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初中
>
物理
>
人教版
>
八年级上册
>
第二章 声现象
>
本章复习与测试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专题02 第2章 声现象【考点清单】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专题02 第2章 声现象【考点清单】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24
2
/24
剩余22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专题02第2章声现象清单01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的产生(1)声源:物理学中,把正在的物体叫声源。(2)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2.长度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做,传声的介质既可以是气体、固体,也可以是液体;真空传声。(2)声音在介质中是以的形式传播,我们把它叫做声波。3.声速(1)声速:声音传播的快慢,大小等于声音在内传播的距离。(2)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介质的有关;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传播速度分别为、、,它们的关系为;在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m/s。(3)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回来又被听到的声音。人能区分回声和原声的条件是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即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m,否则反射回来的声音只会使原声。(4)骨传导:人们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传给相应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通过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如果鼓膜、听小骨或听觉神经损坏,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作骨传导。二、声音的特性1.音调(1)声音的叫做音调。(2)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的有关。振动得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振动得越慢,声音的音调越。(3)频率: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用符号表示。单位是,符号是。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频率越低,音调越。(4)音调的波形图24 甲图中波形个数少,波形较稀疏,频率,音调;乙图中波形个数多,波形较密集,频率,音调。(5)人耳能听到声叫声音,频率范围从Hz到Hz。超声波:频率高于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Hz的声波。2.响度(1)声音的叫响度。(2)响度的大小与有关。物体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的响度越。(3)响度的大小还跟人距离发声体的有关。离发声体距离越远,声音越分散,响度越小。(4)响度的波形图轻敲,振幅小,响度;重敲,振幅大,响度。3.音色(1)音色反映声音的品质与特色。我们能区分不同人、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主要就是根据不同。(2)音色与发声体的、等因素有关,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不相同。(3)波的形状不同,不同。三、声的利用24 1.声可以传递信息(1)大自然的许多活动,如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等发生时,都伴有的产生。(2)回声定位:测出发出声音到收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2.声可以传递。如超声波清洗机、超声波碎石、超声波雾化器、次声波武器等。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噪声和乐音(1)乐音:是由发声体有振动产生的。(2)噪声:是由发声体做振动时产生的。(3)从环保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和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2.噪声的危害(1)噪声的等级划分声音有强有弱,声音的强弱通常以(符号是dB)为单位来表示。(2)dB是人们刚刚能听到的最弱的声音;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dB;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dB。3.噪声的控制(1)在防止噪声的产生;(2)在阻断噪声的传播;(3)在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实验一 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提出问题】声音的音调高低和什么因素有关?【探究方法】:控制钢尺的不变,只改变钢尺伸出的(改变钢尺振动的频率)。【设计实验】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按紧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再次拨动。24 【实验步骤】①把钢尺紧压在桌上,使钢尺的伸出桌面外,用手向下压伸出的钢尺使其振动,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并听钢尺发声的高低,记录在表格中;②再分别把钢尺的、伸出桌面外,仍用同样大小的力向下压伸出的钢尺使其振动,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并听钢尺发声的高低,记录在表格中。实验记录表: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的快慢声音音调的高低快高较慢较低慢低【实验结论】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的振动快慢有关。振动得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振动得越慢,声音的音调越。实验二 探究响度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探究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于细绳上的乒乓球,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改变音叉发声的_______,再次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实验中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显示音叉振动幅度的大小;通过____________从而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实验结论】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________有关,________越大,响度越______。响度还跟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实验三 制作隔音房间模型【任务】制作一个隔音房间的简易模型,并测试它的隔音性能。24 【器材】包装盒或鞋盒、闹钟、手机或者计算机中的软件【过程】用包装盒或鞋盒充当“房间”,将一只闹钟放入其中模拟房间中发声的乐器或电视机。然后,在盒内的相应区域安装能够阻隔声音的材料,制作隔音房间模型。测试时,通过手机或者计算机中的软件等先测量未作隔音处理时闹钟铃声的强弱,再测量经过隔音处理后闹钟铃声的强弱。通过比较前后的变化来评估模型的隔音性能。【交流】各组展示制作的隔音房间模型(如图所示),并从隔音性能,空间占用率,材料是否易得、安全和环保等方面对模型进行评价。【练习1】(23-24八年级上·安徽六安·期中)在花样游泳比赛中,运动员在水中也能听到音乐,这是因为能传播声音;如图所示的陶笛是便携式的吹管乐器。这种乐器的音色优美,小的陶笛的声音清脆嘹亮,演奏陶笛时是振动发声的。【练习2】(23-24八年级上·河南郑州·期中)9月23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在杭州市奥体中心体育场举行,来自亚洲45个国家(地区),习总书记的声音是由声带的产生的,通过传播到现场观众的耳中。开幕式上来自全球的亚运数字火炬手,在数字世界与现实同频共振,共同点燃亚运主火炬塔,“雷鸣般”说明声音的(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大。【练习3】(23-24八年级上·河南新乡·期中)下列为录制合成的声音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和乙音色相同B.甲和丙音调相同24 C.甲和丁音调相同D.丙和丁响度相同【练习4】(23-24八年级上·湖北武汉·期中)(多选)在班级开展的“小小音乐会”活动上,两个自制的小乐器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如图甲是“水瓶琴”,它是由8个相同的玻璃瓶组成,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敲击他们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如图乙为“音调可变的哨子”,在筷子上拥一些棉花(或碎布)做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抽拉活塞,也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如图甲,敲击水瓶琴时,是瓶内空气柱振动发声B.如图甲,用相同大小的力敲击水瓶琴时,最右边的水瓶发出声音的音调最低C.如图乙,吹哨子时,是塑料管振动发声D.如图乙,吹哨子时,向上推活塞,发出的声音音调变高【练习5】(23-24八年级上·湖北武汉·期中)小宋同学想要研究声音的产生,于是她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观察到岳乓球被弹开,(1)如图甲,实验室乒乓球被弹开说明发声的音叉正在;(2)用更大的力度敲击音叉时,发现音叉发出的声音更强,乒乓球被弹得更高了,这一现象说明发声的响度与物体的有关;(3)如图乙,音叉停止振动后,在其右边放一个相同的音叉,鼓击右边这一音叉时,发现贴近左边音叉的乒乓球被弹起,说明声音可以传递;(4)把如图乙的整套装置带到月球表面,不能看到与(3)相同的现象,是因为。【练习6】(23-24八年级上·江苏·期中)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报纸、棉花、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实验器材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1)本实验中适合做声源的是;(2)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再盖上盒盖,你认为最佳的是;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外,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24 (3)下面的表格是为了上述两种实验方案而设计的,其中与方案B对应的是表;表一:材料报纸棉花泡沫响度响最弱较弱表二:材料报纸棉花泡沫距离长最短较短(4)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排列顺序为。【练习7】(23-24八年级上·四川成都·期中)有一山谷,左右两侧是高耸的山崖,小明站在山谷里大喊了一声,小明站立的位置距右侧山崖340m,1.5s后他听到第一次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m/s。(1)小明第一次听到回声时距离山崖有多远;(2)左右两侧回声的时间差时多少秒?1.(23-24八年级上·广东深圳·期中)我们生活在一个有声世界里,我们听到的所有声音都是由物体的产生的。不同的乐器发声振动的部位可能不同:弹吉他时振动发出声音,吹笛子时振动发出声音。2.(23-24八年级上·安徽铜陵·期中)智能手机有一个功能叫“智慧语音”,它可以通过识别声音实现对手机解锁,该系统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这一特征来工作的;岸上手机声音通过空气传入水中时,声音的传播速度(选填“变大”或“变小”)。3.(23-24八年级上·江苏盐城·期中)“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这描写的是琵琶的声音,从诗文中可以看出琵琶声是由琴弦产生,转轴可以改变琴弦的松紧度,进而改变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和“音色”,下同);“有理不在言高”,意思是:双方在争执中嗓门大不代表就一定有理,这里的“言高”是指声音的。4.(23-24八年级上·上海·期中)图所示为两个发声体在同一段时间内发出声音的波形图。比较甲、乙两图,可知( )24 A.甲的频率低,振幅大B.甲的频率低,振幅小C.乙的频率高,振幅大D.乙的频率低,振幅小5.(23-24八年级上·江西南昌·期中)如图所示,在甲、乙、丙、丁4个相同的玻璃瓶中,装入不同高度的水,则( )A.用嘴依次吹瓶口,甲的音调最高B.用嘴依次吹瓶口,丙的音调比乙的音调低C.用筷子依次敲打瓶口,甲的音调最高D.用筷子依次敲打瓶口,丁的音调最高6.(23-24八年级上·辽宁铁岭·期中)“石磬(qìng)”是一种中国古代石制打击乐器和礼器,被称为“古乐之祖”,发出古朴典雅的乐曲声,可谓“余音绕梁,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演奏时用木槌敲击石磬是为了让木槌振动发声B.演奏时敲击大小不同的石磬主要是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C.人们主要利用音色不同来辨别石磬与其他乐器发出的声音D.“余音绕梁”是指有些时候发声体停止振动也能发出声音7.(23-24八年级上·广东广州·期中)编钟是我国瑰宝。如图,敲M处发出的声音音调比敲N处的高,则( )24 A.M处的响度一定大B.M处和N处音色相同,频率相同C.M处、N处振动的幅度必定不同D.M处每秒振动次数多8.(23-24八年级上·广东中山·期中)某课外兴趣小组做了几个与声音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1)如图甲所示,用小球的弹起反映音叉的振动,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称为(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2)如图乙所示,敲响右边音叉时,与左边的音叉接触的乒乓球会弹起来,这一现象说明声音可以在中传播;如果乙实验在月球上做,(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声音,(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小球被弹起。9.(23-24八年级上·广东广州·期中)在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实验中:(1)小明和小强在家中开展探究,他们准备通过测量人刚好听不到声音时人与声源的距离来进行比较,选用了手机铃声作为声源,手机铃声响度越大,人刚好听不到声音时与声源的距离将越(填“大”或“小”)。在比较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时手机铃声响度应(填“随材料而改变”、“保持不变”或“根据实验情形而改变”);(2)将材料填充到同一隔音容器后,测量人刚好听不到声音时人与声源的距离,得到如下实验数据:材料衣服报纸平装书塑料袋袜子听不见声的实际距离/m2.12.83.75.21.2由此数据可知这些材料隔声性能最好的是;(3)在噪声污染严重的环境里,“隔音”是为了改变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是有效的降噪方法之一。在控制噪声的方法分类中,“隔音”是在处减弱噪声。10.(23-24八年级上·安徽铜陵·期中)一探测船在距离海岛510m处停顿下来测海水的深度,在此处同时向海底和海岛发出声信号,先后回收到两次声信号的时间差为1.8s。(已知此时声音在空气和海水中的传播速度分别为340m/s、1530m/s)24 (1)经过多长时间,收到从海岛返回的回声?(2)此处海水的深度可能为多少m?11.(23-24八年级上·江西九江·期中)一辆登山装备车从营地出发,以10m/s的速度向某山崖方向匀速行驶,行进中驾驶员按了一声喇叭,约6s后听到了由崖壁反射回来的声音,求(1)此时车已走了多远?(2)驾驶员按喇叭时与崖壁的距离?(声速为340m/s)12.(23-24八年级上·广西南宁·期中)为了监督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信号。超声波经汽车反射并返回测速仪,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4s,若测速仪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05s,超声波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m/s,求:(1)汽车第一次反射信号的位置距测速仪多少米?(2)汽车第一次反射信号到汽车反射第二次信号的过程中,行驶的距离是多少米?(3)汽车第一次反射信号到汽车反射第二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多少?(4)请计算说明汽车在此区域是否超速?24 专题02第2章声现象清单01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的产生(1)声源:物理学中,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2.长度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传声的介质既可以是气体、固体,也可以是液体;真空(不能)传声。(2)声音在介质中是以(波)的形式传播,我们把它叫做声波。3.声速(1)声速:声音传播的快慢,大小等于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2)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介质的(温度)有关;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传播速度分别为、、,它们的关系为();在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3)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又被听到的声音。人能区分回声和原声的条件是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即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否则反射回来的声音只会使原声(加强)。(4)骨传导:人们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传给相应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通过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如果鼓膜、听小骨或听觉神经损坏,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作骨传导。二、声音的特性1.音调(1)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2)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的(振动快慢)有关。振动得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振动得越慢,声音的音调越(低)。(3)频率: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用符号表示。单位是(赫兹),符号是(Hz)。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4)音调的波形图24 甲图中波形个数少,波形较稀疏,频率(低),音调(低);乙图中波形个数多,波形较密集,频率(高),音调(高)。(5)人耳能听到声叫声音,频率范围从(20)Hz到(20000)Hz。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2.响度(1)声音的(强弱)叫响度。(2)响度的大小与(振幅)有关。物体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的响度越(小)。(3)响度的大小还跟人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离发声体距离越远,声音越分散,响度越小。(4)响度的波形图轻敲,振幅小,响度(小);重敲,振幅大,响度(大)。3.音色(1)音色反映声音的品质与特色。我们能区分不同人、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主要就是根据(强弱)不同。(2)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因素有关,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不相同。(3)波的形状不同,(音色)不同。24 三、声的利用1.声可以传递信息(1)大自然的许多活动,如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等发生时,都伴有(次声波)的产生。(2)回声定位:测出发出声音到收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12vt)。2.声可以传递(能量)。如超声波清洗机、超声波碎石、超声波雾化器、次声波武器等。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噪声和乐音(1)乐音:是由发声体有(规则)振动产生的。(2)噪声:是由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产生的。(3)从环保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2.噪声的危害(1)噪声的等级划分声音有强有弱,声音的强弱通常以(分贝)(符号是dB)为单位来表示。(2)(0)dB是人们刚刚能听到的最弱的声音;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3.噪声的控制(1)在(声源处)防止噪声的产生;(2)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的传播;(3)在(人耳处)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实验一 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提出问题】声音的音调高低和什么因素有关?【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控制钢尺的(振动幅度)不变,只改变钢尺伸出的(长度)(改变钢尺振动的频率)。【设计实验】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按紧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再次拨动。24 【实验步骤】①把钢尺紧压在桌上,使钢尺的伸出桌面外,用手向下压伸出的钢尺使其振动,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并听钢尺发声的高低,记录在表格中;②再分别把钢尺的、伸出桌面外,仍用同样大小的力向下压伸出的钢尺使其振动,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并听钢尺发声的高低,记录在表格中。实验记录表: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的快慢声音音调的高低快高较慢较低慢低【实验结论】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的振动快慢有关。振动得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振动得越慢,声音的音调越(低)。实验二 探究响度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探究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于细绳上的乒乓球,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改变音叉发声的_______(响度),再次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实验中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乒乓球被弹开幅度的大小)来显示音叉振动幅度的大小;通过____________(改变力的大小)从而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实验结论】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________(幅度)有关,________(振幅)越大,响度越______(大)。响度还跟____________________(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实验三 制作隔音房间模型24 【任务】制作一个隔音房间的简易模型,并测试它的隔音性能。【器材】包装盒或鞋盒、闹钟、手机或者计算机中的软件【过程】用包装盒或鞋盒充当“房间”,将一只闹钟放入其中模拟房间中发声的乐器或电视机。然后,在盒内的相应区域安装能够阻隔声音的材料,制作隔音房间模型。测试时,通过手机或者计算机中的软件等先测量未作隔音处理时闹钟铃声的强弱,再测量经过隔音处理后闹钟铃声的强弱。通过比较前后的变化来评估模型的隔音性能。【交流】各组展示制作的隔音房间模型(如图所示),并从隔音性能,空间占用率,材料是否易得、安全和环保等方面对模型进行评价。【练习1】(23-24八年级上·安徽六安·期中)在花样游泳比赛中,运动员在水中也能听到音乐,这是因为能传播声音;如图所示的陶笛是便携式的吹管乐器。这种乐器的音色优美,小的陶笛的声音清脆嘹亮,演奏陶笛时是振动发声的。【答案】水空气柱【详解】[1][2]在花样游泳比赛中,运动员在水中也能听到音乐,这是因为水能传播声音;小的陶笛的声音清脆嘹亮,演奏陶笛时是由空气柱振动发声的。【练习2】(23-24八年级上·河南郑州·期中)9月23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在杭州市奥体中心体育场举行,来自亚洲45个国家(地区),习总书记的声音是由声带的产生的,通过传播到现场观众的耳中。开幕式上来自全球的亚运数字火炬手,在数字世界与现实同频共振,共同点燃亚运主火炬塔,“雷鸣般”说明声音的(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大。【答案】振动空气响度【详解】[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习总书记的声音是由声带的振动产生的。24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习总书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到现场观众的耳中。[3]“雷鸣般”的声音是说声音很大,声音的大小叫响度。【练习3】(23-24八年级上·河南新乡·期中)下列为录制合成的声音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和乙音色相同B.甲和丙音调相同C.甲和丁音调相同D.丙和丁响度相同【答案】C【详解】A.甲和乙两图的形状不同,音色不同,故A错误;B.甲和丙两图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不同,音调不同,故B错误;C.甲和丁两图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相同,音调相同,故C正确;D.丙和丁两图振幅不同,响度不同,故D错误。故选C。【练习4】(23-24八年级上·湖北武汉·期中)(多选)在班级开展的“小小音乐会”活动上,两个自制的小乐器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如图甲是“水瓶琴”,它是由8个相同的玻璃瓶组成,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敲击他们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如图乙为“音调可变的哨子”,在筷子上拥一些棉花(或碎布)做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抽拉活塞,也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如图甲,敲击水瓶琴时,是瓶内空气柱振动发声B.如图甲,用相同大小的力敲击水瓶琴时,最右边的水瓶发出声音的音调最低C.如图乙,吹哨子时,是塑料管振动发声D.如图乙,吹哨子时,向上推活塞,发出的声音音调变高【答案】BD【详解】A.敲击水瓶琴时,是瓶子和水振动发声,故A错误;B.用相同大小的力敲击水瓶琴时,振幅相同,最右边的水瓶装水最多,振动最慢,发出声音的音调最低,故B正确;24 CD.吹哨子时,空气柱振动发声,向上推活塞,空气柱变短,振动变快,发出的声音音调变高,故C错误,D正确。故选BD。【练习5】(23-24八年级上·湖北武汉·期中)小宋同学想要研究声音的产生,于是她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观察到岳乓球被弹开,(1)如图甲,实验室乒乓球被弹开说明发声的音叉正在;(2)用更大的力度敲击音叉时,发现音叉发出的声音更强,乒乓球被弹得更高了,这一现象说明发声的响度与物体的有关;(3)如图乙,音叉停止振动后,在其右边放一个相同的音叉,鼓击右边这一音叉时,发现贴近左边音叉的乒乓球被弹起,说明声音可以传递;(4)把如图乙的整套装置带到月球表面,不能看到与(3)相同的现象,是因为。【答案】(1)振动(2)振幅(3)能量(4)月球是真空状态,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详解】(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图甲中,发声的音叉正在振动,因此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会被弹开。(2)用更大的力度敲击音叉时,音叉的振动幅度变大,响度变大,发现音叉发出的声音更强,乒乓球被弹得更高了,说明发声的响度与物体的振幅有关。(3)音叉停止振动后,在其右边放一个相同的音叉,敲击右边这一音叉时,右边的音叉振动发声,声音通过空气传递到左边音叉,引起左边音叉振动,使得贴近左边音叉的乒乓球被弹起,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4)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月球属于真空状态,声音无法传递,因此不能看到与(3)相同的现象。【练习6】(23-24八年级上·江苏·期中)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报纸、棉花、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实验器材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1)本实验中适合做声源的是;(2)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再盖上盒盖,你认为最佳的是;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外,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3)下面的表格是为了上述两种实验方案而设计的,其中与方案B对应的是表;表一:材料报纸棉花泡沫响度响最弱较弱24 表二:材料报纸棉花泡沫距离长最短较短(4)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排列顺序为。【答案】机械闹钟B二棉花、泡沫、报纸。【分析】实验是探究材料的隔音效果,所以需要有稳定的声源,隔音材料,并且要能够正确的设计实验,能根据可靠的实验数据得出结论。【详解】(1)[1]音叉和机械闹钟都能够发出声音,但闹钟的声音稳定且有规律,所以可以选择闹钟作为声源较为合适。(2)[2]A.在A方案中,由于人耳听到的响度无法测量,没有可靠的实验数据;故A不符合题意;B.在B方案中,通过比较到鞋盒的距离判断隔音效果,有可靠地实验数据;故B符合题意。故选B。(3)[3]由表格内容可知,表二是研究声音与距离的关系。(4)[4]听到声音的距离越短,隔音效果越好、听到声音的距离越长,隔音效果越差。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排列顺序为:棉花、泡沫、报纸。【练习7】(23-24八年级上·四川成都·期中)有一山谷,左右两侧是高耸的山崖,小明站在山谷里大喊了一声,小明站立的位置距右侧山崖340m,1.5s后他听到第一次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m/s。(1)小明第一次听到回声时距离山崖有多远;(2)左右两侧回声的时间差时多少秒?【答案】(1)255m;(2)0.5s【详解】解:(1)人跟右侧山崖相距340m,人听到经右侧山崖反射产生的回声需要的时间为而人是1.5s后听到第一次回声的,所以,第一次回声左侧山崖反射产生的,人距左侧山崖为(2)两次听到回声的时间差别为答:(1)听到第一次回声时距离山崖为255m;(2)人听到两个回声的时间相差0.5s。24 1.(23-24八年级上·广东深圳·期中)我们生活在一个有声世界里,我们听到的所有声音都是由物体的产生的。不同的乐器发声振动的部位可能不同:弹吉他时振动发出声音,吹笛子时振动发出声音。【答案】振动琴弦空气柱【详解】[1][2][3]由声学知识可知,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弹吉他时,是由于琴弦的振动而发声。吹笛子时,是笛子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声。2.(23-24八年级上·安徽铜陵·期中)智能手机有一个功能叫“智慧语音”,它可以通过识别声音实现对手机解锁,该系统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这一特征来工作的;岸上手机声音通过空气传入水中时,声音的传播速度(选填“变大”或“变小”)。【答案】音色变大【详解】[1]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智能手机的“智慧语音”,该系统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这一特征来工作。[2]一般情况下,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所以岸上手机声音通过空气传入水中时,声音的传播速度变大。3.(23-24八年级上·江苏盐城·期中)“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这描写的是琵琶的声音,从诗文中可以看出琵琶声是由琴弦产生,转轴可以改变琴弦的松紧度,进而改变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和“音色”,下同);“有理不在言高”,意思是:双方在争执中嗓门大不代表就一定有理,这里的“言高”是指声音的。【答案】振动音调响度大【详解】[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声的,琵琶声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的。[2]转轴可以改变琴弦的松紧度,琴弦振动的快慢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3]“有理不在言高”,是说如果说法是正确的,即使声音不大,也会让人信服,这里的“言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4.(23-24八年级上·上海·期中)图所示为两个发声体在同一段时间内发出声音的波形图。比较甲、乙两图,可知( )A.甲的频率低,振幅大B.甲的频率低,振幅小C.乙的频率高,振幅大D.乙的频率低,振幅小24 【答案】A【详解】由图可知,在相同时间内,乙重复的次数更多,说明乙声音的振动频率高;甲最高点和最低点相距较远,说明甲声音振动幅度大。故选A。5.(23-24八年级上·江西南昌·期中)如图所示,在甲、乙、丙、丁4个相同的玻璃瓶中,装入不同高度的水,则( )A.用嘴依次吹瓶口,甲的音调最高B.用嘴依次吹瓶口,丙的音调比乙的音调低C.用筷子依次敲打瓶口,甲的音调最高D.用筷子依次敲打瓶口,丁的音调最高【答案】C【详解】AB.用嘴吹瓶口,瓶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声,瓶内水越多,空气柱越短,振动的越快,音调越高,反之,音调越低。所以用嘴依次吹瓶口,甲的音调最低,丁的音调最高,丙的音调比乙的音调高,故AB不符合题意;CD.用筷子敲打瓶口,是瓶子和水振动发声,水越少,音调越高;水越多,音调越低。所以用筷子依次敲打瓶口,甲的音调最高,丁的音调最低,故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故选C。6.(23-24八年级上·辽宁铁岭·期中)“石磬(qìng)”是一种中国古代石制打击乐器和礼器,被称为“古乐之祖”,发出古朴典雅的乐曲声,可谓“余音绕梁,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演奏时用木槌敲击石磬是为了让木槌振动发声B.演奏时敲击大小不同的石磬主要是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C.人们主要利用音色不同来辨别石磬与其他乐器发出的声音D.“余音绕梁”是指有些时候发声体停止振动也能发出声音【答案】C24 【详解】A.演奏时,用木槌敲击石磬是为了让石磬振动发声,故A错误。B.演奏时,敲击大小不同的石磬,大小不同的石磬的振动频率不同,所以主要是改变发出声音的音调,故B错误;C.由于不同的乐器的材质和结构不同,所以不同的乐器的音色不同,所以人们主要利用音色不同来辨别石磬与其他乐器发出的声音,故C正确;D.“余音绕梁”是指有些时候发声体停止振动,已经传播出去的声音继续在空气中传播,故D错误。故选C。7.(23-24八年级上·广东广州·期中)编钟是我国瑰宝。如图,敲M处发出的声音音调比敲N处的高,则( )A.M处的响度一定大B.M处和N处音色相同,频率相同C.M处、N处振动的幅度必定不同D.M处每秒振动次数多【答案】D【详解】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音色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A.敲击时响度大小与振幅有关,此题不知敲击力度大小关系,响度大小无法判断,故A不符合题意;B.两只编钟的材料相同,质量大小不同,音调不同,故频率不同,故B不符合题意;C.钟的振幅大小与敲击的力度有关,M、N处的振幅有可能相同,故C不符合题意;D.因为敲M处发出的声音音调比敲N处的高,所以敲M处发出的声音频率高于敲N处发出的声音的频率,故D符合题意。故选D。8.(23-24八年级上·广东中山·期中)某课外兴趣小组做了几个与声音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1)如图甲所示,用小球的弹起反映音叉的振动,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称为(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24 (2)如图乙所示,敲响右边音叉时,与左边的音叉接触的乒乓球会弹起来,这一现象说明声音可以在中传播;如果乙实验在月球上做,(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声音,(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小球被弹起。【答案】转换法空气不能不能【详解】(1)[1]通过观察小球是否被弹起判断音叉是否在振动,小球被弹起的高度来判断音叉振动幅度的大小,这种方法叫转换法。(2)[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是一种波,具有能量,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当敲响右边音叉时,音叉振动,产生声音,将能量传递给左边音叉,所以乒乓球会弹起,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3][4]如果这个实验在月球上做不能听到声音,不能看到小球被弹起,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9.(23-24八年级上·广东广州·期中)在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实验中:(1)小明和小强在家中开展探究,他们准备通过测量人刚好听不到声音时人与声源的距离来进行比较,选用了手机铃声作为声源,手机铃声响度越大,人刚好听不到声音时与声源的距离将越(填“大”或“小”)。在比较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时手机铃声响度应(填“随材料而改变”、“保持不变”或“根据实验情形而改变”);(2)将材料填充到同一隔音容器后,测量人刚好听不到声音时人与声源的距离,得到如下实验数据:材料衣服报纸平装书塑料袋袜子听不见声的实际距离/m2.12.83.75.21.2由此数据可知这些材料隔声性能最好的是;(3)在噪声污染严重的环境里,“隔音”是为了改变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是有效的降噪方法之一。在控制噪声的方法分类中,“隔音”是在处减弱噪声。【答案】大保持不变袜子响度传播过程中【详解】(1)[1]响度是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距离声源的远近、分散程度有关。手机铃声响度越大,人刚好听不到声音时与声源的距离将越大。[2]在比较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时应控制其他因素相同,改变隔声物质的材料,因此手机铃声响度应保持不变。(2)[3]由表格中数据得,隔音容器中填充袜子时,听不见声音的距离最短,说明隔声性能最好的是袜子。(3)[4]在噪声污染严重的环境里,“隔音”是为了改变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的响度,使声音的响度变小,是有效的降噪方法之一。[5]声音可以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人耳处减弱噪声,在控制噪声的方法分类中,“隔音”是在传播过程减弱噪声。10.(23-24八年级上·安徽铜陵·期中)24 一探测船在距离海岛510m处停顿下来测海水的深度,在此处同时向海底和海岛发出声信号,先后回收到两次声信号的时间差为1.8s。(已知此时声音在空气和海水中的传播速度分别为340m/s、1530m/s)(1)经过多长时间,收到从海岛返回的回声?(2)此处海水的深度可能为多少m?【答案】(1)3s;(2)918m或3672m【详解】(1)由可得,收到海岛的回声所用时间(2)收到海底的回声所用时间可能是t海1=3s-1.8s=1.2s或t海2=3s+1.8s=4.8s超声波从海面传到海底的时间或海水的深度可能是或11.(23-24八年级上·江西九江·期中)一辆登山装备车从营地出发,以10m/s的速度向某山崖方向匀速行驶,行进中驾驶员按了一声喇叭,约6s后听到了由崖壁反射回来的声音,求(1)此时车已走了多远?(2)驾驶员按喇叭时与崖壁的距离?(声速为340m/s)【答案】(1)60m;(2)1050m【详解】解:(1)此时车行驶的距离为(2)驾驶员按喇叭时声音传播的路程为驾驶员按喇叭时与崖壁的距离为答:(1)此时车行驶的路程为60m;24 (2)驾驶员按喇叭时与崖壁的距离为1050m。12.(23-24八年级上·广西南宁·期中)为了监督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信号。超声波经汽车反射并返回测速仪,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4s,若测速仪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05s,超声波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m/s,求:(1)汽车第一次反射信号的位置距测速仪多少米?(2)汽车第一次反射信号到汽车反射第二次信号的过程中,行驶的距离是多少米?(3)汽车第一次反射信号到汽车反射第二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多少?(4)请计算说明汽车在此区域是否超速?【答案】(1)85m;(2)17m;(3)1s;(4)汽车在此区域未超速【详解】解:(1)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s,所以第一次信号到达汽车的时间为0.25s,由可得: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汽车距测速仪s1=v声t1=340m/s×0.25s=85m(2)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4s,所以第二次信号到达汽车的时间为0.2s,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汽车距测速仪s2=v声t2=340m/s×0.2s=68m汽车第一次反射信号到汽车反射第二次信号的过程中,行驶的距离是s=85m-68m=17m(3)汽车第一次反射信号到汽车反射第二次信号的时间间隔,即汽车行驶17m需要的时间(4)汽车的车速为汽车在此区域未超速。答:(1)汽车第一次反射信号的位置距测速仪85m;(2)汽车第一次反射信号到汽车反射第二次信号的过程中,行驶的距离是17m;(3)汽车第一次反射信号到汽车反射第二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s;(4)汽车在此区域未超速。24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火线100天】2022中考物理考点复习 第1讲 声现象
2022年中考物理试题汇编 考点02 声现象
初中物理专题之光现象考点清单及中考真题练习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声现象第3节声的利用课后习题(附解析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声现象综合训练(A)(附解析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声现象综合训练(B)(附解析人教版)
第三章声第1节认识声现象教案(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 声现象)第3节 声的利用(人教版 学习、上课课件)
中考物理复习专题2 声现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专题01 第1章 机械运动【考点清单】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初中 - 物理
发布时间:2024-11-09 17:20:01
页数:24
价格:¥3
大小:2.31 MB
文章作者:浮城3205426800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