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北师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专题02 机械运动【考点清单】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36

2/36

剩余3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专题02机械运动一、运动与静止1.参照物与机械运动(1)要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先选定一个物体作参照,这个被选定的物体叫作。相对于参照物,某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就说它是;位置没有变化,就说它是。(2)一个物体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与所选的有关,选不同的参照物,对同一物体运动的描述有可能不同,所以运动具有。参照物是可以任意选择的,在研究具体问题时,要根据问题的需要和研究的方便选取。(3)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发生变化,叫作,简称运动。2.直线运动与曲线运动(1)物体的运动路线多种多样,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作。(2)物体的运动路线是曲线的运动叫作。二、长度及其测量1.长度的单位及其换算(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用符号表示为。(2)1km=1000m,1m=10dm=100cm=1000mm=106um=109nm。(3)光年是的单位。2.刻度尺的使用规则(1)一选:测量前根据实际需要选择;(2)二看: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和零刻线的位置,确定一次测量的最大值和测量能达到的准确程度;(3)三放:刻度尺要与被测长度或重合,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被测长度的一端要与刻度尺的零刻线(若零刻线已磨损,则选择刻度尺上另一完好的刻度线);(4)四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且正对刻度线,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被测物体的长度就为物体两端读数之差;(5)五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和,测量结果是由数字和单位组成的,其中数字部分应由准确值(由刻度尺的分度值决定)加上一位组成。3.误差和错误的区别误差使用正确测量方法进行测量时,测量值与真实值间的差异36 误差与错误区别错误是指由于实验方法不正确或实验时违反操作而造成的,错误是应该能够避免的误差不是错误,而误差是不能绝对避免的,但可通过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来想办法减小误差误差种类产生原因特点减小误差的方法系统误差实验仪器本身不精确、实验方法粗略、实验原理不完善等产生的误差若偏大,每次偏大;若偏小,每次偏小选用精密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完善实验设计原理等办法减小误差偶然误差由于各种因素对测量的人、测量仪器和测量物体影响而产生的误差有时偏大、有时偏小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办法减小误差4.减小误差的方法(1)多次测量求;(2)选用精密测量工具;(3)改进测量方法。三、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1.时间的测量(1)时间通常用符号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2)1h=s,1min=60s,1ms=10-3s。2.停表的认识与读数(1)认识表盘①小表盘:代表分钟,一共min,平均分成30小格,每一小格代表min,也就是s。②大表盘:代表秒钟,一共s,平均分成300小格,每一小格代表s。(2)读数方法读数为分钟数+秒钟数。先读小盘的示数,它的单位是分钟,看上面的示数可知每分钟分为前半分钟和后半分钟。再读大盘示数,它的单位是秒钟。如果小表盘指针指到前半分钟,则秒钟读数不能超过30s,再看大表盘示数,如果指针指到不足30s的地方,就直接读数;如果指针指到超过30s的地方,则用读数减去30s,为秒针实际读数。如果小表盘指针指到后半分钟,则秒钟读数一定超过30s,再看大表盘示数,如果指针指到超过30s的地方,就直接读数;如果指针指到不足30s的地方,则用读数加上30s,为秒针实际读数。3.速度(1)路程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叫作。(2)速度是描述物体的物理量。通过比较速度的大小,就能判断物体。36 (3)公式:;单位:基本单位:米每秒(m/s或m•s﹣1);换算关系:1m/s=km/h。四、平均速度(1)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直线路径上以进行的运动。在这种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即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保持不变。(2)平均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的物理量;平均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一段时间内运动的路程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3)平均速度:公式(v指平均速度,s是路程,t是时间)。五、平均速度的测量1.设计实验(1)实验原理:v=。(2)实验器材:长木板、小木块、小车、、、金属片。(3)实验方法:取相等的路程,测出每段路程运动的时间,进行比较。(4)实验步骤:①在斜面上用刻度尺将路程分为相等的两段s1和s2,并标记A、B、C;②将金属片放在B点,测出小车从A点滑到B点的时间tB,则t1=tB;③将金属片放在C点,测出小车从A点滑至C点的时间tC,则t2=tC﹣tB;④计算出s1、s2两段的速度v1、v2。(5)设计实验数据表格2.进行实验:按照设计的实验步骤操作即可。36 一、实验测量平均速度1.设计实验(1)实验原理:v=s/t。(2)实验器材:长木板、小木块、小车、刻度尺、停表、金属片。(3)实验方法:取相等的路程,测出每段路程运动的时间,进行比较。(4)实验步骤:①在斜面上用刻度尺将路程分为相等的两段S1和S2,并标记A、B、C;②将金属片放在B点,测出小车从A点滑到B点的时间tB,则t1=tB;③将金属片放在C点,测出小车从A点滑至C点的时间tC,则t2=tC﹣tB;④计算出S1、S2两段的速度v1、v2。(5)设计实验数据表格2.进行实验:按照设计的实验步骤操作即可。3.测量工具:  和  测平均速度。4.实验的斜面选择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斜面应选择较小的坡度,这一设计选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便于。5.实验误差分析(1)时间测量的误差:实验中使用打点计时器时,若小车过了起点后才开始计时,会导致测量时间,从而使得测得的平均速度偏大。(2)若小车到达金属片位置后还没有停止计时,会导致测量时间偏大,使得测得的平均速度。36 二、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分段平均速度实验方法:取相等的路程,测出每段路程运动的时间,进行比较。实验步骤:①在斜面上用刻度尺将路程分为相等的两段s1和s2,并标记A、B、C;②将金属片放在B点,测出小车从A点滑到B点的时间tB,则t1=tB;③将金属片放在C点,测出小车从A点滑至C点的时间tC,则t2=tC﹣tB;④计算出S1、S2两段的速度v1、v2。【练习1】(2024•福建中考)“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出自《望天门山》。就此诗句而言,若认为站在帆船上的人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A.青山B.江岸C.帆船D.太阳【练习2】(2024•自贡中考)2024年3月20日,我国鹊桥二号中继星由长征八号遥三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共同升空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鹊桥二号为参照物,长征八号是静止的B.以地球为参照物,鹊桥二号是静止的,长征八号是运动的C.以月球为参照物,鹊桥二号是静止的,长征八号是运动的D.以太阳为参照物,鹊桥二号是运动的,长征八号是静止的【练习3】下列物体中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抛出后正在空中飞行的排球B.绕地球匀速转动的北斗卫星C.在平直的轨道上快慢不变运动的火车D.从高处坠落的物体36 【练习4】下列现象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缓慢爬行的蜗牛B.生机盎然的草丛C.虫身上的露珠D.透过树丛的光束【练习5】(2024•齐齐哈尔中考)如图所示,小军完成学习任务后,将物理课本放在桌面上,请你结合物理课本的宽度,估算桌面AB边的长度约为(  )A.10cmB.30cmC.60cmD.100cm【练习6】如图所示,聪聪同学用毫米刻度尺对一长方形物块的长度做了四次测量,其中测量方法和读数都正确的是(  )A.2.90cmB.2.80cmC.3.85cmD.2.90cm【练习7】如图所示秒表显示的时间是(  )A.445.3sB.475.3sC.25.3sD.55.3s【练习8】对速度公式的理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与所用时间成反比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与路程成正比C.物体单位路程所用时间越长,运动越快D.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短,运动越慢【练习9】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1,所用时间之比是3:1,则它们的速度之比(  )A.2:3B.3:2C.1:3D.1:236 【练习10】“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摄影在暗室中进行,闪光灯每隔相同的时间闪亮一次,底片就记录下这时物体的位置。如图是甲、乙两个网球沿水平面从左向右运动时的频闪照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a到b,甲球运动的时间比乙球短B.从a到b,甲球的平均速度比乙球大C.甲球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D.乙球的运动速度越来越大【练习11】(2024•扬州中考)宁扬城际铁路将于2026年建成,全长约58km,快车全程用时约30min,则快车全程平均速度约为(  )A.54km/hB.77km/hC.116km/hD.190km/h【练习12】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左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2s内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B.2﹣4s时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C.4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D.4﹣5s内以甲为参照物,乙向右运动【练习13】(多选)(2023秋•铜仁市江口县期中)如图所示是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相向而行的甲、乙两辆汽车运动的s﹣t图象。分析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30s内,两辆汽车均做匀速直线运动B.相遇时,两辆汽车行驶的路程均为100mC.0~40s内,甲车的速度为10m/sD.0~40s内,乙车的平均速度为3.75m/s36 【练习14】小明所在的小组,用如图所示的斜面来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进行测量的。除图中提供的器材、信息,为减小实验误差,便于准确计时还需要有一个金属片;同时应使斜面坡度较  。(2)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完成:tBC=  s,vAC=  m/s。(第二空结果保留两位小数)(3)实验前必须多次学习使用停表,并与  的运动相配合协调,达到熟练的程度。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导致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  。【练习15】如图所示,某一实验室内有一宽度L为1.8m的跑道,假设有两辆相同的玩具车停在跑道中线处,玩具车的长度l为0.4m,宽度d为0.2m,前后两车间的间距L0为1.2m。某智能机器人处于C处。如图,A车车头恰好对齐CD连线(CD与跑道垂直)。(1)若机器人沿CD通过跑道需要6s,则机器人的运动速度为多少?(2)若A、B两车速度均为0.4m/s,从图示位置出发向右运动,到两车尾通过CD连线分别需多长时间?(3)若A、B两车速度均为0.4m/s,从图示位置出发向右运动,同时机器人从C向D运动,试通过计算分析,要使机器人均不与A、B两车碰撞,则机器人运动速度的取值范围是多少?36 1.我国古书《套买曜》上记载有:“人在舟中闭牖(yǒu,指门窗)而坐,舟行而人不觉”。其中“舟行”和“人不觉”分别对应的参照物是(  )A.舟、岸B.门窗、水C.岸、舟D.门窗、舟2.(2024•牡丹江中考)2024年6月2日6时23分,嫦娥6号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如图所示,此时,相对于嫦娥6号静止的是(  )A.月球南极B.地球南极C.太阳D.中国空间站3.下列现象属于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中国太空站绕地球飞行B.商场自动扶梯载着乘客正常上行C.公交车进入公交站台D.冬奥会自由式滑雪运动员从空中下落4.2024年6月26日,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图中所示的是火箭上升和此过程中航天员在舱内的情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发射塔(  )A.以地面为参照物,发射塔是运动的B.以发射塔为参照物,火箭是静止的C.以舱内的航天员为参照物,火箭是静止的D.以舱内的航天员为参照物,发射塔是静止的5.天舟货运飞船是为中国空间站运送补给物资的飞船,人们亲切地称之为“太空快递小哥”。如图所示,“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已经与在太空运行的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完成了自主交会对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6 A.“天舟六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天和核心舱”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B.“天舟六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天和核心舱”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C.“天舟六号”相对于“天和核心舱”是运动的D.“天舟六号”和“天和核心舱”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6.如图所示,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拍摄到的四个物体运动的闪光照片(图中的黑点代表物体),其中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是(  )A.B.C.D.7.机械运动是自然界最普遍的一种运动。如图所示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彗星运动B.猎豹飞奔C.花果飘香D.蜗牛爬行8.在物理学习和计算中常常要进行单位换算,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A.15cm=15cm×0.01=0.15mB.15cm=15cm×0.01m=0.15mC.15cm=15×0.01m=0.15mD.15cm=15×0.01=0.15m9.我们使用的九年级物理教材,它的厚度最接近(  )A.1μmB.1mmC.1cmD.1dm10.如图是用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6 A.物体长9.60cm,分度值为1cmB.物体长9.6cm,分度值为1mmC.物体长4.60cm,分度值为1mmD.物体长4.6cm,分度值为1mm11.关于物理量的测量,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使用任何一个测量工具时,都要先了解它的量程和分度值B.测量长度时,必须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开始测量,否则就会增大测量的误差C.测量中虽然有误差,但只要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就可以减小误差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写上单位12.小丽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3.36cm、3.37cm、3.38cm、3.41cm,则测量结果应记作(  )A.3.37cmB.3.36cmC.3.38cmD.3.375cm13.测量紧密排绕在铅笔上的细铜丝的直径,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B.读取图中刻度尺的示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平行C.测得图中细铜丝的总宽度为18.90cmD.实验中采用了累积法测量细铜丝的直径14.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通过的路程s越长,其速度v越大B.物体运动所用的时间t越少,其速度v越大C.物体运动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D.物体运动的速度v由确定,但与s、t的大小无关15.(多选)在某校举办的机器人模拟救援比赛中,甲、乙两机器人同时同地出发,沿直线匀速运动到10m远的目的地,它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速度大小为0.4m/sB.乙的速度大小为2m/s36 C.甲的运动时间比乙多1sD.甲比乙运动速度快16.(2024•乐山中考)如图所示,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根据图片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乙两车都做变速直线运动C.10~20s内,甲、乙两车平均速度相等D.20~30s内,甲、乙两车平均速度相等17.如图为某高速公路上的区间测速警示牌和限速标志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通过这个区间的时间不应超过10minB.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一定是匀速运动C.汽车可以以30m/s的最高速度在这个区间行驶D.汽车只能以120km/h的均匀速度在这个区间行驶18.小红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远足活动,她行走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6km/h,行走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4km/h,则她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2.4km/hB.4.8km/hC.5km/hD.因总路程未知,故无法确定19.甲、乙两位同学在同一考点参加800m体考,t=0时同时起跑,t4时刻同时到达终点,其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36 A.0~t1时间内甲、乙两同学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B.t1~t2时间内甲、乙两同学保持相同的间距不变C.0~t3时间内甲同学的路程小于乙同学的路程D.刚到达终点时,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20.已知甲、乙两物体在水平面上从同一位置出发,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小华同学根据甲、乙两物体运动时的情景描绘出其路程﹣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和乙两物体同时出发B.第8s至第30s,乙处于静止状态C.第4s至第19s,甲和乙的平均速度相等D.整个过程中,甲的速度总是大于乙的速度21.北宋李清照的《一剪梅》中有一句词“花自飘零水自流”,意思是落花独自地飘零着,水独自地流淌着。“水自流”是以  为参照物的。22.如图所示为某同学正在测量一个圆柱体的直径,则该硬币的直径应记为  cm。如图所示,是用秒表记录的某同学跑400m的成绩,该同学的成绩是  s。23.测“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中,小康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小车从斜面的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时间是小车到达A、B、C三点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时:分:秒)。36 (1)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对斜面坡度的要求是  (选填“陡”或“缓”)。(2)AC段的平均速度vAC=  m/s。(3)若过了C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vAC会偏  。(4)AC段的平均速度vAC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BC段的平均速度vBC。24.据统计,全国发生的车祸中有超过四分之一是超速引起的!为此,山西省近年来加大了道路限速监控管理.一种是“定点测速”,即监测汽车在某点的车速;另一种是“区间测速”,就是测算出汽车在某一区间行驶的平均速度.如果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被判为超速.若监测点A、B相距22km,全程限速,一辆轿车通过监测点A、B的速度分别为100km/h和110km/h,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如图所示.(1)采用“定点测速”,该轿车通过监测点A、B时会不会被判超速?并说明理由?(2)采用“区间测速”,这辆轿车在该路段会不会被判超速?(请通过计算进行说明)(3)若确保通过AB路段区间测速不会被判超速,则通过AB路段时间最短是多少分?36 专题02机械运动一、运动与静止1.参照物与机械运动(1)要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先选定一个物体作参照,这个被选定的物体叫作参照物。相对于参照物,某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就说它是运动的;位置没有变化,就说它是静止的。(2)一个物体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与所选的参照物有关,选不同的参照物,对同一物体运动的描述有可能不同,所以运动具有相对性。参照物是可以任意选择的,在研究具体问题时,要根据问题的需要和研究的方便选取。(3)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发生变化,叫作机械运动,简称运动。2.直线运动与曲线运动(1)物体的运动路线多种多样,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作直线运动。(2)物体的运动路线是曲线的运动叫作曲线运动。二、长度及其测量1.长度的单位及其换算(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用符号表示为m。(2)1km=1000m,1m=10dm=100cm=1000mm=106um=109nm。(3)光年是长度的单位。2.刻度尺的使用规则(1)一选:测量前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测量工具;(2)二看: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线的位置,确定一次测量的最大值和测量能达到的准确程度;(3)三放:刻度尺要与被测长度平行或重合,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被测长度的一端要与刻度尺的零刻线(若零刻线已磨损,则选择刻度尺上另一完好的刻度线)对齐;(4)四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且正对刻度线,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被测物体的长度就为物体两端读数之差;(5)五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数字和单位,测量结果是由数字和单位组成的,其中数字部分应由准确值(由刻度尺的分度值决定)加上一位估计值组成。3.误差和错误的区别误差使用正确测量方法进行测量时,测量值与真实值间的差异36 误差与错误区别错误是指由于实验方法不正确或实验时违反操作而造成的,错误是应该能够避免的误差不是错误,而误差是不能绝对避免的,但可通过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来想办法减小误差误差种类产生原因特点减小误差的方法系统误差实验仪器本身不精确、实验方法粗略、实验原理不完善等产生的误差若偏大,每次偏大;若偏小,每次偏小选用精密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完善实验设计原理等办法减小误差偶然误差由于各种因素对测量的人、测量仪器和测量物体影响而产生的误差有时偏大、有时偏小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办法减小误差4.减小误差的方法(1)多次测量求平均值;(2)选用精密测量工具;(3)改进测量方法。三、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1.时间的测量(1)时间通常用符号t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2)1h=3600s,1min=60s,1ms=10-3s。2.停表的认识与读数(1)认识表盘①小表盘:代表分钟,一共15min,平均分成30小格,每一小格代表0.5min,也就是30s。②大表盘:代表秒钟,一共30s,平均分成300小格,每一小格代表0.1s。(2)读数方法读数为小盘的分钟数+大盘的秒钟数。先读小盘的示数,它的单位是分钟,看上面的示数可知每分钟分为前半分钟和后半分钟。再读大盘示数,它的单位是秒钟。如果小表盘指针指到前半分钟,则秒钟读数不能超过30s,再看大表盘示数,如果指针指到不足30s的地方,就直接读数;如果指针指到超过30s的地方,则用读数减去30s,为秒针实际读数。如果小表盘指针指到后半分钟,则秒钟读数一定超过30s,再看大表盘示数,如果指针指到超过30s的地方,就直接读数;如果指针指到不足30s的地方,则用读数加上30s,为秒针实际读数。3.速度(1)路程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叫作速度。(2)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通过比较速度的大小,就能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36 (3)公式:v=;单位:基本单位:米每秒(m/s或m•s﹣1);换算关系:1m/s=3.6km/h。四、平均速度(1)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直线路径上以恒定速度进行的运动。在这种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即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保持不变。(2)平均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平均快慢程度的物理量;平均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一段时间内运动的路程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3)平均速度:公式(v指平均速度,s是路程,t是时间)。五、平均速度的测量1.设计实验(1)实验原理:v=。(2)实验器材:长木板、小木块、小车、刻度尺、停表、金属片。(3)实验方法:取相等的路程,测出每段路程运动的时间,进行比较。(4)实验步骤:①在斜面上用刻度尺将路程分为相等的两段s1和s2,并标记A、B、C;②将金属片放在B点,测出小车从A点滑到B点的时间tB,则t1=tB;③将金属片放在C点,测出小车从A点滑至C点的时间tC,则t2=tC﹣tB;④计算出s1、s2两段的速度v1、v2。(5)设计实验数据表格2.进行实验:按照设计的实验步骤操作即可。36 一、实验测量平均速度1.设计实验(1)实验原理:v=s/t。(2)实验器材:长木板、小木块、小车、刻度尺、停表、金属片。(3)实验方法:取相等的路程,测出每段路程运动的时间,进行比较。(4)实验步骤:①在斜面上用刻度尺将路程分为相等的两段S1和S2,并标记A、B、C;②将金属片放在B点,测出小车从A点滑到B点的时间tB,则t1=tB;③将金属片放在C点,测出小车从A点滑至C点的时间tC,则t2=tC﹣tB;④计算出S1、S2两段的速度v1、v2。(5)设计实验数据表格2.进行实验:按照设计的实验步骤操作即可。3.测量工具: 刻度尺 和 秒表 测平均速度。4.实验的斜面选择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斜面应选择较小的坡度,这一设计选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便于测量时间。5.实验误差分析(1)时间测量的误差:实验中使用打点计时器时,若小车过了起点后才开始计时,会导致测量时间偏小,从而使得测得的平均速度偏大。(2)若小车到达金属片位置后还没有停止计时,会导致测量时间偏大,使得测得的平均速度偏小。36 二、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分段平均速度实验方法:取相等的路程,测出每段路程运动的时间,进行比较。实验步骤:①在斜面上用刻度尺将路程分为相等的两段s1和s2,并标记A、B、C;②将金属片放在B点,测出小车从A点滑到B点的时间tB,则t1=tB;③将金属片放在C点,测出小车从A点滑至C点的时间tC,则t2=tC﹣tB;④计算出S1、S2两段的速度v1、v2。【练习1】(2024•福建中考)“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出自《望天门山》。就此诗句而言,若认为站在帆船上的人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A.青山B.江岸C.帆船D.太阳【答案】C【解析】人和帆船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青山、江岸、太阳与帆船发生了位置的改变,所以认为站在帆船上的人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帆船,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练习2】(2024•自贡中考)2024年3月20日,我国鹊桥二号中继星由长征八号遥三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共同升空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鹊桥二号为参照物,长征八号是静止的B.以地球为参照物,鹊桥二号是静止的,长征八号是运动的C.以月球为参照物,鹊桥二号是静止的,长征八号是运动的D.以太阳为参照物,鹊桥二号是运动的,长征八号是静止的【答案】A【解析】A.共同升空过程中,以鹊桥二号为参照物,长征八号的位置不变,是静止的,故A正确;36 B.以地球为参照物,鹊桥二号的位置是改变的,是运动的,长征八号位置也是改变的,是运动的,故B错误;C.以月球为参照物,鹊桥二号和长征八号位置是改变的,是运动的,故C错误;D.以太阳为参照物,鹊桥二号和长征八号的位置都改变,是运动的,故D错误。故选:A。【练习3】下列物体中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抛出后正在空中飞行的排球B.绕地球匀速转动的北斗卫星C.在平直的轨道上快慢不变运动的火车D.从高处坠落的物体【答案】C【解析】A、抛出后正在空中飞行的排球,运动速度和方向不断发生变化,因此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绕地球匀速转动的北斗卫星,速度不变,但运动方向不断变化,因此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C、在平直轨道上快慢不变地前进着的火车,其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不发生变化,因此是匀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D、从高处正在坠落的物体,速度逐渐增大.因此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故选:C。【练习4】下列现象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缓慢爬行的蜗牛B.生机盎然的草丛C.虫身上的露珠D.透过树丛的光束【答案】A【解析】A.蜗牛在缓慢的爬行,位置发生了变化,是机械运动,故A符合题意;B.生机盎然的草丛是植物的生长,不是机械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C.虫身上的露珠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是物态变化现象,不是机械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D.透过树丛的光束是光现象,不是机械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练习5】(2024•齐齐哈尔中考)如图所示,小军完成学习任务后,将物理课本放在桌面上,请你结合物理课本的宽度,估算桌面AB边的长度约为(  )A.10cmB.30cmC.60cmD.100cm36 【答案】C【解析】物理书本的宽度大约为20cm,从图中可知,桌面的宽度是物理书宽度的3倍,故桌面的边长约为3×20cm=60cm。故选:C。【练习6】如图所示,聪聪同学用毫米刻度尺对一长方形物块的长度做了四次测量,其中测量方法和读数都正确的是(  )A.2.90cmB.2.80cmC.3.85cmD.2.90cm【答案】D【解析】A、刻度尺没有与被测物块平行,故A错误;B、被测物块没有紧靠刻度尺有刻线的一侧,故B错误;C、刻度尺放置正确,物体左侧与1.00cm对齐,右侧与3.85cm对齐,物体的长度为3.85cm﹣1.00cm=2.85cm,故C错误;D、被测物块左侧与刻度尺1.00cm刻度线对齐,并且紧靠刻线,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其读数为3.90cm﹣1.00cm=2.90cm,故D正确。故选:D。【练习7】如图所示秒表显示的时间是(  )A.445.3sB.475.3sC.25.3sD.55.3s【答案】B【解析】如图中,秒表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7min和8min之间,偏过中线;大盘的分度值是0.1s,而大盘指针在55.3s,因此秒表读数为7min55.3s,即:475.3s。故选:B。【练习8】对速度公式的理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与所用时间成反比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与路程成正比C.物体单位路程所用时间越长,运动越快36 D.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短,运动越慢【答案】D【解析】ABC、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是一个不变量,与物体通过的路程和时间无关,故ABC错误;D、由公式可知,时间t不变,路程S越小,v越小,故D正确。故选:D。【练习9】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1,所用时间之比是3:1,则它们的速度之比(  )A.2:3B.3:2C.1:3D.1:2【答案】A【解析】甲、乙的速度之比==×=×=×=2:3,故BCD错误,A正确。故选:A。【练习10】“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摄影在暗室中进行,闪光灯每隔相同的时间闪亮一次,底片就记录下这时物体的位置。如图是甲、乙两个网球沿水平面从左向右运动时的频闪照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a到b,甲球运动的时间比乙球短B.从a到b,甲球的平均速度比乙球大C.甲球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D.乙球的运动速度越来越大【答案】C【解析】A、已知闪光灯每隔相同的时间闪亮一次,由图可知甲球从a到b的时间为5t,乙球从a到b的时间为3t,因此甲球运动的时间比乙球长,故A错误;B、由图可知从a到b,甲球与乙球运动的路程相同,甲球所用时间比乙球长,由v=可知甲球的平均速度比乙球小,故B错误;C、由图可知,甲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同,因此甲球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D、由图可知乙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小,由v=可知乙球的运动速度越来越小,D错误。故选:C。36 【练习11】(2024•扬州中考)宁扬城际铁路将于2026年建成,全长约58km,快车全程用时约30min,则快车全程平均速度约为(  )A.54km/hB.77km/hC.116km/hD.190km/h【答案】C【解析】已知宁扬城际铁路全长约为58km,快车全程用时约30min=0.5h,由速度公式可求快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116km/h,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练习12】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左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2s内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B.2﹣4s时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C.4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D.4﹣5s内以甲为参照物,乙向右运动【答案】D【解析】由图象知,甲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说明甲通过的路程与其时间成正比,即甲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前2s,乙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所以做匀速直线运动;2s后乙的位置没有变化,所以处于静止状态,即乙是先匀速直线运动后静止。A、0~2s内乙运动的路程是8m,甲运动的路程是小于8m,根据v=可知: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故A错误;B、2~4s内,乙是静止状态;故B错误;C、甲是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在4s时,甲是运动的,而乙处于静止状态,速度为0,故C错误;D、4~5s内甲向左运动,乙处于静止状态,以甲为参照物,乙向右运动,故D正确。故选:D。【练习13】(多选)(2023秋•铜仁市江口县期中)如图所示是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相向而行的甲、乙两辆汽车运动的s﹣t图象。分析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30s内,两辆汽车均做匀速直线运动B.相遇时,两辆汽车行驶的路程均为100mC.0~40s内,甲车的速度为10m/sD.0~40s内,乙车的平均速度为3.75m/s36 【答案】CD【解析】A、由图象可知,在0﹣10s内,乙处于静止状态;在10s后乙物体才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0~30s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错误,故A错误;B、由图象可知,相遇时(即两图线相交),甲通过的路程为400m﹣100m=300m,乙通过的路程为100m,故B错误;C、由图象可知,0~40s内,甲的速度为:v甲===10m/s,故C正确;D、由图象可知,0~40s内,乙的速度为:v乙===3.75m/s,故D正确。故选:CD。【练习14】小明所在的小组,用如图所示的斜面来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进行测量的。除图中提供的器材、信息,为减小实验误差,便于准确计时还需要有一个金属片;同时应使斜面坡度较  。(2)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完成:tBC=  s,vAC=  m/s。(第二空结果保留两位小数)(3)实验前必须多次学习使用停表,并与  的运动相配合协调,达到熟练的程度。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导致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  。【答案】(1)v=,小;(2)1,0.27;(3)小车,大【解析】(1)实验中根据v=求出平均速度,所以实验原理是:v=;实验中需要使用刻度尺测量斜面长度,用秒表测量时间;斜面的坡度较小,小车运动速度较慢,运动时间较长,便于计时;(2)由图中停表可得,tBC=1s;tAC=3s;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小车在AC段运动的距离sAC=80.0cm=0.8m,则vAC==≈0.27m/s;(3)实验前必须多次学习使用停表,并与小车的运动相配合协调,达到熟练的程度;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计时晚,故所计时间偏小,由v=可知,则会导致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大。【练习15】如图所示,某一实验室内有一宽度L为1.8m的跑道,假设有两辆相同的玩具车停在跑道中线处,玩具车的长度l为0.4m,宽度d为0.2m,前后两车间的间距L0为1.2m。某智能机器人处于C处。如图,A车车头恰好对齐CD连线(CD与跑道垂直)。36 (1)若机器人沿CD通过跑道需要6s,则机器人的运动速度为多少?(2)若A、B两车速度均为0.4m/s,从图示位置出发向右运动,到两车尾通过CD连线分别需多长时间?(3)若A、B两车速度均为0.4m/s,从图示位置出发向右运动,同时机器人从C向D运动,试通过计算分析,要使机器人均不与A、B两车碰撞,则机器人运动速度的取值范围是多少?【解析】(1)机器人的运动速度:v1===0.3m/s;(2)A车尾通过CD连线的时间:tA===1s;B车尾通过CD连线的时间:tB===5s;(3)①机器人在AB之间通过小车过道:若机器人速度最大,则应在A车刚刚通过CD连线时到达A车左后方,即沿CD且未过通道中线距中线0.1m处,机器人的运动距离m,机器人的最大速度,若机器人速度最小,则应在B车车头到达CD连线之前到达B车右前方,即沿CD通过中线且距中线0.1m处,小车B需用时,机器人运动距离,机器人的最小速度,因此,机器人在AB之间通过小车过道,其速度的取值范围为0.25m/s<v<0.8m/s;②机器人在B车通过CD连线之后通过小车过道:机器人速度最大,则应在B车刚刚通过CD连线时到达B车左后方,即沿CD且未过通道中线距中线0.1m处,运动距离,机器人的最大速度,因此,机器人在B车通过CD连线之后通过小车过道,其速度的取值范围为0m/s<v<0.16m/s。答:(1)若机器人沿CD通过跑道需要6s,则机器人的运动速度为0.3m/s;(2)A车尾通过CD连线需要1s,B车尾通过CD连线需要5s;(3)若A、B两车速度均为0.4m/s,从图示位置出发向右运动,同时机器人从C向D运动,要使机器人均不与A、B两车碰撞,则机器人运动速度的取值范围是0.25m/s<v<0.8m/s或0m/s<v<0.16m/s。36 1.我国古书《套买曜》上记载有:“人在舟中闭牖(yǒu,指门窗)而坐,舟行而人不觉”。其中“舟行”和“人不觉”分别对应的参照物是(  )A.舟、岸B.门窗、水C.岸、舟D.门窗、舟【答案】C【解析】舟相对于河岸发生了位置的改变,以河岸为参照物,舟是运动的。“人不觉”是说人感觉舟是静止的(没动),是因为人选择了舟作为参照物,位置没有改变,故人感觉舟是静止的。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2.(2024•牡丹江中考)2024年6月2日6时23分,嫦娥6号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如图所示,此时,相对于嫦娥6号静止的是(  )A.月球南极B.地球南极C.太阳D.中国空间站【答案】A【解析】A、嫦娥6号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月球南极相对于嫦娥6号,其位置不变,它是静止的,故A正确;BCD、地球南极、太阳、中国空间站相对于嫦娥6号,它们的位置都是变化的,它们是运动的,故BCD错误。故选:A。3.下列现象属于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中国太空站绕地球飞行B.商场自动扶梯载着乘客正常上行C.公交车进入公交站台D.冬奥会自由式滑雪运动员从空中下落【答案】B【解析】A、中国太空站绕地球飞行,其运动的轨迹不是直线,故A错误;B、商场自动扶梯载着乘客正常上行,是匀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C、公交车进入公交站台,速度减小,最后停止,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D、冬奥会自由式滑雪运动员从空中下落,其运动的轨迹不是直线,故D错误。36 故选:B。4.2024年6月26日,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图中所示的是火箭上升和此过程中航天员在舱内的情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发射塔(  )A.以地面为参照物,发射塔是运动的B.以发射塔为参照物,火箭是静止的C.以舱内的航天员为参照物,火箭是静止的D.以舱内的航天员为参照物,发射塔是静止的【答案】C【解析】A、以地面为参照物,发射塔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发射塔是静止的,故A错误;B、以发射塔为参照物,火箭的位置发生了变化,火箭是运动的,故B错误;C、以舱内的航天员为参照物,火箭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火箭是静止的,故C正确;D、以舱内的航天员为参照物,发射塔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发射塔是运动的,故D错误;故选:C。5.天舟货运飞船是为中国空间站运送补给物资的飞船,人们亲切地称之为“太空快递小哥”。如图所示,“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已经与在太空运行的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完成了自主交会对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舟六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天和核心舱”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B.“天舟六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天和核心舱”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C.“天舟六号”相对于“天和核心舱”是运动的D.“天舟六号”和“天和核心舱”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答案】D【解析】“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已经与在太空运行的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完成了自主交会对接。ABD、“天舟六号”和“天和核心舱”相对于地球来说都有位置变化,所以“天舟六号”和“天和核心舱”相对于地球都是运动的,故AB错误、D正确。36 C、“天舟六号”相对于“天和核心舱”来说没有位置变化,所以“天舟六号”相对于“天和核心舱”是静止的,故C错误。故选:D。6.如图所示,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拍摄到的四个物体运动的闪光照片(图中的黑点代表物体),其中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是(  )A.B.C.D.【答案】D【解析】A、物体运动方向在不断变化,不是直线运动,故A错误;B、物体在相等的时间里运动距离不同,所以速度在变化,不是匀速运动,故B错误;C、和B图一样,在相等的时间里运动距离不同,所以速度在变化,不是匀速运动,故C错误;D、物体的运动方向和速度都不变,是匀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故选:D。7.机械运动是自然界最普遍的一种运动。如图所示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彗星运动B.猎豹飞奔C.花果飘香D.蜗牛爬行【答案】C【解析】A、彗星运动属于机械运动,故A错误;B、猎豹飞奔属于机械运动,故B错误;C、花果飘香属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C正确;D、蜗牛爬行属于机械运动,故D错误。故选:C。8.在物理学习和计算中常常要进行单位换算,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A.15cm=15cm×0.01=0.15mB.15cm=15cm×0.01m=0.15mC.15cm=15×0.01m=0.15mD.15cm=15×0.01=0.15m【答案】C【解析】15cm=15×0.01m=0.15m,故ABD错误,C正确。36 故选:C。9.我们使用的九年级物理教材,它的厚度最接近(  )A.1μmB.1mmC.1cmD.1dm【答案】C【解析】中学生食指的宽度约1cm,九年级物理课本的厚度与此差不多,在1cm=10mm=0.1dm=10000μm左右。故选:C。10.如图是用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长9.60cm,分度值为1cmB.物体长9.6cm,分度值为1mmC.物体长4.60cm,分度值为1mmD.物体长4.6cm,分度值为1mm【答案】C【解析】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小格,所以每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1mm;物体左侧与5.00cm对齐,右侧与9.60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L=9.60cm﹣5.00cm=4.60cm,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11.关于物理量的测量,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使用任何一个测量工具时,都要先了解它的量程和分度值B.测量长度时,必须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开始测量,否则就会增大测量的误差C.测量中虽然有误差,但只要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就可以减小误差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写上单位【答案】B【解析】A、为了保证测量的正确性、避免损坏测量工具,使用测量工具之前都要先了解它的量程和分度值,故A正确;B、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注意刻度尺的0刻度线是否磨损,已经磨损的,可以从其它整刻度量起,然后减去前面的刻度作为物体的长度,故B错误;36 C、虽然误差无法避免,但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减小误差,故C正确;D、一个正确的测量结果,必须在数字后面写上单位,故D正确。故选:B。12.小丽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3.36cm、3.37cm、3.38cm、3.41cm,则测量结果应记作(  )A.3.37cmB.3.36cmC.3.38cmD.3.375cm【答案】A【解析】从题中数据可知,3.41cm与其它数据相差较大,所以3.41cm是错误的,应去掉;为减小长度测量的误差,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故物体的长度是:L==3.37cm。故选:A。13.测量紧密排绕在铅笔上的细铜丝的直径,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B.读取图中刻度尺的示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平行C.测得图中细铜丝的总宽度为18.90cmD.实验中采用了累积法测量细铜丝的直径【答案】D【解析】A、由图可知,刻度尺上1cm中间有10个小格,一个小格为0.1cm=1mm,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故A错误;B、刻度尺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刻度线垂直,故B错误;C、由图示刻度尺可知,线圈总长度是:L=18.90cm﹣15.00cm=3.90cm,故C错误;D、实验中采用了累积法测量细铜丝的直径,需要测出线圈的总长度及数出所绕铜丝的圈数,利用d=计算细铜丝直径,故D正确。故选:D。14.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通过的路程s越长,其速度v越大B.物体运动所用的时间t越少,其速度v越大C.物体运动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36 D.物体运动的速度v由确定,但与s、t的大小无关【答案】D【解析】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是个定值,即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是个定值,与物体通过的路程和运动的时间无关。而选项A、B、C中的说法属于不能真正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故选:D。15.(多选)在某校举办的机器人模拟救援比赛中,甲、乙两机器人同时同地出发,沿直线匀速运动到10m远的目的地,它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速度大小为0.4m/sB.乙的速度大小为2m/sC.甲的运动时间比乙多1sD.甲比乙运动速度快【答案】BD【解析】A、由图像可知,甲的s﹣t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所以甲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像可知,当甲通过的路程为10m时所用的时间为4s,甲的速度大小为:,故A错误;B、由图得,乙的s﹣t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所以乙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像可知,当乙通过的路程为10m时所用的时间为5s,乙的速度大小为:,故B正确;C、甲、乙两机器人同时同地出发,沿直线匀速运动到10m远的目的地,甲运动的时间为4s,乙运动的时间为5s,则甲的运动时间比乙少,故C错误;D、由上述计算可知,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故D正确。故选:BD。16.(2024•乐山中考)如图所示,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根据图片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6 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乙两车都做变速直线运动C.10~20s内,甲、乙两车平均速度相等D.20~30s内,甲、乙两车平均速度相等【答案】D【解析】AB、在甲中,汽车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通过的路程相等,由此可知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乙中,汽车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大,由此可知乙车做变速直线运动,故AB错误;C、10~20s内,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不同,根据v=可知它们的平均速度不相等,故C错误;D、20~30s内,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相等,根据v=可知它们的平均速度相等,故D正确。故选:D。17.如图为某高速公路上的区间测速警示牌和限速标志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通过这个区间的时间不应超过10minB.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一定是匀速运动C.汽车可以以30m/s的最高速度在这个区间行驶D.汽车只能以120km/h的均匀速度在这个区间行驶【答案】C【解析】(1)汽车通过的路程s=20km,由v=得,小汽车在区间测速段运动的最短时间为:t==10min,故A错误。(2)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汽车与护栏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汽车相对于护栏是运动的,故B错误。36 (3)由警示牌可知,小汽车最大速度v=120km/h≈33.3m/s,所以汽车可以以30m/s的最高速度在这个区间行驶,也可以以不高于120km/h的平均速度在这个区间行驶,故C正确、D错误。故选:C。18.小红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远足活动,她行走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6km/h,行走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4km/h,则她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2.4km/hB.4.8km/hC.5km/hD.因总路程未知,故无法确定【答案】B【解析】设总路程为s,则前一半路程的时间t1==;后一半路程的时间t2==;全程的平均速度是:v=====4.8km/h。故选:B。19.甲、乙两位同学在同一考点参加800m体考,t=0时同时起跑,t4时刻同时到达终点,其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0~t1时间内甲、乙两同学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B.t1~t2时间内甲、乙两同学保持相同的间距不变C.0~t3时间内甲同学的路程小于乙同学的路程D.刚到达终点时,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答案】C【解析】A、由图像可知,0~t1时间内,甲、乙两物体的速度随时间都在改变,甲、乙两物体都在做变速运动,故A错误;B、t1~t2时间内,乙同学运动的速度大于甲同学运动的速度,他们的距离在逐渐增大,不是相对静止的,故B错误;C.0~t3时间内,甲同学运动的速度始终小于乙同学运动的速度,由s=vt可知,运动相同时间,速度小的甲运动的路程小,故C正确;D.t4时刻甲、乙同时到达终点,此时甲同学的速度大于乙同学的速度,故D错误。故选:C。36 20.已知甲、乙两物体在水平面上从同一位置出发,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小华同学根据甲、乙两物体运动时的情景描绘出其路程﹣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和乙两物体同时出发B.第8s至第30s,乙处于静止状态C.第4s至第19s,甲和乙的平均速度相等D.整个过程中,甲的速度总是大于乙的速度【答案】C【解析】A、由图可知,甲物体从t=0s时出发,乙物体从t=3s时出发,因此甲和乙不是同时出发,故A错误;B、由图可知第8s~24s,乙物体的s﹣t图像是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路程无变化,说明此段时间内乙处于静止状态,故B正确;C、由图可知,第4s~19s内,甲、乙通过的路程相等,由v=可知甲、乙的平均速度相等,故C正确;D、由图可知,4~8s内乙通过的路程大于甲通过的路程,由v=可知此段时间内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故D错误。故选:BC。21.北宋李清照的《一剪梅》中有一句词“花自飘零水自流”,意思是落花独自地飘零着,水独自地流淌着。“水自流”是以  为参照物的。【答案】河岸【解析】在水流的过程中,水相对于河岸的位置在发生变化,是运动的。22.如图所示为某同学正在测量一个圆柱体的直径,则该硬币的直径应记为  cm。如图所示,是用秒表记录的某同学跑400m的成绩,该同学的成绩是  s。【答案】1.20;8236 【解析】左图中,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8.0cm刻度线对齐,读作8.00cm,右侧与9.2cm刻度线对齐。读作9.20cm,故物体的长度为:L=9.20cm﹣8.00cm=1.20cm;右图中,秒表小盘的分度值是1min,指针在1min和2min之间;大盘的分度值是1s,而大盘指针在22s,因此秒表读数为:t=1min+22s=82s。23.测“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中,小康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小车从斜面的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时间是小车到达A、B、C三点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时:分:秒)。(1)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对斜面坡度的要求是  (选填“陡”或“缓”)。(2)AC段的平均速度vAC=  m/s。(3)若过了C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vAC会偏  。(4)AC段的平均速度vAC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BC段的平均速度vBC。【答案】(1)1mm;缓;(2)0.02;(3)小;(4)小于【解析】(1)由图可知该实验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为了方便准确测量时间,应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小一些,因此对斜面坡度的要求是缓;(2)已知小车通过AC的路程sAC=10.00cm﹣4.00cm=6.00cm=0.0600m,所用时间tAC=09:33:23﹣09:33:20=3s,则AC段的平均速度vAC===0.02m/s;(3)若过了C点才停止计时,测量的时间偏大,根据速度公式v=可知,在通过路程不变时,所用时间越长,速度越小,因此测得的平均速度vAC会偏小;(4)已知小车通过BC的路程sBC=7.00cm﹣4.00cm=3.00cm=0.030m,所用时间tBC=09:33:23﹣09:33:22=1s,则BC段的平均速度vBC===0.03m/s,0.03m/s>0.02m/s,AC段的平均速度vAC小于BC段的平均速度vBC。2436 .据统计,全国发生的车祸中有超过四分之一是超速引起的!为此,山西省近年来加大了道路限速监控管理.一种是“定点测速”,即监测汽车在某点的车速;另一种是“区间测速”,就是测算出汽车在某一区间行驶的平均速度.如果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被判为超速.若监测点A、B相距22km,全程限速,一辆轿车通过监测点A、B的速度分别为100km/h和110km/h,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如图所示.(1)采用“定点测速”,该轿车通过监测点A、B时会不会被判超速?并说明理由?(2)采用“区间测速”,这辆轿车在该路段会不会被判超速?(请通过计算进行说明)(3)若确保通过AB路段区间测速不会被判超速,则通过AB路段时间最短是多少分?【解析】(1)因为120km/h>110km/h>100km/h,所以该轿车通过监测点A、B时不会被判超速;(2)由图可知:轿车在该路段所用的时间t=10:41﹣10:31=10min=h,所以轿车在该路段的速度:v===130km/h,132km/h>120km/h,所以这辆轿车在该路段会被判超速;(3)确保通过AB路段区间测速不会被判超速,此时最大速度v′=120km/h,由v=可得,通过B路段时间最短时间:t′===h=11min。答:(1)采用“定点测速”,该轿车通过监测点A、B时都不会,因为A、B两点的车速都小于120km/h;(2)采用“区间测速”,这辆轿车在该路段会被判超速;(3)若要确保通过AB路段区间测速不会被判超速,则通过该路段时间最短是11min。36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物理
发布时间:2024-11-10 14:20:01 页数:36
价格:¥3 大小:1.29 MB
文章作者:浮城3205426800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