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初中
>
物理
>
沪科版(2024)
>
八年级全册(2024)
>
第一章 运动的世界
>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专题01 运动的世界【考点清单】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专题01 运动的世界【考点清单】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30
2
/30
剩余28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专题01运动的世界清单01动与静一、运动的描述在物理学里,我们把一个物体相对另一物体叫做机械运动。二、参照物与物体运动参照物1.定义: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叫做参照物。2.物体都可做参照物(不能选择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通常选择参照物而定。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或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这就是。清单02快与慢一、比较运动的快慢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一种是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物体经过的,经过的物体运动得快;另一种是物体运动路程相同的情况下,比较它们,的物体运动的快。2.速度(1)定义:物理学中,把叫做速度。(2)公式:,变形公式:、。(3)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的物理量,在数值上等于。这个数值越大,表示物体运动得越快。(4)国际单位制:,常用:1m/s=km/h常考运动物体速度的估测: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m/s;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m/s;自卸车的行驶速度约m/s……二、直线运动1、匀速直线运动30 (1)如图甲,物体沿着且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最简单的机械运动(2)由s-t图可知甲的速度乙的速度,由v-t图可知甲的速度乙的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甲、乙都做)2、变速直线运动如图乙,物体做直线运动时,速度的大小常常是变化的,即在,这种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3、平均速度变速运动中,常用平均速度来粗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平均速度表示的是运动物体的平均快慢程度。——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须找出该路程及对应的时间。清单03测量:长度与时间一、长度的单位及测量工具1、长度的单位(1)国际单位:(2)常用单位及其换算: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101010100010001000(3)常考的物理估测:课桌的高度约0.75;物理课本的宽度约18;物理课本的长度约20~30;一支铅笔的长度约20;成年人走两步的距离约1.5;教室每层楼高约3;一页纸的厚度约0.1……2、时间单位及测量工具30 (1)[SI]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时间的单位还有、。(2)1h=min1min=s1h=s(3)测量工具:钟、表3、长度与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测量——①正确使用刻度尺:【会选】使用前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刻度尺。【会看】使用前观察刻度尺的、(刻度尺的测量范围)、(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它决定刻度尺测量的)【会放】测量时刻度尺的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刻度线要被测物体且与被测长度平行,不得歪斜;【会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读数时要,被测长度另一端正对刻度线读数时估读为。【会记】记录结果应包括和。②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用测微小长度,如测细铜丝的直径、一页纸的厚度;辅助法——用尺规配合测硬币直径、乒乓球直径、圆锥的高度;30 用(细棉线)测量地图上铁路长度、圆的周长;用测操场的周长、从家到学校的距离。(2)常考时间估测: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约0.4;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用时约50;普通中学生跑完100m用时约15;脉搏1min内跳动的次数约75次……4、误差(1)测量时,受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这种差别就是。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2)两者区别:误差,例如作为测量结果、、等;错误可以消除。[注意](1)测量数据中的错误数据;(2)结果保留的有效数字的位数应与保持一致,最后一位数字采取“四舍五入”法处理。清单04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测量小车在斜面上的平均速度时,用测量出小车在斜面上通过的路程,用测量出小车通过对应路程所用的时间,最后通过公式求出平均速度.实验:测量平均速度一、实验装置:二、实验原理:;三、测量工具:和;四、注意事项1.使用的斜面的坡度较小,其目的是:30 (选填“缩短”或“增长”)测量时间,以减小测量时间的误差2.金属片的作用是。五、实验结论1.小车上半程的平均速度下半程的平均速度,可见小车在斜面上做。2.小车沿斜面下滑做变速直线运动,测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填“能”或“不能”)让小车从斜面中点静止释放,原因是。【练习1】(23-24八年级下·安徽安庆·期末)全国各地的医疗工作者支援湖北开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医疗救治工作,他们是最美的逆行者。如图所示是某医院小王和其他同事送别小芳过程中发车场景图。小王看着车缓缓地离开医院,参与支援工作的小芳在车上看着小王向后退去。小王和小芳分别选择的参照物是( )A.地面、汽车B.汽车、地面C.汽车、汽车D.地面、地面【练习2】(23-24八年级上·辽宁沈阳·阶段练习)下列对于误差的解释正确的是( )A.使用精密的仪器进行测量能彻底消除误差B.错误就是测量过程中的误差C.只要操作方法正确就能避免误差D.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练习3】(23-24八年级上·四川泸州·期中)甲、乙两辆车同时从同地向东做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A.0~10s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且乙更快30 B.10~20s时,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C.在第15s末时两车的速度相等D.甲车在前20s内的平均速度是5m/s【练习4】(23-24八年级上·重庆·阶段练习)如图所示的长度测量中不合理的是( )A.图甲中测出轮子的周长L,再让轮子沿操场滚一周,记录车轮滚动的圈数n,则操场周长为nLB.图乙中用一根棉线重合地图上的路线,测出重合的棉线长度,再乘以比例尺得到实际线路长度C.图丙中使用三角板和刻度尺多次测出纪念币的直径,求平均值,减小误差D.图丁中把金属丝密绕N圈在铅笔上,测出线圈长度L,则金属丝直径【练习5】(23-24八年级上·河南南阳·阶段练习)小明周末准备去洛阳龙门游玩,他查询到由上海虹桥站始发开往西安北站的某次列车的部分运行时刻表如下。站次站名到达时间发车时间运行时间里程/km1上海虹桥始发06:32002商丘11:1711:204小时45分钟①3郑州东12:1912:295小时47分钟10394洛阳龙门13:0513:076小时33分钟11825西安北14:42终点8小时10分钟1562(1)我国高铁列车行驶过程中很平稳,小明把硬币竖立在车窗上,硬币静止不动为参照物。(2)若列车由上海虹桥站开往商丘站的平均速度为180km/h,则表格中①处的里程数是多少?(3)列车由郑州东站开往洛阳龙门站的平均速度是多少?(计算结果保留整数)(4)若列车长180m,匀速穿过600m长的山洞,行驶的速度为216km/h。30 【练习6】(23-24八年级下·广东汕头·阶段练习)如图所示,将一块长木板的左侧垫高,使之成为有一定倾角的斜面,木板的右端安装一块挡板,挡板上粘有橡皮泥。现将一辆小车从图示位置(小车左边缘与木板上端齐平)自由释放,小车下滑到挡板处停止运动。问:(1)上述实验过程中,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除了秒表,还有;实验的原理是;(2)若小车释放瞬间立即按下秒表开始计时,但小车在挡板处撞停时由于测量者不够专注,稍微迟缓一下才按下秒表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跟真实值相比偏(选填“大”“小”);(3)实验中,选择坡度较小的斜面,主要目的是为了便于测量;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4)下图中可能准确反映小车运动情况的是______。A.B.C.D.30 1.(23-24八年级上·安徽淮北·期末)合理的估测能较好的体现出同学们的综合能力,下列估测比较合理的是( )A.八年级上册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5cmB.人正常的步行速度约为5m/sC.人正常心跳每分钟10次D.一节七号电池的长度约5cm2.(2024·青海·中考真题)从神话故事“嫦娥奔月”到张九龄的诗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再到朱自清的文学作品《荷塘月色》,月亮被赋予了多种寓意。“飞天”兴趣小组依照张九龄的诗绘制了如图所示的一幅画,若以地面为参照物,运动的是( )A.升起的明月B.海边的礁石C.站立的诗人D.海边的房屋3.(2024·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2024年6月2日6时23分,嫦娥6号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如图所示。此时,相对于嫦娥6号静止的是( )A.月球南极B.地球南极C.太阳D.中国空间站4.(2024·青海·中考真题)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升空,标志着我国踏上了现代航天事业的征程。1978年8月1日,沉睡了2400余年的曾侯乙编钟(如图)首次公开奏响,开篇曲目便是大家熟悉的《东方红》。月球绕地球的轨迹模型如图所示,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约为,月光的传播速度约为,则月光从月球表面到达地面的时间约为( )30 A.0.79sB.1.27sC.7.90sD.12.70s5.(2024·河南焦作·二模)如图所示,是用频闪相机拍摄的甲、乙球的运动照片。频闪照相机每隔曝光一次。甲、乙两球分别从a点竖直下落至b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球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球的运动时间为C.甲球与乙球的运动时间之比为1:1D.甲球与乙球的平均速度之比为4:36.(23-24八年级上·福建福州·阶段练习)(1)如图甲所示,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填“A”或“B”),物体的长度为cm。(2)观察图乙的停表,大盘每一小格代表s,此时的秒表所示的时间是s。7.(23-24八年级上·辽宁·阶段练习)小强在马路边上拍街景照片,连续拍了两张,如图甲、乙所示。如果以轿车为参照物,树是向运动的,卡车向运动;如果以骑自行车的人为参照物,树是向运动。(填“左”或“右”)30 8.(2024八年级上·全国·专题练习)小科欲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他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1,接着他的实验步骤如下:A.用刻度尺测出铅笔杆上铜丝绕圈总长度L2;B.用铜丝的长度L1除以铜丝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C.将细铜丝紧密缠绕在铅笔杆上;D.数出缠绕在铅笔杆上细铜丝的圈数n。(1)以上步骤中,错误的步骤是,应改正为。(2)改正后测量的合理顺序应是。(3)如图是他把一根细铜丝紧密地排绕在笔杆上,一共绕了20匝。根据上面的实验方法测量铜丝的直径为mm。(4)若细铜丝排绕得不紧密,则测量值比真实值(选填“偏大”或“偏小”)。9.(23-24八年级下·广东清远·期末)某实验小组用斜面和木块做“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时,将带刻度的木板做成斜面,小明用频闪照相机记录了木块沿斜面下滑的运动过程。频闪照相机每隔0.5s拍一张照片,照片记录木块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如图所示:(1)由频闪照片可以判断木块在做(选填“匀速”或“变速”)运动,其理由是。如果木块过了F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A到F的平均速度会偏(选填“大”或“小”);(2)能反映木块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图像是。30 10.(2024·陕西商洛·二模)小明家的一个水龙头拧不紧,水一滴一滴地滴落到地上,小明发现,在耳朵听到前一滴水滴在地上的声音的同时,看到下一滴水刚好开始下落。于是小明想测量水掉落到地面的平均速度。(1)该实验的原理是。实验步骤如下:①他首先找来了刻度尺,量出水龙头口离地面的高度为1m;②用计时,测量了多滴水滴下落的时间,是为了;③计时的方法是:当听到某一水滴滴到地上的声音的同时,开始计时,听到下一滴水滴落地时计数1。当数到第19次时显示用时为9s,则水滴下落的平均速度v约是m/s。(2)小明为了进一步找出水滴下落的时间t和下落高度h、速度v的关系,又查阅相关资料,获得了如下表所示的几组数据,请你帮助小明继续完成以下的工作:运动时间t(s)1234…时间的平方()14916…运动速度v(m/s)10203040…运动距离s(m)5204580…①根据上述数据,计算出运动水滴下落5s时的速度为m/s;②根据上述数据,水滴运动距离与下落时间的平方成正比,比值是。(3)考虑到声音的传播速度远小于光的传播速度这一因素,上面测出的平均速度与真实值相比(选填“偏大”“偏小”或“相等”)。11.(23-24八年级上·重庆南川·期末)如图所示是某高速路上的一个区间测速的相关标识,区间测速的基本原理:通过监控摄像头获取车辆到达区间测速起点的时间、车辆到达区间测速终点的时间,从而得出该车辆通过该测速区间的时间,结合区间距离计算平均车速,用来判定车辆是否超速。假设某车辆以70km/h的速度进入如图所示的区间测速路段,行驶了一段距离后,又以100km/h的速度行驶了0.2h,然后再以70km/h的速度继续行驶直至离开该区间测速路段,请计算:30 (1)汽车以100km/h的速度行驶的路程;(2)汽车前后以70km/h的速度行驶的总时间;(3)在该区间测速路段,该车辆的平均速度有没有超出限定速度。12.(23-24八年级上·山东聊城·期末)跳伞是一项极具挑战的运动而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在某次跳伞训练过程中,一运动员从空中悬停的直升机上由静止开始竖直跳下,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经15s下落210m,再匀速直线下落15s,求:(1)该运动员在前15s内下落的平均速度;(2)该运动员在后15s内下落的高度;(3)该运动员在30s内下落的平均速度。30 专题01运动的世界清单01动与静一、运动的描述在物理学里,我们把一个物体相对另一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二、参照物与物体运动参照物1.定义: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清单02快与慢一、比较运动的快慢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一种是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物体经过的(路程),经过(路程长)的物体运动得快;另一种是物体运动路程相同的情况下,比较它们(所用的时间),(所用时间短)的物体运动的快。2.速度(1)定义:物理学中,把(路程和时间之比)叫做速度。(2)公式:(),变形公式:()、()。(3)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这个数值越大,表示物体运动得越快。(4)国际单位制:(m/s),常用:(km/h)1m/s=(3.6)km/h常考运动物体速度的估测: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1.1)m/s;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40)m/s;自卸车的行驶速度约(5)m/s……二、直线运动30 1、匀速直线运动(1)如图甲,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最简单的机械运动(2)由s-t图可知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由v-t图可知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2、变速直线运动如图乙,物体做直线运动时,速度的大小常常是变化的,即在(相等的时间内经过的路程不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3、平均速度变速运动中,常用平均速度()来粗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平均速度表示的是运动物体(在某一段路程(或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须找出该路程及对应的时间。清单03测量:长度与时间一、长度的单位及测量工具1、长度的单位(1)国际单位:(米(m))(2)常用单位及其换算: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101010100010001000(3)常考的物理估测:课桌的高度约0.75(m);物理课本的宽度约18(cm);物理课本的长度约20~30(cm);一支铅笔的长度约20(cm);成年人走两步的距离约1.530 (m);教室每层楼高约3(m);一页纸的厚度约0.1(mm)……2、时间单位及测量工具(1)[SI]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2)1h=(60)min1min=(60)s1h=(3600)s(3)测量工具:钟、表3、长度与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测量——(刻度尺)①正确使用刻度尺:【会选】使用前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刻度尺。【会看】使用前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量程)(刻度尺的测量范围)、(分度值)(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它决定刻度尺测量的(精确程度))【会放】测量时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且与被测长度平行,不得歪斜;【会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被测长度另一端正对刻度线读数时估读为(0)。【会记】记录结果应包括(数值)和(单位)。②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用(累积法)测微小长度,如测细铜丝的直径、一页纸的厚度;辅助法——用尺规配合测硬币直径、乒乓球直径、圆锥的高度;30 用(化曲为直法)(细棉线)测量地图上铁路长度、圆的周长;用(滚轮法)测操场的周长、从家到学校的距离。(2)常考时间估测: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约0.4(s);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用时约50(s);普通中学生跑完100m用时约15(s);脉搏1min内跳动的次数约75次……4、误差(1)测量时,受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种差别就是(误差)。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2)两者区别:误差(不能消除,但可以减小),例如(多测量几次取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使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等;错误可以消除。[注意](1)测量数据中的错误数据(应先去除);(2)结果保留的有效数字的位数应与(测量值)保持一致,最后一位数字采取“四舍五入”法处理。清单04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测量小车在斜面上的平均速度时,用(刻度尺)测量出小车在斜面上通过的路程,用(秒表)测量出小车通过对应路程所用的时间,最后通过公式()求出平均速度.实验:测量平均速度一、实验装置:30 二、实验原理:();三、测量工具:(刻度尺)和(秒表);四、注意事项1.使用的斜面的坡度较小,其目的是:(增长)(选填“缩短”或“增长”)测量时间,以减小测量时间的误差2.金属片的作用是(使小车在同一位置停下)。五、实验结论1.小车上半程的平均速度(小于)下半程的平均速度,可见小车在斜面上做(变速直线运动)。2.小车沿斜面下滑做变速直线运动,测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不能)(填“能”或“不能”)让小车从斜面中点静止释放,原因是(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时间)。【练习1】(23-24八年级下·安徽安庆·期末)全国各地的医疗工作者支援湖北开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医疗救治工作,他们是最美的逆行者。如图所示是某医院小王和其他同事送别小芳过程中发车场景图。小王看着车缓缓地离开医院,参与支援工作的小芳在车上看着小王向后退去。小王和小芳分别选择的参照物是( )A.地面、汽车B.汽车、地面C.汽车、汽车D.地面、地面【答案】A【解析30 】小王看着车缓缓地离开医院,研究对象是汽车,汽车是运动的,不能选择汽车自身作为参照物,以地面为参照物,汽车与地面有位置变化,所以选择的参照物是地面;参与支援工作的小芳在车上看着小王向后退去,研究的对象是小王,小王是运动的。以汽车为参照物,小王与汽车有位置变化,小王是运动的,以地面为参照物,小王和地面没有位置变化,小王是静止的,所以选择的参照物是汽车。故选A。【练习2】(23-24八年级上·辽宁沈阳·阶段练习)下列对于误差的解释正确的是( )A.使用精密的仪器进行测量能彻底消除误差B.错误就是测量过程中的误差C.只要操作方法正确就能避免误差D.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答案】D【解析】AD.改进实验方法和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以及多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测量工具越精密,测量中的误差也就越小,误差是不可消除的。故A错误,D正确;BC.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工具或设备的使用规则采用不正确的方法而造成的,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误差是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是不可以避免的,故BC错误。故选D。【练习3】(23-24八年级上·四川泸州·期中)甲、乙两辆车同时从同地向东做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A.0~10s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且乙更快B.10~20s时,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C.在第15s末时两车的速度相等D.甲车在前20s内的平均速度是5m/s【答案】D【解析】A.0~10s,甲、乙s-t图像都是过原点的直线,所以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可知,10s甲经过的路程是100m,乙经过的路程小于100m,由可知,甲的速度大于乙,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B.由图可知,10~20s时,甲的路程没有发生变化,因此甲处于静止状态,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C.由图可知,在第15s末时,甲车处于静止状态,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车的速度不相等,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30 D.由图可知,甲车在前20s内经过的路程为100m,则甲车在前20s内的平均速度为故D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练习4】(23-24八年级上·重庆·阶段练习)如图所示的长度测量中不合理的是( )A.图甲中测出轮子的周长L,再让轮子沿操场滚一周,记录车轮滚动的圈数n,则操场周长为nLB.图乙中用一根棉线重合地图上的路线,测出重合的棉线长度,再乘以比例尺得到实际线路长度C.图丙中使用三角板和刻度尺多次测出纪念币的直径,求平均值,减小误差D.图丁中把金属丝密绕N圈在铅笔上,测出线圈长度L,则金属丝直径【答案】C【解析】A.车轮的周长可以测出,要测量自行车行驶的路程,可以先记下车轮转过的圈数n,再乘以车轮的周长L,则操场周长为nL,故A不符合题意;B.如图中测量地图上路线的长度,用一根没有弹性的棉线重合来测量,得出重合的棉线的长度,根据地图比例尺通过运算可以得出路线的实际长度,故B不符合题意;C.如图中使用三角板和刻度尺测量纪念币的直径,纪念币的一边没有对准零刻度线,测量方法不科学,故C符合题意;D.细金属丝的直径太小,甚至小于刻度尺的分度值,无法直接准确测量,所以可以把金属线无间隙地密绕在一根铅笔上若干圈,测出密绕部分的长度L和圈数N,则直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练习5】(23-24八年级上·河南南阳·阶段练习)小明周末准备去洛阳龙门游玩,他查询到由上海虹桥站始发开往西安北站的某次列车的部分运行时刻表如下。站次站名到达时间发车时间运行时间里程/km1上海虹桥始发06:32002商丘11:1711:204小时45分钟①3郑州东12:1912:295小时47分钟103930 4洛阳龙门13:0513:076小时33分钟11825西安北14:42终点8小时10分钟1562(1)我国高铁列车行驶过程中很平稳,小明把硬币竖立在车窗上,硬币静止不动为参照物。(2)若列车由上海虹桥站开往商丘站的平均速度为180km/h,则表格中①处的里程数是多少?(3)列车由郑州东站开往洛阳龙门站的平均速度是多少?(计算结果保留整数)(4)若列车长180m,匀速穿过600m长的山洞,行驶的速度为216km/h。【答案】(1)列车(2)855km(3)238km/h(4)7s【解析】(1)由于高铁列车在行驶过程中非常平稳,硬币相对于列车的位置并没有发生变化,即硬币与列车之间没有相对运动,因此,以列车为参照物,硬币是静止的。(2)时间t=4h45min=4.75h上海虹桥站到商丘站路程s=vt=180km/h×4.75h=855km表格中①处的里程数为855km。(3)列车由郑州东站开往洛阳龙门站的时间t2=13:05﹣12:29=36min=0.6h由郑州东站开往洛阳龙门站的里程s2=1182km﹣1039km=143km由郑州东站开往洛阳龙门站的平均速度(4)列车全车都在山洞内的路程s3=s隧道﹣s车=600m﹣180m=420m列车速度v3=216km/h=60m/s列车全车都在山洞内的时间【练习6】(23-24八年级下·广东汕头·阶段练习)如图所示,将一块长木板的左侧垫高,使之成为有一定倾角的斜面,木板的右端安装一块挡板,挡板上粘有橡皮泥。现将一辆小车从图示位置(小车左边缘与木板上端齐平)自由释放,小车下滑到挡板处停止运动。问:30 (1)上述实验过程中,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除了秒表,还有;实验的原理是;(2)若小车释放瞬间立即按下秒表开始计时,但小车在挡板处撞停时由于测量者不够专注,稍微迟缓一下才按下秒表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跟真实值相比偏(选填“大”“小”);(3)实验中,选择坡度较小的斜面,主要目的是为了便于测量;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4)下图中可能准确反映小车运动情况的是______。A.B.C.D.【答案】(1)刻度尺(2)小(3)时间小于(4)D【解析】(1)[1][2]本实验的原理是实验中需要测量小车运动的距离和时间,需要刻度尺和秒表。(2)小车在挡板处撞停时由于测量者不够专注,稍微迟缓一下才按下秒表停止计时,此时测得的时间偏大,由知道,测得的平均速度偏小。(3)[1]如果斜坡的坡度太大,小车运动会过快,运动时间过短,不便于计时,所以斜面应选择较小坡度,这样设计是为了实验中便于测量时间。[2]上半程和下半程的路程相同,由知道,由于上半程所用的时间比下半程所用的时间更长,则上半程的平均速度比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更小。(4)小车下滑过程做加速运动;A.由图知道,路程s与时间t成正比,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B.由图知道,在v-t图象上,速度v不发生变化,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30 C.由图知道,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逐渐减小,说明物体做减速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D.由图知道,在v-t图象上,随着时间的增大,物体的速度增大,做的是加速运动,故D符合题意。故选D。1.(23-24八年级上·安徽淮北·期末)合理的估测能较好的体现出同学们的综合能力,下列估测比较合理的是( )A.八年级上册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5cmB.人正常的步行速度约为5m/sC.人正常心跳每分钟10次D.一节七号电池的长度约5cm【答案】D【解析】A.八年级上册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5cm,故A不符合题意;B.人正常的步行速度约为1.1m/s,故B不符合题意;C.人正常心跳每分钟约为70次,故C不符合题意;D.一节七号电池的长度约5cm,与人的无名指长度接近,故D符合题意。故选D。2.(2024·青海·中考真题)从神话故事“嫦娥奔月”到张九龄的诗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再到朱自清的文学作品《荷塘月色》,月亮被赋予了多种寓意。“飞天”兴趣小组依照张九龄的诗绘制了如图所示的一幅画,若以地面为参照物,运动的是( )A.升起的明月B.海边的礁石C.站立的诗人D.海边的房屋【答案】A【解析】A.以地面为参照物,升起的明月的相对位置改变,是运动的,故A符合题意;B.以地面为参照物,海边的礁石的相对位置不变,是静止的,故B不符合题意;C.以地面为参照物,站立的诗人的相对位置不变,是静止的,故C不符合题意;30 D.以地面为参照物,海边的房屋的相对位置不变,是静止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3.(2024·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2024年6月2日6时23分,嫦娥6号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如图所示。此时,相对于嫦娥6号静止的是( )A.月球南极B.地球南极C.太阳D.中国空间站【答案】A【解析】嫦娥6号相对于地球南极、太阳、中国空间站有位置的变化,所以以地球南极、太阳、中国空间站为参照物,嫦娥6号是运动的;嫦娥6号相对于月球南极没有位置的变化,故以月球南极为参照物嫦娥6号是静止的。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选A。4.(2024·青海·中考真题)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升空,标志着我国踏上了现代航天事业的征程。1978年8月1日,沉睡了2400余年的曾侯乙编钟(如图)首次公开奏响,开篇曲目便是大家熟悉的《东方红》。月球绕地球的轨迹模型如图所示,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约为,月光的传播速度约为,则月光从月球表面到达地面的时间约为( )A.0.79sB.1.27sC.7.90sD.12.70s【答案】B【解析】根据,月光从月球表面到达地面的时间约为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5.(2024·河南焦作·二模)如图所示,是用频闪相机拍摄的甲、乙球的运动照片。频闪照相机每隔30 曝光一次。甲、乙两球分别从a点竖直下落至b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球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球的运动时间为C.甲球与乙球的运动时间之比为1:1D.甲球与乙球的平均速度之比为4:3【答案】D【解析】A.观察图片可以看出,在每个0.02s中,甲球运动的距离越来越大,因此,可判断甲球从a点竖直下落至b点的过程中做加速运动,故A错误;B.由频闪照相机每隔0.02s曝光一次,则甲球的运动时间为故B错误;C.乙球的运动时间为则甲球与乙球的运动时间之比为故C错误;D.设从a点到b点的距离为s,甲球的平均速度为乙球的平均速度为甲球与乙球的平均速度之比为故D正确。30 故选D。6.(23-24八年级上·福建福州·阶段练习)(1)如图甲所示,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填“A”或“B”),物体的长度为cm。(2)观察图乙的停表,大盘每一小格代表s,此时的秒表所示的时间是s。【答案】B2.450.1281.9【解析】(1)[1]使用刻度尺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尺面垂直,故视线正确的是B。[2]由图甲可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分度值为1mm;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故铅笔的长度为2.45cm。(2)[3][4]图乙中,停表小盘是分针盘,分度值是0.5min,分针指在4和5之间,并偏过中线;而大盘为秒针盘,1s又分10小格,每一小格代表0.1s,秒针指在41.9s的位置。所以停表示数为4min41.9s,即281.9s。7.(23-24八年级上·辽宁·阶段练习)小强在马路边上拍街景照片,连续拍了两张,如图甲、乙所示。如果以轿车为参照物,树是向运动的,卡车向运动;如果以骑自行车的人为参照物,树是向运动。(填“左”或“右”)【答案】右右左【解析】[1][2]由图示可知,根据图中各物体的相对位置的变化可得,以轿车为参照物,树和卡车的相对位置都向右变化,因此都是向右运动的。[3]以骑自行车的人为参照物,树的相对位置向左变化,因此是向左运动的。8.(2024八年级上·全国·专题练习)小科欲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他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1,接着他的实验步骤如下:30 A.用刻度尺测出铅笔杆上铜丝绕圈总长度L2;B.用铜丝的长度L1除以铜丝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C.将细铜丝紧密缠绕在铅笔杆上;D.数出缠绕在铅笔杆上细铜丝的圈数n。(1)以上步骤中,错误的步骤是,应改正为。(2)改正后测量的合理顺序应是。(3)如图是他把一根细铜丝紧密地排绕在笔杆上,一共绕了20匝。根据上面的实验方法测量铜丝的直径为mm。(4)若细铜丝排绕得不紧密,则测量值比真实值(选填“偏大”或“偏小”)。【答案】(1)B用线圈总长L2除以铜丝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2)CADB(3)0.75(4)偏大【解析】(1)[1][2]使用“缠绕法”侧细铜丝的直径时,细铜丝的直径等于铜丝的直径和除以圈数,而不是细铜丝的长度除以圈数,则错误的步骤是B,应该改正为:用线圈总长L2除以铜丝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2)改正后的实验步骤:C.将细铜丝紧密缠绕在铅笔杆上;A.用刻度尺测出铅笔杆上铜丝绕圈总长度L2;D.数出缠绕在铅笔杆上细铜丝的圈n;B.用铜丝绕圈总长度L2除以铜丝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则合理的顺序为CADB。(3)由图得,铜丝直径为(4)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时,如果把金属丝绕在铅笔上时没有排列紧密,会导致金属丝的宽度测量结果偏大,所以计算的直径偏大。9.(23-24八年级下·广东清远·期末)某实验小组用斜面和木块做“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时,将带刻度的木板做成斜面,小明用频闪照相机记录了木块沿斜面下滑的运动过程。频闪照相机每隔0.5s拍一张照片,照片记录木块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如图所示:30 (1)由频闪照片可以判断木块在做(选填“匀速”或“变速”)运动,其理由是。如果木块过了F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A到F的平均速度会偏(选填“大”或“小”);(2)能反映木块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图像是。【答案】变速见解析小C【解析】(1)[1][2]由图可知,木块下滑过程中,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大,因此,速度在逐渐变大,做变速运动。[3]木块过了F点才停止计时,计时会长一些,测量的时间会偏大一些,根据速度公式可知,在路程不变时,时间偏大,测得的平均速度会偏小。(2)[4]A.图中速度随时间增大而减小,做减速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B.图中速度不随时间增大而变化,做匀速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C.图中速度随时间增大而增大,做加速运动,故C符合题意;D.图中速度先减小后增大,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0.(2024·陕西商洛·二模)小明家的一个水龙头拧不紧,水一滴一滴地滴落到地上,小明发现,在耳朵听到前一滴水滴在地上的声音的同时,看到下一滴水刚好开始下落。于是小明想测量水掉落到地面的平均速度。(1)该实验的原理是。实验步骤如下:①他首先找来了刻度尺,量出水龙头口离地面的高度为1m;30 ②用计时,测量了多滴水滴下落的时间,是为了;③计时的方法是:当听到某一水滴滴到地上的声音的同时,开始计时,听到下一滴水滴落地时计数1。当数到第19次时显示用时为9s,则水滴下落的平均速度v约是m/s。(2)小明为了进一步找出水滴下落的时间t和下落高度h、速度v的关系,又查阅相关资料,获得了如下表所示的几组数据,请你帮助小明继续完成以下的工作:运动时间t(s)1234…时间的平方()14916…运动速度v(m/s)10203040…运动距离s(m)5204580…①根据上述数据,计算出运动水滴下落5s时的速度为m/s;②根据上述数据,水滴运动距离与下落时间的平方成正比,比值是。(3)考虑到声音的传播速度远小于光的传播速度这一因素,上面测出的平均速度与真实值相比(选填“偏大”“偏小”或“相等”)。【答案】秒表测量每次水滴下落的时间,同时减小测量的误差2.1505偏小【解析】(1)[1]由题意可知,测量水掉落到地面的平均速度,可以测量水掉落运动的路程与时间,根据求出水掉落到地面的平均速度,故该实验的原理为。②[2][3]用秒表进行计时,水滴下落的速度较快,时间不方便测量,测量了多滴水滴下落的时间,采用累积法,将短的时间累积为长的时间,再计算出单次的时间,这样是为了便于测量每次水滴下落的时间,同时减小测量的误差。③[4]当听到某一水滴滴到地上的声音的同时开始计时,听到下一滴水滴落地时计数1。当数到第19次时显示用时为9s,则共有19滴水滴落下,则每滴水滴下落的平均速度v约为(2)①[5]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水滴的速度v与下落时间t有即水滴的速度v与下落时间t成正比,则运动水滴下落5s时的速度为②[6]水滴运动距离s与下落时间t的平方成正比,则30 即水滴运动距离s与下落时间t的平方的比值为5m/s2。(3)[7]考虑到声音的传播速度远小于光的传播速度这一因素,当听到声音时,水滴早已经落在地上,故测量的时间会偏大,根据可知,测出的平均速度与真实值相比偏小。11.(23-24八年级上·重庆南川·期末)如图所示是某高速路上的一个区间测速的相关标识,区间测速的基本原理:通过监控摄像头获取车辆到达区间测速起点的时间、车辆到达区间测速终点的时间,从而得出该车辆通过该测速区间的时间,结合区间距离计算平均车速,用来判定车辆是否超速。假设某车辆以70km/h的速度进入如图所示的区间测速路段,行驶了一段距离后,又以100km/h的速度行驶了0.2h,然后再以70km/h的速度继续行驶直至离开该区间测速路段,请计算:(1)汽车以100km/h的速度行驶的路程;(2)汽车前后以70km/h的速度行驶的总时间;(3)在该区间测速路段,该车辆的平均速度有没有超出限定速度。【答案】(1)20km(2)0.2h(3)超出限度速度【解析】(1)汽车以100km/h的速度行驶的路程(2)以70km/h速度行驶的路程行驶的时间(3)由图示知,该路段限定速度为80km/h,区间测速路段,该车辆行驶的总时间平均速度所以超出限度速度。12.(23-24八年级上·山东聊城·期末)跳伞是一项极具挑战的运动而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在某次跳伞训练过程中,一运动员从空中悬停的直升机上由静止开始竖直跳下,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经15s下落210m,再匀速直线下落15s,求:30 (1)该运动员在前15s内下落的平均速度;(2)该运动员在后15s内下落的高度;(3)该运动员在30s内下落的平均速度。【答案】(1)14m/s(2)90m(3)10m/s【解析】(1)该运动员在前15s内下落的平均速度为(2)由图知后15s的速度v=6m/s,该运动员在后15s内匀速直线下降通过的路程为(3)该运动员在30s内下落的平均速度为30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物理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复习学案
地理知识清单-专题01 地球的运动规律(原卷 解析版)
地理知识清单-专题01 地球的运动规律(讲)(原卷 解析版)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本章复习和总结教案(沪科版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第二节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教案(沪科版八年级上册)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第一章、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单元测试卷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运动的世界 单元测试卷(沪科版 2024年秋)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运动的世界 单元测试卷(2024年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专题01 第1章 机械运动【考点清单】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专题01 第13章 内能【考点清单】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初中 - 物理
发布时间:2024-11-10 03:00:01
页数:30
价格:¥3
大小:9.08 MB
文章作者:浮城3205426800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