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卷(人教福建版 2024年秋)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5

2/15

剩余1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卷(人教福建版2024年秋)一、积累与运用(23分)“诗话福建”主题短片制作团队邀请你加入他们的学习小组拍摄一集纪录片,对福建的山水人文进行介绍,请你参加下面的活动。【活动一:撰写导语】1.小组成员拟写了一段导入纪录片的文案,请将其中引用的诗文补充完整。(10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飞越福建上空,遥山叠翠,远水澄清,可以领略到吴均《与朱元思书》中的“奇山异水,①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观;行走在武夷山间,感受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中的“高峰入云,②__________________”的山水相映之美;穿行于九曲溪上,似乎见到郦道元《三峡》中“素湍绿潭,③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动静相宜之美,清荣峻茂的景致得以复刻;航行到九龙江上,体验李白《渡荆门送别》中“山随平野尽,④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江山多娇,情思无限。游历东南山水亦可体会文人墨客的心绪。登上嵛山岛,可感受吴均在奇山异水中抒发的“⑤__________________,望峰息心;⑥__________________,窥谷忘反”的心灵慨叹;到宁德霞浦捕捉绮云,可领悟崔颢在黄鹤楼上抒发“日暮乡关何处是?⑦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怀乡之情;到泉州开元寺洗涤心灵,可在夜游时体会苏轼“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⑧____________________”的豁达心境;秋赏泰宁丹霞,亦可联想到王绩在漫山秋色中生出的“相顾无相识,⑨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苦闷和惆怅;春行泉州安平桥,亦可收获如白居易在湖畔春行时慨叹的“最爱湖东行不足,⑩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愉悦欣喜……【活动二:搜集资料】2.下面是小组某位成员搜集其他纪录片时听记下的文字,请帮助他解决在听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7分)福建,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八山一水一分田”,绵__①__(yán)的武夷山雄__②15 __(jù)西北部。近700条大大小小的河流穿行于群山之间,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相望。进入福建的旅程,从闽赣边界的武夷山开始。福建境内的武夷山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地区,分布着世界同纬度带现有、现存十分完整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这里成为研究两栖、爬行动物的钥匙,鸟的天堂,蛇的王国,昆虫的世界。在这里,依然能感觉到这个星球最初的慢和从容。九曲溪也慢,顺着断裂的岩层绕了九曲十八弯。进入武夷山风景区后,直线距离仅5千米的九曲溪被拉长了1倍。1183年,南宋理学家朱熹辞官回到武夷山,在九曲溪畔的五曲溪创办了一所书院——武夷精舍。在这里__甲__(A.著作等身 B.著书立说),招徒讲学。沿着九曲溪,朱熹曾逆流而上,写下了一首渔歌《九曲棹歌》。玉女峰,立在九曲溪畔,被视作武夷山水的象征。“二曲亭亭玉女峰,插花临水为谁容”,这是朱熹留给玉女峰的诗句。(1)听记的成员遇到两个不会写的字,请根据拼音,依次写出①②处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2分)①________    ②________(2)两位成员对“立”一词的写法产生分歧,请为处选出最恰当的汉字。(只填字母)(1分)立________(A.矗 B.伫)(3)听记的成员没听清楚甲处的成语,请根据语境选出最恰当的成语。(只填字母)(1分)甲________(A.著作等身 B.著书立说)(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3分)【活动三:沐浴贤风】3.福建是革命老区,党史事件多、红色资源多、革命先辈多。小组成员在了解福建红色文化时,开展了名著阅读活动,请你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1)请参照示例,进行分析。(2分)作品及体裁具体内容/章节塑造人物的方法15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长篇小说)保尔瞻仰烈士墓,思考生命的意义以叙事、描写为主,穿插人物内心独白《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英雄,就是普通人拥有一颗伟大的心。请你从《红星照耀中国》中任选一个人物,联系生活,谈谈如何才能像他一样“拥有一颗伟大的心”。(4分)二、阅读(67分)(一)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4、5题。(7分)梅花绝句陆 游幽谷那堪更北枝①,年年自分②著花③迟。高标逸韵君知否,正是层冰积雪时。【注释】①北枝:北向不朝阳的树枝。②自分(fèn):自己料定。③著花:开花。4.诗中哪些词语点明梅花的生长环境?其环境有什么特点?请概括。(3分)5.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歌,请完成下面的解诗过程。(4分)15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6分)余向不喜武夷茶,嫌其浓苦如饮药。然丙午秋,余游武夷到曼亭峰、天游寺诸处。僧道争以茶献。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橼,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忍遽①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果然清芬扑鼻,舌有余甘。一杯之后,再试一二杯,令人释躁平矜②,怡情悦性。始觉龙井③虽清而味薄矣;阳羡④虽佳而韵逊矣。颇有玉与水晶品格不同之故。故武夷享天下盛名,真乃不忝⑤。且可以瀹⑥至三次,而其味犹未尽。(节选自袁枚《随园食单·茶酒单》,有删改)【注释】①遽:迅速,急忙。②矜:骄傲,自满。③龙井:即龙井茶。④阳羡:指阳羡茶。⑤不忝(tiǎn):不辱,不愧。⑥瀹(yuè):煮。6.根据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3分)加点词方法提示词义(填写文字)余向不喜武夷茶根据语境推断(1)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丙午秋参考词典义项 然:①正确,对;②竟,便;③可是,却;④这样,那样(2)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阳羡虽佳而韵逊矣参考现代常用词语 稍逊一筹(3)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始觉龙井虽/清而味薄/矣 B.始/觉龙井虽清/而味薄矣C.始觉龙井/虽清而/味薄矣D.始觉/龙井虽清/而味薄矣8.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3分)15 (2)令人释躁平矜,怡情悦性。(3分)9.袁枚的武夷寻味之旅令其惊喜不已,下面链接材料中“细咽欲寻味外味”一句与文中的内容相照应,请结合上文内容,谈谈他是如何细品寻味的。(4分)链接材料:试茶(节选)袁 枚我震其名愈加意,细咽欲寻味外味。杯中已竭香未消,舌上徐尝甘果至。(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20分)长长的山路沈 念①村与寨之间,山路相连,弯曲环绕,通往外面只有一条路,旧貌陈颜在浑然不觉间起着变化。父亲带着村民修这条路,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②那是一条遇到雨水就会泥泞的路,坑坑洼洼,湿滑难行。进入雨雪季节,就像踏进地雷阵,要随时小心掉进泥坑,出来一身脏泥衣。我每天上学必经此路,想躲也躲不了,想逃也逃不掉。在校门前的三岔路口,我曾发誓,将来要逃离闭塞的村子,要去山外的地方。③寨子里的祖训是,穷也要有穷担当,不求人,凡事靠自己。那时候,很多条件好的村子早就把路修成了水泥路,但山寨家底子薄,修不起一条路。刚换的村支书是父亲,村民难以忍受这条破路的时候,就望着他们的新支书……④15 父亲也不是没找过乡长。乡里原来的书记调任新的岗位,暂时由田乡长代理书记。那天父亲守在外面,趁乡长办公室没人的一个空档,进了门,又要讲烂路的状况,但刚起了头,田乡长就叹了口气说,乡里实在是拿不出钱了。父亲本是脸薄之人,听了这话,心里涩涩的不是滋味。后来有乡干部说县长要来,他当时心一硬,决定豁出去了。父亲想好了,万一县长发脾气,村支书不当了也没什么了不起,必须修条路对村民有个交代。⑤那天,乡干部集中在礼堂开会。龙县长坐在台上讲话,字正腔圆,听得到声音在墙壁上碰撞。父亲站在外面,龙县长的讲话碎片似的飘进耳中:“农村天地广阔,我们准备在有条件的地方发展乡镇企业,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⑥县长一行人走出礼堂,看到父亲站在空阔的院子里,独独的一个人,站得笔直,一动不动,风吹动着他那条军绿色裤子的下摆,上面沾了很多湿漉漉的泥巴印子。⑦“县长,帮我们修路。”父亲说完这句话,就一声不吭了。车从乡政府大院出发了,车厢内气氛沉滞,县长的表情凝重。⑧那条路,雨后泥泞,泥浆乱翻,像是一群不懂耕作的人踩过的水田。几个干部无从下脚,落在后面。龙县长刚迈了几步,鞋和裤子都沾满了泥巴,他问走在前面的父亲,你们平时一直走这条路?⑨父亲说,祖祖辈辈。⑩有个干部嘟囔了一声,这条路走不进去吧?⑪龙县长扭头说,车开不到的地方,脚可以走,村民能走出来,我们就能走进去,我们可以只走一次,但山寨的老百姓,是要年年走、月月走、天天走的。⑫父亲回村,召开村民大会,第一句话就是,到修路的时候了。村民掂量着父亲的话,热情高涨,交头接耳,说龙县长讲得真好,又说父亲有胆识,还说,我们山寨人走好路、过好日子的时候也快要到了。⑬修路项目是三个月后启动的,财政困难,资金缺口大,父亲就发动村民投工投劳,分成凿石组、运输组、铺路组,就地取材,用钢钎凿碎山石,手锤打得叮叮响,火花四溅。大家吃在工地上,饭菜从家里带,坚持了三个月,拉出了一条三米多宽的新路。父亲又想了个主意,把那些钎开的薄石块,条形块状的,带回村里垒了水渠的护坡。⑭儿时那条长长的山路,很快变了模样,变成了一条更平更宽的柏油新路。15 俯瞰之下,黑得发亮、飘带似的山路,来往的车辆,和时光一起延展。⑮山寨的变迁,如同一本厚厚的书,风吹开一页沉重的过去,又画出一页开阔的未来。而今山路两旁是农家乐和古朴的民居,是清越的山风和浓密的绿荫,是幽美的峡谷和明亮的旷野。那么多从路上经过的人,帮父亲和这座古老的山寨铭记着一条山间长路的故事。(有删改)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以“山路”为线索,串联起人物与故事、过去与现在,脉络清晰。B.本文以倒叙展开情节,以山路现状引出修路往事,在文末又回到现在。C.村寨修路历经三个月,在这期间遇到了缺乏资金与修路材料等难题。D.文章多处使用“豁出去了”等口语化的表达方式,让文章更加贴近生活。11.为了修路,父亲采取了哪些行动?请梳理文章内容,填写下面表格。(4分)行动过程行动结果找乡长申请修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县长实地调查路况召开村民大会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修成柏油新路12.父亲具有哪些优秀品质?请简要概括。(4分)13.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章中画横线的句子。(3分)14.“路”在文学作品中往往具有象征意味。本文“长长的山路”象征什么?请结合山路的前后变化简要分析。(6分)15 (四)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17题。(12分)①乐居古彝村位于昆明西北郊,历史悠久,元末明初就有人在此定居,鼎盛时有80多户人家。如今,村内仍保留了30多栋有200多年历史和40栋有100多年历史的老屋。②“一颗印”是乐居村彝族民居的特色建筑风格。它由土掌房围合封闭的形式与坡顶建筑相结合,同时吸收、融合了汉式民居建筑特色。院落由正房及耳房组成,瓦顶土墙,平面和外观方正如古代官印,故称“一颗印”。③民居内通常有正房三间,两边为耳房,均为二层,正房高,耳房低,称“三间两耳”,体现出“长幼有序”的传统建筑空间特色。正房对面是大门,与耳房紧密相接,结构紧凑。院落正中是天井,用结实的厚石板镶嵌形成,约3平方米,天井两侧有台阶直通正房。受白族建筑的影响,村里有些“一颗印”房屋外还有挡风墙,酷似白族建筑中的“照壁”。④“一颗印”建筑平面紧凑,属于我国较小的四合院,即山地四合院。此类民居的适应性较强,所使用的建筑材料全是当地产的天然材料,如土、木、石、草、谷糠等,使建筑成为自然景观的一个组成部分,整个建筑在拙朴中透出顽强的生命力。乐居古彝村的“一颗印”多选用“青白石”,俗称“青石”。昆明山区多有青白石,这种石材的纹理较细,质地又很坚硬,颜色青中泛灰白,是房屋建造所用石材中较好的一类。青白石在“一颗印”民居建造中被大量使用,做建筑勒脚能防水、防潮,弥补了土坯墙怕水的弱点。⑤村内民居的墙面均为土墙,经实地测量发现,乐居古彝村的“一颗印”墙厚大都是50厘米左右,也有少数是90厘米左右的。多数墙体下面较厚,上面要薄点。砌墙的材料被称为“土基”,“土基”的尺寸一般是32×15×15 13厘米左右。砌筑方式一般是一层立坯、一层平坯。⑥在中国传统建筑中,门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大门上面加上屋顶成为“门头”,乐居古彝村当地的门头基本上都是墙面挑出的单面坡屋顶,一些破旧的房屋还保持了最初的木结构,门头的木作十分精细。梁枋上的斗拱、梁柱间的雀替、梁枋之间的柁墩,这些构件都雕刻着精美的图案。⑦为了保持房屋的通透性,窗户均使用透雕的雕刻方式,通过不同图案的组合与雕刻,就成了窗户上的装饰,这种窗格简称为“格心”,格心能遮挡一些直线阳光,为室内创造出类似百叶窗的斑驳光影。⑧乐居古彝村民居装饰中多采用几何图形、器物字画、动物花草等吉祥装饰纹样,形象、生动、自然,具有很高的审美艺术价值,也体现了乐居古彝村深受汉文化及儒家思想影响的特点。(摘编自《滇池建筑|昆明乐居古彝村:阡陌交错鸡犬相闻》)15.下列对材料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插入示意图,使材料第②③段的说明内容更形象、直观、易懂。B.第④段画线句中的“较”字从程度上进行限制,使得说明内容更符合实际情况。C.第⑤段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土墙厚度和土基尺寸。D.材料综合介绍了乐居古彝村民居“一颗印”的历史、现状与未来。16.对于材料第③段的说明顺序,小语和小文有不同看法,你更认同谁?请简述理由。(4分)小语:我觉得第③段采用了逻辑顺序。小文:我觉得第③段采用了空间顺序。17.班级开展“文化遗产推荐”活动,小元想推荐“一颗印”为候选项目,请结合材料,为他拟写推荐理由。(5分)15 (五)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第18~20题。(12分)材料一:墨是中国传统文房用具,是文房四宝之一,最早形态为墨锭。中国墨绵延至今,具有数千年的文化渊源。人们不但用墨,也开始了藏墨,又因墨中添加药物,药墨遂成为居家常备的药品之一。明朝时期的墨不仅质量上乘,而且样式精美,因此著称于世。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光电存储时代的到来,墨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小,年轻人对墨文化的了解越来越少。传统制墨工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材料二:某校关于传统墨锭与现代墨汁的使用情况调查报告表平时是否写书法写书法37.5%不写书法62.5%平时写书法使用墨锭还是墨汁用墨锭11.2%用墨汁83.3%都使用5.5%材料三:制墨工艺在发展过程中融合了绘画、书法、雕刻等艺术元素,使墨从制造到鉴赏、从使用到收藏、从工艺发展到诗赋描述等方面与中国社会文化紧密相连,形成了体系完整的中国墨文化。墨文化的形成,有利于制墨工艺的传承,更推动了制墨工艺的发展。对墨文化加以探讨和解读,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墨文化、喜爱墨文化,进而推动传统制墨工艺的保护、传承和进一步发展。15 18.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药墨中添加药物,有药用功效,成为居家常备的药品之一。B.进入明代,墨的质量上乘,且花样精美繁多,因此著称于世。C.松烟墨在西汉出现,魏晋才成熟,说明统治者遏制了其发展。D.中国墨文化与传统墨的制造、鉴赏、收藏等诸多内容相关。19.请根据材料二,探究传统墨工艺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原因。(4分)20.班级开展“让墨不再沉默”墨文化主题演讲活动,请你为主持人写一段开场白。(不少于100字)(5分)三、写作(60分)2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60分)生活便是如此,不经意间的一声招呼、一句问候、一个微笑……这些藏在心里便是星星点点的烛火,久了便是一生的温暖。这些温馨的记忆会在我们孤单寂寞时不自觉地涌出,让我们感到无比温暖。对此,你有怎样的经历、体验和思考?请以《温馨的记忆》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定文意,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②不要套作、抄袭;③不要泄露个人信息;④不少于600字。15 15 答案一、1.①天下独绝 ②清流见底③回清倒影 ④江入大荒流⑤鸢飞戾天者 ⑥经纶世务者⑦烟波江上使人愁 ⑧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⑨长歌怀采薇 ⑩绿杨阴里白沙堤2.(1)①延 ②踞 (2)A (3)B(4)分布着世界同纬度带现存十分完整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3.(1)示例:①《对于彭德怀的印象》《为什么变成一个红军》《游击战争的战术》②通过采访、对话和实地考察,叙写现实,描述人物言谈举止(2)示例:朱德 他沉默谦虚、天性温和、说话朴实,喜欢运动和读书;他坚持寻找并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大勇大智、爱党爱民,为革命甘愿放弃个人财富和地位。我们在学习、生活中,也要像朱德一样,谦虚好学,为梦想而坚持奋斗,不负青春年华。(4分,合理即可)二、(一)4.“幽谷”“北枝”“层冰”“积雪”等词点明环境(1分,至少写出两个词语);环境特点:地处偏僻,阳光罕至,极其寒冷。(2分,意对即可)5.诗人借助梅花不畏严寒、寒冬独放的高洁品性,(2分)表达自己屡遭排斥,仍坚持抗金的决心(或不论怎样受挫也要保持高风劲节的情操)(2分,意对即可)。(二)6.(1)往昔,从前 (2)可是,却 (3)差,比不上7.D8.(1)先闻茶的香味,再尝试茶的味道,慢慢地咀嚼,细心体会。(2)(茶)让人放下焦躁、平息傲气,感觉心旷神怡。9.①慢慢品味:茶水入口后不忍心急忙咽下去,先闻闻茶的香味,再尝试茶的味道,慢慢地咀嚼,细细地体会品味。(1分)②用心感知:喝了一杯之后,再喝一二杯,感觉茶让人心旷神怡。(1分)③细致对比:把武夷茶和龙井茶、阳羡茶进行对比,发现武夷茶比龙井茶味道浓厚些,比阳羡茶更有韵味。(1分)④多次煮茶,享受绵长余味:武夷茶煮多次过后,味道仍然没有散尽。(1分)【参考译文】我从前不喜欢喝武夷茶,嫌它的味15 道太苦,如同喝药一样。可是丙午年的秋天,我游览武夷山,到了曼亭峰、天游寺各个地方。僧人、道士争相拿武夷茶来招待我。他们的茶杯小得跟胡桃一样,茶壶小得跟香橼一样,每倒一杯,还不到一两茶水。茶水入口后不忍心急忙咽下去,先闻茶的香味,再尝试茶的味道,慢慢地咀嚼,细心体会。果然清香扑鼻,舌上留有余下的甘甜。喝了一杯之后,再尝试一二杯,(茶)让人放下焦躁、平息傲气,感觉心旷神怡。(这时)才觉得龙井茶虽然清香,味道却淡薄了一些;而阳羡茶虽好,韵味却略有逊色。这就如同玉和水晶品格不同的原因。所以武夷茶享有天下盛名,是当之无愧的。而且武夷茶煮过多次后,味道仍然没有散尽。(三)10.C 点拨:根据第⑬段可知,村寨修路时,遇到了财政困难的状况,并没有提及缺乏修路材料。11.①遭到拒绝却不放弃 ②拦住县长请求修路③村民热情高涨 ④发动村民投工投劳(每空1分)12.①坚毅执着;②勇于担当;③有胆识、有魄力。(写出两点得3分,写出三点得4分)13.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将山路比作飘带,描摹出柏油新路随着行进的车辆在山间蜿蜒向前的模样,(1分)表达了对山路旧貌换新颜的赞叹。(1分)14.①“长长的山路”象征过去贫穷闭塞的生活,山路漫长难行,阻隔了山寨与外界的联系,村民生活艰难;(3分)②“长长的山路”象征现在和未来的幸福生活,父亲和村民们修好的山路,连通了山外的世界,给乡村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让村民走向幸福生活。(3分)(四)15.D 点拨:选文综合介绍了乐居古彝村民居“一颗印”的命名原因、结构、材料、墙面、门、窗等内容,没有介绍乐居古彝村民居“一颗印”的未来,其历史和现状于第①段简要介绍了。16.示例一:我更认同小语。材料先介绍通常情况下的建筑主体“三间两耳”,接着介绍正房对面与耳房相接的大门,这就形成了封闭四合院的结构,然后介绍院落中间的天井;最后再介绍屋外的挡风墙。这是从主要到次要,从一般到特殊的逻辑顺序。示例二:我更认同小文。材料先从“一颗印”的内部结构开始介绍,顺序按照从正房到两边的耳房,从两边耳房到15 正房对面的大门,形成一个封闭四合院的主体后,再介绍中间的天井;然后再介绍“一颗印”外部(屋外)的挡风墙。这遵循了由内而外的空间顺序。(4分,言之有理即可)17.历史悠久;(1分)独特而显著的建筑风格;(1分)具有当地特色的建筑材料,坚固的建筑结构;(1分)雕刻与装饰既具有实用性,又有审美价值;(1分)体现了汉文化及儒家思想对彝族民居的影响。(1分)(合理即可)(五)18.C 点拨:仅依据材料一中“墨的发展历程”,不能断定是统治者遏制了松烟墨的发展。19.根据材料二可知,平时不写书法的人占到62.5%,用墨锭写书法的人仅占11.2%(1分),由此可知,传统墨锭的使用场景很少,传统制墨工艺前景堪忧。(1分)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墨文化,进而推动传统制墨工艺的保护、传承和进一步发展,所以要把传统制墨工艺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分)20.示例:同学们,墨是中国传统文房用具,是文房四宝之一。中国墨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普遍用墨书写文字。但是令人遗憾的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光电存储时代的到来,年轻人对墨文化的了解越来越少。对墨文化加以探讨和解读,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喜爱墨文化,进而推动传统制墨工艺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下面,“让墨不再沉默”墨文化主题演讲活动正式开始。(5分,语言通顺,用词准确,联系材料,言之成理即可)三、21.略。15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4-08-29 16:20:02 页数:15
价格:¥3 大小:154.00 KB
文章作者:浮城3205426800

推荐特供

MORE