸没在水中,仍能听到播音C.扬声器播放音乐时,放些纸片在纸盆上,看到纸片不断跳动D.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不相同【答案】C【解析】A、放在玻璃钟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把玻璃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弱,说明了声音的传播条件,故A错误;B、把一台小收音机用塑料袋密封后浸没在水中,仍能听到播音,说明了液体能够传声,故B错误;C、扬声器播放音乐时,放些纸片在纸盆上,看到纸片不断跳动,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C正确;D、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不相同,说明物体振动的频率不同,音调不同,故D错误。故选:C。4.下列有关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B.物体振动停止后,还会发出响度逐渐减弱的声音C.只要有物体振动发声,就能听到声音D.正在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振动停止,声音立即消失【答案】A【解析】A、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故A正确;C、物体的振动会产生声音,但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因此物体振动,不一定能听到声音,故C错误;BD、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振动停止后声音会继续传播,不会立即消失,故BD错误。故选:A。5.天坛公园内的圜丘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如图所示,当有人在台中心喊叫一声,会觉得声音格外响亮,这是因为圜丘能( )A.反射声音增强原声B.改变声音的音色C.提高声音的音调D.改变声音的传播速度【答案】A【解析36 】人站在天坛的圜丘中心喊叫一声,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的原因是:回声跟原来的声音混在一起,分辨不开,使原声加强、延长,因而感觉到声音格外响亮;而声音的音色、音调和传播速度没有改变,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6.图所示为冰雪大世界演唱会的场景,观众随着舞台上主持人洪亮的歌声舞动,其中“洪亮”是指声音的( )A.响度B.音调C.音色D.声速【答案】A【解析】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歌声“洪亮”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7.(2024•长沙中考)龙年元宵晚会精彩纷呈,《春生潇湘》节目中不同的乐器合奏出美妙的音乐。观众分辨不同乐器的声音,主要是通过声音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速【答案】C【解析】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观众能分辨出不同乐器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选:C。8.科学研究表明植物也能“说话”,当植物缺水或受压力时会发出频率40000~80000Hz的超声波,这一数据描述了声音的( )A.传播速度B.响度C.音色D.音调【答案】D【解析】音调指声音的高低,与振动频率有关,故当植物缺水或受压力时会发出频率40000~80000Hz的超声波时,描述的是音调,故D正确。故选:D。9.如图所示,在甲、乙、丙、丁4个相同的玻璃瓶中,装入不同高度的水,则( )A.用嘴依次吹瓶口,甲的音调最高B.用嘴依次吹瓶口,丙的音调最高C.用筷子依次敲打瓶口,甲的音调最高D.用筷子依次敲打瓶口,丁的音调最高36 【答案】C【解析】AB、用嘴依次吹瓶口,丁中的空气柱最短,振动最快,发出的音调最高,即丁的音调最高,故AB错误;CD、由于瓶子中装有水的多少不同,导致敲击时,振动快慢就不同,甲水少,振动最快,音调最高,即甲的音调最高,故C正确,D错误。故选:C。10.(2024•包头中考)如图,某款变频超声波驱蚊器能够发出不同频率的超声波,干扰蚊子的感觉和行为,达到驱蚊效果。关于驱蚊器发声的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驱蚊器发声体通过振动发出声音B.驱蚊器发出的声音能够在空气中传播C.驱蚊器发出的声音可以被人听到D.调高驱蚊器振动频率,声音的音调变高【答案】C【解析】A、驱蚊器发声体通过振动发出声音,故A正确;B、驱蚊器发出的声音能够在空气中传播,故B正确;C、驱蚊器发出的声音是超声波,不在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之内,不可以被人听到,故C错误;D、调高驱蚊器振动频率,声音的音调变高,故D正确。故选:C。11.如图所示是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的音调、响度、音色都相同B.甲、丙的音调、音色相同,响度不同C.乙、丁的音调、响度相同,音色不同D.甲、丁的音调、音色相同,响度不同【答案】D【解析】A、甲、乙的音调、响度相同,音色不同,故A错误;36 B、甲、丙的响度、音色相同,音调不同,故B错误;C、乙、丁的音调相同,响度和音色不同,故C错误;D、甲、丁的音调、音色相同,响度不同,故D正确。故选:D。12.(2024•齐齐哈尔中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如图所示是我国古老的传统弹拨乐器古筝,用古筝演奏乐曲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古筝通过弦的振动发出悠扬悦耳的声音B.快速拨动弦时,发出的声音在温度不变的空气中传播速度变大C.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同一根弦可以改变发出声音的音调D.古筝与长笛在演奏同一乐曲时发出声音的音色是相同的【答案】A【解析】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古筝通过弦的振动发出悠扬悦耳的声音,故A正确;B.快速拨动弦时,发出的声音在温度不变的空气中传播速度不变,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温度有关,与音调无关,故B错误;C.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同一根弦可以改变响度的大小,故C错误;D.古筝与长笛在演奏同一乐曲时发出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故D错误。故选:A。13.如图是生活中的两个情境,图1是居民小区噪声监测器,显示环境噪声为55.5dB。图2是钢琴调音师正在用手机上的一个调音软件播放音叉256、512、1024、2048(Hz)的标准音来校准琴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48Hz的音属于超声波B.噪声监测器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C.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D.256Hz的音和2048Hz的音比较,2048Hz的声音响度更大36 【答案】C【解析】A、超声波的振动频率高于20000Hz,2048Hz的音不属于超声波,故A错误;B、噪声监测器是监测噪声大小的仪器,不能减弱噪声,故B错误;C、分贝是响度的单位,噪声的等级用分贝来划分,故C正确;D、256Hz的音和2048Hz的音比较,256Hz的声音频率低,音调更低,故D错误。故选:C。14.近几年,全国各地掀起跳广场舞的热潮。广场舞有益身心健康,但也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为避免噪声给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干扰,采取的下列措施及解释均合理的是( )A.调节音箱的音量,使声音的音调不要太高B.让附近的居民关闭门窗,在人耳处减弱噪声C.在广场上安装噪声监测装置,可以减弱噪声D.晚八点以后禁止跳广场舞,防止噪声的产生【答案】D【解析】A、调节音响的音量旋钮,能够改变声音的响度大小,音量大则响度大,音量小则响度小;调节音量旋钮不能改变声音的音调,故A错误;B、居民关闭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B错误;C、在广场上安装噪声监测装置,不能减弱噪声,故C错误;D、晚八点半以后停止跳广场舞,防止噪声的产生,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正确。故选:D。15.如今噪声污染也成为环境污染的种类之一,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同学们提出了许多减弱噪音的方法,下列同学提出的方法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A.在教室周围植树B.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C.纺纱工人工作时戴着防噪声的耳罩D.摩托车要安装消声器【答案】B【解析】A、在教室周围植树,可以在噪声的传播途中减弱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B、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只能监测噪声的强度,但不能减弱噪声,故B符合题意;C、纺纱工人工作时戴着防噪声的耳罩,可以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C不符合题意;D、摩托车安装消声器,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6.《梦溪笔谈》中记载:行军宿营,士兵常用“伏地听声”的方法来判断有无夜袭敌人的马蹄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马蹄声是超声波B.声音可以传递信息C.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更快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答案】A36 【解析】A、马蹄声能被听到,不是超声波,故A错误;B、行军宿营,士兵常用“伏地听声”的方法来判断有无夜袭敌人的马蹄声,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B正确;C、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故C正确;D、“伏地听声”说明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D正确。故选:A。17.下列事例中,属于声音传递能量的是( )A.医生用听诊器听病人的呼吸和心跳B.医生用超声波给病人做碎石C.我国次声波站探知到某国的核武器试验D.倒车雷达探知车后路面情况【答案】B【解析】A、医生用听诊器听病人的呼吸和心跳,属于声音传递信息,故A不符合题意;B、医生用超声波给病人做碎石,属于声音传递能量,故B符合题意;C、我国次声波站探知某国的核武器试验,属于声音传递信息,故C不符合题意;D、倒车雷达探知车后路面情况,属于声音传递信息,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8.(2024•武汉中考)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拨动张紧的橡皮筋,能听到声音,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B.逐渐抽出真空罩内的空气,闹钟的铃声逐渐增强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编钟,发出声音的响度相同D.超声波清洗机清洗眼镜,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答案】A36 【解析】A、拨动张紧的橡皮筋,能听到声音,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故A正确;B、逐渐抽出真空罩内的空气,闹钟的铃声逐渐增弱,故B错误;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编钟,振幅不同,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故C错误;D、超声波清洗机清洗眼镜,说明声可以传递能量,故D错误。故选:A。19.随着城市发展,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也在逐渐深入。下列控制噪声途径的说法正确的是( )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的B.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C.安装噪声监测器可以减弱噪声的传播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隔音耳罩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答案】B【解析】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错误;B、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B正确;C、安装噪声检测器只能检测声音响度的大小,不能减弱噪声,故C错误;D、带上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故选:B。20.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机对话得以实现。顾客与迎宾机器人进行交流以了解商品放置的区域,关于机器人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机器人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B.机器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机器人的声音与顾客的声音音色不同D.机器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答案】C【解答】解: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故A错误;B.真空不能传声,故B错误;C.音色与发声体的结构和材料有关,不同材料的发声体音色一般不同,故C正确;D.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故D错误。故选:C。21.(2024•眉山中考)下列中华古诗词中涉及到的声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谁家玉笛暗飞声”,“笛声”的传播不需要介质B.“忽闻岸上踏歌声”,“歌声”在任何时候都属于乐音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D.“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闻犬吠”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36 【答案】C【解析】A、“谁家玉笛暗飞声”,“笛声”的传播需要介质,故A错误;B、“忽闻岸上踏歌声”,“歌声”影响人们正常学习、休息、生活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时属于噪声,故B错误;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C正确;D、“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闻犬吠”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D错误。故选:C。22.古筝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民族乐器,下列对古筝演奏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古筝演奏时用力拨动琴弦,音调升高B.古筝演奏时的声音是由琴弦振动产生的C.古筝演奏时的声音悦耳动听,所以不是噪声D.古筝演奏时拨动琴弦越快,声音传播速度越快【答案】B【解析】A、弹奏古筝时,手指越用力,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故A错误;B、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古筝声是由于琴弦振动产生的,故B正确;C、古筝演奏时的声音悦耳动听,令人愉悦,但若在人们工作或者休息时演奏,则它就可能会成为噪音,故C错误;D、声速跟介质和温度有关,跟其它因素没有关系,古筝演奏时拨动琴弦越快,则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高,故D错误。故选:B。23.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图:弹奏古筝时,手在不同位置按弦,目的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B.乙图: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绳上的乒乓球,球多次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C.丙图: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D.丁图:摩托车上装有消声器,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的传播【答案】B36 【解答】解:A、古筝是琴弦振动发出声音的,手在不同位置按弦,弦振动的快慢会不一样,所以声音的音调就会发生变化,故A错误;B、发声的音叉靠近乒乓球,球多次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故B正确;C、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C错误;D、摩托车上装有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故选:B。24.用香樟树叶卷成圆筒,把其中一端稍稍捏扁,就可吹响,该声音主要是由 (选填“树叶”或“空气柱”)振动产生的。同一片叶子可以卷成小筒,也可卷成较大的筒,两者相比,用小筒吹出声音的音调 (选填“较高”、“较低”或“相同”)。【答案】空气柱;较高。【解析】用香樟树叶卷成筒,把其中一端稍稍捏扁,吹出的声音是由空气柱振动产生,卷成小筒时空气柱细,振动快,故小筒吹出的音调较高。25.在一些居民小区内,常会看到如图所示的监测设备,在设备显示屏上的数据48.4dB反映的是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当该数据突然大幅度升高时,旁边的人会感觉耳膜有明显胀痛感,这是因为声音能够传递 。【答案】响度;能量【解析】在一些居民小区内,常会看到如图所示的监测设备,在设备显示屏上的数据48.4dB反映的是响度,当该数据突然大幅度升高时,旁边的人会感觉耳膜有明显胀痛感,这是因为声音能够传递能量。26.接听电话时,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来判断的;蚊子1min振翅27600次,则其翅膀振动频率为 Hz。【答案】音色;460【解析】接听电话时,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蚊子1min振翅27600次,则其翅膀振动频率为:。27.有以下事实或做法:①人们挑选瓷器时,总要敲击几下,以判断瓷器是否有裂纹;②医生用B超来获取病人体内器官的情况;③医生用超声波给人们洁牙;④外科医生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以上事例中,能表明可以传递信息的是 ;能表明声可以传递能量的是 (填序号)36 【答案】①②;③④【解析】①人们挑选瓷器时,总要敲击几下,以判断瓷器是否有裂纹,即通过声音我们判断是不是破裂,即是声音传递了信息;②医生用B超来获取病人体内器官的情况,故是声音传递信息;③医生用超声波给人们洁牙,说明声波能够传递能量;④外科医生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即侧指声音比较有“劲”,故是声音传递能量。28.在探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1)如图甲,当用橡皮锤敲击音叉时,既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能观察到乒乓球弹起一个较小的幅度,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的作用是将不易观察到的音叉的振动转化为乒乓球的振动,这种思维方法叫做 (选填“控制变量法”、“转换法”);(2)实验中若加大敲击音叉的力度,听到音叉发声的响度更大同时看到乒乓球弹起的幅度变 。由此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声音的响度随 的增大而增大;(3)若宇航员在月球上做乙实验(如图所示),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用力敲击右侧的音叉,则接触左边音叉的乒乓球 (选填“会”或“不会”)弹起。【答案】(1)转换法;(2)大;振幅;(3)不会【解析】(1)实验中,将不易观察到的音叉的振动转化为乒乓球的振动,这种思维方法叫做转换法;(2)实验中若加大敲击音叉的力度,听到音叉发声的响度更大,同时看到乒乓球弹起的幅度变大。由此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声音的响度随振幅的增大而增大;(3)月球表面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因此,假设宇航员在月球上做乙实验,则左边音叉边乒乓球不会弹起。29.高速公路上通常会安装超声波测速仪测量汽车的速度。人耳 不能 听见超声波。测速仪其原理如图所示,汽车向测速仪的方向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根据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的时间差,测出汽车的速度。某次固定的超声波测速仪第一次发射超声波到接收汽车反射的超声波经过了0.6s,则汽车第一次反射超声波时距测速仪 m;已知测出汽车匀速向左行驶,测速仪在发出第一个超声信号后再过1.1s后发出第二个超声信号,第二次测速仪发出信号到接收到信号用时0.4s,则汽车的行驶的速度为 m/s。(声速为340m/s)36 【答案】不能;102;34【解析】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20000Hz,超声波的频率大于20000Hz,所以超声波不能被人耳听见;超声波测速仪第一次发射超声波到接收汽车反射的超声波,超声波传播的距离s声1=v声1t=340m/s×0.6s=204m,汽车第一次反射超声波时到测速仪的距离d1=s声1=×204m=102m;超声波测速仪第二次发射超声波到接收汽车反射的超声波,超声波传播的距离s声2=v声2t=340m/s×0.4s=136m,汽车第二次反射超声波时到测速仪的距离d2=s声2=×136m=68m;汽车反射两次超声波的时间内行驶的路程s车=d1﹣d2=102m﹣68m=34m,汽车反射两次超声波的时间间隔t车=1.1s﹣×0.6s+×0.4s=1s,汽车的速度v车===34m/s。30.国庆假期,小华一家驾车出游,路遇山区,小华决定应用新学的物理知识做一些测量。如图所示,当行驶在两山间的平直公路上时,她让爸爸以54km/h的速度定速驾驶,并在某位置鸣笛一声,同时用手机秒表计时,发现2s后听到来自前山的回声。再隔了4s听到来自后山的回声,已知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m/s,求:(1)从鸣笛到第一次听到回声,汽车行驶的距离;(2)鸣笛时,汽车距前山的距离;(3)两山之间的距离。【解析】根据题意,t1=2s,t2=2s+4s=6s,汽车的行驶速度:v车=54km/h=15m/s;(1)由v=可知,第一次听到回声,汽车行驶的距离:s车1=v车t1=15m/s×2s=30m;(2)鸣笛后,第一次听到回声,声音传播的路:s声1=v声t1=340m/s×2s=680m;所以鸣笛时,汽车距前山的距离:s1=(s声1+s车1)=(680m+30m)=355m;(3)根据题意,第二次听到回声,汽车行驶的距离为:s车2=v车t2=15m/s×6s=90m;鸣笛后,第二次听到回声,声音传播的路程为:s声2=v声t2=340m/s×6s=2040m;所以鸣笛时,由汽车在远离后山,36 故汽车距后山的距离:s2=(s声2﹣s车2)=(2040m﹣90m)=975m;故两山的距离:s=s1+s2=355m+975m=1330m。答:(1)从鸣笛到第一次听到回声,汽车行驶的距离为30m;(2)鸣笛时,汽车距前山的距离为355m;(3)两山之间的距离为1330m。36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初中物理专题之光现象考点清单及中考真题练习
中考物理复习专题2 声现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专题02 第2章 声现象【考点清单】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专题03 第3章 物态变化【考点清单】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专题04 第4章 光现象【考点清单】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专题02 声的世界【考点清单】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专题03 光的世界【考点清单】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专题03 了解电路【考点清单】
北师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专题01 物态及其变化【考点清单】
北师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专题02 机械运动【考点清单】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初中 - 物理
发布时间:2024-11-10 15:00:02
页数:36
价格:¥3
大小:1.31 MB
文章作者:浮城3205426800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